xuē

剥削


拼音bō xuē
注音ㄅㄛ ㄒㄩㄝ

繁体剝削
词性动词


剥削

词语解释

剥削[ bō xuē ]

⒈  原指搜刮侵夺,现指使用一个人的劳动力而不给予公平的或相当的报酬。

对农民遭到地主剥削的程度感到吃惊。

fleece; squeeze; exploit;

引证解释

⒈  切割刮削。

《诗·小雅·信南山》“是剥是菹” 汉 郑玄 注:“天子剥削淹渍以为菹。”
《朱子语类》卷七一:“谓小人自剥削其戟柄,仅留其铁而已,果何所用?”

⒉  搜刮民财。

《北史·恩幸传·刘腾》:“山泽之饶,所在固护,剥削六镇,交通底市,岁入利息以巨万计。”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剥削黔黎,涂毒天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随你去剥削小民,贪污无耻,只要有使用,有人情,便是万年无事的。”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厉太尊 因贵县当铺戥子太重,剥削小民,所以託弟下来查一查。”

⒊  罢免,革除。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一折:“免了我死,纳下笏靴襴袍,剥削了官为民了。”

⒋  犹逼迫。

《天雨花》第二九回:“接到家中观榜样,示威于我太凶心!无端把我来剥削,分明陪上法场门!”

⒌  谓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和劳动成果。

茅盾 《春蚕》二:“去年秋收固然还好,可是地主、债主、正税、杂捐,一层一层剥削来,早就完了。”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七:“地主们、资本家们都是剥削咱们的。”

国语辞典

剥削[ bō xuè ]

⒈  压榨、搜刮。

《梁书·卷三八·贺琛传》:「故为吏牧民者,竞为剥削,虽致赀巨亿,罢归之日,不支数年,便已消散。」
唐·魏征〈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剥削黔黎,涂毒天下。」

盘剥 搜括 榨取 克扣 抽剥

分字解释


※ "剥削"的意思解释、剥削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看问题不要只看现象,要从现象中抓住本质。有人说南方地主剥削农民轻些,北方狠些,这都是不正确的。张三是活阎王,李四是笑面虎,绝不能说李四比张三好些。天下乌鸦一般黑。

2.如果此后毛*席也是打江山坐江山,自己及跟随自己打江山的有功之臣霸占生产资料,成为和以前蒋宋孔陈一样的大家族,剥削。

3.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减封建剥削制度,发展生产。

4.他根本不会改变剥削阶级的本性。

5., 资助研究机构和东道国都应该制订一个国际框架,阻止违反伦理的数据收集和对灾害幸存者的剥削。

6.那些百姓是怀着报复韩馥平时剥削他们的心情来攻打的,哀兵必胜,也许是这个原因。

7.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制度和积累导致两极分化和人民大众有支持能力需求不足带来的不治之症,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来解决。

8.唯一真实的宗教就是成道。所有其它的宗教都是市场的一部分;它们是生意人在剥削人类的无助,剥削人类的脆弱,剥削人类的局限。

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按照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我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