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内形势论文十篇国内形势论文十篇

国内形势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18:16

国内形势论文篇1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简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我国经济政策走向”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简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我国经济政策走向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简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我国经济政策走向”,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国内形势论文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特色;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10504

才。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1]。我国目前共有2800多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是地方高校。如安徽省的105所高等学校中有103所是地方高校(除了中国科技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外)。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安徽省地方高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必须培养大学生为地方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必须按照“顶天”、“立地”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接地气”,既要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更要培养基层科技推广人才;既要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更要培养敢于创业的人才;既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又要培养脚踏本省实际的人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探索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特色化教学改革,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地方特色的功能衔接。

一、精选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融合地方特色。丰富完善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一般而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基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经教育部社科司审定并组织专家编写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它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可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和把握形势的主流和本质,认清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二是党和国家的内政外交的各项政策、重要会议文件等,了解国情和国策,这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引导学生提高政策水平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三是理论界学术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这对学生颇具吸引力,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它们就在学生身边,离学生最近,是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得到的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环节的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2]。而正是这部分内容即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是以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所缺乏的。安徽省属中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东部省份有一定的差距。但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皖北是老庄哲学、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皖南有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的徽州文化,皖东有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凤阳小岗村,皖西则有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对这些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丰富充实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有切身感受,从而爱上这里的土地、爱上这里的人民、爱上这里的文化,立志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中应体现学校特色。安徽省地方高校在立足专业特色,融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找寻到各自的价值追求,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及缤纷多彩的特色。如,安徽农业大学自1984年以来,学校从最初单纯的大别山区科技扶贫逐步走出一条面向“三农”、面向安徽、面向未来的科教兴农、科教兴皖、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别山道路”;安徽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敬业乐群、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等等。安徽厚重的历史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使每一所大学都积淀、建构出各具独特形态的文化品格。将形势与政策课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高校为地方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还应结合学生特色,联系学生实际。地方高校学生90%来自本省,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许多学生对本省各地区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学生的年级、专业等不同需求也不同。要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之中,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能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总之,将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中,既可以保证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同时又能照顾到地方特色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将国家的要求、地方的关注、学生的需求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既视野宏大,同时又富有特色,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要求形势与政策课必须结合世情、国情、省情和时代特点,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教学,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地方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则必须将地域历史文化、地方风土人情等融入教学中。但地方特色必须掌握一个“度”,选择的案例等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要利于地方特色资源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二、凝练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方式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和其它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教学方式可以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种基本方式,前者主要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后者主要是解决“信不信”的问题[2]。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课堂教学。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是否欢迎、是否满意来设计和选择互动式教学法,如学生分专题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演练、专题报告等等方式,侧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互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人境互动;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演讲、辩论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生生互动、人境互动[3]。

第二个部分是课外实践教学。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绝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在一百人左右,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无法接触每个学生,也无法逐一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存在的疑惑。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依托学校网络宣传教学平台,组织学生通过发飞信、QQ、微信,通过电子邮件或微博等网络工具进行答疑、交流、讨论,将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并指导学生参加人文社科方面的各种活动,如“人文周”活动,“思政杯”辩论赛,“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新农村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讲座、征文比赛等,形成跨越时间空间的师生、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

第三个部分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x学院与校团委、学生处配合,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学校校外的实践基地,辅助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国家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的成效,学生只有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才能感受深刻。每年暑假,各高校的团委、学生处和各个学院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从选题论证、调查问卷设计、项目遴选答辩,到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再到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的撰写修改,每个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特别是形势政策课老师)都参与其中,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眼看、耳听、口说、脚行、脑思、手写,对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坚定了为建设家乡贡献青春的理想与信念。

这三部分中,课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对课堂有限教学时间内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延伸。这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探索、研究多种切实可行的互动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全体同学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使政治理论和政治信念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切身的感受,真实的体验,从而真心地相信、真正地喜爱这门课程。

三、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内容每半年更新一次,没有统编教材,没有充足课时2004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明确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学习,计1个学分。”,给备课、教学、工作量计算等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这门课的管理由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各学院(系)等多部门齐抓共管,造成这门课很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不愿意代,多数学校主要由各学院(系)总支书记和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辅导员具有自己的优势:与学生离得最近,对学生了解最全面。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在省情教育方面。所以,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首先需要建立一支省情调查研究宣讲队伍:将省内省情研究最新资料和成果补充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资料库供教师查阅;请校内外具有广博省情知识并有宣传鼓舞能力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或做专题报告,扩宽师生视野;积极参与省市政府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社科联课题及相关部门的省情研究项目,抓住不同时期省情研究教育的侧重点,推进省情资料收集和研究;不断创新宣传渠道,培养省情校情宣传宣讲骨干,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激发师生建设本省本市的热情。

其次,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需要打破地方高校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各自为战的格局,使教师之间差异互补、优势互取,形成一种合力。这就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师之间多开展协作性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与学习等,以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应经常组织地方高校各课程之间的老师进行示范观摩教学、听课说课等活动,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水平,如“同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长三角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各课程的老师之间应相互协调、互相合作、互为评委和互提建议,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使该课程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使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4]。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同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小结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提供了充实的教学资源,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同时,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也提供了鲜活的教育内容,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案例载体,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使得地方特色与学校特色生动起来、真实可信而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这不仅会增加教学的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赋予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以新的时代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增强他们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第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特色内容的精选和特色方法的凝练提供了人才保障。拥有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正确指导思想、较高专业素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可以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育形成一批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精品讲座,推进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健康、持续、全面发展。

总之,针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特点,地方高校需要着力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色化教学改革研究。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地域特色文化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特色教学方式方法紧密结合,坚持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建设,按照统筹大思政、搭建大平台、推进大教学、实现大教育的基本思路[5],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维教学形式积极做好形势与政策教育“三进”工作。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高实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新思维、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当然,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以上所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师队伍这几个方面,还必须推动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加强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必须把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作为根本抓手。除了在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地方资源、教学方法上增强师生互动、队伍建设上注重专兼结合之外,在考核方式上注意机动灵活;申报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精品课程;以科研教研促教学,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创新教育理念。地方高校之间也要积极配合:除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之间的网上网下交流如听课说课、介绍好的经验外,还要在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料、教师培训、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社会实践、教研科研课题的申报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与联合。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地方所属高等学校[eB/oL].http:///link?url=VFlaJzz5meR4LZZX7rd

n5Fqfo4vmsDwBaD3o4.

[2]刘武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思考[J].百色学院学报,2009(1):93-96.

[3]言意文.高职思想政治课大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3):45-46.

国内形势论文篇3

   1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1.1互动性现今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缺乏互动。一些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就是宣讲国家的政策措施,传递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相关信息。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互动,互动性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性。所谓互动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相待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互动性包括多个层面:从互动的主体角度观之,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从互动的时空角度观之,互动又包括课堂之上的互动与课堂之外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宣讲一定的政策与信息,更重要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研究社会问题、探索方针政策[2]。这种分析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多为学生普遍知晓但又认识不够深入的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大事件。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停留于介绍一些人人皆可查知的信息,学生的思维则不可能从这些信息简单传递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该门课程的价值也就完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即体现在此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题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得以交流与碰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指引下得出一些结论。

   1.2开放性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开放的内容。每个学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都会本学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是为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一些教师在每个学期进行教学时将教学内容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仅仅围绕教育部下达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简单的信息扩充。这样很容易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局限在对一些信息的简单传递上,而没有引出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深层次的内容。这也是一些形势与政策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呼唤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内容的开放性。形势与政策课程面临的主题都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中的重大事件、形势与政策。这些主题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个形势与政策主题即使主要是属于每一个学科门类,但是深入分析其现象,探究其原因,又往往涉及到其他学科门类的信息和知识。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互动性质也决定了该门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互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视角都可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从其独有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点提出对教学主题独特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主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另外,现今信息社会的特性决定了相关广泛的信息可以由学生轻易地获取,那种浅显易被学生掌握的信息已经不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开放性的课程内容是势在必行的。其二,开放的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理论体系对于一门课程至关重要,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注定其吸引力是有限的。然而,形势与政策绝不是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给人以理论不深或理论不成体系的印象,这与教师不善于挖掘形势与政策课程丰富的理论体系有关,这也是当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呼唤开放的理论,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挖掘本门课堂独特的理论,并形成本门课程独特的理论体系。

   1.3实践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都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这些主题本身即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另外,当代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具有比较强烈的批判倾向乃至逆反心理,对社会现实问题更加笃信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得来的结论。这也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因。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性体现在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

   2实施参与式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策略

   2.1进行情景对话式教学设计,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传统课堂中那种宣讲式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的需要。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互动性需要我们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确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后,进行更加精细的教学设计,在相应专题内选择既能体现本专题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又富有争议性和对抗性的话题,精心进行话题设计,然后围绕这些话题进行问题设计,以便启发学生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将一部分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在进行相关话题的设计时,不仅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功课,学生也应该做好准备。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设计时,应该将相应的情景和背景交待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些专题的情景做好背景知识的预备,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即对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课堂就从一些简单知识的传递中解放出来,教学双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较深层次的互动讨论。

国内形势论文篇4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创新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三贴近”的概念界定

“三贴近”是我们为了研究和表述的方便,定义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三贴近”就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就是要使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就是要使形势与政策教学在我们党的大政方针指引下,贴近我们时下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贴近我们的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做到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贴近生活,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在内容选择上,尽量多考虑选取与现实生活贴近的内容,避免“高、大、空”;贴近学生,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学反应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增强学生分析、判断形势与处理相应问题的能力。我们课题组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三贴近”原则和方法,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使之真正发挥好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主渠道作用。

2“三贴近”的实施要解决的难点

2.1领导重视难

高职院校不少领导都认为必修的基础课和概论课程,再加上每学期学工处牵头的党课和团课以及政治辅导员日常管理中的教育,思想政治课程占用课时太多了,况且当今信息传播渠道广,不少领导也认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主动获取有关形势与政策的信息,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已是多余。因此,16节的短课时形势与政策课程往往被有些高职学校压缩,课时不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教学内容选取难

形势与政策课程课时少,要讲的内容很多,在如此繁多的内容中要精挑细选,一要有基本原理,二要有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三要有关系到国家和学生个人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仅仅要达到这三个基本要求,每个要求要讲深讲透,就必将大大超过国家规定课时。因此,在内容选取上,思政课领导和教师都感到非常头痛。

2.3形势与政策解析分寸把握难

形势与政策课程虽然只开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只开8节课,一个月上完,但它绝不是一门好上的课。我们思政课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有这种感受:已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不愿讲,因为结果已明了。就好比是一场盛大的足球赛,但结果已知道了,再有耐心的球迷也不愿再看了,所以,教师讲起来味同嚼醋,学生也耳朵起了茧子,很不乐意听。对正在进行中的事件,又不敢讲,怕出错。比如中日之争,很多教师对争端的来龙去脉并没有完全讲透,对可能的结果不敢拿出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不能吸引学生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分寸难于把握。

2.4形成普遍认可的固化教学模式难

这门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内容多、杂、涉及面广、缺乏系统性,因此难于有一个统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虽然笼统而言,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准备和课堂状况,利用熟练的教学艺术,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将ppt课件内容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2.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难

高职学生总体来讲,基础比较差,而且学习方法和能力欠缺,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不浓。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不仅我们思政课堂上讲,党课、团课也讲,辅导员训话也讲,像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互联网上更是铺天盖地的报道评论,很多东西,你没讲,学生都已知道了,可能你讲的还没有网上评论的令学生信服。因此,要激发学生兴趣难,教学效果难于保证。但也不能不讲,学生知道了这个问题,是好事不是坏事,关键是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分析形势,正确处理热点事件的能力,涉及到国家政策,学会理解国家政策出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科学性。

3如何使形势与政策教学做到“三贴近”

3.1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贴近实际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和“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较为明显的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跨越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诉求,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形势与政策教学要贴近实际已成为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表达的现实诉求。

第一,贴近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形势实际。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国内经济形势与国际经济形势已经无法割裂。由于大学生关心的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等问题都与宏观经济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讲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十分必要。2008年底以来,在这一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可以结合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理论和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规律和未来前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对金融危机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国家和个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近年来,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多端,处于敏感时期,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像叙利亚问题,中菲、中日、中美关系问题比较错综复杂。因此,对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冲突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贴近我国外交战略与国际环境实际。中国崛起不可阻挡,但是中国崛起必然引起世界格局的重新调整,会出现许多我们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这些问题值得长期关注和研究,也是学生十分关心和需要了解的。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世界大国关系的基本立场和采取的政策,如中菲仁爱岛、中日问题,我们的基本立场和采取的政策,体现了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培育中国和平发展环境的努力。这些讲解使学生对中国外交战略有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摆正自己在对待国际关系上的态度与行为。

第三,贴近我们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密切联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包括中央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等。如十提出的美丽中国梦、新型城市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应该根据中央精神和政策要求进行重点讲解。

第四,贴近高等职业院校实际。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深入发展,其重点已由粗放型发展转向内涵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努力为国家输送操作型、技艺型、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3.2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贴近生活

3.2.1联系现实生活,精选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热点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我们大学生需要关注的国家大事。如,从文化传承看国家软实力建设、分析、建立创新型国家、从中东北非局势看国家的稳定富强、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二是吸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如,如何看通胀下的经济形势,从毒胶囊事件看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如何看待和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影响与应对,如何看待我国4万亿元投资扩大内需,以及土地流转、食品药品安全、网络民意、从微博发展看网络规范等。三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热门话题。如,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从大学生村官看就业择业等。这些问题,不仅在大学生中有很高的关注度,而且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极易引起共鸣。

3.2.2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模式

(1)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

第一,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要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统讲授,设立专题,把问题讲深讲透,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同时,结合实际,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定期聘请校外领导或专家对国内外发生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及时跟进讲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趁热打铁,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理论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题材中,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要采用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围绕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吸引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讨论方式有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看录像短片畅谈观点等。

(2)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政策,不能离开学生利益的满足,要把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可以结合学分制,对学生听课、讨论、写报告等进行累计积分,并使之成为这门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3)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生活化现代化,变抽象为直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影视音像资料,建立素材库、制作精良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声音、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给课堂教学注入浓烈的生活气息,增强教学效果。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还可以广泛利用电视教学,同时也可以创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体网站和栏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置动静结合的频道,设置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的栏目,开通由高水平教师主讲的网上专家论坛,设立专家网络邮箱,适时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在线答疑,建立网络教学考核评估系统等,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延性、开放性的需求,使教学更加完整、连续、形象、生动、有效。

3.2.3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教育向生活回归。因此,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社会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既能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能达到学以致用,实现由学校课堂向现实生活的延伸,对进一步帮助学生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3.3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贴近学生

3.3.1尊重学生,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得下架子,要尊重学生,与学生一起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贴近学生,就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善于换位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具有与教师一样的平等权利和独立人格,使他们在其中有自己的思考、尊严和感情,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追求。只有尊重学生,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为这位教师值得关注,进而关注这位教师的课程,最后爱上这门课程。

3.3.2运用灵活有效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教师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精炼、准确、清晰、音量适中,逻辑性强,还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幽默风趣有感染力。而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贴近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在达到前述的语言要求外,还应注意教学语言的生活化、艺术化。形势与政策课任教师要尽可能把书本教材中抽象化、概念化的文本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生活话语,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把抽象的概念范畴具体形象化,这样可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概念变得具体生动起来,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3.3.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声音、图像、五彩缤纷的文字效果创建出与课堂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很多枯燥的教学问题直观化、趣味化,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具体化、形象化的ppt课件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一些教学难点,通过多媒体辅助,将视听说融为一体,通过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声音有机组合,创设出生动直观的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而且能有效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3.3.4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研究性的形式完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实现教学的目标。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活动,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通过合理设计的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课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寻求问题的答案,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争辩、评价,得出问题的合理答案。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好表现的天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并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演讲和辩论等多方面的能力。总之,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不仅适应了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3.5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群

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群,发微博等形式,进行网上答疑,有效解决学生有关形势与政策方面的困惑。教师一方面通过网上互动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进而喜欢上这门课;另一方面,一些需要学生课前预习或理解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相关概念、术语、问题,可以借助交流群这个网络平台提前布置下去,每位学生在群里或匿名或署名,发表看法,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广泛听取学生对教师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意见,有利于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2]胡旭阳,费英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3]张松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云梦学刊,2006(3).

[4]孙洪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09(11).

[5]苑爽,李庆霞.实践教学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效有效途径[J].理论界,2009(9).

[6]郭卫.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5).

国内形势论文篇5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安徽大学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安徽大学在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性质与深刻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络化教学改革。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及其教学特点。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第3条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该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由此可见,与其他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在教学与考核等环节上,形势与政策课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对特殊的一门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特点。

(一)课程的现实性特点决定课程教学必须直接面向现实。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它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分析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形势和发展趋势,阐明一定时期(一般为三年内)的政策。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渗透在对现实形势的分析和具体政策的阐述之中,因而,它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一般而言,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即课程教学要求密切联系实际、面向现实。而“形势与政策”课则表现得尤为明显,它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现实的,主要讲授当前国际国内的基本形势与政策,或者从时间跨度上说,就是讲授国际国内“近一年”的基本形势与“近三年”的政策。课程的现实性决定课程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直接面向现实。

(二)课程的具体性特点决定课程教学必须采取专题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要落脚点在于使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自觉遵守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但“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它既不是完整地阐述有关政策的理论,又不是系统地介绍各种政策,而是以分析形势的方式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

形势包括经济形势、政治形势、文化形势、社会形势、生态形势、党的建设形势等;从范围上看,又可以分为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地方形势,等等。根据教育部“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的规定,“形势与政策”课不应也不可能全面地介绍各种形势,只能根据学生一定时期内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某一方面或某一范围的形势,并阐明相关的政策,从而使学生在对具体形势与政策的正确认识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而讲授特定具体的形势和政策,较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专题教学。

(三)课程的动态性决定课程教学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又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一方面,现实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反映在课程教学上,就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则要求“形势与政策”课围绕教学目的,针对具体客观情况的变化和学生关注热点的转化,调整教案、课件和教学方式方法。由此,课程的动态性决定了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在实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每学期只能有教学要点,而不可能会有统一不变的教材、教案和课件,这就要求每学期任课老师重新准备课堂教学材料,重新备课,教学工作量大,需要任课老师多。

上述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特点,加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一是师资的短缺。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变化速度快的特点,并要求课程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高校的思政部都无法满足其师资要求。二是教学时间的紧张。按照教育部每学期16学时规定,“形势与政策”课大学4年需要开设128课时,这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教育时间,尤其是实践教学必然无法得到保证。三是重复讲授问题严重。“形势与政策”课一般都以教师专题讲座为主,这虽然能够增强吸引力,但因师资的短缺,这就给教师教学造成困难,即一个专题需要讲数遍,甚至十几遍,让教师产生“教学疲劳”。因此,“形势与政策”课需要从教学的内容、形式、手段、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改变教育现状,切实达到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二、安徽大学网络化、自主型、专题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

根据上述“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教学特点和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改革,以解决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增强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为此,安徽大学在总结自身和兄弟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安徽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网”,建立教、学、管一体化网络平台,探索出一套网络化、自主型、专题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走该门课程网络化教育教学之路。

(一)建立安徽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网”,以网络为载体构建教育教学新平台,将“形势与政策”课相关的教育教学视频资料、文字资料和图片图表资料等上传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网”,开辟专题学习区、辅助资料区、师生互动区、教学管理区等栏目,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提升教学质量。

1.专题材料学习区。该区储存有每个学期学生必须学习的专题视频资料,每学期学生至少要观看该区4个专题教学视频,作为考核学生课堂学习的依据。专题视频资料是由安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根据教育部社政司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组织思政部老师或外聘专家开展专题教学,并把课堂专题教学录制成视频资料上传“专题学习区”,供全校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该区还存储有与专题教案、课件和与专题相关的视频与文字资料。

2.辅助资料区。该区储存有国内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视频与文字资料,分为“国际国内整体发展形势与趋势”、“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国内经济社会形势与政策”、“港澳台经济政治发展形势与中央对港澳台政策”、“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方略”、“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三个强省’战略”六个栏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每个学期专题教学以外的视频与文字资料进行辅助学习。

3.答疑讨论区。讨论区按专题划分区域,由相关老师针对专题教育及当前“形势与政策”的热点与重点问题,在相关主题区发帖,引导学生跟帖参与讨论学习,形成师生互动式的网络交流模式。负责老师对学生的回帖分别给予阅读和处理,或、或回帖、或退回、或删除,凡是无重大政治立场问题的跟帖,老师都给予。

4.课程管理区。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网”与教务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接,实行网络实名制管理。根据每学期学生专题学习情况自动生成学生的网上学习成绩,再由各班级辅导老师根据专题讨论情况输入每位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由系统自动合成每学期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成绩,在大四下学期合成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学生可以通过输入姓名、学号、密码登录教学管理专区,查看自己的学习记录和成绩,以便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加强相关专题学习。

(二)以“形势与政策课程网”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网络化教育,拓展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管理方式,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学生学习自主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网络化教育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点,改变学生在传统教育中的被动状态,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学生的自主型学习主要体现在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结果等的自主性上。一是学习时间自己安排。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形势与政策”课。这既保证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时间,解决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又提供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方便了学生课程自主学习。二是学习地点自己决定。学生可在寝室、图书馆、计算机室等多种地点随时学习,改变了传统教育学生必须到教室的机械惯例,有助学生日常学习。三是学习内容可以相对自由选择。每学期只要求学生观看两个专题教学视频,但“专题学习区”会提供4—8个甚至更多的专题视频放在网上,供学生选择观看,同时“辅助资料区”提供的六个栏目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视频等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内容进行学习。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四是学习成绩可自主查询。网络化教育的学生学习成绩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生成的,学生可在网上自行查看自己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提供依据。

2.教师教学专题式。教师是教育的主导,网络化教育也要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专题式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专题的选择、编写、讲授、上传等环节上。一是专题的选择。安徽大学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统一管理,由思政部负责制订教学方案,教务处负责教学管理,学生处积极配合,分院系组织实施。专题的选择,主要由思政部“形势与政策”课程组根据教育部社政司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专题。二是专题的编写。思政部“形势与政策”课程组根据专题的内容和涉及的相关学科情况,按照集体备课制度,确定由一位老师负责,其他老师辅助的方式开展专题的编写工作。三是专题的讲授。由负责专题编写的老师主讲,轮流选择安徽大学一个自然班级(根据院系专业来划分班级)开展课堂教学,并全程录像。四是专题的上传。根据录像的视频资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上传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网”上的“专题学习区”供全校学生在线学习。

3.课程管理网络化。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教育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安徽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教学管理活动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网”实现,从而使纷繁复杂的管理过程变得简单便捷。一是有关教、学、管各方面的制度进行网上公布。网络化教育要有必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形势与政策”课简介、实施方案、教育管理办法、网上学习指南等。学生通过网上学习,了解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学习要求与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二是学习记录自动生成。“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观看专题视频资料、阅读辅助材料并开展相关讨论,系统自动生成学习记录。三是网上学习成绩自动生成。网络化教育只要学生观看专题教学视频,并达到一定的学习记录数量,网络就自动生成学生的网上学习成绩,给予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

由此可见,安徽大学通过建立“形势与政策课程网”,探索网络化教育,形成了网络化、自主型、专题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新模式,对于解决传统课程教学形式呆板、资源陈旧、师资短缺等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丰富了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安徽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问题。

安徽大学网络化、自主型、专题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新模式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网络化教育要有一定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作补充。虽然利用网络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学习选择的范围,可以适当减少甚至替代某些课堂教育。但是课堂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方面课堂教学的一些优越性是网络教学所不可代替的,课堂教学的空间感、互动性和切身体验感觉也是网络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学生网络化自主学习可能会趋易避难,使得一些重要的、必须掌握和了解的知识被忽视或过滤。所以,网络教学需要辅之以课堂教学,另外实践教育也是网络教育难以替代的,它要求学生深入社会,亲身体会。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日益被网络取代的时候,与人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即使采取了网络教育的形式,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二)网络化教育的内容要不断更新。利用网络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丰富了教育形式,但是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网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乐于学习“形势与政策”课,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需要不断丰富网络教育内容,不断补充辅导资料,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日常化,以增加学生的系统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否则再新颖的形式也毫无意义。

国内形势论文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7)02―0152―03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经历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三次重要演进。

形成于1985年至1987年间的“85方案”俗称“两课”,即高校的公共政治课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部分构成。“85方案”一开始并没有将“形势与政策”列入其中,但198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专门了《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宣传、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采取暑期社会实践汇报会、回乡见闻座谈会、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和学生座谈、报告等方式,有针对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1〕紧接着,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又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指出:“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形势、政策、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有计划地开设一些思想教育课程,在时间上、制度上加以保证,是必要的。”〔2〕

然后是1988年5月,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课的实施意见》,该文件将“形势与政策”划归到思想教育课程,其独特之处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教学内容。同时,该文件还就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安排、师资、教材和经费等诸多方面给出指导意见。譬如,在教学内容上,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实和需要出发,不刻意追求内容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安排上,“形势与政策”要列入教学计划,合理地排入课表;在师资配备上,形势与政策课主要由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承担等。〔3〕应该说,这是“85方案”实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功用和管理所做出的最全面表达。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这次会议决定将邓小平理论写进,与马列主义、思想一起,同为党的指导思想。为落实相关精神,1998年6月,教育部对“85方案”进行了调整,公布了新的“两课”课程体系,即“98方案”。遗憾的是,“形势与政策”并没有在这次课程调整中列入进去。直到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ρ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4〕引人注意的是,该通知首次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诸多细节提出了硬性要求。譬如在教学管理方面:按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开课,本科学生修2个学分,专科学生修1个学分。应该说,这是“98方案”实施以来国家就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所的最为详尽的规范性文件。

2005年2月,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融为一体,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05方案”。与以往方案不同,“05方案”并没有掰为两个部分,而是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且,不同于过去方案的事后补充,“05方案”一开始就把“形势与政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课程的一部分,只是具体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施办法,“05方案”要求仍然按照2004年的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可以看出,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三次演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逐渐明确和具体:一是“形势与政策”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必修课,各高校都应开设;二是区别于其他几门公共政治课,“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的侧重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外形势,深入领会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点与误区

“05方案”实施至今已十年有余,应该说,它对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功不可没。按照教育部专家顾海良教授的说法,“05方案”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历史这三个方面结合为一体的教育,切实增强了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思想政治教育”。〔5〕基于顾海良教授对“05方案”的思路概括,如果我们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门课程按照理论类、历史类和现实类进行划归,形式与政策课无疑应当属于现实类课程。

形势与政策课的现实感决定了它不能被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取代。原因是,形势与政策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凸显出以下几点。一是政治性:政治性就是意识形态性,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五门课程的共同属性和重要属性,说其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要培育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育人的问题,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命门。二是政策性: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教学内容,它会用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去观察形势和出台政策。换言之,形势与政策教育会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和重大国事活动的宣讲和教育。三是时效性: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时效性是其政策性的应有之义,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一般都是根据当年的热点和大事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和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形塑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时效性虽不难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知易行难、不好把握,很容易陷入以下几个误区之中。一是课堂讲授重说教、轻分析。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政治性意味着课堂讲授有纪律,但并不等于说形势与政策教育只能一味的说教。一定深度的理性分析必不可少,否则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就变成了完成政治任务的点缀。二是重政策宣传、轻现实案例。形势与政策教育不能只有报告、讲座和座谈会;形势与政策课老师不能只是读报纸、念文件和放光碟。形势与政策教育既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形势与政策教育更要渗透课堂内外、行走途中和人际之间。三是重网下话语优势的建构,轻网上舆论阵地的拓展。就高校学生而言,网络和他们如影随形,网络话语对他们的影响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略显迟缓和落后。

一旦陷入`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就大打折扣。诸多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调查研究显示,一些高校至今还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开设这门课程,或者即使开设这门课也比较随意。〔6〕譬如,“05方案”要求本、专科学生每学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并建立成绩档案。而实际上,有的高校并“没有把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安排进教学管理系统,没有把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安排在正式的课表上,使得形势政策课没有固定的时间”。〔7〕显然,基于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从目前现状来看,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更好的方法和举措,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仍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法和

举措

早在“85方案”实施期间,国家教委就发文(教政〔1996〕9号)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领导,把它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8〕后来,不管是“98方案”的实施,还是“05方案”的推行,中央文件都就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了指导意见。当然,改革永远在路上,“05方案”就是对“98方案”的改进,而在“05方案”之前的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又专门下发通知,强调要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在此,笔者也不揣简陋,提出一些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法和举措,以供探讨。

(一)培养多学科背景的专职教师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

目前,分担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的有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和少数党政干部,各路人马参差不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三次演进,其重要特征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向整体性方向发展,是整体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单就“形势与政策”而言,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单学科背景和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捉襟见肘,机械说教或简单背书也在所难免。因此,在师资队伍上,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职教师。基于多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宽广视域,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才可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在形势讲解上要有案例分析或个人经历介入

要想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理论、历史和现实教育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因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政治性和政策性而一味地播音式说教,更不能因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时效性而单纯地就形势谈形势、就政策谈政策。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形势与政策教育更是要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丰富生动的实践来进行。深入浅出的形势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分析国内、国际形势时,如果能结合一些代表性的案例,学生就不会觉得空泛和遥远;如果任课教师能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作现身说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也会同步提升。

(三)在政策宣传中要呼应现实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众多政治和社会现象扑朔迷离,让大学生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冲击和洗刷着他们的思想观念。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阶段,国内外不良政治倾向的席卷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拨云见日的政策宣传必不可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倍感困惑的现实问题和普遍关注的焦点并加以正确有力地引导,从而深化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切身体会我国的各项政策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开发和推广“形势与政策”的网络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宽的特点,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已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方式。通过互联网,老师可以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视剧、大型纪录片、历史纪实资料等音像图片,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博客、论坛和贴吧上,学生可以毫不拘束地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因此,传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方式必须改变,应与时俱进地延伸到互联网上,积极开发和推广“形势与政策”的网络课程,通过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mooC)等方式给大学生开通一个了解政治、社会和获取可靠信息的便捷通道。

四、结语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全局。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责任守护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底色并保证校内教育教学和校外生活实际不脱节。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实感就能极好地拉近大学课堂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强筋健骨的作用,这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意义上,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参考文献〕

〔1〕〔2〕〔3〕〔8〕全面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5,132,136-137,175.

〔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0.

〔5〕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31.

国内形势论文篇7

关键词:跨国企业;区位选择;国家战略优势;国际区域;内部化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FDi)近年来迅速发展,oFDi活动中的区位选择成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经典的oFDi理论。虽然对企业oFDi区位选择做出了不同视角的解析,但跨国企业仍常常面临如何选择东道国的问题(assafetal.,2012),从大量国家中选择东道国已经成为一种复杂和消耗时间的困难决策(Saen,2011)。

1“o-L-i”范式

Dunning(1980)在垄断优势理论以及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范式”,并在其后的研究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了o-L-i理论范式,使o-L-i成为oFDi集大成式的经典理论范式,至今仍被众多的oFDi相关研究所采用(Stoian&Filippaios,2008)。

1.1企业所有权优势

新国际贸易理论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理论观点,而关注企业异质性则成为了其后新新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主张(孔欣和宋桂琴,2011)。melitz(2003)提出了基于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异质化模型,生产效率、R&D投入等指标成为过去相关研究对企业异质性优势的表达(何奕和童牧,2012)。o-L-i范式对所有权优势的界定范畴要宽泛于以企业生产效率为主要表达的企业异质性,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亦不断将新的内涵引入到企业所有权优势中,但也使得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内涵与边界至今尚缺乏稳定和清晰的界定,即使就o-L-i范式本身而言,企业所有权优势与企业内部化优势之间在内涵与外延边界上也是不清晰的。

1.2内部化优势

过去相关研究关于内部化优势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Rugman(1981)和Chi(2015)提出,如果跨国企业不具备超越东道国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及oFDi所带来的内部化收益低于oFDi的交易成本付出,那么企业则不会以oFDi模式进入该东道国。一种观点oFDi所带来的内部化收益低于oFDi的交易成本付出从本质上而言属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绩效,这是一种将内部化优势视为内部化绩效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化优势是跨国企业利用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东道国不完美市场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Cassonetal.,2009;milleretal.,2016)。如果内部化优势被视为企业知识和能力,那么内部化优势与企业所有权优势的之间的区隔则变得模糊。

1.3第四种优势——(母国)国家优势

包括o-L-i范式在内的经典oFDi理论主要源于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普遍缺乏oFDi经典理论所提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oFDi近年来却迅速发展且具令人瞩目的成长空间(Bianchi,2011;Gaffneyetal.,2016)。因此,在o-L-i范式提出的东道国区位优势基础上,部分学者提出了将跨国企业母国优势引入到oFDi研究中(Boehe,2016),进一步探讨在缺乏个体化的企业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的状况下,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否借助于母国国家优势实现对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东道国市场的oFDi。但由于国家优势被限制于自然资源禀赋的思想下(裴长洪和郑文,2011),(母国)国家优势在过去研究中并没有得到研究重视(Ramamurti,2012)。

1.4企业oFDi的空间集聚与第三国效应

过去oFDi相关研究多采用”东道国-母国”双边研究模型,但空间不是同质的而是异质的,企业oFDi的东道国选择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区位布局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受到其他企业oFDi选择的影响(Blonigenetal.,2007))。Boubacar(2016)检验了东道国周边国家经济发展力对跨国企业进入该国实施oFDi的正向影响,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第三国具有挤出效应(马述忠和刘梦恒,2016)。空间模型以及第三国效应研究使得将过去oFDi研究中“以国家为单位的研究视角”扩大为“以区域为单位的研究视角”成为一种可能,甚至是一种研究发展需要。Rugman和Verbeke(2004)宣称,跨国企业应该考虑的是国际区域化战略而不是全球化战略,Banalieva和Santoro(2009)亦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全球化导向不强的情况下,区域导向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绩效,暗示着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区域化几乎是其全球化的全部。

2D-a范式(距离-优势范式)

如图1所示,D-a范式核心部分由国家距离和FCR优势构成,国家距离在顺(逆)梯度扩张下,形成了环境差异下的跨国企业东道国选择的优势和劣势,而FCR优势则一方面直接影响oFDi区位选择,另一方面对国家距离效应形成调节作用,弱化国家距离形成的oFDi负向影响,扩大国家距离形成的oFDi正向影响,起到了提升跨国企业内化力和东道国引力的效应。

2.1国家距离

跨国企业选择进入的东道国与母国在经济发展、文化特征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复杂差异,即国家距离,对企业FDi经营活动形成了巨大挑战(Drogendijk&martn,2015)。国家距离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中的关键影响要素(Hutzschenreuter&Voll,2008),国家距离对跨国企业FDi东道国选择的影响机制已经成为目前乃至于未来推动企业FDi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assafetal.,2012;Sumit&Kundu,2015),国家距离对跨国企业FDi的影响机制受到研究关注与期待(Sumit&Kundu,2015)。Ghemawat(2001)以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等四个维度构建的国家距离“CaGe结构维度模型”是相关研究中的经典模型,CaGe中的部分或全部距离维度被后期学者广泛用于相关研究中(Campbelletal,2012)。地理距离是指母国与东道国在地理位置上的空间距离,Hofstede(1980)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等维度对各国之间的文化距离进行表达,亦有学者从价值观、语言差异等方面对国家文化距离进行表达(綦建红等,2012)。制度距离是指国家之间在规制、规范和认知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Kostova,1996)。母国与东道国的经济距离则显示了消费者财富以及企业产品(服务)成本与质量的国与国之间的差异(Ghemawat,2001)。跨国企业的内部化优势、母国国家优势促进跨国企业选择进入东道国的作用机制在于其降低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经济距离以及制度距离等国家距离所形成的跨国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化东道国不完美的市场活动。地理距离的计量模型在过去的研究中一般采用两国首都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文化距离的计量包括Hofstede的文化多维计量模型。经济距离和制度距离由于存在两国之间相对发展水平的高低,史伟等(2014)建议在传统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扩张方向,从而揭示顺、逆梯度下经济距离、制度距离对oFDi的不同影响。

2.2企业特定优势

企业特定优势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为国内所有权优势,包括生产效率、经营规模等;第二部分为内部化优势,即企业经营异质化市场的知识和能力。第一部分在过去的研究中已有较为明确的计量模型,而第二部分目前尚无确定的计量模型,根据本文“内部化优势为企业经营异质化市场知识和能力”的界定,建议采用国际化经验作为企业内部化优势的计量指标。Han等(2016)指出,差异化的东道国,尤其是在制度差异化的东道国运营经验能够帮助企业内部化其它东道国的市场缺陷。miller等(2016)认为在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高时,那么东道国异质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暗示着东道国异质化开始阶段会增加管理成本但有利于企业内部化优势构建与提升,当内部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便能够实施对异质化水平较高东道国不完美市场活动的内部化,从而提升企业的oFDi绩效。企业内部化优势构建关键是知识的转移(Cassonetal.,2009),国际化经验有利于减弱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知识转移的负向影响(陈怀超等,2014)。Fan等(2016)则进一步指出,企业国际化过程就是企业经验化的学习过程,东道国当地的知识有助于企业学习后在相似地区的复制,并将不同的知识整合为全球化的知识。过去相关研究以“跨国并购或新建企业数量”或以“东道国经营机构数量”计量国际化经验(阎大颖,2009),但东道国机构数量、跨国并购数量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对异质化市场的经营经验,本文建议在上述计量模型基础上增加采用国家距离计量跨国企业已进入东道国之间的异质化水平,从而更全面地计量跨国企业经营异质化国际市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2.3母国国家战略优势

在自然资源禀赋之外,maruyama和wu(2015)将国家品牌视为母国优势的构成,但Zeugner-Roth和Žabkar(2015)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母国品牌成为oFDi优势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如此,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品牌资产的提升将减弱母国劣势,而发达国家品牌的来源国效应促进了这些国家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经营(maruyama&wu,2015),因此国家品牌是母国国家战略优势的考量之一。中国和希腊的oFDi发展或许能为研究提供启发。相关研究指出,希腊跨国企业的积极进取与扩张与政府的“希腊-巴尔干重构战略计划”以及战略资本投入是密切相关的(HellenicCentreforinvestment,200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走出去”的国家战略(Cozzaetal.,2015)。上述研究表明,较之于资源禀赋与国家品牌,促进oFDi发展的国家战略更可能成为母国企业oFDi发展的核心母国优势。在国家战略支撑下,母国对oFDi战略性东道国或战略性国际区域的文化宣传、外交努力、金融合作、国家资本的引导等,则会形成基于国家战略的母国优势,为国内企业进入该东道国或东道区域提供政策上的引导、环境上的安排以及先行企业的示范等。在这样的国家战略推动下,母国企业将不断提升在该国或该区域的空间集聚,国内供应链的部分或整体式oFDi,缺乏个体化优势的跨国企业借助国家战略推动下的东道国或东道区域集聚,以低交易成本的整体协作实现对东道国不完美市场活动的内部化。Chi(2015)认为未来的研究应对国家政府行为与oFDi的关系予以重视。

2.4东道区域优势

东道区域优势的引入是将过去“东道国——母国”的双边研究框架发展为空间多边研究框架,且将研究对象从国家发展为国际区域。基于国家距离模型将全球国家聚类为若干个国际区域,即形成若干个区域间彼此差异而区域内国家彼此相似的国际文化圈,制度圈,经济圈。在相同的区域内,企业在不同东道国之间的扩张面临较小的交易成本,知识的溢出效应以及第三国的促进效应明显。将东道区域作为新的研究对象,不仅能够将跨国企业区位选择从双边研究框架发展为多边空间研究框架,从更广泛的视角揭示母国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集聚效应、企业东道国选择的发展机制,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发展中国家企业在自身特定优势较弱的情况下借助国家战略优势形成协同下优势增益的机制。

3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所提出的D-a(FCR)理论范式是在对经典oFDi理论及其它相关研究理论、实证结论进行梳理和辨析,并结合发展中国家企业特点及其oFDi实践活动发展的基础上所提出的oFDi创新理论范式。D-a(FCR)范式以国家距离为基础,从微观企业层面、宏观国家以及国际区域层面对企业oFDi动机及其实现的支撑能力构建一定的理论阐释,但尚需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修正与完善。此外,D-a(FCR)范式的模型化尚需未来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怀超,范建红,牛冲槐.制度距离对中国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国际经验和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4,32(4).

[2]何奕,童牧.从要素禀赋到企业异质化和内部化问题-对跨国公司FDi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2(8).

[3]孔欣,宋桂琴.国际贸易理论新进展——新新贸易理论述评[J].税务与经济,2011(5).

[4]马述忠,刘梦恒.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第三国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方法[J].国际贸易问题,2016(7).

[5]裴长洪,郑文.国家特定优势,国际投资理论的补充解释[J].经济研究,2011(1).

[6]綦建红,李丽,杨丽.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基于文化距离的门槛效应与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2(12).

[7]史伟,李申禹,陈信康.国家距离对跨国零售企业东道国选择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6(3).

国内形势论文篇8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政策性时效性在我国所有的高等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大学生进行关于当前形势与国家政策的教育,我们通常把这门课程称为《形势与政策》课,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加上国际社会风云变幻、纷繁复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也要随着国内国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由此,从表面上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具有不确定性,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那样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尽管如此,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还是有它自身的规律可循,具有相对稳定性,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把握好政策性和时效性,这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政策性和时效性的含义。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它必须具备政策性和时效性的特征,那么对于政策性和时效性怎么理解呢?

要理解政策性,先要理解“政策”的含义。所谓政策,就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由此可知,政策具有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功能。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等所制定的政策都具有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功能,在它的导向和规范下行动就具有政策性。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所制定的政策都具有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功能,因而具有政策性。当然,这里指的是狭义的政策性。广义的政策性是指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基本政策所形成的导向性和规范性,甚至包括宪法和法律所形成的导向性和规范性。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别重要的课程,它必须具有导向性和规范,因此,它的教学内容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及宪法和法律的精神,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这就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政策性。

一般而言,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行情最新动态和进展。对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来说,它的时效性一方面是指有关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另一方面是指国际范围内发生的有关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主要包括最新出现的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状况、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状况和国家之间的军事关系及其变动状况。国内和国际的这些情况都必须是最新出现的。按照《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周期来看,这个“最新”应该指的是半年之内发生的情况,最多不能超过一年。而且这些情况具有重要的关注度和参考价值,属于国内国际极其重要的重大事件、事情和问题。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是指,教学内容必须反映或者探究在近半年之内、最多一年之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事情和问题。

二、政策性和时效性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大学教育必须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须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的重要使命。其中,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正是通过教会大学生懂政治、识大体和勤观察、会思考等本领,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要懂政治、识大体,就必须领会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甚至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要勤观察、会思考,就必须敏锐观察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事情和问题,分析国内国际社会基本走向。这两者正体现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政策性和时效性。那么,政策性和时效性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中的地位怎样,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政策性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灵魂和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教会大学生懂政治、识大体,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课程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必须担负起这个使命。因此,它的教学内容必须把握好政策的导向性和规范性,始终关注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以及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离开了这些基本方面,就不是《形势与政策》课了,而是讲故事或者听新闻了,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或者违背基本的原则,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基本方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政策性,也决定了政策性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灵魂和根本。

国内形势论文篇9

关键词:形势政策;目标认知;内容组织;教法设计;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8-0083-02

形势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导向性、政策性和时效性。形势政策教育的这种特性,客观上构建了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即内容生动鲜活,形式丰富多样,自始至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与此同时,也给组织形势政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即无固定的内容,无统编的教材。综观近年来的高校形势政策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要开展形势政策教学,必须从目标认知、内容组织、教法设计、效果评价等四个环节入手,把握高校形势政策教学的关键。

一、目标认知

高校形势政策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不断的认知国际国内形势,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策,认清形势发展的趋势与大局,最终树立科学的形势政策观。

高校形势政策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大局和大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稳定的大局,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实际上,这就明确了形势政策教育的三个非常具体的目标指向:

1.认知时事,即通过形势政策教育使在校大学生认知国内外重大时事,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积累必要的知识和阅历;

2.认同政策,即通过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们认同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方针与政策,从而激发学生投身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3.认清趋势,即通过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大局和大趋势,对未来形势的走向有一定的前瞻性。

这是因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方式、方法,形成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立场、观点,为今后独立自主地把握好形势与政策发展的趋势和大局,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智慧。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生们才不会轻易被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所左右,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才不会被学生戏称为“上课走走形式,考试完成任务”的“形式任务课”。

二、内容组织

高校形势政策教学应合理设计组织的内容有:

1.内容设计上要把握好马克思理论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理的关系。马克思理论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是不可分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统一,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可以比作是“源”与“流”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理论准备,也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政治生活中,立场是最重要的,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掌握观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为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兴趣。但理论教育还不能代替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当前的国内外大事,以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这个“实际”具有现实性、鲜明的政治性和直接的针对性,可以使青年学生从对现实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明确立场,从而逐渐培养正确的政治意识、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2.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

国际局势始终是大学生最深切关注的问题。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信息渠道和资源,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历来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大局和大趋势。但是,在和平中始终有不断的局部战争,在发展中仍然有第三世界的贫穷与落后,经济全球化总有恶势力想使它西方化,政治多极化总也有人想使它单极化、美国化。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下,尤其是在国际共产主义处于低潮,中国高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众矢之的之时,青年大学生们不得不、也不能不保持对世界发展局势的应有关注。

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也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国民经济多年来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势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这些常引起当代大学生为之振奋,为之欢呼,并不断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但是,他们在感受经济持续发展、生活日新月异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社会上贫富差距在扩大、腐败现象在蔓延,一些丑恶现象在死灰复燃,祖国的统一大业暂时受阻,这些无疑也成为青年大学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和忧虑。他们非常关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热切盼望我国能保持长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祖国能早日和平统一,中华民族能早日巍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大学生们对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学校有着特别的关爱之情。他们尊重自己当初无怨无悔的选择,希望在校期间得到更多的处事之学和为人之道,同时更希望自己毕业之后,能够赢得社会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对自己母校的广泛认可;他们关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关注在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与质量,关心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赢得的地位;他们会为学校的改革呐喊,为学校的发展欢呼,即便有时他们也牢骚满腹,但心中始终保存着那股难于割舍的爱校情怀。

实践证明,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学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不仅是大学生们关注的热点,也是形势政策教育经久不衰的亮点。

三、教法设计

我们应合理设计形势政策教育的教学方法:

1.采取“热点切入”的教法。对于国际形势,大学生往往更关注国际局势变化中“热点”,而且捕捉“热点”的敏感程度十分强烈。因此,以讲解国际形势变化中的“热点”为切入点,对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会收到更为积极的教育效果。

2.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形势政策教育的授课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有时可以采用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方式。通常情况下,采取言语与情态(如手势、动作、表情、体态等)相结合的“人人”双向交流,比只有言语沟通的“人机”单向交流效果要好。但具体采取哪种方式更好,要应因时、因地、因人、因内容而定。此外,在授课中还可以辅之以课堂提问、讨论等,以突出重点,解决疑点,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交换各自不同意见和观点,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进行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养成每天读报、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新闻的好习惯,在平时或假期要积极开展参观考察、专题调研等实践活动。只有课堂上的理性分析在实践中被证明,实践中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大学生们正确的形势政策观才能最终形成。

四、效果评价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已成为大学生思想理论课中三门(专科)或五门(本科)必修课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有学分缺学时现象,致使形势政策教育应有的效果大打折扣。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形势政策教育涉及面广,无固定教材,无固定教学内容,师资不足,或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等。

要改变这些情况,观念上要转变:一是从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讲求实际效果。二是从书本出发转变为从时展,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坚决反对本本主义。只有实现了观念的转变,才能出现教学的创新。另外,形势政策变化快,教育教学的任务重、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分析情况、理清思路、认准形势,提高讲解水平,进一步增强形势政策教育教学效果。

形势政策教育的效果如何,一方面,必须通过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方面的考核才能检验;另一方面,通过形势政策教育的考核,反过来又促进学生们提升关注形势政策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形势政策教育的效果。这种考核不仅要通过卷面考试考核学生对当前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程度,还要通过行为考评考核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表现,考核他们对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认同程度。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形势政策教育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就不肯学;如果只对学生进行卷面考核,学生就会到考试时突击死记硬背;只有将认知考试与认同考评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地爱校、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形成科学而正确的形势政策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Z]2004,(13).

[2]朱小理.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思考[J].

党史文苑,2006,(22),73~74.

[3]陈潮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4]黄海国.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世纪桥.2007(10).

[5]高青梅.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

[6]陈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改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国内形势论文篇10

【英文摘要】theartofwarbySunziisnotonlyabookconcerningwars,butamasterpieceonshi.Fromthecommentsonshi,wecaneasilyfindouttheinfluencewhichthebookhashadonthedevelopmentofartaesthetics.ShiisusedbySunziasnaturalcondition,innerstrengthandwar-situation,embodyingthebeautyofnoumenon,reasonandstrength.Fromanaestheticperspective,thegreatvalueofshiisthetranscendenceoverthetraditionalviewpoints,andtheaesthetictransitionformnatureandhumantothesocietyincludingwars.Duetothecontinuousexplanationbymanytheoristsinlatergenerations,shifinallybecomesatypicalaestheticcataloguewith profoundsignificanceandnational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孙子兵法/势/本体美/理性美/力量美/theartofwarbySunzi/shi/beautyofnoumenon/beautyofreason/beautyofstrength

提起《孙子兵法》,人们都知道它是一部研究军事谋略和作战技巧的古代兵书,具有很高的地位、深刻的价值和广泛的影响,以至于人们把这部著作奉为“兵经”或“武经”,而把其著者孙武封为“兵圣”。事实上,从文本的价值阐释和实践品格来看,这些评价绝非溢美之词。然而,《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绝非仅限于军事领域,在哲学美学特别是艺术美学领域内,它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但目前很少有学者愿意涉足甚至根本不屑提及,这确乎是一种已被长久“遮蔽”了的“存在”。《孙子兵法》对后世艺术美学发展的审美向度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最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在对“势”范畴的论述上。

一、“势”在《孙子兵法》中的多重所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势”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重要范畴之一。《孙子兵法》从军事学的角度,较早提出且颇为系统地论述了“势”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从《孙子兵法》全书来看,直接提到“势”字的有15处之多,涉及《计篇》、《势篇》、《虚实篇》、《地形篇》等篇章,其中《势篇》是论述“势”的专篇。尽管在其他篇幅中并未直接提到“势”字,但都程度不同地和“势”相关联,讲的都是治军策略、用兵技巧、军事实力、虚实关系、战场地形、攻守方式、间谍运用等对军势、战势直至战争结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我们不妨说,“势”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范畴,《孙子兵法》其实就是一部论“势”的兵书:作战前应善于判断形势、驾驭局势,作战中应巧妙地利用地势、山势、水势、火势,善于造势、积势、任势、变势、化势,调动全军的气势,占据战势的主动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最大可能地夺取战争的胜利。显然,《孙子兵法》并非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用“势”,由此便形成了《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多重所指。

一指自然之形势,具体表现为战争中应巧妙地运用地势、山势、水势、火势等。这是孙子论势的第一层次。《行军篇》提出了处于不同地形情况即“处山”、“处水”、“处泽”、“处陆”条件下不同的“处军”方法,得出了“好高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的驻军原则,强调了“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地形的隐患,这些旨在说明作战时要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地形篇》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详细地考察了“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和“远形”此“六地”的利弊,并探讨了应相应具备的战术原则,说的也是地势对战争形势的巨大影响,孙子认为此乃“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九地篇》在开篇便提出了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和死地等“九地”,论述了战场地形地势对士兵心理、诸候态势和敌我形势的影响。《火攻篇》虽然表面看来是在讲“以火佐攻”,实际上是说火攻同样可以对战争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在孙子那里,“自然之势”已成为影响战争结果的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指内在之气势,具体表现为为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而具备的全军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孙子论势的进一步深入。

如果说自然之形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人”才是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孙子兵法》从内部因素即人的素质、人的心理等方面加以阐述,认为从将帅到士兵必须打出气势、拿出信心,同时应消解和压制敌人的气势。

“用兵任势也。”(曹操语)孙子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将帅就必须善于激发全军的气势。一方面将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即谋略冷静而幽邃、管理公正而严明等)和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奇正变化、避实击虚等),给全军做出表率,从而激发士气;另一方面又要靠深入敌军(“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重击敌军(“故杀敌者,怒也”)和激励奖赏(“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等手段,做到“与众相得”(《行军篇》)。在他看来,“齐勇如一”(《九地篇》)才是真正的为军之道;只有戮力同心,才能得战争之“势”,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因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

全军内在气势的获得,既要靠“我军”士气之激发,又要靠对“敌军”士气的消解和争夺。《军争篇》深刻指出:“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作为将帅,必须善于“观势”,即所谓的“相敌”。孙子在《行军篇》中列举了32种“相敌”方法,包括饥、渴、劳、虚、恐、扰、乱、倦、穷、失、窘、困、不精、乏、怒,以及静、挑、安、来、隐、伏、覆、车来、徒来、薪来、营军、敌卑、辞强、陈、谋、期、诱等。在孙子看来,“任势”必须“观势”,正所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地形篇》)。

三指战争之局势,具体表现为由自然之形势和内在之气势而形成的对作战形势的控制力与对敌人无形的打击力。这是孙子论势的核心和落脚点。

“势”在虚为“气”,在实则为“力”,体现为作战时的一种爆发力、冲击力。有的学者指出:“‘势’就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实际作战能力。”[1](p54)孙子也提出:“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势篇》)在孙子看来,“势”具有“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和“激水漂石”所形成的“势能”,依靠此“势”,“其战人也,如转木石”(《势篇》)。但这种“势能”究竟缘何而来呢?除了前述的巧妙利用自然地势、调动全军内在气势以外,孙子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势”贵在“变”,“战势不过奇正”,要善于在“奇正”之间寻求不断变化,“以正合,以奇胜”,唯其如此方能“不可胜穷”。“势”贵在“造”,造出声势,给敌军以假象,“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势”贵在“化”,《用间篇》讲的就是化势的问题,即通过用间和反间扭转战争形势,化被动为主动,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效果。“势”贵在“度”,即审视实力、把握时机、巧妙安排。孙子在《地形篇》论述“远形”时提出“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的观点,在论述“六败”时又提出“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也就是说在地势均等、平分兵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作战就非常不利。“势”还贵在“积”,经过长期而有准备的蓄积和贮存,就如同火山爆发、剑拔弩张般蕴藏着极大的动力和能量,所以他说“势如弓广弩”,王皙则提出“势者,积势之变也”。总之,作战应“求之于势”,“择人而任势”,方能形成“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般之“势”或曰对敌打击力。转贴于

基于上述理解,很显然,孙子之“势”绝非简单的“形势”二字可以全部说清。它固然最终指向战争的局势,因为《孙子兵法》原本就是谈论战争的,孙子就是想证明应通过一切办法取胜战争,但同时还要看到,把握战争的局势、赢得战事的主动权,不可能唾手可得,而应善于利用自然之势,巧妙地营造内在之势。只有做到内外结合,才能真正得“势”,“因利而制权”(《计篇》),否则只能落个“用之必败”、吾乃“去之”的结局。孙子以其气派非凡的“论势”,给予当时的为政者和后世的军事作战以深刻的启示。

二、《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美学意蕴

《孙子兵法》的军事学价值自不待言,但其美学价值却常常为学者们所淡漠和忽略。从审美角度来审视《孙子兵法》,我们不难发现,其所反复论及的“势”范畴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孙子兵法》之“势”首先具有显明的本体美。《孙子兵法》一书的核心是什么?可能更多的学者都倾向于一个“计”字,认为全书都是讲谋略的,“先计而后战”理应成为全书的核心。但笔者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如前所述,《孙子兵法》全书直接或间接论“势”的篇章占据相当的比重,甚至可以说,全书13个篇章都与“势”有关,或造势,或用势,或变势,或积势,或观势,论述的焦点或终极旨归直指对战争总体局势的驾驭和把握。也就是说,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势”是一个更具本体意义的范畴。有的学者甚至从“势”本身所蕴含的强劲锐利的力量进一步推论,“势”这个概念“既来自于对生命形式的感悟,又概括着生命的基本特征”[2]。更有意味的是,《孙子兵法》还将“势”与中国古典文化中另外两个经典范畴“道”、“气”联系到了一起。在孙子看来,得“道”者方能得“势”,得“势”也就是寻得了作战之“道”。《计篇》有“存亡之道”、“五事”之“道”,《谋攻篇》有“知胜之道”,《九地篇》有“齐勇如一,政之道也”,《火攻篇》有“安国全军之道”,说的都是“势”与“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此外,孙子还将“势”与“气”勾连在一起,认为得“势”就要长我之士气、灭敌人之威风。孙子还在“自然之气”与“内在之势”之间找到了逻辑契合,认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他还进一步指出,占据作战的有利态势就是要善于“治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实,《九地篇》、《地形篇》等篇章对自然之势的重视,不恰恰能够印证作战要善于得自然之“精气”吗?如此看来,孙子之“势”的确非简单之“势”,而颇具本体性的美。

《孙子兵法》之“势”同样具有辩证的理性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非常发达,这可以从《孙子兵法》、《易经》、《老子》等著作中清楚地感受到。但与古希腊哲人的思辨美迥然不同的是,后者更多地体现为抽象、空洞、玄奥的逻辑推演,一种言语式的论辩甚至是诡辩,一种神性、顶礼膜拜和遥不可及。从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为代表的一批古希腊文论著作中便足可窥见一斑。相比之下,《孙子兵法》所体现出的辩证法思想更具世俗性而少了些神秘性、更具理性而少了些非理性。正如《用间篇》所言:“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或许是出于对战争特有性质的深刻认知,尽管孙子生活在神秘主义依旧盛行、科学思维还很不发达的时代,但他却能够在论“势”时体现出高度的理智与惊人的警省。他论敌我、虚实、奇正、强弱、勇怯、众寡、动静、进退、治乱、攻守、胜败等,总能给人以纵横捭阖、滴水不漏之感。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战争经验的厚重积累与长期积淀,如果没有对战争的入微洞察与深刻领悟,恐怕难能以这般气势写出如此之“势”。应该说,孙子之“势”更自然实在,更具亲和力,更能体现出一种旷达的理性美。李泽厚先生在论及《孙子兵法》时深刻指出,该书最值得注意的便是表现在兵家思想中的理性态度,即“一切以现实利害为依据,反对用任何情感上的喜怒爱憎和任何观念上的鬼神‘天意’,来替代或影响理知的判断和谋划”[3](p83)。这一点恐怕也正是孙子论“势”的独特高明之处。

《孙子兵法》之“势”还具有流动的力量美。孙子之“势”是一个流动的范畴,具有不确定性和可转化性。对此,孙子多有论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勇怯,势也”;“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正因为如此,“势”可以造、可以化、可以积、可以变,因而在变化中呈现着“美”,体现着“用兵如神”,并最终指向战争的胜利。这分明是孙子所着意描画的运筹帷幄、指挥自如、势在必得的审美境界,鲜明地展现了孙子的战争美学和军事美学观。此外,“势”原本就是一个与“力”有关的范畴。《说文解字》对“势”的解释便是“盛力权”,显然与“力”有关。其实,在孙子看来,无论是“自然之势”还是“内在之势”抑或是“战争态势”,都内含着一种无形的“力”。“自然之势”总是蕴藏着天然的势能,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战争的有利态势;“内在之势”可以摧枯拉朽,以弱胜强,制敌于死命;而依靠巧妙地运用自然之势和内在之势,就可以占据和把握有利的“战争态势”,进而形成强大的爆发力和对敌人致命的打击力。综合运用这几种势能和力量,战争的结局便可胜券在握。无疑,这是一种强悍的美、力量的美、颇具冲击性的美。

三、《孙子兵法》“势”论在美学史中的地位

在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中,“势”起初被广泛地应用于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但“势”范畴最为成熟也最具影响力,却是在它被移植、拓展到艺术美学领域以后的事情。《孙子兵法》在“势”范畴的发展历程中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关节点”作用。

首先应引起关注的便是《孙子兵法》对传统“势”论的多元化突破。有的研究者指出:“孙子之势已经生发成熟。其系统所涉及的领域是从自然界现象到人类社会,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而上的最高境界到形而下的具体度、量、数等,显然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4]从前文论述来看,《孙子兵法》的“势”论已不仅涉及地势、山势、水势、火势等“自然之势”,更把视角拓展到人本身,关注战争主体的“内在之势”,并把它应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即战争实践中。俨然,孙子是在“自然—人—社会(战争)”的逻辑构架中展开其“势”论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审视,孙子还把“势”范畴进一步由“实”(自然之势)变“虚”(内在之势)再变“实”(战争之势),从而给予“势”的虚实特性以较为完整的揭示。

不容置疑,任何范畴都是过程性的,都要历经不断的发展才日臻定型、走向成熟。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回视“势”范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势”范畴的鼎盛期出现在艺术美学领域,但“‘势’这一范畴的发展,首先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中,然后是书论、文论、画论”[4]。也就是说,“势”范畴的发展、成熟和壮大,与此前的《孙子兵法》等著作的重视、阐发有着紧密的关联。我们不难看到,孙子之“势”对后世“势”论的拓展与深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得到直接体现和印证:一是后世论“势”的范围已由孙子的“自然—人—战争”进一步转入艺术实践领域,从而大大拓展了“势”范畴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新空间,凸显了“自然之势”向“人文之势”的转变。顾恺之的一席话足以佐证:“《孙武》……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5]二是顺着《孙子兵法》的“势”论,后代的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围绕“势”范畴进行理论抉发、体系建构和意蕴拓展。卫恒的《四体书势》、刘勰的《文心雕龙》、顾恺之的《画论》等,都对“势”范畴的完善与成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势”在书论、画论和文论中的广泛应用,“势”逐渐成为与“意”、“气”、“神”、“韵”、“味”等同等重要的、具有深刻审美蕴含和华夏民族特色的经典美学范畴。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是《孙子兵法》使“势”范畴进一步走向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子兵法》不仅孕育了大智慧,也推进了“势”范畴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黎波,王新华.孙子兵法今读[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杜绣琳.论《四体书势》中势的生命意蕴[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