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考科幻作文十篇中考科幻作文十篇

中考科幻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6:27

中考科幻作文篇1

【关键词】科幻电影;“时间坐标”;“意义坐标”;表征意义;深层实现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一、元年概念:时间坐标非意义坐标

科幻电影是基于电影类型的一种分类。学界对“科幻”的定义一直不乏论争,为避免“泛科幻”甚至“伪科幻”过度模糊类型边界,一般定义科幻片为:以科幻元素为题材,以科学幻想性情景为背景,拥有以基本科学逻辑为支撑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片。在世界范围内,科幻最初以科幻文学的形式产生并逐渐推广,科幻电影更因影像表现力和大众号召力,将科幻热度与影响力提升至新高度,进一步拓宽了此题材的受众基础。早在1902年,法国导演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可被视为科幻电影的开山鼻祖,《太空旅行记》、《海底两万里》等科幻题材影片延续着相关创作。随着好莱坞异军突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科幻片类型逐渐确立,并趋向成熟。从早期的《化身博士》到“科学怪人系列”,到《2001太空漫游》、《黑客帝国》,再到近年的《星球大战》系列、《星际穿越》等等,美国科幻文学、科幻电影成为世界科幻之标杆,二者相辅相成,美国科幻文化已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

在中国,科幻热潮也并非朝夕,实际却存在着严重的供需断层。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科幻小说乏善可陈,电影一度无迹可寻,长期处于近乎停滞状态,依靠好莱坞科幻大片填补需求缺口。一方面是好莱坞科幻片的大卖,一方面是本土科幻片的难产,好莱坞科幻片之成功,突出了高科技时代科幻的巨大市场潜质,却更反衬了中国科幻的疲软,再次提醒中国电影市场科幻类型的长期空白。从中国科幻的发展及现状观之,可见本土科幻电影的长期空白并非“无欲”,而是一种源于无能的尴尬沉默。2015年,以《三体》等科幻文学改编电影正式投拍、中影启动《超新星纪元》等多部科幻大电影项目为标志,中国首批科幻电影创作集中展开,2015年因此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中国科幻电影长期缺失,使得本土科幻片项目集中萌芽具标志性意义,“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之说透露着业界的关注与期待,但质疑声不绝。此前,以《母亲》、《流浪北京》、《甲方乙方》等代表作作为起点支撑,类似作品相继出现,相关类型在后续发展中更呈现出积极上升的发展态势,由此,“独立电影元年”、“贺岁片元年”意义达成,概念延续至今。目前,“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却仅仅是一个“前置概念”,作为“静态坐标”而存在:由于大部分作品尚未成型,后续发展态势实际无从谈及。诚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闫安所言,所谓元年应为“一种类型片正在走强,在之后几年也有比较多的作品跟进,有持续性,从而形成了相对成系统的类型片整体。但对于科幻片而言,现在大家熟知的作品都还在制作中,今年过去后会怎么样,现在还看不出来,从文学作品到电影创作上也没有看到可供大规模持续发展的依据”(1)。应该说,就本土科幻片投拍客观事实而言,在狭义时间概念上,建立“时间坐标”以纪念科幻电影类型在中国的开创性意义,“元年”之谓无可厚非,而在意义层面“元年”却相去甚远。

标志性的开端是否足以延伸出符合内在意义的坐标轴以及值得关注的后续动态?“制作热”能否换来“观影热”,未见真容的首批作品中能否出现实力佳作,堪当中国科幻片“奠基之作”重任?能否将现象热潮转化为对本土科幻片的信心和认同,实现本土科幻片供需链条的良性循环,最终建立起成熟的本土科幻片类型和与之对应的稳定市场?如是种种尚属未知,挑战却属必然,从这一层面上,如今无论何种论断似乎都为时尚早。“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要真正成为实至名归的“意义坐标”,现象名词到内部实现相距几何尚难定论。“元年”提出之价值在于意义层面的唤醒与发展之道的探寻。由“元年”这一时间起点,可以开启对本土科幻电影创作的关注,引发业内的重视与集中探讨,对上述问题进行脉络梳理。结合实践动态进行策略研究,将眼光聚焦于整个类型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深入意义实现层面,旨在对中国科幻电影历史空白、起步阶段将面临的风险及后续发展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及策略探讨。若首轮尝试完成,经历行业大浪淘沙后,“元年”之谓得以保留,方可宣告意义层面元年成立。而当下,寻求实现“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意义坐标”之法,才是当下“时间坐标”建立的价值所在。

二、一步险棋:中国科幻难产缘由与开局之险

科幻电影在本土产生之迟正是基于其难度风险,也提示着“元年”之后,前路必然并非坦途。总体而言,中国科幻片难产在于本土文化特质影响下的先天性缺陷,以及源于科幻特殊性带来的高风险系数。

(一)根源劣势:“科学意识”的先天性薄弱

就思想根源而言,西方科学意识与中国人文意识的根本不同决定了科幻难于从中国诞生。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文士哲人的思考多集中于修身齐家,传统使得人文情怀深埋,长期影响着国人对世界的认知。文人掌握话语权,科技与研发停留在功用层,科学不受重视,科学意识难以形成、普及。西方文化中科学启蒙作为重要一环,更早致力于宇宙等未知领域的探索。最为年轻的美国或恰因历史单薄,反将目光更多集中在现代科技的探寻,解决问题的逻辑回环和科学意识形成主导。基于不同文化培植下的思维模式差异,及与之对应的成长、教育环境,中美分别形意识主导下的“文化教育”――中式传统教化影响下耳濡目染,和科学意识主导下的“科学教育”――侧重科学思维、创造力启蒙。此差异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中国诞生了人文色彩浓厚的神话传说、神怪故事等,欧美超现实主义创作中科幻文化则成为重要组成。

中国科学基础先天薄弱,科幻情结不具备孕育土壤,这决定了科幻在中国的“舶来”身份,本土科幻的形成是一个接受融合的意识重构过程。科幻世界观的建构为偏西式思维的产物,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造成中国本土科幻创作存在先天不足,它们虽不足以最终决定中国科幻存亡,但植根于思想层的文化背景、大众科幻意识的薄弱,与科幻在中国的接受、传播和本土科幻兴起的迟滞、科幻创造力不足等,有着必然的因果关联。欧美科幻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直接启蒙,引发中国科幻热潮并触发科幻创作,而面临的首层难题是思维转换及本土化建构:科学意识、逻辑能力、想象力等超出创作本身的“科幻思维”要求对创作群体考验巨大;跳出西方理念、世界观建立的科幻规则,科幻故事的“本土化”实现难上加难。

(二)创作、技术、资本的“科幻特殊性”

中国本土科幻创作的瓶颈,在文学阶段已引发诸多思考,创作是本土科幻面对的最为基础、核心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本土科幻文学已有起色,刘慈欣作为科幻文学创作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以其《三体》系列作品为代表掀起本土“科幻”风暴,中国科幻产业热萌芽,最终触发科幻文学改编科幻电影,催生此次科幻电影元年。然而,置于科幻类型大命题之下,如今本土科幻太过单薄,少数派终究不可能真正支撑起中国科幻。科幻影片项目以大热科幻文学改编为主,以刘慈欣作品主挑大梁,而刘慈欣的可复制性偏弱,一位作家制作难以支撑中国科幻片产业链条的延续。必须承认,中国的科幻原创力远未达标,后续科幻创作是否能持续跟进尚难确定,尤其当科幻拓展至电影,原创力问题得不到解决,科幻电影更难以为继。作为“科幻”与“电影”的双重舶来品,科幻的基因缺陷等起点劣势自然过渡到电影中,不仅“先天的不利”引发创作之难,同时,科幻类型的特殊性带来一系列后天限制,决定科幻电影对创作、技术、资本等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创作难加实现难的高难度系数、科幻题材与技术资本高度捆绑带来的超高风险、市场不成熟与受众包容度偏低增大失败几率等等,如是都加剧了我国本土科幻片起步阶段的难度。

当下,少数成功的科幻文学已为电影创作提供了蓝本,即便科幻剧本原创压力被稍适缓解,且不论资源不足的实际隐患,单就科幻文学跨文本改编而言,相较普通文学其面临更多挑战。除去文学到电影跨文本过程中需作出的必然取舍,科幻的现实可行性成为影响最大的考量标准之一。科幻文学不受现实可能性制约,在特定的科学逻辑中叙述天马行空,电影影像虽能增强科幻的表现力,却并不如文学般随心所欲,其设想却并非能全部实现,构想的复杂性、思维的发散性自然受到限制。在影像呈现的现实考量下,原作建构的奇幻世界观或将因此折损,实现难度增大改编难度,对科幻电影的呈现边界做出了限制。同时,从现有改编观之,科幻文学往往存宏大构想带来“鸿篇巨制”改编难问题:如长篇科幻文学《三体》长达三部,大量的文字改编工作是一大考验,其篇幅带来的改编难度在此次影片筹备阶段可见一斑。《三体》电影版为分系列展开,如今进行的仅为第一部制作。而长远观之,文学改编仅为科幻电影的一大来源,未来科幻电影创作可能更多依赖原创,这意味着对科幻作家的影像思维书写和电影工作者的科幻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无疑又是一轮新的挑战。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电影构想实现的过程越发依赖技术支持,科幻题材则将技术门槛进一步提高,技术难度是科幻题材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中国在电影前后期技术中并不占优势,诸如CG特技等大量依赖欧美技术团队支持,而对技术的熟悉度实际上与构想的提出和实现存在直接关联,科幻电影尤其如此。自然,当前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平在突飞猛进,而更为被动的限制在于技术需求必然要付出高成本,高资本要求使得科幻片带着与生俱来的超强商业属性,这决定其发展的被动性。此外,高投入类型应为成熟电影市场下,创作、技术、资本全面跟进催生的产物,如好莱坞科幻,基于其市场的成熟稳定,其足以具备高成本科幻题材摄制的实力,市场包容性与风险承受力完备,使得科幻类型获得萌芽机会。

而现今,中国的电影工业成熟度远未达标,电影产业尚未拥有足量资本支撑,科幻类型面临高投入高风险系数,却并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力。正在筹拍的由刘兴和小说改编的作品《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和《微纪元》,预计成本分别为6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它们的投入虽然在国产电影摄制的大环境下并不算低,但置于好莱坞大片语境下,对于科幻这一自带“大片属性”的类型资本而言却并不太多。《三体》宣称将无上限追加成本,然而就先期投入与风险评估下,实际上限也不会太高。科幻特技与资本关联之密切,是无奈却也是现实,尤其中国未掌握成熟的核心技术,不仅带来创作难度限制呈现效果,也进一步加大了资本投入压力。在本土科幻电影起步阶段,无法对呈现效果与商业回馈作出可靠预判,投入与实现效果的必然关联下,节制资本的简单尝试无法实现。巨大风险与可见的实现难度下,比起小成本电影的安全易赢,科幻电影自非此阶段商业模式下的“聪明之选”。就观演关系而言,国内科幻电影观众审美水平的建立,是基于好莱坞成熟科幻片水平培养而来,所以对本土科幻片的期待值与低包容性也会成我国科幻电影面临的巨大压力。首批作品的成败直接关乎观众的信心与科幻影片创作的信心。基于中国科幻电影起步阶段的水平,结合观众好莱坞培育出的高审美期待,一旦首轮尝试表现不佳,对本土科幻片的后续创作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基础薄弱加难度壁垒,国内科幻低起点难以匹配高期待、高投入,高现实风险与低投机可能之下,一般性尝试望而却步,中国科幻电影长期陷入需求创作而鲜有尝试的恶性循环。

三、本土科幻类型先河:值得冒险的开局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意义的真正实现颇具难度,其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发展也面临一系列可预见性风险,初次尝试乃值得冒险的开局。此次集中涌现具有填补类型空白的开创性意义,除了里程碑的标志性,其更具尝试性价值。

从科幻大类型概念出发,科幻是一种思维的发散,有助于想象的延伸、世界观的拓展。所谓“硬科幻”更强调科学逻辑的建构,故而科幻创作者中不乏科学家等理论基础夯实的人群,甚至通过科幻构想与理论结合,寻求研究的前沿课题。最初的科幻构想中,有为数不少的成为现实研发的指导方向,对现实创造做出启发。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潜水艇成为现实,一定意义上,科幻有着先见性意义,甚至与科学理论的研究互为指导。《星际穿越》邀请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吉普・索恩作为科学顾问,视觉呈现黑洞模型,为目前为止表现天体物理学最为精准的影片。(2)索恩和《星际穿越》视效小组通过影片筹备中的实践积累,撰写天文物理学界和电脑制图界相关技术论文,“通过快速旋转黑洞发现了一些与引力透镜有关的东西,是此前从未见过的”(2)。此外,科幻对大众科学意识的培养、兴趣的启迪意义更无需赘言。科幻电影发挥影像的力量将科幻影响力推至新高度,实现了影像表现和功能的外延拓展。

回到中国的科幻片创作,之于本土电影创作与受众,这是一种新型尝试与选择。科幻题材实现了国产电影表现外延的拓展、旧空间的突破、表现元素及视角的拓宽。欧美科幻大热的影响从文学拓展到电影,类型的细化关联受众的争取,有助于增大受众群及科幻类型影响力,改善中国科学意识相对缺失、科学思维贫瘠的旧貌,有利于国民科幻热情的建立、科幻意识的培养和科幻类型的普及,也反向促进了科幻的发展,甚至影响对科学的探寻和追求。在科技浪潮下,本土创作是对创作者与观众的双重启蒙,改变以往根植于传统的单一神怪思维,对中国科幻意识、科学精神的再启蒙,借助影像将科学精神进行视觉化梳理。

同时,在先天劣势与后天实现难度及市场尚未成熟的多重因素制约下,本土科幻长期以来未能出现,但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以付诸实践性尝试为开端,唯有真正开启现实实践,创作难题与技术难度才能被真正展开,从而面对并予以解决。在技术层面,事实上如《星球大战》等大片的特效团队BsseFX公司本部设于中国,承担了《画皮》等国产片的特效呈现,本土“洋团队”对于先期借助国外团队先进技术实现科幻构想颇具便利。同时中国的技术团队水平日益提高,其间不乏佳作,科幻片发展与技术水平的更大的价值在于科幻元年的开启将科幻提上议程,在模式、技术引进及实践过程中探索,基于时间尝试为技术的提升等方面问题提供了可能。

元年的时间坐标到意义的实现探寻过程,是元年提出的真正价值所在,尽管会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难度与挑战,以及与生俱来的超高风险系数制约,但中国所谓ip热之后,科幻文学能催生新的创作热情令人欣喜,这的确是值得冒险的有力开局。

四、元年之警与路向何方

尽管本土科幻电影的尝试极具价值,但在机遇与风险并存下必须正视,所谓“科幻电影元年”的出现为商业资本催生而出的必然,而非创作成熟应运而生的自然。资本助力而非实力召唤的“引产儿”,必然更加问题重重。

首先,科幻创作尚不成熟,而当下基于文学热触发科幻片创作第一春,电影以原有文学资源为基础,容易忽略我国科幻原创力的实际缺失。创作力薄弱是问题之核,也是最难解决的难题。必须警惕科幻伪繁荣,要思考科幻文学资源被用尽后,后续创作在何处?此外,由于科幻电影极强的商业属性,科幻电影与生俱来的“大片”特性,使得资本控制下的妥协与坚守成为其面临的一大考验。高投入加剧对回馈的期待性、目的性,更易倾向商业需求,从而在创作中作出让步,忽略内在深度的思考,湮没其原本创作,最终浮于表面,甚至走入迎合的极端。加之中国对科幻的理解一度存在误区,“泛科幻”的广义概念下,科幻电影的创作更容易忽略以科学逻辑为核心的科幻内核,最终走入“伪科幻”的岔路。同时,高技术要求下,技术驾驭与内容权衡在发展尚未成熟阶段更易沦为技术奴隶,陷入“炫技”的极端。科幻不能舍弃科学逻辑和精神内核,在创作中寻求科学精神、哲学内涵甚至人性意义的探索,应作为终极内在要义。此外,观众的不包容与院线商业化考量下,科幻片的早期尝试缺乏外部支持,自身劣势加之环境的苛刻,使得科幻片的成长压力巨大。

科幻元年的提出让上述问题被正视、思考,要在问题萌芽中发现可行之道,梳理未来路在何方。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更好地创作发展?好莱坞成熟的科幻类型模式提供了内容启迪,更在创作模式上给予了借鉴。在美国,科学家等专业人士参与科幻创作,朱迪福斯特的《接触未来》,全程由卡尔萨根担任科学顾问,诸如此类,对于提高科幻创作整体水准功不可没。在成熟的好莱坞科幻片体系中,科学顾问成为创作的核心要员,科学家参与电影摄制也成为科幻电影质量的一大保证,与此同时,科幻电影创作甚至与科学研究形成成熟度的互利模式。《星际穿越》请到著名物理学家吉普・索恩担任科学顾问,根据其给出的数学数据,最终实现黑洞及相关理论的视觉呈现,是现今为止,天体物理学界最贴近、精准的模型。索恩对电影团队进行指导,电影摄制则对其研究做出辅助,可见科幻电影发展成熟,甚至进入“反哺”科学研究的新阶段。此外,以好莱坞航空题材科幻为代表,美国宇航局介入摄制,与科学顾问协同助力科幻电影,以确保科学、精准。由此可见,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除在创作、拍摄中要注重电影的观赏性,更应注重与科学权威资源的结合,同样需要相关专业技术部门参与指导。如刘慈欣所言,中国科幻大片难产源于“缺少对科幻概念的认识,以及情怀”。所以,真正的科幻要把握科学元素之核,实现电影产业与科幻专业、内在深度的结合,将产业链、科学链甚至思想情怀链条作衔接。作为观众,对于尚在襁褓的中国科幻片应给予一定的耐心与包容;行业层面,要予以专业关注引导、院线适当保护等倾向性扶植,给这一薄弱的新兴类型以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意义实现非一日之功,一种长期缺失的新类型不可能一日大热,只有在发展中探寻生存之道,科幻类型成型、成熟才指日可待。

注释:

(1)参见《国产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吗》,《中国科学报》2015年2月28日。

(2)参见《真实再现黑洞:恒星光线环绕穹界》,新浪科技・科学探索,http://.cn/d/2014-11-06/09269766316.shtml。

参考文献:

[1]基普・索恩.星际穿越[m].苟利军,王岚,李然,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3]虞吉.电影的奇观本性──从梅里爱到美国科幻电影的理论启示[J].当代电影,1998(5).

[4]赵伦,温晓红.中国电影需要编织自己的“科幻梦”――由好莱坞科幻电影引发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8).

[5]祝季冬.近十年美国科幻电影的哲学诉求[D].西南大学,2012.

[6]马闻达.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现状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

中考科幻作文篇2

将神话、历史与科幻融合一体,这样的叙事模式在世界科幻创作圈里并不鲜见。①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也有少量历史科幻,如《史前世界旅行记》(徐青山,1958)、《古峡迷雾》(童恩正,1962)、《三种政体》(严家其,1980)等,但多限于科普考察,且处于零散分布的状态。1991年起,更名改版的《科幻世界》突然集中发表了一批神话历史题材的科幻小说,如《雾中山传奇》(刘兴诗,1991)、《女娲恋》(晶静,1991)、《持琴飞天》(资民筠,1991)、《一个戊戌老人的故事》(姜云生,1991)、《长平血》(姜云生,1992)等。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991-1995年间这类作品的数量有近20篇。数字虽不大,但参考科幻小说的发表总量,仍是个颇值关注的创作现象。①90年代中期之后,这类创作骤然减少,1996-2000年仅有4篇发表。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创作现象的发生?又是什么让它迅速消退?这类创作有怎样的风格特征?对于科幻文学史有什么价值意义?接下来本文将就以上问题,选取相关典型文本个案,结合时代背景展开探讨。

一、全球化下民族认同的焦虑之一:东方魅力的呈现与“回头看”的时间旅行

1990年,在世界科幻协会(wSF)要求变更1991年年会举办国的压力下,《科幻世界》②主编杨潇决定远赴荷兰海牙,说服wSF主席团成员坚持原议,把年会地点定在中国成都。面对竞争对手波兰,杨潇采取的策略是用“四川旅游名胜风景区和成都风情彩照剪辑”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物品,“把远在东方的神秘古国拉到老外面前”。回忆当时场景,杨潇写道:“蓝眼珠、灰眼珠们都着了迷,在《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的旋律中坠入东方文化的神秘、高邈、睿智和恬淡”[1:18]。东方特色是吸引西方科幻作家、让他们最终坚持中国为举办国的原因,因此如何在科幻创作上呈现出东方特色,也是这一时期的《科幻世界》及国内科幻作家们考虑的重要方向。1991年2、3、5期的《科幻世界》上接连出现的中国神话、历史科幻,可看成是在向欧美科幻界呈现独特的东方魅力。③但一种创作现象出现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东方魅力的展示不过是推动创作发生的外部因素之一。下文将以具体作品为例展开进一步探析。

1991年第2期《科幻世界》上发表了刘兴诗的短篇小说《雾中山传奇》,讲述的是考古学教授曹仲安驾驶外星人留下的时间飞行器回到古代考察南方丝路,向全世界证实始于中国成都的南方丝路是沟通中西文化、经济最古老的通道的故事。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是为好友童恩正的旅美之行被人诬指“叛国”做辩护,①但小说的意义却并不止于塑造了一位充满爱国精神的考古学家形象。故事中回溯历史的“时间旅行”手法更值得我们关注。作为科幻小说最经典的叙事模式之一,“时间旅行”早在科幻舶入中国之初就被作家们习仿。然相比西方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过去三态往复的“时间旅行”,中国的“时间旅行”叙事基本以过去现在未来的单向为主,鲜有反向的时间叙事。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晚清西方科技带来的历史观变革有关。鸦片战争之后,在“进步”、“发展”的“科学主义”价值观念下,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线性时间观取代了中国沿袭千年的循环时间观,而这种时间观又通过民族危机下盛行的“进化论”思想、在意识形态推动下成为主导的马克思历史发展观得到不断强化。旧有的文化传统被定义为“落后的”、“愚昧的”、“保守的”、“过时的”,与“先进的”、“文明的”、“开放的”、“发展的”的现代性形成二元对立,“向前看”成了“时间旅行”的唯一方向,无论是晚清时期的乌托邦蓝图还是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未来漫游,传达出的都是被时间的单向性、不可逆性催生的现代性焦虑。与现代性焦虑相伴发生的,是现代“中华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步建立。作为中华民族认同精神基石的文化传统,被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思想家作为“国性”予以尊重和体认。③这种“文化中国”的认同在无产阶级政权确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地缘政治与阶级话语成为民族认同新的支撑后,一度被“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人民/国家”认同取代,直到1980年代以来在阶级政治逐渐消隐与中国以第三世界国家身份加入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的新时代语境下,才再次回归主位。

于是,1980年代的民族身份思考再次回到晚清的原点。相隔了半个多世纪的知识分子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中国一方面需要“在现在/过去、传统/现代的时间维度上确立其作为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需要“在中国/西方的地缘文化差异的维度上确立其‘民族’性”[2:216],文化的民族主义话语与时间的线性发展维度如何能够取得统一?从文学的角度讲,这是个现实主义文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明显的案例就是“文化寻根”小说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始终被认同与批判两种相反的价值取向所纠缠,乡村与都市形象分裂,民族主义话语与启蒙主义话语冲突,迫使寻根小说最终不得不采取“通过‘非规范’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新挖掘,来建构新的文化共同体想象”[2:218]。在科幻书写中,消弭二者紧张状态的方案,便是“回头看”的时间旅行。《雾中山传奇》里,在推测外星人为什么会驾驶时间飞行器来到地球时,作者指出,是因为南方丝路“引起了当时到地球访问的外星人的注意。他们察觉这条绵亘万里的古道,联系了地球最灿烂的一个文明地区,对此加强观察研究”[3:15]。如果把南方丝路仅作为地区性文明来看待,它所能代表的只是中华民族的过去,但若把它当成外星文明认识、了解地球文明的唯一观察点,其意义就一下子上升到了整个地球文明的中心,从而超越了过去与现在,成为永恒的经典。①此外,曹仲安驾驶外星人的时间飞行器穿越时空,这本身就是一个远超人类现有文明的科技行为,且他借助这样先进的科技器物做出的南方丝路历史考证“结束了古典考古学时代,在新的世纪即将来临的门槛上,开创了人类直接进入历史考古的新篇章”[3:15],其现代性意义不言自明。由是,现代性与民族传统之间的关系不再对立紧张,而是完美统一。在这一时期,虽然精英文学中已有“新历史主义”流派出现,但由于科学性被视为科幻的灵魂,因而历史真实对于科幻创作依然是一个被审慎对待的话题。《雾中山传奇》尽管使用“时间旅行”的手法进入历史,却没有试图干预历史。故事中的曹仲安只是历史的观察者,作家的历史想象基于严密的科学考证。同样,在姜云生的《长平血》(1992)、韩建国的《泪洒鄱阳湖》(1995)等作品中,历史被作为检验人性、重审历史的试验场,没有人试图对历史本身进行或然性的尝试,这种尝试直到90年代后期才在王晋康等人的多部小说中出现。相较而言,神话虽是人类早期历史的叙事形态,但由于其本身就拥有极大的想象成分,这给了作家们更多的创作自由和尝试空间,重述便成为可能。

二、全球化下民族认同的焦虑之二:神话的科幻式重构

在创作神话科幻小说的作家里,晶静应该说是贡献最大的一位。1991到1994年间,她先后写下了《女娲恋》、《织女恋》、《夸父追日》、《》等多篇神话题材的科幻小说。把这些小说放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中,可看成是鲁迅开创的《故事新编》模式的延续。与鲁迅在《故事新编》里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现代小说的表现形式,“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进行再叙述、再评价,并在这种再叙述、再评价之中巧妙地渗入自己对当下现实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思考与批判”[4:22]一样,晶静的“故事新编”系列也是通过中国古代神话的科幻式重构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传达出自己的现实思考。这些小说有一个共同的叙事模式:将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诞生、发展与发达的外星文明联系起来,或讲述民族祖先与外星人相遇,或把外星人想象为民族祖先。以《女娲恋》为例,中国神话里的女娲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在文本中她被想象成了一名从Y星来的女孩阿丫。阿丫原本是来考察地球是否值得殖民,却被伏羲当做女娲娘娘下凡,请求她帮助族人度过连绵阴雨、庄稼无收的难关。答应了伏羲请求的阿丫不顾同伴劝告留在了地球,帮助地球人用光子炮驱散乌云,带领大家开山凿渠,还和伏羲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同样的主人公身份转变还出现在《织女恋》、《》等小说中,如来自w星和Z星的牛郎、织女,用导弹开天辟地的智能机器人等。从外星殖民者、智能机器人到中华民族的创世者,这些主人公的身份转变极具意味。《雾中山传奇》中曹仲安借助的外星人时间机器象征着未来的高科技文明,晶静的创世神话系列里,这些人本身就是先进技术文明的化身。他们与曹仲安的历史旁观者姿态不同,以创世者的身份参与中华民族历史的创造与发展,从而更直接地将民族传统与现代性勾连一体。

1983年旅美时期的王安忆面对代表着现代化历史顶端的西方文明感慨,那“人类的背景”不过是“人家的山头”:“前人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一点插脚之地,我们在人家的山头爬上爬下”[5:274-275]。如果说文学的“寻根”是“从乡村生活中看见了中国”,“为知青一代人构筑了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归属”[2:177]的话,那么外星文明主导的创世神话,则是在超越人类现代性的科技想象中绘制了远古民族历史,所构筑的精神归属与“寻根”是类同的。用科幻想象重新演绎古老的神话传说,并非中国独有。1988年,巴西作家pauloCoelho在thealchemist里重写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之后,印度作家Saladinahmed在RuinedmanwhoBecameRichagainthroughaDream里也对同样的故事进行了科幻重述。类似的作品还有北爱尔兰作家ianmcDonald的印度神话重述RiverofGods,牙买加裔作家naloHop-kinson的BrownGirlintheRing,以及中加混血的美国作家LarissaLai的SaltFishGirl等等。这些作家族裔身份的共性在于多属于后殖民国家或地区,这使他们的书写很自然地带上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抵抗色彩。如amaleL-mohtar在她的小说apex中曾这样写道:“我们会用你们的语言、你们的技术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把我们的生活用你们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告诉你们你们是不可能让我们沉默的”[6:129]。尽管中国没有经历这样的殖民史,但如杜赞奇所言,中国自五四以来形成的民族主义话语,实质是“在缺少与自我直接对立的‘他者’的情况下,自我得以把‘他者’内化,其方式似乎使之从‘他者’获得某种独特的自治”[7:269]。因而,我们依然可以从“全球化”进程下中国产生的应激性民族主义反应的角度,把中国科幻的神话重述放在世界后殖民的文化语境中展开探讨。关于如何将神话与科幻结合起来,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在ianmcDonald的RiverofGods中,未来印度分为若干个区,其中awadhi和Bharat两个区选择用他们自己的文化方式接受新的科技,从而保留民族的记忆之根;在naloHopkinson的midnightRobber里,DryBone的传说在女孩tantan的现实生活中发生,成为女孩tantan弑父后浓重心理阴影的隐喻,与整个“失乐园”式的叙事一体,表达了作家对后殖民语境中种族平等问题的关注和焦虑。晶静的外星创世神话则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彰显民族主义。神话往往被视为民族历史的起源,然而在神话之前,历史是怎样的?那些造人的民族先祖,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当作家用科幻的方式把他们想象成亿万年后外星先进科技文明的代表时,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自己就是我们膜拜的对象,我们就是自我创造的神话。处于历史最前端的远古中国文化与处于历史最末端的未来文化合二为一,时间不再是线性的了,它和空间融为了一体,成为空间的另一重维度而存在。于是,西方文化意识形态体系内的线性发展维度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循环往复的闭合之圆。类似的时间维度改变,也出现在RiverofGods、SaltFishGirl等小说中。然而,吊诡的是,在后爱因斯坦的时代,人们对时间是空间的第4个维度这一观点的普遍接受,恰是以西方为主导的科技发展的结果。并且,通过外星创世神话进行民族自我的强调,固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西方式现代的反抗,但另一方面,这种“现代”仍是以科技为中心的西方价值主导,因此,其“自我”主体性的实现是在西方科技进步的价值观体系范围内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间内在的“臣属”结构并未被打破。

①1980年代末国内的重大风波和紧接着的苏联东欧剧变,使一些政治上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绪随即被触发。“被迫意识到中国汇入‘世界文明主流’其实是以冷战结束为条件”[8:18]的知识分子,发现了一个“充斥着帝国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民族和族裔的冲突以及资本主义内部的对抗”[8:18]的世界。不少学者、文化人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宣扬爱国主义。②刘兴诗、晶静(原名张静)、资民筠都是成长于新中国红旗下的老一辈科学家,青少年时期饱尝了民族危亡耻辱的他们,拥有强烈的科学兴国的使命感和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这使他们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科幻创作,民族、国家始终被放在首位。晶静在创作外星创世神话系列之前,她的报告文学《冰海中国心》塑造了一位为祖国科学事业奉献青春的中国船长形象,表达了作家强烈的爱国热忱;刘兴诗也曾说过,少年时的救国梦想,是他此后生命历程的基调[9]。因此,用科幻的方式重构文化传统、表达民族主义的诉求,对他们来说是很自然的行为。

三、诗学想象的科普再造及科幻美学空间的新拓展

除却上述或潜或隐地体现民族主体意识重建的创作外,1990年代初期的神话、历史科幻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对时空本身的介绍和思考。根据量子论的“多世界解释”(manyworldsinterpretation),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存在多个平行世界,即“平行宇宙”(parallelUniverses),每个世界中,由于每次量子力学测量的结果各不相同,不同的历史就会发生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中,于是,时间旅行、时空穿梭都成为可能。科幻小说中来自未来或现在的人能够通过时空隧道或是时间机器进入神话、历史时空,就是基于这样的科学原理。在经历了1980年代初期的“姓科”、“姓文”之争及清污运动后,科普型科幻比文学型科幻经受的打击还要惨重,80年代后期为数不多的科幻作品里,文学型科幻占了很大比重,人性人情成为科幻关注的中心,如李毓瑜《在爱的后面》(1987)、缪士《代价》(1987)、海子《怪笑》(1988)、洪梅《倩女还魂记》(1988)等,科普型科幻仅有描绘量子世界的《金色迷幻城》(黄海,1988)、谈常温超导材料制造磁悬浮有轨飞机的《中子流轰击地球》(魏雅华,1987)等少数几篇。正因如此,1990年代初期神话、历史科幻创作中出现的一些科普型科幻尤为可贵。先来看朱海龙的《梦断敦煌》(1993)。小说主人公龙翔宇在敦煌考古时发现了一个不存在于任何时代、却又活在每个时代的武士。他费劲功夫,终于弄明白武士的护心镜可以用电子流冲击,从而开启时间大门。为了探究时间流的秘密,龙毅然走入时间大门,回到了公元887年的敦煌,成功推断出电磁波导致时间序列发生错乱和偏转是“不死的武士”和“时间之门”的秘密,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梦断敦煌》中的时间流想象,依据的正是量子力学中的“平行世界”学说,作者通过一个时空穿梭的故事,将时间流的物理学原理简单、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无论从科普性还是文学性来说,都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平。此外,还有从消逝的摩诃衍那寺历史中,推断出朔日三点一线的天文现象是导致地震发生原因的《古刹之光》(绿杨,1993)、在一个未来人和古代女孩凄美的爱情故事中,穿插大气折射形成太阳光影的科学道理的《平行》(何宏伟,1994)等作品,也同样是以神话、历史为依托,用文学的笔法讲述科学现象的科普佳作。这些故事延续的是1980年代《珊瑚岛上的死光》(1979)、《莫名其妙》(1980)、《冰冷的世界》(1983)等小说的价值理念,即把严谨的科学知识作为创作的基石,用富于创造力的科学幻想塑造勇于探索未知、甘愿为科学事业奉献生命的科学家形象,将读者导入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未来科技之门。而它们更具价值的所在,是用神话的浪漫与历史的宏阔,为科幻创作打开了新的美学生长空间。如《梦断敦煌》的起笔“狂风呼啸、黄沙漫天。龙翔宇在冰冷的沙砾上艰难地爬着,……鲜血渗透了破碎的铠甲和战袍,在他身后留下一片染红的沙土”,“身后,如血的残阳‘轰’地坠入苍茫的群山,天地陷入死一般的黑暗”[10:4],用电影镜头式的场景呈现手法,将读者带入苍凉厚重的历史之中。摒弃了1980年代科幻小说惯用的二元对立敌我斗争模式,《梦断敦煌》将辽远的历史画卷作为科学幻想的建构背景,一方面使作品拥有了超越现实的开阔视野和庄重气象,另一方面也带给读者陌生的惊奇和审美的喜悦。相比神话文本、《故事新编》里的肆意想象,科幻小说的想象因为有了“平行宇宙”学说的物理学基础而更富于理性,但这样的理性并不影响文本的感性表达。影壁上的持琴飞天画像画的是智星的信号智能人3号(《持琴飞天》,1991),东方大地上的三皇五是外星人的后代(《忆秦娥》,1993),古壁画上会有飞碟,而这个飞碟是未来地球遭核战毁灭后飞到天龙α星的人的后代所乘坐的(《飞碟白梅花》,1995)……与上古神话中人、神、兽异类相生带来的怪诞效果一样,上述科幻小说里作为异类存在的外星人成了人类的祖先,同样也带给读者类似的思维变异产生的夸张、惊奇感。但正如苏科•达恩文指出的,尽管神话与科幻同样将陌生化作为形式手段,用怪异、变形的想象物让读者产生惊奇、兴奋的阅读感受,两者在审美认知上却有根本不同:神话传说构筑的是“一个无视认知的可能性的封闭的平行世界”[11:8],想象力的伸展是为了自我满足,而科幻则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象力是它用以“理解现实中潜在的倾向性的手段”[11:8],无论是穿越时空的武士,还是外星人祖先,这些科幻世界的超自然想象虽然极致张扬,但其根须依然深扎在现实的经验世界之中。想象与现实间的巨大张力,不仅增强了美学的表现力、想象本身的神秘与怪诞,还为以精确、清晰、严谨的技术之美为主导的科幻美学空间增添了不确定、难以捉摸的诗学魅力。这些科幻小说选取的神话原型蕴含着一种神秘的生命情结,而这种生命情结,又恰好与这些科幻小说创作的现实焦虑———民族文化传统的焦虑相呼应。对种族繁衍的思考,使神话与历史在科幻中变得格外有分量,现实的投射也格外分明。

中考科幻作文篇3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仿人机器人;科幻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19-02

第一章机器人的概念

据考察,当今国际上,关于机器人的定义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英国简明牛津字典的定义。机器人是“貌似人的自动机,具有智力和顺从于人的但不具人格的机器。”

当然这种说法和现实中的机器人相差甚远,因为还不存在与人相似的机器人在运行。虽然,这是一种理想的机器人,但又不能包含所有的人形机器人。因为人形机器人应分为人格化的和非人格化的,如果按上述的定义就不能包含所有的人形机器人。

(二)美国机器人协会(Ria)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的,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的,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很明显这个定义是指工业机器人,而不适用于人形机器人。

(三)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装备有记忆装置和末端执行器的的,能够转动并通过自动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的通用机器。”

(四)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下执行某些操作和移动作业任务的机器装置。”

(五)关于我国机器人的定义。目前我国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对机器人定义的标准。

因此,蒋新松院士曾建议把机器人定义为“一种拟人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上述关于机器人的性质,以定义机器人的功能性居多,如果要定义人形机器人,首先就要在外形上交代清楚。

第二章何为“科幻”?

如果说第一部科幻小说就是以反思科学技术为基调的话,二十世纪前后的以机器人为主题的科幻电影则是在这个主要的线索下展开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科幻这一词的定义,科幻是“科学幻想”。

辞海对科幻小说的定义。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讨论“科幻”的定义时,就不得不提到的是科幻小说,正是因为这一类型的文学形式才促使了“科幻”这一概念的产生。)以上两个关于科幻的定义,很明显都都包含有“幻想”这一重要的性质。而实际上,科幻这一词的英文单词“ScienceFiction”本意指的是“科学小说”,和“幻想小说”(“weirdFantasy”)有着明显的界限,那么科幻包含有“幻想”这一要素的说法并不准确。

美国著名的科幻杂志编辑雨果・根斯巴克将科幻小说定义为“传播科学知识并具有预见性的作品”。

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对科幻小说的定义为“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描绘虚构的社会,这个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发展的性质和程度。由于现代技术的出现,人类以来第一次面临社会的急剧变化。科幻小说是产生于这一现实的文学形式。”

两者说法的共同点在于,都认可科幻小说对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具有预见性。科幻文艺家赫伯特・w・弗兰克博士对科幻电影的定义为,“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戏剧性事件。”

科幻虽然有幻的成分,但这个“幻”的基础却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观。谁又能断言这种科技观不会对将来的科技的发展方向造成影响呢?因此尽管没有显示的人和真正的机器人的关系模式作为讨论对象,但是在科幻中表达出来的人和机器人的关系模式,还是有其考察的价值。谁又能断言将来的人机关系模式,不会来自早先科幻小说中的预先设想呢?比如阿西莫夫定律。众多科幻小说中的人机关系之“幻”,完全可能通过小说这一大众文化的文艺形式在人们心中形成一个既定的潜意识,进而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当人类真正面一个机器人时,成为“现实”的行为准则。

第三章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反思

中考科幻作文篇4

“我从来没有长大过,但一直没有停止成长”

记者(以下简称记):听说您从小就是一个狂热的科幻迷?还记得那些对你影响深远的书吗?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开始应该不是,就是家里有什么书,能拿来看的都看了。现在的高中生可能想象不到,当时大部分书籍都被认定是“大毒草”,看书是件偷偷摸摸的事情。好在那时我父亲还开明,只要我在家里看,就不会阻止我。

第一次接触科幻小说,是凡尔纳的《地心游记》。看完这本书,我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像是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现在回头看,感觉我天生就是该看科幻的。嘿嘿。

到了上中学的时代,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的“科学的春天”,迎来了新中国的科幻黄金时期,那时全民都有种对科学的狂热,我也不例外。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书和凡尔纳作品系列,让我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可以说,当时所有出版的科幻书和科幻电影,我几乎都看了个遍。

再后来,世界科幻三巨头――英国的克拉克,美国的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的作品对我的科幻创作影响非常深远。

记:我还看到有采访说您很喜欢俄罗斯文学?

刘:是的。我们这代人可能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旧俄罗斯时代的作家,比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的作品苦难而厚重,让我可以比较通透地理解社会,让我学会了怎么表达。当然俄罗斯文学对于我的写作来说,也不全是正面影响,这些作品的语言比较滞重,离科幻语言的要求比较远。俄罗斯文学对我的影响有些复杂。除此之外,奥威尔的《1984》对我影响也很大。

记:您觉得要成为一个科幻作家,需要哪些素质?

刘: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觉得科幻作家眼里要有“铜钱”,不是说向钱看,而是说:外圆――讲的故事是适合读者的,内方――我有核心的创作理念,那就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传统科幻小说。

总之,要成为一名科幻小说作家,首先要有对科幻的激情和痴迷,其次要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敬畏感,还要有不断探索宇宙世界的欲望。

记:您的作品为读者创造了一个让人震撼的新世界。尤其是《三体》三部曲里的黑暗森林体系,是如此的严密和环环相扣。这是怎么做到的?

刘:对于我来说,科幻是一种写作方式。我先设定一个科学理念,再往前推导。黑暗森林这个体系,也基本上是按照宇宙的两大定律推导出来的:一是宇宙中物质总量不变,二是生存是第一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未必外星人的存在就是友好的,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整个宇宙或许就是诡异、恐怖而黑暗的。在这黑暗绝望中,人类的积极进取才会更有张力,更有意义。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作家,窍门在于有能力从平凡的设定中讲出最不平凡的、最让人震撼的故事。科幻小说毕竟还是需要靠故事吸引人的。

我觉得我要是有什么特别的能力,就是别人的形象化思维有一个尺度,但对我来说,多大的宏观,我都能把它形象化。

记:您的作品中不仅有恢弘的、能激发读者探究宇宙的想象力,还有非常深厚的人文积淀。有没有想过您不写科幻也能成为很好的作家?

刘:我想如果不写科幻我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说实话,我热爱科幻才写科幻。我觉得我是从科幻来到科幻去,对文学本身的兴趣并不浓厚。国内当代文学作品我读得很少,因此我的文学素养还不够,这甚至成为了我作品里的缺陷。

记:看您的作品,我以为作者是一个80后,因为作品中充满了年轻人才有的激情和天真。

刘:我喜欢科幻作品里那种天真。天真是科幻文学非常重要的思维,这证明人类一直有探究未来的兴趣。克拉克墓碑上有他的一句话:“我从来没有长大过,但是从来没有停止成长。”这句话对我影响非常深远。

记:作为一个科幻作家,您的创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刘:对于一个业余科幻作家(刘慈欣一直在电厂担任工程师――小编注),我之前的创作状态是构思多过写作。构思的过程可能长达几年,这个过程包括:设定理念,展开故事,从科学角度进行逻辑推理,等等,写作的时间可能也就几个月。

《三体》最后一部作品问世到如今已经有5年了,这5年我一个字也没写出来。说实话,这过程很艰难也很焦灼甚至有些恐慌,我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创作出新的作品。但是科幻写作的最大乐趣就是创造,所以尽管这个阶段很难熬,也是科幻创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记:您的作品得到了主流文学界的高度评价,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评价您以一己之力拉高了中国科幻小说的水平,您自己怎么看?

刘:主流文学界对我的评价以及读者对我的热爱,我收到了。但是,《三体》最后一部作品问世才5年,还没有被时间过滤过,还不知道是否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所以离真正的经典还远着呢。

写科幻不是为了逃离,我与现实相处很融洽

记:作为一个科幻小说作家,您所看到的世界会不会和大家不一样?

刘:不会。我是一个科幻和现实分得很清楚的人,科幻和现实各有各的规则。有人说,写科幻是为了逃离现实,对于我来说不是这样的,我与现实相处得很融洽。我朝九晚五地上班,接孩子,买菜,只是可能业余时间在写作而已。

在现实世界里,我和任何一个50岁的人没什么不同。但是在科幻世界里,我就还是那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少年吧。因为科幻需要天真。

记:您的孩子多大了?喜欢科幻吗?

刘:我有一个上初三的女儿。她不喜欢科幻,我也不会强迫她喜欢。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那么重,确实没有太多时间来阅读。当然,我也会带她去电影院看一些美国的科幻大片。不过不是为了培养她的兴趣,而是因为美国科幻大片都是正能量,传播的都是责任心、爱心和英雄主义,让人放心。

记:有报道说您是一个狂热的电影爱好者。《三体》电影也已经投拍。但是大家可能对国内的科幻片制作水准持怀疑态度,甚至觉得会毁了《三体》,您怎么看?

刘:狂热倒也称不上,但我确实挺热爱电影的。对于《三体》的电影,我还是比较看好的。中国缺少制作高成本科幻电影的经验和能力,但是世界有呀。和我合作的电影公司是一个年轻、有活力有眼界的公司,这对于科幻片很重要。当初美国好莱坞做科幻片的也是被边缘化的年轻群体。

困难一定有,但正如肯尼迪所说,我们要做这件事不是因为容易才做,而是因为难才做。

记:您担任了电影《三体》的监制,从一个单纯的作家,变成一个影视工作者,要考虑政策、投资商、观众市场、制片方等因素,受到的制约一定更多了吧?

刘:对我来说,问题不大。我会坦然地接受来自各方的约束。因为我向来很重视读者的阅读取向,我的作品不是写给我自己的,也不是写给评论家的,我可以不在意外界的评论,不在意是否获奖,但是我必须在意读者的感受。

记:2013年您进入了中国作家富豪榜,现在您又和电影圈交往甚密,您现在的生活是不是特别丰富多彩呀?

刘:没有任何变化!我还是居住在山西一个中等城市,我身边的人可能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榜单。电影,我担任的是监制,所花的精力并不多。我有事才会去北京做一些工作。至今我还没见过任何一个明星呢。

记:您怎么看待目前国内的科幻小说?

刘:科幻小说是种年轻的体裁,美国的科幻小说在衰落,活力在减少。但我觉得国内目前科幻小说发展势头不错。我接触到的科幻小说作家,都具有很高的学历,有宽广的眼界,有思想,有创新能力,又很时尚。总之是很精英化的群体。科幻小说现在的发展环境很好,影响力也在扩大。未来几年,随着国产科幻影视的集中推出,会有更大的影响。我对科幻的未来很有信心。

我只是一步步实现了少年时代的理想

记:您从高一就开始写科幻小说,但是您大学选择了工科,这是为什么?

刘:当时更多的是出于现实考虑。一是从成绩角度看,估计我的分数够不上我喜欢的航空、航天等院校。在我们那个年代,填报志愿有很大风险,对于人生来说,能不能上大学是一个分水岭,所以我选我有把握的学校。其次,从生存的角度来说,我虽然喜欢物理等基础学科,但是将来就业会有困难。而工程师是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所以我选择了工科。

记:要是再给您一次机会选择文理科,您会怎么选择?对于高中生读者,在职业生涯规划(包括选科)上您有什么建议?

刘:我还是会这么选择。可以说,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现实特别清醒的人。从个人理想上来说,我们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想成为科学家,但是我知道自己不是天才,离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还非常远,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再来做我喜欢的事情。而且,我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可以说,非常幸运,走到今天,我只是一步一步地完全实现了少年时代的理想。

对于高中生的文理选择,我的建议是:首先你得听从你内心的愿望,你得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我觉得我不能成为科学家,但是我觉得工程师也是我喜欢的职业。其次就是要认清现实,这个现实包括两方面,一是自己的能力,我们从小被教育“成功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但是原话还有后半句,“正是这1%的灵感决定了你能否成功”。第二,是生存,一个人首先要能保证自己的生存没有问题了,才能去追逐梦想。

记:您刚才说,您一步步实现了少年时期的梦想。作为一个当代中国最出色的科幻作家,您觉得自己的成功得益于什么?大家总觉得您智商特别高。

刘:我还真不是一个高智商的人。要是智商高,我就能考高分,就能去当科学家或者从事航天航空领域了。这里我也要澄清一个观念。可能很多人诟病当今中国的考试制度,确实,高分不一定是高智商,但要是智商特别高一定能考高分。所以我觉得我真不算特别聪明。

记:那是因为特别勤奋?

刘:我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15年内,总共出版了大概400万字,比起现在每天更新10000字的网络小说作家,离勤奋远着呢。

我可以比较自豪地说完全实现了少年时期的理想,确实是极其罕见的。正如我前面所说,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在少年时代就看清了人生的真相,作出了清醒且明智的人生规划,然后在这条道路上幸运地成功了。

记:太谦虚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写出如此具有想象力的宏伟篇章。兴趣、智商和勤奋应该是缺一不可的。

刘:那或许可以这么说,越早地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坚持做下去,就能越早地实现梦想。

采访手记

中考科幻作文篇5

其实,科幻会场上的高龄科幻迷并不代表美国科幻迷群体的式微,而笔者所考虑的问题也是杞人忧天而已。

科幻会场上多见高龄科幻迷,那是因为参加科幻大会需要付出时间与金钱的成本,年轻人相比于中老年人,没钱也没闲;何况与圣迭戈动漫展之类的活动相比,科幻大会着实有点沉闷。

而科幻小说题材会不会有山穷水尽之日?那么就不妨去看看其他类型小说门类,譬如侦探小说、惊险小说、恐怖小说,它们会不会有题材写尽的那天?在饱读群书的核心读者眼里,也许无数新作都毫无新意,可是事实告诉我们,大多数读者并不会有那么挑剔。

在科幻发展壮大,延伸向动漫、漫画、影视等诸多领域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科幻文类的稀释和科幻迷群体的稀释。只要用到了一些科幻元素,就可以称之为科幻小说,就如时下当红的青少年科幻小说“饥饿游戏”系列。而科幻受众的扩大,也使得假若以少数铁杆科幻迷的喜好为尺度,往往会带来一些误解。

当下中国科幻图书市场上似乎将迎来一场小高潮,不少出版机构都已经或即将介入科幻出版,可是,到底有多少产品能经受得起市场的考验呢?

依照笔者之愚见,科幻图书产品要么质量过人,如《三体》三部曲那样;要么就在新意上多做文章。既然科幻小说之要义在于“幻想”二字,科幻图书产品不妨也试试以下种种新鲜的手段。

譬如,欧美书市在几十年前就有一种“分支情节游戏书”的品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选择,当他们替主角作出不同的选择后,就会遭遇不同的情节发展。笔者故乡的一位女作家在十来年前就创作过一套这种类型的“魔方童话三部曲”,书中也不乏外星人、宇宙飞船等科幻元素。国内很少见到这种“分支情节”设计的青少年科幻小说,可以一试。

两年前,英国本土某位大牌小说家的新书上市时,曾经在车站等公共场所布置过广告海报,且公众只要按照海报上的指示发送一串代码给某某号码,便能接收到新书的试读章节。如今时过境迁,智能手机使用率逐年增高,不妨去动下脑筋,如何善用二维码。譬如,在图书产品上印制二维码,读者用手机扫描后,即可访问某网上聊天组,与同样在读这本书的读者进行交流;或者接收到出版商的最新书讯;又或者通过二维码收听到作者亲自口述的一段致读者的话。通过二维码能实现的应用还有很多,而科幻读者又多是对新鲜玩意接受度较高的一群人,科幻图书出版者完全可以借二维码进行拓展宣传。

中考科幻作文篇6

一、电影《星际穿越》成功的主要原因

美国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主要讲述的是多年以后的地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1]而主人公库拍为了挽救处于地球上的人类不断的探索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在他探索的期间历经千难万阻,父女隔时空交流,最终主人公找到了自己的女儿。该部影片科学元素层出不穷,电影科幻情节令人神往。《星际穿越》自上映后,被选定为2014年最烧脑影片,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在豆瓣网更是给予高等评分。

该部影视作品的科学顾问由知名的物理研究学家索恩(K.S.thorne)担任,他为了使更多的人能了解到该部影片的精髓,专门写了一部名为《星际穿越的科学》的科幻书籍。本部影片由知名导演诺兰(J.nolan)进行组织与领导。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影视大师与科学研究大师共同构建形成的影视著作。然而在拍摄该部影片之前,影片科学顾问索恩与导演诺兰进行了两项约定,一是电影的内容结构与情节不能违反现有的物理知识与宇宙知识。该部影片由著名的物理学家进行指导,保证影片科幻伦理教育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电影中的未知领域,是在物理规律与宇宙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这些未知领域正是当前科学研究者所深入研究的内容。二是影片中未知领域的推测是极有可能发生的。第二项约定给予科学研究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本部影片以父女亲情作为影片线索,讲述了人类命运的变化。

二、科学理论与伦理和宗教之间的联系

影片中,地球已经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伴随着宇航员拯救人类进行,科学技术理论的问题也不断的涌出。年轻的库拍看到年老的女儿墨菲走向人生的尽头,已经涉及到了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问题。而这种涉及家庭伦理的情景正如电影《回到未来1》所演绎的男孩回到过去后与亲生母亲相恋,充分地表现了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在其他的科幻影片中,科学发展与伦理问题的矛盾与冲突同样鲜明。同时,科幻影片彰显了科学片的矛盾理念。[2]科幻影片是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科幻元素创新的影视文本,通常反映了反科学主义,倾向宗教主义与神秘主义。两位救世主墨菲与布兰德的后面依然有着拯救人类计划,也就是“拉撒路计划”,这个计划以圣经新约代表人物拉撒路的名字命名,拉撒路患病死后被耶稣救活;库拍空间站也如同“诺亚方舟”。电影中的这些设定充满了宗教色彩。在许多的科幻影片中,不难看出其所蕴含的宗教意识,例如影片《黑客帝国》《超人》《地球停转之日》等,这些影片都涉及到西方的宗教文化。而科学影片的矛盾理念反映了科学理论和宗教精神两者互相结合形成统一的西方文化。

三、科幻电影给科技伦理教育带来的作用

科幻影片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以幻想而形成的影视文本,其中该部影片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与严谨的内容结构,再加上父女真实的情感交流,从而引发观影者情感上的认可与共鸣;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上,对未来世界发挥丰富的幻想,结合现代化先进的电脑合成技术,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的想象空间。伴随着科幻故事的发展,科技伦理意识也慢慢显现,实现道德想象力向道德情感转化。对于道德来说,情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德源自于情感。

(一)培养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感

对于传统的理论学来说,主要考虑的是现代社会的责任,极少对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行考虑。当前,我们处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时代,不仅需考虑当代对人类的责任,同时还应当考虑对未来人类的责任。我们难以通过肉眼来观看损害自然和谐的事物。而这些潜在的灾害对当代的人类的影响不大,但是可能对于未来的人类产生重大的伤害,使得人类与自然相处受到迫害。基于此,当代的人类应当培养起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意识,承担着对未来人的责任与履行的义务,减少对自然的损害,还未来人一个美好的明天。

(二)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意识

现代化的理论道德观念旨在强调人类对自然所行使的权利。功利主义伦理学中讲述了现代人类承担着保护自然的责任与义务,而这种理论是在自然能够给予人类资源的前提下的一种自我保存意识。在义务论中对自然进行立法,严格要求人类规范行为,而实际上该理论过度强调人的理性力量,让人类完全忽略自然的基础地位,对自然的生存发展漠不关心。通过科幻影视作品,我们能够真切地看到人类使用现代化技术对未来人与自然造成的影响。[3]科幻影片启示我们,现代人类不仅应当考虑当代自然生存与自身命运,还应当重视未来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从影片中可以了解到,地球之所以不再适宜人类居住,是因为当代人类对自然物种的过度侵袭,从而导致地球生态圈受到破坏。人类所享受的地球权利都是平等的,因此,当代人类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命运,还应当对未来人与自认负责。所以,人类应当提高自然保护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重点强调人类所做的行动应当对未来自然负责。坚持可持续发展,始终将人和自然放置在同一个发展的系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当重视自然的价值,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美国的科幻影片通过未来地球所遭受到的灾害警醒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应当重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享受着同等的地球权利,我们应当充分的考虑自然的价值与未来人的权利,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加强现代人类承担的责任。

(三)加强人类的忧患意识

该影片采用科学技术活动对未来的人类与社会进行了想象,极大地引起了人类的忧患意识。而忧患意识实际上具有预警的作用。“预警”是战争中出现定义为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提前警报。预警是指人类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和警示。

生态系统环境受到破坏最大的责任者是人类。因为人类无休止地进行非理性的行为与活动,所以导致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变暖、沙漠化、空气严重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科幻影片演绎的正是当代非理性的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并对未来世界进行负面的幻想,想要通过科幻影片来警醒人类当前所做的不合理行动。

(四)极大的丰富科技伦理教育教学内容

所谓的科幻电影是在现有科学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幻想。生态环境系统受到破坏,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类的内心受到了严峻的拷问,核辐射与核泄漏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使人感到极度恐惧,这些事件给予现代化环境伦理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案例。克隆人也引发了科技伦理问题,基因歧视的问题给予生命伦理带来了丰富的案例。人-机关系与智能机给予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使得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科技活动进行反思,分析现代化科技活动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以及后果。人类应当肩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正确看待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分析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对自然的灾害,从而减少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而使得科学技术成为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革新科技伦理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蕴含科技伦教育的科幻影片案例对学生展开全新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宣传科技伦理的重点,所取得的教学成就仍然不够明显。采用科幻电影案例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更加了解案例内容从而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进而掌握科技伦理的理论重点。通过影片案例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与伦理理论转化为科技伦理意识,加强科学技术活动的指导工作,从而使得科技人员熟练掌握伦理准则,规范科技人员的行动。采用科幻影片作为教育案例,让学生能够处于真实的环境中,因此在讨论未来的科技伦理问题时就可以采用有关理论观点进行判断分析。充分拓展了学生的道德想象力,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科技伦理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当前的科技发展可能会对未来社会带来的潜在风险,将忧患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进而指引着人类的行为活动。采用科幻电影作为教育案例,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案例进行伦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人们的科技伦理意识,对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大的作用。

科幻电影有助于宣传科技伦理意识,培养人们的科技伦理责任感。群众是社会活动传播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对大众科技伦理意识的培养,加强大众的社会责任感。科幻电影给予现代化科技伦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加强大众的忧患意识,培养群众的科技伦理意识,自律人类的行为活动,建立起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念,从而有效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伴随着现代化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型的科幻电影纷纷走向荧屏。太空影视作品一直保持着“硬科幻”艺术品质,充分的使我们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变化。科幻电影引导人类探索未知领域,为科学伦理教育提供了鲜明的案例,培养人们的科学伦理意识,推动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嫣然.以文艺作品引领时代风范――基于对《星际穿越》的分析[J].今传媒,2015(12):102-103.

中考科幻作文篇7

关键词:儿童?科幻画?创作

少儿科幻画,是真实反映孩子童心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孩子从未来的角度对周围世界作出最直接,最朴素,也最深刻的一种艺术表现。在许多人的认识中,总以为科幻画创作就是要不着边际地随意幻想,方可产生好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幻想虽然是对未来的畅想,但应扎根于现实,着眼于当下。科幻与现实,并不矛盾,现实是科幻创作的源泉。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运用“应时性”原理,不失为指导少儿科幻画创作的一种好方法。教学的“应时性”的内容及其丰富,它的“时”大概包含了四个方面——时事、时令、时尚、时机。即教师要善于发现新事物、新时尚、新热点,通过寻找新的内容、角度、方法、思路,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创作科学幻想画。

一、应时令:顺应自然的节拍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这是唐朝大诗人韩愈的名句。鸟鸣,雷鸣,虫鸣,风鸣是各个季节的表象。在少儿科幻画创作中,教师除了紧紧抓住季节特点外,还可以与各种节日、纪念日相结合,如国庆节、元宵节、妇女节、全国助残日等,根据这些节日特点挑选创作素材,引导学生用科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韩笑同学平时就是一个环保小卫士,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创作了《水乡“清道夫”》,荣获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一等奖。林枳同学特别体贴父母,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创作了《一转多能》(图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工程师能设计制作一架多功能低碳动力能源机,让妈妈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把脚踏的力量转换成源源不断的能源,让电饭煲自动烧饭、热水气自动加热……小作者奇特的想象,大胆的构思,充满童趣的画笔,使我们沉浸于浓浓的爱意之中,构建了一个以母爱为主题的新视角。

二、应时尚:把握生活的脉搏

时尚包罗万象,它的触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前一段时间学生非常流行看科幻小说,比如《哈利波特》这本书,由于神奇而富有幻想,71.98%的学生都看过,并且非常喜欢看,这就是时尚。我校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说:“现在我就爱看那些科幻的书籍、电影或动画片,如《变形金刚》、《蜘蛛侠》等,这些未来世界的战争,看了非常刺激!我真想变成一个未来的战士,用先进的武器和侵略地球的外星人开战。”

可见,现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这也给科幻画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作为美术老师,要时刻了解学生中流行什么?喜欢什么?关注什么?并巧妙地运用时尚,让学生创作出富有现代特色的科幻画佳作。

如CG,是英语“电脑图形设计”的简称。创作前,我们先引导同学们欣赏贺传荣创作的《大地》(图二)。贺传荣凭借其独特的想象,以大地为主题,运用电脑和各种电脑软件,将油画、版画、动漫、插图、摄影等各种视觉形式融为一体,具有极强的视觉表现空间。孩子们被深深地震憾了:科幻离生活并不遥远,那些冷冰冰的机械与艺术,竟然可以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紧接着,又欣赏了一些青年学生的电脑图形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使孩子们重新审视了来自他们身边的物体价值。孩子们的眼睛亮了,随之而来的创作热情也极为高涨。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出了不少作品(图三)。这些科幻作品虽不成熟,但充满鲜活的想象,展现出学生对传统视觉文化的解构和当代多元化视觉表达形式的探索,有的甚至可以和大学生的设计相媲美。

三、应时机:贴近儿童的心灵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菲尔画了一幅玛利亚抱着圣子耶稣的画像,可是在正下方有一大片空白,正在想该补些什么.这时他从画室窗口看到附近面包店窗口有两个孩子,一个稍大的孩子托腮,仰望云天,在跟弟弟说着什么,稍小的孩子头靠在两臂上,也望着天空,在听他哥哥说话.拉菲尔觉得很美,就把他们画在画的下方,再加上翅膀,就成了两个天使。可见,时机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画家,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孩子们走近他们眼中神秘的科幻画。

首先,当孩子们对天文、地质、海洋、环境、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有了一定的关注后,教师一定要重视这“星星之火”,引导学生对已了解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想象、构思和创作。如利用基因工程的科学原理展开联想:将蚂蚁体内注入大象基因,变成人一样大小的巨型蚂蚁,但蚂蚁仍旧保持原有的团结、分工合作的生活习性,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庄稼能手”队伍,这就是科幻画《转基因蚂蚁》的来历。其次,孩子们平时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顺手”、“不舒服”“不方便”的地方,作为美术老师,切不可掉以轻心,此时,正是引导孩子们创作的好时机!让孩子们动一动脑,把这些小事物变成“顺手的”、“舒服的”“方便的”新事物,并用绘画的手法表现出来,一幅科幻画就诞生了。例如:《书包背我去上学》,就是将寻常主题《我背书包去上学》进行逆向思维,想象新型的书包。

此外,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在校园里的走廊上布置少儿科幻画作品,利用楼道、宣传窗、等展示各类科幻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科幻画产生兴趣,这对创作科幻画也有一定的好处。

四、应时事:面向时代的发展

科学幻想相对于童话来说难度要大一些,主要是科学幻想不仅要敢于想象,还要讲究科学性。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多了解科学知识,多读科技书籍,还要经常关心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教师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思考社会热点难点:比如如何让地球产生绿色的环保能源,怎样改善日渐被污染的自然环境……鼓励学生采用“更科学”、“更现代化”、“更理想”的标准去大胆质疑:如何使人类免受台风袭击?如何让人类不再受地震的蹂躏?如何让人类在突发的灾难中生命不再受到危害……这些问题的背后就包含了丰富的科技含量,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幻意识。如:宋佳颖同学在看了我国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中那么多人被压在废墟下的惨不忍睹的画面后,开动脑筋,创作了《弹力屋》,以表达自己对各地大地震的关心与关注;而庞晶莹同学的作品《我想我们赢》(图五),则是根据自己多次从电视里看到的上海“11.15”事件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新闻后所创作的。

通过几年来的应时性教学实践,我们为孩子们成功地架起了通向科幻画创作的彩虹桥。教学的应时性与常规性,就是珠子与线的关系,在开展“应时性”教学时,也要注重应时教育与长效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应时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一致,学会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学会寻找切入点,合理运用。总之,运用好教学的应时性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将书本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用心去准备,精心去实施,使教师具有人有我优、人新我变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大根?《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载于《清华美术·卷3》?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第118—124页

中考科幻作文篇8

关键词:科技文化研究科幻小说文化研究

一、引言

通常意义上说,“科技文化”指的是有关科学技术的文化,可能包括新科技介绍、科学理论的阐述、技术的操作和运用等,但本文探讨的科技文化(technoculture)研究指的是科技与文化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文化研究,它同性别研究、亚文化研究、消费文化研究等一样,可视为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这个名字得以广泛使用,得益于一部由孔斯坦斯・朋利和安德鲁・罗斯合著的同名学术作品《科技文化》(technoculture)。

“科技文化”研究十分广泛,重点在于“文化”研究,但这个领域既可以拓展到与科技相关的电影、电视、动画、网络文化中的政治、历史、环境等问题,又可以研究当代媒体中的文化、艺术、学术产品及科技学科中的文化和艺术关照。

二、科技文化研究的历史背景

科技文化研究的崛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19世纪达尔文发表了进化论,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这与当时的传统价值和信仰产生分歧;二战期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引发了人们对军事和工业科技进步的担忧;时至今日,电脑科技和机器智能、生物科技、转基因技术、机器人、电子人等引起了人们对于社会伦理的担心。

其实,科技文化在文学研究中有悠久的历史。玛丽・雪莱于1818年发表了《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第一部人工智能的作品;H.G.威尔斯发表的《摩罗医生的岛屿》;卡莱尔・卡百特的《罗素姆的全能机械人》(Rossum’sUniversalRobots);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Bravenewworld);菲利普K.迪克的《我们可以生产你》(weCanBuildYou)。另外,一些机构已经开始相关的专业化建设,例如,美国乔治敦大学已经开设了一门课程叫做“从《弗兰肯斯坦》到电脑朋克的科技文化”。该课程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从浪漫主义时期至今,科技在文学和流行文化中的社会的接受和呈现”。

三、科幻小说与科技文化研究的关系

科幻小说常常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想象性的试验场地。因而,科技文化研究可以考察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技术、医药的历史和文化现象,也可以研究科学理论和科技文化如何影响并塑造科幻小说的。

3.1吉莲・比尔对达尔文理论中文学性的考察

吉莲・比尔(1988)被认为是最近的一位考察科学和文学关系的学者。她主要探讨了达尔文理论中文学所起的作用及达尔文的理论对19世纪的英国小说产生的影响及受到了当时英国文学的影响。吉莲认为,《物种起源》应该视为文学描述,而非科学发现。她细致考察了《物种起源》的互文关系、文学背景及语言、读者、叙事等。

3.2冬娜・哈罗维对科幻小说的研究

与吉莲形成鲜明的对比,冬娜・哈罗维是从科技文化研究的角度研究科幻小说的。哈罗维于1985年发表了《电子人宣言》,她的写作风格借用了科幻小说的风格,她将电子人视为一种挑战20世纪晚期“政治身份的神话”的一种力量。哈罗维还发表了《灵长目动物的视角》(1989)借用了科幻小说的手法研究20世纪的灵长目科学。哈罗维用自己的作品作为试验,向我们呈现了科学和流行文化如何将科学事实同文学作品紧密结合。

四、结语

相对于其他文化领域的研究,“科技文化”研究相对较新,但其运用相当广泛,与科技相关的电影、电视、动画、网络文化中的政治、历史、环境等问题,也可以研究当代媒体中的文化、艺术、学术产品及科技学科中的文化和艺术关照,同时它对文学,尤其是科幻小说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eer,Gillian.Darwin’splots:evolutionarynarrativeinDarwin,Georgeeliot,andnineteenth-centuryfiction.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83.

[2]Haraway,D.J.primateVisions:Gender,Race,andnatureintheworldofmodernScience.Routledge,1989.

中考科幻作文篇9

关键词:科幻片;科学幻想;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10-02

美国电影评论家、小说家约翰・巴克斯特曾说:“科幻电影是激起美感的基本手段,它是原子时代的诗,是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何物和将来成为何物的警句。”我们难以忘怀《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上幽萤静美又圣洁的灵魂树带来的美的震撼,也曾因《银翼杀手》复制人所说的话引起无边的思考:“我曾见过你们这些人不会相信的事:在猎户座的战火中攻击太空船,看着C射线在漆黑的宇宙中闪闪发光。所有的这些时光,都将湮没在时间的洪流里,如同落入雨中的泪水。”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想到哪里去?科幻电影实质上代表了人类不断的追问与探索。

1 科幻片的起源

1926年,美国《惊奇故事》出版,创造了“科学幻想”这一名词,其缩写为“SF”。二战以后,这一概念在电影领域普及并成为公认的惯用术语。科幻片从诞生之初便与科幻小说缔结了不解之缘,如梅里爱拍摄的《月球旅行记》,改编自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两部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与《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威尔斯的《隐身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柯南道尔的《失去的世界》等科幻小说被搬上银幕后,引发了系列电影拍摄。

2科幻片的概念

其实目前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对于科幻电影的定义一直比较模糊,法国的一些理论家把科幻电影看成是是惊悚片的一个亚类型,又或是是奇幻片的一个亚类型。也有部分观点认为科幻片,只是恐怖片的变种。又如美国电影理论家V.索布恰克称科幻电影与科学“根本没有关系”;我国电影界的泰斗周传基则指出“所谓的科幻片只不过是现代封神榜”。

在解读科幻片的过程中,电影中的科学因素成为主要衡量的内容,即科幻片的内容是基于科学而假想出来的。例如:美国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可以被称作一部科幻片,因为片中的主人公回到过去是借由一种在影片中被科学证实了的催眠术。而《土拨鼠日》就不是科幻片,因为影片并没有把男主角突然被迫反复过着同一天的理由告知观众;如果影片向我们解释:那是因为他的时间机器出了故障,那么这就能成为一部科幻片。因此,科幻片与魔幻片、灵异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被幻想出来的因素必定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支持,哪怕这个科学依据看起来很疯狂。因此,科幻片的题材主要涉及太空片、侵略片、机器人、时间旅行、灾难片等。

综上,当科学观念、艺术想象和电影手段三者结合时,科幻电影随之产生。

3科幻片的发展

3.1二十世纪十至二十年代

电影史上最早的科幻片《月球旅行记》拍摄于1902 年,导演法国电影艺术大师乔治・梅里爱的作品,他因此被誉为科幻电影之父。《月球之旅》被誉为科幻电影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后,表现太空旅行的内容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层出不穷,经久不衰。他发明了不可胜数的电影特技手段,如停机再拍、遮片摄影等,从他影片中明显看出从事过舞台艺术的痕迹。

德国科幻电影将科幻中的幻想与预言两在要素奇妙融为一体,催生出颇具独创性的鸿篇巨制,雄踞世界影坛。德国于1926年推出的《大都会》堪称20年代世界科幻影坛的一座丰碑。它的场面之宏大,演技之高超,在1968年《2001年太空漫游》搬上银幕之前,一直是无以伦比的。前者拍摄时间长达十六个月(当时大多数影片的拍摄仅需数月),参加拍摄人员多达三万七千多人。它是科幻电影史的第一个丰碑,其影响在后世科幻中处处可见,无论1930年代的疯狂科学怪人,或《银翼杀手》、《巴西》、《第五元素》、《星球大战》对未来城市景观的想象都有《大都会》的影子。另一个使《大都会》流传青史的因素,是它强烈的表现主义烙印。表现主义是上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系列艺术运动之一,主要特点是以强烈的、扭曲变形的形式,厚重粗放的色彩和大量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艺术家内在的精神和情感的痛苦。本片中,夸张扭曲的肢体语言,舞台化、舞蹈化的表演,布景中尖锐怪异的棱角、粗长钢铁线条、高耸的建筑群、倾斜的构图,笼罩一切的厚重阴影等营造出宏大而不祥的氛围。地上和地下两重城市的不同设计,表现出两种生命方式。高楼顶上的奢华娱乐区,空中穿梭往复的飞行器,表达出高高在上的人们快活优裕的生活,而工人们的地下,则是黑暗丛丛,光影迷离,到处是巨型机器的闪光和暗影,坟墓一般的建筑,繁忙中的死寂,黑衣的工人们笼罩在绝望压抑的气氛中,只有十个小时的怪异大钟,粗暴地将地下人们的劳役生活钉在一天二十小时的死循环上。更深的地下布道会场,则是墓穴般的空间,处处是扭曲的、非平衡的形体,仿佛随时都会张牙舞爪地坍塌。

这一时期的苏联科幻电影脱颖而出,一反美国电影动作加冒险奇遇的传统,推出了风格独特、艺术新颖、基调幽默的社会讽刺科幻电影。1923年问世的《阿埃里塔:机器人暴动》,其标新立异的未来派画面设计与插画艺术家的影响极大。火星人女王阿埃里塔被扮演得美貌绝伦,据说该影片上映的当年,就有数以百计的苏联新生儿取名为阿埃里塔。在苏联的内战与饥荒中喘过气来的当时,上映《阿埃里塔》是为了与流行的西方电影竞争。苏联的评论家对这部电影反应冷淡,但观众却很欢迎。

3.2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德国的科幻影坛在哥特式恐怖幻想故事的边缘徘徊,但名导演皮尔执导的《世界主宰者》却是一部正宗的科幻片。

三十年代开始,科幻电影的发展继续步入高潮。1926年《惊异故事》杂志问世以来,科幻文学便充盈于各种通俗流行杂志之间,大有地摊文学之嫌。不过,这一时期的科幻文学毕竟迅速超越了早期科学故事与科幻传奇的简单老套路,拓展了新的想象空间。然而,科幻电影的基本特征仍是二十年代的狂人科学家加漫画式的英雄。1948年《超人》、1950年《原子人大战超人》电影中,超人形象就登上大银幕,只可惜当时特技水平太低,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3.3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

20世纪50年代是科幻片的第一个高潮。美国科幻电影自诞生后,就以迅猛的势头成为主力,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经验和文学积累,其他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1951年《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和1953年的《星际战争》、《来自宇宙的威胁》、《火星侵略者》由于受到麦卡锡主义的影响,使得影片表现来自东方的危险、共产主义的分化政策等无所不在。1967年《2001:太空漫游》,讲述了一个充满自我意识的、混杂了历史、宗教、寓言等意识形态的神话。影片开头长达三分钟的黑暗足以让没有耐性的观众退场。语言在片子里是纯粹的配角,第一句人的声音是在片子的第25分钟。我们需要在音乐里根据画面判断或者思考。这对于习惯于听到对白的观众们来说,实在是费劲的折磨。 观众一开始就被排斥在片子外。从猿人到人类,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步。库布里克把它处理得如宗教故事一样,黑石的降临,如上帝赐予猿人的天书。触摸黑石的猿人,如接受天书启示的教徒。黑石和骨头交错出现的画面,更是意味深长。似乎在暗示人类的文明起步于天启。时光飞逝,在剪辑的画面上蒙太奇的手法运用得如此精妙。在蓝色天空下旋舞的骨头,一瞬间,已经换成漆黑太空里漂浮的宇航器。白驹过隙已经不足以形容时光的飞逝。漫长的文明史就浓缩在一秒之内。然而,这是人类的沧海桑田;却是宇宙的微不足道。伟大和渺小,便共存于这一秒。

3.4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

1977年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使得科幻片也从B级制作逐渐升为a级大制作。 它的出现标志着好莱坞改变了七十年代以来拍摄表现复杂的精神状态和政治上愤世嫉俗的影片为主的倾向,转而拍摄更脱离现实、更讲究特技效果的影片,而且这已成为支配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主流商业电影的一种趋势。

1982年《银翼杀手》这部充满阴郁、压抑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人和人的价值的思辨。一方面人类试图消灭由自己亲手制造出的在各方面都强于自己的复制人,而另一方面复制人为了生存的权利与人斗争的矛盾,迫使观者不得不透过复制人的命运来反思自己:什么是生命?以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此外,1982年斯皮尔伯格温情脉脉的《et外星人》,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终结者》都使得科幻片进入全新的境界。

3.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好莱坞科幻片开始大量倚赖电脑合成影像,并将其发挥至极,但在同时却忽视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90年代以后的好莱坞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陈,在视觉效果则上富有极大的冲击力,画面也更加精真。1993年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1995年凯文・雷诺兹的《未来水世界》、1997年吕克・贝松的《第五元素》1999~2003年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2005年斯皮尔伯格《世界之战》、2009年《 2012 》、2010年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均呈现出注重视听、表象的特点,末日景象纷纭而至。

4科幻片的总体特征

4.1背景多样但内部逻辑严格

对于科幻片来说,故事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任何时候,并且可以在中途大幅度地更换年代,但实际上它要叙述的真正内容所占据的期限仍然很有限;类似地,科幻故事发生的地点看似不着边际,但实际上也非常有限。虽然好莱坞科幻片在想象上天马行空,但它在逻辑规则上却最为严格,讲求一个内部真实性统一连贯而不矛盾的虚幻世界。

4.2人物塑造比较简单

好莱坞科幻片大多希望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特效和情节,因此其人物塑造相比于其它类型片来说是较为简单。人物的维度较少,表面和内心较为一致,性格没有变化或只有简单的变化。但近些年来这种状况也有所改变,科幻片也开始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以及生活中的苦恼和困难的描述开始加大力度。

4.3“激励事件”往往具科幻因素

比如时间的错位、外星人的入侵、恐龙公园的建立等等,它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迫使主人公做出反应。和其它类型片一样,科幻片的冲突也包括内心冲突、人际冲突、外界冲突(包括社会冲突和更大的环境冲突)这几个层面,但一般来说,科幻片中最大的冲突是人与大的环境力量的冲突,比如自然灾害来袭、外星生物侵略等。例如:《侏罗纪公园》 推崇的仍然是生命至上、追求正义、珍惜人生这样传统而永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南山.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中考科幻作文篇10

6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想,重新强调科幻小说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学,其根源在于19世纪,而不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美国杂志培育出来的一种文类。这无疑是对科幻小说一种视角更广的看法,但它不再强调科学技术的因素,甚至对“科幻小说”这一文类术语也提出批评。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布赖恩·奥尔迪斯指出:“科幻小说不是为科学家写的,就像鬼怪小说不是为鬼怪写的一样。J·G·巴拉德1969年评论说:“那种认为《惊奇故事》这样的杂志与科学相关的看法荒诞至极。你只需随便捡起一本《自然》杂志或任何一种科学杂志,你就可以看出科学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奥尔迪斯还在他的《万亿年的狂欢》(1973年初版,1986年修订再版)里提出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看法:“科幻小说力求说明宇宙里的人和人的地位,而宇宙处于我们发达但混乱的知识(科学)状态,因此科幻小说以哥特或后哥特的方式铸成。”通过将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视为这一传统的源头,奥尔迪斯有效地论证了科幻小说何以是19世纪工业和科学革命的产物。

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学开设科幻课程,学术界对科幻小说的兴趣也高涨起来,出现了更严格的形式的界定。因为若要教一门课程,你必须知道这门课究竟是什么;而就科幻小说而言,由于它常常被模糊地列入奇幻小说、后现代小说、寓言小说、科技惊险小说、科学发明小说以及乌托邦小说,所以还需要了解它究竟不是什么。因此在学术界定里,人们特别强调要严格划清科幻小说的界限,不仅考虑它的文学策略,而且也考虑它的观念内容,有时还运用在文学批评中发展起来的一些词语,如结构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批评词语。

1972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达科·苏文把科幻小说解释为“一种文学类型,其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是陌生化和认识的相互作用,而其主要的形式方法是用一种想象的框架代替作者的经验环境”。苏文用“认识”表示对理性理解的追求,而“陌生化”则表示布莱希特的概念:“一种陌生化的表现可以使人认识它的主体,但同时又使它显得陌生。”苏文的定义引起了不少争论,但他用想象的框架表示小说虚构世界,用经验环境表示外在真实世界的做法,对理解科幻小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0年代以后,由于高科技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变化,对科幻小说又出现了各种新的解释。罗伯特•斯科勒斯认为,“科幻小说提供一个明显与我们已知的世界根本不同的世界,然而又以某种认识的方式返回来面对那个已知的世界。”他以“结构的寓言”代替“推测小说”,认为宇宙是一个系统的系统,一个结构的结构,对过去一个世纪科学的洞察应作为小说的出发点。

结构的寓言以一种虚构小说的方式对人类的处境进行探讨,其最主要的题材是人类科学或生命科学的发展或发明对人类本身的影响。《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通过研究现实世界的迅速变化指出:“科幻小说通过描写一般不考虑的可能性——另外的世界、另外的看法——扩大我们对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声称“媒体就是信息”的麦克鲁安认为:“今天科幻小说表现的环境使我们能够看到科技的潜能。”而莱斯利•菲德勒则说:“科幻小说是启示的梦想,是人类终结的神话,是超越或改变人类的神话。”1987年,科幻作家S.K.罗宾逊甚至这样写道:科幻小说是“一种历史文学……在每一个科幻小说的叙述里,都有一种明显或隐含的虚构的历史,它将小说描写的时期与我们现在的时刻或我们过去的某个时刻联系起来”。1992年,评论家约翰·克鲁特进一步扩大科幻小说的范畴,认为美国科幻小说传递的意义关系到“西方世界线性的、由时间限定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