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09:41:16

变化作文篇1

大千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变化。而这个世界就是变化的产物。用老子的观点说是“道”产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正是记述了变化吗?

万物不仅仅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还可以是思想。所以人对外界的思想也是变化的。

就拿我对语文学习来说吧!刚上初一时,发现初中的语文和小学语文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只记字词就行了。我的成绩也随之开始了下降。最害怕的就是语文考试,心里总想万一考不好怎么办之类的话。一考完试就算距批完卷还有几天安全时间,有几晚能睡好觉。直到上个学期我的语文成绩有了好转才离开了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以前我最讨厌的就是写语文《基础训练》,因为不但要有一大堆文字让你写,而且考试还基本没有原题。但它确使我的成绩上升了不少,我终于明白抄书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到了现在,我感觉语文考试其作用是为了我能在同学们之间树立我新的一面。

我对语文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厌恶到喜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到底何为无?何为有?这都很难说。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

变化作文篇2

我打心眼里觉得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与此同时也在感慨曾经随心所欲地风格不在。

但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不就是“变化”二字吗?

就像有的同学说自己曾经第一次来平台写的时候,觉得不知道写什么,一天也写不出几个字,可后来练习了,有的居然能在这里一个月赚到几百的零花钱。

当看到这个改版变化的时候,最开始肯定是有一些局限与迷茫,但是我们要学会应对变化,因为每一次改变都是在尝试,也让我们更加努力去学习与改进,不知不觉中,也就跟着这些变化,把自己打磨的更好。

变化作文篇3

我时常变化,你们肯定觉得奇怪,人是不会变的,为什么我会变呢,呵呵,告诉你们吧,我的变化就是我的性格变化,不信你瞧。

内向的我,不说一句话。我的老师都觉得我们文静,告诉你怎么文静的吧,我一向好胜,而且不爱说话,上课是很守纪律,而且不说粗话,不做粗鲁的动作,而且我早老师的眼中还是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呢,其实我的成绩优秀都要靠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对我要求很严格。

跟你们说说我是怎么活泼的吧。我只要见到哥哥姐姐来我家,我就和他们一起玩耍,无忧无虑的。

我的活泼更表现在演课本上,我总喜欢和同学一起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不过总是在下课,老师一让我们表演我们可不举手了,下课时,有许多同学都来围观,当我们开始演的时候,刚做演一点点,同学们就会发出哈哈的笑声,让我们这些表演的都表演不好了,最后我们只好忍住笑表演,终于表演好了,老师看到了,还表扬我们呢,我们心里可得意啦!

这就是我,一个有时活泼有时文静的女孩,希望大家能够和我做朋友!!!!!

变化作文篇4

暑假里,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叫我们观察城市的文明和卫生。我想来想去,不知去哪儿好,爸爸给我提议:去菜市场吧,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我一听这话,立刻想起那又脏又臭的地方。一开始我不愿意,后来,爸爸说:“那里的变化可大了,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菜市场,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原来的水果档变成了停车场,可以方便人们停车。车摆得整整齐齐,中间还有方便人们进出的人行道,比以前舒服多了。我再往地上看,原来地上垃圾满地,现在干净整洁,变化可真大啊!再说下水道吧,以前经常堵塞,脏水到处都是,连脚都没地方放。现在呢,下水道通畅了,再也没有脏水了。我和爸爸来到菜摊和鱼档一看,鱼和菜摆得整整齐齐,新鲜极了!到了门口,你们还能看到3个管理员。原来1个也没有,现在,有了管理员,让大家放心采购。看来看去,我还是发现了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菜市场里依然有一股臭味,爸爸说,“臭味是很难彻底去掉的。”可我想,要是在放些空气清新剂,不就变香了吗?

唉,菜市场的变化可真大呀!如果整个广州都像菜市场的变化那么大,并越变越好,那么我们的广州就一定会变成名符其实的卫生城市了!

变化作文篇5

又是一年秋,我登上高高的城墙,迎着徐徐江风,抚上那厚实的青灰色城砖。

记忆中,被风吹日晒得有些破损的城砖,数百年来被人们踩得深浅不一的路面,从砖缝中钻出的恣意生长的杂草,这些画面都正渐渐离我们远去。几年前,城墙已被大修一番,崭新的城砖整齐地砌在一起,更为古朴逶迤。

但不管以何种面貌,古城墙从宋朝起便一直默默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几百年间宋城的繁芜。

抬眼望向城墙外,滔滔江水夹杂着上游被冲刷下的泥沙,泛着淡黄色的波浪,涛声阵阵,奔涌而下。

一座约四百米长略显简易的浮桥横跨江上。一条条细长木板拼接成了这座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桥。它的制作并不十分精细,在桥的两侧也没有护栏;透过木板接缝,还可以看到脚下湍急的江水;浪急之时,站在桥上甚至能感受到些许晃动。

作为宋城的见证者之一,它是宋城许多代人共同的记忆。当时,宋城是一个货运枢纽,其中最为发达的交通便是水运。古浮桥毗邻着宋城旧商业码头,在建国前,是人们进出城的首选,物质中转、装卸都是在那里进行。城内外人们走亲访友;小商贩们挑着扁担,推着手推车经过浮桥将货物运进城里;码头上工人们忙着装载货物,古浮桥终日熙熙攘攘。

白驹过隙,浮桥又添上了六十圈年轮,仍在延续着它的传奇岁月。

建国以后,宋城陆续建造了许多座跨江大桥,旧商业码头被弃用,古浮桥也不再是宋城的交通枢纽,渐渐成为了城有的一处人文景观。

我回转过身,看着城墙内花园般的广场,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曾是宋城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其实,那时商业街并不宽,两旁都是年代久远的木质骑楼,仅简单地用白漆重新粉刷了一遍。随着岁月流逝,白漆也渐渐脱落,露出了斑驳的墙壁。每栋房屋密密地挨着,鳞次栉比,过道狭小阴暗,即使天气晴朗时,仍不断散发着潮湿腐朽的木头气息。尽管如此,这些楼房仍被竞相争逐,在那个年代,拥有那里的房子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当时的大户人家大都选择把院落建在那里。

白天,有些坑洼的道路两旁挤满了流动商贩,他们将小商品一字铺在地上,大声吆喝叫卖,摩肩接踵,好不热闹。附近坐落了城中最大的批发市场,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在激烈地讨价还价,奔跑着去联系主顾,忙碌地装卸新进货物,却一切乱中有序,显现着几分和谐,仿佛觉得所有的喧嚣都渐渐停下,时间定格在这个繁忙的瞬间。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未曾想,以前的印象竟仍如此深刻地刻在我的脑海中,看着眼前新景,恍若隔世。

随着宋城发展,商业中心也跟着迁离,旧商业街早已不复存在,变成了一座美丽“花园”。旧骑楼已被拆除;拓宽了的马路铺上了柏油;环绕着城墙,新种上了的花草树木,正茁壮成长,娇艳欲滴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生姿,大片大片的绿地如地毯般铺展开来——三面环水的宋城被围上了一条花草簇成的彩带。

这里不再如往年般喧嚣,人们享受着阳光、草地,和拂来的阵阵江风,新广场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一个好去处。

清晨,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充满动感的音乐在广场上空回荡,上百位阿姨精神抖擞地和着节拍,迈着舞步,跳着健美操,甚至还有一些大爷也在队伍中间认真地学着步伐。不远处,有些老人静心凝神地打着太极,动作行云流水,神态安详,步伐飘逸。

夜幕降临时,广场上的七彩灯光映得宋城别有一番古韵,如坠仙境。周围居民都不约而同来到广场,夏日的热气还未完全消散,享受着江风,沿江漫步,悠闲自在,河堤上时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

节假日时,家长们带着孩子,开着私家车全家出游。孩子们在温暖的阳光下畅快地奔跑,扯着风筝线,看着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化成湛蓝色画布上的一点水墨,忽隐忽现。一时间,空中飘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各种颜色点缀着苍穹,煞是好看。

而新的商业街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也已日渐成熟。商铺门面装修精美,服务态度周到热情,商家们也早已用上手机、电子邮件联络货物了。新建的批发市场不同于以前全聚集在一处的状况,分门别类,各种市场分散在宋城郊区,各占了上万平米面积,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政府还建立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现今,宋城商家的销售渠道已经拓宽到了边境地区,甚至是海外,为宋城带来新的生机。

我信步走上城楼,大半个宋城尽收眼底,六十年间,古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城区古朴的建筑,和远处高楼大厦共同组成今天的新宋城,一个充满着文化底蕴,却又如此朝气蓬勃的宋城!

这,只是新中国中众多城市的一个缩影,我知道,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人们只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却带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叹!

天色渐晚,夕阳西斜,绚丽的晚霞让古城蒙上了一层金色。该是我回家的时候了,不禁再一次留恋地环顾一遍,我要将此刻的宋城的模样记住。

变化作文篇6

来到学校大门口,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凤阳县实验小学”几个烫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我急忙走进大门口,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进入操场的过道天花板上面,原来都是用白漆给漆白的,现在已装上凸起的圆圈,用彩漆给圆圈漆上五颜六色作为装饰,真是漂亮极了。再看看两边的橱窗,以前的橱窗很破旧,橱窗的玻璃上浮了厚厚的一层灰,并且橱窗里面的图片文字都模糊不清了。而现在的橱窗是用塑钢做的,玻璃被工作人员擦得都能找出你的影子来,橱窗里贴满了预防甲型流感H1n1的新图片和文字介绍。

教学楼焕然一新。原来是用白漆漆的,有些同学玩游戏时不注意就把墙壁搞脏了。现在学校选用了土黄和银灰色的墙砖贴在了墙壁上,这样就算把墙砖搞脏了,只要用布一擦就干净了。

走进操场,我们看见操场比原来漂亮多了。原来的操场是用正方形的地砖铺上的,有的地砖铺得不整齐,在下雨天一踩到砖块上就会溅一身污水;砖块之间的距离太大,会长出许多杂草,这样子显得校园有点荒凉,有时候老师让我们去拔草,这样我们花费不少时间劳动,但感觉还是有意义的。而现在的操场铺上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彩砖,彩砖之间的缝隙很小,在它们之间撒满了沙子。在操场的正中央,用大理石铺了一个太阳的图案,它象征着我们实验小学的明天一定会蒸蒸日上的。

变化作文篇7

——电的进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光辉岁月。三十年,不平凡的三十年,我们周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换了摸样,低矮的校舍已成为记忆。马路向宽处发展楼方向高出发展……变化之大让人惊讶。“神七”问天、"嫦娥”奔月,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愿,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功劳。

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科学发展观",它论的到底是什么,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什么叫“科学发展观”,学校还发了书,原来,是它在一直推动社会在发展,在进步。“科学发展观”市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科学发展观”的功劳之一——电的进步。

听母亲说,在她小时候,村子里还没通电。写作业时都用煤油灯。有时还舍不得点,等到了很晚在终于肯点煤油灯。昏黄的灯光,昏黄的环境,让人眼睛酸痛。人们好像生活在被包围的大山里,思想被禁锢了,无论是什么国家大事,人们都不了解,田地——村庄两点一线模式的生活他们过了许多年。现在,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点的价格大幅度降低,惠农政策的出台,让点走进了千家万户,家里有了电视、电脑,让人们理解大千世界,还实现了“天涯若比邻”。课外生活多姿多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诱人,我们的思想已不停留在田野,而要走出去。

变化作文篇8

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征服自然也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

人们在各式各样的房屋中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天起,就和动物分了家。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为自己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最早的房屋应是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给予的。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房屋—用手堆砌成的石屋。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几个这样的屋聚在一起,便成为当时的村落。

后来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刻,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用的各种形式的房屋,大量建筑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各种房屋不一而足,无一不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的伟大

变化作文篇9

农耕文明是黄河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自人类产生以来,黄河流域就以其独特的宜居环境和农作物生产环境,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在中国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农业作为整个古代社会的决定性生产部门,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及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代传统的农耕社会,生态环境成为决定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生存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类的定居、迁徙、生存与发展。一、历史时期河洛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自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以后,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河洛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随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大体而论,河洛地区五千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客观地体现在植被和湖泊的变化上。(一)河洛地区植被的变化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多种微生物和动植物提供栖息乃至生存的环境。因之生态环境的变化也较为明显地体现在植被的变化上。历史时期河洛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森林,史念海教授把河洛地区植被变化过程分为四个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人类的增多及活动面积的扩大,平原地区的森林逐渐被砍伐。至战国末期,河洛地区原本覆盖率较高的植被大部分受到破坏,林区面积明显缩小,有些曾经植被覆盖密集的地区开始显现出的迹象。(2)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河洛地区平原地带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在这一时期结束时平原地区的森林近乎绝迹。(3)唐宋时期。此时河洛地区森林面积继续缩小。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技术革新,同时伴随着平原地区森林的绝迹,这一时期的开采开始主要针对京畿以及人类聚居区附近的山林。(4)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河洛地区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山地林区不断缩小,植被面积减少等。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和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两个方面,而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又是这两个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建筑、农业和手工业工具、交通栈道桥梁、船舶制造、家具器用、燃料几乎都取自于森林资源;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缓解不断增强的人口压力,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这样,必然导致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达四千年之久的黄河流域自然森林资源的损耗十分严重。虽然古时候历代统治者都强调天人合一,但是在需求面前,往往对森林的砍伐采取的是一种无节制的竭泽而渔的态度,相反之下并没有为此采取对森林保护或者减少对森林的砍伐。而位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中心自从在河洛地区起源后,先后有数十个朝代在这里定都,这一盛况在唐宋时代达到顶峰。一个国家的都城不仅仅是其政治中心,而且也是经济中心,同样是人类聚居最多的地区,而人类聚居区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可想而知。此外,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产业选择与资源的最佳配置往往是无意识的,往往一味强调农业文明优于林牧业文明,历史上的“重农轻牧”思想就是具体的体现。而重农轻牧所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耕地面积的扩大,在本应以牧业为主的地区进行大面积的垦殖,造成森林急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水文状况恶化。传统农业社会对森林资源的依赖远比现代文明社会大。森林资源的丧失必然会从经济资源角度直接影响传统社会的兴衰;同时森林资源的丧失造成水土流失,农业生态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的效益;再者森林资源的破坏,造成自然江河生态的更加恶劣,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大,强度增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这便使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凝聚力衰弱,文明兴盛便失去了依托[1]。而从近三千年的历史来看,黄河流域的森林兴衰正好与黄河文明兴衰同步,这说明黄河流域森林植被对文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兴废与黄河文明的兴衰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二)历史时期河洛地区湖泊的变化我国拥有众多的湖泊,自古以来对湖泊有大量的记载。《汉书•地理志》记载的河洛地区较大的湖泊达四、五百处之多。如蒲田泽是《渠水志》、《职方》、《尔雅》等文献记载的古代大湖之一,它位于中牟以西,对黄河及其以南的鸿沟水系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郦道元记载此湖时,该湖泊的面积还相当大:“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有将近200平方公里以上。到了宋代以后,蒲天泽陆续湮没,至今完全於成平地,湖泊早已不复存在,绝大部分成为耕地。而《汉书•地理志》中所记载的四五百处湖泊至今也全部湮废。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湖泊湮废,总会招致一些不良后果。最先蒙受这一不良后果的往往是农业;其次,湖泊的减少抑或湮灭都直接影响到了漕运或人类生存饮水。河洛地区长期作为中国经济、政治中心的存在,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一大部分依赖于航运。而湖泊的湮灭无不加剧了航运的难度。北宋之所以建都开封,正是因为开封水系发达,物资经由黄河及其支流转运方便,而到14世纪开封已经成为一个不通航的城市。二、历史时期河洛地区生态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由于黄河流域降雨量的不平衡与分布极其不均[2],又为多发性暴雨,暴雨夹杂着泥土又造成中下游地区河道的淤塞,以至于雨水宣泄不及,发生洪灾。此外,由于滥砍乱伐所造成的植被的大量减少,加之湖泊淤塞的增多,河洛地区也极易发生区域性旱灾。(一)河洛地区的水灾历史上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河洛地区很早就有水旱灾害的记录。先秦诸子乃至历代的典籍里多有河洛地区水旱灾害的记录。《墨子》:“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管子•权数》:“管子对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下旱五年不收。”西汉以后,由于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生态不平衡现象的出现,大量泥沙从黄土高原随流而下,因之黄河下游普遍修筑堤防,以至于形成地上河;黄河决溢的次数也因之增多。东汉王朝在王景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黄河运动,之后虽然黄河安澜达数十年之久,但由于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水土流失的加剧和治河思路的错误,为以后黄河的大规模泛滥和形成更高的地上悬河埋下了伏笔。北宋以后,由于统治阶级的软弱和政府的无能,黄河长年失修。此外,北宋王朝定都开封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凭借黄河的天险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北宋之后,河患更加剧烈,黄河的决溢更加频繁。黄河的决溢不仅仅影响到沿黄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威胁到了历代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北宋之后关于黄河的决溢就不绝于史书,仅根据各种史书的不完全统计,北宋之后就有三百多个年份发生过决溢灾害,而且不少决溢给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如明代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河南连降大雨,“黄河溢,南城不没者数版”,陕州“淫雨四十日,民屋倾坏大半”。“黄河涨溢至上河头街,河神庙淹没。”黄河下游孟津、中牟、曹县、安东均决口,河南境内黄河洪水“横溢数百里”,许昌、鄢陵、扶沟、西华、淮阴、鹿巳、拓城、沈丘、商丘、虞城、砀山、萧县、丰县、太和等淮河以北地区均被波及。陈留一带“白骨如山,人至巢居”。许昌地区平地水深二丈,灾情严重。#p#分页标题#e#(二)河洛地区的旱灾旱灾也是河洛地区主要的农业灾害,黄河流域的旱灾,具有频率高、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农业危害大等特点。1946年以前,河南省内大旱和特大旱灾总计达296年次。公元630年到992年是一个相对湿润的多雨期,尤其是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34年这200多年间,是近3000多年来历时最长的多雨期,但北宋之前河洛地区在所谓”隋唐暖期“的背景之下,湖泊干涸,运河淤塞,无疑都证明了在北宋之前河洛地区长期作为都城的所在地,其对生态环境及自然的破坏之大。而湖泊的干涸、运河的淤塞又加重了旱情。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干旱。河南一地“有四五季末收者,有二三季未收者,……报灾者八十七厅州县”,“待赈饥民不下五六百万”。在《嵩县志》中,也有所谓“半西北天下连年亢旱,赤地千里,河南斗谷二干钱有奇,案晋三倍之,父子兄弟,骨肉相食者不可以人数计”[3]的记述。当时清政府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出发,虽然也搞了一点所谓赈济,然而,“一两银仅买米二斗,但敷一月之食,一月之外,仍归一死,况银赈不及一两乎”[4]。历朝历代通过加固河堤的治河措施对旱灾、水灾的加深不无关系。如北魏时决溢记载固极少,但兖、济、冀等州(今豫北、鲁西北、河北东南部等)近黄地区旱灾的记载也极少,似乎不完全由于记载的不详,也可能由于多水道、多湖沼等,可以引水救旱。而唐宋之后这一情况有所转变,似乎是旱灾水灾并至。三、结语唐宋之后,河洛地区黄河悬河的彻底形成,植被的毁灭和盐碱地的大量滋生,以及由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对河洛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北宋以来河洛地区由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自然灾害规模之大、频率之高都为全国其它地区所罕见。在生产力不甚发达的古代农业社会,河洛地区由生态环境引起的自然灾害除对人们的财产造成莫大的损失之外,其人民的社会心理意识与价值观念也在灾害中受到严重的摧残。与此同时,由灾害所导致的社会萧条、经济发展滞缓、社会矛盾尖锐、社会价值观念恶化等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河洛文化的发展。

变化作文篇10

去年寒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让我们种一棵植物,去观察它的变化,也就让我有了机会去观察植物生长的全过程。我兴奋极了,于是特别让爸爸买了一袋绿豆取了五颗来种,我在一个开口杯里放了一张餐巾纸滴了几滴水,均匀地撒了五颗,就把它放在阳台上等待它的生长了,我非常兴奋,恨不得马上绿豆就成熟。

过了两天,我以期待的心情去观察我的绿豆时,惊奇地发现,有两颗绿豆已经发芽了!我非常高兴,于是连忙用尺子小心翼翼地量了一下芽儿的长度,已经有半厘米长了,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在给它滴了几滴水,继续观察它的变化。

又过了两天,我又去观察了一下,发现另外三颗绿豆也发芽了,接着我又看了一下最初发芽的两颗绿豆,发现它们芽儿的长度也有不同的增加,一个是七毫米,一个是九毫米,我感到它们生长得是多么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