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乌合之众读后感十篇乌合之众读后感十篇

乌合之众读后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07:47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1

《乌合之众》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它是一部学术性著作,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今天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乌合之众读后感,请您阅读。

乌合之众读后感1《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一样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户外、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这部著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群众心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评价说:“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社会学家墨顿评价?:“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与任何学术著作一样,该书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礼貌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但同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想学术价值,而是为之后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间。这部著作对于我们这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好处。

乌合之众读后感2时常发现,其实我们不比百年(甚至更久以前)的人聪明,他们说的那些事情,那些原因,那些问题……现在直到将来都会不断重复,只不过换了一个外壳而已。《乌合之众》对群体心理的洞悉,就是这样,我们都早已知道问题所在,但也只能遵循某种人类尚未理解的力量,不断再犯。“知道”与“做到”的差距,整个人类如此,何况个人。

不知为何,中文版书名《乌合之众》,直接有了如此明确的贬义,而英文的《theCrowd》是明显中性的,虽然内容依然……全书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总体十分精彩,凭我短短的社会阅历,深感不能完全领会,直接摘录一些作者的观点,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记录如下:

个体与群体,就好比细胞与生物体,生物体虽由细胞组成,但具有很多细胞没有的特性,而我们作为个体来研究群体,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无奈,是研究不清楚的。

个体融入群体之后,个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消失,情感和思想会转向群体所有的公共方向,甚至和自己原有的相反。

群体冲动、易变、轻信、急躁、偏执、专横、感性、极端化、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存在,好比生物的低等状态……这与组成群体的个体素质无关,这时候其决定作用的是本能和情感,是一种“无意识”的层面,而不是理性,所以高端人士与凡夫俗子组成的群里,差别不大。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

时势造英雄,其实英雄只是一个被动的产物,英雄的出现是必然的,但具体是谁成了英雄,是偶然的。

高深的观念必须经过简化才能被群众接受,这和做产品很像,普适的产品一定是非常简单通用的。

群体的道德,会比个人的更好或更坏。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影响群体,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而是应该从情感层面施加影响。而且,想要让这种信念在群体中扎根,都需要把能导致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好比宗教的手法。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群体的“上帝”从未消失,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够站住脚,是因为他们成功的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我们在用不同的词语代表相同的意义,用相同的词语代表不同的意义。不明确的词语,有时反而影响最大。

当群体或信仰变化,对某些词语唤起的形象深感厌恶时,假如事物因为与传统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无法改变,那么一个真正的政治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在不伤害事物本身的同时赶紧变换说法。比如把“地租”变成“土地税”。

群体有着服从头领的本能需要,或者说个体无意识里有一种犯贱的需要。领袖需要特别的坚定,而他坚定的观点,是否正确并不关键。

领袖动员的手段——断言、重复、传染。领袖需要名望,名望的特点就是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判断力彻底麻木。

种族的强大,在于一个民族普遍信念和情感,是十分稳定的,联想到中国历史上几次非汉族统治,本来是入侵,结果都是更多的被汉化。

群体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一直都在以一种“感性”的方式进化。我们不该对群体求全责备,说他们经常受到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善于动脑筋。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开动脑筋考虑起自己的眼前利益,我们这个星球上根本就不会成长出文明,人类也不会有自己的历史了。

乌合之众读后感3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关于“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的论断是对的,同时承认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关于“群体在心理学上是幼稚、无知、无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的明白为什么某些人总是强调“这是人民的选择”或者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了。

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对于马克思关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句话是比较相信的。也许我这种相信恰恰是如乌合之众中所说的那种身处于“无知的群众”中的一种无理性的被绑架的相信。因为从历史的大趋势来讲,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确实是在向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这不正好说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么?

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历史上几乎看不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确的利己性倾向。群体可以在某一个时段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时又可能因为一些根本无法确定的谣言立刻将这个政府踢下台去。而在历史上起着决定性的把握历史方向的关键因素并非群众的意见,而是那些能够引导群众力量的个人或至少一小群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本身也并不清醒,他们可能耽于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条或宗教信仰之中。但关键的是,需要这么一个核心似的“英雄”将这一切的信条、理念、信仰化为一种不可量化的“情绪”,才能使之最终被“群体”所接受。

根据庞勒的理论,在讨论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响的时候,理性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群体中以个人智慧为整个群体智慧添光增彩。群体智商一定且永远是低于组成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人的智商的,且这种差距随着组成群体的每一个个体的智商的增高会越拉越大。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历史中,即便是在现代,在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庭上,在陪审团中。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审理之后,陪审团中的单个成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如果重新让他选择的话,他不会给出这样的结果。

虽然庞勒对于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像的排列并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将“种族”排在第一位,同时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但是我仍然认为他的论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这类因素对群体的影响非常之低,群体永远对最简单最直观最感情化的口号做出积极的反映(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是对长篇大论式的论述报以消极的态度(懒得去支持或反对)。

基于此观点,庞勒同时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一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对社会本身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好事。甚至可能对社会生产有阻碍作用。作为一名资产阶级的心理学家,在这一点上,庞勒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当时逐渐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找一个邪恶的理论支持。他认为正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导致马克思这类“讨厌的人”的出现,然后最后导致一群工人被“煽动”进行罢工最后导致了社会生产的停滞。

抛开阶级,我们可以认为庞勒的着个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在历史上,成为群众并没有门槛,但是成为引导群众的“英雄”或负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门槛的。一个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个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环境等许多“个人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成为“英雄”或“反英雄”的能力。如果是在一个动荡的战乱年代还好,如果在一个和平的稳步发展的社会下,成为“英雄”的机会很少,那么这类人中就有很多选择去做一个“反英雄”,按照庞勒的话说就是成为“马克思”。

而事实上,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因为客观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所以普及高等教育这个命题就等于制造反英雄。

在论述这一观点的时候,庞勒还准确的预言了我们现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学历歧视。

架设我们有一个前提,社会中的高等职位永远少于低等职位。而且我们也永远不能想出一种使得扫地工人必须掌握微积分和概率统计才能扫地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仅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获得高等教育。且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数量刚好等于社会需要这些人才的数量。那么一切安好,社会和谐,没有人会因此而产生什么矛盾。

但是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高等教育。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获得与其知识结构相符的高等职业。而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去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干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识结构的职位,他们必然心有不甘,这种不甘最终可能导致某种很严重的后果。同时,那些从事高等职业的高等受教育者因为同情,会人为地提高那些低等职位的进入门槛,最后会造成大量的社会浪费,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

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的相对普及,高等受教育者会对低等受教育者进行学历歧视。随着社会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这个歧视会越来越严重。

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会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与低等教育者),且会出现越多的不稳定因素(闲置的高等教育组合),且越来越少的实干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庞勒这个帮助“资本家”剥夺工人学习权利的理论支持最后会得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结果。而且,我们现在的社会还确实就在他的预言下继续前行着……

乌合之众读后感4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写下了很多心理学著作,以《乌合之众》最为出名,完成于1895年。

《乌合之众》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导言、群体的心理、群体的主张和信念以及不同群体的分类和特点。它对群体行为进行了大量的阐述,精致的描述了集体心态,深刻的剖析了群体的特点。从群体的组成,特征,分类,观念和信仰,到影响群体的一些直接和间接因素并通过群体领袖这个角色来说明领袖是通过什么方式去领导其群体,最后通过犯罪,陪审团,选民和议会这四种群体来说明其特点。层层深入,描述人一旦处于群体中,人的个性会被淹没,群体的无意识会占据主导地位,并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能力。

书中的关键词——群体其实指的是许多人凑在一起,每个人的个性消失,感情和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情,这许多人就形成了一个群体。从心理学角度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并不是一群人凑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群体。凑在一起的人必须在感情和思想上都关注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个性消失,这群人才形成了一个群体。

大多数人一旦处于群体中,就会变得懒惰起来,不太愿意去自我思考了,因为人们都有一种从众的思想,跟着大众走,犹如抱着“大腿”,觉得应该跟大多数人保持的立场一样,这样才是安全的、正确的,哪怕最后被证明是错的,个体会觉得法不责众,可能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会想:你看,那么多人都错了,我错了也是挺正常的。在这过程中,一旦你身处群体中,你的那种自我独立思考的意识顿时就变弱了,以至于说压根就消失了,个体变得懒惰了,本来好逸恶劳就是人的本性,而这刚好迎合了你的需要。

如果大部分人都是持着如上态度的话,那么称所在群体是乌合之众的话,那就一点不奇怪了,群体的智力是远远低于个人智力平均值的,因为他们压根看问题就不靠理性,而是靠感情,或者当时的情绪决定的,而这个情绪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的,人一旦抓住这个心理现象,就可以很容易操纵全场,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这本书的背景是19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时代,与我们今天的环境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可以联想的大范围的批斗现象,通过无理闹的群体行为批评、打倒他们讨厌的社会人士,造成了一大堆冤假错案,前阵子看《周恩来传》时,在里面也有一定的阐述,当时周恩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毕竟国家总理,也不能乱动啊。但这过程中,它就是点燃了群众民主之火,却缺少大量合适的各级指挥人员,从而使群众力量走向歧途,变成了不可控的历史灾难。

回到当今时代,它是一个高度网络化的时代,群体的范围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刚刚发生的社会事件一经发表马上就可以引起一大堆素未谋面的人聚集在一起,看评论,发评论,点赞,转发,马上表明自己的立场,然而,又有多少人在转发之前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的,还是仅仅根据所谓的点赞数、转发量,亦或是向朋友圈刷一下存在感,表明自己是知道这件事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知道一样。于是,这过程中,随着社交链的传播,马上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网络舆论,影响是巨大的。(对当事人、对后来的读者造成影响)

谣言止于智者,这个智者或许仅仅是比其他人多了一份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而已,从而阻止了谣言进一步扩散,防止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应该避免让自己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不要陷入群体的这种陷阱中,遇到事情多问自己为什么,不盲目从众,多保持一点独立、自由精神,维持一个清晰的头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准确判断,也许能避免悲剧。我们应该突破了所谓“乌合之众”的思维,避免自己成长一名“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读后感5出于好奇,用这一学期的时间,仔细阅读了吉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勒庞身处思想混乱,歧视纷呈的世纪末,属于法国思想界中“亲英派”的边缘人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触发了勒庞对群众心理研究的敏感神经。分享一下我感触最深的四个地方:

一.在书中他如先知般写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勒庞这里所谓群众进入了历史,是指他们过去几乎不起任何作用的意见,已开始发挥作用。这也让我们注意到了编报纸的人对群众意见的影响,他们先是迎合群众的感情,然后把这些感情引入特定的行为渠道。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对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应加以自我理性的判断,而并非欣然接受思维的同化。另一方面,对于媒体人应清醒的意识到,他们对于群众的感情引导,群众意见的形成,将会拨动时代的冰弦。

二.“群体中的人日益被大众文化所湮没,这种文化把平庸低俗当做最有价值的东西。”与过去的社会相比,群众更易于接受自己周围的人的判断和爱好,也让我们想到今天人们对所谓当代人失去自我判断能力的关切。提醒着我们对事物的思考应有自我辨别的能力,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下形成个体文化的升华,以突破和创新产生新的文化价值。

三.“我们服从别人的怂恿,它会因为来自集体而更为强大。”

勒庞对于犯罪群体的剖析中指出其同样符合所有群体中能看到的特征。“群体相对于孤立个体而言缺乏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性。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这便体现的是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性。”

巴士底狱监狱长遇害的典型事例:堡垒被攻破后,极度兴奋的人把他围住,拳脚相加,反抗中他偶尔踢到一个在场的人,有人建议让挨踢的人割断监狱长的喉咙,而他的建议立刻博得了群众的赞同。这个挨踢的刚刚干完活的厨子只是出于好奇心进入了人群中,然而由于普遍意见就是如此,于是他也相信这是一种爱国行为,他用一把借来的刀切开那裸露的脖子,成功的执行了命令。这警醒着我们,处于群体之中应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的思考。在歪曲的传染过程中,用个体独立的思考代替这种轻信。

四.“影响群体头脑时,三种手段最为重要,即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2

关键词:勒庞;群体心理;理性;本能

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069-02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oLeBon)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是群体社会心理学的首创者,被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1]。其代表作为《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一著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我们理解群体心理,探究群体无意识的成因、服从与责任的关系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乌合之众――颠覆传统价值观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是历来学者研究的重点,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在古希腊城邦时代,整体主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个人只有在城邦中、积极参与城邦事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整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保存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这种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崇尚集体主义的我国,这种观念更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充分说明了人们所认同的集体智慧与力量。然而这种传统的集体观念是否是无懈可击的呢?勒庞的群体心理思想对此提出了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逐渐进入韦伯所说的理性除魅的世界,个体信仰的崩塌,使人们逐渐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原子化的个体,在面对世界多样化的过程中,原子化的个体日渐感觉到自我的渺小,而从原先那种归属感的社会解放出来的人们,导致了一种个体身份的消失,自我焦虑的人们急于寻找认同,由于这种需要是一种集体的,出于对世界的恐惧与逃脱,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在分散化的个体社会中,能够给人以安全感与归属感的一是数量上的集体认同,另一种是寻找权力的自发认同,于是便出现乌合之众。

勒庞所说,群众便是正义,便是道德。数量上的优势使人们寻找到一种认同,而为了强化这种认同,人们模仿他人,获得一种集体安全感。正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1。当解除时,人们欢呼自由的时代到来,道德上的个体主义在面对集体迷失时,竟然选择回归集体,自由难道真只是一种集体的产物还是真正的个体自由终究只是一种道德神话而无法实现?但是也应该看到,出于自由的逃避而集合在一起的人们终究只是一种原子化的个体,而无法实现一种真正意义的融合,集体不只是数量上的集体,更是一种拥有共同善的集体。

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陷入一种集体无意识,变得冲动、易怒,出现极端表现。正如托克维尔所认识到的那样,民主将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民主却极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而这种多数人的暴政比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暴政更加可怕,其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在政治领域形成一种专制,而且携带着多数人形成的道德正义感裹挟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社会专制,处于其中的人们受到暗示、传染而形成无意识,以至于出现各种极端。法国大革命便是最显著的例证。

勒庞的群体心理思想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什么个人在群体中会逐渐丧失理性、失去自我,变成原子式的个人?群体无意识的成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答的问题。

二、追根溯源――乌合之众之成因

人是具有理性的,理性的个人具有独立性,会做出独立的判断,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众多理性的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独立性,使之理性被压倒,本能被释放,形成受“群体心理”支配的乌合之众呢?

1.从众心理

个人与群体相比是渺小的,群体力量的强大总是使人心生畏惧。“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情愿放弃自己的观念而去迎合众人,认为‘众人’不仅代表了力量,而且代表了真理。作为“真理”的意识形态如掌控群体心灵的魔法一样使个人如同波浪里的水滴,失去了自我控制力,只能随着群体的波涛肆意汹涌。”[3]“人多势众”以及“少数服从多数”的观念使得独立的个人逐渐丧失了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个人淹没在群体的大浪里,成为原子化的个人。像古希腊苏格拉底那样,为了真理而不盲从,始终保持自身独立性,充当牛虻角色,甚至献出自己生命的人是少有的。

勒庞所说的“群体精神统一的心理学规律”就是指群体中个人的从众心理。从众使人云亦云,使个体丧失了独立性,整齐划一,成为统一体,这是乌合之众形成的主要原因。勒庞认为传染现象与接受暗示也是乌合之众形成的原因。在群体中个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传染现象普遍存在,这使之极易达成一致,“群体在相互传染之下,很容易接受暗示,犹如进入催眠状态,一切思想完全受催眠师左右,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个体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产生某种思想或采取某种行动。”[4]

2.法不责众

“集体责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集体责任”存在与否是我们判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进行归责的重要参考系。受法不责众思想的影响,个体在群体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以逃脱惩罚,所以极易产生冲动、过激的行为。法不责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对群体行为进行归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法不责众是否意味着群体行为可以免责?这一难题应该如何破解?

美籍犹太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是反对集体责任说的,认为在对集体进行归责时要还原到个人。当今频发,这一观点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此外,在群体中极易产生“搭便车现象”,为个人的懒惰提供空间,“三个和尚没水喝”便是最好的例证。这与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所阐述的观点也颇为相似,大集团效率低,“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乌合之众产生的原因之一。

3.权威与服从

乌合之众产生的群体无意识使之极易服从权威,受到领导人的煽动与蛊惑,二战时期的德国便是典型。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是政治学中的重大课题。勒庞的群体心理思想与阿伦特的“恶之平庸”思想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艾希曼审判是20世纪的重大审判之一。阿伦特以《纽约客》记者的身份亲赴审判现场进行报道。以此审判为基础,《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恶的平庸的报告》一书于1961年出版,阿伦特借用其丈夫布吕歇尔的讽刺性说法,提出了“平庸之恶”的观点。此书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招致了众多的批判。在经过独立的思考后阿伦特发现被奉为恶魔的“艾希曼只不过是庞大的官僚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在纳粹意识形态这种包罗万象的世界观的强大力量下,个人只不过是纳粹实现其统治世界的政治野心的一颗棋子。”[5]艾希曼与所谓的恶魔相差甚远,他只不过是一个被去个性化了的普通人,肤浅与无思使他失去了判断力,使其对纳粹官僚体制无条件服从,导致了“平庸之恶”的产生。

“平庸之恶”的思想对传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它打破了我们关于恶的一维思考方式,使我们对个人与集体、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个人在庞大的官僚机器中失去了自我,只有无条件地服从才能保持自身,因为反抗的代价远远大于服从的代价。肤浅与无思使个人丧失了独立性,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无思、易冲动、缺乏推理能力的乌合之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何打破这一困境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寻求坦途――走出乌合之众的泥淖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是一本影响广泛而又具有针对性的著作。他看到了群众运动作为一种趋势将是势不可挡的,但是法国大革命的暴动与骚乱,让他担心与忧虑。因此他不得不质疑群众运动,可是暴政的出现有着各种环境因素。如让人们集合起来;社会有着各种压抑与不安;同时有着不怀好意的领袖不停地通过断言、重复等煽动情绪。因此在一个平和的社会,在一个矛盾冲动不是很激烈的社会里,在一个话语权不断分散的社会里,在一个解构领袖的社会里,乌合之众的出现不是一个经常性现象。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的社会里,公平与正义的诉求日益强烈,而网络政治的发展,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表达感情,各种情绪化的发泄极易形成煽动性运动,而网络大V与草根领袖们不断释放形象化的思维,传染、暗示,造成偶像崇拜,这极易形成网络上的暴政。这也是勒庞所没有告诉我们的,那就是既然群众是极端的、易怒的、非理性的存在,那么在一个政治参与日益发展的社会里如何走出乌合之众的泥淖,避免这种乱政?

勒庞所没有告诉我们的,或许我们可以从其他思想家那里寻求。托克维尔在论述美国民主时,给出的一个观点就是教育,通过教育提高群众素质,可一旦出现群众运动,人们真能如此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至于被传染、暗示吗?

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矫正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她认为只有进行不断的思考,培养个人的独立性与判断力,使人积极投入到公共领域中去,参与政治生活,形成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才能有效地避免“平庸之恶”的产生。实际上阿伦特是从古希腊思想中汲取营养,是在吸收了古典共和主义的思想的基础上来力求实现政治生活的复归的。“这种阿伦特意义上的政治生活的复兴,或许是克服现代社会潜在危机的一条出路,是抵制现代社会极权化危险的一种药方。”[6]282

阿伦特力求实现政治生活的复归,实现古典的共和制度,这对于我们走出“平庸之恶”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然而在政治实践的具体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不断探索,寻求避免产生乌合之众发生、逐步完善现有体制的方法。勒庞对群体理性持一种悲观态度,有没有一种制度上的设计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才是一种认真的对待。

1.通过参与型政治社会化使“社会人”变成“政治人”、“会思考的人”

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每一个独立的个人都具有社会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个人可以通过政治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意识与政治人格,形成判断政治好坏的标准,从而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达到个人与政治的良好互动,避免陷入盲从。从“社会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是个人独立政治意识形成的过程,是个人学会“思考与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养成个人分辨是非、判断善恶的能力,使其运用理性反抗邪恶的政治制度,运用良知抵御作恶的诱惑,从而保持个人的复数性与差异性,不再成为“庸人”,做回真正的自我。

个人在群体中丧失独立性,失去理性与判断力,导致了群体无意识的产生,形成了乌合之众。所以通过政治社会化,培养个体的政治人格,使之独立思考与判断而不陷入盲从是避免乌合之众产生的重要路径。

2.建立一种政治沟通机制,避免群众压抑性的释放造成动乱

政治沟通机制对于政府与大众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群体的诉求需要有良好的渠道来表达,如果其诉求得不到回应,长期受到压抑与管制,那么大众就会用其他非合法的方式来表达,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我国频发,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形成合理的政治沟通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也许在政治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寻求建立政府与大众之间良好沟通机制的方法。不过此事仍旧任重道远。

3.完善政治透明化,避免使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

政治的透明度是衡量政治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当今政治是民主政治,实现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为了防止公权力的无限扩张,对其进行限制是必要的。权力的内部制约与社会的外部制约等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才能防止暴政独裁的发生,形成良善的政治制度,使政府获得公信力,合法性基础更加坚定,从而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个人也可以摘下“面具”,生活在真实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人”,从而使乌合之众失去存在的土壤。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为我们了解群体心理、重新认识大众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个人在群体中如何保持独立性,不丧失理性与判断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如何使个人在理性与本能之间找到平衡点,不陷入盲从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勒庞的群体心理思想虽然存在诸多缺陷,但其却是群体社会心理学的首创者,这一思想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参考文献:

[1]段艳.“世纪末”与勒庞思想的形成――由《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说开去[J].社会科学论坛,2013(4).

[2]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蔡禹僧.群氓崇拜与大众民主神话――关于勒庞的《乌合之众》[J].书屋,2007(11).

[4]祝琴.浅析群体心理――读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理论视野,2010(1).

[5]涂文娟.邪恶的两张面孔:根本的邪恶和平庸的邪恶――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的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7(1).

[6]陈伟.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7][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8]孙传钊.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9]孙钦浩.革命时代的群体心理――读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J].理论观察,2011(2).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3

乌托邦(Utopia)这个词本意指“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近日在伊比利亚空间开展的《跋涉:乌托邦地理学》就是由乌托邦小组的两位艺术家邓大非、何海带给我们的一个奇特的想象中的现实空间。此次个展作品源于2009年小组受邀在苏格兰的亨特利进行的为期3个月的艺术进驻期间创作的作品。整个计划分为3个部分,都围绕宗教以及文化误读展开,此次展出的是项目的第三阶段:展览由3个影像并结合影像表演中穿戴的道具以及若干照片,绘画组成,布置的像一个档案结合实物的陈列展。

进入展厅循声而去,我们看到在影像中艺术家与一干当地民众抬着类似中国出殡的纸做成的船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游行的景象,并且边走边向空中抛撒纸片,行进的同时艺术家口中念诵的是孔孟之词,而伴随着的却是苏格兰风笛的声音。尽管当地民众并不知道这些话语的意思,更多地是从形式上去理解和被其作品的仪式感所吸引。艺术家在行进的同时口中也将意义并不成立的英文句子念出,而这些句子在英语的环境下完全失效了。作品在伴随着葬礼和狂欢两种意象的理解中达到高潮,这也是小组一直试图在作品中进行讨论的文化误读现象。

而在另一件作品《圈地》中,两位艺术家以奇特的着装将自己完全包裹起来,用非常规的姿态推动一个巨大的羊毛球走过曼城的大街小巷,中国城,闹市区,偏僻的街道……串连起曼城最重要的地点,并且在曼城圈出了一块封闭的土地。显然他们行走的路线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项目完成后被绘制在华人艺术中心的墙壁上,成为一只羊的造型,这也回应了摩尔(Sirthomasmore)在《乌托邦》中(Utopia,1516),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的背景,这件作品勾起当地人对于工业革命的记忆。而在观看展览的普通观众看来,这里的“羊圈地”仿佛除了有趣之外,并没有过多的社会学意义。

展览中的作品无论从影像还是艺术家绘制的行进路线图中都可以嗅出他们幽默的作品风格,对于客观现实的乌托邦处理更增加了其作品中的戏谑成分。文化隔阂,对同一事物截然相反的理解是该小组一直以来比较感兴趣的主题。从艺术家的展览履历上我们发现两位小组成员有着丰富的国际驻地艺术创作经验,这使得他们的创作更加多元和丰富,也更擅长从不同的客观环境中去攫取创作灵感,这也是他们的作品总和项目所在地发生联系的原因。

这些参展的作品主题都是基于在现实和臆想之间展开,包括名为“理雅各的记忆之宫游行图”这样的作品,让人们在日常之境中展开一段奇异之旅,而在木刻和众多手绘的漫画作品中,一些严肃而不乏幽默的句子则让人们驻足思考。通常情况下,乌托邦是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而在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往往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乌托邦小组通过他们独特的艺术表达为我们理解多元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如何更好的进行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4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首次提出冰山理论,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2]将这个理论应用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可延伸出三层模式:建立在直观元素之上的视听层,包括语言、行为、景观、构图等符号;建立在第一层上的故事层,指一个连贯的、具有意义的故事;文化背后的深层结构,有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对“冰山理论”的延伸为电影提供了解读层次,霍尔“编码/解码”理论中编码、解码的不一致又为不同语境下解读电影提供理论支持,下面将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对其作具体分析。

一、由点到面:无处不“中国”

在动画片《功夫熊猫》中,导演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可谓“无处不在”。为了使符号的意义在编码者(电影制作者)与解码者(电影观看者)之间跨越地理上的差异而达到高度的统一,电影制作者对电影符号进行了跨文化的编码。编码将要表达的信息进行符号化处理,译码感知后将符号还原为意义或信息。在编码阶段,意义的选择会受到社会制度和主流价值的制约,人类的思维也会局限在一个相对的框架内。为了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功夫熊猫》在符号的选择和运用上的确是慎之又慎。它并不是将中国元素简单堆砌,而是将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渗透到影片的每一处细节。第一分钟梦工厂的标识戴斗笠的钓鱼男孩就极具中国风格,接下来影片中对中国古代场景和道具的复原随处可见,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上表可看出在具备东方古韵的三维动画世界里,到处都是典型的中国符号。影片中对于诸多中文发音的原样保留,像“师傅”(Shifu)、“太郎”(tailung)、“乌龟”(wugui)等,原声演绎让中国观众津津乐道;与此同时,电影背景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绘画风格贯穿始终,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群山缭绕的隐逸山林,使中国观众仿佛看到了我们熟悉的云南丽江的小桥流水;安徽黄山的飘渺云海、广西桂林的滴翠山峦,这样奇妙的背景设定无疑对于东西方观众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即便是到了片尾,每一幅静帧的插画也都采用了中国画配合中国文字及书法的方式呈现,最后一个桃树新苗破土而出的画面更是意味深长。片中中国味的全面复古,细化到了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道具,使我们不得不赞叹西方的好莱坞影片制作人员对东方中华文化的透彻了解,不得不赞叹该片设计和制作的精细。

二、由表及里:无处不“功夫”

《功夫熊猫》并不满足于借用中国元素的壳,而是选择了一个合理巧妙的切入点来挖掘。主创者清醒地意识到:对于西方人而言,功夫不但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且具有极其神奇的力量。于是,“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以最贴切的方式融入到剧情中,从而迅速被中国观众认知和包容。为了突出功夫元素这种非常形式化的文化符号,《功夫熊猫》刻意分出了几个层次来逐步展现。

(一)构建中国式的功夫体系

要构建一个全新的动物武侠世界,最难的无疑是如何让以美国人为主体的电影观众建立起一个武学体系。我们发现主创者在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五种动物的“五禽戏”基础上,运用对号入座的方式,选择了更加通俗易懂的虎、螳螂、蛇、鹤、猴,使观众可以在每一个动物身上找到对应的功夫出处。这种雅俗共赏、形象生动的讨巧方式既让美国观众对功夫记忆犹新,也让中国观众沾沾自喜。

(二)延续美国式的喜剧风格

作为一部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出身血统就已经有了喜剧元素的渗透。在功夫片类型当中,功夫喜剧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风格成熟的子类型,拥有一群固定的受众。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部集合了成龙和周星驰风格的动画电影,它既有周星驰的诙谐和无厘头,也有成龙丰富的表情、夸张的肢体表演和随拿随打的幽默式武功。

(三)偷师中国功夫影视桥段

《功夫熊猫》并非百分之百的原创作品,整部影片中所展现的江湖恩怨及似曾相识的动作设计和场面,几乎都可以在经典的中国影视中找到渊源,《功夫熊猫》处处体现出翻版和再造的高超偷师本领,统计如表2所示:

可见,《功夫熊猫》的创作是在中国元素集大成的基础上,以功夫文化为突破口,将其作为核心的中国元素去深入挖掘,极有力地证明了创作者在这部影片中对于“中国境界”的理解和关注。

三、由浅入深:儒・道・佛

哲学思想是历代哲人们对天地万物、对社会、对人生的各种思考和认识,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体现。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是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社会现象之一。在《功夫熊猫》这部影片中,中国式的哲学思想及所散发的潜在魅力让中国观众难以抵御。

(一)儒家文化

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说在本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儒家文化尚道德至善,追求仁义境界。道德评判标准以仁为本,道德判断先于能力判断。《功夫熊猫》里,比起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神龙大侠更需要的是具有高尚的品德。太郎武功卓绝,人脉上又是浣熊师傅的养子兼徒弟,占尽一切有利条件,可以说是权威乌龟大师的第三代弟子的最佳传承者。但太郎不符合儒家原则中的“孝悌”和“礼义”,为得到“神龙天书”大逆不道,还试图将整个山谷夷为平地,为了一己私欲而屠戮众多无辜,这违背了儒家“仁爱”的信条,所以神龙大侠不是它。乌龟大师选择了笨拙、憨实、因意外摔落到现场的阿宝,因为它拥有谦逊、真诚、正直的美德。然而阿宝成为真正神龙大侠不是一帆风顺的,曾一度受到嘲讽、奚落、驱逐,也曾因受挫而退缩过,这又恰恰印证了中国古往今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一哲学理念。此外,浣熊师父对熊猫阿宝的训练也是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如浣熊师傅在传授阿宝功夫的过程中用各种美食做诱饵,借以激励阿宝的斗志和潜力。

(二)道家思想

影片中的乌龟大师俨然是中国道家哲学和智慧的化身,总能参透世间玄机:一出场,乌龟大师便说“一切皆有可能”,这与老子的思想不谋而合,揭示了太极中“万事万物在自然中是不断变化的,祸福无门”的道理;之后他又说“逆天行命,反促因果”,强调了人应顺应自然、遵循客观规律;而他说的“随风乍起,自然不易明辨,而若水波不兴,自然心境则明”则显示了其“处乱不惊”的道家风范;他一再让浣熊师傅“一定要学会相信”,深刻地体现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的道家文化。关于功夫的起源,乌龟大师将它解释为阴阳调和的秘密。阴阳调和与平衡是道家揭示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的理论根基,这样解释中国功夫的起源既有其现实依据,又给中国“功夫”增添了东方文化玄机与神秘色彩。影片最让观众叹为观止的画面之一就是乌龟大师与浣熊大师的诀别――乌龟大师悠然地伴着漫天飞舞的桃花“羽化仙逝”,这个场景暗示着大师的离别可以归属到宇宙自然中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这一点表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人生至高境界。影片中关于“神龙天书”的秘密尤为值得一提。随着神龙天书的空白以及鲜汤的秘方是没有加料的普通汤,而引出的“想要让它变得特别,你只要相信它特别”这一点睛之笔的哲理,与道家“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奥妙玄机不谋而合。当然,最能体现中国道家思想本质的是太极。影片《功夫熊猫2》中多处体现了太极的奥妙,熊猫阿宝正是用太极打败了私欲膨胀的沈王爷。

(三)佛家精髓

影片除了汲取儒道文化的综合体,还涉及佛家精髓。影片中凡是乌龟大师出现的地方,都充满了“禅”意。乌龟大师身上的未卜先知、深邃洞彻一切、指点迷津,通常是佛家得道高僧才有的境界。佛家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仁厚、毫无竞争优势的熊猫阿宝能梦想成真,而残暴贪婪、武艺高强的太郎则应验了“不忠不义必遭唾弃、贪欲膨胀必自毙”的因果报应。片中乌龟大师劝导浣熊师傅“只有放下心中的疑虑,才能助阿宝完成它的使命,从而完成你的使命。”这里的“放下”是佛家的偈语,也迎合了中国观众熟知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期待视野。他相信,命中注定熊猫阿宝就是神龙大侠,所以他规劝浣熊师傅:“你要相信它。”这个“信”字又是佛教的偈语。乌龟大师的“羽化仙逝”伴着桃花进入大化境界,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生死轮回的思想。同时,“命运”一词在影片中出现了20次之多,印证了佛家的宿命说。

四、关于《功夫熊猫》的文化社会学思考

《功夫熊猫》制作者以异域文化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用现代影片制作技术和表达手法巧妙地将不同时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元素融合到了一起。然而,《功夫熊猫》的成功却遭到了部分中国人的抵制和怀疑,甚至将其上到“文化入侵”的高度。不难看出,《功夫熊猫》已成为文化与价值观的对决。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用理智和宽容的态度审视这部影片。首先,《功夫熊猫》所表达的主旨无疑是健康向上的,它倡导的是邪不压正、勇敢自信、自我超越等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其次,影片掺入了幽默风趣的异域风格,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曾反复强调的“文化自觉”为我们正确看待此类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他说:“从文化传统上说,世界没有一个民族有我们中华文化那么长久和丰富。我们中国人有责任用现代科学方法去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继往开来地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为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3]

回到影片《功夫熊猫》的主题上,我们当然要承认制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表现力,肯定其智慧之举。“文化自觉”既肯定了任何文化和文明都有其特色和可取之处,同时又引发了我们其它角度的思考。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我们仅有本族文化的自觉和认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在表达过程中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法,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这不失为影片《功夫熊猫》带给我们的另一层面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英)斯图亚特・霍尔.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45.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5

10月30日晚,夜灯初上,修葺一新的乌镇水剧场璀璨发光,梯田式长凳高朋满座,在江南小镇秋景中,所有的目光聚集在流光溢彩的水剧场舞台上。阔别一年,万千戏迷翘首以盼的2014年第二届乌镇戏剧节,于今天正式揭开帷幕。

又一次持续11天的戏剧不停转舞台,四个全新表演和对话场所的开辟,将带给新旧朋友们17台国际知名大戏,同时比拼12出青年竞演的戏剧作品,杰出艺术家超过300组的古镇嘉年华团队将用最原生态的表演为乌镇的旅客带来近1500场演出。

第二届乌镇戏剧节主题缘自希腊文metamorphoses―“化”,同时取自《易经》恒卦中“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乌镇日月轮替的光、流水上的桥、游人不息的巷、静待已出的瓦,仿佛人生百态,动静交织。生命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在不断演变幻化,随时发生着,“化”本身却是自始至终恒久不变的主题。

《青蛇》与美轮美奂之水剧场

中国国家话剧院知名话剧导演田沁鑫的乌镇水上实景版《青蛇》作为2014年第二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在开幕式后于乌镇水剧场惊艳亮相。

第二届乌镇戏剧节“化/metamorphoses”的主题,恰是白蛇传这个中国民间传说所探讨的中心之一。此消彼长的欲望,绵恒无尽的纠结,都契合了“化”这个中心。田沁鑫导演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了何谓“人妖殊途”,乃与物种无关,只在于精神世界的相异。飞蛾扑火遇上世俗尺度,不如黯然相忘。依托大爱来寻觅最终归宿。田沁鑫导演想要与观众探讨的情痴爱恨,全部集中于《青蛇》的120分钟里。

“《青蛇》这部戏的感动,不会因为剧场的改变而减少,因为它的感动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关怀人性的感动,是人佛妖三界里东方禅意精神的感动,是智慧来源于民间的感动。”田沁鑫说道。

来玩吧,莎士比亚

本届乌镇戏剧节正好赶上剧场祖师爷之一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450既不是一个整的数字,不是400也不是500,也不是随意的421、465这样的数字,我们没有邀请比如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中规中矩地来做一个莎士比亚的戏。我们思考的是,来玩吧!来“玩”莎士比亚。所以我们请来的两部莎士比亚作品都比较另类,一个来自印度,一个来自美国。”艺术总监赖声川解释道。

好玩的心态贯穿了整个戏剧节,比如一头一尾两部女性的独角戏,黄磊表示:“能同时看到这两部作品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打头阵的是韩国的《墙壁中的精灵》,由韩国最著名的国宝级女演员SungnyoKim(金星女)一人饰演三十几个角色。另外一部是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剧团的《人声》,它的表现在舞台上非常后现代,极简又有美感,一个女人在电话亭里70分钟的过程,能够让你体验到一种从极度狂喜到极度悲伤的谷底。

如梦似幻,亚洲的戏剧天堂

来自世界各大洲的戏剧表演团队齐聚乌镇,尽管语言不通,却用最原始的肢体动作与投入的演出呈现热情,充分表达了源于戏剧表演最初的魅力。

作为最真实的“东方戏剧梦”的古韵展览坊,乌镇戏剧节已经成为国内最值得关注的戏剧盛世。国内艺术家们在这里重逢做客,观众们脱离都市的浮躁在这里静心休憩,乌镇戏剧节不止是一个舞台,更是戏剧人的家,观众们的心灵寄居之所。

108位嘉宾,150家媒体记者,24419位观众,近130000游客总量……第二届乌镇戏剧节的精彩呈现,刺激了所有戏剧爱好者的神经,所有来到乌镇的人,都对此地的戏、人、景色分外流连……

立冬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身处乌镇每一个人的热情,围观、拍照、参与,所有经过的人都是表演里的特邀嘉宾。开幕大戏《青蛇》在雨夜上演成了助兴美梦的自然之光,艺术家们在乌镇演出、交流。无可否认,乌镇戏剧节已经不止是一个文化性的民间节日,更被寄予为艺术家们第二个家。

戏剧永不落幕,每个人都是赢家

第二届乌镇戏剧节的成功举办再次展现了戏剧艺术本身极大的魅力,的戏剧大师和众多戏剧和艺术界人士坚定了把乌镇戏剧节打造成中国最好戏剧节的决心。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最密集的戏剧展览坊,“一年一见”成为每一个与戏剧有感的观众的口头之约。

本届参与“青年竞演”的107部作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三部决赛作品脱颖而出,分别是《西》、《怪物》、《跳墙》。同时,《山居》和《爷爷历险记》被评为“特别关注作品”。

评委赖声川先生对此评价:“某种意义上说,这三部剧没有胜负,入围公演已经证明了他们的才华,每个戏剧人都是赢家。”

第三届乌镇戏剧节定档2015年10月15日

第二届乌镇戏剧节的落幕也预示着第三届筹划工作的正式开始。

由首届乌镇戏剧节的“映”伸出触角,到第二届的幻“化”成千,第三届的主题“承”transmission正式公布。“承”一字涵义甚广,之后相信其所包含的诸多释义将一一呈现。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样课堂;教学

一、营造“情感课堂”

在小学教学科目中,语文当属是最有活力、最有灵性、最有趣味的学科了,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却遭遇到学生的“冷落”,这又是为何呢?归根结底,就是缺少情感,教师难辞其咎。要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激情讲析。激情是语文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若是教师的讲析缺少激情,那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学生若是积极性不高,精神不集中,那么学习效果必然不佳,教学目标也无法落到实处,教学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的讲授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他在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了解民族学校之美后,对课文的最后一段进行了有感情的朗读:“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教师的情感朗读,以情带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2.尊重需要。有需要就有动力,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时,要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尊重他们的真切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呈现“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课堂氛围。以《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为例,这位教师就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直观需要,在课堂上准备了银河、宇宙、天体等的图片供学生欣赏,看到璀璨、深邃、神秘、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渴求的目光像是要燃烧那些图片一样。紧接着,教师便问:“你们想问银河什么问题呢?”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积极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3.溶情教学。“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是教学双边活动顺利进行的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将学生和自己置于课文中作者所处的情境之中,在配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渐入文章佳境,身临其境,加深理解和感悟。

二、建立“交流课堂”

在以往的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严肃的权威者,“一言堂”、滔滔不绝,学生是可怜的聆听者、被动听、被动学,课堂过程零交流。虽然表面上看来,课堂秩序井然,但却没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还学生一个“自由”的课堂、“交流”的课堂。一方面,课堂提问,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探索、解决、回答问题的时间。不要为了赶进度,就一味地自问自答,时间一长,学生养成习惯,不思考,不动脑,学习能力不提高反而下降;另一方面,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期间教师要做好观察、指导、询问工作,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若是人数有差异,教师应主动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学习。以营造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交流课堂。

三、创设“开放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展示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涉及乌和鸟,喝和渴这两组形近字。形近字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位教师并没有直接讲述两个字之间的区别,让学生谨记,而是让学生自己讲述对两字的理解。对于乌和鸟,乌是黑,乌比鸟少一点,那是因为乌鸦太黑了,看不到眼睛了。对于喝和渴,喝要用嘴,嘴就是口,渴了要喝水,就要三点水,学生的答案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的潜力是无法想象的,关键在于教师给予他们多大的舞台。

正如叶圣陶说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并不是唯一的教学依据。在我们充分地利用教材的好例子帮助学生得到学习方法之后,就需要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学以致用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巩固所得,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搜集一些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介绍给学生阅读,有必要的可以要求背诵,让学生在丰富的知识沃土中尽情地享受,拓展知识面的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学课堂并不局限于教室,生活才是学习的大舞台。“让语文走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长期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一直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以识字教学为例,在现实生活中,指示牌上、玩具上、文具盒上、电视上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地方,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产生语文学习欲望和需要,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刘铭.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4).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7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种类很多,目前以网络、移动、数字新媒体等为主。具体分类包括门户网站、博客、手机报纸、移动电视等。

当前,以微博、手机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全面进入普通公众的生活。新媒体时代,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而是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作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新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逐步成为引领舆论的重要力量。

新媒体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多媒体、个性化等。这使得新媒体具有了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便捷,具有强烈的贴近性、动态性,更多的选择权和参与感,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但其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的缺陷也给新媒体造成了新闻真实性存疑、媒体公信力较低等不可忽视的硬伤。

综合新媒体的优势和缺陷,不难发现,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的专业化程度高、版面视觉感强等固有优势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取代。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不仅是危机,和传统媒体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对立和排斥关系。传统媒体除了从新媒体的局限入手积极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外,更要与其相互融合,从而适应受众的需求和媒体的发展趋势,发挥更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新疆铁道报》作为乌鲁木齐铁路局的企业报,同样面临着来自新媒体的挑战。乌鲁木齐铁路局2011年1月开通新疆铁路微博,同时为每名职工定期发送乌铁手机报,刊登近期路局重点工作要求、重要会议精神、优秀职工事迹等,受众覆盖面广,传播及时快捷。各生产站段也建有各自的职工微信群,第一时间重要信息,便于职工实时互动、参与管理。和这些传播方式相比,《新疆铁道报》在时效性和传播范围上明显不具优势,要发挥更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唯有以深度应对其时效性,在强化深度报道、以权威性的解读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上下功夫。

虽然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上表现突出,但报纸对新闻事实的深度解读能力、对新闻事件的追踪报道能力都是新媒体所无法企及的。报纸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发掘、整理和加工,提供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新闻信息,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反映事件过程;可以采取连续报道、深度解读的形式,实现新闻的深度开发,寓思想性和指导性于新闻性之中,从而站在更高层次引导舆论。

以2013年度《新疆铁道报》组织策划的几期重点报道为例。4月28日,兰新铁路红柳河至烟墩落坡区段电气化施工顺利完成,兰新铁路全线实现电气化。《新疆铁道报》提前准备,精心策划,3月中旬就派记者赶赴施工现场采写了长篇通讯《最后的冲刺》。4月24日又推出通版《千里戈壁大攻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反映各施工接管单位的准备情况。5月1日,报纸再次以通版的形式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刊发了消息《兰新铁路全面进入电气化时代》、通讯《指挥于千里之外》、长篇通讯《为了三百九十分钟的鏖战》、言论《一个划时代的工程》以及大量图片。一系列的深度报道、连续报道配以言论和大量的图片,形成了宣传报道强势,受到了全局干部职工的高度关注。

7月1日,乌鲁木齐铁道国际旅行社推出的“大美新疆”北疆环线旅游专列开行。《新疆铁道报》除刊发消息《“大美新疆”环北疆旅游专列7月1日开行》外,还刊发了纪实《坐着火车游新疆》,从旅游专列品牌的诞生背景、前期准备、设计推介、游客反响以及对于展示新疆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和乌鲁木齐铁路局所起作用等角度进行了深入阐述。

12月28日,《新疆铁道报》推出《齐心共筑“生命线”》、《增收创效展活力》、《清风和煦聚民心》等6篇系列工作综述,全面总结回顾了2013年乌铁局在安全、改革、经营、建设、政治和民生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回答了职工关心关注的问题,在全局干部职工中营造了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激发了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正能量。

在以上几次成功的策划报道中,《新疆铁道报》发挥传统优势,坚持以深度报道取胜、以权威解读取胜、以组合版面取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报道效果,发挥了新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赢得了干部职工的好评。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8

“你,小子,明天,这里,我们决一死战!”乌龟一字一句,扣响中指,沿一百八十度弧线作一个漂亮的翻转,“刷”地指向地面,睨视着兔子,身子微微颤抖,额角沁出些许汗珠。

沉默半晌,乌龟缩回发麻的指头,一个踉跄,再一个滑稽的转身,开始向丛林深处蹒跚。

沉默者原地呆立,像一个找不到回家路的小孩,扯着衣角,一脸茫然。

没有人了解它的惆怅!

在了无星光的夜,沉默者江边彳亍,好久好久。不是每一个胜握都能扣人心弦,不是每一场胜战都是振奋人心的,不是每一颗心都如此盼望着成名那一刻的喜悦。很多时候,我们出手了,仅仅因为挑衅者的无理与叼蛮,然而,心里却是对斗争无限的憎恨。

没有人认识到它的勇气!

大树下片刻的煎熬,赌的是一辈子的沉默。

看着乌龟孱躇的背影从眼前缓缓跃过,是可笑,滑稽,还有赛跑的悲哀。放弃了滚动的本能,蹦紧全身的神经,只为某人不经意的一句:“你这慢摩丝,命中注定磨蹭!”苦练三载,奔着奔着冲向兔子:“我要和你决一死战!”满脸天真与不屑。然后兔子开始冷笑,为一个无知而冲动的个体。

没有人读懂它的沉默!

一个个鄙夷的眼神,用最肤浅最原始的目光,瞄到了兔子的骄与浅薄,狠狠地唾弃着。兔子木着脸,从森林这头逛到那头,表情不加任何修饰。它知道,没有人会轻轻捧起它憔悴的脸颊:“孩子,苦了你。”即使它曾经众多的粉丝,也都只有恶狠狠的一句:“没用的家伙!”

夕阳下,一张落寂的脸,无限苍凉。

兔子为什么会输?

“轻敌呗!”众人异口同声。兔子噙着泪水,默默离开,满心读不尽的悲哀。

跑步,睡觉。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永远凑合不到一块,除非睡觉作了梦,梦见了自己在跑步,或者跑步跑到一半,晕倒了,然后再作梦,梦见自己在跑步。呵,兔子这一声名显赫的跑步健将,它不会不懂。

大树下,是对无知者的怜爱与关怀,是对挑衅者的承让与不屑,是对狂妄者的容忍与冷笑。

我似乎看到了忍者风范!是躏相如对廉颇的折回让道;是晋文公眼睁睁地看着盟友秦穆公被烛之武说退后对“不仁,不义,不智”的透析;是《门徒》中林昆妻子那一句“为了我和孩子,你不能留,一定要走”后的一块碎瓷砖,一滩鲜血;还有,兔子万般踌躇之后所选的那条路,不是软弱,是拒绝对神圣本能的亵读与侵犯。

假如兔子赢了乌龟,没有故事,很浅显的结局。

然而兔子却让它赢了。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9

姿态的融合与调换

今年是乌镇戏剧节的第四年,这意味着孟京辉、黄磊、田沁鑫、赖声川这帮当代戏剧圈的老谋子们已经聚在一起,以戏剧之名在这个小镇上“玩乐”了四年。

孟京辉是连续第二年担任戏剧节的艺术总监,所担职责超出常人所想。作为艺术总监,他需要为自己“在职”内的一届戏剧节挑选剧目,并且处理所有舞台前后的相关事宜。在他戏剧美学把控下选择的剧目,这两届戏剧节呈现出强烈的当代气息与社会批判性,他希望能让戏剧节更“厚重”一些。

“艺术除了可以给我们现在一个优美而狂喜的生活,更多的应该是批判性的,尖锐地面对着社会,我们除了思考当下的生活境况,还应该思考一下人生存的尊严,人对社会生活、对当代生活的感知,人对自己内心矛盾的恐惧以及重新的判断。”

这位爱把“拧巴”“牛逼”等词挂在嘴边的导演,在为人处世上保持了与艺术态度的惊人的一致,犀利、反叛、坚硬。

坊间传说老孟邀请波兰戏剧《人民公敌》来戏剧节演出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5月,孟京辉赴波兰参加克拉科夫戏剧节,他想邀请一个中国观众尚不熟悉却充满价值的导演,他想到了扬・克拉塔,但当时克拉塔并没有戏在克拉科夫戏剧节演出,老孟就一猛子直接杀到扬所在的戏院,见到克拉塔之后,指着他办公室一把造型奇特的枪说:“如果你不来乌镇戏剧节,我就拿着这把枪,在这儿自杀。”五个月后,这个波兰戏剧界有名的难搞的“坏小子”就带着自己的新作《人民公敌》来了中国。

与老孟相对应,黄磊在戏剧节上“负责”温存、圆融与文人气。他惯于将戏剧节描绘成他的一个梦。“我最大的优点是我天真,我敢做梦,敢有天真的梦想,戏剧节就是我的一个梦,我实现了。”

两年前的采访里,他曾坦言自己怕死,“特别怕”,做戏剧节最根本的初衷是给女儿们一个比现在好的未来。那个深夜他和朋友谈起一个韩国独角戏,讲女儿和爸爸的故事,他一边讲一边红了眼眶:“我做戏剧节,就希望大家看了一部戏,从剧场里出来,能变得更好一点点。大家都变好一点点,多多和妹妹长大了,就能生活在一个比现在好的世界。”

他骨子里有一种关乎家国的朴素担当。在他眼里,艺术并非主流价值观里所认为的某种特殊教育。“其实在人类社会里,艺术更重要,而且将来它会帮助你更多,它用了一种更美好的方式去表达哲学和宗教,帮你解决问题,解决最终极的问题。”

戏剧节做到第四年,谈到其背后的特殊意义,老孟和黄磊眼神相接,达成了某种共识:演员和观众、艺术和现实,在戏剧节里有了新关系,这是一种姿态的融合,甚至调换。“演员也不是演员,观众也不是观众!对!就是这种感觉!”对于来到乌镇的人来讲,在乌镇戏剧节期间,每一顿民宿,每一次醉酒,每场看过的戏,有意或是误入的路边嘉年华表演,所有的回忆都成为了戏剧节的一部分,你既是观众,也是这场欢乐梦幻的节庆缔造者。

对于创作者来说,戏剧节给予了作品自由表达和孕育的机会,不用受制于商业逻辑的束缚,也不用拘囿于某个特定的身份:邀请剧目中的演员既可以是青年竞演环节的导演,也作为观众从海内外嘉年华的表演中汲取营养。

过足了戏瘾聊聊戏

这一届戏剧节为期10天,邀请剧目达22部,创下了历史之最,17组青年竞演,上千场嘉年华演出以及诸多对话与工作坊,让戏迷们十足地过了把瘾。综合戏剧圈业内评价,我来选择性地点评下备受关注的剧目。

林兆华大导全国首演的《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成了用于测试审美偏好的最佳剧目。

这部名字超长的剧,讲了这么个故事:一家精神病院中,五名精神病人分别认为自己是戏剧家布莱希特、皮兰德娄、尤奈斯库、萧伯纳和贝克特,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进行了对话。对话从舞台讨论到文本,从文本讨论到社会,从社会讨论到哲学,集中体现了百年以来伟大戏剧人的灵魂光芒。然而大量的专有名词,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20世纪戏剧文学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也让非戏剧、文学类专业的人望而却步。此外,在舞台呈现上,该剧一反常态,以“读剧本”的面貌示人,也难怪有人直呼过瘾的时候,有人表示完全不买账,“不像一出戏”。

业界专业观众公认的最佳剧目,是来自日本的《樱之园》。有意思的是,《樱之园》与去年乌镇戏剧节的国外最佳,波兰剧团的《樱桃园肖像》,同样都改编自契诃夫的名著《樱桃园》。难得的是,这两个作品,都完全抛弃了原著的台词与故事结构,用自己独有的舞台语汇和理解,重新阐释了《樱桃园》。

日本的《樱之园》,把樱桃树变成了具有日本符号代表的樱花树,将故事置于当下。围绕着一棵樱桃树是否该被砍掉,引发了环保主义者、城市开发拥护者以及者三组不同群体间的激烈矛盾。为了让这三组人的矛盾成立,作品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呈现中每组人的观点理据充分、真实可信。作品在剧场假定性与舞台调度两方面别具一格。先说剧场假定性,《樱之园》选在乌镇的诗田广场上演,这个露天的舞台,本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气场,而舞台远方,一棵原本就伫立在那里的树,成为天赐的道具,满台落叶缤纷,洋溢着无尽诗意。秋风吹过,戏没开始,感动已然。在舞台调度上,《樱之园》称得上很独创很日式,在演员们简单动作高度重复,长距离对角的跑动调度,海量而杂糅的台词中,我们能感受到日本人历来的紧张精神与身体,也可窥见日式的极致颓败与动漫自嘲的二次元风格。

尽管两个作品与原作看似相差不小,但无论是波兰《樱桃园的肖像》中动人吟唱,还是日本《樱之园》中的嚎叫嘶喊,无论是古典的哀愁,还是当代的愤怒,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契诃夫《樱桃园》中,对于人类在时代和命运变迁前不得不面对改变、消逝和离去的复杂心境。

而更有趣的是,日本《樱之园》这种“大家都很忙”的戏剧语汇本身,正好就象征了推倒樱桃树的凶手――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形式与内容就此形成了巧妙的统一,可谓“得其意而忘其形”焉。

备受关注的《赌徒》与《人民公敌》,有完成也有失望。《赌徒》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短篇小说,经过德国大导卡斯多夫改编,成为一部内容海量、意象繁多,演出时长达5小时的作品。作品利用庞大转台实现五个舞台空间的做法,精准专注,但因对“预先阅读文本”有要求,不熟悉原著的观众,看起来颇为吃力,同时,现场乐队的运用,高密度的台词,夸张喧闹的表演,令人费解的主旨,占总长将近一半的即时影像等,让观众们更多的感受到的,并非是赏心悦目,而是无力消化。《人民公敌》则被认为是“开头令人兴奋,后段表达落入寻常”,让人们对走在世界前沿的波兰戏剧稍许失望。

因获演员张鲁一加盟,票卖得最快的《大鸡》,得到了实验还是恶俗的最为两极分化的质疑与评价。《大鸡》改编自迪伦・马特的《罗慕路斯大帝》,说一个沉湎于养鸡的罗马皇帝,看似庸碌无为的背后,却在下一盘大棋:他想让暴虐帝国终结在自己手里。整个演出将剧场变成了“养鸡场”,一开场演员就出场表示“戏没有排过”,尽管这样的荒诞与调侃与剧情人物有种奇妙的呼应,但现场乱七八糟的戏、喧嚣夜场与酒气污秽的氛围,还是使其落入了“肆意妄为”消费粉丝的骂名。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的特邀剧目中,有超过1/3数量的肢体默剧与偶剧,体现出国际戏剧前沿,戏剧表达形式趋于多元化。除了国外优秀作品《妈妈的诗》《那些人》《盲》等,视觉艺术家马良的第一部戏剧作品《爸爸的时光机》也广受好评。在作品中,马良将中国式的传统留白写意、诗意奇幻抒情,与其先锋的机械道具、舞美风格融合得恰到好处,在“奇诞唯美、中西合璧”中,讲述了一个父与子的故事,传达出的关于亲情、遗忘与失去的感触,让人落泪。

需要乌镇,又不止于乌镇

随着乌镇戏剧节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提升,以及近些年来一线城市戏剧演出行业的蓬勃,戏剧行业也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而乌镇戏剧节,也开始因其商业色彩过浓为人所诟病:戏剧节的戏票刚一放出,就被哄抢一空,有明星加盟的热门作品,更是被炒到了四位数一张的票价;乌镇景区的住宿费用飙升,酒店民宿费用高到离谱,且一房难求……

永远绕不开的艺术与商业的关系问题,似乎又在乌镇戏剧节这里激起热议。在我看来,艺术与商业本就不可分,艺术需要商业的支持,戏剧节本就不能绝对脱离于商业存在,只是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智慧与机制,去保持艺术与商业间的适度分寸与距离。

至于近两届戏剧节中,因邀请剧目文本性强、过于深刻,以及审美风格上偏重西方与当代表达,而遭遇的普通观众的压力质疑,不过是审美趣味与范畴的问题,并不需要因此屈就或改变。

无论如何,盛名之下,乌镇戏剧节成功了,尽管乌镇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戏剧的成功;戏剧节需要“乌镇模式”来做领头羊,但戏剧节又不该且不能止步于复制乌镇的样子(先别说“乌镇旅游-资本-明星”的模式很难复制)。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10

关键词:公共文化社区联盟中小学联盟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031-02

网络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样对图书馆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时间与网络息息相关的数字图书馆、网站门户建设、电子图书等都成为各大图书馆的建设重点。然而这些仅仅是图书馆提供网络化服务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真正让需要的人得到实惠。图书馆人要看到,如今图书馆已不能坐等读者,毕竟能到馆的读者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要走出去求发展,利用网络新科技、探索图书馆新的发展方向,满足读者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图书馆为例,谈谈如何走出去,实现图书馆在网络社会的环境下寻求突破式发展。

一、当前乌鲁木齐市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发展现状

电子资源:2007、2008年政府下拨专款购买了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科技信息61个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库;2009年至今因无专项资金,没有再购买数据库资源。2006年首次购买了2万种电子有声读物;2009年安装了“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13万种。成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拥有共享工程电子资源。可在线播放电影、戏曲、名家讲坛等。开通了《网上报告厅》流媒体播放平台,读者可访问本馆主页,观看前沿热点、国学历史、现代科技、以及《百家讲坛》热点人物在内的千余名一流专家学者近万场视频学术报告。建有网站;远程查询图书等。

二、乌鲁木齐市图书馆有内向外发展的意义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浪潮掀起,网络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社会的变化,网络社会的出现改变人们的生活,在这样的大框架下,图书馆要想在这样的变化中求发展就必须,重视有内向外的发展,图书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着读者来,图书馆要发展就要走出去求发展,利用新技术的引入与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图书馆不可停止的步伐。图书馆要利用数字资源、共享工程、纸子图书、特色数据等,为用户提供无障碍服务,也是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发展的方向的关键,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在网络社会的冲击中慢慢的削弱了,在网络的变化中图书馆要发展不被时代遗弃,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图书馆求发展要获得新的事业生存与生长空间,就要从传统图书馆转型,转型后的图书馆要成为“乌鲁木齐市各名族终生学习的基地”、“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快捷”“方便”的图书馆。让各族人民感受到利用图书馆的益处,从而提高乌鲁木齐市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乌鲁木齐市图书馆不但要有忠实的读者,也要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更要体现社会的公益性。要让各族人民都公平公正的感受到图书馆真正的个,使更多的用户依赖和使用乌鲁木齐市图书馆。

1.乌鲁木齐市图书馆有内向外发展的意义

现在的图书馆内部建设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等读者来,这样是不对的也是被动发展,我们要利用好图书馆现有的所有资源结合图书馆的特点,乌鲁木齐市图书馆要想做到将数字资源覆盖乌鲁木齐市所有地方。就必须求发展打破现有的模式,向外发展利用好各个社区、学校、打破图书馆之间的堡垒,乌鲁木齐市是一个多名族地区,文化差异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馆就必须搞联盟如:图书馆和图书馆的联盟、图书馆和社区的联盟、图书馆和中小学学校的联、图书馆和企业的联盟等。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网站、共享工程等数字资源及新的技术手段,建立联盟用图书馆网站的强大功能,建立上传下载操作简便方法,让用户不出门就可以擦寻图书馆数字资源了也提高图书馆资源不闲置的情况。为了提高本市各族群众的文化水平,为了体现民族文化的突破性,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理念,乌鲁木齐市图书馆要果断的向外发展。举一下两个例子:设想一:联盟社区设想二:联盟中小学校

2.建设社区公共文化大联盟

新疆经济实力的腾飞,社区群众和外来工也开始依赖新的信息资料了,要建设知识性社会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图书馆的关注了,因此我馆业务转型创新服务就和社区联盟求共同发展知识性社会而努力。图书馆要创新服务就必须有营销开拓的精神,不能坐着等读者,我们要走出去发展读者,现在很多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处于几乎被遗忘的角落,文化设施功能不全,社会各界对社区的文化建设没有很好的认识,建立图书馆与社区联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帮助社区建立图书馆分馆。利用图书馆新技术来宣传社区也宣传了图书馆自己的品牌。

三、图书馆和社区联盟的好处

为了跟好的发展知识性新社会,就必须有实践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乌鲁木齐市南湖二期作为试点对象,应为他是一个很成熟的社区“旭东社区”和他临近的是长“青四队社区”这个社区是个村改社区,这两个社区人口密集、民族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密集,在这里可以发挥联盟的作用,一旦联盟图书馆大量的数字资源、如:视频、音频、电子书、电子期刊、纸制书刊,这些之源出现在社区分馆理,做到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借书及查阅数字资源了。从而也体现出数字之源共享、馆际互借的功能,在社区就享受了在图书馆的所有待遇,再利用图书馆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为社区建立简单网页、微博、博客等群可以实现信息交流互动,还要根据地区的各族群众的文化人口的密集度和社区的面积的因素及地理位置。要以科学划分和布局,但这一切都要取决于长期稳定的经费,一旦开始联盟就要把它做好,这些中国都离不开政府的协调与帮助。

1.政府的帮助与协调

2.街道办事处和图书馆的辅助

主要是街道办事处给予固定的经费如:一年9万元:五万的图书2万的期刊和报纸,一万的数字资源使用费,这个也可以不使用因为再买进资源的时候是可以要分馆免费使用的,但有些不可以。图书馆的工作就是街道给予的购书款来集中采购图书、加工、派送、提供数字资源及技术人员辅导。

3.社区主要就是提供固定的图书报刊室场所和固定的管理人员

四、图书馆和中小学联盟的好处

首先:应为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在前两年就推广了清大西洋GiLL自动化图书管理软件,在本市也有很多中小高的学校再用这个软件,中小学联盟就不会牵扯到软件不同的问题,中小学联盟要比社区省经费。也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改善学校和图书馆一样都是存在着资金有限的问题,联盟可以更好地解决公共馆和学校馆浪费资金购买相同的数据资源。节约了资金可购买更多的资源也可以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在学习要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更好的学习,联盟后就可以实现在不出校门就可以用方便、快捷的借阅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了,有提高效率有增加了学习乐趣,所以:联盟后图书馆可以用本馆的专业人才为这些学校设计,专栏、如:远程在线资源服务、健康专栏、教师专栏、家长专栏、学生自己的问题专栏。这是互动的这些是对学生上学成长的五类问题,使他们通过这些专栏,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也是家长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窗口,联盟后就算寒暑假放假学生也可以来图书馆学习,不定期在网站上推出好的网页如:爱课网、教育网、等,这样有缓解了寒暑假学生没有地方去又给图书馆带来了读者。我们也可以现在学校建立专架,在本馆也可以设立学校的专架,这样就可以实现馆际互借,也为市民和中小学生如何利用好图书馆也终身成为图书馆的一员,为知识型社会做出了努力。

五、结束语

相比之下图书馆有内向外发展必须要先做好内部的各种资源建设。软硬件的专业人才,还要有一个吃苦耐劳的团队,馆领导的鼓励和帮助,在今后瞬息变化的社会力求更大的服务体系,发挥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公益性和重要性,要借助社会团体来推广自己要加强与政府、教育、企业的力量来推销自己、武装自己,图书馆也应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信息化,必须要重视服务社会,为培养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巨平.独立建制是推动图书馆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0)97-99.

[2]李淑芬.图书馆opaC与图书馆搜索引擎.网上书店的功能比较和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8(6)49-51.

[3]余金香.李书宁.web2.0时代opaC发展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7(8)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