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十篇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十篇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8:07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1

一、教育行业扶贫工作总结

(一)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依法控辍、质量控辍、精准扶贫控辍、建立动态监控网络等形成保学控辍合力,确保适龄学生8852人接受义务教育,目前,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84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积极落实学前、中职、普高等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不落一人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工作到2018年已经完成;进一步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入园率达到了88.9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得到全面落实,及时足额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全力配合县人社局强化贫困劳动力培训;贫困县招生计划普惠利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控辍保学工作。教育局成立了12个专项工作组,两次深入到全县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共历时两个月,对各乡镇、各村屯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情况、各项政策享受情况进行了精细的排查和核实,确保助学政策落实到校、到村、到户、到人。2019年春季,共核实县义务教育段建档立卡贫困生共计613人(本县524人,外县89人),其中小学生348人(本县290人,外县58人),初中生265人(本县234人,外县31人)。2019年秋季共核实县义务教育段建档立卡贫困生共计584人(本县501人,外县83人),其中小学生321人(本县271人,外县50人),初中生263人(本县230人,外县33人)。实现了“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二是学生资助情况。(1)2019年,教育局全面落实学前、中职、普高等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全年共资助各级各类学生2743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578.0675万元,使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学前教育资助项目,共资助学前幼儿199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4.925万元;中职免学费项目,共资助中职学生1056人次,免除学费105.6万元;中职助学金项目,共资助中职学生165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6.5万元;中职奖学金1人,发放资金0.6万元;普高免学费项目,共资助普高学生173人次,免除学费6.055万元;普高助学金项目,共资助普高学生60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60万元;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共资助大一新生51人次,发放资助资金3.3万元;县级资助51人次,发放资金4.5875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项目,共办理贷款业务447笔,发放贷款366.5万元。(2)2019全年共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贴853人次,发放补助资金33.475万元。其中2019年春季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164人次,发放金额9.575万元;2019年秋季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162人次,发放金额9.4375万元;发放“非寄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学生、非建档立卡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四类)527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4.4625万元。(3)2019年全年“雨露计划”共资助293人次,发放资助资金43.95万元。其中2019年春季资助133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9.95万元;2019年秋季资助16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4万元(此数据由县扶贫办提供)。三是营养改善计划。2019年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3所,2019年营养改善计划省资金223万元,中央奖补资金40万元,县人民政府配套资金78.1万元,受益学生2766人。四是2019年实施薄弱校校舍改造。共涉及到7所学校,投入资金2540.5万元,实施了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实训综合楼改扩建项目和“厕所革命”2019年建设项目。其中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实训综合楼改扩建项目总投入资金2471万元,新建实训综合楼8308平方米;“厕所革命”2019年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69.5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五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1所。其中,公办园19所(县幼儿园1所,校带园17,部队幼儿园1所),已审批民办幼儿园13所,未审批民办幼儿园19所。2019年全县共有3—6岁适龄儿童2859名,其中在园幼儿数是2542人,三年毛入园率为88.91%。六是2019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补充20人。其岗和硕师计划教师19人、三支一扶大学生1人,均按政策规定享受相应的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开展教师交流学习工作。2019年1-8月份交流教师9人,9-11月份交流教师6人,交流教师均按政策享受相应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提高了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工作。2019年1-12月为全县乡村教师发放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资金361.11万元。七是教育局配合人社局和残联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培训数据以县人社局和残联上报数据为准。八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政策情况。2019年我县报名考生662人,经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国家专项计划考生493人、地方专项计划考生209人、高校专项计划考生27人,录取情况从今年开始,根据国家保密条例,省教育考试院不提供相关数据。九是2017年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十是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十一是对贫困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并于今年9月末顺利通过省语言文字督导评估验收和市级三类城市语言文字验收。

(三)深度贫困村攻坚情况

县教育局完成了全县今年拟退出15个深度贫困村退出16项指标中义务教育保障工作项,县拟退出的15个深度贫困村实现了“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23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这123人的户籍分布在拟退出全县15个贫困村中14个行政村。

(四)“三保障”问题解决情况

教育局行业扶贫指标在“三保障”中为义务教育保障。县教育局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控辍”要求,全力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切实抓好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目前全县111个行政村实现了“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84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具体做法是:一是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动态监控网络,全力落实好教育系统义务教育保障工作主体责任。今年有辍学倾向学生8人,由教育局牵头,联合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相关部门为每名学生建立疑似辍学学生台账(包括疑似辍学学生登记表、疑似辍学学生离校情况记录表、返校情况记录表、家访记录、家访影像资料),并协同乡政府、村委会负责人多次入户家访进行劝返。教育局和各涉教部门也积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现在这8名有辍学倾向学生已全部回校就读,实现了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得起学。二是长规划、短设计,确保“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教育局全面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两免一补”、农村学校“校车运营”和“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确保无死角、无遗漏,确保各项政策和温暖深入人心。由主管“控辍”工作副局长亲自抓,带领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核实适龄儿童和少年就学情况。三是关注特殊群体,确保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目前,我县有建档立卡残疾或病情较重儿童7人,他们因病情较重无法入校随班就读。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同样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局协调学校对这7名病情较重儿童采取了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五)问题整改情况

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攻坚领域专项整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专项发现问题整改及举一反三问题整改情况已经整改结束。一是高中阶段教育扶贫政策未落实。审计发现,县应发未发2017年雨露计划助学金(实为中职助学金)11000元,至2018年8月仍未发放到位。2018年10月全部足额发放到贫困户手中,问题已整改完毕。二是在“大排查”中,村档案没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材料问题。经过教育局组成12个核查组入村核查,乡镇、村积极配合,目前问题已经整改完毕。全县111个行政村均有各年度义务教育学生在校生名单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名册。

(六)资金投入和管理使用情况

2019年共投入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578.0675万元。全年共投入“一补”资金33.475万元。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资金341.1万元。2019年实施薄弱校校舍改造共投入资金2540.5万元。1-12月为全县乡村教师发放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资金361.11万元。依法依规使用行业扶贫各项目资金,资金管理规范,账目清晰,发放及使用程序都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七)扶贫宣传工作情况

教育系统将扶贫宣传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紧紧抓住扶贫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报道。以“教育微信公众号”为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不断扩大教育扶贫宣传力度。2019年,共收集和对外各类扶贫信息300余条。制作扶贫专题微视频4个,专题片1个。扶贫信息被国家、省、市、县新闻媒体共采用72条,其中部级6条,省级网站1条,市级网站6条,《今日》27条,县电视台新闻信息25条,在《日报》发表扶贫新闻1条,《长日报》发表6篇。8月份在长日报发表了《教育扶贫专刊》。

(八)创新工作及典型经验

教育局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加大控辍力度,教育局主管控辍副局长亲自主抓,普教科牵头分别带领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核实适龄儿童就学情况。我县有建档立卡残疾儿童7人,他们因病情较重无法入校随班就读。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和正常的孩子同样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局协调学校对这7名病情较重儿童采取了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为了将送教上门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局规范了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建设,要求学校为每名送教上门学生建立档案(包括登记表、残疾证复印件、送教上门工作记录和安全记录、与家长签订的送教上门协议书、每名学生的送教上门实施方案、送教教案、送教照片等资料)。榆树川学校根据残疾儿童邵方瑜的情况安排了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老师进行送教,让邵方瑜每次都能与不同的老师交流,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各校为了更好的开展好送教上门工作,也都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送课。有的学校每次送教时给孩子带上学习用具、玩具、孩子喜欢吃的零食等,促进了孩子与送教老师的交流,送教工作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同时也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二、教育包村帮扶工作总结

(一)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县教育局2019年包村扶贫工作方案》(靖教字〔2019〕18号)的相关要求,教育局圆满完成了包保帮扶工作任务。教育局包保帮扶濛江乡小营子村和村。村是深度贫困村,教育局凝聚教育系统合力,强化脱贫攻坚力度,加大投入,扩大宣传,有效对接,对标“7+16+12”各项退出指标,真抓实干,有效推进包保帮扶各项工作。年底实现了两个村所有贫困户和贫困人口退出,实现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的目标。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不断强化责任,发挥职能优势,建强基层党组织。教育局派驻驻村工作队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宣传意识。积极做好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社会矛盾的调解员。保持务实肯干、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蜻蜓点水”的走读观念,“心挂两头”的浮躁观念,坚持“五天四宿”吃住在村,周六、周日不休息,树立不当客人当主人,不当外人当家人的思想,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用心干出群众称道、组织认可的实事、好事,用真情实绩赢得群众信赖。带领村和小营子村党支部落实“”组织制度,积极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和完善驻村“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精准扶贫,为脱贫摘帽夯实基础。紧跟上级扶贫工作安排部署,教育局充分发挥扶贫工作主力军作用,积极解决困难,改善民生。针对帮扶村特点,驻村工作队对两个村逐一摸底调查,了解贫困特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进一步精准识别,跟踪调整扶贫档案,积极协调包保责任人与贫困人口对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将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帮助贫困户发展“以奖”“因户施策”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帮扶贫困户发展种植和养殖项目。三是进一步完善村档户档。对村档案和户档案进行查漏补缺,逐户核对收入台账是否准确,有没有逻辑错误,并进行了及时整改。四是组织开展入户走访。特别是针对非贫困户进行了包保对接,对焦“两不愁,三保障”对两个村进行了几次大排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五是加强了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按照“五净一规范”标准和要求,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对两个村街道、河道、边沟、围栏进行全面巡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并及时组织保洁员、河道管理员进行卫生清理。对各户的环境卫生,包保责任人不打折扣落实入户清理工作。六是落实“因户施策”和“以奖代补”产业项目。2019年共计为小营子村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6.2万元,发展长、中、短期相结合的种养殖产业项目。其中因户施策累计投入10.4万元,主要以种植业项目为主,发展的产业项目主要有贝母、大果榛子;以奖代补累计投入5.8万元,主要以中短期种养殖业项目为主,主要发展的产业项目有养牛、养猪、养羊等。2019年共为投入11.3392万元发展“因户施策”蓝莓、蓝靛果、贝母产业项目。产业项目由包保责任人负责全程跟踪留痕,防止倒卖现象发生。七是帮助实施集体产业增收项目。教育局主要领导多次考察研究后,决定为小营子村投入1.5万元成立“大白瓜”种植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教育局给全村47户贫困户85口人入股,今年小营子村“大白瓜”产业项目增收4.92万元。为村修缮机耕路投入1.5万元,解决农民秋收路难走的问题,为老百姓增收增产提供了交通保障。

(三)深度贫困村攻坚情况

县教育局包保的深度贫困村是濛江乡村。村197户,433人,常住105户249人,贫困户64户124人,贫困户中低保户45户64人,贫困户中残疾31人,一般贫困户19户60人。贫困人口中有108人符合养老保险参保条件,参保率为100%。“村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教育局选派精干力量派驻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对深度贫困村采取政策倾斜,对标贫困村退出16项指标,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推进了村各项帮扶工作。2019年投资11.3392万元发展“因户施策”蓝莓、蓝靛果、贝母产业项目,全村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均有稳定收入。2019村集体经济收入11.514万元:蓝靛果基地承包费10000.00元,光伏收入99400.00元,湖州务工1人2000元,村机动地承包费2740元,电商1000元。2019年教育局投资1.5万元用于修建机耕路。2018年以来教育局对村投入8.3068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美化绿化建设。目前村已经达到退出贫困村16项指标要求。

(四)“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解决情况

一是义务教育保障。村有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生5人,小营子村有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生4人,均入学就读。实现了“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二是医疗保障。两个村的村卫生室均达标。健康政策宣传表册发放到每一户贫困家庭中,慢性病贫困人口都有签约医生,买药、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宣传到位,解决了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住房保障。两个村所有贫困户和非贫群众没有一栋危房,所有危房都通过国家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等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每一户农民都有安全住房。四是安全饮水保障。两个村的自来水管线到户,24小时供水,每年通过有资质检测部门的几次检测,都达到国家安全饮水标准。

(五)资金投入和管理使用情况

对、小营子村分别投入1.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1—11月发放驻村干部补贴10.387万元,帮扶干部下乡车费和补贴25.9万元。帮助小营子村、村集体经济分别增收12.05万元和11.514万元,累计为贫困户销售4.16元的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贫困户的个人收入。

(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情况

脱贫攻坚在于精准施策,只有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针对已脱贫户,主要帮助研究产业扶贫、配套贷款贴息等金融扶贫政策,确保其稳定增收不返贫;对未脱贫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无劳动能力的全部享受兜底保障政策,除享受光伏产业项目兜底以外,全部纳入低保,确保兜得起、稳得住。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2

*乡*村*自然村是一个比较偏远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自然村,自县里安排作为我局的扶贫挂钩点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入局机关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完成,并纳入议事日程。严格按照要求成立了领导机构及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做到有领导抓此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落实,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研究,切实开展好扶贫挂钩各项工作

为切实开展好扶贫挂钩工作,局领导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与*乡*村干部认真开展调查了解工作,了解当地自然状况,到*自然村村民家中进行贫困户调查,重点了解村民目前的生产、生活及青少年入学情况。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工作,局机关召开了全局职工会议,做好扶贫工作动员,制定了扶贫计划:以中央、省、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决定为指导,以*自然村现有资源为基础,解决温饱问题为目标,以农田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优势产业,坚持经济开发和智力开发相结合,变经济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并对以后的发展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根据*村的实际状况,我局根据前些年制定了“一帮一”结对帮扶计划,根据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局机关干部、职工每人结对帮扶一位贫困学生,并定期或是不定期到学生就读学校或家中开展帮扶工作,视自身能力尽力为困难学生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部份困难。党员干部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分批分期深入到挂钩扶贫点,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尽力献言献策,多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三、重点分析,搞好扶贫济困难点工作

我局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在带头做好扶贫济困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局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带动广大职工切实做好扶贫难点工作。在扶贫资金方面除了按县里的规定按时上交扶贫款外,局机关党员和中层干部每年要求每人深入挂钩扶贫点次数不得少于3次,切实为贫困学生送去温暖和鼓励。年内,我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是在1月18日由分管领导率工、青、妇等(5人)到**自然村看望并慰问了该村的困难户,为他们送去了春节慰问金2200.00元;二是在3月份由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率工、青、妇等为*自然村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中桥梁建设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积极协调经费为该村修建一座6万元左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目前已投入使用;四是在5月底,挤出资金550.00元到**自然村看望并慰问了该村的贫困儿童;五是为扶贫挂钩点*村征订了《*日报》和《*日报》各一份,为他们送去精神粮食,切实为当地老百姓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3

教育扶贫心得感悟

教育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承担教育扶贫重担的教育系统应该在其间做好哪些工作,以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能见到实效呢?

一、要切实履行好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保证每个贫困学生不能因为家境困难而出现辍学情况。近年来,教育局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县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及经核查相对贫困的在校生进行了资助,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这些学生的关怀。但在今年对全县贫困学生的调查统计中,发现一些随父母在县域外出打工上学的贫困学生并未享受到相关的政策。通过电话询问,得知有的是不了解情况;有的是没有时间回来办理;还有的是嫌麻烦最终不了了之。贫困生的个人信息还没有进入大数据管理范畴,这给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麻烦。

二、是学校在对贫困生帮扶过程中工作要细、实、做出成效。

1、工作安排细致、到位。

根据教育局要求,学校确认的贫困生必须有专任教师进行帮扶,做好教育三扶工作,学校将贫困学生进行细致归档,做到一生一袋,每个学生的个人资料要详实准确,教师的帮扶过程性资料要完善,所取得成效要体现出来。要求教师具体做好四个一工作,即每天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进行一次励志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兴趣培养和家访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生活资助。这些具体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县局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关爱。

2、检查督促,促进落实

为了更好督促教师按照县局要求扎实做好教育三扶工作,我校按帮扶内容设计了教育三扶记录单,内容包括学业帮扶、励志教育、兴趣培养、家访记录、帮扶感悟、帮扶成效等内容,要求教师将帮扶情况进行认真填写,一周一汇总,及时入档。在教师们的努力下,所帮扶的孩子,要么在性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矿区孩子活泼外向性格的影响,他们不再封闭自己,互相成了好伙伴;要么在学习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业书写认真了,准确率提高了,成绩进步了;要么在卫生文明习惯上改善了,不再乱丢东西,不说脏话,用普通话和大家交流一点一滴的变化,浸透着教师的努力和付出。

但由于所帮扶的孩子家中绝大多数只剩下老人,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教育根本谈不上,所以教师要承担的责任非常艰巨和重要。这也考验着教师的责任心和耐心。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要有好的政策去指导,更合理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要让一代又一代农村的孩子,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离开故土,背井离乡,靠苦力、手艺生存,而不是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让自己的家乡真正走向小康。

教育扶贫心得体会

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像对待家人一样,以一种既有责任又有感情的担当精神,一户一户、一人一人地帮扶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突出责任倒逼,落实各项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压紧压实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是强化一岗双责。市、县区、乡镇都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靠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的主责主业,特别是落实各县区的主体责任、重点扶贫工程专项方案牵头部门的主抓责任、其余市级部门单位的参与责任,做到职能工作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一岗双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党建保障。实施党建扶贫工程,出台党建扶贫21条硬措施,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各级扶贫干部,特别是通过从严从实选配、从严从实履职、从严从实监督、从严从实考评全面加强第一书记工作,注重选派递进培养学员和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落实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保障。利州区、青川县对每个乡镇增派1名扶贫副乡镇长。全市每个乡镇都落实了1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都落实了1名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平均年龄38岁,其中后备干部占55%。

三是强化督查考评。加强跟踪问效,每月督查通报1次进展情况,及时落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驻村干部考核情况与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评挂钩。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和典型事例。分类制定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户减贫的具体标准,精准考核扶贫成效。对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县区和市级部门,年度绩效考评降低一个等次,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近期,结合走基层活动,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集中对全市73xx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

四是强化激励引导。落实激励政策激发集聚各级各方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对提前2年摘帽的县区奖xx00万、提前1年摘帽的县区奖500万;对如期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提升村三职干部报酬,延续产业扶持、技术培训、兜底保障等政策支持;对下派任职的第一书记,保留原机关工资福利,同时享受每月300月至400元的艰苦边远乡镇津贴;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参与脱贫攻坚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朝天区对完成脱贫任务、达到小康标准的村三职干部提高补助标准,与社区干部享受相同报酬。

二、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制约短板。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我市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特困户扶持难、农村整体发展慢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增添举措,正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增加投入。要全面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减贫任务,5年大约需要硬投入250亿元,对于我们这个吃饭财政的市来说压力巨大,只能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投入和社会投入,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地方财政投入xx亿元,对接省xx个专项方案争取80亿元,金融投入xx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6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3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收益债xx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0亿元,群众自筹30亿元,基本可以解决扶贫投入的问题。60亿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上报省农发行。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面达86%,授信额达26亿元。旺苍扶贫小额信贷经验全省推广。

二是以三分红两保障促进特困户脱贫。针对1.88万户无劳动技能的特困户,采取耕地林地产权流转入股分红、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有偿使用分红、种植业托管养殖业寄养理财分红增加特困户收入,整合农村闲置空房保障特困户住上廉租房,实施十大救助制度保障对特困户的救助救济。旺苍县盘活闲置资产为特困户提供廉租房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农工委认可。

三是以两轮驱动促进农村同步发展。针对我市北部山区农村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同村同院落与建卡贫困户差距不大的临界贫困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区域攻坚两轮驱动战略,既大力解决水、电、路和增收产业等区域共性问题,又切实解决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农户个性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农户共同发展。

教育局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集中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根据省、市委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自2017年4月中旬起,市教育局定点帮扶**县**乡**村、局机关工作人员结对帮扶**村贫困户(双包)。现将2017年度市教育局双包扶贫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明确任务,落实要求

根据全市扶贫工作动员会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教育局经认真研究,制定印发了《关于落实双包帮扶制度的实施意见》,自2017年4月中旬起结对帮扶**县**乡**村,同时安排一名县处级领导干部驻村扶贫,局机关62名职工结对帮扶**村73户贫困户,其中1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两户贫困户。通过上门走访、入户调查,摸清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制定了扶贫工作四项清单,即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时效清单、帮扶责任清单,同时建立了市教育局干部职工联系帮扶贫困户包户名册。市教育局局属学校中职中心、市一中、市三中也分别选派干部驻村扶贫。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党建协调发展,进一步激发城乡联合党组织狠抓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根据市委《关于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党建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办〔2017〕24号)精神,2017年6月,市教育局领建、**县教育局参建,**县**乡**村和**村参加,组建了由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同志任书记、**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黄学艺等9同志分任副书记或委员的联合党委,市、县教育局与**村和**村共同签订了《铜陵市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互助协议书》。联合党委还研究制定了《城乡基层联合党组织工作职责》、《城乡基层联合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城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同时讨论确定了2017年十项工作目标,即;建立联合党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市、县教育局与**村、**村签订联建协议,制订2017年联建工作计划;谋划实施**村、**村经济发展项目;帮助**村、**村美化村居环境,修整村貌;扶持**村、**村党员群众实现脱贫致富;为**、**村贫困群众办实事;健全完善**、**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包户名册,开展关爱帮扶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一次三下乡活动;改善办学条件,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对**、**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资助全覆盖。市二中、四中、十中、十五中等局属学校也分别同**县有关乡村建立了城乡党建联建共建制度。

二、彰显特色,努力作为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胡子大叔”为你整理了这篇五年来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16年以来,休宁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等各项教育扶贫工作,努力构建从局到校、从校到人的教育扶贫体系,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教育扶贫工作机制

(一)完善组织,强化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资助办、教育股、项目办、计财股、人事股、电教馆等相关股室组成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各校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保障教育扶贫的人员、设备、场所。

(二)健全机制,狠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扶贫政策,出台相应配套措施,主要有:《休宁县控辍保学实施方案》、《休宁县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实施细则》、《休宁县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休宁县学前、中职和普通高中校内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等。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教育扶贫工作,并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专项培训。

(三)压实责任,强化督查。明确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同时结合开学检查、安全督查等工作加大对教育扶贫工作的督查指导,及时掌握学校开展教育扶贫攻坚工作第一手资料,有力督促学校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举措。

二、落实精准资助,确保学生资助全面覆盖

(一)坚持最高档资助。2018年春季,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园幼儿提升资助标准,由原来每生每年500元资助提升至1000元。对建档立卡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补助生活费,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中高职学生实施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高中助学金每生每年3000元,2019年秋季,中职助学金由原来的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提升到3000元。无条件办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申请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人数、金额连续五年持续递增。2020年向124名本县生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不同额度的信用助学贷款,贷款资金总计110.18万元。

(二)坚持全覆盖资助。2016年以来,我局切实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及时将资助资金发放到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家庭手中。2016年度共向1898人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40.12万元;2017年度向2535人次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80.14万元;2018年度向3371人次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资金251.9555万元;2019年度向3282人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各类资助资金221.2475万元。

2020年,向在本县就读的2479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66.8375万元(其中:资助学前幼儿351人次,资助资金17.5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039人次,资助资金51.95万元;初中755人次,资助资金47.1875万元;普通高中阶段学生252人次,资助资金37.85万;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高一高二建档立卡学生82人次,资助资金12.3万元);拨付免学费355人次,资金33.735万元(其中普通高中免学费252人次,资金19.755万元,中职免学费103人次,资金13.98万元)。向我县户籍在外省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95人次进行了资助,资助资金17.9875万元。对普通高中应届毕业考取全日制高校的35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发放新生入学资助资金,总金额1.95万元。资助受疫情影响的42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资金1.075万元。

三、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力度,目前我县已建成农村寄宿制小学21所,初中12所。2014-2018年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51个,投入资金5021.0225万元。实施校舍建设项目34个,新建和维修校舍面积30661平方米。实施运动场建设项目7个,新建运动场30140平方米,设备购置1047台(套)。

2019年至2020年通过“长效机制校舍维修”项目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投资1657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项目37个,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21475平方米,购置设备2089台(套),完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达标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8月底“两类学校”全部达标。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原则,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目标,自2018年来,共投资242万元先后在五城小学等15所乡村学校投资建成智慧课堂,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到50%。休宁县已经逐步形成了智慧课堂常态化教学。

2020年统筹资金92万元,完成海阳中学4个理化实验室和全县初中学校生物实验室改建。投资220万元为蓝田中学等24所学校更新换代90套班班通,投资28万元为中心幼儿园建设安装14套幼儿教学一体机,投资30万元为五城小学等7所学校采购100台学生用电脑,投资97.5万元为教学一线教师配用195台教育教学专用笔记本电脑,确保了学校教学正常开展。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我县的义务教育正向优质均衡迈进。

四、强化控辍保学,确保就学路上一个不少

坚持以“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方针,以“依法控辍、安全控辍、质量控辍、情感控辍”为总体思路,强化控辍保学措施,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适龄对象“一个不少”。

(一)深入调查摸底,系统掌握学生在校在籍状况。教育局出台《关于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大排查实施方案》,与县扶贫局、各乡镇积极配合,对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全面排查,要求辖区学校实行划片包干。各校校长、班主任带头上门做工作,耐心细致宣讲政策法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普之以法,坚决防止学生辍学、失学。2016年以来,根据全面的排查摸底,各年度无一因贫辍学学生。

(二)完善关爱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孤残学生、单亲学生等实行一生一档管理,并在全县所有学校推广结对帮扶机制,确保每一位困难家庭学生都有一名教师联系,充分关爱特殊学生,使学生深感社会关怀、学校温馨,不让一个学生因生活变故而辍学。对无法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针对性的开展送教上门服务。2020年,休宁县教育局开展“牵手连心1+1”活动,通过“组织一次家庭走访、开展一次谈心交流、落实一项帮扶措施及圆梦一个微心愿”,进一步了解掌握建档立卡困难学生家庭状况,加强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探索研究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业、心理负担,创造让学生热爱学习,愉快学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标本兼治,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杜绝学生辍学发生。

五、全面落实帮扶责任,促进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2018年度县教育局帮扶渭桥乡渭桥村。截至2020年,有13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渭桥乡渭桥村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渭桥乡上演村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渭桥乡板桥村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指派了3名干部驻村帮扶源芳乡芳田村、鹤城乡梅溪村、汪村镇杨源村。

(一)多方协调,努力改善村容村貌。2018年,教育局出资3000元作为渭桥村扶贫工作队办公经费,为扶贫工作创造良好的活动办公环境。以完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设施为抓手,打造农村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2019年投入1.5万元补助资金用于该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20年拨付资金3万元用于补助渭桥村水平组修建村级道路和停车场。

(二)筹措资金,多方助力帮扶工作。教育局每年由主要领导带头到渭桥村,共同协商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切实困难及今后发展规划。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大力发展养殖业,多渠道扩大收入来源”的发展目标。大力兴修水利,新建小龙虾养殖基地,加大草莓和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为渭桥村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关爱关心选派驻村扶贫干部,每年补助房屋租金1500元,交通补贴7000余元,彻底解决后顾之忧,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成效。

(三)外引内联,加快劳务输出步伐。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我们根据渭桥村实际情况,指定专人负责,上门了解劳动需求及劳动力情况,并与县内企业进行联系,推荐就业。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渭桥村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四)干部包保,落实帮贫济困措施。统一安排帮扶联系人指导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努力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一是每月一走访,宣传扶贫政策;二是了解家庭困难情况,指导脱贫思路;三是伸出援助之手,对贫困户进行慰问。通过联系人制度,进一步转变农民“等、靠、要”思想,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发挥教育特长,开展智力扶贫。扶贫先扶智,针对帮扶村种养殖业特点,协调农业科技部门,定期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脱贫致富本领。

(五)消费扶贫,促进农民增收增效。休宁县教育局积极宣传发动全县教职工大力开展消费扶贫,为全县贫困家庭尽一份绵薄之力。截止目前,全县有27所中小学、幼儿园1357名教职工共采购认定扶贫产品金额近40万元,县教育局机关职工采购扶贫产品3万余元,局机关及帮扶责任人购买对口帮扶村农户和帮扶对象农产品5000余元。农产品包括菜籽油、茶叶、笋干、香菇、塘鱼、活鸡、鸡蛋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增效。

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教育扶贫工作成效。(一)实施“四免一补”推进提标扩面。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我县从2016-2017学年开始,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扩大到“四免一补”,即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基础上,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簿本费,同时免除《基础训练》等评议教辅材料费用。所需经费全部由县财政负担,每年约增加教育经费预算420万元。此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一是争取企业捐资助学。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17年3月份,我县企业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向县教育局捐赠500万元,设立昌辉奖、助学金,每学年使用该项捐赠款储蓄利息或理财等收益(20万元以上,如有缺口由昌辉股份补足)用于资助我县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二是争取社会团体捐资助学。争取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向我县休宁中学、海阳中学捐赠10万元,资助两校共100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三是争取外出创业人士捐资助学。成功争取到徽州商会义乌分会、宁波分会的休宁籍人士向临溪中学、鹤城小学等捐资助学。四是争取共建单位捐资助学。2016年以来,火箭军部队官兵每年定向结对资助板桥小学、海阳二小、休宁中学贫困家庭学生,每年资助资金总额4万元左右。五是争取公益基金捐资助学。经与上海民生公益基金会商定,该基金会自2018年开始资助我县20万元,用于资助璜尖、白际、龙田、岭南、鹤城、汪村、流口、板桥、陈霞等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及家境贫困学生。

(三)着眼“三苦”目标推动智力扶贫。近年来,休宁徽匠学校以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以木工技能培训为抓手,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着眼“培养苦人家的孩子、培养能吃苦的品德、培养断苦根的能力”,扎实做好中职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第一,围绕建档立卡贫困生重点,培养苦人家的孩子。第二,围绕践行工匠精神,培养能吃苦的品德。坚持扶贫先扶志,提高木工班学生吃苦耐劳、独立自强品德。第三,围绕掌握木工技能,培养断苦根的能力。木工专业设立以来,多名学生在全国高职高校学生木作技艺大赛、世界青年家具制作大赛和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上获奖,已培养毕业的400余名毕业生供不应求,全面实现就业。其中:市场就业的年平均收入约8万元;自主创业的年平均收入超30万元,少数达百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四)打通三渠道,确保三摸清。近年来,我局着眼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要求,针对县外就读学生资助情况难以掌握等问题,以强化信息沟通交流为抓手,进一步摸清底数,完善档案,协作发力,确保应助尽助、不落一人。一是打通县教育部门与乡镇村的协作渠道,摸清县外就读学生的资助数量。二是打通县教育部门与县外学校的联系渠道,摸清县外就读学生的资助情况。三是打通县教育部门与县外教育部门的沟通渠道,摸清县外就读学生的资助动态。

(五)强化四级责任,压实扶贫攻坚任务。2016年以来,我县为构建从局到校、从校到人的教育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成立局、校两级教育扶贫工作领导组的同时,着重抓好四级责任落实:一是压实局与学校责任。年初制定《休宁县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责任书》,在全县校(园)长工作会议上,与60所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签订了责任书。二是压实局与股室责任。局领导与局机关教育股、资助中心、行财股以及结算中心等下属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教育扶贫各项任务,与各股室年终绩效考核等挂钩。三是压实校与班主任责任。各学校校(园)长分别与带班班主任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班主任对本班级建档立卡贫困生帮扶任务,与班主任工作考核挂钩。四是压实校与任课教师责任。学校与各任课老师签订责任书,明确老师对所带班级建档立卡贫困生日常帮扶责任。做到了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确保真贫不落一人,真金不落一分,政策不落一项。

(六)用好三种手段,把好资金管理三道关口。2017年始,我县针对教育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这一关键问题,采取技术、人工两种手段,把好资金调度、支出和发放三道关口,确保每一分钱高效规范使用。一是用好技术手段,把好扶贫资金调度关。2017年,县教育局投入资金19.1万元,在全市教育系统率先建立起一套高版本联网记账系统。通过该系统,对学校财务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对学校每笔资金进行审核,严格把控教育扶贫资金的支出。二是用好人工手段,把好扶贫资金发放关。我们建立从县资助中心和结算中心等人员到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到学校班主任等人员的扶贫资金管理队伍,结合实际规范资金发放。三是用好制度手段,把好扶贫资金审核关。制定出台教育系统报账管理办法、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意见等制度,并严格执行。其中:县结算中心严格审核各学校每笔扶贫资金支出,并通过联网记账系统,查询各学校是否有建档立卡贫困生生活补助款的支出,支出是否在规定期限内,支出金额是否符合标准;各学校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审核学生自身领取扶贫资金是否有签字为证,家长代领是否有家长署名和代领照片等附件依据;审核以现金形式发放的扶贫资金从支出到领用是否按照制度流程运行,确保了教育扶贫资金“监督不断链、去向不模糊、使用更精准”。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5

近年来,合作市深入贯彻落精准扶贫工作,紧盯“全市2015年实现基本脱贫,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各方智慧,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切实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真扶贫、扶真贫,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在教育精准扶贫方面,合作市教育局根据《合作市“1+17+1”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安排,狠抓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均衡发展

“以前学校很简陋,小平房,土操场,下雨天泥泞不堪,经过这几年改薄项目建设,我们的校园真的变成了花园,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各种辅助设施齐全。”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中心小学校长华尔贡说出了全市乡村学校广大师生的心声。

近年来,根据《合作市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安排,市教育局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科学布局,争取项目,把工作重点放在建好、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016年,全市精准扶贫义务教育阶段建设项目为17个,总投资1.1706亿元,其中包含校舍新建、校舍续建、操场、围墙等项目;同时,为14所中小学和教学点购置了学生床、课桌凳、食堂设备、安保设备及音体美教学器材和图书;全市农牧村学生宿舍全部实现锅炉、电暖供暖。

2016年,全市投入1762万元新建4所双语幼儿园,通过全省招教等项目招录幼儿教师15名,转岗16名,举办新幼儿教师岗前培训8期236人次,缓解了农牧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短缺问题。据了解,2013以来,该市累计投入6147万元建成“双语”幼儿园18所,在建幼儿园7所,全市乡镇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合作以实施“全面改薄”项目为契机,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2016年,投资590万元为全市14所乡村学校和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教育信息采集共享室14间和“班班通”资源共享平台;投资302万元为中小学配备“班班通”设备54套,计算机200台,实现了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和计算机教室全覆盖。

完善资助工作帮助学子圆梦

“我家的经济条件差,以前父母为交不起学费发愁,现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学校管吃管住,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了”。合作市第四小学学生卓玛草说。2016年新学期开学前,合作市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的梁宁、包士维、当子吉等30名特困家庭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2000元,为拉毛才让等10名学生每人发放700元路费补助。而这已是合作市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的常态。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合作市在全市开展农牧村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市教育局督促、指导各乡(街道)完成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教育扶贫信息的采集和系统录入工作,建立了贫困学生的电子信息档案,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资助体系,进一步明确了资助项目及标准,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同时,将全市农牧村幼儿园营养餐经费纳入市级财政保障范围,足额落实;提高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标准,并持续发放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继续实行12年全免费教育,将高中免费教育经费列入年初财政预算,按照生均1000元/年标准落实公用经费96万元,同时对合作户籍家庭困难的高中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减轻了广大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负担。

在充分落实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该市持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积极倡导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叠加的方式加大对特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孩子的正常学习。以此,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对待,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政策,对城市低保家庭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做好招生工作落实优惠政策

在实施贫困地区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方面,合作市不断完善“制度公开、群众监督”招生工作机制,高考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站、致家长的公开信、招生咨询电话等渠道积极宣传各项招生政策,特别是国家和省上出台的贫困专项计划、精准扶贫专项计划、藏区专项计划等政策。

市招生办严把考生资格审查关,全方位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指导服务,为农牧民子女上大学创造了更多机会。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精准扶贫专项计划、藏区专项计划共录取贫困家庭学生205名,计划推免和单招录取534人。

2015年以来,合作市积极推行甘肃省内藏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让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继续接受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绝不让一个贫困生掉队。目前,全市有152名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136名学生在外地企业就业。

壮大师资队伍关爱乡村教师

随着教育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合作市农牧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校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各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为应对新情况,合作市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借助全省招教、事业单位招考、特岗计划等项目,通过“培、招、转、聘”等方式,进行了“分层、分岗、分类”培训和招聘,壮大了师资队伍,提升了师资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随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新上岗教师人数不断增加,各中小学、幼儿园,尤其是乡村学校教师住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新来的教师多半未婚,远离父母,要让他们安心教书,必须提供基本的吃住条件。

2014年以来,合作市将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做好教师生活保障工作。目前,佐盖多玛乡中心小学等乡村学校的教师周转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确保了这些教师住有所居,安心从教;2008年以来,合作市将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纳入全市干部职工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之列,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各学校教师按时参加体检,体检结束后为受检教师建立健康档案,医生当面讲解体检结果,提出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改善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近几年,市政府对教育上的投资力度很大,办了许多民生实事,免费体检就是一件很好的事。以前,老师们患了病之后才去医院,现在免费体检让我们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增强了基层老师的自我保健意识,有了一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合作市勒秀乡中心小学教师道吉才让感慨地说。

另外,合作市在教师晋升职务(职称)和评优选先时,也向农牧村学校、薄弱学校、一线教师、长期扎根基层的教师倾斜。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纳入高级教师职称评聘范围,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和班主任岗位补助等。

落实“三区”计划强化引领作用

根据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13年开始,省教育厅已连续三年为合作市选派“三区”支教教师65人,教师参与到各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中。

支教期间,他们用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为受援学校传送经验,让更多的老师观摩了支教老师的示范课,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支教活动起到了真正示范引领作用。

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先后选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80人到合作市乡村幼儿园开展精准扶贫帮扶支教(顶岗实习)工作。

“在支教老师们的帮助下,学校创办了各种社团组织,体育课、舞蹈课、音乐课都也开设起来了。支教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精神关爱,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支教老师们都年轻,学生们不仅喜欢听他们的课,平时也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开展的各类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给学校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走向正规化迈进。”合作市加茂贡中心小学校长丹真贡保介绍道。

深入开展“双联”帮助农民致富

合作市佐盖曼玛乡地瑞村是合作市教育局的联系点,自2012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成立了“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合作市教育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局机关全体干部与该村36户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

根据“实施方案”及“干部个人帮扶计划”,市教育局充分发挥教育行业优势,紧密结合地瑞行政村的重点工作,通过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引领、智力扶贫等方式,全面实施帮扶计划。局领导带头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共同制定了扶贫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求做到精准定位扶贫,不脱贫不脱钩。

同时,市教育局选派专门人员驻村,配合乡村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大数据采集等各项工作,为联系村扶贫工作精准聚焦,为真扶贫、扶真贫奠定了基础。2015年底,市教育局帮扶的36户贫困户中已有25户实现了脱贫,其余11户有望2016年底脱贫。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6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扶贫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管理工作,根据县委、县扶贫局文件精神,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的目标,我校在2019年教育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持力度,着力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现将我校2019年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官亭镇中心学校地处民和县最南端,始建于1934年,原校址位于官亭镇官中村,占地面积9737平方米,建筑面积2472平方米。由于官亭镇城镇规划与喇家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喇家小学、官亭小学、原中心学校合并,于2015年11月25日搬迁至现校址,现校址位于鲍家村一社,占地面积53946㎡,建筑面积17684㎡。

2017年秋季学期在校学生1272名(女生598人),其中小学生611人(女生262人),初中生661人(女336人),共有24个教学班;寄宿生659人;其中小学285人;初中374人。专任教师85名,女47人。

官亭镇中心学校下辖13个行政村,我校教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涉及县内县外在校学生100多人,居住分散,教育扶贫涉及人口多,难度大,政策性强。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辍学,确保教育扶贫精、准、实,官亭镇中心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二、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了白山小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督办扶贫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官亭镇中心学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仁青

副组长:祁海成  马全文

成 员:王晓梅  李成海 范增花 赵丰瑛 李国伟

张学武  鄂福强 吕西成 吕根成 吴正全

郭积福  何克义 魁文明 桑占明 马国成

办公室设在中心办,由赵丰瑛负责日常材料管理工作。

(二)整合资源,形成推动合力。

1、整合资源,利用相关政策资源,争取国家、省、县及社会爱心人士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2、实施县级地方政府主导,积极协调乡级部门,加大对帮扶点发展的指导,形成整体推动合力。

(三)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1、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台账,

2、按政策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和特困学生,

3、深入贫困家庭,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找准扶贫帮扶点,力争将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推动和谐稳定。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时,坚持发展帮扶与和谐稳定相统一,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在和谐中促扶贫,在扶贫中保和谐。

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定期开展“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深入农户宣传扶贫政策。

(1)根据民扶组办28号文及民和县干部“结对认亲”大帮扶工作制度,结合县教育局的安排和要求,根据官亭镇中心学校认亲结对帮扶计划,我校定期开展“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要求责任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帮扶任务,并开展好“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

(2)学校对主题活动高度重视在活动开始前,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会议,解读建档立卡贫困户必知必会“十二条”、干部进村入户“十问法”、“二十必看法”等,通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帮扶责任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

(3)我校全体帮扶责任人利用不同的时间,进村入户,到赵木川、先锋、别洛、河沿等村进行结对认亲,宣讲中央和省、市、县确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特别把我县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和养老保险、教育扶贫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宣讲。通过宣讲,引导建档立卡户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苦等苦熬无出路、苦干实干能致富”的意识,激励每一位扶贫户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关怀。在宣讲政策的同时,帮扶教师力所能及为贫困户带去现金、米、食用油、鸡蛋等慰问品进行慰问,与结对贫困户拉家常、谋脱贫,了解结对户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再次详细了解各自负责的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和帮扶愿望。主题活动使我们的帮扶教师和群众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群众更加了解我们的干部职工,让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知晓和享受好党的惠民政策。

(4)我校结对帮扶责任教师总共85名,每位教师都能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定期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将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核实与采集学生就读信息

在官亭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镇村组干部大力支持下,官亭镇中心学校教师全面深入各村各队,下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宣讲教育扶贫政策,统计核实初中、小学、幼儿园县内外学生就读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切实做到扶贫好政策深入人心,让每一位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补贴补助,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休学,经核实官亭镇在县内县外就读义务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小学生106人,初中生46人,学前46人,总计198人;城镇低保学前1人,小学10人,初中4人,总计15人;农村低保小学8人,初中10人,总计18人。官亭镇总计贫困学生231人,其中女93人,寄宿生162人

(三)按政策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

2、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每生500元。

3、学前三年每生每学期资助600元

4、积极协调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扶贫工作:一是2017年10月份无锡市帮扶贫困生8名,每名学生资助500元,总计4000元;二是2019年7月民和县基准扶贫办下发2019年脱贫攻坚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特困生补助资金,其中我校建档立卡特困生6名,补助资金每生500元,计3000元,总计下发补助资金45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四)狠抓“控辍保学”, 按政策做好贫困辍学生返校复读学生资助工作,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我校成立了“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目标责任书,主动和镇政府联系,形成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控辍保学”体系,上学年初中辍学4人,辍学率为0.57%。2017年12月和2019年7月民和县基准扶贫办下发脱贫攻坚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劝返复读生补助资金,其中我校2017年12月控辍保学劝返复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名,每名学生下发补助资金840元,计3360元;2019年7月控辍保学劝返复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名,每名学生下发补助资金500元,计1500元。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真正扶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7

编者按:扶贫先扶志,精神贫困是脱贫攻坚的最大敌人,从志气、知识、信心上帮扶贫困户,破除其"等、靠、要"思想,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是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保障。

镇坪县脱贫攻坚扶志工作方案

为增强贫困对象自主脱贫意识,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能力,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确保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结合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为指导,实施"扶贫先扶志"工作策略,以"扶志"为目的,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战场,聚集力量,畅通路径,强化措施,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振奋精神,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全面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带领群众走出贫困,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

二、工作目标

以43个贫困村为重点,以2016年拟脱贫的12个村为示范,到2016年底,通过落实各项扶志措施,12个拟脱贫村全部脱贫达标,4000拟脱贫人口全部脱贫越线,教育引导全县群众不因贫困而气馁,不因贫困而退缩,不因贫困而自卑,用行动诠释"人穷志不穷"的真正内涵,努力消除情绪低落、听天由命的心理,牢固树立自立自强、脱贫摘帽、同步小康的雄心斗志;努力消除依赖性强、"等靠要"的思想,形成理性对待社会救助、政府扶贫的社会风气;努力消除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现象,营造因懒致贫可耻、勤劳致富光荣的公众氛围。

三、工作任务

(一)构建扶志工作体系。充分结合实际,整合各方面力量,畅通路径,灵活方式,着力构建"六位一体"的扶志工作体系,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全社会扶志的工作格局。一是把扶志作为脱贫攻坚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依靠社会力量,营造舆论氛围,聚集脱贫攻坚正能量。二是把扶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依靠阵地力量,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三是把扶志作为"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的内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扎实开展教育引导。四是把扶志作为实用技能培训的目标趋向,依靠技能力量,提高群众自主创业增收的能力,夯实致富基础,增强脱贫信心。五是把扶志作为干部结对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依靠干部力量,解开群众心结,在思想上、思路上、方式上发挥引导作用。六是把扶志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依靠群众力量,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本次以"扶志"为目的的宣传教育以村为单位,内容上坚持做到"六个一",方式上坚持从教育引导、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逐步转化,实现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共同推进。建强一个文化阵地,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扶志培训教育、文化宣传、文艺创作和文体活动,办好美德文化墙,弘扬扶贫帮困美德、自强自立品质。悬挂一批宣传标语,在主要干道和人口聚集区书写、悬挂、张贴脱贫攻坚标语,营造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浓厚氛围。开展一轮思想教育,整合力量扎实做好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精神脱贫宣传教育工作,着力解决"干部热、群众冷"的问题。组建一个自治组织,创新管理机制,依靠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村能人,成立扶贫监督、管理、评议组织,引导群众自主开展治贫工作。组织一轮技能培训,按照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脱贫需求,扎实组织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通过扶智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把握实际,彰显特色,设置主题,积极开展争创、评议、评选、表彰活动,让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弘扬文明风尚,树立自强、自立、勤劳、节俭的价值观。

(三)树立脱贫致富典型。注重发挥典型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模范典型,形成脱贫致富的正确导向。要善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发现典型,积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通过比条件、比干劲、比办法、比实绩,推出一批勤劳致富的典型人物,在群众身边树立榜样,利用现身说法和组织宣讲等方式,让群众在身边人和身边事中看到人生出彩的机会,真切地感受氛围、了解过程、掌握路径、增强信心。注重典型培育,加强宣传推介,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挖掘脱贫致富的典型事、典型人,形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逐步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层级,形成强烈反响,营造勤劳致富受尊重的社会氛围。

(四)探索道德评议模式。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妥善化解群众中的矛盾和问题,带动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为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环境。紧密结合村情民情、村风民风实际,充分运用群众工作方法,依靠村民自治组织,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探索建立道德评议模式,畅通群众自主评议、自主引导渠道,弘扬正气,打压歪风,革除陋习,着力破解法律管不到、道德无法管的困惑,用道德的力量引领社会新风尚。正确把握道德评议的核心要义,注重发挥道德自治作用,以规律人;注重弘扬崇德向善正气,以德育人;注重营造扬善弃恶氛围,以道化人,注重树立和谐纯美民风,以理服人。

四、工作步骤

(一)全面组织动员。8月底前,各级各部门要广泛进行组织发动,立足工作实际和职能,成立扶志工作组织,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做到有组织领导、有工作队伍、有推进计划、有工作标准、有目标要求。县上成立扶志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责任副总指挥胡裕成任领导小组组长;县扶贫局长、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田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苏怀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非公党工委书记黄大陆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田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开展宣传教育。9月至10月底,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办公室要整合宣传力量,利用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报刊杂志、微信平台等,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工作进展、实时动态等,突出宣传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形成健康积极的工作导向。县委组织部要把扶志纳入"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的工作范畴,组织各级党组织围绕扶志开展专题讨论,机关党组织重点讨论如何扶志的问题,农村党组织重点讨论如何带头的问题。县委宣传部要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体现扶志帮困的思想内容,充分展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特色;把扶志作为精准式理论宣讲的重要课内容,成立宣讲团深入镇村巡回宣讲。县文联和县文旅广电局要围绕扶志挖掘地域文化,广泛开展文艺创作、文艺展示等活动,加强文化熏陶。县教体局要组织学校对学生进行扶志教育,采取主题演讲、座谈交流、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从小有志向、有志气,并通过学生影响家人及身边群众。各镇和帮扶部门要采取面点结合的方式,广泛利用悬挂标语、教育培训、主题宣讲、群众会、个别交流等途径,集中对群众进行扶志教育,营造浓厚氛围,掀起宣传教育高潮。各村要依托村民自治组织,立足扶志,根据需要,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召开不同范围的道德评议活动,依靠群众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气,纠正歪风,激发活力。

(三)推介扶志典型。11月,利用一个月时间,从下到上逐级推荐先进典型,评选一批自立自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借助"最美镇坪人""镇坪好人""十大孝子""好儿媳""好婆婆"等表彰活动,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奖励,在全县范围内树立标杆榜样。广泛利用县级网站、微信、简报等宣传平台,对扶志典型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组建扶志教育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各镇村进行主题宣讲。加大扶志典型的推介力度,主动邀请省市等新闻媒体,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优良品行、道德风范,让先进典型走出镇坪,走上更大宣传平台,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发出镇坪好声音。各村向镇推荐先进典型不少于3人,各镇向县推荐先进典型不少于3人,县扶志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人员,对各镇推荐的先进典型候选人进行审核和评选,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监督。各镇村也要开展相应的评选和表彰活动。

(四)总结扶志模式。12月,集中力量总结扶志工作的先进做法,形成工作经验。各镇村和帮扶单位要认真总结扶志工作的具体做法,总结经验,彰显特色,并将扶志工作的专项总结于12月15日前报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办公室。县扶志工作领导小组要安排专门力量,全面系统总结全县扶志工作情况,深入挖掘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总结提炼和提升,形成可供借鉴参考的扶志工作经验,力争在省市得到学习推广,成为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领域的一大工作亮点。

五、保障措施

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扶志工作,切实把扶志作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保证质量。

(一)加强领导。各镇村和帮扶单位要按照各自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和职责的要求,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标准,切实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头,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要以村为单位组织召开帮扶干部会议进行集中动员,按照扶志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对扶志工作进行专题安排和部署,明确标准、明确时限、明确要求,拟定详实的任务清单。按照构建扶志工作体系的要求,各牵头单位要主动参与、迅速安排、积极作为,形成扶志工作的强大合力。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8

一、基本情况

2019-2020学年度全县中小学校共17所,其中:小学15所,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4122人(小学生2686人,中学生1436人);教师353人(小学教师264人,中学教师89人);小学净入学率99.8%,初中净入学率98.7%,小学五年巩固率96.98%,初中三年巩固率112.02%;小学招生467人,初中招生501人。全县幼儿园15所,在园人数1286人,教师54人。

二、重点工作

(一)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

继续落实“六+二”长责任制”,建立完善“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受疫情影响,3个文化技能培训中心的100名辍学少年儿童于4月20日开学。落实辍学学生劝还、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严格按照2018年县制定并下发的《县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600余份。

(二)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计划投入资金2400万元。续建香格里拉镇双语幼儿园,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3%;投入资金2205万元,续建24所乡村幼儿园,投入资金225万元,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50%;续建县中学教学辅助用房、学生宿舍、厕所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0%;投入224万元,续建巨龙中心校学生宿舍、食堂,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5%;投入170万元。续建赤土中心校教学辅助用房,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0%;投入110万元,续建贡岭中心校教学辅助用房,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85%。

(三)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1.稳步推进免费教育。大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计划,实施幼儿保教费,免费午餐补助计划,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应补尽补。生均公用经费4122人、351.3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80万元;幼儿保教费97.18万元、1286人,1-6月份完成拨付53万元;学生取暖费4122人、82.44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38.19万元;营养餐4122人、313.27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75万元;寄宿制生活补助3136人、533.12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265万元;午餐补助1265人、101.2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47万元。

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2020年计划招生“9+3”40名、中职20名;完成州上下达富民安康高中招生目标,目前正在开展中考政策宣传。

(三)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3.资助高校生完成学业。一是在线申请特别资助;对升入高职、专科预科、专科、本科预科、一般本科到重本的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升学当年每人一次性资助500,1000、2000、3000、4000、5000元;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专科、本科),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连续资助直到学业结束。2020年计划资助中职生200人、大专以上80人,资助金额42万元。截止目前,完成春季中职学生资助157人,资金7.85万元。大专学生资助时间9月份开学后开展工作;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2020年计划完成生源地助学贷款60人,贷款金额42万元,贷款时间9月份开学后开展工作。

4.发挥教育基金作用。推动教育扶贫基金发挥作用,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资助,确保解决贫困学生在享受有关资助政策外的就学困难问题。2020年计划资助300名学前幼儿、义务教育、中职以上学生,拨付资金5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学生资助224人(其中,学前教育36人,义务教育186人,受疫情影响,目前尚未开展中职以上学生资助工作),资金16.68万元

(四)推动扶贫宣传进校园活动

使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了解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扶贫、脱贫意识。指导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利用班会、团会等形式向中小学生讲解扶贫工作的背景、基本形势,政策,并通过学生向家长做好宣传。

完成时限:常态化

(七)推进对口帮扶成效

1、泸州市对口帮扶

(1)县在岗教师培训学习工程项目年度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含增量资金调增安排10万元),组织县中小学骨干教师10人次以上到泸州市优质中小学跟班观摩教学,带班实习;组织开展教育管理、教学专业人才培训4期100人次以上,推动帮受双方教学交流学习等,受疫情影响推迟到9月份开展。(2)县义务教育救助基金项目年度投入帮扶资金60万元,用于资助约100名品学兼优贫困农牧民学生,解决与义务教育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目前尚未拨付。

(3)县教师结对提升提能工程项目(全域结对项目),截止目前纳溪区教育体育局选派送教送培人员共计17人,为我县培训150余名管理干部与骨干教师,选派优秀初中毕业生10人到泸州纳溪高中学习(招生工作未开始,9月份才能完成),创建了4个特色研修室与学校。

2、攀枝花机电学院对口帮扶

加强对接,攀钢集团资助县教育奖励基金160万元。

3、市对口帮扶

加强与市教育局对接,已选派1名优秀教师到学校挂职学习。县中与市十一中已结对,继续做好学生联谊和送教工作(疫情影响,该项工作未落实)。落实好援建项目建设资金,已达成15万元资助意向。

(七)培训工作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根据国家、省、州对培训的要求,2020年计划完成教师国培、省培、州培、县培300人次。目前完成培训400人次。

(八)信息化建设

持续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加力推广智慧教育云平台,加快资源引进与开发,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向边远农牧区输送教育资源。今年以来完成金珠镇牧区重点寄宿制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采购与县中学课桌椅采购项目招投标工作,两个采购项目预算资金1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完善教育扶贫领导小组,指导各股室开展好教育扶贫工作。

(二)严格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方案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列出时间路线图,明确完成时限,责任落实到人,加快扶贫项目推进,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9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下面小编整理学校领导精准扶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欢迎阅读。

学校领导精准扶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

为了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有关扶贫工作要求,xx学校多举措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各室组具体落实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加大了教育扶贫攻坚落实力度,确保教育扶贫经费、物资及人力发挥效应。

二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学校制定教育扶贫督导考核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对帮扶,定期上门或电话走访结对帮扶贫困家庭,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学校持续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学生会、家长会等多种途径集中宣传教育扶贫政策,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对即将毕业的贫困生,努力做好与高一级学校的贫困生信息对接工作,确保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能够继续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温暖。

四是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阳光操作,将扶贫帮困款物及时精准地发放到困难学生家长手中去,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XX学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精准教育扶贫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学校领导精准扶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中共xx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开展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要求,积极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xxx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xxx、xxx、xxx、xxx、xxx五人扶贫工作队。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扶贫各项工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联系村领导xxx、xxx多次到村入户认亲,多次看望帮扶对象,结对、制定方案、指导扶贫工作。

二、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工作6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9月23日,由县领导xxx带领局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村两委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该村组农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开展多次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共商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6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根据该村贫困户名单,结合我局干部职工实际情况,确立了由局机关20名干部职工与该村62户257贫困人口建立结对帮扶,并建立完善了结对帮扶档案。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驻村帮扶工作,到20xx年该村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农村贫困对象实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五送、五帮”活动,使贫困村整体达到“五通、五有”目标。

(二)帮扶方式。建立健全局机关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局机关每名干部帮扶3-5户贫困户,全面开展帮扶活动,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局机关将组织驻村工作队,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做到精准定位扶贫。

(三)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建农村基层组织、帮建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的总体要求,具体任务是:

1、帮扶单位包村任务:

一是制定贫困村6年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

二是培育主导产业,帮助贫困村培育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引进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培植产业大户。重点协助抓好全村土地流转130亩规划,帮致富带头人种植玄参、桔梗、金银花等为主的中药材,增加农户收入。

三是指导协助该村加强信息网格化建设,制定完善信息网格化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全面完成。

四是扶贫解困,组织单位全体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原则上把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作为优先帮扶对象;

五是按照省市县总体部署,组织开展“三万”、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家园、“绿满xx”等活动。

2、干部包扶贫困户任务:

一是制定脱贫计划。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分析原因,制定脱贫计划;

二是选准发展项目。因户制宜地帮助贫困户选好致富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增收,结合全县扶贫“四大工程”,在改善居住环境、就业创业、发展产业等方面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了由局支部书记熊继宏任组长,副局长xxx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xxx、xxx、xxx、xxx、xxx5人扶贫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帮扶工作。

(二)严肃工作纪律。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县有关规定,驻村工作队员要做到“三不准”。帮扶工作队原则上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5天,及时为驻村帮扶工作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作队员生活和住宿必需品、交通费用、生活补助等按照《xx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每月由单位按实际驻村情况据实核销。

学校领导精准扶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 

xx乡民族中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村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的步伐,现就我们具体做法汇报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各负其责。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乡中心学校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为组长,全体校委会人员为成员,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

2、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安排和步骤,与村组干部紧密的配合,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当好参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3、深入实际,摸清情况。

根据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抓紧抓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1)深入帮扶家庭了解情况。在20xx年x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三次深入帮扶村、组,摸底排查,掌握基本情况。

(2)再次初选贫困农户名单。在20xx年xx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再次深入各户初选贫困农户名单,予以公示。

(3)甄别确定贫困农户名单,协助各部门按照上报的贫困户名单,完善相关档案。认真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4)最终确定帮扶对象,再一次人深入帮扶家庭,与帮扶对象拟定脱贫措施,并签订协议和承诺书。

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我们服务范围内共帮扶家庭74户,帮扶人数184人,其中在籍学生27人,经筛选2015年末,帮扶范围内脱贫25户,2016年底脱贫25户,2017年底脱贫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

4、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制定精准帮扶工作方案,分别针对各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规范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本次共计帮扶干部13人。服务范围内贫困户对象中计划实施养猪328头,养鸡1478只,繁殖母猪4头,养蜂8群,预计产业发展投资八万多元。教育助学19人,计划争取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补助对象4人,补助资金每人2万8千余元。预计危房改造32户,投资三十多万元,

5、下一步工作打算

教育局教育扶贫总结篇10

一、工作目标

确保教育扶贫资助不漏一人,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失学。

二、工作任务

(一)大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失学。全面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情况,加大力度对未到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子女开展劝返复学工作,保障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

(二)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享受教育扶贫资助。完善村级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档案,全面掌握全市建档立卡学生就读情况,对照学生资助政策,一个不漏地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做到应助尽助。

三、工作措施

(一)控辍保学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以媒体线、镇街线、中小学校线三线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广播、电视专题播出、镇街写标语、村组开村民大会、学校召开家长会、入户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义务教育法》、《贵州省义务教育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全社会知道依法送子女入学是家长应尽义务,不送子女入学是违法行为。市教科局按学校类别分类编写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市属学校(幼儿园)、各镇(街道)、各帮扶单位,宣传资料分简页、张贴画、手册三类,简页发放给贫困户和学生,张贴画在村委会和贫困户张贴,手册发放到村组干、驻村干部、帮扶干部手中。

2.摸底核查,台账管理。

(1)全面核查辍学生,准确掌握辍学学生失学原因,建立台账,各中心校及时与所属镇街汇报,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按照各自职责及时组织动员返校复学。对排查出来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辍学落实人员责任,实行一生一策,对症下药,建立工作台账,适时开展工作,及时消号。

(2)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信息数据库及村级档案。通过建立村级卡户学生资助信息数据库,建立村级卡户学生资助信息档案。各镇街建立完善自己的卡户学生资助信息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从而组建形成全市学生资助信息数据库。在2018年村级建档立卡学生档案建设基础上,组织各村村组干、驻村干部、帮扶干部、中心校责任教师对本村建档立卡学生就读和资助信息进行完善及核实,做到一生一档、一户一册、一村一表,不漏一人,准确无误。重点建立和完善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档案和XX市“一个贫困学生一张银行卡”资助档案。

3.强化措施,及时动员劝返复学。

(1)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打工务农的,要根据相关政策及时纳入帮扶救助范围,并劝返复学工接受义务教育。

(2)对因厌学辍学的学生,找准厌学原因,做好劝返复学思想工作,采取措施劝返,返校后各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留住学生。

(3)对适龄残疾儿童,要区别不同情况,对符合随班就读、特教班、送教上门等形式接受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

(4)对劝返3次以上不愿回学校就读的,各镇街统一时间,集中辍学生监护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必要时到法院诉讼,进行督促其子女入学。

4.精准落实,确保资助不漏一人。

(1)精准通知学生申请教育精准扶贫资助。一是8月15日前,通知所有2018年初中毕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申请高中、中职教育精准扶贫资助。二是8月15日前,通知所有2018年就读高校学生申请教育精准扶贫资助。三是8月20日前,汇总通知本镇(街道)初中毕业申请高中(中职)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情况及通知建档立卡高中毕业、高校在校学生申请高校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情况,报汇总情况到市教育和科技局和市农林扶贫工作局。

(2)市属各学校精准落实各项学生资助。全市村级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信息档案汇总后,按就读学校分割市属学校建档立卡学生名单,送各学校核查备案,学校根据名单落实各项学生资助。

5.强化落实整改,不断巩固提高。

(1)劝返复学工作完成后,各学校要密切注意复学学生动态,一旦发现学生不到校学习时间达到3天以上,要及时上报中心校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重新启动劝返复学程序。从9月1日起,对新学年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2)由教科局、各镇街及相关责任部门、人员不断排查整改,市教科局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工作调度,切实解决学生资助存在问题,特别是新学期建档立卡学生就读信息更新等动态管理工作,并适时完善档案及做好贫困学生申请资助精准通知工作,确保学生资助工作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XX市教育保障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育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教科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镇街、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教科局,办公室下设控辍保学专项工作小组和学生资助专项工作小组,确保专项行动落到实处。各镇街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