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校科技论文十篇学校科技论文十篇

学校科技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5:18

学校科技论文篇1

学科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学研究的创新常常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碰、不同理论的互融和不同专业人员的互补.高校在学科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选取并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进行学科建设,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高校的学科组织机构和科研人员而言,学科前沿是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学科尚未攻克的难点问题,以及有研究价值但却被忽视了的问题,了解并掌握了这些问题,将会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

1)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具备一定的人才队伍,而高校科技期刊是人才成长的“孵化器”.研究者会将其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高校科技期刊为科研成果的发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长期以来,《农业科学研究》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刊理念,始终以稿件质量为中心,突出专业研究特色,所刊发的稿件重视理论性和应用性,突出前沿性和创新性,强调服务社会和科研事业.主要刊登有关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园艺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农田水利与农业工程、生物学、农业经济、新农村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农业科学研究》所刊发的稿件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服务于高校科研教育工作,而且对研究成果及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高质量的内容和产品成为传统出版最大的也是最后的竞争优势.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力,要着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高质量的期刊能够获得“双效益”,有利于树立出版单位的良好形象.正因如此,高校科技期刊应当把期刊质量看成出版单位的生命线.高质量的稿件一部分来自高校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不但能够提高刊物自身的影响力,也对科研成果的发表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科学研究》通过优先发表校内相关专业学术论文、设置特色栏目学科的研究进展进行及时、准确地报道,引导和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逐渐形成高校自己的专业学科特色《.农业科学研究》坚持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特色和学术水平,突出行业与区域优势,在旱区生态环境、草木产业以及绿洲农业科技方面彰显自己的特色.

2学科建设在高校科技期刊中的提升作用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期刊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及时刊发了大量科研成果,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互动带来的“双赢”.即高校科技期刊通过刊发的学术成果,发现了一些大有作为的学术新人,如何引导学术新人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刊发在本校期刊上,以及及时追踪其最新研究成果将变得尤为重要.同时,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积极参加院系举办的一些学术活动,了解学院的发展动态,这对高校相关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学科建设作为开展学术研究的组织载体,积累了大量的学术资源,形成了一大批学术人才,他们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活动,探究新的知识,研发新的技术,解决新的问题,使他们从许多科研工作者中脱颖而出,这些学术人才作为高校科技期刊作者队伍的一股新的“生命力”,促进了高校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学科是高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高校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学科水平的高低,而科学研究的创新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碰、不同理论的互融以及不同专业人员的互补.高校在学科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进行学科建设,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而高校科技期刊作为展示学校科研成果优势和特色的重要窗口,以反映科研成果为主旨,重视学科建设中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活动,将其学术成果进行刊发,能够有效推动高校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地方高校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农业科学研究》,刊登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以及研究动态,在面向大众传递大量农业科技信息、帮助科技人员了解当今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农业科学研究》近年来刊发了校内许多优质稿件,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离不开本校院系科研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学科建设过程中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所带来的科研成果.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而由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也要密切注视学科建设的最新动态,同时积极联系社会科研单位,争取优质稿件,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及时、准确地刊发,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想局面.目前,《农业科学研究》面临一些困境,如优质稿件数量下降、固定读者群发生变化、发行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除了期刊本身的一些原因之外,例如期刊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等,校内部分优质稿件流失等因素也对期刊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农业科学研究》应及时了解校内相关学科及重点学科的发展动态,争取将校内优质稿件刊发在本刊上,同时学校在科研成果评价等政策上应予以倾斜,调动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积极性,从方方面面加大对高校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

3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共同发展、互助共进

凡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期刊,都会在特色栏目、精品栏目以及作者和读者群等方面做足文章.当前,要想发展农业科技期刊,必须立足期刊自身特点,在刊物市场定位上走出传统,有所创新:①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栏目;②密切联系作者,了解其所研究专业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③及时追踪学界相关专业研究的大家、名家,主动出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他们约稿,并及时刊发,实行优稿优酬;④扶持学术新人,善于发现其学科研究的亮点,帮助他们进行探究性地学习,在学科建设得以发展的同时,也为建设新的人才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在稿件刊发的过程中,出版单位的主体责任不能放松,要重视相关学科研究选题的质量,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等等.高校科技期刊还应发挥学报编委会的作用.学报编辑委员会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对学报编辑出版工作具有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学校聘任各学科专家担任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充实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编委会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审稿任务.高校科技期刊编委会成员大多来自校内及校外专业学科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他们了解高校科研资源,研究并掌握高校关于学科建设的政策方针,同时关注国内外各种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动态,引导学科建设的方向《.农业科学研究》所刊发的优质稿件离不开审稿专家所具有的高深的理论素养以及学术研究的前瞻性,他们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稿件中具有创新性、有价值的观点,认真、负责地向作者提出可行性意见,帮助作者完善稿件内容,所刊发的稿件既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也为学科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语

学校科技论文篇2

——李培根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温家宝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尊严论”,引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强烈反响。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教师尊严和高校责任时说:“大学要创造良好的氛围,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的干预,创造条件让师生可以自由地批评校长。”

谈尊严

不能把教师当成论文生产机器

记者:李院士您好!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您怎样理解“尊严”二字的内涵?

李培根(以下简称“李”):“尊严论”最早是总理在今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来的。这次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我理解,对不同的人而言,“尊严”有不同内涵。比如对那些仍在贫困阴影中挣扎的人,吃饱肚子就是尊严,即我们常说的生存权,这是最基本的尊严。而对另一些人而言,他们的尊严有更高的追求。

记者:对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您认为现阶段“尊严”的内涵主要是指什么?对知识分子呢?

李:现在对多数中国人来说,“吃饱肚子”问题已经解决。“尊严”更多的是强调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要得到尊重,比如在拆迁、就业、医疗和教育问题上。再往上,就是要享受改革的发展成果,追求个人的发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我个人理解,对高校里的识识分子而言,最高层次的“尊严”是自由——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学术无禁区。

记者:当下,损害教师“尊严”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李:也正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是因为有部分人感到不是那么有尊严,总理才讲“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社会角色上说,我首先是一名教师。我感到,不能把教师当成一个论文的生产机器。把教师当作生产某种量化东西的机器,这个有损我们的尊严。

谈学术

干部不能利用资源经营“学术”

记者:您现在是多重身份——教师、院士、校长。我听到不少高校教师抱怨说,校长、院长、系主任等人,因为有行政职务,在争取课题和科研经费上有更多优势。

李:行政干部利用行政资源,过多地占用学术资源,这种现象在中国高校确实存在。我在华中科技大学一再呼吁,希望大多数一流学者不要参乎行政上事务。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教授热衷参与行政事务呢?肯定是存在一种现象:拥有了行政资源后,谋求学术成果更加便利。

我希望行政干部,特别是校长和院系领导要有服务意识,我们的职位是为教师群体服务的,首先要考虑学校和院系的发展。而在自己的学术“自留地”上,要自律,不能利用行政资源去经营“学术”。我们常说“做学问”,学问是“做”出来的。

记者:如何能让知识分子不再热衷参乎行政事务呢?

李:制度安排很重要。比如在学术上,要有一个机制,不管你是校长也好,院长、系主任也好,大家在学术上一律平等,评价时每人一票,同票同权,减少附在行政职务上的话语特权。

举个例子说,因为我是校长,我想做一个什么课题,或者参评某个奖项,通常下面就有一批人围着我转,他们忙着到处去拉关系。而现在,有什么制度不让他们这么做呢?

谈责任

高校有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

记者:教师热衷行政事务,干部以权谋学,就是平常所说的是“大学行政化”。但是不也有一批学者始终坚持做学问吗?

李:确实如此,我身边就有一批学者,他们始终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潜心做学问,他们是知识分子的骄傲,也是需要大力倡导的。教授们要有坚守,要能抵御外界的诱惑,守好教育这块精神的净土。高校教师也有一个自己的追求问题,基本生存问题解决了,基本尊严解决了。不能看到个别处长有小车坐,吃喝能报销,就不再想坐十年“冷板凳”。

记者:前段时间看了一条新闻,说是某高校的几个老师,将科研经费分掉了拿着去买彩电。

李:这是很不好的。在一个过于功利化的社会里,社会的大环境和风气,肯定会在大学里有所反映,出现这样的事情,也不奇怪。但是高校有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我们常说大学有三大功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我认为还应有一个引领功能。引领什么?引领社会进步、经济进步、文化进步。一所一流大学,对社会应能有一个引领作用。

比如腐败问题,其实与企业和政府相比,高校要廉洁得多。但为什么社会舆论对高校腐败案格外关注?因为大家都认为,大学是一个精神家园,当然应该比较干净。

谈批评

“师生批评校长没任何问题”

记者:温总理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我们常说,一个好的学者,要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你如何看待普通教师或者学生对你的批评?

李:上面讲过,知识分子很看重自由,学术自由、思想自由、批评自由。相比较而言,大学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地方——虽然这里也有官本位。比如在大学里,学生和教师可以很自由地批评校长,但是在政府和企业里,下级公开批评上级,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记者:你遇到过普通教师跟你“叫板”吗?

李:不仅遇到过,还遇到过很激烈的。比如前不久,就有几位教师在华科大校园内扯起横幅,表达对我的不满。出现这种情况,我“既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更不会把他们怎么样”。至于学术上的意见分歧,大家更是平等的。

还有一次,一名学生在清华大学的BBS上发贴攻击我,将我列为“华中科大三大恶人之一”。有人将这个情况告诉了我,我就给学校宣传部打电话,让他们干脆将那个贴子转到校园网的BBS上。平常校园网上有关攻击我的贴子,除非涉及人格污辱的,否则我都要求宣传部不要删除。

记者:为什么想到要转载那个贴子呢?

学校科技论文篇3

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与使命

高校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20世纪以后,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不仅成为国家创新系统中基础研究最重要的提供者,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科技界的互动,高校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全方位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中。美国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成功对接,使美国长期保持快速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和新的世界中心。美国战后经济增长的50%以上应归功于科学与技术创新,以及由此而出现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创新的主要力量来自研究型大学。高校与产业的有效合作与科技成果的迅速产业化,使高校真正成为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在日本政府的“科技创新立国”国策中,高校成为其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创新基地,高校的研究开发活动的自和机动性大大增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韩国在仅仅30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非凡成就要归功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尤其是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视。

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活动的核心

全世界2/3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3/4的诺贝尔科学奖是大学发表、获得的;其中,前100名大学发表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占大学论文总数的3/4左右,前100名大学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占大学获奖总数的94%。我国大学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占全国发表总数的3/4,其中前50名的大学发表的SCi论文占大学发表总数的3/4。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是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中,政府是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要执行者。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比例一直保持稳定,并处于很高的水平。而且,政府对大学基础研究经费的资助采取重点扶持、择优资助的做法,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已成为影响发达国家原始性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

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基础所在。人才培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败,因此人才培养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处于先导地位,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是发达国家的共同国策。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技日新月异,使得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产品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人才需求类型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人才匮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从国际经验看,世界主要创新国家都立法赋予高校为唯一学位授予机构的地位,明确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鼓励其他机构以各种形式委托高校培养人才。以创新人才为纽带,其他科研机构的地理位置呈现以高校为中心的同心圆分布。

高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20世纪的技术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在每次科技革命中,高校都发挥主要作用。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70%诞生于研究型大学。科学发展史也表明,科技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与高校有着不解之缘,许多重大的科学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都产生于高校。以美国为例,其高校的自主技术创新活动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首先,高校教师的自主技术创新的势力强并持续高速发展,高校教师的发明公开数、专利获准及授权执行的数量在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126%;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程度高,美国高校相关衍生公司的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54%;高校参与科技创新对国家的经济、社会有很大贡献,8年中美国高校的技术创新成果带来的技术进步为美国增加了200亿的经济收入和17万个工作机会。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成就

R&D人员快速增长。高校R&D人员近年呈稳步增长态势。2004年高校投入到R&D活动的人力达到21.2万人/年,R&D人员数量创历史新高,比2003年增长12.1%。高校R&D人员配置继续向科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基础研究活动聚集。与2003年比较,2004年基础研究人员增长27.4%,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分别增长3.8%和8.5%。

高层次创新人才汇聚。高校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62人,约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49.7%。2005年新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5%来自高校。“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85项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占立项总数的54.5%。“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激励和支持一批长江学者在聘任岗位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

基础研究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高校科技经费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148.9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68.7亿元,增长1.5倍。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接近80%、重点项目一半左右,承担“863”计划项目30%以上。获重点项目资助占总数的65%;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占资助总数的63%;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占资助总数的67%;2004年度高校承担“973”计划占全国总数的42%。

创新基地体系布局日趋完善。在国家正式批准试点的7个国家实验室中,依托高校建设的占一半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181个,依托高校的有117个,占64.6%。“十五”期间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管理继续加强。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达到36个,占全部工程研究中心总数的36.4%。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达到36个,占全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26.3%。“十五”期间,教育部高校已建立了一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若干个军工科研生产基地趋于成熟。到2005年年底,经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达到50个。教育部与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合作,在高校建立了7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高水平论文数量与质量不断上升。高水平科研论文是体现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高水平国际科技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并且质量与数量同步上升。近年高校在三大检索系统增长较快,表现为增长速度和我国第一作者的比重逐年提高。高校在国内占国内总数的66%。2004年,高校在国际公认的高水平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25篇论文。历年来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也显示,高校是我国论文的“高产区”,不仅一如既往地占据科技论文总数的大半壁江山,而且国际论文被引用率也不断提高。

部级学术奖励成绩突出。近年来,高校取得的自主创新成果,在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方面都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同。一批成果获得重大科技奖项。“十五”期间,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累计达572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7.6%。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后者填补了该奖项6年的空白。

技术转让快速发展。高校在技术市场的技术转让呈良好发展趋势。2004年,高校共签订技术转让合同3.9万项,合同成交金额11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6%、9.3%。近年来,高校也把专利作为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不少技术含量高、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已经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从2000年开始,每年专利数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2004年,共申请专利1299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74.5%;专利授权5505项,发明专利授权占63.3%。

大学科技园初具规模。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利用大学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果、人文环境、区域特征和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的科技创业孵化器,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源泉、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为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5年底,经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依托大学建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达到50个。“十一五”期间,国家还将再新建30个大学科技园,进一步为政府、大学及企业的合作交流搭建平台。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科教长期分离,尚未形成合力。世界许多创新型国家科学研究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高度结合(详细分析见第一章)。我国存在高校、国立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之间职能定位不清,各部门对有限的科教资源无序竞争。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各机构重复性建设,浪费教育资源。除高校外,还有其他科研机构、企业等非高校部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开设课程和授予学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部门对创新人才资源的竞争,由此导致了高校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不同机构在高等教育上的重复性建设,这对于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短缺的我国是很大的浪费。我国的科研机构由于本身可以授予学位,所以科研机构不但没有动力与高校进行紧密合作,而且两者间出现了很多的竞争,使两个互补性很强的机构,因为体制原因出现了重复建设与内耗,对国家的资源是一种浪费。

高校科研投入明显偏低且缺乏稳定渠道。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国际比较,高校的科技投入少且分散。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五个国家R&D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3%,加拿大和意大利的R&D占GDp的比例保持在1%~2%,而我国的R&D占GDp的比例2000年才达到1%。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结构不合理,高校的潜力远未释放。高校作为基础研究活动比例最高和知识创新人才比例最大的机构,获得的基础研究的经费却较低。高校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占全国基础研究人员总数的2/3,执行的经费仅占1/3。

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够。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发展,如美国不但国家有发展交叉学科的战略思路和支持体系,高校也有战略和举措;在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教育部制定的高校中长期科技规划,以及一些主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规划中都将发展交叉学科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我国还没有形成交叉学科发展的国家战略思路,政策和制度设计等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在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和资助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措施。

世界级领军人才匮乏,创新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世界研究型大学的人才竞争主要是在高端的竞争,世界级领军人才匮乏和创新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通过各种人才资助计划,我国高校已经聚集了一批科学研究领军人才,但在数量与质量上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世界级领军人才匮乏。据统计,目前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占1%。由于创新人才成长制度建设滞后,对人才成长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学术休假制度等不完善,高校的人才高地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科技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目前,高校科技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资源、活动过程和产出成果等方面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这些指标体系还没有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投入与产出、过程与结果、主观与客观、静态与动态的关系,致使目前高校科技创新中,急功近利、学术浮躁、揠苗助长、甚至造假抄袭现象屡有发生,大学的文化积淀薄化,官本位倾向也在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

技术转移的支撑体系不完善。政策法规和风险投资等社会配套机制尚不完备,高校也缺乏一支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理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尚不健全,包括专利转化、产权交易、资产与技术评估、法律服务、会计事务、成果展示等创业环境的建设滞后,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的发挥。高校科研人员职称评定主要考核论文(著作)发表数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等量化指标,科研人员几乎不做市场调研,很少考虑成果转化、执行性和实用性。在发达国家,专利资料调查和市场调查是选择课题的主要依据,而在我国文献调查仍是高校科技开发活动的基本决策依据。据统计,只有文献调查的项目高达69%,而做过市场调查的项目只有34%,做过专利调查的仅有29%。

创新基地的规模、结构、水平有待提高。高校的科研基地学科覆盖面窄,规模偏小,科研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现象仍较严重;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的机制尚未建立,集成创新能力弱,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基地相比,我国高校的创新基地的高水平的数量、论文的总被引用次数、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次数,篇均论文被引用次数等都有很大差距。由于学科面窄,学科交叉和人员流动不够,我国高校创新基地解决国家战略问题和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

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从人口和GDp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及在校学生数在省级区域分布总体上比较均衡,但部分区域的均衡性较低;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分布不均衡,省会城市密度过大,地级市比例偏低;研究型大学在各省级区域分布很不均衡,部分省和直辖市比例偏高,部分省级区域过低。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高校部级成果、高校部级科研基地的布局在省级区域及四类城市的分布均呈不均衡性,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比例偏高。高校与区域合作的机制运作不畅,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等。

学校科技论文篇4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数据显示: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统计,2013年度,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20.41万篇,其中82.77%的论文产自高校。而在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表现不俗”)的69064篇论文中,仍然有82.7%出自高校,在“表现不俗”的论文占本校全部论文比例统计中,苏州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摘揽前三甲,比例超过45%。在2013年全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75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高校,其中北京大学6篇、浙江大学6篇、复旦大学3篇、哈尔滨工业大学3篇、东南大学3篇。高校依然是科技的“主力军”。

2013年,高校R&D折合全时人员占全国9%,R&D经费占全国7.6%;然而,高校牵头承担“973”项目占全国68%,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占67%,牵头仪器开发专项或承担子任务占90%,获得三大奖占全国60%;发表SCi论文占全国82.77%。高校用全国9%的人力和7.6%的经费,实现了发表SCi论文数超过全国80%,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占据半壁江山,有效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在国际科技激烈竞争下,高校的R&D经费尽管逐年增长,但所占份额仍然较低,可在论文等科研方面的投入产出效率却非常高,高校科技的指标比例仍在稳中有进,数量份额仍在不断提升,显示出高等学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始终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位重要,作用独特。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学校具有丰富的人才和学科优势,建有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已成为我国组织实施各类科研任务的主阵地之一,有信心有能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做出更大的贡献。教育部正着力指导高校创造性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主动调整思路和部署,充分挖掘制度红利,坚持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谋划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三并举,实现由学科导向向需求导向、由封闭分割向开放协同、由要素分散向资源汇聚三个转变,提升科技创新、支撑教育、服务发展三种能力,进一步释放创新潜力、催生重大成果产出、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科技强、人才强带动经济强、国家强,肩负起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崇高使命。

附:

学校科技论文篇5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风气还不浓,意识还比较淡薄。许多学生还把学习定格在“接受”型学习上,还没有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因而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到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上,还没有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统计中发现,有近88.2%的学生把课余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5.3%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和研究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类活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才是最关键的,这才是提高综合测评名次及获得奖学金的唯一途径。由此,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薄,风气还不浓厚。

2.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影响面还不够,广泛性不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总是集中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这些学生对参加科技活动有足够的兴趣,而且也在科技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尽管这部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给学校争得了荣誉,但我们冷静地看,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影响面很小。究其原因,多数学生觉得课外科技活动离自己还比较远,自己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而就放弃了科技实践活动的机会,同时学校组织、动员的力度还不够,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竞赛、轻普及”的短视倾向,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对优越的科技活动场所和空间。

3.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良性机制还没有形成。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目前,很多学校缺少统一的规划,把它变成随机性的活动。遇到重大比赛,便组织学生参加,缺少平时的经常性的训练过程,没有完备的激励和制约措施,学生参加不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完全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爱好,这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往往是组织者着急而学生不愿意参加,或者是学生想参加而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二者思维脱节;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对课外科技活动没有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和带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学校都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4.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保障措施不到位。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无论从政策上、经费上、保障上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许多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都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在时间上,由于教学计划中课程总学时较多,学生的课外时间甚少,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难有充分的保证;其次,在与学生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在谈到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时,都反映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指导,或者没有开放的实验场所,限制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再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缺乏充足的经费保障,没有专项研究基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而对这项工作望而却步。

二、开展大学生课外

科技活动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普遍问题,坚持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前提,以深化改革促进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为动力,通过围绕“一个核心”,明确“四项内容”,确立“一个体系”,建立“五个机制”,调动“两个积极性”,对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我校大学生科技活动逐步实现了有领导、有组织、有规划、有基金、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的“七有”工作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1.围绕“一个核心”,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了合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新局面。我们坚持围绕“一个核心”――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核心,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将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写入了我校的“十五发展规划”和我校“第八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学校有关领导曾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讨论如何深入有效地开展我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务、科研、科协、宣传、各级学团组织和学生工作各个有关部门,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新局面。

2.明确“四项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效性。(1)大学生科学普及活动。近年来,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利用广播、刊物、竞赛、展览等手段,提高课外科技活动的开放性和可参与性。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尤其是科技学术类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创建了10多个校、院系两级科技社团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能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平台”和“阵地”,在校园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断朝着科学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2)大学生科研开发活动。几年来,组织我校学生参与科研开发,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促进了大学生科研开发活动的蓬勃开展。(3)大学生科技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和管理部门进行电脑技术义务服务,深入农村、企业、基层,开展技术培训、项目咨询、产品开发、技术维修等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良好反响。(4)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活动。我们积极探索以举办创业大赛为着力点,组织成立的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为创业大赛的举办提供了组织条件,带动课外科技活动的全面开展。如组织大学生进入三维数码城、三维集团开展创业活动,成立了科技创业团队,组织开展电脑技能大赛、创业计划设计大赛、创业成果展等活动。

3.确立“一个体系”,突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计划性和目标性。确立了“一个体系”,即确立大学生科技活动目标管理体系,大学生科技活动实行目标管理。确立远、中、近三个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的结构,一是研究制定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长远规划,二是明确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中期目标,三是提出大学生科技活动阶段性工作实施计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学术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4.建立“五个机制”,确保大学生科技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建立了“五个机制”,即建立大学生科技活动领导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的运行机制、大学生科技活动服务保障机制、构建大学生科技活动引导激励机制、大学生科技活动成果评审机制,形成了科学有效开展科技活动的运行机制,使大学生科技活动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5.调动“两个积极性”,确保大学生科技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选择优秀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大力支持教师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引导学生辅导员老师把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著作阅读、学术讲座报告会、专题研究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奖惩机制,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和撰写科技论文,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项目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加强了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增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使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学术讲座、科技论坛、科技竞赛、图片展览、模拟演示等科普活动,如“百年诞辰,百家争鸣”综合知识竞赛,“创业、立业、成就事业”科技报告,“微软认证”科技讲座、科技“百步梯”计划,“每月论坛”――科技知识讲座等活动,激发了学生越来越高的创造热情。

2.完善了大学生科技论文评选制度,大大促进了大学生科技理论水平的提高。几年来,组织开展科技论文大赛,有80个论文写作小组共300多名同学参赛,上交作品100余部,其中优秀作品60多部,组织编辑了《大学生科技论文集》,营造了校园科技文化的氛围,提高了大学生科技理论水平。

3.加大了科技创作和技能大赛的组织和管理力度,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扩大了举办大学生科技节、电脑节、科技创新竞赛、科技成果展等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科技活动水平。如举办了“飞翔”航模飞行表演,学生自制的飞机模型、航船模型、车模作品60多件;“e彩纷呈――大学生音乐影视FLaSH原创大赛”,全校有将近270余名电脑爱好者参赛,征集作品100多部,有约1000多名学生观看了比赛。

4.加强了对大学生参加全国性科技大赛的组织和领导,使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每年与教务处、数学系、电子科学学院等单位一起,建立一系列鼓励措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与上海广茂达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在我校举办了“智能风暴”机器人灭火大赛,全校有400多人报名参加,1000余名学生观看了比赛。

5.建立了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制度保障体系,使科技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制定和完善了《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校院系两级管理规定》、《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管理规定》等近10项规章制度,建立和规范了大学生科技协会,成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成立了如电脑爱好者协会、网络爱好者协会、发明家协会、无线电协会、创业者协会等社团,使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走上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搭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舞台。

6.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开创了校企联合共创科技活动的新局面。近年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大庆三维数码城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平台,科技活动尽展学子风采”系列活动,如大学生“创业、立业、成就事业”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2004年大庆数码节暨信息化论坛”,举办“2004年三维数码杯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等,学生的参赛作品400多部,参赛学生人数达1000多人,观看大赛的学生人数近2000人。

四、理论水平与推广价值

学校科技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考核激励

高校实验室的宗旨在于通过加强科技成果商品化与产业化等创新管理,以更多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性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但是迄今为止,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导向上,教育部门没有引入必要的专利评价及其激励的导向性指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导致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一、技术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a、B、C、D、e五所高校的情况来说明问题,其中C为军工院校。

(一)对技术人员的考核制度不健全

职务发明奖酬制和专利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的表现。目前上述五校均未设立技术人员的专利考核指标体系,科研人员的业绩主要体现在岗位工作量及其与论文的关系上。除了a不将专利申请、授权计入个人科研工作量考核,与论文无等同关系外,其余四校都将其按一定标准折合为科研工作量及相应等级的论文数,只是各校折合量大小异同,表明各校对专利价值取向有所差异。

(二)对技术人员的激励制度不健全

1、激励重点不同。a以获得专利申请号予以2000元奖励,授权后再奖励2000元为规则,但2005年该校政策改革,已将激励政策改成获申请号1000元,授权3000元,表明该校的激励政策价值取向已转为获权倾斜;e因专利数较少,给予专利申请资助力度相对较大,如专利申请时除费学校补助1/2外,其他各项费用、及授权后前三年专利年费全由学校专利基金支付;D对资助对象分类管理较为深入,如对有课题经费的专利申请者,资助其费,较好地解决了资助力度适度与减少学校资金压力的矛盾;C因其军工性而使其具有特殊激励规则。据不完全统计,该校每年减免费用可达20到30万元。

2、激励力度不同。e给予发明专利授权奖励力度最大,奖励6000元,旨在刺激发明专利量的上升;D、B给予发明专利奖励5000元,表明该校对专利授权的重视程度;a对专利权获得者奖励2000元,较其他学校而言,奖励力度较弱。五所学校中,对外观设计不奖励(虽然c有外观设计奖励办法,但无人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可见,高校专利多为技术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与其他科技成果形式的激励相比,校方给予专利激励的力度较小,且未能与获奖、发表核心论文的奖励权重相协调。以发明专利与论文奖励权重为例,C可折合成2篇SCi论文;B、e可折合成SCi论文;D折合2篇全国核心刊物论文;a的发明专利与论文没有折算关系。

(三)转化阶段的激励滞后

专利技术实施转化后,各学校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奖励政策有所不同。相比而言,a的奖励力度最大,获利所得的5000给教师、5000给学校和学院(两者对半分),表明a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点已转向以专利转化、专利市场价值的实现为主。e的专利实施分为使用、与他人合作转化专利技术两类,并规定自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三年内从产业化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奖励专利发明人和专利实施的主要贡献者。仅仅是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的比例,未能结合学校实际有所提高,以激励创新。D对于各种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专利技术比非专利技术多奖励8%,激励科研人员专利转化的积极性。C专利技术转化一般学校占股,收益以科技经费的形式返还课题组。B按学校横向科研项目规定执行,学校和学院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剩余的收益以科研经费返还课题组,比例约为80%。

目前各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奖励措施主要集中在申请和授权奖励,通过物质奖励使科研技术人员尝到甜头,增强其专利意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专利转化环节,虽制订了具体的奖励措施,但未能有效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激励政策未能产生实际效果。调查显示,各校对科研技术人员的激励侧重于物质激励,忽视成就感、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的集成创新型组合激励。

二、应对措施

(一)完善技术人员考核指标

在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中,将技术人员专利考核指标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并形成制度化。由于学科属性的不同,这些硬性指标适宜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医药等工科,对经济、管理、文学、理科等学科不适用。在职称评定时,提高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在评定体系中的权重,将专利权的获得与科研成果奖励的获得、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同等对待。同时,加入专利转化率的考量指标;在教师年终工作量的考核中,专利业绩应记入教师工作量,对其劳动的成果予以肯定,体现人性化,以此激励广大教师从事科技创新和申报并实施专利的积极性。此外,在科研项目各阶段也应增设专利考核指标,强化科研人员的专利申请、转化意识。

对立项阶段专利考核主要体现为查新审核、知识产权条款审核。拟立项的建议书应有先期专利文献检索的要求,将查新工作的开展作为项目申报的前提条件,要求项目申报者必须充分做好调研、查新工作,不适应市场需求、不具备创新能力的项目不予立项。

对项目实施阶段的实验室管理主要体现为督促项目团队对专利的跟踪检索,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求得智力成果专利三性的持续有效性,并适时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有效性秘密保护与登记等具体专利考量。

科技成果阶段,重点审核转让、许可合同中的技术归属、专利技术的评估、经济利益的分享比例等具体条款:考核专利的维持、续展、终止等有关事务,按时缴纳专利费用事宜。

学校科技论文篇7

[关键词]科技写作教学内容学习期望选课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2-0138-03

一、引言

科技写作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无论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还是在未来的就业与继续深造过程中,都无法避免地多次接触各种类型的科技写作。例如,目前在国内高校广为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URt)就要求本科生独立撰写项目申报书及后续的开题、中期和结题报告,又如本科毕业设计从开题报告到最后的毕业论文都无法脱离科技写作基本技能。而学生就业以后即便没有从事科研工作,也无法避免地会与科技写作打交道,比如起草技术合同、撰写专利等。

对于首都北京而言,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神圣使命,努力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发挥支撑作用。首都高校本科生有大部分未来都会投身于首都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科技写作技能显然已经成为首都高校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1]

在欧美的大学理工科系中,在专门的课程之外,关于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的写作,一般要讲20-30学时,有的大学还设置了攻读科技写作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社会上还出现了以科技写作为职业的科技作家和科技记者。在我国,近几年来,有的大学将它列为选修课,有的大学开设了讲座,一些工厂、研究单位、学会、协会相继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讲习班、报告会,这些都受到了广大学生、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科技写作课程在首都多所高校都有开设,很多高校还专门开设了专题讲座。但一些高校将其侧重于研究生教学,本科阶段没有给予足够重视。[2]绝大多数本科生在大学的前7个学期都几乎没有自主地完成过科技写作,有些学生甚至不会查阅最基本的中文文献,直至最后的毕业设计环节才真正接触科技写作,但为时已晚,只能草草了事。此外,某些学校开设了主要针对科技论文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没有涉及其他众多类型的科技写作,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将“科技写作”设置为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来实施。笔者所在学校将也是如此,并已开设了近10年时间,目前为24学时/2学分,每学期开设一次。每年大约100人左右选课。为了全面了解选课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期望,笔者从选课主观目的和具体教学内容期望两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对2013年春季选修该课程的110名同学在课前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发问卷110份,收回105份,有效份数101份,调查结果及具体分析如下。

二、选课主观目的分析

对学生选修“科技写作”课程的主观目的进行了两方面的调查:一是选课学生主观上对学习该课程有意义程度的调查,二是学生选修该课程的最主要原因。调查结果分别如图1、图2。

由图1可见,21%的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非常有(意义)”,63%的学生认为“有意义”,而选择“无所谓”、“没有(意义)”和“非常没有(意义)”的人数仍然占16%。

根据图2,选课最主要原因中的两个积极选项“个人兴趣”和“学习知识”共占59%,两个消极选项“凑学分”和“跟风”则为41%,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必须注意到的是,五个单选项中,“凑学分”的比例最大,仅一项就超过了总人数的1/3。

结合图1、图2可见,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科技写作”课程掌握有用的知识或技能来充实自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课为了凑学分或跟风而选,所以在图1中“非常有(意义)”的选择人数不高,“无所谓”选项的比例也不低,说明很多学生虽然主观上认为选修该课程有意义,但对课课程的认识程度及选课意愿不够强烈。

三、具体教学内容期望分析

科技写作类型多样,为了明确选课学生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期望,结合本科教育阶段可能或必然遇到的科技写作类型进行了调查,包括专利申请材料撰写、科技论文撰写、URt申请材料撰写、毕业设计撰写。四种教学内容的必要性调查结果分别如图3、4、5、6所示。

总体上看,四个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均很好,选择“有(必要)”的比例均为各自最高。

图3、图4、图5中选择“有(必要)”的人数超过50%。图6认为“毕业设计撰写”、“有(必要)”学习的人数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较低,约为46%,但选择“非常有(必要)”的则明显高于其他教学内容,高达37%。综合“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两项之和来看,选择比例最高的为“毕业设计撰写”,这说明学生普遍认可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学习毕业设计撰写方法的必要性。

为了对比各项教学内容的学习必要性,选取“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投稿与发表”、“文献检索方法”、“专利撰写与申请”、“毕业设计写作”等五种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性排序调查,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图中各项数据为具体人数。从“排名第一”比较发现,将“科技论文写作”和“科技论文投稿与发表”选为第一的人数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然后依次是“文献检索”、“专利撰写与申请”、“毕业设计写作”。

为了定量考查各项教学内容的学习必要性,给每个选项赋予权重。为简便运算,假设各选项的权重为等差数列,“非常有(必要)”、“有(必要)”、“无所谓”、“没有(必要)”、“非常没有(必要)”依次对应“5”、“4”、”3”、“2”、“1”,将各项教学内容的五种必要性权重求和,得到总的必要性。为统计方便,将计算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必要性如图8所示。根据图8,“科技论文投稿与发表”的学习必要性最高,说明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更加注重学习带来的实际结果或成果,然后依次为“科技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专利撰写与申请”、“毕业设计写作”。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对未来就业、继续深造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更有学习的必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重视教学内容对未来的实际和实用价值,更注重结果。显然,大部分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涉及专利写作,因此“专利撰写与申请”的学习必要性偏低;而“毕业设计写作”虽然在短期内关乎学生的毕业,但其撰写方法与技巧对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实际意义不大,导致其学习必要性最低。

四、教学内容改进建议

1.结合学生选课的主观目的来看,今后应增强学生对科技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定期开设专题讲座等各种宣传教育的同时,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甚至可以将其设置为通识教育的必选课,进一步强调科技写作的重要性。此外,可以尝试将“科技写作”课程作为申报URt等大学生科技创新类项目的前提条件之一,督促学生重视科技写作,并能够明确科技写作教学内容的实际意义,促进教学内容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2.本学生在校期间涉及独立完成创新性科技工作和取得新成果的机会不多,但却多次涉及文献调研型课程大作业以及毕业设计中的文献综述等环节。因此,建议针对“科技论文撰写”教学内容的讲授应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侧重讲解综述型和实验型论文,为其他课程的大作业及本科毕业设计、URt项目申请做好铺垫。

3.应适当增加与学生实际学习及未来工作有直接关联的教学内容。例如,适当增加URt申请材料撰写内容的讲解,从本科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项目申报和科技材料撰写能力。例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科技论文规范与发表流程”的学习期望最高,这很可能是因为该内容与学生未来工作和继续深造有直接利益的原因,然而该内容在绝大多数学校的“科技写作”课程中均为提及或仅轻描淡写,因此应给予足够重视。而“专利撰写与申请”由于本科生在校及未来工作期间涉及的机会相对较少,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期望不高,建议在授课时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即可。

4.应将“科技写作”课程与“文献检索”课程有机整合。[3]很多学校专门开设了“文献检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然而绝大多数学生选修以后仍然没有掌握查阅科技文献的基本技能。由于科技文献检索是科技写作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因此建议在“科技写作”课程中专门设置一定的学时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强化,讲解核心的、关键的检索技巧。此外,还应讲授一些科技文献检索的辅助功能,例如如何借助CnKi查询某学科的学术趋势、学术热点,如何借助CnKi翻译助手完成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撰写,这些内容都是科技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5.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撰写也比较关注,但由于“科技写作”课程的选课主体为低年级学生,因此建议教学中适当增加该部分内容,但不必详细详解,仅需介绍文献综述、专业英语翻译、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撰写格式等关键环节的基本写作方法与常用技巧即可。在毕业设计开展前期,即第七学期末,建议学校应专门针对毕业设计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详细讲解毕业设计的撰写方法与技巧,这也是目前很多学校缺乏的环节。

6.应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自身优势,如借助学校学报编辑部的师资力量[4],在“科技写作”课程中用2到4学时专门讲授“规范投稿与发表流程”,借助图书馆的师资力量,讲解CnKi使用技巧,从而打造出更加实用和具有针对性的“科技写作”精品课程。

[注释]

[1]许杰,杨基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之实践导向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2):93-95.

[2]宝月,宋建,高热雨,李波.加强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研究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82-83.

学校科技论文篇8

[关键词]技术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29-03

在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大众化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1998―2004年,我国共新增设本科院校171所。技术本科院校是新建本科院校中走技术应用发展道路的一类学校。随着技术本科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逐年增加,青年教师的比重也逐渐增大。青年教师是技术本科院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所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健康蓬勃发展的保证。

技术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要遵循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还要符合技术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技术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其特殊性。

(一)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

青年教师成长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实践过程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美国学者卡茨认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可分为求生存、巩固、更新和成熟等阶段。我国学者张民选先生提出教师成长六阶段论,即教师成长需经历职前教育期、入门见习期、热情建构期、专业挫折期、稳定更新期与离岗消退期。虽然国内外学者的划分标准和方式不尽相同,但大都认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探索、反复借鉴的过程,并无绝对的界限,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反思、更新自我的过程。

(二)技术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1.技术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

我国教育家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技术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狭义的技术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有独立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培养技术员类人才的职业准备教育,包括中专、大专、本科以及研究生等多个层次。技术本科教育即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是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基础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与职业准备、实施技师基本训练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技术本科教育是技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

2.技术本科教育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根据在社会活动中的职能分工,可将社会人才分为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与技能型四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人才之间出现界限模糊的迹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步上升,这就要求不能把各类人才所担负的工作岗位绝对化。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技术本科教育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工作岗位多在生产、管理第一线,除补充、完善工程型人才的工作,将工程型人才的具体设计方案转化为现实产品外,还能独立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甚至可以承担技术改造与更新的责任。这类人才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能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将技术创新应用到生产与生活中去。

3.技术本科教育强调校企合作

技术本科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本科层次的教育,具有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其肩负着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需求的使命,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耦合点。这种新的使命和职能决定着技术本科教育在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等方面要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依托行业、企业办学,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是技术本科教育生命力的维系点,是其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

4.技术本科教育需构建“双结构型”师资队伍

技术本科教育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岗位技能,因此技术本科教育强调“双结构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双结构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教师结构来说,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二是从教师个体来说,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逐步向讲师―工程师、讲师―注册会计师等复合方向发展。

(三)技术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特殊性

基于技术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技术本科院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1.青年教师必须加快缩短适应期年限,通过个人努力熟悉学校环境,尽快完成两个角色转变,一是由大学生、技术员等向教师的角色转变,二是由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的转变。

2.青年教师要进行多样化学习,校内向名师学,校外向同行学。向有良好师德修养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能够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利用假期进行国内外访学,参加境内外各项学术交流活动,能够开拓青年教师的视野,扩展其科研思路。

3.青年教师要积极投身于科研活动。参与科研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推动青年教师投身科研也是技术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在项目申请、工作规划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给予经验指导,同时学校在校内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审批上应向青年教师倾斜。

4.青年教师必须逐步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双结构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比重逐渐加大的新生力量,尤其要加强对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青年教师可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

二、技术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为适应因学校转型而引发的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形成中青年相结合的教师梯队,保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及企业对理论指导的需求,技术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变得越来越紧迫。

(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转型引发师资队伍建设调整

技术本科院校在升本前的专科时期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因此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重专业设置,轻学科建设。而本科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升本后的技术本科院校应强化学科建设。在发挥自身办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技术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主体应是技术学科,以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主。应当承认,技术本科院校由于起点底、基础薄弱,而学科建设又是一个漫长且不断优化的过程,引发了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的调整,需要建设一支具有技术本科院校特色的中青年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汇聚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培育优秀的学术团队,从而提高技术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

(二)从教师队伍的职业生涯及专业发展角度看,青年教师要从教学型转变为教学科研并重型

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单纯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还存在着教师自身完善与高校发展定位的协调一致性问题。技术本科院校不同于研究型、综合性高校,相应地,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特色创新就在于它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教师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从教学型转变为教学科研并重型。因此,青年教师在追求其职业生涯成功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结合技术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来对自己担负的各种教学任务进行全面规划,同时学校要参与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立相应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制定符合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符合教师职业发展的生涯设计,并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进行开发与管理。

(三)从企业需求来看,迫切需要有深厚理论基础的教师参与科研开发

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不仅是技术本科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从企业来讲,一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经验知识丰富而理论知识缺乏,因此在科研攻关、技术创新中迫切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真正好的企业导师可以增加企业在设计和理论方面的知识,参与企业的科研开发,帮助解决企业中的一线问题。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能够实现技术本科院校和企业的双赢。

三、技术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

(一)支持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深造

初入职场的青年教师面临着提高学历层次的需求,技术本科院校应该在注重实用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支持教师在职继续学习深造,攻读硕博士学位等。教师继续学习可以采取“边工作、边学习”或“工作一段、学习一段”的形式,使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技术本科院校还要积极开展国外访问学者计划,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促进与国外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

(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知识技能培训

技术本科院校首先应重视对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培训,按照高等教育对系统理论知识的要求,开设教育理论培训班,邀请各类教育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方法和教学工作规范等方面的培训,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技术本科教育的教学规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执教水平。

其次,实践技能的培训也不容忽视。技术本科院校可聘请专家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开展讲座或利用寒暑假期对青年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有些技术本科院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教授、副教授为青年教师担任导师,通过随堂听课、指导课件与合作研究等形式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同时可以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专项知识技能的培训。

(三)开展青年教师校外挂职锻炼工作

技术本科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和企业发展平台,实施青年教师校外挂职制度,挂职青年教师深入参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严格按照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标准进行考核。学校可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青年教师和保障挂职制度的实施,拿出专项经费作为挂职津贴,规定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有企业及科研院所实践经历,成立青年教师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等。

参考文献:

[1]刘素婷,王久梅.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20).

[2]段作章,朱倩.基于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建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1).

[3]郭耿玉.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论文,2008.

[4]周江林.技术本科教育:内涵、特征及发展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5]廖胜文.论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规律及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学校科技论文篇9

【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于艺术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来讲,就是走学校与艺术院团结合之路。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重点实施的“十大计划”的第二项计划就是“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北京市杂技学校自建立之日起,即与中国杂技团资源共享、统筹统管,形成了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这种“团、校一体”的办学模式下,中国杂技团派领导担任学校、专业教学负责人,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参与期中、期末考评,监控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演出剧场;北京市杂技学校为杂技团演员进行专业训练、文化课培训、学历教育,根据杂技团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演出剧目的编导、音乐设计、视频制作、节目单制作、艺术人才培训等,双方共享教学、演出资源,降低育人成本等,形成学校、杂技团的双赢。

一、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团、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以服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德艺双馨、高质量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为特色,广泛吸收中国杂技团资源,加强与相关艺术团体的密切合作,构建“团、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坚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课程开设与艺术发展同步、教学设备与各专业道具更新换代同步、培养方案与市场变化同步的四条原则,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艺术院团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双导师双评价”质量评价体系,使之成为学校探索“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蓝图。

(一)“团、校一体”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杂技专业作为学校的龙头骨干专业,承担着为中国杂技团输送优秀学员的重任。学校与杂技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面试、招生、组班,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考评学生学业,学生毕业后按订单协议进入中国杂技团工作。

(二)“团、校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形式。学校与中国杂技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杂技团的演出市场,根据演出需要和学生学习的节目成熟情况,定期参加天地剧场的演出,在演出中检验教学效果,在演出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

为更好地培养杂技后备人才,学校与中国杂技团共同创立了“未来之星”艺术团,打造了《杂技第一课》(a、B两版)《杂技第二课》《未来之星的梦》等实习剧目,在实训基地常年不断地进行实习演出,既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也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此外,学校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开展实习实训。近年来,各专业学生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以及人民大会堂的各类庆典演出,80名学生参加了残奥会开幕式演出,14名学生参加了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出,40多人次参加了中国杂技团《魔法传奇》晚会的演出,舞蹈专业还有40名学生参加了中国杂技团建团60周年专题晚会“一封家书”的演出。

(三)“双导师双评价”质量评价体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又有杂技团专家的指导;学生每学期期末考核评价由学校和杂技团共同组织考评组,进行“双导师双评价”。通过这一评价体系的实施,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适合杂技团的需要,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有针对性。

二、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一)构建技能型教学体系。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杂技专业以“节目为中心、学演结合”培养人才,根据实际演出需要排定节目,根据节目训练;二是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改变基于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构建基于工作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深化教学改革,各专业融合发展。基于建校目的、办学模式、市场需求、就业渠道等主客观因素,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以杂技专业为龙头骨干专业,各专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一方面,其他各专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杂技专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将舞蹈的身韵、美术的审美、影视表演的舞台表现力、武术的精气神导入杂技专业教学,充实杂技教学的内涵,从而使培养出的杂技演员不但专业技术水平高,而且综合素质、艺术修养好,表现力、创造力强,受到杂技界普遍赞誉。另一方面,杂技专业也为其他专业提供帮助和支持,各专业之间在教学上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杂技专业为舞蹈、武术专业的技巧等提供师资,舞蹈专业为学生开设杂技、武术、表演等兴趣课,美术专业组织学生到杂技排练现场写生等。多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推动了培养艺术人才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化,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使他们在就业或升学时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三)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在研究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律和难点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管理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使教学管理有利于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学校新修订了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各专业课程建设方案等管理方案,根据“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重新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教学指导方案和核心课程标准等,使之更符合学校“团、校一体”的发展战略。

(四)加强教材建设,推进教学科学化。学校坚持“严格管理、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杂技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认识到杂技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培养杂技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在原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探索,积极借鉴和吸纳国内外杂技艺术领域及体育学、教育学、创造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历时三载,编写并出版了《杂技教程》一书,填补了杂技教育事业的空白,推动了全国杂技教育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受到杂技界、杂技教育界的广泛好评,美术系自编的教材也获得全国教育成果二等奖。

三、培养“产、学、演、训”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夯实“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产”指艺术生产,是教师的艺术创作。“学”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演”指教师参与演出实践。“训”是指教师的培训。“双师型”教师应该既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规范的专业技能培养指导能力,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他们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及相应的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艺术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在杂技专业开设教师形体培训课程,发挥学校多专业融合发展的优势条件,由舞蹈专业教师担任课程主讲。这一举措填补了杂技专业教师及杂技团在校兼职教师在形体训练方面的空白,从而适应了教学发展的需要。

中国杂技团积极配合杂技专业的教学,指派资深专家兼任学校杂技专业教师,并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优势,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学校也通过选派教师到杂技团实践、锻炼,培养一批既精于理论教学,又善于表演实践的教师队伍。

四、加强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为“团、校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教职员工积极撰写学术论文,成果喜人。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广大教职员工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倡导教师不做教书匠,应该成为研究者,在教学领域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在教学中要有前瞻性,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学校教科研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学校教师在近年的各类征文比赛中屡获佳绩。仅2010年就有近130人获部级奖项,占全体教职工比例达80%以上。这些教师都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撰写论文。从选题到成文,都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特色,既是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也是推动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理论基础。

(二)全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教科研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为适应学校“团、校一体”的发展战略,在校长的率领下,学校以《“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共有10个校级重点课题、36个校级一般课题。其中《“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团、校一体”系列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将包括6个专业(杂技、舞蹈、美术、表演、滑稽、武术)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指导方案、核心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及相关学术论文。学校每年投入50万元作为教科研经费专用于课题研究,这充分体现了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的极大重视。

(三)“团、校一体”战略发展系列丛书出版,不断攀登。以“攀登”为主题,学校出版了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团、校一体”系列丛书(简称“国艺丛书”)。2010年,以“迈步与初探”为年度主题,出版了《2010年教科研年会集》《2010年教师获奖论文集》等。丛书的出版既是对先前成果的汇编,也是对师生未来学习工作的激励,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同时也向兄弟学校及社会展示了学校的风采。学校将2011年的主题定为“实践与求索”,2012年的主题定为“提升与展望”,我们应把这项工作坚定不移地做好、延伸下去,为学校明天的辉煌添砖加瓦。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其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北京市杂技学校与中国杂技团相互依托、双赢互补,在探索中前进,以“团、校一体”模式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建构了“团、校一体”的办学模式、“演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合作育人、产演结合、服务社会、多元定位、全面发展”的“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及“产、学、演、训”一体化的“团、校一体”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坚信,在团与校相互支撑、共谋发展的前提下,一定会把北京市杂技学校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有世界影响的艺术名校。

参考文献:

[1]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6]thomasR.Guskey.教师专业发展评价[m].方乐,张英,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学校科技论文篇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和定位增加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应地,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多重战略目标。英国教育家纽曼提出大学的首要职能是教育,即通过教学传播普遍知识。19世纪末期,德国洪堡在创立柏林大学时主张科研是大学的第二个职能,即通过理论研究和成果应用推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目标可归纳为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一)教育服务: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教育服务职能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现代农业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要求农业专业人才具备宽广的理论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对农村干部和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专题教育和技能培训,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理论专家和实践工作者。

(二)科研服务: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发挥科研服务职能,为现代农业提供先进技术研发成果并推广应用,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在研发基金和课题专项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建设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等形式,组建研究项目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通过政府主导、校企联合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政府财政支助和政策扶持,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创办科技成果推广实体机构,解决农业生产流通领域技术难题。

(三)社会服务:决策咨询与社区建设

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既包括为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市场调研和发展规划等决策咨询服务,又包括在农村地区宣传新观念和传播新知识,促进城乡文化交融,改善人文氛围,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要素

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势资源和支撑保障。概而言之,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素包括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其中,人才、科技和信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物资、观念和环境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并改善农村社区环境,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要素。

(一)“人才”是基础

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科技和管理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为各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适应各地区、各时期农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制定灵活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培训模式,培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科技”乃关键

科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科技创新、科技传播及科技应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已从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中心向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转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村福利水平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应用孵化。高新技术研发和传统技术革新既是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服务的体现,也是服务“三农”、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

(三)“信息”创平台

信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网络平台,“三农”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共享与运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整合资源,联系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和消费者等新农村建设多方参与主体的现代化手段。高等农业院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企业数据库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产品交易拍卖平台和涉农电子商务平台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市场供求服务信息,在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之间传播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协助政府管理决策参考。

(四)“物资”成支撑

物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高等农业院校可将图书资源、体育场所、医疗设施、教学设备、计算机及网络等物质和设备为当地农村和农民服务。高等农业院校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等在社区的共享为农村地区福利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

(五)“观念”为先导

观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向标,倡导“科教兴农”理念,帮助农民树立现代农村文化观念,推广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高等农业院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师生下乡实践,建立农村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推动城乡文化交融,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六)“环境”作保障

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因素,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地区政策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氛围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高等农业院校为改善农村社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路径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服务目标定位,有机整合服务要素,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基础、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等因素,立足各地区、各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合理选择并组合各种服务路径,以实现教育效益、科研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最优。

(一)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

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树立“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必须始终把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作为第一社会责任,以科普为载体,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经营和管理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将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校史、校训和校园文化中,通过举办征文、摄影、书画、歌咏比赛等主题的文娱活动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闻媒体宣传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能和社会影响力。

(二)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培养知识基础宽厚、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本科生;二是培养高素质的能够胜任交叉学科研究任务的优质研究生。高等农业院校应以传统农科专业为核心,实施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校+农业企业”、“学校+农村”、“学校+农业协会”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综合运用互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三)构建以农为本课程体系

高等农业院校应着重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的学科和课程特色,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营销和农业旅游等特色学科专业,采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形式,综合考虑农业特色、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国际办学经验等因素,构建公共必修课程系统、农科专业课程系统、交叉学科特色课程系统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课程系统,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与此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应结合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开设综合课程体系,开展对农业企业员工和农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重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四)发展农企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此,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路,坚持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并重,携手农业企业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农业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其既是农业创新人才的需求单位,又是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经验和经营管理实践案例的提供者。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携手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旅游企业等,构建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实践基地,采取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科技活动周、学科竞赛、调查研究等具体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锻炼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农企教学实践中获取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相关农业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五)实施技术研发推广机制

高等农业院校应大力开展跨领域、跨产业的研究与合作,引领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具体而言,高等农业院校可通过实施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技术研发推广机制,组织科教人员定期下乡调研,鼓励科研专家深入基层讲学,成立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企业研究中心、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心等以农为本的科研项目小组,加速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成果的实际推广应用。同时,在薪酬设计、科研论文奖励、课题立项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应着重向对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从而调动教科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设立管理决策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