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音乐结业论文十篇音乐结业论文十篇

音乐结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5:44

音乐结业论文篇1

关键词:音乐学论文写作学科知识体系构建

笔者认为,作为名词来看的“音乐”研究涉及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图像学、音乐音响学、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是有关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作为动词来看的“音乐”则涉及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是有关人类一切与音乐有关的行为。俞人豪先生的《音乐学概论》①一书中认为音乐学所研究的范畴应该是包括一切与音乐有关的事物。书中将音乐学的各个学科总分为三大类,即历史音乐学②、体系音乐学③与民族音乐学。由此可见,音乐学涉及的各门学科中有“双重”或者“多重”的研究范畴亦有“边缘”或者“中间”的学科知识交叉。因此,针对音乐专业开设的《论文写作》课程中皆应囊括上述各学科知识,以便启发和引导学生更好的选题和撰写音乐专业论文。

一、文献搜理是起点

文献“是记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一切载体的总称”④。因此,对于撰写音乐论文来说,确定一个选题后,首要任务便是搜集相关音乐文献,并通过案头整理、分析和研究进行适当的取舍。因此,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论文写作》课程中,还应讲授有关文献与文献学的相关知识。音乐文献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文献虽有共通性但更具其学科的特殊性。音乐文献不但包括以书面文字记录下来的文本类资料,还包括与音乐有关的各类实物乐器、乐谱、图像以及录音、录像等,上述种种都应纳入文献搜理的范围之内。

目前音乐专业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搜集文献的途径一般以图书馆藏书和网络资源为主。相对于图书馆中书籍类的文献来说,网络上的文献资源更加多元多样,但其中也不乏谬误和糟粕之说,因此鉴别网络文献真伪以及针对选题筛选可用材料也是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中应当授予学生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之网络文献资料较多,如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即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即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等,皆可从中获得相关学术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纪要、年鉴等作为可靠的文献参考。

二、历史研究奠基础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了解任何事物之基础,就是想要明了其历史,音乐也不例外。对于音乐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在其必修课程里安排的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或欧洲音乐史)等史学类课程都是与历史音乐学密切相关的,是音乐学学科中关涉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内容。在音乐专业毕业论文中单纯的阐述某一音乐现象或某一乐种历史的研究算是最初级的追源溯流,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程度的相关历史便可完成。然而,若上升至对某一音乐历史的研究,则不但需要熟悉历史,更要掌握音乐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步骤,包括对前人已有研究的分析与总结;对史料搜集整理与辨析使用的能力;对史学研究状况的通达与展望等。

此外,与音乐历史有关的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等也对研究历史有极大的帮助。利用考古学的学科知识对与音乐相关的实物史料进行研究这是音乐考古学和音乐图像学的基础工作,可以认为是历史音乐学中的一个范畴。东方音乐也好,西方音乐也罢,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国家、民族的音乐,都或多或少留存下相关的实物材料,即经历了历史淘涤留存至今的一切与音乐有关的遗物或者遗迹。这些埋藏在地下若干年的古物,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与挖掘,在音乐学家的辨析与整理后得以重见天日,像当代世人展现出古代人类社会中音乐的面貌,比如墓穴中挖掘出来的古代乐器、棺椁中的生活用具,再比如石壁上绘述音乐的壁画、雕刻,亦或是图书馆、博物馆中收藏的乐谱等,对于历史音乐学的研究来说皆是重要的实物史料。

三、学科交叉助认知

在音乐学学科分支中有不少是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授粉的。其中有的涉及自然科学,有的涉及人文科学;有的涉及社会科学,有的涉及精神科学。

一般认为自然科学是增加人们对所生活的整个自然界的认知、总结众多自然规律从而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本质的学科知识。当自然科学类学科与音乐学交叉授粉后,就形成了诸如音乐音响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等分支学科。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在选题时关注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若要展开此类研究,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相关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比如物理学、解剖学、数学等,这也是较少有音乐学本科毕业生倾向此类选题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有关音乐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原理知识也有助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好的认知音乐的本质。比如音乐音响学有助于音乐专业学生从本质上了解体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膜鸣乐器甚至电鸣乐器的发声原理,从而在演奏时有更好的感受和领悟。再如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则有利于学生认识人体发声的原理以及大脑接受音乐的感知过程。这些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对于音乐专业学生不但在实践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论文写作中也会有所帮助。

音乐学学科中还有一些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精神科学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这些边缘学科有的是从哲学角度探究音乐的内容和本质,如音乐美学;有的是研究社会与音乐关系的,如音乐社会学;还有的是以实地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挖掘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存在与发展的,如民族音乐学等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学科知识是音乐专业学生撰写论文时极大的理论支柱。不但引导了学生的选题方向,更促进了学生理论研究的深度。在思考和撰写论文时,若能准确结合这些学科的知识,则更有助于学生把握论点,充实论据,提高论证的说服力。

四、结语

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论文写作》课程是专门针对各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因此在传授基础写作技巧的同时,更应当紧密的结合音乐学各学科知识,突出该专业特色与亮点,引导学生选题和撰写。音乐学学科范畴极宽泛,在实际的理论研究中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情况也较多,这也是音乐学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和创新的体现。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相关的音乐表演或实践能力,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专业理论研究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和指导体验,尝试性的提出在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中糅合音乐学各学科知识,其目的在于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以期学生在该课程中形成健全的学科理念,在进行选题和撰写论文时能充分的体现音乐学的学科特征。同时,愿以此文作抛砖引玉之效,与诸多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共探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为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微型课题研究项目《关于音乐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4033609)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5]蔡际洲.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注释:

①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

②历史音乐学包括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等。

音乐结业论文篇2

革命战争时期延安作为革命文艺中心,出版了大量民间音乐出版物,其中最具代表性,学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广泛的,是1939年成立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大批书籍、报刊。马可、安波、吕骥、张鲁等音乐家持续开展了民间音乐采集、研究工作,对口头传承的信天游、、秦腔等解放区所在地的民歌、民乐、戏曲等进行广泛采录、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大量民间音乐的相关出版物。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自成立后8年间,在民间音乐资料方面,出版10种民间音乐研究资料丛刊,还有编辑完成未出版的民歌集6部,这些都是延安音乐家的大量田野调查成果的汇聚,保存了大批鲜活的民间音乐资料。在民间音乐研究方面,出版会刊《民间音乐研究》(第一期),同时在延安各类音乐刊物发表了一批重要学术研究论文,主要是关于音乐家在田野考察实践中的采访心得、实践研究成果等,如《目前歌曲创作上的几个问题》(马可)、《歌曲中国化的实践》(焕之)、《论民歌的节拍形式》(吕骥)、《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麦新)、《试论歌词的八股》(安波)等,其中不少论文汇编于《民间音乐论文集》(1948年东北书店),此外还有些未正式出版的铅印、油印资料。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出版的民间音乐资料与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解放区音乐事业发展,也奠定了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独特贡献集中表现在:由于延安音乐家的民族音乐田野采录实践与理论研究,是在未接受同时代境外学者的有关学科理论,也未经过专业的民族音乐田野考察的业务训练背景下展开的,因此这些本文由收集整理成果作为民间音乐调查、研究等方面的系统理论总结,是完全建立在音乐家对解放区田野调查实践之上的,是在实地采录工作中总结出田野作业的经验与理论。这些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于两篇重要论文,即吕骥撰写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1941年撰,后不断增补,本文采用1947年东北书店《民间音乐论文集》版),张鲁、安波等1942年集体编写的《怎样采集民间音乐》(1942年《民族音乐》1卷5、6期合刊),它们是延安音乐家长期从事民间音乐田野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

1942年张鲁等编写的《怎样采集民间音乐》,对民间音乐采集目的,采集者业务素质,采集内容、步骤,以及如何记谱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阐述,它是民间音乐长期采录工作的经验总结。文章特别强调民族音乐考察的现场性,带有鲜明的“实地调查”科学方法色彩。对于采集民间音乐的步骤,该文强调采集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生活,风俗习惯语言人情作一般的了解……调查该地区民间音乐活动的实况”,因为采集者只有预先对对象具有一定的初步认识,接近它们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而对于调查者而言,“如果自己还会演奏一种民间最流行的乐器……进行采访时带着它,对于收集工作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这样更容易融入调查对象。由于革命战争时期民间音乐采访对象包括工人、农民、士兵、学生、妇女、民间艺人等,文章强调针对不同采访对象,应采取不同调查方法,尤其对妇女更要注意采用诱导的方法,因为妇女一般较难开口,所以采访者开始要由她们的日常生活谈起,然后再慢慢引到中心问题。她们一旦开口,就会提供出乎意料之外的丰富材料。这些都是得之于实践,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的重要经验。该文提出民间音乐采集者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如“普通音乐的知识”、“辨别音的高低与写谱的能力”、“对节奏的理解”、“对方言的了解”、“懂得新文字的拼音法”。采集者业务素质在记谱环节表现最为突出,因为它最能体现田野工作的学术性。该文将记谱步骤做了非常细致的概括;对于记谱中存在的困难,也提出解决方法。

吕骥为更好地指导民间音乐研究工作撰写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由“研究中国民间音乐的目的”、“研究中国民间音乐的原则和方法”、“民间音

乐的范围”、“应该研究的问题”四部分构成,对民间音乐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进行界定,并对研究民间音乐的目的,应注意问题等进行阐述,至今仍是指导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指南,如《提纲》着重提出:对于民间音乐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已出版的文字资料上,而“特别应当注意民间音乐在人民生活中应用演奏的情形”,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形式上技术上的问题不是文字或符号所能说明的,更重要的是因为从民间音乐的应用与演奏中更能使我们了解民间音乐在人民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存在的价值,以及与生活相结合的情形”。这些源于实践的真知灼见,对今天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与理论研究都有重要启示。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出版的民间音乐资料与研究成果,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积极影响。

一方面,采集的民间音乐资料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成果,成为新中国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方法建立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更大规模民间音乐普查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张鲁等编写的《怎样采集民间音乐》是解放区民间音乐采集工作实践经验的重要总结,对建立中国特色民族音乐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文章对于记谱法的探究,就作出了独特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同时他们通过实践的摸索,逐渐总结出一些特殊的工作方法,如对于如何解决记谱困难就提出了解决办法。应该说,这些方法强调了客观、忠实的记录原则,并涉及对唱法、表情、嗓音的处理,真假声的互换,方言音韵,调式和语言等,这是对构成民间音乐完整性因素全面记录的方法,只有在真正深入学习、研究民间音乐的切身经历后,才能总结出如此科学有效的方法,它们完全是感性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成果,成为记录民间音乐重要原则。而且,延安音乐家通过自身实践摸索出的田野作业方式,不仅符合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基本要求,而且还在很多方面对中国特色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方法的形成做出独特贡献。

音乐结业论文篇3

【关键词】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对策

音乐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力量,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陶冶情操,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正确审美观和创新精神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进美育教学,充分发掘传统艺术资源,因地因校制宜,教会学生使用一两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对新时期音乐教育质量和音乐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加强音乐教师继续教育谈谈个人看法。

1加强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1.1有利于推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当前,信息社化会的到来导致了知识爆炸,知识折旧率日益加快。据西德学者哈根?拜因豪尔统计,今天一个科学家,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只能阅览有关他自己这个专业的世界上全部出版物的5%。有人统计,一个学生在校学习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其余90%都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正如《庄子》所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由于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使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广大音乐教师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过程强调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因此,对音乐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有利于促进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教育改革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师资力量的差距。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该区中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3.3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9.06万人。2007年秋季突破10万人。然而,在学生猛增的同时,各个职业学校师资力量普遍没有及时跟上,音乐教师增加得更少,现有教师素质不能完全胜任当前职业教育越来越高的实践能力要求。据笔者调查,万州区职业学校师资中有80%以上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在学科结构上,传统学科多,新型学科少;在学历结构上,专科和中专学历多,本科学历少;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的多,30岁以下的少;亟待加强继续教育。

2加强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继续教育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有的学校,音乐教师工作负荷较重,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在继续教育的机会、时间和精力方面非常有限。因此,学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从内容、形式和保障三方面着手,搞好音乐教师继续教育。

2.1丰富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注重针对性

音乐教师不同于一般的音乐表演工作者或者音乐理论工作者,他必须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与音乐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因此,音乐教师继续教育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首先,提高思想修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日常工作中,有的音乐教师往往把业务能力看得比较重,而忽视师德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是十分不利的。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作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提高文化修养。有的音乐教师认为,只要有了音乐专业知识就能够做好一个好老师,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仅仅有单一的、狭隘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需要的。音乐教师应该在“大艺术观”的指导下培养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除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美学、文学、艺术概论、音乐教学法、科学方法论以及历史、地理、外语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与音乐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了解戏剧、曲艺、舞蹈、影视、美术、书法等与音乐艺术有密切关系的姐妹艺术,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

第二,全面综合的音乐学科专业修养。首先,夯实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音乐教师应当掌握全面、综合的音乐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在掌握音乐学科的主体性知识和技能,比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器乐演奏技巧、声乐演唱技巧、舞蹈、律动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文化艺术知识。其次,兼顾“一专多能”和“多能一专”。在音乐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中,“一专多能”要在单一的基础上求全,而“多能一专”则是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体现了新世纪对音乐教师的高标准的要求。在音乐技能方面应该提倡某种特长,但是这个特长是音乐教育专业范围内的特长,也就是说这个特长要更加有利于音乐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具备某一较高水平的专业特长,对音乐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较高的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首先,掌握音乐教育理论。当前,部分音乐教师的音乐教育理论修养不高,对于学习研究这门理论也不够重视。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必须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和音乐教育教学等基本音乐教学理论,并将它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培养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和多种形式辅导能力。音乐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和从事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表现为教师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备课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传身教能力等,再次,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能力。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既有教学的能力,又有进行科研的能力。音乐教师要不断增强科研的意识,把音乐教育教学研究和音乐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音乐教育改革、学习应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开展教学试验,以科研带动教学工作。

2.2创新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增强实效性

第一,建立多元、开放、互动的培训体系。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远程培训、校本培训和面授培训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工作格局,采取脱产学习、攻读学位、科研教改、编写教材、学术交流、示范教学、网络远程教育、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等形式灵活、途径多样的形式,切实提高继续教育效果。

第二,完善课程设置。音乐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当体现鲜明的现代音乐教育理念,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改革目标和未来发展对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出发,帮助音乐教师具备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具备教育改革的使命感和开拓创新意识,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音乐教育动态和前言信息,掌握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策略、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讲,可以开设8门课程:中外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音乐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音乐教育心理学基础、国外音乐教学法研究、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现代科技与音乐教学、音乐鉴赏与音乐文化、音乐专题系列讲座。这8门课程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涉及到以下与音乐教育相关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教育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意义、艺术教育在我国教育大框架中的地位与作用;音乐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音乐教学模式、音乐教学评价、音乐审美心理与生理基础、音乐学习心理基本理论;国外著名音乐教学体系及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评价;教育及心理统计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音乐教育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与技巧;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音乐软件与音乐教学及音乐作品分析;合唱指挥;乐队排练;学校文艺演出的创意与设计等。

第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学校要转变以前只重学历的培训模式,将理论培训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在建立名师工作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对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加强校本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同时,要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音乐教师的视野和素养,增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吻合度,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促进校企合作,开展人、财、物的合作与对接,生产与教学要素的有效互动,实现职业学校与工厂企业的九个融合,即学校与工厂融合、教室和车间融合、校长与厂长融合、教师和师傅融合,学生与学徒融合,理论和实践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育人与增效融合。

2.3完善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保障,突出全面性

第一,转变观念,科学规划。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摈弃短视意识,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情操养成的重要性,认识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角色,转变“音乐教师接不接受继续教育无所谓”的思想观念,把音乐教师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结合本地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制定包括音乐教师在内的详细合理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列入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定期进行专题调研。

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接受解决师资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教育部制订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提出,逐年增加教师数量,力争使全国专任教师平均生师比从24:1降至20:1,专兼职教师平均生师比从21:1降至18:1,“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5%,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量的比例达到25%。学校领导要有长远的眼光,出台激励政策,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既要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安排的培训指标,又要针对学校实际,制定与专业建设相匹配的教师培养规划,满足包括音乐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不同的培训需求,给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一定的培训时间并且减轻其教学任务,切实保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解决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工学矛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第三,加强监控,规范管理。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除了通过培训、研讨、会议或者外部顾问帮助等手段外,学校工作环境也是提高教师知识水平的一个潜在的丰富资源。有的学校并不缺乏教师培养管理的政策,但遗憾的是在落实过程中大量存在只有表面文件传达而没有跟踪管理的现象。学校要实行教师继续教育责任制、督查制、证书制和档案袋制,对教师研修的目的、安排、过程、效果进行监控,避免随意性,推进规范化和制度化,规范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完善继续教育档案,作为聘用、晋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同时,政府要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师继续教育投入,改变过去继续教育费用由政府和学校包揽的做法,实行政府、学校、个人共同负担的方式,推动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音乐结业论文篇4

师范性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院校的本质区别。师范院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需要通过汲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技能来提高教学科研技能。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体系定位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成为一名音乐教师所必备的音乐演唱、表演、伴奏和音乐文化、乐理知识等基本职业能力,更应该具备音乐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的教学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把音乐知识传递给学生。而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体系大多借鉴专业音乐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体现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师范性和学科性,不利于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同时,各大院校缺乏系统性、规范化、制度化的教育体系,造成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内容单一、理论课和实践课严重脱节。

其一,高素质音乐教师人才欠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关键在师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音乐教育的支撑和纽带。我国现有高师音乐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偏重于年轻化,缺乏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大多数青年教师的音乐技能和教学基础理论较为欠缺,总体素质有待提高。所以培养一批热爱并且能够专心从事音乐教学的师资队伍,使其具备较高的音乐文化素质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是提高师范音乐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关键,也是继承和发扬音乐文化的基本要求。

其二,音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相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严重脱节是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甚至是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的现象。高师音乐教育是为了培养今后能走向教师舞台,从事一线教学的优秀音乐教师。完备的理论教学只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难以保证其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学人才。同时,高师音乐教育实践大多来自于教师经验总结,或是较为抽象的逻辑推理,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教学模式使得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会严重制约我国音乐教改步伐的推进。故而,广大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借助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本国实际结合,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改革建议

其一,高度重视师范音乐教育,树立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我国高师音乐教学要发生根本性变革,必须首先在观念高度重视加强音乐教育。同时,要树立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明确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全方位发展的优秀音乐师资人才,而非专业的声乐表演人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音乐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系统的声音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科学的呼吸、发声方法、歌唱技能以及不同作品的演唱风格,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观念、对声音的分析教学和示范能力,使之具有成为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其二,完善课程定位,丰富课程内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力量,因此师范性和综合性应该成为构建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定位。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教育人才既要具备深厚全面的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表演艺术功底,更应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要不断完善音乐教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重视音乐教室个人素质、音乐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丰富和整合课程内容,增加音乐教育学科课程的门类并改善这些课程的质量,加大对音乐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力度,同时对音乐教育的实践课程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增加针对教师技能的专门训练。

其三,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团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音乐知识底蕴;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增加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从整体上提升高师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高校要设置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师考评、聘任制度,将师德好、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推上教学一线,加强优秀音乐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音乐教师团队。

音乐结业论文篇5

关键词:音乐理论教学;音乐;乐理

伴随社会的进步,艺术的繁荣,社会对于艺术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通常分为三个部分:音乐基础理论课、技术理论课、史论课。当前,我国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不重视以上这些理论课的学习,有的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理论课只是走过场的科目而已。这些认识显然是片面和错误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自身在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关乎高师音乐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制约并影响着学音乐的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下面将阐述音乐理论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音乐理论课的重要价值

1.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乐理。

音乐理论课讲授音乐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基本知识,结合其他音乐理论课,以大量例证,说明音乐理论现象。视唱练耳扎实的基础技能的音乐理论类课程通过听觉分析,视唱,听写教学环节的音乐听觉训练的学生和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内在的音乐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视唱练耳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其他所有的音乐课程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我们学习视唱练耳课程基本理论,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育和音乐实践。

2.为学生日后作曲予以铺垫。

音乐理论和声课程讲授各种和弦,连接方法,音响效果以及进行规律等等。和声教学指导学生通过做和声练习,使学生掌握各种规则的进展,并能运用掌握和声知识解决音乐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扎实抓好这些必须依靠合理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环境。音乐理论课当中的作曲课与配器课,一般指的是歌曲创作和编排与配器,还包括小型乐队的编配。作曲,配器课的实践课程,为将来的音乐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能够熟练地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编写配置出有水平的音乐作品。

3.帮学生提高艺术品味。

音乐理论课程中的乐史与欣赏、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部分是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的有效手段。学生学习中国和外国的音乐历史,应全面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和音乐家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点的不同特征,把握其内在音乐艺术发展规律和客观历史规律,思考音乐现象的一种合理的方式,从而促进学习其他音乐课程。音乐理论课讲究的是体会音乐审美过程,它从哲学视角和美学的各种分析和掌握音乐理论,是一个学习音乐和艺术的重要理论的普遍规律。音乐审美意识从理性的高度的音乐实践,这种文化的音乐审美情感,建立各级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人的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艺术概论是高等音乐专业的综合性理论课,是阐述有关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论课。

二目前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价值不能充分体现的原因

1.音乐理论课与音乐实践结合度偏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理论,不能离开情感体验的真实声音的音乐应该是音乐与加深理解音乐理论在感觉的实际声音的音乐。学院音乐理论教学与实际结合的音乐声音缺乏必要的联系,一个沉闷的“纯粹”的音乐理论课失去了鲜活的感性特征,因此,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理论课的兴趣,出现这一现象的“重技艺轻原理”。

2.音乐理论课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不足。

大学音乐理论课教学与功利色彩,不注重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都是短视。旧课本照本宣科的教师使用多年,音乐理论课本讲述的许多内容不能很好的与当前的研究现状与实际问题相互关联,学生感觉课程毫无新鲜感;学生学习音乐理论课的理解肤浅,平时不努力,考试恶补,成绩及格就行了。有意识地参照相关的书籍和材料的一个音乐理论问题,课堂内外都不能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充分体现音乐理论课价值的方法

1.加强音乐理论教学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首先要加强横向联系与其他专业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教学改进声乐课程教学质量会产生重大和直接影响。学习音乐理论课程,将深化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准确把握声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器乐教学主要是钢琴演奏键盘及各种中西乐器。音乐理论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正确的学习音准,节奏,节拍,和其他元素的音乐,让学生良好的掌握音高、节奏等,学会表达音乐,提高整体音乐水平,能够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及音乐理论的历史和社会学的学科,如横向联系。音乐这项自然艺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其存在浓厚的社会和历史特性。因此,运用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更为深入的体会音乐理论。

2.提高音乐理论基础课的文化品位。

讲授每一个概念,应该尽量用简洁,朴实的语言,避免繁文缛节。学生的唱音准与不准,原因还是在于音程的关系错误,这就需要我们在先了解音乐理论的基础上真正明白音程的具体含义,并能够正确识别音程的协和程度及转位情况。学习音乐理论课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用音乐,也就是说学习音乐理论旨在解决音乐世界中的实际问题,这需要我们着眼于理论的同时,大力加强听力训练、视唱能力的训练以及记谱能力训练等等。在歌唱和耳朵训练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音高和节奏的分化能力、以及记忆音乐,音乐欣赏等等,让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学名词。这些对于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音乐理论各科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专业修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音乐理论教育中,应注重充分认识音乐理论课在整个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音乐理论教学与其它音乐专业课的联系,丰富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音乐理论课的价值,让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禄民.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2]彭微琴,仲佳静.浅谈实效的音乐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8)

[3]张海燕.视唱练耳课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及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音乐结业论文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音乐表演学业评价

罗宇佳教授是笔者学生时代的钢琴老师,初中开始笔者就师从于她学习钢琴演奏直到大学本科毕业。罗老师的知识面很广,教学中不仅教笔者钢琴演奏的技能技巧,还时常给笔者讲解作曲家的身世经历、人品性格、创作背景以及曲式结构等,甚至还教笔者不少钢琴教学方法。《内隐与彰显: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理论与实践》是罗宇佳教授2012年出版的一部著作,著作出版之际有幸得于恩师赠予,笔者也曾细细阅读,可惜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今年年初,正带着女儿在公园游玩,笔者接到了罗老师的电话,邀请笔者参加云南省音协音乐评论学会2014年举办的“音乐学术阅读专题读书笔会”,并指定让笔者写她专著的书评。一直以来,罗老师活跃的学术思想、旺盛的学术精力和独树一帜的学术见解都让笔者佩服不已,这次要给老师写书评,我既兴奋又胆怯。由于能力有限,只有反复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向老师讨教多次。在无数次的沟通、交流、咨询之后,笔者终于对老师专著中的精髓及真知灼见有了深刻的理解,至此,笔者才真正放下心来完成这篇《高等学校学业评价研究新视野――评罗宇佳教授》。

音乐表演专业是高等学校尤其是音乐类院校的传统学科,在我国设立至今已有多年历史。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以及艺术学科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高等学校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也备受关注。《内隐与彰显: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理论与实践》是罗宇佳教授在其博士论文《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的基础之上反复修改后出版的著作。该专著立足于我国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对学业评价的本质、价值取向、理论基础特征、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建立起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可以说,该专著是目前以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为研究对象的唯一的学术著作,填补了音乐学科学业评价研究的空白,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独特的研究视觉

一直以来,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延续着教师观察和聆听学生表演的评价方式。每个学期期末,学生现场演唱或演奏几首考试曲目就算完成考试,教师依据学生的现场考试情形给予一个综合评分。教师们的评价标准也不统一,通常表现出比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问题是一次考试的分数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吗?只有一个综合分数,往往不能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这样的考试也反映出人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学业评价”的概念,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业评价的重要性在各学科已被日渐重视的背景下。也有音乐教育学者和音乐表演专家提出要改革音乐表演专业考试方式、制定评价标准,但这些观点多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总结,缺乏一定的学术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再加之我国对学业评价的研究多为引进和翻译相关著作为主,对音乐表演专业这样专业性极强的学业评价定位还很模糊,因此较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在此背景下,罗宇佳教授以独特的研究视觉,首次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现状的调查分析,在厘清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根源的基础上,以当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科特点,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研究的相关理念和模式,着眼于我国高等学校音乐表演课程与教学改革及培养创新型人材的理念与目标,罗宇佳教授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和分析研究,构建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内容和途径,特别是提出了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量表,并通过实践检验与完善,基本建立起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框架下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二、丰富的研究内容

《内隐与彰显: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理论与实践》全书的构架自成体系、新颖别致,内容丰富清晰、论述深入全面,富有独立见解。书中绪论部分阐明深入研究“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的缘由和价值,对核心概念“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给予明确界定。主体部分围绕“如何构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理论与实践模式”这一命题,调查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现状,总结出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存在功能窄化、方式单一、标准客观性差等问题。发现问题容易,但要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长期的实践调查积累,几乎是不可能的。罗老师以艺术学、教育学、评价学、音乐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中外音乐史中有关音乐表演美学思想的梳理以及对部分当代著名音乐家的访谈等,总结出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主体、标准、规则以及评价任务设计等理论框架,并借鉴“演出组评议模式”、“档案袋评价模式”以及“青歌赛式评价模式”,提出音乐表演专业入学考试、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中相应可操作的实践路径。该实践模式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实施和验证,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同。可以说,该著作不仅拓宽了学业评价的研究领域,促使学业评价理论深入与学科实践相结合,也对推进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三、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罗老师不断突破自身、积极进取。任教9年后,于2006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学位。为了在学术上获得更大的提高,罗老师在2009年毅然放下刚满三岁的宝贝女儿,脱产去陕西师范大学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本来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4年,但罗老师废寝忘食、刻苦攻读,用了三年的时间深入专研,发表了6篇以上的核心论文和10篇重要论文,成功申报了三项省级科研课题,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和博士学位要求,这些都彰显出罗老师宽广的学术视野、深邃的学术眼光以及高深的学术造诣。通过罗老师对学业评价研究的历程,我们能够发现,一直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及音乐教育学研究的她是一个非常细心且治学严谨的人。罗老师特别注重实践研究,在探究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时,需要用到问卷调查,她运用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测问卷,不辞辛苦的多次请教在校博导和统计专家,虚心接受意见并反复修正,力求客观的制定出一份表述确切、内容全面的学生学业评价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发放时,考虑到样本的均衡,罗老师抽取了全国不同类型的五所高校,分别是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委托同行和朋友把问卷发到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手中,在学生做完问卷之后再邮回给她,之后罗老师利用统计软件对获得的一手问卷资料作数据统计、整理和分析。学业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的复杂评价体系,从评价目标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及评价任务的设计上,也能够看出罗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她根据个人经验法、专家咨询法、评价目标分析法,把先期提取出的音乐表演专业学业目标关键词和关键短语进行编码,制成专家调查问卷提交给专家筛选,回收问卷之后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学业目标,再把修改后的学业目标问卷再次提交给专家。反复多次以后,最终确定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目标:表演技能技巧、音乐表现力和临场表现水平。之后又运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对目标进行检验,所得结果成正相关。采用这样一轮轮的统计和方差检验,最终才能确保问卷的客观性及目标的科学性。难怪罗老师有时候开玩笑的说,除了做钢琴老师以外,她还可以教研究方法或者统计学概论等。正是这样对学术研究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罗宇佳老师的博士论文在2012年还获得了“陕师大优秀博士论文”。

四、丰富的文献资料

更加值得笔者敬佩的是本书丰富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包括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著作几百本、若干篇期刊论文、博士论文及网络资料等。著作中除了中文以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外文原著(记得罗老师曾提起过她的德文资料都是朋友从国外寄回来给她,由于不懂德文,她还花高价请人专门帮她翻译)。罗老师在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学业评价和中国传统乐论美学思想作梳理时还涉及到了古文,因此她也阅读了《淮南子・汜论训》《溪山琴况》《闲情偶寄》《乐律全书》《新书・傅职・辅佐》《吕氏春秋・古乐篇》等大量古文以及《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中国古代音乐史稿》《音乐教育史研究》《中国教育通史》等音乐史类、教育学类专著。对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理论做研究和阐释时,罗老师还从Dimensionsformusiceducation、thephilosophicalDisenfranchisementofart、newphilosophyofmusiceducation、measurementandevaluationofmusicalexperiences、Foundationsofmusiceducation等书中借鉴了西方学者的一些常用理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罗老师在研究中涉猎到的大量书目《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真理与方法》《国外后现代音乐》《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安格尔论艺术》《美学史》《文艺对话集》《演奏艺术的心理生理学津要》《中国音乐文化大观》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罗老师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面。另外本书的脚注也非常详实,书中一些专有名词在脚注中也都有明确的解释。例如本书第270页对即兴演奏做的详细解释;第79页学生问卷调查时对判断进行的解释等。这些脚注一方面方便读者复核原文,判断资料的可靠程度;另一方面也提供给读者一定的资料线索,为他们的继续研究奠定基础。此外论证是否严谨、论据是否充足,与作者对文献的掌握及分析也很有关系,应该说罗老师的著作在这些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五、恰当的研究方法

罗老师的专著吸取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中,研究采用历史法、文献法,对有关中外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后发现,由于古代音乐教育记谱法尚未出现,教学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因而古代音乐教育学业评价常以师生之间“口试”的形式出现;后随着记谱法、宫廷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教材、师生等诸多教学活动所需因素的确立,“学生弹唱、教师考核”的形式逐渐固定成音乐表演的考试形式沿用至今,其中技能技巧的掌握与否一直是音乐表演学业评价的主要核心内容与评价标准。

音乐结业论文篇7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GH14374。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11-01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申报于2014年5月,于2014年7月18日,经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立项。课题的研究背景建立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12年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及2006年11月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两个重要的教学改革指导文件基础之上。自上述两个文件下达之后,吉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积极响应改革,并根据自身办学基础与办学条件,调整课程体系。在近十年间,各所高校通过不断的调整课程体系,实现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国家宏观教学改革方案,对近十年来在国家“方案”下达后,吉林省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前期的文献梳理: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仅从知网中获取相关论文,包括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以及硕士与博士毕业论文有就243篇(从2005年-2014年)。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不同的建议。对此类论文进行筛除,最后精选了其中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述评。

1.从宏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的文章直接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通过较为详细的数据支撑其结论。代表性的文章如王丽燕的硕士论文《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等。

2.以某一专业方向作为切入点,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通常以“声乐”、“器乐”、“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基础理论”等专业方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整体中取其研究的部分进行专门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龚迅的文章《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等。

3.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之间的统一性出发,以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向作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调整的依据,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代表性文章如张海彬的硕士论文《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等。

4.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社会人才需求、各类技能大赛中反映出的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李艳红,刘雪松的论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0:178-179.)等。

综上,近十年里,有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服务于吉林省音乐教育事业为研究目的,将吉林省省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近十年来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长春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音乐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六家高校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在各兄弟院校音乐学院教学院长与教学秘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搜集到了各校近十年来人才培养方案共计11个版本。这些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另外,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对于课程的实际开设情况作出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交流各校教学改革思路,这些工作中,课题组成员无论是从教学研究的视角与视野,还是从教学改革的构思与课题调研实践,各方面均有所收获。

本篇文章所综述的内容仅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的研究目前仍在进行,课题的下一步工作将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对比研究之中,通过上述内容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师音乐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燕.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龚迅.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

[3]张海彬.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李艳红,刘雪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0:178-179.

音乐结业论文篇8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历史;回顾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17

执笔者简介:李幼平(1962~),男,文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系教授、中国音乐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武汉430060)。

收稿日期:2013-09-20

20世纪80年代,武汉音乐学院提出“艺术与科技联姻传统与当代结合”的学科建设明确方针。在该方针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与筹备,音乐考古、音响导演、通俗声乐演唱等三个新型专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率先应运而生。笔者有幸耳闻目睹或亲身参与了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活动,尤其是隶属音乐学(理论)专业的音乐考古学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活动。在庆祝武汉音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应学报《黄钟》副主编田可文教授之约,特成此文以简要回顾相关历史,纪念、感谢在该领域做出贡献的逝者与生者。

音乐考古学是以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为研究对象,多领域、全方位开展理论研究、创作表演、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系列工作的综合性学科。武汉音乐学院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音乐与舞蹈学专业院校,地处荆楚南国文化传统氛围,坐拥曾侯乙编钟等人类绝世瑰宝遗存!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独特的学术优势与办学条件,使学院在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并产生了相应的历史影响。

在“艺术与科技联姻、传统与当代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从一开始即体现出浓郁的开放性学科特点。她既有一般意义下的考古学特点,即立足田野考古、多学科交叉进行出土与传世音乐文物研究,以探讨人类音乐历史;同时具有音乐文化非物质形态的艺术学特征,努力将音乐考古资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与文献史料记载应征,探索并呈现历史性音响面貌、服务当今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因此,对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的溯源,需要从纵、横两个方面暨音乐文物本体研究与荆楚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综合研究,以及当时学院、中国乃至国际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中予以探讨。

武汉音乐学院所处的中国中部地区具有丰厚的音乐文物资源。仅1953年学院前身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建立之后,在河南信阳长台关、湖南长沙马王堆以及湖北江陵楚墓就有多次重大音乐考古发现。尤其是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一号墓曾侯乙编钟等百余件乐器、系统性音乐理论文字文献等音乐考古学史料的出土,为考古学、音乐学、历史学以及冶金铸造、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音乐舞蹈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现实要求。在其后十余年多学科协作开展的音乐考古研究、音乐文物复制和音乐舞蹈创编与音乐理论探讨过程中,构建音乐考古学学科体系、设置音乐考古学专业、培养音乐考古专门化人才,成为了当时文博考古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文艺团体的共同认识。

1988年11月,“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国际交流?曾侯乙编钟专题”活动在武汉举行①,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不同国家和中国国内各相关领域学者,包括武汉音乐学院童忠良、杨匡民、蒋郞蟾、郑荣达、高鸿翔、许定慧、崔宪等教授②,交流科研成果、开展多领域学术观念碰撞,分析、探讨音乐考古学专门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与学术条件,为次年在武汉音乐学院设置音乐考古学专业并招收本科学生、由各相关单位协作开展专门人才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图1曾侯乙编钟国际会议

就横向而言,武汉音乐学院数十年立足地方传统音乐开展创作、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人才的办学方针,也为音乐考古学专业的设置,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科建设氛围。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校以来,学院长期重视地方传统民间音乐的采集、整理与研究,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十分注重民间民俗音乐“活化石”与考古资料、文献史料之间的“三重证据”关系。自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学院充分发挥在音乐学研究与艺术实践方面的优势,着力开展了立足传统音乐与音乐考古研究成果上的古乐器复制、创编及表演活动,并以晋京开展的“国庆”35周年、接待帕瓦罗蒂访华等重大演出活动受到了肯定与好评,形成了“建立编钟古乐器科研、生产、艺术实践三结合体制”的工作思路③。198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十周年之际,“编钟古乐器新作品比赛”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④,史新民、周振锡、周雪石、胡志平等教授的作品获奖。编钟研究及音乐创作、表演活动,成为了当时武汉音乐学院多个教学单位师生共同参与的重要领域,客观上也为次年音乐考古学专业的设置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综合性人才培养条件。

此外,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的设置,与当时国内外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蓬勃兴起、高校专业设置不断细化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联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武汉音乐学院形成了“艺术与科技联姻、传统与当代结合”的学科建设思路,于1989年设置音乐考古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同时,还设置了音响导演、通俗声乐演唱等专业方向。

如果以1989年音乐考古学专业首届四年制本科生招生为创立标志的话,那么,迄今为止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史前、创立、发展、嬗变等四个阶段。其中1989年之前为史前阶段,1989年至1996年以成立音乐考古教研室为标志的创立阶段,1997年至2005年以成立音乐考古研究中心及“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活动成果为代表的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以音乐考古学课程全院本科生选修和湖北音乐博物馆筹建为标志的嬗变阶段。

史前阶段的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学科建设,经历了从科研到教学、从理论研究到创作表演实践的发展过程,它又可以细分为1978年以前的荆楚传统民间音乐“活化石”采集、整理、研究时期,1978年至1984年古乐器复制、古乐曲创编与演奏时期,1985年至1988年理论研究成果集中涌现,运用乐律学、音乐声学、古乐器学、民族音乐学等理论与方法,开展群体性音乐考古学研究的时期⑤。

图2曾侯乙编钟国际会议

在童忠良、谭维四、杨匡民、蒋郞蟾、郑荣达、卢国元、汪申申、田可文等专家教授的倡导与筹备下,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经湖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武汉音乐学院于1989年正式设立音乐考古专业,招收首届四年制本科生,并在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正式拉开了音乐考古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帷幕。

进入创立阶段的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在专业图书资料、音乐文物考察与复(仿)制、理论研究领域、艺术实践范围以及教学体系构建与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有目标的系统建设。

——整理馆藏古籍资料,购置考古学书刊文献,学院图书馆辟建专题学术资料室;

——成功参与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编钟的复制,完成资以作为本阶段音乐考古研究成果之标志的“楚曾百钟”研制;

——研究范围由曾侯乙墓出土音乐文物,向新石器时代的舞阳骨笛、巴蜀吴越及中原地区的乐器、图像等更为广泛的时间与空间领域拓展。《编钟音乐的传统与未来》、《舞阳贾湖骨笛的音孔设计与宫调特点》、《荆楚歌乐舞》等以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为研究对象,开展专题研究或综合探讨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⑥;同时相关成果在童忠良教授访学奥地利、李幼平出席以色列国际音乐考古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接待台湾学者许常惠等交流活动中,受到了海外学界的关注与瞩目。

——《设置音乐考古专业的体会》、《办出成绩办出特色——音乐考古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论文宣讲暨音乐考古专业学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人才——音乐考古专业学科建设暨首届本科生专业教学情况之回顾与思考》等关于音乐考古学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的理论成果应运发表⑦;

——学院派出青年教师到武汉大学系统学习考古学课程、参与田野考古实践,同时聘请湖北省博物馆谭维四、冯光生先生为客座教授,从武汉大学、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聘请杨宝成、肖亢达、向绪成、王红星、陈冰白、王然、李天虹等学者或担任相关课程教师、或承担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院内外一流学者构建起跨学科的师资队伍;

——从第二届暨1990级本科生开始,音乐考古专业本科生调整为五年学制,并独立形成专门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形势、教学方式方法特点和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院内外教师课堂教学与走出学校开展田野技能训练结合等有效途径,既满足了边缘学科专业学生的交叉型知识结构要求,又形成了馆校合作、院校联合办学的机制。

与上述音乐学音乐考古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相呼应,该阶段武汉音乐学院的编钟古乐艺术实践活动,也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暨编钟音乐厅落成典礼音乐会”、“编钟乐团成立十周年”等大型专业演出活动,和参与策划、指导的荆州博物馆“楚乐宫——楚音乐文物展演”、宜昌三游洞“巴楚乐宫”等普及型古乐器展演活动,展现出该专业服务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追求。

1993年6月,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专业首届毕业生论文宣讲暨音乐考古专业学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圆满举行。来自湖北省教委、文化厅、社会科学院、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荆州博物馆、武汉大学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甘肃博物馆、河南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在高度评价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成绩的同时,对音乐考古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学科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光明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新闻媒体,以“武汉音乐学院着力建设考古学特色专业”为题予以专题报道。

二十世纪著名音乐史家、《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主编黄翔鹏先生在《大系·前言》中称:“鉴于古代音乐研究工作的迫切需要,八十年代末,武汉音乐学院设置了音乐考古学专业,并在文物、考古学者的协助下,开设了一系列课程。这是发生在曾侯乙音乐文物出土之地的重大事件。它的实质意义在于:音乐考古工作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理论工作的进展。中国音乐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出现了一次飞跃。”⑧

1996年6月,武汉音乐学院设置音乐考古教研室;2002年9月,武汉音乐学院设置音乐考古研究中心;次年,以音乐考古教研室教师为主体的“长江流域音乐文物研究与开发”项目团队,成为湖北省教育厅立项建设的“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⑨,并于2006年通过检查。组织机构的完善,教学与研究团队的形成,群体性科研成果的产出,标志着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以成立音乐考古教研室为契机,组织召开“音乐考古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来自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湖北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湖北计量科学研究所以及701研究所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分析形势、进一步明确目标与任务,有效整合院内外教学与科研力量,形成包括历史学、考古学、乐律学、文献学、文字学、图像学、声学物理学等领域专家的综合叉型学术团队。

——开展音乐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与本科教学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体系,使研究领域向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等方向有效拓展。

——深入推进音乐考古学专题研究,音乐考古教研室教师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博士课程学习,完成《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两唐书乐志研究》等学位论文⑩,使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群体,成为学历较高、知识构成较为合理、学缘结构较为科学的学术群体。

——2002年9月,学院在整合教学科研力量,尤其是相关学科教师逐步达成共识,相对集中地从不同学科聚焦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协作开展音乐考古学专项研究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顺应时代需要和发展潮流,成立“中国音乐考古中心”,同时召开全国性“音乐考古学科建设研讨会”,推出《音乐考古学概论》、《对音乐考古若干问题的思考》、《对促进音乐考古学科发展的在思考》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使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在坚实的实践与近十余年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理论。

——2003年6月,音乐考古教研室暨“中国音乐考古中心”教师聚焦“长江流域音乐文物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从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乐律学、乐器学、图像学以及音乐创作、表演等角度,申报“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立项之后,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抓手,通过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河南舞阳骨笛发掘及研究者张居中、道教文化研究专家熊铁基等相关领域专家及国际音乐图像学会、亚太地区音乐学会负责人的讲学交流与学术互动,有效地拓展学术视野、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与研究能力提高。

——2001年春节,应山东济南考古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邀请,学院教师组队参加济南章丘络庄出土音乐文物现场检测、鉴定及演奏直播工作。在连续多日进行的电视直播过程中,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通过中央媒体再一次向社会进行了广泛宣传。

——2002年12月,在学院“中国音乐考古中心成立暨学科建设研讨会”刚刚结束之时,湖北省文物局、湖北考古研究所领导及研究人员就发来邀请,希望联合组队开展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楚墓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在院系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李幼平、王洪军、孙晓辉、邵晓洁等四名教师组成的音乐考古工作小组随即赶赴现场,顶寒风、冒大雪,配合田野考古工作者开展了全部音乐文物的发掘、清取与登记工作。其后,又全面参加了音乐文物的室内整理、测音及初步研究活动。

九连墩楚墓田野考古发掘,是武汉音乐学院暨中国音乐工作者由“走近”出土音乐文物,到“走进”古墓、在第一现场亲手清取音乐文物、全面记录器物共存关系、开展具有田野考古学意义研究工作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考古界转变观念,主动邀请音乐学家深入考古第一现场、亲自参加田野考古工作的标志!至此,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河南考古研究所等考古部门的专家学者,在相关田野考古活动中邀请音乐学家参加现场发掘、研究工作,成为了基本的理念与做法。

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从1996年进入发展阶段之后,武汉音乐学院围绕编钟古乐开展的音乐创作与表演及社会服务活动,更是成绩显著、影响广泛。比如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在1998年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周上,在美国肯尼迪国家大剧院中,都曾留下武汉音乐学院教师演奏编钟古乐器的身影!童忠良、蒋郞蟾教授参与研制工作的“中华和钟”,永久性珍藏于北京太庙之中。由童忠良、蒋郞蟾教授等人主持,在河南博物院开展的《华夏古乐》建设项目,成为该省发展至今的文化品牌。而《编钟古乐演奏》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更是为音乐考古专业理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和综合性学术条件。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之相应,武汉音乐学院在2004年接受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后,也积极应对社会发展给传统精英化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挑战,开始探索保持精英教育功能、培养大众化音乐人才的具体途径与教学模式。音乐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也逐步从本科生阶段的专门化教学模式,以《音乐考古学概论》、《编钟历史与文化》、《荆楚歌乐舞》、《音乐文献学》等系统性选修课的方式,参透到全院所有各专业本科生主动学习、自主选择过程之中。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与时展形势相一致的历史嬗变。虽然此前两个阶段按照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音乐考古专业本科生中,不乏供职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考古单位或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人才;虽然前两个阶段培养的音乐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多有继续深造、在音乐考古专业领域攻读博士学位而成为本领域佼佼者的拔尖人物。但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现实对高校人才培养,已经提出了大众化教育的要求,探索与之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教学模式,既会是阵痛、也必须重生。而历经二十余年发展的音乐考古专业,在社会需求发生改变,具体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授课对象出现变化之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必然会相应受到挑战。

2005年11月,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教研室嘎然消失,但中国音乐考古研究中心仍在运行,而且筹备多年的湖北音乐博物馆于2011年正式立项、进入到建设阶段;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音乐考古专门化人才培养方案寿终正寝,但原方案中的各相关课程并未终止,反而以选修课的方式成为了更多学生可以修习的课程,并且其中不乏深受学生欢迎者;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音乐考古学研究方向早已剔除数年,但是,以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屡见不鲜,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正是这样,2008年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三十周年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仍能如期举行、论文集仍能如期出版;⑿在国际音乐考古学会世界性年会先后于天津、苏州举行、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宣告成立、学术年会按期召开之时,武汉音乐学院师生的身影及音乐考古学研究成果,仍然是学术舞台上重要力量。

2011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经过论证与遴选,学院决定在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数十年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联合湖北省文化厅、随州市人民政府、武汉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单位,按照“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的方针,共同构建“编钟楚乐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平台,申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鉴于“申报单位与特殊需求部门有较稳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基础”,“编钟楚乐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人才培养项目的不可替代性和可行性”,以及所申报项目“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文化部组织的行业申报项目评审工作中,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并以名列前茅的位次得到了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的推荐。

“艺术与科技联姻,传统与当代结合。”这种联姻及结合,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学科、理论、知识、技术与手段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观念、理念,尤其是与时俱进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

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从史前到创立、发展,再进入嬗变阶段,客观反映了武汉音乐学院注重学科交缘、紧跟学科发展走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性、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

客观而言,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在一定时期甚至较长时期仍然会不断发现;关于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的音乐考古学研究,一定会长期开展,并且一定会是以“艺术与科技联姻、传统与当代结合”的方式长期开展。那么,音乐考古学专业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发展呢?!

2013年9月22日

完稿于武汉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前夕

注释:

①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请参见湖北省博物馆、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和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编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的《曾侯乙编钟研究》。

②武汉音乐学院教师的研究成果集中发表在《黄钟》1988年第4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国际编钟会议论文专号。

③在完成北京的演出之后,湖北艺术学院在1984年11月向湖北省教育厅并转省人民政府专项报告:《关于建立编钟古乐器科研、生产、艺术实践三结合体制及有关问题的报告》。

④相关信息请参见赵德义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的《湖北音协六十年(1950~2010)》,第73页。

⑤李幼平在《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人才——音乐考古专业学科建设暨首届本科生专业教学情况之回顾与思考》一文中曾有专门论述,文章发表在《黄钟》1993年第3期,第4~11页。

⑥《编钟音乐的传统与未来》、《舞阳贾湖骨笛的音孔设计与宫调特点》均为童忠良教授的研究成果,前者系英文稿、发表在《黄钟》英文版第一期上,后者发表在《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3期;《荆楚歌乐舞》由杨匡民、李幼平合著,1995年交稿,1997年5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⑦具体文章请参见汪申申与田可文(执笔)署名,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的《设置音乐考古专业的体会》;发表在《黄钟》1993年第3期,署名本刊记者的《办出成绩办出特色——音乐考古专业首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宣讲暨音乐考古专业学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以及发表在同期《黄钟》上,由李幼平撰写的文章《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人才——音乐考古专业学科建设暨首届本科生专业教学情况之回顾与思考》。

⑧黄翔鹏先生的序言刊发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编辑、河南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第一辑各分卷的卷首。

⑨相关文件参见武汉音乐学院人事处文件,武音人字[1996]10号;中共武汉音乐学院委员会文件,武音党字[2002]23号;2003年填写、上报的《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任务书》。

⑩《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李幼平著,2004年7月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两唐书乐志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孙晓辉著,2005年8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请参见李幼平撰写的《音乐考古学概论》,该文收录于王耀华、乔建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音乐学概论》;王洪军撰写的《对音乐考古若干问题的思考》、《对促进音乐考古学科发展的在思考》,前文发表在《中国音乐》2001年第4期,后文发表在《人民音乐》2003年第6期。

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纪念活动,由随州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厅和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文集》于2008年12月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关文件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学位[2011]13号)、《关于开展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2011〕55号)等。

武汉音乐学院《关于报请文化部推荐开展授予博士学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工作的请示》。

湖北省文化厅《关于推荐武汉音乐学院参加文化部开展授予博士学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请示》(鄂文化文[2011]28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武汉音乐学院“授予博士学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推荐申报意见》。

artCombinedwithScienceandtechnology&traditionalCombinedwith

Contemporary-majorinmusicarchaeologyinwuhanConservatoryofmusic

LiYou-ping

音乐结业论文篇9

一、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方向

只有正确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哲学观,才是决定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们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坚持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正确揭示音乐教育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规律,才能引导和推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健康发展和不断深化。面对社会机构对大学生人才的招聘需求,高师音乐教育还面临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如何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构建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以及如何着手改革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现状等问题,杨瑞敏①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观念不牢固。二是: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强调音乐学科本位,门类过多,追求单科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渗透和整合,课程结构比例失调;重技能,轻理论;重技能小课,轻技能大课;重单科领域的高、精、尖,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性和通用性;重音乐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口传心授、机械训练、灌输式和一言堂等现象。三是:教材内容陈旧,不规范、不配套,教师选用教材随意性较大,有些是照搬专业音乐学院的,这和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的目标有较大距离。四是:科学研究工作滞后。五是:教育教学改革缺乏整体部署。经过专家客观理性的分析,从中阐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还存有一定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建立在热爱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扎实系统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学习、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开展社会艺术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教师的学识、人格、责任心、使命感与进取精神都是活的文化表现形式,因而,教师是人类文化成果与人文精神内化为人才素质的重要中介。”②高师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音乐技艺的传承者,更重要的是音乐文化的传承者,是审美教育的光荣使者,也是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必须强调的是:他(她)们一定要建立在本民族的音乐教育基础之上,才可发展和传承多元音乐文化教育。

二、高师音乐教育如何改革

高师中的音乐教育改革,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课程设置应该是高师音乐教育的核心。目前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要求,已经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技能技巧的传授,而是要求那种深入人心的审美教育、人的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效果。在音乐教育中涵盖了更加广泛的人才素质培养和多元文化的内涵,与此相适应,对基础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当从整体上用系统的辩证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整体教学过程,从中探索出作为教学过程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这就是“主体间相互交往的规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以科学理性的视觉,来借鉴、吸收、应用等外来先进的教学成果,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发展、完善、构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应站在时展的高度,重新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摒弃、有创新,重在整合优化。

1.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首先,必须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出发点。这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所在。其次,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文化人,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文化背景的统领之下。再次,音乐受文化的制约。音乐艺术是探索并体验每一个有着共同主观特征的群体体验和感觉生活的最有力的方式。人类感觉是普遍存在的,但又以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方式表现出来,世界之所以不只有一种风格的音乐,正是因为每一种文化对世界都有其特殊的感情体验。③如何在学习并保留自己的传统音乐和包容外族文化的音乐之间达到一种健康的平衡,是信息社会带给各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新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在以文化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基础上。

2.音乐教育与非音乐教育的协调和统一

“艺术的价值以及从事艺术的价值,就是非艺术的价值”,④非艺术是艺术的价值体现。因此,“音乐教育一向是,而且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非音乐教育。”音乐艺术的价值只有在音乐技能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下才能体现出来,也就是说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音乐专业技能培养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即非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手段,审美教育是目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体现音乐教育与非音乐教育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过分强调音乐教育,淡化非音乐教育,即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原则的;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非音乐教育,淡化音乐教育,就是反音乐教育,就是阻碍音乐教育,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必须深入音乐领域,具备一定的音乐表演与教学能力,才能胜任基础音乐的教学工作。

3.传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协调和统一

这不仅包含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协调和统一,也应包括汉族音乐文化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协调和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殊性与多元音乐文化普遍性的辩证统一,既不能过于注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而忽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也不可过于拘泥民族性,而舍弃对世界其他民族先进音乐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强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平衡课程内容,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和统一

实践教学是音乐教育赖以生存的手段和方式。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为其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一方面,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应改变以往与音乐教育实习分离的状态,因为只有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音乐教育的实践,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教育理论的真谛,也只有在音乐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的实践,才能体会音乐教育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基础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能力除包括教师自身的演唱、演奏能力外,还包括即兴伴奏、指挥合唱队或乐队、组织演出活动等能力,加强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力度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

三、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目前是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面对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应该说在建立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教学安排太强调规范性,不区分知识背景结构,不区分学科,不区分新、老教师的差异,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标准。呈现出政策不合理化现状。一些不必要的条条框框束缚了教师们的创造力,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但教学环节中的差异性和可塑性不仅仅表现在学生方面,针对各具特点的教师,我们也应该有别施教。教师应承认差异、扬长避短,在统一性、规范性下寻找多样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教师业务精良且颇具开拓创新精神,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就具备了重要前提和必要的条件,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才有充分的保障。面对学科背景各异的教学对象,综合性大学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自身的文化底蕴也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有探索意识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结构。同时,通过进修、访学等多种方式,开拓知识领域,加强学术交流,提高音乐教学能力。积极拓展各种渠道,为提升专业业务素质、艺术能力、表演能力和教学技能创造条件。伴随近几年电化教学的多功能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齐全,但教学理念是最重要的。没有现代的教学理念,光靠改善硬件条件根本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立足点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⑥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它的本质。音乐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探索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应具备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多层面拓宽、挖掘音乐欣赏教学深度的能力。只有根据实际需要,才可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规划。

音乐结业论文篇10

【关键词】音乐学本科专业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音乐学专业方向培养的拓展性研究”(编号:2014JG-267003063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6-02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是培养音乐教师和社会音乐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平台。但是近年来,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师资水平以及就业率都呈下滑的趋势,且改行率非常高,这说明现行的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社会需要和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我国普通高校现行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并针对现实问题着力加以改革创新已成为一件极为紧迫而富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音乐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扩招改革与专业岗位需求,社会需要与毕业生素质问题发生双重变化,大多数院校音乐院系原来的音乐学本科专业办学定位以及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都与当下现实的社会音乐生活有一定的错位现象,从而出现了毕业生师资水平以及就业率下滑,改行率高的现象。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一直以来是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并由此模式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总体来说是没有完全脱离表演专业培养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和音乐课堂教学法课程严重不足。音乐学专业既是技能专业也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时候,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节目编排等的专业技能,也必须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还应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音乐活动组织、策划、音乐活动宣传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理当做到技能、理论和实践的并重。而当下大多高校的音乐院系对于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培养基本靠近音乐表演专业,重技能、轻理论、缺实践。造成当今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科研理论水平低、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综合素质等等现象。

教育教学实践类课程单一,甚至脱离实践。学生缺乏必要和足够的课堂教学课、舞台实践、节目编排、音乐活动组织等实践课程,即便一些学校安排了此类课程,也是非常少的课时,或者有的学校就直接放在了实习期,时间为4~8周不等,多数为6周,内容是中学音乐课或是其他社会音乐文化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必然很难适应、驾驭和组织好实际的课堂教学,当然也很难做好社会其它音乐文化工作,所以,就出现了大批毕业生,不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专业领域不能得到拓展,学校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现象。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发生大的改变。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理念和体系的改革

(一)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

从整体上讲,符合时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核心,是增强富有时代意义的质量意识和素质教育意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建立在市场需要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的需要培养社会各领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紧密的人才供需关系的高校培养模式。在基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建立因材施教、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类高等学校应该不断调整办学思想,明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要求,依据社会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培养已不仅仅是培养音乐教师的单一目的,同时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广泛的音乐文化工作者的任务,以适应当今市场对多类音乐人才的需求。改变以往单一专门人才培养向复合性音乐人才培养发展。

(二)课程设置改革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应在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基础上,体现“面向未来、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教育发展思想。体现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专业全面性的要求、对适应多岗位就业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专业课程。对于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不要求专一而精,而需要全面发展。

(三)创新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维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包含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等属性。所以,在课程设置结构环节,既要体现课程独立又彼此协调共融的属性,又要体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分类、教学模式设计等环节突出对发散思维的训练,体现出以引导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机制的构建。

教学过程要遵循以激发创新意识为中心,引导创新思维为核心,鼓励创新实践为途径,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素养。创新素养涵盖了理解力、创造力、领导力、创新力、沟通力等,是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是音乐素质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同时,作为人文教育之一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综合发展作为总目标。在音乐教育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音乐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优化实用性强的主干课,扩大选修课程范围,以此在扎实学生的主干理论和技能课学习基础上,突出学习的个性发展。在课程内容方面,强化教育学类课程,拓宽基础课程,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会极大的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活动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音乐学专业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并非是培养单纯独唱或独奏型人才,而是具有一定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演奏能力的社会音乐工作者,即需要综合音乐学知识与从事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工作者。传统音乐学专业教学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技能课多以琴房一对一小课教学为主,着重训练了学生的独唱独奏的技能及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专一门而精,但却很难适应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多元需要。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音乐人才的需求,高校对于音乐学本科专业应该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

理论课应遵循训练学生多听、多看、多说、多写、多想、多问的原则,采用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讲为学生问,形成学术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

技能课一对一教学,转变为一对一、小组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多讨论,形成师生互动教学为主。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较强的分辨能力。

教学方式方法要从专业性教学向普及性教学转变。强调专业性的精英化教学转变为应用型的普及化教学。集体教学比例和实践教学比例要高出个别教学比例;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行为要同时进行,以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为主体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以舞台实践、社会实践和与团体合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四、实践教学改革

传统的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舞台实践,所以,长期以来,在实践教学中都只是关注学生的舞台演唱或演奏水平,而忽略了学生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舞台协作能力、音乐活动的策划能力、音乐创作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而目前的社会音乐生活多元化的发展,恰恰需要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这些能力。所以,为了使学生符合社会音乐生活的需要,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范围需要扩大,并且需要将各种艺术实践纳入学生学分体系或考评体系,促使和保证学生切实的学习和实践行动,获得相应的艺术实践能力。当然,这就需要学校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实践机会,并形成长期和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改革关键要改变传统的舞台实践观,确立人文视域中的音乐艺术实践观,即把与音乐有关的一切组织策划活动都纳入实践教学的体系,摈弃以往的把舞台表演作为唯一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更多、更广泛的音乐活动领域得到实践锻炼。

今后,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大体可以涵盖:舞台表演、舞台策划组织、音乐观摩、音乐活动宣传、音乐比赛、音乐活动分析等等。把以上这些实践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发展要符合社会音乐生活发展的需求,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构建科学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学,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