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随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9:38

研修随笔篇1

孩提时代,我就梦想能成为一名教师。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是多么的令人激动。一直不明白,人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终于醒悟了,人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生活,学习做人,学习很多很多。教师这个职业尤其如此,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淘汰,才能用长流水来教育那群渴求知识的孩子们。

这一学期我有幸参加了这期小学英语教师网络研修,在研修中,我感动着专家们和老师们对待英语教学的态度,也幸福着自己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学习和提高。经过这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感想颇多。

为了更好的成就我们事业的工作环境,促进我们专业的成长,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双对接远程研修”的平台,让我们与远在“天涯”的专家、同行进行近在“咫尺”的交流,认真品读老师的感言,研究专家指导老师的评论,不忘留下自己的足迹,送上一朵小花,互相鼓励加油。只是想,“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呼吸着五湖四海的空气,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华丽的转身,我们是快乐的,幸福的!

我将把研修的理念、内容,充实到自己的思想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自身的要求应该更加明确。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口语自然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尤为重要。地道的语音、优美的语调、丰富的词汇、流畅的表达及扎实的语法是英语教师的基本功。任何基本功都源自一定时间的积累。教师要坚持不懈的学习,经常收看英语新闻,经常收听英语磁带,培养良好的语感;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注重自己在这方面的训练。我意识到课堂评价用语特别重要,所以我要背熟小学英语课堂用语100句,并及时的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讨论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很多老师都抱怨了自己班上的孩子的坏习惯,例如:不做课前准备,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讲到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活动比较容易让课堂闹起来,有时候学生的声音会很大,课堂纪律会很难控制,那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比学生的声音更大呢?老师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走到最活跃的那几个同学身边,示意他们跟着老师一起做伸展操。这样学生很容易关注到老师,而且也很容易集中注意力。

三、因材施教。其实每个孩子的学习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老师一样,有些老师擅长阅读,有些擅长口头交际,有些擅长写作等等。孩子喜欢的学习方法和风格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把学生的学习类型分为“视觉型,听说型,动觉型,综合型”,一般喜欢视觉型学习方法的同学喜欢看图片,关注老师的板书;听说型的同学则喜欢英语交流与对话,听故事,做听力练习;而动觉型的学生则更喜欢做游戏和tpR教学法。所以我们要很了解自己的学生,哪些学生更适合哪种学习方式,上课怎样综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都能把英语学好。

研修随笔篇2

一、树立优质学校发展观念

优质学校发展,在于遵循教育的规律、转变发展的方式,真正关注到人的发展,以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为本。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教育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我们追求的是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我们树立生命化课堂观,改变教师包办、学生依赖的课堂教学现状。

我们的生命化课堂一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转变“见分不见人”的学生观、质量观;二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学会与文本对话、学会与他人对话;四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努力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真正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幸福、成长的快乐。

二、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生命化课堂

在课改与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形成了适合我校办学特色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即课堂教学中采用“预习、定向、讨论、交流、检测、总结”的基本步骤来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预习(设计学习卡)。教师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及重点,布置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第二步,定向(明确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三步,讨论(小组讨论)。确定前置作业的正确答案,交流不同的理解、认识、方法,纠错,优生帮学困生释疑解惑,确定课堂交流展示时的组内分工等。第四步,交流(汇报释疑)。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解决前置学习中的疑问。某小组全体同学上讲台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讲解问题的思路、解法、答案,班内其他小组同学适时质疑、补充,教师适时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适当点拨、提炼等。通过这一环节,初步生成这一节课的主干知识(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第五步,检测(反馈质疑)。教师布置有关检测题,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教师或学生当堂讲评(交流),学生当堂订正。第六步,总结(巩固提升)。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教师适时将本课知识系统化、突出重点、指明关键等。

这种教学模式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与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我们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按照模式操作,教师只有经历了“临帖”的过程,才能“破帖”、“创帖”。该模式的实施与运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特别是教师在运用“六步教学法”的同时,积极尝试将生本课堂的理念融入到“六步教学法”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表达质疑能力都有所改变,学生在尝试主动与文本对话、与同组同班的伙伴对话时,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感受到了生命课堂的十足魅力。

三、打造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学会自主发展,首先要学会读书、学会与别人交流,更要学会自己选择。我校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成长的平台,为他们在校的一切学业活动创设情境,优化活动内容。

1.开设自由阅读课——快乐晨读

快乐晨读的课程模式是专题研修+个性欣赏,即每周二和周四早晨7:40—8:10是学生的快乐晨读时间,一年级的研修专题是以识字为主的童诗歌谣,二年级的研修专题是快乐童话,三年级的研修专题是古诗词吟诵,四年级的研修专题是科幻世界,五年级的研修专题是美文欣赏,六年级的研修专题是经典名著。利用周一、周三和周五的晨读时间,学生进行“个性欣赏”读书活动。

2.开设主题阅读课——读书课

主题读书课是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的读书方法指导和读书习惯培养的主题阅读课。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学生全面发展上可以起到互补互助、相得益彰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系统的课外阅读,增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览室里寻找到自主读书的快乐,学会读书的方法,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确定了主题读书课的四种课型:读书方法指导课、自主读书课、读书交流(会)课、读悟随笔课。课时安排为高年级每周两节连上,低年级每周一节,统一安排在阅览室进行。

3.读写结合,开设“随笔化”习作课

阅读是手段,说写是本位。我校教师组织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与口语交际、写作相结合,开设“随笔化”习作课,实施语文教学一条龙。从形式上来说,随笔是不拘一格的,不局限于形式;从内容上来说,随笔是强调一种心灵的自然倾泻;从意义上来说,随笔是把写作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作者。“随笔化”作文实验提倡的是“我口抒我情”、“我手写我心”,贯彻的是“写作材料生活化”、“课上随意地写、课后有序地改”等原则,我校的学生正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经历着“写得出——写得顺——写得好”的过程,相信师生都能充分体验到“言语表现”的幸福和快乐,特别是学校结合主题读书课的第四种课型读悟随笔课,将读书与随笔有机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了读写结合、心口合一的学习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展示习作成果,学校创办了“小笔尖”文学社,双月出刊,从写稿、改稿,到组稿、出书,全部由学生参与完成,他们在创作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研修随笔篇3

关键词:汉字教学学习策略教学手段

一、引言

汉字教学作为语言要素教学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汉字的认读、书写对本校语言进修生进行的普查结果显示:近75%的汉语初学者认为汉字难认、难写;约55%的中高级学习者认为汉字识记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干扰因素;超过80%的学生勾选了对汉字的畏难情绪是他们放弃继续进修的首要因素。

学界对汉字教学的关注由来已久,研究内容涉及教学模式的探讨,即先语后文、语文并进还是文语双轨;教学单位的争论,即字本位还是词本位;笔画、笔顺、部件等教学方法的商榷,以及象形、形声等教学手段的引入。此外对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江新、赵果、柳燕梅、马明艳等的研究最为瞩目。以上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寻找汉字教学的优化模式和科学方法提供了重要途径和有益启示。

面对学界提出的多种策略:笔画策略、字形策略、部件策略、音义策略、归纳联系策略等,以及留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客观条件(有关汉字认读和书写的教学内容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甚至只是第一学期的前半学期),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对教学作总体设计时,把最能反映汉字特点的内容、便于较快了解和掌握汉字的认知方法教给学生。因此,我通过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考察汉语进修生汉字学习策略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总结出学生学习汉字的问题和策略,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和因材施教。

二、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a、B两种程度的汉语进修生。其中,a为零起点测试组,由从未学习过汉字的14名汉语进修生构成(其中韩国学生1人,日本学生3人)。B组则由学习过《汉语教程第一册》的12名汉语进修生构成(其中韩、日学生各3人)。

2.实验方法。

(1)实验法: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单位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然后通过测试学生的习得情况,分析教学结果,给出教学建议。

(2)观察法:观察学生的汉字书写过程,探究学生的学习策略。

(3)口头调查法:了解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前期调研时间始于2009年9月,截至2010年1月,为期5个月。共收集研究样例136份,汉字书写总量为1482个字。

三、阶段性学习策略与教学法

1.汉字的导入。

对于非汉字圈的外国学习者来说,在字形感知方面遇到的困难首先来自母语文字与汉字的不同。若以字母文字为例加以比较,可以看到:汉字的线条形态变化、书写方向、组合形式与连接过渡方式都远比字母文字丰富、复杂。在学习汉字的初始阶段我们不妨沿用留学生“汉字就是图画”的观点。

课堂教学实验设计:把a组分化为a1、a2(各组均为7人,其中:a1,1韩1日;a2,2日;其余均为母语是非汉字圈的外国学习者)

教学内容:《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一课生词

教学过程:

(1)以图文的形式向a1组学生展示汉字“人、木、山、火、日、目”等象形文字。

(2)a1、a2组学生共同学习第一课生词的认读和书写(只采取笔画、笔顺教学的方法)。

(3)进行随堂汉字听写测试。

教学效果:a1组学生的书写正确率为83.7%,a2组为67.1%。偏误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笔画的增减,二是笔画的变形,三为汉字输出空白或写成了别字。这些偏误中存在一类特殊现象,即第三类偏误a1组仅出现一例,a2组出现了4人次7例。我们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口头调查,发现:由于前期的象形展现,a1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尝试了汉字字形联想,尽管很多联想未必正确。

由教学效果可见,尽管象形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仅百分之一二而已,但对于零起点的学习者来说,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学生消除了畏惧感,积极主动地建立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习成效。可以这样说,汉字的象形性和表意性,使很多汉字都像一幅幅结构精巧的图画,它们在提高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和悟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初级阶段,教师对“度”应该有一个很好的把握,遵循化难为易的原则,不可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更不能使学生的兴奋点发生转移,冲击既定的教学目标。

2.笔画、笔顺的问题。

在理想情况下,汉字书写教学应本着笔画从少到多、构形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从笔画入手,用笔顺规则引导学生有序地认识汉字构形与练习书写,遵循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但由于现行教材和课程的设置,多为随文识字,难以严格贯彻这一规则。那么,留学生们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又反映出了哪些问题呢?

实验设计:从aB两组学生已学习过的汉字中按笔画数(1―5画,6―10画,11画及以上)、字形结构(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及全包围结构)及常用程度的不同分别选取若干汉字作为测试材料,让学生先听写,老师校正后再进行笔顺书写。

实验过程:测试一,a组学生入学后两个星期,选取汉字:人、什、日、见、书;

测试二,a组学生入学后一个月,增补汉字:坐、我、进、国、谢;

测试三,a组学生入学后两个月,增补汉字:找、再、零、哥、橘;

测试四,B组学生入学后两个月,测试内容同测试三。

测试结果如下表1:

注:①为汉字听写偏误率及各字例偏误数;②为笔顺书写偏误率及各字例偏误数。

从共时平面上看:

(1)测试一的笔画听写偏误率为12.9%,偏误出现范围较为集中:“见”字的第4笔写成了“捺”5例;“书”字“点”的遗漏类偏误2例,错位类偏误1例,别字替代类偏误1例。笔顺书写偏误率为8.6%,分别是:“日”字第二、四笔连写类偏误3例,分化为“竖横横横竖”1例;“什、书”先“竖”再“横”类偏误各1例。本阶段,由于汉字笔画数较少,汉字构形简单,所学习的笔顺书写规则也较少,因此汉字笔画、笔顺的正确率较高。

(2)测试二阶段,由于汉字笔画数的增加,字形结构的多元,以及各派生笔画的出现,汉字笔画书写偏误率激增,达到27.9%。笔顺方面也表现不佳,笔顺规则中的各条内容有着不同的约定背景和使用范围,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是指笔画书写时的运笔方向以及部件书写时的先后顺序,“先撇后捺”、“先横后竖”讲的是不同笔形同时存在时书写的先后顺序,这些看来十分简明的规则,初学者很难知道在书写时什么时候用哪一条规则。如有学生写“进”字时,先写“走之底”,再写“井”字,理由是“从左到右”。写“国”字时,由于“书、我”等被测字的干扰,最后一笔写“点”。此阶段的笔顺错误率高达27.1%。

(3)较之测试二,测试三阶段笔画类偏误率有明显回落。笔画数最多的三个例字“橘、零、谢”的偏误率也最高,再次印证了笔画数的多寡是干扰学习者习得的主要因素。由于笔顺的正误和成字的正误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把字写正确是第一位的。笔顺只不过是为了书写便利,书写者有取舍的自,加之老师对笔顺的纠正存在客观条件的局限。因此,此阶段笔顺偏误率首次超过了笔画偏误率。

(4)B组学生的汉字笔画类偏误主要出现在平时不太常用的生僻字“橘”上,随着学时的增加,此阶段学生的汉字习得状况有了较大进步。与之相反,笔顺类偏误率与测试三阶段相差不大,可见,笔顺的正误并不影响成字的正误。另外,此阶段“哥”字笔顺偏误(把第五笔与第十笔合成一笔)的增加则反应了学生为了提高书写速度而有意识地对笔顺进行了简化调整。

从纵向上来看,笔画类偏误与笔顺类偏误呈曲线发展的态势。7画和7画以上的字是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学习难点,需要特别留意。测试三与测试四的对比告诉我们:笔顺问题跟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没有直接的联系,有的笔顺问题遗留下来,却没有影响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提高。

3.部件与形声策略。

“先学独体字,后学合体字,先学部件,后学整字”,这种方法是目前对外汉字教学的一个共识。但由于处于初学阶段的外国学生在大脑中尚未建立汉字库和合理储存方式,由部件到整字的途径不利于他们对已有的汉字―字库―汉字的客观存在形成明确的认识,更不利于汉字识别能力与书写能力的培养。因此,部件教学的切入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选取上文测试中的“坐、零”二字进行深入分析。

(1)“坐”。测试二阶段笔画偏误(10例)、笔顺偏误(9例)极高,笔顺书写过程多采取“先写人后写竖,再写人,最后写两横”的方式。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此阶段学生多采取笔画识记汉字的策略,把汉字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

到了测试三、四阶段,偏误例明显下降,学生书写过程为“先写两人,后写土”:此阶段学生已逐渐掌握了汉字构字的一些规律性,对部件的划分也经历了无意识―下意识―有意识的过程。

综上所述,既然测试二阶段以笔画加工为主,到了测试三、四阶段部件才逐渐进入汉字加工过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先从笔画、独体字和一些使用频率极高的简单合体字入手,待学习者有了一定的汉字基础后,再引入部件教授较为复杂的合体字。现行教材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就采用部件教学,可能并不是最切合实际的方法。

(2)“零”。测试三阶段的笔画类偏误共6例,偏误率为42.9%,其中4例为把“令”写成了“今”。说明此阶段学生对部件的表音或表义功能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以常用部件代替了生僻部件,相似部件的混淆开始增强。

测试四阶段笔画类偏误共3例,偏误率大幅下降,为25%。我们对书写正确的9名学生进行了口头调查,其中5名学生能够说出“零”字的部件构成:“上‘雨’,下‘令’”。此阶段学生已经主动运用部件来切割记忆汉字。但仅有1名学生能进一步指出“令”字与“零”字的发音存在关系。可见,此阶段的留学生对形声的概念和作用还比较模糊。

从“零”字在测试三、四阶段的差异可以看出:随着汉字量增大,部件意识逐步形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策略的使用如果过渡到部件策略、结构分析策略则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形声字策略,虽然按意符与音符分别归类联系,可以改变学生对汉字“一盘散沙”的印象,获得有关汉字符号体系全貌的客观认识。但由于声旁字与形声字在读音上完全一致者所占比例并不高,也就是说,如果见到所有形声字都用声旁字去读,误读率高。如:“青、请、清、情、晴、精、睛”。而对意符所组字的义类范畴的归纳也是复杂的。以“口”部字为例:“吃、喝、问”是跟“口”有关的动词;“吗、吧”是语气词;“咖啡、啤”是音译外来词,等等。因此,鉴于形声字策略需要一定数量的汉字作为背景,且准确度较低,我认为教学过程不宜花大力气阐述。

四、教学模式的考察及建议

1.现行教学模式的考察。

现行教学模式存在如下的不足。

(1)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基本处于零比例或低比例的状态。在教材编写上,专门的对外汉字教材数量较少,有些基础课教材虽已开始将汉字知识渗透于其中,但汉字仍未摆脱其附属地位。

目前,汉字课的独立与否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处于从属地位的汉字课,由于缺少独立的教学目标,存在着极强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无法按汉字自身的规律进行教学,致使教学效率低下。而独立后的汉字课又将面临与精读课的冲突:汉字课上的例字,一方面要典型,同时也必须接受频度的制约,这样,跟精读课的重复就很难避免。如果精读课跟汉字课不是同一套教材、同一个老师,重复就更加不可控制。独立汉字课不可能以大量识字为目标,偏重较为系统的汉字知识就成了一般汉字教材的必然面貌。但尽管是简化了的汉字知识,也往往并不符合实际需要。

(2)教学法与教学策略偏失。在教学要求上,往往将书写与认读两大任务捆绑在一起。在随文识字的同时,要求随文记字。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汉语词的使用频率和它的书写形式的难易度并不相关。

在教学方法上,对笔画、笔顺、部件、形声的切入时机把握不当,没有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量力而行。以笔画为例,目前已见到的一般做法是:笔形数量上从一家之说,内容呈现于教材的起始部分,把基本笔形和派生笔形及名称逐一介绍。而此阶段学生基本无汉语基础,对“横、竖、撇、捺”这些既不好认又不易写的笔形名称,只能机械记忆。又如部件教学,现行教材也安排在靠前的部分,采取先例举部件,后例举字的呈现方式。字例中的汉字有些学生并未接触过,这无疑又增加了教学难度。对外汉字教学不是单纯的识字教学,而是以汉语能力为依托的汉字教学,同时也是以汉字教学为核心的汉语教学;任何超越学生实际汉语水平的汉字教学都不可能取得实效。

2.教学建议。

(1)以精读课为依托,语文分开,先语后文。教材中汉字可以跟拼音同时出现,但是不做识记、书写要求。让学习者在口语发展的同时,伴随识记汉字,逐步建立汉字的概念。在各个阶段,都不要求学习者会书写全部认识的汉字,只规定会书写汉字的最低要求,不因书写困难而延误汉语学习。

(2)分层次教学,依照学生内在的学习规律,循序而行。初级阶段摸索期(开学后第一二个月):粗略接触象形字,在学生对汉字有了初步印象之后,以“形”为纲,重点突破汉字的基本笔画。认字和书写都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认读简单的、与学习者联系密切的、课本中高频出现的汉字。书写要求以笔画数7为分界标尺,书写以合体字为主,涉及左右和上下结构的汉字。对笔顺以引导为主,不作硬性要求。

初级阶段过渡期(开学后第三四个月):相对集中的识字阶段,利用汉字的间架结构和部件策略,大量教授汉字。先认识整字,然后分解字形,让学生的识记策略从笔画转移到部件上来。

中、高级阶段适应期:进一步理解部件与整字间的联系(或读音,或意义范畴)。以“声”、“义”为纲,归纳已习得的汉字,有度的扩展单字,并且使汉字学习与词汇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汉字教学应贯穿于汉语学习的全过程,本文对学习汉语的各阶段语言进修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策略的使用共性及发展趋势,并对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望能有助于对外汉字教学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安然,单韵鸣.非汉字圈学生的笔顺问题[J].语言文字运用,2007,(3).

[2]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3).

[3]崔永华.关于汉字教学的一种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4]江新,赵果.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

[5]江新,柳燕梅.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6]柳燕梅,江新.欧美学生汉字学习方法的实验研究――回忆默写法与重复抄写法的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2003,(1).

[7]马明艳.初级阶段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1).

研修随笔篇4

一、展示汽车检测设备,促进新设备研发

随着汽车维修理念的转变,“从汽车诊断做起、为汽车医生配备专业工具”的思想把汽车维修故障诊断设备的研发推向了高潮。

拿解码器的发展历程来讲,从闪光灯读码、解码、诊断,到精确的数据流分析并运用改变色显示不正常的参数提示故障范围进行的故障诊断,从电控汽油机解码器到新推出的多款电控柴油版解码器,历经了四代进化,突出了智能化,“中国制造”的解码器产品也走出了国门。

汽车电路的检测向来是诊断检测的重头戏。在本届展会上,笔者看到了多款新型、实用的“汽车电路检测仪”,改变了过去检测汽车电路故障需要“开膛破肚”的局面,用“隔皮断瓜”,的新技术就能精确地读出数据,巧妙地诊断出线路老化和接触不良的位置;同时,笔者也见到了新型的蓄电池故障检测设备,新设备能适时地打印数据,为修理厂在维修前后提供详实的证据,也让车主更加放心。

针对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展会上还展示了“五气体、烟度和pm”三位一体的新型尾气检测仪,如今的尾气检测设备研发速度让人倍感欣慰。同时,展会上看到的汽车喷漆设备也茌为环保考虑,厂家为提高质量、降低材料消耗积极进取,大力推广的水性漆喷漆技术更有利于环保,新型的微喷技术更把喷漆技术推向尖端,这是汽保设备不断发展的结果。

诊断汽车发动机内部故障的纤维内窥镜,已经从单纯的成像发展到现今的视频输出,还可以直接与诊断用pC机连接,既降低了价格,也方便了用户。这使我联想到将来还会有厂家能研发出更多功能的内窥镜,可以进行发动机内部的清洁、封培、取样,拍摄燃烧室的工作状况,用于新一代节能发动机的研发。

二、展示汽车维修工具,促进工具的进化

汽车维修行业素有“三分手艺,七分工具”的格言。本届展会上笔者见到了不胜枚举的大、中、小型以及手用新型工具,这些工具的改良,既减轻了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修复精度。

众多品牌的大梁矫正和小客车车身恢复设备相比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不同厂家各有所长。这些设备都增加了许多专用的附属工具,提高了维修速度和精度。

各种大型轮胎拆装设备较去年改进了装卡方法和自动控制程度,大大方便了工人操作,同时减少了对轮胎的损伤。

气动工具的发展超过了电动工具的发展。有厂家研制出了新型的定扭矩气动;中击扳手和针对拆装部位的专用气动扳手,气动工具正向着轻型、高效、耐用的方向发展。

清洗设备的展示各有千秋,按维修和美容的不同工艺需求,清洗设备由小到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厂家更注重展示了设备在环保、节水、节能方面的特点,同时价格也有下降趋势。笔者发现有厂家对超声波清洗设备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清洗的速度,许多厂家的设备还增加了清洗、吊运、烘干等附属功能,并为用户提供了配套服务。

配套组合的手用工具玲琅满目,令人欣喜的是,生产厂家能按照维修工艺、工序和工种的不同,将手用工具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配套组合,方便了发动机、底盘、电器、钣金等不同作业的维修工人,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三、展示汽车专业教学软件和实验实训设备,体现教学相长

教育部对全国职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在全国建设的实训基地正需要实习实训设备。汽车专业的实训基地不仅需要能诊断、演示和考试用的专业教学设备,也需要发动机、底盘、电器实验台架,更需要举升、清洗、拆装、检测、维修、钣喷等实训设备。今年的展会上有很多厂家为大专院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训中心提供了设备指南,有的厂家还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软件,为汽车后市场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研修随笔篇5

一、课题管理工作:

1.加强了省市县三级课题的管理。根据双辽市教科所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了省市县课题的申报立项、过程检查和结题管理等工作,保证了各校都有三级课题供教师研究,提高了课题普及率,形成了课题研究的良好态势。

2.本学期我校主攻课题《XXX》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研究工作正有序开展。

3.报送了XXX、XXX、XXX三位老师的吉林省教育学会课题结题材料,等待审批。

二、主题研修手册填写、征订工作:

本学期我校共完成了75本主题研修手册的填写工作,其中学校总教研手册1本,教研组手册15本,教师手册59本。各位承担主题研修手册的领导、教师都能够认真选题,认真完成主题研修,认真完成听课和培训学习,细心、工整地填写完成自己的主题研修手册,手册填写质量较上学期有了较大的提高。

下学期我校征订了主题研修手册X本,其中学校总的研修手册X本,教研组手册X本,教师手册X本。

三、教学研究随笔、反思工作:

本学期各位专任教师都能够及时、认真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反思,每个人撰写了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X篇,主题研究总结X篇,完成质量较以前有较大提高。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相比以往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1.部分教师的课题参与热情不高,功利心过重,参与课题时挑挑拣拣,级别高的、发成果证书的课题趋之若鹜,级别低的、不发成果证书的课题无人问津。没有认识到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及自身专业素质成长的重要性。完成课题时也多数都七拼八凑,不能够认真思考课题,深入研究课题,应付了事。

2.部分教师主题研修手册填写不及时,书写不认真,项目填写不完整,主题研修过程缺少梯度,对选定主题思考不足,存在应付任务的心理,更有部分青年教师或代课教师以不同理由不进行教科研手册的研究与填写。

总之,本学期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喜忧参半,教师教科研热情还有待调动,教科研水平还有待提高,我校教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校领导、老师共同努力,未来日子里,希望大家能够上下齐心,全力将我校的教师队伍打造成思想过硬、业务精湛、务实创新的教育科研工作队伍。

研修随笔篇6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牙周专业进行,由两名有经验的牙周医师负责检查,共记录100名患者,存牙数为(27.80±1.55)颗,pD>4mm的位点数为(123.45±15.68)。为新轮转的护士(n=20)开设培训课,教导如何笔录牙周大表和使用该软件记录牙周大表。实战练习两次无误后,认为是培训合格。参与的护士平均年龄为(21.68±1.20)岁,参加临床工作的时间为0~3年。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2.1.1新型牙周电子记录软件的设计与制作由牙周病学医师和专业程序员合作,以JavaDevel-opmentKit(oracle公司,美国)、mySQL(aB公司,瑞典)和tomcat(apache软件基金会)为核心工具,开发Java语言为基础的网页版软件。其数据库储存至服务器中,在科室内部网内,可供多个操作终端同时使用。

1.2.1.2牙周病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内容介绍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话、备注项(如X线片编号)、建档医师、建档日期。

(2)牙周专科记录:检查日期、缺失牙位、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探诊出血(bleedingonprobing,Bop)、出血指数(bleedingindex,Bi)、牙龈退缩(recession,Rec)、牙动度(mobility,m)、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根分叉病变(furcationinvolvement,Fi)、溢脓(pUS)。

(3)口腔辅助记录参数:牙体牙髓疾患,修复体,咬合情况等。

(4)诊断与治疗计划。

(5)牙周风险评估模型建立:计算出血指数,骨吸收与年龄比,缺失牙数,中深牙周袋数,吸烟史,全身病史。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改良风险评估模型。电子记录软件界面尽可能与纸质表格相同。规定所有牙周医师检查时有统一的顺序,护士听完医师报数,敲击键盘输入数值,系统会自动跳跃至下一个参数,护士等候医师继续检查报数,这样检查、报数、输入以最快的速度链接。可随时删改某一参数。检查完毕,可保存并于屏幕预览电子表格,与纸质表格相似,pD大等于4mm的数值均以大号粗体字表示。患者复诊时,可通过检索调出原表格,也可新增表格,并且相互比较数值。

1.2.2研究方法护理人员培训和使用软件,将培训合格的护士随机分为两组(n=10),a组使用笔录法,B组使用软件记录法,每名护士记录5名不同的患者,实验员于一旁计时(需扣除患者起来漱口的耗时),同时记录护士因误记要修改时叫停医生的时间。每位护士记录的各项指标取均值。纳入的患者均为牙列相对完整的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现存牙数为(28±4)颗,pD>4mm的位点为30%~60%],记录项目包括pD、Bi、Rec、Fi、m。笔录的护士手算危险位点的百分比(pD>4mm的位点百分比,Bi>2的位点百分比),软件记录的护士则由软件计算危险位点百分比。实验员一旁计时。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用不同的记录方法的两组护士记表耗时、中途叫停次数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记录方法比较:笔录与软件记录两组护士在记录的各阶段耗时,以及记表中途因误记、修改需叫停医师的次数。可见用软件记录组登记患者信息比笔录组更为耗时(20.70±1.53)sVS(16.04±0.49)s,同使用软件记表的护士更多地在中途叫停医生(1.72±0.37)次VS(1.18±0.46)次。但是记录表格的总耗时上,以软件记录组占优(372.70±35.52)sVS(424.16±35.42)s。另外笔录组的护士笔算患者危险位点的耗时为(42.44±3.71)s,而软件记录组不到0.5s则完成了计算。笔录组护士叫停医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忘记将>3mm的pD值写成大号字体,牙位记录位置错误需修改,串行要求核对等。10名笔录护士均认为笔录法不容易掌握,多次修改后表格欠缺美观。软件记录组护士叫停医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误输数字叫停医生核对,未找准记录位置叫停等。10名软件记录组护士中,3名认为极易上手,另7名认为随着对软件操作的熟悉,记录效率明显变高。

3讨论

研修随笔篇7

一、冲破一大瓶颈,催生动力,唤起教师自觉

初识生本教育是《人民教育》2008年第21期刊登的《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文章中阐述的思想和观念让我们深感这就是学校要追求的课改方向与目标,应该把这些思想理念从书上搬下来,请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生本教育成为我校校本课改项目。当初,这项工作在教师中引起极大反响,思想上有些波动,有些教师认为相差甚远,困难多多,思想上的问题成为开展生本教育的一大瓶颈。为此,课改初期我们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把理念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之中,学校大量搜集关于生本教育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材料,印发给全体任课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多媒体教室全天播放生本教育课例,教科室也及时向大家推荐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优秀书目,与此同时学校及时编写讲义,先后编写了《生本教育理论篇》《生本教育学习研究篇》《生本教育实践篇》《生本教育课例篇》。通过专题讲座、生本教育报告会、组建生本教育学习小组、开展生本教育读书论坛和撰写生本教育研究文章等多种形式的研究与揣摩,教师感悟到生本教育的本质,完成了角色的初步“颠覆”。

二、突出两个重点,精心研磨,创新教学模式

1.多举措,强素质,为课改提供保障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是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科教学发展的主要手段。为此,我校面向全体,突出骨干,逐步探索,构建了多元化的校本研修模式――内外结合式培训。为了促使教师进一步更新理念,把握生本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我们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对照先进,查找不足,尽快找准生本教育的最佳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还进行师徒携手式研修,充分发挥学校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另外,还开展名师培养工程,引领青年教师率先走入生本教育研究行列。在生本大旗的感召下,我们向课堂进军,连续三年开展了“双轨”并行式生本课堂研讨活动,“每日一课”与“主题教研”双轨并行,每天都有一位教师到多功能教室上生本课,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同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题性教研主要是针对课改工作中凸显的焦点或难点问题进行的研讨课,如随文练笔课、“3+1”互助式作文讲评课以及关于前置性作业布置与检测、小组合作形式等重难点问题的研讨课,“双轨”并行式生本课堂研讨活动使我校天天有教研、月月有主题。多元化的校本研修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2.重传承,辟蹊径,为课改找准定位

生本教育的主旨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师从当前的教育现状入手,进行全方位调研和分析,寻求我校课程改革的切入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生阅读量小,阅读水平不高,作文教学高耗低效。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次课改的思路――以点带面,从薄弱处切入,旨在以语文生本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牵动各科教学研究。阅读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及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它并不是新课标下的新产物,我校将之传承,把它引入课堂并加以创新,形成了符合我校学情的三段批注式阅读,即课前预习写批注、课中领悟写批注、课后拓展写批注。随文练笔能以读促写、拓展应用,每一节阅读教学课后,教师都精心设计练笔点,引导学生利用五到八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练笔,通过仿写、补写、续写、改写、扩写等多种方法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随文练笔不仅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我校每学期都编辑随文练笔集,现在已经有一百多本。2013年,我们为学生印制了新的《随文练笔本》,每本随文练笔都是生本课堂教学成果的体现,都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见证,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缩影。

三、开展三项工程,多元渗透,倾力助推课改

1.学科建模工程

自2012年起,我校按照“围绕一条主线――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坚持三个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教学模式创建工作,初步建立语文五环节教学模式,即“前置自学――目标导学――品读批注――交流展示――拓展延伸”。我们改革了作文批改方式,倡导学生互批互改,创建了“3+1”互助式作文评改模式:第一环节是“改”,修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运用不准确的词语,修改病句;第二环节是“划”,划出文中的美词佳句;第三环节是“评”,批出作文的精妙处或不足处,写出评语和分数;第四步是“审”,由教师审阅复查学生的评改情况,然后进行总结点评。前三个环节由学生完成,第四个环节由教师完成。学生通过互批互改,不但提高了自身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让他们随时都有成功的体验。数学更关注学习过程,为使每位学生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并在数学学科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我校于2013年9月奏响生本数学课堂教学的五重奏(前置自学、揭题认标、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当堂检测)。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我们的课堂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少了,学生发言、表现的机会多了,思维活跃,主动展示,自由交流,大胆质疑,变得自信快乐,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2.领域拓宽工程

我校以生本教育为依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生本读书活动,如古诗词考级、好书推荐会、多彩晨会、诗情画意、书签设计大赛、手抄报和剪贴报大赛等读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在全校范围内坚持开展读书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努力创设读书氛围。我校还开设阅读课、好书推荐课、方法指导课、美文欣赏课、读书交流课等,让学生充分感受书香,学会方法,体验读书的快乐。我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扎实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生本教育的又一个增长点。我校的校本课程涵盖“体育艺术”“学科拓展”“人文素养”“国学经典”“道德修养”五个类别,其中国学经典为必修课程,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所有班级同时进行,刮画、沙画、篮球、剪纸、书法、舞蹈、声乐、田径等为选修课程,我校还组建了军乐队、葫芦丝队、合唱队、腰鼓队等特色活动团队,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组织训练。这些小班和团队的建立,在尊重和满足学生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点燃和激扬了生命潜能,为我校的生本教育增添了色彩。

3.足迹体验工程

研修随笔篇8

关键词:《考试说明》生物实验高考复习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以2014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为例,样卷中的2、26、27题考查的内容均与实验和探究能力相关。对比往年《考试说明》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在文字的叙述上基本保持一致,并且实验和探究能力部分在历年高考生物中所占分数比基本保持稳定,约占25%左右。做好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对提高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提升高考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结合2014版《考试说明》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及笔者历年高考实验复习中采取的一些做法谈谈如何进行高考生物实验复习。

《考试说明》首先要求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一共有16个,其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最多,有十个实验,必修二《遗传和变异》3个、必修三《稳态与环境》3个。如果按类型分,则以观察类最多,有7个,检测与验证类3个、探究类4个、调查类2个。

第二轮实验安排在第二轮复习,采取开放模式,在实验室中提供必要的材料、用具,让学生自行验证做实验题中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在验证过程中发现和预期不一致的地方,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直到问题解决。从而使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在习题的选择上教师既要学会做加法,让学生多做些题目,又得会做减法,大胆舍去些重复的、无用的题目,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在一轮实验中,笔者给每个实验都配了一份短小精练的练习,“麻雀”虽小,实验的五环节(目的、原理、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现象结论)样样不缺。梳理每一个知识点,夯实基础。

在第二轮实验复习中,笔者还对实验题分门别类,分成若干类型分别进行练习和讲解。每种类型分别配上相应例题,教师先行讲解,再配以类似题目进行练习。力争做到题题过关,样样熟悉,使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现以2012・福建卷,26Ⅰ为例谈谈如何解答实验题: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试题分析:如图可知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的最高的是幽门盲囊蛋白酶,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胃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2.8。试管应置于恒温箱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考点:酶的特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设计实验的原则。

参考答案:(1)幽门盲囊蛋白酶;(2)①蛋白质、双缩脲,②2、8,③恒温箱、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④不能,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笔者从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入手,制定相应的解题规范和相应的文字规范,要求学生做到文字表达准确、简洁、明了。以上是笔者研读2014版《考试说明》的心得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2014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研修随笔篇9

文学硕士论文写作步骤过程

初稿撰写前要进行深入的构思和较长时间的酝酿,关于篇幅和容量、主题、结构、论证方法、表述形式,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以及文中重要的段落和主要的部分怎样说明,都先心中有数。

一、撰写初稿的条件

1、选题已经确定,并围绕选题搜集到足够的资料。

2、通过阅读资料,已经确定论文的立论和研究方法。

3、通过对参考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对论文的谋篇布局和结构已经了然于胸,并且拟订了论文提纲。

二、执笔顺序

1、从引论起笔。推荐。

2、从本论起笔。

三、写作方式

1、深思熟虑,一气呵成初稿。集中主要精力,抓住灵感不放;围绕主要线索,细节不须纠缠;行笔信马由缰,篇幅不受约束;随记相关联想,争取一气呵成;及时补充遗漏,格式稍加整理。

2、考虑成熟一部分,完成一部分,分段写成初稿

四、注意事项

1、尽量把想到的内容写出来(涌泉式思维法)

2、尽量保持各章、节、条、款、项、段落的均衡和承接(兼顾形式均衡,段落不宜过长过短)

3、注意根据写作进展的需求,适当调整提纲(避免画地为牢)

4、边写边加注释及页码(避免重复劳动)

5、遇有疑难时,及时写在卡片上,留待集中查检工具书解决(集中备忘)

6、随时保持良好的写作状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要因干扰而中断写作。(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集中精力完成初稿,标题可以暂不考虑,内容可以信马由缰,拦路虎可暂时搁置,篇幅可以暂不限制,初稿撰写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搭起论文框架。

修改定稿

仔细推敲,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一、修改定稿的必要性

一方面,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反复探索,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它。

另一方面,撰写论文是一门艺术创造,包含语言、修辞、逻辑等多种因素的把握。即便是出口成章也需要修改润色。不要让指导老师成为你的校对工。

二、修改的内容

1、订正观点。

通观全篇,看主题是否鲜明而集中,观点是否明确正确,如果文章没有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意图,那又怎么让别人懂得其主旨呢?

2、验证方法。

3、增删材料。

材料是否典型且详略得当。可有可无的一定不要吝惜。

4、调整结构。

合理的论文结构应具备:一是每一部分都符合论题的需求,对说明、论证论文的观点有帮助;二是有逻辑顺序,层次清楚;写论文如同数学证明,要一环扣一环。三是有主次之分。看每一部分(层次)论据与论点之间是否吻合,有无南辕北辙之弊;各分论点是否有机地服务于中心论点。

有时候还要推敲标题,看是否恰当。往往有这种情况,成文后,怎么读都觉得文题不大相符,于是有人就在文章主体部分大加修改,费时又费力。当然,这应该是一种修改方法,有时是必要的。但据笔者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在有的情况下,只需改动一下题目,问题便迎刃而解。

文学硕士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内容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目录、正文(包括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文献综述、几部分构成。

研修随笔篇10

倾力十三年编篡修订《台安县志》

崔显山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机关文秘、报社、广播和文史编研。由于他一直热爱自己的在常人看来无权无势的爬格子的工作,在地方志编著和理论探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79年担起编写县志重任,从此,他就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工作。他起早贪黑,埋头苦读,查阅了大量旧志和解放后的年鉴资料,大胆提出“横排竖写、条块结合“的编篡方法,受到省内外有关专家的赞誉。编目制定后,他与同行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两个寒暑,五易其稿,于1981年在全国领先出版。因此,台安县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修志先驱县”。

再篡张氏史,明确张学良出生地

张学良将军是中外闻名的爱国名将,研究他的史实资料也就成为必然。他父亲出生在海城,人们也就“顺理成章“地以为张学良也出生在海城。其实不然,在那战乱年代,1901年农历4月17日张学良出生于台安县境内逃难途中的大马车上,并养育于台安县桓洞镇张家窝棚老赵家。崔老了解这一史实之后,便开始了调查工作,形程3000多里,访问几百人,整理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张学良与台安的资料。1989年,他还同当时的刘丽华校长致信张学良将军,并在1991年得到回复……后来这些资料存于《张氏父子与台安》一书中。崔老这一贡献,震惊了史学界,并得到众多史学专家的认可,使省内外学术界莫衷一是的说法归于统一。崔老也被辽宁省“张学良研究会”聘请为理事。

勤奋一支笔,写遍台安古今史

在编写《台安县志》之后,接着又先后主编了13万字的《台安大事记》,12万字的《台安党史资料》,以后又陆续编写了《台安解放风云录》、《台安沦陷十四年简史》、《台安历史上的今天》等20多部文史专著。令人称奇的是他退休后二十年来,不余遗力地进行台安地方掌故资料的收集工作,出版了包罗万象的《台安地方掌故》,包括文献集、著述考录、挽联祭文、谱牒碑碣、匾额集锦、民谣俚语、名人轶事,外加附录,真是天文地理,民风民俗,无所不包,可谓是一部台安历史的百科全书。

集零金碎玉,终得集腋成裘

崔老几百万字的著作不是一夜之间一蹴而就的事,是靠耐力,留心观察日积月累而成的。他的听读笔记多得连他自己也数不清。记事本在身上,笔就在兜里,随时随地记人记事。他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孜孜不息地笔耕着台安文史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