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保护管理十篇环境保护管理十篇

环境保护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6:44

环境保护管理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第三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包括:

(一)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范,指导并监督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并负责对其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权限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六条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第七条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

对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非核设施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其试生产申请,并将其审查决定报送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核设施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建设单位应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首次装料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试运行。

第八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或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

对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规定要求落实的,同意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不予同意,并说明理由。逾期未做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试生产申请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试生产。

第九条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十条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对试生产3个月确不具备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核设施建设项目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

第十一条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施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验收材料:

(一)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

(二)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或调查表;

(三)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第十二条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对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编制。

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承担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者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第十五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组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成立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

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应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现场检查和审议,提出验收意见。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单位应当参与验收。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是:

(一)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二)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三)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四)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五)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六)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七)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

(九)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第十七条对符合第十六条规定的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对填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经过核查后,可直接在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上签署验收意见,作出批准决定。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八条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分期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第十九条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告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6月底前和12月底前,将其前半年完成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关材料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延期验收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责令限期办理环境保护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从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在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环境保护管理篇2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对保护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

第九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三条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五条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做出决定。

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十八条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十九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和治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到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二十二条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十三条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

第四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五条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七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

第二十八条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具体使用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九条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三十条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第三十一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第三十三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

(三)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

(四)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

(五)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

第三十六条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第三十七条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是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完全由于不可护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第四十二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环境保护管理篇3

一、推动环境保护的双重动力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几乎与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保持同步。但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之后,在经济比较发达、社会财富充裕、后物质主义观念开始流行的背景下发生与推进的。与之不同,我国的环境保护从一开始就受着国内公众环境诉求与国外环境压力两股力量的推动。(一)环境保护的内在动力:国内公众的环境诉求长期以来,我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能源等要素,实行出口导向型的外贸策略,使得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形成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着“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共享”等弊端,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结构的优化与发展的可持续,以及社会成果的共享。在改革不断深化与扩展的情势下,传统型发展模式的弊端凸显,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更加重视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在自身环境权益遭受侵害时,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实际的行动表达不满,并寻求环境状况的改善。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我国环境纠纷的数量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据我国历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相关数据表明,虽然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有所下降,但环保部门收到的群众来信数量和接待的群众上访数量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环境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可见,国内公众追求生活质量、维护环境权益的需求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内在动力。(二)环境保护的外在推力:国际环境压力由于社会经济日益全球化,我国环境问题亦是国际环境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国际社会的环保活动对中国环境事业主要发挥了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信息传播,即促进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与了解;二是行为示范,即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1〕如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使中国了解了世界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随后我国于1973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端。而在气候变暖等全球环境问题日渐加剧的情况下,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压力愈来愈大。如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成了中美两国的角斗场,从如何分摊削减温室气体负担到是否美国欠发展中国家“气候债”等关键问题上,两国针锋相对、激烈对峙。美国认为,未来20年内的碳排放增长几乎都来自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和承诺,不可能有解决方案,并有意地分化发展中国家来制衡中国。而我国坚持认为,气候问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近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不加节制排放造成的结果,其对此负有责任。发达国家减排是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采取的是自主减排措施。在大会期间,总理发表讲话称,中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中国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该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①可见,国际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国际机构和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环保活动以及政府间的环境外交,不仅有利地促进我国政府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同时也促使我国关注并采取切实措施应对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环境问题。实际上,国际环境压力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外在推力。二、我国社会管理的新趋向在国内公众环境诉求与国外环境压力的双重动力下,我国政府逐渐奉行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政策选择,着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民生改善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中亦透视出我国社会管理的若干新趋向。(一)逐渐确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方向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坚持保护环境,促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首要工作。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失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系统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以及环境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反向制约。实际上,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看成是密切相关的统一体,反对将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要坚持在保护环境中寻求发展,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念;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并视之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与高效的能源结构,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以及降低环境问题的危害,同时能更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南。我国已确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方向,选择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当然,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方向,需要将环境保护真正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中去,通过环境保护促进发展,通过发展实现环境保护。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广绿色GDp和低碳发展的观念,加大领导干部的环保政绩考核力度。其次是彻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是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要把环保产业看作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扶持环保产业,提高环保产业效益,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从而增强产业结构的闭合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再次是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产品的环保标准,遏制非环保产品进入市场,从而遏制非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促进环境保护。此外,要加强消费者教育,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偏好,改变市场刺激,从而利用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引导环境友好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增长。#p#分页标题#e#(二)政府逐渐以客观态度和环境公正视角看待环境问题长期以来,出于增强政府财政能力和凸显官员政绩的考虑,地方政府有着直接卷入经济活动的强烈冲动,特别是在政绩考核指标导向尚未完全改变的情况下,部分官员有着追求单纯GDp增长的倾向,而大量的资源消耗与众多的环境破坏与污染则被忽视,甚至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合理代价”。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力推进,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日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我国已进入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冲突最易激化的加速社会转型期。各级政府亦逐渐认识到: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简单地否认或压制冲突,只能使冲突潜入表层之下,在那里酝酿和积累,最终演化为大范围、高烈度的社会冲突,故应客观地对待各种矛盾与冲突。尽管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看,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最终将使所有的人蒙受灾难,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的确是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损。因此,当今环境问题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越来越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失调。各级政府日益意识到,环境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的延伸,如果不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公正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环境危机就不会得到有效解决。首先,地区层次上的环境公正问题主要有:一是在城市环境整体上有所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二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2〕重金属污染集中于中西部地区以及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次,群体层次的环境公正问题体现在:富人群体在攫取财富和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却不太愿意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当代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过分攫取资源,削弱了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与条件。环境污染固然反映出政府监管与执法不力,同时亦表明弱势群体更易受到环境污染的侵害。总体而言,各级政府已开始借助环境公正视角来看待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但仍需进一步厘清环境保护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关系,更应关注环境破坏与污染背后的社会结构的调整。(三)政府逐渐以公开、协商方式处理环境事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方政府在处理环境问题与环境事件时,常采取“遮掩、捂盖子”、强力化解的方式。地方政府往往从维护地方稳定的思路出发,采取各种方式向外界封锁信息,不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通报事件进展,甚至虚假消息误导民众。同时,地方政府为了防止环境事件扩大演变为具有对抗性的环境,往往对受害群体采取利益诱导与打压结合的方式,并依靠强力推行某些措施以期化解矛盾与冲突。实际上,这种做法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只会暂时掩盖矛盾,最终导致更大冲突的发生。2007年1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各级政府的危机管理意识和能力得以增强。同时,手机和网络的不断普及,使得信息控制与封锁变得越来越困难,加之民众的维权意识增强,强力化解的方式愈难奏效。于是,各级政府开始改变以往自身主导与单向推行的作风,采取公开、协商的方式对待突发事件,平等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注重双向交流与有效沟通以化解矛盾,从而维护广大民众的利益。如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迅速有效介入,及时公布事件原因与受害情况,并与当地民众协商应对措施与补救办法,使得环境事件得到较好处理。当然,由于环境受害群体组织性不够、力量较为分散,较难与政府展开有效对话,故应发展出更为公正、更为合理、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以促进环境环保组织发展,并塑造常规化的社会合作与协商机制,最终实现公众理性维权与环境有效治理。(四)民间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不断增强不可否认,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如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以及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等。同时,民间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亦不断增强。在环境事件发生之后,全国各地媒体往往予以高度关注,加上互联网的聚焦效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使当地政府及时采取客观、积极的应对措施。随着公众环境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受害群众亦采取积极行动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如借助媒体表达自身的环境诉求,采取集体行动以引起政府的重视等。此外,无论在节能减排、专项环境治理的推进,以及循环经济、低碳生活的宣传与倡导中,非政府环保组织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际上,由于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政府无疑应在促进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并不是唯一的环保主体。没有政府以外的民间环保主体的监督、呼吁、支持和配合,政府自身并不一定自动履行其环保职责,即使推动环境保护,也难以产生最优效果。因此,应适度调整我国环保战略,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创造更为适宜的条件,扩大民间环保力量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致力于建立和维持政府与民间环保力量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关系,以便充分发挥二者的合力,共同推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首先,积极鼓励和推动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给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各种便利。引导公众通过环境非政府组织的集体力量反映环境问题,提高自己的声音从而扩大影响力。而环境非政府组织能够以更强的力量对环境问题做出独立、科学的判断,应鼓励其通过不同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而影响公共权力机构的决策与行为。其次,媒体的关注与介入是环境问题得以建构的必要条件之一,〔3〕故应充分大众传媒在环境问题构建中的作用,促使各级政府及时并客观地面对环境问题,以更好地预防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在破坏事件发生以后,将危害降至最低。此外,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公民参与能力建设,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机会,确保公众有效参与环境保护。同时,普通公众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正成为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公众应当对自身行为有所约束和调整,推崇绿色生活方式与环境友好行为,以促进环境保护。#p#分页标题#e#三、朝生态现代化迈进从某种程度而言,我国经济环境政策实践与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倡导有着一致性。20世纪80年代,生态现代化理论出现在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它有着技术组合主义、反省式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的弱化与强化论、社会变革与生态转型等不同论说,但其思想主要包括:完全摒弃了传统现代化观念中片面追求工业化、城市化等不合理内容,明确了生态现代化是超越工业化、走向全面合理化的社会发展过程;强调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从补救型策略向预防型策略转变;拒斥经济与生态之间势不两立的立场,向传统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在本质上存在内在冲突”的观点提出了挑战,指出维持环境健康发展是长远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生态改革应以经济与市场动力的良性增长为基础要素;承认现代科学技术在实现生态改革中的关键地位,强调科学技术是实现经济生态化的主要手段;肯定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综合效能。可见,我国经济环境政策实践日益体现出来的“注重从源头预防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政府客观、积极地应对环境问题与环境事件以及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等新趋向,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主导思想相契合。〔4〕当然,二者的差异亦较为明显。首先,生态现代化理论肯定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不可或缺性,但否认政府在环境改革中发挥中心作用,鼓励市场、私营经营者参与环境改革。而我国一直奉行的是政府主导的环境保护模式,市场、非政府组织、公众等主体相对参与不足。其次,生态现代化理论推崇用技术解决环境问题,不太注重对现有制度和社会结构加以变革。而我国肯定技术创新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传统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高效的能源结构以及优化的社会结构,以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此外,生态现代化理论寻求消除政府与环境运动之间的激烈性冲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决策。而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相对较弱、制度性参与渠道不足,常采取自力救济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环境权益。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学者提出“生态现代化”的目的,是引导资本主义走向环境开明的新纪元,而对第三世界国家应选择何种道路,以及应该如何确立其生态现代化方案等问题,则完全持缄默态度。〔5〕因此,我国应根据国情,结合具体实际加以批判借鉴,追寻符合自身实际的生态现代化之路。由于我国现代化远未完成,并且是在与西方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基础上推动生态导向的现代化,虽然这一进程的目标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倡导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路径以及实际效果方面,可能有很大不同。就此而言,我国迈向生态现代化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环境保护管理篇4

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县2014年度乡镇、开发区及县级机关单位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县环保局2014年环境保护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请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县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落实“敢为、能为、有为”的要求,全面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与服务水平,以绩效管理凝聚发展合力,以绩效管理提升服务效能,以绩效管理促进工作落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为建设湾滨海新兴城市提供有力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二、组织领导

绩效评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局成立绩效管理工作小组,林真局长任组长,郑霄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吴隆炳、陈建锋、欧义汉、全娟珍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污控科、自保科、监督管理科、监理所、监测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陈建锋同志兼,日常工作依托办公室。

三、评估对象

党支部、办公室、污控科、自保科、监督管理科、监察大队、监测站、窗口组、

四、评估内容

按照《县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业务工作实绩、履职能力建设、机关党建工作、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督查要求:

(一)业务工作实绩

1、水环境质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2、城市空气质量:api指数控制在47以内;

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一步推进,创建市级以上生态村43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3个;

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5、石材业综合整治。全面督促矿山全面完成两池建设并投入运行,石材企业全面推行净车出厂,干渣清运。

(二)履职能力建设

1、加强监察大队队伍建设。

2、加强监测站监测频次,着手建设乡镇间9个河流断面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

3、加强窗口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4、依托学习年活动,加强执法业务、监测业务的学习培训。

(三)机关党建工作

1、制定2014年党支部工作计划

2、党员活动有效开展

五、评估方法

采用指标考评,公众评议与察访核验三种方法进行。

1、指标考评

水环境质量指数=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数×40%+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60%。其中: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数=当年辖区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期次/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总期次;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当年辖区内地表水环境水质功能区达标期次/地表水环境水质监测总期次

城市空气质量指数=(100-当年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平均值)/50(api≤100)

2、公众评议

邀请环保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及社区群众代表参与评议。评议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维护群众利益,依法处理侵害群众环境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廉政自律方面的情况。

3、察访核验

组织环保监督员开展暗访督查,并按照县效能办察访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六、评估步骤

1、部署准备阶段(2014年7月—8月)。召开动员会议,拟定绩效评估实施方案。

2、组织评估阶段(2014年8月—12月)。2014年评估工作分中期与年终两次进行,中期评估拟于10月份实施,年终评估于12月份实施。

3、评估总结阶段(2013年1月—2月)。由局评估办牵头汇总指标考评、公众评议和察访核验情况,送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县效能办。

七、奖惩办法

年度评估工作结束后,对工作突出,达到县绩效管理分值标准的部门和个人,按县绩效管理奖惩规定,予以奖励。

八、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绩效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管领导要亲自抓,切实把绩效管理列入业务日常工作,确保绩效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环境保护管理篇5

关键词:环境监管;环境保护;管理;作用;前景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在开采与开发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且也出现了较多环境污染问题,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产环境,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监管在环境保护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希望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

1环境监管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作用

1.1环境监管在环境保护管理制定监测标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制定环境标准时,需要考虑生态基准,还要考虑人体的健康,要营造出健康、舒适的栖息环境,还要保证生态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

1.2在排污总量以及许可证发放这一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环境监管也发挥着重要的监测作用,不同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合理的控制,要发放排污许可证,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是为了减少消减交易,要控制超量排放,还要对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核定,这样才能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

1.3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还要征收排污费,对各个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统计,要对该地区排污量进行估算,还要针对排污情况,合理制定排污费的金额。环境监管在排污统计以及排污费的征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具体费用的制定提供参考指导。

1.4环境监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其对企业排污情况有着监视与监督的作用,还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对企业进行管理与约束,避免企业出现排污超标的问题。环境监理还包括环境监测工作,其可以有效的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环境状况。

1.5在环境保护管理工程中,还会出现较多的纠纷,环境监理部门发挥着仲裁的作用,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监理人员需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要对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还要进行实地取样,要判断污染的来源,并截断污染源,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

1.6在环境监理工作中,还需要应用较多的技术,要应用高效的检测工艺。科学技术是当前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在环境监理工作中,还要合理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科学的治理,要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督,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提升,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2环境监管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发展前景

2.1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理制度

为了保证环境监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更好的应用,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这对监理人员也有着管理与约束的作用,可以保证监理人员工作的规范性。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中,还要积极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要对该地区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还要了解环境变化趋势,做好跟踪与记录工作,这样可以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加强检查和抽测,严肃处理监测过程中弄虚作假、谎报数据、修改数据等失职读职行为。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督管理,支持监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创新行为,加强环境监测与其他各项环保政策的合作。

2.2实现环境监理领域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各种新的技术不断地应用于环境监理中。环境监理鼓励各级监理部门在监理工作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之前要经过验证后方可使用。仪器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监理中使用的仪器相对落后,监理仪器不足及老化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国环境监理仪器多为中小企业生产的中低档仪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监理仪器寿命、降低监理仪器的制造成本、保证其使用性能,是环境监理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

2.3创新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环境监理预警系统

要解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和保持当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创新环境监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监理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多种举措并举,全面带动环境监理管理工作。在改革发展环境监理质量管理体系中要进一步明确环境监理各岗位上的职责,加强质量监督和考核。要以严谨的态度投入工作,确保数据监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4建立完善的部级监理网络

部级环境监理网络应包括环境各要素监理业务网络(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固体废弃物等监理网络),环境管理监理网络(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监理网络)以及监理信息网络(包括在线监控、数据报告、数据传输等)。

构建部级环境监理网络,有助于环境监理工作向着全面化、精确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其次,监理网络的构建能够更好的掌握环境质量情况,对于及时发现环境问题、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状况起着积极作用。

2.5实现环境监理队伍专业化

全面提升环境监理水平、实现环境监理事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更离不开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专业人员。各级环境监理站应加强对环境监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加强综合分析、实验室分析等方面的技术骨干。各级环境监理站应努力在培养方案上创新并建立一支专业化、高水平、反应迅速的环境监理队伍。环境监理是技术执法和技术监督的过程,监理队伍是否具备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监理结果的准确性。

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当前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这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推广有着积极的影响。环境监理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对污染物的排放有着监督与管理的作用,可以控制排污总量,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环境监理人员需要做好调查工作,要找到污染源,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这样才能保证环境保护的效果。环境监理在环境保护管理工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可以促进环保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149-151.

[2]谢立新.对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认识[J].2010.9.

环境保护管理篇6

论文摘要: 体制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石,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合理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是自然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能力,环境污染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破坏了生态平衡或者危害了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我国不仅建立了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而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但环境保护现状并不是十分乐观,环境保护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刻不容缓。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为次生环境问题。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把环境保护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确立了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其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建设。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规定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体制。分散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管理资源,从而形成良好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往往决策成本较低,反应很灵敏。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不是单个部门和行业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多部门配合、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体制,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机构必须站在维护公共利益的立场,从而有利于国家环境政策的不断贯彻和落实。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环境管理,必须依靠地方政府和其他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 

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一个综合的制度体系。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有效的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改善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从逻辑上来讲,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创新的目的所在。不断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完善政府环境保护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上和制度上最可靠地保障。随着社会新矛盾和新情况的出现,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如现行法律法规与现实中的管理体制存在矛盾,法律法规间存在着职责交叉、规范内容不一致现象等许多方面。因此,不断完善政府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体系上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之一。政府必须注重经济激励机制、税收调控机制、污染治理市场调节机制、价值补偿机制等市场调节机制,从融资渠道、资金支撑以及经济刺激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科学管理,这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提供了重要经济保障。作为主导的政府,进一步的完善诸如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社会公众表达机制以及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公众参与的制度环境,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环保力量,拓展公众的参与渠道和形式对于培养全民的环保意识,真正的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巨大的社会保障。 

三、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要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我国的政府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吸收和学习它们的管理经验。如日本为有效控制公害,1970年成立了由首相直接领导的公害防治总部,2001年日本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韩国于1973年在健康和社会事务部卫生局设立污染防治处,1990年韩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升格为环境部,直属总理管辖。如美国不仅在中央即华盛顿设立了环境局总部外,而且还在全国设立了10各大区环保机构。法国、韩国等也设置了流域环境管理机构。日本环境厅(现日本环境省)自成立以来,人员总数由最初的501人增加到2001年的1311人。美国环保局由成立之初的5000多名职工发展到现在的1.8万多人。美国环保局预算逐年增加,1996年为62.81亿美元,2001年为72.57亿美元。日本环境厅的总预算资金一直在稳步上升,年均增长率为5.4%。 

四、创新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4.1加强宣传教育 

经济发展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基本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正确地解决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全面协调发展的关系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了环境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由于政绩观的偏差而出现许多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现象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要真正的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 

4.2建立综合机构 

管理机构是实现管理的组织保证,要推进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部门职能冲突、环境治理效率低的问题。在全国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地方政府再将自己的职责具体化,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协调一致的环境管理体制,如设立地理区域或流域建立执行机构,比如长江流域环境管理局等。加强各环保部门的协调配合,清楚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 

4.3优化环保能力 

法律上规定乡镇政府环境保护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确保其乡镇人民政府能够履行其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环境的职责。合理分配乡镇等基层政府的环境保护职权,设立乡镇环境保护机构。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 

4.4落实行政问责 

行政问责制的逐步推行和完善,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问责制度,对问责范围、问责程序进行详细的程序化、制度化界定,对环境保护任务定期公开。进一步落实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无视法规准许污染排放形成后果、造成环境重大事故的官员,不管其地区经济多么成功,都应该坚决追究责任,让违法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4.5健全绩效考核 

加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环境绩效考核机制建设,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的经济gdp考核体系在引导经济活动最大化的同时,也导致了资源占用和生态破坏的最大化。必须把环境因素引入到现行政府发展考核体系,把环境因素引入gdp指数以构造“绿色gdp”。现今在完善环保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相关性、地区差异性、通用性、可评估性、潜在性、社会评议性等因素,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政府环保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管理篇7

【关键词】环境;保护;业务;信息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面貌。人口的增加与生存环境的破坏,促使国家开展一系列环境保护业务管理的重点信息化工程和项目。环境保护已经从狭义走向广义并与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需建立环境信息标准规范、环境信息运行管理、环境信息安全保障。

一.环境信息化技术架构设计

环境保护是整个社会和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结合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与应用开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的“城考”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的作用是当前环境保护信息建设中所迫切需要实现的功能,环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国家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环保信息网络的建成,实现信息传导与社会覆盖。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建设环保信息网络将环境普查。保障环境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环境资源检测保护。

(1)国家环境信息化环保措施有效地扩展延伸,总体技术架构建立在“三体系、四平台、五应用”框架基础上。实现对重点监控对象及每个监控环节24小时连续不断地检测与控制,提供统一应用支撑环境。防止严重环保污染事件的发生,实现环境信息系统软硬件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实现环境质量数据准确采集和及时传输,使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对环保规划、措施的建议、评论,开展“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对破坏环境行为的监督、举报并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宣传、强化,为环境保护各大核心业务应用提供基础信息化工作平台。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环境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消除环保隐患。

(2)环保信息网络与政府网络、公安、消防网络连接,为政务管理、业务应用、社会公众服务提供统一的环境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共享把政府的环保政策及时于社会,支撑平台为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集成各类环境信息数据。对于重大环保事件构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一体化的监督与执法体系,通过信息资源目录提供统一的信息和共享交换服务。系统规划按照功能划分,围绕部级自然保护区形成统一的技术平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环境专题图,实现模块化和开放式特征的业务功能软件构成最基础的应用。基于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和监管一体化管理,构建一个功能全面的环保业务管理平台。建设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以实现全系统的业务处理和功能控制。

二.环境保护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环境保护信息化应用主要涉及网络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等信息技术领域,构成环保部门主管、环保监测人员对环保监视点的数据监测、管理、控制平台。信息技术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环保信息化网络最主要和最基础的部分。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在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等环境管理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全系统的业务处理和功能控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环境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完成环境数据采集、缓存、传输等功能。

(1)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由各业务服务器和相应软件系统构成。在掌握及时、充分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前提下,实现模块化和开放式特征的业务功能软件构成最基础的应用。使各项环境管理和决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提供多媒体业务。环境监测中心类似于电力调度中心,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可分项、分门类设置多个监测、控制座席台。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覆盖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监测站、城市空气监测站、近岸海域监测分站以及酸雨、沙尘暴监测站,在接入外网的情况下对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实施物理隔离。实现环境质量数据准确采集和及时传输,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

(2)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是环境管理的核心业务,通常由环境监测采样传感器与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比对、压缩编码、缓存等),传输接口以及联络电话等模块组成。通过在水、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管理、总量控制等业务管理领域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监视终端。为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实现环保信息咨询与合理化建议等社会信息覆盖功能。国家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工作中相继建立了重点湖泊水库调查基础数据库,分布于各个环境监视点。应用数据库技术为各级环境保护业务部门进行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提供了信息管理平台,帮助环保监测人员及时排除环保故障,消除环保隐患。为水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成为环境保护业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平台和业务管理门户。

(3)生态保护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解决并适应快速变化的多业务需求。围绕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重点调查等重点工作,系统与系统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一系列生态保护业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系统间的集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类生态保护信息和数据进行动态化管理,使技术成果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建立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建设,使有效的信息资源得到重复利用。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形成整体开发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提供决策依据,构建一个功能全面的环保业务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环境保护管理篇8

1制定相关强制性政策,督促地方政府关注环保

就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地方政府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矛盾问题解决上,一直是持有难以抉择的态度。那么,想要地方政府真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制定相关的政策,迫使地方政府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选择。因此,我国相关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颁布了具有权威性的政策制度,以此来为地方环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区域限批制度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目的是促使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共同和谐发展,具有较强的法律性质,能够让当地政府在经济建设发展初期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并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避免环境受到破坏。再加上环境区域限批制度的颁布,更是使得各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这一制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以环境保护为重点,当地政府必须将环境保护问题放在首位,自从环境区域限批制度出台以来,就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各个地方也对经济发展战略及时做出了相应的计划调整。此外,我国多个地方政府也意识到环境区域限批制度的重要性,如果只是一味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就会导致当地很多经济项目无法顺利实施。因此,各地政府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这些环境保护制度虽然会对地方经济短期内的增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的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地要想建立新型的产业体系,就必须有效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

2明确责任,完善环保立法

要完善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体系,还要修改和完善现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构建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注意国内环境法和国外环境法的接轨。首先,需要重新界定环境立法的范围,建立广泛意义上的环境法。要把我国环境立法体制中分散于各项法律、法规、规章中的立法不协调、交叉冲突、矛盾的地方予以有效解决,应当由统一的机关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环境管理法规,确立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权限,使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将各自的职责具体化。其次,建立健全环境立法重点,要加大对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可以应考虑在《宪法》中加大环境污染者的处罚力度。也可以尽快制定《侵权责任法》配套规定,完善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以便于更好地调查处理污染纠纷。还可以在《刑法》中增设破坏生态罪、非法污染罪等新罪名,使环保刑事责任得到进一步地完善。加重刑事制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以震慑环境犯罪者。再次,扩大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侵权范围,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此外,还可以建立环境责任保险财务保障或者押金等责任保障制度,这样既可以加强生产者的责任感,亦有利于对侵害对象进行更有利的保护。

3合理分配行政权力,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缺乏一定的完善性,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也给执法人员带来了很多的困扰。虽然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对职权规定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但下属部门的职责范围是比较抽象、模糊的,导致很多基本职责并未落到实处,甚至还会存在一个分管部门承担多个职权的现象。一旦发生问题,无法及时找到责任部门或负责人员。因此,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建立更加完善的执法制度,充分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性,政府应当赋予群众一定的参与权,这是由于所有因经济利益引发的环境问题,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广大群众。所以,凡事若只是由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做决定是无法取得民意的。因此,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决策时,应该着重听取群众的想法与建议,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其中,这样以来,不仅能够确保群众的知情权,还可以对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决策给予绝对的群众支持,保证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在受到群众的监督下,能够保持廉政执法的工作态度。

4赋予基层环保部门行政权力,简化行政执法程序

现行的环保法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权利、义务不对等,权责不统一,有限的行政处罚权也没有必要的强制手段来保障实施,导致执法力度不够,且不能及时有效地达到最初处罚的目的,也不能很好地体现环境保护行政权的威慑力。有些基层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措施,既费时又不经济,也难以提高办事效率,并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因此,为了树立环保执法权威,严格环保执法,杜绝环保执法不作为现象,建议增加在环保执法制度中,可增加基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采取行政强制手段等方面的条文或内容,真正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保一方环境安全的绝对权力,简化行政执法程序。

5结束语

环境保护管理篇9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等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所辖地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参与建设项目的总体评审、检查及验收工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负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协同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

第六条建设项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三)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建设污染水环境的建设项目,其中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四)禁止在世界遗产地、省级以上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范围内新建使用煤、重油、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锅炉。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以及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八条对政府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级审批:

(一)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以及跨市建设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的权限报省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对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以及跨区、县建设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对总投资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对非政府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级审批:

(一)对总投资1亿元以上(含1亿元)〔房地产项目2亿元以上(含2亿元)〕,以及跨市建设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的权限报省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对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房地产项目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房地产项目2亿元以下)及跨区、县建设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对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房地产项目50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按照国家规定,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省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一)凡涉及世界遗产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项目;

(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和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利用项目,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三)新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设施)。

第十一条化工、印染、酿造、化学制浆、农药、电镀以及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律由市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屯溪区辖区内(含新城区)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的权限审批。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对政府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铁路、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对非政府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中属核准制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在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申请核准前,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属备案制的项目或不需要进行备案的小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前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十四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或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的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过程中,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并保证环保设施建设的投资。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审批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报告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情况和试生产时间,经环保部门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试生产期间,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或生态修复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和调查。

建设项目的试生产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确因工艺需要等特殊原因,其试生产期限经审批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或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试生产期满前,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或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对不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环境保护验收不予通过。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整改,重新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建设项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建设单位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违反建设项目分级审批、分类管理规定,违法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律无效,建设单位应按规定重新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对违法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除进行通报批评外,还应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导致国家、集体和公民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循私舞弊、索贿受贿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保护管理篇10

摘要:

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在环境保护与监测中,环境保护仪器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也日益受到环保部门的重视。目前,在环境保护仪器设备购置到验收使用直至报废停运诸多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料缺失、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此,应加强相关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工作,为做好环境保护与监测工作服务。

关键词:

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保部门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环境监测站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形成的监测数据,是国家制定环境保护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环境监测机构也因此担负起重要责任。环境监测数据的价值是以其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来判断,而要确保数据的这“五性”,除了监测机构的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等因素外,科学有效地使用仪器设备是确保监测数据达到“五性”要求的前提。因此,对环保仪器设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环保监测机构的一项重要的基础保障性工作。

一、环保仪器设备档案规范化管理应遵循的有关规定

所谓环保仪器设备档案,是指在引进、购置、验收、维修、调拨、报废环保仪器设备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应归档文件材料。早在1995年,国家就出台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环境保护仪器设备》(HJ/t8.5-94)[1],对仪器设备文件材料的管理、归档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利用等作出了规定。在《中国[2]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HJ/t7-94)中,明确了环保设备的分类号、全宗号和目录号命名原则。此外,《环境保护仪器分类与命名》(Hl/t12[3]-1996)中明确规定了仪器设备的类别、亚类别、组别、型别,如环境监测仪器“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采样器”,其类别是“空气污染监测仪器”,亚类别是“空气环境采样仪器”,组别是“气态污染物采样器”,型别是“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采样器”。

二、环保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文件整理不科学、档案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站的仪器设备档案虽然进行了归档保存,但没有按规范编制档号,只是按购进设备的时间先后形成一个临时号,以便与其它设备资料分类保存,也没按类别规范整理和管理。

2.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

(1)设备购置之前的购置计划、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等文件材料基本没有收集保存。这就意味着设备购置文件不齐全,对当时因何购买、其必要性和购置意义都没有原始记录,没有为今后的设备采购留下借鉴、参考材料。如我站自1982年成立至今已建站33年,期间购置的设备数量和种类已很多,部分设备由于档案没有专人保管,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如维修记录、运行记录、检定合格证书等都没有收集归档,使得这些仪器设备材料不齐全,使用情况无从查考,难以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给后续购置带来困扰。

(2)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致使有些设备档案中重要的材料遗失,如使用说明书、产品装箱单等等,造成该设备重新启用时无法按要求规范操作,出现异常不能及时排除,难以保障设备的有效运行。

(3)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差异,加之管理过程中各自为政,导致设备档案管理混乱。如一些各项技术指标已不符合现实需要的闲置设备或过了服役期的报废设备,其档案材料没有按保管期限及时移交或销毁,不仅仍占用有限的存储空间,而且与其它设备档案材料混同保存,容易造成相互混淆,给查阅利用造成不便。此外,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且不严格履行档案交接手续,致使一些遗失和借阅未还的档案资料无从找寻,设备档案管理出现“断档”现象,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3.查阅利用不方便

由于环保仪器设备档案设备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管理不科学,给查阅利用工作带来许多问题。如需要查阅的查找不到或查找不全,给设备仪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等带来相应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保数据的及时准确采集和有效利用。

三、建议和对策

1.建立健全环保设备仪器档案管理制度

各级环境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环保设备仪器档案管理制度,对环保设备仪器档案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和利用等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档案人员必须会同技术人员参与设备仪器的开箱验收,同时收集有关档案资料,设备安装、调试正常运行后要及时将安装、调试档案整理归档,要求对每个关键节点形成的设备仪器档案材料及时收集、规范整理、归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保设备仪器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

2.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各级环境检测机构应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尤其是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监测专业技术能力,还应该在上岗前参加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严格履行档案交接手续。

3.争取领导对设备仪器档案管理的重视和支持

新设备的运行意味着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能力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因此,各级环境检测机构的领导往往对设备仪器的购置和使用非常重视,但对设备仪器档案的管理却容易忽视。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向领导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设备购置初期就制定详细的设备仪器档案材料归档管理计划,按设备仪器的特点分类建立设备仪器档案资料,以便使设备仪器档案管理更好地为为环境监测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环境保护仪器设备(HJ/t8.5-94)[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94-07-28,1995-01-01实施.

[2]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HJ/t7-94)[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94-07-28批,1995-01-01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