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物保护具体措施十篇文物保护具体措施十篇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1:02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1

关键词:电力检修;二次作业;安全措施

作者简介:林高翔(1985-),男,浙江乐清人,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区,工程师;李勇(1981-),男,浙江乐清人,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区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工程师。(浙江温州325000)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215-03

一、课题背景

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安全生产,近些年来又对企业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本继保班多次仔细审视班组自身在二次作业现场安全防范方面所作的工作,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现简述如下:

第一,工作强度大,员工安全生产压力大。我继保班现有员工33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劳动定员标准,目前继保班负担的工作任务至少需要配备71人。2010年,全班共收到并完成工作票846张、出工5246人次、加班871天,人均出工162天,人均加班26.4天。员工在承担了正常工作量两倍尤多的工作任务下,必然得面对因此带来的更大的安全生产压力。

第二,班组队伍总体上存在着年轻化的现象,缺乏经验成为隐患。继保班现有的33名员工中,最大年龄34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24.3岁。近三年的新进员工13人,占到了总人数的39.39%。部分员工,尤其是新进员工比较缺乏工作经验,在二次工作现场难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的把控,成为了二次现场安全生产的另一个隐忧。

第三,缺乏规范化的安全把控措施,没有一套规范化的措施来统一员工对现场的二次安全把控。

第四,现有的安全隔离方法存在不足。目前,继保班比较通用的安全隔离方法是采用红色绝缘胶布对需要隔离、警示的设备、部位进行粘绕、粘贴。这种方法存在着不足,难以确保实施效果的可靠性。

另外,经过大量的文献查新,可以了解到国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行业中对现场安全管理范畴的研究成果:一些文献论述了通过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性评价以达到提高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1]一些文献认为通过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严格执行各项现有的安全措施等方法可以有效防范作业现场的人身安全。[2]一些文献则认为通过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展开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通过分级安全控制可对电力检修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起到积极作用。[3]还有一些文献则认为通过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可以减小因安全事故而造成的损失。[4]而从制度的改进及安全辅助器具的研制与实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促进继电保护人员与设备的安全的落实、提高生产风险可控性的文献则鲜有所见。

针对上述班组情况与相关领域研究现状,本文从新型实用的安全辅助器具的开发结合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制度建立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二次作业现场安全防范综合策略,其能够有效规范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防范二次风险;有效提高检修人员落实安全措施的工作效率,防止“三误”事故发生,有利于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新型安全措施工器具的研制

通过对电力检修二次现场安全防范措施问题的深入研究与调查统计,可将安全措施防范问题分为措施不到位、形式不统一、防范空白等三个大范畴。在三个大范畴中又可以罗列出九个细节问题,通过对细节问题的分析最终研制出了九种新型的安全措施工器具。通过新型安全措施工器具在二次现场的使用实现了对二次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的规范实施,统一了安全措施实施的形式,也填补了一些原本工作中尚未考虑的安全防范空白。

1.针对措施不到位的应对工器具

(1)针对保护设备检修或消缺等作业时,对一些带电端子或与运行设备关联的界限端子难以进行有效隔离的情况,设计了端子排防护栅,有效实现了防止保护人员误碰的效果。图1为端子排防护栅实物。

(2)针对保护人员进行开关传动或二次回路加压、通流等试验时,试验设备附近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易误入作业区域造成机械伤害或人员触电的情况,设计了保护工作语音提示器,实现了对相关人员的有效声光提醒。语音提示器盒体上设置有磁铁,使用时可将其安放于工作场所的主要设备本体上,接通电源即可进入自动探测状态。当工作人员在其探测范围内活动时,即可发出适合继电保护现场不同环境的语音内容,并同时输出一定时长的闪光信号进行警示。图2为保护工作语音提示器实物。

(3)针对同屏柜不同继电保护装置分别停运检修期间对同屏运行装置的前后部分难以进行有效隔离的情况,设计了保护装置隔离罩,实现了对运行与非运行装置的有效区分,避免了人员误碰。保护装置隔离罩按照隔离部件不同,分为屏前保护装置隔离罩与屏后保护装置隔离罩。图3为屏前保护装置隔离罩实物,图4为屏后保护装置隔离罩实物。

(4)针对同屏柜不同装置不同回路分别停运检修期间其对应的二次保险或空开难以可靠隔离的情况设计了二次保险隔离罩,实现了对相关二次保险或空开的有效隔离。图5为二次保险隔离罩实物。

(5)针对同屏柜不同设备分别停运检修期间对同屏运行设备端子排难以有效地进行整体隔离的情况设计了端子排隔离罩,实现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对应端子排的有效区分。图6为端子排隔离罩实物。

2.针对形式不统一的应对工器具

针对二次作业现场线缆芯金属部分的绝缘隔离存在防护不到位、措施不标准等问题,设计了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实现了防护的可靠性及措施的标准性。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线缆芯的有效防护,主要分为两类:压接式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和窝圈式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现场作业过程中,保护专业人员根据现场拆除二次线缆芯的线径不同,选择合适的防护端头对已拆除的二次线缆芯金属部分进行隔离。图7所示即为压接式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实物,图8即为窝圈式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实物。

3.针对防范空白的应对工器具

(1)针对继电保护设备检修作业过程中对该保护装置涉及的运行回路压板难以进行有效隔离的情况设计了保护压板防护罩,有效防止了作业过程中的人为误投退操作。保护压板防护罩能够适应不同型号压板,包括对拔插式保护压板的防护及对联片式保护压板的防护。图9为插拔式保护压板防护罩实物,图10为联片式保护压板防护罩实物。

(2)针对同屏柜不同继电保护设备分别停运检修期间难以对同屏运行保护装置二次压板进行有效的整体隔离的情况,设计了保护压板隔离罩。图11为保护压板隔离罩实物。

(3)针对同屏柜不同间隔设备分别停运期间对运行间隔各类操作把手难以进行有效防护的情况,设计了操作把手隔离罩。图12为操作把手隔离罩实物。

三、二次安全措施典型卡的设计

在以往的工作中,电力检修二次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基本上依赖于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现场安全的判断,根据工作经验与知识积累自行填写安全措施票。这种方式存在着现场安全措施实施情况与工作负责人的工作水平紧密相关,工作负责人容易遗忘一些安全措施细节,难以避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负责人也会遇到不熟悉的设备的可能等等缺陷。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设计典型二次安全措施卡,以对上述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处理与规避。

按照继保班所管辖的变电所的电压等级高低,可将二次安全措施典型卡分为四种大类,即500kV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220kV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110kV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以及35kV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每个电压等级的二次安措典卡又按间隔分为多个小类。

以温州地区220kV玉鹤变为例,220kV玉鹤变电站安措典卡集包括4个220kV线路间隔、1个220kV母线间隔,2个主变间隔、8个110kV线路间隔、1个110kV母线间隔、4个电容器间隔以及1个35kV母线间隔的二次安措典卡。二次安措典卡分类方式如图13所示。

由于变电所各具其特点,且变电站总数众多,故各变电所各间隔的二次安全措施典型卡的设计均有其自身的个性。二次安措典卡的设计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班组内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提出某电压等级变电所的一套典型二次安措典卡;然后分派给参与项目的组员具体的同电压等级变电所,由组员在典型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的基础上将具体的某变电所的二次安措典卡进一步细化、深入;最后由班组成立专门小组对所有二次安措卡进行审核,最终形成以变电所为单位的一整套二次安措典卡标准。

四、二次作业现场安全防范综合措施的实际功效

二次作业现场安全防范综合措施已投入实际应用一年,与传统的举措相比,现场二次安全综合防范措施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产生了显著的实际功效。

1.二次安全措施的实施流程规范化

二次安全措施典型卡详细规定了二次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实施的次序和注意事项,针对不同间隔不同保护型号列出了详细的细则,使安全措施的实施流程规范化。

2.安全把控的全面性

每个间隔安全措施典型卡的建立都经过多名技术骨干人员的多次审核与确认,确保了现场危险点的无遗漏。

3.通用性强

现场二次安全综合防范措施的应用将现场安全措施处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各项安全措施的内容、步骤、操作方法都在安全措施典型卡中详细列出,即使是刚走上岗位的新员工或是对设备不是很熟悉的新进人员都能根据该典型卡很快地找到相应进行处理的部位,准确地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而新型安全措施工器具则普遍使用于各个变电站的相应设备或部件上,员工去现场工作时只需要携带一个安措工器具箱即可圆满得完成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4.保证了二次安全措施实施的准确性

在二次安全措施典型卡中,每一个压板的名称、端子排的名称、电缆编号的名称、空开的名称等都与实际的相应变电站中相应间隔的具体实物一一符合。安全措施实施人员只需对照典型卡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就可以保证安全措施实施的正确性。同时,整个典型卡的记录是事先打印而成的,页面整齐、规范,避免了因人为的字迹潦草或人为的记录差异造成其他人解读时理解错误,确保了二次安措实施信息的准确性以及记录的规范性,从而便于工作结束后进行安措恢复。

5.减轻了员工的生产安全压力

现场的员工承受着较大的安全生产压力。现场二次安全综合防范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未雨绸缪,事前完成部分工作,确保在繁忙状态下当缺乏经验的员工面临大任务量的工作时能够稳定心理,避免造成安措不到位、考虑不细致等状况,以此来降低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并确保整个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建清.安全性评价在电力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5).

[2]李清奇.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人身安全风险控制[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4).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2

[关键词]林虑山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

一、林虑山风景区资源现状

林虑山属于太行断块的东侧边缘,由于受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内以断裂切割的块状构造为特征,断层发育升降不均,峰峦叠障,沟壑纵横,总的趋势为西北高,向东南逐渐倾斜。风景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山地地区,土壤类型主要包括少砾质薄层灰岩粗骨棕壤和砂砾质薄层砂岩粗骨棕壤两种土属。地形地貌变化丰富,营造了良好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立地条件。风景区范围内林木共有75科,450种,其中乔木410科,灌木40种。常见林木是温带阔叶落叶林种,少数为针叶常绿树种。全区林业用地60.49万亩,占总面积的77.71%。其中有林地面积18.69万亩,疏林地0.71万亩,灌木林地2.28万亩,未成林地0.94万亩,苗圃0.11万亩,共计林地22.73万亩。另有散生树木1961746棵。树木覆盖率达35.34%。

风景区也是暖温带大陆区域较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风景区内兽类有:狼、狐狸、獾、黄鼠狼、鼠、松鼠、野兔、狍子、刺猬等,鸟类有:石鸡、灰喜鹊、麻雀、鹌鹑、岩鸽、斑鸠、燕、黄鹫、雕、猫头鹰、啄木鸟、布谷鸟、乌鸦等。昆虫类有:草蛉、赤眼蜂、金小蜂等,其他动物还有蛇、蝙蝠、壁虎等。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

二、林虑山风景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风景资源是构成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条件,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无法替代和再生的,因此,保护风景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的首要任务。林虑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独特,景观资源类型多样,集雄伟的风景地貌和壮美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于一体,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均较丰富,体现了很高的旅游价值,其中包括科学价值(南太行山脉的地貌特点、多样性的生物资源)、教育价值(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美学价值(静态之美、色彩之美、动态之美)、历史文化价值等。如果不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用掠夺的方式去过度地利用经过漫长岁月发展而成的风景资源、自然风光连同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将会因为人为的破坏而丧失殆尽,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将成为空谈。

三、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问题

林虑山对风景资源的保护一直都很重视,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地方一级的“管委会”,不仅对风景资源的认识有一

定的局限性,而且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因过多地考虑经济利益,而忽视其生态效益和

社会效益。例如不加限制地大搞开发建设,致使风景区出现城市化现象,而且由于游人数量

大大超过了风景区的容量,造成风景区大气、水质、土壤等自然资源的污染,使风景资源合理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旅游开发不够重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在风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很多人认为是“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合理组织游

人活动,妥善处理景区的各种矛盾,统筹安排各项措施,为人们提供自然、优美、清新的旅游胜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风景资源的保护主要强调对景点的保护,而对整个区域中的生态系统方面的保护重视不够。

3.部分设施建设对核心景区资源与环境造成破坏与威胁

林虑山核心景区的景观资源各具特色,以太行峡谷自然景观和红旗渠人文景观为典型代表。目前部分景点和景区开发已经开发建设,促进了风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部分设施对景区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大峡谷内乱搭乱建的庙宇和农村住宅。

4.自然资源保护中忽略了风景美

保护中没有考虑到风景美这一因素,比如对风景美学质量高的资源是否要保护,这里就未涉及到。因此,在进行自然资源保护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强调保护生态,对其中吸引人们观光旅游的美的因素却忽略掉了。

四、保护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林虑山风景区资源具有科学、教育、美学及历史文化价值等,因此不同的对象要实行不同的保护措施,根据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特点确定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具体措施如下:

1.分区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1)分区保护的目的:第一,明确规定每一个区域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强度,统筹协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第二,使各分区用地便于管理和规划的分期实施,增加规划可操作性;第三,根据不同分区的资源敏感性和适应性特征,进行实施建设、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控制与管理。

(2)分区保护的内容:按照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程度,将整个风景区的保护可划分为风景游览区、史迹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发展控制区、保护地带等五个分区(见右图:图片来源,自绘),其中保护地带位于风景区范围之外。

(3)分区保护中设施控制与管理:风景区内因生产、生活及旅游要求,需要进行必要的设施建设,根据情况,可分为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宣讲咨询、购物、卫生保健、管理设施、游览设施、基础设施及其他设施等十种类型,具体措施如下表:

(4)分区中的人类活动控制与管理:

风景区内的居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及旅游游赏活动会对风景区内自然及人文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居民及游客在风景区内的活动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风景区内的人类活动控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活动、经济社会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等四个方面,根据风景区的六大保护类别确定人类活动的控制与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2.分类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为了更好的保护风景资源,根据资源的不同类型,选择重要或特殊的进行分类保护,以使保护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根据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点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是风景区林木之秀的精华,是价值较高的自然资源,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非常重要,具体保护措施为:

①按照《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要求加强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加强宣传,让群众懂得珍稀树种的意义,使保护珍稀树种成为自觉行动。

②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档案,登记位置、树龄、立地条件,并且配有照片,进行定期观测检查,更新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

③所有古树名木都需挂牌保护,设置避雷设施,确定保护范围。游路两侧及游览景点内的古树名木应设防护栏,严禁游人攀爬、划刻、折采、砍伐。

④加强古树名木周边的小环境治理,加强养护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对于衰老的古树名木,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古树复壮。

(2)水域保护

①加强对红旗渠的保护和管理。提高红旗渠周边的绿化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定期对红旗渠中的乱石、淤沙进行清理。

②加强对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林的建设,禁止无序截留、引水,以保持河流水质的清洁和长期稳定的水景景观。

③加强对水域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按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对新增旅游服务基地的污水排放进行审批,严格控制和减少各类污水的直接排放。

④加强风景区内的农田、果园及其它林地内对化肥、农药使用的管理,以防污染水域。

⑤风景区内新建山塘、水库、引水渠等水利设施必须经过专家论证,避免对水景景观及下游水系产生不利影响。

(3)生物多样性保护

①严格保护风景区仅存的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和特有的珍稀物种。在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保护和使用乡土树种,保持原有的灌木丛,尽快恢复本底山林的植被群落面貌。

②严禁捕杀、贩卖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扩大阔叶林和浆果类植物的种植面积,为鸟类生息繁衍创造条件。可利用添制人工巢箱等方式,对自然环境中的鸟类进行保护。

③加强科学研究与监测,制定合理的动物保护区域与迁徙活动的廊道,并相应合理制定限时、限期的游览线路。

④加强宣传。在有关地段设立警示牌,向游客介绍林虑山各类物种的生活习性和濒危程度,传授观察和欣赏该动物的方法和技巧,引导游客主动保护在该处活动的动物。

3.核心景区的保护

核心景区是指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林虑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具体范围包括红旗渠保护区和太行大峡谷保护区(见右图:图片来源,自绘)。针对核心景区的特点,其保护重点应是红旗渠人文胜迹、大峡谷山体地貌和植被。红旗渠的保护不仅限于对现存红旗渠本身的保护,还应保护其整体的环境风貌与精神氛围;山体地貌保护不仅限于对现存景观较好的山、岩、洞、壑的保护,同时还应对因开山采矿而破坏的山体进行适当的处理、修复和绿化屏挡;对植被的保护不仅限于对生长较好的古树名木和现有的山林的保护,还应进行科学教育,使其向风景林的方向发展,提高景观与生态价值。其保护具体措施如下:

(1)核心景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严禁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和重要景点周围建设宾馆、度假村、房地产开发等各种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和设施。

(2)符合规划要求的规划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批;手续不全的不得阻止实施。

(3)对核心景区内不符合规划、未经批准以及与核心景区资源保护无关的各项建筑物、构筑物,都应当提出搬迁、拆除或改做他用的的处理方案。

五、结语

以上是在对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之上,根据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自身特点以及对资源保护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以自己的观点明确分析了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的具体措施,希望对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以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路:风景名胜区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园林。2002,19(2):23--25。

[2][美]J.o.西蒙兹:大地景观一环境规划指南[m].程里饶译.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0

[3]胡善风: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3):371—374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3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问题

abstract:thisarticlebrieflydiscussesthebotanicalgardenconstructiontheproblemstobepayattentionto,analyzesthegardenin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protectionmeasures,summarizesthegardenintheconstructionofconsciousnessandthemaintenanceofthemainpoints.

Keywords:gardenengineering;theconstruction;ques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园林施工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园林绿化设计图纸演化为现实中的景物。园林施工要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其中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要合理保存原有的生态环境。园林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树木、草地等植被进行合理的保护,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2)对原有土壤要进行适当的修复。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在园林施工中,要注意土壤表面和养料的补充和修复,确保植物有良好的生长条件。

(3)树木栽植时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周期。树木的成活和生长普遍具有一定的周期,因此,在园林施工中要根据树木的特性进行栽植和培育。

二、园林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园林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既要注意施工工期、植物的成活率等问题,还要严格保证园林施工符合设计整体效果的要求。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保护问题,主要是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否则会得不偿失。园林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措施,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息地的保持,以及新的生息环境的建立,这是现代社会对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之一。同时,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还要为本地生物及其生息地建档,以便跟踪调查及监测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植物、动物等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且再生能力较差,一旦遭到破坏,极难修复和创建。

(2)要保护城市中含有丰富乡土植物、野生动物的自然保留地或半自然保留地。在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一方面要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高度重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在园林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荒坡、灌丛、森林、河川、湖泊、洼地、废弃的矿坑等等地理环境,这些地方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有很大潜力。园林施工中并不是简单的照图施工,而是要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原则,在对具有保护和利用价值的地方,一定要在与建设规划部门、技术人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确定既不影响整体园林效果,又能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施工方案。

(3)要注意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天然湖泊、水塘、洼地、沼泽等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许多生物长期生存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如果一旦失去生存空间,必然会导致野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是物种的灭亡。由于人类长期对自然过度的开发与利用,而缺乏必要的修复与保护,人类已将面临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园林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需要,尽量保护日渐减少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保留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三、园林施工中的养护意识及要点

园林施工中的养护工作尤为重要,绝对不容忽视。园林中的植物栽植只是一项短期的工作,而养护则是长期的工作。人们常说“三分栽,七分管”,由此可见园林施工中的植物养护的重要性了。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特点各不相同,要是植物茁壮成长,充分发挥绿化、美观的作用,就必须为植物创造适应其生存需求的外部环境,园林施工中必须培养植物的养护意识,这是至关重要的。园林施工中的植物养护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灌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主要依靠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而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足或地表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灌溉的方式满足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灌溉过程中水量的大小是根据植物的具体缺水情况而定的。不同的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些抗旱类的植物对于水分的要求极小,不需要经常灌溉。而某些植物则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就必须经常性的进行灌溉工作。灌溉是园林施工中植物养护的基本要求。

(2)施肥。由于园林中各块土地的土壤成分不同,以及各种植物对于肥料的需求也不相同。在园林施工中进行植物养护工作时,一定要进行适当、合理的施肥工作。肥料是保证植物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如果施肥工作没有认真进行,有可能导致植物的叶片发黄、成长缓慢,甚至死亡等现象。施肥是园林施工中植物养护的必要保证。

(3)排水。园林中土壤的含水量过多,往往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由于植物的生存环境、生长习性、长势等不同,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也有所不同。园林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排水设施的修建和应用,严格控制同让中的水分含量,土壤中水分过多时,要及时进行排水。

(4)病虫害防治。园林中的植物大部分是在外地或国外引进的,其中很多是珍贵的物种,如果施工中一旦遭受病虫侵扰,必然导致植物的死亡,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园林养护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发生,病虫害防治工作并不是发现问题后才展开的,那样往往是“亡羊补牢,悔之晚矣”,而是要建立长期、系统、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机制,坚持与预防为主的原则。

四、将园林施工中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有机结合

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并且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要求都较高。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为:园林施工中的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园林施工中只有将这两点机结合,才能有效保证园林工程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施工中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结合时,要注意以下两点问题:

(1)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展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园林施工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景观的过程,所以在园林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深入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但是设计图纸往往为了片面追求园林的整体效果,而忽视了生态保护要求,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将现场信息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以便加强园林施工地区的生态保护。虽然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有所改变,会对园林的整体效果有一定影响,但是只要施工中的养护工作做的全面、到位,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需求,也会一定程度上对其起到改观作用。

(2)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要贯穿于园林施工的全过程园林施工中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两者之间有着相互补充、协调的作用。在进行施工生态保护措施时,要尽量为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空间。而在进行植物养护时,仍然不能放松对生态的保护工作。园林工程施工中只有全程贯穿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园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刚.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科学分析[J].价值工程.2011(15)

[2]任有华.浅析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途径[J].经营管理者.2009(24)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4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护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98-01

伴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的治疗逐步得到重视。高血压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原因较复杂,严重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为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我院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其中男患者72例,女患者50例,年龄60-78例,平均年龄60.5±10.5岁,所有患者的经过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为实验安全本文选取病例均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1.2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0例,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程度、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10天的内科治疗及临床护理;甲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老年患者多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但对于出血量较少的的患者,临床上较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是出血量多少为少量出血尚未明确一般按多田氏公式进行计算,单个血肿体积或出血量在30ml以内为少量出血[1]。高血压脑出血一般为急性发病、病情发展较快,如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救治,会导致死亡的发生。所以,我院为提高患者的成功救治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活力措施,具体如下:

3.1环境护理: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常用药应在抢救室内按照次序,摆放好,对抢救药物进行每天检查,替换掉已经过期的药物,及时补充使用缺少的药物。抢救床要设有安全装置,并设有专人看护,防止患者躁动跌落床下。

3.2急救护理: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首先建立全面急救体系,所进行急救的医护人员应有专业的医疗技术,及对工作高度的积极负责的态度。应先辅助主治医生进行早期的诊断,采用监护仪,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详细的监护及观察,对重要的体征及发生异常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的告知主治医生。在进行生命体征监护的同时,应快速给予患者吸氧及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以便抢救药物的使用。

3.3药物使用:在执行医生医嘱时应,反复的查对药物,要对药物的药理药性熟知,对抢救药物应快速注射应动作迅速准确的推注,对要求缓慢注射的药物应按照标准进行注射。

3.4护理措施: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及静脉通道的通畅,在进行治疗机护理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头偏向右侧,以便预防患者发生呕吐时导致误吸,阻塞呼吸道影响呼吸功能。如发生误吸情况应及时的进行处理,较常采用气管切开的方法,同时采用吸痰器将误吸呕吐物或是痰液吸除干净。在发生患者出现高热时,应及时的给予降温处理。脑出血患者的头部应敷冰袋或是冰水袋,以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降温,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降低和缓解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

3.5书写医疗文献:对抢救记录单及患者的个人信息应详细、准确的记录集书写。以便于对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同样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文献对我们解决纠纷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纠纷的解决也是有利的证据。

本文中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甲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华.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268

[2]任霞英.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6):102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5

关键词:木兰围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生态保护;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687-05

生态旅游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建立在森林公园基础上的森林旅游已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1]。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而以其良好的森林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为人们提供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场所的森林公园,正好为人们实现这种愿望和要求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自1982年第一个部级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立后,森林公园迅速发展[2]。森林公园的建立与发展,不仅使我国一大批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河北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项目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并运用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理论方法,对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进行了总体规划,以期为森林公园进一步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的资源条件

河北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河北省围场县西部小滦河流域,南北长15km,东西宽9km,面积5351hm2。地质构造上,公园地处内蒙古台背斜东南部,构造、岩性复杂,岩层古老,受历次构造运动及火山活动的影响,区内岩层破碎、断裂、节理发育,流水切割作用强烈,为丰富多彩的造型地貌发育创造了条件。地貌上,森林公园位于坝缘山地区,地处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的“山结”地带,区内山峦起伏,走向多变,山峰林立,沟壑纵横。

木兰围场森林公园地处东亚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短暂,升温较快;夏季凉爽,雨量丰沛;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气温下降迅速;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园区内年降水量达560mm,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形成多雨中心。地表径流丰富,汇聚于谷地河流中,形成常年性河流,滦河支流小滦河就在其中。公园地处国有林场内,植被条件较好,森林覆盖率达到86.6%,初步调查统计,有高等维管植物90科371属793种。天然次生林植被依山地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现明显的垂直带谱,从低至高可见到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园区内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山地森林中有狼、狍、狐狸等十余种哺乳动物以及黑鹳、金雕等数十种珍稀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39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182种。

园区内满清皇家猎苑(木兰秋狝)文化氛围浓郁,自1681年清政府建立木兰围场以后的139年中,北京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构成了满清皇家“三点一线”的政治活动线。随着时代变迁,木兰秋狝文化活动除保持传统的骑马射箭外,还逐渐衍生出了独具满蒙民族风味的民族歌舞、马术比赛、摔跤比赛、敬酒献歌以及民族饮食、民族服饰、民族礼仪、萨满教祭祀观礼及篝火烧烤等,使木兰秋狝文化除具有政治、军事等要素外,更增加了体育、娱乐、欣赏、休闲和参与等内容。

2木兰围场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布局

2.1总体布局

木兰围场森林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又有浓厚的森林文化、皇家猎苑文化与民族风情,公园优美的自然景观、山水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相结合,可发展为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科学考察、科普教育、会议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部级森林公园。

根据公园的内部资源分布状况和未来的功能需求,划分为五道沟生态旅游景区、小滦河休闲游乐带、浩赉郭勒皇家狩猎体验区和东山生态文化园4个部分。五道沟生态旅游景区面积4406hm2,属木兰林管局孟滦林场,可依托区内良好的植被生态环境开展各种生态旅游活动项目。小滦河休闲游乐带面积239hm2,属木兰林管局桃山林场,主要营造丰富多样的河岸景观,打造别具特色的漂流及滨河休闲旅游项目。浩赉郭勒皇家狩猎体验区面积466hm2,属木兰林管局桃山林场。该区曾是当年木兰围场“七十二围”之一,现处于滦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可开展狩猎体验活动。东山生态文化园,位于围场县城东山,面积240hm2。利用其区位及资源环境优势,建成围场县集文博、健身、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大众活动场所,同时配套完善围场县城的旅游服务接待功能。

2.2植物景观规划

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中的主体景观又是生态环境中的关键环节,规划时必须遵循以下规则:以现有森林植被为基础,按景观需要,结合造林(种草、种花)、改造和整形抚育等措施进行设计,尽量保持森林植被原始状态;森林公园内尚存的宜林地,应结合景观进行人工造林(种草、种花),植株应自然配置;对于生长不良、无景观价值的残次林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景观应具有特色,并应与总体景观相协调。植物景观应突出区系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特色;充分利用森林植物群落结构、树种、植物干、花叶、果等形态与色彩,形成不同结构景观与四季景观,并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植物景观布局应突出局部特色和多样性,总体上合理搭配、相互协调。营林生产过程中兼顾景观性,在重要的游览区不对景观构成破坏。

植物景观规划具体措施。水土保持林绿化规划:对于山地上部、公路两侧及阳坡等植被稀疏地带,规划水土保持林,以恢复地带性植被为最终目标,同时兼顾景观效果,防止水土流失。主要种植根系发达、耐旱的乔木、灌木等。护路林带绿化规划:以护路为目的,减少和防止塌方,保障行车安全。绿化应因地制宜,道路两旁平坦的部位或区域可种植单行或双行树冠较大的乔木(结合灌木)。道路两旁为陡坡时,可种植藤本和木本地被植物。在适宜的地段可选择种植照山白、迎红杜鹃等花灌木。特殊景观区绿化规划:对于特殊景观区内各个景点的开发应以不破坏其植被资源为前提,适当增加色叶和花果类观赏树种的比重,丰富林相变化,强化季相交替。而对于重要景点的植被改造,要根据实际条件避免单一结构,注重乔木、灌木和草结合。游憩区绿化规划:应着重将绿化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绿地以乔木、灌木、地被相搭配的观赏型植物为主,植物品种可选择部分野生花卉、乡土树种、当地特产果树等。亚高山草甸植物景观规划:亚高山草甸的植物种类基本以双子叶植物草本为主,且观赏效果较好,有大量的开花品种,花期集中,景象壮观。亚高山草甸的生态比较脆弱,应该以保护为主,开发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草甸的破坏,严禁人工种植乔木和其他外来品种,不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湿地景观规划:现有的湿地以保护为主,湿地的开发应该以不破坏湿地环境为前提,现有的湿地植被类型主要以喜水的草本植物为主,包括菊科、莎草科、蔷薇科、蓼科等,不宜引进外来品种。

2.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为突出公园的文化特点,可建设“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展览馆”。该展览馆布局于服务中心的展览馆内,具有游客中心和园区概况展示两大功能,包括游客中心、森林公园综合展厅、森林公园自然与生态展厅、森林公园动植物展厅、森林公园人文景观厅。游客中心具有完备的导游服务功能。各个展厅以照片、录像、光盘、触摸式显示屏以及图册、折页及动植物标本等形式介绍园内自然地理概况、生态系统类型、气候和植被垂直分带及植物、动物的种类、演替规律、生活习性等内容;以沙盘、导游图、环境公约及游客须知等指导游客在园内的行为,以减少在游览过程中的管理压力。展览馆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给游客一个明晰简要的公园概貌,学习森林生态文化知识,让游客在参观后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景区与游线,安排好在园内的游览行程。

建立完善标准的生态标志标识系统。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生态旅游概念,充分利用导游系统展示森林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和动物多样性。如草甸草原、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植被,对本区的稀有植物、药用植物和古树名木要着重介绍。游客可通过沿途的标识系统了解不同的代表性植物、气候带及所栖息的野生动物。通过学习各种生态标志,提高游客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让人们在欣赏探索自然的同时学会珍重自然,增强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森林旅游以森林生态为基础,完整的森林生态环境是保证旅游业不断发展和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先决条件。为此,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必须做好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3.1生物资源保护

木兰围场森林公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一个较完整的生态系统。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生态环境表现出其脆弱性的一面[3],而对生物资源的保护是重中之重。保护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3.1.1植被保护

1)河流源头及两侧植被保护。河道两侧的植被对于保护河道、美化河岸、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至关重要。园区内河道两侧的植被严禁破坏,因景区景点开发受到影响的,应及时补植补种,严防由于旅游开发而破坏植被。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规范游人的旅游行为,使游人自觉按照指定旅游线路参观游览,不能擅自进入景观生态保育区;适当设置围栏及标识,明确保护范围,特别是在天然林资源周围游人活动频繁的区域,同时设立标示牌;在源头区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辅助自然恢复的措施,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

2)山区植被保护。①对山区现有的天然林要加强管理并采取封护措施,同时对民俗部落景区、白桦林景区要进行林地补充,使成林面积不断扩大;对河道沿岸、陡坡、山脊、梁峁等生态脆弱区域现有的植被要加强管护,防止人畜破坏,创造条件使现有植被尽可能繁衍扩展;在开发建设的景区、景点周围,视立地条件和当地的需求,在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部分经济林的同时,营造景观风景林带,增强景区美感。②对于高山草甸区域,由于其生态十分脆弱,需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对现有的天然草甸实施就地保护,严禁乱采滥挖及牲畜啃食,并创造条件使现有植被能自然繁衍、自然演替,进入良性循环过程;沿旅游路线树立宣传牌和标示牌,对游客进行自然保护和科普教育,对国家及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境应划区、定点进行保护;对涉及该区域的景点开发,只能进行必要的修饰,不能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并要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美化工作。

3.1.2野生动物保护①在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周围通过设立标示牌、张贴警示语、加强巡逻与宣传等措施,使之免受人为干扰,保证其正常栖息。禁止追打、恐吓野生动物;禁止游人自行向野生动物投喂食物。②在鸟类频繁出现地带,有计划地设置鸟巢、投食台,以招引更多的鸟类,特别是为冬季觅食困难的鸟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繁衍条件。③在园区内人类活动较多的河段设置护栏和警示标牌,提醒人们不得在溪流、河流中捕鱼,保护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的正常生存环境。

3.1.3护林防火森林资源是森林公园的生态和景观的物质基础,对其加强保护是第一位的工作。木兰围场森林公园每年春秋季节气候干燥,火险等级较高,必须做好护林防火工作:①改造现有的防火瞭望塔,使其具备防火瞭望和观景平台的双重功能。瞭望塔在设计上要求大方新颖,取烽火楼的形式,顶部平台兼防火瞭望与观景于一体。②公园范围内的一切道路都可以作为防火的应急通道。③储备防火用具,防患于未然,是保证森林安全的重要措施。储备库要建在游客较集中、易引发森林火灾、交通比较方便、取用便捷的地方。

3.1.4有害生物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具体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提倡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同时,保护现有物种,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有害生物防治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开展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建立森林病虫害监测制度,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的研究工作,在林区设置森林病虫害监测点,配备监测和防治设备。明确防治责任人,定期汇报本辖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时间、数量、危害面积和发展趋势,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防治,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传播。

2)严把病虫害检疫关。森林公园营造林应尽量避免引进物种,对确需引种的,应严把病虫害检疫关,配备相应的检疫设备,避免在引种时造成新的病虫害侵入。

3)落实生物防治措施。采取就地保护、区内移放等措施,增加林内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3.2景观资源保护

内容丰富的森林景观和优美的地貌景观是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的生命,保护这里的植物、地质地貌景观,就是保护木兰围场的生命力。

3.2.1一般景观资源保护①禁止私搭乱建与景观资源不协调的建筑物,除规划的设施项目外,不得随意增设与生态旅游无关的建设项目。对现存不合理的建筑应拆除或移位重建。②景点、景物及其周围禁止乱刻乱画,以保持景观资源的自然风貌。③对以木结构为主的景点,应注意消防、清洁卫生及蠹虫危害。④利用原有林区公路系统,尽量避免对路旁景观资源造成破坏。⑤对影响公园整体景观资源开发的住户实行搬迁措施后,选择种植适当的地被植物,进行植被恢复,以改善森林公园及其周边的环境质量。

3.2.2特殊景观资源保护①古树名木保护。完成古树名木的普查登记、建档造册。对目前需重点保护的树木,可在周围重新设立围栏和标示牌、通气透水、堵洞支撑、防病治虫等。②古遗址保护。对园区内的古遗址进行修缮,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格、传统风貌,作为供游览欣赏的宝贵文化景观资源。森林公园内的其他服务设施建设应考虑与景观的协调一致、与木兰秋狝文化传统协调一致。

3.3生态保护措施

3.3.1管理措施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4],为此对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应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①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环境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等,把环保工作列为森林公园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③兴建的旅游接待设施,其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处置设施和防止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开发项目对生态和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④在施工中,要减少采石、破土对环境和景观的不良影响,对产生影响的地段,施工结束后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恢复原有自然生态环境。⑤施工期要采取水土保护措施,严禁雨季施工中产生水土流失。⑥对游览区内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消烟除尘、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处置设施,促进污染的集中控制,增强污染物处理和达标排放的能力。⑦对现有植被加强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得出现采伐游览区内的林木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⑧食宿设施采用节能设备,所有能源及物质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3.2监测措施规划在园区的重点和敏感地区设环境监测点,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空气、Co2、Co、So2、总悬浮颗粒(pSt)、氮氧化物、氟化物、苯并芘、臭氧、负氧离子浓度、细菌含量及噪声等。在游览区内适宜地段布设气象、水文监测点,定期监测气温、湿度、水温、悬浮物、pH、电导率、溶解氧及盐度等要素。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承载力评估[5],以控制由于游客数量增多对森林公园造成的破坏,将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的限度[6]。

3.3.3保护措施

1)垃圾污染处理。垃圾及时清扫,日产日清,不留陈旧垃圾;垃圾箱标志明显,数量能满足需要,造型美观、实用,与环境相协调。加强废旧电池等危险废弃物的环境管理,防止重金属、有害细菌污染土壤,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

2)污、废水处理。污、废水在管理服务区主要为生活污、废水。排水方式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明暗沟导流直接排放。为了不影响景观和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需净化后才能排放。园区内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并限制洗涤剂使用量;一切生活污水经排污管道、沟渠引入污水处理池,经过生物消毒处理后再排入林地或沟谷。

3)大气污染防治。园区内的烟囱均应安装排烟、除尘设备,增加烟囱高度,达到环保要求;进入园区的机动车辆需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尾气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外部车辆仅可停放在各景区的停车场,严禁进入景区腹地,由停车场到各景点的运输由森林公园设置液化气游览型班车等无烟运输工具予以解决;禁止柴油船参与游乐活动。

4)噪声防治。新建建筑物旁尽快种植绿化林带,尽量发挥林带的吸声作用;并利用自然地形,屏蔽一部分噪声的传播;园区内禁放高音喇叭,进入园区的车辆禁鸣汽笛,公园内以及周边的生活服务设施噪声不得超过控制标准,以保持幽静的生态旅游环境;各类型住宿房间必须达到隔音要求。

5)环境容量控制。森林公园经营和管理部门及旅游组织部门应将游人严格限制在环境容量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旅游线路安排游客活动,并对游客采取严格的行为规范使之符合生态旅游的要求。

6)能源建设。森林公园内管理服务区及接待服务设施应采用电、气代煤、柴,减少大气污染,又保护自然资源。采取节能措施,景点越冬用房和农户住房做好保暖设计;景点建筑设置太阳能采暖和加热设备;建筑门、窗使用夹层保温玻璃窗。

4结语

森林公园建设同时也是一种生态建设,通过国土治理、清理污染源等生态景观保育措施的实施,将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恢复和发展,丰富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多种功效。以保护生物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发展森林旅游为宗旨,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为准则,对公园内的建设和旅游活动组织进行严格规范,确保园区资源、设施和人员安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促进公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勤,屈作新.中国2000-2009森林旅游发展的实证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3):73-79.

[2]吴楚材,黄艺,刘云国,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环境质量评价[J].中国园林,1994,10(3):32-38.

[3]吴良林,周永章,陈子燊.广西喀斯特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及其安全保护[J].热带地理,2008,28(1):74-79.

[4]严健标,于晓聪,毛成龙,等.低碳经济下城市森林公园发展的新探究[J].生态经济,2011(8):138-141.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6

论文关键词:tRipS协议;边境措施;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边境措施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一种,是指海关在进出境的监督管理过程中,依法制止侵犯受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境的措施。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经济联合体的一员,作为在国际事务中一向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国,如何切实履行wto各项协议,成为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中国海关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有关条款,应当切实履行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职责。因此,对中国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现状进行全面研究,发现问题,特别是与tRipS协议不相适应之处,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法与对策,对提高我国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执法水平、严格履行tRipS协议,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tRipS边境措施的概念

根据tRipS协议第5l条的规定,边境措施制度,是指一成员方的海关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在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过程中,通过依法制止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进出关境,对受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采取的一种行政保护。由于边境措施的实施主要是由海关进行,所以边境措施又被称为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制度。该制度要求各成员方的海关当局对有合法理由怀疑假冒商标的商品或盗版商品、对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活动以及对意图从地域内出口的侵权商品应中止放行。对确系侵权产品,tRipS协议规定主管当局有权责令销毁或处置侵权商品。在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措施,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制止侵权现象的发生,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重要制度.

2.我国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海关保护范围客体的范围较窄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范围比一般发展中国家要广泛一些,但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范围仍需拓展。tRipS协议规定的边境措施的主要对象是假冒商标和盗版商品。但同时规定,各成员方可将边境措施适用于侵犯其他知识产权的各类商品。在各国的边境措施立法中,扩大海关保护的知识产权范围的国家很多。如美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范围就很宽。据美国贸易法337条款,itC调查并签发禁令的案件范围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产品外观、虚假原产地、平行进口、反托拉斯等领域。可以说,itC几乎对所有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进口行为均可禁令,让海关采取有效的边境措施。而我国在《海关保护条例》中也明确规定边境措施保护的知识产权范围为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但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外观设计、植物新品种、涉及到基因等生物技术的相关发明等,以及目前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传统文化知识如中国的中药文化等也可看作知识产权的新类型,尚未纳人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范围。

2.2配套措施缺乏导致权利人权利滥用

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用知识产权优势牟取合法范围以外的利益就构成了知识产权权利的滥用。在知识产权边境措施执法实践中,海关通过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达到了防止利用侵权手段进行的不正当竞争,维护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与市场竞争秩序的目的,同时通过制止侵权产品出口,维护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利益等国家利益。但在执法实践中,也不乏权利人利用海关保护知识产权执法,滥用权利,甚至从中牟取不当利益的情形,如权利人怠于配合海关查处侵权案件、屡屡放弃海关保护浪费海关有限的执法资源、与侵权人私下和解干扰海关正常执法、或利用自身的知识产权阻碍竞争企业进出口相关的货物从而达到垄断的目的等。在海关执法中,对于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权利,海关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

怎么

2.3平行进口问题仍为执法空白

所谓平行进口,是指一国未经授权的进口商从国外知识产权人手中购得商品并未经批准而输入本国,而该知识产权在此之前已在本国得到了保护。享有进口权的知识产权人自己的进口称为先行进口,而未经知识产权人授权的进口商的进口则是平行进口。由于平行进口的商品是在一个地域范围内,获得了合法许可制造、销售的商品,其生产是有着地域性特点的权利,当合法生产销售的产品进入另一国家,是否仍然合法就受到了置疑。对于平行进口商品海关是否应当履行中止放行职责,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是否有相关的立法认定平行进口为侵权行为。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上应当如何界定平行进口行为。根据协议规定,成员方没有义务适用边境措施制度保护“权利持有人本人或经其许可而投放另一国家市场的商品进口或商品运输”,即对平行进口的商品,协议并不要求适用边境措施。在欧盟海关保护制度里,也明确规定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不适用于由权利持有人投放市场或经其许可投放市场的进口商品,即使商品输入欧盟并未经权利持有人的同意,或产品的制造违反了与权利持有人所签订的许可协议的规定,也同样如此,即不适用于平行进口”。美国法律也规定海关无权对平行进口予以采取边境保护措施。从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看,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专门立法中均没有出现认定平行进口为侵权行为的规定,海关对平行进口货物的中止放行没有明确的执法依据。

2.4实体法上相关规定不明确,海关具体执法机制缺失

如侵权货物的证明标准不够明确,侵权货物案值和处罚数额如何确定对于海关是否决定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未规定明确的期限对于侵权已有定论,海关是否应将侵权者的相关信息提供给权利所有人未做规定对于海关依职权采取边境措施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未做规定等等。

2.5对双方和解与临时授权问题没有规定

在海关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过程中,对于知识产权权利人与侵权嫌疑货物的收发货人达成和解这一问题《海关保护条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当事人和解后,临时授予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权利,一旦授权,该批货物也就不属于侵权货物,海关也就不应当予以查处了。知识产权属于一种私权利,权利人在不违法且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有着自由处置的权利,他可以授权收发货人使用其知识产权,这种授权应当包括追加授权。然而知识产权虽然是私权,但其产生、内容、期限、维持与救济等都是由国家公权直接授予和作用的,其规范具有强烈的公法色彩。知识产权边境措施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手段,不应完全按照当事人的意愿进行,不因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协议而停止。知识产权权利人要求修改或撤回其采取保护措施申请的,应当向海关说明原因,并经过海关审查同意。如果仅仅是达成和解,那是对当事人之间民事责任的约定,不影响海关追究侵权货物收发货人的责任。但如果是通过临时授权取得合法权利,海关应从临时授权的目的、双方当事人获得的利益、获得临时授权的货物进出口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是否予以准许。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要得到权利人的协助,但海关也可依职权主动进行,在处理双方当事人和解及临时授权问题时,既要考虑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要照顾到国家和公共利益。

3.我国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完善

3.1根据客观实际适当扩大知识产权边境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是指识别某商品来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地域内,或来源于该地域中的某地区或某地方的标护,而且只限于域内保护,我国现行《海关保护条例》没有涉及这类保护。我国地大物博,拥有较多的地方特产,在对外贸易领域有效地保护地理标志,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此,这方面的边境保护应当积极稳步地发展。从立法方面来看,我国已经具有了相关国内立法的基础,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上,可以在建立统一执法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专门立法的方式特别授权海关对其采取边境保护措施。

怎么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是一个新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目前我国拥有这类权利的个人或企业数量有限,且基础不稳定,不同于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美、日等发达国家;而且我国在这方面的国内立法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对这类知识产权采取边境保护措施,在我国尚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我国在不违背tRips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暂缓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关于“未披露信息”的保护,因其作为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范畴,在实践和立法两个方面都还缺乏相应的基础,亦应当属于不急于扩展的方面。

3.2进一步简化海关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

可以借鉴美国和欧盟海关的做法,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只要向海关提交一次申请,就可获得海关对其知识产权的持续保护,至少在一年内,权利人不必就个案再次提交扣留货物的申请,由海关主动实施扣留措施。

另外,应当建立被扣货物提前处理制度,海关可以停止调查和侵权认定程序。具体操作如下:侵权嫌疑货物被扣留后,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行确定存在侵权,不再需要海关或法院对货物的侵权事实进行认定,货物可以依法在海关监督下转让给权利人,或者予以销毁等。但是,对于双方达成协议,认为不存在侵权,或虽然存在侵权、但双方达成和解的情况,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海关仍然应当依法办案,而不能根据双方的协议随意放行货物。

3.3取消“备案”作为海关依职权启动边境保护的前提条件

建议修改《海关保护条例》第16条的规定,规定海关发现进出口货物有侵犯知识产权嫌疑的(无论备案与否),应当立即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同时,为了鼓励备案、发挥权利人维护知识产权的主动性,可以规定,如果海关发现进出口货物有侵犯备案知识产权嫌疑的,没有立即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除非有不可抗力;如果海关发现进出口货物有侵犯未备案知识产权嫌疑的,没有立即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减轻或免除相应的法律责任。

3.4进一步降低权利人寻求海关保护的负担

传统知识产权理论认为,知识产权属于私权,保护知识产权应当更多地走民事救济途径,权利人应当自行承担维权成本。但随着知识产权与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问题远远超出了私权保护的范畴。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是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内容之一,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应当承当更多的责任,权利人不应承担过多的义务。所以,在海关保护程序中,法律也应当减轻权利人寻求海关保护的负担,一方面,取消或降低权利人申请海关保护时递交的担保;另一方面,由国家承担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所需的有关费用。

3.5平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怎么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是保护知识产权人权益的一种制度,知识产权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避免自己行为不当或滥用知识产权从而给相对人造成损害,故我国现行《海关保护条例》应当明确规定:权利人如果因为申请不当而给收、发货人造成损失的、权利人在向海关提取货样后因过错造成货样被损坏或丢失的以及泄露或非法使用收发货人商业秘密的,应当受到包括损害赔偿、罚款、中止保护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相应处罚。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7

关键词:技术措施、开挖、吊装、用电安全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项目生产活动中,根据工程特点、规模、结构复杂程度、工期、施工现场环境、劳动组织、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变配电设施、架设工具以及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等,针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找出危险点,为消除和控制危险隐患,从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确保施工项目安全施工。本文根据城市高压燃气管道施工特点,针对作业流程中不安全因素编制的具体安全实施措施。

1.管沟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a)开挖前应了解一切水文地质和地下设施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挖掘区域内如发现不能辨认的物品、地下埋设物、古物等,严禁擅自敲拆,必须报告项目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在有电缆、管道等地下设施的地方进行土石方开挖时,应先开挖探孔,探明地下设施的具置,采取保护措施,用人工进行开挖,并派专人监护,严禁用机械开挖。挖掘土石方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使用挖空底脚的方法。发现有流沙时,在采取防塌措施前不得挖掘。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住房及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居民区按规定尽量减少夜间施工或大机械施工。

b)对电线杆、地下构筑物保护。机械开挖易造成沟槽两侧土壤松动,对电杆、地下构筑物周围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发生电杆倾倒、地下构筑物坍塌事故,施工时做到及时开挖、及时落管、及时覆土夯实。(电杆加固措施见右图所示)

c)对沟槽沿线其它管道保护。施工前与沿线各管线单位作现场交底,办理各类管线保护照证,并开挖样洞确认管线位置,采用一定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如下图所示)。

d)交通道路挖掘沟道时,派专人进行值班,设置道路信号,警告车辆减速行驶,应在其周围设置围栏及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红灯示警,围栏离坑边不得小于0.8m,并敷设厚钢板以利于通行。

e)对沿线植物保护。开挖沟槽时易损伤沿线距沟槽较近的树木根部,从而造成树木脱水死亡,为保护沿线绿化树木,沟槽开挖、落管后,应及时覆土夯实,必要时还需进行浇水养护,切实避免毁绿事故的发生。

f)注意事项:

(1)施工时(特别是雨后、解冻期及机械挖掘时)经常检查土方边坡及支撑,如发现边坡开裂、疏松或支撑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工作。

(2)有地下水或地面水流入管沟区域时,应制定排水措施,并防止塌方。

(3)雨季或停止管沟开挖时,管沟沿线方向的挖土机、履带吊应撤离到管沟开挖点10m外,以减少管沟边坡载荷,防止管沟塌方。

2.施工作业中管道设备运输吊装

a)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控制:

(1)经劳动安全监察部门组织的相关专业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持有有效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能上岗作业。

(2)从事重要设备运输和操作的技术、管理、施工人员都将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经过有关起重运输及防范事故措施的演练和培训。

(3)驾驶车辆和操作重型设备都具备有效的操作车辆的驾照或许可证,并随身携带。搬运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危险品应采用的专用运输工具、专用装卸器具;液体金属、高温货物运输时的特殊安全措施等。

b)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的维护保养控制:

(1)大型起重机械在进场前均经过仔细地检查,在现场组装的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组装调试运行后验收,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均应完好齐全,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现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都将建立一机一档和设备保管主人制度,记录使用、修理、维护和故障情况,对性能及安全不适宜工程施工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坚决调离本工程,以确保使用工况良好。所有的吊带、吊钩、钢索和标志线应每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确保使用安全。

(3)在雨汛期前,对各类设备的防雷接地状况进行测试,以确保安全性能。

c)起重、运输方案及安全工作票的控制:

(1)压力管道吊装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制并经技术交底和施工监护。吊装前对机械设备由项目起重监督工程师和安全主管再次进行检验,在起重机械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所有的安全措施均符合后方可施工。

(2)起重在操作条件的控制上执行“十不吊”原则:

一、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二、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三、吊绳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四、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的不吊;

五、歪拉斜挂不吊;

六、吊件上站人或吊件上浮放有活动物的不吊;

七、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品不吊;

八、带棱角快口的物件未垫好不吊;

九、埋在地下的物件不拔吊;

十、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不吊。

(3)起重及运输范围及道路上必须验证符合安全措施的要求,保证无障碍物,地基牢固可靠平整,并具备可靠装卸起吊的条件。

d)管材、配件吊装:

(1)钢管的装卸必须使用尼龙吊带或专用吊钩,吊钩的载荷应不小于管重5倍的安全系数,钩宽应不小于70mm,深度应不小于60mm,吊钩与管内壁接触面应做成相应弧度。吊索的破断拉力不应小于管重5倍的安全系数。吊钩宜使用U型吊钩,吊钩不应有任何变形和裂纹缺陷。

(2)吊装过程中,钢管与吊绳的夹角不宜小于30°,管子两端应设牵引绳,以便使管子卸放准确。应使用导向索并有足够的长度能够使得工人在引导管道时处于的位置。

(3)装卸操作应轻起轻放,避免钢管与其它物体相互碰撞或摩擦。操作现场要有专人指挥,操作人员应在危险区域外,在安放吊钩和摘除吊钩时,应避免吊钩撞击管体,摘钩时应两个人同时摘钩,手提吊钩移离管体。

(4)管端坡口在吊装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不得损伤。

e)管材、配件运输

(1)承运车辆应符合公路运输规范要求,证照齐全,驾驶人员应具备长拖车驾驶经验。

(2)钢管运输宜用运管拖车,严禁超过车辆额定载重量。车辆:板、架前端应安装挡阻安全装置。托架、板、厢、柱不得有突出硬物,专用托架、垫、衬应有防滑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管子滑窜;车辆与管壁接触部位应用柔性材料(如橡胶板5mm以上)铺衬,防止损伤外防腐层。

(3)运输管子的货车不得有杂物,特别是在运输或急速移动中在车厢内移动的物体。

(4)车厢底部应垫有宽度不小于400mm,厚度不小于100mm木质支撑条。每车管子至少使用4个支撑条,且均匀分布,支撑条距管端部为1200mm~1800mm;支撑条上应铺衬压实厚度不小于5mm、宽度不小于400mm的橡胶板或草垫,每层管子之间应垫厚度不小于5mm、宽度不小于400mm的橡胶板。

(5)每车管子都应进行柔性捆扎,管与管不得直接接触,防止运输过程滑窜、碰撞造成防腐层损坏。

(6)防腐管运输及装卸过程中应注意与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

(7)装卸操作应轻起轻放,避免钢管与其它物体相互碰撞或摩擦。在安放吊钩和摘除吊钩时,应避免吊钩撞击管体,摘钩时应两个人同时摘钩,手提吊钩移离管体。

3.控制电焊火星溅落防火灾事故的措施

a)现场动火实行动火作业票审批制度,设专人管理,五级风及以上以上禁止使用明火。

b)制作多种规格的防火星溅落隔离铁板,施工时由施工人员在电火焊区域的下方设置隔离铁板,在重点区域电焊操作时由专人监护。

c)在明令禁火区域严禁随意动火、焊接,因施工需要动火时,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经批准方可施工,动火施工结束后明确责任人监督,确保不留火源。

4.用电管理安全技术

a)安排专职电工作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b)执行tn-S系统,严格“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对现场实行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三级配电方式,总配电箱、开关箱均加设漏电保护器的二级保护,而且做到分级控制。

c)各种用电设备(电焊机、烘干箱、搅拌机、电钻、试压泵、角向砂轮等)在绝对去除湿气、水、油和其它不安全因素的前提下定期进行的绝缘测试,确保绝缘必须良好,并装有断电保护。

d)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开关箱以及电气装置要根据用电设备性能,选配合理的参数。明显位置设置操作指示和安全警示牌。

e)做好三相五线制,施工现场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应不少于三处,保证每处的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

f)临时用电线路,要绑扎牢固,确保绝缘良好。

g)对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设置木质、塑料等绝缘体的防护设施,现场施工有部分地段遭遇高压电杆,施工时要注意保持安全施工距离,并有专人负责监视。按要求架设临时用电线路的电杆、横担、瓷夹、瓷瓶等,或电缆埋地地沟。

h)现场室外所有设备的电气箱均应有防雨罩。

5.易燃易爆物品危管理

a)建立管理制度,做好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标识。

b)运输搬运由专人实施并有可靠的防滑落措施,严禁将氧气、乙炔瓶砼易燃易爆物品一起存放运输。

c)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存放点,距离动火点10米以上,并用金属防护围栏。

d)严禁使用不合格、没有安全防护装置的气瓶。

6.施工现场防火布置

a)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订立消防制度。

b)消防器材设置点要有明显标志,夜间设置红色警示灯,器材应垫高设置,周围2m内不准乱放物品。

c)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施工或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必须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d)所有消防器材的设置均定置放置,灭火机的介质均在有效期内,灭火沙桶定期更换。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8

论文关键词羌族文化法律保护

羌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我国境内的人口有30多万,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羌族共有30.6万人,98.2%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和和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通用汉语。羌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一套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法律制度贯彻不到位或者相关法律措施缺失,加剧了羌族地区文化的破坏。而且,羌族文化保护未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实施的一些法律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因此,羌族文化的保护更是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救济与保护。

一、羌族文化概况及受损状况

羌族,在我国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岷江上游是我国现代羌族的主要聚居区,这里是一条重要的民族走廊。羌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习俗和多元杂糅特征的文化。经历民间不懈传承,完整保留了古代羌民固有的独特地域文化,它集歌舞、饮食、信仰、习俗、服饰、建筑等文化元素于一体,较完整地反映了羌族文化风貌,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这些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大批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房舍、羌族碉楼及祭祀台、北川羌族博物馆、羌族民俗博物馆等建筑遭到了程度不一的坍塌和毁损,大量文物和羌文化档案资料被埋或严重毁坏。地震中被埋的有部级文物2件,级三文物121件,一般文物280余件,强民俗文物、实物400余件以及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这些都充分说明文化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关系重大。

二、羌族文化的法律现状

羌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能较好的贯彻国家法律,但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现状令人担忧。据我小组的统计,国家虽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制定了一些法律与规章制度,但有针对性的法律文件少之又少,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工作的意见》(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被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计划)等少数几部作用明显,严重制约了文化保护的进程。各种法律制度在羌族地区的推行,与其习惯法所维系的法律现状发生了制度层面的碰撞进而导致文化层面的冲突。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羌族文化缺乏了传承载体和展示方式,仅靠口头的传播影响,导致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普法效果差,影响到法律制度的实施全局,这些正是法律制度实施的诸多难题。国家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对羌族文化进行研究和保护,但由于缺乏法律的强制执行和威严,很多政策方针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从法律上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关系着整个羌族文化的生死存亡。

三、羌族文化保护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司法实践能够发挥当前法律的较优处,同时也能够弥补理论的欠缺。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在羌族地区文化保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相关法律人员

在羌族地区,由于经济利益和基层相对艰苦的环境很难吸引专业人才,来了也很难留住他们,导致法律专业人员很是短缺,这很大程度影响了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也影响了羌族法律专业知识、诉讼及非诉讼技能的传播,以及综合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据我组人员调查,羌族地区真正拥有法律专业的人才仅为所有羌族地区工作人员的1%,而71.4%的人要么年龄较大,要么是凭经验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专业人才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法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二)相关法律制度缺失,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羌族文化的保护离不开相关制度的出台,而司法实践中,由于相关制度缺失,要对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保护非常困难。而且基层司法及行政执法工作透明度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很多问题的处理失去了应有的法律效力。

(三)司法救济难度大,经费严重不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羌族地区的贫穷问题使其仅仅拥有些许的经费,经费的多寡,束缚了工作人员的手脚,禁锢了工作人员的思想,一些有效但成本高的措施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同时也会影响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开展文化保护工作。羌族地区由于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一旦出现矛盾,由于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很难进行司法救济。文化的保护所需甚巨,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司法救济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四)执法人员素质差,执法水平低

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律制度的执行,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本民族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授心记,无疑加大了执法人员在执法中的难度,语言上的问题可能是羌族文化保护所要面对的最大障碍之一。在政府派出的执法人员中,大多年龄较高,无论是在执行公务中,还是在个人素质的提升方面,难度都相当大,羌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很是复杂和特殊,业务素质低的执法人员对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了解起来很是棘手。这就导致了执法过程中的执行能力,严重影响了执法水平。

(五)法律普及效果差,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

一项法律制度的实施,原本有自己预期的目的。而要达到制定者制定法律时的目的,则取决于群众对法律的接受和执行。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羌族地区法律普及的比重仅为总人口的17.3%,而还有43.4%的群众对法律制度漠不关心,了解很少,剩下的那部分群众对法律普及的态度呈中性。只有当大多数人对一项法律的接受后,法律的执行便不言而喻。而羌族地区的人们法制观念普遍淡薄,对出台的制度政策接受能力差,很显然对于文化保护有很大的弊处。

(六)法律基础设施不完备

要想对对羌族文化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法律基础设施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套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各种法律政策、制度方针出台的前提,而在羌族地区这一问题急需得到解决。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工作人员没有编制和独立的办公地点。第二,法律事务中心是否合法存在争议。第三,网络通信设施不齐全,通达度不容乐观。第四,地区内部各机关之间协调性差。

四、羌族文化保护的法律性对策与建议

我们在总结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法律的视觉,从法律的角度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1.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的指导下,司法机关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到具体司法领域。司法实践是验证理论正确与否的标杆,在羌族地区的司法实践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方法,由于没有有效地利用,效果很难被发挥出来。若各机关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对羌族文化的保护可谓很有作用。例如,羌族地区司法机关仔细甄选最能代表羌族文化精髓的文化事项,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对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和稀缺性的文化事项,按照一定层级体系来进行相应的保护发展。在保护体系中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对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进而建立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这些都可以作为经验措施运用到具体领域。

2.建立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规网络,大力进行普法教育。在我国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上,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与规章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律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被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计划)、《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必将对羌族文化保护产生重大影响,但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因此,我们主张在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制定有关法律与法规,形成羌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法律网络,让更多的人们普及法律知识,依法、全面的保护羌族文化。

3.做好法律事务中心与其他工作的对接。正确做好与其他工作的对接,关系到整个羌族文化保护的全局,只有协调处理好这些问题,文化保护的周期便会大大缩短。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要做好与行政执法工作的对接。处理好行政执法工作,对于严格执法,乃至整个羌族地区法律的普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要做好与文化保护工作的对接。羌族文化保护的决策与措施大部分在律师事务中心出台,重要程度可谓很重。第三,要做好同信访工作的对接。积极利用信访窗口,了解民情、掌握民需、反映民意,其积极性必然大大调动,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工作中的阻碍。

4.依法完善各种法律基础设施,积极贯彻各项示范性制度。在法律基础设施方面,实行合署办公,开展综合执法,组建乡镇法律事务中心,开展司法行政、执法工作、法律服务。在制度方面,应该对之前的一些有示范作用的制度加以实施,具体而言,第一,对地震中受损的重要文物和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修缮,并实行定期检查养护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实现文化遗产财产性利益的配套制度。第三,完善救济措施,建立相互协助制度。

5.深入构建司法、社会一体化保护体系。自治机关可以联合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协会等部门参加羌族文化保护工作联系会议,以法律为标尺,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相关制度的规定,就推进羌族文化保护工作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探讨。全面试行各个机关相互协调开展工作的方针,采取在试行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为日后的制度政策的全面实行做好衔接。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1.建筑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

随着大批的建筑工程的上马,由于对环境保护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认识不足,建筑施工逐渐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建筑垃圾和建筑原料的耗费同样成了建筑工程与质量管理一项重要问题。据统计,国内建设项目72.3%的或多或少是消耗资源的现象;85%的建筑废料因为缺乏妥善处理和再利用对生产和生活的严重影响,还有38%的建筑单位并没有针对建筑垃圾而带来的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各个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较差,对于因施工所带来的环保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有的是对此视而不见,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先进理念和工程施工的基础管理。建筑工程目前主要存在的环保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意识缺乏。

许多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基本的环保意识,主要表现在:对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引进的技术和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没有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时使用国家禁止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

1.2环保成本高。

有效的减排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以确保工程建设的环保建筑施工,但许多建筑公司因对减排技术掌握和理解不足,再加上缺乏一个合理的管理手段,在实际的施工中不能做好排减工作。很多建筑项目由于开工过快,对绿地的保护规划不合理,往往是先破坏,再改造,对未破坏的环境也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些因素的综合存在使得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成本。

1.3建筑施工噪声

根据统计,2010年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遇到因施工噪音的投诉就多达5000家。这是因为目前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基本上都处在城市或者城乡结合部,工程所处位置的显著特点就是居民相对集中。由于建筑企业对于环保问题的认识不足,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特别是夜间施工时施工噪音对施工地点所居住的居民的工作和学习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

2关于建筑工程环保问题的控制对策

从现有的建设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可以看出,有效地改善资源的消耗,治理建筑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打造生态施工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建筑施工不应该仅仅站在项目自身的角度,只考虑项目自身的效益,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尽量降低项目对环境和社会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最优目标。为了改善建筑工程中的环保问题,防止由建筑工地的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施工噪音,排减物体,建筑垃圾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本人认为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和环境改良,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1组织措施

环境建设工作的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措施和经济投入的问题,它已经延伸到建设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层面,因此,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要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把环保目标层层分解到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班组和施工作业人员,切实地做到管理职责明确而具体。企业负责人作为环保工作的总负责人,他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节约资源和替代资源战略,寻求污染或非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积极改进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项目经理作为环保工作的第—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施工作业人员是环保目标的具体实施者,要按照企业制定的消除粉尘、废气和污水污染的具体措施进行施工。

2.2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按照国家、地区、行业有关防治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技术措施,以减少空气污染。

进行有粉尘的工作,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封闭进行,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严禁向建筑地外抛洒垃圾,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容器;对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减少粉尘的污染;机动车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水体污染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措施

禁止有毒有害废物作为土方回填,对排水设施建设进行全面改革,对工地道路进行全面整改,保证工程废水的流通顺畅;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在工地建设明显坡度的排水渠道,并要在明沟上加盖钢板,并做好标识;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3)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措施。

选择国家的最先进的设备,特别是设备制造商的工厂出厂时就带有噪声防治措施的设备;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要时刻注意尽量防止噪声的产生,特别是突发性高噪声的产生;将较严重的产噪设备安置在远离敏感区的方位,尽量利用天然屏障的隔音作用减少噪声污染。尽量避免在人们活动频繁、集中和休息工作的时间作业,尤其是要避免在夜间施工作业。

(4)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措施

对固体废弃物采取资源化、减量化合无害化的处理;例如回收利用、焚烧、热解、堆肥和填埋等。

2.3经济措施

控制建筑施工的环保问题,经济措施是最直接做有效的方法。加大对施工作业人员环保知识培训的经济投入,通过大量的培训使他们高度把环保理念融与实际的作业中。同时,实现建筑的环保问题还要靠立法约束以及企业决策者的自发自觉,单靠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施工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解决建筑施工中的环保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

3.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建筑公司为了谋取最大的利润忽视了他们自己的环境责任,致使建设施工环境问题影响质量的和基础设施的管理,面临资源和环保高度突出的局面,在建筑工程的环境保护,资源耗费,建筑垃圾产生以及回收再利用等问题已经成了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管理项目。、

建设项目想要不断发展壮大,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的高跨度长效发展,就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清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改良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只有从根本上治理这些问题,改善管理机制,研究制定相应的举措,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治平:《公路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分析》,《东北公路》,2001,(12):84。

文物保护具体措施篇10

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以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进行调查,对环评以及环保设计中提出的措施进行核查。

(一)水污染防治

调查施工期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拌和与养护等生产废水及施工生活区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和管理措施。

(二)固体废弃物处置

工程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由生活垃圾与施工弃渣两类组成。在工程环保设计中制定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为:规划多个渣场集中堆放工程土石方弃渣,并对各渣场进行防护;对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卫生填埋。调查中将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三)大气污染防治

工程环保设计中采用的防治措施为:配备专用洒水车定时对施工道路洒水,用以减少粉尘;设计选择粉尘污染程度小的设备,如自动化拌和楼,水泥罐设置袋式除尘器等;洞室开挖、骨料破碎等采取湿式作业;加强施工人员的卫生防护,如配备防尘口罩、防尘眼罩等个人防护用具。调查中将对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四)噪声污染防治

工程环保设计中对施工噪声防治制定的措施为:加强对拌和楼等强噪声工作岗位人员的防护,如修建隔声隔音的值班室、操作室,个人配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具;控制生活区附近施工道路的车流量,禁止车辆夜间鸣放高音喇叭,道路两旁进行绿化。调查中将对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防治

此项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疾病防治工作:调查施工区卫生防疫工作的落实情况,包括设立医疗保健站等机构,施工区喷洒药物消除或减少蚊虫孳生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及饮用水消毒情况,职工食堂卫生消毒等措施。

(六)库底清理环保措施

具体调查包括:①水库清库概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库区水域面积,正常蓄水位,各清理阶段所涉及地区和人口,淹没线以下房屋面积,影响区房屋面积等。②库底清理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执行情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与库底清理的相关部门及其工作内容;库底清理的依据及清理质量要求,库底清理的各阶段工程量,淹没线以下地上房屋、附属建筑物的拆除和平整,林木移植和砍伐,厕所、粪坑等卫生清查点深埋和消毒处理,坟墓迁出处理和消毒处理,危险品的清除及消毒处理,专项迁建后的场地清理,库底清理的验收等方面的情况。

运行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此项调查将重点了解以下内容:(1)电站管理部门针对可能出现的油泄漏问题制定的预防、处理和补救措施,电站进入运行期后油泄漏事故发生的情况、相应的处理方法和结果;(2)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以及排放时的达标情况;(3)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和处置的方法。

此外,电站建成后,电站管理部门对所辖区域进行了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因此,还将调查电站管理部门针对所辖区域环境开展的卫生管理和绿化美化工作以及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执行情况,并进行实地调查。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落实情况调查

(一)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电站工程静态总投资41.39亿元人民币(初设报告批准值),从工程的总体预算中分离出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预算为1122.21万元(初设审查后调整值)。环境保护投资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站网建设费、人群健康保护费、施工区环境保护投资、移民安置区水土流失治理费和环保工程设计费等五个方面。水土保持投资在初设阶段并未列入环保投资。通过调查最后形成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的预算调查表,以明确各项投资的来源和用途,并按大类进行统计。

(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实际发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