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十篇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十篇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4:44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中央、省、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按照加强基础文化能力建设、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要求,从设施、队伍、管理和活动等方面,综合考评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使用情况,对达到标准的综合文化站予以定级。通过评估定级工作,促进综合文化站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和高效率运转,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二、目标任务

以市文化局制定的《市综合文化站评估标准》(附件1)、《市综合文化站定级必备条件》(附件2),作为文化站评估定级的主要依据。使基层拥有先进配套设施,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健康向上的文化队伍,能够独立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全市所有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均参加评估定级。

三、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5月底—6月初),加强领导,成立机构。成立评估定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进行宣传发动。专题布置评估定级工作,按照工作部署,准确把握文化站评选标准和要求。

2、组织实施阶段(6月份),按照评估定级标准进行自评自查。6月初,分别由社文科、文化馆和图书馆专业人员组成业务指导组,到各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巡回督导。6月10日前,各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做好资料整理和自评工作,上交评估定级材料。6月25日前,评估工作领导小组验收,对照评估定级标准实地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上报市文化局。

3、督察验收阶段(7月以后)接受市文化主管部门检查、复验、评定。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是全市文化工作的一件大事。各镇、街道办事处社会事业中心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市文化局成立市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考评领导小组,各镇、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做好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2

第一条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区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实施方案〉的通知》(X办发〔2020〕X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共XX市XX区XX街道工作委员会、XX市XX区XX街道办事处,是区委、区政府派出机关,为正科级。

第三条中共XX市XX区XX街道工作委员会、XX市XX区XX街道办事处负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上级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决议和工作部署。

讨论决定本辖区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本街道及辖区内村(社区)、机关、行业及区域化党建工作。

(二)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等各项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街道、村(社区)高质量发展。

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三)承担辖区内各类社会事务,落实教体文化、科技人才、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民政优抚、残疾人保护等方面相关政策。

加强辖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完善街道、村(社区)两级为民服务体系。

(四)统筹协调城乡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财政财务管理、统计管理等工作。

依法履行法定及上级赋予的相关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统筹辖区内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动员辖区内各类力量参与村(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引导辖区内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组织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五)依法承担辖区内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管理等相关工作,保障辖区内公民和各类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健全完善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加强村(居)民委员会、业委会建设,组织村(居)民和单位参与村(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推进村(社区)务公开。

(七)完成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和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条XX街道党工委、XX街道办事处综合设置下列职能机构:

(一)党政办公室(人大办公室)。

主要承担街道党工委、人大和办事处机关文秘、档案、保密、政务公开等日常事务职责;负责综合协调、后勤保障、政务监督等工作;承办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党群工作局(党建工作办公室)。

负责党的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机构编制、干部人事、群团建设、招才引智等工作;负责宣传、统战、民族宗教、人武、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负责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政法和社会事业局(退役军人服务站)。

负责辖区内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社会事务、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指导促进村(社区)和谐建设;负责教体文化、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民政优抚、残疾人保护等工作;负责依法行政工作;协助做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负责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相关工作;负责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经济发展和建设局。

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负责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项目建设服务;统筹协调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招商引资、服务业发展、工业经济、科技管理等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制度和标准,开展各行业信息采集、规划统计和调查分析工作;负责辖区内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城乡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建设等工作;负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监管工作;承担园林绿化、人民防空、人居环境等工作;负责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财政和资产管理局。

贯彻执行有关财政、税收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负责公共财政建设,强化对国有及集体资产的监管工作;负责编制街道预算内外收支管理;承担对街道行政事业单位及村级经费、账户、财务的监督管理等工作;承担审计和其他财政财务管理等工作;负责村级集体财务核算和农村会计辅导工作;负责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农村工作局。

负责贯彻落实“三农”工作发展战略,制订辖区内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负责农村改革、农村经营管理、扶贫开发工作,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负责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农技、农机服务工作;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组织、指导河湖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保护与综合利用,指导沿河城镇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负责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负责统筹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建设管理、指挥调度工作;负责受理解决上级派单、综合执法巡查发现、村(社区)网格上报和群众反映各类社会治理问题,统一协调需要多部门联合处置的社会治理事项;负责辖区内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强化网格队伍的业务指导和能力建设;负责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八)综合行政执法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负责辖区内综合行政执法,依法行使相关行政处罚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权和监督检查权;负责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食品安全及应急管理等工作;协调配合区级相关执法机构开展联合执法。

(九)为民服务中心。

负责完善街道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负责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负责建立和完善适应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简化工作流程,规范便民服务;负责权限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交易和农村产权交易,规范中介机构服务;负责审批监管信息推(报)送,及相关业务平台的信息维护工作;负责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XX街道机关行政编制26名,事业编制32名。党工委书记1名,副书记3名,其中1名副书记兼任办事处主任;办事处主任1名,副主任5名;人大工委主任1名,专职副主任1名。按有关规定配备纪工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政法委员和人武部长。局长(主任、站长)9名、副局长(副主任、副站长)21名。

第六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设立人大、纪检监察、工会、共青团、妇联、人民武装等组织。建立基层政协联络工作机制。

XX街道司法所,为区司法局派出行政机构,业务工作接受区司法局指导,日常工作接受街道的统筹管理和考核。政法专项编制4名,所长1名。

第七条XX街道所属事业单位整合设置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对外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农村经济服务站、文化综合服务站、村镇建设服务站、社会事务服务站牌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不实际运转,用于事业人员人事关系挂靠,相关职能由街道相关职能机构承担,所属事业人员由街道统筹使用、分类管理。

区水利局设在XX街道的水利服务站,同时接受派出部门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业务工作接受派出部门指导,日常工作接受街道的统筹管理和考核。

XX街道水利服务站。负责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排水服务,承担辖区内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开展农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技术指导,做好防汛抗旱信息采集、物资筹集、调拨等服务工作。事业编制5名。站长1名,副站长1名。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3

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体制和机制,切实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进行综合治理,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镇、街道与相关部门、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局观念,按照《决定》的要求,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切实落实《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区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责任主体考核的实施意见》。镇(街道)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协调派出所、工商、税务、农贸市场、综治办、人口计生办以及相关村、居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经费保障问题。镇、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费要求达到人均1元(按常住人口数计)。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有关部门的职责,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制,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区人口计生委要主动协调公安、工商、劳动保障、卫生、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为强化属地管理提供有效服务,从而形成镇、街道一级政府领导、计生指导、部门配合、村居负责、管办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与源头管理的工作制度

(一)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两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文本,区、镇(街道)两级人口计生部门按流动人口迁入情况与流出地政府签订双向管理协议。

(二)由区人口计生委联系区劳动保障局共同实施流动人口源头管理工作。

1、区劳动保障局指导全区各用工单位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应根据各单位岗位技术与劳务要求,进行必要的培训。可在外省市委托培训也可在本区劳动技术培训中心安排上岗培训,在开展上岗培训时纳入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作VCD播放)。

2、各镇、街道外劳力管理所督促、检查使用外劳力单位对外来流动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技术、计生等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协助当地人口计生办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管理、服务工作。

3、各使用外劳力单位在录用外来流动人员时,应检查其是否已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到镇外来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办理计划生育验证手续与补办手续(每年验证一次),并及时填写市人口信息个案信息单。

4、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并进行每季度一次执法检查。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六个告知单,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培训及有关宣传资料的发放。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一门式制度

(一)在镇、街道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事程序纳入镇、街道社区事务办理中心(镇、街道外来人口综合服务站),实现一站式服务。由区、镇(街道)两级共同投入经费落实一名计划生育协管员。区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网络设施,制定工作职责,开展业务培训,发放管理手册,制定考核制度。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具体工作指导,联合执法,办证验证考核工作。

(二)规范流动人口一门式计划生育协管办理事务流程:

1、补办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及验证并现场发放免费药具。

2、采集外来育龄妇女信息,并输入人口信息交换系统。

3、发现外来育龄妇女无计划生育现象及时通报镇、街道人口计生办。

4、在镇、街道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安排,会同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定期开展流动人口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5、签订租赁房屋计划生育管理协议书。

四、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合

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员会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同时,有关单位对下列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日常性管理:

(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雇用的流动人口由用工单位管理;

(二)集贸市场中属流动人口的私营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由市场管理机构管理;

(三)从事各类承包经营的流动人口,由发包单位管理;

(四)在租(借)房屋和旅馆居住的流动人口,由居委会落实出租(借)房主和业主管理并加强检查,对未办理手续的流动人口住户,及时向镇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提供信息。

(五)未设居委会的住宅楼群和别墅区中的流动人口,由物业管理部门或小区管理机构管理。

(六)镇人口计生办会同公安、综治办等部门根据外来育龄人口数据库情况,经常性对流动人口集中生产生活区域开展综合执法与宣传教育。

以上负有经常性管理责任的单位应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并接受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监督和检查。

(七)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的公民、单位组织,将按照《市外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理。

五、加强各镇、街道人口信息交换系统数据库建设,实现传统的“人对人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化

推广运用“一办两站(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外来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三级网络(镇、村、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将外来人口与人户分离人口纳入信息管理网络,掌握外来人员流动底数,开展与外省市及时交换人口信息的网上管理。

(一)推广应用“一办两站三级网络(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及时采集输入育龄人口信息,要求户籍人口信息入库率在90%以上,外来人口信息入库率在70%以上。

(二)继续加强村、组两级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建设,村(居)委会要将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负责全面落实村、组信息员例会制度,明确任务,兑现报酬,畅通计划生育信息反馈渠道,使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由“人盯人管理”向“网络化管理”的转化。

(三)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运用计划生育人口信息交换系统及时与外省市进行双向信息查询,收到外省市查询一般信息的,10个工作日予以回复,查询生育信息的,5个工作日予以回复。同时,本镇、街道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外省市通过专网或者电话查询(信息交换不少于20条)。

六、加强外来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分娩点和孕检管理服务工作

(一)流动人口要求在本区医院生育的,须向其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准生证》,并到现居住地镇人口计生办办理《生育联系卡》;各级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对流动人口的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检查时,发现无计划怀孕的,应及时报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并动员其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二)开展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定期查环查孕工作。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采取放环措施的对象提供尿验与查环服务,村(居)委会负责组织、通知居住在本辖区内的外来妇女定期接受检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督促外来妇女定期将《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往户籍所在地。

(三)对于有用工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查”工作,可根据管理实际,由镇、街道或居(村)委会与用工单位联系共同配合抓好检查工作的落实。

七、逐步形成基层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在全区推广建立私营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采用社会团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参与形式,把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与促进企业发展、弘扬企业文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基层的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一)各镇、街道运用统一建立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方法,在原有镇、街道计划生育协会网络的基础上,将工作点拓展到私营企业,凡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的企业均设立计划生育理事与联络员1名,各企业的理事与联络员人选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会长由党委分管书记担任,副会长由政府(办事处)分管领导担任,并按照实际情况聘任1名专(兼)职秘书长,镇(街道)计生协会全面负责开展组建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协会的工作经费列入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经费预决算,以保障协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流程:

1、每年用宣传版面、讲座等形式为私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1至2次。

2、开展便民利民活动,主动上门为私企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与再生育申请工作。

3、设立企业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点,形成企业免费药具发放渠道。

4、了解企业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与厂方进行沟通协商,督促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5、了解企业吸纳外来劳动力情况,督促其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开展上岗培训,并纳入计划生育培训,督促办证。

八、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

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两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举报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或计划外生育的公民,由区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奖励。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4

一、15年来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状况

__区简政扩权,始于1993年的撤区并乡建镇。

(一)镇街建制设置演变

1、乡镇建制调整: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1993年12月前,原江北县设有13个区和77个乡镇。当年底,原江北县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撤销了13个区公所,将原有77个乡镇合并为46个乡镇(29个镇、17个乡)。这次改革精减了作为县政府派出机构的区公所,减少了管理层次,扩大了乡镇管理规模。1994年12月撤销江北县建立__区时,从原江北县划出11个乡镇交北碚区、江北区管辖(北碚区6镇2乡,江北区2镇1乡),__区辖原江北县35个乡镇(21个镇、14个乡)。20__年,__区将人和等4个镇委托给新成立的__北部新区管理,同时,撤销两路、龙溪、回兴镇建立街道,__区直接管辖28个乡镇(24个镇,4个乡)。20__年对乡镇建制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将28个乡镇整合为20个镇(撤销4个镇、4个乡),镇域规模进一步扩大。20__年12月再次调整镇域规模,撤销9个镇,除悦来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外,__区现辖11个镇。经过乡镇的多次精减合并,幅员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有7个镇,80-100平方公里3个镇,80平方公里以下1个镇。通过建制调整,使镇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2、街道创设与调整:数量增多,面积缩小

20__年,__区根据城区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撤销两路镇、龙溪镇、回兴镇后创设了双凤桥、双龙湖、龙溪、回兴4个街道办事处。20__年,将龙溪街道办事处分设为龙溪、龙山、龙塔3个街道办事处。20__年,撤销悦来镇建立悦来街道办事处。__区目前直接管辖的7个街道办事处,承担着准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

(二)乡镇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1、乡镇内部机构的演变

1993年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按人口和幅员面积将乡镇划分为三类。三类乡仅设党政办公室。二类镇设有党政办、社事办、农业办、乡镇企业办4个办事机构。一类镇在二类镇基础上增设了国土村建办和财经贸办。20__年乡镇机构改革时,一类镇设党政办、社事办(挂人口与计生办牌子)、农业办(挂安监办牌子)、社会治安综治办、国土村建办5个办事机构,财政所不占机构编制;二类乡镇设党政办(挂社会治安综治办牌子)、社事办(挂人口与计生办牌子)、农业办(挂安监办牌子)。3个移民乡镇增设移民办。20__年乡镇建制调整时,对乡镇内设机构作了微调,将农业办更名为经济发展办。社会治安综治办与安监办、司法所合署办公,将党政办的、稳定及农业办安全生产职能划入该办。撤销国土村建办、行政职能划入经发办。20__年乡镇综合体制改革,镇政府内设机构主要在名称上进行规范,特大镇和较大镇均设党政办、社会事务办(挂人口与计生办、民政办牌子)、经济发展办、社会治安综治办(挂安监办牌子)。7个特大镇多设一个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20__年乡镇建制再次调整时,所有镇均设置了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2、乡镇事业单位设置

1993年底,各乡镇设有文化站、广播站、农技站、农机站、农经站、水利水保站等7个事业单位。1995年,除两路、龙安等6个乡镇外,其余乡镇设立了计生站。1996年龙兴等5个镇设立了水产站。1997年至20__年,洛碛等7个镇相继组建了环保站。在20__年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设置了农综站、

林业站、统计与农经站、文化广播站、村建所、国土所6个事业单位。20__年对事业单位作了小调整,撤销了石坪等5个林业站,各镇设置了市政环卫所。20__年洛碛等5个镇增设了航管站,统景、洛碛增设了社保所和环保站。20__年乡镇综合体制改革,各镇设置的事业单位统一为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财政所、社保所、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3、乡镇机构放收状况

1993年以前,原区公所和乡镇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编制部门批准设置的事业单位。1994年1月,原江北县委将县级部门管理的文化站、乡镇企业办公室、广播站、农技站、林业站、农机站、水利水保站、农经站、司法助理员等人财物下放给乡镇管理。当时明确为双重管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有工商所、税务所、财政所、法庭、派出所、国土所、村建所、房管所、医院、计生站、环卫所、交管站、船管站、码管站、航管站、畜牧兽医站。1997年,__区委将除龙溪、两路、人和以外的财税所、国土所、村建所的人、财、物下放给乡镇管理,将所有乡镇的教办室、中小学校(不含区教委直属中小学)下放到乡镇管理。20__年,除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下放给镇政府管理外,乡镇国土所被上收区国土分局直管;中小学、司法所被收到区级业务部门主管,这一轮体制上划风潮,引起了乡镇较大反弹。

(三)街道机构设置与调整

20__年成立4个街道办事处时,内设办事机构为党政办、社会治安综治办、城市管理科、经济发展科、社会事务管理科、财税科。20__年将党政办调整为综合科,内设机构与特大镇完全一样。20__年建立街道时,仍按原有镇事业单位设置。在20__年机构改革中,街道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为统计与农业经济管理站、文化广播站、农业综合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双凤桥、双龙湖、回兴设林业站,龙溪设人口与计生服务站。20__年撤销回兴、双龙湖林业站。20__年在4个街道增设了社保所,4个街道的环保站收归区环保局直管。20__年综合体制改革时,街道统一设文化服务中心、财政所、社保所等4-5个事业单位,双凤桥、双龙湖设农业服务中心,回兴、龙溪设置社区服务中心,双凤桥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龙溪和回兴街道市政环卫管理体制上划给区市政委管理。各街道的司法所、中小学校上划区级业务部门主管。

(四)主管部门直管机构设置现状

截止20__年3月底,主管部门在各镇街设有派出所、卫生院、教管中心、中小学校、司法所、畜牧兽医站、市政综合执法大队。按片区设立的机构有7个部门。一是区房管局设有龙溪、双龙湖、双凤桥、茨竹、兴隆、石船、洛碛、统景、龙兴9个地区房管所。二是国土分局设有龙溪、双龙湖、双凤桥、回兴、兴隆、茨竹、大湾、古路、石船、龙兴、统景、大盛、洛碛13个国土所。三是区工商分局设有龙溪、加州、两路、双龙湖、机场、沙坪、木耳、茨竹、统景、洛碛、石船11个工商所。四是地税局设有一所、二所、三所、龙溪、龙山、龙塔、石船、空港园区8个地税所。五是国税局设有龙溪、加州、石船、空港开发区和一所、二所、三所7个片区国税所。六是区法院设有茨竹、统景、洛碛3个法庭。七是区交警支队设有龙溪、龙山、石船、兴隆、两路5个交警大队。根据管理特殊需要设立派出机构的部门3个。区环保局设有两路、龙溪两个城区环保站。区市政委设有龙溪、回兴两个环卫所。区交委所属部门设有石船、洛碛交管站,洛碛航管站和花石沟、玉峰山超检站。

二、__区历次向镇街扩权概况

(一)1994年:划定乡镇机构和人员管理权限

1994年1月,与撤区并乡建镇改革配套,原江北县委决定将县级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除少数不宜下放的实行双重领导外,一律下放到乡镇管理。一是双重领导。当时实行双重领导,以县级部门为主管理的有工商、税务、财政、法庭、派出所、国土所、村镇建设所。二是放给乡镇。将司法、计生、乡镇企业管理机构和人员,文化站、广播站、农技站、林业站、农机站、水利水保站、蚕桑站、果经站等事业服务机构和服务实体及人员,一律下放乡镇管理。三是维持原状。医院、计生服务站、环卫站、房管站、交管站、船管站、

航管站、码管站的人、财、物仍由县级主管部门管理。四是共同管理。除原各区中学由县教委管理外,中小学由乡镇和县级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以乡镇管理为主,干部任免按原体制。乡镇水厂(除城乡委管理以外)由主管局和乡镇共同管理,以乡镇为主。设在乡镇的粮站、食品站、供销社、信用社实行双重管理,行政管理以乡镇为主,人事、业务管理以县级主管部门为主。五是党务管理。县级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除法庭、原各区中学外)党的关系由乡镇党委管理,党支部书记的任免应主动征求主管局的意见。六是人事管理。乡镇党委负责乡镇事业服务机构负责人任免和一般干部管理。(二)1997年:下放权力分级管理

1997年9月,区委发出__委发[1997]21号文件,主要向乡镇下放了两大权力。

1、下放人事任免权

一是将区委组织部任免管理的乡镇内设的六个办公室和群团组织负责人,下放给乡镇党委任免管理。二是明确除龙溪、人和、两路镇维持原管理体制外,其余乡镇的财税所、村建所、国土所负责人下放给乡镇党委任免,实行乡镇和区级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乡镇在任免前,应征求区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再办理任免手续。如分歧意见较大,报区委组织部协调解决。三是乡镇教办室主任及乡镇中小学正副校长实行双重管理,乡镇在任免教办室主任及中小学正副校长之前,应征求区教委同意后再办理任免手续。如分歧意见较大,报区委宣传部协调解决。四是根据工作需要,在编制范围内,乡镇有权对所属干部、职工在行政、事业编制之间换岗安排,但对事业人员转编到行政的,应报区编办核编同意后,再报区人事局研究办理。五是设在乡镇的派出所、法庭、工商所、房管所、环卫站、供销社、粮站的正副职领导,各主管部门在任免之前,应征求乡镇党委意见后再研究办理。

2、下放项目审批权

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乡镇自行平衡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项目(除特种项目外),由乡镇自行组织项目论证和审批,并及时报区计委、环保局及有关部门备案。

(三)20__年:进一步调整下放干部管理权限

20__年1月,区委、区政府发出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下放干部管理权限的意见》(__委发[20__]1号),涉及放给镇街的干部管理权限有以下几项。一是将区委组织部对街道二级班子的任免权下放给街道党工委。二是区委组织部不再审批乡镇、街道人武部副部长和专职人民武装干事,人武部副部长由区人武部和镇街共同提名、共同考察,区人武部任命,专职人武干部由区人武部和镇街共同协商,镇街审批,区人武部任命。三是对镇街教办室副主任、所属中学副校长、中小学正副书记、化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街道国土所和村建所负责人、乡镇城管中队负责人、街道财税科(所)负责人、镇街农技推广部门和计生办主要负责人等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权进行了调整下放,增大了镇街对这些干部的管理权限。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区级主管部门的权力逐步强化,镇街在双重管理中角色尴尬。如20__年将以镇管理为主的房管所、卫生院、中小学的机构和人员上收为以部门管理为主,镇仅剩下“监督”权。同时,镇街的预算内资金使用权、国有资产管理权、融资贷款权、临时人员聘用权、工作激励权、零星树木采伐审批权、小二型水库所有权、娱乐场所监管执法权、建设安全过程监督权、非法渔业船舶和非法采矿取缔权等一些基本权项逐步上收,镇街在责任日趋加重的形势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遭到了削弱。

(四)20__年:开展委托执法试点

20__年,__区在兴隆镇、玉峰山镇开展了委托执法试点工作,委托执法涉及7个部门24项执法权项,并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当前镇街简政扩权的主要屏障

(一)取向不明,镇街角色难定位

镇政府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法律赋予了七项职能。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了三项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化,镇街在改革中正面临着“强化”与“弱化”的抉择。浙江等省推行“强镇扩权”改革,增强了镇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效果十分明显。按照几千年来“皇权不下县”的思路,也有一些地方加速弱化乡镇政府职能。1995年,上海市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在扩大街道规模基础上,将权力重心下移至街道,街道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准政府功能获得了巨大成功。南京等地也开展了撤销街道办事处的试点,弱化街道职能和权力正在成为改革的另一种取向。由于镇街“强化”与“弱化”改革取向的不确定性,实践正在颠覆镇街的原有法律定位。由此而成的区和镇街权责不清、职能错位,使镇街简政扩权面临艰难选择。

(二)“条块”分割,体制坚冰难打破

政府职能行使的前提和基础是权力。不同的“条块”权限划分必然产生不同的动力机制。目前,在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从立法体制到执法体制,从执政理念到执政行为,权力分配的天平总是倾斜于“条条”。在“条条”主导下的“条块”分割,其结果是部门上划、权限上收、责任下放。市、区职能部门派驻镇街的机构,不

断切割着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行政权力。镇街面对现行的人、事、财“谁主管谁负责”,做事担责“属地管理”原则的管理体制,充满了苦恼与无奈。(三)权责错位,行政能力难保证

“条块”分割,必然形成“人、事、财”不匹配,“权、责、利”不对等状况。目前,镇街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责任人”、众多“责任书”和“一票否决”的责任压力,却在行政管理方面缺少行政处罚权,在国土资源管理和城乡建设方面缺少规划权和建设管理权,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上缺少融资贷款权,在安全稳定方面缺少监管执法权,在分配方面缺少激励调控权,等等。在压力型管理体制下,镇街不得不无条件地承担着太多上级政府压下来的任务。权力缺位、责任越位,镇街缺乏应有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四、镇街对简政扩权的迫切期盼

(一)清理界定:确保镇街职责归位

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上级政府及区级职能部门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能职责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执法谁负责”等原则,科学界定上级政府、区级职能部门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镇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权责关系,避免滥用“属地管理”原则和“目标责任书”,将区级部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和责任下沉到镇街,确保镇街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缺位、不越位、能归位,真正负起本区域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

(二)机构放收:凸显科学实效宗旨

20__年以来,设在镇街的教育、国土、司法等多个部门管理权限上收,加之过去上收的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部门,镇街履行职能的基本权力已掌握在上级主管部门,镇街领导尽管投放大量精力对其“协调”,最终难以实现“统筹”。为此,多数镇街盼望以“增强统筹发展能力,培育壮大镇街区域经济,促进镇街社会和谐”为出发点,上级的直管部门设置应实行“一镇一所”,并坚持“依法下放、能放则放”原则,将区级部门派驻镇街的机构一律下放给镇街管理。少数镇街认为现在已上划的职能部门,有的工作已步入正轨,有的上划时间并不长,建议维持现状,以维护区委、区政府决策的严肃性。

(三)双重管理:名实相符必须到位

目前,垂直机构双重管理工作很不平衡。镇街对一些直管部门的领导、管理、监督难以到位,对其负责人的任免、交流、考核难以协管。镇街期盼相关部门细化镇街直管部门“双重管理”办法,凡直管部门的党团关系应实行属地管理,其负责人的任免、交流应征得镇街党(工)委同意,主管部门对派驻机构及其负责人考核应征求镇街意见,赋予镇街对直管部门及其负责人履职情况评议权。

(四)行政审批: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建设项目审批的部门太多,一个项目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道程序,待审批手续办完,市场形势已时过境迁。镇街建议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项目,凡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也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审批,应实行“见章盖章”和“备案制”。对农村公路、小城镇建设项目,在资金下达前已有区级部门多次审查,不必再多次进行项目会审。城镇规划区外的小型项目建设涉及的规划定点、建设许可、质量监督等审批事项,相关主管部门可下放或委托镇街负责。不需区级财政补助投资额在50万元以内的建设项目,可下放给镇街会审。物业公司年审、社区医疗服务站(室、点)的审批及年审,占道开挖、停(洗)车场及广告牌(栏)设置的审批,社区和街道办事处应签署审核意见。赋予镇政府婚姻登记权、零星树木采伐审批权。

(五)行政执法:“看得见”与“管得着”结合

镇街行政执法管理项目繁多,点多面广线长,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区级执法部门人少事多,鞭长莫及。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已成为我区行政执法的常态。镇街建议按照依法行政、权责一致原则,适当下放执法权,实现行政执法权与行政执法责任有机统一。目前,可向镇街下放或委托规划、建设等违章处罚权和安全监督处罚权,矿山和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罚权,道路交通安全处罚权,文化监管执法权,劳动监督执法权等。

(六)事权下沉:权责对等切勿简单化

近年来,社区居委会已承担了22个职能部门的40余项工作,供销社、二轻企业、物业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等事权也放给了镇街。区级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将一些由自己承担的责任下沉到了基层,相反,相关权力却未随之下放。将困难和矛盾、麻烦和责任简单化地放给基层,镇街希望这种现象不能再出现。

(七)财政体制:激活镇街发展积极性

目前,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解除了镇政府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但奖惩激励机制乏力,难以真正调动镇街抓发展、促增收的积极性。有的镇建议兑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政策承诺;扩大镇级分享税种,提高税率分配比例;科学安排区内项目资金;委托镇街对辖区内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加大单项工作考核和奖励力度。

五、新一轮镇街简政扩权的建议

(一)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简政扩权,实质是上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管理权限的下放及利益的下倾。没有上级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支持,不仅政难“简”权难“扩”,反而可能一有机会就强化上级政府控制权。只有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形成镇街简政扩权的共识,才有可能聚汇合力,主动放权。在简政扩权的认识上,应重点解决镇街职能是强化还是弱化,有无必要增强镇街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问题;区和镇街两级管理层面,如何实现“人、事、财”,“权、责、利”相统一,如何正确处理“主管负责”与“属地管理”关系,以及“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问题。如果在这些根本问题上达不成共识,在当前这种状态下,__区镇街简政扩权的构想便难以梦想成真。

(二)明确目的,锁定走向

向镇街简政扩权,目的是增强镇街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区域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受权力配置制约,镇街在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能力上基本不具备,真正能够履行的职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镇街简政扩权,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在有利于镇街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下功夫,镇街也应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和搞好公共服务切实转变职能

。(三)遵循原则,理性扩权

要防止镇街简政扩权出现急躁、盲目、简单化现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依法行政原则。镇街简政扩权应与法律、法规、规章相衔接,要“简”之合理、“扩”之有据,按法定程序运作。二是开拓创新原则。简政扩权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坚持从__区镇街的实际出发,在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柜架下有所突破。三是权责统一原则。按照“人、事、财”匹配,“权、责、利”统一的要求,尽可能理顺区政府和上级政府职能部门与镇街的关系。四是循序渐进原则。简政扩权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气候等诸多因素制约,只能依条件成熟度作决策,不可一步到位。五是镇街区别原则。镇与街分属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管理方式有较大区别,上级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半径直达程度也不同,镇街简政扩权,不可一刀切,不宜搞一个模式。

(四)方案择优,贵在可行

根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要求,以及正在推行的“大部门”体制改革背景,__区镇街简政扩权可考虑以下三套方案。

1、及时还权、适当扩权(小方案)

鉴于全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即,可在不清理区政府及市、区主管部门与镇街职能,不理顺“条块”关系,维护区委、区政府上划机构决策严肃性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还权。由组织部门牵头,按照“双重领导”、“双重管理”规定,对镇街垂直管理部门的主管和协管关系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双重领导”、“双重管理”越位和缺位原因,完善其干部任免、人员调配、评议考核、事权责任、经费保障、党团关系等管理办法,并确保及时到位和长期坚持。此外,对过去长期由镇街行使的单项工作激励权、预算内资金自主支配权等,清理后还权于镇街。二是扩权。由区行管办牵头,行政审批主管部门配合,对镇街为民服务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对可以委托镇街的事项,全部委托镇街审批,上级行政审批部门在镇街的审批事项,一律进入镇街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审批。由区法制办牵头,行政执法主管部门配合,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可以委托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承担的相应执法权,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依法将这部分执法权委托给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区财政局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和“费随事走”要求,进一步扩大镇街对财政资金的调控权;对镇街区域内的国有资产,可原则上委托镇街管理。根据实际,将人事干部由区委组织部任免下放给镇街任免管理。

2、适度简政、深化扩权(中方案)

在区和镇街管理职能不作全面清理和界定的前提下,在简政扩权小方案基础上,司法所、中小学校、畜牧兽医站等下划镇街管理;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与卫生院合并(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允许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镇依法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允许镇政府开展农民住宅产权登记试点,采取异地置换方式、鼓励边远山区农民转移到小城镇落户就业。整合财政各类专项资金,采取竞标方式向镇街进行重点投入。将主管部门派驻镇街的机构及主要领导干部纳入镇街考核体系。

3、深化改革、强化镇街(大方案)

在前两个方案基础上,按照上级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和镇街机构改革部署,全面清理界定区和镇街的职责与权限,按照“人、事、财”,“权、责、利”一致原则和“看得见的必须管”,以及“依法下放、能放必放”等要求,全面下放主管部门派驻镇街机构的管理权限,增大委托镇街进行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强度,增强镇街抓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统筹协调能力。

第三套方案,目前实施的条件暂不成熟。第一、二套方案,实施的条件已完全具备或基本具备。建议区委对所选择的方案作进一步完善后,抓紧实施。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5

一、以人为本,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全面审视城市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用这个观点来指导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就应当切实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出发,按照群众需要清理行政职能,强化服务职能,而不能只从政府进行管理控制的要求出发,在原有管理框架中去配置行政职能。北京市四次城管会都提出了加强职能部门的基层站所建设和加强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双加强”的措施,但在“条”与“块”的中间地带和结合点上,对解决条块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始终困扰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条块分割”问题没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部门之间、条块之间揽权诿责、揽利诿事,在管理实践中造成了许多严重问题。

1、“条块分割”造成了行政管理利益化、服务方式行政化。

长期以来,职能部门承担着街道城市管理的专业管理任务。由于其职能没有到社区,街道成为职能部门的腿,致使街道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综合管理职能。职能部门和街道之间责权利不清。在权力和利益方面互相争执,在责任面前职能部门派活,街道承担了无限责任。同时,行政职能自上而下无限强化,公共行政行为、公共服务行为变成了条块分割的争利行为。

2、“条块分割”肢解了城市的综合管理功能,出现了行政管理部门“寻腿”现象。

在利益和权力方面相互争执的同时,在职能部门与街道之间的博弈过程中,权与责、利与事被人为地割裂开来,造成行政力量的肢解,权与利留在上面,责与事甩给下面,上面是无限权力有限责任,下面是有限权力无限责任,“条条”给“块块”安排工作,“块块”又给社区“派活”,基层管理变成了管理“基层”(居委会),社区居委会成了几乎唯一的执行上级各个机构或部门工作任务的“腿”。这种情况使社区居委会由社区群众的自治组织事实上变为一级行政组织,居委会也因此而不堪重负,难以有效发挥其动员社会资源进行社区建设的功能,造成社区难以自治、居民需求无力满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诸多弊端。

3、“条块分割”强化了街道的“全能政府”意识,延缓了街道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主体转变的进程。

在“条块分割”的格局下,无论职能部门还是街道,行政管理职能都有无限强化的要求和趋势,都在不断强调自身职能作用的重要性。这样既强化了部门利益,又助长了地方主义。街道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经过多年的逐步强化,无论其机构、职责、任务,都已经越来越具有一级政府的规模。办事处一方面充当着职能部门的“腿”的角色;另一方面,又在主动地延伸着自己的职能。繁杂的行政事务淹没了、冲淡了其主要作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主体的角色定位。四次城管会提出的“归位”、“让位”、“到位”,由于缺乏体制支撑而很难落到实处。

事实上,街道办事处作为联络区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枢纽,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上的综合指挥、统一协调地位,应该更多地体现为统筹、组织、协调、配合、监督职能部门行使行政权力,把职能部门的事交给职能部门去办,而不是过多地去做自己无力做好的事;体现为作为政府代表,通过招投标等市场化的手段,把应该由市场办的事交给市场去办,而不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体现为更多地去做居民的工作,做人的工作,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挥好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把应该由社会办的事交给社会去办,应该由群众办的事交给社区去办。而办事处则以了解和满足群众与社会单位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中心,将管理寓于服务,以服务统领管理,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转变政府职能,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整合辖区资源,切实解决政府行为与社会需要、群众需求脱节的问题,真正实现管理型“全能政府”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主体的转变。

二、以社区服务为纽带,整合条块力量,全面构筑街道和社区综合改革新体制

1、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出发,以人民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变管理为服务,在明确街道组织、协调、监督职能的条件下,整合条块力量,形成社会综合治安、公共卫生、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城市综合管理、科教文体与社会发展、社区建设六个委员会的工作体系,积极培植社区党建体系、社区自治体系和社区行政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融街道管理和社区自治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2、在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职能、条快结合、强化服务四项原则基础上,构筑街道和社区体制综合改革的框架。

以建立服务型政府,积极推进社区自治为目的,建立“一室、一站、五制、六委”的街道社区综合管理体系。政府行政管理与服务下沉到社区,把社区自治与政府管理有机结合。

第一,在街道组建六大工作体系,整合条块力量,综合城市管理职能。

社会综合治安委员会,由派出所、社区联防队及办事处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统筹协调辖区公安、综治、治保、居民调查登记、治安管理、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由城管队、管委、建委、规划、绿化、环保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统筹协调辖区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工作,做好爱国卫生、施工工地、规划审批检查、绿化美化、环保治理等方面工作;充分发挥街道城市管理监察分队作为地区城市管理执法主体的职能,统筹协调区工商、税务、劳动监察进行综合监察执法;公共卫生委员会,由区疾控中心、辖区医院、卫生监督所、社区医疗服务站、计划生育办公室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统筹辖区医疗、防疫、计生、保健、卫生教育与监督等方面工作;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委员会,由区劳动保障局、辖区劳保所及办事处相关人员组成,统筹协调辖区就业、低保、失业人员管理、社会救济等方面工作;科教文体与社会发展委员会,由辖区学校、科技文化体育协会、精神文明、工青妇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统筹协调辖区文化、教育、体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社区建设委员会,由社区建设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联系、指导和促进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社区共建和社区协调,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建设服务设施、兴办社区服务和福利事业、组织自愿者队伍、做好社会救助等工作。

第二,成立“为民服务办公室”(服务大厅),建立职能下移、贴近群众、公开、高效的政府工作新机制。

按照政策允许、居民自愿、减少环节、方便群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将办事处的内部政务性工作与对居民(社会单位)的服务性业务分离开来,在街道建立为民服务办公室,即一站式服务大厅(或由原社会保障服务大厅改建),负责统一协调、组织、落实本辖区的政务、事务和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等公共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工作。

一是明确服务宗旨。切实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为民服务办公室”的宗旨定位在居民需求上,把居民满意作为为民服务办公室永恒的追求。二是规范服务制度。服务大厅推行代办制、承诺制、公示制、提案制、评议制,切实把对服务的知情权、提案权、监督权交给群众。三是统一服务标准。包括五个方面:服务需求标准化,要求街道主要领导干部通过调查研究真正了解群众的服务需求,经过科学的梳理、排序,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并公诸于众;服务队伍标准化,建立三支队伍:职业队伍(街道、机关、社区工作的公务员、干部)、专业队伍(中介服务组织、专家)和自愿者队伍,对这些队伍进行标准化培训;服务方式标准化,主要包括服务大厅的柜员制服务、在互动式电子网络平台上进行的网络服务、专业的电话服务、定期的咨询日服务四种形式;服务规范的标准化,在服务流程细分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科学的服务规范;服务考核的标准化,根据规范制定考核标准,把上级考核与群众监督、流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定期考核与随机考核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第三,在社区设立代办站,上承街道,下系百姓,通过社区党建体系、社区自治体系和社区行政管理体系服务居民。

代办站的性质:代办站是为民服务办公室(服务大厅)在社区的延伸,是办事处和职能部门服务重心下移的工作载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下派到社区的工作人员既是社区行政事务管理委员会成员,又是代办站居民事务人,在社区党委的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下受理代办事务。

代办站的工作机制:代办站直接面对社区居民和社会单位,接受群众的服务需求,一是在社区党委的统筹协调下,通过整合社区党建体系、社区自治体系和社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各种资源服务群众;二是整合社区中介服务组织、群众团体、志愿者的力量来为群众提供服务;三是在社区层次无法解决的问题则迅速上传至服务大厅,在办事处统筹协调下,通过整合街道资源来解决。

代办站实行“全程办事制”:社区居民和社会单位要办什么事,只要把相关的材料准备齐全,交到代办站,然后等约定时间到代办站听取办理意见,取回办理结果。

代办服务项目:一是为辖区单位和居民提供包括办理证件、手续、费用、证明等事项的政务服务;二是为辖区单位和居民提供公共设施维护修缮、公共秩序维护治理等公共服务;三是为群众提供组织家政服务、综合修理、配送等事项的便民利民服务;四是提供面向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服务。

全程代办的程序:全程代办由受理、承办和回复三个环节组成。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的,当日即能办理的事项,即收即办;当日不能办理的,先进行登记,然后填写《全程办事承办单》。人接到有关材料后,转交具体办事人立即办理,人负责全过程的催办,不能办理的,具体办事人要在承办单上写明原因并签名。申请事项办理完毕,经有关科室领导审核同意,再交由人将办事情况反馈给群众。

三、加强领导,积极为街道社区体制综合改革提供保障

作为一个创新性的系统工程,街道社区体制综合改革要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在每一个具体环节上的紧密配合,各级领导和政府要积极支持、密切配合。

1、要有政策保障机制。要按照群众需要、政策允许的原则,调整机构,明确职能,充分发挥街道组织、协调、监督职能和社区民主自治职能;要按照先开渠后放水、入口出口一起抓的原则,解决好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问题;要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解决好改革的实施问题。

2、要有政府推动机制。要切实实施“一把手工程”,由“一把手”组织发动、由“一把手”负责落实;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要有社会参与机制。要培育中介服务组织、支持社会团体,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疏通专家学者参与改革的渠道,建立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新机制;要扩大向社会开放的公共空间,发挥群众的参政议政作用,调动和发挥各方力量加强监督,推进决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要整合市场资源,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6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省委、省政府“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标准引领、集约建设、不断创新,以“六有一能”(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为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着力提升场所使用、窗口服务及管理运行标准化水平,切实为群众就近办事提供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2020年7月底前,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2020年8月底前,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完成标准化建设。

二、重点任务

(一)规范场所设置

街道和村(社区)要因地制宜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具体做到“四有四统一”,即有固定场所、有专职人员、有办理事项、有服务承诺;统一名称标识、统一场所设置、统一服务设施、统一规范运作。

1.统一名称标识。街道便民服务场所名称统一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场所名称统一为:“XX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与邮政、银行、商超等服务网点合作设立的便民服务场所名称统一为:“XX便民服务点”。场所名称应悬挂于所在主体建筑正面显要位置或场所内适当位置。

2.统一场所设置。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在街道办事处驻地位置明显、交通便捷的临街建筑或办公楼的一楼;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应设置在便于群众办事的区域。整合利用现有的服务设施等资源,依托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结合智慧街道和社区建设有关标准,辅以新建、改扩建、购买、租赁、项目配套等形式,为办事群众提供“一门式”“一站式”服务。

结合城镇化进程,在规范设置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便民服务站(点)。在完善社区、村(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站的同时,鼓励与银行、商超等场所合作建设便民服务点。

3.统一服务设施。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和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站、应结合工作需求,设置咨询引导、窗口受理、后台办公、休息等待、自

助服务、信息公开等功能区域和便民服务设施:其他便民服务站(点)应配备必要的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施设备,满足开展便民服务的基本需求。

4.统一规范运作。统一规范便民服务中心(站点)服务机构,规范服务内容,建立顺畅高效的业务指导关系,实现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规范化运作。组建统一的街道便民服务平台,加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二)规范事项标准

1.规范事项进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将综治、民政、计生、国土、规划、新农合和新农保,以及涉农补贴、党员服务、劳动保障等服务事项(包括县级下放委托事项)全部纳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将能够在社区、村(居民小区)受理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到社区、村(居民小区)层级办理。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且适合在村级办理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民政服务、社会救助、卫生健康服务、就业创业服务、退役军人事务、老年人优待、残疾人帮扶、惠农政策落实、法律顾问及纠纷调解、出具有关证明等公共服务类和水电气暖费用收缴等便民服务类事项纳入村(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站受理、办理或帮办代办。鼓励将市场准入、用地许可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权力事项纳入社区、村(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站受理、办理。对量大面广的个人事项可委托银行、邮政等网点、代办。

2.规范事项梳理。按照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有关工作要求,制定全街道统一的便民服务事项目录清单,规范梳理可在街道、村(社区)办理(含帮办代办)的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同一事项的名称、编码、类型、设定依据、行使层级、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等要素原则上与全市统一,确保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3.规范政务服务公开。梳理出的政务服务事项要逐项编制办事指南,明确事项名称、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情况、办件类型等基本内容。注重便民服务信息公开,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设置公开公示专栏,及时公开事项清单、服务指南、工作制度等服务信息,线上线下办事指南和服务栏目应标准一致、信息准确方便使用。

(三)强化网上服务

1.加强网络支撑。加强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等网络建设,为在街道和村(社区)应用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方便群众在线查询、申办事项提供基础支撑。

2.完善网上站点。依托政务服务“一网办”总门户,配合市完善镇(街道)和村(社区)网上站点建设,提升在线申报、咨询投诉等基本服务功能,确保站点提供的服务信息准确可用、便于查找。注重宣传推广、积极引导基层群众通过网络咨询、办理有关事项。

3.提高网办能力。按照全省“一网通办”要求,充分利用省政务服务网和相关基础设施为支撑的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完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网上服务功能,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特别是向具备条件的社区延伸,让网上政务服务惠及更多基层群众。对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政务服务事项,及时开通申办入口,完善网络运行业务流程,提高网上办理深度,社区上网运行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60%。能够通过网上办理的服务事项不得要求群众到现场办理,能够一次办好的事项不得无故让群众重复跑、跑多次。

(四)规范管理运行

1.规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街道办事处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便民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的运行管理机制。原则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对各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具体负责便民服务中心(站点)事项进驻、流程优化、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场所使用、窗口服务、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体系,用制度管人管事。

2.规范办理模式。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要本着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将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推行无差别“

窗受理、全科服务”,推动服务窗口向“全科窗口”转变,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即来即办事项在综合服务窗口直接办理或网上办理,复杂事项和县级下放、委托事项授权窗口受理并限时办结。

3.规范服务队伍。按照“一窗受理”服务模式要求,分类规范前台窗口和后台工作人员的进驻,工作人员应统一着装、佩带工作证上岗。结合业务实际,以满足办事服务和帮办代办需要为标准,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配齐配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工作力量。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加强帮办代办人员管理,探索完善薪酬补助、责任追究等激励约東机制,促进人员队伍相对稳定,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

4.建立健全“好差评”制度。2020年6月底前,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接入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12月底前,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数据实时全量归集,确保每个服务评价均可评价、每个差评都得到更改。

(五)优化服务运行

1.优化办事作风。实行“一次告知”,对群众咨询、申请、不符合条件或需要补齐补正材料的一次性告知。实行“限时办结”,对程序简便、可以当场办结的,即来即办、当场办结;对不能当场办结需要审核审批的,在承诺时间内办结。实行窗口“无否决权”。对不属于受理范围事项,要明确告知办理方式和路径。设立“找茬”服务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综合性的咨询解答、意见收集、投诉处理等服务。

2.开展延时服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事项办理窗口要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供延时服务。要加大自助办理设备普及力度,办税服务、人社服务、公积金查询、不动产查询、民政、司法、电力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项的自助设备要向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倾斜,建立24小时不打烊服务。

3.丰富帮办方式。实行“帮办代办”向基层延伸,需要上级或其他部门审批的,依托“线上帮办代办系统”深入推进“全领域、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改变企业(群众)办事模式,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企业动嘴、帮办跑腿”,优化政务服务生态;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针对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上门办理、免费代办等综合服务。

三、加强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工作专班。党工委副书记同志任组长,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同志任副组长,各社区、各站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工作。要发挥好主体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实施挂图作战,分解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具体措施,做好政策、经费、人员等配套保障,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二)突出典型带动。要加强基层创新、典型示范引领。优化改进服务方式,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全街道要培植2-3个典型便民服务站(点)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7

__年上半年,大面城管办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发挥城市管理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落实措施,明确责任,精细管理,文明执法,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和街办领导交给的各项目标任务,为辖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干净舒适、和谐整洁的人居环境。

一、主要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和迎检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我街道当前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为保证全面、优质、高效地完成迎检和整治工作任务,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对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整治范围及具体内容、组织领导、工作职责、实施方式、工程进度等作了总体安排。为了加强治理工作的力量,街道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汪治宏同志为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所有村、社区主任和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大面街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工作的组织领导,街道目督办成立了四个联合督查组,分片对街道辖区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督查,每周对各村(社区)及场镇治理工作进行通报。各项工作做到了组织落实、责任落实、安排落实和经费落实。

2、加大了对出摊占道、流动摊贩的管理。

先后组织人员对老大面场镇、洪河半边街、川师成龙校区周边、万卷山临时市场、西博苑临时市场、行政学院地铁站等长期流动摊贩进行了依法清理,专项整治13次,共出动600余人次,车辆80余台次,规范出摊占道930个、取缔流动摊点680个。

3、加大了机动车乱停乱放的治理。

协调交警大队每天派出2名交通警察与街道派出所、综合执法队员一起组成机动车治理小组,每天加强对乱停乱放的规范和整治,针对半边街及地铁出口三轮车乱停乱放严重的情况,协调交通局定期组织执法人员与我办综合执法队员一起对我辖区非法营运三轮车进行严厉打击,截至目前,已开出机动车乱停乱放罚单369份,依法拖违规停放机动车668辆,扣留非法营运三轮车38辆,有效的治理了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

4、大力开展商招、店招整治行动。

针对大面辖区出入城通道两侧店招破损、陈旧,严重影响我街道风貌形象,我街道开展了商招、店招治理活动,街道共投入200余万元对我辖区商招、店招进行了整治、改造工作。其中投入120万元对驿都大道大面段店招进行了统一规范制作,投入80多万元对成渝路沿线所有接口街道的店面店招进行改造,对立面进行统一整治,对接口道路破损路面进行维修。共改造店面200余家,改造店招3500余平方米,整治立面3000余平方米,对驿都大道接口道路破损路面进行维修20__余平方米。

5、狠抓违规广告和“牛皮癣”治理。

综合执法大队多次组织人员对主次干道沿线野广告、违规标语、违规广告进行了集中整治,累计拆除各类广告牌和标语128幅。日常管理中对辖区各街道公交车站牌、电线杆、玻璃、路面、墙体野广告进行不定时清理,累计清理野广告15330余处、4.8万余张,清理率达到99%以上。

6、深化农村“三清”工作。

组织各村(社区)大力开展“三清”工作,重点是对居民院落房前屋后进行集中清理,做到干净、整洁,无白色垃圾、积存垃圾。组织人力物力对农村大小沟渠进行疏通、清淤,安排专人定时清理打捞河道、沟渠内的漂浮物,安排专人负责农房墙体广告、“牛皮癣”等问题的巡查清理,对违规乱张贴乱涂画的人员一经发现将按规定进行严厉处罚,严厉杜绝乱牵乱挂现象发生。整治期间,共清理积存垃圾、白色垃圾10余吨,清理淤泥1.5吨,清理“牛皮癣”、非法小广告390余处,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

7、集中做好“6+4”专项治理工作。

对照市区城乡环境专项整治“六大工程”、“四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我街道认真开展“六大工程”“四项专项整治”工作,为成都《财富》全球论坛营造了良好城乡环境。截止目前,我办联合派出所全面清理车辆乱停乱放、违章行驶100起;协助区交通局整治非法运营60余次。清理拆除违法户外广告58余起,集中整治各类档次低、影响市容市貌的商招店招和违规设置的标识标牌48起。

8、加强运渣车和非法倒场管理。

加强对运渣车车辆的管理力度,协同区城管局、公安(交警)、规建、

国土和环保部门联合在各条路口定点设卡,特别是夜间行驶的运渣车逐个进行检查,重点查处超载、冒载、是否加盖蓬布和无证运营运渣车辆。共停车检查运渣车辆652辆,查处违规运渣车78辆,督导整治54辆,强行关停非法倒场26个,有效遏制了运渣车辆泄漏、遗撒污染路面和非法弃倒渣土的现象。

9、认真处理投诉案件。

公布24小时投诉电话,及时接听市民投诉和加强城市管理的宝贵意见,真诚动员全社会力量对我办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为确保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共计接受各类投诉187起,其中96110投诉件60件,市长信箱、市长热线与区长信箱、区长热线83件,各类督办件14件,其他投诉30件,现已全部办结,投诉处结率达100%。

10、强力拆除违章乱搭乱建工作。

切实抓好违章乱搭乱建专项执法大检查,我办组织全体执法队员辖区的乱搭乱建进行了每日巡查,发现违章搭建现象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对违建进行拆除。至目前共拆除乱搭乱建30余处,拆除面积13000平方米。

11、继续推进农垃“三化”体系建设工作。

今年以来,我办继续推进农垃“三化”体系建设工作,积极宣传教育群众广泛参与到解决农村垃圾面源污染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中来,并制作宣传标语张贴于醒目处。对破损农垃点位进行修缮和植株补种,并为每个农垃点位配备分类垃圾桶,同时试点在蒲草村、龙华社区各设立2名农垃分类专员,专门对垃圾分类并按要求进行处置。上半年共计修复、提升农垃点位128处,投入经费22万余元,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1个,投入经费287万余元。

12、启动问责程序,强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为认真贯彻省、市、区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共召集各村社区、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各职能部门召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题研究会议10余次,全面分析、研究街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找根源,制定措施,全面整改,普遍提高。二是督查组已下发各类督查通报13期、限期整改通知书80余份,及时通报街道城乡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并启动问责程序,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问责,强力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整治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我街道场镇建设基点低、功能配套严重不足、市政设施破损严重等问题,致使整治经费投入大,就整体情况看现在急需整治的地方还很多,资金缺口非常大,将严重制约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2、公共配套功能缺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是老大面、老洪河还是龙华片区都存在公厕菜市场等市政公共配套的严重缺失。

3、车辆老化严重。综合执法大队现有执法车辆3辆皮卡车和2辆面包车,均因使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每天行驶达15个小时以上,现均不同程度出现车辆老化现象,其中川an8c61经常出现刹车失灵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4、人员严重不足。由于综合执法大队肩负着治安、城管、迎检、接待、安保、拆迁等诸多工作,人员十分紧张,加之街道建设速度的加快,辖区又新增了万卷山片区和天鹅湖片区,现有人员已根本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执法队员几乎没有了休假时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完善规划体系,坚持科学施治。科学制定大面街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修订完善村(社区)治理规划和基础公用设施、城乡风貌塑造、城市园林绿化、交通管理、水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专项规划,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体系,用规划指导和引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民生/:请记住我站域名/工程,城管部门又是整治工作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我办上下将加大城乡环境整治,攻坚克难、统筹推进,以新思路、新举措、新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确保让广大市民通过整治工作得到持续长久的实惠。

2、深化“七乱”治理,清理盲点死角。大力加强城乡结合部、城镇背街小巷、“城中村”、集贸市场、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小区院落、建筑物楼顶及周边等薄弱区域以及主要道路、场镇、主要出入城通道两侧、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重点区域的“七乱”治理,重点解决扬尘污染、清扫保洁不及时、出摊占道、车辆乱停等突出问题,场镇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标准,村(社区)要做到无盲点、无死角。

3、严格管理,营造良好交通和市容环境。强化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严查车辆乱停乱放,严格治理酒后驾车、乱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和机动车驾乘人员向车外乱扔杂物、乱吐口痰、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全面整治环卫设施、市政设施、户外广告及招牌破损现象。建立快速反应长效机制,切实强化市容环境秩序执法和监管,提升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和景观效果,打造洁净、规范、景观化、现代化的都市形象。

4、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整体管理水平。继续开展“门前三包”责任书督查落实工作。督促责任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同时,为解决沿街摆放垃圾桶影响市容市貌问题,设专人每天清理责任区域街道沿街摆放的垃圾桶,有效遏制沿街门市面前“立体垃圾”、乱倒垃圾的行为,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并加大执法查处力度。

5、切实加大重点工作执法力度,提升长效管理水平。紧紧围绕各项工作目标,从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入手,深查薄弱环节,确定工作重点,攻克难点,以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坚持专项整治与综合整治相结合、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加大城管执法和环境整治力度,继续开展市容环境秩序、校园周边环境、违章搭建、洗车场点、水果车、车辆违章上人行道等专项整治活动。

6、加大对户外广告和“牛皮癣”的清理力度。对主要街道的店招、店牌、布幅、标语及依附于建(构)筑物外墙及市政公用设施的喷绘型软体广告进行清理。对违规设置的陈旧店招(牌)下达整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破损店招(牌)进行拆除。

7、继续开展农垃体系建设‘三化’工作。把治理农村垃圾面源污染,实行“三级分类,生态处置,垃圾减量”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新模式在本辖区全力推进,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全面加快我街道农村垃圾清运体系的全域建设。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8

关于城区环境卫生容貌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搞好城区市容环境卫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桓台形象,彻底阻断各种疾病滋生和传播渠道,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现就城区环境卫生容貌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城区卫生容貌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县委十届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城区卫生容貌治理为重点,以优化城区卫生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工业立县”、“环境立县”建设步伐,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根本目的,全民动员,广泛参与,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消除城区环境脏、乱、差现象,努力打造一个整洁、文明、优美、舒适的绿色桓台,促进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二、治理目标任务城区卫生容貌综合治理整体目标是:2003年以治脏治乱为重点,尽快解决环境卫生状况差的问题。集中清理城区积存垃圾、乱贴乱画乱挂;拆除违章建筑和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实体围墙;加强对户外广告、占道经营、交通秩序、建筑扬尘、居民小区和集贸市场等方面的治理;完成绿色通道和灯亮工程规划设计,抓好东岳路、兴桓路、中心大街“灯亮工程”和沿路建筑整装美容工作;搞好寿济路、张北路两条绿色通道的拆迁和地形整理,为2004年的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打好基础。2004年以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实施“绿色屏障、绿色家园、绿色长廊”工程。完成张北路、寿济路、大寨沟沿路绿化美化及景观设计;完成城区主要干道两侧光缆、电缆的下埋任务及人行道铺装、建筑物整容工作;突击解决好各小区卫生脏、乱、差问题;全面实施“灯亮工程”,搞好夜景规划设计,提高亮灯率,城区占用绿地的大型广告原则全部拆除,有条件的单位通过规划可选择有利位置设置大型电子屏幕广告或霓虹灯广告,使我县的夜景更亮更美。2005年以巩固提高、规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提升我县整体形象,形成长效管理的运行机制。城区卫生容貌综合治理的重点是城区范围内各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及各单位门内达标等卫生容貌问题。突出抓好城区的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公共卫生、食品卫生、集贸市场、环境保护、交通秩序、单位门内达标等卫生容貌的治理任务。彻底解决垃圾乱堆乱倒、污水乱排乱放、摊点乱摆乱设、建筑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标语乱扯乱挂、广告乱发乱撒、乱涂乱画以及食品卫生不达标等问题。三、整治责任分工及标准为明确职责,强化责任,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完成,按照部门管理职能,分设综合管理、综合治理、市容管理、行业管理、市场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环保管理七个管理组,各管理组具体职责是:(一)综合管理组(县文明办为责任单位)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牵头召开有关协调组会议,研究、协商有关问题,督促检查考核全县城乡卫生容貌工作,搞好总结、评比表彰工作,搞好舆论宣传引导与监督工作。(二)综合治理(县综合执法管理局为责任单位)1、拆除城区主要道路两侧的大型户外广告;拆除城区道路树木、线杆、围墙、站牌、电话亭、交通护栏等处随意设置的各类广告;拆除影响市容市貌、破坏建筑风格的各类广告;清理商业店铺的门头招牌,大型超市、商店、娱乐场所等可以设一主一副,其他商店店铺只准设一处,其余的一律拆除;清理沿街店铺门、窗上的图文广告及店铺门前摆放的各类广告牌匾,清理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的乱写乱画、乱贴乱挂野广告。过街横幅除县委、县政府组织的重大活动外,其余由综合执法局审查批准后方可悬挂,否则一律不准悬挂。2、城区东岳路、兴桓路、中心大街、建设街、镇南大街、卫生街、公园路、205国道城区段、公安街(槐荫路以西)、槐荫路(中心大街以南)一律取消店外经营和店外加工制作,严禁乱摆摊点、乱搭乱建和占道经营。3、严禁随意在临街建筑物上开门、开窗及乱搭乱建,城区沿路设置的报刊亭、个体电话亭、亭,按规划要求,明年六月份以后逐步迁入店内经营。4、沿街各单位建筑施工要按规划设置标准围墙,严禁施工材料挤占道路和随意挖掘破坏道路。5、对城区随地吐痰、便溺,乱扔烟蒂、果皮、纸、口香糖,践踏绿地,攀折树木等不文明行为,由综合执法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6、205国道以东索镇大街、镇府街、建设街、铁西路、公园路禁止店外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设摊点,卫生全日保洁,垃圾清运及时,主次干道无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由索镇镇负责治理)。7、开发区内各主次干道两侧清除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取缔店外经营,杜绝污水乱排乱放,区内卫生早晚两扫,全日保洁(由开发区负责治理)。(三)市容管理(县建设局为责任单位)1、城区沿路临街各经营门店、生活小区居民楼等建筑立面由产权单位完成修补、粉刷、整装、美容任务。2、取消城区沿街道设置的垃圾方箱,重新设置果皮箱,年内新建垃圾中转站不少于21处,城区各单位按规划要求设自备地下垃圾中转站,对城区内所有公厕进行全面整修,达到管理规范,设施完好。3、生活小区内的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等野广告,按照市政府27号令的要求督促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及沿街门店负责清理各自建筑物、构建物、公共设施上的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现象。4、对城区所有生活小区内的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以及小区沿街房乱开窗开门问题进行彻底清理;小区内绿地养护管理及时,无人为占用、践踏破坏等现象。5、城区主要干道两侧的光缆、电缆,由各产权单位于明年五月底以前完成线路下埋任务。6、全面清理城区主要干道两侧的临时性建筑物、构建物,对超批准年限的依法予以拆除;年内拆除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的实体围墙,改建透明围墙。7、对城区破损路面、城区照明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维护,城区道路完好率、亮灯率达到规定标准。8、小区卫生全日保洁,垃圾实行袋装管理,清运及时,无积存垃圾及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统一清运,集中处理。(四)市场管理(县工商局为责任单位)1、城区内各马路摊点划行归市、严禁随意乱设摊点、乱叫乱卖。2、取缔镇南大街、公园街、商学路、公安街、建设街等探头市场,中心大街夜市就近迁入建国小商品市场西侧广场经营,由建国村负责管理;商城大集迁入商城南路经营;镇南大街摊点迁入云涛小区大观园小广场内经营;建设街摊点迁入槐荫路市场内经营;公安街口探头市场就近迁入新民小区沿路大棚内经营,绿岛超市两侧的流动摊点迁入酒厂北路经营。3、各市场内设立专业环卫队伍,市场摊点管理有序,摆放整齐,清洁卫生,垃圾日产日清,地面洁净无污水。(五)行业卫生管理(县卫生局为责任单位)1、加强对“五小”(小饭店、小旅馆、小理发店、小食品店、小饮食摊点)的监督管理,彻底解决餐具不消毒、生熟不分,从业人员不查体,无证经营和卫生脏、乱、差问题,彻底改变“五小”行业不卫生的面貌。2、落实各责任单位的门内达标责任制,各单位门内卫生达标。3、年内取缔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的所有露天烧烤;明年上半年取缔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的露天烧烤。(六)交通秩序管理(县交通局、公安局、交警大队为责任单位)1、严格车辆管理,机动车、自行车划线定点停放,设立醒目标志,彻底解决机动车、自行车、出租车乱停乱放问题。2、取缔城区内变相经营的载客机动三轮车、人力车、二轮摩托车;城区主要道路两侧的摩托车、自行车、汽车维修点全部进入店内经营,坚决杜绝“马路维修工厂”现象出现。3、中心大街县宾馆两侧出租车就近迁入桓台影院门前停放;县博物馆门前出租车迁入博物馆西侧南北停放;公园门前出租车迁入对面小区南北路一侧停放;镇南大街出租车迁入大观园广场北靠一侧停放;卫生街出租车、自行车迁入县医院东侧农行营业部空场内停放;建设街出租车迁入惠康超市门前停放;城标广场附近出租车及各种塔吊、装载机进行规划迁移。4、规范百货大楼、商厦、宝利源商场、县医院、肺科医院、长途汽车站自行车停放点的管理,将喜乐家超市、绿岛超市、妇幼医院、鑫龙商场、百货大楼门前自行车管理权移交县公安局管理。5、严格对洗车站点的审批,提高洗车站点的规模和档次,严禁在主次干道两侧、居民小区等处设立洗车站点;取缔兴桓路两侧、张北路城区段两侧的汽车洗车站点,各洗车站点要全部进厅,严禁占用人行道等公共设施洗车。(七)环境保护管理(县环保局为责任单位)1、加强工业“三废”治理,严把“三废”排放点,重点加强城区、近郊区污染源的治理,对有关重点单位要逐一排查,禁止“三废”超标排放。2、严格控制企业废气排放,加快实施天然气替代工程。3、严禁建筑施工工地夜间施工,防止噪声扰民,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四、考核办法1、县委、县政府成立城区卫生容貌治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明办,负责具体的考核工作。2、考核工作采取月抽查,季检查,年考核的办法,由县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按照考核标准,对各责任单位逐项进行考评打分,考评结果排出名次,每月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布,年底汇总折算后分别列入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关履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及各级文明单位的考评依据。凡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达标或完不成任务的,年底均不能评为岗位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各级各类文明单位。3、考评分为100分,考核等次分为:优秀、良好、较差三个等次,90分以上为优秀,70—90分为良好,70分以下为较差,对在考评中一次评为较差的单位,由县考评小组对其亮黄牌警告,两次评为较差的单位,在全县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附:城市卫生容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三年十月八日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9

【导语】:堂的大钟停在了摆动中,街道上的熙熙攘攘也一瞬间鸦雀无声。雨水拍打地面的声音戛然而止,变成一滴滴水珠就那么悬浮在半空中。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乡镇街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街道范文】一

按照区精神文明办公室的安排,本次机关干部周六社会服务活动的主题为“文明出行·提升素质”,结合南纪门地区实际,特拟定“8.21”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集合的时间、地点及整个活动开展时间

8月21日早晨8:30时在__区人民法院大门口集中;整个活动开展时间为8:45-10:45。

二、活动仪式

8月21日机关干部周六社会服务活动要组织举行活动仪式。该活动仪式由南纪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庞美莹负责组织实施。仪式于8月21日早晨8:45时在区法院大门内举行。

三、参加活动的人员

南纪门街道办事处对口的6个区级部门即区委统战部、区检察院、区人社局、区档案局、区民宗局、区侨联约26名领导干部参加;较场口交巡警平台1名交警,储奇门交巡警平台2名交警参加;南纪门街道机关干部12名参加;解放西路、厚池街、凯旋路、十八梯、凉亭子社区由巡防队长带队,13名社区工作者参加。共计参加活动的干部职工约为54人。

四、分组及职责

南纪门街道“8.21”周六社会服务活动共分为3个小组。第一组由较场口交巡警平台白毅警官任组长,严波、彭洪为副组长,负责中兴路整个线路的交通文明劝导工作。第二组由储奇门交巡警平台戴振东警官任组长,刘__、吴建齐任副组长,负责解放西路至西部医药城一线的交通文明劝导工作。第三组由储奇门交巡警平台教导员屈克民警官任组长,陈昊任副组长,负责解放东路、行街、凯旋路一线的交通文明劝导工作。三个小组要围绕各自线路上的人行横道线合理安排人员,进行蹲点劝导。中兴路线路上的主要人行横道线为:精一小学一处,中兴路新世纪超市一处,中兴路车站下口一处;解放西路至西部医药城线路上的主要人行横道线为:天虹药业一处,解放西路居委会一处,西部医药城一处;解放东路、行街、凯旋路线路上的主要人行横道线为:凯旋路电梯一处,行街钻石星座楼盘面向长滨路一处,凯旋路照像馆一处。每个小组参加文明劝导的干部、社区工作者约为18名。

五、活动仪式前街道相关科室、社区分工

星期六交通文明劝导活动仪式前,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的分工为:一是城建城管科负责联系办事处对口的6个区级部门,确定各部门参加活动的人数,并告知活动的相关事宜。同时联系较场口、储奇门交巡警平台,落实交通文明劝导三个组负责的3名交警。二是由陈昊和严波负责落实参加周六社会服务的干部、社区工作者的签到工作。三是由党办负责发放参加周六社会服务活动干部、社区工作者的吊牌。

【乡镇街道范文】二

2011年街道社会事务办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今年和谐社区达标评级的基础上,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继续抓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公共服务需求。以完善社区一站式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一站式窗口的便民服务功能,借此为契机积极打造民政服务品牌。

2、依托街道中心敬老院,继续完善街道老年人日托中心建设。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逐步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为政府减轻压力,使老年人切身受益,为养老事业搭建新的平台,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3、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调研、培训等工作,努力确保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程序合法、公正。

4、根据街道研究的意见,今年我们对全街道的救助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并于年初出台了意见、拿出专项资金,加大了对街道的层面、不同困难群体看的救助工作。通过今年工作开展情况,这项工作尚存在需要一些完善的地方,明年,我们将针对今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继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救助资源的整合力度,简化工作程序、扩大救助覆盖面。

5、开展解民忧、送温暖系列活动。

6、探讨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模式,提高服务人员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加大街道、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监管力度,使这项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提高老人满意率。

7、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加大各项惠老政策的落实,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做好老人节的走访慰问及困难老人的救助工作等。

【乡镇街道范文】三

各位领导: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要求,我镇迅速行动,按照镇容镇貌综合整治各项方案,重点对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和沿街建筑立面整治等十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布署,强势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一)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扎实推进,我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二)2010年8月5日,我镇召开了镇容镇貌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动员大会,对全镇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开展了“我为_美化献一棵树”;“拆迁倡议书”;征集_宣传广告词;“我为_发展谏言献策”等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居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树立主人翁思想,增强了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二、从环境保洁着手,打开环境综合整治的突破口。

为彻底改变镇区“脏、乱、差”面貌,镇党委、政府痛下决心,不惜投巨资对镇区环境进行改造。首先从环卫保洁入手,投资150万元兴建了日处理能力在50万吨的垃圾中转站1个,配备了两部垃圾清运车辆,铲车一部。二是环境保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招标引入物业公司,对镇区主次干道进行了地毯式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先后出动装载机20余台次、翻斗车80余架次,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各类废弃物700余吨,垃圾清运处理率达到98%;三是在镇区主干道、居民生活区、步行街、机关单位总计投放垃圾桶300个,用于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成立了24人的城管队伍,负责镇容镇貌的日常监督管理;四是各村也相应成立了环卫保洁队伍,负责各村道路、街巷卫生保洁。经过治理,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以前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三、高标准整治沿街建筑外立面,打造整洁的户外空间形象。

(一)沿街建筑外立面整治工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对工程全额投资,聘请_建筑规划研究所对镇中心区和三条主街道进行高标准设计。通过公开招标,签约资深的装饰工程公司对沿街建筑外立面、门头广告和夜景亮化进行改造,其中沿街建筑物外立面粉刷23万平方米,投资71.5万元、街道门头广告整治2万平方米,投资156万元、街道夜景亮化2万平方米,投资33.2万元。(二)空中网线整治工程。邀请移动、联通、广电、供电、电信等八家通信(电力)运营商对网线进行整治。归并线路长度10万米,铺设地下管道6000米。拆除废旧热力管道4000米,总投资3000万元。(三)大型户外广告整治。根据_镇户外大型广告规划,在_门口设置了150长的大型落地广告。为提升城市景观形象,引入社会资金,制作了5个大型高柱广告,总投资120万元。(四)文化墙、报刊亭建设。为展示中心镇创建成果,我镇设计制作了大型文化墙。宣传内容分为“千年古镇”、“生态美镇”、“工业强镇”、“山__镇”和“城市规划”等五个主题。另外,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在镇区主干道规划设置8个木质小品式报刊亭。通过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我镇镇区建筑外部空间更加整洁,整体空间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实施绿化提升工程,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一)镇区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我镇委托_园林设计院对道路绿化进行了改造设计。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市民健身广场、树阵式停车场、花坛、大树、公厕、座椅和亮化。工程竣工后,将极大地改善我镇的城市生活环境。以上绿化工程均采用Bt方式投资,有效了资金难题。

五、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联合执法,拆违治乱。

镇政府统一组织规划、建管、公路、城管、交通、公安等部门强力整治乱搭乱建。依法查处违规建筑32起,强制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清理野广告、破损过街横幅和标语336起。同时规划部门对拟改造的重点区域实行规划审批控制,实行日巡查制度,坚决杜绝违法乱建现象的发生。经过集中整治活动,广大市民无不拍手称快,都说街道变宽了、变亮了。

六、进一步整治市场秩序,规范店外经营。

为创造一个有序的市场交易秩序,我镇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对镇区乱摆乱放、明火明灶等行为严管严控,先后组织执法人员120余人次、下发整改通知2160余份、取缔流动摊点30余处、规范蔬菜瓜果摊点40余处,较好扭转了镇区经营管理秩序混乱的现状。二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废旧物品收购点及修车、洗车经营场所开展重点整治,下发整改通知书50余份,将洗车店、修车铺统一转移到路西侧集中经营。三是为配合我镇_地块整理项目的开展,在_西头建设了临时农贸市场,商户集中在此经营。下一步将在_路西侧,投资300万建设一个占地50余亩的永久性现代化农贸市场。

七、交警、城管联手,共同维护镇区良好的交通秩序。

针对镇区范围内,行人、自行车占用机动车道行走,车辆在道路上乱停乱放,交通秩序混乱等现象。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在主干道当中修建了绿化隔离带,使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二是新建了一个4000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新建公交停车站台6个,规范车辆停放。三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内环路禁止货车通行,对施工车辆实行通行绿卡制度。通过综合治理,镇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八、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污染企业,促进城乡环境根本好转。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一是先后关停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0余家;二是从招商引资上实施源头控制,凡是高污染企业、高耗能企业禁止引入;三是为减少冶金企业对镇区的环境污染,我们将用2-3年时间逐步搬迁冶金工业;四是推进镇区往南与潘安湖开发区的融合。五是铺设镇区排污管网30公里,镇域范围内所有企业产生的污水,在厂区经过初步处理后,全部经主管道汇入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六是在企业围墙外设置30米宽防护林带,有效隔离吸附烟尘。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企业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城乡环境逐步好转。

九,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总投入3000余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对快速__连接线铺设沥青路面,总里程15公里,铺设了人行道20公里。二是对_三条道路路灯进行了改造,更换安装新式路灯229盏。三是在_门前建设两个功能完备的市民休闲运动广场。四是在镇区主要街道、居民生活区改造建设水冲厕所2座,新__冲厕所5座,实现每平方公里4座水冲厕所。五是对步行街路面铺设彩色荷兰砖30000平方米,种植景观树木300棵,设置了落地街灯100盏。经过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本性解决了市民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城镇服务管理水平。

十、严格督查,兑现奖惩,注重环境整治实效。

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我镇坚持责任明确分工,每个科级干部均包挂具体负责一个项目,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成立了以镇长_为组长,创建办、规划、城管、建管、国土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监督领导小组,强化对环境综合整治检查督导,实行检查评比考核制,每半个月对全镇各责任区、各村、各路段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检查,实行打分评比,每一个月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加以解决,注重实效,从而形成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

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虽然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虚心学习先进经验,找出工作差距,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新局面。

【乡镇街道范文】四

上清寺街道学田湾社区位于__市人民大礼堂旁,有居民户3050户,常住人口9443人,流动人口3500人。2005年5月社区成立党委,下设支部4个,有党员98人。近年来,学田湾社区在区文明办和上清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创建市级文明社区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把文明社区创建与“五星”社区、和谐社区的创建紧密结合,建设让群众看得见的美好生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全面推进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现将创建市级文明社区工作规划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各类规章制度、职责层层落实

在社区“星光计划”办公用房落实的基础上,在社区换届后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建立以社区干部、楼栋长、居民代表为主的纵向式网络管理,职责层层落实,划片包干,齐抓共管。同时,横向式的每年与辖区内的社会单位签订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协议书,广泛发动社会单位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实行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为争创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共同出谋划策。

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社区党建工作为抓手带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今年,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社区党委继续抓好支部、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定期更新完善社区党员信息管理库,实行动态的跟踪服务管理。每月定期组织各支部党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有关文件,过好组织生活会,每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文明细胞建设评比工作,抓好“四到位”:认识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一创”:创五星级社区的工作目标。根据社区进城务工农民较多,党员找不到组织的实际情况,社区党委组建流动党小组工作站,把这些进城务工的党员统揽起来,发挥他们的作用,让党员感受到离乡不离家,有困难、有问题就能找到娘家的感觉,真正体现党组织联系群众三项制度的落实力度。每年利用党员活动日、庆“七一”党的生日等活动为载体,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三进”:进楼院、进院坝、进家庭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__农民工的道德素养,提升社区的形象。三年内力争发展新党员4名,为党输送新的血液。

三、加强管理、开拓创新、服务发展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严格按照居民组织法的要求,凡社区内的大小事务,都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商定,共同决策。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对社区内的孤老、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实行网络式管理,每年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定期、定点地上门服务,解决他们的困难。协助区中医院逐步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利用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为社区居民群众解决看病远、就医难的问题,做到不是大病不进医院,凡是小病就地医治的便捷渠道。加强与辖区社会单位的横向联系,开展一系列的共建活动,为社会单位提供所需、所求的、优质、满意的社区服务。反之,联系辖区社会单位在社区内开展“一帮、一扶、一慰问”的爱心互助接对活动。“一帮”: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力争解决30人再就业;“一扶”:实现贫困职工、贫困家庭、贫困党员、贫困学生帮扶接对6户;“一慰问”:对生重病的党员、职工实行上门慰问,营造谁家有困难,大家齐努力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同时,要求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做到“四走访”:上门走访困难家庭每人不少于4户、矛盾纠纷家庭、身患重病居民、两劳释放人员。真正做到情系社区、情系百姓、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继续开展为民“服务十点”和“为民、爱岗、敬业、奉献”宣教活动,本着为民排忧解难的宗旨,全方位地为居民群众服好务。

四、加大社区文化的建设力度、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充分利用社区市民学校宣传阵地和人民路中学的社会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居民群众和中小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跟城乡统筹改革和五个__建设的步伐,针对本社区进城务工农民较多的实际情况,开展科普知识进市场活动,将法律、法规和文教、卫生、文明礼仪等科普知识带进市场。以及广泛开展“读经典、唱红歌、讲故事”活动,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每年不少于4次,举办由社区居__农民工参与的各类讨论会、报告会和各类技能培训、法律法规咨询、竞技大赛等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自我修养,不断改变他们的自身形象,加快城乡统筹改革的步伐。

继续开展文明细胞建设的评比活动。壮大社区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队伍,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1%人数。狠抓社区舞蹈队的建设,争取多排新的舞蹈、小品节目在群众中展示。在社区内开展以“社区是我家、我爱我家、共同建设它”为主题的居民、党员、学生、农民工都参与的实践活动。

五、狠抓平安社区建设,加大社区治安防范力度

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加大对社区巡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实行奖惩制度到位制,调动队员积极出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巡防队员进行学习、考试,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解决事务的能力。把这支队伍建成一支能为居民群众办事实、解难事、能为社区居民消除安全隐患的精锐部队,充分发挥社区巡防队的职能作用。

六、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优化管理服务。根据学田湾社区散居居民楼多,楼层高,无物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推行实施居民自治式物业管理。在原来的基础上,开拓社区“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促进社区居委会、居民自治管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和辖区社会单位工作协作机制,共同开展文明城区、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

【乡镇街道范文】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492号令)、__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意见(__府发〔2008〕14号)的文件精神,我街在2008年认真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相关人员组成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了办公室人员职责,明确电脑技术的后台管理维护人员;制定了公开流程图及公开指南,有计划、依法公开,做到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领导抓、有工作机构负责、有专人承办。街道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软环境建设日常考核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加强对部门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对只公开、不承诺,只承诺、不履行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予以责任追究,从而保证了主动公开的内容多形式公开,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街道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街道各部门报送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2008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条。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4条,占18%;规划计划类信息1条,占4%;业务类信息15条,占68%;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2条,占10%。。

1、管理规范

规范性文件方面,公开了朝__街道相关制度及街道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朝__街道各科室职责》。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民生工作方面,公开了上级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办事程序等。公开了城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情况等;公开了公开了社会救助、养老福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信息。

3、政府机构

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等方面,公开了街道基本情况,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情况等信息。

公开形式:互联网

“__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下设的“朝__街道办事处公开门网站”可以查阅朝__街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工作人员及开支情况

1、工作人员情况

街道办事处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1人。

2、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支出情况

2008年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工作费用2万元,其中:街道支出2万元。

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篇10

为进一步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争创示范型服务站,现结合我街实际,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南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8平方千米,总人口8481户,13085人。2019年7月成立城南退役军人服务站,下设4个社区服务站。街道服务站设站长1名,助理1名,社区服务站设站长1名。截至目前,城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有服务对象401人,军队转业干部8人、退役军人370人、复员军人5人、优抚对象10人、军烈属2人。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6人。“光荣之家”光荣牌已全部授挂完毕。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五有”“全覆盖”重要指示要求,街道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城南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领导小组,组长: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燕鹏,副组长:街道副主任宫颖男,成员:武装干事肖旭影、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徐丽君及四个社区书记组成。积极落实好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统一职责,认真抓好街道及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场所设施、文化建设等其他保障措施都已健全完善。

城南街道办事处和草原社区合署办公,共有四层,总面积2600平方米,设有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街道综合服务中心、退役军人事务办公室、法律援助室、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和健身房,党员活动中心、舞蹈室、乐器室、日间照料室、书画室和阅览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丰富了退役军人业余文化生活。

一楼西侧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设有退役军人服务站窗口主要接待辖区退役军人的政策解读、办事流程、信访接待等工作,左上方是由25个LeD电视组成的电视墙,平时会播放居民办事须知、军味儿宣传片等各种视频画面。

退役军人事务办公室设在三楼,办公设备齐全,各种工作职责、流程、制度、“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标语、十大英模、荣誉墙已上墙。创建示范型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75项标准按要求均已建完,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管理指导标准也在建设完善中。

社区服务站对辖区内退役军人进行模底排查,详细了解辖区内退役军人的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就业情况等,建立了退役军人信息台账,全面掌握了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建立一人一档信息档案,发放了退役军人联系卡。针对重点人群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有诉求人员等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切实掌握退役军人的数量和情况,做到底数清,信息准。社区服务站录入信息,做到不错等、不漏登,确保高质量地完成采集工作,为今后开展的服务工作奠定好的基础。

为做好退役军人的管理工作,街道和社区建立完善的规范化制度,专人负责退役军人工作,为退役军人提供接待讲解、信息登记、档案建立等系列服务,并对退役军人反映的相关诉求认真登记并核实情况,认真解答退役军人的质询,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只能作用,把服务摆在首位,不断提升工作的效能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