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十篇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十篇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8:38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1

摘要:本文从当前工程质量建筑问题"杜而不绝"的现象出发,具体分析了建筑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建筑质量问题治理的原则及具体措施,力求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现实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工程质量设计企业资质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不仅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在政策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硬性发展的情况下,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再度成为政府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些问题的产生引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专家认为产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计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于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了高建筑工程质量,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做了必要的条例规定,可是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仍屡见不鲜,因此,建筑质量的提高不能仅止步于条例的颁布,我们更应该反思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建筑设计到建筑施工、从制度规定到施工监督,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诱因。

(一)建筑设计环节的问题

设计是建筑的第一环节,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首要环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尽量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曾在设计方面下大力气整顿,加强了相应的制度性建设.但当今设计市场仍有混乱现象,不按程序办事,视规定为无物,有的设计院虽然已通过贯标认证,但并不是每个设计人员都认真地贯彻有关规范和规定,比如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仍采用作废的标准图、不按规范设计、对现场不作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甚至隐瞒事实等现象是有发生。

(二)建筑施工环节的问题

质量问题的出现与建筑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施工队伍素质低,业务水平差;安全意识淡薄,缺少技术力量;在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方面,水平较差,完全无法按有关技术规程、施工规范施工.特别是乡镇施工队伍,更令人担忧,笔者曾参与过某商业大厦的检测与鉴定工作,对于施工管理和施工队伍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深感建筑管理和是工人素质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该工程为24层,其设计框架和结构的施工质量很差,砼强度偏低,,蜂窝面积近1/3,空洞面积近1/3,共计缺陷面积近1/2;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未按要求进行报检;钢材合格证系伪造,且无钢材检验报告;但与原设计样本比较,发现该大楼的设计方案是科学的,关于建筑构造和建筑规格及用料都做了明确的要求,但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主要问题在于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方面.

(三)建筑承包环节的问题

建筑工程任务一旦出现,工程的招标、承包环节就被提到日程上来,这也是建筑环节为复杂、最易产生腐败的环节,比如在工程招标、投标、承包建设施工等环节中,建设单位仍存在贪污受贿现象,而目前又没有限制建设单位的规章制度,所以建设单位为了从发包工程中获取最大好处,所用的手段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压低承包价格、分批承包、行政介入:违规招、投标,招标、投标过程不按法律法规程序,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缺乏规范、监督、公正环节,使某些人有机可乘,乱收回扣,在一些项目中,有的回扣高达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工程未开工,这些巨款却早已落入个人腰包,招标单位要想赢利,这样荒诞的行为必然会种下建筑质量的毒瘤;降低承包价格,由于建设单位一再压低承包价格,施工单位按国家相应施工和验收规范、规程施工,就无利可图,为了生存下去,施工单位势必要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方面下功夫.从而必然会出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批承包,建设单位把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等,分别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由于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缺少配合,使装修工程和主体工程出现矛盾,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配合不上,多种承包导致了建筑的质量的整体性无法保证,尤其是建筑单位对于建筑质量缺乏必要的责任忧虑,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相互扯皮,逃避责任。

(四)部门监管方面的漏洞

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体制性的,制度的存在并为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问题就出在监管落实上。由于监管的缺位,常出现关系定标、低价选标;一流队伍投标,二、三流队伍进场。非法转包等问题时有发生,致使工程质量事故屡见不鲜.虽在近几年实行了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制度,但因诸多因素如监理队伍的资质、业务水平、人员素质等,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检查、监督不够。如施工单位施工时往往钢筋根数、间距、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砌砖时灰浆不饱满、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达不到要求,致使产生裂缝或更大的事故.这其中最严重的是建筑材料不符合要求,但监管部门的未能及时的监督检查,致使这些严重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整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建筑工程量增加,但由于开发商多为村办企业,其安全意识淡薄,工程技术素质较低,不按程序办事,有的为了减少投资,省设计费、堪察费,乱套用图纸,随便借张图纸便用,甚至擅自改动,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制度,建筑质量可谓漏洞百出,但农村和小城镇大部分的城建监管部门责任意识淡薄,使这些地区成为了监管空白地带。

二、提高建筑质量的基本原则

提高建筑质量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做到标本兼治,具体措施、有效办法固然重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质量问题,必须做好建筑质量的预防工作,建筑预防为主、防治并用,同时重视建筑环节的整体管理,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引入用户监督,保证在管理层面和外部氛围上为提高建筑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坚持预防为主

做好预防工作就必须从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入手。工程质量是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来决定的,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对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进行逐个环节、逐道工序的控制,消灭质量事故于萌芽之中,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具体来讲,一是在建筑设计环节要提得具体细致,要求明确,对用材用料做出严格的规格和标准规定;其次在拿到施工图纸以后要详细审阅,吃透图纸,纠正图纸中的错、漏、碰、撞。然后根据图纸要求和施工单位的施工作风、技术力量、工人素质,制定检查质量的详细计划和检查重点,作到心中有数。同时,要使自己的施工人员熟悉检验标准和验收规范,这样就能把事作在前头,把话说在前头,并能以理服人。要有一点顽固劲和狠劲,不讲"下不为例"!这样就可以预防事故。大的事故,一般是因看错图纸、违反操作规程、施工准备仓促和思想麻痹造成的。再就是工长人少事杂,精力有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一个人经常在旁边敲打提醒,是很起作用的。为了提高现场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除了正常组织业务学习外,还应该为现场代表购置检验标准、验收规范、施工手册以及有关检测工具。做到人手一套,为管理者现场检查质量提供条件。

(二)重视全局管理

建筑质量的提高必须做到对建筑质量认识的提高,必须打破过去那种狭义的质量概念,即单纯注意工程本身质量概念,而要从广义的质量概念出发,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如果一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很好,但是工期长,成本高,就不能说是好,其实施工是融技术、计划、经济、事务、管理为一体的管理学科,需要各方面的配合,需要高效能的工作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因此,要抓好工期管理、材料管理、预决算审查、施工图的审查,实现管理的整体化和全面化,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

(三)增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淡漠,责任意识的缺乏,是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作为建筑单位,使用单位就是我们的用户,因此必须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在设计、施工时,不仅要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生活的需要和一些必要的特殊要求。同时要做好信息反馈。在建筑物交付使用后,要有计划地安排定期的检验工作。同时要听取用户的建议,必须以诚恳的态度,尊重用户对建筑物使用的意见和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并将这些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及时转告有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并通报全体现场代表,以便据以改进工作。就施工而言,下道工序就是上一道工序的用户,特别在土建与水电暖安装的配合已成为建筑行业老大难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就更有必要帮助施工单位各个班组树立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实现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责任心得统一。

三、提高建筑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建筑设计的规范性

提高建筑设计的规范性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要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二是要保证国家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落实。为此,从业人员必须全面学习、贯彻《建筑法》、《质量条例》和《建设工程设计规范》,以提高设计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提高其高度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经常开展设计质量教育,对新技术、新规范要经常宣贯,严格贯彻执行.使每个设计人员都明确所必须遵守的条款,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地质报告详实准确。地质报告是土建设计的重要依据,当发现地质报告不清楚、有疑点、深度不够等问题时,要坚持原则,及时提出建议和要求,进一步探明地质状况,补充地质报告,达到应有的深度,特别是当地质确定为i类非自重湿陷黄土时,更应该坚持补充地质报告;做好基础验槽工作,当发现土质与地质报告不符时,要及时提请建设单位和地质堪探部门进一步补充报告,无可靠依据不进行设计变更;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在制定建筑结构方案时,要进行多方案比选,对待变形缝的设置要严格执行规范规定,正确使用各种标准、规范。

(二)提高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的科学性

对于建筑承包及施工公司的资质管理必须做到严格把关,不能随意降低门槛。首先要确定劳务公司的资质,不允许企业在施工中用散兵游勇,对劳务公司要分两级资质,不够水平的劳务公司没有资质,其人员也就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其次要加大宣传和严格执行该"保证工程质量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使所有施工企业人员明确该标准的各项要求,明确违反强制性技术标准就是违法。加快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重点提高手工机具的机械化程度。对施工企业人员进行各种模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形成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紧密结合的制度。做到建筑人员上岗必训、严格考核、合格上岗,以人员素质及配备来保证施工企业的资质。

(三)提高员工素质,强化全面管理

强化全面管理必须一提高企业员工为突破口。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以达到出精品的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一个建企要想出优质、高效、低耗的建筑产品,首先要有好的素质,企业素质虽然是生产诸要素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归根结底还是人员素质水平的反映。当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不高,主要是与我国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技术管理素质低的施工企业是不可能掌握先进工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也不能建出优质工程(产品),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效益好的先进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具有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因此企业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要使企业的全体职工能够接受并掌握它的理论思想方法,要达到上述要求,就必须开展企业全员质量教育工作,以质量教育为先导,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全体职工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其技术素质。从而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质量教育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最关键的工作,只有在全体职工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把质量始终放在首位,才能保证施工工序及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才能保证建造出质量合格、品质过硬的工程。

(四)提高监管水平,建立保证体系

监督管理是保证建筑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严格的监督、科学的管理是实现建设百姓放心住房的根本保证。加强监管一是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开展监理单位的资质年检工作;二是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监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做到每个监理工程师都明确工程项目监理的程序、监理工作的内容、通过巡视、平行检查、旁站进行监理的具体方法等,进一步规范其行为,提高其在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和工期等方面的高度责任感,提高监理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深化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完善机构设置,强化执行力,做到"凡建必监",不仅要监督施工过程、建筑用料,而且要严格审查施工与设计的出入及工程竣工验收等。

参考文献:

[1]洪军,薛淑华,赵雪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之浅见》《辽宁建材》2008年第2期

[2]史春启攵《对建筑施工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的思考》《建筑管理现代》2009年底第1版.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2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例如: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进行了解,以便制定相应措施。又例如:对现场材料必须进行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主要抓好对投入物监控,对施工操作和工艺过程控制以及其它相关方面控制;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控制主在实施步骤上为: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实测:也就是采用检测手段。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通过试验室测定其质量特性指标。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达到与标准对比条件。判断:与标准对比判断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符合给予认可签认。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2.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2.1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2.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笔者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3.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现对笔者在监理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3.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4.结语

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我们知道,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3.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

3.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4.结语

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我们知道,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3.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3.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步骤,质量管理首先需要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策划手段,按照质量计划有步骤、有秩序、进行工程质量的改进过程,实现管理体系的各个管理职能。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通过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严格的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广义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泛指建筑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建筑工程建设的决策阶段、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全过程。我们平时所说的质量管理,则主要指的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它以系统管理理论为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为周期,以正确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为依据,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等等,建立起的一套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它的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可以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只有建筑工程达到我国建筑工程国家质量标准规范,才能建成交付业主满意的建筑工程产品。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针是“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这就要求把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尽可能的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是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检查为预防为主,在工程施工前就要把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考虑到,发动全员、全过程、多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理论、程序、方法,尽量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把工程损失降为最低,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处于受管控状态。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旧的体制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更新之后,很多地方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状况,在体制的建设中缺乏战略统筹。同时政府管理监督部门之间管理比较混乱,有利的就管,无利益的就不管。比如某些环节依然存在着多头管理、体制混乱的状况,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工程质量的公证监督、有效制约机制的建立还有一定难度。加上某些政府部门的执法不力,行业内的地方保护主义乃至部门保护主义现象屡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企业自身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否则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

2.2忽视设计阶段质量监督

在许多地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认为,施工质量应当是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关键,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工序流程的疏漏问题,在质量管理中造成根源上产生了明显偏差。众所周知,现在许多工程都由非本地区的一些设计研究院设计,他们多考虑了建筑外观造型、结构形式新颖等因素,考虑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限制和整改难度等很少,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核定单手续出具也较繁琐。鉴于这些情况应当加强图纸会审和工程设计方案的竞选招投标工作,使其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

2.3出现质量问题,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在工程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如雨篷局部有滴、漏现象,主要原因是密封缝材料质量差,填缝不严格,幕墙变形。项目部、公司各部门和施工队怕承担责任,担心被扣工资和奖金,因此相互之间推卸责任,对施工组织过程中的问题釆取回避等消极态度。

2.4侧重产品表面质量,忽视产品内在质量隐患

一般工地检查质量、评估工程、竣工验收时,往往偏重于外露的质量问题,对较隐蔽的质量问题,如:钢筋间距均匀性、下料长度、箍筋弯钩角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设备器材调试及管线耐久性等均较容易忽视。再加上现场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知识水平较低等因素,造成某些表面质量不错工程,实际存在着砼强度不足、主筋位移导致砼保护层增大或减小、设备启动困难或耐久性差、防水材料不防水或过早老化剥落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隐蔽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这就需要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做好协调配合隐蔽报检及签字验收等工作,把由隐蔽不合格引发的质量隐患彻底消灭。

3.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度

企业应积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管理的原则和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质量记录体系文件,并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相关层次、相关岗位的职能和职责中,形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系统。质量体系形成之后,还应该认真组织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培训,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

3.2强化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控制,主要是从满足建设单位需求入手,包括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要求,以使用功能和安全可靠性为核心,进行下列设计质量的综合控制。

(一)功能性设计质量控制

功能性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使用功能的符合性,其内容包括项目内部的平面空间组织,生产工艺流程组织,如满足使用功能的建筑面积分配、宽度、高度、净空、通风等的物理指标的符合性要求。

(二)可靠性设计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后,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保证使用安全,建筑物、构筑物及其设备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三)观感性设计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主要是指建筑物的总体格调、外部形体及内部空间观感效果,整体环境的适宜性、协调性,文化内涵的韵味及其魅力等的体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同样也有其独特的构型格调、观感效果及其环境适宜的要求。

(四)经济性设计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经济性质量,是指不同设计方案的选择对建设投资的影响。设计经济性质量控制目的,在于强调设计过程的多方案比较,通过优化设计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性价比。在建项目投资目标要求的条件下,做到物有所值,防止浪费。

3.3强化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出现问题有据可查

1)每道工序或分项工程完成后,先由施工班组之间互检,再由施工员组织班组进行质量自检,最后由质检员验评,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隐蔽工程和工程试验项目在自检和验收合格后,应经监理(或业主)认可,并履行签章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工程完成后,由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组织自评,质检员进行核定,重点重要工程的最终检验和试验应报公司总工程师或总工办,由公司总工程师或总工办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检查最终检验情况,并决定交付事宜。

4)材料部门和项目经理部对每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需按“采购及工程分包控制程序”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

3.4保障工程整体质量,减少工程质量隐患

在签订材料供销合同时,应仔细了解招标文件、设计要求,国家规范及标准对原材料的要求,包括材质、数量、规格、型号、产地、生产厂家、等级、技术条件、标志等,避免合同内容出错。建立创优质量管理小组,明确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配备专职检查小组,负责制订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计划、方针和目标。由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直接对施工质量监督把关,负责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处理一般质量事故。施工负责人负责工程施工的事前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公司标准施工,对各工种班组的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地汇报施工质量情况。工种班组长为兼职质量员,加强施工序和操作规程及验收规范的执行力度,坚持工程质量自检工作,组织本班组内的施工活动,制止违章操作。把企业和职工的经济利益同承担的经济责任和实现效果联系在一起,统筹责、权、利三者密切结合的经营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创优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办法的不断推广应用,对企业和业主都可以节约成本,降低投资,同时可以加快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工程项目的质量,方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加速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产业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而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必然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施工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又是决定性的。一项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影响着着这个工程项目能否按进度完工,也会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一个工程的质量是评定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尤其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本文主要说明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管理的原则、施工质量问题和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方法。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原则和内容

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工程项目在施工安装和施工验收阶段,指挥和控制工程施工组织关于质量的相互协调活动,使工程项目施工围绕着使产品质量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监督和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

建筑工程施工就是一个将设计的思路、图纸通过现场施工转变成实体工程的过程,而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又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必须了解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1.1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1.1.1控制因素多。由于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的限制,施工质量也相应的受到设计、材料、机械、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影响,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1.2控制难度大。建筑施工有很大的流动性,不能进行工厂化、标准化施工,且施工场地大、参与人员多、关系复杂、作业的环境差,这些都增加了控制的难度。

1.1.3过程控制要求高。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衔接多、中间交接多、隐蔽工程多,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和隐蔽性。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

1.2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2.1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作为和人民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建筑行业,必须要把质量问题放在首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质量关。

1.2.2坚持“以人为核心”原则。任何建筑工程都离不开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参与者。要控制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增强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质量意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认为失误而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

1.2.3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及时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1.3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

1.3.1对人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做好人员培训、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定,并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1.3.2对材料的控制。对材料的控制包括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质量控制,同时对一些新型建筑材料,要明确使用方法,做好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用错、弄混各种材料。

1.3.3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要有一定机械设备管理能力,熟练掌握设备管理工作。同时施工机械人员除了掌握机械操作本领外,还要有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的能力。

1.3.4对技术的控制。施工前要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制定符合实际工程情况的技术管理制度。同时要做好施工工程中的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使整个施工过程中技术环节不出现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出现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管理就容易出现漏洞。在选择工程施工单位时,如果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导致选择的施工队伍专业性不足,技术不过关。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因为施工人员的专业不强而发出安全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同时,质量控制体系的不健全,容易在工序交接过程中出现问题,前面工序出现的问题遗留到下一道工序中去,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工程项目埋下很大隐患。

2.2材料质量问题

施工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质量问题。而如今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对所使用的材料没有进行相关质量和环保方面的检测,甚至使用一些不合格的产品,这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2.3技术方面的问题

由于设计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能深入到工程实际中去,没有完全掌握整个工程项目的实地情况,只是根据前期的一些勘察、调研,同时,由于一些设计人员的疏忽等原因,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质量问题。

在施工前,没有重视图纸会审工作,施工单位对一些工程中存在的疑点没有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没有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而在工序衔接过程中,技术交底工作做得不到位,者都有可能为后续的施工埋下质量隐患。

2.4政府监管不到位

在工程的进行工程中,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或者违反相应的规定,没有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从而让施工单位有了可乘之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私自更改图纸等现象普遍发生,在施工质量上大打折扣。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方法

3.1树立质量意识

一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工程开工前,要对所有的施工参与人员进行相关的质量安全教育,使大家明白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而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工程实体的质量,特别注重一些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要将质量问题带到后续施工中去。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质量检查工作,要落实到位,实行相应的责任制,严把质量关。

3.2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材料要重视质量控制,将工程的质量问题在原材料上得以控制。建筑材料和设备进场时要做好验收工作,而在使用中,要把好质量关。对于所有的原材料要进行材料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检查,只有当所有的资料符合要求时,才能使用。避免施工单位使用劣质材料,或者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从而造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质量问题。而对于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使用,不可盲目使用,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并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3.3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作为建筑工程的监管部门,有义务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保证质量问题,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一定要严查工程建设手续,对于手续不全的施工单位,严禁开工建设。同时,监管部门对设计图纸也要严格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直到问题解决才能开工建设。在竣工验收过程中,要杜绝包庇问题的出现,不应为了一己私利而把工程质量问题置之度外。

3.4严把技术关

在施工前要建立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来执行。而在施工前要进行相应的图纸会审工作,各单位组织人员将图纸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及时解决问题。而且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技术交底,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方便。

4结语

作为工程项目中的重要一环,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面对施工质量问题,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处理。只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本文简单论述了改善施工管理中质量问题的方法、措施,以期改善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泛华建设集团.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指南[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2]徐大图.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3]黄晓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0,8(4):67—69.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日新月异,使得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多发性、复杂性、严重性的特点,建筑质量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市场形象和竞争力,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正确认识质量管理重要意义,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每一个建设人员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1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

1.1建筑材料上的管理

对建筑工程来说,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产品”的好坏。因此,对建筑工程来说,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就想的非常重要。从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一直都涉及材料质量的问题,所以对材料的质量管理也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及时的、全面的跟踪管理。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杜绝偷工减料的现象。还可以避免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耗损,取得良好的效果。坚持严格的材料质量管理,使建筑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符合规范和相关的规定,对于那些质量不过关的建筑材料要杜绝进入使用领域。在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的条件下,要货比三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2设备的管理

在高科技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也大量的采用了很多含高科技技术的机械设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施工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机械本身的管理,对相关的机械设备及时检查保养,以保证操作和工作的顺利完成,高质量的完成。经常并且及时的保养工作不仅能够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还能节约成本。还有一个方面是对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的管理,这一方面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除了要经常的对相关的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技能上面的培训,熟练的掌握相关的技术手段,使他们能够在操作的过程中保证高质量的完成任务,还有建立一个持证上岗的制度,并且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

1.3人员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员的管理。人既是高质量工程的创造者,也是劣质产品的生产者。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人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管理,把人管理好了,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每个岗位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能力,发挥的最好。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看相关人员作不作为,把不把关。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就应该要完善现有的责任制度。建立新的质量责任制度,问责到人,明确各部门、各环节的责任以及权限,以制度管人。另外,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资格也应该有一套相应的标准,从人员录用的各个环节,从任务分配的各个环节,明确标准和责任,使得各负其责,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质量是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的关键,如果质量不到位,必然影响工业与民用工程的建设。然而,很多的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没有进行定期的培训,对相关规定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质量管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能胜任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往往导致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出现问题,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综合效益。因此,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2.2施工现场的质检制度不完善。完善的质检制度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标准,满足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但是,很多的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质检制度,影响了工程建设水平。例如,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对成品的检测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使得检测结果不真实,进而难以实现对建材和成品的质量控制工作。项目负责人也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进行检测,难以保证每道检测过程质量合格,影响了后期工程建设的质量。

2.3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不合理。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管理。然而,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忽视对材料供应商情况的调查,使得采购的材料不合格;忽视对材料的进场检查,使得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的时候,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往往只是出于形式,使得不合格的材料被运用到建筑施工当中,不仅影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还给整个项目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2.4施工现场管理团队建设被忽视。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建设技术水平强、业务素质高的团队是必须的。然而,目前很多建筑单位却忽视施工现场管理团队建设,难以实现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也难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既影响了工程建设,也影响了对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加强技术的管理

在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技术就是生产力,技术就是效率。对建筑行业来说也是如此的。在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中,技术的管理是重要的基础。一个项目工程的质量不仅需要好的建筑材料、好的管理,也需要好的技术条件,只有技术上达到要求了,才能为高质量的施工提供保障。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完成,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贯穿施工始终。在施工开始之前,要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技术设计上的技术问题进行论证交底,设计交底。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程序办事,按要求办事,没有达到施工要求的严格控制,不能进行下一部分的施工。针对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技术上的难点、重点要预先进行攻关克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事先做好解决方案,提出预备方案,以应对事件的发生,减少施工的成本和不必要的损失。

3.2加强监督与控制

监督与控制是管理的一种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监督与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以及质量的提高。经常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设施、设备、仪器等进行定期的检查,以保证工作时处于良好的状态;检查施工的各个环节是不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各个阶段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运作正常,人员是否坚守岗位;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进行清理,杜绝再次发生;按时参加相关的例会,听取质量管理的相关情况;及时的参加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有关的活动等。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控制是一种有效、有力的手段。在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模式的今天,采用这种办法,系统的从施工的各个方面来进行跟踪式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3加强有重点、全过程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因其本身工程量庞大,涉及人员比较多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上是很难进行面面俱到的管理,特别是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更是具有很大的难度。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之所以比较难很大一个程度上是因为各个施工单位没有一个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项目的关键环节以及关键部分难以达到一个质量上的监管。有重点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就是要对影响质量的环节和因素绝对不能马虎放过,对技术、材料以及施工工序要严格把关。对质量的审核检查要实行多遍的检查,这样才能发现问题,保证质量。全过程的管理就是说要从施工开始就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施工时的质量控制就是要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施工完成以后到工程的验收阶段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客观的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验收,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和部分要财务措施解决,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结语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不仅是对工程项目负责,更是对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任。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涉及施工全部过程的方方面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也有很多,加强各方面、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使工程的质量有保证。要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严格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真正的称为优质工程,质量放心工程。

参考文献:

[1]王石.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0(12).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一、建筑工程质量常见的问题分析

建筑施工过程一般主要包括两大阶段,施工阶段与装饰装修、设备安装阶段。其中,施工阶段又可以分为基础部分和主体部分,在这一阶段常见的质量问题有混凝土的硬度不够、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太长、表层未处理好以及基柱与基板的搭配不协调等。在另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墙体粉刷不过关、卫生间漏水、装饰物的安装不当以及电器安装中存在的隐患等。

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1、人为因素。人是建设工程项目的策划者、执行者与监督者,建筑工程能否达到规定的要求,让业主满意,人为因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人的都有一定的思维,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来执行工作。但是有些时候思维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所以无论是策划人员还是监督人员都应注重项目的质量,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每一项操作任务。现如今我国对建筑行业实行了各种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制度、职业资格注册制度、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等。从本质上来分析都是管理控制人的素质和能力。我国目前的施工组织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工组成的,由于他们对于建筑知识的缺乏以及专业技能较差,从而无法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加强对各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使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充分理解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2、材料因素。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施工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以获得更好的利益,因此不断的压缩建筑材料的成本,导致了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甚至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间接的影响了人们居住的质量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基本上都是以分包的形式将整个工程分包给各个施工单位,这也造成了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的不统一,有些施工单位甚至忽略了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造成各种质量隐患问题;施工场地建筑材料未按要求来堆放,从而使得材料因为各种外界的因素而发生变化;在加荷过程中没有按照材料的标准和正确的操作过程来进行;检测结果因受到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熟练度,以及环境等原因的影响,使得最终的检测数据误差较大;材料送检的过程太长,延长了建筑材料的堆放时间,不利于验收工作;施工单位与检测单位是相互独立的,检测单位往往只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因此不能反映所有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尽管现在加强了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潜在的质量隐患。

3、管理因素。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管理,有效的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强有力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主要包括两大类:组织与决策。组织因素可分为管理组织和任务组织。管理组织是由运行方式和制度两个方面组成的,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任务组织主要是工程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的发包与委托,以及项目进行的策划、调度、监督和检查等一系列过程。决策是业主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中的管理决策和技术决策。大量的实践证明,盲目的重复建设或者一味的追求工程的速度而忽略质量的监管会对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以及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决策必须科学合理,在作出决策前要对市场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及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预算。一个健全的管理系统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可靠保证,可以科学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重点问题分析

1、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单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一方面,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该选用见多识广、精明能干、尽职尽责的人员来担当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人员,更应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并且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质量控制点了如指掌。另一方面,每个工程项目都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对项目部人员进行明确分工,确保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质量管理体系还应制定一定的质量检查制度,以约束施工人员,通过组织建立和制度的订制,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2、严格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之前,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详细的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以此确保一切工序切实可行。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来进行施工,对比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工程进度,找出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控制施工工序。加强施工工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施工工序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控制工序活动质量,检查工序活动的结果,掌握质量的动态,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工序质量。

4、搞好施工现场管理。设置项目经理与项目经理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搞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当中,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完善施工检查与验收过程,做到进度和质量的控制同步进行,自觉接受建设单位与质量监督单位的检查。抓好施工过程中项目的现场管理,做到质量优先,以保证施工单位获得更好的利润。

5、把握施工关键环节。工程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做到质量控制必须掌握人力、物力以及机械设备等关键环节。在施工之前,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对即将进行施工的人员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培训,建立持证上岗的制度,并采取责任制和一定的奖惩措施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保证材料质量。在材料的采购上要熟知材料的价格、质量以及供货能力等各方面信息。根据具体情况来合理分配机械设备,做到机械设备的充分利用,同时要做到工作人员与机械间的合理搭配,进而能够更好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

6、严把工程验收关。施工单位在施工的同时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来进行自检。自检不合格的工程,需要自行返工,直到质量合格。工程施工的关键部位与隐蔽工程在没有通过监理检查时不得进行下一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验收的规程进行自检,加强验收工作,及时整理工程资料,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7、注重资料的整理。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要有工程的资料做依据,资料是工程建设情况的记录,直接影响着工程竣工的验收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认真记录工程的概况,并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每一项工序完成后需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资料,上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需建立资料档案,并完善资料的存贮和管理工作,将各种资料分类存放。对施工日志、项目进度和专业技术记录,需定期进行整编。在开展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对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为项目验收和后期的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四、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需要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全体施工人员认真施工,严格把关,才能打造出优良的建筑工程,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涛,蔡长志.浅析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J].大观周刊,2012.

[2]王健君.关于建筑工程控制的探讨[J].工程管理,2012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文明施工;问题管理;质量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一、文明施工质量管理

1.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质量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人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环境,文明施工管理是工程保证质量安全、按期完成的有力保障措施。整洁、干净的施工现场,会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施工现场的布置,须科学合理,结合施工条件、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对施工现场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合理布置。建立工地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适时进行环境监测。通过合理有效的文明施工,有效保证施工现场正常的施工秩序和施工节奏。文明施工是协调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施工单位只有按着施工规范要求做好文明施工,充分的保护施工环境,才能赢得信誉和信任。

1.2施工问题管理

首先要从管理体系上明确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责任人。从制度上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文明施工管理规定。设立专门的安全、文明领导小组。发现问题立刻解决,并做好问题记录及解决措施。对新上岗工人进行多方面培训,组织工人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或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和紧急处理办法,防患于未然。对塔吊安拆、脚手架搭拆、模板安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等必须有专项安全措施方案和具体责任人,施工现场各相关处设立醒目安全警示牌。

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检查,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对施工人员的伤害,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完善各种安全设施。在施工作业面上设专职的安全管理员,对机械设备吊装,用电设备工作,基础土方开挖等进行现场监督和控制。建筑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情况瞬息万变,可变性大,必须持之以恒的抓,否则各项规章制度将无法落实到实处,随时都将可能发生突发事故。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培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协同工作的结果,所以施工人员是形成整个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而要控制施工质量,就应该积极的、及时的培训、优选施工人员,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第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的保证工程质量。

2.2严格选择和使用材料

加强对工程单位的各个管理部门培训工作,使其兼容技术、经济、法律、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管理部门,防止利益的驱动下的不负责任,统一所有部门经济目的。控制工程造价,除了加强工程单位的素质工作外,还要在建筑材料上严格选择和运用,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前提。要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工程单位应加强建材市场的考察,对建材产品提出的更高,尽可能选择应用质量优良、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淘汰不利环保、落后、危及建筑安全的材料,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此外,健全建材市场的管理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厂家有相应的处罚制度甚至清退出建材市场的制度。

2.3严格规范工程施工工具的使用

施工时施工工具使用不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端正所有施工人员使用工具时正确的态度,使其在主观意识和思想上重视安全,熟悉工具的操作技能,明确施工工具使用不当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事故危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能正常使用的工具坚决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具坚决不使用、不适合的工具坚决不使用,使用事故发生的控制、减少和杜绝工作行之有效。

2.4加强质量执法管理

首先,对项目法人的管理。项目法人作为建筑工程投资者的代表,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主要责任。此项管理,是对施工合同的管理,避免涉及、施工等虚假合同的出现。程的验收也必须严格管理,一旦发现项目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其次,为了维护使用建筑产品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实行群众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如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吸引外界参与工程的监督,对已经确定建筑产品使用者的工程,要从使用者中选出有一定建筑知识或者管理经验的代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管理者可通过电话、信件等多种方式向相关部门告知施工情况、工程进度等,对于有突出贡献的监督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的建设与管理,正视现阶段建筑市场挂靠形式的存在,并切实引导这部分力量的健康发展。

三、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标准化和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必须使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标准化和建立起质量保证体系。所谓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简言之,它是一个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修订标准、提高标准的过程。没有高标准,就没有工程的高质量。标准和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质量体系按所处环境不同,可分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非合同环境下为了进行内部质量管理而建立,它是企业自身的需要。而质量保证体系则是企业在合同环境下为实现外部质量而建立。它是为了满足需方的要求,为需方提品的各种依据而进行的附加质量保证措施、程序证实检验和评定工作,使需方对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有效性得以确信,提高对产品的信任度。所有这些工作都要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在我国和国际上建筑业均处在合同环境中。以建筑安装工程为例,都是通过招投标取得任务、签订合同、由政府派出监督站、社会监理公司作为第三方,对企业提出外部质量保证要求。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1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因素

1.1人力资源因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控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因素。它始终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高层领导来说,应该具有较为科学的决策能力、还要拥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同时更应该具备对建筑施工项目超高的可行性分析能力;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从业人员来说,就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良好的道德水平,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的加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理念。

1.2环境因素。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都是采用的露天工作,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极易受到我国复杂的地质和多变的天气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制约和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关注外界环境对其的影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尽最大努力避免外界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应该尽力做好预防工作,来确保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安全。

1.3材料因素。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中,施工材料对其影响非常大。所以建筑工程企业要想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从而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工作: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严格遵照建筑工程合同中所要求的标准去选择材料,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准确掌握建筑材料市场的变化,最后选择符合要求的价格便宜且质量较好的建筑材料。

1.4设备因素。建筑施工企业以及建筑单位在选择施工设备时,应该要结合施工工艺、条件以及建筑结构形式一起来决定比较合理的施工机械设施。同时要确保从业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相关的施工设备,还要定期给施工设备进行保养,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应该及时进行维修和管理,最终保证建筑施工机械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2.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并对难点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写出应变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在施工前应做好各施工员、班组长的层层技术交底,并配备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质监部门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对于原材料的使用必须坚持先检后用,杜绝了不合格产品进人施工现场,以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2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控制

2.2.1施工项目环境调查

环境因素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且环境涉及到大自然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太阳光照等等,这些细小的方面常会决定了施工方案与操作技术的选择;若根据空间学角度看,每个施工工序都是环环相扣的,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把握好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以免破坏了下道工序施工的环境。另外,当工程施工处于温度过高、过低环境时也会给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严寒、炎热、梅雨等天气,工程单位必须要实施季节性施工保障策略,防止建筑物因较极端环境因素造成冻害、干裂、冲刷等问题。

2.2.2参加施工图设计与核对

项目部要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等专业进行施工图纸审核,图纸审核要注意专业之间的交叉和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征对各专业提出的施工图疑问进行整理,并将疑问递交项目业主及设计院。由项目业主召集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设计施工图交底会议,在会上由设计人员介绍设计意图,讨论各方提出的施工图疑问,由设计人员进行答复,形成会议纪要,作为施工的依据之一,这样可以解决施工图中各专业设计之间的矛盾、错误和遗漏,为建筑工程施工扫清障碍,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3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

建筑材料及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的好坏。在材料采购时要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资金保证和社会信誉的供货厂家,始终坚持质量求好不求差的原则,对购回材料要进行抽检合格后,才准使用。原材料控制首先要控制原材料进场关。当原材料到场后,对于钢材、水泥等和工业制成品,第一步要索取厂家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在确认实物与质量证明材料相符的情况下,外观检查合格,方可卸货下车进场。材料进场验收后,应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及监理规范要求,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采取正确的方式采集样品,并按规定送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必须退场,重新采购。

2.4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优化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造成现场管理复杂,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2.5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更主要的是需要有能力之人,带领施工人员顺利完成工程质量标准,所以说,这个有能力之人非项目经理莫属。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的决策领导会决定整个工程的优劣水平,一项错误的决定会毁掉整个工程,因此,项目经理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项目经理必须加强在政治、相关核心技术以及项目管理三方面上学习,从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再把经验运用到实践中。但是项目经理的素质提高了,如果施工人员素质低下,建筑工程仍旧不能满足其质量要求。工程的施工人员,是执行相关质量任务的实际操作人员,同时也是检查质量问题的骨干力量。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可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以及相关业务的培训,实践证明,凡是培训过的人员建造的工程,其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发生率远远低于不培训的工程。加强施工队伍的素质建设,不仅能加快施工进程,而且还能在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有力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

2.6加大施工质量的验收和监督管理工作

工程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两个方面。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工程项目建设转入使用或投产的标志。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的验收来控制工程质量,对每一个施工工艺流程各个阶段进行划分,确定具体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项完成以后都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9

关键词:质量检测;建筑工程;问题建议

1当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

建筑工程市场一向庞大,项目众多,参与建筑活动的人员多而杂,难以管理。近年来,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国家和建设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了一系列命令、文件规定,使建筑市场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沿着健康道路向前健康的发展。

1.1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各个环节都相对处于劣势;目前在检测市场所占份额约占20%左右。

1.2科研院校内部教学科研性质的试验室。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为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已总结了许多经验。

1.3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行政色彩的监督检测室。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并有行政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垄断行为的副作用使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

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阶段,应认真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如何才能成功转变成适应市场的规范化、正规化机构,并快速成长和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检查工作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有的问题急需解决,具体表现如下:

2.1检测市场十分混乱。虽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有法可依,但是由于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全面开放,以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市场化,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十分混乱。

2.2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是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2.3检测行业的技术门槛过低,造成人员技术素质较低。如现在实行的是见证取样,施工现场的见证人员不仅没有相应的资格,甚至有一些人员连最简单的常识都不懂,样品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所得到的数据与实际严重不符。

2.4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从目前情况来看,检测市场不管是否已经推向中介市场,建设部和各地建设主管部门都出台了各种文件和措施,规范质量检测行为,明确检测机构应当对检测数据承担法律责任,以保证工程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中存在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3.1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检测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检测机构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一旦检测行业真正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检测行业才可能真正的“做强做大”。

3.2重视人才的培养。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一旦国外同行进入我国,首先展开的就是人才争夺战。而我国的检测行业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另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培养人才,集聚人才,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稳定的职业检测团队,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3.3“专检”是工程质量检验的关口。“专检”一般是由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专业质量检查员人员实施;主要任务是对施工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验收,即是按“标准”规定去衡量受检工程,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性评定。

3.4“自检”是工程质量检查的基础。“自检”一般是由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实施;主要任务是对工程使用的各种原材料、构配件及其施工的各工序、各部位的建造过程按照施工操作工艺规程,进行自我检查或边操作边检查;将有关质量要求的误差控制在规定的限值内,亦称为“质量控制检查”。“自检”工作的着眼点是预防发生质量差错,检查应从最早、最少处开始,并持续在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之中。

3.5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在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检测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的法律责任,并独立承担质量风险责任。

3.6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试验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具体要做到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和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验单位进行检测。

4推动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4.1打破地域局限,树立服务观念

加大国有事业机构改革,打破地域上的限制,全面放开检测市场,使检测行业不单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检测行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应是大型检测机构与中小型检测机构有机的结合。伴随着我国开放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已成为必然。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以总包为龙头,分包为纽带,专业分包和劳务承包为依托,大中小检测机构协调发展的局面,或大胆尝试股份制的改造。

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以“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做惯了“检查团”角色的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4.2降低政策风险,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必须加强政策上的引导,大力推行检测行业类的标准规范与国际接轨,采用及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引进及采用国外及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人员的技术学习。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和权威性。然而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以降低检测行业在政策变动上所带来的风险。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篇10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设规模也日益扩大,但是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建筑工程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本文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策略

现阶段,建筑业属于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进步发展,工程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建筑行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包括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或者是监理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等。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针对问题,制定科学化的改进方案,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

现阶段,农民工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主力军,但是因其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甚至存在偷工减料以及片面追求进度的现象,最终酿成重大质量事故。此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相对缺乏,特别是重要行业管理型人才以及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1]。在建筑工程人才结构方面出现失调现象,而且布局不合理,大量优秀管理人员逐渐流失。再加上人才管理制度体系运行期间存在缺陷,使人才结构遭到冲击,主要表现为层次结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以及专业结构不合理。

1.2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在监理体制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监理费用相对较低,严重影响到监理行业的正常运行;其次是监理管理制度不完善,阻碍了相关监督权的实施[2]。最后是建筑工程的监理人才储备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尤其是既有管理才能又掌握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非常匮乏。

1.3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质量问题,第一,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在资质审查过程中不严格,造成资质不够单位流入到建筑市场中,再加上建设单位接受部分施工单位的贿赂,使得施工期间不敢管以及不能管,最终引发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第二,施工建设过程中在施工材料、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监督力度不够,尤其是不能对隐蔽工程实施严格的跟踪检查,带来诸多质量隐患。第三,建筑工程设计要求不严格,朝令夕改,从而使工程的施工单位经常返工,影响到工程质量。第四,建筑工程在竣工验收环节中的把关不严,从而使一些不合格工程可以蒙混过关,难以确保质量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

2.1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管理制度体系

科学化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工程质量安全的保障,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促进管理制度的尽快建立健全。首先,要建立相应的工程许可制度。并使其落实到实处。其次是完善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坚持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腐败行为,进一步净化建筑行业的市场环境。最后是健全工程监理管理制度,避免建筑工程建设的“一肩挑”现象发生,为建筑工程的质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2增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建筑工程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并形成齐抓共管以及上下一致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坚持四项质量管理原则,第一客户要求可以明确业务质量标准;第二建立工程质量体系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第三建筑工程的工作标准在于“零缺陷”;第四不符合要求的实际代价是工程返工带来大量额外成本。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问题,并将提高质量水平作为管理中心,建设工程质量文化,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的科学化质量管理。此外,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者还必须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把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执行与改进作为首要任务。

2.3加强工程建设期间的事中质量管理

对建筑工程实施事中质量控制管理,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控制工程的施工过程,将工程的工序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基础以及核心为基础和核心,并严格落实到各项施工工序的质量监督控制中。具体来说,要做到严格检查工序交接工作、对工程质量进行提前控制,在开展施工项目之前必须要有科学化的施工方案,施工材料应在试验结果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再应用,针对隐蔽工程必须要严格验收,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应做好详细记录。工程建设中的钢筋代换要符合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质量处理的复查管理,针对成品需由一定的保护措施,按照规范化手续操作步骤实施设计变更。

2.4强化建筑工程的事后质量管理

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应加强工程的事后验收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竣工验收资料的提前准备、做好初步验收以及组织自检工作、根据规范化的质量评定方法对工程实施质量评定以及合理组织竣工检验工作等。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借助监理管理人员下发暂停令,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停工整改,科学配合相关单位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确保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防止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以及系统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管理制度体系、增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工程建设期间的事中质量管理以及事后管理等措施,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卢秀生.浅谈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商业,2010(2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