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十篇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十篇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1:35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1

但事实上,长篇现代文在教材中占的比例实在是不小,而且随着年段的提高,课文内容的难度也在加深,最明显的就体现在选文思想内容的复杂程度与深刻程度上。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方法、教材处理等方面多下工夫,才能提高长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探索如何有效进行长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即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佳切入口”,这口子找准了,就能化长为短,化深为浅,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达到和谐统一,师生一起在阅读文本中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一、以“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切入口

在篇幅长、意蕴深刻的现代文中较多的是小说,小说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由于它塑造了具体感人的典型人物形象。“抓住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可以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思路更为明晰,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孙犁的《芦花荡》以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给读者以全新的抗战感受,用美丽的心灵描写美丽的芦花荡,给读者一个美丽的心灵体验。一老二小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也是作者选材的特定人物。抓住这些人物,带动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如“月夜行船”让学生感受到的是老头子在一桨一桨地向读者传递热爱生活的喜悦心情;"嬉水谈笑"让读者体会到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女孩的天真和老人的悠闲;“剥蓬斗敌”展现了老人的镇定自信和大智大勇……由此铺垫,学生就能看到战争中的中国人是多么勇敢乐观。所以教师可以抓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以点带面,完成此类文章的教学。

二、以“学生初步的阅读体验”为切入口

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从学生的直觉思维出发,从整体把握人手。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先让学生读课文,而后谈谈自己对整篇文章的初步阅读体验。学生的体验经常是多种多样的,有从文章的情感出发,也有从文中的人物形象人手,还有对文章的语言风格的感悟。这种初步的感悟往往可以成为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切入口",牵一发而带动全篇,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

鲁迅的《故乡》篇幅长,内涵丰富。倘若“切入口”没找好,那么势必讲解起来费时又费力。我校郑老师在执教这篇文章时,就选择在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后,让学生谈谈阅读体验。有学生谈到“读出闰土的变化”,有学生说“读出了‘我’和闰土之问的隔膜”,还有学生说出了大白话“闰土的生活真穷啊”,也有学生在基于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说“读出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教师就利用那一句大白话做文章,抓住一个“穷”字,请学生在文中找出着墨故乡贫穷的语句。进而解决“为什么贫穷?”由此引向“我”的思考,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环环相扣,我们不禁为郑老师敏锐的判断力而拍手称好。可见把“学生初步的阅读体验”作为阅读的切入口,能够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做到驭繁于简,深文浅教。

三、以“学生的质疑”为切入口

新课改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理念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阅读看做是学生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布鲁巴克说得好:“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的疑问往往可以成为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抓住这一突破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价值取向;课堂教学

1.前言

初中课程教学中,语文课程是较为基础性的一门学科,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表述能力和认知能力。与此同时,初中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价值取向,既要培育民族文化肌理、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文化,又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起准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本文就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2.通过课堂教学来传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涉及到广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倘若能够有深刻、独特、高尚的理念来鼓舞人心、来照耀人性的光辉。那么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必将会更有魅力、更有趣味、更有价值。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就通过生动的语言将一位伟大的老父亲形象印入人心,以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内涵丰富、描写细腻,这篇文章实际是在给初中生灌输中华民族的“孝道”的价值取向。

3.通过课堂教学来传递爱国主义精神

3.1立足课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材,其中有一些反映各族人民勇抗外辱、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一些反映祖国物产丰富、山河壮丽,有一些反映祖国美好的今天,还有一些反映祖国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当然,还有一大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作者,如都德、光未然、杜甫、、鲁迅、范仲淹、文天祥、辛弃疾等。这些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景、美的情,都构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务必要立足课本,让学生对这些文章的历史背景、写作风格、时代背景、作者经历教学详细地阐述,既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2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及激情诵读来诱发学生爱国之心。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列入的文章基本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动情,那么必然会激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要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及激情诵读来诱发学生爱国之心,不能简单说教。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授《黄河颂》一课,以诵读为主,教学设计如下:朗读磁带播放(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整篇作品的感情基调予以把握)――学生自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到黄河的英雄气魄)――赏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整篇作品的美点予以找寻)――配乐朗读(在音乐的陪伴下,让学生将感情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进行表达)。通过这一系列的反复诵读中,学生往往会对整篇作品的精髓进行准确地掌握,声情并茂、以声传情,能够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读出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读出黄河的磅礴气魄。再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授《芦花荡》时,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讲到日本鬼子的种种恶性时,笔者情绪激昂、挥舞拳头;讲到女孩的苦难时,笔者声音低沉、双眉紧皱;讲到老革命者惩罚日本鬼子时,笔者又忍不住喜上眉梢、嘴角上扬。通过这些肢体语言能够深深地感染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情感诱发让学生、教师、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在这些学生的心田慢慢扎下爱国主义情感。

4.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教学领域中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信息技术整合,不是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或辅助教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多重交互、自主探索等学习环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整合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给学生一个色彩缤纷、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多方位、立体式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语文问题的强大工具,进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性的、现实的语文活动中。”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教学手段,还是全方位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达到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利用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由于多媒体教学既不会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又能够将教学过程用动画、声音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够让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直观,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初中语文课程中有许多文章是描绘祖国如画风景,如《大自然的语言》、《济南的冬天》、《看云识天气》表现天象美,《晋祠》、《苏州园林》展示园林美,《春》描绘生态美,《桂林山水歌》描绘山水美,而光用语言是很难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通过信息技术则不然,可以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打开心灵的橱窗,探幽寻美、饱览名胜。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让学生能够热爱祖国优美的山川、富饶的土地,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第二,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做好相关信息搜集、信息整理的工作,在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将所收集的信息资料与老师、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才能够提升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为学好初中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血脉中有着中国人的根。。正因如此,初中语文教师更要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应该利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这块阵地,把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贯穿其中。

参考文献:

[1]张文来.浅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22(05):130-134.

[2]立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探微[J].淄博师专学报.2009,19(02):167-170.

[3]梁金连.浅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2(06):122-124.

[4]丁让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谈[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0(02):109-114.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3

何谓“比较”?何谓“对比阅读”?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原则,最重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比较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将两篇或多篇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比较阅读教学法的基本要领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求异,在阅读比较中加以鉴别,在比较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力。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让学生在相同主题不同课文的“同中求异”比较阅读中,提高阅读鉴赏力。

在人教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体裁相同的主题不同的课文,如果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阅读,就能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这类课文的能力。

如人教七上第三单元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同是描写自然美景的,且都出自名家之手。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将它们进行比较阅读。在学完《济南的冬天》后,就让学生“同中求异”。我启发学生,这两篇虽都以精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美景,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并要求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各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发现:在内容上,《春》是描绘动人的春景;《济南的冬天》描绘的是济南在北方独有的温晴。在文章构思上,《春》一课,作者抓住春景的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春天,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在“绘春”部分中还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等五幅图景。而《济南的冬天》一课布局谋篇井然有序,文章紧扣“温晴”的特点,开头一段作者写济南的天气,拿北平、伦敦、热带与济南的无风声、无雾、无毒日进行对比,突出济南的“温晴”。而后转到对济南冬天山水的描写。写山,先写阳光普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写水,作者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济南鲜亮明艳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在表现手法上,《春》一课,融情于景,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济南的冬天》一课则是通过情景交融,直接抒情,创设情境,抒情、虚实相结合,以及多种修辞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样的对比教学,学生不仅对两课内容及特色了然于心,而且鉴赏写景类文章能做到胸中有法。

二、让学生在不同主题同一作者作品的“异中求同”比较阅读中,提高阅读鉴赏力。

在人教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作品,但都出自同一作者之笔。让学生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就能探索出作者的思想倾向或写作特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都是鲁迅的作品,我让学生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异中求同”,即找出这些不同作品的共同之处。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体会到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看出作者从小就萌发了反对封建教育思想,故而后来能写出《孔乙己》这样的揭露封建制度毒害性的典型作品来,还从中看出作者希望旧制度、建立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再如《春》、《背影》等作品都出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之手。这是两篇不同主题的文章,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便能使学生了解朱自清的散文特色。我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在“异中求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亲身体验到了朱自清的散文特色:主题讲究一个“美”字,一个“真”字:春的美景,父亲的美好心灵;对春真切的爱,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观察角度讲究一个“独”字,一个“细”字:角度独辟蹊径——“背影”;观察细致——春草、春雨……乃至“春早人勤”。结构讲究一个“缜”字,一个“眼”字:构思缜密——盼春、绘春、赞春,以背影结构全文;抓住“春”眼,写春的各种特征,抓住“背影”这一文眼,四次点到背影。描写讲究一个“法”字,一个“画”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春,运用描写等表现方法写背影,从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鉴赏效果。

三、让学生在不同作家的同体裁课文的“求同求异”比较阅读中,提高阅读鉴赏力。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相当一部分教材体现了“孩子们凭形状、色彩、声音的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美学要求,使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训练中欣赏美的事物,得到美的享受。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袁宏道的《满井游记》都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名篇,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代表作。抒情言志是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但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不尽相同,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两篇游记在表现手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在景物描写上。《小石潭记》在描景绘物上,采用了穷形尽相细致描摹的手法,做到以形传神。写“潭水怪石、青树、绿藤”是静态,“蒙络”和“翠漫”是动态,动静结合,寓有诗意;写潭上景物,小溪“斗折蛇行”是动态,作者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摹形拟态,笔锋精巧入微,工细精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满井游记》在景物描写上和前者截然不同。作者主要抓住自然景物中同自己感情密切结合的某些特点尽情勾勒、渲染,以求写意传神。在作者笔下,山俱倩女之体态,水富闺秀之情意,花有美人之容貌,柳含西施之娇羞……作者简练、生动、形象的文字,清新流畅的文笔,巧妙地把自然景物的特征同自己的审美感受融为一体。这样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了作品鉴赏力。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五字自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46-02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具有较高的语文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创设的“五字自学法”,略谈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谓“五字自学法”,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初中生语文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知、学、赏、练、创”五种自学语文的方法或五个教学环节。

1、知,即感知、了解、知道。学习每篇课文伊始,先让学生用速读(浏览、跳读、扫读)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和写法有个大致了解、初步认识。知包括知文体、知作者、知内容、知结构、知写法、知人物塑造等内容。

知文体,即了解课文属于什么体裁。知道文体,学生便于根据文体特点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

知作者,即在初读课文时,大致想想作者是何时何地人,有什么主要作品,再查查资料,问问老师,以便知人解文。

知内容,即看课文写了何时何地的何人何事何景何情,表达了什么思想见解,阐说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等。

知结构,即大致看课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还是分总或总分结构,是顺叙还是倒叙等。

知写法,即大致感知课文采用了什么写法。

知人物塑造,即初步了解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作者用什么手法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等。

让学生学会“知”,可训练学生快速感知文章、快速获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其阅读、理解、欣赏文章的水平和持续、终身的发展。

2、学,即学习、掌握,就是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理解、掌握课文有关知识、写法和语言。

学,包括学字、学词、学内容、学构思、学结构、学写法、学语言等内容。

学字,即学习掌握课文中生字的音形义,读准课文中异读字、多音字的音。

学词,即学习掌握课文中不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其特殊意义及感彩,积累优美词语,学会其用法。

学内容,即通过熟读理解课文内容,较准确地把握课文主题、感情及蕴含的意义或哲理。

学构思,即学习课文的构思方法,把握课文思路,并能借鉴运用。

学结构,即学习掌握课文巧妙而独特的结构技巧,积累结构知识和结构文章的经验。

学写法。每篇课文大都带有典范性,其写法都有新颖独特之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积累

有关写作知识和技法,丰富写作经验,不断培养运用意识。

学语言。任何文章都是语言的艺术。学习和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最根本任务。

课文语言具有表情达意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审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吟诵玩味体悟积累,以不断丰富其语言宝库,培养其语言素养。

3、赏,即欣赏、赏析。赏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语言艺术享受的重要手段。只有欣赏,才能真正体悟文章的妙处;只有欣赏,才能进入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境界。赏包括赏妙词佳句、赏优美意境、赏深刻哲理、赏典型形象等课文中所体现的各种美。

赏妙词佳句。语文课文之所以能成为典范的学本“例子”,就因为其语言具有音乐韵律美、绘画色彩美、结构建筑的对称美或错落参差美、修辞美、风格美等特点。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品赏课文的优美语言,不但可培养其语感,而且可以培养其语言审美能力,提高其锤炼语言的认识能力和自觉性。

赏课文中创造的优美意境。初中语文课文,不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无不描绘色彩斑斓的生动画面,无不创造优美感人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尽情欣赏这些意、象、情、境构成的优美意境,不仅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而且可使学生体会到文学语言的无穷魅力,增强学好语文的兴趣和自觉性。

赏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初中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或借事寓理、借形说理,或借物喻理、设譬明理、警言论理的文章。体察赏析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能培养学生感受哲理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和经验,懂得许多人生道理。

赏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初中语文课文里有许多塑造得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如韩麦尔先生、白求恩、无名战士、愚公、法国女人等。指导学生赏析这些人物形象,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百态,增强热爱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思想感情和情操,完善高尚人格。

初中语文课文里还有诸如结构美、故事美、理想美、道德美等许多美的因子,都可作为学生赏的对象,通过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高尚人格和对文章学、写作学、语言美学的领悟欣赏能力。

4、练,即训练和练习。练就是让学生亲自进行反复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练包括练读、练背、练赏、练作等内容。

练读,即在课内课外进行大量朗读吟诵课文的实践,包括有声的朗读和无声的默念。读是中国语文教学法的优秀传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练习,让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练背,就是将一些名家名篇尤其是古诗文让学生口诵心记,烂熟于心。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段,让其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而且会使他们受益一生。

练赏,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进行文章赏析的训练,前文已述,再不赘言。

练做,即做各种练习题,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课后练习和练写短文、读后感、日记等。

练是学生获取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措施。教师在教学中要巧设练习,尽可能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加大练的力度,使学生在反复的语言训练中学习语言,理解积累语言,掌握运用语言。

5、创,即创新、创造。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是指在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教学指导下,学生创学、创思、创问、创答、创写的立体多功能语文创造能力训练培养活动。

创思,即创造性思考。有思才有悟,有思方能进。创思是一种多向性、逆向性、立体性、独创性的思考。

创思可增加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广度、深度和层次度,提高学生判断理解能力。

创学,即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是一种不在教师强迫命令下的自主自觉自愿的打破常规性的学习。坚持创学训练,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品质、意志品质和独创品质。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提问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从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不同语文教师有着不同的提问方法,如果课堂提问老是停留在肤浅表面,提问次数频繁,重复性问题过多,提问时机不正确,问题教育针对性不强、趣味性不够等,不仅不会达成预期教学效果,反而还会引起学生反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事实上,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技巧性和难度性要比其他学科都要强,不仅因为语文学科里面含有众多需要教师深刻思考、理解和体悟的人生哲学和文学素养,还因为语文学科艺术性、综合性强。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充分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进行有效的提问。

一、提高课堂提问的巧妙性、趣味性

初中语文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复杂多变,这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只要教师深入挖掘课文中各种思维问题因素,并提高其提问的巧妙性、趣味性,就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的。一方面,教师设计问题必须围绕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从而让学生理解课文核心和关键知识点。如《晏子使楚》一文中,教师就可以设计问题:晏子为什么要出使楚国,楚国为什么不让晏子从大门进,如果晏子从狗门进有什么后果等。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现象的例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事物相对性思考能力,也有利于让学生理解晏子成功完成任务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设计问题也要难易适中,这样才能够巧妙引起所有学生兴趣,避免他们因问题过难而产生畏难情绪,使他们努力思考成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自信心。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如何,他是怎样善变的,原因在哪,其善变特征有哪些,作者塑造变色龙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等,并让学生自主挑选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主题思想和课文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启发性

语文学科艺术性强,为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语文学科的艺术魅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色,使提问更富于启发。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还能够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和艺术情操。如钱梦龙先生在教授《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中“遗”和“孀”这两个字的含义时,就巧妙运用了艺术性提问,他设置好相应的教学情境后,就提出问题:“愚公邻居,那个七八岁小孩帮助愚公挖山得到了他爸爸的首肯?”学生刚开始会摸不着头脑,通过全篇通读和课文注释就豁然开朗,认识到那个小孩没有父亲。充分理解并掌握了“遗”和“孀”的含义。又如,鲁迅先生的文章一般都很有深意,也很有启发性,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设计课堂提问。《孔乙己》一文中,文中最后写“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不妨提问,“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大有深意,为什么作者说孔乙己大约死了,为什么又说的确死了?”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和所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就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用看似矛盾实际精辟的语言充分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扭曲和罪恶。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这篇文章中还有没有这样体现出文章主旨思想的句子,通过这样纵横分析比对和思考,就能够让学生深入地、透彻地理解文章主题思想和内容精髓。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时效性、层次性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语文课文并非从头到尾感兴趣,每篇课文都有学生感兴趣的关键部分,因此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探究教材,结合学生心理,掌握学生感兴趣的点,准确抓住课堂提问有利时机,如文眼、关键、矛盾、细节、空白等,适当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如《三峡》一文中,其文眼和关键细节都在三峡的险峻上,学生一般不容易理解课文中三峡险峻形势和优美景色是如何展现出来的,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从哪里看出三峡险峻或者景色优美的,让学生由文到图来理解和认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和意境,还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问后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反应时间,因为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回答后才能够更深入理解问题本质,得出正确答案。

四、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充分结合课文重难点,不断挖掘提问有效时机、方法和素材,充分融入个人教学特色,才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燕.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4).

[2]陈革慧.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9).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6

关键词:诗文教学;民族自豪感;思想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05-01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潜在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有待于教师引导学生去开发并挖掘。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悟热情,则不但能体会到古诗文美妙精辟的语言魅力,更能领悟到其中蕴涵深邃哲理和深沉的情感,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带给我们的荣耀和自豪。更好地实现文道统一,以及新课标理念下的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目标。所以,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中应注重挖掘其中的德育内涵,使“文”与“道”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具体思路和方法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三、培养学生珍爱生活珍惜感情的心理品质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7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我们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再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方面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的途径和方法:

一、文章标题的比较法教学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大类:①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②点明文章的中心;③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分析,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如我在教授《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这四篇课文时,就将这一组题目作了比较,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使学生明确下列问题:①四篇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令(春、冬、夏、秋);②四篇文章的标题都揭示了基本的表现手法——绘景抒情;③四篇文章的标题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了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从时间上看,可以从初春写到暮春,从空间上看可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从时间上看,可从初冬写到深冬,而空间上,只能写山东济南市;《海滨仲夏夜》,从时间上看仅限于仲夏的夜晚,而空间上看只限于海滨;《香山红叶》,时间限定为秋天,空间限定为北京香山,且主要的表现对象应为“红叶”。

二、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法教学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型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两篇均属课内自读课文,我就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读提示”,然后辅导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一个对比表格,内容有:“事物特征”“说明重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上课时只抓住说明的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故宫、人民大会堂这两座建筑的不同特点,而且只用了一课时的时间,解决了原本两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三、不同体裁课文比较法教学

同一类型的内容,因体裁不同,其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理解体裁与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常引导学生将内容相似而体裁各异的课文进行比较。如在教授第三册《蜘蛛》《春蚕到死丝方尽》时,我就先让学生回顾第二册的散文《荔枝蜜》中有关“蜜蜂”的一段描写,然后导入新课。通过比较法教学,学生对说明、描写、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在不同体裁中的作用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四、思想内容的比较法教学

“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教学还能强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如教授《短文两篇·陋室铭》一文时,我指导学生将之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梅岭三章》进行比较,组织学生反复讨论有关刘禹锡提出的“德馨”问题,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清廉固然要,但要以“国”为重,要居安思危,不能只安贫乐道。也明确了:不同时代,德的标准是不同的,当今社会我们提倡的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五、文章结构的比较法教学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采用什么结构,要取决于文章内容。一个完美的艺术结构,是最能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而且是最能引人入胜的。在教学中,我对结构精巧的文章常常爱不释手,总要引导学生到精巧的艺术殿堂里去领略一番。如《驿路梨花》一文中所表现的内容是“学雷锋,做好事”。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引导学生将顺叙与倒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领略完美的艺术结构,明确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用意是使文章曲折、委婉、悬念叠起。

另外,还有句子和词语的比较教学等,其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比较法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学生方面,以提高学习效果为最终目的,要把教与学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师在实施比较法教学时应特别注意坚持“参与式”教学。比较法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广泛参与之上的,要为学生留有“教学空白”“教学间隙”,让学生驰骋其间,比较法教学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8

【关键词】课本;学生;写作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在写作方面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但是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过重,沉重的考试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涉猎课外知识。尤其是农村中学,通常学校的图书馆只对教师开放,即使对学生开放也是很有限度的。因而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写作时词汇贫乏,语言的组织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其实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初中语文课本尽量解决学生的阅读与积累问题。因为初中的语文课本中不少篇目是经典名篇,文质兼美。在范围方面,涉及古今中外;在内容方面,很多篇目的立意、内涵充满了智慧与哲理,不仅给我们以艺术美的享受,而且使我们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如果在进行课本教学时,注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利用学生在课本教学中已经形成、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影响和解决写作问题,一定能使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表现力增强。那么如何以课文教学促进作文教学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

一、进行课本教学时,教会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写作时抓思路的习惯

讲课文时理清文章的思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条理性。在阅读教学中理清文章的思路,就为写作文时理清思路打下了基础。

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的途径很多,我常用的是提问法。例如在教《济南的冬天》时,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往往能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写了济南的冬天中的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初读课文以后,就对课文的思路有了总体的把握。经常这样训练以后,学生在写作时也会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来确定自己写作的思路。

二、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文体特点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利用固定程序训练的方法,让学生熟悉这种体裁的特点,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规律。比如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篇章教给学生。如记叙文的特点、记叙的要素、记叙的分类、记叙的顺序、记叙的各部分都为中心服务,尤其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在文中揭示中心。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结尾都揭示中心。说明文的阅读程序可以规定为:①找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②理清说明的顺序;③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④分析用得准确的词语或代词的指代对象。小说的阅读程序可以规定为:①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情节;②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分析小说中环境的作用;④归纳小说所表现的主题;⑤深入分析重点段落或关键词句。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对于每一种文体的要素、特点就有了基本的了解,避免了写作中出现的几种文体杂糅的现象。

三、学什么题材的文章,就启发学生模仿写作此类型的文章,达到牢固掌握此类文章的特点,提高写作此类文章能力的目的

例如教《背影》《我的老师》等写人的文章时,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写人的知识:怎样选取典型事例,怎样安排选材的详略,怎样运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的特点,怎样才能表达出真挚的感情等。结合课文的实例,再经过这样一番的指导之后,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学写《我的×××》之类的写人的作文,学生就不会写得空洞、枯燥了。其他题材文章也是如此,如学了写景的散文《春》《济南的冬天》后引导学生写校园的秋景、家乡的春景等;学了《苏州园林》后引导学生写《我的校园》等。

四、通过学习课文选材角度和写作特色,以此运用到写作中

学生之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社会阅历低,生活枯燥,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干瘪、不生动。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细微之处见真情”?因此,我在教《安恩和奶牛》时就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即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后来在写《我最难忘的人》这篇作文时,不少同学都学会了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如通过写自己与最难忘人之间发生的各种事情;通过写与打工的父母一起过中秋节反映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等等。学生学会了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并且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并且使学生就事论事、不知怎样深化作文中心的现象有所改善。

五、通过课本教学扩大学生阅读面,广泛积累写作素材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9

一、“民间道教”和“上层道教”

在我国道教研究学界,素有“民间道教”与“上层道教”的划分,学界对于两者的主要区别也有较为一致的看法:一般认为,民间道教即鬼道或巫鬼道,大致源于先秦时期的神仙传说,并杂糅商周时代崇拜鬼神、巫祝之事与占卜之法以及汉代以来的谶纬学说等,其主要代表为汉代张角的太平道与张鲁的五斗米道,如《三国志・张鲁传》云:

光和中(公元179-184年),东方有张角……,角为太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

从这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太平道的基本形态,其领袖人物手持九节杖,即象征权力的手杖,这是依据《太平经》将“道”分为九度的说法。符,指符水,符水治病。《太平经》中有关于重复之字即复文神奇作用的记载,“复文”是道教最早的神符,张角教人用美酒配合写有重复之字的神符一起吞下,用来治病。咒,指神的言辞,在《太平经》中有关于天神之言语下漏凡间,被修道之人得到,后用其召唤神灵,为人治病的传说。而叩头思过,《太平经》中亦有记载,如果人犯了过错,应该在旷野之地四面叩头从而与天地沟通,得到赦免。可以看出,这种民间道教信奉的是《太平经》等早期道经,其所用方法都是经书中记载的比较简单易行且花费较小的方法,所以适合在下层民间流行。张角的太平道后来转为黄巾起义而被镇压,接着兴起的是以张鲁为代表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以《老子想尔注》为其最重要的秘典,与太平道相比,它的组织更为严密,道规更加详细,不过依然是采用符水治病、在静室叩头思过等比较简陋甚至粗俗的方法,所以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一起被划分为民间道教。

至于上层道教,学界一般称为仙道或方仙道,源起于东汉晚期活跃于仕宦豪门之间从事养生理论和方术探索的方士,其早期代表人物是东汉的魏伯阳,其集大成者是东晋的葛洪。魏伯阳的主要著作是《周易参同契》,其主要主张是将炼丹术与《周易》结合,并借鉴黄老和谶纬学说,创造出一套独尊炼丹之道而反对其他宗教方术的道教修炼方法。《周易参同契》对后世道教影响极大,被称为“丹经之王”。葛洪《抱朴子内篇》中以“还丹金液”为核心的修炼之法基本就是继承于此,不同的是,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将前述太平道、五斗米道中的符水、神咒、练气等方法统统视作旁门左道,而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更为包容博取,一方面以“还丹金液”为尊,一方面广泛吸取早期道教的各种方术,这也正是《抱朴子内篇》集大成的表现之一。总之,我们可以看出,以魏伯阳、葛洪为代表的贵族神仙道教,其修炼方法主要为炼丹术,而炼丹术所需的原料如朱砂、水银等,绝非一般百姓可以负担,所以成为社会上层统治者乃至帝王的专享,这也就是它被称为高雅的贵族神仙道教的原因。

二、神仙信仰形态的转变

笔者认为,无论是相对粗俗的民间“鬼道”,还是奢侈高雅的贵族“方仙道”,都自有其独到、深刻之处,亦各自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和信仰方式,它们的内容、形式、教规、教仪等各有特色。然而,如果我们仅仅从这些方面对民间道教和上层道教进行区分,便只是停留在了对社会现象进行区分的表层,而没有深入道教作为的深层问题。葛洪《抱朴子内篇》作为将民间道教提升为上层道教的代表著作,其与前期道经的分野,绝对不仅仅是修炼方法等表层现象,而是涉及了道教神仙信仰形态的根本演变问题。

《抱朴子内篇》之前的早期道教神仙信仰,其相互之间虽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河上公章句》中的“不死之道”更偏重养生与治国,而《太平经》中的“太平气”更偏重神授天授等宗教神秘主义。但是,从神仙信仰的形态看,它们是完全一致的,即这些早期道教的神仙信仰都是在一种质朴、原始的状态中被直接给予的,而他们的信仰者对信仰内容的接受也是被动而缺乏反思的。如《汉书》中有关民间道教第一本经书《包元太平经》的相关记载:

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下教我此道。

这段引文的意思是说,汉成帝时齐国人甘忠可伪造了《天官历》和《包元太平经》这两种道经共十二卷,主要内容是宣扬汉朝正当天地更始的交点,应该重新领受天命。而为了使这两本伪造的道经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甘忠可并没有从理论思想层面加以论证,而是直接抬出了“赤”,也就是汉代神仙家称颂的仙人宁封子,指出这两部道书是宁封子受天地之意而下教世间的神道,因为汉家自认属火德,所以甘忠可将宁封子称为“赤”。那么,既然这是自天下降的神书,它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当然不容置疑,在下的君主和臣民只有领受的资格,而没有反思的权力。《包元太平经》在今天已经亡佚,但这一套天降神授、被动接受的思路,却被后期《太平经》及以其为核心的太平道,和《老子想尔注》及以其为核心的五斗米道等民间道教承袭,如《后汉书・襄楷传》中描写张角和他所凭的道经时说道:

初,顺帝时,琅琊宫崇旨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后张角颇有其书。

引文的意思是说,后汉顺帝时,琅琊一地的长官觐见,献上了他的老师于吉在曲阳泉水边得到的神书一百七十卷,这些书都写在白色的生绢之上,每篇的题目用红色书写,兼有青色的标签,行与行之间用红色划分,所以命名为《太平青领书》。该书内容杂糅阴阳五行和巫术,顺帝时的官员认为此书荒诞而没有依据,所以只是收藏起来而没有推行采纳。再后来,这本书为太平道的领袖张角所拥有,并得到了应用和发挥。显然,张角之太平道领袖地位的确立,是因为他得到了当年于吉在泉水边得到的“神书”,而这套神书的神秘性和不可置疑性首先表现在其书写材料、书写格式的特殊性上,至于其内容乃至义理的讨论,引文中则只字未提。综上可知,没有反思的行为,而只是直接、被动接受,便是早期道教的神仙信仰形态。这种形态是朴素的、混沌的,缺少人的理性思考,自然漏洞百出,经不起逻辑推敲。

葛洪《抱朴子内篇》所确立的上层贵族道教,与上述早期民间道教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抱朴子内篇》的神仙信仰系统建立在反思、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从而第一次在思想深度上和信仰形式上开启了道教神仙信仰的新境界。

三、《抱朴子内篇》的“集大成”与“划时代”

《抱朴子内篇》博采众长,内容丰富,从“玄一之道”的阐释到神仙实有的论证,从炼制金丹的方法到道教各派修炼方术的扬弃与总结,可以说在神仙信仰方面无所不窥,又系统深入。不过,这只是《抱朴子内篇》的“集大成”,而不能说明它的“划时代”。毕竟,其中的很多方术和理论,在前期道经中已有了或零散或详细的记载。《抱朴子内篇》的划时代性,不在于葛洪归纳和提炼了哪些理论方术,而在于葛洪是如何提出这些理论和方术的。笔者认为,葛洪的提出的方式可以概括为“反思性的问答式”。

在涉及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从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这一角度来谈一谈有关反思的问题。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不同,在于人有理性,而理性的最直接体现,在于人可以反思。举例来说,一只猫在吃饭的时候,出于本能,猫知道它正在吃饭。而一个人在吃饭,除了出于本能知道自己正在吃饭以外,人的理性体现在“我知道我知道自己正在吃饭”,也就是说,对于“我知道自己正在吃饭”的这种意识本身,人是可以跳脱出来进行反观和思考的,这便是笛卡尔所谓的“我思故我在”。有理性,有反思,于是人类才得以构建伟大的精神世界。再看《抱朴子内篇》,除了开篇《畅玄》提出全书理论核心及其《金丹》《黄白》《仙药》等专门讨论修炼方法的少数篇章外,从第二篇《论仙》开始,一直到末篇《祛惑》,整部《抱朴子内篇》有接近八成的文章,都是以“或问曰”“或人难曰”,即有人提问或发难,以及“抱朴子答曰”,即抱朴子做出回答这样反思性的问答形式展开的。这里以《论仙》篇的两轮问答为例:

或问曰:“神仙不死,信可得乎?”

抱朴子答曰:“虽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毕见焉。虽禀极聪,而有声者不可尽闻焉……况列仙之人,盈乎竹素矣。不死之道,曷为无之?”

如上为第一回合的问答,也是《论仙》的开篇首问――有人问道:“神仙不会死亡,这真的可能,真的可信吗?”很明显,这样一个问题,并不是在下的凡人对至高的神人提出的谦恭的请教或求援,而确实是正常的有理性的人在面对“神仙实有”这一主张时最普遍的疑问,也是所有“神仙实有”论者必须要面对的最为棘手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质疑,抱朴子的回答是这样的:“人们纵然有最好的视力,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有形物体都一一看清;纵然有最灵敏的听觉,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声音都闻于耳内……何况是已经超越人间而长生不死的仙人,关于他们的记载自古以来就充斥于典籍中,那么关于长生不死的道术,又怎么可能是不存在的呢?”如上一番回答,同样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人以玄妙的语气对在下凡人所作的类似布道的启示,而是实实在在从人类认识的基本特征出发,由近及远,层层推进,征引史籍,最后证明“并非没有看到、没有听到的便是不存在的”这样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以人类理性思考的能力来看,要彻底说服一个人去接受一套理念,必须经受种种质疑,并逐一驳倒方可,于是便有了下文的第二轮问答:

於是问者大笑曰:“夫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故不可为者,虽鬼神不能为也;不可成者,虽天地不能成也。世间亦安得奇方,能使当老者复少,而应死者反生哉?愿加九思,不远迷复焉。”

抱朴子答曰:“夫聪之所去,则震雷不能使之闻,明之所弃,则三光不能使之见……有生最灵,莫过乎人。贵性之物,宜必钧一。而其贤愚邪正,好丑修短,清浊贞淫,缓急迟速,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乖矣。何独怪仙者之异,不与凡人皆死乎?

这一轮的问答一直持续至《论仙》篇结束。在这一番较量中,提问者提出的疑问更加尖锐,抱朴子所做的回答和征引的事例也更加丰富,因为篇幅所限,上文仅摘出最具代表性的句子加以说明。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问者大笑”这个细节,这是一个完全不惧神仙权威,敢于质疑,甚至不得到最具说服力的答案便不罢休的提问者的姿态,这在葛洪以前的道经中是从未有过的。以《太平经》为例,《太平经》中也有很多神仙观念是通过问答的方式提出的,然而那样的问答只是形式上的问答,是“神人曰”即神人说和“真人稽首”即真人叩首信服的状态展开的。也就是说,“神人”是在高高在上的颁布者,“真人”是虔诚在下的领受者,“真人”的问并不是真的质疑,更谈不上提出具体的问题或者发难,他的提问只不过是为了引出“神人”权威性的关于“神书”或者“天书”的颁布,这种颁布也不是针对问题的回答,而是一种自上下降的宗教仪式,有了这个仪式,宗教典籍才具备了神圣的光芒。《太平经》的这种仅限于形式的问答,自然与人类的理性和反思无关,不过,对普通道教信徒来说,神仙实有本身就是不证自明的,因为它是一种“信仰”,对某种东西的“信仰”,应该是一种本质上没有根据的、不可论证的,但依然使人充满力量、可以依靠、感觉充实的精神行为。但是,对于道教神学体系的建构者葛洪来说,神仙的存在问题却是不能回避的,必须直面并且予以解答,只有解答了这个问题,证明神仙实有和仙道可学,《抱朴子内篇》后续提出的一系列修仙方法才不至于沦为空谈。葛洪的开创性就在于,他没有选择前期道经那种不容置疑的、地位不平等的“颁布――领受”的形式,而是让提问者大笑进行挑战,让回答者进一步知难而上予以反驳和论证,这便是所谓的“反思”。这里,提问者和回答者的形象都是葛洪塑造的。这就说明,作为道教神仙理论的构建者,葛洪不仅有神仙信仰(类似于上文举例人知道自己在吃饭),而且对这种信仰进行了反思(类似于上文举例人知道自己知道自己在吃饭)。有了反思,才有了提问者一问再问甚至大笑的解构,更有了回答者不畏挑战的层层反驳,从而建构起一套逻辑更加完善的神仙理论体系。

再回到上述引文本身,问话者不以为然地大笑道:“凡是世事有始必有终,有生必有死。……所以凡不可能办到的事,虽是鬼神也无能为力,人世间哪有什么奇妙的方药,能使人返老还童,死而复生呢?所以请你多加思考,迷途知返。”以上是问话者的进一步质疑,可以看出,问话者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所举事例也是公认的常理,甚至到最后劝说抱朴子迷途知返,放弃修仙。从这种反思的程度之深、路径之远,确实可以看出葛洪思维的周密性和为了论证神仙实有的一片苦心。

那么,抱朴子是如何应对这样的大笑和劝说的?他的回答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倘若人丧失了听力,即使是震天雷鸣也无法听到;倘若人丧失了视力,即使是日月光辉也无法看到。……人是最为灵秀的,然而,人的贤达、愚钝、邪恶、正直、美丽、丑陋、贞洁、等等差别之大,有如天壤。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质疑仙人的特异性,否认仙人可以不同于凡人而永远不死呢?”这一番回答可谓逻辑严密,广征博引,精彩绝伦。抱朴子再次站在与提问者平等的角度,从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认识的局限性入手,扩展到天地万物中超出常理的特例的存在,再具体到同为万物灵长的人类的性格、外貌、品行的千差万别,最后推导出结论:仙人是确实存在的特例,不能因为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而否认仙人的特殊存在。

在《抱朴子内篇》的其他篇章中,类似《论仙》篇的一问一答形式大量存在,基本都是围绕神仙是否存在,神仙是否可学等问题展开的反思和总结。经过这样的总结,早期民间道教中朦胧、神秘的神仙信仰升华为一套体系较为严谨,经得起逻辑推敲的完整神仙思想体系。早期道教洗去了“巫术”“迷信”“鬼道”等民间较为粗俗的标签,光明正大地跻身于上层阶级,并为整个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因为它是一种既有核心信仰又有修炼法门的神仙道教理论体系。如此一来,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便开辟了我国道教神仙信仰体系的新境界。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篇篇10

【关键词】话语分析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引言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生的英语水平要具备一定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成为构成英语水平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生的英语各项考试当中,各类题型都与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相关。因此,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语法、段落分析等,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时间,很难培养一定的语感,难以获得语境效果。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需要改进,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技巧,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段落语篇能力和话语分析能力。

二、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薄弱分析

阅读理解能力是对初中生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初中生往往缺乏这种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也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困难。

首先,初中生对英语词汇理解的偏失。由于初中生掌握的英语词汇比较匮乏,再加上对词汇各种含义的不正确选取,就造成了阅读理解的障碍。英语词汇含义的背后是英美文化,反映着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如果初中生对英美文化涉猎比较少,对词汇含义的理解就很费解。这些都影响了初中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其次,初中生对英语语法掌握不牢。由于学生没有掌握英语语法的特征,就很难理解语法的意义,也不能感受到语法衔接的重要作用,也就造成一些学生不能运用相关的语法规则来理解句子或段落的含义。

最后,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主旨。由于学生缺乏英语语篇的大量阅读和思考,不能将各个段落进行很好地提炼,忽视了段落的逻辑关系,就不能上升到从宏观层面来理解整篇文章,文章的核心意思就受到一些段落的干扰,难以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运用话语分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路径

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了阅读文章,就表明学生与阅读文章的作者之间进行了成功交流,这就反映了学生的语篇能力和语境能力。以话语分析的视角,对阅读理解涉及的词汇、语法以及语篇(语境)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词汇的含义。英语语言离不开社会环境,并且语言的含义与语境直接关联。因此,词汇就具有相应的文化含义与社会含义等。语言词汇是对社会文化的反映,包含了人们对社会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理解与认识。比如,提到merryChristmas,就涉及到一系列相关的词汇,stocking,fireplace等等。这样在教学中要讲述圣诞节的文化含义,教师引导学生以圣诞节的文化背景来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这样抽象的词汇含义有了文化背景,学生理解这样的词汇就不再困难,把握阅读理解的文章就比较准确。因此,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含义,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语篇的社会文化,从而揭示出文章所隐含的意义。

其次,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语法的意义。要让学生掌握语法特征,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重视对阅读理解文章中“情态”“意态”所表达的方式与意义。例如,情态动词must,can,could,can’t,couldn’t,表述了不同的意见与心理状态。在文章中还要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语法衔接。比如,要能够对逻辑联系词语敏感,but,nor,finally,or等,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景语境。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重视动词的时态变化,这样才能把握住叙事的线索,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所描述的内容与意图。

最后,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语篇的含义。为了能够理解英语语篇的含义,就必须详细地理解各个话语的含义。通过贯穿文章中的词汇链来把握语篇的含义。例如,一些词汇具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一种词汇链。找到词汇链后,看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就能判断出语篇的中心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对词汇链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四、结论

通过对基于话语分析角度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探讨,得出话语分析角度与语境相结合,有助于教师开拓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新路径。让学生掌握话语分析的角度来重新进行阅读,来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这种阅读理解的方式,让学生与文章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扩充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学生在把握了英语语言特点后进行语意的逻辑推理与判断,就能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摆脱了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重视单个词汇或单个句子的理解,使学生从语篇语境上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性思考,最终培养了学生语言输入――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