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交流概念十篇文化交流概念十篇

文化交流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39

文化交流概念篇1

关键词:景观艺术概念设计表达方法

中图分类号:B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进入一个项目最初设计阶段需要从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着手,既准确地把握项目的中心问题,系统化地展开思路,以唤起适宜的形式。一般的说,工程设计有三种目的:满足机能、创造效益和表现有利的艺术形式。由此目的产生意图,做设计意图是个先导因素,表达意图是整体设计进程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设计师能提示一种最简捷的表达手段——设计概念草图。设计概念草图对于设计师自身起着分析思考问题的作用,是将专业知识与视觉图形作交织性的表达,为深刻了解项目中的实质问题提供分析、思考、讨论、沟通的图面,并具有极为简明的视觉图形和文字说明。同时作用于项目设计最初阶段的预设计和估量设计,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方式和对问题产生系统的构想并使之形象化,是快捷表达设计意图的交流媒介。对于观者是意变图的表达方式,宗旨在于交流。

设计概念草图的信息交流包含着三种层面指向以及图面深度与设计阶段的限定。每个层面有者各自不同的表达图型:其一是设计师自我体验的层面是作设计思考时间所用的图像,简约而有摸索性,演变而不带结论性。其二是设计师行内研究的层面,所用的是抽象图形以提交讨论,从而激发和展开新思路。其三设计师与业主交流的层面。图像要求符合沟通对象在可接受程度的范围内作出相应深度的设计概念草图。强调直观性,粗线条,能多向发展,供业主选择,特别注意要把业主引向项目中的实质性问题上来讨论。

内容

设计概念草图的表达内容是按项目本身问题的特征划分的。针对项目中反映的各种不同问题相应的产生不同内容出图,旨在于将设计方向明确化。具体内容如下:

(1)反映功能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

景观设计是对场地的深化设计,很多项目是针对因原有场地使用性质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方面的问题,因此项目设计即是通过合适的形式和技术手段来解决的这些问题。应用设计概念草图手段将围绕着使用功能的中心问题展开思考。其中有关平面分区、交通流线、空间使用方式、人数容量、布局特点等诸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一类概念草图的表达多采用较为抽象的设计符号集合在图面并配合文字数据、口述等综合形式。

(2)反映空间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

景观的空间设计属于限定设计。应结合原有场地的现状进行空间界面的思考,要求设计师理场地的空间构成现状,结合使用要求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并能努力的克服原场地缺陷,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将不利的怪异空间创改成独特的艺术空间。空间创意是景观设计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即涵盖功能因素又具有艺术表现力,设计概念草图易于表现空间创意并可形成引人注目的画面。其表达方法非常丰富。表现原则要求明朗概括,有尺度感,直观可读,平剖面分析与文字说明相结合。

(3)反映形式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

景观设计的构成除了空间和功能要素外,形体的风格样式是视觉艺术的语言,这包含着设计师与业主审美观交流的中心议题,因此要求设计概念草图表达具有准确的写实性和说服力。对于美的选择往往是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关键的阶段和烦恼的阶段,有时是最愉快的阶段,这里面因素很多,审美趣味相投或相反这是一个方面,有感染力的交流技巧是一个方面,最主要还是依赖设计师自身具备的想像力与描绘能力,特别要注意对设计深度把握,概念草图是最好的手段。

(4)反映高程关系面的设计概念草图

高程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前期的概念设计中。高程设计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设计过程中所绘制的场地大剖面,它反映了场地内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设计师对整个场地的纵向关系有非常直观的了解和分析,这也是对现状的深入认识的过程,是由二维向三维转变的过程,是设计师由模糊的意想向直观的了解转变的过程。

(5)反映技术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

目前艺术与科学同步进入了人类生活的每一方面,景观设计日益趋向科学的智能化、标准化、工业化、绿色生态化。这意味着设计师要不断的学习,了解相关门类的科学概念,努力的将转化到本专业中来。要提高行业的先进程度必须提高设计的技术含量。景观设计是为了具体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景观环境反映着人的文明生活的程度,因此把技术因素升华为美感元素和文化因素,设计师要具有把握双重概念结合的能力。技术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表达即包含正确的技术依据,又具有艺术形式的美感。

图型

设计概念草图的表达图型是按交流需要划分的。现有的三种图型在项目设计中有着不同层面上交流的作用,包括了从感觉到概念,抽象到具体,象征到现实,个人到公众的行业内外可接受的惯例图型,主要有具象图型、抽象图型、象征图型。

1.设计概念草图具象图型的表达特征用途。

⑴用具体描绘的手法直观的表达设计意图

⑵将设计师构想变成生动的情景化表达

⑶将设计图的平、立、剖深化为直观的画面表达。

⑷引用与设计项目相似的实物、图片、画面支持意图表达

⑸运用各个视点、角度描绘空间与物体做验证表达

2.设计概念草图抽象图型的表达特征用途。

⑴设计进程是由模糊向明确的系列变化过程,在开始使用的往往是草图的形式在进行,由于想法的不确定因素,画面只是一些个人体验的脑、眼、手自我交流的随意符号,它仅作用于个思考的演化,是在萌生新设想,寻找火花的记录。

⑵用于专业交流的设计语言是在专业内部形成的。它约定的一套有明确指认意义又高度抽象的图形,作为用设计交流的符号表达系列。

⑶高度抽象的概念图形在设计过程中有着框架关系的可变性,单元体多重指向性,多种含意的表达功能。

3.设计概念草图象征图型的表达特征用途。

象征的艺术形式是以文化和心理动机为先导指定的符号系统,象征图型在景观设计专业中占有特定的位置。由于在本专业中文化艺术因素占有主导地位,景观空间界面形态被带上文化风格深刻的烙印。老的象征和新的象征形式主义风格反映在设计概念较为突现。

⑴传统的象征手法的图型

众所周知象征主义在西方的、东方的其它各类景观形式符号各有其独自的文化含意。用象征手法和历史文脉的概念做设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盛行的模式,九十年代则在中国盛行。

⑵当代象征手法的图型

每个时代都产生新的审美主流方式,引导着一个时代的设计文化,它来源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国际交流背景,生产技术水平的综合背景在物质上的体现。正如当代的设计主流风格是数字化为统领的审美思潮,包含有人性化的、生态化的、走向太空的等等理想色彩。虽然设计的过程是物质技术与文化形式并重的过程,但是在追求新理想环境的途径中,从象征主义形式出发是一条快捷的设计之路。

⑶符号象征与颜色象征的图型

符号的特殊概括性能高效率的传递图形涵盖的信息,符号本身就是高度抽象、包含内容丰富的表达,设计图中运用符号象征的手法能简洁界定设计的价值取向,表达设计思路。颜色是设计中感官第一能感受的视觉刺激,颜色的基调确定受众接受信息的第一反应,而反应直接决定理解力和判断力,不同的颜色基调代表的象征意义与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特定地域色彩的象征图形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构想与方法

文化交流概念篇2

一、“区域”概念阐释与区域文化研究基础

区域概念过去常常被作为地域、地方、地区概念使用,主要因其与行政区域概念紧密联系有关。但即便是依行政区域划分,历代都有所变化,呈现跨区域行政交叉现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行政区域划分,“秦王朝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和象郡,现在的广西含当年的桂林郡全部,南海、象及长沙、黔中等郡部分地区”,足以说明当时行政区域划分与现在区域划分也有跨域交叉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及其特定语境下,区域含义有所扩大和延伸,一方面在地理空间范围含义基础上,赋予其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经济地理等空间范围含义;另一方面在行政划分所指区域含义基础上,超越行政区域而扩大延伸到非行政划分区域含义;再一方面扩大延伸为跨域、跨界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带有跨区域的特征和色彩。由此可见,以自然与文化相互关系构成的非行政化区域概念从古至今仍在使用。以江河湖海流域作为水域空间范畴的区域,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构成跨省水系区域;以洞庭湖为纽带与分界,划分湖北与湖南省域及其水系沟通形成的楚文化区域;以黄河为界划分河北与河南省域及其水系沟通形成的中原文化区域;广西西江水域由西向东的红水河与由北向东的桂江汇合入珠江,又构成泛珠江流域及其珠江水系区域;广西兴安自秦始皇统一岭南修筑灵渠,沟通北上的湘江水系与南下的漓江水系,形成湘漓分派与水域贯通的湘漓流域,形成跨省湘桂区域,等等。以山脉为纽带与屏障,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在先秦时期就称为岭南地区,此后所谓“两广”、“粤桂”表明其具有一定关联度的区域范围;处于岭南的广西与岭北的湖南通过湘桂古道形成湘桂走廊,构成湘桂之间连接的区域,等等。此外,以语言(方言)、民族、民俗、政治、经济、交通、历史渊源与文化形态为纽带构成的跨地区的区域概念使用不胜枚举。

其二,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文化语境下的区域概念使用,因全球化与多元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崛起以及世界经济共同体需求,越来越着眼于从经济发展视角建构与重构区域概念。从国际区域关系看,一方面基于国际社会及其世界各国发展需求,经历了“二战”后“冷战”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结盟以及意识形态阵营与三个世界的划分,形成国际社会(如联合国、世贸组织)以及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性跨国联盟(如欧盟、东盟)等概念含义;另一方面,世纪之交以来在全球化视野中着重于经济的区域联盟或跨区域联盟,构建跨国、跨界、跨境的经济联合体、共同体、同盟体,以及不结盟的区域间合作、协作、协同关系,构成国际社会及其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基本格局。从世界性区域联盟产生背景与语境看,除相对于国际社会以及超级大国霸权,即区域相对于中心而言,带有一定的对抗性外,更多地是强调区域合作与协作,构成或紧或松的国际关系共同体与联合体。从国内区域关系看,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背景下建构的区域发展视野中,除相对于中央而言的地方所指区域概念含义外,一般所指省市县乡行政区域;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相继构建非行政化的、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基础的、以经济为纽带的、跨地区结合的经济开发区以及经济合作、协作区,如沿海经济开发区、国家经济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跨区域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还有更大范围的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等区域概念的划分。区域经济崛起与跨区域经济合作协作方式兴起极大地推动区域发展步伐,既通过竞争拉开区域间差距,率先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又通过区域合作协作,推动经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赶超跨越,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构成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趋向。总之,区域发展观念比任何时期都深入人心,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其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区域文化兴起。经济社会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崛起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文化建设发展,区域文化的区域概念也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而扩大与开放。文化的交往性、绵延性与包容性特点不仅促使区域概念含义理解不仅仅涵盖地域、地方、地区含义,而且带有跨地域、跨地方、跨地区以及跨境、跨界、跨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不仅局限于区域空间,而是超越区域空间而扩展为文化空间。其文化区域空间范围立足于而又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地理空间与行政地理空间的地域范围,而且扩大为文化地理空间范围。其区域界定以及域界划分不仅仅为一个要素决定,而是包括自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交通、族群、语言、民俗、交往等各要素系统关系的综合性整体构成。尽管为了更为明确清晰界定区域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其所指对象范围的需要,尤其是为了划分区域界限的需要,往往习惯于按照思维定式,简单化地将区域等同于主要依据行政化划分的地域、地方、地区概念,更便于构成条块分割的行政地区空间与从上到下的线性垂直行政管理域限,但则不能否认和掩盖依据非行政化的其它要素及其综合性要素所构成的区域及其区域文化客观存在的事实。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及其区域经济崛起的现实需求,更凸显出非行政化划分区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为凸显区域文化内涵外延的开放性与跨区域交往交流与融合的特征。区域文化含义不仅是因区域空间形成其内涵外延,而且是因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的历史性与传统性构成其内涵外延。通常所说的区域文化,往往指称当代社会区域空间及其行政区域的文化形态,诸如作为省域文化称谓的广西文化,作为市域文化称谓的桂林文化,作为县域文化称谓的临桂文化,等等。但历史上所称区域文化概念则丰富多彩,不仅从区域空间而言具有跨区域的开放性,而且从文化形态的内涵外延而言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与包容性。诸如中原文化,从区域文化角度而论,当然属于中原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空间的文化形态,中原所指区域指河南,古称豫州,即中州,“古豫州地处九州中间,称为中州。汉王充《论衡•对作》:‘建初孟年,中州頗歉,颖川、汝南民流四散。’今河南为古豫州地,故相沿亦称河南为中州。”

《辞源》释“中州”有三义,狭义为河南,中义为黄河中下游区域或黄河流域,广义泛指中国。中州即中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或发祥地并非仅仅局限于河南,后扩大到黄河中下游区域或黄河流域,以及泛指中国。更为重要的是,中原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中原,中原只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与传播源。文化的传播性、开放性与扩展性使中原文化跨区域扩大为黄河流域范围以及整个中国范围,并影响到海外、域外的周边更大范围区域,以致于此后中原文化影响全国,成为中国文化主流、正宗、中心,甚至常常用来指代中华文化,反而淡化其区域文化含义。由此可见,历史上所使用的区域文化概念,在充分考虑其产生区域空间含义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其文化含义及其特征,以及文化在历时性传承、传播和发展的开放性、包容性与扩张性。

广西历史上也有一些表征区域文化的概念,诸如岭南文化,显然作为区域文化而言的区域是指五岭以南的岭南地区,亦即广东广西的“两广”地区,但就其文化形态特征而论,既不能仅仅涵盖“两广”,其文化外延可以扩展到南方各地跨界区域以及沿边沿海跨境区域;又不能仅仅以之涵盖“两广”所有区域文化形态,况且广东与广西各自的区域文化也有差异性,下属各地文化形态更为丰富多样。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并非像地域那样固定,而是具有运动性、流动性、活态性的生命表征,岭南文化也是在与其它文化形态,尤其是中原文化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区域文化。粤西文化亦如此,历史上所谓粤西地区,指简称为“粤”的广东以西的广西,地域范围虽然涵盖广西,但粤西文化形态及其特质特征并非涵盖广西区域所有文化形态,粤西地区概念并非等同于粤西文化概念,粤西文化概念也并非等同于广西文化。这足以说明粤西文化具有超越粤西地区概念的跨区域性意义,粤西文化所指对象范围的模糊性正印证其开放性,其性质特征也并非仅仅与“粤”相关的广西文化形态,或者说两广文化的融合,或者说广西文化受到粤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且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文化形态,其独立性与特殊性也正说明其相对性,具有跨区域文化交流、交融特征。由此可见,区域文化立足于区域而又具有跨区域特点,从而由区域空间范围扩大为文化空间范围,使之不仅具有相对性与多样性,而且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二、广西区域文化发展及其生成环境条件

广西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性概念理解,区域、区域文化应该成其界定以及内涵外延理解的前提,同时也需要从历时性建构与共时性构成的内在逻辑与时空关系角度深化认知,辨析其与通常所习惯使用的广西文化概念的异同及其在区域研究视野中凸显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一,广西区域文化含义。就广西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而论,从自然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区域划分与行政管理区域意义上的广西区域界定应该十分明晰;同时相对于广西与周边区域间关系而言,以及广西相对于中国所属关系的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定位而言,以确定广西区域概念及其区位特点也并非难事。而对广西区域文化理解则相对于广西区域界定而言就复杂得多了,不仅文化具有衍生性、融合性与开放性,而且文化具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因此广西区域文化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广西文化,或广西区域内的地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区域空间大于行政空间,文化空间大于区域空间。尽管不难理解区域都必须界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因此也会有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地方性概念使用及其所指含义及其对象范围,习惯上也是以这种称谓能够达到更为明确与简单表述的目的。但却不能将其简单化与封闭化,忽略其中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与开放性,以及非行政化区域界定范围及其跨区域文化构成的各种因素影响。

广西区域文化当然应该首先立足于广西来理解,其区域所指空间范围当然应该是落实于广西,将其简单理解为广西地域、地方、地区文化无可非议,这对于理解广西区域文化含义及其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对广西区域文化的理解应该更为宽泛和开放,而且广西区域文化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上有着区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范围需要更为宽阔深远的视野与背景。因此,对广西区域文化的外延范围理解应该拓展:一方面应该认识到这是中国及其中华文化构成中的广西区域文化;另一方面是广西与周边区域关系中跨域、跨界构成中的广西区域文化;再一方面是历史文化传承、人口迁徙与文化交流构成的跨时空、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广西区域文化。作为一定区域的广西文化形态,其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独立性与关系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流动性、自足性与开放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多样性与融合性等对立统一规律及其特征凸显,不仅对于广西区域文化概念含义及其内涵外延理解更为深化,而且也有助于对其性质特征作进一步理解。其二,广西区域文化生成的历史建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形成与构成都应该有其背景与语境,区域文化形态的形成与构成也是依赖于所依托的区域空间和所属背景与语境。从历史文化传承角度而论,广西区域文化形成与构成应该与历史上所涉及其内容的相关文化概念使用有关,诸如百越、骆越、西瓯、岭南、岭西、粤西、八桂等,大致上可以认定为主要从文化地理空间界定的历史性概念,这些历史概念对于广西区域文化生成与构成有着密切联系。当然,这些历史概念的含义及其内涵外延需要进一步厘清,广西区域文化在其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传承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值得重视的是,这些历史文化概念的特征值得注意:一是具有区域性特征,所指区域及其区域文化都限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二是具有跨区域特征,所指区域范围包括几个或多个相关区域范围;三是具有开放性特征,所指区域界限较为模糊,含义较有张力和弹性,外延范围有所扩展和绵延;四是具有文化交融性特征,包括中原文化与广西地方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多民族文化等交流融合;五是具有历史性特征,这些区域性概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形成,包含特指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内容,表明特定的历史文化形态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因此,广西区域文化生成具有深厚博大的历史性依据与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传统,广西区域文化概念与这些历史性区域文化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具有彼此之间联系的共同特征,这说明广西区域文化与历史上存在的这些区域性概念及其所表征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其三,广西区域文化生成的当代背景。广西区域发展推动其区域文化生成与发展及其研究的崛起。广西在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实施“富民强桂”新跨越及其“民族文化强区”战略,区位特征与区域优势凸显。广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特征、沿边沿海的地缘政治文化特征、南方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民族特色得到国家与地方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战略发展及其区域战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广西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到广西地方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战略发展及其区域战略发展,也就是说,必须将广西放置在国家与区域发展中定位,由此形成当代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区域文化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其区域性与世界性以及国家战略性地位凸显。

一是北部湾大开发,既将广西纳入国家沿海经济大开发战略发展进程中,又将区域经济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并通过沿海经济大开发的整体推进,推动经济欠发达后发展的广西赶超跨越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沿海地区区域经济整体同步发展目标。从这一角度看,北部湾大开发在进一步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更强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将广西区域文化放置在北部湾大开发背景下审视,区域文化才会具有更为广阔的区域与跨区域视野。二是广西地处沿边沿海的中国南疆,毗邻越南及其东南亚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及其确定广西首府南宁为其一年一度的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使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既成为跨境、跨区域经济文化合作、协作、交流的实质,又增强了广西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动力与活力,形成其区域性与国际性的区位特色与优势。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使广西不仅在西部地区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作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北部湾及其海港成为大西南出海通道,发挥其交通枢纽的地位作用及其拉动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实现孙中山先生对北部湾建成国家大型出海港口的遗愿,以及国家海洋战略及其南海开发战略实施。北部湾大开发将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经济开发及其港口建设连成一片,并扩展到南宁、崇左、玉林、来宾、百色等更大区域范围,辐射柳州、桂林、梧州、贺州、河池等广西区域范围,影响云南、贵州、重庆等西南地区,对于西部大开发及其大西南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使区域合作、协作、协同发展成为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是广西作为南方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建设发展优势,而且创构了各民族聚居、文化融合、凝聚力与向心力强的民族生态环境;广西不仅享有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条件,而且享有民族团结模范的殊荣;广西世居十一个少数民族不仅与毗邻广西的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际交界少数民族关系紧密,而且与毗邻中国的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民族具有历史渊源关系与经济文化交往关系。广西实施“民族文化强区”战略既推动区域民族文化发展,又跨区域影响与推动南方少数民族现展步伐,确立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及其南方少数民族现展格局中的定位。五是桂林作为山水甲天下的世界旅游名城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特色与优势。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质上将桂林旅游经济与服务业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轨道;最近,桂林世界旅游胜地建设规划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将桂林旅游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提升了桂林旅游的国内外影响力与竞争力,同时也将桂林旅游发展放置在国家旅游与世界旅游发展格局中定位,使桂林旅游具有区域性与国际性发展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广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民族、教育等各方面发展既必然融入和汇入各种跨域联结与合作所带来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也必然会以更为宽广与开放的视野理解广西区域概念的含义、内涵与外延、对象范围。同时,也会因区域发展及其跨区域共同发展需要推动区域合作、协作机制形成,如中国-东盟经济文化合作、中越经济文化合作、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西江流域经济合作、西南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桂港、桂台、两广、湘桂、滇桂、黔桂等区域经济文化合作,等等。当前,广西又面临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及其海洋经济文化开发机遇,以及海洋维护及其南海岛屿争端与边界纠纷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广西处于沿边沿海的南疆第一线,更需要将区域发展视野扩大到国家发展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广西发展战略上升为区域发展战略,将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发展不仅仅具有区域发展意义,而且具有国家战略发展以及带动辐射周边区域发展意义。总之,广西在国家及其区域中的定位,使之区域概念范围既指称广西区域,也指称与广西关联的更为开放性区域,带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的特征与意义。因此,广西区域发展应该立足于广西、走向全国、放眼世界。

三、桂学的区域文化研究内容及其跨区域研究视野

桂学可谓广西之学,是对广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宗教、民族、民俗等现象与事象进行分门别类与综合整体研究的地方性学科、学术、学问、学派。从区域研究角度而论,其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为广西区域。从区域文化研究角度而论,文化并非局限于小文化与中文化的的狭义理解,而是将其包括在内而扩大延伸为广义的大文化,文化构成涵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同时,依据自然地理空间与文化地理空间的相应性与差异性,广西区域文化研究对象不仅仅指称广西文化,而且应该包括与广西区域文化密切相关的跨区域文化及其文化融合现象与事象,既生成广西区域文化的开放性、绵延性与融合性特质特征,又构成其研究的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因此,桂学从这一角度而论又可称之为广西区域研究之学,其学术研究视野与研究指向应该落实于广西区域文化研究,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也应该为广西区域文化。桂学研究可考虑将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具体可从三个视角考察。

其一,区域文化研究的学科与跨学科研究视角构成。从学科研究视角而论,桂学既相对于湘学、徽学、楚学、粤学等而言独立自足的地方性学科,又可视为分门别类的区域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构成的学科群。桂学作为广西地方学科的总体性称谓,更大程度地表现为跨学科综合研究指向,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现象或事象,从多学科、跨学科、学科协同研究角度进行立体综合性研究。历代广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典籍往往都具有文史哲与地方民俗糅杂一体的综合性研究特点,如唐刘恂《岭表录异》、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明张鸣凤《桂故》《桂胜》、清李调元《粤风》等广西历史文献均带有这一特点。桂学作为广西地方之学研究学科及其学科群,针对广西区域文化对象类型与性质内容可分门别类进行各学科研究,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特点,如区域经济学其实就是从经济学学科角度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学科,其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将经济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的特点。因此,桂学以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结合应该成为桂学指向。对于受一定区域范围限定的研究对象来说,学科研究也会在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关系的结合与协调上明确指向,目的在于拓展与深化研究视野以整体综合把握研究对象。

其二,广西区域文化的多样性与融合性构成。桂学以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必须在厘清其含义及其内涵外延与性质特征基础上认清其文化构成。区域文化形态的生成与构成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本土文化积淀、积累、传承与传播的结果;二是区域间和跨区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与碰撞的结果;三是在主流文化影响下,文化变革、转型与发展的结果。广西区域文化生成也通过这三条路径形成其构成,又因其沿边沿海与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更形成其多样性、复杂性、融合性等构成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广西本土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性。广西考古发掘,发现广西在新旧石器时代都有大量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及其文化遗物、遗址存在,如桂林宝积山洞人、柳州人、桂林甑皮岩人等广西先民遗存以及大石铲文化遗存,这是广西文化之根、本、源。先秦时期,在秦始皇统一岭南前,广西并未有行政意义上的统一性,尽管有百越、骆越、西瓯、岭南等称谓,但未能明确与具体指称广西文化形态。广西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后,推动广西文化形态生成发展,但毕竟因其地处偏远与边缘,本土文化发展缓慢,各地区文化存在差异性。当然,也形成文化特色与优势、文化形态多样化、文化构成多元化、文化类型鲜明的本土文化特点。李建平等学者概括为,广西拥有民族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文人文化、民间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从文化区域类型构成看,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文化,以梧州为中心的桂东文化,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文化,以宜州为中心的桂西文化,以南宁为中心的桂南文化,以合浦为中心的北部湾文化;从民族文化类型构成看,形成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文化形态,各民族之间既交往交流与文化融合,又存在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呈现出各民族文化鲜明个性与特色;从语言及其方言文化构成看,广西至今都是全国方言富矿区,依托语言构建的文化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彼此不同的方言区域及其方言文化区域;从自然地理风貌构成的文化类型看,江河湖海构成不同的流域文化,如西江文化、红水河文化、漓江文化、北部湾文化等,此外还因山地、湿地、平原、丘陵、森林等自然地理特点构成不同文化形态。二是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文化融合的构成性。文化交流与交融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即便是本土文化,本土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必不可少,对于外来文化进入本土,广西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及其交流融合也是理所当然。这也是地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构成部分,具有向心力、凝聚力与包容性特征所在。中原文化对广西文化影响从秦始皇实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之后,主要通过行政建制及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中央派遣或贬谪地方官吏、外派守护边疆驻军、人口迁徙、商贸往来、大型水利建筑工程等因素构成。旅桂士人、文人及其人口迁徙的客家人,带来中原文化的影响与传播,并与当地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广西政治文化、土官文化、藩王文化、科举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工艺文化、文学艺术及其各种社会生活文化形态。明清之后,常被中原地区称之为“南蛮”地区的广西,其文化形态与中原文化并无二致,完全融入中华文化的主流。至晚清时期,粤西文化发展到高峰“,岭西五大家”步桐城派古文余绪,崛起于文坛;临桂词派入主词坛,名震京师,王鹏运、况周颐被称誉为“清季四大词人”。至近现代以来,广西在鸦片战争、帝制、民国建立与国民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功不可没,对中华民族及其中华文化作出重要贡献。三是跨区域文化交流的广西区域文化的构成性。与广西毗邻的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域各具有独特鲜明的区域文化特性特征,也都与广西在跨时空、跨区域交往交流中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区域文化融合的构成性特征。处于广西与湖南交界节点的桂林,历史上也是广西省府所在地。通过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修筑的兴安灵渠,沟通湘漓水域以及湘江沟通长江水系,漓江沟通珠江水系,从而贯通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并开发翻越五岭的湘桂古道,建立湘桂沟通交流的各种渠道。中原文化及其湘楚文化影响广西,尤其是桂北地区,构成具有湘桂文化融合特征的桂北文化形态。此外,先秦战国时期的楚国,其南面边界绵延至广西荔浦,楚文化影响广西不言而喻。处于桂东的广西与广东交界的梧州,古为苍梧地区,粤文化影响范围扩大到广西贺州、玉林等地;桂南沿海的广西合浦,构成现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足鼎立的北部湾地区,与广东沿海毗邻,也是粤语区域,粤文化影响至南宁,广西桂东南文化交融特点显而易见。桂西地处广西与贵州交界的宜州、河池地区,广西与云南交界的百色地区,桂黔滇区域交往及其文化交流形成广西桂西文化特点。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语言,广西语言构成大体分为四大板块,一是以桂柳话为中心覆盖桂北、桂中、桂西地区,为西南官话,属北方方言语系,包括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均属于这一语系;二是以南宁、梧州、北海为中心的桂东、桂南粤语地区,与广东粤语同属这一语系;三是以壮侗语系为中心的广西各少数民族语言;四是广西各地方言与土话。显然,广西语言及其方言具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通过语言进行文化交往与交流,形成文化交融与融合的文化构成性形态与特征。

文化交流概念篇3

[关键词]组织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模型 知识共享技术本体

[分类号]tp391

知识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如今有形资源和资产的竞争日益转化为智慧和知识资源资产为主的竞争。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社团、项目团队和组织,甚至是虚拟性组织也大量涌现。如何让所有成员和团队有效共享组织知识,如何让其在交流和贡献自己所拥有知识的同时学习和应用更多知识?如何有效获取和共享利用组织内外知识和智力资源?组织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增值和价值最大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技术角度研究组织知识共享及其实现机制。

1 组织知识和组织知识共享

所谓组织知识,是指经过一定时期孕育形成的组织内部知识与一切对组织发展有用、可转化为组织内部知识的外界知识。组织知识既包括组织成员头脑中的技巧、方法、经验及思维模式和定势等隐性知识,也包括譬如流程、典型案例、策略与制度等显性知识;既包括组织内成员、团队(部门)及组织层面知识,又包括从组织外转移和吸收转化的知识。

组织知识只有为大多数组织成员共享和掌握,才能实现其应有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关注基点提炼出富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例如Henddriks和Botkin等人从知识转移的角度,认为知识共享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的过程。日本的野中郁次郎立足于知识类型与形式的转化,指出实现知识共享首先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他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简称SeCi模型)。诸葛海结合系统论思想研究知识共享,认为知识共享是一个整体活动,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文献[4]以知识交流和交易的联系为基础,认为知识共享过程是不同知识拥有者之间交易的过程;知识共享不等于放弃知识所有权。

结合上述论断,本文认为组织知识共享是组织内成员、团队(部门)及组织之间利用知识网络、团队学习和会议交流等手段,实现知识内容(包括隐性核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使得知识在不同个体、团队和组织间的转移、流动、吸收和创新的活动和过程。可见,组织知识共享实质是知识类型转化、知识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和实现知识内容创新的过程。本文着重从技术层面探讨组织知识共享的实现。

2 组织知识共享方式和途径

知识共享可能发生在员工之间,也可能发生在项目团队或不同组织之间。组织知识共享可分为组织内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团队问的知识共享、成员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以及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有五种可能的共享方式和途径。

・通过碰面交流进行知识共享:知识主体面对面进行会谈、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操作技能、经验等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其缺点在于地域和时间限制较大。

・通过广播、电话及电视等媒体进行知识共享:它特别适用于显性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缺点在于针对性和互动能力不强,而且信息形式和载体单一,往往妨碍清晰阐述和正确理解。

・通过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下车间走访和典型演示:指导生产和经营、提供咨询和参考。这种方式能答疑释难、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经营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但花费代价较高。

・定期不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和业务培训:这种方式能促进成员业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过,需抽出时间在一定地点听讲座和进行集体培训。

・通过网络(企业内部网、企业间网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共享:通过网络,可以进行视频聊天,收发电子邮件,设置个人主页和Blog(博客),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建立和利用知识库、通过虚拟社区、知识地图等进行知识概念导航、检索和共享。这种方式,能为人们提供虚拟化的、互动式的知识共享,而且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这种方式不仅方便组织内部知识共享,而且有利于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实现。

3 组织知识共享模型

3.1 显性知识和隐性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

野中郁次郎提出显性知识和隐陛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简称SeCi模型)。

・s表示社会化(socialization):人们将经验分享和推广,正如师传徒授,传授隐性知识而创新隐性知识。这是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e表示外化(externalization):这是典型的知识产生、描述表示、利用知识和加工创新的活动与过程,利用隐性知识提取、类比和发现等方式进行知识编码,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c即综合化(combination):是一个将不同知识集成、筛选、分析、补充和组合的过程,将个别零碎的显性知识系统化和通俗化,从而支持个体知识到组织共享知识的升华从而方便更多人共享和存储;实现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化。

・i即内化(intemalization):通过对显性知识的共享和学习,积累优秀经验,获得有关技能技巧、诀窍或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实现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野中郁次郎将知识转化的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及内化,这四种模式分别对应源生场、互动场、网络场、训练场。他指出,“场”(Ba)提供知识螺旋转化和学习过程定阶段知识转化和创新的操作平台。

3.2 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共享模型的提出

SeCi模型很好地阐述了组织内个体成员之间及成员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但它对于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和共享关注不够。然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组织重组、团队和虚拟性组织大量出现,团队间及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也必须受到充分重视。另外,即使是显性知识,由于产生存在于不同组织文化,其结构和编码方式也可能不一致,导致“信息孤岛”出现和存在,不利于知识共享。这些问题,可以利用本体及现代网络技术解决。立足于整个知识共享体系(主体、客体和媒质)和知识生产、加工、转移及学习的全过程,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主要着眼点。

个体隐性知识、团队隐性知识和组织隐性知识是提供共享的三种重要知识来源。广播、电话等媒质提供组织知识交流和转移辅助平台,还可利用团队网络聊天室、个人或团队博客以及组织信息讨论和区等构成虚拟知识社区,应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知识库技术构建支持知识获取与规则输入的知识共享网络操作平台;这些构成了丰富的组织知识交流平台。用户(包括组织内个体成员、团队和组织用户)可通过交流平台进行知识交流、和检索,也可通过交流将零散的知识经验及显性知识概念“告知”知识工程师。

知识工程师从中整理和提取相关知识概念,并在有关领域专家和已有数据库的帮主下进行知识概念的分类和关联,从而正确构建本体。当然,除了直接构建本体外,还可利用现有本体,将它们进行集成与映射等。本体用于描述领域知识中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用来表示和存储知识,通过知识管理工具、推理机制和知识地图等实现知识发现、知识推理和知识获取,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生成相对应的知识视图,并通过相应交流平台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知识。总之,通过交流操作平台和一定的技术手段(如电话、网络、虚拟社区及群件技术等),实现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也可以通过统一结构实现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该模型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支持知识社会化、外化、综合以及内化等四种转化方式和过程。

・在该模型中,通过组织内部各团体、个体及知识工程师间的交流、网络联系,促进知识获取和本体构建,能实现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和创造;通过一定的知识管理工具和交流平台实现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组织外部的知识获取和吸收。

・体现了整个知识共享系统的交流和互动。知识共享的实现离不开知识提供方、知识接受方甚至还有第三方即知识加工处理方的积极参与通力协作;知识共享的实现其实就是客体(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方法手段在不同的主体(提供方、接受方)间流动和互动并得到不断创新的结果。

・支持共享主体间的非正式知识共享(如通过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自发的知识共享),又支持正式的知识共享(以组织为依托的知识共享)。

4 组织知识共享关键技术

组织知识共享可借助Blog、wiki、RSS等技术实现,还有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知识共享。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RSS技术、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组织知识共享。对Blog、wiki技术的介绍参见文献[7]。

4.1 基于RSS的知识共享

4.1.1 RSS简介RSS是netscape公司为其浏览器navigate设计的一种描述新闻频道的语言。它有三种可能的含义:ReallySimpleSyndication(真正简单整合)、RDFSiteSummary(资源描述站点摘要)、RichSite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但实质上指的是同一种Syndication的技术。RSS有三个典型特征:低成本的即时信息特性;来源多样的个性化“聚合”特性;无“垃圾”信息特性。RSS是一种典型的XmL应用,可提供选择性的、汇总处理过的网络信息。其优点在于:易于及时发现更新了的相关站点信息,得到最新知识;方便实现网站之间的信息共享;另外,利用RSS技术,除直接用电脑访问外,通过例如手机、pDa及邮件列表等终端和服务也可使用和阅读有关知识信息,如企业新闻、会议精神、供销需求等实时信息。

4.1.2 基于RSS共享的实现 RSS实际上是通过RSS文件的、检索与应用来实现共享的,由于RSS文件中保存了文档特征元数据信息(如文档分类信息,标题、作者、学科等信息),因而可在一程度上有效实现知识信息获取和个性化推送。例如在VB.net程序中通过Load()和Save()方法语句依次可实现收集和保存网络RSS文件,从而获得相应组织网站的最近更新内容。

RSS相对传统基于关键字的网络信息获取和检索而言共享效率较高。但它不能按概念关系共享,不能检索和发现其中蕴含的语义信息。而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共享技术能解决该问题。

4.2 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知识共享

在实际中,同一概念往往有多种表述符号,同一词汇或符号也可能有多种含义。这就要求在语义上解决这些不利于共享的问题。tomGruber指出,本体是精确的概念化规范。本体是知识表示和知识组织的一种重要方法,可对一定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知识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统一、明确地表述,并通过对这些概念、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的严格和精确定义,表示普遍认可的、可共享的知识。因此,本体本身包含了语义,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知识共享有着传统基于关键字的共享和基于RSS知识共享不可比拟的优势。

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共享对于获取和共享相关领域知识也十分有效,能提供基于概念的精确化搜索,也有利于信息系统和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指导农户如何调试、使用、维修农业机械设备,可通过相关机械设备的本体来获取所需知识。另外,在构建知识本体时,知识工程师可以通过现有的或其他相关领域本体来获取有关隐性和显性知识。当然,构建本体必须精确地描述概念、子概念、概念的属性和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综合应用本体构建、集成、映射和过滤技术结合数据库和VB程序设计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本体的农业知识概念导航和检索自助服务子系统。

设计时按知识结构关系,将农业知识分成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养殖、农业机械、农业水利、观赏农业及农业技术等类,每个类别中又按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划分为若干子类。从检准率和检全率两项指标来衡量,该系统检索质量和效率较高。另外,对系统还有一个考虑:对获取和学习常识性知识进行引导。因而该系统还提供知识概念导航功能。在设计中,主要利用了treeView控件,调用其中的aDD方法,结合数据库设计,添加和编辑节点,实现知识概念导航。若用户选择某一知识分类,系统自动将其子知识点展开,同时在概念导航栏内的表格中自动给出相应的上级概念、同级概念、子概念和相关概念等知识概念,并在概念文本框中提供相关的概念集。

值得指出,这几种技术各有特色,应依据知识共享需求和组织信息环境条件进行选取。

文化交流概念篇4

【关键词】精神卫生;交流恐惧;横断面研究;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2-00829-04

psychologicalmodelof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ofFreshmen

HUHan-Chun1,wanGHong-Li,DenGYun-Long1,etal.

1thethirdXiangyaHospital,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13

2SchoolofeducationScience,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550001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elationshipofsocialanxietywithself-concept,socialsupportandcopingstyleamongfreshmen.methods:555freshmenweresurveyedwith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scale,Self-Concepttest,perceivedSocialSupportScaleandtraitan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Results:therewasgenderdifferenceinfreshman'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femalehadhigherscorethanmale(65.6±9.7/63.3±10.2,t=2.64,p

【Keywords】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freshman;cross-sectionalstudy

交流恐惧是一种对与真实或想象的他人交流时产生的个人恐惧或焦虑[1]。以往的文献表明高度的交流恐惧能够影响个人人际关系、就业机会、职业选择[2]。大学新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交流的压力与挑战。有研究表明交流恐惧已成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困扰[3]。Burns认为人们对事件的期待、对情境中他人行为的解释以及自己在情境中如何行为,都高度决定于个人的自我概念[4]。众多研究也证实社会支持对于个体成功应付压力与挑战的促进作用[5]。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6]。已有的交流恐惧研究主要是对背景变量进行调查[7],心理因素对交流恐惧的影响模型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对大学新生交流恐惧的影响机制,提出如下假设:社会支持对大学新生的交流恐惧有直接影响,同时社会支持通过自我概念、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大学新生交流恐惧。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对交流恐惧有直接影响。自我概念通过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交流恐惧有间接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贵州省三所本科院校大学新生,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男生209人,女生346人,文科197人,理科358人,平均年龄20±1岁。问卷测查采用团体方式进行,采用匿名方式填写。主试由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或研究生担任。

1.2工具

1.2.1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Reportof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pRCa-24)[8]该量表共24个条目,含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有6个条目,分别用于测量在小组讨论、二人交谈、参加会议及当众演讲等不同场合下交流恐惧的程度。量表用李科特标度(从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按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交流恐惧程度越高。该量表在测量人际交往方面具有较高的信效度[8,9],本研究中该量表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

1.2.2自我概念测查(Self-Concepttest)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验和统计软件系统中的Self-Concepttest。该量表共90道题目,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8。

1.2.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10]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

1.2.4特质应对方式问卷[11]包括20个条目,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在本研究中,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两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3和0.67。

1.3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

2结果

2.1大学新生交流恐惧自陈量表评分的性别和专业差异比较

表1表明,除演讲恐惧分量表外,女生交流恐惧自陈量表总评分及其他分量表评分均高于男生。文科和理科新生的交流恐惧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2.2模型的估计与拟合结果

对模型估计的变量建立相关矩阵,表2表明大学新生交流恐惧与其社会支持、自我概念、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其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其自我概念、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与其消极应对呈负相关,与其积极应对呈正相关。

根据相关矩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新生交流恐惧的关系,见图1。图1表明,社会支持通过自我概念、积极应对对大学新生交流恐惧有间接影响。自我概念对交流恐惧有直接的预测作用(p

表3表明,最初提出的假设模型与数据的拟合较差(χ2/df=18.094),tLi指数低于0.90,RmRea>0.08,说明假设模型可作进一步的修正。假设模型中的社会支持对交流恐惧的直接路径系数不显著(r=0.04,p>0.05),社会支持对消极应对的路径系数也不显著(r=-0.05,p>0.05),通过删除这两条路径,得到大学新生交流恐惧与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模型图(图1),修正后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χ2/df=1.130),拟合指数都在0.90以上,RmRea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交流恐惧性别差异明显。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符合[13],但也有研究不一致的情况[7]。这可能是性别对人的交流方面的影响存在地域或者文化上的区别[14],同时取样广泛性也存在差异。本研究中学校类型涉及师范、医学、财经等本科院校,取样范围较大,因而与单独某一类型学校的研究结果可能不同。人际交往中,男性往往更为主动、积极,交往的范围也更大一些,女生在这方面缺乏主动,因而她们内心冲突更为剧烈些,有可能体验到更多的交流恐惧。

本研究中专业对大学新生交流恐惧没有明显影响,这与其他的研究结果不同[7]。本研究中只划分为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但实际包含的专业方向是十分广泛的。尽管从文理科方面看交流恐惧没有差异,但可能在更为细化的专业上存在影响,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1是经过修正后得到的实际模型,可以看到这与初始的假设是不同的,其中取消了社会支持到交流恐惧的直接作用,取消了社会支持到消极应对的直接作用。社会支持对交流恐惧的作用是以自我概念、积极应对为中介。表2表明修正的模型比初始的假设模型在各项拟合指数上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大学新生交流恐惧的影响是间接的。这意味着社会支持是从更广泛的途径影响着交流恐惧。个体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必须转化为自身的某种资源,如自我概念或应对方式等。在产生交流恐惧的情景中,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能影响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个体觉察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自我概念水平也越高,因而对交流的恐惧就会随之减轻。社会支持与个体自己的应付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15],即成熟、积极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共同作用,对人的交流恐惧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对交流恐惧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概念水平越高的大学新生,其交流恐惧水平也越低。有研究表明交流恐惧与自我批评、不良自我意识存在正相关[16]。自我评价低的大学新生,削弱了个体自身的自信,从而抑制了自身交流能力的正常发挥,结果就会造成交流的失败,对交流的焦虑、自卑情绪就会产生。应对方式是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对交流恐惧影响的中介。在遇到交流困难的时候,不能一味地退避、幻想,而应该积极地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这利于降低其对交流的恐惧。

参考文献

1mcCroskeyJC.oral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asummaryofrecenttheoryandresearch.HumanCommunicatRes,1977,4:78-96.

2mcCroskeyJC,RichmondVp.willingnesstocommunicate.in:mcCroskeyJC,DalyJa,eds.personalityandinterpersonallcommunication.London:Sagepublications.1987:129-156.

3章正玲.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03,21(3):151-152.

4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1):30-36.

5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4,27(5):1175-1177.

6张林材,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1):36-41.

7周永红,张智,李辉,等.高师学生交流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46-147.

8马弘.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Reportof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pRCa-2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2-235.

9mcCroskeyJC.oral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asummaryofrecenttheoryandresearch.HumanCommunicatRes,1977,4,78-96.

10姜乾金.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行为医学评定量表手册,2001,10:41.

11姜乾金.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0-122.

12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心理学报,2004,36(2):186-194.

13CharlesB.Jamepa,SakamotoKmetal.assessingtheCross-CulturalContentValidityofthepersonnalReportof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Scale(pRCa-24).JapanesepsycholgicalReseach,1998,40(1):47-53.

14LearymR,KowalskiRm.Socialanxiety.newYork:Guilfordpress,1995.

15余欣欣.高师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高教论坛,2002,5:120-123.

文化交流概念篇5

关键词: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共性

概念隐喻研究已经比较普遍,但针对股票术语的概念隐喻研究甚少,而对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喻进行的比较研究至今尚未发现。本文基于大量收集的数据,论述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喻的共性,旨在增强股市话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语的互译和教学效率。

一、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的收集

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的充足数据能增强英汉对照的可比性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本研究所搜集到的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喻总数达1356条。语料数据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包括权威在线词典在内的财经词典,如《高盛财经词典(英汉对照)》、《英汉路透金融词典》、凤凰网财经百科、雅虎在线财经词典、证券字典、investopedia、investdictionary、Businessdictionary、investword等。第二,包括网络传媒在内的权威英汉财经报道媒体,如中国三大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华尔街日报》、marketwatch、Bloombergnews等。第三,经典中英股票书籍,如《盘口内经》、《股市技术分析完全操作手册》、《股市入门》、《股市奇才》等。本研究根据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将所搜集到的数据分类列表,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数量、类型、比率等方面对英汉股票术语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两者的共性和差异。

二、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的共性

1.隐喻类型及数量相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除1种类型属英语独有之外,英汉股票术语双方共有相同的26种概念隐喻。其中包括5种方位隐喻,8种本体隐喻和13种结构隐喻。根据统计图表显示,双方在一些分支隐喻上数量相似。方位隐喻中,双方在前后隐喻、横向纵向隐喻和高低隐喻、内外隐喻上数量相当。结构隐喻的分支类型中,双方在如下7种类型隐喻数量上相似:建筑隐喻,色彩隐喻、交通隐喻、圆圈隐喻,化学隐喻、天气隐喻和图表隐喻。从搜集的数据来看,在748个中文隐喻术语和608个英文隐喻术语中,双方在选择始源域时具有很高程度的相似性。

2.隐喻比率相似。统计数据显示,一些隐喻类别在英汉语言中占有相似的百分比率。方位隐喻中,4种分支隐喻类型的比例相当。它们是前后隐喻、高低隐喻、内外隐喻和横向纵向隐喻。在本体隐喻类型中,液体隐喻、自然物质隐喻和服装隐喻在两种语言中占有类似比例。结构隐喻类型中,建筑隐喻、色彩隐喻、交通隐喻、圆圈隐喻、化学隐喻、表演隐喻、天气隐喻和图表隐喻这8种隐喻类型比例相当。

3.高频率隐喻类型相同。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中占比最高三种隐喻类型分别是上下隐喻,人体隐喻和图表隐喻。其中,图表隐喻数量均为68个,在英汉隐喻总数中占有较高比例,分别是11.18%和9.09%。上下隐喻在英汉隐喻总数中均占很高的比例,分别是9.70%和12.17%。人体隐喻在两种语言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英语中所占百分比高达16.45%,汉语中高达11.10%。

三、英汉股票术语的概念隐喻共性原因分析

1.物质体验相似。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在类型、数量、比率等方面,存在共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物质体验相似。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理论,“没有一种隐喻能够脱离人类的经验基础而被人理解或者被呈现”(Lakoff,G.&Johnson1980:19)。人类共有的身体体验是隐喻认知的重要经验基础。它解释了为什么在许多语言中一些隐喻概念具有高程度的相似性。人类对于水的认知直接来自于经验。水可以流动,可以聚集,可以形成大海,可以泛滥成灾,也可以置于容器中或从容器中倒出,这些都是关于水的常识。基于这种对水的认知,水常常用来喻指股市中资金的运转。因为股市中的资金流非常重要,过分充裕的资金流将使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扬;反之,紧缩的资金流则会导致股票价格下滑。基于人类对水的认识,以水作为始源域构建的股市资金流动概念自然显得非常通俗易懂。英汉股票术语中有许多液体隐喻,如“Liquid/流动性”,“Bubble/泡沫”,“Bubbletheory/泡沫理论”,“FreeCashFlow/自由现金流”,“Liquidmarket/高流通性市场”,“wateredStock/掺水股”等。

人类对天气的体验具有一致性。天气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某段时候和某一地域的大气状态,与相关的变量,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有关。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是潮湿还是干燥,是惬意或是糟糕的天气,人类对天气的感知是相同的。天气的种种特征被投射到股市中,比如,“Spring/春天”一般表明股市开始回暖,交投开始活跃,因为春天总是给人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感觉。“Chillness/萧条”意味着交投量稀少,股市下跌。还有“investmentClimate/投资气候”、“BarometerStock/晴雨表股票”、“Chilly/股市降温”、“HotSector/旺季”等相关术语。

虽然对色彩的命名不一致,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却是一样的,对颜色的感知达到跨文化性的一致,所以色彩隐喻在英汉语料中数量和比率相当。颜色有暖色有冷色,人类对其赋予一致的褒贬分类。灰色和黑色在股市中总是不被中西方人看好。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被称为“Blackmonday/黑色星期一”。1924年10月24日,美国纽交所的股市崩盘被称为“Blackthursday/黑色星期四”。“GrayList/灰名单”比“BlackList”程度轻,被认为是不合法的公司或集团的名单一览表。

2.文化体验相似。尽管身处不同的物理环境,人类具有许多相似的日常文化经历,所以,操不同语言的人群在股票交易中使用相似的隐喻表达方式。建筑隐喻在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中占有相似比重,源于它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建筑物的类型很多,比如,“themoat/护城河”,“theBridge/桥梁”,“theSafeHarbor/避风港”,还有著名的建筑“中国长城”。这些建筑概念被映射至股市中,用来形容一些投资或融资活动。比如,“BridgeFinancing/过渡性融资”用来形容企业在首次公开上市前采用的一种融资方法,以取得足够的资金,维持营运。这种概念建立在桥梁可以解决行运中的阻碍这一概念基础之上。一些经济学家或股市大鳄创造了一些有关建筑的股市术语。比如,传奇投资大家沃伦・巴菲特就首创了“economicmoat/经济护城河”这个词,并衍生出“widemoats/宽广的护城河”和“narrowmoats/窄小的经济护城河”这两个术语。“wideeconomicmoats”指一家公司能够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优势,有助于该公司的股票升值;而“narrowmoats”指公司有微弱的经济优势,但持续时间较短。

交通结构隐喻在英汉语料中数量和比率相当同样源于人类相似的文化体验。英语中用“BackUpthetruck”形容投资者准备买入大宗的股市头寸或者金融资产。中国人用“坐轿子”形容那些目光锐利或事先得到信息的投资人。在大户暗中买进或卖出时,或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前,先期买进或卖出股票,待散户大量跟进或跟出,造成股价大幅度上涨或下跌时,再卖出或买回,坐享厚利,俗称“坐轿子”,这类人叫做“轿客”。“抬轿子”指的是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后,认为股价将大幅度变动,跟着抢进抢出,获利有限,甚至常被套牢的人,就是给别人抬轿子。虽然各个民族青睐于不同的交通工具,不管是轿子、轿车、卡车,还是飞机、地铁,这些交通工具都与人类文明发展史密切相关。把各种不同交通工具的特性投射到股市中,促进了抽象概念的形象化。

表演结构隐喻在英汉隐喻比率中相当,该隐喻类型建立在舞台和股市的相似性基础上。所有的股票就像舞台上的表演者,一些在“intheSportLight/聚光灯下”,因为此类股票受到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如果股票能够“大红大紫”,表明它如舞台上炙手可热的明星一样,为股民所“追捧”。既然是在舞台上,表现水准就有一定的差异,有优秀的表演者,也有稍逊一筹的表演者,还有差劲的表演者。那些表现低于平均水平的股票叫做“Underperformthemarket/表现落后大市”,表现优异超群者称为“marketoutperform/表现超越大市”,而表现平庸的称为“peerperform/表现一般”,既不是“worstperformers/最差表现者”,也不是“Bestperformers/最佳表现者”。

3.舶来语的影响。大量来自于英语的舶来语是形成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共性的主要原因之一。“Bullmarket/牛市”,“Bearmarket/熊市”,“SafeHarbor/避风港”,“StockSplit/拆股”,“FollowtheHerdinstinct/羊群心理”等都是常用的外来隐喻。来自于英语的技术分析词汇更是比比皆是,比如,“CommonGap/普通缺口”,“BreakGap/破缺口”,“RunawayGap/逃逸缺口”,“invertedFlag/下降旗形”,“pennant/尖旗形”,“Rectangle/矩形”等等。随着这些术语在中国的普及运用,现在已经很难区分出哪些是最初的借来语。大量舶来隐喻进入汉语主要出自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促进了英文术语向中文的渗透。比如说,用于衡量技术指标的“蜡烛图”,又称“K线”或“阴阳线”,相传最初是由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本间宗久先生所发明。之后,一些技术分析师,如美国的爱德华・琼斯、查尔斯・道、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对技术分析理论做了扩充。这些指标都相继被引进中国,译成中文后,成为中国股民或分析师在股市价格和量的基础上预测未来走势的基础指标。此外,国外一些重要的股票交易所。比如,伦敦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欧洲证券交易所等都是影响全球股市走势的风向标,也促进了英文股市术语渗入汉语的过程。二是英语作为国际商务通用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英文术语向中文的渗透。英语的一些表达形式和概念等影响了中国财经记者的文体方式和词汇选择。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的相互渗透。各种便捷的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发达的网络服务使得全球人民的交流更通畅,也促进了英汉股票术语相互补充的进程。地球村拉近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距离,也使得英语和汉语的结合更加紧密。

4.股市活动与始源域的联系。液体隐喻、色彩隐喻、交通隐喻、圆圈隐喻、化学隐喻、表演隐喻、天气隐喻这7种隐喻类型在英汉语言中的数量和比例相当。这是源于这些隐喻的始源域和股市活动之间密切的联系。圆圈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相似比率要归咎于圆圈和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似度。经济领域具有其“周期性”,常常被人视为一个上下循环运动的圆圈。与经济领域相似,股市中也有扩张期和紧缩期,就像圆圈一样周而复始,牛熊交替。比如,“StockCycle/股票周期”形容股票在一路走高中逐渐爬升到价格最高点,之后开始下滑。“CyclicalStock/周期性股票”指在经济环境强劲时股价上升迅速,在经济放缓时股价急剧下跌的股票。还有其他类似术语,如“CyclicalRisk/周期性风险”、“LifeCycle/生命周期”、“ConsumerCyclicals/消费类周期股”、“Circulartrading/循环交易”,等等。

化学结构隐喻在中英文中地位相当,因为一些化学反应与股市活动有相似关系。最常见的投射到股市中的化学反应概念是稀释和结晶。“Dilution/稀释;摊薄”类似于稀释溶液,加溶剂于溶液中以减小溶液浓度的过程,是减少普通股的每股收益的过程。“FullyDilutedearningsperShare/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相似术语有“antidilutive/反稀释”和“Dilutiveacquisition/摊薄盈利的收购项目”等。结晶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Crystallization/结晶交易”指的是几乎同时出售及买入股票以提高或减低账面价值的行为。

上下概念隐喻在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中占很大比例,也源于隐喻的始源域和股市活动之间密切的联系。英汉民族不约而同地把Up/Down/上下概念投射于更为抽象的股市领域。蓝纯(2003:166)对汉语中的“上下”和英语中的“Up/Down”概念做的对比研究表明:“较大的量是向上/Up,较少的量是向下/Down”,“更优越的状态是向上/Up,不好的状态是向下/Down”,表明英汉语言中“更多是向上”,“更好也是向上”。向上空间运动表示量的增加和企业良好的运行状态,比如“Leap/跳涨”,“High/走高”,“Jump/跳升”,“Climb/爬升”,“Surge/暴涨”。相反,“更少的量是往下/不好是向下”,因为向下的空间运动一般与量的减少相关,也表明一个公司业绩转差。比如,“tumble/走跌”,“Dive/跳水”,“Clawback/回落”。蓝纯(2003:55)还指出:“上下概念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以人类为中心,而是与客观世界建立着联系,所以是最基本的概念。”Jackendoff也曾认为,空间坐标经常被用在其他非空间概念中作为类比,而最常用的往往是上下方向坐标。“上下方向轴是由于我们对地心引力方向的认识而决定的。它与我们的环境建立了关系,脱离于我们自身。它既不以语言使用者的自我为中心,也不以人类为中心来解释”(Jackendoff,1996:14-24)。所以与方位隐喻中其他方向轴相比,上下方向的基本位置决定了其在股市中的频繁使用。

英汉股票术语中使用率很高的图表隐喻,更能体现股市活动与始源域的密切联系。波浪理论创立者艾略特认为,不管是股票还是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和波浪一样,一浪跟着一浪,周而复始,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任何波动均有迹有循。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预测价格未的走势,在买卖策略上实施适用。该理论总结出一条规律,即股市的波动可以通过观察和确定一些波浪的重复性的图形来预测。股票经济分析师常常利用市场过去的价量等数据以图形分析、指标分析工具来解释、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他们常常通过寻找股价走势的原型来推估未来,比如著名的头肩底、和“Doubletop/双重顶”等反转图形,还研究出“movingaverages/移动平均线”等一些技术性指标,并找到一些“支撑线”、“阻力线”、“通道”,以及更抽象的图形,如“旗形”、“矩形”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在类型、数量、比率等方面存在共性。这些共性源于物质体验相似、文化体验相似、舶来语的影响和股市活动与始源域的联系。本研究旨在增强股市话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语的互译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Dictionary.

[2]Deignan,a.,Gabrys,D.,&Solska,a.“teachingenglishmetaphorsUsingCross-linguisticawareness-raisingactivities.”eLtJournal,1997,(51):43-51.

[3]Geoff,p.S.“HowHighCanaDeadCatBounce?metaphorandtheHongKongStockmarket.”HongkongpapersinLinguisticsandLanguageteaching,1995,(18):43-57.

[4]George,a.F.&tom,G.theStockmarketCourse.newYork:Johnwiley&Sons,inC.,2001.

[5]Jackendoff,R.“thearchitectureoftheLinguistic-spatialinterface.”inBloometal.(eds.)LanguageandSpace.Cambridge,mass.mitpress,1996.

[6]Kvecses,Z.metaphor:apracticalintroduc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7]Kvecses,Z.metaphorinCulture:UniversalityandVariati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

[8]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9]Lan,Chun.onenglishandChineseorientationmetaphorfromtheaspectofCogni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3.

文化交流概念篇6

一、“赏”交――“赏析”结合,学习“交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知过程是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赏交”则是以“课例”为载体,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的教师对“如何交流”方法的认知教学研究,它按照“赏析”结合的方法,观赏名优课,学习“交法”。“赏交”始于教师对名优课中不同课型“如何交流”方法的学习、分析,这是“四交”教研的出发点和开展教研活动的起点。那么,如何“赏析”?

1.“赏”:确定主题,欣赏主题。

首先,备课组结合教学实际,选择一种课型研究其“交流方法”,确定主题,本学期甚至本学年的“四交”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其次,根据本组确定的主题,备课组全员欣赏名师教学实录、教学设计等,选择资源中与之相关的“交流”内容欣赏。例如:我校低年级数学组在探讨“低年级数学概念课课堂交流的基本模式”时,先后观摩了吴正宪的教学视频:《分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方程》,观摩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加法的认识》、《角的认识》等领悟了概念课的特点,尤其侧重学习了名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交流的方法。

2.“析”:剖析主题,分析思考。

备课组全员在欣赏名师课件视频、教学实录、教学设计等的过程中,还要对名师课堂“交法”进行深度剖析,学习名师课堂“如何交流”方法和学生“交流品质”培养方法。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学生实际,客观分析思考,取其精华。

中国古语“名师出高徒”是被科学发展史所证实了的著名格言。“赏交”是探讨名师课堂“交法”、研究“交法”,进行思维引领,方法示范的一种教研形式,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二、“悟”交――“学研”结合。领悟“交法”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全新的教学行为。感悟是经验学习的工具,经历必须经过感悟,才能升华为经验知识。“悟交”是“赏交”的深入,是教师对名优课例中“如何交流”方法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它是运用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等,按照“学研”结合的方法,领悟“交法”。“学研”结合具体操作如下:

1.“学”: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备课组全体成员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名师课堂“如何交流”的方法,进行深层次理论学习,感悟其“交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还可以创新性地提出自己更为有效的“交法”。

2.“研”:集体研讨,团队反思。备课组全体成员结合自己学习和感悟展开研讨。大家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如何交流”的方法,促使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进行团队感悟反思,形成初步的“交法”思路。如:我校低年级数学组在“赏交”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查找了相关资料,主要有《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小学数学低年级概念教学特点例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低年级概念教学》、《如何提高小学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概念课》等。

“悟交”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在实践中,除了备课组的集体感悟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感悟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三、“践”交――“点面”结合,践行“交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践交”是“赏交”、“悟交”的实践验证,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它是按照“点面”结合的方法,深入课堂,践行“交法”。那么,何为“点面”结合呢?

1.“点”:上主题课,实践“交法”。

全体成员围绕本组教研主题,在自己的主题课上自主实践“交法”,通过个人教学实践,反思总结,形成实践结论。

2.“面”:上反思课,优化“交法”。’

备课组成员围绕本组教研主题每人上一节反思课,全组成员听课,并在每周教研活动时集体反思研讨。备课组成员通过对本组研究课型“如何交流”的方法的科学性、实践应用的可行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讨反思,优化“交法”。如:我校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探讨的是“四年级童话课交流模式”,在每两周进行的“践交”课上,备课组的每一个人都要围绕“童话课交流模式”上一节主题反思课。通过“上课――研讨――优化”的步骤,不断优化“交法”。

“践交”是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进行过程以“纲要”精神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通过实例验证法、专题讨论法、典型示范法等践行“交法”,优化“交法”。

四、“辩”交――“辩凝”结合,形成“交法”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大家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大家交换,可以让思想更丰富多彩。”“辩交”作为“四交”教研核心,是按照“辩凝”结合的方法,形成“交法”。其具体做法是:

1.“辩”:论述反思,辩论主题。

“辩交”首先由组长阐述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等;再由上课老师反思自己如何把主题和自己的课结合起来,效果怎么样;最后进行辩论。“辩论”是“四交”教研关键所在,要求成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环节,阐述本组所研讨课型的“交流”方法,诠释提炼的依据,达到的效果。

2.“凝”:研讨总结,凝练模式。

“凝”是“辩交”的最后环节。由组长总结本组“四交”教研成果,凝练本组教研主题的“交流”模式,并从实用性、科学性、价值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小结。

通过“赏交、悟交、践交、辩交”的“四交”教研活动,有效地克服以往教研活动信息交流渠道单一、教师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弊端,体现“和而不同”、“趋同辩异”等传统的哲学理念,切实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增强教师的互动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这种教研活动形式既尊重教师的个性,又能激发其创造欲,能有效地避免千师一面的情况。

“四交”教研活动在我校开展一年多来,我们构建了“赏交、悟交、践交、辩交”的“四交”教研活动模式。研究了三种课型“如何交流”的方法,形成了三种课型的“交流”模式。同时,我校许丽老师的“四交”教研活动示范课《数字的用处》,荣获全国一等奖。另外两名教师执教的“四交”教研活动示范课,在区赛教中均获一等奖。一年多来,我校80余篇围绕“四交”教研活动所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荣获省市一二等奖。

附二:

低年级数学概念课“交流”模式:同桌合作,孕伏概念;师生交流,吲入概念;小组合作,形成概念;生生交流,辨析概念。

四年级童话课“交流”模式:生本交流,感受童话特点;生生交流,体会角色情感;师生交流,深化理解,生成感悟。

文化交流概念篇7

关键词:科学教学;迷思概念;转变策略

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就已经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许多概念。在这些概念中,一些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朴素概念,但更多的是有悖于科学的错误概念。我们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概念或与科学概念不完全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迷思概念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仅仅反映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违背了科学道理,对学生正确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造成一定的障碍。

一、学生迷思概念的成因

1.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

科学作为一门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在内的综合性的理科学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还不够成熟,往往只能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经验得出结论。例如,学生认为燃烧必须要用火点燃、金属不能燃烧、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等等。据调查,有60%的学生对月相存在迷思概念,认为月亮只有在晚上可以看到,除了天气状况影响以外;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夏天、冬天的变化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近造成的。

2.受个体认知方式的影响

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凭借自己喜好的认知方式认识事物。www.133229.Com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和发现规律的重要的认知方式。但是,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经验较少,思维简单,往往把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当做本质属性。例如,学生把鲸当做鱼类,把蝙蝠当做鸟类。从访谈中得知,学生小时候看到麻雀、乌鸦、燕子等,通过自己大脑简单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把“会飞”归结为鸟的本质属性,而不能抽象提炼出鸟的本质特征。所以,就造成迷思概念的出现。

3.受教师授课方式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灌输的方式讲授,学生对知识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导致对知识缺乏科学的理解。例如,学生对酸雨的概念理解就存在偏见。他们认为酸雨是酸性的雨水。殊不知,酸雨的ph值必须小于5.6;而且酸雨不仅包括液态水,还有固态水(如冰雹、雪等)。有些教师在讲授科学知识或演示实验时,过分地强调某个知识在章节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对它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讲解,造成概念的片面性,导致迷思概念的出现。如在催化剂的教学中,教师为突出催化剂在分解氯酸钾过程中起到加快反应速度的作用,而忽略了催化剂这个科学概念也有减慢反应速度的作用。教师自身存在着迷思概念,是学生形成迷思概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迷思概念转变的策略

1.利用科学方法,对学生的迷思概念进行探查——转变迷思概念的前提

用来探查学生有关迷思概念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利用访谈法[1]、测验法来研究学生的迷思概念,也可以采用二阶式多选题的方式来进行研究[2]。近来更有人提出以制作概念图的方式来探究学生的迷思概念。笔者利用访谈法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这个主题进行探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这两个科学概念,头脑中潜存着许多迷思概念:有的学生认为光合作用会制造蛋白质;有的学生认为绿色植物只有在夜晚(或没有光时)才进行呼吸作用;有的学生认为绿色植物在有阳光时,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大;有的学生认为呼吸作用只发生在叶子细胞中,因为叶子有气孔能交换气体;有的学生认为绿色植物依靠根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并储存在叶子中……探查出这些迷思概念,不仅让教师了解了学生学习前的认知架构,也提供了提升科学教学成效与学习进步的基础。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转变迷思概念的契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3]。当新知与原有的经验相符合时,就会容易理解并接受,纳入认知结构,顺利地完成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当新知与原有经验矛盾时,则必须经过认知结构的顺应才能接纳新知识。而顺应过程是有条件的,并且相当困难。教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策略,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很容易将顺应建立起来的知识淡化或遗忘。因此,转变迷思概念策略的落脚点应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顺应过程上。科学的历史发展,给我们转变迷思概念以深刻的启示。众所周知,历次重大科学观念改变之前,都要经历新旧观念的对峙阶段。只有当新旧观念矛盾日益尖锐,发展成危机、灾难,再也无法规避时,人们才不得不走出他们建造的象牙之塔,以审视的眼光和批判的思维来对待曾经深信不疑的象牙塔基,从而导致观念的革命性变革。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对知识建构的历史,它与学生个体的知识建构具有雷同的地方。因此,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转变迷思概念时,要先给学生一个“震撼”,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以使其放弃迷思概念,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4]。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中,有许多学生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他们认为,物体受了力,才会运动,没有受到力,就会停止。为了消除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骑自行车,用力蹬车,自行车就走了,但用力压闸时,自行车反倒停下来——这是否与我们认为的“物体有了力就运动”背道而驰呢?此时学生就会对自己已有观念进行质疑,产生强烈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应抓住这个转变迷思概念的契机,趁热打铁,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顺应建构。

3.讨论交流,相互辨析——转变迷思概念的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辨析,不失为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好策略之一。因为学生如果只听教师讲解,则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缺少自己对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互相辨析,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还能够使不同观念相互交锋,使学生的头脑经历一场“晴天霹雳”,重新构建认知结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思维活动越多,学生对迷思概念的错误认识就暴露得越充分,在知识结构中的“根”就挖得也越深,科学概念的建立就越牢固。例如,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存在迷思概念。为了转变这一认识,教师可以用手握木棒向上作匀速运动,让学生讨论交流。有的同学说“摩擦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相反”;有的同学说“摩擦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相同”;有的同学反驳:“如果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同时重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两个竖直向下的力能使人向上作匀速运动吗?”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用自己原有的概念无法解释现象,从而使学生改变了自己的认识,建立起正确的概念。

4.整合教学方法,强化、巩固科学概念——转变迷思概念的保证

把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全面、深刻、牢固地印留在学生的头脑中,是转变迷思概念的关键。为此,教师应该优化、整合教学方法,巩固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

(1)运用随即通达教学法。随即通达教学是斯皮罗等学者提出的,他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里多次进行,而每次的情境都需要经过改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5]。这种多次通达,绝不是传统教学意义中的复习,这里的每次通达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例如,在讲述季风的时候,很多学生将“近地面气温高气体体积膨胀大气密度变小气流上升气压变低”理解为“气温高气低压”。这个迷思概念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忽略了气压的高低变化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大气压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时,我重点突出在2000米海拔以内,高度升高,温度降低,大气压也降低。而且,我在讲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特点时,就落实到某地垂直方向的气压总是近地面的比高空的高,并不是气温高气压低。教学实践表明,运用随即通达教学法能使学生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能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的迷思概念与科学概念进行对照、比较,从而达到对科学概念的意蕴的理解。

(2)采用概念变式教学法。所谓概念变式教学是指在引导学生认识概念属性的过程中,不断变更所提供材料或事例的呈现形式,使概念的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6]。概念变式教学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活学生的内心思维,活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概念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初中生对氧化反应存在迷思概念,学生错误地把氧化反应理解为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教师应该说明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是指能提供氧元素的物质,不仅包括氧气,而且还包含氧化物。如氧化铜与氢气反应,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等,都属于氧化反应。教师在举例的时候,应抓住氧化反应的关键特征,即得到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变式进行比较,突出概念事例的关键特征,舍弃其无关本质的特征,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概念,有效地转变迷思概念。

(3)制作概念图的方法。概念图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组成来表达概念的意义及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网络结构示意图[7]。一般地讲,概念图包括节点(概念)、连线(有关的概念之间)、层次(不同概念的抽象水平)、命题(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等要素。其基本制作方法是在有关系的概念间连线(箭头),并在连线上用最简洁的语言标注描绘其关系的文字。例如,在物质的组成教学中,因这部分知识概念较抽象,学生易混淆,存在较多的迷思概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概念图(如图1)。通过概念图的制作,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的脉络,促进学生正迁移和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实现迷思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osbome,r.j.&gilbert,j.k.(1980).atechniqueforexploringthestudents’viewoftheworld.physicseducation,50(65):376-379.

[2]haslam,f.&treagust.d.f.(1987).diagnosingsecondarystudents’misconceptionsofphotosynthesisandrespirationinplantsusingatwo-tiermultiplechoiceinstmment.journalofbiologicaleducation,21(3):203-211.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7.

[4]梁旭.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88.

[5]李红美.认知灵活性理论与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23.

文化交流概念篇8

从本质上讲,口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译交替或分别使用原语和目的语两套信息系统帮助双方进行沟通和交流。源语和目的语承载着各自特有的文化印记,相互之间的种种差异对口译的影响很大。因此,译员不仅要精通源语和目的语,而且还要通晓的他们涉及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表达的不同。如果译员对这些文化差异不熟悉,孤陋寡闻,只注意语言形式的对等,忽略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相应的翻译处理研究,一旦遇到成语典故,习语套话或其他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或者词语,译员便会由于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表现而出现卡壳的尴尬局面。这类文化概念的翻译可能会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交际双方不能有效沟通,交谈双方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产生误解。因此,基于口译的基本特点,研究口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翻译对策,以便更好的传译源语的思想文化内容,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

汉英语言民族文化分属东西两种文化,其差异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取向对于另一个民族的成员来说可能是陌生的,截然不同的,或者说是不可接受的。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文化差异的外部表现形式。在这种形式的背后隐含着深层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道德标准,道德观念,审美观,心理因素,感知世界等方面的差异。在口译过程中造成的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模式,生活习俗,地理环境和等方面。

由于汉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不同,两种语言在行为方式和思维进行时,中国人喜欢从综合角度看问题,西方人从一个侧面去分析解决问题。中国文化倾向于综合,从而在思维上采取整体优先原则,而西方人偏好分析,导致了在思维上部分优先的行为方式特点。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时,如果说是在语言交流,不如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文化信息传递。这一交流同时也反映出交际双方的思维过程,使译文能够准确反映出说话者讲话的内涵,同时又能使听者了解说话者的原意。这要求口译者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有对文化和思维方式有所了解,不然口译只能是文字传译。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因而倾向于直觉以及个体感受,通常以经验为基础,从总体上直接地感受对象的本质。因此中国人对事物的认知基于对总结经验和对描述现象,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和对现象内部存在的深层理解。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西方思维注重思维的实证性、理性和思辨性。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观察自然界的时候都会把理性思维与思辨融入进去,在整理收集材料的同时,会利用理性思维的力量对整个世界进行探索。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往往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最统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这常常使译员感到为难。交谈双方因此在概念理解上各执己见,或一方责怪另一方没诚意,是双方就一些问题很难达成共识。由于的思维的差异,交流双方很难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由于思维差异,交流双方对概念词义的理解不同。没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共性,信息交流就会不畅,信息理解就会就会出现差异,影响到口译工作的顺利进行。

“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来自于美国文化,此概念是一种学说,其核心概念强调个人利益在其中,认为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是有个人或者是个体所创造。个人主义是说个体的重要性,个人的作用与影响。在美国文化中,个体的自尊心和责任心是必须部分。中国文化注重整体优先和和谐至上的思维,认同集体主义,每个个体依赖顺从集体,在这过程中能够从集体中获得安全感和关照感。西方文化注重采取分析思维和求异思维,因此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对立面,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对立,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价值的体现,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比如中国谚语中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处理问题“要依靠组织”。在中国,“个人主义”具有贬义,它指的是一切以个人为主,把自己的利益看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同国家对individualism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交际中出现误解,从而影响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文化交流概念篇9

摘要:冷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宗教回归”、宗教复兴以及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凸显等原因,宗教文化力概念呼之欲出。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建构宗教文化力的概念。笔者以文化视域看待宗教文化力,并将宗教文化力纳入文化力之中,再由比较得出其特有属性进行定义,从而建构起宗教文化力的概念。

关键词:宗教文化力概念建构

当前学界没有明确的宗教文化力概念定义,更没有深入研究。建构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什么,建构的概念是否有价值、有意义,是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宗教文化力概念建构的重要意义

1.理论需要。学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宗教文化力”概念,但是,对“宗教文化力”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了,宗教文化力概念研究的土壤成熟、呼之欲出。

宗教与文化关系的研究需要宗教文化力概念。蒂利希将宗教与文化的关系表述为:“宗教是文化的实体,文化是宗教的形式。”“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学界对“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及“宗教文化”的概念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将宗教文化作为一种力量研究的尚未出现。

软实力研究的拓展需要宗教文化力概念。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对软实力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影响人类生活几千年的宗教是不能回避的重要领域,而将宗教文化力作为软实力提出的却寥寥无几。文化力研究的丰富需要宗教文化力概念。“文化力”概念的提出必然会引领文化力组成部分的研究。国外有学者将宗教文化作为文化力的一个方面:“文化,包括宗教和思想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可以称之为文化资源或文化力。”在文化力的基础上提升出宗教文化力是文化力研究的一个方向。但将宗教文化力作为确定概念进行研究的尚无先例,这是文化力研究的一个理论空场。

总之,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宗教文化的表层,未能深入到其内部,且没有将宗教文化作为一种能动的力量,这样就使理论之间缺乏中介和桥梁,难以贯通和深入,建构宗教文化力的概念迫在眉睫。宗教文化力一头连着宗教,一头连着文化力,解决了理论上的衔接问题,填补了理论空场。宗教文化力概念的建构和研究还能使多个领域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现实需要。虽然在理论上宗教文化力的概念没有诞生,但在现实中宗教文化力已被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运用。宗教文化力在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已经展开,随着其作用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宗教文化力的概念。

宗教文化力既是引发战争的力量,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最近几场战争的台前幕后都有宗教的影子,宗教的矛盾冲突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原因。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各大宗教领袖竭力主张宗教对话,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奔走于战火连天的焦土之上。宗教文化力对世界和平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给予理论上研究,需要宗教文化力的概念。

宗教文化力既被用作对我渗透的力量,又是开展对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战场上的拼杀激烈、血腥,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同样残酷无情。宗教文化力被用作对我进行渗透的力量。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宗教文化作为对我国渗透的“首选武器”。与此同时,我国各宗教领袖和代表积极参与国际上的宗教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加深与不同国家宗教间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展现我国宗教文化软实力。宗教文化力也是开展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如何抵制境外宗教文化渗透?如何有效开展宗教文化交流?都需要对宗教文化力进行研究。

宗教文化力既被用作分裂国家的力量,又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利用宗教问题来煽动民族仇恨,激起宗教狂热,引发民族纷争和国家分裂,从而渔翁得利。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新疆、西藏作为他们大做文章的口实,利用宗教和民族的幌子,向分裂势力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广大宗教爱国人士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国宗教间和谐共处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现实表明,宗教文化力既是破坏的力量,也是建设的力量。如何正确认识宗教文化力?如何趋利避害?需要我们对宗教文化力有充分的研究,其前提是建构宗教文化力的概念。

二、宗教文化力的建构思路

建构“宗教文化力”的概念,以文化视域为前提,将“宗教文化力”归入“文化力”的“种”中,在与“文化力”其他形式的对比中找出“宗教文化力”特有的“属差”。

以文化视域为前提。国内学者王晓朝提出了文化视域下宗教文化研究,“文化视域”是“用来指称经由20世纪多学科文化理论的综合研究之后学术界形成的文化视野。”张志刚也提出了“宗教―文化观”的概念。现有的大量研究成果昭示着将宗教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已构成宗教观念的现代形态。

将“宗教文化力”纳入“文化力”之中。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段话:“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它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当今“文化力”被视为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智力因素,包括教育和科技。二是精神因素,包括理想、道德、信念、价值观、意志等。三是文化网络,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电影厅、剧场、体育场馆等文化体育活动设施。”高占祥给出文化力的定位:“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力即文化各要素在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的作用力、影响力、辐射力,文化力更侧重的是与硬实力相对的精神力。宗教文化力作为一种精神因素力在文化力的大范畴之下。

比较得出“宗教文化力”特有的属差。宗教文化力是由宗教文化产生,要想弄清宗教文化力的“属差”就必须理清宗教文化的特点。宗教产生于人类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之中,以宗教信仰为内核。宗教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但宗教文化又是人类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与寄托,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宗教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就表现在宗教文化对待现实和经验的态度上。概言之,所谓宗教文化力是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宗教信仰为核心,以超越现实的方式诠释现实,是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影响力、作用力、辐射力的综合体现。

三、宗教文化力的内涵、结构、特征

1.宗教文化力的内涵。宗教文化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就同一宗教或教派而言,主要包括:宗教观念的凝聚力、宗教情感的感染力、宗教行为的范导力、宗教团体的组织力等。

宗教观念的凝聚力。“文化的凝聚力根源于一个集团成员所共有的一种集体观念或集体意识……它以信仰和价值观为内核……”宗教观念最核心的内容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一旦形成并得到承认,便会被信教徒奉为至高的真理,并会以全部的热忱和拳拳服膺的态度去追求。信仰相同宗教观念的人会为了追求信仰而凝聚到一起。多灾多难的犹太人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震撼世界的民族大迫害、大离散、大迁徙,但却凭借着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犹太教一神信仰,不屈不挠地在世界各个角落进行复国运动。可见宗教观念的凝聚力是多么巨大。

宗教情感的感染力。宗教情感是指宗教徒对神、神圣力量、神圣物的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鲁道夫奥托将宗教情感说成是一种“对神既敬畏又向往的感情交织”,有的信徒在瞬间对神的体验在心理学上可以解释为幻觉或下意识,正是这种体验和强烈的宗教情感使教徒对宗教深信不疑,这种情感体验通过交流在信徒间相互感染。

宗教行为的范导力。宗教行为是信徒个人和集体的灵性活动或宗教实践,是对宗教意识的表现。在同一宗教中,宗教徒的宗教行为会受到宗教传统的约束和引导,并且形成约定俗成的趋于一致的行为。宗教行为的形式主要有:禁忌和戒律、崇拜礼仪和修行等。这些宗教行为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对宗教徒具有范导力量。

宗教团体的组织力。如果说宗教观念是宗教的内容,那么宗教团体就是宗教的形式,宗教团体是联系宗教徒、体现宗教意识、进行宗教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宗教团体相比一般的社会组织而言,具有信仰一致、组织严密、情感共通、活动神秘等特征,具有较强的组织力。

归结起来,需要强调三点:一是宗教文化力是由以上宗教各要素的力整合而成的。二是各宗教要素力的现实展开都需要通过宗教“人”的力来完成。宗教“人”的现实表现就是构成宗教实体的细胞――宗教徒。三是要注意宗教文化力的方向,宗教观念的凝聚力、宗教情感的感染力、宗教行为的范导力、宗教团体的组织力是相对于同一宗教或同一教派而言的,如果是相对于不同宗教或不同教派,那么宗教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范导力、组织力就会变成排斥力、怀疑力、分离力等。

2.宗教文化力的结构――圈层递进结构。从结构上分析,作为宗教文化力组成部分的四种力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宗教观念力和宗教情感力,外在因素包括宗教行为力和宗教团体力。从逻辑次序上看,宗教观念力是处在最核心位置的,也是其他三个力的内核驱动力,只有以宗教观念力作为逻辑前提才能使教徒发生对宗教的感受和经验,产生宗教情感力。宗教行为力是宗教观念力和宗教情感力的外在表现,是宗教文化力的第三个层次。处于最外层的是宗教团体力,是宗教观念力的教义化、宗教行为力的仪式化,是整个宗教文化力圈层结构的最外层。

3.宗教文化力的特征。宗教文化力作为一种与其他文化力形式相区别的范畴,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包括:超验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结合、理性与信仰的结合等。

超验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宗教文化力的超验性在于其所崇拜的对象是虚幻的、超出经验范围的,但宗教文化力的内容来源于现实,并作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存在。恩格斯曾有经典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的这段论述,说明了宗教文化力在现实基础上产生,却采取了超越现实的方式。因此,超验性和现实性的结合是宗教文化力的特征之一。

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结合。宗教文化力不仅在结构上是外在性因素和内在性因素的统一,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内在性与外在性结合的特征。宗教文化力的展开需要人来实现,它既可以内化为人的认识和情感,也可以外化为人的行为和组织方式。这种内在性与外在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宗教文化力得以展开的主体之上。

理性与信仰的结合。宗教文化力是一种非理性的信仰力量,同时兼备理性的力量。通常人们将宗教看作非理性的,但宗教并非没有理性。作为宗教理论体系的宗教哲学从范畴、逻辑等理性的角度来论证上帝及神的存在。尤其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宗教学说以理性来服务于信仰,对西方理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宗教文化力呈现出理性力量与信仰力量的奇特结合。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蒂利希著:《文化神学》,陈新权、王平译,工人出版社,1998。

[2][罗]亚泰纳谢:《文化与宗教》,张伟达、杨雅彬、李鹏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文化交流概念篇10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中国论文网。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同时,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性能,加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从而促使课堂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互动生成。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设计一题: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