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茶艺接待礼仪十篇茶艺接待礼仪十篇

茶艺接待礼仪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6:04

茶艺接待礼仪篇1

一次给朋友们沏茶,分茶时竟给朋友们的杯子斟得满了溢出来。一朋友嗔怪道:“还说你是茶乡人,连用茶规矩都不懂。告诉你: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呐!”我本一片真诚待客之心,只因不谙茶俗,招来责怪。在喝茶这件事中,我算是吃了一堑,但更是长了一智。

武夷山人向来“知茶达礼,通酒感恩”。待人接物少不了“茶酒为媒”的繁缛礼节,连喝茶饮酒也要循规蹈矩,若时时在乎这些,确实有些让人受不了。但面对越来越重视礼仪交际的今天,你又不得不尊重自古皆然的礼俗。自古以来茶酒两样东西,是待客常物,也是待客珍品。这两种液体形态的“礼节大使”,若摆弄不好的话,还真敢濡湿了你的完美形象。酒与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仕宦大夫,还是布衣荆钗,都要借助它们来践履礼仪。

酒与茶,是中华礼仪重要的载体,两种能融礼仪文化的液体,只因满盛与浅盛,就存在着敬人与欺人的误区。说来也怪:酒会令人醉,醉会令人神志错乱惹事生非,“酒满”害人之处更大,“敬人”之意又从何而来?而茶是最佳饮品,多喝只会搜肠刮肚,消除积食,能破解孤闷,更能提神醒智,按理说让人喝满杯茶才是好,“茶满”又何来“欺人”之意?这不成文的俗约,居然成了我们今天接待礼仪中要恪守的潜规则。

如此说来世间有些事真不可理喻。从敬酒敬茶的相悖定律中,就窥见了一斑。有句话说敬酒不吃吃罚酒,是说主人敬客的热心过了头呢?还是将文雅的礼仪扯入野蛮中去了?武夷山是茶之故乡,历代高僧隐者以茶会友,每为山中乐事。慧苑寺有一对门联写道:“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竹为邻”。说的是寺庙清净,远离世尘,酒色财气俱在拒绝中,僧人只能尚茶,敬客之礼也只能用茶。茶通谨慎,酒助妄为;茶能收住心,酒能放。酒属阳刚,力胜于茶;茶属阴柔,劲可克酒。醉酒者,方恨少了茶,便寻茶痛饮,那顾忌什么半杯半盏?贪酒,滋是非惹事;恋茶,清烦忧养心。如此说来,就是为茶友或知己斟满杯茶,怎敢说是“欺人”呢?

恩格斯当年批评英国上流社会效仿东方茶礼时就说过:俗约会把热情捆绑至死。时代在变化,我们若是过多地拘于礼俗,并不适应多元化的道德张扬。老舍《茶馆》中北京胡同里,也流行大碗茶待客,江南阿庆嫂茶馆里的铜壶,烧的也是大碗茶,武夷山村野百姓家中敬客之茶,也用大青花瓷碗满盛,你捧起大碗仰脖一喝个精光,主人才高兴。当然,若是茶艺表演所需,必用小如桃形之杯,方能展示高雅。但那是艺术,不是生活。我们今天在迎敬客人时,虽有许多饮料可供选择,但茶、酒这两样看家东西,决不会少。爱酒爱茶,只是嗜好不同,不能厚茶薄酒,或厚酒薄茶。我长在茶乡,人生从风雨中走过近五十年,也借助过酒的燃烧,也借助过茶的冷却。但从养生角度来说,我的看法是置换一下那句礼俗的意思为好:“酒满欺人,茶满敬人”。不知诸君认同否?

茶艺接待礼仪篇2

一、主持司仪致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_______好!在这个______的季节,相聚在人杰地灵的______。亚洲厨王、中国烹饪大师、孔子七十五代传人、孔祥道先生收徒仪式隆重开幕。

二、掌声有请孔祥道先生致开幕词。

三、掌声有请______致欢迎词。

(可以是地方领导、酒店老总、社会名人等,也可临时变更为几个人的讲话,主持司仪临时安排)

四、收徒仪式(按中国传统礼仪)(1)请孔大师上坐。(2)请______入门新弟子入场(主持司仪念弟子名单)

(3)入门弟子入场已毕,现在正是向恩师行跪拜大礼。请众弟子目视恩师,屈膝安跪,听口令行礼。一叩首、日月北斗,天长地久再叩首、师徒联手,名扬九州三叩首、永记师恩,功德千秋礼毕,请众弟子起立。

五、有请_____入门弟子______代表众弟子向恩师行献茶礼仪:献茶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礼仪,以示对师傅及长辈的尊敬和厚爱。(注:献茶弟子须单膝跪地,双手接过斟好的清茶,双手举过头顶,献于师傅,茶水应在茶杯的三分之二处,不可滚烫,不可满溢,茶杯不可太大,献茶共三杯。)敬献恩师一杯茶:孔门师徒是一家敬献恩师二杯茶:技艺超群振华夏敬献恩师三杯茶:厨艺人生展才华

献茶礼毕,请献茶弟子代表退身回队列,众弟子三击掌。

(注:献茶弟子起身后应面视恩师退步归队,不可转身给师傅一个后备,以示尊重。另,三击掌应干净利落,司仪事先应有所交代,最好演练几次)

六、掌声有请孔祥道大师弟子代表老师宣读师训:

(师训附在后面,司仪应在事先备好,交于孔大师弟子代表手里)

七、请_____入门弟子代表,XXX领读弟子宣誓。

(注:入门弟子誓词附在后面,司仪应事先复印数份,交于领誓弟子,熟悉词句,明白意思。领誓用普通话,四字一句,领读一句,众人跟读一句)(再注:我所起草弟子宣誓词四字为一句,自左至右年期,四句为一个章节,口齿应清楚,吐字应明晰)

八、请入门弟子代表_______先生讲话。(讲话稿自备)

九、孔大师____市第______批收徒仪式圆满礼成。

十、自由交流(合影留念、学术讨论)或文艺表演。

说明:此仪式参考传统礼仪,并结合当代食物革拟而成。《师训》《弟子誓词》《叩首念白》《献茶念白》均为孔氏弟子00932胡明瑞专为孔老师而原创,专为老师收徒专用,其他任何人未经孔大师授权,均不可使用以及模仿。由于笔者才疏学浅,不妥之处,请老师及众师兄弟商榷斧正。

师训

中华美馔精髓深远商相伊尹治厨典范追思故人爱国爱党爱岗爱店礼仪仁孝尊师爱徒正直坦荡烹饪理念拼搏奉献虚心钻研永记心间德艺垂范眼界高远博采众长遵纪守法物尽其用戒骄戒躁对己必严精诚团结

博学苦练抑恶扬善节约能源心态平凡待人要宽辉煌发展

孔祥道大师入门弟子誓词

中华厨艺博大精深诚信为本勤学苦练才艺超群道德至上孝敬长辈扶携同门互帮互助遵纪守法奉献爱心报答社会

茶艺接待礼仪篇3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茶艺;美学;欣赏

茶艺是指品茗的方法和意境,具体包括品茗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协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云南少数民族的茶艺融传统茶道和现代风韵于一体,具有独特风格,具有很强的美学理念。

一、少数民族的婚俗与茶

茶在婚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古代,我国许多地区都流行“三茶六礼”的婚俗。所谓“三茶”就是下茶、定茶和合茶;而“六礼”则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在云南,“阿茶”(小伙子)上门说媳妇,茶叶是必不可少的“四色礼”之一,“下茶礼”中也必须要有茶叶。而婚礼中的迎亲茶则是最有特色的,新娘被接回来以后,在主婚人的引导下,新郎、新娘与送亲的亲朋好友进入堂屋坐下,这时新郎家便要献上三道茶,第一道是苦茶,也就是有名的“竹筒雷响茶”;第二道是糖茶,主要是加了核桃片、芝麻、红糖等的甜茶;第三道则是竹叶水茶,这道茶就是用当地特有的香竹叶泡制的。新郎新娘喝过茶以后,就意味着今后要相互扶持、艰苦奋斗、以苦为荣,先苦后甜,同时也寄寓着亲朋好友对新人甜蜜生活的祝福。

二、云南的祭“茶祖”仪式

云南的各少数民族都崇拜自然,他们信仰万物有灵,在他们的观念里,茶是有灵魂的。他们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早上一盅,一天威风;下午一盅,干活轻松”。各民族为了感恩茶树,每年农历二月十五都会祭拜“茶祖”。

举行祭“茶祖”仪式这一天,不管家里有多忙,各家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去祭拜“茶祖”,家家都必须要带一点米和肉。祭“茶祖”仪式一般从早上就要开始,天一亮,人们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整整齐齐地排好队,鼓号手在队伍的最前面,祭师手里拿着点燃的香,其他人则跟在祭师的后面,队伍在祭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向“茶祖”走去。“茶祖”又叫茶树王,是茶山上一棵枝叶茂盛、挺拔、苍劲、古老的大茶树,是祖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

三、各民族独特的茶艺美

(一)傣族等“吃茶”的习俗

傣族还有一种吃茶的风俗。在民间,傣族喝的茶多数都是自己制作的大叶茶,招待客人时喜欢把茶泡在一个大器皿中,待茶泡开了再往客人的杯子里倒。茶过三四泡,茶味变淡后,将茶叶捞出,沾上大青果(俗名:嘎哩罗)喃咪吃,茶叶余留的淡淡苦涩与大青果汁的回甜溶在一起,让你回味无穷。

基诺族有一种奇特的吃茶风俗。在新茶季节,他们把鲜嫩的茶叶采来,用手揉捻将茶叶汁拧在碗里,然后放上作料及盐巴辣椒,再用拧出的茶汁来凉拌,不放酸、原汁原味地食用,既开胃,又下饭。现在,基诺老人及中年人还保留着这种吃茶的习惯。

(二)云南穆斯林的茶文化

云南穆斯林普遍嗜好饮茶,尤其酷饮绿茶。相较而言,其饮茶的方式、习惯及其风味的独特,尤以滇东北穆斯林为最。在滇东北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穆斯林家庭,大都喜饮炕茶。即先烧一壶开水置于火塘边烘着,再将一土陶制小茶罐放到火上烧烤,待茶罐烤至发烫,放入茶叶,边炕边抖动茶罐,使茶叶不至焦糊。等到茶叶渐渐发黄,茶罐冒出缕缕清香,再注入沸水,顿时泡沫扑出罐口。去掉泡沫稍待沉淀,即可将茶水倾入小瓷盅内饮用。是时,满屋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这种炕制的茶水呈褐色,浓如刚榨出的菜油,味极苦酽。初饮不惯只觉苦得挂齿,涩得吐舌;但苦涩之后,却渐觉微甜,溢香满口,回味无穷。一般初饮者,只需斟二、三滴茶水,适当加兑些开水,方能下咽。虽掺兑过开水,茶味依然浓郁,清香回甜,饮之足可润喉止渴。

(三)云南德昂族茶文化

全民信仰小成佛教的德昂族根据教规戒酒,这就使得茶水成为德昂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德昂族男女老少都喜欢喝茶。进入德昂人家的竹楼,客屋正中是火塘,火塘周边即是主人待客的地方。有客来访主人便吹燃塘火,将盛满山泉水的壶置于三角架上,又取出拳头般大的陶罐,放进去一把茶叶,随后置于火炭上灸烤。烤到室内弥漫起茶叶的清香时,用鼎沸的山泉水冲入陶罐。主人再取出与客人同数的牛眼瓷盅,放平,提起陶罐往每个瓷盅里倾进茶叶。不管客人是多是少,有经验的主人总是会让小陶罐里的茶汁平均分配的。倒好茶汁,主人再往每个瓷盅里掺进沸水,然后一手托盅底,一手扶盅沿,奉给客人。客人须双手接过,不可单手接茶盅,以示对主人礼貌待客的敬意。你可不要小觑了那牛眼般大的瓷盅,也就一口的茶量,碰碰舌尖,苦如黄莲,随后是回甜,这便是云南大叶茶的特点。一盅茶下肚之后,你自然不敢再喝,却能让你体验到“醉茶”的滋味,一夜头脑清醒到天明。

云南各民族独特的茶文化,以它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独特而多样的形式,富有着丰厚的内涵,在中国茶文化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风姿。

参考文献:

[1]、易昌泰:《文化:茶叶经济竞争的新战场》,《中国茶文化专号》,1991年第4期。

茶艺接待礼仪篇4

关键词:文秘工作室教学模式教学成果

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骤变性,都促使秘书的角色职能由传统型向外向型、全能型转变。原先的对于秘书素质的要求、标准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发展,新的形势要求秘书扮演多重角色,全方位、全功能的为领导服务。秘书机构是单位的枢纽部门,秘书工作中少不了迎来送往、接待宾客等事务,所以端茶敬客是秘书服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以茶敬客、以茶传情、以茶示礼、以茶引言,茶文化可以成为秘书处理公务、人际关系的剂。

学校和陶茗轩茶庄于2009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成立校外实训基地――“陶茗轩”工作室。工作室其本质是“师徒式”的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工作室为依托,学生以“准工人”身份得到模拟岗位训练,然后参与现实岗位实践。校企双方开设创业培训课程,注重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让学生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开始创业设计,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创业实践。工作室承担着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的任务,同时又是一个创业基地。师生在讲茶、听茶、品茶、秀茶、悟茶、售茶过程中完成教与学的体验。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强”。

一、工作室的教学环境

1.师资配备

工作室对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很高,以学校现有通过重点培养的“双师型”教师为主,包括取得茶艺技师证书和茶艺考评员资格的茶艺专业教师、取得秘书技师证书的秘书专业教师以及心理辅导和创业指导教师等。工作室教师定期加入行业单位实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聘请宁海茶文化促进会、茶叶协会、望海茶茶业有限公司、县文联等校外行业专家为师生讲学及实践指导。

2.工作室成员组成

工作室实现小团队教学,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氛围。工作室培养对象是高二和高三预岗实习学生,每期人数控制在15人以内,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的形式,学生自愿报名加入工作室,再由师傅对其进行考核,考核以企业面试的程序进行,面试通过才有可能进入工作室学习。工作室以企业模式组织教学和运营,学生进入“陶茗轩”工作室必须以员工的身份与工作室签约。

3.功能安排

工作室由茶室、产品展示区、储物室、多功能室四个部分组成。茶室布置采用中式风格,摆上花草、仿明清的桌椅装饰,配以素雅的窗饰、工艺品、乐器、书法条幅、国画山水渲染出古色古香的浓郁氛围。产品展示区展示各类茶叶、茶具,摆放时注重审美,并注意茶叶及不同茶具的风格搭配。多功能室是茶艺表演礼仪及服务接待礼仪的培训室,也是学生展示工作室学习成果的地方,同时也是创业辅导教室,配以镜子、音响、电视等。储物室存放茶道具、服装等。

4.学生的日常管理

学生进入工作室后,通过“告家长书”、电话等方式同家长联系,并签订安全责任状。工作室还制定规章制度,内容包括仪容仪表仪态的要求、卫生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实训劳动记录等,实行量化考核。

二、工作室的教学管理

1.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团队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实施教学的核心理念,分模块进行教学,彻底打破独立课程的教学体系,建立了综合化的项目课程体系。运用了“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将品德教育融入学生学习实践中,将品德评价融入学生学习考核体系,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教学上依托工作室有利资源和优势,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封闭压抑的形式,采用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和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产、学、研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室平台,师生关系已转换为师徒关系,师生之间面对面零距离接触,营造良性互动关系。教师采用课件演示讲解、教师示范、学生演练、互相观摩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工作室还实施了“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利用短小精悍的视频来实施教学。学生用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学习进度,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成了学生的“教练”。“翻转课堂”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大大增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2.课程设置

由于学生在高一阶段的校内课堂上已基本完成茶艺和秘书基础等理论课程的学习,工作室采用理论和实操相结合,与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相契合,注重实训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分模块进行,在实训中突出对实践技能的要求,完成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一个模块是礼仪,以个人形象、办公接待、茶室服务、茶艺表演、茶事活动礼仪为主要教学项目;第二模块是茶艺,项目主要有泡茶技能、茶叶鉴别、茶室设计、日韩茶道、茶室管理等;第三个模块是秘书技能,融入会务、办公室日常事务、攻关活动等技能项目;第四个模块是创业,引导学生形成职业概念,树立职业意识,规划职业生涯。

高二学生到实训基地参加实训时间为每周一、三下午,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以上四大模块课程的学习,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周末安排学生在陶茗轩茶庄轮流上岗,实现校企对接,从而实现互补双赢。高三学生深入各个单位进行预岗实习,指导教师全程跟踪管理,要求学生定期反馈实习情况、实习心得体会等,安排高二学生与其以茶话会形式交流心得,分享体验。另外,安排高三学生每个月进入工作室学习一天,根据学生实习岗位需求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有创业梦想和创业机会的学生参与体验创业经历。

3.考评机制

在教学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对学生学的评价和对教师教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重点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如完成实训项目的态度(占40%)、数量(占30%)、质量(占20%)、效益(占10%)相结合,这种评价既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遵循了能力的形成规律。而对于教师“教”的评价,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即在充分尊重教师的前提下进行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

三、工作室的教学成果

工作室教学模式避免了“常规化”教学模式的很多弊端,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成果斐然。

1.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对人才的培养如同泡一杯好茶,要讲究五境之美。工作室优越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会了如何“泡”好自己这杯茶,这使她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论是气质上还是内在修养上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在工作岗位上,他们能恪守职业道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用人单位对就业学生的评价普遍很高。在工作室学习实践过的学生就业率达到100%,甚至有些学生未毕业就被行业企业预定为“准员工”,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得到的报酬有的超过了正式员工。目前,很多从工作室走出去的学生已经是企业老板了。

2.教师业务素质提升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实践,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不论在理论教学水平上还是实践技能上都有了明显提升。工作室让教师与学生实践教学与社会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工作室的教师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茶艺实训教材》《服务礼仪实训教材》《创业奇兵》已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参与的课题研究《认知疗法在增强职高生学校适应性中的个案研究》目前已被市立项,校企双方组建课题组开始以工作室教学模式为题材的课题研究。

3.创新创业获奖情况

“陶茗轩”作为学校学生的创业项目在2011年光华青年创业精神大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了第一名。2013年4月这个项目代表中国赛区,参加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在纽约举办的2012“全球青年创业家大奖”比赛,并获得全球创业精神大奖。创业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奖。

学生创业项目设计《单车回归心灵家园》参加宁波市中职生创业项目设计比赛一等奖;学生创业项目设计《霞客网――自驾游的贴心伙伴》参加宁波市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类项目比赛二等奖。2008年至2013年间,学生连续四届参加宁波国际茶文化节茶艺大赛,有两位同学获得茶美人称号。学生泡制的作品《母亲茶》获得银奖,《望海情缘》获最佳创意奖,《五洲欢聚》获最佳解说奖。2010年学生参加宁波市文秘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两项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如今,已有200名左右的学生取得中级茶艺师证书。

工作室每年组织校园茶文化节、无我茶会,传播茶文化。曾在桑洲品茶节上出席茶艺表演,参加茶文化促进会组织的中日茶文化交流活动,多次为县级会议提供接待服务。到目前,已承接本地多家知名茶馆的员工上岗前的培训任务,并得到认可。

四、小结

工作室教学模式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环境,有利于师生在理论和技艺上得到全面发展,让教学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工作室师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地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工作室这一新型教学模式逐渐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茶艺接待礼仪篇5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策略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所具有多元化的内容与功能,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仍旧在持续地延伸与拓展。将茶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教育当中,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在学生社交能力、礼仪水平、艺术素养和思想修养的提升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具有着重要意义。

1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1社交教育

我国茶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调整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社交关系,并促使社会个体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彼此的团结与矛盾的化解。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会是结交朋友、款待宾客的重要礼节,同时也是古代文人群体结交挚友的重要手段,甚至在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茶经常出现在国事的讨论中,如唐宋时期的茶宴,有着庄重、简朴而又活泼生动的特点,在“清茶一杯谈国事”的氛围下,并不会产生酒宴上的俗气与奢华,并可以拉近交流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文人以茶会友的事例在许多咏茶诗歌、咏茶画作中都能够得到展现,如唐代诗人杜牧在《寒夜》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一诗句写出了作者与友人在火炉旁饮热茶的场景,而这种场景中儒雅和谐的氛围也令人神往。另外,明代画家文征明所创作的名画《惠山茶绘图》,同样呈现出了古代文人以茶会友的场景,并体现出了文人茶会对意境的追求。显然,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满足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而且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准则以及审美理想当中,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参与茶会,必将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能力,并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和谐,这对于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手段,确保他们能够在社交中获得心理愉悦、缓解心理压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2礼仪教育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中,不仅创造出了丰富璀璨的文化、构建起了系统的社会道德标准,同时也形成了完整优秀的利益规范,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被世人称作“文明古国”与“礼仪之邦”。中国这一“礼仪之邦”的发展,与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政治伦理关系以及封建社会时期所推崇的仁政与礼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这些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自然就具备了礼仪教化功能。从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礼仪内容来看,沏茶、端茶、奉茶、倒茶、饮茶、续茶乃至主客、长幼之间的座次顺序等,都有着系统且严格的礼仪要求,虽然这些礼仪十分复杂并且看似乏味,但却是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精炼而成的,因此,每一项礼仪要求都有着相对应的价值,并且是茶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如此,茶文化所具有的技艺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够得以展现。礼仪教育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不拘小节”,也自然会在生活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并最终成为一个不受欢迎和孤独的人。而由于我国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元素,所以,在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的渗透当作礼仪教育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自身形象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并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从而避免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1.3艺术教育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事与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让茶事成为了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于茶文化中包含了医学、饮食文化、建筑园艺、文学等多元化的元素,因此,在对中国茶文化内涵进行品位的过程中,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在饮茶活动中,无论是茶室的布置还是茶具和插画的选择,都能够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以及茶人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在了解这些内容的过程中,饮茶之人能够感受到茶文化对协调美、自然美的追求,并被这些美所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自身对美所具有的感受;再如,在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饮茶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茶事活动所具有的礼仪美,而且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环境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因此,观看茶艺表演不仅能够丰富饮茶者具有放松自身身心的途径,而且可以为饮茶者提供一个可以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的渠道。当然,中国茶文化不仅强调形式美,也强调心灵美,更加强调形式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因此,中国茶文化在为饮茶者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要求饮茶者能够具备朴实、真诚、自然的品格,并在养成良好风度与举止的基础上,感受茶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底蕴。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渗透茶文化并发挥出茶文化的艺术教育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放松身心、宣泄情感的途径,同时能够在陶冶学生心灵、满足学生审美需求、提升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升华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从而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自身的不断完善。

1.4修行教育

茶圣陆羽提到:“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茶圣眼中,茶具有着高洁的品性,以至于在饮茶之人中也具有“宜”与“不宜”之分。于此同时,茶圣陆羽的这句话,也反映出茶在修身养性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事实上,喝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一种形态为饮茶,另一种形态则为品茶,对于茶人而言,简单的饮茶能够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而品茶则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品茶过程中,茶人用茶来提升自身修养、陶冶自身琴操,并通过茶对人生进行品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形式也可以作为学生开展自省、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在茶与茶人的身上,也反映出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从茶来看,这种植物生于深山,并在其成熟之时供人们采摘,而从茶人来看,他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二者所具有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高尚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人用“俭、清、和、静”来总结茶叶的秉性,即茶尚俭、贵清、导和、致静,而茶所具有的这些秉性,也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将节俭朴素、清正廉洁、和睦相处、恬淡安静当作自身的重要追求,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修生养性的境界、推动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策略

2.1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茶文化专业,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则将茶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这些专业与课程的开设,能够引导学生对茶文化做出系统的学习,并在开拓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深化对茶文化的认知。与此同时,由于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群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茶文化专业和茶文化选修课程,缺乏全国性的课程规划与教学大纲作为指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在此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以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为出发点,而且需要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为出发点,重视将茶文化发展史中能够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思想内容以及事例体现在教材当中。另外,为了强化茶文化课程的吸引力,高职院校还应当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重视本土茶文化资源的融入,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茶文化、感受茶文化,从而确保茶文化能够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推动作用。

2.2积极开展茶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茶文化的作用,就必须拓展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面,推动茶文化走入学生的生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并受到茶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渗透,还应当重视课外渗透,通过开展各类有教育意义的茶文化活动来发挥出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具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中可以开展的茶文化活动包括茶话会、名茶介绍征文活动、茶知识竞赛活动、茶艺表演活动以及茶文化讲座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茶文化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当然,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茶文化活动甚至可以向校外拓展,在此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茶文化风俗做出了解与收集,并参与到当地的茶文化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气息,并强化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接受性。

2.3优化茶文化渗透方式

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高职院校可以仅仅依靠强化茶文化宣传与教育,就可以对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做出充分的发挥,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当重视茶文化渗透方式的优化,特别是要重视提升茶文化渗透方式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契合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开展的茶文化渗透工作,不能使用纯粹的单方面宣传与教育方式,而应当重视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文化魅力、趣味性以及参与性,具体而言,首先,高职院校所选取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特征,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需求,也才能够推动学生对茶文化的接受以及对茶文化内涵的感悟;其次,茶文化教育过程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高职院校在茶文化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茶文化素养的逐步积累,而不能使用“速成法”,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对茶文化做出更加充分的感悟与体验,也才能够在茶文化中挖掘到有利于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同时,高职院校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重视茶文化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盛产茶叶的景区,将茶文化中的一些传说、典故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关注、深化学生对茶文化内容的印象,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做出深入探索的兴趣,这对充分体现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的具有重要作用。

3结语

我国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内容,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充分的挖掘与运用茶文化的文化底蕴与内容,可以发挥茶文化在高职学生社交教育、礼仪教育、艺术教育、修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以及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当重视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外活动来提升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范围,并在确保茶文化渗透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强化茶文化的可接受性。

参考文献

[1]靖国华.中华茶道思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4):228-229.

[2]连伟利.以茶润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途径[J].福建茶叶,2016(6):247-248.

[3]黄洁.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借鉴[J].社会心理科学,2013(11):23-25+56.

茶艺接待礼仪篇6

字同义异

追根溯源,“茶道”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人封演的笔记《封氏见闻记》,其中:“楚人陆鸿渐为茶论……有常伯熊者,又饮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说的是陆羽所著的《茶经》在780年问世时,书中记载了煮茶饮茶的二十四种器具,遂闻名退迩。许多人家中都收藏有一套。又有个叫常伯熊的人润色了《茶经》。使其更好地传播,使“茶道大行”。另外,陆羽的忘年交――诗僧皎然的诗《饮茶歌诮崔使君》也曾提出“茶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茶道”源于中唐,源于中国,这是确凿无疑的。但是。封演、皎然所说的“茶道”虽与日本“茶道”是源流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相互等同。“唐人所谓的‘茶道’主要指茶的烹煮品饮方式及饮茶的风俗习惯,这更倾向于感官感受,它追求的主要不是精神上的‘道’,而是茶;而日本的‘茶道’则相反。它更倾向于宗教意味,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之‘道’,而不是茶。”范增平说。由是观之,此“茶道”非彼“茶道”,中日文汉字字同却义异,不可望文生义。“这样的差异在许多方面也都有体现。”范增平进一步举例说:“比如‘佗’字,这个字在日语中是静寂、幽寂的意思,即日本茶道‘四谛’(和、敬、清、寂)的‘寂’,而它在汉语中是‘负荷’之意,又如古代名医‘华佗’。”

历史背景之异

若将“茶道”放到大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中日“茶道”之异是有着深刻的根源的。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耙梳了中国茶道的发展轨迹,他认为:中国茶道有着自身的发展路向,有着不同于日本茶道的特征。“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明代是中国茶道的鼎盛时期,明代茶人还创立了茶道专门的活动场所――茶寮(茶室、茶所)。进入清代,中国茶道走向衰落。晚清、民国以迄‘’。中国茶道幽而不明。可以说。近二三百年中。中国茶道极其衰落,影响低迷。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茶道才开始复兴,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他说,“唐、宋、明三代,先后形成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因而中国茶道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茶艺接待礼仪篇7

第一节仪容

仪容基本要求:美观、整洁、卫生、得体。

(一)美发

(二)面容

(三)手臂

(四)腿部

(五)化妆

1.化妆的原则2.化妆的礼规

本节内容可以以自已或现场的学员作模特,进行示范,这样可以让学员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正确的仪容以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仪表

一、西装

1.西装的选择

面料、色彩、图案、款式、造型、尺寸、做工

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询问现场的学员你认为在西装的选择应该注意哪几方面,也可以找学员进行配合,使学员能够通过观察更加深入地了解。比如在讲尺寸的时候三个1.5可以询问的方式比如:你是喜欢洗衬衣还是喜欢洗西服?等一些较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出你所要突出的重点。举例:斑马服、梅花鹿等。

2.西装的穿法

3.西装的搭配

可以请现场的学员配合进行示范,便于记忆。

二、套裙

1.套裙的选择。

2.套裙的穿着。

可以从服装的款式来说明此款服装适合什么样体型的女性穿着。如a型、h型、y型、x型,进行提问以加深印象,了解掌握。也可以举例说明:穿套裙蹬一双旅游鞋,大家说好看吗?

三、制服

1.统一服装的作用

(1)可以体现其职业特征

(2)可以表明其职级差异

(3)可以实现其整齐划一

(4)可以树立其企业形象

2.商务人员所穿着的制服的基本要求

简而言之,面料要好、色彩要少、款式要雅、分类要准、做工要精。在穿着制服上班时,要注意戒露、戒透、戒短、戒紧,而且要忌脏、忌皱、忌破、忌乱。

有关制服的穿着可以联系我们工作中的制服,如女性应戴领结等。

本节内容可以采用一些照片的形式,让大家通过照片中人物仪容、仪表来巩固学习内容。

第三节仪态

一、站姿

二、坐姿

三、行姿

四蹲姿

五、手臂姿势

本节内容可以请现场的几位学员上台进行示范,然后通过他们的表演找出好的地方及可以改进的地方,针对没有发现的或者是不完整加以补充以加深印象。

第四节言谈礼仪

一、交谈的要求

二、交谈的主题(高雅、时尚、轻松、擅长)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

三交谈的方式

1.双向共感。

(学员参与:比如找一个学员针对某一问题与你谈话,但是答非所问,你可以让他谈一下感受;还可以随便找出三个学员分别作自我介绍,下面的学员有三种不同的反应(起哄、不理不睬等,然后引出正确的交谈方式,加深记忆;)

2.神态专注。

3.施词委婉。

4.礼让对方。

5.聆听艺术。

(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询问学员,如(问:大家有几个耳朵?大家有几张嘴?加入幽默的图片;答: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已经想到了要让你多听少说,活跃课堂气氛,哈哈~~~~~~~~~)

总结

根据本章内容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对于重点的部分加以突出,对于一些动作性的操作练习希望学员课后进行练习,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第三章日常见面礼仪

例子

1:因老朋友、老乡升职后,当众直呼姓名:阿牛,干啥呢?

2:别人刚从洗手间出来问:吃了吗?

3:路遇熟人,聊起来没完没了,注意时间掌握

4:请大家互动,一起来向老师做一下点头礼,应注意轻点一下,面带微笑,目光对视

握手礼仪

请两个同学上来配合老师做演示:

死鱼式握手、交叉握手、与第三者说话(目视他人)与对方握手、

摆动辐度过大,用力过猛、

举例:

一男士见一女士,用力握手大约3分钟,女士欲抽出,却抽不出来,非常尴尬。

手套式握手:一手抓住对方的手,另一只手抓住对方的手臂或手腕、或者拍着肩膀。

戴手套握手的特殊情况:穿军服的军人,地位高的人和女士可以

握手顺序:

提问:假如你们的老总向你走来,应该谁先伸手?如果别人到你家做客,你去迎接,应该谁先伸手?(先尊后卑,先发女士后男士)

介绍

1、为他人介绍:找学员配合,找出其需要改正的地方

(1)顺序(2)姿态

2、自我介绍:主动型被动型

找出自己独特的方面及特点,让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深刻

有特色的自我介绍,让别人不容易忘记(例如,张老师的自我介绍)

名片

1、样式:私人名片商务名片以图表的形式说明名片的内容

切忌:色彩鲜艳花哨,本人姓名后不要注明像“先生、小姐或夫人”

2、名片的用途:首先要搞清楚名片是用来做什么的?

作用:自我介绍

自我宣传

替代礼单

替代请谏

用于通报和留言

用于通知变更

3、礼节:

递交名片:表情要诚恳、面带微笑、手势自然大方,切忌用一只手递交名片。

接受名片:当面将名片放好,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可作情景模拟)

交换名片:可一手递名片,一手接名片

注意:名片要整洁,放在易拿出的地方,这部分可让学员配合

目的:通过理性的了解和感性的认知,让学员熟练掌握对见面、握手、介绍的礼仪以及名片的使用方法,做到应知应会,侧重实际应用。

第四章:拜访礼仪

运用特定开放式提问

“某某,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认为有哪些拜访礼仪?”

用一句话说明我今天讲的内容是:

拜访礼仪

包括内容有“家庭拜访、办公室拜访、宾馆拜访、异性拜访礼仪”

总结:家庭、和宾馆做一般了解,重点讲办公室礼仪和异性拜访礼仪。

家庭拜访

n有约在先

约定时间、如约而至

n上门有礼

先行通报、施礼问候、轻装上阵、应邀就座

n以客为方

围绕主题、限定范围、适时告辞

办公室拜访(要详细说明)

n拜访前预约

内容:主要是电话预约,首先明确拜访的目的(我要去做什么),征求客户的同意,约定好时间。

n拜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修饰仪表、拜访客户的一些准备工作、(拜访的内容、资料、礼品、名片、)

举例:仪容仪表的例子:(衣服的干净整洁)

体现精神面貌,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某客户经理身穿较脏的衬衣、去拜访某公司的老总,推荐ip电话业务,业务很吸引人,但未推销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客户经理的服装引起客户的反感,事后反思,是由于自己的仪容仪表细节问题。改正后,再次上门,业务推销成功)

n礼貌举止

到达办公室门口,要再稍稍整理一下头发和服装,看看鞋是否带有泥土,如果有应当擦一擦。然后用中指关节轻叩两三下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

自我介绍,递送名片,说明来意,

举例演练:在与客户交谈时,注意个人的细小动作,如:边说话边垫脚,还不停摸着小腿,在喝水的时候,注意不要吹,不要大口喝,

n节省时间

根据客户的时间,掌握好拜访时间。

可以举例演练:寒暄时间很长,客户时间很紧,没有时间在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业务,没有完成预期的目的。

n礼貌告辞

注意告辞时的礼节,告辞语、表示感谢。

宾馆拜访

n约定时间

n服饰整洁

n举止有礼

n敲门入内

n遵守宾馆的各项规定

n及时告辞: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拜访异性客户

在营销策略中使用的一种手段、

n忌做不速之客

作好预约工作

n选择合适的拜访时间

n服饰整洁大方

(前面讲过,注意个人的着装、干净整洁)

n言语要真诚得体

例如:不要见到男士,只赞美帅,见到女士只说漂亮,可以从细节方面赞美,如:服装、发型、品位等方面入手。

(例如一位30几岁的男士去买服装,一套比较花哨、休闲的套装,服务员推荐说,这套衣服最适合您这样40多岁的中年男人的,穿起来更年轻一些,更精神一些。这位男士没有去买这套衣服,并且很不高兴。)

我告诉大家的是“在你不了解客户的一些信息时,不要随便、冒然地赞美客户”。

n适时告辞

达到目的后,及时告辞,不要耽误客户时间太长,

整个拜访过程的情景模拟。(请三位学员上台,分别试演某公司老总、接待人员、客户经理,从预约到拜访结束整个过程的演练,包括电话预约的礼仪、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客户接待、饮茶礼仪、馈赠礼品、握手的礼仪、名片的礼仪。)

回顾总结:

让我们闭上眼睛,找一个最放松的姿势,深呼吸,全身放松,好,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的呢?拜访的礼仪,包括家庭拜访、办公室拜访、宾馆拜访、异性拜访礼仪”重点掌握的是办公室拜访、异性拜访礼仪。还记得我们举的例子吗,…….,拜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接待礼仪授课讲义

接待工作是咱们日常生活工作中最日常的工作,咱们的大客户经理每天都几乎在重复着接待工作,假设某一天你的一位客户要到公司来找你办理某一项业务,你和他约好了十点见面,当客户来了之后你的另一位客户又来了,结果你把约好的客户晾在一边又去忙的去了,结果导致你的这位客户非常生气,你的冷淡接待使他对你的服务非常不满,结果导致离网。这个事例说明接待工作看似简单,但对我们企业、个人的形象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对接待工作的具体礼仪规范进行讲解,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讲解,一是准备工作;二是具体接待工作应注意的事项;三是座次安排。

一节:准备工作

一、时空条件

1、时间条件:时间观念在现代社交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一个人是否守时也能代表一个人的素养。曾经有一个广告商非常想日本某企业的产品,竞争非常激烈,广告公司的经理好不容易争取到和日本公司销售经理的见面机会,但是就在见面的当天他因一件小事耽误了十分钟,结果日本公司再没有给他机会。原因就是日本人非常守时,对时间观念非常重视,就短短的十分钟使这家公司失去了一个商机。所以时间安排妥法非常重要,在与客人商定见面事宜,最好能和客人商定一下客人具体见面的时间和停留的时间。

2、空间条件:

当我们接待客户时如果是一般客户在咱们的办公室即可,如果是重要客户就要有专门的贵宾室,表示尊重。

二、现场布置:

1、光线:举例:假如现在我把窗帘拉开,大家有什么感觉?大家肯定感觉很刺眼,所以说舒服的光线很重要

2、色彩:举例:假如大家现在在一个四周都是红颜色墙面的会议室开会。注意色彩的搭配,色调要柔和。

3、温度:一般在24摄氏度左右,要让人感觉舒服,男士穿西装,女士穿正装会觉得很合适即可,当然还要考虑现场实际情况。

4、湿度:相对湿度为50%左右,最是舒适宜人。假如比较干燥的地方屋里就应该准备一下加湿器,绿色植物等。

安静:假设现在手机响声此起彼伏,大家肯定很烦躁,所以现场的安静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其具体地点的选择有一定之规外,在进行室内布置时,亦须注意下列几点:地上可铺放地毯,以减除走动之声;窗户上可安放双层玻璃,以便隔音;茶几上可摆放垫子,以防安置茶杯时出声;门轴上可添加油,以免关门开门时噪音不绝于耳。

5、卫生:

6、内部陈设:如果接待室里又是锦旗又是奖杯的大家觉得会好看吗?其一,是要务求实用。放置必要的桌椅和音响设备即可,必要时,还可放置一些盆花或插花。

第二节接待工作

请两位学员做一个情景模拟,中间过程可以有一些不得体的地方,让大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对接待工作中注意的礼仪规范做一总结。

一、恭侯迎接;

二、主动介绍;

三、敬茶;

四、陪客交谈;

五、送客告别

第三节座次安排

画图进行演示

一、面门为上

二、以右为上

三、居中为上

四、以远为止

五、佳座为上

六、自由为上

总结:对接待工作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进行一番总结、回故。请大家尽管放松,对刚才学习的内容进行一次回故。

本次节我们主要讲的是接待工作,需要注意的礼仪规范有:

一、准备工作:

时空条件:时间条件

空间条件

现场布置:光线、色彩、温度、湿度、安静、卫生、注意陈设

二、接待工作:

恭候迎接

主动介绍

敬茶

陪客交谈

送客告别

三、面门为上

以右为上

居中为上

以远为上

佳座为上

自由为上

第六章:馈赠礼仪

第一节馈赠礼品的目的

授课方式:提问、案例

开场白:咱们今天讲馈赠礼仪,下面先讲一个故事吧

案例:我们公司的某某客户经理知道他的一个大客户已经被联通公司看重了,并了解到联通公司给予的政策特别优惠,非常着急但一时又想不出好的办法来,正好在查看客户资料时发现这个大客户的负责人的女儿明天过生日,他灵机一动为他女儿订了一个蛋糕和一束鲜花,在明天午餐时准时送到了当时这位大客户负责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太忙了,忘记了自己女儿的生日就是今天,他从心里感谢移动公司替他为女儿送的这份礼物。在这位大客户经理第二天登门回访这位负责人时,从谈话中完全了解到了联通公司给予他的诱惑,并没有吸引到他们,从而可以看到一份小小的礼物巩固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并加深了客户与我们之间的感情。

一般人是不送礼的,送礼是有他的目的的。

从这个案例中可能看出:馈赠巩固和维系人际关系,提供了与客户之间沟通交流增进感情的机会。我们应该根据什么来选择礼品呢?

第二节馈赠礼品的选择

授课方式:提问、案例

一、亲情档案

二、日常仔细观察

三、打听了解

案例:

某某食品公司即将开业,从调查了解到本公司大部分业务人员经常出差,市场较大,我们大客户经理就在他们开业当日给他们送去了一个玉石帆船,希望他们的企业一帆风顺,食品公司经理感到非常意外,这意外的惊喜使我们包揽了他们公司的全部移动业务,并且推广了我们的企业信息系统等业务。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馈赠需要有针对性、要投其所好。

第三节馈赠时机

授课方式:提问式(你通常都在什么日子送礼、你认为对于不同的客户什么样的时机送礼最合式)

案例:500米送花的故事(一位客户经理给一个生病的暴发户客户送了一束非常精美的鲜花,在离500米的什么便开始挨户询问:“我是移动公司的客户经理,请问××先生住在哪?”对方虽然回答不知道,但是对方都在想,移动公司在给他们的客户送礼,宣传了公司。由于这条街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因此这件事情传到这个暴发户的耳朵中,他觉得自己的脸上在贴金,因此非常高兴,起到了送礼的目的。但是另外一位客户经理听说后,效仿为一位客户送花。他在离1000米的地方便开始询问。但送去后,非但没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客户离网了,因为他是一个政府官员,在别人知道他病了后,都去找他给他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看来选择合式的时机送礼是极其重要的)

第四节馈赠礼节

授课方式:(现场演示)

1、包装:可以拿两种礼品,一个包装好的,一个没有包装的,让学员回答一个哪个效果更好一些。

2、场合:在馈赠礼品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如果一群人之中只给某一位赠礼品的话是不合适的,或者客户正在给其他人交谈时候也不适合去赠送礼品。特别是在拜访行政官员时,如果你拿上礼品在市政府门口傻傻的等着送礼品,很有可能会给人一种“行贿”的行为哟!

3、态度和动作:(找出一位学员来上台配合一下,演示)首先要表现的友好、大方,不要把礼品递在别人手上之后,自已还不松手。做出一种错误和一种正确的动作做一个对比。

4、时间:一般赠礼品应选择在相见或道别时赠送,这样的时机应该是最为恰当的。

第七章:电话礼仪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普及,也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不缺少的通信工具,我们在使用电话的时候应那些礼节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电话礼仪。

一、提纲

打电话的礼仪

接电话的礼仪

移动电话的礼仪

二、打电话的礼仪

注意事项:1、时间适宜

2、内容简练

3、表现文明

举例1: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经历。

有一次,我在半夜十一点多接到一个电话,我现在也不想说,我当时的感受,先说一下当时的情形吧!一个醉熏熏的声音,“猜猜我是谁?生我气了吧!”我很茫然的“谁啊?”。“对不起,现在才给你电话。”

“你是谁啊,找我有什么事?”

“你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吗?小月啊。”

“对不起,你打错了。”砰,我就把电话挂了。

问大家,遇到这种情况,是什么心情。由此,我们在给别人打电话时应该注意什么?

(讲理论)

三、接电话的礼仪

本人受话:1、接听及时。2、应对谦和。3、主次分明

表演几种接电话的形式,让大家判断一下哪一种比较规范?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理论性小结)

代接电话:1、2、尊重隐私。3、记忆准确4、传达及时

案例1:某天,办公室电话响了好长时间,小王不情愿的拿起电话:“你好,找哪位?”,对方答:“请问小李在吗?”,符合逻辑性的回答是“在”、“不在”或“请稍等”,但小王却答到:“您找他有什么事?”。如果大家听到这样回答,会是什么感觉?。所以我们在代接电话的时间一定要注意以上四点,而且回答要复合逻辑性,不要颠倒了语言顺序。

四、移动电话的礼仪

注意事项:1、使用规范2、置放到位

案例1:上次单位开会,领导在台上讲话,有一位员工铃声不断响起,影响了领导的情绪也打扰了其他人,气得领导将此人待岗学习。由此得,我们在使用移动电话时一定要注意场合。

总结:与大家一起回顾电话礼仪。

第八章:宴会礼仪

第一节宴请的种类与形式

1.正式宴会:正式宴会同常规格正经摆设的宴席。比如说官方举行的国宴就是属于正式宴会。

2.便宴:就是指的非正式的宴会,它比较随便有以下的几种形式:家宴,工作餐,冷餐会,鸡尾酒会,茶话会。

第二节宴请者的礼仪

1.做好准备工作:确定人数后选定酒店,可以给客人采取发请柬、打电话的方式联系。

2.热情招待:安排专人进行接待。

3.主动敬酒、挟菜。要按照先主宾、长者、后他人的顺序。

4.致祝酒辞。另外在宴会上选择一些可以调节气氛的话题,避免冷场。

第三节赴宴的礼仪

1.强调赴宴的时间和地点。

2.仪表整洁,参加正式宴会的时候应当选择正装。比如说在一个非常正式的宴会上,其中一位赴宴者穿了一套非常随便的休闲装在整个场合中会显得非常的不协调。

3.进餐的要求;

(1)中餐礼仪案例: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其中一位在进餐时专门根据自己的喜好捡菜,而且喜欢将筷子含在嘴里或在菜里搅动。

(2)西餐:注意刀叉的运用,避免在分割食物时用力过大食物溢出盘子。例如:在吃牛排时,如果实在难以切割,可以选择放弃。

(3)饮酒礼仪:酒分量饮,饮酒可以增进感情但饮酒过量误事伤感情:虽然在我们中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我们喝酒的时候还是要考虑自己的酒量,以免喝多酒后失态。

第四节酒水、茶艺、咖啡礼仪介绍

1、酒水的种类

(1)白酒

在正式场合喝白酒,讲究“酒满敬人”和“一饮而尽”。

(2)啤酒

喝啤酒时,讲究大口饮用。在国外,啤酒是上不了筵席的。然而在国内,它却在社交聚餐中频频露面。此外,它还可以充当消暑解渴的最佳饮品。在夏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一边吃烧烤,一边喝啤酒消夏。

(3)葡萄酒

喝白葡萄酒,要捏着杯脚;喝红葡萄酒,则握住杯身。喝葡萄酒时有的人喜欢兑可乐或雪碧以此来改变口感,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4)香槟酒

饮用香槟,须用郁金香形的高脚玻璃杯,并应以手捏住杯脚。

2.酒水的饮用

(1)斟酒

酒水应在饮前斟入酒杯。在侍者斟酒时,勿忘道谢,但不必拿起酒杯。主人为来宾所斟的酒,应是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并应当场启封。

(2)敬酒

敬酒,亦称祝酒。应由男主人提议,敬酒往往是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

在他人敬酒或致词时,其他在场者应一律停止用餐或饮酒。

(3)干杯

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比如:宴会将近结束时,主人会提议集体干杯后用餐。

二、茶艺

1.客人的嗜好

注意斟茶不可过满,而以七分满为佳。比如:我们有一个客户经理在第一次接待客户时,由于紧张,将茶水添的太满,结果潵在自己身上,弄得一阵忙活。

2.上茶的规矩

(1)奉茶之人

在工作单位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员、专职人员为来客上茶。但重要的客人,则应由在场的职位最高者亲自为之上茶。

(2)奉茶顺序

其一,先客人后主人;其二,先主宾后次宾;其三,先女士后男士;其四,先长辈上茶,后晚辈。

3.敬茶的方法

双手端着茶盘进入客厅,首先将茶盘放在临近客人的茶几上或备用桌上,然后右手拿着茶杯的杯托,左手附在杯托附近,从客人的左后侧双手将茶杯递上去

4.续水的时机

一般来讲,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即应为之续上。

5.品茶的方法

(1)态度谦恭

(2)认真品味

三、咖啡

1.饮用的数量

(1)杯数要少

咖啡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在区一些休闲的场所时我们通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咖啡

人们都知道咖啡如果喝多了就会晚上睡不着觉,所以咖啡不能喝得太多,一般一杯酒可以了,最多三杯。饮咖啡时,要慢慢来品不能以因而尽。唯有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品尝咖啡,才能悟出其难言之妙,并且显得自己举止优雅脱俗。

2.配料的添加

(1)自主添加:喝咖啡一般都是要加牛奶和糖,我们提倡亲历亲为,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添加。

(2)文明添加

在添加咖啡的配料时,大家在具体操作时自然大方,温文尔雅,。比如,若大家同时需要添加配料,彼此要相互谦让,不要你争我抢。若某种配料用完,需要补充时,不要大呼大叫,责备侍者。需要加牛奶时,动作要稳重,不要倒得满桌都是。打算加糖时,应用专用的糖夹或糖匙去取,而不要用自己所用的咖啡匙去取,更不要直接下手去取。

3.饮用的方法

(1)杯的持握

饮用咖啡时,不可以双手握杯,不可以用手托着杯底,不可以俯身就近杯子去喝,不可以用手端着碟子而去吸食放置于其上的杯中的咖啡。

持握咖啡杯的得体方法,是应当伸出右手,用拇指与食指握住杯耳之后,再轻缓地端起杯子。若是用一只手大把握住杯身、杯口,或者将手指穿过杯耳之后再握住杯身,都是不正确的方法。

在正式场合,咖啡都是盛入杯中,然后放在碟子上一起端上桌的。碟子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放置咖啡匙,并接收溢出杯子的咖啡。若碟中已有溢出的咖啡,切勿泼在地上或倒入口中,可以用纸巾将其吸干,或将其倒入杯中。

饮咖啡时,是否需要同时端起碟子,不好一概而论。若坐在桌子附近饮咖啡,通常只须端杯子,而不必端碟子。若距桌子较远,或站立、走动时饮咖啡,则应用左手将杯、碟一起端起,至齐胸高度,再以右手持杯而饮。这种方法又迷人、又安全。说它迷人,是因为姿势好看。说它安全,则是可以防止溢出杯子的咖啡弄脏衣服。

(2)匙的使用

作为咖啡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正式场合饮咖啡时,如果穷尽其极,它只能鏯作以下三第一,加入牛奶或奶油,方糖之后,可以之略加搅拌,促使其迅速溶化。若嫌咖啡太烫,可待其自然冷却,或以匙稍作搅动,促使其变凉。不用它的时候,可将其平放在咖啡碟里。

(3)取食甜点

在饮用咖啡时,为了不伤肠胃,往往会同时备有一些糕点、果仁、水果之类的小食品,供饮用者自行取用。

需要取食甜点时,首先要放下咖啡杯。切勿,一边大吃,一边猛喝。这种做法,会显得吃相不雅。另外,切勿只吃不喝,弄得本末倒置。

(4)交谈须知

在饮用咖啡时,应适时地与交往对象进行交谈。在交谈时,务必要细语柔声,千万不要大声喧哗,乱开玩笑,更不要与人动手动脚。那样做,会破坏饮咖啡的现场氛围。

不要在他人饮咖啡时,向其提出问题。自己饮过咖啡要讲话以前,最好先用纸巾揩一揩嘴,免得咖啡顺嘴流淌,或弄脏嘴角,显得自己模样难看。

第九章公共礼仪

一、行路

(一)道路上行走

互动:提问走人行道还是车道安全?走左侧安全还是右侧安全?

案例:某天,我骑车回家,在我前方的路上有三四个并排骑车的人,因为回家心切,我想超过他们,但总无法成功。

(二)上下楼梯

提问:上下楼梯时大家认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三)进出电梯

案例(安全问题):有一次我在进电梯门时,电梯门马上就要关闭了,我为了能赶上电梯,就伸手阻止电梯门关闭,后果。。。。。

(四)出入房间

互动练习:找几名学员演示。

(五)通过走廊

案例:有一天在教室里上课,突然从外面的走廊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大家都认为发生的什么事情,后来却听到一声惨叫。。。。。

二、乘车

(一)轿车的座次

运用图表、提问

(二)上下车顺序

提问

第十章:聚会礼仪

晚会

一、晚会的类型:

综合性晚会、专场性晚会

二、精选节目:

安排

茶艺接待礼仪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茶艺;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98-02

一、引言

茶为国饮,自神农以来,滋养着世代炎黄子孙。在当今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她越来越受到中外茶人的青睐,可以之养身健体、敬客会友、寄托精神、创业营生。饮茶之热催生了一个新兴的职业——茶艺师。茶艺师既是饮茶热的产物,又是饮茶热的“加速器”。她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作为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为茶和顾客搭起了一座温馨而有品味的绿色之桥。

升温的市场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鲜血液,很多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茶艺专业、茶艺课程和茶艺师的培训项目,如何培养茶艺人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当前茶艺从业人员,在稳定性、整体素质、技能的全面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

二、茶艺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职业定义为:在茶艺馆、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分设五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茶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有较敏锐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美学鉴赏能力的茶饮艺术服务人员。五个等级的茶艺师,在礼仪与接待、茶艺准备与演示、茶事服务与销售、茶艺馆布局与设计、茶会组织与管理、茶艺管理与培训等六项指标内容上有五个不同等级的要求。

三、茶艺行业人才的需求

1.茶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刺激茶艺人才需求量的上升。中华茶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对人们来说既是物质层面的给养,又是精神层面的享受。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文化层面消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茶饮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和功效,受到人们的青睐,茶文化休闲产业也在近几年热起来,茶叶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茶馆、茶楼、茶坊、茶会所等纷彩呈现,所有这些又刺激了茶艺人才市场,要求茶艺人才在质和量上都有稳定的保障。

20世纪90年代,高职院校一些新专业如茶艺专业、茶学专业应运而生,旅游专业和一些休闲类专业也开设了茶艺课程。教材和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

2.茶艺人才技能要求。对于茶艺人才,2002年6月国家制定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的职业技能要求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的茶叶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知识,得体的接待礼仪,娴熟的茶叶冲泡操作技能,丰富的调配茶水饮料技能和经验,能揣摩顾客心理,适时推介茶叶和茶具,进行茶事服务。对于茶艺技师和高级技师,还要求能在以上茶饮服务能力基础上,对茶艺馆进行设计和布置,能进行茶艺的编创,对茶艺馆进行技术管理,并能开展对初、中、高级茶艺师的培训,能提升茶馆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根据以上内容,高职院校对学生茶艺技能的培养应该包括:茶文化知识、茶叶相关知识、茶具相关知识、接待礼仪、茶艺冲泡技能、文化艺术等。丰富的茶叶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知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茶栽培、茶加工、茶贸易知识,还体现在茶采购、茶贮藏、茶艺沏泡技能、茶水饮料调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茶艺文化艺术也是多方面的,如乐器表演艺术、插花艺术、装饰设计艺术、服饰艺术、茶饮调配艺术、语言艺术、管理艺术等。另外,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茶艺英语也成为茶艺重要技能之一。

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高职茶艺人才

2006年以来,教育部16号文件等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从理论和实践上为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扫清了道路,指明了方向。高职茶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茶艺服务人才,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的途径,为社会培养适应茶业经济的高级人才。

1.优化教学团队,提升教学水平。茶艺服务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教材和师资力量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还需要进行系统的、高质量、专业化的培训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茶艺师国家标准和茶艺相关资料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可定期到专业培训机构集中培训学习,到各个茶艺馆、茶会所实践学习,多与茶艺一线服务人员交流沟通学习,不仅要学习茶叶、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和茶艺技能,还要增加人际交流、服务礼仪、茶楼经营管理等课程。还可以聘请茶馆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日常的教学。只有不断优化茶艺教学团队,提升教学水平,才能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2.构建与职业资格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至关重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茶艺师技术领域和岗位要求,参照茶艺师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尝试以茶艺馆工作的过程为主线,重组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培养高技能型学生和企业的要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3.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培养高技能茶艺服务人才,就必须强调校内学习与茶艺馆等工作场所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

另外,积极参与各级技能文化节和茶艺技能大赛,让学生通过舞台展现,现场表演,锻炼胆量,锻炼茶艺技能,增加茶艺表演的经验。

4.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茶艺服务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茶艺本身,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文体素质。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金都管理学院为例,开展了针对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琴棋书画培养工程,既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强化了学生的琴艺、棋艺、书法、绘画技能。很多有这些才艺的同学,在2013年中华茶艺技能竞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茶艺的教学活动和组织竞赛,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茶席创新到茶品创新,从茶具创新到解说词的创新,创新可以无处不在。今年,本人带领学生参加浙江省茶艺技能竞赛,所编的创新茶艺“缘定今生”新娘茶,在传统茶俗的基础上进行茶艺表演,增加了一些创意元素,如茶席布置,以时尚暗纹提花的米色桌布为底布,桌布中间衬上一块42cm见方的传统婚礼用大红锦缎,色彩温馨、鲜亮、喜庆,又不失时尚感,桌角盛开的百合,既象征了新娘新郎纯洁的爱情,又暗示新婚夫妇百年好合,白头偕老。茶艺解说词也注入了同学们的努力和创新,如以“春秋天合,凤凰佳得”喻赏茶,以“冰清玉洁,凤凰戏水”喻洁具,以“凤穴求芽,水晶送祥”喻投龙井茶、置冰糖,象征新娘新郎的爱情冰清玉洁,甜蜜美好。

六、结语

身为一名茶艺教师,本人不断探索茶艺课课程的改革与创新,2013年完成校本课程《中华茶艺》,经常参与和企业如杭州紫萱度假村、青藤茶馆的合作,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文化节和茶艺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际上岗工作能力。本文的研究,再一次为课程改革与开发、提升教学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万绪.茶艺师职业技能标准的提出与茶艺人才的培养[J].茶叶,2001,(1).

[2]姜春红.项目教学法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付帅.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3).

[4]黎晓霞.高职、高专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

茶艺接待礼仪篇9

[关键词]饮食文化;饮食习惯;餐桌礼仪

【中图分类号】t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3-209-2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其中孕育着博大精深、灿烂丰富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有着“烹饪王国”之称,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有学着说,中国饮食是一种艺术,烹饪的菜肴不仅仅是色香味俱全,而且荤素科学合理搭配更加注重营养。俄罗斯也向世人展示着其独具魅力和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俄罗斯饮食虽然在食物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但是讲求实惠,尤其是冷菜居多。俄罗斯饮食文化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后,也成为了世界美食园中的一朵奇葩。中俄两国饮食文化各有千秋,本文将对中俄的饮食文化的异同给予简单分析。

一、饮食习惯

随着中俄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使得中俄两国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对彼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文化―不仅有历史文化、科学文化、还有饮食文化。不同的民族在饮食文化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取决于不同种族的思维方式、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下面我们将对中俄两国在菜肴、饮品等方面来进行对比。

对于菜肴,主要影响其味道和美观的因素是烹调技巧。不同于中国的煎炸烹炒,俄罗斯人通常喜欢使用炖的方式来做菜。与中国的“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这菜系的繁华相比较,俄罗斯的菜肴就略显单调,但俄罗斯的饮食更注重对于食材原汁原味的保护,和营养的最大化。这也反映出俄罗斯人纯真的性格,不追求复杂,简单而风趣。

俄罗斯最出名的两大饮品就是伏特加和格瓦斯,一个是烈酒,一个是饮料。中国享誉国内外的饮品是茶。伏特加在俄罗斯的重要地位,不仅是一种历史的沉淀,更是其地域环境所趋,俄罗斯常年温度偏低,伏特加这种烈性酒有助于人体血液循环,会促进产热,又是纯粮食酿造,云集多种优势于一身,伏特加不得不成为俄罗斯人餐桌乃至街头巷尾的最爱。格瓦斯也是俄罗斯的独特代表,是一种由小麦等粮食发酵酿造的带气饮品,性质温和,是小朋友的最爱。在中国的哈尔滨更是随处可见这个代表着俄罗斯的饮料。中国的茶分为很多中,就其颜色看,可分为绿茶和红茶两种。当今,喝茶早已不再是中国人的专利,由于茶马古道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茶已经走向了世界。俄罗斯人在吃甜点的时候特别喜欢喝加糖的红茶。

中俄在饮食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彼此融合更是两国搭建和谐桥梁的美好见证。

二、民族传统

地域性差异划分了不同的民族,代代相传更衍生了各自的传统。地理面积横跨亚欧两个大陆的俄罗斯,多半属温带与寒温带气候。而中国地处热带,亚热带,温带。相比之下,我国的气温就不像俄罗斯一样的寒风凛冽。这种天然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中俄饮食文化的差异。天寒地冻要求俄罗斯人要摄入更多的热量,以维持身体所需。所以,在俄罗斯,你更容易见到的都是高热量的食品。在俄罗斯有世界著名的黑巧克力;还有日不离手的加糖咖啡;餐桌中更有不可或缺的第三道菜:甜点(冰淇淋、巧克力、奶茶蛋糕等)。这种对糖类的依赖不只是他们的喜好,更是一种生活习惯。

(一)日常饮食传统。在中国,因为地域不同,饮食倾向也有着差异,民间有着这样一句妇孺皆知的颇具代表性的俗语: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主食的选择中,南方人更多的吃米饭,北方人更多的喜欢吃面食。

饮食方式上,中俄两国都是一日三餐,但是对于每次用餐的讲究则大不相同。中国人对于食谱没有明确的要求或规矩。俄罗斯人在饮食中,却是十分讲究上菜的先后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一种民族传统,不能颠倒。他们通常一餐要分为三道菜。第一道菜:汤。在喝汤之前他们还会先上些冷盘(通常为沙拉)。汤的种类有很多,通常都是以蔬菜为主料的汤居多。其中,最著名的汤当属红菜汤又被称作罗宋汤,可以堪称为俄罗斯美食中的一大标志。其整体呈现桔红色粘稠状或汤状,所用材料以牛肉块、胡萝卜块、洋葱、红菜为主。第二道菜:肉类,通常以肉类、鱼类为主。其中制作方式主要是熏制、腌制。第三道菜:甜品。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菜肴中,会经常有奶酪、黄油的作陪。对于乳制品的偏爱也是一种生活习惯。

中国人喜欢先吃了主食,快要吃饱的时候来点汤。这是传统的饮食习惯,但从营养均衡、膳食保健的角度讲,饭前喝汤具有润肠的作用,而且俄罗斯的三道菜就丰富了食材的多样性,这样营养的摄取就更全面。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你所见到的俄罗斯人都是身强体壮,男人剽悍魁梧,女人丰满肉感了。

(二)待客饮食传统。礼尚往来,宴请宾朋一直都是生活社交中的一部分。在宴请的方式上,中俄略有不同。中国人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习俗,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所以中国人在接待客人是除了满桌子的各路美食以外,通常都有饺子作陪。“饺子”这一中国原创的美食现如今已经流传到了世界各地,由于其味美、方便也被广泛接受。在爷爷奶奶那辈人眼中,饺子就是最好的接待客人的食品。再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Безсолихлебнееда.”没有盐的面包不算食物。“Безхлебанеобедают.”食不可无面包。可见,俄罗斯人在款待贵宾的时候都不能落下了面包这一主食,俄语写法“хлеб”,在中国,有著名的俄罗斯“大列巴”,特别是在黑龙江省会堪称“哈尔滨一绝”,“大列巴”这个称呼就是从俄语音译来的,体型巨大,从大列巴在中国的影响力就可以看出这种以面粉和麦粉为主要原料的主食也成为了俄罗斯饮食文化的一个优秀代表。

三、餐桌礼仪的异同:

中国乃礼仪之邦,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到处都充满着礼仪。有谈话礼仪,行为礼仪,还有餐桌礼仪。纵观历史,中俄两国在餐桌上的礼仪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一)餐具使用的礼仪。中式餐具和俄式餐具有着明显的差异。众所周知,中国人发明的筷子闻名于世,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也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专家称,筷子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记忆力,经常使用可以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中国人在喝汤的时候用勺子,在吃米饭的时候用碗盛。在喝饮品的时候用杯子,其中,玻璃杯子是用来喝酒的,陶瓷杯子是用来喝水的。筷子用完后要放在筷托上,并且筷子要放在右手边,杯子都要放在左手边。在餐具的使用方面有以下注意事项,在使用筷子时,要两支筷子同时使用,不能单一使用。也不能用舌头去舔筷子。在用餐时切忌挥舞筷子,不能用筷子指向别人,不能用筷子插取食物或将筷子插在饭菜中。不能用筷子敲打其他餐具,也不能把筷子放在杯子里。在使用汤匙时,不能用汤匙取菜,不能将汤匙全部含入口中吸吮;不能将汤匙中剩余汤汁再放回汤碗中,当汤较热时,不能用汤匙搅拌。在使用食盘时,里面盛放的菜数不宜过多,品种以一种为宜。在使用饭碗时,除食用主食外,切忌端起饭碗,饭碗内只可盛放少量菜,不能盛放汤或其他食品残渣。在使用牙签时,只宜使用一次;不能用牙签扎取食物;不宜将牙签叨在口中。

俄式餐具种类较中式餐具简单些,俄罗斯人最常用的餐具是刀和叉,在用餐时正确的拜访位置是,叉子放在盘碟的左边,刀和汤匙放在右边,酒杯要放在盘碟的前面,在进餐过程中要左手拿着叉子,右手拿着刀,并且要轻握后半部,食指按在柄上。左手用叉子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将食物送入口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只切一块,不要一下子全部切完,切食物的时候每块大小应掌握在一口量为佳。只有在不用刀切割食物时,即刀叉不同时使用时,才可以改用右手拿叉子。刀除了用于切割食物,还可用来把米饭等食物拨到叉子上,但切忌用刀将食物送进口中。在正式的宴会上,每吃一道菜都要换一副刀叉,摆在面前的多副刀叉,应由最外面的那副依次向内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应将刀叉平行摆放在盘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侍者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撤盘。如果没有吃完而需要放下刀叉时,一定要把刀叉呈八字摆放在餐盘两边,这表示用餐尚未结束。

(二)主客位置及食物位置的礼仪。在中国的饭桌上很重视主人、客人座位的位置,食物或茶壶的摆放也颇有讲究。中国人讲究“尚左尊东”,对着门的是最尊贵的位置。因此在会客或者宴请时,对着门做的一定是东家。客人当中距离主人位置越近的就越尊贵,左手边的比右手边的地位更高。中国民间有个迷信的说法:茶壶嘴对着人,可能将人的魂魄吸走。所以要注意茶壶嘴的摆放位置。

在俄罗斯,餐桌的位置礼仪同中国正好相反。他们是以右为尊,左为次。男士跟女士要交叉着就座,通常男士会为女士推开椅子,请其入座。

(三)食物的剩余量所蕴含的礼仪。到好友家里做客,主人忙碌半天准备了丰盛的大餐。去别人家做客,除了记得带礼物,还有一个很细微却不得不注意的礼仪。

作为客人,对于食物的使用量也要掌握个度。在中国,主人请客,害怕食物不够而宾朋没有吃饱,所以准备的食材都是能有剩余的,餐毕,要多少有些剩饭残羹在,主人才会觉得有面子,心里才会舒服,觉得自己这次宴请准备的还不错。而在俄罗斯人家中,他们以主人的身份邀请你做客,同样会热情款待,只是文化差异,他们的礼仪是必须将自己餐盘里的食物全部消灭掉,这样会让主人认为自己做的菜很受欢迎,客人在自己家就餐很愉快。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之间的国际化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也不少传入了

俄罗斯。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也逐渐影响着中国,全世界饮食文化将继续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薇.中俄饮食文化差异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

[2]褚敏.俄罗斯的饮茶文化[J].俄罗斯文艺,2001,(01).

[3]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1).

茶艺接待礼仪篇10

学生社团作为作为中职学校技能学习的补充和第二课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我校茶艺社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等方面探讨中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茶艺社团;中职生;就业能力;培养

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一个人想要顺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质观、习惯;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以及有关自我方面的一些知识、对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中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如一个茶艺师必须具备品茶、泡茶等技能。

我校茶艺社团在日常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中职生的就业能力: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只有在抓好文化课,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狠抓理论与实操一体化道路,才能培养出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率。清雅茶艺社团每周分别由一位老师负责茶艺表演指导,另一位老师负责品茶和理论知识指导。

冲泡是茶艺的要素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否能把茶叶的最佳状态表现出来,全凭冲泡的技巧掌握得如何。冲泡不同的茶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其泡法也不相同。但是有几个环节却是在绝大多数茶叶冲泡过程中要共同做到的,其要求大体相同,如:(1)备器;(2)煮水;(3)备茶;(4)温壶(杯);(5)置茶;(6)冲泡;(7)奉茶);(8)收具;这些过程,每一个学员都应该掌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茶叶的用量、水温和茶叶浸泡时间,甚至悬壶高冲的时机掌握不同,茶味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茶艺表演实践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身高、练习的手法等方面的综合评分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通过个人展示、小组展示,相互观摩学习,或用手机拍下学生操作的视频进行播放,通过讲解、点评、示范等方法,努力使每个社员都掌握相关茶艺的基本功,并学会基本的茶艺讲解以及和他人的团结合作。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一起练习茶艺,相互学习,相互指导,上下年级之间的同学也在这里“传、帮、带”,融洽感情,交流技能,为低年级同学尽快掌握茶艺技能打好了基础。学生通过学习茶艺表演,从茶礼到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整体动手动脑的协调能力,提升个人素质。

在理论及品茶课上,教师每周会介绍中国不同的茶及其相关知识,定期举办茶艺知识竞赛。联系茶企业,每个月带学生到茶叶店品茶,使社员更好地了解茶道文化,体会泡茶和品茶的乐趣。在习茶的过程中,通过对茶叶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茶,科学泡茶,健康饮茶,引导学生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

2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前瞻性地其次,在专业课课堂上大胆创新,如在汽车维修的课堂上,中职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和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在教学活动中将职业和道德两者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今后就业走向成功。我们在茶艺社团的活动中不仅有技能点,更强化德育点,教给学生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对于社团学生的出勤,每周都有社长点名。凡是迟到或无故缺席达三次的学生就要求她们退出茶艺社。每个月对社团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进行考核,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者,建议她们参加其他的社团。如果学生在自律等方面做得很好,我们则优先推荐她们参加各项茶艺展示活动。在每次茶艺表演训练课上,教师把茶具的摆放、茶艺操作室的清洁归位作为德育点,并作为技能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

有部分中职生没有获得成功,不是缺乏知识和能力,而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能力差”是次品;“道德差”是废品。我们一直相信会做人的学生,也一定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我们茶艺社团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职业人和学生的角色差异,从而去纠正某些不良惯性思维和行为。

从2011年开始每年海峡两岸龙舟赛开赛当日,我校茶艺社团都会为市民及游客奉上丰盛的文化大餐。也是从2011年开始我们茶艺社每年都会派出学生参加厦门市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为地区经济和茶产业发展做了较多的宣传和服务工作。连续四年我校茶艺团在茶艺室教授德国大盖劳职业学校的师生铁观音的茶艺冲泡技巧。我校茶艺社学生接待了到我校参观的国内教育界近几百人次,同时我们社团也下到福利院、养老院、部队等单位表演。这些活动不仅传播了茶文化,加深了国际友谊,展示了茶艺团成员的风采,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尊重、负责、关怀他人的社会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人才的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目前我国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目标中,技能学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的第一要素,在培养过程中被过分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则被忽视。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过程中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技能学习能力和责任意识能力等,其中技能学习能力是专业能力的一个方面,代表学习者在技术操作上达到了要求的水平,更好的适应工作的需求和变化,发展职业生涯更有赖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中职教育必须加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加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制器”到“育人”的转变,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提高职业就业能力。

我校茶艺社团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具体表现在:

3.1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容了文、史、哲、艺术等多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知识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茶艺文化活动,可对学生起到全方位的教育作用。通过茶文化活动的开展,茶艺社团同学的文化艺术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3.2提高学生身心素养

自古以来民间饮茶将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为四艺,意在营造质朴优雅的古典审美意境。在这种环境中品茶,茶人最能与自然界展开精神上的沟通,内心与外界环境交融,使尘心洗涤,达到精神升华。自然清新的环境中品茗才能真正体味到环境、艺境、心境、人境的和谐美,才能心旷神怡。茶艺社团的活动提高了学生接受文化艺术素养熏陶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和热爱生活的激情。对学生起到了陶冶情操和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也为今后的就业和适应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3.3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茶艺中的礼仪是一种动态的素养。茶,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容各种审美于一体,如环境的选择、茶汤的鉴赏、茶具的把玩,这些都与泡茶者的礼仪及内在素养息息相关。茶艺中所体现的礼仪包括个人卫生、发型选择、皮肤保养、服装、用语,还有热情的微笑与动作的美感。例如茶艺表演中的仪态美,是由优美的形体姿态来体现的,而优美的姿态又是以正确的站姿为基础的,正确优美的站姿会给人以精神充沛、气质高雅、礼貌亲切的印象。茶艺表演中的站姿要求身体重心自然垂直,从头至脚有一线直的感觉,取重心于两脚之间,头虚顶,腋似夹球,呼吸自然。在茶艺社团的活动中,学生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礼仪,长时间的锻炼使得她们拥有良好的气质。

3.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是人们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茶作为一种文化,主要是因为它在满足人们解渴的生理需要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审美愉悦、社交联谊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我校空乘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能功底,还应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样方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将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

4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能推动高端技能人才成长,符合高端技能人才兴企强国的客观规律。近六年来我们社团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行业、企业的茶艺技能竞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展示学生的茶艺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0和2011年厦门市中职技能大赛我校茶艺社图的选手连续两年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校茶艺社团的郭栩莹、刘永欣两位同学都获得了2011年“闽南十大茶叶形象大使”的称号,连旋旋获得“最佳参与奖选手”的称号。在2011“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总决赛中,我校茶艺社团的周颖仪同学参加了比赛。在才艺展示环节中,她优雅地展示了自己的茶艺,最终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成为了2011环球旅游小姐中国网络赛区总决赛的冠军和“最佳人气奖”双料得主。第三届“福鼎白茶杯”海峡茶艺电视公开赛总决赛我校茶艺社团的郭栩莹同学从复赛当中脱颖而出,并在决赛中技压群芳,获得了本次总决赛的最佳气质奖。这也是中职学生参赛选手在本次大赛中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我校茶艺社团的周颖怡、林佳美两位同学都获得了2012年“八马杯厦门十大茶叶形象大使”的称号,我社团成员多位获得“最佳参与奖选手”的称号。在2012第四届“海峡两岸大红袍杯”总决赛中,我校茶艺社团的周颖仪同学参加了比赛。在才艺展示环节中,她优雅地展示了自己的茶艺,最终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这也是中职学生参赛选手在本次大赛中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2012年11月,在厦门市中职生素养大赛中,我校茶艺社团学生的“秋香茶韵”茶艺表演获职业风采最佳视觉效果奖。2013年6月,《秋香茶韵――闽南茶艺表演》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展示作品展洽会优秀学生技能作品大赛并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茶艺大赛既是考验更是机会,同学们利用比赛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提高,再次培养和增强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我校茶艺社团的郭栩莹、郑大萍、高越阳等多位同学由于她们长期学习茶艺,拥有良好的气质,她们都优先被海南航空、厦门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等各家航空公司录取。此外茶艺社的成员,由于她们的综合素养较高,目前她们都就职于厦门的一些知名企事业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称赞和认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特征。我校茶艺社团体现这一特征,服从和服务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这一大局。总之,在职业学校教学中,中职生的技能教学诚然重要,但是职业道德教学同样不能忽视,学校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者不可偏废。茶艺社团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找回自信,体会成功的喜悦,实现学生公共道德和个性道德的完美统一。

此外,中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较长的渗透和熏陶的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把学生的日常管理与就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抓住每个环节和机会,时时刻刻有意识地营造相应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提升中职生就业的能力,就必须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利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如社团的建设等来培育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把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一种技能,从事简单的机器操作,而且自身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苑玲.浅析中职生就业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