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十篇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十篇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31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1

互联网视听节目发展到今天,作为一个行业已经正式被官方认可。按照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2007年底联合下发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

互联网视听节目作为网络媒体中的新型传播方式,它符合网络媒体的公共定义,即以网络为传播载体,通过视听节目形式来进行个人、公共或商业行为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这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呈现出了异军突起的趋势。最直接的体现是,互联网视听节目市场整体规模在迅速扩大。由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视频点播/直播市,场营收规模达到8亿元。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预测,2010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4亿元。

网络视频的传播模式

互联网视听节目发展速度缘何如此迅速?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是由于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模式体现为一种多维的复合传播,因而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这种复合的传播模式体现在媒介形态、传播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方面。

在媒介形态上,互联网视听节目融合网络媒体的时空特性与广电媒体的视听特性,网络媒体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中每一个成员可以平等地共享网上信息,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计算机,只要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获取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信息。网络媒体让受众感到了空前的平等与民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享受与权力。

广播电视作为次于报刊媒体之后出现的电子媒介,第一次将信息传播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广播电视媒体兼具声画结合的视听特征,直观生动的视听传播形式天生具有吸引受众的魔力。

在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中,新媒体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兼容旧媒体的既有特性,互联网视听节目从媒介形态的本质上讲,仍属于网络媒体。但它既具备网络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又融合广电媒体丰富表现形式的视听特性,因此是目前为止最具复合性的媒介形态。

在传播主客体上,互联网视听节目汇合“点对面”的扩散特性和“点对点”的长尾特性,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从主体到客体,是一个“点”到“面”的过程。传统大众媒介机构这个“点”,向受众群巨大的“面”,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着“面”的不断扩大,而使成本不断降低,收益则随之不断增加。“点对面”的最佳传播效果是“点最小,面最大”,这符合传统媒体所属工业时代的经济规律。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长尾理论”取代以往的“二八定律”成为新经济时代的规律,长尾上不显眼的传播主体,也能对应数量庞大的传播客体。因此,互联网视听节目在传播信息时,两头都是个性化的独立个体,基本的传播结构是从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到另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当很多人关注到同一个事件时,这些独立的点,将自主地汇集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面。

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主客体,一方面具备“点对面”的扩散特性,另一方面更多具有“点对点”的长尾特性。前者如新浪网的播客,借助于具备强势传播优势的门户网站这个“点”,力图使更多的人能看到播客内容,形成更大的“面”。后者更多表现为垂直网站,例如视频分享网站、各种专业论坛、影视类网站等,受众群为各种小范围的共同爱好者,网络视听节目到受众群的传播过程为典型的“点对点”传播。

在传播方式上,互联网视听节目结合单向传播的即时特性与互动传播的反馈特性。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都是单向传播,即新闻机构向受众传播,而不能即时接收受众的信息反馈这一环节;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而缺少公开就信息发表意见的途径。传统媒体由于“单向传播”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因素导致了反馈渠道的微弱,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沟壑无法填平。

互联网在传播方式上的“先天优势”就是互动传播,即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受众可以直接进行信息反馈。网络视听节目在上传至互联网后,受众即可在第一时间内看到视听信息,同时即可发帖留言,进行有效及时的反馈。互联网视听节目结合了互联网和传统广播电视两者的优势,将互动传播与单向传播的优势结合,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传播内容上,互联网视听节目整合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个人媒介的原创性。借助于互联网,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空间将大大扩展,任何级别、任何大小的电台、电视台都可实现全球范围覆盖;广播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将得到弥补,受众可随时点播,自主选择收听、收看、复制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具有专业水准的视听节目,将不局限在电台、电视台这样的平台上,受众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都能获得。

网络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原创空间,尤其是个人播客的出现,使得网络的原创性优势得到了升级。原创的网络视频需要摄制人员亲自赶赴现场,这更加突出了原创性,同时也增强了其个性化程度。

在传播内容方面,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由传统影视的专业机构制作发展到草根类个人网民短片制作的大量涌现;在平台形态方面,网络视听节目的展现从传统面向用户单向点播平台,转化到用户互动分享为特征的播客形态。因此,互联网视听节目既具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又具备草根时代所需要的原创性和个性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网络视频的产业价值链

互联网视听节目因其复合传播模式而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进步,在给公众增加通过在线视听形式发表个人意见的同时,还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要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视听节目新产业必须建立新秩序,形成可循环的产业价值链和健康的生态系统。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2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传播;网络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7-0021-02

在互联网创造的新信息传播环境下,互联网信息传播极大地推进了整个世界对于中国的知晓和沟通,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和平发展的信息环境作出了贡献。中国的互联网国际传播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而来,除却网络时代国际传播的共同点之外,基于中国国情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网络国际传播在中国的发展基础

1986年,中国发出了第一封邮件拉开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序幕,互联网开始为中国公众的信息传播服务。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计算机设备的普及,网络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并且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来自全球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更快更广泛更直接的传递给了中国的公众。

首先,网络国际传播得以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变得简易、可操作性强,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门槛。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也不容小觑,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旅行预订等的用户规模都在扩大;微博等社交媒体,吸引了将近半数网民的参与。而传统的交流沟通类应用,如电子邮件、论坛/BBS、博客、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则有所减少。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之一,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次,中国公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互联网为国外文化产品的引进提供了平台,人们通过互联网收看美剧、日本动漫、收听黑人音乐、欧美电影等,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时广告在互联网的大量投放为互联网产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推动了行业发展。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在过去的五年里均呈快速发展态势,网络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中国互联网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起来的,它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要求,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一些人将台湾歌手邓丽君飘洋而来的歌声批为“靡靡之音”,港台音乐遭到抵制。随着人们思想的开化和文化去政治化的意识,港台音乐在内地又红极一时。互联网信息传播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而且架设起中国与世界进行全方位信息沟通的桥梁,为世界了解中国,为中国了解世界开辟了最迅捷、最有效的信息传播通道。

二、当前中国网络国际传播的特点

近十年间,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正在告别互联网早期公共信息传播与私人信息传播的初始形态,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初级到高级的历史进展,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潜能。

(一)可传播内容的范围扩大

网络传播为公众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当电视走进公众的生活,人们通过电视可以观看到大型体育赛事、实时的国际事件等,网络更优于电视,它不受时间与次数的限制,传播的内容范围也不仅局限于此。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在网络上点击查看自己所需的内容,互联网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它解决了信息的自由流动。

互联网还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完善,网络让人们实现了足不出户的购买。人们只要点击国外商品的官方网站,就可以预订和购买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商品,在互联网上完成挑选、下单、付款的一系列过程。产品/商品的国际流通,不仅有利于商务沟通交流,也让中国消费者通过对国外产品的解读,加深了对国外的理解,有利于更加客观的认识世界。

(二)传播载体多样化

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并且与计算机互联网相比有自身独有的特点,手机功能越来越多元化。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计算机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发展趋势及相关联之处。移动用户的隐私度远高于计算机网络用户的要求。不同于互联网公开透明开放的特点,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信息不容易被搜集和监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信息传播更自由,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安全状况的发生。

(三)由政府主导的网络国际传播

在中国,政府仍然在互联网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国家通信管理部门负责互联网行业管理,包括对中国境内互联网域名、ip地址等互联网基础资源的管理。中国在网络连接点设置防火墙,拦截了部分国外的数据包,导致部分网站不能访问,网民需要“翻墙”方能浏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众“翻墙”浏览国外的网站属于违法行为。

尽管政府的牵制使国内无法完全畅通的在互联网与世界共享信息,但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一些国家对我国的信息侵略,降低了不客观的恶意舆论对中国网民的不良影响。互联网受政府控制检测的同时,也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在互联网的传播,向世界宣传了中国政府形象,保护了国家和国际话语权。中国政府不断完善互联网发展与管理政策,使其更加符合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内在规律及客观需要。在实践中,注重借鉴世界各国发展与管理互联网的有益经验,共同促进世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

三、当前网络国际传播的制约条件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在全球已经名列前茅,但在科技等软实力方面仍然受到自身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制约。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一系列手段希望在互联网领域继续保持其信息传播的垄断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从这场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在web2.0时代,以个人为中心的应用已经摆脱少数商业精英力量的控制,信息传播的内容多样性、互动便捷性与个性化订制功能大大增强,信息生产与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大众,推动着互联网朝着亲和开放的方向发展。网络传播不受国界限制,公众自由浏览、检索、下载,垄断着传统媒体话语权的西方国家难以垄断互联网的话语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传播中长期难以发声的劣势处境有所改善。但发展中国家想要打破西方国家对信息的封锁、出于政治需要的价值观强加、对国际事件的歪曲报道等问题归根结底仍需要依靠国家的综合实力,西方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雄厚、科技发达,在网络传播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更新网络科学技术,控制全球信息在互联网的传播。无论从殖民时代,抑或是当今的网络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球新闻议程设置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近些年来,美国凭借其发达的高新科技,充分利用网络走在全球的社交平台的最前端。

(二)我国对信息传播的控制与保护

我国政府充分的意识到互联网将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了关于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在国际上,互联网曾被认为是一种民主化甚至是革命意义的传播工具。西方国家对全球信息传播议程的控制,并没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消失。发达国家致力于制定涵盖范围更广的信息技术协议,从而在信息技术领域里进一步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国际上,一些极端组织和社会团体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斗争。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对本国的互联网进行着监管与控制,防止西方国家的政治言论的渗透。

(三)城市化程度相对不高,农村比例大

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国际传播都具有边缘化的特点。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本身,信息的主要传播对象是针对城市用户群体,而很少有针对乡村的传播。

首先,农村网民占中国总体网民的比重小。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中国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农村人口,人数超过7亿,其中网民仅有1.36亿,仅占农村人口的五分之一。农村网民所占的相对比例较小。

其次,农村网民相较于城市网民不关注国际信息。农村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人口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国家政策、民生等问题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国际传播的信息内容与他们关联度小,因此对国际事务的信息接收和传播相对城市网民较少。我国农村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作为网络传播载体的计算机设备及其使用技术难以得到广泛的普及,这也是制约国际传播的因素之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播技术的变革,导致现代传播生态格局和国际传播新秩序的重构。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融合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成为了国际传播争夺话语权的重要工具。中国应该在互联网国际传播中坚持传播,防止被美国宣扬的“互联网自由”观念所渗透;并且也要加快科技研发的脚步,在新媒体和网络技术方面取得新成果,提升自身在国际传播秩序中的话语权,在重构“中心”和“边缘”的国际传播格局中赢得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田智辉.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际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7).

赵云泽.论网络传播对国际传播秩序均衡化影响[J].国际新闻界,2003(6).

黄艾.国际传播的研究热点回顾与趋势展望――2012国际传播文献综述[J].对外传播,2012(12).

邓建国.从在华外国人的博客看国际传播的新途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中国会议,2006.

《政府白皮书》中国互联网状况[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06-08.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3

目前学术界对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研究,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信息传播的主体特性、环境因素、过程、情感倾向、引导政策和热点主题挖掘等等,而对各种关系复杂、规模庞大的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群体和传播机制研究较少。由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快捷和方式多样,使得传播群体呈现出更为复杂化和动态化的特征,传统方法更难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发现潜藏的群体特征和行为规律,特别是在对危机事件的事态发展状况的预测和控制上捉襟见肘。这主要是,传统方法对3个重要问题研究不足:(1)如何从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特性出发,抽取网络信息的传播群体?(2)如何分析这些传播群体的结构和行为演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组合干预措施?(3)如何发掘传播群体中的重要角色和持不同观点的派系,以对危机事件进行更好的引导和控制?

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流动性和舆情观点的形成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说明可以使用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的方法来研究危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个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研究框架,将危机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群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危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渠道、传播行为和影响因素等要素有机整合到一个框架体系内来,预期在对危机信息传播的规律及控制方法上有实质性的突破,以寻求对上述3个问题的解答。同时,本研究框架将为政府科学、高效、有序地分析和管理危机信息提供决策参考,提高政府对危机事件的预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社会学[1-2]、政治学[3]、传播学、生态学[4]等角度对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引导和控制进行了研究;还有学者从互联网危机信息的采集[5-6]、内容分析[7-8]、舆情监控系统[9]等方面来研究信息传播的预测和监控技术。这些研究为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是较少涉及到各种关系复杂、规模庞大的传播群体,使得难以有效监控和分析这些群体的信息传播行为,难以及时有效地从传播主体和传播途径上提出具体的危机应急处理方案。

社会网络的方法从危机信息的传播群体这个角度入手,通过对传播群体的特征、结构和行为机制的解析来研究危机信息的传播与控制,成为一个可能的突破口。首先,对危机信息传播的主体即网民所构成的群体进行社会网络建模,以数学形式描述群体关系,便于理解其内在机理并进行特征分析,也为不同传播渠道上的各类舆情传播动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networkanalysis,Sna)对群体进行结构测度,可以研究群体的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并帮助角色挖掘和派系分析,探寻危机信息传播的关键人物和骨干网络;最后,在网络模型上的群体动态演变行为则反映了危机信息传播群体的演变过程,它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危机信息传播的规律。因此,本文认为:以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范式来对不同传播渠道上的危机信息传播网络和传播行为开展研究,可以很好的理解和解释危机信息传播规律。据此建立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1.1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

危机事件的持续时间是指从危机潜伏到危机结束所经历的时间。根据网络中危机信息的扩散模型分析,持续的时间越长,危机信息源就越多,越容易产生新的信息,引发群体的恐慌和盲从[10]。StevenFink在1986年提出了危机信息传播的四段论模式:危机潜伏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期[11]。

由于危机事件本身的发展存在一个过程,所以对于危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也存在阶段性,不同的危机期所传播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需要将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引入到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框架上来,对各个危机阶段的信息源、信息类型、信息传播特点进行研究。

1.2传播主体

危机事件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主要涉及三类传播主体:

1.2.1普通网民

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类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使得网民在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中,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接受者。受众从媒体途径知情信息与议题,并积极给予自己的内容表达,将其体验内容与议题发送到媒体上,给予后续受众。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多对一,一对多”的关系,形成的传播系统比链式反应更迅猛[12]。

1.2.2把关人

“把关人”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库尔特・卢因率先提出的。他指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gatekeeper),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在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中,主要的把关人是政府、媒体和互联网服务运营商。政府作为把关人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地权威、公正的信息,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因为,在公共危机中,公众最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关信息,如果公众无法从政府渠道获取,各种流言就会通过多种渠道迅速传播。流言的传播具有快速性、失真性、放大性的特点,可能引发社会的普遍恐慌,加剧事态的恶化[13]。同时,政府还应对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制止谣言的传播扩散。媒体作为把关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环境守望、舆论缓释和社会反思来对公共危机信息进行监督[13],对社会不良情绪进行减压。互联网服务运营商主要指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商(如中国电信)和软件服务商(如新浪、腾讯),他们在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下,针对危机事件中出现的不良信息和非法用户,通过禁止发言、关闭评论、封锁帐号等行为,有效制止网络谣言。

1.2.3造谣者

在危机事件的传播中,还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散播谣言,加重危机事态,对社会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如何识别出这些不法分子的重要人物(如谣言传播的始作俑者),或是群体(如网络水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3传播渠道

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以大众传播为主,互联网上传播渠道主要有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电子邮件、门户网站、网络论坛以及社交网络(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等。这些传播渠道不仅有传统的网络媒体,更多的是新兴的自媒体,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能让用户自己快速的生成信息并在多个渠道上同时传播。所以,不仅需要对单一的传播渠道进行研究,还需要描述和表示危机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种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1.4传播行为

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对于危机事件的认识和倾向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不同的行为(如、评论、转发等),这些行为成为了这些主体具有与其它主体连接的驱动力。网络的形成依赖于众多主体的连接决策,危机中的公众是由于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调整自身预期而产生一致的群体行为。目前有关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网络的研究较少考虑主体的这种策略行为以及传播网络形成演化如何受主体策略行为的影响,因此难以解释危机事件的信息扩散和观点演化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也无法根据宏观层次上网络结构的变化来提供对微观层次上主体行为的引导控制建议。所以,需要研究解决如何定量刻画主体传播行为的问题,并实现对主体策略行为和网络结构相互影响的整合。

1.5影响因素

根据传播说服理论,影响信息传播意愿和效果的因素可划分为三大类:来源特征、传播内容特征和接受者特征。危机事件信息传播也属于信息传播的一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可以考虑分为如下三类:

1.5.1来源特征

来源特征的专业性、可靠性和客观性3个维度均影响危机信息的传播意愿和传播效果。在来源特征的研究中,谣言扩散理论认为来源可信度对受众的再传播和扩散谣言的行为意愿具有正向的影响[14]。来源的专业性是指信息发送方让信息接收方所感受到的能够提供正确信息与表现出专业行为的能力。客观性是指接受者对传播者的公开性、公正性和中立性(不带有主观偏向)的评价与感知[14]。

1.5.2传播内容特征

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内容特征主要是危机事件的类型、危机编码和解码、信息格式以及噪声。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其对外传播的动力差异较大,比如公共性很强的危机事件容易被公众关注,并且易于迅速传播[15]。危机编码指危机处理组织对外公布危机信息所采用的方式、策略等内容。危机解码是公众对危机信息进行解读的过程。解码过程受到公众的背景信息的影响。危机编码和解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危机事件的信息接受效果[15]。信息格式是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传播速度和吸引度。噪声是妨碍危机信息传播并能够造成信息失真的干扰因素,它存在于危机传播中的任一环节。如不准确的沟通语言、难以辨认的字迹、不合实际的举止、小道消息、谣言等,这些都属于噪声。噪声能够降低危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使得危机发送与危机接收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15]。

1.5.3接收者特征

每个接收者受到个体特质(如职业、教育程度、年龄等)、心理因素(如危机恐惧感知、对政府媒体信任倾向、防备心态等)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进而影响他们接受信息的效果。根据CnniC的报告[16],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高学历人群普及阶段,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网民普及率已经超过90%,互联网正在向高中、初中等学历人群扩散,低学历人群的网民不断增加。同时,低年龄层的网民数量也大幅增加。这使得在危机事件中,网民缺乏社会经验,考虑问题不成熟,更容易冲动,产生群体极化,互联网也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2.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的研究框架的分析步骤和主要内容本框架以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范式来开展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和解释危机信息传播网络以及构建基于这些网络结构之上的传播行为。因此,本框架的分析步骤是通过采用“结构一功能主义”的系统观点对传播网络进行整合分析:首先,对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信息传播渠道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掌握危机信息传播的特征;其次,从结构角度来研究传播主体所形成的传播网络,剖析网络结构、关系和个体的要素组成及要素间作用机制;再次,从系统表征与功能作用入手,分析特定的传播网络结构下的传播行为。最后,利用实例数据和原型系统对理论进行检验。具体的分析步骤和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图2如何建立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框架

2.1危机信息的传播特征和影响因素

危机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来源广泛、信息流巨大、渠道多样、传播迅速等特点。首先,应与各级政府、组织和机构紧密合作,获取危机案例,并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各类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的具体案例,建立数据集和事例集。然后,利用真实危机事件的数据分析、时空分析和事件演化分析方法,剖析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对应的关键要素、信息传播的渠道特征、路径规律等,为危机事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和控制模式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危机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来源特征、传播内容特征和接受者特征)。

2.2危机信息的传播主体研究

2.2.1危机信息传播的主体网络构建

危机事件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传播渠道中,表现出各异的传播网络结构和特征。因此,需要研究危机事件网络信息传播中行为主体(网民)的特征、行为模式,以及主体间的关系搭建的内在驱动力。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粒度级别的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网络进行抽取,并结合危机事件特殊的信息传播特征,研究传播网络的节点分布状况、链接关系,引入合适的参数,实现节点特征的形式化描述和链接关系表达式,提出支配网络化过程的算法,从而构建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的主体网络模型,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

2.2.2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挖掘

实施对网络关键节点的有效引导,可以更好的控制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Sna首次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末,它用于描述和测量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这些关系流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信息、资源等[17]。因此,作为分析信息交换的一种方法和系列化的技术手段[18],Sna可以适用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研究。Sna对网络结构的分析主要分为基于代数模型的定量分析和图论的图形分析[18]。Sna已有的基于个体分析的主要指标有:程度、中心度、结构空洞等,它们反映了整个网络的规模、聚合程度和有效性;已有的基于整体分析的主要指标有: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网内亲近度、网外亲近度等,它们反映了整个网络的规模、聚合程度和有效性。因此,需要针对危机事件的特征,使用Sna方法和UCinet软件,设计一套动态的综合测度算法来测度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网络中节点(集)的重要性,并据此来对危机信息扩散网络中的重要角色进行分类及其特征研究,探寻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发起人、意见领袖、把关人等关键人物。

2.2.3危机信息传播的派系分析

随着危机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持相近观点的人容易聚集成一个个群体,并不断发展成独立的派系。这些派系极大的左右着网络主流观点,影响危机事件的事态发展,特别是“网络水军”和敌对组织更需要我们进行识别和控制。Sna已有对小群体(clique)、同位群(block)、社会圈(socialcircle)以及网络中识别群结构的算法的分析方法,比如层次聚类算法(hieraticalclusteringalgorithm)和谱分析(spectralanalysis)方法以及基于边的介数的方法等[19-20]。因此,需要在Sna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网络的聚集系数和分层结构特征,提出基于分层聚类的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网络的群识别算法,进行信息传播的骨干社团挖掘。还可以研究网络不同群规模分布下的群体压力、群体极化、群体互动,以及其对个体态度和观点的塑造和演变。

2.3危机信息的传播渠道研究

2.3.1危机信息的传播渠道整合

危机信息传播渠道不再是单一的网络,而是多种网络的结合。但目前的研究局限在单一信息传播渠道(如博客、电子邮件、网络论、p2p系统等)上,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危机事件本身传播的特征规律。因此需要考虑危机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平台、异构性等特点,引入合适的参数,来描述和表示危机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类传播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3.2危机信息传播的关键路径控制

危机信息传播有多种扩散渠道和扩散路径,需要根据Sna的方法和信息流特征,对实际网络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仿真实验,分析信息扩散的路径规律,建立一套有效的探寻危机信息传播的关键路径的算法,从而有效地阻断、截流危机事件的网络谣言,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疏通引导,提高政府的网络信息控制能力。

2.4危机信息的传播行为研究

综合复杂网络模型和传播模型对危机事件的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扩散过程进行网络动力学建模,建立危机事件的信息扩散模型,并将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要实际特征如主体行为机制、信息扩散过程中的时延情况、多路径扩散的冲突情况等纳入到信息扩散模型中来。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信息扩散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初始节点分布、活跃节点比例、传播率、危机程度等),把握信息扩散控制的关键所在。此外,建立网络结构和主体行为机制的动态耦合模型,着重考察信息扩散主体的态度倾向、下级传播节点选择策略和实时动态反应这些微观行为机制对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网络结构和扩散行为的影响,以优化危机事件预警的信息模式和增强危机信息传播的引导控制能力。

3.总结

本文综合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传播理论和信息行为学等理论和方法,将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渠道、传播行为等要素有机整合到一个框架体系内来,预期在对危机事件的信息处理、实时监控、应急决策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该框架对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扩散与控制的研究既可以把握灾情、人群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又可以对人群心理和行为的演化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对于向人群传递事件真实情况、避免恐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框架提出为政府科学、高效、有序地分析和管理互联网信息提供决策参考,提高政府对危机事件的预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毕宏音.舆情视野中的网民上网行为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4):157-160.

[2]张丽红.从网络舆情传播的角度谈文化安全[J].社科纵横,2007,(2):129-131.

[3]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4]袁志秀.基于生态学的信息传播模式[J].情报杂志,2005,(3):14-16.

[5]赵颖斯,刘云.BBS舆情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J].电信快报,2008,(12):22-24.

[6]albertoHF,Laender,Berthiera,etal.aBriefSurveyofwebDataextractiontools[C].aCmSiGmoDRecord,2002,31(2):84-93.

[7]黄晓斌,赵超.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9,(3):74-79.

[8]曾依灵,许洪波.网络热点信息发现研究[J].通信学报,2007,28(12):141-146.

[9]许鑫,章成志.互联网舆情分析及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08,26(8):1194-1204.

[10]魏玖长,张岩,任轶群.危机事件新闻报道数量的时间演变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52(11):57-74.

[11]FinkS.Crisismanagement:planningfortheinevitable[m].newYork:americanmanagementassociation,1986:34-36.

[12]顾明毅,周忍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6(5):67-73.

[13]李春华,龙厚仲.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模式及其运行[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3-27.

[14]陈明亮,章晶晶.网络口碑再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5):127-135.

[15]魏玖长,赵定涛.危机信息的传播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06,24(12):1782-1785.

[16]CnniC.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民调查报告[eB/oL].,2012-01-17.

[17]BurtRS,minormJ.appliednetworkanalysis:amethodologicalintroduction[m].BeverlyHi11s:Sage,1983.

[18]Francescomartino,andreaSpoto.Socialnetworkanalysis:abrieftheoreticalreviewandfurtherperspectivesinthestudyofinformationtechnology[J].psychnologyJournal,2006,4(1):53-86.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4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210003)

【摘要】互联网给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言论的途径,同时也给谣言的滋生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平台,构成了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环境。网络谣言借助于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传染性等特征,给现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探索了治理网络谣言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谣言;传播;治理联网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和渠道,构成了网络谣言的新的滋生和发展环境。谣言借助于互联网传播迅速的特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旦网络谣言在虚拟世界形成一定力量,就直接对现实世界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互联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给谣言的滋生提供了快速传播的渠道,尤其是那些具有侮辱、诽谤的谣言传播,给个人带来极大的伤害,一些涉及到危害公共安全的谣言得到迅速传播后会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威胁。依托于互联网而产生的网络谣言,具有和以往谣言不同的特点,其传播渠道也具有独特性,对网络谣言的治理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力度。

一、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

网络谣言依托互联网这个平台有着同以往谣言不同的传播特点。人们在传播信息时总是会有意识地加入个人对信息的简化和加工,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信息传播中的断章取义,使原信息的扭曲,极易产生谣言。在网络这个传播环境中,信息的传播依靠互联网这个平台得到快速传播,而且传播方式也比较简单、快速,人们直接通过复制粘贴、转发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传播,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修改程度,这就从某个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同时增加了谣言在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传播速度。

谣言传播和信息的重要程度和模糊度有关,越是重要性的东西,其模糊性越强,就越能激发人们对这个事件的猜测。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关于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总会遇到网友为力求其谣言的真实性,而主动加入事实或细节,谣言的写作也完全按照新闻报道的格式写作,增加了谣言在传播环境中的信息加工内容,提高了辨别网络谣言的难度。

网络的匿名性特征给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推动力。网上的交流和传播基本上都是基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在交往与沟通时,没有了面对面交往的拘谨和谨慎,没有了对自我言论行为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这就使人们在网络世界内的交流更加自由和随性。一些网友为了在赢得互联网虚拟世界内的关注度,故意捏造具有能够吸引网友注意力的虚假消息,这些消息得到其他网友的关注后,一经大量转发就会蠃得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最终形成泛滥的网络谣言。互联网传播的迅速性、交互性强和传染性强等传播特征,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网络谣言的传播,造成网络谣言在网络信息世界内的泛滥,增加了追踪网络谣言缘起的难度。

二、网络谣言治理的策略

1.增强网民的媒介素养

从网络谣言传播自身的特点出发,增强网民的媒介素养对于治理网络谣言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网络谣言的传播止于“智者”,从而有力提高网络谣言滋生和传播的控制效果。目前,除了依靠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技术监控外,增强网民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治理网络谣言的重要方式。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自媒体信息和评论,都有能力对社会公共事物进行传播,这就需要增强网民的媒介素养,让网民学会正确使用手中的传播手段,在互联网上更多贴近真实性的信息,及时发现和制止谣言的传播。

增强网民的媒介素养,需要提高网民的理智思考能力,提高网民分析、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在网络谣言面前保持清晰的判断力,不轻易转发危害公共安全、人们生命财产的信息和评论。同时,还可以鼓励网民参与到网络信息安全维护中,调动网民参与的积极性,为网民和网络管理者提供畅通的对话空间和平台,为增强网络上的公民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

2.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但是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还是占据明显优势。传统媒体在治理网络谣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网络谣言兴起之时,传统媒体可以通过传统途径或依托互联网平台及时澄清不实消息,扼制网络谣言的传播。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在平时的新闻报道中,力求准确、客观报道新闻事实,增强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为一旦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丧失,那么在网络谣言发生时就不能拥有足够的说服力去制止谣言的传播。另外,传统媒体播发信息不真实,也可能成为网络谣言滋生的源头,因此,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坚持用事实报道原则,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保持和网络谣言的澄清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媒体要坚持对自己报道的严格要求,尤其是引用网络来源消息时,要仔细核实消息的真实性,避免成为网络不实消息的传播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传统媒体要注意对事实细节的审核,对网络动态要进行及时的关注,第一时间澄清新闻报道事实,不给网络谣言滋生和传播的空间。虽然网络给了网民们充分的讨论空间,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对事件进行评判,但是在网络讨论空间中,网民容易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不能进行正确的独立判断,很容易受网络中传播较多的信息影响,影响了网民对网络谣言的辨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谣言的澄清大多都是由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进行澄清的,网络的自我澄清主要表现在那些已经经过传统媒体澄清但依旧在网络传播的谣言方面。总的来说,传统媒体在制止和澄清网络谣言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治理网络谣言离不开传统媒体的参与和支持。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5

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正在跨越纸质媒介、电子信号形态,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传播时代,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是现代科技发展推动信息传播更多地借助数字形式。数字传播,依宫承波在《新媒体概论》中的定义,指的是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贮存、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是集合了语言、文字、声像等特点的新的传播途径。互联网传播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形式来进行的信息传递。目前,3G技术的广泛应用开启了网络移动终端的新局面,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上网,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即时性、互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数字广播、数字电视也风靡全球,数字广播已全面覆盖,数字电视也正在超越传统的电视收看功能,全面进入普通市民家庭,充当起新的信息接收终端。

二是互联网逐渐占据传播媒介的中心,网民成为最大的信息受众,网站成为最庞大的信息传播媒介,微博、微信构成新的传媒力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互联网使传播格局由单点—多点向多点—多点转化,新的话语场正在形成。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这种机遇就在于传统媒体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发展融合。

三是多种媒介相互融合,传播信息成为媒体的共识和行动。目前,有纸质媒体与互联网不断融合。许多报纸、杂志都纷纷开始与互联网嫁接,以占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如《人民日报》的人民网()、《光明日报》的光明网()、《时尚》传媒集团的时尚网(http://.cn/),等等。有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许多广播电台、电视台在网络上开辟了直播或录播节目,依托于广电体系,将广播电视媒体资源经过重新编辑整合,在网上推广、运营,如央视国际()、凤凰网、BtV在线、北京广播网()、金鹰网,等等。这类平台既提供视频、音频直播服务,也将历史节目或完整、或稍作剪辑后上传至网络,供网民重复点播。2009年12月28日,中国首个国家网络电视台——央视网()正式上线。它进一步发挥了“台网融合”模式的优势,打造了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全球化、多语种、多终端的网络视频公共服务平台。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数字传媒技术的重要性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113792211人,占全国人口的8.49%(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集中在中国相对贫困的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6%。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其中,推进传播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是重要的一环,对于促进该地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是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增进加快发展思维。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拥有者。加强网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覆盖面,能够大大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有效接收率,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掌握现代信息,获得发展的经验和创业的启示,并形成现代思维。正如前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所说,对于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来说,互联网同住房和清洁的饮水一样重要。他说,生活在贫穷社区内的人们想要得到一个学习和发展他们自己的机会,现在没有什么能够比互联网更能有效地传递和获取知识。

二是消除地理障碍,同程享受信息。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传播,过去由于路途遥远、地理气候条件复杂、传播手段低下、传播能力不足等原因,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接收信息存在接收速度慢、信息流失、信息量不足等问题。发展数字传播可以弥补这些地理原因,具有同程享受信息的重要性。互联网的运用,为少数民族不发达地区消除区位劣势带来了机遇。

三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和社会整体质量的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数字传播事业的发展,必定会带来数字传媒设备的大量输入、数字传播技术的运用与普及,数字传媒管理理念的广泛传递,如此构建起崭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根本性改变传播机制,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数字传媒的几点思考

一是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数字通讯(手机3G化)等数字化产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商业模式和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数字出版在我国已从幼稚期步入成长期,开启了行业升级换代之路。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数字化传播技术的推动正在让文化产业迅速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中西部较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数字化产业的发展程度还并不高。加快数字产业的发展,应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在发展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数字通讯(手机3G化)等领域加快建设,加大投入,早日实现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

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是指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形式获得,包括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等;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能够很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献丰富多样,数量巨大,价值宝贵,在纸质文献日久风化、保存日益困难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借助更有效的方式,建设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为主题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群。应当在北京和广西、新疆、、内蒙古、宁夏五个自治区建立民族数字图书馆,以数字化方式更好地保存民族文献资料,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交流与运用。

三是因地制宜,重视网络媒介内容定位,宣传当地特色民族文化。网络传播可以让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更加生动,受众可以积极参与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互动。通过网络,普通民众可以进一步深刻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进行更多地交流,进而热爱少数民族文化。而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从而在内容上扩充自己,在形式上进行创新。

四是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熟悉数字媒体管理和技术的新型人才。除了要重视高校的专业教育和工程建设中的在岗培训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少儿科技教育,使数字传播技术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得以更好地普及,以充分发挥数字传媒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6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传播;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的传播媒体已不仅仅局限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应运而生。网络新闻媒体,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借助互联网新闻和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站点。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SanHosemercurynews)创办,开创了网络媒体的新纪元。它的发展历程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着重谈一下它的特点、优势及弊端。

一、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一般特点

(一)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避开假新闻不谈,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是最强的。它的制作过程不及报刊,电视那样复杂,所以记者可以对才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同步报道。报纸的时效概念是用天计算,电视是以小时,而网络出现后,时效竞争的单位缩短到分钟。如中美关于加入wto谈判的报道,和讯网是全球最先谈判成功的消息媒体,并每隔10分钟或5分钟更新一次。

(二)无界性。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自由畅通地与全世界的计算机交换信息。尽管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其传播的信息又是实实在在的。网络的出现将单个人真正推到了全世界媒体面前,实现了人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个人化,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概念由于信息的自由高速的流通变得模糊,麦克鲁汉在30多年前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正由理想变成现实。

(三)无限性。我认为网络新闻的无限性表现在数量多,内容杂,来源广,载体多样化。每天全世界发生的新闻事件成千上万,相对于报刊版块和电视时段的有限性,网络媒体就体现出它优越性了,可以通过超链接,阅读世界每个角落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杂主要是说囊括了各方面的信息,如财经,体育,娱乐等。网络新闻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优点于一身,使新闻的报道手段更具综合性、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可储存性。报纸的储存性会因时间久远纸张的磨损而减退,电视的储存性较差。而当受众在网上阅读到赶兴趣的新闻时,还可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另一方面,如果某家新闻网站对一个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报道,或者针对某个专题开设相应的专栏,对同一事件积累了大量的新闻信息,那么,感兴趣的人就可以通过搜索和浏览以前的新闻,了解整个事件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五)低廉性。因特网的发展实现了话语权由传统媒体转向大众的本体的回归,这不仅是由于因特网固有的开放性为公众提供了这种技术上的可能,更重要的在于因特网营造个人的言论空间所需的花费是极其低廉的。在传统媒体时代,个人无法自由发表看法,媒介经营的高昂成本也阻止了外来的资本参与竞争。网络用户们如果想发表言论,只需付很少的上网费,便可在任何一家网站开设的论坛或聊天室里畅所欲言,即使用户需要建立并维护一个个人网站所需的成本也是很低的,因为绝大多数个人网站并不拥有顶级域名,他们只是将个人主页挂靠在提供个人主页空间服务的商业网站上。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有1000个网站提供个人网站服务,最大的网站有100万个个人主页,这些飘扬着个性风采的个人网站组成了因特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而言之,网络媒体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互联网新闻传播所具有的优势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互联网传播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

(一)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

(二)互动性强。互联网新媒体具有交流互动性的特点,这是传统媒介所无法企及的。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网站数不胜数,极大丰富了我们的信息生活。只要访问任何一个网站,我们就能够获得海量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反应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满足任何人的信息需求。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网民还可以使用一些具有高度互动性的信息渠道,例如mSn、QQ聊天软件、论坛等。这是传统媒介工具所不具有的东西,能够为网民带来更大的新鲜感和主动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是其所不具备的。在传统媒介下,新闻评论通常是由信息方做好评论再直接,受众只有被动接受而无法表达自身的观点,但在互联网媒体技术下,网民有足够的自由参与评论某件社会事件的权利。可见,传统媒介的这种传播方式严重限制了受众者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与这种传播方式不同,互联网新媒体在发表评论的同时,受众者可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受众者以很大的互动空间。在新闻评论的过程中,这种传播方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实现了传播的双向介入,而且增强了传播的实际效果。

(三)信息容量巨大。新媒体提供了受众接受更多新闻信息和自愿新闻信息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化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新闻传播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通过制做相关新闻、再制作新闻专题、在制作新闻资料,一步步地把由新闻引发的社会效果做得完整而且深入。除了新闻信息容量大之外,新媒体还有很多其它特点,比如:可以准确快捷的查询以前的新闻信息、查询相关的新闻新闻和背景材料等等都非常方便。

(四)内容个性化。从新闻传播的内容上看,新媒体更富个性化色彩,并向“个人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意义上说,大众媒体由“一对多”模式正向“多对多”模式和“一对一”的模式发展,新媒体可以实现向特定的一个人特定的新闻信息,许多新闻热点和社会舆论皆从网上开始而起,如“郭美美炫富”、“表哥杨达才”等等,都是由新媒体兴起,最终形成网络舆论的热点,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极大兴趣,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态度的深度思考。

(五)方式多向性。传统的媒介工具下,新闻的具有高度的单向性特征,或者是一对一的传播,或者是一对多的传播。以电视节目和新闻为例,它的受众是某一范围内,或者特定的人群,但是新闻内容的者只有一个,这就是典型的单向性传播。这种传播形式严重束缚了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这种单向性的不足之处。自从出现了互联网新媒体后,在任何一个时间或者地点,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一部分受众来说,这种多侧面的传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通过兼听或者比较等方式,来具体评判信息的真伪。在这种情况下,受众受到了传播媒介的充分尊重,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的传播关系,这是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带来的新变化。在传播过程中,虽然传统媒介也在尽量做到公正和全面,但是受传播者所接触的面以及所处位置的限制,要想实现这种公正和全面,必须积极地应对这些限制或挑战。而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恰好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限制条件,朝着公正和全面的方向发展。这说明,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方式具有多向性的优势,这是传统媒介所无法匹及的。

三、互联网新闻传播所存在的弊端

(一)无明显的传播方和接受方。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传播学观点,就是新的传播媒介诞生,都会给人体带来新的延伸,从电视到互联网,技术上的进步可以列举出千条百条,但它使得受者和传者都各自独立,它们之间的依附性正在逐渐地消失。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媒体日益失去年轻的读者,传统报业陷入困局,业内就有关报纸前途命运而发出的各种危机论调纷纷出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影响力日渐下降的传统报业,选择了一条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发展新道路。

(二)信息琐碎。即时、快捷、简短是twitter交流的最大优势。字数的限制并未局限人们表达的欲望,它鼓励人们不是更多地写,而是更频繁地写。这一优势带来另一问题:人们被淹没在过于琐碎庞大的信息海洋中。twitter本身也饱受这样的困扰,已经多次因为服务器不能负载而出现瘫痪。如何在如此庞大的信息海洋中生存是微博及其用户需要考虑的迫切问题。

(三)虚假新闻频出。微博用户的匿名性同BBS、博客等网络平台一样给予虚假信息的天然土壤,微博无疑也给予谣言扩大的威力。在前不久的伊朗大选危机中,网络上突然大量出现了号称来自德黑兰街头的伊朗民众通过各种方式的信息,引起巨大的骚乱。美国国务院后来承认,他们要求微博客网站取消了原定的系统维护升级,以保证“德黑兰街头民众能够继续使用该系统进行联系”。但无人确定这些信息的人究竟真的是来自“德黑兰街头的民众”还是某些国家别有用意的安排。这场政治危机也被称之为“twitter革命”。美国专栏作家约翰・德沃夏克也直言不讳地评价说,“微博客很容易受到操纵,目前已经有操纵微博客虚假新闻的事例出现。”

(四)侵犯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侵权盗版现象十分猖獗,很多网站都未经授权,支付费用就去大量转载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来增加自己网站的点击率。日见红火的网络博客也成为网络侵权的灾区,社会公民在博客上发表的个人文字、拍摄的照片等都拥有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站,如果未经本人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文字,属于知识侵权行为。但是,网上资料具有可修改性,如果没有及时保存好有关的证据,就会陷入明明知道自己被侵权却无证可举的尴尬境地。

(五)网络信息监控难度更大。twitter作为即时互联网,不易进行网页抓取。而其他即时通讯软件和手机短信的使用,使其对虚假信息的扩散途径跟踪变得更加困难。

参考文献

[1]任志明,张洁.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J].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梁杰.试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前景[J].新闻爱好者,2005年10期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7

论文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上传播的信息繁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空前自由与社会控制相冲撞,形成了较鲜明的对立性,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治理,给人类原有的社会传播的治理经验,带来了挑战,在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优点和重要性之外,更要深刻认识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艰巨性,应对这一传播现象的缺陷进行深刻研究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互联网治理措施,使其朝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弊端与不足

我们在受益于互联网传递信息便捷,有效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看到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种种弊端与不足。在互联网的时代,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是没有知识,而是知识过剩。由此,我们由一个缺乏知识的年代进人一个知识泛滥的年代,网络上的信息太多,太杂,人们往往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些有用的信息。

(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匿名性

匿名性(anonymity)是互联网重要的情境特点,也是影响网上行为的重要因素,即“在一定的情境下,行为者对于自身是否被他人所知觉情况的感知”。就是网民可以凭借代号隐匿部分或全部在真实世界的身份和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社会地位乃至气质、人格、自我等等。这就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在网络世界里,‘我’是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网络上的交往活动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因此,‘我’可以尽情扮演自己想象的角色而不必去考虑后果。”这一方面使得互联网的信息泛滥我们很难找出确切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引起对传播这些信息的人的权威性跟公正性的怀疑。这也导致了互联网相对于其他传统的媒介传播来说更不真实、可靠。

(二)互联网传播带有不健康、暴力、色情、淫秽的信息

在广泛传播的互联网时代,经常会有一些不和谐的信息出现。一是有人主动寻找;二是被迫接受。这会对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注意到,在网上诈骗、暴力、色情、恐怖、宜传邪教、等事情在互联网上时有发生,而BBS、讨论区、留言版、论坛等又是“重灾区”,受灾的往往都是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对上网着迷上瘾,难以自拔,这些“垃圾信息”在一点点的毒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同时也污染了互联网络环境,从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减小青少年面临网络隐性伤害的危险,真正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三)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无法鉴别

真实性、可靠性是信息的生命。然而,在网络上传播的超容量信息中,不真实的甚至虚假的信息屡见不鲜。一些网站把媒体上的信息进行加工剪裁,缺乏完备的信息机制,加之人力财力有限,不可能对的所有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商业利益驱使,为引起”轰动效应”、提升点击率而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上述种种原因使商业网站所发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大打折扣。有些组织或个人通过联网主机信息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信息,还可以在BBS上、新闻组里、公告板上甚至电子邮件里信息。每个组织的动机千差万别,每个人的素质或高或低,互联网又可使信息匿名、假名地多渠道随意而不经过审查的快捷,虚假信息的传播就成为极有可能和非常容易之事。

二互联网信息传播弊端治理研究的意见与建议

(一)完善互联网传播法律体制

在现代社会里,党和政府对媒体控制的手段除了规定大众传播的管理体制外,更重要的是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把对媒体的管理纳人到法治的轨道。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传播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迅速地暴露出来。网上色情泛滥、黄毒污染、病毒肆虐、黑客横行,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加快速度为网络立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以全面立法来管理网络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出台多个涉及互联网的法规性文件。如国务院及有关部委以法规形式公布的网络媒体管理办法就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方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还有一些法律、法规正在制定和完善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对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互联网站的条件及设立程序、上载新闻内容的禁止性条件、网络安全、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等一系列间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规范和管理国内网络媒体的建设和活动,抵御网上有害信息的思想渗透,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给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政、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我国的网络媒体管理正在从直接的行政的管理为主的方式,逐步过渡到以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行政手段的管理方式。网络传播的用途多样性以及全球性特征,使网络的治理,必然要比单一地用于大众传播、而且基本上属于地域性或全国性传播系统的传统传媒业的治理,复杂得多。网络传播立法,因而具有高难度。当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社会法律来约束传播的不正当行为,维护正当的传播信息的合法性。完善现如今网络传播管理不善的弊病,使网络传播走上法制化的进程。是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更加合理、规范化,更符合社会的长久发展。

(二)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管理制度

1登记注册制

要求服务商在从事相关服务时到政府主管机关指定的部门进行真实资料登记,以此明确和强化网络从业者的法律和网络安全责任。实行登记注册制的主要目的是接受管理。如韩国2005年的《维护报纸自由与功能法),规定韩国新闻网站必须向政府主管部门登记。

2实名制

以真实姓名或资料使用互联网,是促进用户自我约束及问贵的有效办法。目前,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网络实名制,但有的是政府行为,有的是服务商为降低风险的自发行为。如美国雅虎规定,网民必须履行注册手续并提供有效电子邮箱,通过邮箱获取注册密码,方可登陆发言。在德国,网民只能在专门博客托管服务网站开设博客,并登记护照号码和实际住址。挪威的官方网站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咨询、报税等,自然而然就需要进行实名注册。日本在部分BBS中保存了网民ip地址信息,预付费手机实行完全实名。目前,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问题,还不能够将个人的身份信息与网上注册信息相衔接来验证注册个人信息的真伪,这给互联网的管理带来了不便。

3许可制

以审查许可的方式,对一些重要网络内容或重点从业者和用户进行某种控制。法国根据提供服务的性质划分为多种许可证,有的须由经济财政工业部部长审查批准,其余的由电信监管机构批准颁发。在韩国,从事网络广播电视业务、手机电视业务必须履行申报手续取得相应的运营许可资格。新加坡实行分类许可制度,网络从业者依照其性质及提供服务的内容分为需要许可和无须许可两类,凡向主管部门登记,遵循分类许可证规定的义务,都被认为自动取得了执照,登记后的网站应根据《互联网运行准则》,自主判断并管理其网页上的内容。

4分级制

主要是根据一定标准,对网络内容进行分级,以便于网络用户选择适合的网络信息,主要是保护未成年人。在多数国家,一般是从技术范畴,要求服务商对内容进行分级后作出明显标志,或者向用户提供过滤分级软件。负责分级的是电影、文学作品分级办公室,采用的标准是电影和文学相同的分级标准,未成年人不宜的内容绝对不允许出现在网上。

5内容检查制

政府主管机关对网上传播包括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传播的内容进行检查和监管。新加坡、德国对网上有关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种族歧视、纳粹类的违法信息监管尤为严格。新加坡不许在网上煽动种族歧视内容,政党大选期间也不允许有攻击性内容。韩国对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传播的内容实行日常监测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澳大利亚于2004年开始监管匿名政治性网站,使互联网上的政治活动受到像传统媒体一样的规范。(三)加强互联网传播控制技术

互联网是技术的产物,世界各国都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加强管理。对技术研发、使用及人才培养,多数国家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英国、澳大利亚等都有一套互联网管理的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跟踪网上有害信息。发达国家安全部门每年都在管理技术方面投人相当大财力、人力,保证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技术管理也不落后。目前广泛的网络管理技术主要有分级技术、过滤技术、防火墙与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识别与鉴别技术、内容侦察与侦察控制技术等等。美国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使美国不仅可以轻松地对本国互联网进行监控,还可以监控其他国家。1998年起,美国商务部将全球互联网资源管理权交给下属机构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公司“艾肯”(iCann),负责全球互联网根域名服务器、域名、ip地址、互联网通信协议的分配与管理等事务。对iCann的管理,美国商务部具有绝对主动权。过滤是一种通常做法,就是制订一个封堵用户访问的“互联网网址清单”。如果某网站被列人该“清单”,访问就会被禁止。从技术角度讲,过滤一般使用基于路由器的ip封堵、服务器以及DnS重新指向等技术。

(四)加强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业自律

如果说法律与法规是具有强制执行意味的“他律”,那么行业的“自律”则以道德规范、专业精神和社会良知作为支撑,行业自律是大众传媒向社会承担责任的具体表现。自互联网在我国兴起后,各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纷纷成立自律性组织,如1999年4月15日,由20多家主流媒体在北京签订了第一个《中国网络媒体公约》;2002年8月17日,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又有几十家网站通过了《保护网络作品权利信息公约》,这些无疑促进了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为互联网管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制定行业规范

利用网络协会和绝大多数服务商,自觉遵守互联网管理的自律规定和规则,如美国电脑伦理协会的“十诫”、日本的《电子网络运营中的伦理纲领》、新加坡的《行业内容操作守则》等,这些规定提供了服务商应当遵守的基本理念、经营基准、网络用户的行为模式和方法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弥补了法律和政策的不足。虽然规定不具备强制性,但对维护互联网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推动行业自我监管

自律组织往往通过开设举报热线或举报网站等形式,发动公众特别是网民进行监督。公众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的方式,向行业组织举报他们认为不合法的网络内容。行业组织在接到投诉后,会评估该内容是否违法,如果认定是非法内容,就通过ip地址确定该信息的来源,并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将问题移交给相应执法机构来处理。对于已认定为违法的内容,行业组织会通知服务商删除。各行业组织基本上都坚持“有举报必处理”原则,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举报人反馈。

3促进业界与政府合作

各类网络协会在加强自我管理的同时,还代表会员向政府提供互联网产业和法规方面的政策建议,通过与政府的互动合作促进互联网的共同管理。如,英国互联网监察基金会负责将网上违法信息向政府主管部门举报,协助打击控制色情等违法内容,基金会与包括内政部互联网工作组、全国打击高技术犯罪署等在内的40多个部门和组织建立了联系人制度。

4提供安全浏览服务

网络协会向网民特别是家长和孩子提供普及教育,引导用户正确、安全使用互联网。同时向网络从业者和网络用户提供过滤、分类软件及其相关技术,下达过滤关键词表等。欧盟支持的“国际热线联合会”有25个不同国家的成员组织,针对网上儿童色情和种族歧视等不良信息,向各自国家的服务提供商下达过滤词进行封堵。

(五)加强互联网信息传播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的力量包括每一个公民和组织,但在互联网监管中以网民、家长和学校等为重点。社会监督以无时无处不在、低廉的成本、有利于网民自律等特点,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政府通过开展多方面教育普及活动,提高民众自我保护和网络监督意识,同时设置热线电话,开办监督网站,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互联网管理。民众主要以举报网上违法内容的形式进行监管。政府发动社会监督的手段主要有:

1设立专门机构

新加坡广播局成立志愿者组织互联网家长顾问组(paCi),澳大利亚设立专门公众互联网咨询机构互联网警报,为本国公众提供咨询、教育以及研究支持服务。我国在2004年6月,有140多个成员单位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成立了“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并在网站上公布了《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标志着我国网络媒体在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2给予资金支持

新加坡传媒发展局从2003年2月起设立了S00万美元的互联网公共教育基金,现已培训几万名母亲。欧盟计划2005~2008年《多年度行动计划》中有近一半预算,用于提高互联网用户安全警惕意识。

3普及监管宣传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8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C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占比达85.8%,10-39岁年龄段的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为主要上网群体。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互联网,成为了舆论宣传的主战。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不再仅仅是朋友间日常沟通、联系的工具,更是政府、企业等宣传主流思想、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基地。在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同时,针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强调,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1](p154)

二、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新挑战

新媒体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传播扩散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变弱,传播主体复杂化,传播内容多样化。因此,新媒体时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拜金主义价值观冲击。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舆论权,使得富强民主和谐的主流价值观与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都迅速地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呈现多元化。[2]而有些宣传工作者“谈网色变”,不能正确地掌握网络传播规律,使得主流价值观被淹没在浩瀚如海的网络世界里。第二,受众易于接受简单化信息。新媒体时代对于受众的接受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由于碎片化、社交化、娱乐化等特点,生硬枯燥无味的信息容易被淹没,而以“短平快”为特色的简单信息、生动形象的信息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也便于理解。

三、如何利用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9

我们正向一个数字化的、咨询化的社会转变。新工具、新媒体的发明和出现,对于设计来说,有着不言自明的重要意义。作为设计师,作为具有先进意识的群体,更应领风气之先,保持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尤其是对设计本身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新工具、新媒体。在这个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标志的崭新的信息时代,设计师如何将网络与设计、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研讨的。

1数字化生存和数字化设计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互联网的发明就是明证,称之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最伟大的发明毫不过分。互联网太强大了,它决不仅仅是pC的继承或者仅仅将pC的地位取而代之。pC时代的数字化是个人的,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则是全球的。互联网使时空的距离成为零,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费用,实现社会化,达到信息的迅速广泛的传播。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互联网具有鲜明的优势。以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构成了信息社会的最基本原子,在信息时代,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不可避免地建立在数字化信息之上。

与以纯艺术绘画、雕塑等等为主要内容的视觉欣赏相对应,视觉传达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设计,将持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视觉传达设计其内容广泛,涵盖了一般平面设计所包括的内容,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公共标识设计、Ci、标志设计等等。视觉信息是其传达的精髓,或者也可将视觉传达设计称之为一门信息处理的艺术。从这一点来看,视觉传达设计与互联网之间有着可以结合的共同点,两者都是人类围绕信息的传播而展开的努力与探索。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能够用视觉符号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图形存储自己的记忆和知识的方法,寻找能够把信息的传达程式化和简单化的方法。文字的产生、印刷的发展等等,都代表了这种努力。直到目前电脑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依然代表了这种探索的发展。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应该为自己能够生存在这个信息时代而感到庆幸,因为信息时代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发展环境。计算机的发明为设计师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创作利器,切实地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与表现手法;而由无数台计算机相连而成的互联网络则更具威力,它即将成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的最主要的活动领域。

2“第四大众传媒”与视觉传达设计

2.1信息传播革命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提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与效率。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传播的诞生。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品大众媒介迅速普及。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模拟式电子传播的诞生。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系列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介相继出现,并迅速普及,使得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迅疾,范围空前广泛,内容空前丰富,复制扩散和保存信息的能力空前增强。人类进入以模拟式电子传播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

最新的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即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数字式电子传播的诞生。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世界。如今,表现和记录人类物资和精神世界的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作数字化处理,从而可以浑然一体,相互转换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杂志、电影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或消失;交互式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

2.2 “第四大众传媒”

公认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广播、杂志、书籍和电影等六大媒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互联网正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今,国际上已把互联网纳入六大媒介中,并将其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众传媒”。这说明,人们已经认同了互联网的作用,能够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一样,广泛地传递新闻信息。

其实,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能够及时广泛传播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传播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它使人类面临着一次信息传播技术的前所未有的,带有根本性的突破和变革。传统的、界限分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之间的铜墙铁壁顷刻就要瓦解,传统的、相互分割的报纸、广播、书籍、杂志和电影等大众传媒顷刻就要融为一体。人类社会,就要随着新一代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进入一个信息传播的时代。由于国际互联网所具有的超越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决定了网络对平面媒体的超越,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2.3媒体与设计的互动效应

视觉传达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而传达的最终表现界面则永远也脱离不了媒体。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媒体既体现了设计,又给设计带来了局限性;设计既受制于媒体,又是新媒体产生的动力之一。

传统的传媒方式为我们所熟知,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等媒体依然在信息传播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和互联网络相比较,它们具有比较单一的感官传达功能,因此,它们的先天缺憾愈加明显,同时,比较单一的传达功能也使设计师受到限制。人类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多感官的,视、听、触、嗅、味的感官综合使得我们更完善的了解其他事物。为达到信息的全面传达,追求尽善尽美的设计师一直在寻找着崭新的媒体来表达完善的设计。而今互联网络正是新生的、综合感官的、充满活力的新媒体,为设计师创造了以前所想象不到的信息传达手段和途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极有可能成为最完善的媒体。这应该引起每一个视觉传达设计师的关注。尽管现在互联网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但网络发展的速度和力量是惊人的。

3互联网的力量

以互联网为代表技术的信息时代,为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与新媒体的结合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数字化设计成为未来设计师的主要表现手段。虽然对许多人来说,互联网还象一个梦幻般的故事,其实仔细一看,视觉传达设计与互联网相结合所产生的真实的力量已经毕现无遗。

3.1无限制的传播

国际互联网的优势之一就是全球传播,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计算机连入网络,那么你就可以将信息传送给他,或是获取他的信息。商家在互联网络上只花极少量的广告费用,就可以将他的产品在全球宣传;设计师可以与远在天边异国同行交流设计心得……

3.2信息极大丰富

有上网经验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即当你在网冲浪的时候,会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络这个信息海洋的广博无边。目前全球网民数量已超过1.5亿,网上主机数量约3000万台,可检索的网页数约50亿页,真正称得上“信息海洋”。另外,网上信息量可扩充,几乎不受限制。

3.3传达形态多样

由于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所以在视觉传达的手段上丰富多样。多媒体技术是将传统的、相互分离的各种信息传播形式(如语言、文字、声音、图象和影象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显示。这样,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和表现范围得到了大大的扩展,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是综合性的,涵盖了人类全部感官的全面设计。这已经超越了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3.4 时效性强

虽然许多人都在抱怨网络的传输速度太慢,但相比较传统的传播媒介来说,互联网在信息传输的迅速及时上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实效性强是其一大优势,当报纸、杂志还在制版印刷,当广播、电视还在后期制作时,退过互联网的信息早已传到受众的身边。互联网的迅速快捷为视觉传达提供丁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捷径。

3.5 交互传达

互联网是有史以来的影响我们生活面最广、最容易产生互动的新科技,它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从以前的线形思考到现今的网状思考,由一体通用到量身定做,从单向沟通到双向沟通,从实体到虚拟,这皆是互联网的互动特性所带来的新特性。互动的设计更会引起受众的兴趣,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例如可以对网上的某些信息作出自己的反应,并将其加入到网络媒体当中,反过来又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

3.6 自由性

媒介、印刷、出版社、发行等环节不再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障碍,任何人都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以文字、声音、图象、影视等任何形式发表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供全球亿万人人机交互,共同欣赏和相互切磋。在网络时代,优秀的设计者不必再为没有机会和条件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担忧,而且,者可以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修改,而这一点正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例如,如果已经印刷的内容房要临时调整,那批印刷品只好报废,而网上信息的修改则是轻而易举。

3.7传达效果可测性

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都有各自对传播覆盖面及传播影响和效果的统计方式,如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客流量等,而网络媒介则由于其独特性,网上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统计能够更加科学、精确和细致。精确的统计,有助于广告客户和设计师了解广告设计的效果和影响范围,对进一步改进视觉传达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4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局限

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尽管有着这么多的优势,但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与其它设计一样,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是一种羁绊设计,有其局限性。

4.1 被动点选

由于网络的交互特性,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的内容,而且网上内容极大丰富,受众有着宽松的选择余地,所以网络媒体是一种被动点选,没有传统媒体的强迫性阅读特点。这既是一种优势同时又可以说是一种不足。因此,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网站本身的内容以外,视觉传达设计起着挽留受众的决定性作用。

4.2 版面局限

网页作为互联网媒体的具体页面,相当于一本书的一页,由于受计算机显示器的局限,设计的版面过小,创意受制于小空间。在这一点上,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比采用海报或是户外广告作为媒体的设计相比,视觉冲击力上先天不足。它的设计倒是与书籍设计相仿,虽然平面空间受局限,但它更注重的是立体的整体纵深性结构。

4.3技术局限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在各个设计领域内都广泛地存在,例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在传统的基于平面载体的视觉传达领域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当然存在,不过在崭新的基于网络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有一些不同以往的特性需要我们了解。文字、图形、影像等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元素在网络上的体现,比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的信息传输量受硬件的限制,所以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应尽量做到“小而精”。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因已有很多文章专门讲解,在此不再多谈。

5结束语——整合时代的来临

电脑、互联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种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几乎超过了我们心灵的成长。电脑的诞生和使用,已经使得大多数的设计师弃笔从“电”.而就在十几年以前,这是谁都没能想到的,不管你接不接受,电脑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师的必要工具。同样,互联网络作为崭新的大众信息传达媒体,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第一大众传媒,这是与传媒须臾不可分的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所必须面对的现状。21世纪,是整合的世纪,是富于包容力的世纪。就传播媒体而言,21世纪是媒体整合的世纪,是媒体创意的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师为迎接新的世纪,需要把握多种传播媒体和多种传播方法、传播技能,需要在“网络思维”的关照下重新反省,给予网络以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篇10

我们正向一个数字化的、咨询化的社会转变。新工具、新媒体的发明和出现,对于设计来说,有着不言自明的重要意义。作为设计师,作为具有先进意识的群体,更应领风气之先,保持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尤其是对设计本身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新工具、新媒体。在这个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标志的崭新的信息时代,设计师如何将网络与设计、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研讨的。

1数字化生存和数字化设计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互联网的发明就是明证,称之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最伟大的发明毫不过分。互联网太强大了,它决不仅仅是pC的继承或者仅仅将pC的地位取而代之。pC时代的数字化是个人的,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则是全球的。互联网使时空的距离成为零,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费用,实现社会化,达到信息的迅速广泛的传播。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互联网具有鲜明的优势。以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构成了信息社会的最基本原子,在信息时代,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不可避免地建立在数字化信息之上。

与以纯艺术绘画、雕塑等等为主要内容的视觉欣赏相对应,视觉传达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设计,将持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视觉传达设计其内容广泛,涵盖了一般平面设计所包括的内容,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公共标识设计、Ci、标志设计等等。视觉信息是其传达的精髓,或者也可将视觉传达设计称之为一门信息处理的艺术。从这一点来看,视觉传达设计与互联网之间有着可以结合的共同点,两者都是人类围绕信息的传播而展开的努力与探索。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能够用视觉符号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图形存储自己的记忆和知识的方法,寻找能够把信息的传达程式化和简单化的方法。文字的产生、印刷的发展等等,都代表了这种努力。直到目前电脑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依然代表了这种探索的发展。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应该为自己能够生存在这个信息时代而感到庆幸,因为信息时代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发展环境。计算机的发明为设计师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创作利器,切实地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与表现手法;而由无数台计算机相连而成的互联网络则更具威力,它即将成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的最主要的活动领域。

2“第四大众传媒”与视觉传达设计

2.1信息传播革命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提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与效率。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传播的诞生。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品大众媒介迅速普及。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模拟式电子传播的诞生。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系列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介相继出现,并迅速普及,使得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迅疾,范围空前广泛,内容空前丰富,复制扩散和保存信息的能力空前增强。人类进入以模拟式电子传播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

最新的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即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数字式电子传播的诞生。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世界。如今,表现和记录人类物资和精神世界的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作数字化处理,从而可以浑然一体,相互转换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杂志、电影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或消失;交互式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

2.2 “第四大众传媒”

公认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广播、杂志、书籍和电影等六大媒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互联网正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今,国际上已把互联网纳入六大媒介中,并将其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众传媒”。这说明,人们已经认同了互联网的作用,能够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一样,广泛地传递新闻信息。

其实,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能够及时广泛传播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传播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它使人类面临着一次信息传播技术的前所未有的,带有根本性的突破和变革。传统的、界限分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之间的铜墙铁壁顷刻就要瓦解,传统的、相互分割的报纸、广播、书籍、杂志和电影等大众传媒顷刻就要融为一体。人类社会,就要随着新一代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进入一个信息传播的时代。由于国际互联网所具有的超越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决定了网络对平面媒体的超越,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2.3媒体与设计的互动效应

视觉传达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而传达的最终表现界面则永远也脱离不了媒体。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媒体既体现了设计,又给设计带来了局限性;设计既受制于媒体,又是新媒体产生的动力之一。

传统的传媒方式为我们所熟知,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等媒体依然在信息传播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和互联网络相比较,它们具有比较单一的感官传达功能,因此,它们的先天缺憾愈加明显,同时,比较单一的传达功能也使设计师受到限制。人类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多感官的,视、听、触、嗅、味的感官综合使得我们更完善的了解其他事物。为达到信息的全面传达,追求尽善尽美的设计师一直在寻找着崭新的媒体来表达完善的设计。而今互联网络正是新生的、综合感官的、充满活力的新媒体,为设计师创造了以前所想象不到的信息传达手段和途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极有可能成为最完善的媒体。这应该引起每一个视觉传达设计师的关注。尽管现在互联网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但网络发展的速度和力量是惊人的。

3互联网的力量

以互联网为代表技术的信息时代,为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与新媒体的结合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数字化设计成为未来设计师的主要表现手段。虽然对许多人来说,互联网还象一个梦幻般的故事,其实仔细一看,视觉传达设计与互联网相结合所产生的真实的力量已经毕现无遗。

3.1无限制的传播

国际互联网的优势之一就是全球传播,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计算机连入网络,那么你就可以将信息传送给他,或是获取他的信息。商家在互联网络上只花极少量的广告费用,就可以将他的产品在全球宣传;设计师可以与远在天边异国同行交流设计心得……

3.2信息极大丰富

有上网经验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即当你在网冲浪的时候,会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络这个信息海洋的广博无边。目前全球网民数量已超过1.5亿,网上主机数量约3000万台,可检索的网页数约50亿页,真正称得上“信息海洋”。另外,网上信息量可扩充,几乎不受限制。

3.3传达形态多样

由于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所以在视觉传达的手段上丰富多样。多媒体技术是将传统的、相互分离的各种信息传播形式(如语言、文字、声音、图象和影象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显示。这样,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和表现范围得到了大大的扩展,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是综合性的,涵盖了人类全部感官的全面设计。这已经超越了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3.4 时效性强

虽然许多人都在抱怨网络的传输速度太慢,但相比较传统的传播媒介来说,互联网在信息传输的迅速及时上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实效性强是其一大优势,当报纸、杂志还在制版印刷,当广播、电视还在后期制作时,退过互联网的信息早已传到受众的身边。互联网的迅速快捷为视觉传达提供丁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捷径。

3.5 交互传达

互联网是有史以来的影响我们生活面最广、最容易产生互动的新科技,它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从以前的线形思考到现今的网状思考,由一体通用到量身定做,从单向沟通到双向沟通,从实体到虚拟,这皆是互联网的互动特性所带来的新特性。互动的设计更会引起受众的兴趣,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例如可以对网上的某些信息作出自己的反应,并将其加入到网络媒体当中,反过来又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

3.6 自由性

媒介、印刷、出版社、发行等环节不再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障碍,任何人都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以文字、声音、图象、影视等任何形式发表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供全球亿万人人机交互,共同欣赏和相互切磋。在网络时代,优秀的设计者不必再为没有机会和条件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担忧,而且,者可以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修改,而这一点正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例如,如果已经印刷的内容房要临时调整,那批印刷品只好报废,而网上信息的修改则是轻而易举。

3.7传达效果可测性

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都有各自对传播覆盖面及传播影响和效果的统计方式,如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客流量等,而网络媒介则由于其独特性,网上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统计能够更加科学、精确和细致。精确的统计,有助于广告客户和设计师了解广告设计的效果和影响范围,对进一步改进视觉传达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4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局限

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尽管有着这么多的优势,但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与其它设计一样,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是一种羁绊设计,有其局限性。

4.1 被动点选

由于网络的交互特性,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的内容,而且网上内容极大丰富,受众有着宽松的选择余地,所以网络媒体是一种被动点选,没有传统媒体的强迫性阅读特点。这既是一种优势同时又可以说是一种不足。因此,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网站本身的内容以外,视觉传达设计起着挽留受众的决定性作用。

4.2 版面局限

网页作为互联网媒体的具体页面,相当于一本书的一页,由于受计算机显示器的局限,设计的版面过小,创意受制于小空间。在这一点上,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比采用海报或是户外广告作为媒体的设计相比,视觉冲击力上先天不足。它的设计倒是与书籍设计相仿,虽然平面空间受局限,但它更注重的是立体的整体纵深性结构。

4.3技术局限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在各个设计领域内都广泛地存在,例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在传统的基于平面载体的视觉传达领域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当然存在,不过在崭新的基于网络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有一些不同以往的特性需要我们了解。文字、图形、影像等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元素在网络上的体现,比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的信息传输量受硬件的限制,所以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应尽量做到“小而精”。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因已有很多文章专门讲解,在此不再多谈。

5结束语——整合时代的来临

电脑、互联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种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几乎超过了我们心灵的成长。电脑的诞生和使用,已经使得大多数的设计师弃笔从“电”.而就在十几年以前,这是谁都没能想到的,不管你接不接受,电脑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师的必要工具。同样,互联网络作为崭新的大众信息传达媒体,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第一大众传媒,这是与传媒须臾不可分的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所必须面对的现状。21世纪,是整合的世纪,是富于包容力的世纪。就传播媒体而言,21世纪是媒体整合的世纪,是媒体创意的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师为迎接新的世纪,需要把握多种传播媒体和多种传播方法、传播技能,需要在“网络思维”的关照下重新反省,给予网络以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