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等教育新理念十篇高等教育新理念十篇

高等教育新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47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1

目前全球公共管理领域发生变革,国内高等教育政策也随之出现变化,开始引进各种新型管理模式,而这些模式既有优势也有缺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公共管理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关系,然后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改革政策内容,最后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学术工作的影响,希望能为新公共管理理念的运用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高等教育;学术工作

现阶段,新公共管理已经发展成世界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主要思想。我国最近几年也制定了许多相关法规政策,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一些特点。学术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心与根基,其变化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影响。因此,在改革现代高校教育制度的时候,应当考虑到我国独特的文化政策背景和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思考,创新性地探究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发展学术工作的方法。

一、新公共管理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政策

随着国家公共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方法出现变化,传统管理方式逐渐表现出效率偏低的问题,更多新思想要求国家对各大公共部门进行改革。新公共管理理念认为,政府应当重点关注公共服务的成果,而非其服务过程与准则,因此要提高其工作效率,就要采取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把集权管理转变为市场竞争,使经济利益最大化。新公共管理的特点是注重效益,问责机制和反馈机制健全,以竞争形式向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公众服务,以责任机制代替细节掌控。高校管理方式改革也在这样的浪潮下变成了公众焦点,从以往的“软管理”,如民主投票、道德约束、专业信念等,转变成了如今的“硬管理”,如产出最大化、竞争上岗、问责机制、资金控制等。

二、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改革政策

(一)高校教师录用政策。

我国出台的《有关加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行意见》中指出,高校录用教师要遵守按需开岗的原则,招聘流程要公开透明,让求职者能够公平竞争,并对其实行择优录用,严格考核制度和解聘制度,全面推行合同管理。高校教师录用制的改革突破了我国长期延续的终身聘用制,开始对教师实行定期考核,对于优秀者给予奖励,对于不合格者采取退出机制,让能力不足的教师适时退出。这样一来,能够提高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在高校老师之间和各大学校之间掀起一场“伪市场方向”的竞争。即高校教师互相竞争上岗,学校与学校之间又互相抢夺能力优异的教师。这一形式的竞争并非把“价格”作为媒介,而是凭“量化标准的表现评判”进行。高校录用教师要把其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的表现作为主要根据,教师决定自己在哪所高校供职时,也要考虑该院校在学术工作中各个领域所获得的成绩。利用这种竞争政策,可以有效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配置。

(二)生产、教学、科研结合政策。

我国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应用研究,鼓励高校、科研所、企业科教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学研用相互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升华。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是为高等教育机关提供公众服务。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出,要全面实现公众服务,可以灵活应用将成本转化为效率的手段,比如教育权或是专利售卖等。在目前知识经济引领的潮流中,知识成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传统观念中把知识视为公众财产,但如今,版权、专利、商标等多种形式已经把知识产业化、私人化,并用法律手段保护起来。企业生产过程中若是需要用到科技研究成果,那使用者就要付给专利持有人一定的资金。所以,各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方法逐渐推广开来,高校的经济来源也不再局限于公众经费,而是扩展到各大企业、集体与个人。

(三)高校教育评估政策。

《教育部有关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教育部要依据我国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新需求,逐步探索并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政策。以其教学评估成果作为衡量其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坚持以评估的方式促进高校建设改革,推动教育工作,提升教育质量。要对高校教育基础情况作年度统计和数据报告,并予以公布,将其视为教育工作评判的主要根据。自此可看出,我国政府对高校教学的控制不再深入到任何一处细节,而是实施权力下放,让各大高校真正掌握管理实权。不再多方涉足高校内部事务,但仍要制定详尽的考核指标和风险评测,对高校教学质量实行灵活性的监督管理。将以上政策贯彻到教学实践评估中,就能把教育活动简化成可衡量、可对比的元素,从而避开了繁杂的干涉手段,实现了国家对教育和学术工作的远程调控。

三、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学术工作的影响

(一)市场驱动追求利益,公正求真思想衰落。

新公共管理理念提倡伪市场竞争方式,提高了公众对教育和学术质量的关注度,使学者的竞争透明化。但其弊端在于容易引发两级分化,使强者趋于更强,弱者变得更弱。新公共管理理念注重产出、能效、经济效益最大化,落实到对高校人力资源的监管上,就是把学术工作成绩和老师本人的经济收入相关联,在聘用、工资、评估、升职等各个方面都激励并强化老师间的竞争。如此一来学术人群内部资源分配与差别日渐增大,这一情况容易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发生。“社会资本”这一词汇用中国化的通俗语言讲来,就是“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在资源和收入分配时可以起到极为明显的影响,这对我国的学术研究而言是致命的问题。

(二)学术工作整体性与统一性受到冲击。

新公共管理理念重视表现指标。在学术工作中,如果层面不同(教育、科研、服务等),则对象和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因此,管理、评估和追查责任的方式也要随之变化,于是学术工作的不同领域就被分割开来,优良互动性遭到破坏。高校评估机制对教育的标准普遍偏低,缺乏区别性,但科研对此要求较高,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了老师聘用和升职的重要标准。此外,科研还能给教师带来更高的利润,虽然现在许多高校教师的收入还比较可观,但多数是来自于“创收”或科研项目提成。所以,目前高校教师大多会对科研投入更多精力。

(三)权力与责任的主体单一。

国家把部分权利下放给高校,看重的仅仅是教育结果而不是操作过程。政府不再多方涉足高校内部事务,但仍然制定详尽的考核指标和风险评测,对高校教学质量实行灵活监督管理。这一角色转换对于高校问责而言,只突出了政府官员的职责,但对于社会群众、消费者和专业集体说来,其责任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未和官员职责构成相互弥补和相互制约的状态。所以,这一改革并未减少国家对高校的控制力,反而是将其加强了,政府排开了各种责任和风险,保存了掌控权。而落实到高校内部,政府下放的权利没有掌握在学者手上,而汇集到了行政人员那里。一级决断人员手里掌控着绝大多数的资源和权力,而这些恰恰是学者所缺乏的。因此,目前我国政府减少了对高校的直接干涉,但却利用间接控制和责任监管,把大权转移到了行政部门手中。

结束语:

新公共管理的部分理论和策略确实为高校运作带来了一定资金来源,同时起到了激发研究者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但我国传统教育的权力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单一性并没有得到突破,并且市场竞争的正常开展也需要有相关政策给予保证。此外,新公共管理本身存在局限性,若是单纯追逐经济效益,那最基本的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就会遭到损害。因此,发展新公共管理理念要相关背景资料,进行反思,构建公正求真的学术研究环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作者:王绮晶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卢乃桂,黎万红.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及学术工作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2,05:29-35.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2

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平等人权的保障和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建国后,由于我国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我国大学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只能推行精英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大多数受教育者想进入到高等学府学习的诉求。高等教育怎样来公平、公正、合理地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大学学习,不仅是教育资源稀缺条件下特别彰显公平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举措。虽然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考录制度。但是,一段时期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业已建立的考试选拔制度被废止,大学招生采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组织审核”的程序,“根红苗正”的青年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而许多有抱负、有天赋的人才因家庭出身等原因被拒之于外,“重出身、轻才干”的大学选拔机制剥夺了众多优秀人才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于高校招生机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提出:“要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不照顾干部子弟。”“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如何体现公平,众所周知,在资源稀缺情况下,法理的建立和竞争制度的完善才是根本保证。于是,教育部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于1977年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同年11月,我国进行了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尽管当时的升学率不高,但是它向全社会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即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公平的竞争进入大学学习。以此为标志,我国进入了重建以考试制度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新时期。现在,我国大学招生制度正是在邓小平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下,选拔机制愈发完善。灵活的考试方式、自主录取的招生模式真正体现了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的多样和公平,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

二、规划学生发展,明确高校培养目标

质优学生进入大学后,在校期间怎样辅助他们规划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为且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这是我国高校学生培养目标必须明确的重要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大学生培养目标制定上出现过极“右”和极“左”的分歧。建国初期,由于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所以为了培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才,大学教育就一味强调工程技术的发展,大量普及工程基础教育,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技术机器人”。后来,大学教育又从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政治意识教育而忽视专业技术教育,以至于导致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断层。两种极端培养方式均导致学生思想僵化,培养模式单一。这不仅导致学生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严重迷茫,而且也导致高校在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不堪困惑,进而影响专业设置、课程部署、教学安排,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关键时刻,邓小平拨云见日,高屋建瓴地提出“四有”目标和“三个面向”的培养方向,使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得以清晰和明确。

1.提出“四有”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高校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自身需要向什么样的方向努力,对此,邓小平用“四有”进行了明示。他强调,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尤其把“有理想”作为“四有”培养目标之首,足见他对学生理想信念塑造的重视程度。他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充分体现出他对过去两种极端培养方式的深刻反思和深切结合社会实际的高超思维。同时,又辅之以“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体目标要求,从而强调人才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正是邓小平“四有”目标的提出,才使得高校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得以确立。

2.指明“三个面向”为高校学生培养的方向。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在为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著名思想。“三个面向”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的本质联系,更是指明了高校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大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主要是针对当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现了不一致的状况。所以,邓小平总结指出:大学生培养出来,必须在现代化建设下进行检验,满足目前社会生产的需要。大学教育要面向世界,是因为当时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外界交流太少,过于闭守,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够大局,技能不够完善。邓小平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要发展,绝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走出去,面向世界。他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他还要求承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要加强和世界各国的长期合作,学习先进技术,他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我们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这样,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掌握新科技和知识,国家才能永远强盛。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主要是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仅要着眼于当前,更要着眼于未来。因此,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更要预见到长远的需要。“三个面向”廓清了当时大学生培养方向上的迷惘,也成为高等教育此后发展方向上的战略指针。

3.指出“专业设置”是保证学生质量培养的关键。邓小平认为,人才必须具备“红”与“专”两个方面的素质。他早在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就指出:“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是红。不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据此,他认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否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很大因素在于大学的专业设置是否科学。由于当时很多高校对于开设什么专业缺乏科学的调研,对于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很迷茫,所以出现了专业设置群体跟风的现象。这不仅会因为师资和教学设备的残缺导致学生培养质量无法保证,也使得本来就紧缺的教育资源无谓浪费,同时还导致大学生毕业后所学专业和就业岗位要求严重不匹配。针对这一现象,邓小平特别指出“:高等学校的专业,哪些要合,哪些要分,哪些要增加,哪些要减少,哪些要取消,也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邓小平的指示下,教育部门通过全局调研,引导各个高校整合专业设置和完善课程规划,明确了学生培养标准,健全了学生培养机制。

三、提升教师地位和待遇,稳定大学师资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大学教育曾在短时间内一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一系列思想改造运动导向下,高校教师包括知名老教授在学校工作中都遭到鄙视和嘲讽,学生对教师也极不尊重,甚至学生干部以整倒一大批教授来树立威风。特别是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校教师。学生占领讲台,批斗老师,大学教师的地位一落千丈,以至于名校老教授都处于“情何以堪”的境地,教师流失,教育废止,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此,邓小平非常痛心地说“:几百万教员,只是挨骂,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强调“: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此外,邓小平还充分肯定教师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地位,使教师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他说:“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奖励。”因此,邓小平提出必须大力提高高校教师的地位,使他们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提升教师地位除了师道尊严得到保护外,还应体现在待遇的提高上。鉴于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待遇偏低的状况,邓小平多次指示要把提高教师待遇落到实处,要认真解决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后勤保障、住房和医疗保健等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他认为,对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视精神鼓励,更要注重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待遇。他说“:要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他特别要求相关部门“我们一时还难以较大地改善教职员工的物质生活待遇,但是必须为此积极创造条件。各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在可能范围内,尽力办好集体福利事业。”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提高高校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地位和待遇,吸引了众多的高学历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稳定了大学师资队伍,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指数逐年增加,形成了全国“重学”“、重教”的良好氛围。受益于邓小平高等教育改革思想的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加大,体制逐渐完善,大学办学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国家通过政策扶持,民办大学、高职专科院校迅速兴起,这不仅扩大了办学主体,同时也满足了众多学子的求学愿望。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3

关键词:一流大学;高等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计算机辅助

引言

欧洲的大学教育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法国巴黎大学创立于9世纪,颇具特色的法国高等工程教育已延续700多年;在世界高校中独领的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已有800和900多年的历史。美国高校的后发优势很大,于1636年和1861年建校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几乎使全世界的优秀学子趋之若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更是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以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国外一流大学纷纷提出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mit凭借科研优势,规划实施“回归工程实践”计划,利用课余及假期加强学生的工程实际训练的办法,通过本科研究导向计划(URop)、本科实践导向计划(Upop)与企业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实际设计课题或工程实践,让学生充分应用数理科学和现代化手段去解决现实问题。欧洲在“博洛尼亚进程”下启动了三大工程教育改革创新计划,即H3e(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foreurope)、e4(enhancingengineeringeducationineurope),tRee(teachiDgangResearchinengineeringineurope),站在以“科学主导”引领未来、以“回归工程”适应需要的高度,提出整合型创新课程体系结构,即科学基础课30%、工程基础课30%,商务技能15%,工程应用与系统解决方案25%。2005年6月15日作为第一个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教育体系的非英语国家的日本,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颇具发展规模。成立了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JaBee),大力实施“21世纪Coe计划”(CenteRoFeXCeLLenCe“优异研究中心计划”或“卓越研究基地计划”),高等工程教育注重加强与主导产业合作,优化工程课程,吸引优秀生源,提升工程专业竞争力。加上日本雇主招聘时提出的“最理想的职业要求是尽可能高的综合技能”的口号,迫使即使是没有资格上大学的学生,也会努力在学校学习。严格而激烈的考试竞争创造了一个能够非常正确地测定个人素质的体制。大企业几乎无需花费就得到高素质的具有工程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支撑着日本经济的大企业的竞争能力。综上所述,国外一流大学已从日常本科教学上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从注重科学和工程基础教育转向工程实践;从关注工程教育本身转向强调影响工程教育的哲学、教育学和文化学,重新诠释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鉴于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也十分注意课程的综合化,努力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交叉渗透,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造力、领导力培养,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

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我国一直到晚清才开始创办大学,迄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是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国是高等工程教育强国。我国设有工科专业的大专院校有1500余所,工科在校学生达600余万。然而,如此巨大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其培养的合格工程师的“可获得程度”世界排名自1998年以来却一直处于末位。当然,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和高校的工程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也进行了一定的有益尝试。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工程教育改革理念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工程实践教育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围绕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其中首推的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之一的长江经济带中心的江南大学,在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下面结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现代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谈谈几点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考:

1.整体优化培养体系与教学内容

很多工科背景的高校在本科培养计划中仍然把教学学时安排得很满,强调让老师教学生学得更多,教学存在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培养计划过分要求学科性、专业性和完整性,造成各课程自成体系,割裂课程间的固有联系和传承。而培养体系优化也只是简单地把相关的课程罗列在一起,课程间并未建立起真正的联系,更谈不上在新形势下将新技术新方法整合在教学内容中形成新的课程,所以现行的培养体系与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学生日常学习只是完成书本上的习题,指点在于基础理论和陈旧方法和手段的掌握上,不熟悉工程环境和需求,难以发现问题更不能解决问题,造成工科学生工程能力较差的普遍现象。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4

关键词 创新 创业教育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

1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针对我国将要建设社会主义人才强国的战略,高等学校所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是一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模式。这样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往往是要求高等学校,在完善好自身的知识性的内容传授的基础上,对于在校的高等学校的学生进行创新理念的传授,让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创新和创业的理念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的知识领域中尝试新的工作。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基本内容,注重实践,讲究创新。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够通过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时候就能够树立起创业的意识,激发学生们的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的知识。针对这样的一种办学的趋势,创新和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未来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2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2.1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学生完善自我的要求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能够有效的促进高等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将以往的高等学校的知识型的传播教学,转变成了当前的对于人的思维能力训练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进行的。同时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衡量其合格与否的标准就是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够达到自我完善的标准。高等学校举行的创新船业教育能够使得高等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达到学生完善自我的要求。

2.2 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往往都是根据高等学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需求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数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时候就能够树立起一种创新的意识和一种创业的理念,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业的理念才能够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知道现实中的老板和现实中的人才需求是什么样子的。目前,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培养出多少个企业家出来,或者说是多少个科学家出来,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教育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拥有这样的一种意识,使这些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最好形式

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扩招的影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高等学校的面前。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给大学生起到一定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作用,而且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能够提升高等学校自身的竞争力,让高等学校能够在当前激烈的办学竞争中脱颖而出,哪个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办得好,效果明显就能够促进高等学校的优势的脱颖而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高等学校完善自我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3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3.1 转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等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转变教育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观念上面往往受到以往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不是很注重对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的培养,而往往是培养出来适合某一个岗位需要的人才,这样的话将会导致人才使用的浪费现象。所以说高等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根据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全面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机制、内容和管理运行上的改革和创新,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2 更新学生就业观,确立正确的创业观

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创业观出来。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的作用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往往是苛刻的,大学生应该树立起一种崭新的创业的就业观念,摒弃以往的就业理念,要充分地认识到,成为创新型的人才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坚韧不拔、勇于冒险开拓的创业精神和相应的创业的能力,只有大学生自觉地配合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转变教师教学观,树立培养创业人才的观念

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在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树立起创业教育观,要从狭窄的知识教育和单项的就业教育中转变为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为主的创新型的创业教育,让教师成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好突破口,让教师积极地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让自己的思维和教学水平处于不被社会所淘汰的状态下面。要树立课内外一体化的教育观。创业教育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理论教育,还要注重课外的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一定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即使有的学生创业没有能够成功,但是学生通过自身创业的经历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创业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提升了高等学校的竞争力,还增强了学生自身的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霍丽洋,焦阳,赵婷婷,吴晓岚.创新能力的培养及价值观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J]华章,2010(23).

[2] 褚庆成.高等院校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04-06.

[3] 周敏丹.对高校创业教育有效途径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9).

[4] 黄文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基于江西省a学院的调查[J].江西科学,2012(4).

[5] 赵莉.基于可雇佣性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4).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5

【关键词】创新思维;学生为本;团队精神;服务社会

一、倡导创新思维,进一步加快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思维方式转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一个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等教育,必然是集创新、求索及发展于一体,必然是以改革创新为内动力。当然,高等教育的创新,有着特定的科学内涵,是科学的系统工程,它涵盖着思维和理念创新、制度和模式创新、教学和管理创新等。我们常说,教育是充满智慧的,要使教育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事业,就一定要使教与学永远充满创新活力,让教育改革创新始终“早走一步、快走一步、再走一步”。而恰恰在这个事关高等教育发展命脉的问题上,高等教育并不尽如人意。比较中美高职高专教育,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创新教育的思维理念之自觉、教学管理之方式等明显不同。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理念总在“要求转化”中,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理念则处于“不断转化”中。一般来说,中国高等教育更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美国高等教育则更倾向于知识的学习和质疑。前者教育的结果是传承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后者的教育则是创新占据了优势地位。这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显然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因为创新教育不仅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更涉及到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在当前,要真正推进高职高专教育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寻求高等教育创新的发展脉络,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制度模式、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去思考、去探索,真正来一次教育思维理念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创新,也只有在“理念、模式、方法”“三个层面”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才能真正促进高等教育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轨道转变,这也就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反复强调“转观念,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之要义和目的。

二、致力“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快高职高专育人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高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才作为教育工作和教育管理者的“首要追求”,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特征”。

一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看,中美高职高专教育管理者,以学生为本之自觉存在明显差异。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管理者以“管理和支配着”自居,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美国高职高专教育管理者则以“管理和服务者”出现,从事着多方位服务学生的实践工作。中国高职高专教育面对的是“必须来学习的群体”,美国高职高专教育面对的是“希望来学习的群体”。这就使中国高职高专许多教育管理者以学生为本的意识淡薄,甚至缺失。长期下去,我们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主张,只能流于形式;高校旨在培养人才的教育根本任务也将无从谈起。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育理念革新

中国的《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既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要求,又是高等院校自身的价值所在。《辞海》指出,“理念”为旧哲学之名词,指观念或思想,是理性领域中的概念,指向事物的涵义和本质[1]。但是根据逻辑学的定义原则,“教育理念”即“关于教育的理念”,对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详加探究。

一、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发展进程

在古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

公元前12世纪,中国固有的多元文化开始形成两个主要文化:北方的周文化和南方的楚文化。北方重儒家,南方重道家。春秋时期,南北文化的发展促使了科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孔子是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开山大师和第一位伟大代表。在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出现代表着南北文化的真正统一。汉文化定型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印文化开始综合,历时千余年形成宋代道学,高等教育机构出现了“书院”。

从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在近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的一批教育家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之中,开创了中国特定的高等教育理念,如洋务教育活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北大的“学术自由”,还有“教授治校”“文理并重”“通识教育”等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也初步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和格局。

二、中国当前高等教育理念现状分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一项调查表明,现在92%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大学,44.5%的城市父母希望孩子读博士。最近,与总是跑在前面为子女清障的美国“直升机父母”和北欧“冰壶父母”一起,亚洲“虎妈”被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称为极端家长的又一例。美国教育专家安妮・赫尔伯特说,东西方教子之道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孰优孰劣之论不科学。正如辛辛那提新闻网所称,其实父母们不必过分担心该扮演“中国虎”还是“美国好好先生”,而更应自问:“自己的努力和牺牲到底是不是为孩子好?”教育不仅仅是在高等院校中进行,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真正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在各方的配合与统一中摸索出来的。

根据有关专家的观点,社会人才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现代社会不仅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且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社会上既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又需要大批掌握一定技能的技术型劳动者。但是现在许多人走入了人才培养的误区,过度跟风、盲目地追求某几个热门专业,而且社会上还掀起一股“公务员热”,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教育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各类教育机构和教师是教育理念的主要探索者与践行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注重素质教育,而非仅仅为“考”而教,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同时要确立德育的核心地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同时也作为社会生产中的一个产业,其产业属性在教育阶层得到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渐渐调整为“教学、科研、社会拓展”,“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念得到崇尚。所以我们有必要创新高等教育观念,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三、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官僚办教育、行政管教学的教育体制,特别是上世纪年代的高校改革,大量专门学院出现,学校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机构,而是一个行政机构下的机关。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有独立个性的人,正所谓“因材施教”,强化行政必然强化统一,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就很容易像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这与教育的目标正好相反。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朝着素质化教育的方向努力,但多数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化考核和甄选人才。学生为能顺利毕业,“考试及格”仍是多数大学生的大学学习目标。教师授课形式以课堂授课为主,授课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一,授课体系单一。在现今社会,科技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明显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落伍。传统闭塞的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越来越与“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育方针相违背,我们面临着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进行全新改革的紧迫局面。如何进行改革,如何进步,如何打破多年形成的教育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所在。

首先,变权威性教育为民主性教育。只有在民主与自由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容忍彼此之间的分歧,才能燃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能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我们要变权威教育为民主教育,师生间应摒除上下级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应该是学生知识、心灵、生活的导航人,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和、安全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种民主教育应是发自内心的、潜意识里的对学生的尊重。

其次,变“一成不变式”教育为“灵活式”教育。教师的智慧体现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中。“一成不变”偏重于用同一种标准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衡量高校的教育质量。但是社会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变传承功利性教育为发展式教育。传承功利性教育强调以知识为中心,以单向流程教育为主,把学生当做存储知识的容器,不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只注重当前的考核或考试成绩。这种教育理念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发展式教育要实现由知识中心向生命中心的转移,重视教育过程的每一环节对生命质量提升的价值,是一种持续性教育,更是一种增值式教育,会使学生越发具有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精神。

参考文献:

[1]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加入wto干部培训读本:修订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3):2.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7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机制;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4―0129―02

十报告明确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任务之一。理想信念教育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反观社会,大学生普遍出现理想信念危机。笔者认为,问题关键在于了解理想信念现状,构建理想信念形成机制,系统看待整个问题,寻找解决途径。

一、台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根据对台州高校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许多问题。

1.理想信念摇摆不定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成才意识,但喜欢从自我意愿出发,忽视现实条件制约。他们对成才有着独立的见解,但不善自省,容易迷失方向。他们盼望独立于世,但心灵脆弱,缺乏坚韧心性。他们遇到困难时,容易自我怀疑、否定,最终陷入迷途。

2.教育实践欠生活化

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但如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理论灌输,教育理念和方式缺乏新意,形式主义盛行。学生感受不到理想信念的实践性,失去追求先进理想信念的兴趣,理想信念失去生活化基础,成为一种“高不可攀”的存在,为学生所排斥。

3.集体意识严重缺乏

大学生主体意识很强,注重个人独立性与自主性,团队意识淡薄。优越的环境,使他们更倾向于索取和占有,而较少奉献和分享。他们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忽略他人和社会价值。这种意识具象于行动上,表现为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服从集体。

4.价值取向趋向功利

部分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忽视精神上的追求,“三观”定位严重扭曲。许多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功利趋向明显。职业选择上,大学生普遍追求高收入职业,很少考虑专业对口等因素。更有甚者,抱着“理想,有利就想”的心态,把“前途”定义为“钱途”。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机制的系统建构

环境机制、转化机制、动力机制、导向机制、调控机制共同构成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机制,它们相互作用、影响,促进理想信念形成。

1.环境机制――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生态圈”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中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人作为社会人的缘由,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依赖环境。首先,一定环境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基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渗透。台州学院围绕“澡身浴德・修业及时”校训精神,开展“明德修身,立志成才,共建和谐”主题教育年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其次,环境是大学生验证、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不愿意相信书本上所讲的“大道理”,而更愿意相信“实践出真知”。他们通过个体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建构理想信念。

2.转化机制――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催化剂”

理想信念不是自有的,它需要经过能动性地转化才能形成,而转化又分为内化和外化两个方面,且是不可分的。首先,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需要内化。大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意识活动,逐步将社会的价值标准、思想观念、道德原则等转化为理想信念。其次,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需要外化。大学生将内化阶段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在意识的影响下付诸实践。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通过就业、价值观等指导,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辟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不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外化程度。

3.动力机制――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发动机”

马克思提出,人总是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马斯洛指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可见,人是有成为完整人的需求的。一方面,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的需要。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都想成为他人崇拜的对象,那么就需要一种衡量、判断的标准。台州学院设立“十佳大学生”、“十佳道德标兵”、“十佳育人先锋”等奖项,以此引导学生积极进取,推动优良学风建设。另一方面,社会需要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大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受到社会引力的影响,高校竞相设置社会所需要的专业,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

4.导向机制――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方向盘”。

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理想信念的本质会发生一定变异,需要一种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作为标准。标准可以是高校的目标引领性活动,如始业教育、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打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523”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其一是“一生一案”模式。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其二是“1+n”课程包。“1”即学生掌握一项核心技能;“n”即以全面发展为基,主攻管理方法和人文素养等。其三是分析“领班”岗位。学校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每个岗位撰写一份有价值的报告,为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5.调控机制――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矫正器”

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调控,就是对大学生思想的干预,需要一套完整的机制保证调控过程及时、有效。台州学院建立了一套学生管理教育预警制度,主要内容有:学校为学习成绩突然下滑、补考门数较多或因旷课、违纪等原因而几近处分的学生,整理一份反映学生综合状况的档案,并由学校通知学生。对于受预警学生,相关院系安排老师与学生结对,进行“一对一”交流,找出问题原由,制定今后计划。对学生的日常情况做好记录,进行动态、跟踪管理。通过学生管理教育预警制度,调节学生思想发展方向,实现对学生思想的有效干预,促进健康的理想信念的形成。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路径

当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笔者寻找到了几条路径,希望可以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以“做减法”为手段,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新方法

在理想信念教育上,笔者借助庄子的“做减法”,即去除外物对人的影响,适当放弃功利性追求,重现人的朴素本性,实现纯洁理想信念的回归。首先,甄选教育内容,简化教育方法。我国建构的序列化目标,庞大而又复杂,学生只看目标,却找不到衡量标准。不同的方法和内容出自不同的理论体系,反映不同教育要求,相互矛盾的内容所产生的教育作用会相互抵消。笔者认为,应认真判断方法是否可行,对内容进行甄别,去杂从简。其次,顺应学生本性,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抹杀学生个性。庄子提出,维持学生的不同一状态,顺应、保护、关注学生自然本性,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生存”环境。再次,降低衡量标准,分解过高目标。树立教育高标是有意加大教育难度,人们为了不受惩罚,会用虚假理想信念自我伪装,使理想信念教育成为教育机构不想改、学生不想碰的“黑洞”。笔者认为须降低理想信念目标门槛,使绝大多数学生只经过一定意志努力就可轻松达到,恢复、提升学生自信心。

2.以回归生活为基点,实现理想信念教育新发展

当前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制度化、技术化、课题化的理性说教的教育形态,脱离生活实际。笔者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打破桎梏,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即人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首先,形成氛围,构建理想信念教育环境。整合学校、教师、家长、媒体、企业等方面的力量,建立从家庭到学校、到单位、到社会的教育“一条龙”。其次,注重实效,推动教育课程回归生活。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有理想信念的人,而不是培养研究专家。教育课程应将理想信念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经验,融通课程与生活。再次,端正立场,从人的需要和生活出发。理想信念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需要从人的需要和生活出发,厘清教育内容、方法。最后,联系实际,寓理想信念教育于实践。高校实行普遍性实习制度,普通的实习岗位已不足以调动积极性。高校可提供“限量型”岗位,如见习经理等,实行责任负责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3.以新媒体为载体,搭建理想信念教育新平台

新媒体是指微博、聊天工具、数字电视等新型媒体形式。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平台。其一,在形式上要注意发展创新。开展工作时,注意与时俱进,保持敏锐的头脑,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以及潮流趋势,适时推出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新事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其二,在内容上要结合现实工作。工作内容围绕现实进行根本性创新,通过新媒体的形式深化现实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效果。其三,在内涵上要增加文化含量。新媒体教育内容的内涵需要不断”换代升级”,组建队伍时刻搜寻有文化含量、富含青春气息、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利用“微博”等进行宣传扩散。其四,在力量上要加强统筹整合。关于思想教育的网站众多、形式各异、内容繁杂,可以通过网站的整合,打造网络理想信念教育“航母”,产生教育“集聚”效应。

4.以新教育为内容,构建理想信念教育新突破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突破点在教师,教师要实行新教育――时新的教育理念、方法。首先,升华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师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师生身份不是绝对固定的,两者各有所长,可以发生转换。对教师而言,教师要想获得学生尊重和肯定,须加强自身素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相互接受、信任、尊重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和感悟教育。对学生而言,学生可以发挥自身“正能量”,融入到新型师生关系中去,形成教育合力。其次,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社会学习理论者认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模式是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模仿而习得。常言道“正人先正己”,做为教师,身负教书育人之责,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极为深远。教师可借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发出示范暗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健康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林伟,陈昌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政治社会化视角透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

〔3〕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77.

〔4〕资料来源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Z〕.

〔5〕徐茂华,邹霞,王云帆.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03).

〔6〕谭维智.庄子道德教育减法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

〔7〕陈立思.比较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7.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26-01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正因如此,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口语、写作、朗读等成绩的整体提高,就成为了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新时期,随着综合素质教育、小学减负理念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学教育工作者以能力教育和基础教育为核心,开展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工作。这一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作用。

一、语文教学创新要求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中,教育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新时期教育环境,对语文创新提出的要求。经过实践调研与分析教育者发现,新时期教学环境对语文教学创新提出了以下要求。首先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是决定教育工作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工作的指导因素。新时期教育环境对于基础教学提出了实用性、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等新型教育理念。利用这些教育理念,引导语文教育理念的创新过程,对于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其次教育模式的创新。在教育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的应用是语文教学创新必不可少的组成环节,也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具体表现。最后教学技术的创新。随着各种新型信息技术的采用,大量的新型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被教育者采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成为教育工作者主要创新研究内容。

二、教学创新实践工作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要求引导下,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实践措施开展了教育创新实践工作。

1、建立综合素质与人性化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集中在硬性的知识传授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中。但是这类教学理念整逐渐被素质化教育与人性化教育理念所代替。正因如此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创新中,新型教育理念的建立应集中在以下两项工作中。(1)综合素质教学目标的确立。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语文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其与传统语文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素质的提升。其工作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首先是培养学生文字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做好学生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保证其文字书写优美;最后是做好阅读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是语文课程教育内容,同时也需要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的全程参与。如教育者在班级中开展朗诵比赛,利用比赛形式提高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与表现力,对于语文综合素质与学生间的合作竞争精神,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2)人性化教育理念的建立。人性化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建立,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性化教育理念建立的主要措施包括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教育需要树立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需求开展教学工作。特别是在教学中教育者应做好学生成绩分析与教学调研工作,确实掌握学生学习动向与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语文兴趣与质量。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案、计划等内容的设计工作,保证教育内容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特别是在教学中改变高、中、低年级教学内容分析工作,改为以学生年龄特点为基础,开展教学内容分析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课堂教育与辅助教学融合模式的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的教学环境与理念的支持下,教育工作者利用课堂教学与辅助教学融合方式,开展了教学创新工作。(1)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模式创新包括了以下两种措施。一是建设有效课堂模式。语文教学工作者利用有效课堂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二是建立兴趣课堂模式。在小学特别是一二年级教学中,教育者利用兴趣课堂模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保证其在兴趣引导下,提高学习成绩。(2)辅助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教育外,利用课余教育、学习小组等其他辅助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教学工作者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有效模式。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小组合作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语文辅助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安装学习成绩、思维特点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中,其主要工作措施包括了以下工作内容。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小组学习中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高学习语文学习质量。另一方面教育者在小组内容组织课本剧表演、背诵比赛等活动,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多种方式提高学习热情与兴趣。

3、教学技术创新模式。新的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此次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堂与辅助教学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集中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采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形式将传统的课文演变为多样丰富的音频、视频课件,提高学生对课文与语文内容的兴趣。辅助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语文微课方式,解决学生对于课堂难点与重点问题的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利用语文教学理念、模式以及技术创新的过程,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是实现当前小学语文综合素质、人性化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为此小学教育工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9

关键词:学科互涉创业教育理念

开展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十报告也明确指出,要贯彻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当前,许多高校都在开展创业教育,但必须看到,我国的创业教育正处于摸索阶段,未来发展中,创业教育应树立何种教育理念,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一、创业教育理念变迁历程和相关内涵

所谓理念,是包含逻辑起点和逻辑中介的一个内在逻辑发展关系,通过逻辑发展关系形成逻辑终点并由起点、中介和终点共同组成一个和谐体系。创业教育理念体系主要包含精神学、知识论和行为学三大层次。创业教育理念自1913年启蒙以来,历经90年的发展。以美国为例,20世纪80年代之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创业教育理念从熊彼特的讲稿逐步演化,至1934年的《经济发展理论》到1947年哈佛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这一时期创业教育理念尚处在启蒙阶段,对创业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传统教育的层次。20世纪80-90年代创业教育理念逐步建立,首先创业教育这一理念逐步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创业思潮在中产阶级涌现,创业教育理念的主要现实承载即创业中心出现并成立,创业教育活动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20世纪90年代后,创业教育理念日渐完善,这一时期与美国信息革命浪潮密不可分,出现了创业教育项目和关于创业教育的全国性学术研究机构,创业教育理念在内涵、意蕴、承载主体、方法等方面都逐步细化。创业教育理念传入我国,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就是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教育理念从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就业教育到择业教育、从创新教育到创业教育等,这些思潮分分合合,逐步演化。

而学科互涉是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边界跨越和知识整合。通过从不同学科视角对某一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并重新组建,形成新的认识,正是学科互涉的长处。创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理念,有着独特的、完善的、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包括创业学、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创业常识、市场经济、企业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一系列课程,涉及到工商、税务、保险、法律、金融、市场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创业教育,应整合不同学科的优势,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透视。

二、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也有别于就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要深入研究学科互涉视阈下创业教育理念,就必须要明晰三者之间的关系。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共同目的之一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不同之处在于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果把就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使得创业教育单纯成为解决学生就业的临时之举,令创业教育单纯地停留在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具有较多的功利性,就失去了创业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就业教育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难”问题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仅是应时的教育理念,不能从根本上推动学生群体的发展和素养。

创业教育离不开创新教育,创业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创新和创造是创业的本质,而创业是创新的基本承载和形式,二者目标一致,功能同效。两者都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必定蕴含创新元素,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应成为专业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和补充。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创新层面和体现,而创业教育的有效实行离不开专业教育,只有渗透入日常的专业教育之中的创业教育,才是切合实际需要和需求的。脱离了传统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将会成为无源之水。研究学科互涉视域下创业教育理念,必须认清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以此产生深入分析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理念。

三、创业教育理念反思

创业教育理念在我国发展演进至今,对提高我国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创业教育在理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学科互涉视阈背景,具体如下:

1.认知理念错位。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创业教育这一理念的真正内涵、本质和要求还是模糊不清,认知上存在较大的误区和偏差。一些教师和学生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目标单一并功利性强,脱离了创业教育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的诉求。

2.缺乏创业氛围。创业教育理念要深入人心并有效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创业氛围,但在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发展初期,尚难以形成较好的创业氛围,主要表现在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创业教育扶持资金和创业活动场所。

3.理念实施力度弱。从现在来看,我国创业教育学科基础薄弱,模式封闭,内容陈旧,多为“拿来主义”,优秀师资缺乏,导致创业教育理念实施力度较弱。纵有先进而成熟的理念,但是缺乏实施手段和平台,创业教育都是空中楼阁。

四、多学科视阈下创业教育理念分析

1.哲学视角下的创业教育。决定教育的最后根据是不是科学而是哲学。创业教育理念的核心问题是认识创业教育的本质,即在新生产函数中再加入建立新的组织变量并技术创新加建立新型的组织。创业教育理念是基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基础之上,培养学生个体的创业素质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个体的哲学环境和教育哲学也会随着时间转变。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是判断个体自身价格的重要体现。创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必然,是教育内部矛盾与社会外部矛盾的交互产物,体现了社会的统一性和人的个体性的有机衔接。

2.教育学视角下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深化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创业教育是高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自发提出的一种认识,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根本性要求。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具有创业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的人。因此,创业教育应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贯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经济学视角下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受到关注是源于就业压力,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高校转变观念,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又无法培养。因此,创业教育应运而生,从培养工作岗位的承担者转变为培养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随着创业教育的深人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创业教育绝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因此必须改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其从工作岗位的承担者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转变。创业教育因此进入高校视野。基于这样的背景,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最初被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即创业型人才是以经济管理领域的创业者为指向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能够创造更多工作岗位的企业家,使他们成为自谋职业、创业致富的社会成员。所以,创业教育正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适应性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学会捕捉商业机会,提高创业管理的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产业政策激励大学生开办自己的企业,能够借助产业转移的契机,孕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高度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4.社会学视角下的创业教育。从社会学角度来审视,可将创业教育目标分为3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社会公民,第二层次是培养自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第三层次是培养新企业的创办者。从社会学宏观层面看,创业教育离不开宏观社会环境的支托,我国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服务支持系统还尚未建立。社会区域的创新文化和经济环境的形成,对创新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社会学的中观层面来看,创业教育的教学环节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从传统的教师授课转为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同时创业教育的实践机制和校园环境系统,都是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从社会学的微观层面来看,创业教育中个体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特别是社会综合适应能力,对顺利开展创业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5.系统论视野下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系统论要求创业教育必须要有全局意识,关注创业教育的培养方面、管理体系、服务支持等。

五、实现路径选择和构建

1.搭建综合性实践基地载体。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学科门类,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理念离不开创新和实践,而综合性的实践基地就是创业教育最好的载体。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实力的高校理应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的实践基地,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立体支持。实践基地既可进行模拟的创业实践,也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业。通过对学生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训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在实践基地进行的创新创业总结和经验来影响课堂中的创业教育。综合性实践基地首先可以通过与当地工厂企业合作,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多下基层和企业一线实地,促进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其次要让学生深入市场,充分了解市场规律,增加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加强市场调查,明晰市场的热点和经济发展趋势。最后是高校要多渠道、广泛地建立各种类型的实践基地模式,只要有利于创业教育发展的模式,都可以进行尝试。

2.建立一支复合型师资队伍。多学科视阈下创业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建立一支有复合角色的师资队伍。能成为这支队伍的师资,可以是政府官员、企业家、科研人员、高校教师,也可以是一线的企业高级蓝领。通过相关的激励制度,制定完善的培训系统,鼓励这些师资积极参与到创业教育这一领域中去。如高校应该建立灵活的兼职企业导师制度,积极聘请行业专家来校讲课,也可以学习美国的SYB等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培养大批适应当前创业教育发展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3.构建多样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搭建,必须要以多学科为基础,搭建适合地方发展的多元化模式。美国在创业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有百森商学院的以创新意识培养为主的模式,哈佛大学的以培养实践管理经验为主的模式和斯坦福大学以培养创业知识为主的模式。在我国,因为中东西部经济社会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必须构建多样化的创业教育模式,“观念+能力”模式、“思维+实践”模式、“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模式等,都是创业教育模式很好的探索。

4.重视创业教育大赛。创业教育大赛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业教育大赛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在创业教育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也是透视学生有无形成多学科的创业教育知识架构。创业教育大赛一般分为选拔模式和培养模式。选拔模式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创业孵化器的建立,而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大赛为媒介,通过过程性教育来促进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经历,创业教育大赛为学生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5.注重创业课程创新和交叉。创业教育课程的组织是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土壤,多学科视阈下,要求创业教育课程必须完备、交叉而有特色。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要凸显创新性和交叉性,必须坚持综合性、多样化和市场化原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来推动创业教育发展。

6.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创业教育离不开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只有科学的体系才能真正检验多学科视阈下创业教育理念实施的成效。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就开展创业教育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提供的课程、教员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对社会的影响力、毕业校友的成就、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创新、毕业校友创建新企业情况、外部学术联系(包括举办创业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和出版学术期刊)。创业教育评价在我国当前创业教育理念之下,必须考虑到多因素的影响作用,运用过程性评价和定量性评价,注重实效评价。

总之,学科互涉视阈下创业教育理念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决定教育的最后根据是哲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2]曹胜利.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R].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5-6

[3]黄兆信.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教育报,2011-3-16

高等教育新理念篇10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理念;比较教育学;多元文化理论;跨文化研究;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216-04

“全球化”(globalization)作为人类文明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在当代世界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得十分突出。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全球化”则是一个异质文化间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全球化”意味着开放化与多元化,这些给世界教育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就是国际化,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具有法制保障意义的学位制度开始正式建立。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端专门人才的教育。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研究生教育的独立性日趋明显,研究生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研究也逐渐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1]本文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分析了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异同点,探寻我国研究生教育目前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多元文化理论”的演进与比较教育学

“文化多元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m.Kallen)在《美国的文化与民主》一书中提出的。20世纪以来,经过同化论、整合论和文化多元理论的流变发展,“多元文化理论”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实施文化多元教育的理论基点。作为多元文化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同化论”(assimilationtheory)是一种具有种族主义特征的文化哲学,而“整合论”(integrationtheory)则是一种“文化拼盘”。“多元文化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则是跨文化的交流与研究。“整体主义”立场和对话精神是跨文化研究的最大特征。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就是要减少异质文化间的偏见与误读。“多元文化是比较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视阈,比较教育学对教育进行跨文化的整合与研究,能够尊重异质文化间的差异性,以探索其中具有普适性的教育规律。”[2]“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就是以尊重异质文化为基点,在各种文化群体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异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所实施的共同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相比,“跨文化教育”(Cross-culturaleducation)则具有更广泛的内涵,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就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包括不同国家、种族与宗教间的教育,以及不同地域、性别等社会群体间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教育国际化的不同模式。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就是要与“文化他者”(Cultureotherness)进行有效对话,最终指向的是超越“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nature),真正达到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以促进世界各民族国家教育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是建构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理论支点。比较教育就是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探讨教育的普适性发展规律,推动民族国家与世界教育改革与整合发展。比较教育发展之初,其研究视阈主要集中在民族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上,随后发展为对民族国家教育的民族特性及其教育制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逐渐开始关注教育的异质文化差异性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的两个参数是教育和文化,跨文化比较是比较教育学的主要学科视野。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是借鉴他国教育制度的改革经验,以解决民族国家的主要教育问题,从而保障教育的整体和谐发展。剖析不同民族国家的社会语境,可以给异质文化间教育的规定性发展作出重要判断,更好地促进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学术文化交流。比较教育学以跨文化视阈研究和探索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律,运用跨学科方法进行教育的多维研究。比较教育以全球性视野对国际教育及教育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整体性分析,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教育改革之中。

二、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理论生成的基本途径。研究生教育的跨文化比较,就是通过研究不同民族国家间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状况,以探索适合本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准确路径。“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thinkglobally,actlocally.)是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基本规则。

(一)比较教育: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规约与超越

“文化性”(Culturalnature)是比较教育学与生俱来的内在秉性。任何教育理论成果都是特定语境下文化生活需要的产物,代表着其所处语境中的文化传统。教育学的民族性内在地包含于教育学的文化特性之中,因为任何民族的教育活动都是在其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深受其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制度既有共识性,又蕴含着异质文化间的差异性,这些彰显出各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等对本民族教育发展的规约作用。“教育学所具有的内在品质主要包括文化性与民族性等方面,文化则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野,比较教育的根本所在就是深入教育所处的文化历史传统中进行比较,比较教育学因而具有了与异质文化交融互补的个性特点。”[3]比较教育研究中存在着“文化屏障”(Culturalbarriers)和“文化殖民问题”(Culturalcolonizationproblem)。其中异质文化间的个体由于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文化交流阻碍就是“文化屏障”。比较教育研究中还存在着“文化殖民问题”。“文化性”作为教育内在本质,意味着“文化霸权”存在于教育的生存空间之中,而“文化殖民性”则会直接影响着比较教育学者的言说方式。比较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异质文化间进行对话和交流融通的过程,比较教育研究就是以文化作为基点,同时以间性哲学理念为理论基础所进行的教育比较研究。因此,比较教育研究应学习借鉴世界上他国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努力创建本土化的教育研究模式。比较教育研究应注重跨文化理解,并在尊重异质文化间教育独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适性规律。

(二)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

世界现代研究生教育初生于19世纪上半叶,随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都十分缓慢。但是在“二战”后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也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后期,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各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都是在一定理念的指导下展开的。研究生教育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理念与实践对世界其他国家也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文化学者和教育家威廉・洪堡(wilhelmVonHumboldt)在19世纪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学术自由以及教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理念,促使现代高等教育把教学与科研相互统一起来,并最终催生了世界现代研究生教育。”[4]“洪堡教育理念”(Humboldteducationconcept)也因此成为现代世界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雏形。从此后世界各民族国家都以此为导引,努力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区间,研究生教育理念内涵也日趋丰富起来,“教科研相统一”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而“大学理念”(Universityidea)则是英国教育家约翰・纽曼(JohnH.newman)在《大学的理想》中最先提出的,先进的“大学理念”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英国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渗透着传统精英式的教育理念。而且英国研究生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寻求变革与创新发展机遇。为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英国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学位制度。在寻求变革与发展的同时,英国研究生教育同时还非常重视整体教育质量,始终保持着传统“精英式教育理念”(theconceptofeliteeducation)的内核。而在美国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HopkinsUniversity)则是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教育阶段,应让研究生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重视智力发展与所学知识的紧密结合,以此培养受教育者的整体创新探索能力。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此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理念的主要理论基础,“创新精神”从而推动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长足发展,并贯穿在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开设必要的学习课程,进行‘教学式’(teachingstyle)的培养,这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之一。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开设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和相关的跨学科课程,把科研活动与课程学习相互结合,以此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从而来适应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现实需求。把社会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体制之中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之处,这些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中科研经费的分配机制和淘汰制度的确立。”[5]科研与课程结合的‘教学式’培养,并且引入社会竞争机制和淘汰制度,这些都使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也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创新发展。

对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的演进历程加以审视,可以看出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各具特色,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和本土性特色。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也具有一定的互补同在性和交融共通性。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培养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都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世界各民族国家只有明确和理解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才能使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三)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差异与交融性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契需解决。20世纪80年代以降,我国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逐步确立了研究生学位与教育制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僵化,培养单位自主办学的调控力度不够。我国研究生教育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调节机制,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国际化程度偏低,研究生培养各方面条件也亟需完善和提高。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区位差距十分明显,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革。研究生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相互契合程度不够。在当代“全球化本土化”(Globalizationlocalization)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努力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改革和全方位的提升,争取改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薄弱的现实局面。

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实践。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看,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交融同在性。德国的“洪堡教育理念”十分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英国研究生教育中的“精英式教育理念”也是以科研为教育核心的,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同样是以科研为核心来展开的。与此同时,世界研究生教育共同的永恒主题则是十分注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德国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和高层次人才,而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竞争机制和淘汰制度本身就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研究生‘精英式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美国精神’(theamericanspirit)的研究生创新理念在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独树一帜。”[6]德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改革以及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等成功个案,无不是研究生创新理念的实践表现,这些理念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果,具有极高的学习与借鉴价值。作为高等教育欠发达的国家,我国应当积极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真正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应进一步建构“本土化”的教育理念,明确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质和发展策略。“放眼全球,立足本土”,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提升教育质量的逻辑起点。

三、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的整体建构与发展策略

“全球化”进程在当代社会不断推进。“全球化”作为综合性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空间与时间的转变,是各种过程的整体复合。“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全球化”(Culturalglobalization),“文化全球化”又会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当代社会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必然会给世界教育带来新的际遇与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应该抓住教育发展的全球性机遇,努力改革创新,真正建构起属于“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的建构,首先要确立以“培养和强化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教育与科技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科学研究应当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也主要是以科研为核心进行的。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在提高课程学习有效性的基础上,强化受教育者整体科研能力的培养。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确立以科研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主导理念。我国研究生教育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提高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质量,以创新谋求更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膨胀和扩大,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当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教育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应当继续坚持精英型的教育范式。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世界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中,还应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具有文化的先进性与多样性特质,在当代社会承担着时代创新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任务。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多极化发展态势。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胸怀,同时也要考虑到适合本国国情和“本土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以保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一种职能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目前中国式研究生院还缺乏创新理念。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当努力追求教育上的创新和创新中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选择确立适合“本土化”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理念。

“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知识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经济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自然要依赖教育,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的教育发展。各民族国家的高校办学与教育理念定位则会直接影响着本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注重借鉴其他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全球化发展的整体视阈来审视和考察本国教育,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改革放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从而努力建构适合本国国情并被国际认可的教育体系机制”[7]。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还处于雏形建设期。“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并未真正涉及到国际化人才培养,还主要立足于国内和本土。”[8]办学理念没有十分关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实需求,致使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严重的滞后状态。我国高校师生国际化程度偏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课程设置不合理。世界各国高等学校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互派师生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以完善本国教育体系。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高校师生进行国际化交流力度还不足。目前我国研究生国际化课程设置不合理,研究生学位制度国际化定位还不十分准确,教育资源国际化程度偏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必然需要世界各民族国家间对于其他国家教育学位的接受和认可,而接受和认可的幅度则会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颁布实行的学位条例还主要是以本国高校为实施对象,这严重制约着我国与他国间的学术交流进程。”[9]我国目前的国际化知识资源共享程度偏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发展是提升各民族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内在尺度,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的频率与质量则直接影响着各民族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我国应积极推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采取国际合作办学方式,进行优秀学者相互访学与交流,以达到教育资源共享。设置跨国性专门教育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国际信息交流的安全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就是要打造一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目前我国应制定出与此适应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跨国间的高校合作,为我国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同时还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实施载体。可以通过增设国际认可的课程门类,开设专门性的国际课程,穿插国际学科的前瞻性知识,来丰富国际化课程设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高等教育必须要与教育国际化进行有效接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我国高校必须要以教育观念的国际化为前提,制定出各项相关法规条例,以确保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最终实施。

当代社会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全球化”蓬勃发展的语境下,世界教育发展也处于变革创新之中。我国教育发展要抓住全球性发展机遇,努力拓展发展的空间和研究视野,打造出文化教育发展的全面繁荣格局。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建设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时代重任。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理念也开始逐步丰富和发展。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比较,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阈。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坚持“全球本土化”的发展策略,制定出相应法律法规,明确研究生教育的性质,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在教育创新中寻求新的更高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应放眼全球,在全球化场域中实现“本土化”的长足发展,其中重要途径就是努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赵长林.中国学位制度实施三十年:回顾与总结[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37~38.

〔2〕李晶晶.我国比较教育学的问题研究及其改革[J].内蒙古教育,2008,(5):29.

〔3〕范涌峰.比较教育学的文化规约与超越[J].教育学报,2010,(1):123.

〔4〕刘宝存.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基础[J].中国高教研究,2005,(4):56~57.

〔5〕张淑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理念嬗变与实践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89~90.

〔6〕王根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2010,(3):61.

〔7〕郭艳利.国外研究生教育理念比较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