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十篇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十篇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59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1

第十六届、十七届世界猪病大会有许多关于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专题,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respiratorydiseasecomplex,pRDC)已成为影响全球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头号疾病。类似这种由多种病原、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混合感染,将是今后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猪的呼吸道疾病被认为是困扰猪场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从病理学上,按其发病部位,可分为3种主要类型:鼻炎、肺炎、胸膜炎。不同病原侵袭不同生理部位,造成靶器官损伤或全身各系统病征。在生产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mH),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app),猪链球菌病(SS),进行性萎缩性鼻炎(aR),猪肺疫等;(2)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pRRS),猪伪狂犬(pR),猪流感(Si),猪瘟(HC)等;(3)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4)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二.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致病因素

猪呼吸道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传染性、环境、管理以及遗传因素等。

1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包括购猪、人员和物品等在猪场间的流动,也可通过空气在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pRRS的病毒可通过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pRCV)等经空气传播,其传染性可达数公里。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环境及发病的季节性。周边地区有屠宰厂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0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2%等,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有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Bille等(1975)发现冬季仔猪肺炎发病率远远高于夏季。丹麦屠宰场的资料证明,气候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影响,胸膜炎在夏季发生率最高,冬季最低,萎缩性鼻炎在秋季发病率最高,春季最低。但总体来说,在秋末、冬季、初春时,猪舍空气干燥,粉尘大,换气与保温的矛盾处理不当,常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3管理。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外引种猪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aiao)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消化道疾病可降低机体对肺炎的抵抗力,据屠宰发现,曾患有肠炎的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aalund等,1976)。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猪群免疫程序是否健全,保健是否科学,免疫水平,营养状况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4.遗传。多数研究表明,呼吸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受遗传影响。有临床观察表明,纯种汉普夏猪(Hampshires)比约克夏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低(Lundeheim和tafvelin,1986)。约克夏猪比长白(Landrace)猪对萎鼻(aR)的易感性高(Lundeheim,1979;Smith,1983;Straw等,1983)。中国编辑。

有资料表明:去势公猪对肺炎和胸膜炎的发病率比母猪高10%,可能是去势造成的应激及其引起的激素变化导致了这种差异。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确诊呼吸系统疾病应依据病史,临床观察,实验室检验和尸体剖检包括屠宰时检查等做综合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

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制

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控制,应在整个猪群中消除病原或降低猪群的感染压力,同时增强猪群的防御机能;在明确病原,并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能进行准确诊断的情况下,净化病原是目前控制许多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根据各场实际情况,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制订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规范。

1.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体系是指排除疫病威胁,保护动物健康的各种方法的集成,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卫生防疫、营养、兽医管理及猪群的保健等。

2.猪场内采取封闭式管理。饲养人员应极大限度地减少流动。减少出入场频率,禁止串舍串栋。

3.建立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根据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疫情,结合猪群母源抗体水平及抗体的消长规律和病原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健全免疫接种制度,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确保免疫剂量和有效浓度,一猪一针,安全接种。

4.科学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加强和改善猪群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产生,提高猪群对疫病的抗病力。

5.预防性用药,防患于未然

五.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猪群的治疗对策

(1)有些呼吸道疾病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对症治疗,来控制其它病原的继发感染。

(2)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饲养,精心护理,防止病原扩散。对于治疗无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僵猪,及时淘汰。

(3)药物群控防止继发感染:可在母猪围产期饲料、仔猪料、育成猪料中定期添加敏感药物。对某些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可采用脉冲式给药。常用的药物有支原净、加康、氟甲砜霉素、泰妙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恩诺沙星、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等,根据病情选用单一或联合用药。注意:对于即将屠宰上市的猪只,考虑好药物的休药期。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四大慢病之一。在中国,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国哮喘患者达3000多万,成人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0%,即全中国约有1亿名慢阻肺患者。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很大一部分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未能及时就诊,导致了目前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死亡率高的严峻防控形势。

作为全球呼吸健康领域的领先企业,阿斯利康希望凭借其在呼吸健康领域领先的研发能力、先进的产品以及长期累积的经验与知识,帮助改善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

阿斯利康希望能够通过利用多元化渠道与平台,全面覆盖包含医生、患者、大众在内的所有相关目标受众的整合方案,帮助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以及包括患者与潜在患者在内的大众群体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与防控意识,从而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与依从性。

项目策划:

目标受众:现有呼吸疾病患者、潜在患者、大众、医生与护理人员。

项目目标:

1.提升大众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度与重视程度,促进就诊率与治疗的依从性;

2.提升基层医生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以及重视程度;

3.引发社会舆论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资源的倾斜与配置。

策略:

1.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的资源,推进贯穿整个行业的全面合作;

2.下沉到患者中去,对直接面向患者的疾病教育与普及进行试点;

3.大胆尝试使用社交媒体渠道与沟通形式对大众进行疾病知识宣传。

主要信息:

1.中国慢性呼吸疾病发病率高、确诊率及就诊率低,存在巨大亟待满足的患者需求;

2.慢性呼吸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公共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医疗负担;

3.患者与大众对哮喘及其治疗手段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

4.慢阻肺在大众中的认知度较低,针对潜在患者需要沟通基本常识,促进就诊。

传播策略:

1.精准传播与大众传播手段相结合,患者教育与疾病知识普及双管齐下:针对患者和潜在患者,采用院内宣传以及进社区等传播手段;针对广泛的大众采用社交媒体信息植入的传播手段。

2.利用关键时间节点,进行信息有效传递:利用哮喘日、父亲节、教师节、慢阻肺日等特殊的纪念日对特定话题的关注度,对具有相关性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

媒体选择:

1.核心媒体重点覆盖,树立权威性:邀请全国核心的医药与健康媒体出席呼吸疾病联盟成立启动会,利用政府、协会、专家背书,确立项目高度。

2.社交媒体扩大项目影响力:选取社交媒体中的热门帐号,撰写符合社交媒体传播风格的内容,将疾病知识信息植入到有趣的社交话题中,优化传播效果。

3.与各类行业网站进行深度合作:定期疾病教育深度文章,确保传播影响力的时间跨度。

项目执行:

1.针对行业:2015年4月25日,阿斯利康携手世界健康基金会及十余家医疗健康领域领先企业和组织,在厦门为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正式揭幕。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将集中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关注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改善中国呼吸疾病防治现状,提升相应公共健康方面的研究,最终提高慢阻肺和哮喘的研究。阿斯利康将通过对该联盟的支持,帮助完成以下重点工作:

・收集、更新相关证据,引起决策者对慢阻肺和哮喘疾病的关注,推动将慢阻肺和哮喘纳入慢性疾病管理范畴;

・加强医疗保健与疾病防控体系内的呼吸疾病防治力度;为医疗保健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向医院捐赠肺功能检测仪器;全面提升当前的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三级预防体系;

・提升肺功能检测认知与能力,探索将肺功能筛查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或列入居民年度体检范畴的可行性;与中国的地方社区卫生中心携手探索将肺功能筛查引入高危人群初级保健范畴的可行性、成本效益和益处;

・加强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呼吸疾病防治力度(针对初级医疗保健提供者)。

阿斯利康支持了由清华大学与卫计委共同发起的健康传播大会“全国记者征文”,获奖作品将被收录进“好作品集”。今年在阿斯利康的支持下,将新开设一项“呼吸疾病类好作品”,以鼓励医疗健康类记者对慢性呼吸疾病领域的关注。

2.针对大众:2015年5月哮喘日期间,阿斯利康与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携手,执行了一整套社交媒体传播计划:

・制作肺功能检测H5格式小游戏,并在出租车、微信以及微博等多个渠道进行传播;

・结合哮喘日邀请微博知名画手进行漫画创作;

・利用热点话题,创作微信文章,并与多个有影响力的微信大号合作进行传播。

2015年6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阿斯利康联合清华大学为全国的食药监部门的宣传人员提供了一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创意科普工作坊”,厘清了关于激素治疗的误区,并征集拍摄一部澄清吸入激素治疗哮喘认知误区的视频创意,获奖创意将被拍摄成视频,并在全国各个食药监平台上宣传播放。

2015年11月,恰逢一年中雾霾最为严重的季节,雾霾与呼吸健康成为了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在此期间,阿斯利康公益支持了“千人拼肺”行动,以全球最大的人体器官拼图成功挑战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籍此呼吁全社会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更广泛和更高度的关注,营造人人参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社会氛围。活动现场,著名主持人郎永淳也作为慢阻肺健康宣传员到场,呼吁大家关注肺健康,重视对慢阻肺的预防、检查和治疗。

2015年11月,为了迎接第14个国际慢阻肺日,除了线下的“千人拼肺”活动,阿斯利康拍摄有关慢阻肺疾病知识的公益宣传片,并通过微信与优酷平台做线上投放,从而将疾病知识的科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3.针对患者/潜在患者与家属

2015年年初开始,阿斯利康推出快乐雾化室项目,针对在医院雾化室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哮喘知识宣传卡通画本,寓教于乐,提升哮喘患者的依从性。

2015年6月父亲节期间,阿斯利康再次联合中国呼吸疾病联盟,针对中老年人以及其子女进行一波社交媒体传播活动:

・创作了一套以漫画形式呈现的中老年人推荐体检套餐,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与微博名人以及微博知名画手合作创作定制化的图文,呼吁关注父母的呼吸健康

・与中老年人较多关注的励志与养身类微信号合作,呼吁老人关注自己的呼吸健康,也呼吁儿女通过送健康的方式尽孝。

2015年9月教师节期间,阿斯利康与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关爱退休教师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肺功能检查。

2015年9月至10月期间,阿斯利康携手呼吸健康联盟选择了上海5个社区的居民,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肺功能检查,并提供慢阻肺相关知识的教育,作为大规模推广慢阻肺检查进社区的试点项目。

项目评估:

2015年4月25日,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在厦门的揭幕仪式拉开了阿斯利康呼吸健康项目的序幕。中国呼吸疾病联盟的成立将集中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关注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改善中国呼吸疾病防治现状,提升相应公共健康方面的研究,最终提高慢阻肺和哮喘的研究。

包括新华社、解放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医药报等在内的28位来自专业、大众、财经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们参与了此次揭幕仪式,共同聚焦中国呼吸疾病防治及CaRD项目的进展。活动共取得了38篇原发报道,获核心网络转载75篇。《生命时报》、《北京青年报》、《健康时报》和《t望东方周刊》等核心媒体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大幅的深度报道。

5月和6月,阿斯利康先后借力哮喘日、父亲节进行的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普及和传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现了阿斯利康和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在普及慢阻肺和哮喘诊疗知识的战略部署。

以“咳痰喘久不愈可能是哮喘,应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肺功能等检测确诊”为普及核心内容的哮喘日疾病意识活动从5月1日开始,持续时间长达15天,通过漫画、图文、游戏等形式,在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以及上海市出租车后座屏幕、阿斯利康内部等进行展示。活动期间,共原创图文漫画5篇,其中包括3篇微信图文信息、2篇微博漫画,#深呼吸做自己,关注哮喘日#话题当天在热门话题榜前十位置连续停留4小时,阅读量近600万。至活动结束时,微博、微信相关内容的阅读量总共超过1000万,逾10万人次参加了图文或游戏互动,1450万人通过触动传媒出租车后座屏幕看到了哮喘疾病意识活动,了解了哮喘疾病的症状和诊疗方法,提高了哮喘的防治意识。

6月,随着父亲节的来临阿斯利康又顺势开展了一波社交媒体慢阻肺知识宣传。目前,慢阻肺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为了提高中老年患者积极防治慢阻肺的意识,也为了让子女更好的关爱父母健康,宣传活动主要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关于“关注中老年人高发病率慢阻肺、传播中老年人体检知识、关爱父母身体健康”相关主题的图文和漫画。全国8个微信公众号的图文引发大量网友参与和评论,2个人气微博账号的原创漫画得到10个粉丝过万的微博账号转发,阅读量均在1万以上。微博、微信总阅读量达到883.5万。通过传播慢阻肺疾病和健康体检的相关知识,引发了网友对于慢阻肺的关注和重视,了解了父母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3

论文关键词:呼吸道,综合症,防治

 

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细菌、病毒引起,再加上不良的环境应激和猪只抵抗力降低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

1、pRDC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猪表现咳嗽、呼吸困难、部分猪死亡;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返情率高;仔猪及肥育猪体弱、腹泻、生长缓慢或停滞。

本病自1995年以来,已成为影响全球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头号疾病。多发生于13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512周龄的保育猪也可发生,发病率为25%--60%,病死率为5%-10%。日龄越小发病死亡率越高,猪只不论大小、年龄及品种均可感染,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寒冷季节多发,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仔猪混群饲养,猪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浓度过高,饲料霉变,仔猪转群、运输、以及其他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2、发病原因

猪呼吸道综合症主要由两类病原引起:一是潜在的原发病原,包括猪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圆环病毒等多种病原体;二是继发病原,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猪链球菌ii型等。其中喘气病是导致病猪死亡严重的主要原因,因为喘气病是本病的导火索,它的存在使蓝耳病等病毒以及防线性杆菌等细菌的侵袭感染更加容易。

猪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病率和猪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频繁转群,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断奶日龄不一致、没有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喷雾消毒措施不严等。

3、与呼吸道综合症pRDC相关的主要疾病

主要有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圆环病毒病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及猪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

4、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病原体之间的关系

4.1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感染了与pRDC有关的病原体;

4.2很难在猪群中彻底清除这些病原体,例如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

4.3单一感染的病原体危害较小,单一因素引起的疾病也较少见;

4.4饲料原料的霉变因素、蓝耳病的免疫抑制导致多种疾病的免疫失败和免疫抑制,加重了pRDC发病的严重性和控制难度;

5、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病原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5.1猪肺炎支原体麻痹和破坏呼吸道粘膜系统;

5.2猪蓝耳病病毒破坏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5.3猪流感病毒破坏粘膜纤毛系统,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

5.4伪狂犬病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

5.5发热和厌食也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6、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的防治措施

pRDC是许多病因混合或协同感染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控制混合感染比控制单一病原感染更困难,一种疾病的控制可影响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重点应放在pRDC最重要的原发病-喘气病的控制。对pRDC的控制应采取综合措施,即改善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防治等。

6.1饲养管理措施

6.1.1全进全出,每批猪转出后及空栏时彻底的清洗消毒;

6.1.2不要将不同来源的猪混群饲养;

6.1.3注意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本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饲养密度适宜,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饲养密度提高一倍,疾病的发病率会提高4倍以上;

6.1.4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通风,降低空气有害气体的浓度。猪舍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和独立的粪尿排放系统,加强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尽最大限度降低氨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污染;

6.1.5加强温度控制: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寒降温。尤其保育舍必须具备采暖条件,断奶后第一周保育舍内应维持2628℃,第二周25℃左右,前两周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6.1.6引进没有呼吸道症状的种猪,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6.1.7设病猪隔离栏,及时将保育舍或生长舍的病残猪隔离治疗;

6.1.8加强消毒等措施。特别是把握好产房的彻底消毒和母猪进产房时的体表消毒,切断病原体的母仔传播途径。

6.2免疫接种预防措施

6.2.1合理使用疫苗:使用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的疫苗,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6.2.2猪场除了用好常规疫苗如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猪丹毒、猪肺疫外,还要用好引起猪最大疾病损失的呼吸道病综合症疫苗伪狂犬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喘气病疫苗等,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一定要重视仔猪免疫。

6.3建立科学有效的、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

在养猪的过程中,呼吸道综合症的易发期,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猪有应激因素如断奶、母猪分娩、天气变化、注射疫苗等发生前后,建立科学有效的、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是预防猪呼吸道综合症的关键,具体的措施如下:

6.3.1母猪产前、产后7-10天,在母猪料中添加利高霉素,能有效预防母源性呼吸道疾病早期传染给仔猪,有效预防母猪、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

6.3.2母猪产后一针保健。母猪产后身体最虚弱,一方面最容易感染疾病,另一方面也最容易排毒,将其身上本身就有的疾病传染给仔猪,母猪产后8小时内尽早肌肉注射得米先或母易安,同样能有效地预防母源性呼吸道疾病早期传染给仔猪,有效预防母猪、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

6.3.3仔猪出生后3天、7天、21天给每头仔猪分别肌肉注射土霉素、氟苯尼考或头孢0.5毫升、0.5毫升、1毫升,在乳猪、仔猪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乳猪、仔猪早期感染呼吸道病病原,预防母源性的疾病传染给仔猪,使仔猪度过疾病的易发期与生命活动的疾病易感危险期,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4

[关键词]猪的疾病防治归类与总结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1-0203-01

一、做好猪的疾病防治的意义与目的

随着我国目前养猪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的大型养殖场不断形成,在大型养猪场内部其养殖密度越来越大,所以猪的疾病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猪患上各种疾病,已经成为制约大型养猪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在个体养殖户所养殖的猪患上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与流行比例日益变高,对于个体养殖户而言,这些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以及造成疾病的传染,从而对养殖户的利益产生重大的影响。

做好猪的疾病防治工作不仅仅要了解常见的疾病,还要深入养殖场内部,不管观察与研究其疾病的特性。并且,在种猪肢蹄病、种猪的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病、链球菌病以及皮肤病等各类疾病上要充分解释说明,及时做好防控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疾病的蔓延与传播,避免养殖户的损失。

二、常见猪的疾病种类与防治工作

1.猪链球菌病

猪患上链球菌病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急性败血症脑膜脑炎症、关节炎型以及淋巴结脓肿型。其中,急性败血症脑膜脑炎症的主要表现症状为猪突然倒地且伴随着体温升高的现象,还可能伴随着猪的四肢出现游泳形状或者口吐白沫。

在猪链球菌病防治上可以选用不同种类的药物,其中可以选择强力霉素、10mL安痛定、加160-480万青霉素等等。如果猪的淋巴结脓肿型症状出现红肿或脓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将其切开,然后将里面的脓水排出,用药物进行清洗。

2.猪消化系统疾病

猪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腹泻疾病、细菌性腹泻疾病以及出血性肠炎疾病等三种。其中病毒性腹泻的表现症状为:猪的粪便向水一样地漏出,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直接喷出的现象。在观察猪是否患有消化系统疾病上,可以观察粪便的颜色,如果颜色是黄绿色或者是青绿色,且伴随着疑似病猪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外形明显消瘦等。猪的消化系统疾病均可以通过观察猪的形态以及粪便来看出,如果患上了细菌性腹泻疾病,就会出现粪便为稀糊状。

那么,该如何做好猪消化系统疾病呢?第一:要保持猪圈的干净与整洁,充分保证阳光照射以及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尽量不要给猪喂食已经霉变的饲料或别的东西。第二:在防御措施上也保持饮水的清洁,可以进行全群投药,在饲料中可以尝试添加抗生素以及米糠等。第三:当猪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时,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土霉素、林可霉以及5-15mL的痢菌净,这几种药物应当分开注射。

3.猪的肢蹄病与猪皮肤病

猪的肢蹄病目前主要发病特征为猪的各个关节肿大,严重的会导致猪脚破裂,严重地情况下会使得患病的猪无法站立。对于患猪的肢蹄病防治工作上,可以采取如下几个防治措施:1.要保障猪舍的环境清洁与空气流通干爽。2.要使得猪群的密度不适宜太大,以防止猪群之间的打斗。3.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工作,保障猪舍内没有尖锐物体。一旦病猪患上肢蹄病要立刻采用药物治疗,所采用的药物有10mL安痛定、青霉素与塞米松等。

病猪患上皮肤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猪的皮肤表面会出现一些结节,并且这些结节一般为黄豆大小。在发病的时候,猪会比较痒,严重的情况会出现猪的形体消瘦以及表面皮毛松乱的症状。目前,治疗猪的皮肤病的主要措施有,前期防治有保障猪舍的清洁与干爽且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后期治疗措施要在猪身上喷洒高锰酸钾溶液或敌百虫溶液等。如果猪的皮肤病出现全身感染,应当进行注射青霉素与塞米松。

4.猪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与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患猪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主要变现在咳喘、呼吸急促以及食欲减退等,如果情况严重地化会出现发烧、肺炎等严重症状。目前,对猪的呼吸道系统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分为饲养防治与药物防治措施。饲养防治措施主要指的是猪舍通风条件要好,对猪舍要做好御寒与避暑工作,保障猪舍的总体生活环境良好。药物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土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强力霉素等各类药物。

猪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种类众多,症状也不明显,其主要患病症状分为初期与后期,在初期患病阶段主要是病猪出现精神沉郁、慢性干咳,而后期则会出现猪皮毛少,且生长受阻与发育迟缓。主要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大剂量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慢性呼吸道疾病要进行长期的治疗与调理,切不可急于求成。

三、猪的疾病防治的综合措施

做好猪的疾病防治的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要科学饲养,切实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同时要改善猪舍的环境,必须杜绝畜禽同样以及人畜一起居住的现象,在减少人与患畜接触的同时,减少畜禽与人的相互传播。第二:要切实加强环境消毒工作,定期实行重点消毒与混合消毒,对猪舍的重点区域要进行重点消毒,同时在较短时间内养成对猪舍定期消毒的习惯。第三:加强日常检验力度,根据猪群表现出的不同症状与特征及时采取不同的治疗与防御措施,要在发病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争取治疗的第一时间,同时要防止病情的蔓延。第四:要加强对猪群的检疫力度,这不仅仅包括养殖的安全,这还是对人食用猪肉这一严峻问题能否安全的关键,所以一切要掌握好搞笑的检疫方法,绝不能让一头病猪流入市场,也绝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百姓的身体健康。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5

【关键词】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预防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40-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选择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女患者76人,男患者90人,共166人。所有的老年患者中,患病最长时间为20年,最短病患是2年。166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的病症,其中12例不稳定性的发生心绞痛,45例Ⅱ型糖尿病,56例患者有哮喘,22例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有31人患有高血压。

1.2方法我们对在医院治疗的166位老年患者的全部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老年患者感染的原因,并针对感染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类,并对感染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2结果

2.1统计下面表格是166位老年患者感染情况分析表。从表1中不难发现,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最少,呼吸系统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的情况最多。

2.2病原菌的种类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等。

2.3感染因素分析环境因素。首先机械通气等医源性的治疗使老年患者的气道保护免疫力降低,真菌感染几率增加。其次老年患者家属及其它人员的探视,病房内空气污染加重。医院中病原菌原本就多,护士护理时操作步骤不规范,等都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因素。

心理因素。多数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后,会出现胸闷,胸痛,咳血,咳嗽及咳痰等症状,增加了其痛苦。此外长时间的病程使患者心理极易产生紧张,烦躁不安,抑郁,恐惧及焦虑等负性情绪。其中生活无法自理的部分患者抑郁心理更为严重。在上述诸类消极情绪影响下,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从而影响预后的效果,临床治愈率降低,感染几率增加。

生理因素。呼吸内科感染的老年患者,多为年龄大,且并存有多种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基础性疾病,病程长,发作频,致使真菌入侵下呼吸道,感染肺部。研究资料调查显示,呼吸内科患者的上呼吸道带真菌者高达20%。

3讨论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究其原因,与心理、生理、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衰退,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均较青壮年下降,自身免疫力低下,呼吸系统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减弱。大部分老年患者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进一步增加了老年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为病原微生物的种植提供了机会。老年患者病情迁延、易复发,对于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与青壮年患者不同,大部分老年患者均有广谱抗生素应用史,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使耐药菌株形成,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常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侵入性操作增加了与致病微生物的接触,使感染的风险大大上升。

呼吸内科是感染性科室,患者多为肺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各种病原微生物相对较多,且种类复杂,同一病房内的患者可通过飞沫传播病原微生物,反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本组研究通过分析166例患者感染的因素,体会如下:①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诊治时,应勤洗手,避免细菌传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以防侵袭性操作引发的感染。多数老年患者病程长,发作频繁,心理承受能力极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多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②严禁滥用药物,严格管理抗菌素的应用。35%的感染发生率与抗菌素的过度使用有关。为此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规范应用抗生素,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尽可能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或防止感染发生率。③加强呼吸内科管理。对呼吸内科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制度培训,加强、完善其管理工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病房内经常通风,定期消毒。告知患者及家属严格遵守医院陪护制度,尽可能减少探视时间。

针对感染因素,在今后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感染的预防,维持病房内适宜的温湿度,经常自然通风,定期采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台面等采用消毒剂擦洗。将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患者隔离,对感染性患者的分泌物妥善处理。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全身支持。接触患者、实施侵入性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抗感染治疗时注意每日观察患者痰液性状和量,结合临床检查结果正确判断感染类型、严重程度等情况。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由诸多因素引起。对于呼吸系统感染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对症治疗,严格控制抗菌素用量,合理用药。对患者因疾病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适当干预,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秀芳,李亚娜,王九红.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5):3606-3608.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6

2009年的上半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扩散引起全球的恐慌。当山东省出现首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患者后,张伟教授临危受命,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很快控制了患者的症状。

此后张伟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日夜奋战,制定了《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为防治“甲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时间,张伟教授和山东省中医院呼吸科声名大噪。

自那时起,记者就有了采访张教授的想法。又是一年冬天,记者约请到张教授,请他来谈谈如何建立防线,拒“呼吸道疾病之敌”于身体之外。

呼吸道有天然抗病能力

温文儒雅,神态安详,观之可亲,这是记者见到张教授的第一印象。

谈到建立呼吸道防线的问题,张教授告诉记者,要想筑好防线,前提是先了解呼吸道。在人体的各系统中,除了皮肤以外,与体外环境接触最频繁者,莫过于呼吸道。一个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天要有大量新鲜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以供给机体氧气。自然环境的空气中不可避免混有许多尘埃、微生物等,但由于呼吸道的生物学屏障和天然抗病能力,可有效地保持气管和肺泡的无菌状态,使人体免受致病微生物的侵害。

我们知道,呼吸道有调节吸入气体的温度及湿度、吸附和过滤空气的作用。其中,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层和黏液纤毛运输系统对吸入空气的净化作用最大。有了这些天然的屏障,空气中的微生物、粉尘等想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也是很困难的。当然,如果呼吸道的屏障受到破坏,微生物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从外及内,筑好呼吸道防线

一旦人体呼吸道防线受到病菌破坏,感冒、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就会随之而来,威胁人体健康。

张教授指出,如何才能筑好这道防线,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改善吸入气体的质量

我们吸入空气的清洁程度与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有人调查发现,厨房污染严重的家庭,儿童感冒、咳嗽的发病率超过50%;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可以使儿童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增加30%~70%。因此,治理空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

合理应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把好呼吸系统的门户

有人在调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人群时发现,其中74.4%的患者口鼻腔的清洁度较差或有慢性口鼻腔疾病。要知道,口鼻腔是整个呼吸系统的“门户”,保持“门户”的清洁和健康可将病原体拒之门外。因此,应改掉拔鼻毛、挖鼻孔、不刷牙等不良习惯;积极治疗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鼻炎等口鼻腔疾病;经常用盐开水和清水漱口,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度;呼吸道疾病流行时应注意戴口罩。秋冬季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避免反复的肺部感染。这些都是为呼吸系统守好大门的重要措施。

不吸烟,少饮酒

吸烟对呼吸道危害很大,可造成支气管痉挛,纤毛上皮受损,黏液分泌亢进,易继发感染。研究发现,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

环境中的烟草烟气也威胁少儿的健康,小儿长期生活在被动吸烟的环境里,会引起肺功能降低,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饮酒虽然不会直接损害呼吸道,但可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降低人体的免疫力,饮酒的人常易有口臭和其他口腔疾病,影响口腔的清洁度。

锻炼身体,食疗养生

适当的日光浴、冷水浴与暖身健体活动对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张教授说,冬春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有人怕在外面感染疾病而不敢外出运动,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反而会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张教授提醒,秋冬季节可进行食疗养生,多吃润肺清肺食物,如木耳、梨、蜂蜜等。在保证身体能量供给,维护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呼吸系统的免疫力自然也会增强。

简短的采访就要结束了,记者向张教授表示感谢,张教授笑着说不用谢,还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亲切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张教授推荐

保护呼吸道,从鼻子做起

中医认为鼻为肺之窍,是呼吸道与外界相通的门户。鼻的很多疾病会影响相邻器官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全身的健康。从功能来说,鼻既是呼吸道的出入口,同时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等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在气温骤降的秋冬之交及冬季,健鼻护鼻显得格外重要。

摩鼻

所谓“摩鼻”,是指按摩鼻部,此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感冒和鼻病,同时使鼻部皮肤滋润光泽,有驻颜美容的作用。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鼻翼,顺时针、逆时针各10次。

浴鼻

“浴鼻”锻炼,是指用冷空气和冷水浴鼻。坚持体育锻炼,多呼吸新鲜冷空气;一年四季提倡冷水洗鼻,尤其是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浴鼻”锻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调鼻

自然界有大气候,而每个人的鼻腔内都有小气候,调节鼻腔内环境,使之保持温暖湿润。在寒潮、冷空气过境的天气里,尤其要注意鼻部的保暖,适时进行局部加温。日常保健或感冒初期,均可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次3~5分钟。

护鼻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7

[关键词]种猪疾病种类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1-0272-01

猪肉是我国国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其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然而,目前部分种猪养殖业经常会受到不同疾病的影响,出现重大经济损失,基于此,养殖业管理人员必须应用综合防治措施开展管理工作,提升养殖业的发展效率。

1种猪常见疾病种类分析

种猪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为肢蹄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与皮肤病等,难以提升种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出现一些严重的损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种猪肢蹄病

种猪肢体病,是种猪肢体病症的一种,主要症状就是肢体关节部位出现肿大的现象,严重的时候,种猪猪蹄甚至会出现破裂的现象,导致种猪无法正常行走与站立,种猪在感染此类疾病的时候,还会出现进食量减少、体重下降的现象,影响着种猪的重量与生长效率。

对于种猪肢蹄病而言,养殖人员必须要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首先,要保证种猪生活环境的清洁性与干燥性,减少对种猪的刺激,利用隔离饲养的方式避免出现种猪打斗问题。其次,种猪养殖人员要减少猪舍中的尖锐物体,避免划伤种猪的蹄子部位。一旦发现种猪蹄子部位出现伤痕,就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最后,在治疗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其注射醋酸可的松药物,剂量控制在7ml左右,连续注射五天。同时,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剂量控制在50000单位左右,再加上阿司匹林的内服,就可以有效缓解或是治疗种猪肢蹄病。

1.2消化系统疾病

种猪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分为病毒性、细菌性腹泻疾病,养殖户可以通过观察种猪临床症状与粪便诊断疾病型。对于病毒性腹泻疾病而言,种猪会排泄水样粪便,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喷出粪便,颜色为偏绿色。在治疗期间,养殖人员可以对病猪注射肠毒痢克药物,一支液体药物与粉剂药物,可以治疗100kg的病猪,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两天,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细菌性腹泻疾病而言,种猪在感染细菌性腹泻疾病之后,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现象,种猪肠道内的细菌逐渐增多,威胁着种猪的生命安全性,在治疗期间,养殖人员可以利用诺氟沙星药物与庆大霉素药物开展治疗活动,剂量控制在3ml左右,在病猪有所好转的时候,要对其进行乳酸环丙沙星的注射,剂量控制在5ml左右。

1.3呼吸系统疾病

种猪在感染呼吸系统疾病之后,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进食量减少等临床症状,在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后期,会出现体温升高、肺炎等现象,难以提升其发展效率,对于种猪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养殖户应该对猪舍进行清洁与消毒,避免出现细菌滋生与细菌感染的现象,同时,还要应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保证温度与湿度符合相关规定,利用药物对其进行防治。

在对种猪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养殖人员可以利用土霉素药物开展治疗工作,剂量控制在3ml左右,同时,可以应用强力霉素与金霉素等开展治疗工作,提升种猪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率,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1.4皮肤病

种猪皮肤病的发病原因就是种猪的生活环境差,养殖人员不能对猪舍进行清洁与消毒,导致种猪皮肤受到感染。在种猪感染皮肤病之后,会出现局部皮肤结节的现象,结节大小与黄豆相似,种猪会因为皮肤瘙痒在猪舍的各个角落中蹭痒,如果养殖人员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对种猪皮肤病进行治疗的时候,养殖人员必须先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消毒与情节,避免残留细菌。在清洁猪舍之后,养殖人员要先应用高锰酸钾粉剂与水混合对种猪皮肤结痂部位进行清洗,剂量控制在20ml/头,然后对种猪进行链霉素的注射,剂量控制在2ml左右。

2种猪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陕西省子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种猪养殖业中种猪常见疾病种类的分析,提出综合控制方式措施,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第一,制定完善的种猪疫苗接种制度。种猪养殖业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疫苗接种制度,要求养殖人员阶段性的对种猪进行疫苗的注射。在畜牧业向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细菌与病毒逐渐增多,种猪疾病的防疫难度逐渐增加,因此,管理部门必须健全种猪疾病的防治制度。同时,养殖人员还要根据当地季节特点等,提前预防各类疾病,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第二,建设安全卫生养殖猪舍。种猪养殖业必须为种猪提供安全与干净的养殖场所,建设完善的防治体系,避免出现种植疾病感染现象。首先,要保证猪舍的通风性,提升猪舍的阳光照射效率,保证温度与湿度符合相关规定。其次,养殖户必须严格开展消毒工作,减少各类养殖问题,保证饮食的可靠性与清洁性。最后,对于感染传染病死亡的种猪,必须采取无公害化处理手段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出现污染环境的问题。

第三,寄生虫防治工作。种猪养殖户在防治寄生虫疾病的时候,必须制度完善的防治制度,定期对猪舍进行清虫处理,并为种猪猪舍寄生虫疫苗,同时,还要定期检测种猪粪便,一旦发现有幼虫与虫卵,养殖人员不可以利用敌百虫药物,避免出现中毒现象,可以应用伊维菌素与阿笨哒唑粉剂添加到种猪饲料中,控制好剂量,连续对种猪进行喂食,提升种猪的养殖效率。

结语

种猪养殖业必须根据对疾病种类的分析,制度完善的疾病防治制度,积极应用各类预防方式与疾病治疗药物开展防治工作,减少种猪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提升种猪的养殖效率与质量,增强其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8

1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分析

1.1环境因素

任何刺激性物质如饲料或空气中的尘埃与霉菌孢子、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硫及靠近工厂区的含饱和碳与重金属微粒的空气;季节的交替,气温骤变,受寒感冒,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局部风强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等。

1.2机体的抗病能力

呼吸系统与外界直接相通,空气中的各种颗粒和分子不间断地与肺脏接触,如果呼吸器官不具备完整的防御能力就不足以抵抗有害因素的侵袭。猪呼吸系统由鼻腔、气管和支气管、肺泡三道防线组成,它们各自有一系列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各自特异的防御机能,但这三道防线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相互保护和促进,一旦某一道防线受到破坏则往往波及到其他防线,致使病情加重。

1.3传染性病因

病毒性病原:主要有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圆环病毒(pCV)、猪瘟野毒(HCV)等。

细菌性病原:主要有猪肺炎霉形体(m.Hyo)、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猪嗜血杆菌(HpS)、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衣原体(S.C)、猪链球菌(S.S)、猪萎缩性鼻炎(aR)等。

寄生虫病原:主要有猪蛔虫、猪肺线虫、弓形虫、猪囊尾蚴、附红细胞体等。

1.4其他因素

(1)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如亚硝酸盐中毒、氰化氢中毒、黑斑病甘薯中毒等。

(2)应激因素:如防疫、去势、转群等。

(3)免疫抑制性因素:产生免疫抑制的病原体。

2解决方案

2.1圈舍管理方面

(1)隔绝有毒空气对猪呼吸道的刺激。养猪场要建立在离化工厂较远的无空气污染的地方。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有一定缓坡,以利于光照、通风和排水。

(2)猪圈要定期清扫,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3)猪圈的饲养密度、温度、湿度都要适宜,通风良好。

(4)季节交替气温骤降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

2.2饲养管理方面

(1)实行“全进全出”式生产,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消灭场内病原体,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循环感染,接种疫苗时,猪群易于获得较为一致的免疫力。

(2)根据猪的日龄选择合适的饲料,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强猪的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

(3)重视饲料管理,及时清除霉变饲料,严防有毒物质进入饲料中。杜绝中毒性疾病的发生。

(4)提倡对猪进行人性化管理,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应激。如防疫去势手法轻柔,减少转群次数等。

2.3疫病预防方面

(1)定期驱虫,杀灭或控制猪体内外的寄生虫。

(2)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流程。

(3)药物预防。饲料添加药物对某些疫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收到显著的预防效果。

2.4疫病治疗方面

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基本相同,一般为通过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感染,还有通过污染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传染源一般为病猪和隐形感染猪。发现有疫病发生时首先要将病猪隔离,然后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再对疫病进行分析,确定产生疫病的病原微生物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才能对疫病进行科学的控制。因此发病后分析病原就显得尤为重要。

2.4.1病毒性病原和细菌性病原分析病毒性病原和细菌性病原的流行特点:①不分猪的日龄、品种和性别均易感(HpS除外,该菌一般只对2周龄至4月龄猪易感)。②对于小猪来讲,一般日龄越小,易感性越强,发病越严重(app以架子猪多发)。③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寒冬时多发(HCV是以春秋季较严重)。

从临床症状上看:①有些病原对仔猪表现呼吸系统症状,而对孕期猪则表现流产、死胎等症状。如HCV、pRRSV、pRV、HpS、S.C和S.S等。②一般感染后猪只体温升高(m.Hyo和aR对猪的体温无变化),其中HCV会引起猪较典型的稽留热。③呼吸困难(aR病的病原体可诱发鼻炎引起鼻道狭小或阻塞,使猪吸气困难,而下呼吸道无异常)。④呼吸方式异常。引起腹式呼吸的如SiV、m.Hyo、pRV;引发犬坐呼吸姿式的如p.m、app。⑤引发咳嗽的如pRRSV、pRV、SiV、m.Hyo、app、HpS、p.m、S.C。其中诱发痉挛性干咳的如m.Hyo、p.m。⑥引发鼻流黏性液体的如SiV、S.C。⑦兼有神经症状的如pRRSV、pRV、S.S、HpS。⑧皮肤发绀或有出血、败血症的如HCV、app、p.m、HpS、pRRSV。而pCV可引起黄疸、贫血。

从呼吸系统的病理变化看,也各有特色。如app、p.m、S.S可引发大叶性肺炎;感染aR的猪在肺部无异常病变;m.Hyo引发支气管炎;pCV引发多灶性黏液脓性支气管炎;pRRSV引发弥漫性间质性肺炎;pRV引发小叶性间质性肺炎;其他病原体也均会引发肺部炎症。另外有些病原体会使其他系统的一些实质器官发生特征性病变。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做些初步诊断,要确诊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pCR)。而对HCV、pRRSV、SiV等Rna病毒,可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诊断。

在规模化猪场中,涉及病毒、细菌的复杂感染要远比简单感染常见。可见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呼吸道病原体同时或先后作用于猪只,它们之间可产生致病的协同效果,使其比单一病原体所致疾病严重得多。由于是多病因引起的综合征,要注意不能漏诊。

有些免疫抑制性病原体尤其是pRRSV、pCV等会产生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同样也会使呼吸道疾病变得更严重。

治疗:病毒性疾病须以预防为主,治疗只能以对症疗法为主,辅以注射免疫球蛋白或黄芪多糖类药以增强其抗病能力,再用相应的血清或单抗注射可达到一定的疗效。细菌性疾病在大型猪场可直接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2.4.2寄生虫性病原分析从临床症状上看一般会有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等症状。蛔虫、肺丝虫、囊尾蚴是通过口腔经消化道后移行至呼吸系统,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病变。弓形虫属原虫寄生于血液或淋巴液中的有核细胞的胞浆里,除引发猪的呼吸困难外,对于孕猪易致其流产和死胎。附红细胞体也属血液原虫类(也有学者将其归为立克氏体),附着于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后产生大量红色素,引起黄疸,红细胞大量减少,引发呼吸困难。

诊断:做组织涂片或血涂片即可确诊。

预防:加强日常管理,如驱猫可防弓形虫病(猫是其终末宿主),灭蚊可防附红细胞体病,猪舍远离厕所可防囊尾蚴,灭蚯蚓可防肺丝虫病(蚯蚓是其第二宿主)。

治疗:对于蛔虫、肺丝虫可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来治疗;对于囊尾蚴用灭绦灵效果较好;弓形虫可用磺胺类药;附红细胞体可用抗原虫药如阿卡普林、贝尼尔等。

2.4.3中毒性疾病分析对于大型猪场中毒性疾病是极少发生的,只要加强饲料管理和进出猪舍人员的管理是不太可能发生中毒性疾病的。

中毒性疾病发病突然,一般是群体发病,但也各有特点。如亚硝酸盐中毒会出现流涎、皮肤黏膜发绀、肌肉震颤等症状;氢氰酸中毒会出现肌肉震颤、惊厥、组织中毒性缺氧等症状;黑斑病甘薯中毒会出现气喘,并有神经症状。一般只要发现猪舍里与猪接触的饲料或其他物品中所含毒物即可确诊。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9

关键词: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防护对策

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原菌的传播多以空气为媒介。因此,呼吸内科病房就存很多的感染危险因素。为了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制度执行,以利于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分析呼吸内科病房潜在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住院期间病人受感染部位一般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等,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在所有的感染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大,感染者又多数为老年人。呼吸系统帮助人体完成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功能,对人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呼吸系统受感染将严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机能。

在医院的呼吸内科中,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病人住院时间较长,且病情易反复发作,病人在住院期间还服用广谱抗生素,这些情况都易造成呼吸感染。医院呼吸内科如何完善制度,加强病房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最终降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将是在以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挑战。

1、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

呼吸系统可以对吸进来的气体进行转换,能使气体顺利地通过,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医院要降低呼吸内科感染的发病率,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必须知道引起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根据对医院多年住院患者呼吸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其中引起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引起感染的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环境因素

很多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伤寒、肺结核等疾病,首发症状多以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等疑似呼吸系统疾病而收治,在未确诊前在我科进行治疗。而这个阶段处于疾病的前驱期,传染性最强,最不容易防范。

1.2流行病学趋势

据资料显示,近10年新增加了10多种传染病,多以呼吸系统症状为表现,特别是变异性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型禽流感病毒等。

1.3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

特别是医生在病人刚入院时,询问病情都不习惯戴口罩;护士巡视病房、进行健康教育时,也容易忽视这点,又是面对面的接近,如果医护人员自身抵抗力差,很容易造成病原菌的定位种植。呼吸内科医务人员呼吸道疾病感染率较其他科室人员高于3倍或4倍。

1.4病人之间交叉感染

呼吸内科病人多年龄大,均有多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治疗难度大,所以存在有的病人处于康复期,而有的是新入院的急性期病人,很容易引起不同细菌的交叉感染,导致康复期病人再发感染。

1.5感染控制措施不能规范实施,医护人员成为传播媒介

医护人员不注意手卫生消毒规范,平时医生查房时,查完1床接着就对2床进行触诊、听诊,根本没有消毒双手或听诊器的意识。护士打针时做不到一人一针一带一消毒等,就会引起医源性传播而致交叉感染。

1.6侵入性操作增多

老年病人常常带有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等,均增加了外源性感染因素。

1.7其他

抗生素的大量长期应用,容易导致人体正常菌群失调,出现多重耐药菌株。应用免疫抑制剂病人,免疫力低下,床单位的终末消毒不到位,病房的床垫存在反复污染,无法彻底清洗消毒,只能表面擦拭,病人的痰液、血液未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等。

2、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提到的引起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医院需采取对应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预防,降低呼吸内科感染的发病率,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种。

2.1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强化观念,规范操作

督促医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养成良好习惯。不论是查房、还是询问病史都注意规范戴口罩,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时要戴双层防护口罩。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特别要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手段和措施。科室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定期督查,以促进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持续、规范执行。

2.2加强护理,稳定病人情绪

针对老年人长期住院,受感染症状的影响产生不良情绪以至于不积极配合治疗的情况,医院内科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人的护理,稳定病人的情绪。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时态度要积极,并注重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对老年患者要多一份耐心与尊重,以乐观的心态护理老年患者。

2.3多科协调,避免误收、误治,规范诊疗行为

将收治传染病人出现的误诊率进行统计,上报医务部和科主任,取得多方重视和协调,以督查门、急诊内科医生首诊时提高对传染病的警惕性,加强检查、会诊进行鉴别,以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收入普通病房。传染病一经确诊,立即转往专科隔离治疗。

2.4治疗器械消毒

在治疗时需要使用导管时,要对需要使用的导管进行有效的消毒,必要时更换新的干净的导管。

2.5提高呼吸感染的治疗水平

发生在患者肺部的呼吸感染症状几乎与真菌感染的症状一样,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如有发现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突然加重,痰液粘稠等应及时做真菌检测,观察并提供早期的预防治疗,控制真菌的侵入,增强老年人自身的免疫能力。

2.6规范医疗性废物的处置

禁止医生在病房换药、抽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操作。督促医生在规定诊疗室进行诊疗活动,以便于集中,定点消毒处理,也避免了病原菌形成空气漂浮尘埃而被扩散。对于病人痰液、血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放于0.5%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后,再按医疗感染性废物处理流程进行处置。

三、总结

住院患者呼吸内科的感染的主要因素表现在抗生素的使用方面,住院环境方面,心理方面等,医院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对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对探望人员限制时间;提高护理质量,耐心护理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抗生素的使用要严格控制,提高老年人身体免疫能力。最终目标为改善治疗环境,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更快地康复。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篇10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95-02

前言: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这使得无论在城市中还是在农村,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肺部以及胸腔都是主要病变的部位。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常年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做到更好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更好的护理这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医学课题。

1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特点

本病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大多由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分为普通感冒,咽炎和支气管炎。患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起病较急,咽干,头痛,鼻塞同时出现流鼻涕的症状。很多人对感冒不以为然,但感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例如:风湿病、肾炎等。另外对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来说,“感冒”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现象,常常是手术后并发症的一种表现,值得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警惕。

1.2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多由感染、过敏或理化刺激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一般的临床表现为先有鼻塞、流涕、畏寒、发热、痛、头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3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特点

肺炎球菌性肺炎大多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肺实质的急性炎症。一般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体温很快升至39到40℃、寒战并发热。多伴有头痛、胸痛、全身痛咳嗽、有粘痰、带血或呈铁锈色、气急发绀等症状。

1.4气胸及其特点

自发性气胸指的是在患者非外伤的情况下,肺组织连同其表面的脏层胸膜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所引起的疾病。发生于患者肺部,X线检查无其它明显病变的气胸则称特发性气胸,气胸的临床表现为起病较急,多数有咳嗽、摒气或用力过度等明显诱因。

1.5慢性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

1.6哮喘及其特点

在易感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症状也很常见。

2对以上疾病的临床护理

2.1对患者的护理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等严重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病人宜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稀软、少油腻,多食蔬菜、水果等,以清淡、爽口为宜,忌饮食不节;对于一些患有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患者来说,消除空气中的污染和烟尘是很重要的环节;如伴有发热的症状则可用冰袋敷前额,用酒精擦身,注意卧床休息。原发性治疗,即治疗气胸的原发病,抗感染,一般治疗,保持安静、镇咳、避免对于气胸患者,用力、呼吸困难者吸氧,胸腔排气。闭合性气胸、肺压缩少于30%,症状轻者不必抽气。肺压缩超过30%,伴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用胸腔排气治疗。此外,无论是何种呼吸系统疾病,都应加强体育锻炼,良好的体质是病情好转的前提。

2.2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科室与医院要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教育,对法律、法规中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内容进行筛选,开展有预见性的教育活动,由专门人员对护理人员讲解医患双方义务与权利方面界定和护理工作法律责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对护理人员礼仪教育,使用文明用语,态度和蔼真诚,让患者能充分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加强对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整体护理能力。完善本科室的监督制度随机抽查,定期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3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在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中,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患者表现为:病情反复、体质虚弱、久治不愈等特点。在老年呼吸疾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临床症状、病程长短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问题、心理需求的不同,提供科学、完善的心理护理措施,以调动老年患者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对其呼吸道的护理应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在使用吸痰器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吸痰管的及时更换,吸痰动作应尽量轻柔。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对于病情危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将药物研碎后溶入水中,以便患者顺利服药。在患者用药后,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药物的实际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结语: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数量在很多地区都呈现出一个大幅上涨的趋势。由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强传染性,在护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较多的。而且由于病患个体情况的不同,护理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护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多变的学科,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挑选组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是呼吸系统相关医护人员,也是所有医护人员面对的挑战。医护人员应当从患者的心理、生理各方面出发,为患者建立科学的医疗方案,培养良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