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观光农业概念十篇观光农业概念十篇

观光农业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0:45

观光农业概念篇1

关键词:微概念;地理实质;概念系统;地理思维;地理素养

一、感悟地理微概念的地理实质

对地理微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目标。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理微概念的感知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认识和渗透微概念,即定义辨析、实际地理现象观察比较、高考试题运用分析,从而全方位地把握地理概念的实质。比如,“太阳辐射”和“日照”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万物生长和农业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也是地理知识考查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分步解决。

第一,了解基本概念。“太阳辐射”是太阳向宇宙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只有极少部分,而且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太阳高度(纬度)、天气状况、地势、日照时间、下垫面等;“日照”是太阳的光照情况,包括强弱和时长,主要受昼长(纬度)、地势、天气状况的影响。

第二,挖掘微概念的深层意义。借助“大气热量的传递图”(见图1)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见图2),并设置几个问题,从而达到对本概念的深层次理解。

1.为什么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会明显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怎样的影响?举实例说明。

2.中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多少是否随纬度而变化?哪里最多,哪里最少,为什么?

3.太阳辐射和日照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第三,高考试题应用分析。

1.南疆地区成为我国重要长绒棉生产基地的最有利自然区位条件是什么?(夏季光照强,光照时间长,光热充足。本题强调光照)

2.云南物种丰富的气候原因是什么?(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降水充足,水热配合好。本题强调太阳辐射)

通过以上定义辨析、实际地理现象观察比较、高考试题运用分析的三步操作,学生从微概念的本质出发,借助地理专业图表,找到了概念的落脚点;同时,通过生活中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加深了对地理概念的感悟;再通过高考试题的演练,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学会了分析和应用。

二、从地理微概念中形成地理概念系统

理解了地理微概念的实质后,可以通过归类整理,分大类和小类、相似概念和差异概念、延伸概念和核心概念等,逐步构建微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概念系统。比如以下这组与“城市”有关的地理概念:聚落、城镇、城市中心区、中心商务区、城市区位、城市化标志、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级别、城市带、城市分布、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地域形态、城乡规划、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热岛、城市雨岛、城市新区、卫星城等。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从单个概念的认识和区分开始,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主题的概念群。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概念群,比如农业地域、农事活动、耕作制度、复种指数、熟制、农业区位、农业布局、优势条件、农作物、农产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业、林业、渔业、产量、产值、农业结构、种植结构、城郊农业、农副产品、初级产品、农业经济、农业地区专门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分类、农业旅游、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业环境问题、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等。

从上述建立的一个个概念群开始,从内在联系的思维角度出发,再建立相应的概念链,逐步形成深入庞大的概念体系,从而建立以核心地理概念为基础的理论知识系统,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比如以城市为主题的概念链:城市的形成―城市区位―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城市规划―城市环境问题;以农业为主题的概念链:农业分类―农业区位―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环境问题。

通过以上概念链的建立,使学生对单个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从而清晰地构建起地理系统知识的框架体系。

也可以收集积累一些近年新接触的地理概念,比如季节性冻土、河流封冻日、桃始花日、生态足迹(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产面积的总和)、绿色GDp[指从GDp(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后的数值]、人口负担系数、人口红利、pm2.5、绿色指数等级、海油陆采、城市湿地、飞地经济、蓝色经济、清洁生产、蓝藻暴发等。以上这些地理新概念一部分是由旧概念衍生而成,一部分是对一些地理新生事物的描述,如果注重积累,就能引导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由浅入深,由书本走向生活,由日常走向前沿,由单一走向全面。

三、明确地理微概念间的地理思维

引导学生建立微概念基础之上的地理思维,是掌握地理概念辐射下的地理现象、地理原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分析地理问题应具备的基本地理能力。

例如,2012年高考地理浙江卷第11题。

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a.21.5°至68.5°B.11.5°至68.5°

C.21.5°至78.5°D.11.5°至45°

首先,建立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地理思维或图像。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刻某地的太阳高度,即当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直射点而变化,离直射点越近越大。

具体计算: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本题中提供的信息有:

条件1:直射点纬度变化范围为23.5°S~

23.5°n。

条件2:直射点与当地纬度的关系为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α=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即H=90°-α,由于H=α,可得到α=45°

最后根据条件1,当地纬度=45°+23.5°,则当地纬度的变化范围为:21.5°至68.5°。

其次,了解正午太阳高度延伸出的其他地理概念和实际意义。

延伸概念:直射点、太阳高度、等太阳高度线、太阳辐射、太阳方位、影长和方位等。

实际意义:计算楼间距、计算影子长、正午太阳的方位及影子方向的变化、房屋朝向、太阳能的利用、向阳坡的形成、雪线、年轮变化等。

最后,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图表表达。日照图、太阳视运动图、直射点与当地关系图、太阳能板安装图、楼房间距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从图表中剖析太阳高度的基本内涵,比较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表达方法。部分相关图表如图3~6所示。

当我们从正午太阳高度的基本概念出发,挖掘了它的延伸意义和地理实质以及相关的地理图表后,已经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对它的理解从单一概念走向复杂概念体系,从文字规律总结走向图表表达,从简单思维表述走向多样思维构建,从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地理思维空间。将这些概念融会贯通,只要知道其中的几个已知条件,就能清晰地求得未知条件,这种源于地理概念基础上的思维,是最扎实、最准确的地理思维,这种思维能力无疑能帮助学生准确而快速地解答地理题目,并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四、地理微概念学习下折射的地理素养

当我们对地理知识进行了概念化的梳理后,在我们的地理学习中就已经具备了进行地理思维和地理表达的最基本条件,因为所有的地理观点、地理语言或地理图表都是因为某个地理微概念而形成的。比如,因为有了“交通”这个概念,我们就会思考交通运输方式、运输安全、运输线路的规划等;有了“正午太阳高度”这个概念,我们学会了一句地理语言“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为有了“大气垂直分层”这个概念,我们有了一幅“大气垂直分层图表”,延伸出了下垫面、等压线、气温、气压、气压中心、大气垂直运动、大气水平运动、等温线等系列概念的再运用,有了“季风环流图”“城市与郊区环流图”“垂直方向气温变化图和气压变化图”等图表的再现。以上这些都促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在微概念基础上做了纵向和横向的跨越和渗透,可以说有了地理微概念的学习,才让学生真正学会了地理知识,而且他们的地理知识系统会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厚重,并能在此基础上更科学地分析一些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地理观点,真正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即学会从地理视角出发观察问题,运用地理语言来表达观点,剖析地理图表来研究问题,再运用综合思维来解决地理问题。

比如,为了研究太阳方位与影子的关系,笔者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布置了以下地理活动。

1.请画出一幅学校平面图,并标明方位,观察某日太阳的运行情况,并标出该日日出、正午、日落的方位。

2.找到学校的梧桐树景观大道,拍一幅该日正午时的照片,记录梧桐树影的方位和长短,相隔半个月再拍摄一次,写出太阳方位与影子方位和长短的关系。

通过以上地理活动,学生把地表方位、太阳方位、影子变化这些微概念和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进行了联系、观察和分析,并能做出简单准确的判断,让地理学科散发出独有的地理魅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和研究地理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地理思维。

随着地理微概念的不断积累,地理思维的不断锻炼,地理素养的不断提升,当学生遇到一些当地生活中常见的地理问题,比如诸暨大唐袜业的产业特色、山下湖珍珠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枫桥香榧生长的特殊条件时,学生会习惯性地从自己掌握的一些基本地理概念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回避。同时,在试卷上碰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也能静下心来认真对待。比如,当问到浙江主要的农业灾害有哪些,舟山群岛的开发对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有何意义,学生会先抓住一些基本概念:农业、灾害、岛屿、海洋,然后延伸出一些概念,比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灾害分布、农业分布、农业类型、防灾措施;海岛资源、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港口分布、海陆交通、海岛旅游、海洋生态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建立必要的思维链,清晰地做出自己的回答。

观光农业概念篇2

人类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原始农业(约7000年)是第一阶段;传统农业(约3000年)为第二阶段;现代农业为第三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兴起成为农业发展的第四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是对石油农业反思后的选择,它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替代方式备受社会的关注。

生态农业的定义:“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换句话说,生态农业就是要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的环境造成明显改变,并且具有最大的生产力。

二、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及其理解

1 生态农业旅游的有关概念分析

生态农业旅游是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关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把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等同于农业旅游或观光农业旅游。例如,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风俗为旅游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第二,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单独的“生态农业”景观为观赏对象的旅游。例如,生态农业旅游是在生态原则指导下,以生态农业景观为资源发展起来的,集农业观光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

第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二者为对象的旅游。这种定义比较多见,例如,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从事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生态农业景观,把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绿色生产、生态文化、农游合一。

2 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解

目前,对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定义,主要源于我们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解不同。单从字面上看,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是“生态+农业旅游”,此种理解主要是把“生态”一词当成修饰的。“标签”使用。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各种组织和机构泛用“生态旅游”一词,目的在于提高旅游市场的兴趣,从而增加销售。其二是“生态农业+旅游”,把“生态”和“农业”连成一体即“生态农业”,在于强调这种旅游是以“生态农业”的景观为旅游对象。这种理解把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旅游相结合,从而使得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具有观光、科普等旅游功能。

3 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关系

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二者之间应该是承接的关系,即生态农业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除农业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定义也要把握住这一基点,不能简单地认为生态农业旅游只是农业旅游的时尚称呼而已。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生态农业旅游应该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旅游的基础是“生态农业”形式而不是其他农业形式。第二,它的旅游资源应该是生态农业景观,是以生态农业景观为旅游对象。第三,它是一种绿色的、环保的旅游形式。第四,它是农业旅游的一种,正如都市农业旅游、高新农业旅游等农业旅游形式一样。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旅游开发

1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系统结构、组装配套技术以发挥系统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农业系统格局。

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和社会需要,可以组合出多种多样的生态农业系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有:(1)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2)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系统。如“鸡吃菜叶――猪吃鸡粪――猪粪产沼气――沼气渣肥菜田”的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的小型循环系统。(3)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如桑基鱼塘以及蔗、果、蕉基鱼塘等。(4)相互促进的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如稻田养鱼、禽鱼蚌共生,稻鱼草共生,苇鱼禽共生等。(5)渔业立体养殖系统。如利用立体养殖的池塘中各种鱼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层),使上层鱼的粪便成为下层鱼的饵料。(6)多功能的污水自净工程系统。该系统是模拟微生物的解毒工艺过程,利用水葫芦地、细绿萍地、鱼蚌混养塘和水稻田等实行“三段净化、四步利用”,以达到对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效果。(7)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如利用沼气等工艺,将人、畜粪便变废为宝,循环利用。(8)多功能的农副工联合生态系统。如将单一的种植业转变为集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为一体的联合生产系统。

2 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挥农业的优势,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生态农业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农业景观开展生态农业旅游就可以同时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促进这两大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3 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大环境

目前,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在内的农业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这种清新、自然、绿色的旅游形式受到众多城市旅游者的欢迎。国家旅游局以及各省、地市的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农业旅游的大发展。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提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宣传口号,带动了农业旅游的发展。2004年7月,首批全国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产生,使全国各地兴起了发展农业旅游的高潮。2005年又评定出156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全国树立起了发展农业旅游的榜样。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旅游主题是“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在这种大力鼓励农业旅游发展的环境下,生态农业旅游将获得加快发展的重大机会。

观光农业概念篇3

1.1都市农业的概念与发展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空间地域范围内(含功能辐射区域)具有一定生态空间格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体现城乡融合、服务于城市功能的,具有多功能、高科技、高度产业化、市场化的生态农业系统[1]。它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既能为社会提供生产、生活物质,又能有效协调城市与自然、都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既能享受都市生活的各种便利,又能享受到回归自然的乐趣。同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地域范围更广,功能更丰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就开始对都市农业展开研究;德国最早在1919年就开创了“市民农园”的发展模式;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都市农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而美国在20世纪50、60年代正式提出都市农业这一概念[2]。到目前为止,都市农业在发达国家,从理论到实践都趋于成熟,已形成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都市农业产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我国上海市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发展都市农业,随后北京、深圳、广州等地也开展了都市农业的实践与探索,并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庄园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2都市农业的功能

都市型农业是一个具有复合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有三个:(1)生产功能。这是都市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具体表现在为都市生产和提供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要的农副产品,同时,还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农产品出口创汇(一般称之为创汇农业)。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还表现在技术上的创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上。一般来说,都市农业由于其拥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它代表了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先进水平,因此它是该区域农业技术的辐射源。同时,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实现区域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民增收[3]。(2)生态功能。都市农业自身具有“洁、净、美、绿”的特色,能减轻城市工业“三废”污染的危害,降低城市噪音,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都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幽静、清新的栖居环境。(3)生活功能。都市农业的生活功能包含社会文化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具体表现在都市农业通过开辟景观绿地、市民农园、花卉公园、农业教育园地等,为市民提供休闲观光娱乐园地,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让青少年接触农业文化,获取一些农业知识。

1.3都市农业的形态

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更丰富多样的形态。一般来说,都市农业的形态表现为:①设施农业——以环保、温室为主体的保护地栽培,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等的生产和培育;②观光农业——以森林绿地、花卉、特色农业栽培为主,辅之其它自然和人文景观等,构成综合型的旅游资源;③绿色农业——主要是指规模化生产的农业高科技开发区,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生产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④庄园农业——以大户承包的经营方式,成为专业化生产,综合经营的农业庄园;⑤市民农业——有市民参与或租赁耕种的某种农作物;⑥加工农业——以当地或周边地区的农作物产品为原料,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2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2.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ville)的概念产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4],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o.Yanitsky)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个理想城市模式,旨在建设一种理想的人类栖居环境。其目的是想通过技术和自然的融合,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也即是说,“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和最高目标,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式和高级阶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e.Howard)的“田园城市”,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在1930年布鲁塞尔展出的“光明城”规划中提出了“绿色城市”这个概念,到了20世纪70年代,全球环境危机的爆发导致环境保护运动愈演愈烈,在全世界掀起的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城市”、“绿色住宅”、“绿色建筑”等构想相继被提出,例如1977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马丘比丘》明确提出了建设适宜人居住的城市观。生态学开始被融入建筑学、城市规划中,以及后来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观念,直接形成了现代的“生态城市”思想。自20世纪80年代,尤尼斯基(o.Yanitsky)第一次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之后,生态城市建设真正开始走向实施阶段。

2.2生态城市的内涵

(1)从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本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即“天人合一”,这是生态城市的价值取向所在。

(2)从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经济追求效益,而不是粗放型增长经济。因此应充分采用可再生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化生产。

(3)从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应当从生态的角度来考虑和处理,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提高人们自觉的生态意识,建立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4)从城市学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结构合理、功能稳定,处于动态平衡中。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净化功能,具备自组织、自调节、自抑制的功能,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能实现物流、能流、信息流、生物流的高效利用,同时,保证了自然的演化过程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于其中,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

(5)从地域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的“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着本质区别。总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它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不是孤立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城市的外在表征和内在实质,同时也构成了我们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

3发展都市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的互动关系

从上面对都市农业和生态城市概念、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都包含着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生态”是两者的交叉点,发展生态城市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发展,而都市农业则完全包含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发展都市农业必将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而生态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都市农业的发展。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具体表现在:

3.1都市农业形成农业景观,是塑造生态城市特色和形象的重要手段

都市农业不但为城市提供美化绿化用的花卉苗种、观赏性的奇蔬异果,同时它的生产基地也成了市民的观光休闲地和绿色屏障。都市农业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强烈的表现了城市的现代气息,它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塑造城市的特色。例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迅速推进,农业用土地大量被占用,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为了阻止农业滑坡,在都市圈中保住这一基础产业,于是提出了建设多功能都市型农业的构想,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具有镶嵌模式的“绿色农业”[5],成为东京都一道亮丽的景观。新加坡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国以后,政府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倡导花园城市运动,有计划地推进城乡绿化和特色园林建设,并资助创建具有观光旅游特色的都市型农业体系,一举成为享誉世界的“花园城市”。此外,都市农业的存在,可以使城市的“热岛效应”变成“绿岛效应”。

3.2促进传统型农业经济向生态型农业经济转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如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绿化、通讯、文教、环保、医疗、宣传等。因此,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网络型高效持续的都市农业型的生态经济的转型,以生态产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促进城市及整个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3.3发展都市农业能有效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地

向外扩展,促进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障了整个区域和城市内部的生态空间通过在城市边缘、中心区以及控制区建成一些现代化的都市农业园区,完成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使之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同时也成为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在空间上保障了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看成是都市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绿色生态缓冲带。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

3.4发展都市农业可以促进实现城乡环境一体化

通过河流、农田林网等城市与周围的农业自然景观连为一体,实现城市和乡村互相融合。发展都市农业,也可以避免在城市中建设大型开放绿地需要占用额外的土地,将城市建设成为高效紧凑的可持续生态城市形态。

4发展都市农业、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议

我们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同时,提倡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但在发展都市农业和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时候,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必须协调好发展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这两者的关系。毕竟,都市农业是以生产为其首要功能,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搞好污水、废气等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同时合理布局各产业,例如,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畜牧业,在加强环保处理的同时,尽可能的安排在远郊区。

(2)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先抓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使都市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规范化、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发展和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观光农业概念篇4

关i词:观光农业;地域性;景观;文化

在社会不断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观光农业这一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农业观光园的建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条件下的产物,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得到了保障,就必然要求从精神方面得到满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对这方面进行研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人们渴望大自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就要求为人们提供这样一个场所,可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忙碌之余可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对农业观光园营造的过程中,其重要性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1观光农业园发展概况

在社会发展以及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农业观光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最早其是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随后传入我国以后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观光农业有法国教育农场以及家庭农园等,在美国也有观光农场以及市民农园等,在我国的台湾地区,这种兼具观光性质的农场是最早兴建起来的,并且逐渐在我国内地发展起来,因为人们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人们看准了这一商机,所以在很多地区逐渐兴盛了起来,政府部门也对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建设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人们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农业观光园的有效规划,这样是不利于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在当前的工作中,需要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应该从地域性的角度入手加强对农业观光园的设计,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朝着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真正的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娱乐场所。

纵观现阶段的发展,农业观光园在营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观赏性以及娱乐性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在观光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多元化的景观,不但具有休闲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需要在营造的过程中从地域性的角度出发,将原有的生态特点充分的展现出来,并且与娱乐的目标相互结合,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实际的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人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将二者相互分离。

其次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缺少生态性,这样就会对环境带来十分严重的破坏,对于农业观光园而言,这是一种生态旅游项目,所以应该将原有的自然景观最大化的保留下来,但是实际的工作中,设计人员大兴土木,破坏了原有生态的平衡,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就会造成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

此外,在地域性设计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园区看上去都是一样的,并不具有特色性,因为观光农业通常都是建立在自然景观基础上的,很多自然景观大致相同,在保持原有地域性特色的基础上就会显得雷同,因此无法突出特色性。

2观光农业园地域性景观设计

在对地域景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等,在对景观进行营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出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景观构成中又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在农业景观的构成中,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在乡村景观基础上的人文景观建设,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所以营造出的基本景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而在北方地区则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2.1选址到建设遵从场地环境

风景园林设计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适宜的景观要素构成多元化的景观空间,而景观空间的构成则要建立在场地环境的大背景基础上。法国著名景观设计大师高哈汝认为:“景观设计要遵循的三原则是,场地、场地、还是场地”。也就是说,风景园林师应遵循场地环境,考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状况、植被特征等各类自然要素,分析场地环境的差异性,依此构建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景观空间。

观光农业园的目的就是让游客有回归自然的返璞归真的感受,因此在选址和建设上更要遵从乡村景观的原貌,而不能肆意破坏,不可有过多工业化痕迹,因地制宜、因景布景,充分利用借景、框景等手法。发挥设计师敏锐观察力和对美的敏感度,把杂乱无序的自然景观布置成有序又和谐的亚自然景观。既保留了景观的原生态,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农业景观的艺术性得以表现。

2.2景观意境要与领土风景和谐交融

中国风景园林讲求意境美,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意境是传统园林造园之精髓,是借助具体有限的园林形象传达出深远微妙、耐人品味的情调氛围,使游赏者睹物会意、触景生情,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感受到无限丰富的意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取之不尽的素材,如植物配置、景的组合、人与景的情趣等,使所造之园更有诗情。景观设计是以展示地域整体景观特征为宗旨的领土整治行为。风景园林师应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场地、理解场地,掌握当地独特的景观要素和自然演替规律,从而营建与当地领土景观整体相和谐的局部景观意境。观光农业园在意境的营造上要讲求与乡土景观的融合。融入领土风景的景观设计作品不仅是整体性设计的要求,也是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的体现。其具体表现手法有“体物自然”、“托物言志”和“巧于因借”。

结束语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不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地域性景观的千差万别突出了民族个性,是值得我们研究和传承的。观光农业园作为新兴产业,在园区设计发展未规范化之前必须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吸收当地原有特色景观要素,做好地区保护,建设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观光农业景观。

参考文献

[1]周心琴.西方国家乡村景观研究新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3):85-90.

观光农业概念篇5

关键词:日本乡村旅游借鉴意义

0引言

与国外相比,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富裕农村,直到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才使得乡村旅游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呈现出“中短程旅游增多、自驾车旅游增多、自寻旅游景点者增多”的趋势。随着《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国民休闲纲要》等措施的出台,必将促进国民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可以预见,乡村旅游必将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诚然,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经验和盲目性建设等原因,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使我国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有必要学习、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先进的理念和措施。

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1],也是农业旅游的强国,“农家乐”旅游市场占据国内旅游总市场的50%左右。日本地少人多,人均农地面积较小,属小农经营的国家。我国农村的情况与日本非常相似,加之两国文化上的相似性,地域上的邻近性,因此,借鉴日本发展“农家乐”旅游的经验和做法,对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外延界定

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概念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Ruraltourism(乡村旅游)、Farmtourism(农家乐旅游)、Green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aretou-

rism(区域的旅游)等。尽管乡村旅游概念具有一定复合性,导致学界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基本上都认同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是乡村性,而这种根植于乡村世界的乡村性有别于城市特点[2]。

狭义的乡村旅游,即以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文化景观、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学习、考察、参与、娱乐、度假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及现代新型农业艺术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2]。这一定义包含了两层含义:即乡村旅游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

在日本,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从广义上讲,凡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旅游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绿色旅游。从狭义上将,绿色旅游主要指城市居民到充满“绿色”的地区(如农村、山区、渔村等)休闲度假的一种旅游行为。由于其旅游资源是以富有田园风光的农村地区为对象,所以又被称为乡村旅游,或农业(村)旅游[4]。

本文所讨论的乡村旅游指狭义范围,不包括生态旅游、山地旅游、森林公园等广义概念。

2日本乡村旅游的起因

2.1第一产业衰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青壮年外流,日本出现了农业生产降低,农业过疏化发展,农民收入急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地位日益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振兴乡村经济等目的,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引导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为主要途径,既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又可以保持、发展乡村和地方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形貌。

日本积极推进故乡游与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是一致的。以乡村旅游为引擎,在满足城市人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的同时,带动农村地方整体发展,以期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分化等社会问题,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永续发展。

2.2基于“本土化”回归的旅游需求

日本文化的“自生性”(原生性)休闲活动一直在民间进行着。特别是到了当代社会,日本文化出现了向“本土化”回归的一种趋势,这种文化趋势在日本国内旅游中表现地很充分。它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日本的乡村成了日本人民通过旅游的方式寻找和重现传统社会和文化的一个地方[3]。

在迅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日本城市居民产生了“故乡丧失”的感觉,他们意识到需要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才能恢复工作热情,因此也促进了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

2.3乡村精英的示范联动作用

乡村精英指的是在经济资源、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社会关系、社区威信、办事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与参与意识,并对当地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或推动作用的村民。日本上野县四贺村的现任村长,在当地蚕业和烟业失去竞争力,农民生活状况日益低下的情况下,利用废弃的桑园地等带领四贺村居民开发了逗留型市民休闲农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促使其他村民也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接待中来,从而实现了四贺村经济的复苏[4]。

3日本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

按照旅游对象和旅游方式分类,国外的乡村旅游主要有观光型旅游、休闲型旅游、乡村文化旅游三大类[5]。其中观光型旅游包括传统观光型和科技观光型;休闲型旅游包括休闲娱乐型、康体疗养型、自我发展型等。日本的乡村旅游主要有时令果园、专业农场、休闲农庄、乡村农园和农村公寓等类别[1],如下表所示:

3.1时令果园

果园经营者在果蔬成熟时节,定期向市民开放,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游客在时令果园里可以观赏、采摘果蔬,了解其生长、生产过程,在欣赏乡村景色的同时,又能收获劳作的乐趣。

3.2专业农场

将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与休闲旅游相融合,并依据不同农场的自然条件和农产品的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开发、经营,形成了各种独特的风格。专业农场又分为单一农产品为主构成的专业农场和集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和花卉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专业休闲农场。

3.3休闲农庄

是“农家乐”旅游的最佳度假住宿场所,是都市人群度假旅游的会馆。农庄经营者必须按照《酒店法》的规范进行经营管理,参加旅馆协会,每月定期接受行业协会的指导,由协会为其分派旅客。

3.4乡村农园

是针对城市儿童农知教育的体验性旅游。城市儿童利用假期到农村体验生活,可以学习乡土知识、生态知识,开展野外活动等。

3.5农村公寓

专为老人们提供疗养、保健、休闲等服务的乡村公寓。日本于1990年代初就进入了“老年社会”。这些老年人非常注重健康养生,喜欢通过接触大自然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加之他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退休金充裕,因此成为了农村公寓的重要客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乡村旅游项目多以休闲型旅游为主,旅游项目具有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表现形式新颖等特点。而我国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单一的观光农业产品为主,目前只停留在观赏、采摘表面,能让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很少,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的活动项目亟待加强。

4日本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1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

日本各级政府认为,在农村人力外流、农业生产萎缩、公害污染严重等不利情况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稳定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益,另一方面又可保护环境、满足消费者愿望。纵观日本的五个综合国土规划[4],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地区的策略也是逐渐明晰起来的。

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提出“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思想。目前,许多地方也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应制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将乡村旅游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细化乡村旅游在乡村地区复兴中的地位和发展途径。

4.2乡村旅游项目向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从日本乡村旅游类型可以看出,单纯的观光型旅游产品较少,融观光、体验、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型旅游方式占绝大部分。单就休闲型旅游又出现了休闲娱乐型、康体疗养型、自我发展型等多元化特征。针对每一细分类型,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旅游项目,避免了雷同性。比如,针对儿童休学旅行的“乡村农园”,针对老年人的“农村公寓”。我国的乡村旅游应当改变目前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目的地活动仅以等为主的单一性娱乐项目,积极开发能够让老人和小孩参与的乡村活动和娱乐项目。随着俱乐部、社团或者公司同事结伴出游趋势的加强,乡村旅游项目也应满足聚会、商务、会议等需求。

4.3乡村旅游从观光休闲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单一的乡村观光旅游难以吸引远程游客,也影响了游客重游率和停留时间。随着旅游者对旅游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观光游览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休闲度假、深度体验等需要日益凸显。2013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乡村旅游也应当顺应这一潮流,积极创新,强化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休闲度假功能,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4.4重视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

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乡村精英对我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中,应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与革新中,形成规模经济和联动效应。

此外,在“支援西部”“大学生下乡”等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人才深入农村工作,其中一部分还担任了村官。他们是乡村精英的培训者,也是后备军。应积极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指导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鸣,叶全良.构建城乡和谐的新型农业旅游发展路径之探讨——基于日本“农家乐”旅游的分析和启示[J].财贸经济,2009(1).

[2]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9).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4]徐克帅,朱海森.日本绿色旅游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8(6).

[5]国外乡村旅游类型[J].魅力中国2008(10).

观光农业概念篇6

关键词:农业旅游;研究综述;海南岛;启示

1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由于交通设施的完善,乡村的易达性,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的农业旅游地区。目前,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农业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20世纪70年代后,农业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大,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海岛,气候条件优越,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称,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这是海南发展农业旅游千载难逢的机遇,应充分发挥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的特殊优势,在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在全国先行一步,实施热带农业旅游精品建设战略。海南的农业旅游定名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在农业前面冠之“热带”,以彰显海南农业资源特色、旅游特色,区别于中国内地一般性农业旅游,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2农业旅游概念的研究

2.1西方学者对农业旅游的概念和特点的阐述

西方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认识也不尽相同。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并进一步认为“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中心和独特卖点”,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1]。HilcheyD(1993)则认为农业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域的旅游[2]。而edwardinskeep(1991)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有另外一些看法。他在《旅游规划——一种可持续的综合方法》一书中,将农业旅游(agro-tourism)、农庄旅游(Farm-tourism)、乡村旅游(Rural-tourism)等提法不加区分,相互替代[3]。据nilsson介绍,Deegan和Dineen(1997)也有类似的提法[4]。edwardinskeep则将对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称之为Villagetourism(乡村旅游)[4]。

BernardLane(1994)曾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5],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远不仅是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相反,由于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的旅游活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乡村旅游的形式不同;有些城市和景区旅游并不仅限于城市地区,也扩展到乡村;有些在乡村的旅游并不是乡村的,如主题公园和休闲宾馆;乡村地区本身就难以界定,不同的国家标准差异很大;城市和乡村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一个连续体;乡村地区本身也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中。因此对于乡村旅游的界定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认为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应具备以下特点,包括地域上选取位于乡村地区或城乡交界处;主要特色则应与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一般要突出具有当地的文化特点;规模:具有乡村性,无论是建筑群还是居民点都是小规模的。鉴于农业旅游的概念还不统一,说明我国对农业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采用农业旅游的广义的概念,即将乡村旅游、观光旅游和农业旅游视为一种旅游类型,以期在广阔的视野中对农业旅游进行梳理与发展研究。

2.2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2.2.1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如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买酒不一样。

2.2.2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公园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在公园里不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的观赏,同时也相应建有娱乐场所。

2.2.3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如在美国每年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数达到二千万人次。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徕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的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瓜果塑造”、“庄稼人艺术画”等乡间艺术也颇受游客青睐。最著名的作品是依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创作的20英亩的“庄稼画”——向日葵。10多英亩盛开的向日葵组成画中的葵花,蒺麻组成花瓶,大豆为台布,游人可以在飞机或附近高山上领略它的艺术魅力[6~9]。

3农业旅游的发展与农业旅游的可持续性研究

3.1农业旅游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

农业旅游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研究极为细致,涉及乡村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对当地居民的自豪感文化的认同性;增强对外文化交流,更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介入导致对当地文化传统的冲击,导致犯罪率上升;外来游客侵害当地人的私人生活空间等。这个领域的研究特别强调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公平和公正问题,即当地社区在承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应分享旅游带来的利益;乡村社区各阶层和团体都应从中受益。ChrisRyan将公平和公正、社区参与管理和分享权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称之为“新旅游”(newtourism)发展观[10]。

海南省少数民众重多,拥有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更要注重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本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旅游所得利益的收益均衡分配。

3.2农业旅游发展的管理和策略研究

在欧洲,政府十分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进行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开拓等。embacher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地区的农业旅游时,对其严密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Sharpley在研究塞浦路斯农业旅游发展时也指出,由于缺乏长期的财政支持、基本的交通和服务设施、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有效的管理机构,致使农业旅游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11]。由这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政府对从事农业旅游的社区居民不仅要在资金上给予补贴,政府还要在各项政策上予以优惠,在人力、技术上大力扶持,如在农业旅游基础设施上要给以财政支持,并协调优化各部门在支持农业旅游方面的举措,以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学者们强调,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策略,发展策略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适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区和背景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12]。例如Hummelbrunner等在研究奥地利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时对3种不同的乡村背景提出3种不同的发展策略。embacher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目的地的农业旅游的策略时,对其市场营销策略、投资策略、组织实施策略、培训策略等分别进行了阐述。Sharpley在研究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策略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保证较高的回报,因此,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计划时要进行投资——收益分析;由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专业培训和进行市场开拓,因此,应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进行指导;拓展客源组织的渠道,除旅行社包团外,更应着力发展散客旅游;他特别强调,由于发展乡村旅游对恢复乡村社会经济作用显著,政府制定长期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支持政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1]。

海南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热带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也是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全国人大赋予的地方立法权,这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策略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了最有力的客观条件。

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针对海南的特殊情况,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海南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在一定时期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给予专项补助(每年10亿元,共50亿元),在2010年至2014年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授信海南省农业厅180亿元,力挺海南现代农业;在投融资方面,赋予海南省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在土地方面,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试点;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实行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增加入境免签证国家,延长入境停留时间,支持海南在境外主要旅游客源地设立旅游推介分支机构等[13]。这些举措使海南

能够相对灵活、自主和大胆的制定具有海南特色的农业旅游发展策略,为了更好的发展海南热带农业旅游提供政策支持。

4[Jp4]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岛有发展热带农业休闲旅游的天然条件,是中国唯一一个具有热带资源的大省,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建立热带农作物的采摘基地,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3熟,菜满4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4.1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海南热带农业旅游仅限于景点观光和农家乐等单一形式,主要的旅游载体是占全省自然村的45%的文明生态村。旅游形式如农家乐,提供的多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为主的初级产品,特色不明显,内容雷同,农业文化内涵未能充分发掘。据海口琼山区加乐湖村一村干部反映,90%以上的游客都是白天游玩,晚上返回,过夜的游客少之又少,多数游客抱怨,到村里只能吃吃饭,看看风景,钓钓鱼,而没有任何其他好玩的项目,这样失去很多回头客[14]。同样作为旅游胜地的夏威夷,每年来此的游客,有65%都是回头客,成为不少美国家庭游客的固定目的地。而且国际旅游业界公认,超过80%的旅游利润来自“回头客”[15]。

4.2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

海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落后于内地,如许多通往农村的道路还只是单行道,极大地限制了当地旅游业市场的拓展。另外旅游业“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海南省的旅游市场风气有待整顿。前不久几家知名的媒体在海外搞国际旅游岛的民意调查,说影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三个因素:汽车载客服务态度不好大约占了27%,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占了21%,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硬件设施需要加强占16%[16]。

4.3热带农业旅游品牌的未成型

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挂牌在村镇旅游服务公司下开展经营活动,小打小闹,难成规模,加上大部分属无证经营,这样容易埋下消防安全、环保、卫生等隐患,不利于树立品牌。而在台湾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户占15%左右,只有极少数从事餐饮行业的是由农民一家一户单独经营,另外85%是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开办[17],这样更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旅游品牌。

5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海南热带农业旅游的启示

5.1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

农业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形式,它是一种农村人文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生活体验活动。它的发展需要具备农村人文与自然生态的地方氛围,需要周边农村居民共同意识,需要通过当地农村社区营造有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否则,一个具有乡土性、地方特色性的农业旅游将难以形成,乡村的生态性与体验性亦难以达到预期的层次。所以,要求海南地方政府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旅游的发展,鼓励发展以副业形态经营的农业旅游,积极支持农民组建农业旅游合作社和联合会,形成有利于融合当地各种潜在资源,有利于城乡文化交流的、具有地方氛围的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环境。

5.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2.1加强立法法律先行

国外发达国家为促进农业旅游规范发展,对申请开办旅游经营的个人或组织、经营规模大小、土地房屋租用、生态环保、安全规定等,均建立相关法律程序和规定。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后的一段时间,海南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是建设用地扩张最大的时期,以大量开发建设用地、消耗土地绿色空间的方式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资源前景不容小视,所以,要政府深化建设用地类的管理机制,特别强调对于作为农业休闲旅游的用地管理,鼓励利用原有建设用地、宅基地进行开发建设。对于临时的、短期的试营业阶段,可按照临时管理用地管理;对于长期使用,形成一定规模的,需办理相关手续;鼓励利用设施农业从事农业旅游活动[18]。

观光农业概念篇7

关键词:旅游综合体;产业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12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29-03

一、旅游业和旅游综合体的概念

(一)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其传统概念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吃、住、行、游、购、娱6个环节的综合行业。现代旅游产业其本质已经是旅游服务产业与文化、教育、会议会展、养老养生、医疗、体育、农业、房地产等产业交融渗透后的产业链、乃至产业群的概念。现代旅游产业链或产业群的物质空间载体一般为城市(城区或城郊)或独立于城市的风景区。

(二)旅游综合体的概念

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实际是由“城市综合体”概念延伸而来。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它是城市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因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聚集体,当人口聚集、用地紧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这个区域的核心部分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综合物业。

而旅游综合体,是指基于一定的旅游资源(包括人工打造的资源)和土地基础,以旅游、休闲、度假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旅游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或含度假)聚集区。作为聚集综合旅游功能的特定空间,旅游综合体是一个泛旅游产业聚集区,也是一个旅游经济系统,并有可能成为一个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通常一个旅游综合体亦应具备主题特色鲜明的品牌价值。旅游综合体是区域产业经济多元渗透,新业态聚集、整合、裂变,以及旅游消费模式升级(从单一观光旅游到综合休闲度假,旅游休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

二、旅游综合体助推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4种类型

依据城市或区域生长的不同阶段、不同特征,旅游综合体对其产业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亦有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4种类型:

1.特大城市及都市连绵区内旅游综合体

对于欲将跻身世界城市、国际城市的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或发展融合较为成熟的都市连绵区(如长三角的苏州—无锡—常州都市连绵区、珠三角的香港—深圳—广州都市连绵区),旅游综合体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单元、促进新业态的产生、进一步强化特大城市或都市连绵区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提升该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这方面最让万众瞩目的当属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以下简称“奥园”)赛后作为旅游休闲综合体的概念进行产业聚合转型的战略举措。奥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政公园,凡是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主会场周边都叫奥园。奥运会后,北京市政府及时提出,奥园要建成集会议会展、商务服务、旅游观光、文化演艺及体育休闲于一体的“高端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迄今,由奥园管委会整体协调,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中国科技馆、新奥集团(奥园中心区业主)、北辰洲际酒店、凯迪克格兰云天大酒店等9家业主单位联合多家优势资源共同创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家5a级景区的申报审批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若干家不同性质的业主单位各司其事、异彩纷呈,同时又在严格的5a级景区标准下,实现了园区服务功能、运行机制、管理水平的统一提升。入住奥园的重点企业凭借奥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基本都实现了资金流持平、无一亏损。由知名导演陆川执导的大型实景演出《鸟巢-吸引》、鸟巢版《图兰朵》、滚石30周年演唱会等大型演艺活动的创办标志着奥园在文化创意、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成功。随着中国工艺美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国学中心、国家美术馆三大部级文化设施的相继落户,奥运功能区将逐步成为北京乃至国家的重要文化品牌。奥园旅游休闲综合体,对于城市经济而言,激发了区域经济潜能的新一轮的释放;对于国内外游客,塑造了首都旅游的新地标;对于当地居民,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中央游憩区。目前北京正在创建世界城市,5a水准的奥园高端产业聚集区,是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与旅游综合体嫁接的杰作,亦为世界奥运场馆的后续利用创造了新的范式。

而常州春秋淹城、无锡灵山景区、杭州西湖景区、深圳华侨城、广州长隆欢乐世界、珠海海泉湾温泉度假区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旅游休闲综合体项目,都成为其所在都市连绵区的经济引爆点,增加了区域经济吸引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2.一般城市内旅游综合体

对于一般城市而言,旅游综合体是拓展新的城市空间、或老城区功能置换完成产业升级、创造新增长极的有效方式。这一类型可以甘肃省夏河县旅游综合体为例。夏河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甘青川三省结合地,是青藏高原通向内地的门户。夏河县拥有以拉卜楞寺为代表的辉煌灿烂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以及优质独特的藏民族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驰名中外,被誉为“世界藏学府,中国拉卜楞”。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省对藏区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夏河县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夏河县把实施以旅游业为主的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全县主攻产业的首位、并向支柱型产业转变。

但目前,夏河县城的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6要素中的吃、住、行、购、娱不配套,现有的饭店、宾馆到旅游旺季时满足不了游客需求,加之没有娱乐、文化创意、演艺等体验式产业产品,游客只花几小时游览完拉卜楞寺后就离开了,远没有释放出拉卜楞这一精神文化品牌所蕴含的巨大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和世界影响力。因此,如何在拉卜楞寺附近的老城区已没有多余用地空间的情况下,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藏传佛教文化精髓和藏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及相关文化产业建设,是夏河县重要的经济发展突破口。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夏河县规划将老城区拥挤的行政办公、城市商业金融、市民居住等功能向东迁移至城市新区,将老城区解放出来,作为拉卜楞寺控制区的延伸区域,和拉卜楞寺共同以“佛国净土”、“世界藏学府城”的概念构建旅游综合体(拉卜楞寺堪比藏传佛教界的哈佛、剑桥,老城区恰应是其学院的文化生活区),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演艺功能为导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为拉卜楞寺旅游接待、文化传承、相关产业聚合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精神文化朝拜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旅游综合体内,一切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消费、修习度假(哪怕喝一杯茶)、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的设计、业态选择都要体现藏传佛教哲学文化思想和藏民族文化风情对旅游者人生观、价值观、情感道德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在旅游综合体环境艺术设计上,亦应突出浓郁震撼心灵的文化符号氛围,如表现“佛域-佛遇,有形空间-无限缘起”的意境。

旅游综合体内规划的产业和业态包括:拉卜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含:拉卜楞文化艺术之家、他哇古街、夏河传统民族音乐舞蹈孵化中心、唐卡-堆绣-酥油花展示及体验苑、拉卜楞艺术品及藏传佛教祈福用品售卖园、珍宝博物馆、夏河藏族服饰及装饰品售卖园、藏医藏药馆、拉卜楞书店及图书馆),藏餐厅,特色主题客栈,拉卜楞文化休闲街,藏式风情酒馆,演艺厅及演艺广场,“天下无忧”夏河电影公园(《天下无贼》等影视剧均是在拉卜楞寺和夏河县拍摄),郭庄秘笈主题广场,插箭台主题广场,吉祥八宝放生广场等。除了实体项目,还策划了多种体验式消费产品和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

由此,旅游综合体成为了夏河新的经济增长极,夏河县亦成功的实现了老城区功能置换及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并通过其文化软实力和拉卜楞寺品牌的弘扬推广,创造出更加可观的综合价值。

3.乡村地区旅游综合体

对于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旅游综合体可以带动乡村地区就地城市化、缓解大城市压力。城市化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内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我国1950年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决定了我国城市化之路应是:一方面进一步建设大中小城市及城镇,另一方面促进乡村就地城市化。“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在乡村地区就地实现产业升级和农村人口再就业,既可以加快我国总体的城市化进程,又可以保证城市化质量,避免出现土地城市化速度超过人口城市化速度、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大城市却又无法充分得到市民待遇所造成的“伪城市化”等城市病。我国一直在探索就地城市化的方式和途径,例如上世纪80—90年代的苏南模式就是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数百万农民非农转移,“以工建镇”推动了就地城市化,从而吸引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旅游综合体这一概念和模式亦为乡村地区就地城市化提供了一个有效方式。我国的很多乡村地区,要么为生态屏障地区,要么是无资源开发优势又无人才聚集条件的欠发达地区,以发展旅游为引擎整合多种产业、借助旅游综合体这一载体,是该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升的突破口。三圣乡曾是成都郊区最穷的乡村之一,2004年起,根据区域红砂村农民传统种花的习俗,乡政府因势利导,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新型都市观光、休闲农业,三圣乡“五朵金花”旅游休闲综合体——“花香农居、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和江家菜地”由此声名鹊起。仅红砂村就引进了28家花卉龙头企业从事现代盆花生产,并分布有以美国维生花卉公司为代表的大型花卉企业30多家。目前三圣乡已经形成了以公司为龙头,以100多家种植大户为纽带,以3500户松散型农户为基础的“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花卉产业模式。此外三圣乡在村内建有四川唯一的大型鲜切花批发市场——高店子花木批发市场,主要经营各种鲜切花,辅以经营花卉包装辅材、花器、花肥、种子、园林机具等相关产品。在此产业基础之上,“五朵金花”充分挖掘梅、菊、荷等花文化内涵,形成特色各异,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各有所长的不同主题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如:红砂村以花卉种植为主,开展花卉观光、采摘体验、销售以及举办激情红砂之夜、家园园艺节旅游节庆活动,打造出一个活色生香的“花香农居”;江家堰村侧重于让游客参与乡村休闲体验,让游客亲自动手种菜,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体验农家生活,打造出一个返璞归真的“江家菜地”。2005—2006两年间,“五朵金花”旅游休闲综合体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不足2000元增长到目前的7306元。

4.风景区或风景小镇旅游综合体

对于独立于城市之外的风景区或风景小镇,旅游综合体是其突破传统观光游瓶颈的新出路。近年来我国众多风景区或风景小镇,开始逐步改变单一观光游和单一门票经济的经营模式,代之以场地共享、项目消费的方式,以及多元的产品、多元的业态服务来增加餐饮、住宿、养生休闲等旅游相关产业的附加值,谋求更大的经济回报。依托风景区或风景小镇形成旅游综合体,实际上是要实现休闲度假与旅游观光的互动依存,两者共赢发展。传统景区凭借其独具魅力的资源及市场优势,能够对市场产生强有力的号召力,但缺乏相应的休闲平台,无法留住游客,难以引导二次旅游消费。这时在风景区外部或风景小镇的内部搭建一个休闲平台,配置充足的休闲、度假、娱乐、玩赏项目,借助景区已有的环境氛围,形成特色的度假生活方式,引导出新的市场需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形成多日多次的体验式旅游消费,反过来又能促进景区观光旅游的持续繁荣。如张家界国际旅游商业综合体即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林峰、贾雅慧.“旅游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与旅游投资新时代[eB/oL].旅游运营网,,2012-01-19.

观光农业概念篇8

[关键词]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策略;旅游服务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将近8亿人在农村。在国际化日益提高的当今世界,任何资本都不可能无视中国农村这个人口比欧美总人口还多的、尚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最近几年,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旅游需求也渐趋旺盛,农民旅游已经是我国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1农民旅游市场的内涵

通常把农民旅游、农村旅游、农业旅游统称为“三农旅游”。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指出,农业旅游是一个产品概念,农村旅游是一个区域概念,农民旅游是一个市场概念。农民旅游意味着农民不仅是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和生产者,也应该是需求者和消费者。主要旅游类型包括:①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②离开本县,距离超过10千米的探亲访友;③宗教朝拜;④为集体或私营企业外出采购、洽谈商务、参加会议等;⑤外出参加有组织的文娱、体育和节庆活动;⑥半年以内的短期培训、学习或进修。

2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特点

2.1旅游目的以探亲访友、观光游览为主

2006年国家旅游局随机抽样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旅游者中,以探亲访友为目的的占61%,观光游览的占11.4%,休闲度假的占4.7%,商务的占3.5%,会议的占2.6%。其中以探亲访友和观光游览为目的外出的比例高达72.4%。河南、广东、浙江等省农调队的调查结果与此类似。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旅游者出游目的相对比较单一,以探亲访友、观光游览为主。由于大部分农村居民长期居住在农村,与外界缺乏接触,他们怀念亲情,也希望到大都市里看看现代城市风光和风情,因此其出游目的多以探亲访友和游览观光为主。

2.2出游者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

根据国家旅游年鉴资料,农村居民旅游人均消费近年来略有上升,扭转了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但仍未恢复到2001年下滑前的水平(其中2000年为226.6元,2001年为212.7元,2002年为209.1元,2003年为200.0元,2004年为210.2元,2005年为221.88元。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北京、上海、天津的农村居民旅游中有51.5%的游客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但从旅游消费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仍较低。2006年,我国城镇旅游居民人均消费达766.45元,而农村旅游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则为221.88元,不足城镇旅游居民消费的1/3。

同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根据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各项目所占比例是:交通消费34.6%,食宿消费32.9%,景区游览17.4%,娱乐购物4.3%,其他10.8%。其中基本旅游消费如住宿、交通、餐饮等支出比重为84.9%。非基本旅游消费如购物、娱乐等支出比重仅为4.3%,消费结构非常不合理。

2.3出游方式以自助为主,距离多为短途

根据中国国内旅游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大部分靠亲友或自行出游,散客占总出游人数的93.8%,只有6.2%的出游者是团体游客。旅游地点的选择以省内和一些著名大城市、著名景点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省内旅游消费相对较低,加上很多农村居民收入不高,到省外旅游消费相对较高。

从出游空间看,半径比较小,主要集中在省内。由于经济和交通条件的制约,目前农村居民旅游多以短途为主,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本省范围之内,如广东省农村居民外出过夜旅游中省内旅游占到92%。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对西安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实际调查也证实,来西安旅游的农村居民旅游者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

从对景点(区)的选择看,以大中城市、省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抽样调查,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农村居民对北京、上海等城市以及省内大中城市、著名风景名胜区具有强烈的偏好。这种情况可能与农村居民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关,这一点与城市居民热衷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从交通工具的选择看,坐飞机的很少,选择火车、长途汽车的居多,以散客为主。从出游的组织来看,随团的很少,以自主方式为主。由于农村居民旅游还没有引起旅游企业及相关经营者的足够重视,因此,在农村地区,旅游宣传还处于空白,旅游服务机构比较缺乏,农村居民旅游缺乏有效的组织。此外,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旅游目的地多样,以探亲访友为主的出游动机等也加大了组团的难度。

2.4出游者文化程度较高,年轻人较多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外出需求越强烈,旅游成行越容易。根据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统计数据,我国农村居民外出旅游者74%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达到18%。这说明,文化程度较高者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向往外边精彩的世界,愿意出去开眼界、长见识。此外,从年龄分布上看,我国农村居民出游者的主体部分是青壮年即年龄为25~65岁,其中青少年占10.82%,25~44岁占48.92%,45~65岁占30.3%,25~65岁者,合计占90.04%。

2.5出游时间较短,集中在农闲季节

从出游时间看,相对比较分散,但季节性明显。较之于城镇居民出游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和假期,农村居民出行时间的选择相对比较分散。另外从整体情况看,每年的春秋两季,是全国大部分农村的农忙季节,其他时间则为农闲期,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居民出游的总体规律。但随着农村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春秋两季的农忙时间在不断缩短和集中,相反,农闲期则不断延长。另外农村居民出游时间的分散性和季节性恰好与城镇居民互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旅游淡旺季差异。

3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

3.1刺激农民旅游消费需求

首先,最重要的是物质上的刺激,也就是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外出旅游的首要条件。农民收入不高一直是阻碍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农民旅游消费规模小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出台了诸如减免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对偏远山区增加财政拨款等措施,对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增强这些“输血功能”只是治标不治本。政府应该加强诸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工外出工作机会等“造血功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才能大大地刺激农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其次,精神上的刺激,也就是转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我国农民的传统消费观念严重遏制了一部分具有经济实力农民的旅游动机。要从思想上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只有从教育、电视媒体、与外界人员交流等过程中慢慢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传输信用消费、时尚消费等现代消费观念,从而引导农民进行旅游消费。

3.2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宣传促销

首先,旅游宣传促销应该突出重点,有选择性地进行。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下,农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能全面推进,旅游宣传促销更不能全面铺开。应该有选择性地在较富裕的近郊农村开展,突出重点区域和人群,增强他们的旅游意识,从而慢慢带动其他农村旅游市场,达到增强农民的“全民”旅游意识。其次,选择合适的宣传促销方式。开展农村旅游宣传促销,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应采取不同的宣传促销方式。比如,近郊富裕农村,这部分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很接近城镇居民,完全可以采取传统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但对于广大的一般农村,则广泛采用建筑物墙体广告较为适宜。此外,在旅游旺季时,还可以针对一些重点市场定期或不定期地下乡开展旅游促销活动。

3.3开发合适的农民旅游产品

我国农民旅游还处在初级阶段,针对这部分初级旅游市场,应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但是农村居民的旅游需求又不同于城镇居民,久居农村的农民他们向往大城市的繁华而不是山山水水,因此城市观光旅游产品将会是广大农民的首选。

除此之外,还应设计一些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农民的特殊需求,诸如,一是科普旅游产品,把农业科普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农民可以在休闲娱乐中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科普知识,既修身养性又能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一举两得,如参观现代农业园、参加农业展览会等;二是宗教朝拜旅游产品,我国农村居民信徒占相当大的比率,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我国农村都拥有大量的信徒,我国众多的宗教圣地对众多农民信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三是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旅游产品,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可利用一些晚辈孝敬长辈的心理,在农民工众多的城市设计一些适合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旅游产品,集探亲和健康疗养为一体;四是针对农村学生的教育旅游产品,农村教育条件较城市匮乏,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设计一些对农村学生发展有利的教育旅游产品,如参观博物馆或科技馆、革命圣地夏令营等。

3.4改善农村旅游服务

“服务乃旅游之本”,针对农民旅游市场显得更为重要。要开发好农村旅游市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适当的地点设立农民旅游门市部或报名点,方便农民报名;二是在农民进行旅游咨询时,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到热情、耐心地回答广大农民朋友的问题,而且要设身处地地为农民着想选择适当的旅游线路;三是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切不可因为他们来自农村而对他们抱着一种瞧不起和不理睬的态度,此时更应该给他们亲人般的关怀,尽量安排懂他们方言的导游,方便交流。

观光农业概念篇9

沟域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旅游新业态,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沟域旅游产品开发已成为带动区域旅游业及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沟域旅游资源丰富,将特色沟域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融为一体,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沟域旅游,有利于发展辽宁沟域内优势产业,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沟域旅游内涵分析

“沟域”一词最初被使用是描述藏区较封闭的社会经济生活,后被北京学者采用,2007年初北京怀柔区提出发展创意农业,建设沟域经济的崭新概念。随即“沟域旅游”的概念从“沟域经济”的研究中分离出来,2010年11月《中国旅游报》刊登了《北京房山南窖规划“沟域旅游经济”》一文,“沟域旅游”这一讲法逐渐流行,很多学者结合区域旅游及沟域经济的概念,对沟域旅游进行了概念界定,总结研究自然沟域经济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

沟域旅游有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由沟域经济衍生出来,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地域单元,依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是满足城市居民旅游观光、民俗欣赏、休闲度假需求的新型旅游业态。沟域旅游打破了原来的行政区划界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将在沟域内生活的农民作为发展旅游的主体,以建成沟域经济的产业带为发展目的,从而达到旅游业与沟域内以农业为主的产业互相促进发展,互利共荣。

二、辽宁沟域旅游发展概况

辽宁省沟域旅游资源丰富,已形成以自然风光旅游类型为主的集自然风光旅游、人文、民俗民情、都市农业发展等多种类型的区域化旅游。较为成熟的沟域旅游目的地包括大连冰峪沟,丹东大梨树、青山沟,本溪大石湖、抚顺天桥沟等。发展较快,客源市场丰厚,规模仅次于北京,年增长在30%至40%以上,从2013年起重点培育了20个省级沟域旅游示范区、300个特色旅游示范村,其中重点推介沟域旅游项目63个,投资额近2000亿元。与原有乡村旅游不同的是辽宁沟域旅游资源类别丰富,各区域的沟域旅游项目向纵深发展,逐渐从传统的自然风光旅游类型发展为集自然风光旅游类型、民俗文化展示类型、都市农业发展类型等多种类型互补共生,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从辐射面来看,沟域旅游覆盖了辽宁各地;从影响来看,沟域旅游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山区发展的转型。

三、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融资渠道少,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辽宁沟域旅游投资环境基础较薄弱,资金不足,资金来源主要靠市场主导,对社会投资吸引力不强。部分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跟不上客源的增长。存在沟域旅游开发融资困难。目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成为沟域旅游开发中最迫切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二)旅游产品体系不完善

辽宁沟域旅游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山区为主,主要景点与旅游产品的分布相对较为广泛,并不是非常集中。旅游产品开发主要以资源为导向,形成普遍开发的状况,不同沟域之间存在旅游资源的交叉和重合,影响沟域的整体开发。景区之间缺乏协调与联系,竞争多、协作少,没有在辽宁沟域旅游资源基础上发挥联合开发、综合开发的优势,从而导致产品类型重复,特色不明显。由于开发较初级,产品定位不够精准,还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休闲度假及体验类产品较少,参与性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旅游者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重游率低。

(三)规模小,品牌弱,效应差

由于现有景区、景点的开发主要由承包者组织,受开发观念、近期利益等因素影响,普遍处于初级开发,开发随意性较大,缺乏前瞻性,产品开发的起点低。一些沟域旅游产品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开发规模小,缺乏有代表性且带动效应强的沟域旅游品牌,不能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难以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

四、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一)注重品牌塑造,增加产品附加值

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开发要形成旅游地品牌的联动性和协同性,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产品的特点,强调旅游产品品牌与沟域旅游目的地相互依托、彼此互补。品牌效应会放大旅游产品的魅力,特色的、稳定的旅游品牌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品牌建设首先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及乡村文化相结合,为沟域旅游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其次要提高沟域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根据目标受众,确定特色核心旅游吸引物,加上信息和服务品牌宣传,扩大市场知名度,建立品牌形象。再次加大营销力度,根据沟域特色设计旅游标志和宣传口号,并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宣传推广。除了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外,还应通过举办产品交易会、旅游文化节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重要旅游展会,加强沟域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发挥东北高铁旅游合作、北方十省市交易会、京津冀旅游区域合作等合作机制的作用,强化宣传的渗透力,达到客源互动交流的目的。

(二)发挥自然优势,开发休闲生态旅游产品。

发展沟域旅游,生态环保是基础,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发挥原生态、朴素的文化环境,是沟域旅游发展的魅力。辽宁沟域旅游产品主要是依托当地现有自然资源,发挥自然优势,有效提升沟域内山、水、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休闲、绿色、生态的特色产品。将发展休闲旅游产品作为支撑,充实建设内容,融入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项目。通过自然特色景观、个性化的服务、不同的休闲内容吸引游客,提高重游率。

(三)发展具有辽宁特色的创意沟域旅游

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多样化,避免农家乐同质化竞争的模式。开发沟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开发,盲目修建。要合理规划,打造像北京的“一沟一特色”的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可规划建设多个包含高新技术、科普教育意义的具有经济、开放、观赏、参与性的且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观赏园及多个集吃、住、游、娱、行等多功能、开放型,且具有种养业特色的山野农业公园,深度开发具有辽宁特色的创意沟域旅游产品,有效提升沟域内山水自然资源价值和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力。

(四)合力统筹,错位发展

观光农业概念篇10

摘要:都市现代农业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且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走向。在了解都市现代农业的起源、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各大城市目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特点作出简要概述,提出天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策略。

 

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趋势;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5.006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中,都市现代农业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1]。都市现代农业在城市非农产业中抢占着部分生存空间,在充分发挥大中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集中优势的基础上,借助高新技术应用功能的多元化、经营的国际化、生产的智能化诸多趋势,都市现代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走向[2]。目前,都市现代农业在国内外几大城市初见发展,其中一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提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措施,这将极大地带动现代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都市现代农业起源与发展

“都市农业”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3]率先在《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之提出。二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部分国家的农业学者也随之开展了与都市农业相关的一些研究。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griffin等[4]也提出如“都市农业区域”、“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等与之相似的理念,直至1977年美国的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5]将“都市型农业”明确提出;而我国台湾也较早地将都市现代农业提出,20世纪70年代开始启动并大力发展[6]。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经济学家陆续系统研究了都市现代农业,而我国国内关于都市现代农业的学术研究开始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7]。经过近20年的发展,都市农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发展态势良好。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上海、北京等直辖市和济南、杭州等诸多省会城市均已拥有现代化都市所应具备的特征和功能[8]。与此同时,都市现代农业也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上海、北京、天津等大都市均提出农业新要求,并将“十一五”、“十二五”中与农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部署制定出台[9]。其中,天津很多学者对新阶段的都市现代农业做了进一步研究,这对理清都市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发展对策极为有利。

 

2都市现代农业的定义

近年来,各国学者从不同学术角度定义都市现代农业的概念,并不断完善都市现代农业概念的内涵,主要有:(1)都市现代农业是一个广义的与地域经济相关的概念,它包括涵盖在都市内部的零星小块状农田、庭院绿化与城市美化的绿地,也包括城乡结合地区范围内的邻近郊区的农业,还包括那些远郊乃至大都市经济圈内的为适应大都市市场需求而发展的农业;(2)都市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与地域经济相关的概念,随着科技、经济、社会进步而分阶段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3)都市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除动植物外,还可扩展到在产前、产中、产后共三个领域为农业发展提供全部服务的内容总和;(4)都市现代农业是一个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创汇、设施为一体的总概念,可集中反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5)都市现代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个农业大系统,依托于大都市又服务于大都市,以与城市统筹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依托,具备生产、娱乐、生态等多功能性,是知识、科技、资金密集的现代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10-13]。事实上,上述观点均从不同角度反映都市现代农业的形式、功能以及作用,进而深刻揭示都市现代农业的内涵。随后,都市现代农业的概念便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统一界定都市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综合诸多学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都市现代农业(urbanmodernagriculture,简称uma),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在大城市的周围与边缘地带或大中城市群间形成、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以大都市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高科技农业相关的园艺化、工厂化、设施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规模经营为条件,以城市生态保护、海外出口创汇、市民观光休闲为特色,最终形成融生产、生活、服务、观赏、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功能并存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目标是形成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

 

3国内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现代农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和东南亚等发达国家[14],随着社会后工业化发展的趋势,现代农业要日渐强化提供新鲜优质、绿色安全的农副产品的经济发展战略,强化文化、服务及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在世界各国中,以色列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最为显著突出,而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在四大直辖市和各大省会均有发展,其中上海、北京、广州和济南发展尤为迅速且鲜明特色、创新性强。

 

3.1以色列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以色列强调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倡导发展特色农业,现已寻觅到一条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在世界各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我国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上极具前瞻性和指导性,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与教训。现将以色列都市现代农业模式重点阐述如下[15]。

 

3.1.1经营组织模式基布茨(kibbutz)和莫沙夫(mashav)经营组织模式是以色列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其中,基布茨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有:一是包括土地的所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是包括其成员个人收入的所有收入全部归集体所有,除每月发给每个农民生活津贴、必需品外的剩余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是实行内部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每2年重新组建管理委员会,以便民主管理内部事务。与此同时,莫沙夫模式也有3点特征:一是土地和水资源归国家所有,但家庭个人拥有经营权;二是农户拥有其他生产资料及收入;三是集体统一提供教育、医疗、文化、产品供销等服务。

3.1.2经营模式农业生产的高度集约化是以色列都市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集中体现。一是土地高度集约化,即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再由国家分配给基布茨和莫沙夫中的各个家庭,土地禁止买卖;二是水资源利用高度集约化,以色列虽三面环海但淡水资源较匮乏,因此,污水处理再利用率非常高,经处理净化后的城市污水可用于农业灌溉,但主要利用以色列

都市现代农业发达的节水灌溉系统;三是生产组织高度集约化,主要表现在整个国家的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施行订单制生产,既拥有基布茨从生产到销售的统一组织,又拥有莫沙夫的农户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的组织模式,再将绝大部分的农副产品出口至欧美各国。

 

3.2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上海的都市现代农业明显呈现出以功能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现代科技、物质条件为支撑,以经营规模为条件,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经济、服务与生态等多功能新趋势,充分体现了复合功能的都市现代农业的新趋势和特点[16]。其中,上海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生态复合功能作用日趋重要。以水稻的生产模式为例,既能发挥稻米自给功能,同时又充分发挥湿地功能,而农业系统内的其他任何产业都无法取代。

 

此外,上海都市现代农业非常重视创新性发展。其中,以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及务农教育为主体的农业游玩项目,包括农业庄园、休闲农庄、主题农园、传统建筑等,目前已成为保存历史和传承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农村民间文化的一种绝佳形式。其中,上海鲜花港是都市农业复合功能的集中体现和典型案例。

 

3.3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北京的都市现代农业主要体现食品生产、生态屏障和服务都市三大功能[17]。随着都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服务功能更为重要,主要体现在:(1)修建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兴建公园及新增绿地等,以便能够为市民提供更舒适、完善的服务;(2)利用地理优势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为形式主体服务城市,如观光果园、垂钓乐园、森林公园、少儿农庄等;(3)“品牌化”服务,如平谷大桃、大兴西瓜、燕山板栗、房山蘑菇等;(4)主打文化创意牌,北京都市现代农业未来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热带水果如火龙果、枇杷、荔枝、番石榴等在北京成功种植[18]。

 

此外,北京还重视可持续发展都市现代农业[19]。首先,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至38%,且80%以上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以改善生态环境;第二,开发研制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大力倡导生物防治替代农药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进而减少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以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采取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以减少化肥使用量,进而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第四,综合开发农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传统燃料的使用量,降低废气排放量,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4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已从城郊型农业逐步发展转变为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高科技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目前,整体正从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品牌及物流体系建设、投融资机制等多方面共同推进[20]。主要发展特色在于开创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庄园经济”,类型主要有:观光农园,主要以生产、生态功能为主,同时提供农业观光服务,如森林公园、设施农业基地等;体验农园,主要以休闲功能力主,旅游者可参与农业劳务活动或租赁耕种一些土地,种植某种农作物,体验农民的生活,如市民农园、农户乐园等;科教农园,体现科技交流和教育功能,主要以农业技术学习和青少年教育为主,如农业技术园、高科技农艺观光园、青少年农科基地等;产品农园,以某种农业资源产品生产为主,游客可以采摘、品尝、购买农产品,如花卉园、果园、园艺园等;庄园农园,综合生产、观光、休闲、体验、教育等多种功能,其最大特点是实行社会多渠道、小规模融资,游客可购买庄园内的果林或园地。这种经济依靠土地的规模经营,通过开发商、投资者、经营者及农民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融资渠道多样化,使普通农村居民投资的可能性增大。“庄园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3.5济南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是农业和经济大省,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率先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具备明显优势,且在满足市民需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济南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成效显著,已形成一系列新格局,主要体现在:重质量求效益、重特色打品牌、重融合拓功能、重科技转方式、重统筹建机制,以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两型“农业”为基础,以农业品牌打造为重点,注重“三品”认证管理,强化科技和文化创意,形成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农业为核心的新模式[21]。

 

济南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速,目前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倡导理念如下:以基地园区建设为重点,走好农业产业区域聚集路子;以农业品牌打造为重点,走好农业高端高质高效的道路;以推广能力建设为重点,走好农业科技化支撑的道路;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走好拓展农业多功能化的道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走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将对部分大城市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4探讨天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天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要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和实现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目标的要求,依托本市的综合优势,加快农业发展形式转型,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基础装备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新型已培育农民发展农业,着力发展高效、绿色型都市现代农业,整体提高农业经济、服务和生态功能。这是天津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的必然选择。

4.1树立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目标

天津处于中国渤海沿线,拥有丰富的人文与社会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基地。同时,天津科技实力强、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化进程快,有基础、有条件依托其综合优势在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中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一圈两带”的沿海都市现代农业,即环城经济圈要重点培育农产品集散功能、整体带动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综合经济带要着力拓展沿海型都市现代农业的经济功能,重点发展精细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生产;滨海经济带要积极开拓海洋旅游产业、渔业繁殖产业、海产品加工产业及拓宽海产品市场,使其成为滨海魅力型都市现代农业。

 

4.2扬长避短发展可持续绿色生态的都市现代农业

天津的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均在不断的提高,天津的都市现代农业具有资金、技术、物质、市场等方面的全面综合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与城市休闲娱乐范围狭小的困扰,这就决定了天津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必须走可持续绿色生态道路。根据国内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天津市的资源条件,可开展海洋资源综合开发模式、以乡村自然景观旅游带动农业功能拓展的模式、农耕文化体验和乡野休闲模式、乡村文化景观开发带动模式、绿化产业模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模式;国际市场导向模式,最终得以推动天津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迈迸。通过建设可持续绿色生态农业,这既满足市民需求,又将进一步展现天津都市现代农业的经济、服

务与生态等集成性功能。

 

4.3健全农业产业,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首先,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基础上继续优化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如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和工业龙头企业、拓展生态农业旅游作为发展重点。其次,要加快推进制定并完善农副产品地方标准、保障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与操作规程要求的进程,推广生产标准化。再次,施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环节的全流程监控,强化对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产出和产后加工、包装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此外,还要加速执行农产品生产环境检验和产品质量检测,加强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优质安全农副产品、绿色有机食品等的认证。

 

4.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推广服务体系

响应号召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筹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中介服务组织。随后,依托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的人才资源优势,支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倡导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此外,还要逐步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改革,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进村入户的机制和措施,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中包括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普及农业机械装备等),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努力构筑集农技、农机、农资、农信为一体的村级为农综合服务体系。

 

4.5搭建农业重点项目工作服务平台

积极将农业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条件整合起来,搭建农业重点项目工作服务平台。此平台需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农委统筹协调、农机中心等相关涉农部门参与。平台不仅要有农业生产常识、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休闲场所介绍,还要搭建农牧渔产品售卖窗口,以便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或预定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速农副产品售卖速率。但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分别确定负责人、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同时工作任务要分配明确。

 

目前,农业已经由一个单一生产农副产品的原料性产业,逐步向既提供农副产品又同时具有生态产出,还能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及保存传统文化遗产等多方位功能化方向发展。若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充分发展好天津的都市现代农业,这势必将为天津居民提供安全、时令适宜的果蔬和粮食等,也将为天津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suhchong-hyuk.countryreport,republicofkorea[m].korea:uneconomicandsocialcommissionforasiaandthepacific(escap),2002:147.

 

[2]brylde.potentialproblemsandpolicyimplicationsforurbanagricultureindevelopingcounties[j].agricultureandhumanvalues,2003(20):79-86.

 

[3]青鹿四郎.农业经济地理[m].东京:农文协,1935:185.

[4]griffinpf,chathamrl.urbanimpactonagricultureinsantaclaracounty,california[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58,48(3):195-208.

 

[5]kerrja.agricultureandthecountryside[j].journalagricultureinnorthernireland,1978,53(7):193-195.

 

[6]吴同权.台湾优势农业的发展[eb/ol].(2013-02-10).http://wenku.baidu.com/view/69842024dd36a32d73758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