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十篇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十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3:27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1

一、方向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内在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首要特征是方向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内在统一。方向性表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具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旗帜鲜明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重大的思想和政治原则问题方面具有社会主义的坚定性。科学性表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在内容上的真理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真正做到以真理的力量说服人,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知识理论学习上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表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重视先进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行为的引导作用,切实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本身就具有方向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内在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就是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充分发挥精神动力的作用。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同时以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素养,就必然会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坚持方向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内在统一,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做到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1848年创立以来,之所以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地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发展。科学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已然被160多年的历史所证实,但是,在新的形势的背景下,仍然会面临新的挑战,并且要在实践中解答新的问题,从而使之进一步向前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要求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教育的内在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教育的内在统一的特征,表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该结合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以保证政治和思想道德的教育。一直以来,我们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这并不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只是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而没有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工作。正好相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建立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逐步达到的。在理解这一点时,必须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讲授的不是一般的专业和技能性知识,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高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大学生只是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忽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更不可能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育要明确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教育的内在统一特征,就是要防止只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忽视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片面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这一特征,表明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高能力和德育品质之间相统一的关系。其一,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表明他对前人直接或间接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认识程度,而能力一定程度上是掌握知识的应用水平。缺乏能力的知识只能被束之高阁,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缺乏知识的能力只是停留在低层次基础之上的能力。特别是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储备越扎实,能力层次也就越高。在实践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能力,才能加速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飞跃。其二,知识、能力和政治思想素质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实践看,一个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素养的高低与其本人的政治思想素养的高低不成正比,但会有制约关系。大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将直接影响其能力发展,也会影响其政治思想素质。反之,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也会直接影响他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包括了政治取向、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敬业精神等等具体的内容。这些对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在方向上、方法上和速度上有一定程度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总而言之,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大学生发展中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三方面。当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政治思想素质、实践能力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才能使大学生信仰和践行马克思主义。

三、大学生主动性、教师导向性和社会教育的内在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2

一、范畴的含义与特性

1.范畴的含义。范畴一般是指某一学科的最高概念或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相互关系和活动状况的概括反映和抽象表现。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范畴,如经济学中的价值、商品,政治学中的权力、人民,法学中的权利、义务,伦理学中的善、恶,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偶然性与必然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在所有学科范畴中,哲学范畴又是属于最基本、最普遍、可适用于任何事物的基本范畴。

一般认为,范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成果,又反过来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其中包括与范畴密切相连的概念。范畴与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两者的联系看,两者都是作为人们的认识工具和思维反映形式而存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2](p153)并且两者在形态上都主要以一定的符号(其中主要是词语)表现出来。从区别来看,两者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程度与范围有差别,范畴通常涵盖面更广,概括性更强,抽象性更高,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表征着同类事物中最大的分类或最宽泛领域的边界。而概念与范畴相比,反映了同类事物内部的分属关系或丰富具体的那些属性。我们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范畴称之为元概念,即它是最本质、最元初、不可再运用其他反映形式来定义它,但却可以运用它来定义其他概念的那样一些基本概念。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范畴是基本概念或也可称为大概念,而有些大、中概念也可以称为小范畴。

2.范畴的主要特性。范畴有一系列特性,这些特性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及研究,如已有学者指出了范畴具有的客观性、流动性、抽象性等;[3](p187—193)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性等,[4](p63—65)这些研究无疑有很大的启发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际上,特性有时候并不特指某种独立的属性,而是反映着某种关系,昭示着人们应该善于正确处理一些重大的普遍联系。在这样的视域下,我们试图阐述范畴的下列关系性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是: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等。

第一,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毫无疑问,范畴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于作为人脑反映客观外界的思维成果和认识工具,它所反映的内容总是客观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5](p72)具体来说,这种人脑所反映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人类及其活动,甚至包括人的精神活动,都具有客观性特征。这里讲到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内容具有客观性,大家很容易理解,但要说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认识与反映也具有客观性,可能就会有一定异议:怎么对主观性的东西进行反映的成果本身却具有了客观性的属性?其实,即便是对个体来说是属于自主活动的心理——精神现象,从表面看来似乎是属于主观性的东西,但它们一旦超越个体意识的领域而进入群体意识的界域,就具有客观性的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那样,主观精神主要是讲个人的精神,并且只是就个人的意识状态来讲的精神,这种精神还没有外化出来,进一步表现为社会的意识状态,转化为社会法律、社会道德、社会伦理、风俗、政治制度等,而客观精神主要指整个社会的意识状态,道德、风俗、国家制度等。这种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的状况,可以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找到大量的佐证。例如,在我们的社会中,20世纪60年代雷锋同志的思想认识、意志品质最初是通过他的主观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主观精神”现象,但后来他的思想得到社会确认并成为人们赞颂和传扬的对象时,这种主观精神就变成了客观精神,变成了社会客观存在的某种时代精神遗产,就可以受到人们的主观敬仰和主动传承。于是,对这一精神现象进行反映的相关概念或范畴自然也就具有了客观性的特征。因此,范畴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范畴作为人们的一种认识工具,它的使用状况也不可避免具有某种主观性。不难看到,作为思维产物与认识工具的范畴,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方式基本上是包括文字、词语与图形等所构成的一整套符号系统。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这些表达着客观内容的各种符号的选择和实际运用,常常带有主观的属性,即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同一内容的东西,也可能运用统一符号表征着不同的内容,仿佛人的姓名就是一个符号,生命过程中可能改名、假名、匿名、用笔名、用外文名等等,这种改动本身具有主观性,但永远改变不了其名虽多、其人不变的客观性。因此,范畴就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属性。当形式与内容相一致时,这种形式可以变得十分重要,但当形式仅仅成为一种纯粹外在的面具时,它的使用就可以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形式毕竟可以因人而异且丰富多彩,如人们可以称谓“雷锋精神”,也可以称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还可以称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尽管这些不同的词语所涵盖的内容有宽窄深浅之分,但其实质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范畴的主观性昭示我们需要注意范畴或概念使用的准确性与恰当性,但又不能太教条主义,要注意应变性。我们需要特别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致和价值偏好而随意设置一些概念或词语,并且将它们反复使用甚至不断移植到新的领域中复制运用,以期形成一种众说纷

纭的语境而使这些概念或语词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使用定势或约定俗成,从而成为研判新的活动样式或新事物的分类标准和鉴定模式,并且力图将这些状况变成既成事实。这种单凭人们的词语创造和词语操作就可以建构出新的概念甚至新的理论的“炒作”现象,正是人们需要特别警惕的对象之一,它是范畴的主观性被任意放大的一种表现。

第二,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一般来说,范畴作为某一学科反映某一独特研究对象或某一事物本质和活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具有鲜明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指某一范畴最起始时总是属于该学科所独有,并且只有这种范畴才能充分反映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作规律,也只有这种范畴能够标志着该学科的确立,甚至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范畴才使得人们有理由对该学科加以确认和赞同。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学科范畴又具有相对意义的普适性,即一定范畴不仅在某一学科领域中通行,而且可能被人们扩展或迁移到其他学科领域加以运用。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范畴不仅依然保持原来的词义,而且又在新的学科领域中获得了新的语义,这会使得这种范畴的普适范围不断扩大。如“公平竞争”最初出现在体育竞赛领域中,而如今则已扩展到人类活动的诸多领域;“社会化”最初是社会学的重要范畴,后来被运用到政治学领域,衍生出“政治社会化”的基本概念。还有一些学科的范畴,如哲学范畴,从起始阶段就具有广泛普适的属性,其超越一切学科领域的特征早已为人所共知。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学科的范畴会始终固守自己的“疆界”,不会轻易去反映或解释其他领域的事物本质或活动规律,同时也不会轻易被其他学科所移植运用,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会使人感到不伦不类。

第三,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作为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普遍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和思维工具,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即具有从无数的直接性、多样性、对立面双方又对立又统一的具象中概括、提炼和抽象出一定共同性与普遍性的属性。这种抽象最初的表现就是运用语言。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5](p181)在语言中,人们必须要用一定的范畴、概念等工具,但这些工具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的反映程度、抽象程度和概括事物的范围有相当的区别,它们并不处于同一思维层次和认识阶段,因此,范畴又被人根据其抽象性、概括性的程度不同而区分为基本范畴、重要范畴和具体范畴,或高层次范畴、中层次范畴和低层次范畴等。[3](p181—182)同时,真理从来就是具体的,它是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范畴和概念加以表达的,由于范畴就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表现形态、不同作用的概念构成的体系,具有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它也能够完成真理展开的内在要求和现实任务,真理的具体性与范畴的具体性是一致的。关于范畴又抽象又具体的思想,其实在亚里士多德身上已有体现,他所提出的十个范畴中,最根本的范畴就一个,即“实体”,其他九个范畴实际上都是从不同方面来说明或展开这个“实体”的,因此,相对而言,“实体”这一范畴最抽象,而其他范畴则比较具体,至于其他用来说明这九个范畴的更小的范畴,则表现得更具体。

第四,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范畴的涵盖性主要指一些学科的基本范畴之内涵。由于其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大而使其边界变得相对比较模糊,用现行话语来说就是范畴具有对质性的界定功能,而同一范畴不可能在量的界定上具有精确的功能体现。这种主要对事物范围、涉及领域及其质性判定的功能,反映出人们运用一定范畴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变化发展趋势的某种内在需求。同时又要看到,人们认识事物又有明确精准的需求,因此,范畴同时又需要具有精到性,它是指人们通过范畴能精确而细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廓清事物之间的种差,把握事物发展程度的一种特征。这也就是人们研判事物既需要有质的范畴,又需要有量的范畴的缘故。范畴的运用必须具有贴切与精准性,使人感到恰如其分,无过而无不及,才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为了达到这种目标,人们就会将一定数量的同类范畴建构成一个体系,它由一系列基本范畴、主要范畴、小范畴(即大概念)、小概念所组成。并且这种范畴体系成为一个等级系列。

范畴在形态上的表现究竟是单个的还是成对的,也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由于人们都是在比较鉴别的过程中认识事物,何况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矛盾,对这种矛盾状况的正确反映也需要至少有矛盾两方面的特征,所以范畴通常都表现为成对的形态。就哲学范畴来看,就有诸如物质与意识、偶然性与必然性,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真理与谬误等。也有一些学科的基本范畴从表面看似乎是单个的,如社会学领域中的“社会化”,但实际上“社会化”总是暗含着“个性化”的对立面,或者说社会化就是“去个性化”,社会化与个性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社会化这一范畴实际上就是反映着两者对立统一的无数复杂关系的一种认识成果与认识工具。

范畴究竟是主要出于对价值作出若干规定而逐步形成的,还是处于对经验进行描述而逐步形成的?这里实际上反映出范畴内部价值与事实两者的矛盾性。至于一个学科的范畴究竟是反映了这一学科所表征事物活动的基本规律,还是反映着学科的基本问题,还是两者兼而有之?都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范畴形成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过程,当然也不是纯自发而成的客观结果,而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考虑到以上特性,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时,必须遵守必要的规则,必须慎重周全。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主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它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活动的本质方面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关系特征的认识及其概括出来的成果,它们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属性、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性的工具。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并且概括愈加精确,结构也更加严密。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对于学科确立、学科建设、学科的社会声誉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范畴是学科的基石,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等方面。

1.范畴是学科的基石,并由此构成学科的理论硬核。

众所周知,任何理论、学说或学科都是建立在一套相应的范畴、概念体系和假设前提的基础之上,这种范畴、概念体系基本规定了研究的边界与空间,形成了研究的基本方式,规定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生成着与其他学科交流渗透的机制。而在这种范畴、概念体系中,必然存在着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范畴与核心范畴相统一的“基石”,我们且把它称之为基本范畴。说“基石”常常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如今盖高楼大厦都打基桩,那是一根根硕大并且可以连接的钢筋水泥柱,尽管打基桩也可以称谓打基础,但基桩本身不称为“基石”。而原先盖一两层模样的房子都没有打基桩的说法,而是都要在承重墙的下方挖好地基槽,然后选择大块的、坚硬的石头铺垫垒砌在地基槽的最底层,再依次垒砌中型石块和小石块,从而构成整个地基。这种处于最基础地位的最结实的众多大块石头,通常被称之为“基石”,它是房子的耸立之本。同样,一个学科要能够确立,也需要有若干个“基石”,也就是基本范畴。要看到,有时候基础的东西未必是核心的东西,核心的东西也未必是基础的东西。但范畴对于学科的重要性而言,应该既是基础的,又是核心的,两者是统一的。

基本范畴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石,而且应该存在由若干个基本范畴构成的理论硬核。理论“硬核”这一说法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出的,他主张用“科学研究纲领”作为标准来划分不同的理论体系,评价科学的进步。他所说的科学研究纲领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的理论体系。它由“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这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或者说,一个完整的或成熟的理论体系通常有三个特征:有一个公有的“硬核”,有一组保护硬核的“保护带”和引导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所谓硬核,是指不可证伪的理论或无法拒绝的公理,它一般由若干个最能反映这种理论体系特征的核心概念组成。这些硬核为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如果这些硬核受到反驳或否定,整个理论体系就受到反驳或否定。所谓保护带,是指一组附属性假说或假设,这些假说或假设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或经验证据来加以检验、证伪或拒绝。保护带的作用是保卫硬核不受经验事实的反驳或否定。保护带本身可以被修改、调整和替换。所谓反面启示法,简单说来就是在研究中“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的方法论规则。所谓正面启示法,则是“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道路”的方法论规则。[6](p66—73)

我们也可以将这种理论改换一种说法,即一个立得住脚的学科之理论体系,应该有三部分构成,即理论硬核、中层理论和表层理论。理论硬核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地位和起统摄作用;而中层理论则起连接理论硬核与表层理论的作用,它一方面对理论硬核起保护、辩护和具体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起支持、涵养、修补受到外部冲击而不断破损的表层理论的作用;表层理论则在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保护、调整、修复、更新等。三种成分有不同的特征,理论硬核基本是稳定不变的,是不容怀疑有时甚至是不可定义的。而中层理论则成为一种既有稳定又有变化的“缓释缓冲带”,过于抽象的理论硬核之内容经由它的诠释或转渡可以变得具体而明确,而外部实践对理论硬核所发起的质疑、否定与冲击则经由它的解释而得以和缓、化解或消退,同时,中层理论又会不断支撑、修复和调整受到外部环境强力冲击、经常处于破损状态的表层理论,让它们继续发挥具体化、世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解释、安慰、排解、说服、激励等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学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论硬核,这一学科的学术地位就难以真正确立。至于这一学科的理论硬核究竟由哪些基本范畴、概念所构成,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进展而逐步明确的过程。换言之,只有那些在社会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日益显示出强劲的解释力和渗透力,能够把一系列相关性概念融合成一个有序整体和理论框架,并且有助于促成人们形成社会常识或公理性认识的范畴与概念,才可能构成理论硬核,仿佛中国儒家学说中的“仁”被人们认为是这一学说的理论硬核一样。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中层理论与表层理论具体怎样区划,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2.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并且也可以成为分析研究对象和外部世界的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的理论表现方式,它通常形成一个体系,这种体系不仅是学科赖以自我表现的众多概念群的存在方式,而且成为一种解释研究对象与外部世界以及沟通外部联系的工具与方法。这种工具与方法集中表现为一种独到的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仿佛一张网,其中作为网结存在的范畴主要起着分析要素即尺度的作用。这种分析要素即尺度的首要任务是对实践对象进行定义,其次是对众多定义的对象进行分类或归类,再次是进行解释。对此可以总称之为“范畴化”。换言之,范畴本身仿佛一种度量衡所具有的标准,可以成为分类或归类的依据。范畴组合可多可少,可大可小,于是由此构成的分析框架也有所区别。

范畴构成的分析框架应该是一个严整的体系,它们实际上表征或反映着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因此范畴与范畴、范畴与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也是对客观事物内在、必然之关系的一种展开与显示。我们在主观上把它看做是有逻辑性,而主观感受上的有逻辑性与事物客观的规律性应该是一致的,这就达到了最高程度的主客观统一。分析框架所体现出来的严整性与其运作过程的逻辑严密性也应该是统一的。黑格尔在这方面的演示就是一个范例,仅以他在《精神现象学》中阐述一系列概念之间的演进关系之做法看,渗透其内在的方法、始终贯彻对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展示,尽管在体例上有稍许单调的三一体印象,但其逻辑的整体严密性还是令人赞叹。他的《精神现象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论证他的绝对精神,由此而展开一系列范畴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但实际上是关于人的最高的学问,是探究人的意识是如何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过程,也揭示了人类意识发展的历史,难怪恩格斯会称赞它,认为它“可以叫作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作人类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7](p219)如黑格尔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这么一个正—反—合的演变过程看做是主观精神的形成路径,而理性这一环节的展开又可以分成正—反—合这样的三一论,即由“观察的理性”(主要特征是被动性)转化成“实践的理性”(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再转化为“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主要表现为统一性)。而有了主观精神,它们主要是表现为个体的精神,它们的汇集、积淀慢慢就转化为社会的意识状态,转变成社会的风俗、道德、政治制度、国家制度等,这些就是他所说的客观精神。有了主观精神,又到了客观精神阶段,人的意识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进一步发展到两者的合题——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主要指美学(艺术)、宗教、哲学史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也应该发展成为一个严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其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和概念内涵的展开过程应该表现出相当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实际上就是对客观规律性的真切反映。当然我们需要看到,学科范畴体系的发育是一个过程,不同学科范畴体系的体量和发育程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其解释与分析外部事物的能量和功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例如,相对而言,一些传统老学科如哲学、历史、法学等学科的范畴体系就比较庞大,其发育程度也比较被人认可,而一些新兴学科的范畴体系就比较弱小,其社会认可度也会因平时缺乏沟通或者其他种种缘故而比较低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也是属于正在发展和扩大影响力的时期,它所产生的分析功能和社会解释能量的社会确认,还会有一个过程。但不管如何,如果一个学科的范畴体系不能正常地发挥其解释作用或说明作用的话,这一学科就难以走向成熟。

3.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它的固化也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方式。

学科范畴作为一个体系,总是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定的概念、词语等,加上其他副词,它们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组成了话语体系或叙述方式。这里所说的话语体系,主要指符号(包括了概念及词句、图形、字母等比较丰富的形态)、意义预设及其诠释,以及言说方式(主要指人们运用一定符号来诠释和分配意义的表达方式或叙述方式)等三个要素及其联系样式构成的形态。于是,我们不仅要看到范畴的分析作用,亦即研究作用,还需要认识范畴的表达作用或叙述作用,即我们这里所说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这样,由一连串大小范畴、大小概念为要素所组成的学科话语体系,成为分析与叙述相关事物变化发展规律性的必要工具。也就是说,一个学科不可能运用其他学科的一整套话语体系来揭示与阐明自己的研究对象,尽管一个学科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某些范畴来分析本学科研究的对象,那多半是在将其迁移到本学科话语体系整个语境中同化后才加以运用。因此,范畴必须增生出话语体系及其叙述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虚拟环境;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09-01

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一,是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现代社会,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的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环境。在众多的环境中,虚拟环境是最具代表性的新环境因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内涵

"虚拟"这一词是由中世纪苏格兰著名哲学家邓斯•司各特所创,最初与现实组成一对反义词,原意为潜在的。随着发展,后来又出现了虚拟环境这一词语。关于虚拟环境的讨论,最早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后来在他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阐述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认为虚拟环境是"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是'人性'和'环境'的杂交物"。由此可知李普曼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对应起来,认为虚拟环境是我们头脑中的景象,现实环境就是外部世界。

继李普曼提出虚拟环境概念后,学术界也对虚拟环境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对虚拟环境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以刘绍庭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在传播媒介大众化后由媒介营造的,与现实环境相对应又可能与现实环境脱节的人工化的环境"。另一种是以张耀灿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人们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场景和经验。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人们在这里将信息进行交流,用电子的方式表现物理的存在,也可表现那些可能和想像出来的世界"。显而易见,两种概念有所区别,前者的内涵大于后者,是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学者们在表述虚拟环境这一概念时,都集中在媒介这一个方面,只是媒介对象不同。由于构成虚拟环境的信息源很多,考虑到计算机网络在其中所占的分量和所居的位置最重,因此,本文侧重讨论由网络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即虚拟环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把现实生活移植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仿真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临场感觉的环境因素总和。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是指由计算机所形成网络空间中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特征

虚拟环境从形式到内容、特征都与现实环境有着质的区别。其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得以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效,当然这种影响既有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环境的复杂性、广泛性、动态性、可创性等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即虚拟性、隐匿性、渗透性、交互性等。虚拟性。虚拟环境具有虚拟性这一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也必然具有这一特征。虚拟性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空间之中。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在形成上,虚拟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环境;在机制上,虚拟环境是媒介重构结果;在内容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有距离。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思想政治教材不是纸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也不是实实在的人,一切东西都是经过计算机语言编制而成的符号,给人以假乱真的感觉。因而在这个环境中"一切都不具有现实环境中的实体性,也不具有外在的可触摸性可察觉到的时空位置与形态,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可重复性和实在性"。另一方面,在这个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在虚拟的情形下进行,不是面对面交往,而是间接的人机符号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目的虚拟性,更多的追求一种精神幻影,无法转换为现实的实践活动。

隐匿性。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环境中,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是面对面的交往,这样他们对现实环境的真实情况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中,具有明显的隐匿性。一方面,网络中的交往是人-机-人的模式,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中介的间接式交往,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中的隐性人。另一方面学生在网上可以利用注册代号、昵称、名片档来掩盖个人性别、年龄、职业、性格等真实信息,这样就可以在网络上畅所预言,发表自己的心声,进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被暴露,或受到惩罚的事情。这种人机符号交往模式,隐蔽了个人的真实身份,造成交往的真实性程度低,真假难辨、善恶难分。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极易扭曲人格,造成人格的两面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渗透性。这一特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有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舆论、图像、声音。当大学生与网络发生联系交流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思想政治要素的影响,循序渐进地渗透和内化,最后使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受到锻炼,人格得以完善。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因素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存在渗透与反渗透的矛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渗透性特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网络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规范网络环境,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交互性。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介,与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介相比,它们都是单方面的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传递由工作人员处理好的信息,而网络环境却不同,具有鲜明的互动性特征。其一是人机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可以根据已经设置好的电脑程序进行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比如网络测试。其二是互联网中进行的人际互动。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网上交流与讨论。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广泛的人际交往的互动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刘绍庭.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月刊),2006(10)

[3]王东方、肖永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及其建设[J].教育探索,2010(08)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4

【关键词】前喻文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递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着眼人类文化传递规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理论,将人类文化史分为了“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三个阶段:“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前喻文化”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基础构件,反映了信息相对封闭、文化变化缓慢的社会环境中,以“全面复制过去”为主要导向的文化传递模式。

军队作为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其政治上的严肃性、纪律上的严格性、等级上的森严性决定了其由上而下的主要文化传递方向,是典型的“前喻文化”传递模式;由于作战任务需要,其信息相对闭塞的内环境也使得军队内部满足“前喻文化”社会形成的条件。受“前喻文化”的影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前喻文化”特征。

一、主导性特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前提之一,确保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沿着“前喻文化”自上而下方向的顺向社会化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反映社会发展本质和一定阶级根本利益要求的活动,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明确地体现着人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价值理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具有极为鲜明的意识形态主导性。这种主导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目标、功能、主体、内容等维度反映并执行着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崇尚,没有主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如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难以理解。

古往今来,统治阶级无一例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无产阶级军队的“专利”,尽管说法和称呼不同,但世界上的一切军队,包括中国古代的军队和近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军队,都要通过其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统一思想。而作为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思想(即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作为中心环节,它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其性质任务决定了它要服从服务于阶级统治的要求,通过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论证和辩护,使教育对象产生自愿服从的阶级认同。

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也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人民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中明确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4]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以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目的,通过灌输和引导实现对官兵思想的掌控,因而必然也必须占有明确的主导地位。

二、规范性特征

“前喻文化”得以保持必须有赖于一定的规范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国家、政党或政治集团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实现既定政治目标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实质上也是一种规范调控行为,它使人们的思想行为统一于统治阶级的精神意志。一方面,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威性决定了它的强制性特点,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不可撼动的权威,坚决不容颠覆和亵渎,因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着法律法规、条令条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是合教育规律与合人的目的性的统一,人的完善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所归,需要一定的干预和规范以使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在军队条令条例和社会道德体系的框架内形成和发展。总的来说,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就体现在:通过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形式,形成符合国情、党情、军情的我军特有的道德要求和纪律规范,从而把官兵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党的绝对领导、符合军队全面建设的正确方向上来。

三、经验性特征

“前喻文化”以全面复制过去为导向,在经验传统的传承上具有稳定的优势,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注重光荣传统的挖掘、发扬和继承。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我党我军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始终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等来教育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宣传、教育、鼓动和引导,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献身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为实现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奋斗。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不断得到积累和总结,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又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逐渐确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针、原则、内容、方法以及作风多和制度,并形成了许优良的传统,成为我党我军强大的政治优势和传家宝。因此,我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鲜明的经验传承性特点,十分注重承前启后,注重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统一,创新发展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四、工具性特征

“前喻文化”得以保持的基本条件就是人们缺少思考、缺乏主体意识,因而在其作用下,人们循规蹈矩的重复着生活和工作,从没想过去改变,人在一定程度上类似“机械的人”“功能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武装,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争力量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对外抵抗或实施侵略、对内巩固政权的主要暴力工具,因而军队本身首先就具有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表达的途径之一,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实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军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社会职业的特殊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角色定位。军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军人塑造符合军队特有精神文化和使命任务需求的军人职业人格,是一条意识形态的“生产线”。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队塑造军人人格、统一思想的主要手段,具有两大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个体,即对军人个体的功能,就是通过教育解决官兵在立身做人方面遇到的问题,引导官兵妥善处理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的矛盾,保持思想顺畅和心理健康,使官兵的蕴藏潜能得到充分开掘,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另一方面是社会,即对军队组织的功能,就是通过教育引导使部队保持正确政治方向,通过激发、鼓励使部队产生精神动力,通过教育使军队组织成员思想行为趋于一致并形成良好的内部关系,从而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保证军队有效履行职能使命。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6.

[2]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现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05(7):10.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7:5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社会制约性;周期性;延展性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其中一个重要经验是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近年来,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的研究文章层出不穷,它们既有对创新实然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创新应然的理论探索。这些文章从不同视角与不同层面反映或表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创新状况与相应的理论创新要求。但我们也从这些研究中隐约可见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理论视点不够多样,理论视界不够开阔,大量的研究都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体制与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问题上,不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且低水平重复,其中更有一些文章连话语表述都毫无新意,以至给人们留下了“创新研究”即将沦为一种时髦的“话语筐”的感觉。在这方面,有关创新的基础性问题研究特别薄弱,有关创新的制约因素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涉及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教育政策、社会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状况等外部条件,以及社会需求、社会问题刺激、主体创新的内驱力等内部条件。本文一时无法对这些复杂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只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表现和创新的特征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同样,以上思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道理。

一、关于创新的一般表现

关于创新的层次。人们在总体上已认识到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而这种自主创新又主要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层次。

关于创新的类型。随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化和创新探索的不断进展,人们将创新从内容上逐渐区分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并且这种不断界分的状况还将继续。

实际上,有关创新的层次与类型是紧密结合的,即一方面,每种创新层次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创新类型,如原始创新中存在着理论的原始创新,也存在着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始创新。另一方面,每种创新类型中也包含着创新层次的多样性,即理论创新可以表现为理论原始创新、理论集成创新和对有关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同样,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创新层次。值得指出的是,人们一时无法对何种类型或何种层次的创新进行简单绝对的价值判断,但从经验层面的理解看,人们通常比较看重原始创新,因为它充分表征着主体的自主性、创造力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竞争力和主动性。在创新类型方面,由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因此人们很难将某种类型的创新与其他类型的创新简单类比,更不可能作出非此即彼的评价和选择。相对而言,理论创新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创新层次与创新类型的结合也可以理解为创新体系的建构。

实际上,人们对创新的理解还在于将其作为一个过程看待,即从理论、技术、制度、管理等雏形或基本理念的提出,到具体应用实施,又到结果评估验证等,都是某种具体创新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存在着创新的机会,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有开端才有创新。也就是说,如果可以将创新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或主要环节的话,那么创新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和任何环节。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我们不妨可以将创新体系理解为理论内容创新体系、理论传播创新体系和理论应用创新体系三大方面。理论内容创新体系主要表现为理论的生产、新形态加工、理论组合等。这里所谓的“理论的生产”主要指组织或个人所提出的观点是前无古人、完全原创性的,即原始创新。这方面的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在大量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众多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领导者经过集体努力、运用聪明才智反复总结凝练而成的。这种理论创新的表现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政党组织提出的新理论,也可能是个体所发表的新见解。它可能是一个理论体系,也可能是一个理论观点,更可能是灵光闪现的思想火花,但这种思想火花却有助于他人归纳提炼出新理论。一般而言,平常个体在理论方面的原始创新常常是比较细微的,而各行各业的领袖和精英的理论创新则比较显著,这是由于领袖与精英善于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善于对前人与众人的思想进行概括、凝练和总结,并且拥有大局观的缘故。所谓“新形态加工”是指人们对新理论的叙述方式或表现形态进行重新加工,如将深奥的哲学道理通俗化,或将学术言语有效地转化为生活话语,或将理论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等等。所谓“理论组合”是指人们对若干新理论进行组合,使之成为某种理论体系,它是一个“集成创新”的过程,也可能是一种对某些新理论雏形进行细化理解并拓展其内涵后产生的新理论,属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类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创新方面,大量表现为这类创新,如将其他学科的一些新理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通过学科渗透与科际组合,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理论内容方面的创新作更广义的理解,即存在着提出新观点、运用新资料、采用新方法、转换新视角等几个主要方面。所谓“提出新观点”即如上所说;“运用新资料”是指发现或揭示了前人没有使用过的资料来论证某些理论观点,使其更有说服力和增加理论涵盖面;“采用新方法”可以属于方法类创新,但由于它直接关系到“提出新观点”,所以我们将它归类于此;“转换新视角”是指通过变换理论分析视角或层面,得出新的结论,达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理论传播体系主要包括传递、扩散与分享理论的若干环节及过程所构成的系统,有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技术等内涵。它们在形态上也可以表现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三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大量表现在第三领域。承当这种理论传播体系创新的主体是学校、部队、机关等。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充任着重要角色。

理论应用体系主要指运用新理论创造性地结合实际去教育培养社会成员,使之发展出具有新理论所指向(或要求)的精神世界、较高技能、最新知识等综合素质。理论传播的最终目的必须充分体现在应用体系之上。这方面的应用状况的考量比较复杂,因为它至少涉及两方面的情景,一是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对理论的应用状况,是墨守成规的机械式套用,还是创造性地运用,显然是一条应用连续谱上的两个极端,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多种状况的应用事态,而考量这种实际事态的创新程度显然不是一桩轻易的事,更不能仅仅凭自诩来判定创新,自然也不能仅仅根据过程来判定,而只能根据过程与应用结果的合目的性的统一来作为基本的衡量要素。二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创造性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及其行为后效究竟如何,成为考量理论应用创新的另一要素。这方面的复杂性更为突出。

以上三大体系既有相对的独立的意义,更多是相互作用与渗透的关系。一般说来,理论内容创新是核心,它制约着理论传播创新与理论应用创新,但理论传播创新和理论应用创新也会反作用于理论内容创新,即传播某种理论过程中可能由于编码的需要而对理论表述方式有所调整,也可能由于受传者的经验与理解力缘故而需要对理论内容本身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增进理论的感召力与解释力;还可能由于传播遭到较大的障碍而需要对理论本身作出调整修正,等等。总之,三者大量表现为一个统一体,即在对理论内容进行创新的同时,创新也

同时表现在传播与应用方面。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三者的分离状况,即在理论创新的同时,理论传播与理论应用方面却创新不够,或者是仅仅对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仅仅满足于“新瓶装旧酒”的形式转变,等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有其社会共性与高校个性相结合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

1、创新的社会制约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作用的一部分,它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总体要求,而社会意识形态的运作,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形势的需求。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表现为社会整体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动因是指社会需求引发创新、社会问题诊治刺激创新、社会危机凸现倒逼创新、社会比较激励创新等等。

关于社会需求引发创新,是指满足社会需要是创新的内在动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现有关系与需要决定的。”[1](p439)同时,这种社会需求永远不会停止,它作为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之一,总是表现出如下的状况,即:“由于人类本性的发展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p223)这种大量存在并不断涌现和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成为激发人们不断创新以满足层出不穷之需要的不竭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也是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变化发展看,原先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不为人们所重视,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适应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需要,相应的教育要求与内容逐步提出并实施普及。这可以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原先思想政治教育善于运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这可以归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传播方式方面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关于社会问题诊治刺激创新,是指由于解决某类问题的迫切需要而强力刺激某方面的探索与创造冲动。它实际上也是社会需要的表现,两者的区分仅仅在于前者属于一般性社会需求,而后者属于问题凸现、针对性较强的需求。如上所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源于适应国家需要、学校发展需求,以及广大教育员工丰富的发展需求等,即要注意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但这仅仅是一个十分笼统的说法,仔细区分的话,可以将社会需要类分出国家需要、政党需要、民族发展需要、群体发展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等等。这些不同社会主体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但也存在着非一致性。于是适应这些不同主体的社会需要就会面临着一系列困境。解决这些需求冲突及由此引发的矛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动力。原先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作为管理和规范学生的活动样式,主要满足党与国家的需要,而对学生的需要满足则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出现一定逆反心理与政治冷漠情绪。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体制创新方面也迈出了许多新的步伐,如增设许多学生事务部门,由管理学生更多转化成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曾经在中国的高校是一个盲区,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这个问题由提出到引起普遍关注,再到今天的高度重视,其中从内容到形式各方面都有不少创新,包括原创。

关于社会危机凸现倒逼创新,是指为了解决应急性的特殊需要而引发的创新。这些年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文精神凋敝、价值观迷乱和人们的信仰危机,这些问题又产生出一些次生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些次生危机的主要表现是教育实效性不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建设、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方面推动改革创新,已取得令人欣喜的初步成效。

关于社会比较激励创新,主要指通过比较、解读与分析国(境)内外有关社会意识形态运作、信息传播、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隐蔽课程设置等理论与实务运作的经验教训,寻找和明确改进我们工作的思路和着力方面,激发出相应改革创新的动机。

2.创新的周期性。从一般的经验来看,创新是人们的一定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刻的表现,而能量积累总是需要一定的时期和条件。同时,个体还存在着创造力衰竭的现象,这一经验在个体身上表现得比较充分,但有时在群体与组织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集体无意识”可以看作是对这种经验的一种不太直接的描述。尽管个体之间的创新特征可能大相径庭,而群体或组织的创新与个体的创新更不能简单相类比,但我们不能忽视群体和组织也可能存在着创新的周期性问题。我们在此扼要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周期性,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它不得不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这种周期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二是导致这种周期性的原因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仅仅从创新视角审视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不妨具体划分成几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的创新有不同的内容与特征表现。第一阶段:1979—1988年,这一阶段大概又可分成两个小阶段。第一小阶段是1979—1984年,这是一个侧重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建立新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活动秩序的时段;第二小阶段是1984—1988年阶段,这是一个富有激情和理论想象力的时段。在第二小阶段,整个社会在发展方面的指导思想日趋明确,因此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决定,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扩大高校办学自问题等;并且注意运用高度政治智慧排解与超越“左”与右两大方面思潮的纷争,提出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有不少理论内容、传播方式和应用体系方面的创新,如提出开设思想品德课,深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组织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

第二阶段:1989—1992年。这一阶段的总体创新是不多的。但我们又不能从没有创新表现等于没有创新准备的理解出发去认识问题。窃以为,创新与维旧历来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如果说创新是必要的话,那么在一定时期维旧也是必须的。仿佛“温故而知新”一样,维系优秀的传统,也是在为新的创新铺垫基础和提供元素。再说在表现形态上似乎是“新”的东西,其实未必一定是创新,而维旧的成分未必一定没有新意,人们平时所说的“推陈出新”也就是这个道理。为了防止人们大量发生自吹自擂现象,防止“自诩式”创新的恣意蔓延,我们可能也要考虑像真理标准讨论一样,建立创新衡量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实践标准,即实践结果及其效用程度是衡量是否创新的唯一标准。如果说这一阶段存在着创新的话,则主要表现在应用体系方面,特别是在解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方面有不少努力。我们可以通俗地将这类创新看作是一种老树发新芽的过程。这一时段创新的另一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了新进展,即在巩固提高已有建设成果基础上,全面开展专业建设,形成学科群。随着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点和硕士点的院校不断增加,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培养等多方面的进展,学科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在教材编写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第三阶段:1992—2004年,是蕴涵新发展机会的阶段,其中快速发展又与不平衡状态交相间杂。在这一相对比较长的社会时段中,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新主张与新举措,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新方案(1998年),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贯彻和落实中央精神的进程中,通过理论教育途径与方式方面以及应用方面进行创新,开创了许多诸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工作等新形式。并且在应用理论方面进行了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如坚持将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和进学生头脑(即习惯所称谓的“三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传导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即坚持2+1教育模式),提高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注意吸取借鉴其他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如借鉴美学方面的接受理论、传播学方面的大众传播理论、心理学方面的学习理论、社会学方面的社会调查方法、群体研究方法、管理学方面的激励理论和组织学方面的群体动力理论等。随着我国学者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核解读的深入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与理论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与应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元素,并且注意从具体品质到文化精神、从思想内涵到思维方式的不断提升与拓展。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在应用体系创新方面是全方位的。

第四阶段:2004年以来。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面临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存的有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开端以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16号文件为标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呈现全方位的综合创新之态势。从目前已经显现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是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丰富化,从原先以工作为本逐步转变到以人为本,这将有一个过程,但起端已很良好。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人们对大学生的认识也逐步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变得多样化、丰富化与复杂化。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开展开始摆脱模式化单一化影响,各地各高校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与高校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唯书唯上。这种状况是形成创新态势的重要契机。再次,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者还是理论研究者,都注意在工作和研究中不断拓展理论视界和增强问题意识。在这种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研究范式正面临着转型,这种范式转型主要有两大动力,一是解决社会转型所产生的新问题的迫切需要,二是一大批新世纪以来培养和毕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军充实到本学科的教学科研第一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一线,这批学科发展的生力军的基本特征是富有探索精神和学术研究冲势,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改变不良现存的意念,有相当理论基础和较开阔的理论视界,有比较开放的心态和兼收并蓄的能力。因此可以断言,在他们身上蕴含的创造力会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

至于说到这种周期性的表现,不能简单用时间的视域所能表征,并且精确到多少年一个周期的程度。如果从创新体系的三大方面的分类看,创新特别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随时都在不断地出现。但如果从综合创新的角度看,这种创新则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既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创新大格局的制约,又受到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的制约,因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不是一个常量,有人可能是早发,有人可能是后发。从代际交替和代际接续的状况看,这种综合创新可能表现为20余年左右的周期。笔者在这里十分看重年轻一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表现,无非也有这样的意思。

3.创新的多样性和创新的延展性。如上所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丰富多彩的,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创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表现。这种创新的多样性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准作不同的归类。除了本文开头所说明的层次、类型等分类外,还可根据创新主体分个体创新和集体创新,根据创新的影响力分成本义性创新和延展性创新等等。本文比较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性创新。这里所谓的延展性创新是指某种创新具有巨大联动效能、从而带动其他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发生及进展,这种创新通常居于创新活动链的高端或创新活动系统的中心。至于这种延展性创新的表现,可以体现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各方面。正如马克思当年在分析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时,曾经认为“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资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的关系”。[3](p286)也可以说,资产阶级创造出资本运作方式,这种资本运作方式又衍生出许多新的东西,不仅有剩余劳动,有严格纪律、致富欲望、普遍的勤劳、节约劳动时间以及普遍财产等,而且创造出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同样道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延展性创新,其联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如20余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除了自身能量的不断增生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正产生越来越明显的推进作用,而实务工作的进展又反过来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在工作理念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不断探索,注意将教育规范与充分满足学生的成才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产生了一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理论和教育方式,如这些年来所提出的生活德育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等。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的创新从总体上看还比较缺乏,需要引起重视,应通过体制保障、政策引导、规则宽容等多方面的努力予以提倡和推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6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特征;教育对策

Researchoncharacteristicofthoughtpost90sundergraduatesunderthevisualfieldofuniversit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abstract:post90sundergraduatesrefertothenewgenerationChineseundergraduateswhowerebornbetween1990and1999.Since21thcentaurymoreandmorepost90sundergraduateswereadmittedinandbecameanimportantroleinnowadayscollege,whosevalueorientation,thinkingpatternandideaoflivingareabsolutelydifferentfromformerundergraduates,andbringsaboutnewproblemandchallengeforuniversit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Underthecircumstance,it’sanewtasktoresearchcharacteristicofthoughtanddriveforwardtheuniversit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ellforalluniversityeducationalworker.

Keywords:post90sundergraduat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characteristicofthought,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90后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年代,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在政治信仰理念、生活价值理念和自身定位理念方面,都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新特征,而且均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一)政治信仰理念

1、热爱祖国,政治参与意识强。

90后大学生往往具有饱满的爱国热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较高,能主动通过新闻、网络、报纸等主流媒体了解国内外新闻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对于国家发行和出版的记录宣传片、刊物和杂志,都能主动保持关注。在各类大型的社会活动中,也能经常看到90后学生的身影。

2、信仰不够坚定

由于生活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转型期,网络信息时代下各种不同社会媒体百家齐放、观点不一,加上自身价值观和心智还不够成熟,部分90后大学生对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的社会主流认识产生了怀疑,并时常感到一些迷茫,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正确引领。

(二)生活价值理念

1、理想远大,积极向上

一是90后大学生往往具有较为明晰的目标,富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和乐观的态度。90后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沉重的年代,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使他们的价值观趋于更加务实,表现出功利性较强,更加重视与现实利益的结合。[]因此,他们往往入学开始起,就对大学生活做出了理性、明确的规划,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完善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二是90后大学生渴望追求成功,勇于表现自我,特别期望通过各种场合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并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因此,他们经常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学术科技竞赛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校园学生自治组织和活动中,他们的身影也十分活跃。

2、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年代,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新事物,接受新观点。他们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及时了解社会新动向和新观念,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

3、急于求成,缺乏耐性,依赖性强

一是90后大学生往往缺乏“十年磨一剑”和“慢工出细活”的耐心,寄希望于一步登天。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抗挫折能力不足,在面对困难时就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二是尽管90后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获取海量的知识,但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网络,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到网上聊天、逛论坛和玩网络游戏中,很容易受到一些网络低俗文化的影响。

(三)自身定位理念

1、富有强烈的个性和自主意识

90后大学生生活年代的社会整体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以及父辈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受文化教育程度都较为优越,他们往往从小受到各种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自信,个性相对张扬。同时,90后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更习惯于独立思考问题,不会盲从既存的社会观念和经验。因此,他们往往会坚信自己的观点,并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2、自我意识和逆反心理过强

90后大学生往往存在着强烈的本我主义,注重和追求自我,容易忽略旁人的感受。同时,由于90后大学生在生活中受到过多的关爱,生活各方面均受到长辈的约束,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对社会叛逆的一面。一旦需要他们独立面对和处理问题时,便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二、90后大学思想特征的成因探析

90后大学生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的冲击、高度普及的网络的影响、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是造就了90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的共同原因。

(一)社会背景因素

90后大学生成长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国间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存,不同文明和思想相互碰撞,使得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同时,在改革开放30余年,改革成效正日益显著,市场经济已建立起来的今天,我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模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变,这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

此外,随着互联网等信息媒体的高度普及,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文化空间,享受着快捷、便利的信息渠道。然而,由于监管技术尚不完善,网络上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并存,其中一些较为低俗和草根的文化也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环境下,90后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金钱至上、拜金主义和享乐至上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其信仰、追求和观念也随着发生变化,逐渐抛弃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对个性解放和个人主义的过度追求。

(二)教育环境因素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的改革期,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的培养重点。然而,教育改革的工程硕大,高考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状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重视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的弊病依旧存在,导致90后大学生在心理素质、理想信念追求等方面接受的教育仍显不足,使得他们心里十分脆弱,很容易产生挫折感。

(三)家庭因素

90后大学生的父母普遍接受过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家长制和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逐步淡化,对子女的教育以民主和言传身教为主,更加注重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然而,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三代人的溺爱中,享受着“小皇帝”般的物质生活,其心理健康状况却很少有人问津。再加之他们缺乏兄弟姐们的关爱,容易形成比较自我的性格。[周国莉.从“90后”的心理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消费导刊.2009,(1).]在这种宽松式家庭教育和传统式溺爱的共同作用下,90后大学生往往既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又兼具个人本我主义,形成了复杂的心理和思想特征。

三、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教育目标和观念

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党的十七大文件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90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作用。对90后大学生,应当多关爱体贴,多耐心引导,少急躁批评,使其深刻感受到高校的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要坚持立足实际。朱熹曾说:“夫子教人,因此施教”。要遵循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深刻了解学生普遍关系的社会热点问题,丰富教育内容。由于90后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应当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于自我主义意识较浓的学生,要多引导他们树立集体主义意识,学会与人相处;对于挫折感和失落感较强,一旦遭遇挫折便很容易沉沦的学生,应当多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叛逆心和自尊心强的学生,要多以心交心,以朋友的身份多关心学生、多沟通交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房。

(二)打造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体系

1、完善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课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面向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具有参与性高、受众面广的特点,能有效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和升华道德品质。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念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同时,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应当立足于90后大学生普遍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实际情况,多使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观看教学宣传片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起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加生动活泼,也能够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高校在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应当有意识地从两个方面培养90后大学生: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要依托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多组织活动;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和能力,要在活动细节中多融入团队配合的细节,通过活动来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配合意识。

(三)打造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又能关爱学生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开展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首先,要提高自身修为,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正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出众的才华和高尚品行,都是吸引个性鲜明、注重自我、善于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90后大学生的重要因素。辅导员不仅要做到关爱学生、感染学生,更应当加强学习、提高修养,用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政治觉悟、宽厚的为人处世、渊博的学术造诣去引领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其次,要注重细节,在实际生活中关心学生。学生事无小事,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往往隐藏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在生活中真正贴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所闻所思所想,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再次,要善于观察,做好心理疏导。90后大学生往往有着自尊心强、不愿意接受批评的特点。对于有心理问题隐患的90后大学生,一是要多交心谈心,以真心、诚心和爱心博得学生的接纳,做到亦师亦友,便于90后大学生心甘情愿接受建议。二是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正面引导,并结合自己人生经历以及相关心理学知识来沟通,特别是对于挫败感和失落感强的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打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成绩和问题,既增强自信心,也克服不足之处,从根本上树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最后,要与时俱进,多使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如QQ、微博、人人网、飞信等,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习惯。

(四)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系机制

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项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大学生家庭教育是指,作为教育资源的家长,在子女就读大学期间,积极配合学校立意未来,放眼社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意识无意识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叶立群.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高校应当主动与90后大学生家长联系建立畅通的联系沟通机制,及时向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现状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具体形式如举办座谈会、建立网络博客和论坛、发送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等。同时,高校也多与90后大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便于因材施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隋丽丽,张艳.“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高教论坛,2010(5).

[2]高桂云,孙义兰.注重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J].社科纵横,2008(12).

[3]周国莉.从“90后”的心理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消费导刊.2009,(1).

[4]林伯海,李金红,宋刚.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8,(3).

[5]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7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宋杨(1982-),女,天津人,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馆员;张涛(1982-),男,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讲师。(河北唐山06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网络文化视域下引导大学生群体主流思想舆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30316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93-02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文化也相伴而生,其影响大学生群体舆论的作用机制逐渐形成。一般来讲,网络文化是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一切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是人们使用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及其一切相关产物。大学生群体网络文化的基本状态和传播特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厘清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大学生网络文化特征,分析其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个体自主表达思想观点的主要工具,借助对该群体网络文化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文化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扩大覆盖面,进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分布领域。

其次,有利于促进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分析,还有助于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氛围,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最后,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素质,构建合格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系统研究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网络文化存在和传播特点,可以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手段保障。促使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全面了解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交流习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与机制,确保教育者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二、大学生网络文化基本特征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验证,从网络的一般特点出发,结合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的具体情况,全面总结了目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世界性和开放性

网络自诞生以来就具备了世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大学生使用网络也符合网络本身先天的这一特点。具体而言,大学生网络使用没有国界的限制,虽然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只登陆和浏览中文网站,但是快捷迅速的信息传递和转换已经使得中外文网站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实现了同步更新,国家的界限已经在网络世界当中变得非常模糊;开放性也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虽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网络的监管,能够部分控制网络信息,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大学生网络的封闭性只是相对的,而开放性具有绝对意义。

2.交互性和隐蔽性

交互性是网络交流的集中表现,也是网络舆论产生的基本方式,大学生乐于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其交互性的认同,也就是说利用网络实现交流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隐蔽性是建立在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基础之上的,数字化的身份以及各种无须实名注册的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得大学生出于规避风险和消除表达顾虑的原因而选择虚假的身份参与网络表达,造成了这一特定群体网络文化的隐蔽性特征。①

3.创造性和异化性

由于大学生网络的无限丰富性和海量信息,任何个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信息,并且在愿意的前提下建立与志同道合的人的交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拓展,为激发个体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成就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创造性特征;异化性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网络事物之中的状态,也就是事物在网络中走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倾向,具体到大学生来说,比如纯粹愤青式的发泄、对网络负面信息的恶意传播和过度追求自由而引发的不负责任的言论等等。

4.平等性和虚拟性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当中,基于平等的技术条件和信息流动水平(对于个体大学生而言,信息流促成了同样的类似于海平面的“信息平面”,也是同样能力的主体使用网络的相同准入门槛),造成了实质上的优于现实世界当中的平等状态;虚拟性是网络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对于大学生网络文化来讲,由于青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网络的虚拟性所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青年大学生网络文化中虚拟性的特点对这个特定群体的影响更加深远。

5.大众性和自由性

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大众性是指学生群体和非学生群体网民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叠在一起,影响彼此并按照时间维度互相转化的动态过程,同时,大众性也可以理解为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对整个网民群体的文化辐射作用;自由性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能够比较自由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能够约束青年人网络参与活动的硬性手段和条条框框几乎没有,出于自己个性和爱好的网络参与与表达是其主要的实现形式。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从网络文化概念出发,理顺大学生网络文化特征的具体内容,以网络文化特征为探讨角度,论证研究主要观点,分析网络文化视域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网络文化定义,能够囊括全部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文化特征,并全面分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1.立足世界性和开放性特征,探讨加强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方式

网络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文化的地区差异,为文化无国界交流创造了条件,同时网络没有任何准入设置,具有完全开放特点,因此,完成舆论引导一定要建立专门机构并培养具有较强素质和执行能力的人才队伍。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就是要建立一支能够全天候、全方位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队伍。

2.立互性和隐蔽性特征,探讨加强校园主流媒体建设的途径

交互性是形成网络舆论的先决条件,也是舆论传播的基本方式,隐蔽性导致个体的身份角色隐藏,道德约束力下降和“愤青”情绪膨胀等,因此,实现舆论引导必须依靠主流媒体发出的权威信息,使之能够快速占领舆论阵地,实现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体制化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权威信息的被认可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也可以认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有效性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讲,校园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能力。

3.立足创造性和异化性,探讨加强重点事件和敏感信息的深度供给

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全方位交流提升了创造力水平,而这又恰恰是造成异化的主要原因,人们常常用双刃剑来形容网络文化的创造性和异化性特征的极端发展状态,因此,保障正常的舆论引导就要通过鼓励积极的创造性和避免极端的异化性来完成,深度信息供给能帮助大学生建立高度的自主理性判断能力,增强其对消极舆论的“免疫能力”,通过主体对重点信息逐步的了解,确立起对现行体制的深度认同,进而营造大学生群体的良性舆论环境。建立并不断完善良性舆论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功能。

4.立足平等性和虚拟性,探讨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具体步骤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社会人社会身份的隐没,学生网民个体在技术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几乎实现了完全的平等参与和表达,网络空间的虚化、网络行为的虚拟和网络身份的虚拟构成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和法律建设规范平等的网络主体的权利义务,把主体的平等权控制在不能侵害其他主体权利的范围之内,同时防止虚拟性带来的责任缺失,通过规范大学生网民的行为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通过法律的手段和方式,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秩序,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进行网络参与,逐步强化平等性地位并消除虚拟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5.立足大众性和自由性特征,探讨培养大学生网民责任意识与合格的“网络公民”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网民不分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外部条件,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不受约束、“为所欲为”,当然网络文化的自由性并非没有边界,但是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缺少纪律和规则的约束,因此,要想对其舆论导向进行控制,同时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要寻求培养网民责任意识的方法,将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内化到学生的上网行为之中,最终培养出能够完全自觉履行网络责任、义务,依法依规行使网络权利的“网络公民”,通过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注释:

①通过我们的调查,当前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倾向于更多的使用同学群体共同使用的“熟人网络”的趋势,但是也没有完全取代带有隐蔽性的虚假身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真实和虚假身份共同存在是其网络参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魏潾.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特征路径

[作者简介]王雷(1975-),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电力大学学工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吉林吉林13201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41-02

2004年8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010年8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理论研讨会中的与会专家认为,“要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以科学的理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命题,对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道路理论,使之尽早并顺利跨入科学化轨道无疑意义重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科学内涵

(一)“科学”与“化”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概念并非首见,但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化”作为整体一并提出,并探索其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共生点与整合点,却仍处于探索之中。笔者拟由“科学”一词入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暂作如下看法:“科学”(名词),是指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化”于古汉语中意为“用教育感化改变人生”,如“夫君子所过者化”。现在汉语中,“化”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②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化”即为将某一事物转变为科学的性质或状态,即人们能普遍、自觉地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即“科学”)去认识、行动并有所作为(即“化”)。

(二)“科学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将“科学化”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要从“生情”(高校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特性)出发,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充分认识其内在的固有规律(即“科学”)努力按事实的本来面目和发展规律办事(即“科学化”),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它重在一系列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的运用,努力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启迪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以达到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创新型伟大国家的重大战略目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结合高校现实的形势政策及教育教学规律,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发展规律,并使教育者自觉地按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鲜明特征

(一)规律性

1.“规律”之解。“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③所谓规律,即“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④其中,规律的客观性、重复性、必然性、可知性与可用性显而易见并不可否认的。“规律作为任何学科追寻的根本目标,必须在科学研究和理论思维中处于中心地位。”⑤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的客观规律以及大的客观规律下人们思想变化的小的客观规律,使其具有完备的理论系统与切实显著的实践效果。

2.解之有道。以哲学方法透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规律就是要探索这种(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固有的、可知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可用的并支配着整个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联系,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⑥找出其内在而非外在、本质而非表象、固有而非附加的规律,与实践结合,形成该事物的科学化模式。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⑦这个根本,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因为“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⑧继而“把他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主要的矛盾”⑨,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⑩因此,在认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进而将主要矛盾切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次要方面,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提纲挈领地解决问题,预知其发展方向、主动符合与顺应发展,趋利避害,防微杜渐,更科学、有力地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按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运行,真正做到可防、可测、可调、可控。

(二)导向性

1.“导”与“向”。“导向”即使事物向某个方向发展,“向”于“导”先,即先预期,后行为。故要先定(即“向”)出科学化的理想目标及预期向往状态,再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工作细节引入其中(即“导”)。这一目标与理想状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发展方向和指路灯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所追求的发展蓝图和宏伟理想。若无此“灯塔”,“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11这种导向指向未来,即回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应当如何”(即“向”)而非“目前如何”,以及如何达到“如何”的最佳状态与最高境界(即“导”),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即“向”永远大于“现”)。此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走向,意义深远意大。

2.何以为“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项内容中的根本指导地位。毋庸置疑基于当前国情,在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导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按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运行。

(三)制度性

1.“制”些“度”。“制”即“拟订、规定”12;“度”即“章程;行为准则”13。“制度安排或工作规则形成了社会秩序,并使用它运转和生存。”14因此,“制”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度”,是十分必要的:其一,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导航器,使其明确方向;其二,可作为反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与效果的晴雨表,使其可监可控;其三,可作为鞭策、激励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催化剂,使其加速前进。

2.“制”明确之“度”。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尺度难以量化且效果难以衡量,因此,以科学的方法制定明确的评判标准,界定与衡量研究生思想政治科学化的效果最为必要。为此要先调查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与需要,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在明确各人员的职责与要求的情况下,细化评价原则,科学设计评价等级。可通过如下方式或如下方式的综合方式评价:自评与学生述评相结合、调查问卷与座谈会议相结合,逐项打分,且各部分所赋予的分值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注重实效,避免僵硬的评价尺度,从而建立健全的考评机制,并将其作为提职晋级的重要条件和考评指标之一,避免评价制度流于形式或不公正,防止利用职务优势为自身谋取各种利益,优化评价环境,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

科学的指导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然理论前提,因此,切实加强高校队伍的思想理论认识水平的必然性不言而喻。对于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设,马克思主义以其完整的科学体系、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二选择。具体说来,要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引方向、保驾护航,并以此为依托构建完备的教育理论体系框架。具体做法如下:

1.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素养。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先行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提升思想理论素质,使其摆脱“经验型”的工作方法,清醒而自觉地以坚实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逐步成为专业性人才,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和方法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2.更新基本理论理程内容,使其颇具时代性、趣味性、实用性。时代性,即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宏观上要紧贴时代步伐,顺应历史潮流,微观上要关注新闻时事、评论动态,如“中国经济责任论”等;趣味性则主要考虑目前大学生入学年龄偏小及“90后”的性格共同点的因素,提倡此类课程可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趣味地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乐趣;实用性主要指理论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需要,以立足社会为出发点,以坦诚务实的态度为学生服务,以避免大学生将其视为“无用之物”而仅作为应付考试的具备内容。

3.拓宽各种渠道加强理论建设。公共课学习只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主要途径,为避免单一性与片面性,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教育者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贴近现实生活,如走访就业市场、调研心理健康、统计经济数据、实地风气考察等,让他们觉得思想政治其实与他们的就业、生活、修养息息相关,显示出思想政治的力量,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回归。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系统的体制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循的系统工作,因此,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必然要明确各系统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的关系并适当协调各要素间的关系及运行轨迹,使在人为可控的范围内避免盲目性,良性运行,稳步发展。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系统构成要素。即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境要素、制度保障、队伍建设等。

2.明确系统运行规律。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洞悉各层次与部分之间及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和运行模式,如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交互作用、理论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等。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组织水平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15,组织水平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性质和方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点处理好组织队伍的科学素养及职能发挥两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科学理论水平及运用其理论的水平与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强,常常需要面对具体、独特的实际问题,烦琐、细致且针对性强。那么,能够将高超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解决具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培养一支高理论、高能力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与新方法的专家型队伍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2.优化工作队伍和组织职能的发挥。组织职能发挥状态良好得益于高超的理论功底,更得益于工作方法的科学与完善。枯燥的行政说教与粗暴的行政处罚显然已不适应当前的情势需要,要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将服务的理念深植于每个教育者心中,使受教育者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这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育德与育人功能的最好诠释。

[注释]

①焦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理论研讨会召开[n].中国教育报,2010-08-07.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87.

③.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0-171.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4.

⑤张澎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48.

⑥.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1.

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⑧.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⑨.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11(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56.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38.

14(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55.

15.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方勇.孟子·尽心上[m].上海:中华书局,2010.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9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然特征学生特点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59-02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当前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生产对职业学校实用型人才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年来社会企业普遍反映,现今的高职学生对待工作大多眼高手低,纪律散漫,责任心不强,意志薄弱,很多人无法适应岗位工作要求,迫切希望高职学校能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教育。而相形之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则不容乐观。目前,由于各类高职学校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照搬普通本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此外,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班主任、科任教师、辅导员)由于肩负成为“双师型”教师和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双重任务,对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的涵养和提升、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探索、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研究等方面是乏力的。这也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随着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高职学生思想越来越多样复杂,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面临更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开展的起点和基础。要探讨研究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首先要对高职学生这一教育对象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特点进行正确的认识、分析。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按照我国职业教育的组成结构划分,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都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学校的包括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短期职业大学等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公立和民办高校。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力的人员,学制一般为三年。据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高职高专学校在校人数已达1416万,占全国高等教育总人数的55.59%。高等职业技术学生已成为我国大学生的主要群体。高职学生平均年龄介于19到22周岁之间,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高职学生,具备一般青年所有的身心发展特征。

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其年龄总体特征表现为个体身心两方面日趋成熟。青年于这时期取得公民的资格,正式成为社会的一员。这一时期结束,大多数青年对身处的世界、即将从事的事业及自身都有较清晰的认识,且形成相对固定的见解,并能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重要的选择。这一时期也是青年性格的基本定型期,以及从准备投入社会职业角色向正式投入社会职业角色转变的时期。高职学生是一个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群体,其思想和行为除具备同一年龄段青年具有的年龄总体特征外,亦拥有不同于本科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思想特点。思想上,大部分高职学生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生活,对未来和事业具有美好愿望,对职业和工作抱有强烈期待,都希望通过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以适应社会,改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但是在认识方面和价值观方面,高职学生也常出现些极端情况,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具体表现为在认识上常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从主观角度看待问题,将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往往要求外界环境能先改变来适应自身,而不是主动改变自身来适应外界需求。另一类是心理矛盾,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具体表现为:高职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较片面,常把社会理想简单化,以高职学生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为例,据有关学者调查指出,高职学生的职业观念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习惯将对所学专业的称呼(如数控、机加工、物流、焊)、对职位的称呼(如老板、总经理、总统)以及对行业、产业的划分(如农业、工业、房地产业)都算作职业。但被问到这些职业具体做些什么工作,需要哪些技能时,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回答是模糊的。

在价值观上,一些高职学生也存在两方面极端表现,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差、只想索取;二是对自身独特价值认识不够、挖掘不深,只求生存适应,不思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以高职学生看待职业的价值为例,在被问到“职业能给你带来什么”时,大部分学生提到钱、车子、房子、结婚、减轻家庭负担等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仅有不足2/5的学生提到快乐、兴趣、个人价值、服务社会等精神方面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由此可见,高职学生思想层面还停留在物质需求上,认识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的特点。

(二)行为特点。行为上,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活泼好动,对新生事物抱有极大兴趣。在自身体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高职学生接受和适应新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因而他们面对事物能勇于尝试,敢于承担,对待学习和实训,能吃苦耐劳,虚心求教,总的来说,高职学生的行为是得体的。但与此同时,由于高职学生对社会和自身认识过于理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他们行为上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学生或因懒惰,或因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普遍表现出求知欲不高,学习积极性差;上课睡觉、聊天、玩手机的学生大有人在;作业抄袭成风,考试作弊屡禁不止。二是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原因,高职在校生三分之一以上具有诸多不良行为习惯:不服从管理,违反校纪校规,谎话连篇,经常早退、迟到、旷课;不懂文明礼貌,生活懒散,抽烟、酗酒、着装怪异,不讲卫生,行为举止不端,等等。

教育对象的特殊影响着教育自身特性的形成,正因高职学生具有上述思想和行为上的特点,才使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获得成效,应首先考虑他们思想和行为的特点,找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有针对性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科学地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基于高职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然特征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诚信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教育的同时,需根据高职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明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学科地位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在各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其地位与职业技术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齐抓共举,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大力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注重文明行为习惯、良好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衔接。作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向国家三大产业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改革要求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授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同时,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职业技术教育中。《意见》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而且基于高职学生思想上价值观和认识观还不成熟,以及较弱的自我控制力等思想和行为特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需积极探索新时期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职业学习的每个学科,渗透到教学、实训和社会志愿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有效衔接。同时,需要加大力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新途径,于专业技能实训实践、顶岗实习、职业技能比赛等环节,实践科学发展观,体现集体主义的力量,增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切实成效。

(三)教育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训,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也是高职院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在这种教学制度要求下,学校要与企业共同实施好学生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工作。并且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对学习和掌握职业技术技能有迫切需求这一有利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与企业合作教学,双方共同制定好实践教学计划,并且于计划中确定好每一阶段实习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在“明确实习任眨规范实习管理”的原则下,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实训期间,学校方面需建立健全辅导员制度,按实践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团组织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与企业一道,结合企业文化和制度,举行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和活动,开展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势要求下,于未来承担着掌握新技能,运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向新高峰攀登的重任。因此,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而作为国家高等教育重要成员的高职学生拥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探究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遵循此特征开展思想教育,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成效,才能实现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职业能力突出、素质较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立仁,张小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

[4]李星.新时期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略论[J].职教论坛,2010(20)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篇10

abstract:themanagementcarrier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universitiesisoneofthemostimportantpart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thascharacteristicswhichdistinguishitselffromthegeneralcarrier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itsfundamentalaimistoachievebette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seffectiveness.thispaperstartsfromthemanagementcarrierlevel,discussestheissuesandapplicationofcountermeasuresaboutthemanagementcarrier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universities.

关键词:高校;管理载体;现状;应用

Keywords:universities;themanagementcarrier;presentsitu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197-02

0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即“以管理为载体”之意。[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多,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研究则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也就是“以高校各项管理为载体”的意思,就是在高校内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其最终目的也就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有何特殊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应用现状如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又如何应用?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探索。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涵义及其特征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涵义,陈万柏教授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中认为,“管理载体即‘以管理为载体’之意,是指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行为、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学习积极性的目的。”[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学生、教职工以及管理服务人员,根据对象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就是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高校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以及各项具体管理活动中,用来规范控制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并能使师生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提高的各种制度及活动的总和。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特征的研究,陈万柏提出了有普遍性、制度化的特征[1],笔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点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广泛性、社会性、渗透性、综合性、艺术性等特征[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除了具有这些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1民主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以及教职工。当前大学生群体主要是80后、90后,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相比以前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更加活跃开放且具有敏锐性,他们的民主观念更加强烈,因而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体现民主性,否则极易导致大学生的排斥,而消弱借助管理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高校教职工则主要是有专长的专门人才,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是从事精神生产的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方式主要是个体为主,勇于服从真理且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同样渴求民主的、科学的管理,所以借助管理载体开展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体现民主。

1.2丰富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丰富性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自身的特点,高校是一个人口高度集合的组织,它作为一个非盈利的事业单位,承载着育人的重任,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专业素养扎实、政治素质过硬的国家建设人才,同时它也需要优秀的教职员工,而要实现良性的发展,必须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根据发展目标,高校一般都设置了诸多机构进行管理,目前高校内主要有教职工人事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后勤管理、工会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等,在这些具体的管理活动中都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丰富性。

1.3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以任何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沟通,这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道理,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只有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思想实际,内容要生动活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科学性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类管理载体最主要采用沟通的方式,即以非课堂模式的沟通方式进行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管理中所渗透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等也会给受教育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通过“管理载体”的方式还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很好的将理论与生动的故事相结合,能够很好的使受教育者达到“无意识教育”的状态,即“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3]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运用中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要想充分的运用这一载体,也还需要我们认真的实践和思考,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组织中尤其如此。目前,高校思想组织教育管理载体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程度如何,直接制约着管理载体的运用效能。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运用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