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和历史的关系十篇文化和历史的关系十篇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8:24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1

【关键词】“那”字地名;稻作习俗;历史文化关系

【作者】潘其旭,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C95;H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4-0117-007

StudyonHistoricalandCulturalRelationsbetweenZhuangpeople

andthaipeoplefrom“na”place-namesandRiceCustoms

panQixu

abstract:ZhuanginChinaandthaiinthailand,areengagedinricecultivationsinceancienttimes.theynamepaddyfieldsas“那”or“纳”(na2).atsomevillagesinhabitedbytheZhuangsandthethais,therearemanyplace-nameswith“那”or“纳”(paddyfields),andtheirword-buildingsandmeaningofthewordarethesame.therearesimilarwordsofricewiththericeagriculturalproductionandfoodprocessing,andtheyformedtheirownsystems.therearesimilartraditionalfolkritualsandbeliefsaboutriceproduction

Keywords:“na”place-names;ricecultivationcustoms;Zhuangpeopleandthaipeople;historicalandculturalrelations

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是自古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的民族,壮语和泰语均称水田为“那”(na2),称稻、米、饭为“考”(k’au3)。〔按:壮语南部方言称“考”与泰语和老语相一致,壮语北部方言称“糇”hou4,云南傣语称“毫”xau4。从语音结构规律来看,显然k’au3是最古老的,hou4和xau4是“k”系和“h”系的差异。〕千百年来,在壮族和泰族民间,都流传着“内南眉巴,内那眉考”(nai1nam4mi2pja1,nai1na2mi2k’au3),意即“水里有鱼,田里有稻”的俗语,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壮人常说:“今考眉巴,考麻不都。”(kin1k’au3mei2pja1,k’au3ma1po6tu6。)意思是“吃饭有鱼送,狗饭就不够了”;泰人也有类似的说法:“”(kin1k’au3mi2pla1,k’au3meu2mai3mi1。)意即“吃饭有鱼送,猫饭就没有了”。反映了他们有着相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我们从“那”(na2)字地名、稻作生产及相关词语和信仰习俗观念中,就可以观察到壮族和泰族在历史文化上,有如“贝侬”(p’i3n∶4),意即兄弟、亲戚般的蜜切关系。

壮学研究一、有许多带“那”(水田)字地名,构词和含义基本相同。

在中国广西壮族聚居地区和泰国农村许多地方,都分布有冠以“那(na2)×\(na1)×”的地名,即用水田名称作标记的地名,形成了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壮语和泰语的“那”类地名的命名规律、构词方式和词源意义基本相同,其中甚至还有不少是相应相重出现的地名,表现为同一性的文化现象。举例如下:

汉字地名壮泰语地名①

峒那to6na2平原+水田广阔的田野那波na2bo5水田+泉水有泉水的田那兵na2pi1水田+蚂蝗有蚂蝗多的田那必na2pit7水田+鸭子养鸭子的田那零na2le∶4水田+干旱缺水的旱田那派na2p’a∶i1水田+水坝近水坝的田那曼na2ba∶n3水田+近村近村的田那江na2kja∶1水田+中间中间的田那广na2kwa∶3水田+宽宽广的田那哩na2di1水田+好的水土好的田那晓na2he∶u3水田+荸荠种荸荠(马蹄)的田那陆na2lo∶t7水田+水车水车灌溉的田板那ba∶n3na2村庄+水田农家田庄二、有相近同的稻作农业生产及加工食品词汇并自成一体

壮族和泰族地区之所出现诸多的“那”(na2)字地名,是由于“那”(na2)是种植水稻的缘故。在历史上,壮族和泰族及其先民,自从原始狩猎采集时期选择了稻作生产而进入农耕时代以后,他们都是垦“那”(水田)而劳作,依“那”(水田)而聚居,以“那”(稻作)为生业之本,“那”(na2)也就成为族群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及活动主体。正因如此,壮语和泰语的有关水稻耕作、生产工具及食品加工等的基本词汇也相近同。现列举常见稻作词语如下②:

汉语壮语泰语汉语壮语泰语汉语壮语泰语种子fan2p’an1瓦锅mo3m3糍粑tsei2ci1稻种k’au3fan2k’au3p’an1火灶sau5fai2tau1fai1粽子k’au3tm3k’au3tum3浸种ma5fan2ma2p’an1烘篮k’ja6k’a1米酒lau3k’au3lau3k’au3秧田na2kja3na1kla3柴火fn2f∶n1甜酒lau3wa∶n1lau3wa∶n5播秧wa∶n5kja3wa∶n5kla3燃火tst7fai2cu∶t2fai1开荒la∶u6pa5la∶u1pa1耙田ha∶t8na2k’a∶t2na1拔秧lok7kjal3tok2kla3锄头ku∶k7c’∶p2蒸米n3k’au1n3k’au3插秧dam1na2dam1na1挖k’ut7k’ut2扁米k’au3mau3k’au3mau3天晴fa4de∶t8fa∶4d∶t2旱地rai6rai1耘田da∶i1na2dai2na1园圃su∶n1su∶n2耙k’ja∶u6k’ra∶t1抽穗o∶k7ru∶2k2rua1泉bo5b∶2簸米p’at7k’au3fat2k’au3谷穗ru∶2k’au3rua1k’au3水渠m∶1m∶1耙田pja2na2k’at2na1手镰t’e∶p7t’∶p3水牛wa∶i2k’wa∶i1白米k’au3sa∶n1k’au3san1剪穗ta∶n1na2ta∶n5na1牛轭e∶k8∶k2天旱fa4le∶4fa∶4l∶4割稻kwe3k’au3kiau1k’au3绳子ts∶k8c’∶k8瘪谷k’au3lip8k’au3li∶p3打谷fa∶t8k’au3fa∶t2k’au3舂米tam1k’au3tam1k’au3下雨p’on1tok7to∶k2fon5晒谷t’a∶k8k’au3ta∶k2k’au3杵sa∶k7sa∶k3谷壳re∶p8kl∶p3谷仓lau6k’au3lau2k’au3石臼kjok8k’rok4水淹nam3tum6nam3tum3小筐tam6t’am1犁头t’ai1/tsai1t’ai3谷糠ram2ram3竹箩bu1bu1犁田t’ai1na2t’ai3na1扁担ka∶n2k’a∶n1独柱仓ja∶u3ja∶u3簸箕do3d3挑t’a∶p8ha∶p2竹筒饭k’au3lam1k’au3lam5

从以上列举的稻作词语表明:壮族和泰族的先民,自进入农耕时代就有着相同的生产方式,这些原生性的词语自成一体而世代传承。

三、有类似的稻作生产传统仪俗和信俗观念。

壮族和泰族围绕着一年稻作生产周期,自古以来有相应的信俗观念和祭祀性节日活动。如壮族和泰族的民间中,都流传着关于稻谷来源、内容近同的故事。说是远古时,稻禾长像大树,谷粒很大可供多人食用,但很难采摘,也不好分食。人们便把它砸碎成小颗粒,但再也种不出稻谷来,原来是“稻魂”受惊逃散了。后来尊照祖神的教导,举行招谷魂仪式,才种出现在好吃的各种小粒稻米来。同时,壮族和泰族都有按农耕周期纪年的相类的传统节日。

壮族和泰族均称年为“比”(pi),“岁”为“窟”(k’u∶p)。其中的“比”(pi)是“掰比”(pa∶tpi)意为“摆动”的简称,原指某种固定悬挂的条状物件有规律性的一次往复摆动,以喻岁时的一次轮回更替;“窟”(k’u∶p)原意为圆周、周期,引指岁月的周而复始,如“窟刁”(k’u∶pde∶u)即“一周岁”。而在纪年历法尚未产生的原始时代,人们对季节岁时的认知观念,主要是凭藉对自然界的物候征兆的观察来推定,当进入农耕时代以后,便在劳动生产的不断实践经验中,逐步掌握了从播种到收获季节的周期规律。壮族和泰族关于“比”(pi)即“年”的周期概念,就是以物候预兆和开耕时节为岁首,并以特定的群体性活动来祷祝节庆。壮族的“歌圩节”和泰族的“泼水节”,就具有迎新年、祝丰收的相同性质和意义。

壮族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歌圩节,是传统的重大节庆。汉族的农历是按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纪年,它们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推定的,应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而因季节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故民间俗称为“农历”。总而言之,汉族的农历是根据24节气的变更周期来纪年,以正月为“春元”,正月一日为“春节”,但上古时是以立春为“春节”。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壮族在唐宋时期也随之过农历的春节以为新年节庆,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习俗。三月三歌圩节虽然是以青年男女唱歌活动为主体,但实质上是通过男女欢会和唱歌为乐以求雨祈年,出于对大地富饶和生育福祉的强烈愿望。在古老的成套歌圩传统歌式《欢嘹》(f∶n1le∶u6)意即“玩乐的歌”中,就是以《三月歌》为开篇,从三月开唱循序递进而以正月作结尾,通过男女对唱,如:“二三月春到,听见鸟儿叫;鸟声分季节,到时各自叫。”“二三月春到,五鸟分头叫;这只催播种,那只催秧苗。”

“二三月春到,听见青蛙叫;叫声日渐欢,忙把春耕闹。”“燕子来做窝,农忙季节到。”等等,根据物候征兆对季节变更周期性现象的认知来开展农事活动,把从犁田耙田、播种插秧到喜庆丰收的一年生产过程,作了生动的描绘。这就意味着壮族及其先民在历史上曾按稻作周期纪年的遗存和反映,并以群体性的唱歌活动即“歌圩”形式――祷祝丰稔的祭祀性仪式,作为隆重的开年节庆。

泼水节是东南亚的泰族、老族、掸族等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节期是在佛历六月中旬,相当于汉族农历三月清明节后的十天举行,以泼水的方式庆贺新年,互相祝福和预祝丰年。壮族和泰族都是从事水稻农业生产,尤其渴望于雨水浇灌。泰族等迎新年互相泼水,实质上是一种求雨水仪式,祈盼风调雨顺、稻谷丰收。由此看来,“唱歌互答,以为丰年”的壮族三月三歌节,不仅与泼水节的节期相近,而且具有同样的功利目的,自然蕴含着庆祝新年的原始意义,只是在汉族岁时节庆文化的影响下,遂而又以春节为年庆。而泰、老、掸族系信仰佛教,并按佛历来推定节期,忌违喧哗而以泼水表示致庆。壮族与泰族都以稻作生产周期的开耕播种前几天为岁首旦日节庆,反映了他们具有相同的以“那”(na2稻作)为本源的生产习俗、生活理念和岁时观念。

同时,壮族和泰族都祟尚铜鼓,每年开春民间有敲铜鼓求雨祈丰年的习俗。播秧后要举行祭“?那稼”(na2kja3\na1kla3)即秧田、祭“当那”(ta∶4na2)即引灌田坎等仪式,还有“今昆考”(kin1k’on1k’au3)即稻魂节、“今昆怀”(kin1k’on1wa∶i2\kin1k’on1k’wa∶i2)即牛魂节、“今考迈”(kin1k’au3mai5)即尝新米等传统节日活动等,以祈求秧苗茁壮、耕畜兴旺、稻谷丰收。

四、有许多相类互通的基本生活词汇。

在壮语和泰语的基本生活词汇和日常用语中,有许多是相同相近,有些差异也能领会互通的。下面主要以壮语南部方言与泰语(清迈)的相关词语作分类举例。

1.亲属称谓:

汉语壮语泰语汉语壮语泰语人kon2k’on1曾孙lan3le∶n5男人tsa∶i2c’a∶i1外公ta5ta1女人i2ji∶5外婆ja6ta∶i5ja∶i1祖父pou5pu2姨娘na6i2na4ji∶1祖母ja6ja3舅父na6tsa∶i2na4c’a∶i1父亲po6p’3女婿luk8k’u∶i1lu∶k3k’∶i5母亲me6m3外孙la∶n1no∶k8la∶n5n∶k2兄、姐pei6p’i3亲戚pei6no∶4p’i3n∶4弟、妹no∶4n∶4伯父lu2lu1姐姐pei6sa∶u1p’i3sa∶u5叔父a∶u6a1哥哥pei6ba∶u6p’i3c’a∶i1姑母pa3pa3;na4弟弟no∶4tsa∶i1no∶gc’a∶i1养母me6jai2m∶3jai1妹妹no∶4sa∶u1n∶4sa∶u5养父po6jai2p’3jai1丈夫p’u1\kwa∶n1p’ua5养子luk8jai2lu∶k3jai1妻子mi2mia1寡妇me6ma∶i3m3ma∶i3儿子luk8tsa∶i2lu∶k3c’a∶i1鳏夫po6ma∶i3p’3ma∶i3女儿luk8i2lu∶k3ji1小老婆me6no∶i4m3no∶i4男青年ba∶u6ba∶u2老太婆me6ke5ja∶3k∶2姑娘sa∶u1sa∶u1老人kon2ke5k’on1k2孙la∶n1la∶n5我们rau2rau1孙子la∶n1ba∶u6la∶n5c’a∶i1众人kon2la∶i1la∶i5k’on1孙女la∶n1sa∶u1la∶n5ji1客人k’e∶k8k’∶k2

2.人体器官名称:

汉语壮语泰语汉语壮语泰语头t’u1\hu1hua5背部la1la5头发p’jom1p’om5腹to∶4t’∶4毛k’on1k’on5手臂k’e∶n1k’∶n5额头na3p’ja∶k8na3p’a∶k2手掌p’a1m2fa2m1囟门mo∶m6mm5手指ni∶u4m2ni∶u4m1脸na3na3指甲lip8m2lep4m1眼t’a1\2t’a1腿k’a1k’a5鼻da1\2da1脚tin1tin1嘴pa∶k7pa∶k2心tsa1cai1齿牙fan2k’e∶u3fan1\k’iau3胆dei2di1舌lin4lin4脾ma∶m4ma∶m4下巴ka∶2k’a∶1肺pt7po∶t2腮ke∶m3k∶m3肝tap7tap2耳k’jou1hu5肾t’a1\2tai1脖子wo2k’o1肠sai3sai3身体da∶2ra∶3肉n4na4肩膀ba6ba2皮na1na5胸膛ak7ok2骨duk8kra1du∶k2nom2\nou4nom1血lu∶t8la∶t3

3.日常生活用语:

(1)天文地理类③:天fa4,土岭do∶i1,水nam4,森林do1,星星da∶u1,泉bo6\b2,天旱fa4le∶4\fa4l∶4,太阳t’a2wan2\ta2wan1,月亮dian1\d∶n1,晴天wan2de∶t8\wan2d∶t2,下雨p’on2tok7\fon5tok2,冰雹t’ep7\hep5,雷电fa4pa∶k8\fa4p’a2,风lom2\lom1,地dn2\dn5,石山p’ja2\pa2,草木灰tau6\t’au3,田野tu6na2\t’u3na2,江河ta6\m∶3na∶m4(水之母)等。

(2)禽兽虫鱼类:马ma4,虎s1,大虾ku3,螃蟹pu1,鸡kai5\kai2,鸭pit5\pet2,鹅ha∶n6\ha∶n2,天鹅ha∶n6fa4\ha∶n2fa4鸟nok8\nok4,翅膀pik7\pi∶k5,猫me∶u2\m∶u1,猪mou1\mu5,鼠nu1\nu4,蛇ou2\u1,熊mui1\mi5,象tsa∶4\c’a∶4,鹿kwa∶1,猴li2\li1,马蜂to5\t2,蜜蜂p’ja3\p’∶3,鳝鱼pja1lai1\pla1lai5,青蛙kop7\kop2,螺ho∶i2\h∶i3,蝇me∶2\m∶5,虫no∶n1\n∶n1,蚂蚁mot8\mot4,蚊子u2\ju1,蟑螂sa∶p7\sa∶p5,等。

(3)作物果树类:薯man2,甘蔗o∶i3,树木mai4,茎ka∶n3,叶bai1,根la∶k8\la∶k2,芋头p’∶k8\p’ak2,豆t’u6\t’ua2,芝麻a2\a1,冬瓜fak8\fak4,黄瓜t’e∶1\t∶1,姜k’i1\k’i5,芥菜p’jak7ka∶t7\p’ak2ka∶t2,蕹菜p’jak2bu3,蘑菇het7\het2,花do∶k8\d∶k2,果ma∶k7\ma∶k2,芭蕉ku∶i3\kluai3,杨桃ma∶k7f∶2\ma∶k2fa1,藤k’au1\2\k’au5,荆棘na∶m1\na∶m5,草a3\ja3,棉p’a∶i3\fa∶i3,柴fn2\f∶n1等。

(4)事物性状类:黑dam1,灰色mn5,红de∶1\d∶1,酸som3,轻bau1,薄ba∶1,宽kwa∶3,浊k’on3,少no∶i4,白k’a∶u1\2\k‘a∶u5,青、绿k’i∶u1\kiau5,香ho∶m1\香ho∶m5,甜wa∶n1\wa∶n5,苦k’om2\k’om5,重nak7\nak2,厚na1\na5,方sei5li∶m5\si2lam2,圆mon2\mon1,深lak8\lk4,浅tn3\t∶n3,高su1\su∶5,低tam5\tam2,近k’ja3\k’ai3,远kwai1\klai1,多la∶i1\多la∶i5,疏ha∶6\疏ha∶5,密t’ei6\t’i2,窄kap7\k’ap4,新ma5\mai2,旧kau5\kau2,生dip7\dip2,熟suk7\suk2,好dai1\di1,懒kja∶n4\kra∶n5,肥pei2\p’i1,瘦pjom1\p’o∶m5,肿fok8\fok4,腐烂nau6\nau3,软o∶n6\o∶n2,韧a∶p7\ja∶p2,久na∶n2\na∶n1,清sa1\sai5,老ke5\k2,稳固man5\man3,先ko∶n5\ko∶n2,后la1\la5等。

(5)动作情态类:去pai1,进k’au3,跌倒lom4,来ma2\ma1,哭ro∶4hai3,攀爬pin1,抱um3,舂米tam1k’au3,闭眼lap7t’a1\lap2ta1,睡no∶n2\n∶n1,起床tn5\t∶n1,坐na6\na3,蹲na6jo∶6\na3j∶1,站jin2\j∶n1,迈步ja∶m6tn1\ja∶m3tin1,出o∶k8\∶k2,奔跑le∶n6\l∶n3,骂da6\da2,看见han1\hen5,等待t’a3\t’a5,编织sa∶n1\sa∶n5,教so∶n1\s∶n5,知道rou4\ru4,流lai1\lai5,摸lup8\lu∶p3,偷lak8\lak4,摘、拧bit7\bit2,转动pan5\pan2,更衣l∶k8\l∶k3,穿衣nu6s3\nu3sa3,遮盖hom6\hom3,洗澡a∶p8nam4\a∶p2na∶m4,洗衣sak8s3\sak2sa3,关门hap7tou1\ha∶p5pat4tu1,快嘴pa∶k7bau1/2\pa∶k2bau1,寡言pa∶k7nak7\pa∶k2nak2,分娩tok7fa∶k8\tok5fa∶k2,晒t’a∶k8\ta∶k2,掰bei3\bi5,咬kat7\kat2,吻tsup7\cu∶p2,长寿kjau1ke5\klau2k3等。

(6)行业器物类:农民p’ou3na2\p’o3na1,木匠tsa∶6mai4\c’a∶3ma∶i4,石匠tsa∶6t’in1\c’a∶3hin5,铁匠tsa∶6lek7\c’a∶3lek2,裁缝师tsa∶6ap8\c’a∶3jep4p’a3,巫师pau5mo1\mop’i,女巫me6mot8\m3mot4,医生tsa∶6ja2\m5ja1(泰语源出巫医),歌师tsa∶6lu∶n4\c’a∶3r∶4,拳师tsa∶6kwi∶n2\c’a∶3muai1,刀mit8\mi∶t3,打鱼twk7pja1\t∶k2pla1,教书so∶n1s1\s∶n5na5s5,船l2\ra1,鱼网k’e2\h5,钓勾bat7\bet2,钓竿ka∶n3bat7\ka∶n3bet2,剪刀ke∶u2\k’iau3,纺织tam5t’uk8\tam5hu∶k5,针k’im2\k’em5,项链so∶i3\s∶i3,酿酒do2lau3\do5lau3,砧板k’i∶2\k’ia5,等。

(7)病症治疗类:疾病、疟疾k’jai3\k’ai3,生病pan2k’jai3\,感冒pan2wat7\pen1wat2,疯pa∶k8\,瘟疫:ra6\ha∶2,发瘟死亡t’a∶i1/2ra6\ta∶i1ha2,眼瞎t’a1/2bo∶t8\ta1b∶t2,红眼病t’a1/2de∶2\ro∶k3ta1d∶1,胸痛na3ak7tsep7\cip2na3k4,脱皮na1lo∶k8\na5l∶k1,耳聋k’jou1/2nu∶k7\hu5nuak2,驼背la1ko∶2\la5ko∶1,跛脚k’a2kwe2\k’a2pe5,疥疮k’it7\hit2,红痢mok7de∶2\bit2d∶1,咳嗽ai2\ai5,呕吐ra∶k8\uak3,不育症man1\man5,医药ja2\ja1,捣药tam1ja1\tam1ja1,敷药up8ja2\op2ja∶1,服药kin1ja2\kin1ja1,等。

此外,在壮族和泰族地区,还分布着许多冠称“板×”或“曼×”(ban×)的地名,意含耕作区、居住地、家,泰语保留着原始意义,而现代壮语多泛称为村庄聚落。有关方位用语亦基本相通,如:前na3,后la1\la5,左sa∶i4\sa∶i1,右sa1\kwa2\k’wa5,外no∶k8\n∶k3,里dai1/da2\nai1,中间kja∶1\kla∶1。东方pa∶i6t’a1wan2o∶k8\fa∶k③t’a1wan2∶k2(太阳升起的那方);西方pa∶i6(fa∶k)t’a1wan2tok7\fa∶k3t’a2wan1tok2(太阳落下的那方);南方pa∶i6(fa∶k8)ta3/t’i1tai3(低下的那方);北方pa∶i6n1\t’i1n3(高的那方)。这是由于壮族和泰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属亚洲横断山脉余脉和云贵高原延伸地带,地势呈北高南低而形成了相同的方位观念。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又是其它文化得以存在的载体;而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分的,生产方式决定文明类型。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是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资源,并以技术来获取生活资源的。由于壮族和泰族及其先民以“那”(na2,水田)为主要劳动对象,由此获取生活资料而求得生存和发展,故习惯以“那×”(na2×)之称来对周边的田地进行分类和命名,这是他们以自身的文化来认识自然资源的一种方式,“那”字地名也就成为壮族和泰族的一种文化特质。从“那”(na2)字地名、稻作词汇和基本生活日常用语的所表现的同一性,充分说明壮族和泰族是母语同源,在历史文化上有着密切关系、共同特征及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

(1)壮族和泰族的先民自古以来就从事水稻耕作,以稻米为主食,曾经共同在一定的范围或相近的地域里生息劳作,他们分别于“那”(na2水田)的周围聚族而居。除“那”(na2)字地名外,还有与耕地有关的相当多的地名所用的词汇及音义几乎完全相同。如“峒(to6)×”――宽广田野类地名;“板(ba∶n3)×”或“曼(ba∶n3)×”――庄田聚落类地名;“利(rai6)×”――旱地类地名;“孟(m∶1×”――水渠、灌区类地名等,说明他们所选择的生产环境和采用的生产方式基本相同,农业生产已达到相当完备的发展阶段。再从壮语和泰语中的基本数词相近同,交易用语互通来看,如“买卖”一词,壮语叫k’a∶i1s4,泰语叫s4k’a∶i5;称、秤叫tsa6\c’a3;钱币叫an2\∶n1铜钱叫lu∶i5;“买东西”叫s3k’o5;“太贵”叫p’e∶la∶i;讨价就说“p’e∶1la∶i5mai4au1(太贵不要)”,等等,亦反映在商品经济产生之后的一定历史时期里,壮族和泰族还是有密切的经济来往。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各种历史原因而流动迁徒分化,又选择在适宜种植水稻的自然环境里开垦“那”(na2)的耕地,并沿习其先民居住地的原有名称而世代传承,因此各地的“那”类地名同属一个系统而又出现重复的现象。含“那”(na2)字的地名,大都是由原来某处的水田名称经历代行政区划而随之扩大成为一村、一乡、一镇、一县以至一府城的名称。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由于壮族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泰族接受印度佛教文化,最终他们在各自的国度里,平行发展成为同源异流的两个民族。

(2)“那”(na2)字地名及其分布,是特定的物质生产的外化,表现为地域性,历史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征,形成了“那”(na2)文化圈,从中既可以了解古代壮族和泰族及其先民的活动地域范围,亦是研究亚洲稻作文明史的活化石。翻开亚洲地图我们会发现,东界从中国广州湾珠海市的“那洲(natsou,意即沙洲的田),至西界缅甸掸邦的“那龙”(nalu∶,即大块的田);北界从中国云南宣威县的“那乐冲”(nalueku,意即山冲谷地的田),南界至泰国宋卡府的“那他威”(natawi,意为成双的田),在南亚大陆构成了一片“那”字地名分布的孤形地带,其中包括中国的广东、海南岛、广西及贵州西南部、云南南部,越南北部、老挝、泰国和缅甸掸邦地区,而这一地带正是称水田为“那”(na2)的操台语族群的家园。对于这些特定的民族来说,他们都是将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按照自身的文化进行特定的选择,并将外部环境再构成一套亲疏有别的环境圈,其中包含着若干种自然与社会的构成要素,形成了以“那”(na2)字地名为标志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圈,我们称之为“那”(na2)文化圈。如前所述,壮族和泰族及与之同源的布依族、傣族、岱侬族、老族和掸族等台语民族,他们有关的稻作生产词汇和日常基本词语自成体系,没有外来词且相近互通,说明他们是生息在这片自成地理单元的广阔地域里的原住民族,其稻作农业是独立起源的,他们的先民把野生稻驯化为人工栽培稻,共同创造了以“那”(na2)字地名为标志的亚洲的稻作文明。

(3)壮族和泰族先民原居住地的稻作生产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已有3700年,考古资料发现达4000至1万年。就台语族群称“稻米”的“k”系和“h”系的语音形式而言,在汉文古籍中早有明确记载。如《山海经•海内经》说:(中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其中所说的“西南黑水之间”,就是发源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的珠江流域;“都广之野”,为壮泰语地名“峒广”(tokwa∶)即“广阔田野”的译称。其中所列举的谷类名称,实为按台语“类名+专名”的构词形式而书以半音半义的汉字表述。所谓“膏”即壮语和泰语“k’au”(稻米)的音译汉字。又《说文》载:“?”,稻属。从禾,毛声。伊尹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的古音拟为xau,是壮语北部方言、贵州布依族和云南傣族称稻米为hao或xau的记载。而两书中说到的“西南黑水之间”指珠江流域,“南海”则泛指华南。伊尹为商汤时人,距今有3700年。由此可见,其所载的“膏”(k’au)和“?”(hau)的产地和时代十分明确,这也是西南越族向商王朝进贡优质稻米的最早记载。其实汉字的“稻”(tao)和“禾”(xau),亦即是源于台语族群称稻为k’au和hao或xau的音转对译,可视为稻谷由南方北传中原的语言旁证。

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人工裁培稻从起源到传播至北方之间,必定还要经历更漫长的年代,而其起源地也就在古百越族群中西瓯、骆越部族生息的岭南一带。据考古学资料,在距今年约10000年前的桂林“甑皮岩人”遗址发现有夹砂绳纹陶器残片和驯养猪的遗骸,说明他们早就过着定居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当时已用陶釜煮饭,有粮食饲猪。在相连地域的湖南道县玉蟾洞和广东英德牛栏洞,分别发现了12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炭化稻谷;在广西资源晓锦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亦发现4000年前的炭化稻谷。而这些地方均是古西瓯、骆越故地,亦是“那”字地名分布的临界地区。此外,在桂西的左江、右江和邕江汇合区域的隆安县大龙潭一带,出土了大量的距今约4000前原为稻作生产工具演化的大型石铲,反映了新石器时代西瓯、骆越地区的稻作农业发展己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左右江和邕江流域又是“那”(na2)类地名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亦是壮语南部方言称“稻”为k’au的古音的分布区域。同时,流传于上述地区的壮族民间宗教“s1mo1”即麽教经书和神话传说中,就有创世祖神布洛陀和乜渌甲为人类创造稻谷生产过程的描述。这一地区为古骆越人的家园,很可能就是亚洲稻作农业起源的一个中心地带。而上述文献中有关稻谷名称和产地的记载,无疑与这些新旧石器时代的农业考古发现的炭化稻谷和生产工具是相承关系和延续发展,可见其稻作农业生产历史之久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通常的民族语言词汇忠实反映它所服务的文化对象,从这种意义上说,民族的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因此,特定的地名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往往为揭开民族来源和历史文化的谜团提供重要的证据。自成一体的“那”(na2)字地名、稻作词汇及日常用语等,就象历史的“活化石”,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从中可以了解到壮族和泰族有着相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历史发展阶段,母语同源、习俗相类,成为连接壮族和泰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关系的一条纽带;而且,分布于南亚大陆并连成一片的“那”(na2)字地名及其所构成的“那文化圈”,构成了以“那”(na2)即稻作文化为核心文化的地域性文化群落和观念体系,也就成为壮族、泰族等台语族群及其先民共同创造亚洲稻作文明的历史印记和人文景观,亦表明他们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本文为作者在2006年由广西民族大学与泰国驻华大使馆主办的“壮泰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文中的标音承蒙广西民族大学张增业先生修订,仅此致谢。)

注释:

①这些壮泰语地名,按壮语南部方言德保话标音。壮泰语地名的构成方式相同,意义一样,只是语音上有些差别罢了。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2

历史学的发展,同时也必将波及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为了顺应历史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随历史学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就史学观念的更新与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首先,历史学家对现在与过去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是史学观念更新的表现之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二者是紧密联系的。以往由于根本忽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因而实际上割裂了现在与过去的关系,作为认识主体的历史学家只是被动地从故纸堆中搜集资料去进行详尽的考订并加以描绘。而随史学观念的更新,这种认识发生了变化,更新了的史学观念把历史研究看作是现代历史学家根据可靠资料对过去的构建。在这个构建过程中,历史学家只能从现在出发,带着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对历史继承性的理解,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念。正如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所言:“古今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他的“由古知今”、“由今知古”的名言正表明了对“古”、“今”认识上的这种联系关系。

相对于史学的观念的这一更新现象,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授课时必须更新观念,在讲授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时,要认清自己的授课受体(即自己的学生)和授课内容(即过去的历史性的人)双方都有由各自文化培育的对世界的看法,判断事物的标准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兴趣。许多过去发生的事件,当代人是很难理解的,例如当代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他们就很理解它,这还仅仅是发生在近四十年前的事,更不必说发生在久远的过去的事了。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不应当以当代人的看法去取代过去时代人的观念,这样就会使很多问题不好解释或者解释错了。因此要求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各种史料去了解过去时代人们的观念、看法,特别是他们的内心意识、心态、情绪,然后再把了解到的过去时代人们的观念和当代研究者从当代水平出发的看法相结合,即把当时社会的自我评价与当代科学评价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当时的真实情况。

同时我们要知道,更新了的史学观念还要求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人不能被割裂开来,必须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总体研究。中学历史教师在评论一个历史人物时,更应看到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⑤,应通过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去考察和评价,使学生明白这方面人的活动、作用或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其次,历史学家对自己与史料关系看法发生变化是当代史学观念更新的表现之二。

更新了的史学观念改变过去认为历史学家与史料关系消极被动的态度,认为历史学家不是被动地搜集史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史料收集者和考据者,认为历史学家是在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已经有明确的问题,已有当时符合历史学水平的有关自己专题的知识准备,已有适当时代和环境的历史思想,不是无明确地去搜集史料,不是被动地任由史料摆布。正如马克・布洛赫认为:“由于没有明确的目的,人们就可能老是在那些深奥冷僻又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做文章,不冷不热的博学游戏无非是虚掷光阴,把手段当目的,为考据而考据简直是在浪费精力”。历史学家事先提出的问题和他原有的专业和思想准备,确定了他对文献的选择和对所研究的文献的态度。可以说,正是由于他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努力的结果,才使这些文献成为他的研究史料。

历史教师的传统观点认为史料随处可见,在授课过程中讲到哪儿就引用哪一方面的史料,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引用史料的盲目性,现在从更新了的史学观念中我们发现历史学家事先提出问题和他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思想准备确定了他对文献的选择和他对所研究文献的态度。中学历史教师要“创造”史料,就必然要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要让自己真正明白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带着明确的教育目的,这样才能“发现它们的特点”,“把握住它们在一定历史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将众多繁杂的史料”手到擒来,为我所用。

总之,不论是史家与过去的关系,还是史家与史料的关系,新的史学与旧的传统史学相比,都把它颠倒了过来。这足可表明史学观念的根本变化。自然,史学观念的更新并不仅仅表现在这方面。其它如对客观历史的综合研究、克服历史上曾经合理的把完整的历史分割成专题史的传统做法,以及打破与相邻学科的隔阂,实行跨学科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史学观念更新的各种表现,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仅选择较为代表性的史家与过去的关系、史家与史料关系加以说明,但是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更新自己狭隘或不全面的史学观念,让自己首先在观念上跟上时代的步伐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授课焕发出时代的气息。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3

古城的迷人魅力

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令全世界瞩目的。我们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历史名城的罗马、雅典、马德里,还是风景迷人的西西里岛、爱琴海诸岛,甚至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米兰,都堪称建筑的博物馆、艺术的宫殿,似乎每一座城市、每一幢建筑都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历史。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同众多著名的广场和历史街区交相辉映,构成了欧洲独特的城市风貌。高品味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欧洲许多古城至今仍保持着迷人的魅力。

同时我们注意到,尽管欧洲的城市风格各异,特色鲜明,但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尽可能地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风貌完整地保存和展现出来,城市也因此而更显神韵。例如罗马是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名城,存留着大量的代表性宏伟建筑,因此城市体现出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神韵,使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耐人寻味;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雅典,城市风貌体现出现代气息和历史文化内涵交融的特点;具有鲜明民族文化传统的西班牙古城马德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现代科技、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三者合一的独特气质,科学合理的绿化、交通系统,使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在历史名城建设中得到合理诠释;位于欧陆最西边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展现的是另一番海滨城市风情,虽然经过18世纪大地震后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不算多,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配上保存完好的文化古迹的点缀,足以使里斯本称得上是风光迷人又不失典雅文化品味的魅力城市。欧洲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实在令人佩服和惊叹。

完善的保护体系

这个体系令几乎所有人都有了一种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

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扩展的,体系的关键就是立法。在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几乎每确定一个保护概念,随之便会有一系列相应的法规、条例、政令等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层面做出相应的规定。欧洲历史文化保护的立法思路非常明确,它强调保护工作不是独立进行而是多元的,将保护与资金、住宅建设、税收、政府职能、公众参与等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整个体系使得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护体系涉及到的制度、环节,如保护内容的形成及确立、保护机构的职能、保护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体系等,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从而为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历史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方面,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法律均规定,文化遗产部门管理遗产,其他相关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协助或监督其工作:城市规划部门主管古城保护及城市景观保全等内容;旅游部门只负责历史文化遗产的促销,不参与遗产的

直接管理。在资金保障体系方面,资金补助的规定是保护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立法中明确规定保护对象的资金补助额度和数量,为保护资金来源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通常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款项数额巨大;同时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投资的方式也存在;各类相关政策的制定也为文化保护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贷款、公用事业拨款、发行奖券等,使资金得到有效保障。据统计,近年意大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平均每年在50亿欧元以上。可以说,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同其连贯严格的法律、健全的保护机制、高效的管理机构、充足的资金保障所分不开的。

严肃的保护手段

为了一座文化古迹,不惜付出大代价。

与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相对应的是严格的法律措施和保护手段。意大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名城相当多。古城建设,政府不以破坏历史文物为代价,而是要完整地保留了文物的遗迹原状。对城内遗迹的保护,修旧如旧,即使有翻新,也要求有截然不同的区别,让人能够分辨。意大利政府将48%的国土规划为景观保护区,只有经过文化遗产管理部门认可,保护区内才能开发建设新项目。50年以上的建筑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其建筑物外部结构属于政府,任何房屋开发商和商店经营者、居民,所购买的只是房子内部的使用权,但不拥有对建筑物整体改造的权力。房子的维修按国家制订的法律进行,不能自作主张,任何未经同意而进行对登录建筑的特殊建筑艺术或历史特征的拆毁、改建或扩建均属刑事犯罪,任何未经同意的行动都将受到处罚。

希腊的雅典虽然没有能够像罗马一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希腊政府为了保护雅典卫城的环境风貌,拆除了卫城周围的所有现代建筑,雅典的重要历史地区,任何建筑活动必须事先报文化部批准。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雅典1991年建立了先进的城市地铁交通系统,并且限制汽车进入卫城。此外,据说在希腊萨洛尼卡市有一座长1000多米的陆地旱桥,建桥的原因只是因为桥下有一大片古罗马征服时代的遗迹。为了保护古代遗址的原貌,又不破坏城市规划,希腊建筑师在这里建起一座奇怪的旱地大桥,让大道从古迹上方凌空而过。大桥的造价虽然大大超过公路的造价,但是它保护下来的却是无价的历史古迹。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样有着严格的保护手段,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马德里市中心区划定了5个历史街区,政府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市中心的古建筑进行任何改动,并且每隔20年必须按照原来模样重新进行维修和粉刷,否则将课以重罚。马德里对历史街区的维修改善制定了长期的实施计划,不急于求成,仅第一期(34.5公顷,756幢楼,11878户居民)计划的时间就长达4年。

得到的启示

欧洲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几种趋势:

1.保护内容:从对历史建筑保护到历史环境保护;

2、保护体系:从以立法为核心到公众参与;

3、保护方法:从单一保护到整体保护;

4、保护目标:从历史留存到价值重现。

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部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个以及2个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一些古城的历史格局和风貌被破坏;较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一些历史街区内的人口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落后,居民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普遍缺乏对文物古迹周围历史环境的保护,大拆大建,毁坏了大量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遗迹和一般性历史建筑群;“旅游开发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较严重,人为随意改变历史文化遗产的原貌,使其逐渐丧失历史原真性;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出多门,部门协同配合不够;公众历史保护意识淡薄,历史文化保护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通过考察,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宣传以及对有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有关领导及专业人员对名城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保护意识,掌握历史文化保护的正确方法,树立整体保护的观念。同时,还要合理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价值观,使民间自发的保护意愿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化为具体的保护行动。特别是那些反映传统风貌,体现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建筑群,以及有纪念价值的遗址等,已经构成了当地群众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涉及到当地民众的民情、民风和历史文脉,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保护。

二、以立法为核心,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完善历史保护的法制体制工作,做到有法、有政策可依。欧洲大多采用国家与地方立法充分结合的方式,使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之下,我国的保护体系显得单薄的多。在广东,更是缺乏较系统的地方管理体系,因此保护起来显得较生硬和空泛。建设部已于去年2月颁布实施了《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并且正在修改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草案)。根据这一形势,广东积极酝酿出台有关条例、配套政策和有关指导性文件也势在必行。通过制订政策法规,尽快填补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体系中缺少的环节,真正建构起一个健全的保护体系。

要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和岭南历史文化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和历史名镇(村)保护的主要内容,完善保护规划和建设的管理规定,积极建立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和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强化管理机构职能,规范政府行为,鼓励公众参与。地方市、县在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规的前提下,也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制订相关规定和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资金筹措等相关政策的研究,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政策。

三、以整体保护理念指导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实践

广东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城镇风貌、历史文物古迹、民居建筑、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等资源,都值得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并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工作中,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没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整体保护理念,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建设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离开对其保护进行城乡规划和大规模开发建设,最终必将以牺牲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只有充分考虑到影响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因素,并合理地对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赋予新的内涵,才能使历史文化遗产获得更好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认为,在整体保护理念的指导下,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四性”原则:一是原真性。在进行文物建筑保护时,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真实保护所遗存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全部历史信息;在保护历史文化地区和名城(镇、村)时,不得破坏历史文脉和肌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二是可读性。在整治和改造时要在历史遗存上真实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加建和改建部分要与原貌有所区分,要做到“可识别”;三是整体性。不仅保护遗存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珍惜不可再生的历史风貌;四是可持续性。要通过历史保护激活历史环境价值,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力再生,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利用中保护,将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

四、引入历史文化遗产经营理念,广泛拓展保护的筹资渠道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4

关键词:学习指导要领;日本史;内容

2009年1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最新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地理历史科》,“学习指导要领”其文本性质相当于我国的“课程标准”。本文具体呈现学习指导要领中日本史部分的内容,其各科要领的文本呈现形式比较简洁,分别按“目标”“内容”和“内容处理建议”三部分进行编排。

日本史a

一、目标

基于各种地理条件和世界历史相关的史料关联我国的近现代历史,着眼考查现代的诸课题,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我们的时代与历史

以现代社会及其形成历史诸课题的观点,考虑通过近现代的历史事件和现在的关系这个活动,提高对历史的关心度,唤醒学习历史的意识。

2.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使学生重视日本建国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之间的相互联系。

(1)近代国家的形成与国际关系的推移

(2)以修改条约和日清、日俄战争前后的对外关系的变化,从政党的作用和社会的基础上着眼,让学生考查国际环境和政党政治的推移。

(3)近代的追究

3.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重视考查现代各项课题与近现代历史的关系。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占领政策与各项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与独立,着眼于国际交流与国际贡献的扩大,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之后政治经济关系的进展。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处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从现代的探究

以现代社会及其诸课题历史上形成的观点来看,设定与近现代历史相关的身边的社会现象及其关联的适当主题,活用探究资料,设法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掌握解决的办法与历史的看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与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展开我国的近现代历史时,要注意与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的关联,让学生以世界中的日本为角度来考查。

2.关于指导内容的精选

以目标一考虑精选基本事项和事态构成指导内容。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让学生在进一步活用年表、地图其他资料的同时,注重调查与参观各地域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和资料馆。

4.国民生活与文化的学习

在相互关联国民生活和文化的动向与地域社会的情况的同时,处理衣食住行和风俗信仰等生活文化。

5.近现代的学习

指导本科目时,要以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事实的同时,培养学生多面性、多角度公平的考查判断能力。

6.关于考查历史的表现,重视学习、导入与总结

(1)内容1是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另外,具有划分近代和现代的意思,考查近现代史对各种有效材料的处理。

(2)内容2和内容3方面,考查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提高。

日本史B

一、目标

让学生综合考察基于地理条件与世界历史的关联中日本历史的发展,加深对日本传统文化特色的认识,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原始社会·古代的日本与东亚

在原始社会的特色以及古代国家、社会、文化的特色上,考查国际环境及其关联。

(1)历史与资料

着眼于遗迹和遗物、文件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的特性,根据被叙述的资料进行历史考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理解历史及增强对历史兴趣的同时,认识到保护文化财产的重要性。

(2)日本文化的黎明与古代国家的形成

经过旧石器文化、绳文文化及弥生文化时代,日本国家形成律令体制确立,与隋唐等东亚世界的关系,从古坟文化和天平文化着眼,在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中考查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古代国家的演进与社会的变化

着眼于东亚世界关系的变化,庄园·公国的活动与武士的崛起等各个地区的动向,考查古代国家的发展、文化的特色以及中世纪社会萌芽产生的背景。

2.中世纪的日本和东亚

在中世纪的国家、社会与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解释

活用历史资料在内的各种资料,通过考查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中各现象的意义。

(2)中世纪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武士的土地支配与公武关系与佛教的动向,考查中世纪国家的形成过程和社会的结构、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中世纪社会的发展

着眼于日本各地区的动向、日明贸易等东亚世界的关系;工业经济的发展,平民的崛起和“下克上”的战国时代,武家文化和公家文化的关系以及平民文化的萌芽,考查中世纪社会的多样性发展、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说明

在各自的根据和理论的基础上,注意历史现象、复数的历史解释,考虑说明的道理。

(2)近代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与欧洲世界的接触以及与亚洲各国的关系、织兴政权和幕府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基础、身份制度的形成和儒学的作用及其文化的特色,考查近代国家的形成过程、特色与社会结构。

(3)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幕府体制的变化

着眼于幕府体制下的农业等各种产业、交通、技术的发展,江户时代商人文化的形成,欧美各国的亚洲进军,学问与思想的变动,以近代的城市和农山渔村中的生活和文化特色的成立为背景,考查幕府体制变化与近代化基础的形成。

4.近代日本的形成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明治维新与立宪体制的建立

从开国与幕府的灭亡、文明开化等欧美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自由民权运动和立宪体制的确立着眼,考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近代化的推进过程。

(2)国际关系的变迁与立宪国家的展开

从修改条约,日清、日俄战争和其前后的亚洲及欧美各国的关系的推移着眼,考查我国的立宪国家的展开。

(3)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文化

从国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学问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扩充着眼,考查近代工业发展的经过和近代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5.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与世界

以近代国家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

(1)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大众社会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的经济、社会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6.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以现代社会与国民生活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认识世界中日本的立场。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从占领政策和各种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和独立、国际交流、国际贡献的扩大等着眼,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后来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变迁。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历史的论述

以社会与个人、世界中的日本、地域社会的历史和生活等,设定适当的主题,活用探究资料,通过考虑与论述活动,掌握对历史的看法与想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关联我国的历史文化与各个时代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以日本在世界中的角度来考查。

2.指导内容的精选和历史的综合考查

以目标1的基本事项、精选事项构成的指导内容。综合性考查学习各个时代的特色及前后的时代相比的变迁。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在积极活用年表、地图和其他资料时,应该同时采用调查与走访文化遗产、博物馆、资料馆等学习方式,设法使学生进入更具体的学习环境。

4.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进行文化相关的指导时,着眼于各个时代的文化及其产生的背景、外来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变化与发展过程。衣食住行、风俗、信仰等的生活文化方面,关联时代特色和地域社会的情况等,活用民俗学和考古等成果。

5.关于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

处理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具体理解祖先地域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创造及努力发展,培养对祖先的尊重态度。

6.考查历史的表现与学习,重视导入与总结

(1)通过内容1的第一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内容3的第一部分,6的第三部分,考查对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阶段性提高。让学生着眼各种各样的资料的特性,而且要注意考查因果关系与解释的多样性。

(2)内容1的第一部分属于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及内容3的第一部分是作为各时代的学习内容原则与实施适当的时期相关联。内容6的第三部分是本科目的总结部分。

7.关于近现代历史的学习

指导近现代史时,在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事实的准确理解的同时,培养多面性、多角度公平地判断与考查能力。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5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教育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历史学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利用中学历史教育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仅可以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也非常有利。

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创新历史学习方式,将教材和生活充分联系起来,完成“教师里学”到“生活中学”的转变。在历史教学中往往需要利用多种学习方式来了解非物质文化异常,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等方法当前使用比较广泛。

1.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为了获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往往需要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以磨练利用资源的技能和方法,引导教师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教学服务。

1.3有利于促进历史和其他学科配合

中学阶段每门学科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一些联系,因此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同时还能使历史学习效果得到优化。

2中学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2.1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到了导向及约束性作用,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主要分成历史教学目标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其中历史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对相关资源进行挖掘以后了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以提升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历史发展的理解,学会利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是指广大师生应正确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2大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从开发的视角来看,可以利用收集的方式获得大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与历史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合的内容体系。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学习资源。从运用的视角来看,主要可以利用专题式和融合式两种方式,其中专题式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教材结构,只需要设计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系列专题,将历史文化事件融合进去即可。融合式需要深入理解每个章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使其成为教材的一部分,拓展和延伸历史内容。

2.3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能力

要想达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首先需要提升历史教师的传承引导能力。首先,应对师范专业历史教育专业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例如他们必须注意自身对各民族文化艺术的态度,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懂得利用多元化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了解和掌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的能力。其次,组织中学历史教师进行在岗培训,提升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素养,保证培训的科学化。最后,加强教师和民间艺术表演者、民间艺人之间的合作,使教师和这些人员共同实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以提升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创新的能力与素养。

结语:

众所周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丰富乡土历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民族自尊心的提升,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清楚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中学历史教育这种手段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促进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传承并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宫敏燕.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保护层面的理念建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7):161-163.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6

范忠信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汪庆红浙江财经学院副教授

傅林放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讲师

新闻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1999年7月25日,浙江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制定了《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施行以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省已有历史文化名城18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历史文化名镇39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6个;历史文化名村38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4个;历史文化街区8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数达37个,占全国总数的8%,位居全国之首。

条例颁布实施的这10多年间,正值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建设性破坏、保护资金短缺、法规与规划相对滞后等问题不断显现。如何完善现有的法规,进一步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作用,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已是摆在立法者面前的一个紧迫性课题。

2012年6月15日,浙江省法学会和省人大法制委在杭州联合举办“浙江历史文化名城法律保护”专题研讨会,为省人大常委会制订和审议《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草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政府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

随着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古村落、古建筑呈现出衰败迹象,历史街区过度商业化、历史建筑遭拆除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有调查显示,在新登记的7380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近一半的遗产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浙江古村落仅存300多个。造成目前法律所规定的保护制度和措施在现实中约束力不足,保护工作受到限制的原因有哪些?

■侯作前:虽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一开始就是由政府推动的,但是实践中政府的一些行为也确实破坏了历史文化名城。在现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中,政府既是保护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这样的现实可能导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落空。这正是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性困境。

■汪庆红:从制度设计和运行实效看,现有的这种政府主导的名城保护模式虽然不乏权威性高、保障充分等优势,但其存在的政府专断、效率低下、公平缺失等严重缺陷,使名城保护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保护成效取决于政府领导的认识和态度、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得不到合理保护、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分配不公等弊病。

除了政府的职责,条例也对社会参与问题作了规定。如要“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鼓励公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等。

■傅林放:条例虽然提到了社会力量的参与,但缺乏制度保障。众所周知,保护规划的内容涉及大量利益主体,特别是涉及地方经济利益时,政府是否能够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当其制定的程序如果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和认同,又如何确保政府没有利益偏袒。

多元利益冲突

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名城保护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实践证明,多元化、多层次的利益关系及矛盾是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汪庆红:在过去的文物保护模式下,名城保护的重心和关键被限定为文物古迹、传统风貌保护在资金需求和土地占用等物质供给上的保障,其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主要方面。很明显,这种顾全大局式的说教并不能成为城市管理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牺牲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利益,满足名城保护长远利益的理性基础。

在许多人看来,名城保护的显著价值之一就在于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但实践证明,这种过度开发城市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思路,反而加速了对名城的破坏。

■汪庆红:表面上看,这是城市管理者未能协调处理名城开发与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而从制度设计层面分析,这是政府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未曾得到重视和妥善处理。建议要树立“以城养城”的保护理念,在地方立法中将这种利益关系纳入调整对象,并明确名城旅游收入的分配方式,尤其是从中提取作为名城保护资金的比例。这是强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措施。

因此,如何将名城保护中更多的利益关系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之中,借助立法机制,将这些利益关系法律化,将名城保护利害关系人的正当利益确认为法定权利,进而使名城保护中的利益冲突解决纳入法定的纠纷解决轨道,确保利益冲突解决的理性化和公正性,应当成为名城保护立法的重要考量。

借助社会力量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对遗产的认识和关注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到关注全民参与保护、保护惠及民生的实践。也有学者认为,人们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与善治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新阶段。

■侯作前:如今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思想,已从过去单一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发展到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从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发展到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内容不断扩大,已逐渐形成了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面保护体系。因此,相关的保护工作和理念应与时协同、与时俱进。

善治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公民的参与,强调社会的力量。而目前,相关保护规划、措施中的公众参与仍然不够,并因此导致了保护工作不科学的问题。

■徐阳光:对社会参与的规定必须具体化、强调可操作性,不能太笼统。应该将民主参与、征求意见、听证程序、人大审查等环节贯彻整个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修改和监督过程中,从而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7

(一)比较文化形态学与“文明形态史观”

20世纪初,“欧洲中心史观”在西方史学中的统治地位之所以开始动摇,主要有两个原因,这两个主要原因也成为比较文化形态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其一,随着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使一些西方史学家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感到忧虑。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欧中心地位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动摇了“西欧中心史观”的根基。其二,西方史学向专门化发展,对各国、各地区、各时代、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缜密,促使史学家不仅要以新的眼光看待欧洲历史以外的历史和文明,也使他们重新思考对人类历史的整体考察。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历史哲学领域,出现了批判的思辨的比较文化形态学。比较文化形态学的奠基者是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Spengler,1880—1936)的着作《西方的没落》(theDeclineofthewest)。该着作1911年开始构思,当第1卷于1918年出版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1922年出版了第1、2卷合订本),西方文明的种种危机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斯宾格勒在该书中否定他所称之为西方研究世界历史的“托勒密体系”,即对那种将西欧的土地“当作一个坚实的‘极’”,并选定它“作为历史体系的自然中心,当作中心的太阳”的历史观念给以批判,指出这是在制造“‘世界历史’的幻景”;他认为“‘世界历史’指的是整体,不是选定的某一部分”[3],反对以西欧历史的三分法“古代—中古—近代”为基本框架来编排历史。同时,他又带着宿命论的色彩,开始把世界历史看作是8种文化(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诞生、成长、鼎盛和衰亡的历史;他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认为除了西方文化之外,其他文化都已衰亡,西方文化也在没落。①随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J.汤因比(ar-noldJ.toynbee,1889—1975)在其12卷的巨着《历史研究》(aStudyofHistory)中继承并发展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他认为,历史学研究的最小单位是“文明”,并通过对近6000年出现过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以其着名的挑战和应战学说,揭示了各种文明形态的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一般规律,最终确立了文明形态史观(亦称文化形态学)的历史哲学体系。②汤因比认为,一切文明在哲学上都是同时代的和同等价值的,因此一切文明形态都是可比的,而西方基督教文明仍然具有“创造性的活力”。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虽然在本质上仍然没有摆脱“西欧中心论”,但是他把多种文明相提并论,并认为西方文明最终也会衰落,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欧洲中心论”的突破。英国史学家杰夫里·巴勒克拉夫(GeoffreyBarra-clough,1908-1984)对此有着深刻的评论:“正是因为他(指汤因比———笔者按)最早发动了对欧洲中心论的猛烈批判(尽管他的全部历史观充满了他所攻击的那种欧洲中心论的‘异端邪说’),因而具有解放的作用,这才是他名满天下的主要原因。”[4]文明形态史观对20世纪世界历史研究的影响有三个重要方面。其一,为“全球史观”奠定基础。正如巴勒克拉夫所说,汤因比“提醒那些沉湎于专门领域的研究而迷失方向的历史学家,使他们认识到需要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人类历史的整体”,[4]从而为“全球史观”的确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其二,以文明为单位研究和撰写历史。以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作为撰写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明史为开端,文化形态史观也逐渐发展为“文明多元论”,以文明为研究单位的世界通史的写作从此方兴未艾。③其三,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于文明囊括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的伟大成果,所以对于历史工作者来说,无论是全球的宏观视野,还是对每一种文明的具体研究,都需要运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于是,在历史学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的同时,在对史学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促进了历史学各个分支学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发展。

(二)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和鲁滨逊的“新史学”

在对实证的传统史学的批评中,1929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创刊的《经济社会史年鉴》(1946年起改为《经济、社会和文明史年鉴》),标志着一个新的学派———年鉴学派的诞生。年鉴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马克·布洛赫(marcBloch,1886—1944)认为:“历史学的对象是人”,历史学是在时间长河中的“人类的科学”;“正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潜伏着各种事件,也只有在时间的范围内,事件才变得清晰可辨”①。在年鉴学派看来,正是由于史学以历史中的人为其对象,史学便能够也应当以史学为基础并全面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研究路径。因此,年鉴学派主张打破史学研究的专业局限和学科局限,提倡通过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合来打破传统的史学模式。于是,社会史、经济史、人口史、环境史等都成为年鉴学派的研究范围。也正是在既强调历史学的重要性又主张打破学科界限的主张下,年鉴学派提倡总体地、整体地研究历史,正如布洛赫所说:“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历史包罗万象,无所不言……历史研究不容画地为牢,若囿于一隅之见,即使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也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而只有通过众人的写作,才能接近真正的历史。”②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念和方法论,实际上也是一种世界史的观念,并影响了以后世界历史观念的发展。③20世纪初,美国也兴起了一个“新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和代表着作是1911年詹姆斯·哈威·鲁滨逊(JamesHarveyRob-inson,1863—1936)出版的《新史学》(thenewHistory)一书。该书是鲁滨逊的论文和讲演的汇编,集中反映了他的史学思想。鲁滨逊反对只偏重研究政治史,主张把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人类以往的全部活动,凡从古到今各种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艺术、科技发明等都应包括在内;反对只讲大人物和大事件,主张研究普通的人和普通的事,用综合的观点揭示和分析历史事实,用进化的眼光考察历史变化,以展示人类逐渐走向进步的历程,等等。“新史学”在美国影响很大,并通过中国的留学生介绍到中国④,影响到中国的世界历史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地位明显衰落,西方建立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社会主义取得重大胜利,使“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史体系受到更严厉的批评。与此同时,随着资料范围不断扩大,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通讯联络四通八达,世界日益密切联系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历史研究也不断进步。正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迫使人们去承认“一个世界”的现实。于是,历史学家更加意识到要撰写整个世界的历史。⑤全球史观应运而生。

(三)全球史观

什么是全球史观,学术界并无定义,但是可以从一些史家的论述中看到他们眼中的全球史观。一般认为,在国际学术界,最早系统提出以“全球史观”撰写世界历史的是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他在1955年出版的论文集《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HistoryinaChangingworld)中,提倡史学研究要“跳出欧洲、跳出西方、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所有的时代”①。1978年他组织编写出版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论述历史的旧观点,从宏观阐述自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1975年人类历史的形成和发展,避免了事件的堆砌和割裂。”②他在1978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出版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aintrendsofRe-searchintheSocialandHumanSciences:Histo-ry)一书中进一步指出,“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③爱德华·H.卡尔也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也只有在今天,才第一次有可能想象整个世界包括着在十足的意义下真正进入了历史的人民,包括着不再是殖民地行政长官或人类学家所关心的、而是历史学家所关心的各族人民。这是我们的历史概念的一次革命。”[1](163)于是,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叙述与编写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整体历史的时代。以下是几本可视为以全球史观撰写的西方学者的世界通史着作,对中国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早在1920年,英国作家(非职业历史学家)H.G.威尔斯(HerbertGeorgewells,1866—1946)就出版了简明世界通史读本《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theoutlineofHistory:aplainHistoryofLifeandmankind),论述了从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类起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横跨五大洲的世界历史。作为对西方文明的一种批判,作者深切关注整个人类的命运,批评过去的欧洲历史学者“严重贬低了亚洲中央高地、波斯、印度和中国等文化在人类这出戏剧里所分担的部分”,决心在自己的着作中不再“局限于西方世界”,而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④该书的盛行(据说每个说英语的家庭都有一本),客观上形成了对西欧中心论的一大冲击。⑤1963年,美国史学家w.H.麦克尼尔(williamH.mcneill,1917—)出版了《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theRiseofthewest,aHistoryoftheHumanCommunity),该书采用了从古至今的叙事史体例,被西方史学界认为是专业历史学家写出的第一部综合世界史,开创了世界史研究的一个新时期。在该书的基础上,1967年麦克尼尔出版了更为简要的《世界史》(aworldHistory)。⑥美国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1913—2004)于1966年和1971年分别出版了《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theworldsince1500:aGlobalHistory)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theworldto1500:aGlobalHistory)。作者认为:他这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他“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或非西方人”,世界历史是“从全球的而不是从地区或民族的角度讲述历史”,世界历史要探究的是“那些曾对整个世界有影响的力量或运动”。①美国学者、被称为西方“新左派”的伊曼纽尔·沃伦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1930—)以“世界体系理论”作为其世界历史观念,1974—2011年陆续出版了4卷本《现代世界体系》(themodernworld-System)。作者从全球出发,把资本主义的历史放在世界性的体系中去认识,认为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16世纪开始于西北欧为中心形成的“世界性经济体系”)出现的,并将“世界体系”作为研究的单位;他还引入“核心”、“边缘”、“半边缘”等概念,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把世界逐渐卷入核心和边缘的历史。②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这些世界历史着作的研究与编纂体系存在什么样的缺陷,它们都显示了“一种观察人类历史的整体观念”。今天,全球史观在西方史学界关于世界通史的编纂理论和实践中开始居于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全球史观也对中国的世界通史研究和编写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20世纪中国的世界史学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世界史教学

中国的历史学家从中外研究世界历史的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中汲取营养。20世纪兰克学派传入中国,一些人把它概括为“史料即史学”。例如,历史学家傅斯年(字孟真,1896—1950),就主张“史学便是史料学”,让史料本身说话,即他所说的“我们反对疏通,我们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这里颇有兰克主张的味道。尽管这种观点有点过于绝对,但是他的“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动手动脚到处寻找新材料,随时扩大旧范围”、“一分资料出一分货,十分资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的主张,以及他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治史原则,③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唯物史观对中国的世界史教学与编写也产生了影响。早在1925—1926年,陈衡哲(1890—1976)就出版了高中教科书《西洋史》,沿着上古—中古—近世的线索,叙述了上起地球和生物的起源,下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历史。尽管作者表示要以多元史观解释历史现象,但她认为自己深受唯物史观的影响,她在给胡适的信中说:“你说我反对唯物史观,这是不然的;你但看我的那本《西洋史》,便可以明白,我也是深受这个史观的影响的一个人。”作者虽然“叙次西洋史迹,又时与中国有关内容加以联系。”④1934年何炳松出版的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上下册),从人类文化起源一直写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该书虽然多参考西方学术成果,但作者反对西欧中心论,表示自己的立场与西方学者不同:“我们试看寻常所谓外国史或世界史,多半是西欧中心扩大起来的西洋史。欧洲固然是现代世界的重心,值得我们格外注意。但是我们中国人既系亚洲民族的一分子,而亚洲其他各民族在上古和中古时代对于世界的文化又确有很大的贡献,似乎不应因为他们久已衰亡,就可附和欧洲史家的偏见,一概置之不理。因此,着者很想在本书中有一种新的立场,把亚洲匈奴人、安息人、月氏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向来受人轻视的民族,根据他们在世界文化史上的活动和贡献的程度,给以相当的位置,而加以叙述。”①因此,该书在论述文化起源时从亚洲讲起。何先生接受20世纪上半期美国出现的以詹姆斯·哈威·鲁滨逊为代表的“新史学”派的观点,在教材中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历史教科书只关注帝王将相少数人活动和偏重政治史的现象,大大扩充了选材范围,以较多的章节叙述文化与社会生活。194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谷城撰写的《世界通史》。该书在前言中就说明反对“西欧中心论”,将各大洲和各民族均视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并强调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他强调世界史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应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更迭理论来划分世界历史的时代。另外,周谷城还认为,“世界通史并非国别史之总和,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故叙述时,力求避免分国叙述的倾向,而特别着重世界各地相互的关系”。②这一看法,对于中国的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尤其具有启发意义。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与教学有了很大进步,也一度受到苏联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即关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解读的较大影响。这种解读,突出反映在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及其后陆续出版的13卷本《世界通史》的编纂体例中。④该书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斗争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社会经济形态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把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排列起来,形成了苏联的世界通史体例。然而,该书并没有完全摆脱西欧中心论的影响,而且过于强调苏联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套《世界通史》对新中国的世界史教育与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1962年出版了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4卷本《世界通史》,即现在人们简称为“周吴本”的世界通史教材。这套教材,同样以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人民群众为主角,“以时间的延续为经,以地区的分布为纬,比较系统地叙述了整个世界从人类的起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学者当时对世界史的认识和研究水平”⑤。同时,人们也能够明显地看到它较严重地受到苏联《世界通史》的影响,在世界史的体系方面,没能有更多的创造和突破,而且缺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世界史发展

随着的结束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的世界史学界也迎来了思想的大解放。当人们重读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论述时,就发现他们在论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不仅注意到社会形态的变化,也注意到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即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从而对作为唯物史观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有了新的认识。从社会发展形态的演变来看,马克思在1859年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5]从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即世界历史的形成来看,甚至早于上述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的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形态演变和世界历史形成的论述,以及物质生产是社会形态变化和世界历史形成的共同的推动力量的论断,鲜明而深刻地批判并突破了西欧中心论,是世界史观的一次重大变革,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观,吴于廑先生对世界史学科应该研究的对象提出了新看法。他认为,“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述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②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吴先生强调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认为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而这两方面的发展互动,就形成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7]可以看到,这种对世界历史本体论的新认识,与世界上已经流行的全球史观的发展虽然并不完全同步,但基本上是同向进行的。根据这种新认识,吴于廑和齐世荣受国家教委委托,主编了6卷本《世界史》(古代史编2卷、近代史编2卷,现代史编2卷),被简称为“吴齐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在1991—1994年出版。这部200多万字篇幅的世界通史,突破了以往国内外世界通史的编撰模式,尤其是突破了苏联学者所编世界通史的模式,以包括世界历史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重构世界史的宏观体系;同时借鉴当代史学理论和方法,以中国人的思辨,探索自人类起源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历史长河的源流及其走向,考察世界如何由相互闭塞发展为密切联系、由分散演变为整体的全部历程。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从全球的视角,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进行重新划分:人类产生至15世纪末为古代史,16—19世纪末为近代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为现代史。这种超越社会经济形态的分期从历史实际出发,与原先以政治兴替或其他“重大事件”为分期标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第二,力求避免重蹈国别史汇编的旧体系,采取纵横交织的编撰体系和纵横比较的写作方法,抓住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密不可分这一关键环节,注意揭示纵向的重大历史现象对横向发展的制约,以及横向发展对纵向发展的反作用。第三,突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模式,不仅阐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以及各国各民族内部的暴力冲突和阶级斗争在打破其分散闭塞局面,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作用,而且注重深入探讨人类和平交往和思想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第四,创造性地将中国历史纳入其中,以有限的篇幅简述中国历代兴替的基本脉络,重点发掘中国与世界发生联系的重大史实及其意义,并从中外历史的比较中确立中国在世界史上应有的地位,从而勾勒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轨迹。①至2013年,该教材已经发行上百万册,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世界通史教材。还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化史观”也于80年代异军突起。②他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并认为“现代化史学是关于现代世界的变革与发展进程的整体和分体研究的史学”,③因此也被称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④。90年代他以《现代化新论》和《现代化新论续篇》两部着作,将“现代化史观”具体实践,成为中国现代化史学的开拓者。

三、进入21世纪的世界史学发展

(一)全球史的兴起进入

21世纪,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于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全球史”(globalhistory)或称“新世界史”(newworldhistory)在21世纪继续发展,并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兴趣。最初的“全球史”只是美国历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课程,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宏观编写世界通史的方法论。它与以往世界史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关注那些导致全球化因素的发展过程。正如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杰瑞·本特利(JerryBentley,1949—2012)所说:“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强劲的全球化的势头也促使历史学家们关注人类早期的跨文化互动和交流过程。在许多方面,世界史作为一种理性的研究课题,代表了当代职业历史学家们对他们身居其中的跳跃式发展的全球化现象的职业反映”。⑤因此,“新世界史”更为重视对长时段的、跨区域的、跨文化的环境变化,物种传播,疾病蔓延,人口发展,移民迁徙,意识形态和观念变化,跨国公司,能源需求,国际犯罪,甚至政治、文化的全球化等问题的研究,注重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互动特别是人类早期的跨文化互动和交流过程。于是,国内已有学者将这种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本身的观念称为“全球化史观”;[8]亦有学者将这种学术取向称为“把全球化历史化、把历史学全球化”⑥。以下是几本被视为全球史的西方学者的世界通史着作,对中国学者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史学家w.H.麦克尼尔1963年出版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一书被认为是全球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诞生。1967年他出版的《世界史》和1966—1971年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两卷本《全球通史》都被视为全球史的世界通史着作并成为畅销书。由此可见,全球史观与全球史的编写是有其一致性的。2000年,杰瑞·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的《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JerryBentley,HerbertZiegler,traditions&encoun-ters:aGlobalperspectiveonthepast)一书①出版,作者力图超越西方中心论,注重文明的多元传统和相互之间的碰撞与互动,揭示人类社会不同传统之间的紧密联系,成为美国最畅销的世界史教科书,在中国也拥有广泛影响。2003年,麦克尼尔父子出版了《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J.R.mcneillandwilliam.H.mcneill,theHumanweb:aBirds-eyeViewofworldHistory)一书②,作者力图以一种超越文明的宏观视野来重新审视全球历史,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全人类与自然界共生的世界体系,就像一张无形的巨网,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在影响着自然物种的进化,也同时受着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作者追溯人类网络的变化,揭示各个阶段不同人群之间合作与竞争的生存特征,以及人类社会与生物圈的依存、互动,启发读者思考人类网络的未来之路。由此可见,“全球史”或“新世界史”更为强调世界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就这一点来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于“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的论述是有共同之处的。③当然,“新世界史”存在的明显缺陷也招致一些专业历史学家的批评。例如,它比较忽视社会内部发展的作用;没有完全摆脱西欧中心论的思维;使用的多是二、三手资料,较少原始资料的利用等。全球史学家也正在努力克服这些缺陷。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8

关键词:历史知识体系历史必修Ⅱ历史发展脉络

经常听到高三文科班学生抱怨历史学科难学,认为历史知识点太多、太乱,不容易记忆,或者是虽然记住了一些历史知识点,但不会活学活用,导致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等现象,这就充分反映相当部分高三学生尚没有掌握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

实际上,通过高一、高二的系统学习,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如基本了解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这些知识点散落在各个章节中,如同分散在各处的“小珠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用“线”把这些“小珠子”串联起来,这些知识很快就会丢失。但问题在于相当多的学生缺乏这样的意识和认知水平,更欠缺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去主动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历史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建构知识体系,教会学生把历史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让学生高屋建瓴地进行历史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经典的迁移问题的中心,与其说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意义重大。笔者以高三文科班历史必修Ⅱ一轮复习为例,谈谈如下两种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

一、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决定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矛盾。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研究,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经济、政治、思想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各种动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其中经济动力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常用的“经济决定政治”和“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就是该理论的典型体现。

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这种编排方式深受诟病的地方就是教材打破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将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内容进行了人为割裂,破坏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时,就必须有意识地将教材加以整合,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统一在一个系统内,以体现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性。下面是笔者在讲授完历史必修Ⅱ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后呈现给学生的一张知识体系图:

通过该知识体系的展示,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正是因为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兴起和发展(经济),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外交)、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文化);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又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和思想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在17、18世纪的进一步发展(经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资产阶级革命(政治)所提供的政治实践,为启蒙运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同时,学生通过该知识体系的学习,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各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为相关历史知识的比较提供便利。比如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活动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而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活动又丰富了文艺复兴的内容。再比如,通过本例的教学,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文艺复兴”是十四、十五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因此文艺复兴时期进行的反封建活动还披着宗教的外衣,并只是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且不敢与天主教会决裂;而“启蒙运动”则是十七、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壮大(而此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更加尖锐),所以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敢于公开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矛头直指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并且还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在本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对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所涉及的世界史的相关内容显然有了整体和系统的把握,从而可以克服一直困扰学生的史实错乱的情况,构建起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线,包含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国际关系史等辅线的世界史知识体系。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也可以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起这样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授完历史必修Ⅱ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之后,可以给学生呈现如下知识体系图。

通过构建如图所示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明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层面的影响。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9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文化名城改造

如何处理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分析探讨,说法不一。这里我们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城市规划和商业地产策划的经验,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站在经营城市的角度来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上,树立正确的保护和开发观念一直存在两种极端观点;一是认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会阻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把那些“老古董”视为城市的“肠梗阻”,必欲除之而后快:二是认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是全方位的保护,不能动其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否则就是破坏。这两种观点的一个共同错误,就是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开发截然对立起来。如果用其中任何一种观点来指导实践,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城市的更新发展都将无从谈起。那么,如何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开发之间的关系呢?我们认为应该明确以下两点。

第一,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历史遗存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必须加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其历史文化环境不仅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彰显城市个性的载体。在人们对提高文化生活水平具有较高需求的今天,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十分宝贵的城市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挖掘,有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和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还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最终有助于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巴黎、伦敦、巴塞罗那等世界历史名城以及国内的大理、丽江、苏州、杭州等地的实践经验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说,从短期看,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的更新、开发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矛盾,但从长期发展看,二者完全是可以统一和谐调发展的。

第二,对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环境、历史文化遗存仅仅施以保护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开发。当然,这里的开发不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而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存等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发掘和利用,根据时代需要对其功能进行适当的更新和改变,以充分发挥这些宝贵资源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就郑州而言,像城隍庙和商城遗址这样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其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建筑物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加之住居的人口数量巨大,成为脏、乱、差的典型,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整治和改造,使其能够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此外,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体现,作为一项文化资源,如果让它始终处于沉睡状态,不进行开发利用,它最终只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地消失。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的适度开发和利用也是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延续和发扬的必要手段之一,也就是说,对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

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应实行综合规划城市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巨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判断一个城市是否良性运行,关键是要看这个城市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否持续协调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开发一定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环境、资源、交通市政、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等各种因素,协调好长期与短期、整体与局部、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开发需要各方面专家的参与.需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需要进行合规划和周密策划,需要将宏观发展战略和微观的经营策略结合起来。但是,目前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开发一般是由政府或开发商主导.很少注重和遵守规划.或大多侧重市政规划和建筑规划.往往忽略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详细的商业规划。其结果往往导致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城市空间体形态与商业经营内容、经济与文化之间不相协调,甚至是相互冲突:城市缺乏精神和个性。这显然不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强调,在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和开发时,一定要站在城市经营的高度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规划,比如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古城当做纯粹的旅游区,而新区则着重发展工商业,这样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发展了经济。只有如此,才能使综合规划具有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

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实行统一规期.统一开发,分步实囊在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开发过程中,对于成片的、有内在联系的历史文化街区应当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该区域内历史文化风貌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又能发挥文化资源的规模效应,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对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改造和开发最好交由一家投资开发公司承担.这样容易保证开发公司能够始终从该地区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地区进行统筹安排,营造历史文化环境、提升区域文化形象、经营区域品牌.既有利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又有利于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将成片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交由不同的公司开发,由于每个公司的实力、思路、各不相同,在加上经济利益的竞争关系,很可能将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搞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当然.选择一家公司开发时.对于面积较大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中可以实行分批分片开发.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关系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开发往往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既可能是历史风貌保护工程,又是危旧房改造工程、商业区改造工程或旅游资源开发工程:既要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又要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社会目标和文化目标;既要对历史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又要进行持续经营。如此高标准的要求,需要采用一种最有效的开发模式。实践来看,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和经营上,有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倾向。但是无论是采取完全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还是完全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都不利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由于政府自身职能和自身资源所限,既无法在短期内组织足够财力、人力和物力,又不具备经营和管理能力:而如果由企业主导,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则容易偏离城市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偏离保护历史文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社会目标。所以说,只有将政府的行政力量和企业的市场力量有机的结合起来,才会最大限度的有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

在政府和企业的角色定位上,政府主要负责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负责制定城市及街区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搭建发展平台,在城市及街区的改造开发过程中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企业则应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之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治和改造.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品牌经营。只有政府和企业各尽所长,分工合作,才会使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开发。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篇10

一、文化作为符号网络

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化是一个符号系统,是由符号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网络。[2]3这种文化观念主要受到克利福德·格尔茨人类文化学研究的影响。格尔茨在《文化的阐释》、《地方性知识》等作品中强调":'文化'这个词语指出了一种以符号表示的通过历史传播的意义方式,是一个以符号形式表达的继承性的观念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人们得以交流、维持和发展他们的知识以及对生活的态度。"[3]398可见,文化被认为是一种符号媒介,具有管理和控制文化系统内人们的行为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作用;文化也是意义的交织网络,人们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这些文化网络中形成和指导自己的行为。格林布拉特认为文化通常有两个相反的特征,一是约束性(constraint),一是流动性(mobility)。[4]11组成文化的一整套规则和实践成为了无处不在的控制系统和限制机制,人们的行为必须接受其监督和制约。同时,也充当着文化流动的调节者和保证者,实际上,没有流动,没有即兴发挥、试验和交流就没有文化边界的建立。[4]14

可见,新历史主义者心目中的文化充满了流动性、可塑性,具备足够的弹性和张力。不仅如此,新历史主义者认为文学不是简单被动地反映文化的限制性和流动性,文学还通过自身的优势帮助塑造、表达和重建这些特征。对于文学与文化的这种互动的双重阐释和双重建构的关系后文还将提及,实际上,这也涉及到文本与世界、想象与现实、社会与审美、物质与话语等的相互指涉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说这种对话或称"振摆"式的理论视角正是新历史主义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就如格林布拉特所说":当论必须有自身的定位:不在阐释之外,而在谈判与交流的隐匿处。"[5]28格尔茨对文化的阐释性内涵是这样理解的":我把文化看作是网络,文化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行为。我追求的是阐释,以及阐释表面上神秘的社会表达方式。"[6]10

强调文化是一个象征性符号网络系统,主体的建构与塑造既是文化网络制约的结果,同时,主体也具备对文化的阐释权力。格尔茨提倡一种文化阐释的"厚描"(thickdescription)方法。"厚描"是相对于"薄描"(thindescription)而言的阐释概念,源自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Ryle)。"薄描"只是对无声的行为的描述,而"厚描"是要把这行为放入一个充满话语意图和文化意味的网络中进行分析。赖尔说":'厚描'需要对赋予行为以意义的意图、期待、环境、背景和目的进行解释。"也就是说,"厚描"不是关注产生某种行为的一系列机械的物理动作,而是围绕参与这一活动产生的意义和价值展开。

"厚度也不是指事物和行为本身,而是指叙述的厚度,是附加在行为上的,如一个嵌套式框架的叙述结构的厚度。"[7]32"厚描"被格尔茨广泛应用于他的人类文化学田野调查中,即抓住一个事件、某个行为或者别的实践,通过询问最细微的繁枝末节,来发现和揭示某种文化的精神气质。格尔茨聚焦于地方性土着文化的意义,而不是普遍的社会原则;聚焦于文化的连贯性而不是社会斗争;聚焦于个体体验式事件而不是人造加工的信息。他会记录下偶然得来的原始材料或证据,这些东西在他看来是内嵌在文化中的,它们从文化中来并表达着某种文化意图。"从这件简单的小事情"格尔茨曾经谈到一件偷羊的奇闻轶事,"我们能够拓宽视界,体验到社会经验的极其复杂性。"[6]19新历史主义者几乎是自觉运用了格尔茨的"厚描"模式,并进一步发展了与"厚描"并行不悖的"轶闻主义"(anecdotes)方法。

二、历史以轶闻方式出场

轶闻概念在历史学中一直有一席之地,不过它往往作为道听途说的野史、秘史、稗史,充当着正史的补充或反叛的配角。克罗齐认为"轶闻和历史同样发展,即使最哲学化、最严肃的历史学的巨大进步,也未去除回忆录、生平传记和所有其他轶闻占据的位置。"[8]93同样,波普尔认为历史的"兴趣应该在于具体的个别的事件和个别的人,而不在于抽象的普遍规律。……每一部写成文字的历史都是这个全部发展的某些狭小的方面的历史,总是很不完全的历史,甚至是被选择出来的那个特殊的、不完全方面的历史。"[9]64福柯提出建立考古学和谱系学的历史概念,其实质也是对线性、权威历史的解构,提倡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揭示局部话语的权力结构和关系网络,将某些事情带入真理和谬误的嬉戏过程,强调历史的断裂性、偶然性和话语性。福柯虽然不是典型的轶闻主义者,但是他的断裂历史观和对历史文化问题的症候式阅读方式无疑和新历史主义有理论契合处。叙述历史学家海登·怀特提倡对历史进行诗学的研究,他在评价新历史主义时,指出":新历史主义对历史记载中的零散插曲、轶闻轶事、偶然事件、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卑微甚或是不可思议的情形等许多方面的特别的兴趣。历史的这些内容在'创造性'的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诗学的',因为它们对在自己出现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组织形式、政治支配和服从的结构,以及文化符码等规则、规律和原则表现出逃避、超脱、抵触、破坏和对立。"[10]106海登·怀特无疑对这些逸闻趣事是抱有相当诚意的,甚至认为其可构成历史诗学的一部分,也十分中肯而客观地评价了新历史主义的这一特点。

一个典型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文本往往以一则令人震惊的事件(event)或奇闻轶事(anecdote)开篇,其效果足够引起对宏大历史叙述的怀疑,同时也力求对某个历史时期,如文艺复兴,进行一针见血、精炼而准确的描述。在格林布拉特看来,这能让我们"触摸真实".(thetouchofthereal)[11]3对奇闻轶事的关注,从理论的高度来审视,就是对遗落的历史片段的关注,对边缘历史和边缘人物的关注,对鲜活的生命个体的关注。它的功能就在于某种纲领性的分析模式和约定俗成的系统化方法论,也有助于人们对某种单一的、绝对的历史和文化叙述产生质疑。这类逸闻趣事不是被随意捏造出来证明一个抽象观点,而是一种原始素材,就如格尔茨所言的"漂流瓶中的一张纸条"(anoteinabottle)。它不仅是被人们偶然间发现的,而且是完全"原生态的"(raw),因而其真实性和说服力不容怀疑。

格林布拉特认为":轶闻主义运用到文学研究就是要找寻不被人所熟悉的文化文本,这些通常是边缘的、奇异的、零碎的、意外之中且原汁原味的文本,让它们和人们感觉熟悉而亲切的文学经典文本形成有趣的互动。"[7]36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用词是"互动"(interact),而不是所谓有益的补充或给文学正典添加些边角余料。格林布拉特继续说:"我们要利用这些奇闻轶事,以一种精炼压缩的形式,来展示活生生的经验元素如何进入文学,平凡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如何被记录。""我们想要发现过去真实存在的身体和声音,如果这些身体早已腐朽,声音早

已沉寂,从而无从发现,那么我们至少要抓住那些与真实经验息息相关的蛛丝马迹。"[7]37实质上,新历史主义的轶闻主义想要恢复的就是文学批评中对于真实存在的确信无疑,而不是利用文学的力量来回避和逃离日常生活,或者放弃最基本的理解,即任何文本的成立都是建立在它所代表的身体和声音的消逝之上的。因而,对"真实的触摸"变得如此重要,它几乎成为文学和文学批评不可不承担的一个责任。

三、重新划定文学边界

传统文学观认为奇闻轶事是非文学的,属于非文学文本。但新历史主义对奇闻轶事的重视,其实质是要强调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界限模糊性和互动性,强调文学和非文学彼此进行"厚描".对文化文本的厚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带领着我们不断靠近文学的种种因素往往潜藏在非文学中,这说明所谓文学性是不稳定的、不同叙述类型的差异,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界必定要得到重新界定和修缮。这涉及到新历史主义对文学的基本看法。格林布拉特曾说":文学不是一劳永逸东西,它是不断建构和重构的,它是概念上的权利和对权利的约束不断较量的产/,!/物。

不仅任何类型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在对文类边界的守护又同时受到侵犯下形成的,就连文学概念本身也是不断商讨的结果。"[12]5格林布拉特的这种文学观念与前文所说的整体文化观一脉相承,"如果将整个文化看做一个文本,那么,所有事情就在叙述层面和事件层面至少潜在地相互关联牵制,那就很难在叙述与事件之间划出明确界线。至少,这种划分本身就是一个事件。"[13]15也就是说,任何文本都是文化的,它的文化属性不仅指向文本外的文化世界,其自身更是浸透在文本之外的社会语境中,不可避免地吸收了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

"这个世界充满了文本",格林布拉特感叹到,"其中绝大多数文本如果离开了它们所处的语境将变得不可理解。为了恢复这些文本的价值,让它们至少变得有些意义,我们需要重建生产它们的文化语境。相比之下,艺术作品(文学文本)直接包含或暗示了这些语境,就是凭借这些持续不断地对文化语境的吸收,使得许多文学作品能够在其生产语境和社会条件崩溃后仍能存活下来。"可见,格林布拉特所说的文化分析不是一种外部分析,也不是文学内部的形式主义分析。其实,他反对的就是这种文本的内外两分的观点,"文本内外根本不存在明显的本质上的差异,新历史主义要重构的就是这种打通文本内外的文化的'复杂整体'(complexwhole)。"[4]13这里涉及到的几个基本观点是,首先,文本不限于文学文本,非文学文本有时比文学文本更能让我们触摸到生活的真实,两者之间可以不间断地流通往来。

其次,文学的概念和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学概念自身是一个建构和不断重构的过程,这就自然地把文学放入一个历史视域来观察,只有在具体的历史时段文学才具备具体意义。最后,文化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文本,既然文化是一个整体的相互交织和流动的网络系统,那么在文本与世界之间、想象与现实之间,或者说艺术与社会之间也是一个不断协商和流通的过程。

格林布拉特在他的代表性文章《通向一种文化诗学》中谈到,詹姆逊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社会性和政治性的文化文本和与之相反的文化文本之间,独立的审美领域和政治社会领域之间的功能性区别并不存在,并没有这些话语区域的分离,它们是完整的统一体,而资本主义打破了这种和谐统一的模式;利奥塔则认为资本主义力图消灭不同话语领域的区别,使之分崩离析,或抹杀,或断裂,从而建立统一的独白性话语霸权。格林布拉特则持不同意见:"资本主义既不会产生那种一切话语都能和谐共处,也不会产生一切话语都彻底孤立或断裂的社会制度,而只会产生趋于差异、分化和趋于单一、独白的推动力同时发生作用的社会制度,或至少两者急速振摆(oscillation),让人以为是同时发生作用。"[5]22"从十六世纪直到现在,资本主义就已经在确立不同话语领域与消解这些话语领域之间成功而有效地振摆。

正是这种一刻不停的振摆,而不是固定在某一位置,才形成了资本主义独有的力量。个体性元素--一系列间断性话语,或兼容所有话语的独白性话语--在其他经济和社会体系中都得到清晰的表述;惟有资本主义试图在这两者之间令人头晕目眩地、不知疲倦地流通(circulation)。"[5]24由上可以看出,格林布拉特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审美与现实、真实与想象、政治社会文本与审美文本,抑或文本内外的关系理解非常清晰,即在一种不稳定状态的摆动、交流和往复循环中,两者的功能性区别在确立的同时消亡。

四、历史话语的诗性空间

上文提到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历史观念的变迁,从对历史普遍性和真理性的质疑到叙述历史主义的兴起,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在诗学层面获得沟通,历史与文学的二元对立关系得到修正。新历史主义者眼中的历史"既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或一系列事件),也是对这些事件(故事)的讲述。历史真实来源于对讲述这些故事的充分性的批判和反思。历史首先是一种话语,但并不意味着对真实存在的事件的否定。"[2]3新历史主义对个人日记、档案记录、奇闻轶闻等的偏好,其目的就在于触摸这种历史真实。这里让我们想起了卡尔·波普尔的话:"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各种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人有权利去作出自己的解释。……历史虽然没有目的,但我们能把这些目的加在历史上面;历史虽然没有意义,但我们能给它一种意义。"[14]259同样,海登·怀特认为历史事实在历史学家的笔下不过是构思和讲述故事的素材,他们的目的不是要铺陈历史的真相,而是表达和抒发历史学家自身的人生观和历史观。他在《元史学》的序言里说":我想要强调的是,在我看来,历史事实是构造出来的,固然,它是以对文献和其他类型的历史遗存的研究为基础的,但尽管如此,它还是构造出来的。"这种对历史文本性的极力推从似乎就是要断言历史的虚妄,全然否定历史的真实,这和格林布拉特所提倡的新历史主义历史观是有一定差别的。

人们不可能超越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段,所有的历史本身只能取决于建构历史的现在。新历史主义正是在"反历史"的形式化潮流中重新确立历史的维度,重新审视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新历史主义眼中的历史与现实并不完全是一种线性的先后序列关系,更是一种共时的历史与现实的文本对话关系,两者之间通过文本存在着相互协调的对话性特征。文学则不是孤立于社会历史之外的事物,而是历史、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文学参与到历史之中,并与政治、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形成相互角逐和交锋的场所。就如文学文本不再游离于它的作者和读者之外一样,历史也不是游离于它的文本建构之外的事物,历史更不是作为某个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可被拆分的背景或装饰性材料,"历史与文学是相互叠盖的".[2]3蒙特罗斯曾用"历史的文本化和文本的历史化"来描述新历史主义对历史与文学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这句话非常流行,以至于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标志性主张。

一方面,历史的文本化是指历史是通过文本来叙述和显现的,没有文本就没有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也意味着我们无法接触到真实的过去,无法接触到没有经受当时社会历史制约的文本痕迹。而这些文本痕迹不是偶然性存活下来的,至少是一个选择性保存或删除的微妙过程。之后,在被人文学者拿来当做文献时,遗留下来的文本痕迹本身也会再次受到学者们为符合描述或阐释活动的需要而作出相应的选择和调节。另一方面,蒙特罗斯认为"文本的历史化是指历史具体性,即社会、物质内容,指所有的书写形式--包括批评家们阅读的文本以及我们所阅读的批评家的文本,也就是说所有阅读形式中的社会和物质内容。"[3]409

换句话说,文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植入了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物质内涵。文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历史的向前推进,带上不同时代赋予它的意义,留下时代的烙印,甚至对历史和现实产

生影响,成为了历史事实构成的一部分。新历史主义主张对文学文本中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存在对于文学的影响,以及对文学文本中的历史世界和现实世界展开双向调查,其本质就是体现了一种对话理念,表达了一种现在和过去、后人和前人的对话愿望。所以格林布拉特认为学者的工作就是要"与死者对话"(Speaktothedead)以及"让死者说话"(makethedeadspeak)。[15]479人类通过文学为逝去的历史留下回味的空间,依靠文学寻找曾经鲜活的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足迹,让当代人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与之产生心灵的共鸣。这说明,文学是历史时空中最活跃的思想因子,它建构了历史,参与了历史进程,同时也是现实文化塑造和发展的最有力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