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篇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05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需求;市场

一、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地州,67个县市境内,是一个体制独特、计划单列的大型农工商企业集团,农业是兵团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兵团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研究机构(新疆农科院和13个师级农科所),高校(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是主要的创新主体。2009年兵团农业R&D的基础研究投入高校经费占到73.8%,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多集中在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工作面向上级政府,争取科研项目,通过审核验收是首要选择,而成果能否形成生产力是次要的事,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脱节,供需不匹配。兵团涉农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少,生产中间产品的配套企业多,创新主体地位缺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推广机构缺少沟通协作,信息不通,资源分散。

(二)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通过查询相关数据,兵团R&D经费投入强度较低为0.6%,在西北地区最低的,约是陕西的1/4,并且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反映了兵团在R&D经费投入不足,在科技创新努力程度低,农业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足。

兵团处于发展的需要,有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使农产品产出最大化的意愿,但是对农业投入比对非农投入获利机会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又使兵团对农业科技供给意愿不高,供给意愿少于实际需要,投入不足。兵团缺少税收收入,有限的来自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力量不足。

(三)农业科技创新产出

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1.0%,达到53%。同期兵团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了1.38%,达到57.89%。兵团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增速高于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为兵团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可以看出农业在兵团支柱产业的地位,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而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这是兵团实现“三化”的内在动力之一。但是从整个产业看,产后生产技术研究不足,使得在种植环节的优势难以扩展,农业利润不高。

二、构建兵团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兵团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产学研脱节,农户组织单一弱小,科技信息成本高,采用新技术风险大的情况。新的体系作为政府供给主导型创新模式的重要补充,其特点面对市场,技术需求引导技术供给,农业科技成果来源于生产,又在生产中实现价值,从而达到技术的有效供给与均衡。可有效调动供需双方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兵团在整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需要更多的扮演“守夜人”的角色,提供市场信息,发挥引导协调的作用,对农业科技资源进行协调整合,加强产学研协作,建设和培育农业科技交易市场。

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推广部门加强交流,加强与涉农企业合作,将科研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增强应用性,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同时注重农业产前、产后的研究,将兵团种植环节的优势向产业链其他环节扩散。

三、建议措施

(一)兵团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农业科技创新是公共产品,效益外溢,兵团应致力于为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扩宽筹集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高新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法,保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建立健全配套较为齐全的农业科技市场体系,鼓励农户成立民间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二)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以政策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特别是流向农业企业。同时农业企业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应根据自身条件,在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技研发资金,保证科研资金增长率不低于利润增长率,吸引更多科研人员进入企业。

(三)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

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和主体地位,健全团场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满足农户对农业科技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农业科技市场提供更多的主体,活跃农业科技市场。推行“公司加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必要的科技服务和指导,克服农户获取农业科技渠道少,技术信息成本高的缺陷。

参考文献

[1]董乐,黄子蔚.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和发展方向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2).

[2]韦凤琴.论兵团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选择[J].兵团经济研究,2012(2).

[3]王雅鹏,郭犹焕,凌远云,龙文军.农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问题;对策;玉溪

为深入了解玉溪市现行基层农业科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玉溪市农业局组织专题调研课题组,对农业创新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调研。在梳理相关政策、文件的基层上,拟定了多个限定性和非限定性调研内容,分别在玉溪市农科院、玉溪农职院及通海县、新平县、红塔区等3县区以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共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座谈会5场,并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68名科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主座谈会3场。课题组经过认真梳理调查结果,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紧扣三项政策原则,突出抓好五项任务,重点实施3大项目”玉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建议。

1存在问题分析

1.1科技机构推动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座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给出的四个影响国家科技机构科技创新力的主要障碍性因素中,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被排在第一位。主要是激励机制不活。干的不看的,看的不如说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多出错,少干没有过。其次是制度不健全,人人信奉不干活就不会出问题,少干活也不会少拿钱大锅饭思想,即使有一些制度,也缺乏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难于打破。

2.2企业的创新实力有待积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激发,创新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2.2.1面对创新,企业不仅显得很无助,而且很茫然。在与企业的座谈中,反映比较集中关键词就是:“想创新”、“不知道如何创新”、“企业无力创新”、“希望政府支持创新”。用企业的原话讲就是:“非常想创新,就是不知道如何创新”;“企业的力量有限,地方小,高端人才难引入,引来也养不起”;“企业使用国外品种必须支付高昂的专利费,自主研发新品种很有必要”;“企业规模小,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新技术应用上,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等等。

2.2.2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待改善。座谈中反映比较多的意见是:农业企业的非生产用地审批难。另外,有企业反映,农业设施是企业很重要固定资产,但是融资时,农业设施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原因是农业设施没有产权证。

2.2.3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待加强。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移、技术孵化、公共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平台等为内容的企业创新促进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于发展需要。面对创新,企业很难找到必要的创新支援,什么事情都得企业自己做,不仅增加了创新成本,而且会经常遇到一些企业没办法解决的问题,造成创新过程的肠梗阻,致使创新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使得企业要么畏惧创新,要么以作假的手段糊弄创新支持部门。

2.3创新资源分配不合理,整合难度大,合力难以形成

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但就现行状况看,支撑创新的人才及其相关的科技资源大量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当下较为普遍的问题。从问卷结果看,91.2%的受访者认为:“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但仅有主体不行,还应充分发挥其他科技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积极作用”;并且70.6%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农业科技机构,应与企业组成科技创新联盟,支持和帮助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目前,科技机构与企业联合的情况还不是很普遍,科技人员在这方面的经历还不是很多。

2.4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条件差、能力弱,人员被拉用问题突出

人员知识老化、专业不对口、信息和知识交流渠道不畅和缺乏必要知识更新协同机制,致使人员素质与发展需要不匹配;人员劳动关系分散隶属于地方乡镇政府,被地方政府中心工作拉用和不务正业,在岗不在位的现象突出;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实施后,基层体系的设备条件和工作条件虽有一定改善,但受制于管理体制等原因,设备落后、工作条件差、服务能力弱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与基层科技人员的座谈中,很多科技人员反映:“乡镇一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在完成政府中心工作的前提下,抽空做本职工作”,他们“三分之一的时间从事本职工作,三分之二的时间围着政府的主要工作转”。

3意见和建议

结合当前的宏观政策背景和玉溪实际,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条件下玉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紧扣三项政策原则,突出抓好5项任务,抓紧实施3大项目。

3.1紧扣三项政策原则

3.1.1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科技创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和引导作用,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政府促进农业产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企业直接面对市场,信息灵、反应快、利益攸关等优势,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3.1.2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要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体制和制度体系。

3.1.3坚持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则。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3.2突出抓好5项任务

3.2.1培育和壮大创新的市场主体。要围绕玉溪农业的主导产业,以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为目标,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和农业服务业发展为抓手,落实各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引导和促进涉农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2.2加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要以公共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开发和储备为抓手,以重点产业的首席专家团队建设为支撑,加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机构在公共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开发和储备方面的职能作用,围绕产业重点,稳定机构和队伍,改进研究选题,健全和完善经费保障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活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要在加强和完善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同时,结合玉溪实际,围绕烟、菜、花、果、药等重点产业,建设具有玉溪区域特点、技术水平国内一流的玉溪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3.2.3深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要以做大、做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抓手,切实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小、散、弱,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及时将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从基层政府的事务性羁绊中解放出来。要深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以县域为单位,整合人、财、物、资源,成立人才资源统一调度、设施设备共有共享、信息知识自由交换的县域综合性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有效避免和解决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县乡分割、乡镇分割等小、散、弱状态和信息不畅、同行之间难以交流等制度性知识屏蔽问题。

3.2.4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要以重点实验室、农业区域试验站和农业试验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研究与试验开发(R&D)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民营资本机制活、反应快等特点,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研究与试验开发平台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以提升农业加工和销售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适应市场需要的创新能力。以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为突破口,集中布局、科学规划、规范组织、精心指导,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销售创新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市内涉农院校和培训机构在农业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玉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建设。按照为企业提供问题解决型方案或为农户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的思路,完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以县域或较大建制镇域为单位,积极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使其既成为创新提供一站式集中服务的农业科技大超市,也成为催生民营科技服务业健康、快速生长的孵化器。整合现有农业科技资源,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的有机统一水平,集中构建一批国家重大农业创新基地和具有全省或国际辐射能力的创新服务平台。

3.2.5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环节,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和全国一样,玉溪科技服务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高端服务业态较少、缺乏知名品牌、发展环境不完善、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4〕49号文件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策环境,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切实提高服务能力,是未来加快玉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要结合农业实际,以改善涉农企业的创新环境,积极培育和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为抓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企业创新安上腾飞的翅膀。要在保持和稳定国家科技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支持具有资质的民营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扶持发展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科技创新联盟。要以试验、技术服务、技术转化、咨询服务、知识产权等为重点,采取孵化支撑、购买服务、贷款贴息、项目支持等办法,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民营科技服务业。

3.3抓紧实施3大项目建设思路

3.3.1玉溪市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集中和整合政府现有的相关硬件资源,形成集中的服务场所为载体,以搭建相应的管理、孵化和经营等制度平台,创新服务运行模式为保障,以向农户或企业提供完整的“问题解决型”创新服务方案为目标,整合、吸引相关科技机构、科技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集中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为农户和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使农户和企业跑一个地点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3.3.2哀牢山农业多样性保护中心建设。以哀牢山区气候多样性导致的野生资源多样性、作物类型多样性、作物品种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为核心,以哀牢山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深度开发和农业资源多样性的旅游开发、科研利用为重点,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高效双赢。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3

一、目前现状

优质稻米:常年种植水稻面积50多万亩,年产优质稻米26万吨,射阳大米畅销上海和苏南大中城市,2007年射阳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

大蒜:全县现有大蒜面积18万亩,年产蒜苔10万吨,蒜产品保鲜库容量6万吨,青龙牌蒜苔以口感好、蒜油高畅销大江南北。

中药材:以为主的中药材面积达8万亩,中药材加工企业8家,苏洋牌获得绿色食品生产标志,万亩园正成为农业观光旅游的亮点。

蚕桑:全县桑园面积达6.5万亩,年产优质无病桑苗8千万株,年产优质蚕茧13.6万担。规模蚕茧加工企业4个。

梨果:全县现有梨果面积12万亩,2006年荣获全国无公害梨果基地县,“三水”梨、黄金梨、全花4号梨等多次在国家、省优质水果评比中获奖。

设施蔬菜: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6.5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园区达5个,以青椒、西胡芦、甜瓜为主的设施蔬菜亩平效益达万元以上。

花卉苗木:全县花卉苗木面积达2.4万亩,陈洋桃园万株青芽打入北京奥运会、海通的千亩鲜切花畅销上海、南京、郑州等大中城市。

畜禽:全县生猪饲养量达85万头、家禽饲料量达2000万羽、万头猪8个、万羽禽场67个、年出栏生猪50万头,年出栏肉禽1200万羽,年产蛋禽9.8万吨。

水产:水产养殖面积50多万亩,水产品总量达18万吨,列全国百强,江苏第二。是全国最大的蟹苗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和海蜇养殖基地。“青白”牌大闸蟹、“绿洋”牌紫菜、“海市”牌海蜇等水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蜂产品:射阳县庆缘康蜂产品厂是盐城市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8000吨。“妙语”牌系列蜂蜜、皇浆、花粉集天然、保健、营养、抗病与一体,已进入全国20多家大中型超市,远销欧洲、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被国家商检总局评为全国唯一的出口蜂产品免检产品。

二、对策研究

重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创新载体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四个强县”,奋力开启农业现代化新征程。

园区按照“一万亩规模、三千亩核心”的思路,在今明两年重点打造3000亩核心区,对核心区设施种植拾遗补缺,加快推进旭升二、三期工程,并进一步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同时,今冬明春,在核心区南侧新拓1000亩规模,2014年开始向战备河西拓展。

(一)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我县农业主导产业为载体,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首席专家,组建全县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组建粮食、设施蔬菜、中药材、生猪、家禽、蚕桑、棉花、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林果花卉等1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巩固提高麦、棉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力争融入部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技术联盟与联合攻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强资源整合集成使用,建立园艺、粮油、蚕桑、畜禽、苗木等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优新品种的展示基地和农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基地。依托装备精良、技术实力较强的站、所、校、队,面向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社、种养大户,开展特色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立粮油、园艺蔬菜等两个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培养5名省市级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物(首席专家),5个省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成为我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力军,县级农技人员要紧贴生产实际,每人每年完成科技论文和调研报告2篇,同时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力度,聘用相关专业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级农技员,加强乡土科技人员培养,造成一支总量足、用得上、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培育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按照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的原则,在现有各类园区、基层的基础上,聚集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集约化水平高、社会化服务好、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的研发、试验、示范展示、推广任务。鼓励有条件园区逐步建成农业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积极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示范、信息、农民培训、检验检测和创业投资等服务,重点建设优质粮棉油高产创建、设施蔬菜、高效蚕桑、畜禽规模化、中药材、林果花卉等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今年力争办成3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创建现代农业示范村、镇,每镇都有示范基地,每村都有示范点。

培育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导,着力招大培强10个10亿元主导产业,在品种繁育、农产品深加工、生物食品、生态循环农业、农业装备等领域,培植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全年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

(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工程

1、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良种良法推广一体化、农机农艺整合、健康养殖、高效生态技术集成、农业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为重点,筛选确定30项农业实用技术进行试验、推广和应用,每项技术都明确一名专家领头、一支队伍服务、一项产业配套,并积极争取省市立项,掀起新一轮农业技术创新高潮。

2、培育农业科技特色产业。依靠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优质稻米、设施蔬菜、中药材、大蒜、蚕桑、林果花卉、畜禽养殖、耐盐树种等十大农业科技特色产业,注重从特色产业中培植科技典型,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加快“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农业科技发展新格局。

3、建立农技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立足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发挥人才、技术、信息、装备优势,以技术开发、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农业科技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把基地打造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研发基地、科技创业基地、技术培训基地、农民学习展示基地。

(三)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工程

1、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深入组织开展“百名专家进百村”活动,整合农、科、教以及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优选百名专家挂村进户服务指导产业规划、培训和产后服务。提升当地农业产业的规模与层次,挂村专家每年驻村入户指导服务100天以上,每名农技人员培植创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一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个,户均增产增收达15%以上。

2、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整合资源,强化科技服务,完善和推进农业科技合作社、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示范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农技推广等多种为农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以培养农户种学种养能力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对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激发科技示范户的示范辐射带动引领,每镇建立一个科技示范村,全县每年培育科技示范户4000户。

3、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成立农民培训讲师团,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送教下乡、技术服务、科技直通车、远程教育、进村入户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农民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每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万人次,对农民经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等肯干力量进行综合培训,提高全县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每年开展创业培训1300人次,培养20名农民成为创业、创新、创富之星。

4、大力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是构成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的快速通道,加速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有机衔接,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吸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载体作用,提高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按照十大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大米、中药材、农产品深度加工为龙头,全县建成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0个以上。

(四)实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

1、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部省级项目支持,全县17个镇(办事处),按照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要求,全面建设“五有”农技中心,改善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实施农业部“人才特岗”计划,建立健全村级农技员网络建设,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2、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整合各事业站检测设备,建立健全农(畜)产品检测中心,进一步完善县、镇两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和检测站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

3、开展新型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为突破口,构成拥有自主产权的农业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指导农业生产与市场流通,促进信息技术向农业科技领域全面渗透,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共享,引进开展数字化农业技术和专家系统,发展精准农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系统,开展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重大畜禽疫情监测,建立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扩大应用数字化设施农业生产与装备技术。

三、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4

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规律。区域性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最本质的特征,成为全世界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有效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依据。如,美国农业研究局按照农业区域特点和行政区划,把全美划分成8大区域并在每个区域设置了由农业研究局直接领导的科研服务机构,每个机构根据本区特点下设不同数量和规模的试验站、示范点或研究所,试验站共计达到100个。我国的农业科研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立,而不是按照自然资源、农业生态和农业区划设立,部门、单位条块分割,很多农业科研机构设立在大城市而不是农业优势区,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总体运行效率不高。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明确各级功能定位,构建协调高效的创新体系。一是明确省、市、县3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主要功能,构建上下协调互补、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及高校主要围绕本省主要粮食和其他主导产业,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的研究,做好对全省农科系统的规划指导工作。地市级主要立足于本地产业优势和科研基础,开展应用性研究,特别是开展育种、施肥、植保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县级主要是推广应用适宜的成果和技术,做好农民培训,推动本地农业科技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二是按照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互支持、农业科研上中下游相互衔接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创新组织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确保农业科技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能够得到有效支持,使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机构设置和布局更加合理。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科研系统的优势,构建全省一体化、紧密型农业科研集团,形成全省大农业、大联合的科技创新格局。三是分析和梳理每个产业、每个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薄弱环节,整合科技资源,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并尽快取得明显突破,形成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整体健全、相互配套的农业科技创新产业技术体系。2.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一是增加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具有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农业科研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始终是主渠道。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的投资规模,按照不低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提高农业科研政府财政投资强度。二是优化项目投入结构。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物联网、作物育种及其他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研发支持。3.提高科研装备水平,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一是针对农业科研基础条件薄弱、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大型科技设施、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改善农业科研条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物质平台。二是围绕主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在品种选育、耕作栽培、土肥、植保及饲料等领域,探索建立重点领域公共研发平台和试验基地,创建省级和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三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加强与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及其他地区的战略性合作,创新科技交流合作机制,集成国内和全省的科技资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一是注重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紧跟世界农业科技潮流、锐意进取的科技领军人才。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切实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向农业科研人员作适当倾斜,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调动他们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在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产品中试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宽松的扶持政策,以使收入分配激励向重点、关键岗位和作出突出贡献人员倾斜的原则切实得到落实。5.健全示范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一是设立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专项经费,形成农业科技成果长效支持机制,调动科技人员投身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促使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充分地转化。二是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新机制新模式。继续探索“院地合作”、“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的有效联系渠道,鼓励各类科研教学机构开展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总体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完善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培训力度,以此带动广大农民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本文作者张亚婕工作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5

八十年代以来,吉林省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以全国1/25的耕地,为全国提供1/10的商品粮,1/5的专储粮和1/2的玉米出口量,粮食生产10年跨跃了3个台阶。吉林省的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决定因素是坚持不懈地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动力,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的科技进步。

1、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门类广、功能全、多层次、多成分的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左右联系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全省已拥有县级推广站64个,实现了县县有站;乡级站919个,占全部乡镇的99.5%。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了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三是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四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四是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其一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其二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其三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2、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

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93年,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东部山区、西部农牧区、中部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1个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效果非常明显。几年来,11个园区共转化推广了67项科技成果,培训农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为止,重点建设了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些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为全国最大产粮县之一的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全省建立了15个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的总体布局上,确定了四大生态区、7种区域类型模式和18个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经过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每公顷增长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顷增产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3、精心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技术组装重点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围绕粮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的项目,并与全省大农业工程配套,与国家计划项目配套。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和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从1990年开始,把65项组装配套技术列入省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选择基地为推广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采取滚动式,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良种普及率达到97%,推广面积超过7万公顷的农作物新品种近20个。盐碱地种稻以稻治涝、以稻治碱和旱改水配套技术的推广,使全省水田面积迅速扩大,由20万公顷增加到66万公顷,增产稻谷45亿公斤。创造出"吉林大米"名牌产品,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吃细粮的问题,还内销到关内各省。

4、经常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和载体农技培训,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全省已建立省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市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县级培训中心29个。这些培训中心已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农技培训中心培训的农村干部和群众达360多万人(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师团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获得了"绿色证书",有6万人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相当一部分绿色证书获得者被聘为科技副乡长。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先后围绕玉米、人参等十大星火系列开发计划编写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录象带。

5、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行政支撑的力度

5.1 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为了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了吉林省科技与经济结合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市(州)领导班子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 制定优惠政策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投身于农村科技事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近几年先后制定印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活科技单位科研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补充规定》、《关于推进我省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科研部门拨款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发送"吉林省科委科技成果推广奖励办法"的通知》、《关于稳定吉林省农业科技队伍促进科技进步若干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6

农业技术研发与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关键。农业技术创新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又包括基础技术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根据不同的技术和领域又有不同的分类,具体的农业技术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是农业科技发展和进步的基础。环境的改变和生产的变化需要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尤其需要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在农业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国内专家和学者们从管理、应用和建设发展的角度展开相关的研究,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1.1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问题

随着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国内外展开了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技术不同于科技,技术是应用到生产中的技能和方法,科技除了包括技术,还包括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即更倾向于社会效益的科学知识;农业技术创新包括研发、推广、改进、应用等过程,且每个过程相互依存和融合,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多是从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而来,同时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加以丰富和延伸。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难度大、周期长等特点,同时伴随着组织创新,根据创新的对象、性质、方式、阶段、动力和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成果应用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农业技术推广和转移受农户经营规模、农民的素质和传统观念的限制,导致了农业技术创新的难度比工业技术创新还要大。农业技术创新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还要理清思路,区分重点。王静认为农业技术创新应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开发农产品品种、提高资源利用和转换效率、培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还必须建立一种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供给增加和有效扩散的体制。

1.2农业技术创新的供求关系

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通过应用到生产中从而提高综合效益水平,对农业技术供求关系研究就显得很重要。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供求机制主要由农业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组成,二者构成的供给推动力和需求拉动力相互作用,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影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供求机制的因素有多种,如体制因素、动力因素、投入因素、市场因素、推广因素、政策因素、收益因素、农户因素、信息因素等。在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基础上,要转变研究视角,技术采用要以需求为中心,同时自下而上的探索研究方法,来提高农业创新的转化和应用能力。

1.3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实践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内容和环节,且周期较长。高启杰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从体制、经费、产业发展、科技企业、园区建设、技术推广、组织化、政策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裘斌也总结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科研投入不足、技术供给的激励机制不合理、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以及农民采用科技求稳等。陆彩兰等集中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R&D(researchanddevelopment)经费投入进行研究,寻求拓展融资来源,并对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展开系统研究,在分析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的内涵、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与投入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原因,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实现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创新格局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齐晓辉认为完善有效的动力机制是促进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三元协同动力机制分析模型,提出我国应建立计划与市场复合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是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重要领域,决定了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领域。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研究,概括起来有两个研究方向,即从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两个大的层面展开。在理论基础上,国内学者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指导思想、指导原则、目标来探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旨在强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必要性;实证研究中,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入手,在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对取得的经验、成效、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或借鉴成功经验来总结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方式。

2.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关概念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涵并非统一,不同研究者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单玉丽提出的,她认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整体有序的组织系统,囊括了各类创新主体,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营方式,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动态过程,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蔡世忠等提出了更为简洁和直观的概念,即能够使科技部门不断创造出新的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成果,并使之高效率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体系。科技部门包括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等,农业科技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活动方式也被纳入农业科技综合体系之中。李哲敏等系统地总结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认为它是具有公共性的系统工程,基础是农业科研,纽带是农业推广,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途径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整合资源与优化配置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它包括科研、教育、推广等环节。李丽莎认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在一定的农业发展环境下,由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组成的,在一定创新动力推动下,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推广的体系。

2.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引导是由政府部门推动完成的,政府的各类相关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做了说明。国内学者也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多从科技作为生产要素的视角切入,站在国家需求的层面,建立与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相适应的农业创新系统。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多从理论角度展开,对基本原则的研究和认识则范围更广、角度更多,可以从微观建设的某些角度提出,也可以宏观把握。蒋和平等从具体建设的角度提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扩宽领域,着重创新,集成创新,引导发展,市场引导,宏观调控。张应禄等根据我国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要求,从实际建设角度提出了优化全国农业科研力量布局、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站、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强化政府投入、扶持私人部门投资等建设原则。孙站成等从理论层面提出了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原则,包括实用性、统一性和开放性等原则。

2.3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成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系统,由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及创新活动所处的环境组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与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由国家农业知识创新平台、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构成,内容上包括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成果推广与应用等活动。

2.4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证研究,在众多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我国科技基础薄弱,再加上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遇到的障碍来自于多个方面,一般在创新主体、管理体制、科技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也较为普遍。在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上,农民素质较差是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部分学者还看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被忽略的问题,认为企业地位有待提高,大学则偏重于科研和教育,忽视农业科技推广的义务。郦藏等也提倡将有限的科研经费向具有创新意识,拥有市场价值成果的农业科技企业倾斜。另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也会使创新效率不足,比如集中管理和单一的计划调节的科技体制容易造成科技与经济脱节。奉公认为科技创新基础设备陈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农业科技队伍有所削弱。刘畅认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农业科技成果国际地位偏低、关键技术被外国公司控制和农业科技创新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必须要从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入手来解决,提出了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与考核制度、鼓励涉农企业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解决途径。

2.5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模式与经验借鉴

纪绍勤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三种驱动模式,即政府计划驱动模式、企业市场驱动模式和综合驱动模式,指出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属于第三类。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尤其要注重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实力较强的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新的启示。许世卫等通过分析荷兰、法国农业科技体制建立及其改革的经验,总结了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益的启示,包括科研机构要合理分工并结合农业生产;政府作用不可替代;在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型科研机构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生产与科技发展形势,有目标地进行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对农业科研投入要以国家为主体等。段莉通过深入分析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四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和做法,总结了这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的成功经验。黄俊基于我国和美国的不同历史传统和管理体制,发现中美两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同特点,但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相同趋势,通过借鉴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经验,提出了成熟政策的法律化、提高课题制引导资源配置的效率、强化大学和科研单位在科技推广中的责任、稳步推进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等加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通过实在的成果和最终的效果体现出来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其他研究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更倾向于实证研究,目前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1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

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主要有投入支撑、智力支撑、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和科技创新受体等方面,由于科技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民素质整体偏低,阻碍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诸多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中,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是重要基础也是重要任务,通过完善用人机制、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和领导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3.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效率分析许朗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R&D效率评价模型,对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效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高。张静研究显示:1990-2008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处于适度增长的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3%;2006-2008年,大多数位于中东部省(市)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较高,西部地区效率较低,效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

3.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比较

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指标评价或构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区域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差距。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别较大,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内在关系。张静基于区域比较的视角进行评价,发现区域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最强,西部省市区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曹琼等从农业科技创新潜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3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发现影响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R&D经费内部支出和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李奎等和马利华等从更具体的层面进行实证研究,进行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测评。为了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有的学者对评价方法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如林伯德提出链环-回路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该理论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启示,构建了研发能力、示范能力、推广产业化能力和创新环境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3.4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从管理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从宏观层面提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研究视角,尽管没有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层面切入,但是发现的问题及给出的解决方案大致相同。我国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人才队伍结构、管理体制、投入、成果推广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政府、农业企业和人才培养是突破目前障碍的关键。除了这些问题,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应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在主体建设上要同时调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

4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4.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构成

创新主体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参与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并不单一,包括政府、农业推广与中介服务机构等相关机构,多元化的主体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当然,农业企业和农民也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主体,在实践中,农民主要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者,是农业技术选择的主体,而企业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在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中,受到学者和政府关注的主要是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农业科研单位及农业高等院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其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功能、基础研究与知识创新功能、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的功能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功能,这不同于其他的发达国家。虽然我国的国情决定着企业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具有一定的困难并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在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同时,要加快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应该鼓励涉农企业加入科技创新大军。也有学者主张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多元化或协同发展,要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重视发挥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4.2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效能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职责,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效率差异。在综合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大环境的基础上,黎世民等认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由于实力不足仍然缺乏自主创新与发展能力,而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基本适应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发挥人才、科技资源优势方面具有比企业更好的条件。与此不同的是王志丹等以实证研究为主,对966家不同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问卷调研,从获专利授权数、带动农户能力、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方面对这些主体进行绩效评价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专利申请上优势明显,非国有企业盈利能力稍好,而事业型研究单位和国有企业在带动农户方面有优势,但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4.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发展趋势

在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国内学者对未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解宗方等在2001年就提出大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实行企业化转制,使其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己势在必行。周建锋认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主体错位的现象,即把政府而非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我国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必须要转变政府为主的局面,加大培育农业科技企业。杜金沛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情况研究,提出“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是客观的趋势”的观点,认为需要对现行的政策体系进行改革,突出农业企业的主体地住。

5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特点、不足和注意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学者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发展,提出了科教兴农的具体实现形式,加快了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学术界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在考察和总结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经验,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和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价值。

5.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研究的特点

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从农业科技创新整体研究到具体问题研究,从理论基础创新到实践探索,从农业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从农业科技创新过程到效率评价,都有所涉及。我国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角度、研究层面和研究方法不尽相同,同时,善于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弊端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上: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一般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必要性、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等方面入手,进而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多数研究都以建立—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最终目的;从具体层面上,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多集中在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研投入、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观点虽不完全一致,但是整体认识上却较为相似,近几年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农业技术创新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农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大多源于国外,并通过实证研究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无论从哪个角度展开的研究,最终都是为了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于是部分学者通过案例研究或采用技术经济方法,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水平或效率进行评价,试图找到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及障碍。我国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研究角度不同,成果丰富,且形成了一些较为一致的观点,比如: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上,我国过于依赖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大专院校,竞争机制和市场导向作用发挥不足,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多数学者认同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发展经验,认为农业企业应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二是应该借鉴国外丰富的经验,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入手,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三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四是我国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等。

5.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研究的不足

尽管国内学者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虽然形成了一些一致的观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多数研究受到既定的制度框架的限制,局限在某一领域,思维不够开阔,即使是从宏观层面研究整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也是浅层面的分析;二是研究不够深入,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多是以文献分析法为主,没有深入到具体领域或具体主体上进行剖析,因而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是大同小异,借鉴参考价值不高;三是无论理论研究或是实证研究,学者们还是以国际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准,没有深入研究我国实际情况,导致某些研究成果实践指导意义不足;四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如易将农业技术创新等同于农业科技创新看待,导致研究过程中互相交叉,逻辑性不足,甚至内容混杂,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

5.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应该注意的问题

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坚持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破除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把握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重点应该关注和研究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明确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确定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创新方向。以节约水土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加强提质增效、减少资源投入、降低环境污染等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下功夫,建立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联结机制;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发,重点支持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研发,加快新材料技术、新型制造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方面的研究,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提供思路。推进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深化改革的步伐,扩大院所自,激活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确科研院所基础科研、应用推广等公益性职能。建立科学的农业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确定针对于不同科研项目、不同机构、不同人员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效率。明确不同级别单位的农业科研重点,部级科研单位重点承担基础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研发,地方级科研单位重点承担应用技术和推广技术创新。支持大型农业企业承担科技创新任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国家、市级科技项目,引导农业科技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三是重视种业技术研发,增强我国种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加大投入入手,加强种业科技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以培育突破性品种为目标,重视育种技术创新,实现生物技术支撑现代种业创新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研究,提升我国种业科研实力。通过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方式,建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有效联结机制。

四是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目标,做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加快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功能。优化农技服务机构的岗位设置和任务安排,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改善其工作条件和待遇水平。重视村级全科农技员队伍建设工作,探索村级全科农技员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提高全科农技员服务能力。

五是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多层次人才队伍,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实力。加强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逐渐建立以科研人才为核心的创业创新团队,完善农业高端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结合我国人才培养计划、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等,建立农业科技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创新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和课题能力。另外,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探索各级政府和部门协作培养职业农民的有效模式。

6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

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定位;目标;建议;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2-2944-04

Discussiono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StrategyofChongqingCity

YeZhi-qiang1,HeChun-yuan2,piJing1,maQiang1

(1.Chongqi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Chongqing401329,China;

2.ChongqingmunicipalCommitteepartySchool,Chongqing400041,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isthemainpowerofagricultural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naturalconditionsdeterminethatChongqingcitymusttaketheroadofwithitsownpeculiarcharacteristicsmodernizationagriculture.themainachievementsandexistingmajorproblemsinChongqing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wereanalyzed,andtheorientationofChongqing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strategyandgoalunderthenewsituationwereputforwardclearly.Underthenewsituation,Chongqingcityagriculture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strategytargetwasproposed,andresearchonpromotingthe6strategicsuggestionsforpromotingChongqing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wereresearched.theabovecontenthasimportantvalueforacceleratingChongqing′stypical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system.

Keywords: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strategypositioning;goals;suggestions;Chongqingcity

农业科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第一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1]。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农业科技创新是我国应对市场竞争,缓解资源压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重庆市是一座“大城市”与“大农村”共生、“大山区”与“大库区”并存的大城市,虽然工业现代化突飞猛进,但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仍受限于自然条件的约束[3]。重庆市90%以上农村是丘陵、山地,其中山地面积占76%,因而自然条件决定了重庆市农业要立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走现代农业之路[4,5],即特色效益型农业现代化之路。

重庆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6]。当前重庆市正按照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和“314”总体部署指引方向,围绕五大功能区建设,整体谋划,科学布局,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为支撑,努力推进全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整体跃升。在深入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定位与目标,研究探讨了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建议,对加快推进重庆市特色效益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1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1主要成效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迅速,并取得一些显著成效。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基本构建,已基本形成“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三大板块,即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形成前后相继而又相互衔接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科技引领特色效益型农业的发展储备了较好基础。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已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各类大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40余个,主要有已建成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中国畜牧科技城等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柑橘城、重庆农科城等。三是全市农业科技优势学科与优势领域影响力正稳步提升,如在家蚕基因组、荣昌猪、淡水鱼、长采收期柑橘、耐热粳稻、糯玉米、加工型蔬菜、甘蓝型黄子油菜、杂交小麦、高淀粉甘薯等动植物良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拥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使得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舞台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成效突出。据近十年来相关资料,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十分突出,已获得了各类科技奖励150多项,科技对农业增效增收贡献日益显著,其中2012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

1.2主要存在的问题

1.2.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最终将体现在通过创新活动而形成的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加工业等相关联的良种、技术、方法、产品及其他技术形式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虽然目前重庆市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总量似乎已经不少,但相对于几十种作物、几十类畜禽水产品种及近百个农业小行业而言,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所占比例还是过低。从2006~201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获奖情况来看,其中涉农获奖科技成果39项,占全市科技进步奖总数(808项)4.4%。然而,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仅为50%,这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农业70%~80%增产增效来自于科技进步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60%,虽然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转化率。这表明重庆市农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弱,重大突破性成果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也不够高,不能完全满足重庆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4,6]。

1.2.2农业科技研究结构不合理,产业适用性较差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极为广泛,从生产到加工,从产前到产后,从田间到餐桌,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均与农业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由于长期受到我国农产品供给不足影响和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僵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往往目标单一,农业科技人员要么只重视理论研究而不够关心科技产业应用价值,要么只重视拿来就推广应用而不重视基础研究,从而导致农业科研结构不合理。重庆市农业科技独立研究起步较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相对其他兄弟省(市)还不够高,不合理的科研结构表现更为明显具体如下: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基础性原创研究较少,存在重科研轻中试、重研究轻转化,重产中轻产(前)后研究,致使农业科技成果呈现出常规技术多,高新技术少;提高产量技术多,提高品质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技术少;组装配套技术多,创新突破性技术少;产中技术多,产前产后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物化硬件产品技术少等特点。这些短板均表明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还不足,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适应性还仍然比较差,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全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现实需求。

1.2.3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发展条件差农业科技发展源头是农业科研投入,农业科研投入是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7]。由于农业是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基础性产业,因而国内外农业科技投资主体仍然是公共财政。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强度一直处在农业生产总值的0.25%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1.00%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政策保护措施逐渐失效,政府又不断强化民生基础保障的农产品价格调控,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十年如一日似的微幅上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很难取得生存空间。这对于受制于山地、丘陵特殊地理条件限制的重庆市而言,传统农业已不能更好地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导致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更应该依靠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出符合区域特点的农业科技成果并推广应用,才能实现全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但是,由于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不完全具备科技投资能力或投资积极性不够高,企业在农业科研投资中所占比例仅为0.1%,低于全国2.0%的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国家50%水平[8,9]。同时,由于重庆市定位于工业化城市,农业生产总值相对较少,农业科技投入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市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导致重庆市农业科研研发平台条件日益落后,科技研发团队实力逐年减弱,突破性农业科技成果已形成越来越困难。

1.2.4农业科技产业化滞后,企业难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重庆市农业现代化之路受自然条件和规模化程度低的严重约束。重庆市山区面积76%,其中中低产田70%、15度以上坡耕地50%,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0.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截至2007年底,全市人均耕地仅为573m2(刚过国际警戒线566m2),比全国人均耕地(933m2)和世界人均耕地(1920m2)都少。户均经营耕地2000m2,规模仅为全国平均的1/2、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导致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都难以适应生产规模化、品种专用化、经营产业和服务社会化的发展[8]。人多、地少、地差导致重庆市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十分滞后,至今全市只有极少数农业企业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科技研发体系。绝大数农业企业还仍然依靠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成果来维持运转,缺少具有高科技含量名牌产品和技术独占性或服务独占性的产品,更缺少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市场开拓营销人才及高水平信息资源分析加工利用人才,因而目前重庆市农业企业还难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2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2.1战略定位

根据重庆市农业自身特点和产业需求新形势,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应定位于“两个增强”。一是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成果孵化平台的持续创新能力。以涉农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及时有效地为全市发展特色效益型农业提供科技支撑、攻克关键科技瓶颈和破解产业发展关键科技难题,并结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成果示范推广。二是着眼于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核心竞争力。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种类及其质量安全的需求,按照“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基本思路,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夯实农业农村经济的行业科技基础。

2.2战略目标

重点推进以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目标,提高农业发展整体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达到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现代农业高技术应用成效明显,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优化,科技研发实力显著增强。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抓住我国拟建设1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这一机遇[10],以建设长江上游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基本目标,争取多角度进入国家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更多的区试、试验、示范基地成为部级试验站,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在农业关键产业科技创新上,重点在农作物良种、优质高效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主导产业上,争取和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力争到“十二五”规划末,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

3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建议

3.1实施“三个带动”,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目标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带动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深化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领域研究,增强区域农业特色资源研发能力,着力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生物特色育种、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农药、农牧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科技创新。二是强化优势产业,带动农业整体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重点以柑橘、生猪、粮油、草食牲畜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以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搞好技术开发和成果转让,落实试验、示范、推广、研发项目,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全市传统农业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创新农业科技研发合作机制。抓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机会,深化与国内外涉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各类科技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开放式的区域性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内外交融、合作共进的科研队伍,以带动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农业科技发展格局。

3.2构筑符合重庆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

一是建立以公益性科研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核心。重庆市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有西南大学、重庆大学涉农院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水产科学研究所以及区属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涪陵农业科学研究所、万州水产研究所等,这些机构主要承担基础性、关键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各个农业科研机构还应该在自己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上多下功夫,努力在各自的方向上独树一帜,同时培育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建成全市农业科技研发的核心。二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的多元化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农业相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已毫无竞争优势,加上重庆市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对推广难度大、费用高、风险大、社会生态效益好而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政府应继续起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与农户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使之成为科研机构的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技术等研发成果的中试基地,才能不断向企业输送高新科技成果,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逐步形成重庆市农业企业特色突出的核心竞争力。

3.3构建区域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重庆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进程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新思路、新机制。2008年起全国农业科技工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目前,重庆市已有1名首席科学家、19名岗位科学家、12个综合试验站进入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设立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根据重庆市的特点,相关部门已组建了相应创新团队,对粮油、生猪、蔬菜、柑橘、蚕桑、茶叶等主导产业和对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分别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联系和沟通,争取更多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3.4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建立农业科研基础性科研投入机制,以科研机构编制人数为基数,预算基础科研工作经费;依靠政府设立的“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专项,加大农业基础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充分利用“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二是引导农业企业加大科技资金投入。通过市政府及区县理论的政策引导,逐步使农业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特别是对那些困难农业企业,要在科技创新上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农业科技。重点加强资本市场运作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向农业科技投入,努力拓宽吸引外资、个人等多元农业科技资金投融资渠道,也可加强农业研发机构与农业担保公司等经济组织有机衔接,多渠道融资,以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少的瓶颈问题。四是加大对科技资金投入的引导。鼓励引导资金向重点农业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投入,特别是向被列入到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任务中重点发展领域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5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全面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一是在搞好人才体系布局。从全国层面来看,在国家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中,重庆市优势学科尽可能争取列为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综合试验站,其科技人员进入科学家岗位。从重庆市层面来看,高层次科技人员分布不均,科技平台分布不均,区域性差距大。全市4.9万名农业高层次科技人才中,90%集中在主城区,其余10%分布在万州、涪陵和永川。虽然全市有4万余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分布在各区县和乡镇,但普遍学历不高。科技机构的90%分布在“一圈”经济区,80%的科技机构集中在主城区。因此,在人才结构布局上,要建一支基础实力雄厚、研发工作过硬、能理论联系实际、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也要建立一支推广转化成果能力强、能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承担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的单位要有计划地培养、引进和交流国内外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和综合交叉学科人才。到2015年,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比例应提高,避免人才断层和知识结构单一。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支农民技术员队伍。

3.6实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战略,引领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一是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道路。对科技开发能力和经济实力较强的科研单位或科研部门,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对科技成果进行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生产销售,形成科研(育种)、生产、经营、示范推广、质量检测和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也可以与龙头企业合作实施产业化经营,主要利用农业龙头企业资金、生产经营体系优势,科技成果以出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转化科技成果,重点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增强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针对重庆市传统农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特点,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办和成长需要优良的孵化环境,尤其是对初创阶段的中小农业科技企业,需要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增强创新能力,并制订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管理科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

参考文献:

[1]马晓燕.统筹推进重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n].重庆日报,2012-05-17.

[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3]唐园结,何兰生,邓俐,等.探析重庆山区特色效益农业之路[n].农民日报,2012-11-05.

[4]陈钧,刘小磊.重庆立足“四化”发展现代农业[n].重庆日报,2013-07-18.

[5]王泽农.重庆“四化”并举主攻特色效益农业[n].农民日报,2012-11-13.

[6]柏振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4):39-41.

[7]郭文宝,马青.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90-20192.

[8]谭华玲.重庆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10

 

0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对国民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高效的创新举措,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带来的效益显得越发重要,而农业科技创新在今后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加明显。云南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虽然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重视程度,资金投入也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对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作用仍显不足,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足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人力资源投入、教育水平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人、财、物三方面投入与配置阐述了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状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1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状况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这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最基本的资源。

 

1.1人力资源配置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指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和为此提供服务的人。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林高等院校、农林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和为之服务的一切人员,主要研究从事涉农创新技术人员的构成结构、人员数量、发展趋势和人才资源的培养状况等。

 

1.2财力资源配置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科学基金、基本建设费、三项补助费和支付的科研经费,主要研究经费投入与产出、来源和规模等。

 

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经费支出所占比例应达到全国地方平均水平,设区的市、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所占比例应达到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要求。2012年,全国农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为0.41%,云南省只有0.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13年,全省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55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为1.23%,相比往年,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各类企业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27.8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14.5亿元,高等学校12.3亿元,其它0.4亿元。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其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82.4%、9.3%、7.9%和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39.3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0.4%,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66.2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6.8%。

 

1.3物力资源配置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是指完成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的一切供需物资,包括科技研发需要的仪器设备、试验工具、试验器材,试验药品、完成试验需要的试验基地、试验场所,分析结果需要的观测设备、分析设备、计算设备以及进行试验最基本的原始数据等。

 

物力资源投资主要涉及保障促进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方面,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财政对科技创新的物资投入力度是关键。云南省从2005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资金用于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部级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林科院拥有的科研装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电子天平等;云南省水土保持所科研装备有氨氮分析仪、酸度计、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计等;云南省水产科研所主要装备有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系统显微镜等;云南省蚕桑研究所共有显微镜、电子称量计等设备。云南省涉农科研院所高新技术试验设备配置率偏低。

 

2农业科技创新产出状况

 

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近400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云南省涉农院所开展各类研究课题992项,其中部级135项,省级378项,横向协作课题45项,院级4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7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5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1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

 

3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带动了地区农业的发展与进步,适应新阶段、新形势下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迫切需要。因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导致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3.1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配置薄弱云南省拥有数量充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的农业科研院所、农林高校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创新人才不足,配置力度不足5%。全省共有本科高校29所,2位院士,714位博士生导师,涉农高校仅有3所,人力资源配置十分薄弱。

 

3.2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云南省是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偏向少数经济比较发达、少数行业聚集,例如全省超过50%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专业设备制造业这3个行业。对云南省农业而言,发展趋势相对较弱,政府对农业科技进行财政拨款,因此政府的投入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会使得投入分配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足。

 

3.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研产出效益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利用率低。每年科技成果登记少于400项,约占全国总数的1%,23所本科院校中转让专利成果只有21项,实际收入不足1000万元。

 

3.4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现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政府,政府作为主要推动力,通过宏观调控,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科研体制改革,使各创新主体有序互动,有效合作,但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完善,而市场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也稍显不足。

 

4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4.1提高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业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创新方面,承担着主力军的角色,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提供了保障。而人是实施活动的主体,培养素质高、科技创新意识强的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基石。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采用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模式。

 

4.1.1自主培养云南省拥有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云南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云南蚕桑研究所。相对全国而言,云南省拥有的农业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可以通过申报项目争取财政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科研基地、建立人才交流站、等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人才培养时注意本学科与跨学科的交叉联系,实现跨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并且云南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比例也在逐步发展。

 

4.1.2人才引进云南省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氛围,设立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提供先进的科研条件,确保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水平,争取大项目,提升知名度,大力引进海外智力资源,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云南省政府在加大引进人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设立的人才库,奖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为适应创新工作的需要,还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制度,做好创新人才的稳定工作,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系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4.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只有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农民获得效益,收入增加,才能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但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推广部门要完善农业推广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农民要努力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

 

4.3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农业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资金短缺必然制约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就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部门对涉农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科研经费投入。第二,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利用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第三,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减少税收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投入方式。

 

4.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涉农管理部门、农林科研机构、农林高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农民、农民合作社等。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4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建设,科研成果应用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科研和推广人员的激励政策,提高科研和推广人员积极性,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5结论

 

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在很多地方存在薄弱人力资源配置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等现象,并且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更需要引进优秀人才引导科技创新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当地人才,防止人才流失,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增强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