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十篇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十篇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1:19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1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人才的重大责任,课程内容和要求有其基本的规定,专家学者也积极工作编写了精品教材,但今天已经不能适应实际的教学需要;本文从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对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整体性表达进行了探析,提出了“让理想成为本课程点睛之笔”的金字塔式的课程架构,使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更加清晰.

关键词:依法治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逻辑关系;整体表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人才的重大责任,其课程内容及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发16号文件”中有明确的描述和具体的规定(限于篇幅不能详述),强调“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一文中,也明确指出了课程的基本内容,.并强调要加强教学研究,“重点加强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以及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加强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1教材的编写现状及整体性

正如文献所论述的那样,现行教材虽然好,但其章节安排的先后顺序并不能与学生提出的急需马上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缓急程度顺序相适应,在课程的整体性安排上与当前的实际教学需要也存有一定的瑕疵,也不能体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相关要求所应达到的应有高度等等,基于该文献所论述的那些理由,在对本课程的逻辑关系和整体表达等问题进行研究时,本文暂选2013年版教材作为研究的支持蓝本.

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且指出,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五条原则;其中,关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这样表述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等等这些,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的表述.可见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律与道德是何等的重要,法律与道德要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尤其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等等这些都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本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因此怎样实现这些要求,这是我们这门课要去努力实现的.

3调整架构主动适应谱出新意

1)先讲“法律部分”再讲“道德部分”、充分突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本课程来说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紧密结合起来,怎样结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样相互渗透、怎样相得益彰,这是个关键问题,也是与中学课程形成反差、突出高校做为高等学府的深度和理论引领的要求.平淡无味、没有新意、缺乏深度,不是大学课程.这是我们每位高校教师的努力方向.因此,怎样构筑课程的讲课构架、先后次序,要结合党中央的要求和课程研究成果以及国情、世情、民族文化底蕴、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讲课内容的内存逻辑联系.要把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才能避免某些人以为“有法”就可以不要“德”的错误想法.只有德法兼治,才是正道,尤其是要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属性,才是成功的.因此,要让学生进校就先学法,然后再让他们明白,只有法律也是不行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进而让他们明白在高校里学习道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科学对待人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领悟人生真谛、做忠诚的爱国者、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等等,这是何等的重要.接下来还要让学生明白,在人的一生中,光有上述这些还不够,人生还得有“理想”,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方向,活着就没有了奔头.

2)让“理想”成为本课程的点睛之笔.把“理想”“信念”的内容放到学期课程最后一章来讲,这时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已经能顺理成章了,学生听了也不会觉得是在讲大话,经过本课程一个学期专门的理论学习、社会观察、实践实习,再经过思考提升和课堂讨论,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这时候来讲理想信念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也是理所当然、符合实际、合乎逻辑了,学生听了也会积极思考、萌发心中追求理想信念的火花,并且会在课程结束后细细去品味整门课的内容,从而强化自己的理想信念.学生有信念、有理想,这就是我们这门课最大的任务.本文认为,理想信念就是我们这门课的亮点,用这个亮点来统治整门课程的内容,让“理想”“信念”这一章成为本课程的点睛之笔,让“理想”成为大学生的远大人生目标,让“理想”成为人生的明灯,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3)有了理想、有了追求,征途中还得注意“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实现理想.

4)建议调整后的架构如下:①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②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第三节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③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第三节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⑤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⑥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⑦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⑧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⑨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第三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⑩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5)几点说明.第一、把教材中第七章的内容放到开课的第一章来讲,目的是解决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刚入学到大学这样的新集体、新环境、新生活,对一切都很新奇,又或多或少有些不知所措和对未来学科、专业、职业等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急需面临的恋爱、婚姻、家庭和个人修养途径也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并且既讲道德又讲具体的法律规范,一下子让学生领悟到这才是大学的课堂,有广度、有深度.第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有了前面这些遍布学生身边方方面面的法律规范的感性认识,再来讲第五章、第六章,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事物本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三、本文得出的框架是严格以2013年版教材为蓝本的,并未加入该书出版以后新的内容,尤其未加入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等内容;另外,为了本文主逻辑的表述并未对框架内各章内部的“节”作次序的挪动.第四、因为全日制普高的课堂教学一般是严格按照教材的体制组织教学的,因此本文得出的框架只经过成人函授生的面授辅导复习式讲课的实践检验,还没有在全日制普高的课堂上完整实践过,但理论上是可行的;框架中各章的细节尚需广大专家学者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共同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五、上述框架虽然已经把“法律基础”放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前面来讲,借此来强调法律在现今社会的重要性,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与”字下功夫,这是今后大家必需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有继续在“与”字上做文章,才能真正对得起这门课程的名称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苏怀富.应用型航海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教材探析[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7(1):60-62.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4-10-28)[2014-10-29].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6,2005-02-07.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2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以“触摸童年生长个性”为教育理念,开辟德育课程,注重实践体验环节,抓好德育课程建设,努力把德育做“实”、做“活”、做“亮”,让新时期德育工作不断焕发生命活力,走进学生心中。

一、建构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统揽德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中小学校道德与法治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时规定,按课标制定学校教学计划,分段教学,分段实施,循序渐进;加强对课堂质量的评估,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教学计划不得挤占道德与法治课时;配强配齐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把课程渗透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该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课程功能。

深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形成层次递进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充分挖掘本县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和其它各类课程的德育内容,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课程成为德育教育主渠道,课堂成为德育教育主阵地。

德育工作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基于此我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工作理念,并将之贯穿在全县教育教学的始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课程成为德育教育主渠道,课堂成为德育教育主阵地。

二、开发特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课程。

鼓励各校根据校情实际、师生需求,依托办学积淀、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区域特色,充分调动师生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开发并形成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成熟的德育校本课程,彰显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校本特色。

(一)抓好骨干力量,促教研氛围。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德育研究氛围。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在各个中心校校内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积极进行教学探索改革,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综合运用感化、激励、启发、熏陶等手段,实行互动式、专题式、案例式教学,每月定期组织教研会,集体备课,每学期组织教学观摩课,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效果良好,思政课学生满意度平均94%以上。

县基础教研室将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纳入教研内容,并探索在教研机构中思德思政教研员。在中小学校,吸收年级思想政治课课程专任教师、心理教育教师成立教研组,开展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同时,开展由校到县分级队活动课观摩评审活动,在校、县层面开展教研、现场观摩活动,推出一批高水准的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课程教研成果。

(二)立足课堂,提高教学效益。

定期检查基层中小学执行每周1课时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课程安排,具体落实到学校各年级课表,并确保思政课时不被挤占、挪用。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该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三)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德育特色。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进入课堂。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习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3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5-0157-02

教育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培养国家复兴、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育核心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特征,遵循教育的一般客观规律,以国家社会发展为准绳。在所有教育阶段中,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自我尊严的觉醒,使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动态较为复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好处。

一、为何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能满足国家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教育兴国,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最为核心的任务。而当前施行的教育方针,对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一个国家要想按一定的方向和道路长远地发展下去,必须建立完善的、与之匹配的教育体系。而我国从各个层面的政策上,都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要素,是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举措。而反过来,人才的培养要看国家是否需求。如果教育的方向和国家、社会的发展方向有了偏差,那么教育成效越高越不利于个人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确保当前教育教学的方向与国家发展保持一致,有利于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后更好地融入集体中。

(二)满足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解决问题突破困境的需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国家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双向需求,还是课程教学突破已有教学困境的需求。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众多问题。比如日益复杂的外界环境对學生的思想、情绪有着很多不利影响,增加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难度。比如面对中考升学、择校等现实问题,很多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或多或少都带着功利性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教育问题,过于看重学生语数外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面对这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面临的种种困难,借助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教学改革举措,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力改善当前教学困境的措施,意义重大。

二、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充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

不同于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范畴的教育教学,道德与法治这种隶属于社会人文类学科的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仅依靠课堂上的45分钟、教师个人的说教和引导,是远远不够的,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立体式教育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教学资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营造一种范围广、效果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无处不在的教育范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具体而言,首先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通过帮助学生家长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协助作用。其次,整合社会资源,把社会教育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更高层次,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在社会环境中充分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

(二)立足课本,积极倡导教育生活化

当前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多数课程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尤为明显。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局限于教材的现象,教师严格按照教材的目录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感觉教学十分枯燥。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这种德育性质的课程,课堂上多数情况都是教师照本宣科,把教材上的内容口头复述一遍,充满了空洞、枯燥的说教。学生既不感兴趣,又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教育教学的生活化,要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充分有效的教学联想。如此,一方面学生能轻易理解、掌握和认同教师所讲的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极大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立足课本,倡导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能有效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三)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多元化教学

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教育方式往往都带有一定的灌输、填鸭式教学的影子。在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过程,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具体而言,教师一方面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技术等高科技辅助教学工具,将枯燥、空洞的教学内容通过声音、视频等形式形象地展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辩论、演讲、游戏等各种教学活动,以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且指出,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五条原则;其中,关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这样表述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等等这些,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的表述.可见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律与道德是何等的重要,法律与道德要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尤其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等等这些都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本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4]因此怎样实现这些要求,这是我们这门课要去努力实现的.

2调整架构主动适应谱出新意

1)先讲“法律部分”再讲“道德部分”、充分突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本课程来说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紧密结合起来,怎样结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样相互渗透、怎样相得益彰,这是个关键问题,也是与中学课程形成反差、突出高校做为高等学府的深度和理论引领的要求.平淡无味、没有新意、缺乏深度,不是大学课程.这是我们每位高校教师的努力方向.因此,怎样构筑课程的讲课构架、先后次序,要结合党中央的要求和课程研究成果以及国情、世情、民族文化底蕴、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讲课内容的内存逻辑联系.要把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才能避免某些人以为“有法”就可以不要“德”的错误想法.只有德法兼治,才是正道,尤其是要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属性,才是成功的.因此,要让学生进校就先学法,然后再让他们明白,只有法律也是不行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进而让他们明白在高校里学习道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科学对待人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领悟人生真谛、做忠诚的爱国者、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等等,这是何等的重要.接下来还要让学生明白,在人的一生中,光有上述这些还不够,人生还得有“理想”,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方向,活着就没有了奔头.2)让“理想”成为本课程的点睛之笔.把“理想”“信念”的内容放到学期课程最后一章来讲,这时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已经能顺理成章了,学生听了也不会觉得是在讲大话,经过本课程一个学期专门的理论学习、社会观察、实践实习,再经过思考提升和课堂讨论,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这时候来讲理想信念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也是理所当然、符合实际、合乎逻辑了,学生听了也会积极思考、萌发心中追求理想信念的火花,并且会在课程结束后细细去品味整门课的内容,从而强化自己的理想信念.学生有信念、有理想,这就是我们这门课最大的任务.本文认为,理想信念就是我们这门课的亮点,用这个亮点来统治整门课程的内容,让“理想”“信念”这一章成为本课程的点睛之笔,让“理想”成为大学生的远大人生目标,让“理想”成为人生的明灯,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3)有了理想、有了追求,征途中还得注意“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实现理想.4)建议调整后的架构如下:①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②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第三节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③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第三节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⑤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⑥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⑦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⑧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⑨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第三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⑩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5)几点说明.第一、把教材中第七章的内容放到开课的第一章来讲,目的是解决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刚入学到大学这样的新集体、新环境、新生活,对一切都很新奇,又或多或少有些不知所措和对未来学科、专业、职业等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急需面临的恋爱、婚姻、家庭和个人修养途径也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并且既讲道德又讲具体的法律规范,一下子让学生领悟到这才是大学的课堂,有广度、有深度.第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有了前面这些遍布学生身边方方面面的法律规范的感性认识,再来讲第五章、第六章,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事物本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5].第三、本文得出的框架是严格以2013年版教材为蓝本的,并未加入该书出版以后新的内容,尤其未加入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等内容;另外,为了本文主逻辑的表述并未对框架内各章内部的“节”作次序的挪动.第四、因为全日制普高的课堂教学一般是严格按照教材的体制组织教学的,因此本文得出的框架只经过成人函授生的面授辅导复习式讲课的实践检验,还没有在全日制普高的课堂上完整实践过,但理论上是可行的;框架中各章的细节尚需广大专家学者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共同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五、上述框架虽然已经把“法律基础”放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前面来讲,借此来强调法律在现今社会的重要性,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与”字下功夫,这是今后大家必需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有继续在“与”字上做文章,才能真正对得起这门课程的名称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

作者:苏怀富单位:广州航海学院

参考文献:

[1]苏怀富.应用型航海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教材探析[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7(1):60-62.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4-10-28)[2014-10-29].http:∥www.gov.cn/xinwen/2014-10/28/content_2771714.htm.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5

关键词:德育课程;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之中,新的德育课程也在建设之中。回顾历史有助于创新,有助于改革更加深入。

建国初期的政治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德育课程源于老解放区的小学教育。老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都是根据当时革命的中心任务确定的。战争年代为战争服务,例如,1939年《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小学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中心”。各门课程中都进行政治和军事教育,此外,共产党和民主政府还十分重视在学校开设专门的政治课。

当时政治课的内容以革命斗争为主,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斗争任务,抗战时期教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内容;国共和谈时,教材就有“和平谈判”的内容;到1947年又学习土地改革的政策。由于老革命根据地是处在反动派的分割包围中,因此,不可能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各根据地都从当地斗争的形势与任务出发,编写政治课教材。这些教材思想观点明确,密切联系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实际,革命性、思想性强。教材呈现形式有故事、问答、对比、歌谣、韵文、顺口溜等,文字通俗易懂,有的能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还配上插图,形象生动。

但同时也存在“政治口号化”“对儿童要求过高”“反映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太少”等弊端。[1]除了政治课和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外,老区的德育主要通过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如生产劳动、儿童团活动(有站岗放哨、小先生教成人识字、拥军优属)等。因此,课堂教学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是老区德育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战争环境下,对礼仪等文明行为习惯,即所谓私德不够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实现对旧教育的接管与改造时,就十分重视对教材的改革。1950年7月,教育部、出版总署联合发出《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用书表》,统一各地使用教科书的版本。同年9月,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重编中小学课本,并实行中小学教材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新编和修订的中小学教科书于1951年秋季起陆续供应。

不设政治课(1951~1957年)

1951年10月政务院作出《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并根据新学制制订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并于1952年3月颁布。这是新中国制订的第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规程。根据这个《规程》,在小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其中德育目标是:“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这时开始不再设政治科或其他专门的德育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教育。

1953年政务院在《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特别强调了加强纪律教育的问题,指出“应该依靠耐心的说服教育,既要禁止采用体罚和斗争等粗暴方式,又要反对放任不管。应加强纪律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2]故1953年之后,小学德育逐渐偏重于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到1955年2月第一个《小学生守则》颁布,共20条,其中关于在校和上课纪律方面的内容就有近一半,比较具体地指导了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这时期还十分重视榜样教育,当时,书报刊物和电影广播配合学校,全方位地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各地涌现不少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班级和中队。当时,社会风气良好,再加上通过实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有了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学习目的更明确,纪律普遍良好,成绩有所提高,并且养成了优良的习惯和品质。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同学互助、爱护公物、拾金不昧等优秀事迹蔚然成风。这时期小学虽然没有德育课程,然而德育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重设政治课(1957~1980年)

1957年以后,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当时,“有社会主义觉悟”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标志,是新教育方针的重要特点;而且毛泽东还强调青年学生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中小学德育的重心逐步转移。教育部颁发的《1957—1958年度小学教学计划》中就规定,“各年级每周新设‘周会’一节,以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作时事报告等”。为了使政治思想教育由马列主义水平较高的专职教师担任,一些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的小学高年级又重新设置政治课,以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后逐渐影响全国,以至大多数地区的小学高年级都相继开设了政治课。此时的政治课全国没有统一要求,没有统编教材,上课内容都是依据当时国内政治形势而定,如“大跃进”“阶级斗争”等内容。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小教40条),以纠正“大跃进”以来教育工作中的偏差。1963年5月教育部又重新制订并颁发了第二个《小学生守则(草案)》(以下简称《守则》)。《守则》的内容与“五爱”国民公德一致,是“五爱”教育的具体化。其中第2、7条是“爱祖国、爱人民”;第1、3条是“爱科学”;第4、6条是“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此外,按时作息、讲卫生、诚实等也是小学生基本的行为习惯。这些内容都是小学周会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加强基础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小学德育工作走上正轨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此后,在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大背景下,德育被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良好品德的培养越来越被忽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日益严重,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顶峰。“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但开设政治课的地方比较普遍。像北京、上海等地还组织专业工作者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政治课教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教材结构包括课文、思考题、辅助读物和单元教学建议几部分。

粉碎“四人帮”以后,各地政治课教材进行了重编,但当时的思想受“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人化、概念化依然如故。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每周各2课时,上课的总时数是136课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教学计划内第一次明确规定设置德育课程。教学计划规定,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但却没有基本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所以说还未完全克服“左”的影响。根据这个教学计划,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政治课教材(四册),全套教材共八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第二单元: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第三单元: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列宁;第四单元: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求解放;第五单元: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一);第六单元: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二);第七单元:学点正确的思想方法;第八单元:建设伟大的祖国,树立崇高的理想。这套教材供全国通用。

这套教材一直用到1981年。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强调注意小学生年龄特点,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用具体的材料说明革命道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些参观展览、看电影等活动,但还是以灌输革命道理为主,没有改变形式主义、空洞说教的弊病。

总之,这时期德育课程的开设完全是为了政治斗争需要,课程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十分突出,完全抹杀、否定了它的个体性功能,忽略了对每个个体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使受教育对象视德育为“异己”,是外部强加于己的东西而予以拒绝。同时,教学的运动式、成人化、概念化倾向逐渐严重,德育工作出现形式主义、追求表面热闹、但实效不高的局面,影响了小学生基础道德的形成。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阶段1981~1997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领域也开始拨乱反正,1979年4、5月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会后,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指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讲求实效”“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多种多样,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3](95-104)许多地方着手扭转小学德育跟形势、运动式(大轰大嗡,紧跟政治运动)、“三化(一般化、简单化、成人化)两不(不联系学生实际、不讲究实效)、一个样(大、中、小学一个样)”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的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开始研制中小学德育大纲,力图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规定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希望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逐步走上科学化、序列化的道路。与此同时,也要求政治课改变单纯学语录、板着面孔讲大道理的做法。上海市1980年率先在部分学校进行开设道德课(后改为思想品德课)的尝试,集中对小学生进行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正式开设于1981年。当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在修订说明中指出,“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效果不好。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动活泼的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可见,从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改进和加强小学德育,克服政治课因脱离儿童实际而造成效果不好的弊端,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并且突出了基础的道德教育。这是小学德育的一大进步。与此同时,教育部还专门发出《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这门课的性质、意义、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勾画,是这门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通知》首先确定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这门课程,“加强对小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通知》没有细分,归纳起来包含六个方面的教育:1.共产主义理想教育;2.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及国际主义教育;3.热爱人民的教育;4.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教育;5.遵纪守法、公共道德教育;6.集体主义教育。关于这门课的教学方式方法,《通知》指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照顾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讲求实效;要善于用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鼓舞教育学生,有效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和‘五讲’‘四美’等活动”。同时,还指出了这门课与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各科教学的关系。[3](105-106),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没有制定出来之前,这个《通知》起到了规范教学的作用。各地根据《通知》精神,以自编的讲授提纲和参考资料形式开始了思想品德课最初的教学。从此,小学德育课程也进入了一个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的阶段。

1982年,教育部在组织各方专家广泛讨论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颁发了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大纲(试行草案)》)。[4](49-55)这个大纲共有四个部分:一、教学目的;二、教学内容和要点;三、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求;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点是分年级写的,每个年级都有12~14条不等的具体内容的要点。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内容安排不一定恰当,有些要求过高了,但这是建国以后小学德育课程力求做到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始。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后,国家教委根据《决定》精神,在总结了几年来各地开设思想品德课的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大纲(试行草案)》进行了修改,并于1986年4月正式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4](57-62)(以下简称《86大纲》)。这个《86大纲》的结构分为前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要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安排);教学的基本原则;大纲实施几部分。除了结构上与《大纲(试行草案)》有所不同外,在各部分的内容与表述上也有不少变化,如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系统地”三个字;明确指出了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中“共产主义接班人”改为“社会主义的各类建设人才”;教学内容从14个方面概括为8个方面;在大纲实施部分对编好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出了具体要求;等等。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贯彻义务教育法的需要,国家教委着手制订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学)计划,于1988年9月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相应的各门学科教学大纲。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没有同时颁发。同年8月,国家教委还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全面规范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教育途径、教育原则及学生的品德评定等内容。制订此文件的目的是“为了使小学德育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改革和建设对合格劳动者和人才素质的要求,适应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适应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使学校干部、教师以至学生家长都能有目的、有计划、协调一致地做好工作;使德育工作逐步制度化、科学化,提高整体效益。”[3](208)它是整个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和依据,因此,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依据。为了适应这两个重要文件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新要求,必须对《86大纲》作进一步的修订,修订的主要方面是经过实践所认识到的不太切合实际的地方和表述不够科学之处。1990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两年后,又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简称《92大纲》)[4](69-74)这个大纲与《86大纲》在结构上相同,在具体内容和表述方面的不少改动体现了更科学、更准确。如课程性质方面,在《86大纲》“比较系统地”基础上又加了“直接地”三个字,这是根据《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与其他德育途径比较而言的,在其他各科教学中德育是间接的、渗透的,而思想品德课则是直接的。在课程作用方面,强调其在“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突出本课程的主要作用,而不是泛泛而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学目的部分则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四有”具体化了,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也更明确了,它规定为“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而不是全面的德育任务。与《86大纲》相比,在内容上改动较大,因国家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内小学增设了社会课,于是原思想品德课大纲中的生活常识和法律常识教育的内容删除了。此外,适当降低了部分过高要求。教学原则的提法也由各学科共同的一般原则改为更符合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如“观点正确,说理明白”“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等等,使教学大纲比较切合少年儿童的实际和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大纲(试行草案)》公布后,全国有十多个省、市组织编写课本与教学参考书,在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上开始了初步的探索试验。这可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开创阶段。当时,大家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的认识是必须“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思想性是首要的。”有的老师还特别强调:“思想品德教材一定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创造型人才上,时代气息要浓,要讲新话,把传统教育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但实际上各地编出的教材大多“存在要求偏高,内容偏深和成人化的问题,从而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多数比较单调,主要是太大、太空、太死,回答问题居多”,有的是读课文后谈认识和感想。[6]

《86大纲》颁布后,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市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天津、广东、四川、辽宁和黑龙江等地,根据此大纲共编了六套半通用教材(其中有一套在三年级以后分成五年制与六年制两种版本),分别满足城市、农村、沿海、内地等不同地区五年制、六年制不同学制对教材的需要。刚编写出的教材比较强调思想性、政策性,板起面孔训人的味道较重,不够生动活泼。教材中成人化、概念化的现象突出,要求偏高,如要小学生弄清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要求小学生举例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要认识实践出真知、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等等,脱离了小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认知水平。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1987年开始审查根据《86大纲》编写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经过审查、审定后,大家对思想品德课教材质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开始注意从小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克服“假、大、空”和成人化的倾向。在审查通过的教材中以北京市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使用面最广,影响最大。这套教材由课题、课文、插图、练习、阅读材料五部分组成。课文形式基本上是故事加道理,并力求图文并茂。一年级的前几课没有文字,以图来表达故事内容。二年级文字渐多,但不超过200字,采用童话、故事、儿歌等形式,插图多而且是彩色。中年级以上主要通过讲故事说明道理,或夹叙夹议摆事实讲道理,或采取通信、对话、讨论形式讲道理,比较多样化。这套教材的练习注重道德辨析,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从第七册起,课文后还附有阅读材料,用以扩展学生的受教育面。与教科书配套的还有12册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和教学幻灯片。因此,这套教材是当时比较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教材。

《92大纲》颁布后,各地又进行了新一轮教材编写工作。国家执行“一纲多本”的教材方针,鼓励各地开展教材建设。这期间,许多省市都编写了思想品德课教材,仅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就有十五六套。这批教材吸取了前一批教材的经验,并注意克服成人化倾向。编写者重视对儿童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接受能力的研究。他们到学校中去收集日记、作文作为编写课文的素材;编好后还读给教师、学生听,征求意见。编出的教材比较贴近儿童实际,受学生欢迎,质量有明显提高。教材建设也进入了一个规范化阶段。但由于大家认为思想品德课教材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它代表了国家意志,不同于一般的儿童读物,必须严谨、规范、准确。因此,教材编写中不成文的条条框框很多,如课题必须有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明确反映本课的教育观点。课文要求明确表达观点,不能含糊,不能没有结论性语言。结果就造成观点过于直白,存在概念化、公式化、说教味重的毛病。再如,插图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不得过分夸张、丑化儿童,艺术性要服从思想性。这样,漫画、卡通画就都不敢上教材了。此外,这时期的教材虽然要求做到各具特色,以体现教材的多样化,但这时“一纲多本”的“多”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样性只停留在选材上,多选些当地的人和事,就算地方特色,在教材体系、结构等方面还缺少独特性。尤其在教学思想上仍局限于研究教师的教,不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教材也只是教本,还不是学生的学本。

在进行教材编写的同时,各地教学研究部门配备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研员,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研究活动;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纷纷开设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法课,进行了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明理、激情、导行”六个字的课堂教学特点。所谓明理,就是在教学中要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清楚。要让学生知道某个道德规范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个规范,以及怎么做。激情是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起与真、善、美情感的共鸣。激情与明理结合,达到情理交融,有利于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导行是指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否有道德行为,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志之一。根据这六个字的教学特点,第一线的教师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有三段式,有四环节,有五步型,等等。而其中四环节教学结构比较普遍,所谓四环节教学,在提法上虽各有不同,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这就是“导入新课,学文明理,辨析导行,总结延伸”。从这个结构可见,当时人们按照教学大纲的精神,这门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把重点放在提高道德认识上,用说理贯穿全教学过程。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选用,也是围绕着提高道德认识。也正因为这样,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虽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容易使教育效果仅停留在口头上。学生在课堂上讲得很好听,却没有真正感悟,没有实际行动。从1981年发出设课通知,经过三个教学大纲的修订、颁发,反映了人们对小学思想品德课认识的变化和教学实践的探索历程,也是这门课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建设过程。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阶段1997~)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后,中共中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使各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读物、教育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和方式等都要加强整体衔接。为此,1997年3月国家教委又制订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4](75-127)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方面都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这个《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变动是很大的。首先,关于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学科的性质“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没有再沿用过去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以避免由于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片面理解而产生的思想混乱。关于这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地位与过去提法一样,作用明确为“指导作用”,比之过去提“奠基作用”更符合这门课的实际情况,因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多种途径,思想品德课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每周只有一课时,它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起系统的指导作用,而真正养成要在其他各途径中反复实践锻炼。其次,关于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更突出了基础性和广泛性。小学各年级所设德目都是基础道德品质,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它包括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关心集体、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科学、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守信、勇敢坚毅、自尊自爱、热爱生命等德目,涉及做人的方方面面。而其中“热爱生命”就是过去《教学大纲》没有提到的德目。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层次性是《课程标准》的另一个特点。长期以来,小学和初中的德育课程没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因此,造成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或脱节。有些本该初中讲的内容,为了求得小学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勉强安排在小学,这样既难教又难学,影响教学效果。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统一安排,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按四个学段分解为具体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现出整个教育既有层次性和渐进性,又有连贯性,自然衔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按一二年级、三四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学段分配,一二年级涉及其中的十个德目,三四五年级涉及十四个德目。相同德目拉开层次,螺旋上升;每项教育内容在认知要求上分“知道”“了解”“懂得”等层次,在行为要求上分“学做”“会做”“做到”等层次,情感教育贯穿其中,知行并举,循序渐进。六年级作为小学和初中的连接部,既是六三学制的六年级,也是五四学制的初一年级,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它要求“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知道社会生活中必须有道德,并能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进行比较,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从而提高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教学内容则按生活圈归纳整理,分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五个单元较系统地安排。但这样的系统又不如初中按学科体系编排那么严密。同时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呈现方式也改为表格式,使要求的层次性更加一目了然。

再次,《课程标准》不仅规定了教学原则,还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学习评价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给教学改革作出了指导。

2000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对于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二、加强和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三、加强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品德形成。考虑到德育课程建设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同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为了在2005年全面推开新课程之前,有个适应期与连续性,因此有必要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进行修订,以供过渡之需。2001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版》)。在修订说明中指出“此次修订的目的是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之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主导渠道的作用”(单行本)。这次修订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如小学一二年级加强了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三至五年级增加关心帮助贫困家庭、灾区人民的教育要求,加强了关心他人的教育。在小学的教学内容和行为要求中还增加“学会与教师交换意见”“学会与人交流”“要自信、不自卑”等内容,增加了时代性。2.适当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如在一至六年级,删除对一些概念的认知要求;将对某些内容的要求确定为“知道”,以降低教学要求等。3.强调更新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如要求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等,并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较大幅度增加实践环节,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如在教学时间安排中,规定小学至少有3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等。5.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提出“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6]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为了实施国家宏观调控,使教材质量更高,教育部党组专门成立了中小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材领导小组,负责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工作。《课程标准》颁布后,由教育部及一些教材专家组成教材编写委员会,在全国聘请作者参加教材编写,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一套示范教材,1997年12月审查,通过后于1998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用。随后,江苏、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也相继编出了新教材。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按照“求实、求新、求活”的精神编写,强调教材要紧密联系儿童的实际和社会的实际,努力反映时代对中小学生的新要求,反映20世纪90年代小学德育研究的成果和思想品德教学的成功经验,以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形势。[7]这时期在教学思想上突出“育人为本”,更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因此,教材总体上出现了不少可喜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1.教材的结构体例有较大变化,出现栏目式、板块式结构。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小学思想品德课就是每课设三大板块,一是引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感受出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二是课文,注意选材内容丰富、生动,在课文中还设“框”,“框”中是思考题或名言,便于学生边读边想,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三是练习,设“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栏目,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教材是以学生认知规律或学习过程为内在线索,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外显形式,如四川版教材每课设五个板块,“想想说说”,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愿望;“看看读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树立道德观念;“想想做做”,联系实际,明辨是非;“学学记记”,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总结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点;“查查评评”,将道德评价引入教材,用各种形式让学生自评、互评,或回家请家长评,促进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实践。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儿童品德形成的过程。其他版本也有类似的变化。总的来说,这一轮新教材的设计,注意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创造了条件。

2.改变了过去板起脸讲道理的方式,注重以情动人。有的教材从情感体验入手,引起学习动机。如人教版第6册《拾金不昧》一课的导入就是:“想一想:如果你丢失了心爱的东西,当时的心情怎样?如果有人拾到送还给你,你又是什么心情?”用自身的感受来体会课文讲的道理。有的教材注意以情感人,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3.教材明显地透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首先,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富于时代性,电脑、“神舟号”可载人飞船、可视电话、杂交水稻等新的科技成果在教材中都有反映。借用了商店里的“文明伞”要及时归还等现代社会公德教育也出现在教材中,使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和接受。其次,在表现形式上有的教材也富有时代感,如辽宁版教材的栏目有“金话筒”“信息窗”等在影视、报刊中常见的名称,儿童就会感到熟悉、亲切,从而易于接受。不少教材的插图采用照片来反映真实的画面,漫画与卡通也开始进入课本。教材版式也更加生动活泼,有的如四川版和黑龙江版的教材,采用了大开本,等等。

4.练习设计更加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有的设计了开放式题目,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思考空间,如江苏版教材第7册第5课《情同手足》有一道题是:

“小光的脚扭伤了,走路一拐一拐的。如果小光在你们班,你──

(1)关心、安慰他,课间休息时搀扶他到室外活动。

(2)放学时和他一起走,帮他背书包。

(3)

(4)

这样的思考题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标准答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实际情况作出多种选择,避免了说大话、空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道德选择能力。实践活动在教材中得到了重视。人教版教材的练习中设计了“做一做”栏目,要求学生开展办展览、作调查、搞演讲、辩论等活动。有的教材则增设了专门的实践活动课,如江苏版教材从第5册起每册除了编13课课文外,还安排了2个活动课。《课程标准》修订后,要求实践活动不少于30%,江苏的这一做法便被各地普遍采纳。

新的教材成为教学改革的“领头雁”,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这以后在课堂教学方面则倡导了“感悟—导行”模式,其结构是:动机产生感悟归纳演绎深化操作延伸。开始从教师教的角度转向由学生学的角度来研究教学,整个进行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改革精神。在许多学校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了以下转变:由教师传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转向强调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由强调提高道德认识为主转向注重情感体验,增加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道德感悟”;教学要求由统一化、标准化转向多样化、个性化,实行开放式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调查访问、查询资料、讨论、辩论、模拟现实生活表演等自主学习方式被广泛采用;等等。此外,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步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更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总之,到本世纪初,思想品德课已开设二十余年。这二十余年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其改革和发展的轨迹是,不断贴近儿童发展的实际,不断紧跟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求实、落实、努力提高实效。存在的新问题是这门课与同属小学课程计划的社会课在内容上有许多交叉和重复,两门课的综合就成了必然结果。

对小学德育课程历史回顾的研究思考

通过对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演变过程的回顾,总结历史的经验,引起我对如下三个问题的思考。

(一)课程功能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问题

德育课程的功能是什么?或者推而广之整个德育的功能是什么?应该有两个:一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这是社会性功能;一是形成与发展受教育者个人良好的品德,这属于个体性功能。两种功能又是互为条件,互为结果的。“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个体性功能之汇集,通过德育所形成的社会大多数个体的道德倾向、道德水平,标志着社会的道德倾向和水平。同样,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又总是反映着社会性功能”。“社会整体的完善是个体完善的前提,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就难以使学校德育发挥其个体性功能,个体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就会受阻。”[8]反之,若忽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发挥,那么多数个体的道德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发展,道德人格没有完善,社会也就难以稳定与发展,德育的能也将实际上丧失。所以,德育课程应该同时发挥社会性与个体性两个功能。

但是,我国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把个体的发展看做社会发展的工具,即完全以社会为本位来培养每一个个体。整体精神和社会秩序是绝对的价值取向,强制性、规范性是德育的主要特征。这样久而久之,受教育者视德育为“异己”,是外部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与约束,而不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产生抵触、排斥,影响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发挥。这也许就是德育(包括德育课程)实效性差的原因之一。

今天,应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品德的形成既有道德认识的部分(对这点以往还重视)、更有道德态度的方面。人们常说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属于态度的范围。构成态度的主要因素是学生自身的需要和由需要产生的情感倾向。有了道德需要,那么道德规范就会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要求,遵守道德规范就会由“他律”变为“自律”。所以,我们的德育课程必须十分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启迪,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道德需要,从无道德需要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需要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道德需要到高层次道德需要,重视学生道德情感、意志的培养和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学会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样,个体的道德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有了保证,也就较好地发挥了德育课程的社会性功能。

当然,德育课程对个体发展的功能有限,它每周的固定课时不多,因此,德育课程应注意与其他德育途径,如各科教学、校班会、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等相配合,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效应。

(二)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范围与层次的问题

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而我国德育的内容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诸方面,范围较广。在道德教育中还有私德、公德、职业道德之分。私德是涉及私人生活的道德规范,如个人品质、修养、作风和在处理私人生活中家庭伦理、朋友关系及邻里相处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公德则是国家及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如爱祖国等“五爱”、国民公德与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则是与某个具体职业有关的道德规范,如爱岗敬业、诚信服务、办事公道等。古代社会公共生活不多,对公德的要求相应较少,学校德育内容以私德为主。近代社会开始注意社会公德教育。但在我国广大地区在长期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生活较为贫乏,社会公德要求不高;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偏重政治思想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即使抓道德也是指的国民公德(通常说的“大德”),而不是社会公德。因此,人们的公德意识不强。小学德育就应大力进行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教育,打好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基础。

从德育内容的层次上看,有道德规则教育、道德原则教育和道德理想教育几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教育功能是不同的。道德规则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执行的道德要求,如乡规民约、学校校规、不随地吐痰等“七不”规范。进行道德规则教育应该具有约束功能。道德原则是在道德规则基础上归纳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进行道德原则教育具有指导或导向功能。道德理想又是对道德原则的高度概括,是这个社会提倡的希望人民去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进行道德理想教育具有激励功能。[9]三个层次具有递进关系,低层次的教育为高层次的教育打基础。在大、中、小学不同的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层次应有侧重,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小学阶段是打基础阶段,道德教育应着重发挥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即主要进行道德规则与道德原则的教育。但政治课时代是以道德理想教育为主,所以出现“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都丢失了。思想品德课时代开始注意基础道德,但由于学习方式、方法相对陈旧,效果不佳。所以,今天的德育课程应注意不同层次德育内容的比重,调整好它们的结构,以更好地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发展中渐变与突变的问题

回顾我国德育课程的开设与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在实践中往往首先只有少数先进的、实验性学校提出,慢慢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并被政府教育部门采纳而形成新的制度,再达到全国实施。从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以及思想品德课的不断改革都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思想文化需要也会随着改变,再加上国门打开了,中外文化得到了交流,长期支配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冲击。于是,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在旧的课程中孕育,渐渐否定了旧课程中不合理部分而产生了新课程。所以课程改革并不是在一天中突然发生的,它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它是在渐变的基础上产生的突变。新课程的设置,新课程计划的制订,就是突变的标志。认识到这点,就要正确对待过去与未来。一方面,要正确对待过去,要看到新的思想和方法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今天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思路、创造的新方法,在翻阅了历史后,发现似曾相识。那么就应该找一找过去是怎么提出来的,又是怎么丢弃的,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过去有哪些教育方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怎么为今日所用。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思想或与众不同的做法不应该轻易否定,而要研究其原因,鼓励其创新,帮助其完善,也许未来的教育就在其中。

*本文历史演变写到2002年,即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出版及其实施,未涉及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松涛.对编辑七部小学国语课本的回顾[J].人民教育,1950,(10):52—57.

[2]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33.

[3]春泥护花──小学德育有关文件选编[S].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95—208.

[4]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127.

[5]徐斌.怎样编写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1985,(5).

[6]吴慧珠.学习《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修订)》深入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3—4):6—8.

[7]柳斌.求实、求新、求活──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1997,17(2):1—3.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6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

教育没有情感,就像河塘里没有水一样。新课改提出实施素质教育,随着现代化教育观念的逐渐改变,情感教育也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情感教育相结合谈几点看法。

一、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现状分析

1.发展智育忽视情感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教育的落实开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提高成绩,重视分数成为当前大多数教师、家长及学生的目的,许多教师和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情感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分数,重视对学生的智育要求,却忽视了对学生最基本的情感教育,更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无法落到实处。

2.忽视学生情感表达

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展过程中,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现。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赶进度,尽快完成教学计划,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技能,却未曾考虑这样全盘灌输的思想是否符合学生接受特点。一方面养成了教师的惰性,另一方面也使得w生的情感无法获得满足。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教学性质决定了必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情感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思想品德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进行系统教育的必修课程。德育工作是否能真正体现实效性,情感教育的作用必不可少。与其他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上更能发挥出情感的渗透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倘若教学中,只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无情感教育,就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原则决定了必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情感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情感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1.明确目的性,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要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可以利用身边的实例,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听闻社会上一些正义之事,敬佩之情会油然而生;而当听闻不雅之事,会即刻产生厌恶情绪。作为教师教学中,就要有目的、有意识、针对性地利用情感教育的两面性,利用学生已有的判断能力,引导他们认识何为真、善、美、丑,分析为何好的事情值得敬佩,不好的事情应遭到摒弃。在这种情感因素的引导下,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得到明显提高。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以情感为载体,通过情感无声的润泽,才能将道德与法治课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及行为。

2.以热爱学生为前提渗透情感教育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也就会自然而然愿意与教师产生情感的交流,对教师教授的课程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首先要学会尊重和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如果缺乏爱则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因而,教师要在公平平等的前提下,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也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产生充分的信任,彼此才能和谐相处,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以热爱学生为前提渗透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制课教学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将理性的教学内容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再现生活现实。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当今的时代变化要有敏锐的感知力,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也要紧紧跟随时代步伐,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了解最新社会动态,拓宽学习体系。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和事实进行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如讲课之前准备好一些历史小故事,带领学生共同观看,然后启发学生对历史故事所体现的优秀品质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

4.以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古人云:“情乎于辞”,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应饱含热情,力求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而形象地表达思想情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所学课程内容的美,学习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良好的教学语言,是触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因此,课堂上教师新颖、优美、富有情感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得到感染,自觉融入其中,情感也就必然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而言之,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因而,教师要通过情感教育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道德与法制课的意义,认识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必要性,从而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光彩,使其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

参考文献:

[1]孙晓卜范英《对思想政治情感教学探索的教学与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6.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7

关键词::学生;创新意识;研究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进行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整个初中教学领域当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学生们就要好好学习道德与法治课这门课程。如果想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那么就必须要对以往非常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新课改的条件之下,然后对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进一步进行培养。

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特点来看,需要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方面进行加强。由于在道德与法治课课本当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我们如果把道德与法治课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相互进行作比较的话,从中就可以看出,道德与法治课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特点是包含了个人感彩与主观色彩。因此说,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道德与法治课课本当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的影响也是深入的,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流沟通,这是由于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理解是具有相同点的,但是,多数情况下,其实是表现为差异性,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知识程度、生活经验以及体验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上,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所进行交流的问题的深度不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当中,道德与法治课交流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与交流深度不够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比如,教师在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互动的这一过程当中,其中许多教师在过程当中还是起着主导位置,并没有把学生们当成是交流互动环节的主角,这样学生们就不会有自己的思维,而会随时随刻跟随教师的思维,在活动中没有自己的想法,就会使得学生们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方面的知识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从而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学生的实际不是非常符合。当前,大多数道德与法治课老师一味的求新求异,以便可以跟上时展的步伐,从而保住自己的地位,可是却往往忽视了对于所教授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举个例子来说,有一部分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当中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有很多的学生却不能够很快去适应这种教学手段的变换,这样就造成一些学生在上道德与法治课课的时候总是走神,长期这样下去就会使得学生出现厌学现象,更不用说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了,这样不仅达不到改革的效果,甚至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化。大多数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传统形式制度的影响之下,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从而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虽然有些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互动,可是互动的过程确实非常的简单。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需要做到的应当给学生们进行传输道德与法治课知识以外,最关键的是要对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可是在当前阶段下,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学习任务,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但是他们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总是选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并没有给其他学生发言的机会,即使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机会回答。而他们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这种学生被动回答的形式,而忽略了与学生进行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交流互动,从而不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情境意识。曾经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对于东西产生了极高的兴趣,那么将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任何人在生活中或者是学习中,如果想把事情做好或者是把一件事情学习好,那么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事情产生兴趣,在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前提下才有足够的把握把事情做到最满意。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果想要使得学生们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教师就应当尽最大努力给学生打造充满宽容和理解以及爱的心理环境,使得学生心理的自由与安全有了保障之后,学生才会对知识大胆的进行学习。而且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随时随刻的鼓励学生们,让他们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长期下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

(二)把网络技术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一般书面上的知识都是比较抽象化的,学生在进行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知识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枯燥无味,然后再加上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上就会有不同的效果,网络技术能够把书面上的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来进行非常具体化与形象化动态展示,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概念的直观印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法律常识”这个内容的时候,身为老师的我会提前在网上搜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法律节目,当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看,然后再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对法律节目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要应用网络技术和网友之间共同讨论与法律相关的问题等等,这样做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说过一句话:“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就需要鼓励学生们大胆提问题,并且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法律常识”这一章节中,学习法律的益处的时候,教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张红与吴梦是同班同学,下课由于打篮球产生了矛盾,于是吴梦就特别恨张红,一直想找个机会教训张红,于是写了一封恐吓信报复张红,当张红看到信后每天不管做啥事都提心吊胆,过了几天以后,吴梦路过张红家,看见张红正在写作业,就把一块石头从窗户扔进去,于是张红的妈妈马上就报了警。警察经过调查之后不仅让吴梦家长对张红家的玻璃进行了赔偿,而且还对吴梦拘留了三天。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提问:故事情节中吴梦处理矛盾的时候存在哪些问题或者是以后如何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然后学生们会处于思考探索的氛围当中,相互进行讨论,这样会让整个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充满创新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的去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教师只需要去加以引导,那么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如此,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去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提升现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素养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参考文献:

[1]王志华: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2014年16期.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构成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教学对于进一步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丰富多彩,而单一的“基础”课程教学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有在课堂教学之外开辟和拓展实践教学,才能直面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更为重视大学生课外思想实践、道德实践、法律实践的感受、感悟和提升,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大学生的综合法律素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为取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基础”课属于高等学校“使人成为人”的课程,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它的教学过程与一般知识课教学过程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基础”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传授课程,而更强调大学生的德性养成和素质提升,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和基本的法律素质作为目标,因此,实践教学成为该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当前“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当前许多高校在“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建设性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少数高校的“基础”课教学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与这一课程的教学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首先,少数“基础”课教学以社会需要取代学生需要。该课程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确立政治信仰,规范政治行为,为大学生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奠定坚实根基。然而少数高校的少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成人化趋向,以社会需要取代学生需要,以社会要求排斥学生需求,即把大学生作为成熟的社会个体来开展教育,使这种德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过于完美而全面,忽略了大学生特殊的身心特征,与他们还处在人生成长的过渡阶段的实际相背离。这种片面强调社会需要的成人化教学趋向,既易于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心理上潜在地抗拒课程教学,阻碍教育目标实现;又易于导致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法律认知与道德法律实践上产生矛盾冲突,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其次,少数“基础”课教学以理论知识取代现实生活。该课程教学应综合关注其适应性和适用性,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教师在上课中片面注重知识性,忽略生活性,淡化意识形态性。如果把该课程当作纯粹的知识性传授课程,会导致这一课程演变为哲学课、伦理课和法学课,具有强烈的专业课程特点,这与该课程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基础”课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目标,均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系统性和融合性特征,单一强调课程某一方面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均不能较好地贯彻落实课程教学要求。

再次,少数“基础”课程教学以权威灌输取代互动交流。由于当代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知识总量的激增、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知识接受和信息占有处于越来越均等的地位,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相对于大学生而言的知识信息优势被不断削弱,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主导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同时网络上各种泥沙俱下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拒绝集体、淡化政治、远离崇高等思想倾向在大学生群体中一度蔓延,增加了该课的讲授难度。在这一时代境遇下,“基础”课教师相对于学生的权威地位正被不断降低,少数教师不能正确认识、面对和接受这一事实,不能及时地进行教学观念转变,在课程教学中依然进行着单方面的权威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与之相适应的互动交流应逐渐成为替代权威灌输的重要教学方式。

最后,少数“基础”课程教学以学生活动取代实践教学。由于各种原因,少数高校存在着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使得该课的实践教学处于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状态。对该课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较少,无法满足课程所需的实践资源。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一些高校往往只安排了课堂教学学时,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唯一的教学方式,而实践教学课时、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基地等却极少配备。同时,少数高校还把学工部、校团委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党团活动等同于“基础”实践教学,变相削弱了该课的实践教学。

三、加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提高对“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认识的前提是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观念有利于教学行为目标的实现。要转变该课程教学观念就是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如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效益观、教学价值观、教学过程观、教学评价观等。首先,管理上,学校领导集体应将实践教学放到与专业课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教学投入、科研力度,丰富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其次,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一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与社会责任感;二要系统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和学生;三要掌握现代的教育理论;四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开设“立体”课堂。总之,转变教学观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二)创新内容,丰富形式

“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坚定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的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民主法制的教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师要不断突破教材框架,修正补充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教学。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状况的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和学生现实的思想中去,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一是教学内容应以职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实践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获得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这种职业导向性应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部过程。二是实践教学内容应坚持理论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对社会热点、难点进行分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基础”课实践教学应在课堂、校园、社会三个渠道中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实践主题,可采用研究讨论型教学、讲演辩论型教学、情感体验型教学等。在校园实践型教学中,任课教师有意识地布置与大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如参观校史馆、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等。在社会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等。

(三)健全机制,创造方法

创新“基础”课实践教学,要在不断完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中,运用新方法达到教学实效。首先,完善领导机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领导机制的弱化会影响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一是党政挂帅组成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党、政、工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二是明确分工、职责,保障实践教学的落实。其次,完善运行机制。实践教学主体涉及教师、学校各部门、学生、社会各单位,保证他们之间的通畅,需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一是形成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商讨实践教学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二是形成沟通渠道,设立实践教学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落实、联系等常规工作。再次,完善保障机制。建立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申报、立项、评估和考核制度,将其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保障实践教学正常运转。加强学生活动场地、基地建设,为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组成实践教学导师队伍。最后,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监督,将实践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和学生考核的重要指标。将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青年教师、专家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指导工作中。将实践教学过程、结果与学生成绩、综合素质测评衔接起来,在评优评先、推优入党、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考虑。同时,还必须运用创造性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借鉴:首先,基地化建设。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我院在校内建立了如大学生素质拓展、科技文化、教学团学一体化、学风建设等10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校外根据农村和社区需要,建立了15个结对共建单位,建立了110个实习实训基地。这既有利于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建立,又满足了基地发展的需要。其次,项目化建设。项目是获得支持的根据,也是达到效果的保障。我院将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根据实践的总体要求、活动内容、规划和方案,予以审批。不同的实践教学规划、要求、方案,审批的结果也不一样。再次,制度化。实践教学要做到规范、科学,正常化运作,就要制定囊括管理、机制、人员、考核等在内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实践教学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最后,是特色化。实践教学实效提升还必须考虑“专业化”道路,立足各专业学生专长,结合学生和社会需求,选准活动载体,扎实推动实践教学特色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于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纪要[J].教学与研究,2006,(07).

[2]陈秉公.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与教学境界[J].江汉论坛,2007,(06).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9

[关键词]课程标准;思想品德;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127-02

一、他山之石: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变化

2010年以来,思想品德课程领域发生的大事当数修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亮点很多,笔者以为,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学目标次序的调整。从原来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次序调整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到知识与技能。这一变化开启了德育课程发展的活水,彰显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质,润泽了德育发展的新天地。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一文中,朱小蔓、李敏提出这样的观点,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致力于培养“有道德”的人,而非“仅有道德知识”的人。可以说一语中的。在旧版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不自觉地落人工具理性主义窠臼,强调了培养“有道德知识的人”,淡化了德育本身的濡养,把人异化为知识的仆从,背离思想品德课程的本真目标。而新课标对教学目标次序的调整正是反思既往的结果。尽管我们说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但三个部分不同架构方法,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不一样的。从哲学上讲,这是一种量变引起质变;从政治学科来看,是一种发展。

二、心向往之:初中思想品德目标次序的调整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发展的启示

课程标准的修订既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课程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本要求。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修订,其课程的实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从教学目标的变化开始的。因为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行为的旗帜和努力方向,又实际规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从根本上界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对比当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2011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调整前的高中版演义。在高考指挥棒的实际指导下,工具理性主义大行其道,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考试分数。另一方面,又冠以新课程、素质教育的名义,虚置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本质要务。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一直占据三维目标的首席。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追求眼前分数与提升长远“三观”素养这一对矛盾中徘徊,一直无法兼顾“三观”,占上风的一直是“眼前的分数和升学的驱动”。究其原因,从教学目标的实际排序来看,知识和能力目标一直排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前,而最终能够落实的往往也是知识和能力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旧标准指导下的实践结果是我们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前车之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调整就是高中政治课程的他山之石。

1.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有效落实课程目标

高中政治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政治课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的教育,要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相关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主动经历、探究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自觉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这些表述说明,高中政治课程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它的根本任务在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它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主要特点。

这一课程性质又通过课程目标体现出来。高中政治新课标的“总目标”是这样说的:“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R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和目标表明了它的德育性质。政治课程要落实德育性,就要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服从和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实际,而不是现在流行的思想道德的发展让位于知识的积累和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从这一点看,就要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做法。先把三维目标的三方面的次序做一个调整,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标作为优先目标和主要目标,放在第一位,并统领知识和能力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要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服务。我们认为,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首位,是基于它对人的道德、价值观和世界观发展的基础作用和特殊的价值,也是基于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认为。进行这样的调整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现行的把知识能力排在三维目标的首位的做法抹杀了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客观上呼应了当下的应试教育,把思想政治课当成了一门与语数外同样的高考科目,追求以分数论英雄。更为可怕的是,因为思想政治课在高考中分值降低,导致其学科地位下降,学科被边缘化。

2.遵循思想品德教育的规律,从学生的自身生活经验出发

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学生的自身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与和能够思考、拓展体验、激发实践等有利于品德发展的方式组织和表达教学内容,将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创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四个步骤:学生自我反思,形成个人价值判断;检验个人认识,并深化理解;把个人价值与个人情感结合,在情感层面固化个人价值;教师帮助学生反思、提高,并外化为学生的行为模式。“四个步骤”体现了以下的教育思想和原则:一是坚持学生主体:二要遵循品德发展的规律:三是坚持行动原则,用行动来检验品德教育的成果。笔者认为,这的确是我们要做的东西,而且必须做好。韩震教授指出:“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知识,不是记住了什么,背过了什么,而在于日常的践行,最终呈现在一个人日常道德行为里,并养成一种稳定的思维方式,变成实践行为。”学习过程中引进的概念、原理要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服务,忌把思想政治和道德问题复杂化,追求“以少且管用的概念、原理的有效使用”为上。

3.打破现有的教材模块架构,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99-0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该课程时主要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该模式固有的难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陷,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实际出发,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进一步思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有助于深化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十报告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因此,教育部也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关于成立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教高函[2013]4号)中明确其主要任务之一――组织和开展本科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有助于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殊性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党和国家以及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与教育对象品德现状之间的差距。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这个基本矛盾展开的。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现状与党和国家以及社会要求的差距,往往就表现为理想、信念、品德等问题。这些问题诸如共同理想树立不牢、法治观念不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以及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说到底,就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识记、理解,而是如何把握科学、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在情感领域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内化成学生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案例式、问题中心式、教师主导式等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可以多采用案例式、问题中心式的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处于探询之中,教师以学生自己的经验、兴趣和问题入手,引出额外的例子,围绕解决问题来指导学生发现和澄清该普遍性原理。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度由“教”向“导”转变。教师身份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传道、授业、解惑已不再是教师的唯一任务,师生关系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输出转变成师生双方的双向交流,从而师生共同成长。而“法律基础”部分则涉及到法律专业的概念、术语等,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案例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法律去思考、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把“法”始终放在心中,自觉地尊重法律、敬畏法律,不再出现马加爵、药家鑫等类似的案件。

2.教学内容上,根据教材内容需要加入心理学的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不仅仅具有教师的身份,还必须同时兼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员,要多为学生进行义务性心理咨询、帮助,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增加耐挫折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笔者在每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多次遇到并解决过学生的学业、生活、爱情等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到了大三、大四,甚至读硕士期间,仍发邮件给笔者讨论他所遇到的人生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笔者从与学生的课外互动中更多地对9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了更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3.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适当应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是十分普遍的课堂现象,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需要思考的内容。现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从广泛推广的阶段进入到深入探索和回归理性的阶段,课件并非越华丽越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特征和思维特点。在教学总体设计上,秉承传统教学提纲挈领式的思路,先构思整个教学框架,然后选择好需要用多媒体课件表现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延伸课堂教学,拓展课程内容研究,发挥教学网络平台的即时性、开放性作用,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

4.在课堂氛围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注重生命教育。在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人用“抬头率”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虽然这一评价方式很简单单一,但也确实能说明课堂教学的部分现实,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时,往往低头做自己的事情,反之,则抬起头,身体前倾,视线也紧随教师。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注意营造课堂气氛,结合教材内容,在必须对学生深入解说又相对理论化部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有趣”和“有益”的融合衔接。另外在课外实践中,在“思想道德修养”部分,鼓励学生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做ppt,增加对书本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在选择统一时间展示学生的ppt,点评优缺点,既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其中一个依据,也使学生做事思路、做事态度、做事方法、演说能力得到锻炼。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仍没有完美的教学,课堂教学的不可复制性使得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更加必不可少,教师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思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时,除了上述的各项措施,我们还要在思想上进一步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使教师能够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思考改进,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符合90后大学生身心特点,让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臧宏,王立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式专题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4).

[2][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第4版.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张云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理念浅议[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