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十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十篇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11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1

关键词:科学教育;实践思维;科学文化;思维转向

关于科学教育究竟为何物的研究由来已久;追究科学教育的实施进路的讨论,在近年来的国内外学界也所言多多。但是,由于这些研究或讨论的视角总体上是局限于科学(技术)视角和传统教育观视角,或是难以摆脱科学主义对科学教育之教育属性的漠视,使科学与其人文本质相分离;或是忽视科学教育对象自由人格的发展需求和教育的反思功能,在知识主义窠臼中愈陷愈深,导致科学教育不科学却又不自知。因而,无论是从科学的范畴对科学教育的推动,还是从传统教育的范畴对科学教育的施行,其结果都是沿着自身的思维逻辑或惯性主张来解读并绘制各自眼中的科学教育图景,在实质上是一种“自在”的,而非“自觉”、“自为”的科学教育。

本文所采用的视角,则与上述两者不同,即以实践思维看待科学教育,因而更看重科学教育的历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其中的实践性,因此,该视阈中的科学教育应是与上述两种观念中的科学教育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景象。

一、实践思维及其科学教育理路

1.实践思维的核心思想

用实践思维来解读科学教育,是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之上的教育哲学思考,其基本要义是:实践与经验及实证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但是实践又不等同于经验和实证,其可以超出经验的、实证的视野,具有主体性、反思性和超越性。因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成方式,是人的全部秘密所在。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实践”的界定:“人的感性互动”、“客观的互动”、“社会生活的本质”[1]。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实践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概念思维也不同于人们惯常的简单思维。虽然概念思维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逻辑思维活动中也并非无意义,很多哲人的理论大厦是以概念思维所构建的,如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理查德?胡克的目的论。而且,简单思维在科学思维中也有意义,因为追求简单向来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旨归,如杜威的“做中学”。然而,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而不是一般的存在物。概念思维和简单思维可以帮助人们接近人的本质和教育“培养人”的规定性,却不能与人本身的生命运动同步,因而也就不能共时地、确切地反映人的生命状态。由古希腊肇始的目的论、因果论、循环论,最根本的问题正在这里。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对教育目的的一种追求,然而这种追求缺少对人之生命智慧的多重文化价值的观照,既缺少辩证思维,也缺少方法论的支撑,因而也就不可能将科学教育与人的生命意义及其文化价值有效联系,导致科学教育的日益冰冷化、机器化。这种观念甚至影响到了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及其后的社会科学创立者们,当他们运用物理学、生物学的方法于教育活动时,排斥了科学教育应有的生命活力,科学教育会发生怎样的观念偏差就可想而知了。实践思维则不同,这是一种把人类实践活动本身作为思维逻辑理路的自觉思维方式,而不是将所谓的包括科学教育规律在内的自然规律视为“上帝”为其设定的“工作方式”。其既充分尊重实践活动的本性,又按照现实的实践活动本性及方式来思考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与存在状态。所以,实践思维活动既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是人的根本思维方式,其所体现的是人类实践活动精神的本质,是人类实践中得到的最为宝贵的方法论结晶。

由上可知,与以往教育思维中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相比,实践的思维方式关注的不是教育的“终极存在”、“应然状态”,而是教育品性中的现实实践性意义及其对人的现实生活,以及对人的鲜活的生命活动的终极关怀。换言之,实践思维中的科学教育是有“脉搏”有“温度”,有“理性”又有“感情”,关注智商又关注情商的生命教育。

2.实践思维视野中的科学教育理路

虽然科学教育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两者为基础,但它并不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人类社会一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人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过程及成果的教育化。按照这一思路,我们所要做的是:

第一,还原科学教育的教育基质。在实践思维的审视下,当下科学教育研究的困境主要来源于主体对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的神圣化,以至于教育对科学与人文之间关系日益淡薄,乃至整体的无意识。故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清除唯科学主义对科学教育的遮蔽,还原科学教育的教育基质,并让科学教育实现其对文化属性的复归。进一步说,按实践思维的逻辑,科学教育是人之生命活体的主体性在文化价值创生与发展中的现实载体。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2

论文摘要:客观性概念是科学哲学领域的核心概念。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客观性的含义也不断发生变化:逻拜实证主义主张反映论的客观性,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将客观性归结为社会利益,后SSK(post-SSK)则将客观性定位于科学实践之中。与前两者相比,实践客观性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客观性(objectivity)一词具有多层的含义,它有时会被用于表示某一类陈述即科学主张的性质,这时它会被称作“客观真理性”;有时会被用于表示人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程序和步骤,这时它被称作“客观程序”;有时,它也会用以指称合格的研究者所应具备的精神面貌,这时它被称作“客观态度”。海伦·朗基诺将客观性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与真理和科学理论的所指特征相关,也就是科学实在论的问题”,另一层面是指某种“研究类型”。菲利普·基彻也将客观性的讨论主题区分为真理问题和辩护问题。

客观性有这么多的含义,我们也就可以在多种意义上来使用“客观性”的概念,如在“真实的实在”的意义上,在经验事实的意义上,在科学理论的意义上,在能够抹去人类情感特征和社会因素的意义上,以及在SSK所谓的权力与利益的维度上,诸如此类。因此,有必要对历史上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厘清,以便于人们对客观性概念的把握。

一、逻辑实证主义:反映论意义上的客观性

逻辑实证主义的工作,主要在其自己所划定的“辩护的逻辑”的范围内展开,其核心问题是“科学知识的有效性问题,或者说,是使科学知识得到证实的可能性和尝试……”,实质上也就是科学知识对其研究对象即自然实在的反映性问题。正是在此意义上,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客观性是指科学知识对自然的反映,·····一种客观的真理假说比其竞争对手获得了更有力地证明支持,即更准确、更接近自然真理。”

具体而言,其客观性概念有以下几个层次:

(1)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这是逻辑实证主义客观性概念的核心。正如罗蒂所说,“那些希望协同性以客观性为根据的人(我们称其为实在论者),不得不把真理解释为与实在相符。于是他们必须建立一种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将考虑信念与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客体会使真信念与假信念区别开来。这种镜式哲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符合论的真理观,即真理或客观性的根基存在于外在的事实或实在,进而,其标准也就在于两者之间的契合程度。

(2)科学方法的客观性。“存在着说明信念真伪的方法,这些方法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局部适用的。”囚这些方法表现为某种认识论的规则或者标准,“借助于在知识生产中把科学家的双手绑在他们身后,这些标准和规则便可以保证科学的客观性。“这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客观性更多地被称作方法论的理性主义。

(3)科学进步的客观性。传统观点认为科学是一种进步性的、累积性的事业,进步的标准在于后继理论比先行理论包含了更多的经验内容,并且能在更广的范围内与自然实在相符,更加逼近真理。

简单而言,这种客观性标准承认了独立于认识和评价主体的客观知识的存在,是一种符合论、反映论的客观性在当代哲学中的延续。“对自然的反映”,这是科学知识的一个最终目标,也是其客观性的一个核心标准。

二、科学知识社会学:“第一人称”的科学

然而,随着后实证科学哲学的发展,特别是库恩的范式理论提出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并不全然是由外在的自然或实在来决定,研究者的主体性因素更是渗透其中。范式理论打开了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的大门,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这种新兴的研究旨趣与传统的“基础主义”完全对立,主张对科学进行文化与社会学的考察。他们自称为相对主义,“对我而言”,“对你们而言”,这些都仿佛成为了其相对主义的修饰语。其基本观点就是,由于参照系的不同,思想和实践方式的不同以及生活形式的不同,在这些不同的参照系之间、不同的思想和实践方式以及不同的生活形式之间,不存在客观的中立的判断方法,存在的仅仅是利益与权力的争斗;如果超出了共同体的范围,任何结论都不能宣称其具有有效性。因而,“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正确的,我们都是在表达我们个人或者我们文化的观点”。所有的客观性宣称都是“第一人称的表白”。具体而言:

首先,将知识等同于信念。强纲领的核心原则是公正性和对称性。公正性原则实际上是把虚假的或不合理的信念重新拉回到了人们的认识领域之中,取得与真实的或合理的信念并置的地位;而对称性则又把两者从认识论中抽离出来,将关注点投向了造成这种信念的偶然的社会成因。布鲁尔有时也把对称性称为“对称”假设("symmetry"postulate)或“等值”假设("equivalence"postulate)。在解释等值假设时,布鲁尔巧妙地回避了矛盾律的问题;按照他的解释,“同一些原因类型应当既可以说明真实的信念,也可以说明虚假的信念”,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信念是同等程度的真实或同等程度的虚假,而是说,“所有信念,就它们可信性的原因而言,都是彼此平等的”,“无论真假与否,它们的可信性的事实都同样被看作是有问题的”,因此,“所有信念的影响,无一例外地都需要经验研究,并且必须通过找出其可信性特有的、特殊的原因来加以说明。这样,问题就发生转变了,即,由为什么科学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描述,转变为人们为什么会相信科学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描述。这样,认识论的问题便被规避了,问题从认识论进人了社会学。

其次,如果知识等同于信念,那么其可信性的原因何在呢?SSK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扩展到了对科学知识的分析上,其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例如,在经过对引力波的详细考察之后,科林斯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如果科学家想要得到合理的实验结果,他就必须使用正确的实验仪器,但是,什么是正确的实验仪器呢,这仍然需要由好的实验结果来判定;如此循环不已,陷人了一个怪圈,这就是“实验者的回归”(experimenters''''regress)。但事实上,在任何一项现实的科学研究中,这种结果并未出现,也就是说,存在着“实验者的回归”的终结机制。科林斯将这种终结机制归结为“核心群”的磋商,而这种磋商背后体现的就是权力和利益。这正好契合了SSK所强调的利益概念。当然,科林斯采用的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方法,而SSK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布鲁尔则通过对有限论的分析,对此给出了理论上的说明。布鲁尔认为,任何规则和术语的使用都是开放性终结(open一ended)的,即规则和术语的未来使用是不确定的,而其结束机制就在于利益;“规则解释的社会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认为规则是由共享利益所维持的实践,……它可能表现为先前的学科成就与公认的实践,或范式这样的特殊利益”“在原则上,规则的每一次使用都是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的,而只有根据遵从着自己的倾向与利益,这种谈判才是可理解的”。简单而言,客观性仅仅是社会利益的一种代表。

至此,SSK从认识论相对主义(知识无真假)最终走到了社会学相对主义(知识都是相对于社会因素而言的)。在他们看来,传统的客观性并不存在,科学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的文化,一种生活形式,一场并没有任何接近真理特权的游戏。科学也就成为了正如内格尔所戏称的“第一人称”的科学。

三、后SSK:实践客观性

在SSK各学派的发展如日中天之时,学术界出现了一些更为理性的声音。他们主张对科学进行一种彻底的经验研究,反对在科学之外预设一个实体,科学成为科学仅仅在于其自身,因此,他们主张用操作性语言代替表征性语言,用作为实践的科学代替作为知识的科学,从而对科学采取更为公正的态度。这样,科学的客观性问题也就转变为了实践的客观性间题。这些理论被统称为后SSK。后SSK有三个比较成熟的流派:皮克林的冲撞理论,拉图尔和卡伦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林奇的常人方法论。在此,我们以皮克林的冲撞理论为例来介绍后SSK的客观性概念。

在采取彻底经验主义的描述进路的基础之上,皮克林的实践客观性概念有两个特点:

(1)“瞬时突现性”,其基本含义就是“一种在实践中发生着的纯粹的偶然”。皮克林所构想的是一幅不可预期的图景,在其中,我们对下一刻即将发生什么毫不知悉,也不能从当下引申出任何能够决定未来文化扩展轨迹的线索。因此,我们只能在冲撞式的实践中,去发现下一个被捕获的物质力量是如何被建造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捕获只是一种偶然的发生。“纯粹的偶然性构成性地融人我们所理解和把握的冲撞模式中,并且这种构成性融人完全可以解释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力量的舞蹈,阻抗与适应的辩证运动在力量的舞蹈的过程中实现。这种冲撞模式无休止地重复自身,阻抗与适应的力量持续地、不可预期地在其中实现。

(2)后人类主义特征,“客观性是从后人类主义的去中心化过程中瞬时突现出来的产物的一种特性”。皮克林认为,就SSK而言,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将“科学中的人类力量主题化”,将人类与社会的维度置于科学研究过程的首要位置。于是,传统所认为的科学“对自然的表征只能理解为它是人类力量的某种构成”。皮克林将这种“视人类主体为活动的中心”的观点称为人类主义。而他所采取的是一种“后人类主义”、“后二元论”的立场,其手段与目标之一就是“人类主体的去中心化”。冲撞使得人类力量与非人类力量在同一时间出现,并且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织、相互界定。因此,对实践的这种操作性语言描述,“瓦解了人类主义者与反人类主义者之间截然分明的界限,进而转向后人类主义者的空间”,“世界以我们建造世界的方式建造我们”。也就是说,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世界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物质力量和人类力量相互影响,彼此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因此,各种力量都是内在于科学的,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根本的致因机制。

同时,在皮克林那里,科学的实践客观性是一个同时具有相对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的概念。说其具有相对性,是因为实践中的科学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它们或相对于文化(皮克林)或相对于行动者网络(拉图尔)而存在;说其具有历史性,是因为客观性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反映概念或者规定概念,而是对具有时间性的科学实践的一种历史性描述;说其具有开放性,是因为其历史性并不总是针对过去的,它同样针对将来,科学实践在未来是开放性终结的。

简单而言,实践客观性就是指,科学实践永远处于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的交织之中,其未来发展是偶然的、瞬时突现的,而且这种偶然性并不能为人们所预测,其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四、三种客观性概念的比较分析

为了论述的条理性,在此,我们先对逻辑实证主义和SSK的客观性概念进行比较,然后再就三种客观性概念的异同进行阐述。

简单而言,逻辑实证主义的客观性是自然实在论基础之上的符合论,其目的就是将科学发现过程中的一切非理性因素消解在认识论之中,其结果就成为了一种“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SSK在社会实在论的基础之上,将科学视为利益的建构,其目的就是用社会学消解认识论,结果就成为了一种“没有认识客体的社会学”。然而,逻辑实证主义与SSK虽然在观点上两极相反,但它们却拥有同样的理论预设,即它们都采取了一种绝对主义的分析思路。

首先,从本体论角度看。本体论的绝对主义主张每一类事物都有唯一不变的普遍本质。在逻辑实证主义和SSK那里,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假定了一个外在的绝对实体的存在。前者虽然反对形而上学命题,但如果不承认一个外在世界的存在,其客观性概念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对后者而言,它虽然反对将客观性归为科学的自然属性,但却为之寻找了另外一个绝对的根基—社会(利益)。社会同样是一个外在的实体。正如布鲁尔所说,“存在于‘知识’之外的东西,比知识更加伟大的东西,使知识得以存在的东西,就是社会本身。

其次,从方法论角度而言。方法论的绝对主义认为只有一类方法具有揭示事物普遍本质的奇效。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就是规定一套“认识论的标准或规则”,以“保证科学的客观性”;然而,他们却在什么样的“标准或规则”能承担这一重任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从而陷人了深深的“方法论恐惧”之中。SSK,无论从其理论界定还是案例研究的实践来看,也都将社会学方法绝对化,认为只要将科学放在社会学的显微镜之下就能发现隐藏在科学之下的本质;这也是一种绝对主义的自信。

自称为相对主义的SSK缘何也落人了绝对主义、本质主义的案臼呢?我们知道,自康德以来,自然与社会的两分成为许多哲学思想的理论前提,逻辑实证主义即是如此,而将之作为批判对象的SSK竟然也没能逃离这一樊篱。而后SSK,则在此问题上与逻辑实证主义和SSK划清了界线。“删除SSK中的第一个S,是因为在理解科学实践和科学文化时,无需赋予社会因素以致因优势;删除SSK中的K,是因为在新的科学图景中的主题是实践不是知识”。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社会维度和知识维度都已消亡,所剩下的仅仅是科学实践。皮克林的这句话清楚的表明了后SSK与此两者的分歧。

首先,从本体论上看,逻辑实证主义和SSK仍未摆脱康德式的自然与社会的二分状态,它总是试图在自然与社会之间选择一个绝对的基础。对逻辑实证主义而言,这个根基就是自然;SSK虽然在认识论上坚持对称性,在本体论上却极端不对称,自然被抛弃,社会极取代自然极成为了科学的根基。而后SSK则抛弃了这种外在主义的立场,皮克林凭借冲撞理论、拉图尔以广义对称性原则、林奇通过对“实验实践”的分析,打破了诸如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根本界限,进而主张自然与社会之间的一种混合本体论。

其次,从认识论上看,逻辑实证主义与SSK两者都主张寻求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普遍本质。布鲁尔指出,“对于社会学家们来说”,“他们所关注的将是那些似乎在他们的研究材料范围内发挥作用的规律性、一般原理或者过程的地位。他们的目标就是建立可以说明这些规律性的各种理论”。正如林奇所批判的,SSK“从来没有放弃寻求超越或隐藏在遵从规则实践之下的解释因素的努力”。简单而言,其认识论策略就是,“揭开表象的面纱,以描述其背后的因果结构。与此相反,后SSK所关注的仅仅是可见的东西,关注科学的实际运行过程,并不去寻找表象背后的隐藏秩序;各种因素包括被逻辑实证主义绝对化的物质力量、被SSK绝对化的社会学因素,都内在于科学实践,不存在具有主导地位的单一要素。因此,社会学家的任务也就仅仅是描述科学的实际运行过程,描述科学实践。

再次,从科学观上而言,逻辑实证主义和SSK都主张科学是作为知识的存在,只是对于前者而言,知识表征的是自然,对于后者来说,知识表征的是社会。然而,正是这种表征主义的科学观,使得他们都陷人了“认识论的恐惧”之中,即对知识是否表征了自然或社会的恐惧。而后SSK则强调从作为知识的科学到作为实践的科学的转变,其关注点,便从传统的知识是否、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自然或社会,转变为描述科学实践中所发生的实际过程。皮克林强调冲撞、拉图尔强调行动中的科学(scienceinaction)、林奇强调本质(quididty)与特质(haecceity)之间的区分,其用意都正在于此。这样,科学就从一个静态的知识概念转变为了一个动态的时间概念,从理想主义的象牙塔走人了我们的真实生活。

五小结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3

一、《读本》简洁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强调只有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才能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只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版权所有想的旗帜。

二、《读本》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强调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然后《读本》把科学发展的各个构成部分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作了对应性阐述,比较简明而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带有浓厚的哲学意蕴的重大命题。弄懂这一点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说,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二是说,践行科学发展观必然要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在科学发展观中具有灵魂的意义。

三、《读本》对以人为本做出了科学的解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科学发展观中具有理念性意义,怎样理解以人为本,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根本性。《读本》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版权所有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坚持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这互相联系的四点,具有整合的意义,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真义。《读本》在论述中还谈到了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联系和区别,阐明了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应有之义,是唯物史观的根本特点,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4

活动时间:2011年4月26日

活动地点:教九楼9220教室

参加成员及人数:生物06-1班全体同学31人

主持人:庞强华(团支书)、周宗繁(班长)

记录人:娄贵章

活动主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理工大学”这个主题活动,我班今天积极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团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有《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xx论科学发展》和《桂林工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资料汇编》各10本,可供同学们作为学习的资料。

活动开始首先由团支书主持讲话,他认真策划此次活动,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他积极传达了上级领导的部署要求,告诉全班同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学校的要求,更是党中央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对此给予重视。我班团支书还将我院党委书记黎志?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给大家作了简要复述。告诉了大家,我们学校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2010年3月正式开始,8月基本结束,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要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我班团支书还提到,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学院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的重大举措,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也是我院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内在需要和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深刻领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我区积极应对当前形势,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良好势头的迫切需要,是我区高等教育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动我院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大家一定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奉献自己一份力量,把我校建设成为另人满意的理工大学。

团支书活动开幕讲话完毕后,班长对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作了主要概述。这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认真阅览手中资料,阐述自己对实践科学发展观了解多少;第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三,讨论环节

活动正式开始了,我们全班同学认真阅读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资料,然后班里的三个正式党员起带头作用,主动上台讲话,纷纷阐述了自己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我班党员娄贵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等。其他两名党员谭玉前和陈思思也各自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其他非党员的班成员也纷纷说出了自己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虽然大家认识都不是很深刻,但也体现了我们班集体对时事的关注。活动在这一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在第二环节中,学习委员胡喜喜说到,结合自身情况,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把每件事做得有条有理,尽量做到科学化,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化。我们作为学生,主要以学习探究为主,为此,我们可以积极投入到跟老师搞科研,努力挖掘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科技立项活动,我们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得知识,这点不也体现了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了么?学习委员的有意义的演讲,博得了一阵阵掌声。其他同学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个环节我们也同样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三环节是讨论环节,在这环节里,大家激情洋溢,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由于人太多,我们分成三组分别讨论,每组十人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讨论到目前全国正沸沸扬扬地兴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而且还憧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后,我国会产生哪些重大变化。这个环节维持了半个多小时。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5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人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都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将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它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人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人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不但会直接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工夫、用大力气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与此相适应,新疆地区将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原理”课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三、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任课教师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意识,破除长期以来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分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功能,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也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确立起应有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表现在或者怀疑甚至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或者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注重学科的理论构建,其结果必然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我们不能再以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意识”来估量、定位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而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以自觉的学科意识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更高水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更大进步。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6

这一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读本》,全面准确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依据,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全面准确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深刻阐述了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版权所有

6月28日,在京召开《读本》出版座谈会,与会的理论工作者一致认为,《读本》的出版,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满足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必将起到重要作用。今天本报(《光明日报》)特刊发几位同志在《读本》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以飨读者。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

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冷溶

由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出版了,这是我们党的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首先对这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是党中央做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理论建设第一位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有一本好的学习辅助材料。在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任务中,曾主持编写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创造了通过编写《纲要》等重要辅助材料的形式来推动全党学习的好方法。事实证明,这是做好党的理论工作的成功经验。现在,继这两本《纲要》之后,又及时编写了这个《读本》。读了以后,感到写得很成功。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面准确。《读本》是根据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编写的,同时也吸取了理论界优秀的研究成果。二是做了很好的理论概括。所列七个部分,章节布局合理,使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内容更加清晰。三是简洁明确,文风朴实,便于干部群众学习和理解。相信这个《读本》出版后,一定会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对于落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已经在干部群众中形成广泛共识,在实践中取得重要进展。也要看到,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从前一段的实践来看,要把全党的各项工作真正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还需要继续努力,首先还是要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学习这个《读本》,联系当前存在的问题,我感到,正确认识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非常重要。

第一,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而不是什么别的思想体系的发展观。它特别直接继承了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同时,科学发展观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形成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系统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要正确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这里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是实践中经常遇到和容易发生失误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楚、明确了。同志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更加持续、快速、健康,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现在,我们要注意克服一些同志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全面发展的倾向,也不能因此动摇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而是要把二者正确地统一起来。

第三,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四大建设”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的理论创新中,处于核心位置。在经济建设上,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经验过程中概括出来的理论精华,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在政治建设上,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民主、法制基础上的发展观。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决策要通过民主的程序来实现,发展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只有这样才是科学的发展。在文化建设上,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最新成果,对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建设上,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实现社会和谐首先要做到科学发展。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促发展,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

第四,要正确认识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版权所有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7

第一,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和核心价值在于创新,《论稿》恰恰在这些方面表现了突出的特色。现代化科学技术催生的现代远程教育,早已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各类论著比较多。但专门研究教学论的学术专著依然阙如,在其他各类现代远程教育、教育论著中,只是简单地涉及这一问题。由此可知,《论稿》的面世不仅系统地阐释了现代远程教学,也免去了学术研究领域的某些缺憾。因至今尚未见到有关现代远程教学系统性研究,所以《论稿》的某些创新之处不言而喻。

第二,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丛书”之一,《论稿》是一部学术性比较强的专著。虽然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特征比较强,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理论、学术研究和指导。与之相反,理论上、学术上的解读将有助于人们对许多具体实践问题加深理解,并指导人们的行动。学术理论的价值与生命力恰在于此。

第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具有理论学术价值,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论稿》从理论学术剖析入手,对远程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剖析阐述。这些剖析阐述对于远程教学实践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许多理论方法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各个环节的实践活动中,而且指向均为具体问题或案例。因此,《论稿》是一部实践指导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术专著。《论稿》涉及到了现代远程教学的方方面面,与教学相关的诸多技术环节均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与说明。对于如何进行管理和组织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等,《论稿》做了有益的探索,也提供了比较成型的思维模式,使教育者在接触这部专著时,可以获得方法论方面的指导。故此,《论稿》的实用性、指导性构成了一大特色。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8

[关键词]自然事实;客观事实;科学事实

[中图分类号]B80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6.003

自然事实是指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客观事物,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是指天然事实,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说就是指日常事实。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与自然事实的根本区别只在于它们与实践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凡是与实践内在相关并保持敏感性的事实,就构成实践性的客观事实;凡是与实践外在相关、或根本无缘的,就是日常事实或者天然事实。而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与科学哲学上所说的科学事实也同样是有区别的,它们的重大差别在于:究竟其可靠性是取决于它与描述体系的一致性抑或是与实践的一致性。本文拟从概念解析入手,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一切从事实出发,尊重事实、研究事实,进而以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建构科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我们以事实为基础,与从狭隘经验出发“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1]和从本本出发在主观观念中虚构事实的主观主义划清界限,提高认识能力、推进科学发展,也极具理论意义。

一、自然事实及其非实践性

自然事实(天然事实或日常事实)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客观事物和人的生存性状,即客观事物本身或者人的非本真存在,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存在之物和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生万象,它是与客观存在或客观实在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对于人及其活动而言,自然事实既是先在的又是外在的,是自然而然、自在而在的。当纯然外在的日常情态或者事物表象尚未进入人们的认识—实践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存自在的“物自身”,只有当它与主体发生认识—实践之关系,即发生反映与被反映或者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时,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这种自在之物才转化为“为我之物”,具有认识对象或者实践客体的意义,才成为我们认识—实践的客观事实。日常情态或者事物表象是偶然的和无限多样的,它具有自主性、自在性、自因性。在人类认识—实践发展的某一历史阶段上,纷然杂陈的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只有一部分能够进入人们的认识—实践领域,真正成为人们认识—实践的客体。随着人类认识—实践能力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越来越多地向认识客体转化。促使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进入人们的认识—实践领域并向认识客体转化的根本力量,是人们客观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无疑是任何一个理论得以确立的经验基础,是判断该理论是否及在何种程度上具有真理性的生活基础。尊重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的实在性、真实性、唯一性,是从事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从日常情态或事实表象出发,进而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是保证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任何一个不从日常情态或者事实表象出发而从主观愿望出发、不从客观事实本身及其真实的相互关系出发而从想当然出发的研究者,以及以主观臆造的联系替代真实的关系的研究者,都很难在科学上有所收获。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人们永远也腾飞不起来;没有事实,人们的一切“理论”都是在枉费苦心。中国古代人们为了长生而进行的炼丹术和巫术活动,西方历史上进行的视灵者的实验和以太实验等,最终都被证明是荒诞的、背离科学本性的,其关键就在于没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客观事实及其实践性

哲学上的事实是指特定的、真实的事件,它是已被正确认识到的客观事物、事件、现象、关系、性质、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总称。客观事实就是认识论上所说的客体,但并非指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只是指可诉诸实践的事物,是一种实践性的事实或者基于实践而确立起来的事实。客观事实的客观实在性是由客观物质世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本性所决定的。物质性或先在性只是客观事实的自然前提或本体论基础,而非本质性要素和决定性环节,构成其本质内涵与决定环节的只能是社会实践。因为,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是属于人的事实、打上人活动印记的事实,哲学上所说的自然是第二自然、属人的自然。马克思讲,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日常情态或者事实表象),“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2]。我们总是生活于人化自然中,没有留下人化印记的天然事实或者自在自然已很难寻觅。自然同社会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都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实践是整个感性世界的物质基础。单纯外在性的自然,对人说来是“无”——它并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意义。换言之,客观事实之所以能成为客体,从根本上说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性和先在性,而是取决于它的对象性或指向性,取决于它能否及如何进入人们的实践活动范围并被人们的实践所捕捉而成为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因此,认识—实践客体的广度和深度,依赖于主体及其能力水平的发展程度和状况,认识—实践客体的界限也取决于主体的探索手段、能力与范围。在此意义上,客体是指在主体之对象性的认识—实践活动中同主体一起构成活动的两极并发生了相互作用之功能关系的外部事物或客观事物,它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实际指向的对象。马克思认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3]质言之,人不可能创造或消灭客观事实,只能在实践基础上予以改造。而那些在实践活动中被改造并打上主体烙印的客观事实,只不过是改变了物质的表现形态而已,其客观性并未因此而消解。客体首先属于客观世界,是的的确确客观存在着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客观世界都是当下意义上的现实客体,只有被主体纳入其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那部分,才能从潜在意义上的客体变成现实意义上的客体,从天然之物变成人化之物。

旧唯物主义者仅仅把客观事物当做直观意义上的客观事实,把直观对象等同于客观事实,没有从主体的能动的本质力量和实践活动方面和相对于主体及其活动的角度去理解并把握客观事实的客观规定性,因而陷入了唯客体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泥潭。正如马克思所讲:“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的对象是感性的人及其自然,自然和人都在直观意义上构成了人的认识基础,一切非思维的存在都是人的现成的客观事实;进而,他们从“唯物”的角度出发,认为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于思维,存在是从自身、通过自身而来的,是自在自因的,而思维只是这种存在的主观映像。旧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实就是与“思维”相对应的“存在”,即它是作为人的感性对象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就是感性的存在、直观的存在、非思维的存在。

旧唯物主义事实观的一个根本缺陷就在于,它不是从与实践的关系上区别客观事物与客观事实的,而是从与思维的关系上来区分两者的,他把客观世界看做人的感觉、直观反映的对象,没有看到客观世界是人的“实践”这种感性活动的对象,即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无关的独立存在,看起来很‘唯物’,实际上完全不了解自然界的真正本性。”[5]譬如,费尔巴哈,他虽然强调人属于自然,却没有看到人也能动地改变自然,他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的主体,他对客观世界只是从客体的角度或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主体和实践方面去理解。换言之,费尔巴哈只是对事实作了唯物主义的理解,而没有同时对之作实践的理解,在他对事实的理解中并没有实践的位置,他没有看到实践作为客观事实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的重要意义,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事实并非从来就有、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人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离开现存世界的物质性实践,就不能真正理解已经在实践的作用下改变了的自然事实,也不能理解人类生活中的历史事实。

三、科学事实及其经验性

科学哲学上所说的科学事实,既不是指那种普遍存在的简单事物或者特定事件,亦非客观事实本身,而是指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实践活动,并借助于一定的语言描述体系对简单事物或者特定事件进行判定所形成的单称命题或者经验事实。可见,科学事实是与个体存在相对应的主观陈述和经验事实,这一特点说明科学事实描述的是个体经验而不是个体所属的类的经验。科学事实强调的就是认识特殊事物的感性活动及其经验内涵,而不是由特殊到一般的理性活动及其抽象表达。凡是经验事实都应有可复核、可重现的特点,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对同一现象再次经验并且对认识结果的陈述是相同的。那种不可重复、不能复核的事件都不是科学事实,不能在科学的意义上探讨它们的真实性。凡是经验事实都应该具有精确性和系统性,人们可以通过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来对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不能进行系统描述和精准测量的事实构不成科学事实。

经验事实的客观性,不是取决于事实本身或者实践需要,而是取决于获取经验事实的手段本身是否科学,取决于通过观察和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获得的关于经验事实的信息是否可靠,还取决于以什么样的科学语言来对经验事实进行表达。在科学活动中,人们要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就必须使用特殊的话语,这些特殊的话语总是属于特定的理论体系,而人们对客观事实进行描述的过程,也就是该事实获得理论解释并使之转化为科学事实的过程。仅仅成为客观事实的,并不能被直接视为科学事实,它只有得到一定的理论解释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事实。当然,对于同样的客观事实,由于人们解释它的方式方法不同,所获得的科学事实也不相同。

四、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区别和联系1.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根本差别

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件。哲学上的客观事实本质上属于实践性事实,它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是一个从属于实践意义上的范畴,无所谓对错之分。[6]客观事实一旦被人类所认识并用语言对其描述而做出经验陈述或观察判断,它就转变成科学哲学所说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是一个科学意义上的范畴,它的形成经过了人类大脑的加工,有对错之分。科学事实作为一种经验事实,它的内容虽然是客观的,然而它的形式却是主观的,因而其认识—实践结果就具有可错性。因此,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是存在误差的。引起这种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实验方法、思维方式和人文环境的制约。一个科学事实往往是先通过观察,然后通过推断,紧接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和应用才被人所承认。这期间当然要受到人文环境以及实验手段的制约,不能保证完全正确,只能说它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而且,科学事实由于受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主体极有可能歪曲事实,它作为描述物质现象与过程的经验事实,其真理性有待于科学共同体的进一步审查。只有经过科学共同体系统鉴定的事实,才能成为公认的科学事实。但科学共同体的认识能力与水平也受各方面的限制,因而即使是公认的科学事实也是相对的、可错的。

科学事实描述的都是个别事件,形成的都是单称判断,极其复杂的综合事件及其全称命题不属于科学事实,而只能是哲学意义上的客观事实。科学事实是否具有可重复性,需要科学共同体来确定,“非科学人员的‘重复’,甚至是行政当局、新闻报界的大肆鼓吹,即使一时得逞,最终仍不能确认为科学事实”[7]。科学事实需要精准检验,在定性与定量上都需要高度准确,而这非常不易。当代混沌学认为,由于混沌系统初始条件的极度敏感性,初始条件的细小变化就会带来整个系统未来性状的极大差异,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科学上的真实要靠事实来验证,科学事实是任何理论获得确立的基础,离开足够多的科学事实的支撑,再优美的理论也不能成为科学真理。科学事实既可以出现在科学理论之前,亦可以出现在它之后。在当代,科学假说就常常走在科学事实之前,当它遭受质疑与反驳时,就需借助更多的科学事实来验证,从而推动科学前进。

2.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内在统一

古典经验主义者如弗兰西斯·培根和约翰·洛克等人主张对事物应采取一种纯粹性的观察,认为客观事实就是客观事物本身,对它的观察不能携带任何主观因素,观察不能受任何理论的污染,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感官反映活动,要像镜子那样直观地映现事实,反对主体的先见(前理解)对事实的构建作用。正如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说:“要像一个小学生那样坐在事实面前,准备放弃一切先入之见,恭恭敬敬地照着大自然指的路走。否则,就将一无所得。”[8]现代经验主义者如鲁道夫·卡尔纳普、莫里茨·石里克等人主张对事物应采取一种中性的观察,认为客观事实与语言描述相联系,凡是通过语言规则系统与观察事实发生关联,就可从中获得经验蕴含[9]。只有保持科学观察的中性,才能保持科学事实的中性。要防止主体先见的无端介入,就必须使自己的观察要么直面事实本身、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不能掺杂任何主观因素;要么依据特定的、大家公认的逻辑规则进行客观性的描述,以确立公认的经验命题。科学事实的客观性取决于观察的逻辑蕴含、逻辑规则的客观性。后现代主义者如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等人主张对事物应采取一种“无自性观察”(又叫“零度观察”、“零支点观察”),认为观察纯粹是随意的、任性的、毫无目的的。观察就是观察,理论就是理论,二者互不相扰,一切都停留于当下。观察不为任何理论提供经验基础,也不接受任何逻辑规则的检验,更不顾及实践的需要,它仅仅与人的那种无限延异、无穷解构的情绪内在相关。后现代经验主义试图任何带有整体性、主体性踪迹的客观性描述,认为回到事实本身就是仅仅切问碎片与泡沫,事实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都应被纳入解构环节之中。——连一切科学理论都被解构了,哪里还管什么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差别和联系呢?

其实,在我们看来,观察与理论是辩证统一的,观察是理论的基础又不断推进并检验着理论,而理论则导引着观察并使之日益延拓和深化。二者之间良性的循环发展,就会使错误的观察得以矫正、使错误的理论得到淘汰,逐步实现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内在一致,促进科学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当然,二者获得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而不可能是主观虚构或者逻辑表征。

五、结语

总之,科学事实并不等于客观事实和自然事实,科学理论及其使用都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因为科学理论、科学真理都是可错的,“科学至上”与“科学万能”的说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万能的东西不是科学”[10]。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被反驳、被质疑、被充实和被修正的历史,也是错误的理论内容与方法不断被发现被纠正的历史。正如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说,一个理论的科学标准就是它的可证伪性、可反驳性、可错性,该理论“不管曾获得何等的成功,也不管曾经受过何等严格的检验,都是可以被的”[11]。波普尔“唯有可错的才是科学的”的观点可能有点极端,但他说出了一个真理,即不能把科学理论等同于真理,更不能把科学事实认定为客观事实,否则就会把科学绝对化、神圣化,造成科学迷信和科学崇拜,这非但不能推动科学前进反而会束缚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郁乐.理性事实与自然主义谬误——兼论摩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误读[J].伦理学研究,2010(3):1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

[5]肖前,李淮春,杨耕.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4.

[6]李醒民.科学事实与实验检验[J].社会科学战线,2009(11):43.

[7]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7.

[8][英]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陈捷,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3.

[9]张灏.意义与事实——对逻辑经验主义意义理论的质疑[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9

在古代认识论基础上形成的易简思维影响了我国古代诸多文史论著,尤其是经史著述。我国古代教育以经史教育为主体,决定了古代教育文献的易简特色。葛兆光教授认为:“很多知识、方法、理论,都要经过简化才能大众化,永久化,文化传播历来如此,这几乎是个规律。”从经史论著来看,真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大学》《中庸》《论语》等都表现出简约凝练的特点,反映出我国古代文论在易简思维影响下形成的独特性。

1.易简思维影响古代文论的整体意识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文论注重思想的整体性,虽然很多经典著述的逻辑并不十分严密,但是思想家们大都追求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他们注重用简约的语言阐释复杂的道理,并形成完整的体系。作为古代重要教育文献的“四书”就是如此。《大学》首篇经文部分就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的大学教育纲领和路径,正是整体思维影响下表达方式简易的表现。《中庸》首章就提出了“中和”的理念,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把它描述成“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箴言,成为儒家学派的“正法眼藏”,也表达出至道至简的理念。《论语》中充分表达了这种理念。例如孔子评价学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篇》)。简单的一个字精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点,也反映出孔子的思维特点。问“仁”,问“孝”,莫不是用“爱人”“无违”“色难”等简约的回答揭示出问题的关键。这些经典文论实现了言辞易简与道理升华的完美结合。

2.易简思维导致古代文论的多重意蕴文似看山不喜平。尽管我国古代文论大多不注重逻辑的推演,但是文章的文采和起承转合是很多著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古代重要的史学论著《史记》为例,在《李将军列传》中有一段李广打猎的精彩记载:“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一简洁明快而又节奏紧凑的论述中,李广见石以为虎的紧张心情充分表达出来,而且随着语言节奏的舒缓,读者的心情也舒缓起来。司马迁并没有因为长篇历史叙事作品而浪费笔墨,接续和进一步影响了我国古代文论易简的优良传统。从“五经”的著述中也能看出表达的变易性。《易》旨远辞文,言中事隐;《书》通乎尔雅,文意晓然;《诗》藻辞谲喻,温柔在诵;《礼》章条纤曲,执而后显;《春秋》辩理,一字见义。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认为:经书“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经学作品典雅简约却意蕴深厚,为后世章句注疏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也使得不同的读者结合自己的时代特点和人生阅历作出独特的解读,这种不同的诠释提供了经典重生的不同路径,为经典历久弥新提供了可能。

3.易简思维形成古代文论的兴观群怨我国古代文论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其中一个重要的奥秘在于充分地利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类比思维,形成了语言的意境之美。王靖宇认为:“中国的一个基本哲学观念是:真相只能暗示而不能直接表达。”比如《论语》中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篇》)。用一种自然事物来比喻君子之德,后世逐渐衍生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等自然物类比的诗句,通过自然事物的一些特点来“观物取象”,因象知义,运用对比联想来反映人世道理。这种比喻论证的表达方式给人亲切生动的感觉,使得古代经典喜闻乐见,而无逻辑著作苦涩繁琐之弊。孔子就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篇》)。这种“比兴”的方法成为古代教育文论的重要表达方式。

二、弘扬易简思维:转变教育研究表达方式

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方式一直是我国古代经典文论的重要特点,适应了国人善于整体、综合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创造了生动、简约的古代文论体系。反观近代西学东渐以来,在教育学领域,随着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转变,学科分化进一步加剧,学科的理论色彩进一步加强,教育研究表达方式开始注重追求科学化、逻辑化,研究论文既复杂、抽象又繁琐,进一步加大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所以,经常能听到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理论苦涩繁杂的抱怨。基于寻求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立场,教育研究要结合国人特定的思维方式与阅读习惯,吸收古代文论的优良传统,建构适合国人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教育理论表达方式,找寻教育研究表达的中国方式,适应教育领域阅读者的习惯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使命。

1.教育研究表达方式的易简是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手段正如伽达默尔所说:“语言和世界的关系绝不是单纯符号和其所指称或代表的事物的关系,而是摹本与原型的关系”。[6]11但是,有时语言表述时会存在先哲所指出的“真相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现实困境,要求语言表述采用特殊的方式,我国先哲简约隐喻的表达方式值得借鉴与吸取。简约的文字使得作品容易记忆诵咏,从而达到虚心涵咏的效果,使读者能于日常言行中随意引经据典,阐发己意。这一特点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古典阐释路径,造就了浩如烟海的经典诠释著作,经典的常道在这种诠释中实现了变通损益和与时俱进。当前我国教育研究存在的一个重要病症就是教育理论界总是高高在上,并试图建构一套事无巨细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教育实践,以显示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但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膜反而更加凸显,这也成为关注教育发展的研究者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教育理论建构应该指向我国广阔、复杂的教育理论实践,为当代中国教育问题提供改进的凭资。教育实践的复杂也预示着不能提出包治百病的良方,而是要建构出有利于教育发展和个体成长的理论,给实践者足够的诠释融通的空间。同时,如果教育理论研究试图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也应该找寻教育实践者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来阐述教育理论。看似严密的逻辑化理论体系容易成为自说自话的理论推演,进而变成理论工作者的悲哀。从我国先哲秉持的“大道至简”理念来看,越是经典的理论与观点,越能够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来表达,也越能给读者以多元阐释的空间。这为创建经典的教育理论提供了反思的视角,提醒我们不再去追逐盛世宏典式的套餐巨著,而是建构包容开放的简约体系,撰写中国特色的简约之作。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篇10

【英文摘要】asforthepropositionthat“humanconsciousnesscannotonlyreflectthe objectiveworld,butalsocreatetheobjectiveworld”,there,inthephilosophycircleoftheformersovietunion,existedseveralsortsofunderstandings,differingindegrees.anacademiciannamedkedrovf.b.,expoundedthatsincethisisanintermediatestagewhenleninreadtheworksofhegel's,andlinguisticoperationisconductedonhegel'sprofoundexpression,thispropositionreflectsthefeatureof“tobethisandtobethat”andisnothegel'sthought,noristhewell-consideredviewpointoflenin.onthisproblem,theripeviewpointoflenin'sshouldbethattheworldcannotwhollysatisfytheneedofhumanbeing,somanmustchangetheworldbymeansofhisownactivities.thisexplanationisscientificandconvincible.inourcountry,thecompilersofsomeauthorizedtextbookswereutterlyignorantofthenotableprogressinthestudyofthisproposition,andresultedinthemisunderstandingoflenin'sview.

【关键词】意识/反映/创造/客观世界/语言手术/consciousness/reflect/create/objectiveworld/linguisticoper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3)06-0035-11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p228)这是列宁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时写下的一句话。仅苏联哲学界对这句话就有好几种不同的理解,有些意思还截然相反。按照这些解释的理论深度,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水平。第一个等级反映的是苏联哲学界对这句话刚开始研究时的面貌;第二个层次,是他们力图对这段话的解释能自圆其说,是大胆探索时期的表现;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们对这段话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作出了比较能令人信服的解释,是进入到比较成熟的时期呈现出来的面貌。

在我国,长期以来,基本上还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即认为它是列宁本人成熟的思想,它的意思就是强调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2](p254)[3](p162)尤其值得提出来的是,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为高等院校哲学专业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还在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等同于人在改造世界之前已有了如何改造它的设想、计划等等[4](p124),即把这句话说成是列宁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成熟的观点。我认为,这基本上接受的是斯大林时代苏联哲学家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他们开始研究这句话时的水平上,是对列宁的一种误读。

究竟应当如何理解“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长期以来,对它理解的错误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只要联系实际分析一下苏联哲学界各个时期对它的不同解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一)

斯大林时代,直至6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哲学界绝大多数人基本上是把“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说成是列宁对黑格尔的唯物主义的改造与发挥,是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表达。他们把意识创造世界说成是列宁强调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形象的说法,认为其意思是指人们依靠正确的认识能够改造世界。他们通常把这句话前边的“换句话说”,说成是“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是列宁后边关于“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1](p229)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另一种表述。苏联哲学家谢·斯·吉谢辽夫1955年在中国讲解列宁的《哲学笔记》,就是这样解释的。[5](p113-114)哲学博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教授菲·依·格奥尔吉也夫1957-1958年在北大哲学系讲授列宁的《哲学笔记》时,也认为这段话是列宁的“诸基本原理之一”[6](p17-18)。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哲学研究所和白俄罗斯国立列宁大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哲学史教研室集体编写,1959年出版的《列宁<哲学笔记>研究》一书在谈到这段话时,说它是“揭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深刻含义”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个论点,是针对否认社会历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经济主义者”的,“指的是,思想一旦掌握群众的意识,就能把他们动员和组织起来,从而有助于对当前现实的改造”。“人民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把思想物质化,从而使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7](p315-316)列·尼·苏沃洛夫于1960年出版的《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问题》也认为,这段话是列宁强调“意识、理论、科学、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8](p110),甚至直至1982年,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再版时,还持这样的看法。[9](p88)

这类解释普遍存在的一个毛病就是缺乏论证,具有简单化和主观武断的性质。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把意识变成了独立存在的能动的主体,这是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的命题。马克思就说过,“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0](p217)。而这类解释,却硬把意识创造世界说成是列宁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表述,这种看法与马克思的看法是背道而驰的。实际上,他们在把这段话说成是列宁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时,已经悄悄地把原有的命题改变了。而对为什么能把意识创造世界说成等于人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实践能改造世界,又未能作出任何说明。我们知道,列宁对上述马克思的话是很熟悉的。同在《哲学笔记》中,在他写这句话以前,他在摘录马克思和恩格斯著名的《神圣家族》一书时,还特别注意抄录了他们的这样的论断:“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p25)怎么能设想他会同意用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样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而且,众所周知,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光辉著作中,几乎每一页都不厌其烦地在反复驳斥意识、感觉和心理的东西能创造世界、创造物的唯心主义论点。他总是强调,“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就是马克思的学说。……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看不到这个原理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着直接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不可能的”[11](p324)。在继续讲一般唯物生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时,列宁再三阐明:“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以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11](p326-327)列宁1908年在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关系问题上所持的唯物主义立场是这样的坚决、鲜明,怎么能设想他到1914年会提出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种完全相反的论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其实,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的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也承认主观因素对事件的客观过程的能动的反作用。但他不是把这种作用理解为是对客观世界的“创造”,而是把它看作是意识对人们物质实践的一种引导作用。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个论断看作是他的科学观点的表达,势必得出,列宁《哲学笔记》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两书的基本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完全改变了他在《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一书中所持的唯物主义立场。事实怎么样呢?列宁在这两本书中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内容的侧重点有不同。这是由不同的历史任务决定的。列宁的《哲学笔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各种基本原理,它们之间没有、也不可能存在相互抵触的东西,更不要说是在这种根本的原则性的看法上了。在《哲学笔记》中列宁的真实立场究竟是怎样的呢?许多例子都表明,只要黑格尔稍微有意赋予绝对观念、精神性的东西以创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列宁总是不厌其烦地予以严厉的驳斥。如,他把黑格尔关于在逻辑中“观念成为自然的创造者”的说法抄下来,并在旁边写上“!!哈哈!”[1](p184)两字,前后加了惊叹号,对这种露骨的唯心主义加以无情的嘲弄。事实表明,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观念创造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态度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同样坚决。意识创造客观世界怎么可能是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表述呢?把“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说成是列宁思想的确切表述,承认意识能创造客观世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果只能是取消存在第一性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从而为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供根据。

事实上,人的意识本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创造客观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与任何唯物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否认意识具有这样的能力。人的意识能够创造的惟一的东西就是精神产品:关于世界的形象、观念、概念和各种符号系统。而且这种创造严格地说也是人脑借助意识进行的。因此,创造世界的不可能是意识本身,而只能是具有意识的人,也就是获得世界的客观图景,并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改造世界的人。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参加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列宁决不会用这样的话来强调主观能动性。他在《哲学笔记》中在强调人根据正确的认识可以改变世界这种能动性时,是这样表达的:“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重要的。”[1](p117)“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等等。

这类解释把列宁写在这句话前边“换句话说”,说成是这句话不过是“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另一种表述。这种解释也很难令人置信:第一,从列宁的手稿看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话,并不是写在“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的旁边或后边,而是紧靠着他转述黑格尔思想的话;第二,后边讲的能改变世界的是人,这完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述,而不是说意识本身就能直接创造世界;第三,“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已经把列宁所要表达的意思十分准确、通俗地表达出来了。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再换一种说法。即使列宁还想换一种说法,也不会用这种唯心主义的语言来代替它,做这种画蛇添足的事。

至于在这类解释中还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针对“经济主义者”的,这种说法也很难成立。我们知道,在俄国,“经济主义者”的思想泛滥在19世纪的最后那几年。1914-1915年,列宁创作《哲学笔记》时,理论战线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批判经济主义者的错误思想了。而且,这句话是列宁在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概念论”时写的。在《逻辑学》中并没有什么与经济主义者的思想有直接联系的东西。相反,列宁当时读黑格尔,潜心研究哲学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要从理论上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帝国主义时代的各种矛盾,特别是经济和政治矛盾的本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冷静地、客观地揭示帝国主义形成、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及其导致战争的必然性,从而为行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作理论准备,在新形势下为无产阶级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战略和策略,在这种关系到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极其重大而严肃的问题上,怎么能设想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的列宁,会用这种唯心主义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列宁当时读黑格尔,潜心研究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粉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庸俗进化论、折衷主义和诡辩。而列宁在其《哲学笔记》中在论述唯物辩证法与诡辩论的界限时,着重指出的就是他们的基础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而诡辩论的基础则是主观唯心主义。如他说:“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实质所在。主观地运用的灵活性=折衷主义与诡辩。客观地运用的灵活性,即反映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灵活性,就是辩证法,就是世界的永恒发展的正确反映。”[1](p112)在这里,列宁强调的所谓客观,就是对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的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灵活性的反映,是对世界永恒发展的正确反映。这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而折衷主义与诡辩论的基础就是主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它们表现为一种主观随意性。既然如此,怎么能设想列宁会用“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样的主观唯心主义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辩证法思想呢?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种解释是肤浅的,也是最省力的,但不能自圆其说,逻辑上有不少矛盾。在它身上还打有苏联哲学界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研究刚开始,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印记。长期以来,正是由于把这种明明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当作强调发挥主体能动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理论,这就使它冠冕堂皇地成了搞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的理论根据。

列宁的《哲学笔记》从其问世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有三十多年,苏联哲学界何以对“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的研究还停留在这样低的水平上呢?20年代至30年代初,德波林、阿多拉茨基等人对《哲学笔记》作了不少研究,怎么能说直至60年代中期苏联哲学界对这段话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呢?这只要联系苏联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历史,稍作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不错,在20-30年代,以德波林、阿多拉茨基为代表的一些苏联哲学家曾先后对列宁的《哲学笔记》作过一些研究,发表过一些学术论文。但总的看,这个时期只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这部最丰富、最深邃、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的开始。当时,主要精力还放在辨认手稿和出版原著上。研究的重点也主要是涉及到《哲学笔记》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研究《哲学笔记》的原则、《哲学笔记》的理论重点及其价值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上,还没有来得及深入到这一伟大实验室的内部,对其中的一些具体提法进行研究。

在苏联,虽然早在30年代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的口号。但由于对斯大林同志个人崇拜风气的滋长,苏联哲学界把主要精力都放到阐释、宣传斯大林同志的哲学思想方面去了。真正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实际上进行得很少。尤其是后来,斯大林同志主持编写《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只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奠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阶段的哲学基础,而只字未提《哲学笔记》。接着他又先后提出“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是对法国革命和法国唯物主义的贵族式反动”和意在强调《哲学笔记》的不成熟性,说它只是“列宁思想的实验室”的看法,甚至还告诫理论界:“决不许把列宁的札记、手稿变成某种(!)原则性的指示,甚或完整的‘学说’”(注:转引自菲·依·格奥尔吉也夫《论列宁的<哲学笔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中文版,第3页。)。在斯大林的这种思想指导下,列宁的《哲学笔记》在斯大林在世时,始终未能作为列宁的基本著作编入《列宁全集》。这期间,苏联先后几次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读书,也始终把《哲学笔记》排除在外。不仅如此,在苏联阶级斗争扩大化,政治空气十分紧张的斯大林时代,《哲学笔记》这本以研究黑格尔哲学思想为主要内容,以札记、手稿形式出现的列宁本人并不是为公开发表而创作的未完成的著作,甚至成了无人敢于问津的一个领域。更何况这期间苏联还进行了好几年艰苦的卫国战争。在一切为了前线的战争年代,许多学科的研究几乎全部都不得不中断了呢!所以,从30年代中期直到斯大林同志逝世,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整个苏联只有波波夫一部关于《哲学笔记》的讲稿。未出过一部研究《哲学笔记》的专著,连关于它的论文也屈指可数。这期间,《哲学笔记》研究在苏联基本上是空白。

斯大林同志逝世后,5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报刊虽然日益响亮地提出了加强对列宁哲学遗产研究的问题。但由于《哲学笔记》本身的难度,决定了对它真正深入的研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所以,直至60年代前半期,这段时间实际上只是恢复了对《哲学笔记》的研究,对其中一些具体原理的阐发,仍然处于开始阶段。加上教条主义对苏联理论界的长期影响,严重妨碍了他们对列宁写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样的说法作实事求是的探讨。再有,赫鲁晓夫上台后,虽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不少方面否定了斯大林,但他与斯大林都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倾向,这恐怕也是苏联一些哲学家意识不到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意识创造客观世界”分明是唯心主义的提法,把它说成人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中能改造世界这一解释明显地不能自圆其说;由于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理论界思想比较活跃,学术空气也一直比较自由,特别是1964年赫鲁晓夫去职后,他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错误受到批判,很快也有人对上述解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是列宁概括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他们把这句话前的“换句话说”,说成是对列宁摘抄的黑格尔的晦涩难懂的语言而言的。从此开始了对这段话不同理解的争论(注:参看:费多谢耶夫《现时代的辩证法》,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5年俄文第2版“意识能否超越现实”一节。)。

这种解释与前者虽然截然相反,然而却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缺乏理论分析,未能说出多少理由,同样具有简单化和武断的性质。首先,意识反映客观世界这分明是一切唯物主义共同的基本前提,怎么能把它说成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呢?其次,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在他那里,客观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异在,黑格尔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说人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样的话。怎么能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思想强加给他呢?最后,这种解释与第一种解释一样,也只能为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提供理论根据。总之,在我看来,这种解释并不比第一种解释在理论上更深入,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层次的东西,同属于这句话研究的初期阶段。如果说它较之于第一种解释有进步,就是在于他看出,不能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看作是列宁的思想,力图找到对这句话的正确解释。

(二)

由于无论是把这句话简单地解释成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能动性的表述,还是把它说成是列宁复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都明显地不能自圆其说,都站不住脚;由于对立观点的出现,争论的展开,这句话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对这句话的研究也迅速深入,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探索性的解释。

科普宁是苏联最具创造性的著名哲学家之一。他最先在1966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中提出了对这句话一种新的解释。他说:“列宁摘录黑格尔的话时写道:‘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如果离开摘要单独拿出这句话来,那么它听起来就是唯心主义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然而在这里指的是另一回事,是说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具有创造性。”他还对这一解释补充说明道:“反映与创造虽然是两个概念,但它们在同样程度上反映认识的本质方面,一个不排斥另一个。”[12](p107)

这一解释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中的客观世界,由存在于认识主体之外,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现实世界变成了观念的世界——关于世界的认识;把原来说的人按照正确的认识去改造外部世界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变成了人认识世界,由客观世界到认识的过程。这种解释避免了人的意识创造现实的客观世界这种明显的唯心主义。较之第一类解释是一大进步。但仔细推敲起来也不是没有问题:一是这种解释中两个客观世界实际上指的已不是同一个东西——前者是指作为认识对象、存在于认识主体之外,不依赖于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后者则是指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而这种“客观世界”是不能离开认识主体独立存在的。第二,按照科普宁的说法,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性反映。所以,意识,“认识既不单独属于主体,也不单独属于客体”[12](p103)。可是他在解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时,又把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说成就是客观世界。这在逻辑上就自相矛盾。第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定,反映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创造性、能动性这种意思。在讲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之后,还认为有必要用意识创造客观世界来进一步补充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的,这不等于承认了反映本身是一个没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是像镜子成像那样的机械、消极的过程吗?这就势必导致否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反映概念的实质,抹杀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区别。第四,正如作者自己已经意识到“反映”和“创造”是两个概念。首先,列宁从来没有用过“创造世界”这样的说法强调过反映的能动性。他在《哲学笔记》中强调反映的能动性时,对于较简单、低级的认识,用的是“生动的直观”[11](p181);对于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思维比“生动的直观”更能体现出反映的能动性:“表象不能把握整个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为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能够把握而且应当把握。”[1](p246)其次,科普宁说:“反映”和“创造”“在同样程度上反映认识的本质方面,一个不排除另一个”。可是他对此并没有提供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再有,意识只是人脑的机能,真正具有反映能力,具有能动作用的只能是具有实体性存在、能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主体——人。不能说意识本身就具有这种能动作用。

与科普宁的解释水平差不多的另一种新的解释,是费多谢耶夫1978年在他的《现时代的辩证法》一书的俄文增订第三版中提出来的。他在“意识能否超越现实”这一节中说道,把“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说成是列宁强调意识的能动性的真理性思想,或把它说成是列宁在做《逻辑学》笔记时简单抄录下来的原理,都不对。这两种解释都是片面的。他提出应当按照历史的线索来理解这句话。他认为,这句话是列宁用来指辩证唯物主义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它反映了旧唯物主义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上的重要特征:在自然领域,承认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是派生的。而在社会生活领域,则认为是意识创造世界。他还以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13](p424)值得注意的是,费多谢耶夫这本书在苏联出过三版,在1966年第一版中,作者还认为意识创造客观世界是列宁用来揭示意识的能动性的呢![14](p319)如上所引,1975年出第二版时,他认为这句话是列宁转述黑格尔的思想,而他提出这种解释也在凯德洛夫1972年早已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解释之后。作者把这句话说成是指旧唯物主义,这就把这句话作为一个整体,消除了第一类两种解释不能把前后两个分句统一起来的毛病。就这句话本身看,基本上说通了。因此,我认为这种解释相当于第一类解释也是一大进步。

然而,仔细推敲起来,也不难发现。这种理解也像科普宁的解释一样,也还存在种种的问题:首先,这句话列宁是在读黑格尔《逻辑学》“概念论”中谈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时写下的。我们知道,这部分并没有涉及到旧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任何内容。怎么能设想列宁会在这里突然讲起旧唯物主义来呢?第二,正如前面已经指出,在这段话中,列宁在前后两个分句中用的都是同一个“客观世界”——是指自然界。有什么理由说他在第一分句中的“客观世界”是指自然界,而在第二个分句中的“客观世界”就是指人类社会的现实呢?第三,关于旧唯物主义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上的重要特征,列宁在这之前早就多次作过科学的、明确的概括,如:他于1908年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就写道,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第三个局限性是:‘在上半截’即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保持着唯心主义,不懂得历史唯物主义”[11](p239-240)。他在创作《哲学笔记》之前写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也讲过:“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15](p586),等等。怎么能设想列宁还要用这种含混不清,只会引起歧义的语言来表征旧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特征呢?

科普宁和费多谢耶夫的解释,都消除了第一类解释前后两个分句不能统一起来,明显地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单就这句话本身看,大体上都可以说得通。但仔细推敲起来,各自又都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作为深入探讨这句话的真实涵义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的这两种解释,在理论深度上是属于同一层次的东西,相对于第一类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解释,都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三)

对这句话的研究从理论深度来看,我认为更高的层次要数凯德洛夫于1972年在《列宁思想实验室<哲学笔记>概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一种解释。凯德洛夫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既不是列宁的成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表述,也不是列宁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的简单复述,而是他对黑格尔的思想动的一次语言手术,是列宁改造黑格尔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所以这句话才呈现出这种介乎两者之间的面貌。

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可信的:

首先,《哲学笔记》中确有大量的事实表明,列宁在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时,唯物主义地改造黑格尔往往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在遇到了比较复杂和困难的情况时,通常会出现几个层次分明的步骤。第一步是摘抄他认为很重要的黑格尔的思想和原文。第二步,为了把黑格尔的思想头足倒置过来,首先必须懂得黑格尔的话的真正涵义,不是用晦涩的,看起来不方便的,故弄玄虚的语言,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它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列宁在黑格尔的原文与表述的基础上开始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但主要还是对黑格尔的难以理解和含混不清的话作说明。所以,这时还不是他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表述。第三步是完成阶段,是列宁对黑格尔进行唯物主义改造之后的自己的思想和原理的科学表述。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在作为出发点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原理和列宁完成改造后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表述之间,出现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词句。

例如,列宁对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的规定就是这样做的。他首先逐字抄下了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的规定的德文原文,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道:“规定不是明确的!!!”既然如此,那就首先需弄清楚,黑格尔用这个规定到底想说明什么?列宁着手进行这种分析:他从黑格尔的规定中分解出三个要素,并对其中每个都作了评论。这时,他已不是简单地摘抄,也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把黑格尔的晦涩艰深的语言变成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这就是列宁改造黑格尔过程中的中间阶段。然后就是列宁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对他在黑格尔那里找到的,他作了唯物主义解释的东西进行批判性的改造和进一步的发展。列宁写道:“或者可以较详细地把这些要素表述如下”,紧接着就是列宁自己表述的著名的辩证法的16条要素。[1](p237-240)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正是这种,至少有可能就是这种介乎黑格尔与列宁之间的中间环节。

其次,要正确理解这段有争议的话,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脱离上下文,把它割裂出来,孤立起来加以讨论。只要弄清列宁和黑格尔各自有关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的一贯思想就很清楚了。列宁在读黑格尔《逻辑学》(第二部分——主观逻辑或概念论)的“客观性”部分时,所特别感兴趣的是实践及其客观基础的问题。列宁在作了一些摘录和在空白处作了评注之后,在笔记本的中间用双垂直线分为两部分,左边摘录黑格尔的观点和表述,而在右边则写下同前面的摘录相反的、自己有关该问题的观点。一边相应的标题是“黑格尔”,另一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他摘录黑格尔的第一句话是:“对机械性和化学性来说,目的是第三项,它是它们的真理。”与此相对立的列宁的观点是:“区分为机械规律和化学规律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接着摘录了黑格尔谈论目的问题的话:“因为目的自身还处在完整概念的客观性或直接性的范围内,所以它还受到外在性本身的影响,并且同那和它有关的某个客观世界对立着。”列宁在这段话旁边写道:“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着客观世界,以它为转移,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1](p200-201)

在这一大段笔记之后,列宁在方框中提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事实上,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认定它是现存的、实有的。但是人却以为他的目的是从世界以外拿来的,是不以世界为转移的。”[1](p201)

可见,列宁从来都是把认识解释为自然界在人的思想、意识中的反映。列宁当然很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作用,但他绝不是在“创造客观世界”的意义上说人的意识具有创造能力。在他看来,人的意识正确反映自然界的实质和规律,从而使人有可能为自己的实际利益和目的而运用自然规律。意识与已认识的自然规律的性质相适应,在人面前提出目的,然而这个目的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这就是说,在他看来,具有“创造客观世界”能力的,只有人的实践活动、人的行动,而不是人的思想本身。

第三,意识“反映客观世界”明明是唯物主义的说法,你说这是列宁用来表述黑格尔的真正立场,来把黑格尔的说法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这种说法有根据吗?在列宁《哲学笔记》的其他地方还有类似的情况吗?有。不仅有,而且还很多。

例如,列宁这样表述黑格尔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关于类比的推理)向关于必然性的推理的转化,——归纳推理向类比推理的转化,——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向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的转化,——关于联系和转化[联系也就是转化]的阐述,这就是黑格尔的任务。黑格尔确实证明了: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更正确些说,不是证明了,而是天才地猜测到了”[1](p192)。这里列宁就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说法来表述黑格尔的立场。可见这种说法所表达的的确可能是黑格尔的思想。

就在这之前,列宁在表述黑格尔的辩证法时也曾指出:“由于黑格尔探讨客观世界的运动在概念的运动中的反映,……人对于世界的客观联系的认识是日益深刻的。在这里必须探求黑格尔逻辑学的真实的涵义、意义和作用。要注意这点。”[1](p190)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同样的说法。

再如,在《哲学笔记》中有一处关于黑格尔对把思维和客观性形式主义地分隔开来的普通逻辑的态度的地方,列宁先把黑格尔的话摘下来:“‘在这里思维仅仅被认为是纯粹主观的和形式的活动,客观的东西则被认为和思维相反,是某种固定的和本来就是如此的东西。但是这种二元论不是真理,并且,不问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来源,就这样简单地接受这两个规定,这种做法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主观性仅仅是从存在和本质而来的一个发展阶段——然后这个主观性‘辩证地’‘突破自己的界限’并且‘通过推理展开为客观性’……”[1](p195)然后他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黑格尔的立场。他写道:“极其深刻而聪明!逻辑的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1](p195)

由此可见,列宁的确在自己的笔记中的许多地方都是用“客观事物”,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这种说法来表达黑格尔的真正立场,把他的说法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的。可见,在我们所研究的这个提法里,“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这半句话,决不能作为证据,用来证明整个提法似乎都是列宁有关这个问题的唯物主义观点。事实上它是列宁对黑格尔的明显的唯心主义观点的一种表述。

第四,说凯德洛夫院士的理解是正确的,只要弄清楚引起争论的这段笔记是怎样产生的,就更可信了。

在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将近结束时,即读到“概念论”的第三篇“观念”中的第二章“认识的观念”时,列宁对黑格尔如何谈实践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特别注意。但同时他也感到黑格尔的论述特别艰深,有许多看不明白的地方,需要仔细分析,再一次回过头来研究。

列宁的笔记证明,为了弄懂黑格尔说的是什么,他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工作。因为不弄清这点就不可能把本身尚未理解的东西纳入唯物主义的体系。因此,列宁先抄下了黑格尔的话:“……‘既然自为的概念现在是自身规定的概念,那么观念就是实践的观念,即行动’……”接着是列宁的笔记:“下面一节标题为《b:善的观念》”[1](p227)。然后列宁记下了他自己对黑格尔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理论的认识应当提供在必然性中、在全面关系中、在自在自为的矛盾运动中的客体。但是,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为存在’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地’把握、抓住、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也就是说,人和人类的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性的验证、准绳。黑格尔的意思是这样的吗?要回过头来再看。”[1](p227)

在这之后紧接着列宁又写了这样一段话:“为什么从实践、行动只向善(dasgute)转化呢?这是狭隘的,片面的!然而有益的东西呢?毫无疑问,也包括有益的东西。或者,按照黑格尔的看法,这也就是‘善’?”接着又进一步写道:“所有这些都在‘认识的观念’这一章(第二章)中,即在向‘绝对观念’(第三章)的转化中——毫无疑问,在黑格尔那里,在分析认识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的(在黑格尔看来是绝对的)真理的过渡。因此,当马克思把实践的标准列入认识论时,他的观点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显然,这几段都是列宁努力在设法理解黑格尔的意思,揭示黑格尔原理的含义。所以,他在旁边写了“黑格尔论实践和认识的客观性”[1](p227-228)。

不用说,列宁在这里说马克思和黑格尔接近,是在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彻底唯物主义改造的意义上说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列宁在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寻找继承关系,并且找到了它。这使我们有可能理解列宁紧接在这后面记下的、已经是直接关于我们所关心的意识在其同实践的联系中的能动作用问题的笔记。

列宁把笔记中间用竖线分开,左边照抄黑格尔的说法,右边写自己对这些摘录的理解,最后是结论,是对黑格尔原理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后的列宁成熟思想的表述。在这里,实际上就是通过三个步骤才完成对黑格尔的改造的。即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说法到列宁本人的唯物主义的原理之间就有一个过渡阶段——把黑格尔的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笔记本的左边是抄录的一大段黑格尔的话,列宁在上边加了一个标题:“认识论中的实践。”右边从“作为主观的东西的概念……”[1](p288-299)开始的一大段,列宁用以把左边黑格尔的话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但在这里基本上仍保留着黑格尔本人的唯心主义观点。当他把这一工作做完后,可能是列宁重新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黑格尔的观点的话看了一遍,觉得意思还不够明确,于是又在右半边的上边加了这样一段话:“换句话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因为对黑格尔话的抄录和对他的话的解释两边开始写的文字基本上是平行的。这段话是后来加上去的,所以它在手稿上就越过了上一段笔记的界限。鉴于这种情况,这里的“换句话说”,是关于右边理解的另一种更清楚、更简练的表达,也是左边黑格尔观点的另一种说法。它是列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黑格尔的意思。这里已有了初步的改造,所以,就使整段话呈现出了亦此亦彼的面貌。

黑格尔的意思完全清楚了,完全可以把其中的合理因素吸收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对其作辩证唯物主义的改造和发挥了。于是,这时列宁加以总结,在最后提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就是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才是列宁本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才是他关于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思想。后来,列宁又进一步发展了他对意识与实践关系的唯物主义理解:“人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它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消灭它的规定性(=变更它的这些那些方面、质),这样,也就去掉了它的假象、外在性和虚无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客观真实的)现实。”[1](p235)

把对“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的理解放到列宁和黑格尔各自有关这个问题的整个思想中,联系列宁改造黑格尔的过程、方法,联系整个《哲学笔记》加以把握,把它看作是列宁改造黑格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是列宁用他所特有的方式对黑格尔的纯粹唯心主义观点的一种表述,我认为这种理解逻辑上首尾一贯,是可信的,符合这段话的本来面目。[16](p48-74)

70年代,苏联哲学界能对列宁《哲学笔记》中这段话作出一个比较令人信服的理解不是偶然的。首先,从政治形势方面看,赫鲁晓夫上台以后,通过批判个人崇拜,使苏联理论界空前活跃起来。后来,勃烈日涅夫上台以后,加强了对意识形态的管理。但一般地讲,他也很注意对正常的学术讨论不采取粗暴的行政干预的做法。总的看,在他当政期间,苏联的学术空气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一些远离政治现实的抽象的理论问题的争论还是很自由的。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情况是,苏联哲学界自5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系统理论后,经过10多年的努力,系统性原则在哲学家头脑中已经扎根。这恐怕也是凯德洛夫所以自觉地运用系统性原则来研究这段话并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再从苏联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情况来看,他们于5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深入研究列宁哲学遗产的问题。60年代对这段话的争论又推动了哲学家对这段话的探究。1967年8月14日苏共中央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发展社会科学和提高社会科学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措施》的决议发表后,把唯物辩证法理论系统化成了苏联哲学战线的头号任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过的各种哲学原理和他们关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的思想。我们知道,列宁的《哲学笔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在这两方面作出的贡献最多的著作。所以,从60年代后半期开始,在苏联哲学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股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热潮。到了70年代中期,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具体的传统的基本原理的研究都日趋深入、成熟,进入了把它们加以综合,系统化的阶段。对这段话的比较成熟的理解,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的。

对这段话的科学解释由凯德洛夫院士最后提出来也不是偶然的。早在20年代,凯德洛夫就帮助h·a·波德沃伊斯卡娅为准备出版列宁的《哲学笔记本》做过手稿的辨认工作。从那个时候起就对列宁的《哲学笔记》产生了兴趣,并开始研究它[17](p63)。接着他又迷恋上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大逻辑和小逻辑,这样在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同时研究了列宁与之打交道的黑格尔那些著作本身,使他对《哲学笔记》的研究大大深化。稍晚凯德洛夫在红色教授学院继续研究这一著作,听了关于《哲学笔记》的课,后来在苏联科学院读研究生时又专门研究了它(材料来自勃.姆.凯德洛夫的手稿,《列宁准备辩证法著作的进程(<哲学笔记>导读)》“编纂者的话”。俄文手稿由其夫人向作者提供)。在50年代以前苏联发表的寥寥无几的几篇关于列宁《哲学笔记》的学术论文中,就有凯德洛夫1947年发表在《哲学问题》第二期上的《论列宁的哲学笔记本》一文。50年代,又是他发表文章最先提出了深入研究列宁哲学遗产的问题(参看勃.姆.凯德洛夫发表在1955年《共产党人》杂志,第14期上的文章)。他自己身体力行,和别的哲学家一起深入探讨列宁的《哲学笔记》,从60年代起先后出了《辩证法、逻辑与认识的统一》(1963年)、《列宁辩证法的要素》(1965年)、《列宁思想的实验室(列宁<哲学笔记>概论)》(1972年)等一系列关于《哲学笔记》的专著。他是苏联最富盛名的哲学家,也是对列宁《哲学笔记》研究得最多、最深入的学者之一。对这段话的合理的理解,是他长期对列宁《哲学笔记》作艰苦研究的结果。

现在我国哲学界对这段话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前苏联哲学界对它理解的初期水平上,这也反映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起步晚,后来又受到严重干扰,实际上停顿了很长时间这种状况。此外,可能也与过去我们长期搞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因此看不出把它说成是列宁的成熟观点的表述的毛病,甚至还需要把这种“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唯心主义命题作自己的理论根据有关。现在是认真检讨这种理解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张懋泽.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3]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肖前,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谢·斯·吉谢辽夫.关于列宁的《哲学笔记》[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三联书店,1972.

[6]菲·依·格奥尔吉也夫.论列宁的《哲学笔记》[m].王先睿,乐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7]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哲学研究所、白俄罗斯国立列宁大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哲学史教研室:列宁《哲学笔记》研究[m].王先睿译.北京:三联书店,1964.

[8]列·尼·苏沃洛夫.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问题[m].章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1.

[9]康斯坦丁诺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m].刘献洲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2]科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m].马迅,章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13]п·н·федосеев:диалектикасовременнойэпохимосква нздателвство《наука》первоедополоненноеиздание1966.

[14]п·н·федосеев:диалектикасовременнойзпохимосква иэдателъство《наука》третиедополоненноеизэданиеглава2.ⅳ.1978.

[15]列宁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