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十篇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十篇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45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1

一、宏观把握,解读教育蓝图

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内涵式发展观。以“育人为本”的功能来衡量,教育内涵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引导到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轨道上来,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设先进的管理文化,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保障;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从实践层面对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容和发展路径的探讨。

二是要准确理解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公平,体现的是社会的良知,个体的良心。作为学校、教师,公平是德性、是涵养、是智慧,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教育思想,就是关于教育的公平。

三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拷问着教育事业的社会效应与效益。教育质量随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从我们当地实际来看,区教育局确定今年为教育内涵式发展年,并实施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提升工程。由此,践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成为学校当前的重要目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理念;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构建学校现代教育、课程、文化体系;立足校情,从地域实际出发,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尽快开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总结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经验。

二、中观思辨,建构文化形象

当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差距主要集中在教育质量上。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是社会对教育的呼唤,也是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因受社会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受来自教育内外的功利诱导,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正走向异化。对此,要进行理性引导,并在中观层面上打造学校文化并发挥其辐射影响作用。每一名教科室主任应成为学校文化建构的中坚力量,以主人公的姿态研究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以学校文化的发展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是积极协助校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这就需要我们坚守教育理想,构建学校核心价值,建设学校文化,找准学校文化力的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理想的教育观,构建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为人的终身幸福奠基,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关注人类核心价值的浸染,进行理智训练,发展充分得体的自我表达。

二是积极协助校长确立并与时俱进地修正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实现群体价值统整。学校是由许多教师和学生构成的集体,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他们是具有独特个体价值的草根价值群体,价值统整关乎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

三是寻找文化落脚点,丰富文化内涵,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学校核心价值统整是通过校园文化的途径实现的。新课程标准,从宏观上提供了学校文化的主流价值与方向,我们要从学校的具体实际,从微观上寻找文化建设的途径与着力点,通过学校中观文化成型,文化力显现,以实现我们期望的教育。教科室主任需要寻找学校的文化元素,提炼学校的文化内涵,展示学校文化风貌,引领学校文化力方向。

一所好学校成就于一种好文化。我们利州区北街小学的“葵花文化”,南鹰小学的“德慧”文化,嘉陵小学的“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文化,栖凤小学的行知文化等等,都是好文化的代表,都是思辨的成果。

三、微观着手,行动引领发展

教育内涵式发展只有通过教育的实践实现。学校核心价值得以确立,学校文化基本形成,要求我们教科室主任在实践层面从微观入手,以我们的行动带动教师行动、触动教师思想、引领文化方向、规范工作常态、优化育人环境、实现课程功能,以行动助推内涵式发展。

一是要注重提升德性素质,践行“爱满天下”。爱与关心、公平公正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德性素质的基本要素。爱与关心,就是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以塑造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要想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爱满天下”,就得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其合理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公平公正地处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事务。教科室主任要带领教师解读教育的本真意义,深入师生宣传学校文化理念,推广学校核心价值,树立爱心、信奉公平,信仰理想教育,树立教育精神,养成高尚的德性素养,实践“爱满天下”行为。教科室主任要和教师一起研究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策略与方法,交流对公平公正的认识,设计服务学生的机制与途径,提高执行力,实现关爱与公平公正的理性实践。

二是要构建质量文化,形成管理决策合力。提高教育质量,要以管理为纲,以学习为网,形成常规管理和分析决策的合力。教科室主任要配合教务处,搞好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对教务处形成的管理材料进行分析处理,确立“事实告诉真相,数据说明问题”的工作理念,用理论与事实提供决策咨询,用理性与经验指导教育教学,用思想与研究指导专业发展,用文化与规则优化教师常态。教科室主任要带头加强教学过程指导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业检测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以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在提倡师德、重视素养的今天,面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趋势,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到全面、系统、协调的社会活动过程中,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不断拓展和夯实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并使其更丰富、更深刻是时代的要求。

一、新时期的师德内涵

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要求今天的教师应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内涵。

1.构建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职业道德是通过个人职业活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出来的,主要反映了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职业素养。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1)师品,德高为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的根本原则,是师德最重要的规范,也是其他规范的基础和前提。

(2)师知,学高为师。作为老师本人要学识渊博,学业精深,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相关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

(3)师能,技高为师。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4)师表,身正为师。教师作为影响人发展的特殊职业,其人格品质要求较高,为人师表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表现。

2.新时期师德建设出现的部分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老师脱离教学岗位另谋他职或热衷于校外职业等。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社会环境因素与教育管理体制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刻不容缓。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述师德内涵

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希望教师做到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赋予了教师不一样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人文观

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个体——学生,要把人文关怀纳入学生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就是以“生”为本,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应热爱学生,其次要尊重学生,最后要肯定学生。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发展观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观是真正地给予每个个体主动性,激发其蕴藏的身心力量,增强并获得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永不干涸的持续后劲。师德是教师自我素质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体现师德发展观有以下要求:一是教师要能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改造认知结构,乐学乐教,积极钻研,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充电”,学而不厌,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理性发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表现出精神饱满、永不气馁的状态,在安于现状、无孔不入的拜金主义思潮和狭隘功利的现实中,甘于平凡,爱岗敬业,使自己的执着努力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和谐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协调是完善发展的前提,全面是个体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适应。

三、师德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

1.注重自律——自我塑造

师德作为教师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

2.以人为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境界

以人为本就是以老师的发展为本,让人们重新认识新时代的教育本质特征和职业特征,反映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3.加强他律——管理和教育

良好的师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自发形成,必须靠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夯实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从各方面提升自我,真正做到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

称号。

参考文献:

[1]连秀云.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

[2]陈文博.以人为本与师德建设[J].中国教育报,2004-9-12.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3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近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总理9月3日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采访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得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第二,全面发展主要指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先进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第三,统筹兼顾,就是要解决我们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问题。第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13亿人口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走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型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4个目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前面已经提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就是要求我们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通过学习党中央、中国气象局党组、自治区党委及区局党组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边学习边结合本单位找出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

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壮观的天气现象,伴随着瞬态大电流,高电压和强电磁辐射等特征,常会引起重大灾害事故,目前已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国家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气象部门的首要任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直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4

我们先要精通科学内涵的要点。就是说,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学懂弄通。为此,我认为应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入手。我通过学习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绪论》节(2)条,是对科学内涵狭义方面最准确的表述,而《纲要》的全部内容,则是对其广义方面的最完整的概括。

怎样理解党要求我们要实践“三个代表”、落实“三个代表”、做到“三个代表”等等这些提法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广义方面,是指其系统的科学理论,即丰富、发展、深化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这一方面,同志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中央同意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从几个方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广义方面作了最科学、最深刻、最准确的阐述。

首先,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包括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以及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其次,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列举了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等十个重大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和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科学理论体系。

再次,阐明了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深刻的内容。

最后,阐明了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我们讲,在全党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等命题,都是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涵义的广义方面。

当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狭义方面和广义方面,并不是彼此隔绝、互无联系的。恰恰相反,它们是紧密结合的。它的狭义方面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灵魂;而它的广义方面则是对其理论体系的展开,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弄懂弄通之后,就要注意应用它。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5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内涵式发展;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911[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美英等发达国家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也是我国大学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的理性选择。高校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德育发展应该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内涵发展,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内涵”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等。高校德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要素,是高校发展过程中最重要元素,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本质。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就是指以学生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德育”理念为统筹,以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为前进发展动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创造优秀育人环境的德育发展模式。

以人为本,是我党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对于高校德育工作,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共同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科学理念,高校德育工作要站在高校整体发展的角度去谋划自身的发展,从而为人才培养更好的服务;“大德育”指的是高校德育工作要做到全员、全面、全方位,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科学整合内部要素,形成具有自身文化底蕴的德育发展模式。

二、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教育体制变化对高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一些高校扩招后生师比例过高,资源紧张,高校德育工作者超负荷运转,事务性工作多,理论研究少,简单粗放工作方法运用的多,内涵细致工作形式少,无暇顾及知识的储备与更新,势必影响德育工作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科学技术进步对高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以及带来的一些“衍生品”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代同步,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的观念及工作方式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开展德育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在内容上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在工作形式及方法也要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与时代同步,与大学生的思想同步,才能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

三人才需求高标准对高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进而加快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已经拓展为人才素质国际化、人才构成国际化和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型、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对高校德育工作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三、高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的新举措

(一)内外兼修,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德育的主要践行力量,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具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的能力,做社会思想的引导者,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把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情操的熏陶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二是要有“全球化”理念和国际视野,自觉中开放意识,开放中汲取精华,掌握国际化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理念和意识三是要有打造教育品牌创新意识,特色发展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特色更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关键,挖掘自身学校学生培养方面的特色,大力培养品牌毕业生,以期获得巨大的社会公众效应。四是要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思维,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目标,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思维,全面推进符合学生成长成才德育模式。

(二)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德育内容

十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德育内容。一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着力实现德育模式的转变。高校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特点,推进德育、教学、科研、实践的一体化建设,把一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推进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体化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实现德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协同创新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发挥高校独特优势,落实德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以资源整合推进德育模式创新,整合校内各类资源为德育服务,挖掘社会资源,加大与科研院所、企业、国际科研组织的协同力度,不断增加德育内容。三是以文化创新为引领,着力实现德育模式发展动力的转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等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从而引导学生以德修身,自觉做到理想远大,德才兼备,为引领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作出应有贡献。

(三)文化传承,形成自身特色德育人文环境

创新是不断发展的动力,传承是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源泉,高校德育应传承自身优良传统,形成特色的德育人文环境。一是依托于校史校情教育,让广大学生找到归属。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因煤而生、依煤而长;校区迁移,跨越发展;转型提升,实现“科大梦”。这种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精神应该让每一位科大学子感到骄傲和光荣,应该让学生感觉到身为科大人的荣耀,真正实现“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你为傲”。二是传承特色行为文化,形成品牌德育发展。高校要深度挖掘自身文化特色,特别是行为文化方面,应不断的创新延展,从而落实到德育实践和大学生行为上,并外延到学生进入社会的种种表现,打造“品牌”毕业生,树立高校德育发展的品牌。三是开展深层次内涵的文化活动,传递“正能量”。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生特点以及地域特点等方面深度挖掘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传递“正能量”,延展并传承,最终实现通过文化活动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科学发展,创新德育工作新途径

科学发展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要顺应时代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宽工作新途径。一是以学生为本,创新两课教育模式。将课堂教学变为课堂与实践基地相结合模式,将单纯的课堂教师讲授变为学生教师互动方式,把德育教育工作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二是占领网络德育阵地,开拓德育新载体。高校要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开展网络德育,拓展大学生德育培养的渠道和空间,利用网络手段加强道德教育。三是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要建立德育实践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注意自身的德育培养,并通过接触社会,将社会中优秀的道德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孙明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6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农村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把学校建成科学发展先进单位,是当前我们农村学校肩负的光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自教育战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谋划,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积极行动,统筹安排

为全面落实**市教育局党委的要求,贯彻局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学校本着把学习提高贯彻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贯彻始终、把领导党员带头贯彻始终、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两促进的原则,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同志为组长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学习实践活动,制定了《**二小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方案》,并利用会议、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动员学校广大党员教师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全校上下形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学习,认真调研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集中支部党员教师认真学习、深刻剖析,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准确地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实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办学效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职工业务能力;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三、努力实践,科学发展

通过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有力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团结进取、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形式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内涵和修养;为学校科学发展准确定位,找准差距。我校利用双休日支部全体教职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梳理、分析、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本着“开门办学让家长放心满意,敬业奉献使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办学理念,采取召开家长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家长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收到有价值的建议二十余份,党员、教师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

2、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我校实施了以“学会学习、学会教学、学会关心、学会生存”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开展了以科研办学;突出书画特色,使学校纳入“科研强教,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学校以学生熟悉的、与社会生活贴近的题材入手,开展了以“衣、食、住、行和环境”为载体,融各科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全校热情空前高涨,主体性张扬、创新精神激发,本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初显端倪,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学期支部书法、美术、音乐、写作等兴趣小组,开设兴趣讲座,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点的综合课程框架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才华展示的大舞台。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7

abstrac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sanimportantpartofhighereducation,anditsbasictaskistotrainhigh-qualityandskilledtalents.trainingobjectivesshouldbeappliedasthemainline,anditshoulddesignstudents'knowledge,ability,qualitystructureandtrainingprogramstostrengthenpracticeteaching.withtheprincipleof"thepurposeofservice,theemploymentoriented"ideas,itshouldconstantlystrengthentheconnotationofspecialties,teachersteamconstructionandsysteminnovation.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项目教学;内涵建设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developmentdirection;projectteaching;connotatio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276-02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学科、新课题等不断涌现,在现实社会发展中,既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规划设计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一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维修、管理、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正是一种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高职院校的培养教育却与社会需求有脱节现象,造成一种学用分离状况。如何缩小高职教育和企业用人之间的差距,加强内涵建设,将是高职教育目前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1反思高职教育现状,转变认识观念

由于现实中存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且在教育体制上也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行为,同时高职院校几乎处于最后录取批次,再加上目前本科类高校极速扩招,导致高职院校生源整体素质差。因而也使人们自然形成一种偏见,普遍认为“只有高考成绩差的学生才去上高职院校”,久而久之职业教育生源报到率每况愈下,且生源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另外,高职教育现状总体上还是沿袭学科型模式,课程设置上主要分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拓展或选修课等;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仅处于观察或模仿阶段,与真实的动手操作有一定的差距,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岗位操作。

以上这些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都成为高职教育的诟病,使之成为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的思想障碍,极大地制约了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摇篮”的主渠道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高职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力度,实实在在提高适应我国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群体的社会地位,多宣传技能型人才的事迹及贡献,同时也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其次要认识到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对社会是同等重要的,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2探索高职教育改革新模式

首先应根据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整合高职教育资源,协调高职院校之间以及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打造高职教育的品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教育主管部门转变思想,把教师培训的重点由学历补偿转化为更新专业知识、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提高学术水平方面上来。建立适合职业教育院校的能力考评制度,以促进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重之中重,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重视理论知识与经验技术的结合,要做到加大实验、实习与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实践环节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重达到50%以上。

除了不断完善现有的校内外教学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之外,还需要创办校办产业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并承担主要的实践教学的任务,通过生产这条线把实践和技术研究与开发任务贯穿始终,作为教师和学生思维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场所。同时,校办产业的生产利润能为实践教学和科研提供重要的支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教育部竭力推荐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最受追捧的一种教育方式,它特别强调“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着力培养学生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方面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国内职业院校开始尝试探索“项目化教学”。它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主要的区别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操作为中心。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

采用项目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布置任务后,教师不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及完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仅仅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素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自由创作留有充分的余地。

3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内涵建设的主体。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立足点和根本要求。所谓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持。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内涵发展就是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并体现出教育的功能和人文的精神,通过挖掘现有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内部效率,最终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来推动其持续、健康、科学、和谐发展,这已成为现在和将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高职院校要实现质量立校,就必须凝炼特色。特色是质量的基本内涵,质量是特色的体现;有特色才有质量,有质量必然有特色。

开放办学、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有力体现。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不仅仅在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更在于实践技能应用程度的高低。学生要在学习期间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并形成熟练的实践技能,光靠课堂理论教学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就要让学生真实、直接接触相关的生产设备,到实际岗位上“真刀真枪”地训练或操作。高职院校必须以开放的胸襟,广泛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借助企业的设备和场地弥补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另一方面借助企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践课指导教师队伍中。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把企业的车间连同生产线一起迁入校内,实现生产和教学同步进行、企业和学校互惠双赢。坚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拓展开放式办学空间,实现校内互通、加强校企合作、扩大校际交流,走开走活一条开放式办学之路,有效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4结论

总之,高职教育的内涵是动态的、发展的,积极探讨适应社会需要的适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明秋,董连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1,7.

[2]彭齐林,彭桂香.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1(32).

[3]赵岩铁,赵磊.关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1(5).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8

1.1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我们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这是一个基本判断。[1]大而不强是我国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现实。有学者在2005年运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的数据,对全球39个国家进行了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排名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比利时、韩国和芬兰位列前10,中国则为第23位。[2]我们有近3000所大学,但跻身世界一流的大学屈指可数;我们拥有3000多万在校生的规模,但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毕业生的基本素养、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所有这些,都阻碍了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因此,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1.2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新的世纪,世界教育已经迈进了一个“战略谋划的世纪”。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各国强烈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提高人才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2009年,奥巴马一上台就表现出对高等教育的偏好与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雄心,并且以实际行动付诸实施。2009年2月11日,奥巴马的预算法案通过。该法案提供了近8000亿美元财政激励议案,其中近140亿美元用来增加大学发展所需要的补助经费。2009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theeuropeanassociationfor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tion)公布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指南》;2011年12月,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公布了最新一版的高等教育质量准则(UKQualityCodeforHighereducation);一些亚洲国家更是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幅投资,创建高水平的教育基地。面对新一轮全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浪潮,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抓实干,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1.3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已于2002年实现了大众高等教育的目标。但是,马丁•特罗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表现,三个阶段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以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请老师的政策与办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质的不同。他指出,如果只追求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将由于“无法解决增长所引起的问题”而陷入两难境地。1998年,全国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万多人,毛入学率为9.8%。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大幅度扩招,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320万,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美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用了30年,日本、韩国和巴西则分别用了23年、14年和26年。[3]由于我们的条件建设和制度建设都没有同步跟上,高等教育大发展在提供更多教育机会的同时,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够科学,要害是质量不高。”[1]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2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演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最初与外延式发展概念的统一,到后来二者的对立;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存在,到2006年开始转变为一种理念,如今又提升为一种战略。

2.120世纪90年代之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表现为一种模式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标志着“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提法正式为国家政策所认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九十年代,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此时的内涵式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以提升效益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指在原有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以挖掘高校内部潜力为主,来扩大高等教育容量”。[4]在这种内涵式发展的促进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98年,招收本专科学生突破100万。但是,这种以通过内部挖潜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内涵式发展不仅有它的局限,而且有它的极限。当潜力殆尽的时候,这种内涵式发展模式也就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以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到2006年才被再度提出。

2.22006~2011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呈现为一种理念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扩展,到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15%。1999年,招收普通本专科生约160万人,比1998年增幅高达47.4%。此后几年,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增长。2002年,普通本专科招收32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提前8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但是,由于这种扩张仍然是在传统内涵式发展思维模式之下进行的体制内扩张,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任务主要由公立教育系统即精英教育机构来承担,扩张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饱和甚至是超负荷,高等学校人满为患,办学质量受到质疑。以生师比为例,1998年,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与专任教师之比为8.4∶1,1999年增长为9.1∶1,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生师比分别为12.0∶1,13.5∶1,14.6∶1,15.3∶1,15.5∶1,15.6∶1,到2006年突破16∶1大关。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引发人们的反思,在意识到单纯外延式发展存在重大偏失的情况下,内涵式发展被重新提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推动各类高等院校协调发展。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为标志,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话语明确无误地由“扩招”、“提高大众化水平”转变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过此时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内涵式发展从一个与外延式发展基本同义的概念转变为与规模扩张相对立的、以提高质量为策略主旨的概念。此时,内涵式发展与其说是一种模式,毋庸说是一种发展理念。

2.32012年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战略发展阶段

2012年,党的十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未来十年是我国发展极为关键的阶段,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内,能不能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跨越。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以质量的提升为根本,以满足社会和大众需求为目标,必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一种真正符合中国发展战略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发展,也是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

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和谐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是一个有机整体,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结构是基础,规模是前提,效益是关键。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即指高等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与效益的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1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

内涵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基于质量保障之上的,任何时候数量发展与规模扩张都必须以质量保障为前提,没有质量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泡沫式”的发展,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服务社会的质量以及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才能为内涵发展打开更大空间。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高校工作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当中的中心地位,要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不仅彰显了高校的综合实力,也是国家综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高校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要从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管理机制,要创建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为导向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研水平。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资源丰厚、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拓展社会服务面向,全方位地开展服务。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高校要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3.2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

英国学者巴巴德波勒斯曾说,调整教育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要,主要的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对高等教育而言,无论是规模扩张还是质量提升都面临一个结构优化的问题,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从宏观层面而言,有区域结构问题、学科结构问题,有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和特色性大学的结构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有人才的层次结构如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等的结构问题,有人才的类型结构如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结构问题,有人才的学科结构如不同学科专业类型人才的结构问题等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各自的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理清特色发展思路,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我们既需要一批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些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突出标志,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需要一批特色突出的行业高校和地方高校。我们既要有满足综合性大学培养“宽专业、厚基础”人才的宽口径专业,也要有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培养的新需要,也只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获取持续发展的可能。

3.3规模的合理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前提

高等教育要发展,首先的表现就是教育规模的扩展,这也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初期发展阶段的共性特征。规模的发展是发展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指标,只有规模的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没有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但是,规模的发展绝对不是发展唯一的指标,更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和追求。我们说,内涵式发展是一种规模的适度发展,既要最大满足社会经济和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要看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把扩张作为绝对指标,盲目扩张,超出了条件和可能,质量将无从保障,规模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质量的下降也引起了人们的警惕。2012年,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叫停了持续13年的本专科生扩招,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走以提高质量为内核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3.4提升效益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作者简介]郭洪强(1969-),男,山东淄博人,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工及高职教育。(山东淄博255314)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22-02

就实践而言,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进行规模扩张、校际合并、校园建设等。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也是一种重要方式,但如果仅限于这种外在的发展,而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作为支撑,就有可能使发展流于形式。单纯的外延发展只是一种物理变化,更注重外观层面的变化;内涵发展才是质的发展与变化,会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高校扩招、生源减少的形势下,一场大面积的高校“洗牌”已经暗流涌动。对于高校而言,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无疑成为必然选择。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早在2007年就曾说过,未来大学末位淘汰的将是那些不能赋予学生恰当能力的学校。有深厚内涵的学校将可能生存下去,内涵不足的学校可能被重组或消失。就理论而言,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是一个多方位的、复杂的连动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提升、全方位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上下齐心、不断协调,提炼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实践、滚动发展,才能打造出高职院校自身的品牌特色。高职院校如何才能促进自身的内涵发展与完善,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

加强内涵发展是一个学校持续、稳定、长久发展的基础。一所学校的内涵,是由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想实现内涵发展,就不能仅仅把办学理念挂在口头上,而应该把它作为行动的目标、努力的方向,贯穿于师生的自觉行动中,达成共识,共同实践。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要求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一道,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深入挖掘办学理念的内涵,并且将办学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之中,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使之人人皆知、人人皆晓,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

二、发展规划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向和载体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促进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更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科学的发展规划必将会引领学校走上快速正确的发展之路,从而达到丰富学校内涵、拓展学校内涵的目标。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学校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目标,犹如茫茫大海中随波逐流的一叶扁舟,没有了航向,也就没有精神、没有生气。学校发展规划之所以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主要在于发展规划的制定是经过学校领导层、教师、学生共同商讨的,体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作出科学、准确的定位,制定出稳健可行而又适当超前的科学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因为发展规划一旦形成,就贯穿于学校内涵发展的始终。发展规划在突出学校重点工作的同时涵盖了学校的全面工作,它是教师和学生将学校内涵发展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形式,也是自觉形成学校精神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营造内涵发展的整体氛围,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向师生具体行动的转化,从而促进自身内涵发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三、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学校管理和工作氛围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中心任务

构建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管理和工作氛围,使广大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多地感受到动力而不是压力,是希望而不是失望,是温暖而不是冷眼,使每一名师生都被学校精神所感动、所激励,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中心任务。

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服务即管理的思想。现代教育更要求管理者遵循业务管理、激励管理、民主管理的原则,牢固树立服务即管理的思想。对于高职院校的行政人员来讲,要服务好全体教师,服务好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体行政管理人员要服务好全体教师,全体教师要服务好全体学生,全体学生要服务好所在的班级集体,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链,凝结成为一种宽松、友善、互助的人文氛围。

树立团队意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高职院校要发展,就必须调动和凝聚所有教师的力量,让大家抱成一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互相尊重,共同提高,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走共同发展的道路,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工作意识,构建宽松和谐、利于合作的人际关系。

四、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着力打造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门隐性课程,可以提高校园文明,熏陶、培育人的优秀品行,提高广大师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凝心聚力,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是学校内涵建设与发展的灵魂所在。表现为教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及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表现为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及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它是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践行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品质,并以日常工作和学习活动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学校精神一旦形成,整个学校就会呈现出上下一心、浑然一体、高效运转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依法治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规章制度旨在建立一个公正公平、严谨有序、和谐高效的管理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文化建设。要善于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领导要带头按制度办事,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一项制度的形成与实施,要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通过,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宣传的过程。当一项制度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通过后,就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制度的遵守率、执行率就会很高。

(三)以人为本,实现环境育人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环境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高品位、人文化,力求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今时代气息相结合,特色与个性相依存,德育与美育相交融,从而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笔者所在的淄博职业学院,就重点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建设:一方面,竭力建设干净、整洁、规范、优美的校园。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会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折射出学校严谨的管理、优秀的文化和深刻的内涵,这是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让每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个角落会育人,让关爱、鼓舞、融洽、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五、让教育科研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动力系统

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学校教书育人能力的高低,是一所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打造学习型校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在思想上,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学习,教师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丰富自我;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业务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吸引学生。

在行动上,师生共同打造书香校园。在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教师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引导学生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校园。

(二)夯实教研基础,坚持开展日常教研

学校领导要亲自参与主持教研活动。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是优秀的教师,既然是教师,只有参与并指导学科教研活动,才会与时俱进,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问题,明晰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学校领导要牢固树立教育之本在教师、教师发展靠教研的思想,在教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带头积极参与,亲自主持课题研究,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全校教师带好头、领好路,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学校领导要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一定要培养好、使用好现有骨干教师。要鼓励骨干教师带头上好公开课,带头开展业务讲座,将其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后,与全体教师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骨干价值。

学校领导要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工作,开阔视野,提升水平。一方面,邀请名师、专家到学校讲学;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兄弟院校、高职培训基地甚至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行系统学习,参与他们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名师接触,感受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寻找成长灵感。

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切实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要精心组织,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组织、有落实,针对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扫除障碍,营造良好的日常教研氛围。

(三)注重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形势下,学校要想实现内涵发展,就必须打造一支科研意识强、业务娴熟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而学校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素质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也是更新教师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捷径,更是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课题研究在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理论这些环节循序渐进地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脱颖而出。课题研究从申报到开题再到开展研究,经历了一个规范的研究过程,正因为规范,全体教师才会积极参与。教师大胆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索,收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进行教学反思和阶段性总结,使课题研究向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获得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同时还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教研氛围,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教育发展永无止境,学校的内涵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漫长过程,需要学校每一任领导和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在不断总结、规划、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积淀并固化形成。

[参考文献]

[1]张立今.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战略:资源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2]王向岭.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张立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27).

[4]常忠武,钮立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应重视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篇10

关键词:管理哲学;哲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76-02

管理哲学从初引入国内时的鲜有人知,到今天成为我国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不过只用了三十多年的光景。然而,目前学界对于管理哲学问题的研究虽然颇为关注,但是研究成果却过多集中于管理哲学的相关问题如管理伦理、管理价值、管理观念等方面,至于对于管理哲学本身的元问题――管理哲学是什么的研究则寥寥无几。作为一门诞生不到百年的新兴学科,管理哲学的研究仍处于初创阶段,概念、样态、定位、限域等基本理论范畴还处于讨论和形成之中,学科地位和学科价值也不时面临着挑战。因此,为了提升学科研究的科学性、巩固学科存在的合法性,除了聚焦管理哲学相关问题之外,我们还应尝试从管理哲学自身内涵的解读来奠定管理哲学的研究基础。

一、四种视角解读管理哲学

研究管理哲学,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管理哲学。然而,什么是管理哲学?这一问题在九十多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中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回答。时至今日,管理学家和哲学家们在界定管理哲学内涵时依然还是争论不休、各执己见。总的说来,学界关于“什么是管理哲学”主要有如下几类观点。

第一类是经典式的管理哲学内涵解读。经典式的解读因其经久不衰的影响而被“奉为经典”。管理哲学之父奥利弗・谢尔登认为管理哲学是指导整个管理实践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正如他在《管理哲学》序言中说道:“本书不是从事阐述某一种特殊的管理,而是试图阐明统治整个管理实践的目的、发展路线和原则。”因为谢尔登的这种解读使管理哲学“获得了备受尊重的、专业化的”学科声誉,并影响了一大批西方管理哲学家对于管理哲学的研究,因此本文将谢尔登有关管理哲学的解读归为经典式的解读。其实,在谢尔登之前,泰勒很早就已经提出,“科学管理包括某种主要的普遍原则,是一种能以各种方法运用的哲学观”,“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包含着某种哲学,而这门哲学是科学管理四大原理相结合的产物”[1]。显而易见,泰勒的“管理哲学”是其科学管理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管理活动中应普遍遵循的原则和原理。虽然泰勒并没有使管理哲学在他那个时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他的管理哲学观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管理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所以本文也将其关于管理哲学的认知归于经典式的解读。

第二类是学院式的管理哲学内涵解读。学院式的解读把管理哲学看作探讨管理中哲学问题的与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等并列的“学科”“理论”和“科学”。国内研究管理哲学的学者多数都秉持这种观点。其中“学科”说的代表如崔绪治认为“管理哲学是介于哲学与管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哲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2];韩修山在《管理哲学纲要》中也提出:“我们所讲的管理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是‘哲学+管理学’,也不是以管理案例来论证哲学原理。”[3]持“科学”说观点的则如肖明,他在1987年出版的《管理哲学纲要》中指出:“吸取和概括管理科学的成果,研究管理活动的性质,一般规律及其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关系的科学,就是管理哲学。”[4]赵笃成在总结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狭义的管理哲学应该是指“研究管理的一般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管理学和哲学相结合的产物……”[5]持“理论”说的如官鸣,在其《管理哲学》一书中他提出:“管理哲学是关于管理观的理论,这种管理观已不是各种具体的管理理论的原则或原理,而是对之进行哲学的概括和提升所形成的关于管理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6]从类似出发点解读管理哲学的还有李兰芬,她认为“管理哲学是根据哲学思维的根本特性反思人力管理实践思想而形成的哲学理论。”[7]

第三类是系统论的管理哲学内涵解读。系统论的解读方式是把管理哲学看作是系统哲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如赵秀臣和刘新立,他们认为“管理哲学,亦称管理系统学……管理哲学是管理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管理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系统,因此,我们又把管理哲学称为管理系统学。”[8]杨伍栓也认为“管理哲学就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理论。这些系统理论是从一般管理实践活动、管理科学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以及管理与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关系等。”[9]

第四类是实践观的管理哲学内涵解读。相比国内学者研究管理哲学的理论务虚性,国外学者更注重管理哲学的实用意义,多从实践的角度定义什么是管理哲学。如C・霍金森在《领导哲学》一书中指出,“管理是行动的哲学”。“技术和现代组织具有效率和效用的元价值,但是它们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却丧失了意义。哲学是一种补偿力量。哲学对事务进行分析和综合、描述和界定,它通过对实施的详细了解,提出问题,穷根究底地探寻事物的意义所在:恢复原本的含义;确立新的含义。管理哲学的功能就在于在主旨和管理实践的水平上从事这一工作。”[10]因此,在霍金森看来管理哲学应该是指导管理行为,特别是指导高层管理者决策行为的哲学,即企业最高主管为人处世的基本信仰、观念及价值偏好。

二、对管理哲学四种解读视角的反思

以上四种管理哲学的解读方式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对“管理哲学是什么”做了界定和论说,各自的合理性和价值性显而易见,但是却都还没有做到真正地揭示管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因而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具体说来,管理哲学经典式的解读方式的确抓住了管理哲学的基础性、普遍性和价值层面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观点将管理哲学等同于管理原则或原理的做法,模糊了管理哲学与管理学的界限,降低了管理哲学的学科地位。学院式的解读揭露了管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性质、界定了其研究对象和理论定位,但是终究还是没有明确回答“管理哲学是什么”这一历史难题,人们仅凭学院派的“学科”“科学”“理论”的描述还是难以准确把握管理哲学的概念和内涵。系统论的管理哲学内涵解读方式的确与时俱进,系统论是20世纪出现的最重要的科学理论之一,在研究管理哲学时强调系统的方法和价值的确大有裨益,但是如果把管理哲学完全等同于系统理论在管理当中的应用,那管理哲学只不过是另一个“系统管理学派”而已,不再具有单独的学科研究价值。此外,如果真的将管理哲学简单理解为系统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则意味着管理哲学的研究要排斥系统论以外的所有哲学观点和方法,显然这是不利于丰富、甚至会削弱一门独立学科研究的思想基础。以霍金森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本着实用主义精神,从概念本身而非具体研究对象入手去揭示管理哲学的内涵,的确使读者容易把握和理解,但是把管理哲学的行为主体仅仅局限为高级管理者或领导者,显然缩小了管理哲学概念的外延和研究范围。

三、对“管理哲学是什么”的回答

在对学界已经形成的管理哲学认知进行反思之后,我们不禁再次追问“管理哲学到底是什么?”诚然,国外学界思考了近百年、国内学术界也研究了超过三十载,都没有得出定论的“历史难题”,作为初入学门的后学晚辈想在短短几千字内就清楚明白地给出“什么是管理哲学”的终极结论显然是不可能的。何况,管理学家西蒙很早就指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完美的理性决策是不存在的,只能选择令人满意的决策;同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在进行概念界定时,能够清楚全面地描述其所指现象准确内涵的概念也是不存在的。因此,“满意原则”也是本文界定管理哲学内涵所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管理哲学”这一概念中,两个主要的术语“管理”和“哲学”都是语义学的复合词,因此,在对“管理哲学是什么”做出进一步讨论之前,必须仔细弄清管理与哲学的含义。二者之中,管理的内涵清晰明白,而哲学一词则更为古老,更令人思索,也更难理解,它更容易引起争论。在诸多对哲学内涵的解释当中,本文认为,二元论的哲学解释最利于我们理解管理哲学的内涵。这种理解把哲学领域一分为二:即逻辑与价值。前者研究事实、结构、一致性与连贯性、因果关系、解释系统等等;后者借助于价值考察来研究伦理道德及人的各类复杂动机,进而获得了由于对人类精神进行深入分析所揭示的前理性和超理性因素。这两个知识领域合二为一就囊括了全部的组织行为,管理自然也包括其中。基于对哲学的这种二元论的认知,作为部门哲学的管理哲学同样可以看作是一个逻辑与价值的二元集合体。

从逻辑上看,管理哲学是从管理学中“生长”出来的。它的这种“生长”基于这样一个逻辑:在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管理的认识逐步提高,从而导致了管理学的产生;在管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管理的研究不断逐步深化,甚至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而导致管理哲学的形成。所以,虽然管理哲学“脱胎”于管理学,但是它必定要超脱于管理学而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使人们对管理的认识形成更高的理论概括,进而为管理实践提供更高的理论指导。

从价值上看,管理哲学通过对人类管理活动本质与规律的反思而实现对管理本身的“纠偏”。我们知道,哲学绝不是超然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幻想,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组成部分,管理哲学必然要凸显时代主题,关注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但是,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管理哲学固有的超验性特征决定了其不可能具有管理学那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它应该是也只能是寄思于纯思之中的,站在哲学的高度,以哲学的视角,用哲学的思辨方式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管理活动本质与规律等基础问题的反思活动,即管理哲学是对一定管理理念、管理认识、管理规律所进行反思的活动。

参考文献:

[1]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7-18.

[2]崔绪治,徐德厚.现代管理哲学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1.

[3]韩修山.管理哲学纲要[m].北京:农村作物出版社,1987:1-2.

[4]肖明.管理哲学纲要[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1.

[5]赵笃成.管理哲学新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7.

[6]官鸣.管理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3:2.

[7]李兰芬.论管理哲学的学术视野及其功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4).

[8]赵秀臣,刘新立.管理哲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