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美术工艺毕业设计十篇美术工艺毕业设计十篇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4:42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1

【关键词】学科交互毕业设计共存

在艺术院校的毕业创作中,传统的方式多以个体展示为主,毕业创作是独立完成的,这是由其艺术性所决定的。毕业设计的团队合作仅限于同专业合作,在毕业管理中已是成熟的管理模式。毕业创作是艺术院校学生本科毕业时,学校对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的主要考查形式。艺术院校的毕业创作是四、五年制本科艺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是提高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性步骤,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创作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校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也是为走向社会能否面对实际工作的一次演练证明。同时,也是对艺术院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教学成果最有效的见证。每年艺术院校的毕业展,就是本校的盛会,是思想火花闪耀的一月。到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毕业展的时间,许多艺术的朝圣者会飞往北京,四川美术院校毕业展――开放的六月,不仅燃起学生的激情,也是教师之间、学科之间、院系之间学识的大比拼。

毕业创作、设计、论文答辩是学生四五年来对所学知识理论的检验与总结,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学科研究、创作和设计表达的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毕业创作和设计主要涉及科研、创作和设计的创新性发现、改造等方面,强调创作的独创性和设计实用性,要求具备清晰的创造性思路,具体的创作和设计方案和步骤。优秀的毕业创作/设计可以使创作者的创造思路和创新理念得到很好的展现,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优秀作品被收藏家和机构收购,优秀设计方案能够推广应用。

每年的毕业展,对于艺术院校就是视觉盛宴。四川美术学院每年“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黄桷坪的“创谷”活动,在推广教学成果、展示学院形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一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更加成熟、更具影响力,社会也寄予了厚望。同时,也以学生的展示作品为依据,核查各教学单位毕业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就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以及艺术专业不断融合的趋势,艺术教育界都在不断寻求毕业创作如何在专业限定性与学科拓展性之间的平衡。通过毕业创作展览所展现出的作品成果,看出各院系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精力投入等方面的力度,有利于检验和总结办学水平,有利于院系之间互相学习。

各大艺术院校的毕业展都在学生毕业之际,传统的毕业展示方式多以专业为主体,学生独立完成本专业内的创作/设计,设计类就是本班同学的合作为基点进行。优势在于能集中展现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科优势,学生能以本学科前沿的学术水平进行毕业设计呈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越发被看重。因此,毕业展的时间可否提前半年进行团队选择和组合,毕业创作/设计的呈现方式进行新的尝试――学科之间的交互性合作,寻求适应时展的学生培养模式的同时,是否能拓展毕业展现的管理方式呢?

一、提前准备,找寻先机

我国艺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学科专业门类也趋于齐全。艺术院校的学科发展随着社会的需要越来越细化。

4年中的最后半年,学生面临工作岗位的选择和设计实习的严格要求,研究生考试、毕业创作和设计、毕业论文与答辩,时间十分紧张。纯艺术专业(绘画和雕塑等)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最后半年中,是要一份好工作,还是把精力投入考研中,都是费脑力的事。

在全球化的事实面前,不管是纯艺术(绘画和雕塑等)还是设计,细化的分工和专业的团队,跨界合作,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就如纯艺术艺术家,为塑造自己的品牌,画廊、拍卖行、艺术机构、传媒的介入都不可或缺,甚至有些艺术家聘请策划公司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营销。个人创作、扎堆取暖,以及自己打理自己的工作模式时代,渐渐远去。艺术越来越综合,艺术工作也慢慢地被撤解。艺术圈需要与更多的专业达人合作,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摄取人们的关注,设计行业更是摆脱不了合作发展的共识。

由此,多学科、跨专业交互式的毕业设计展示模式的提出,是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基础的。

二、专业互动,优势互补

中国的艺术院校,大多是多学科、多专业并存,纯艺术与设计学科各占一定比重。这样的格局为专业互动、优势互补的毕业设计呈现奠定了一定基础。毕业设计让全院的学生打散重组,学生自愿申报选题,选题可以是跨学科,也可以是多学科的合成,重在学科之间的交互性合作。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通过选题可以让纯艺术展示更具规模,设计作品更能符合市场或当下院校师生的审美。

中国高校的教学模式,重本专业、本系科的发展,而全院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较差,特别是学科之间的相互了解更为缺乏。常说流水不腐,院校的发展也是同理,交融、沟通、联系能让院与院之间、系与系之间互动起来。

例如,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油画展。其中就涵盖了美术学、油画、视觉传达、室内设计等专业学科,这些学科的学生就可以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学科优势合作,美术学系学生统筹策展,油画系学生参展,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做形象宣传,室内设计专业负责展示设计……整个模式就是实际的展览演练。最终的评分按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标准认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选题情况负责该专业的毕业作品创想辅导,这种新的毕业设计模式,会给学生和指导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本科毕业后面临的就是社会,在跨出学校之前,学校就以相对实际的毕业设计对此进行检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共事态度。同时有利于学科相互了解、共求发展。

四川美术学院曾申请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其实就是跨学科、团队合作为主的实验性活动。项目立足于相关专业及学科,包括人文社科课题研究、大学生创意创业项目、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发明及革新等内容。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支持学生的“奇思妙想”或“异想天开”。项目以兴趣为出发点,以各学科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内容作为选题主要方向,选题涉及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及应用创新等方面。项目实践的过程促进学生主动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归纳抽象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成果转换的能力;这样的机会给富于创造能力的学生一个平台,引导学生领悟、思考。从中可看出对学生共存意识培养在教学方面的重要性,而毕业展就是对培养方式的检验。

二、分工合作,学识共存

学校是培养学生成为会做人、会做事、会共存、有知识,对社会有责任感,有事业心,德才兼备的人。学科之间交互性合作的毕业展现模式,就是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的学科优势,进行“共存”意识的有效演练。

4到5年的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个性得到巨大释放;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不断肯定,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加强。“自我”成为艺术院校学生的强有力标识。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于个性化,会造成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不敢面对人际关系和错综复杂的工作交接。设计是为“人”,那么在即将走入社会之前,学生进行相互磨砺训练是重要的一环。

和谐是事物之间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是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共存状态。这一状态是同一系统或共同体的不同事物或个体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扶助、相互支持、互为依托、共生共荣。和谐就要增强共存意识。一个漂亮的闹钟,有精致的指针、有趣的时刻,如果没有发条,功能就会没有了。同样,如果一个人凡事只专注于自己的利益,不从共存出发,那他自己的利益也会难于实现。人是群居性极强的动物,优势就在于共存。在学校,每个师生都是学校的一分子,学校是大家共同的家园,一草一木都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反之,师生的一言一行,也都关系着学校的形象和发展。而毕业设计就是师生思想的大撞击和大展示,师生相互体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彰显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才会出现优秀的毕业作品和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同时,在毕业设计中,让学生学会容忍、协调、妥协。“自我”的艺术院校学生,如果不做好“容忍、协调、妥协”的心理准备,那么就会面临强烈失落感的心理压力。

多学科的交互式合作,每个学科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就要树立起大局意识。所谓大局,对于一个集体而言,就是集体的整体利益。就是一事当前,先从整体利益着想,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并根据相应的要求,在毕业设计中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需要张扬的,什么是要摒弃的,由此而得到创新性的设计思路,然后到创新性的优秀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

多学科的交互式合作,每个专业都得配合,需要把学科专业中的新思想呈现出来,以大局为重,进行协调。大局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宝贵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一个人有大局意识,愿意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集体利益,这就是他对集体的体谅、理解和贡献。大家都讲大局,才会有和谐共存的基础,才能最大可能地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消除分歧和隔阂,使许多事情由复杂变得简单,由混沌变得透明。

邓小平指出:“考虑任何问题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在多学科的交互式合作的毕业设计过程中,人人都应增强共存意识和大局意识。

三、合理假想,挑战创作

多学科交互式合作的毕业,需要学生合理的假想,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同专业学科同学的加入合作。例如,服装设计系的学生需要有走秀的毕业作品展现,可能就是装潢专业的学生负责做广告;摄影专业的学生负责现场拍摄;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展场布置;动漫专业的学生负责展场中的特效处理。由此而形成毕业设计中的学科整合,让朦胧的概念化设计逐渐形成实战演习,以整体的较为完善的现实模式呈现专业细节,给导师和学生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会创造出富有独特魅力的毕业作品。

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还与当代艺术潮流和文化发展的态势相吻合。在我国艺术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大好机遇面前,笔者提出的本科毕业创作的构想,也是对艺术教育设计改革的一点期许。

(注: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艺术院校教学管理的特殊性规范性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01012)

参考资料:

[1]我校2008届毕业创作/设计教学检查全面检阅本科教学质量水平[oL].四川美术学院新闻网,2008-7-4.

[2]我校被列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oL].四川美术学院新闻网,2008-10-6.

[3]李一青.大学生共存意识及教育探析[J].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2007(6).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玻璃艺术毕业设计;实践型人才;东北特色玻璃出口产业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最后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大学多年所学的汇总和提升,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我们的毕业设计引入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学生在校巩固玻璃艺术设计知识,并按照企业要求绘制图纸,由合作企业和教师一起对图纸审评,送到工厂加工成样品,再带入广交会等国际展会检验设计成果。本文结合笔者辅导学生进行玻璃艺术毕业设计的创作,以及毕业设计和企业合作的经验来探讨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

一、基于东北地域特点和产业特点的玻璃艺术设计理论复习指导

外贸玻璃制品产业是东北的特色产业,我校坐落于大连市,所以借着地域优势,本校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积极探索与东北地区玻璃企业合作的方法和模式,不仅可以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贴近本地区的玻璃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新一代外贸玻璃艺术品设计师为目标,进行毕业设计指导。

1、艺术玻璃的应用领域与玻璃艺术史的复习

玻璃艺术史包括四个方面:西方古代玻璃艺术发展;西方近代玻璃的发展及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现代玻璃艺术和国际主流玻璃艺术展览;斯堪的纳维亚玻璃艺术、欧美主流玻璃艺术品、生活器皿品牌。本部分的学了要介绍玻璃艺术的发展史外,更着重介绍现代欧美主流艺术玻璃艺术品展览、各个玻璃品牌特色及它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玻璃艺术的历史,也掌握现代国际上主流的玻璃工艺品及生活器皿样式是如何发展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最后再结合合作企业的设计需要,了解合作企业的主要欧美客户产品如何定位的,流行趋势是怎样的,各家采购特点如何,做到更好与企业对接。另一部分是艺术玻璃的应用领域,通过本部分复习指导,进一步打开学生对于艺术玻璃的认识和眼界,这里主要包含几大部分:家居用品、建筑及室内装饰、空间形态作品、首饰及小工艺品设计。同样也要结合合作企业需要,着重展开家居用品玻璃艺术的探讨,目前东北玻璃产业自主设计研发的家居用品玻璃包含整套花器、烛台、工艺摆件等,这些产品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并不常用,但是在国外却是随着流行走的时尚消费品,多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紧密认识玻璃艺术目前在国外发展状况,以便后续做出更好的设计产品。

2、玻璃艺术工作室活动对玻璃艺术的影响复习

玻璃艺术的创作形式有很多,其中玻璃艺术工作室是艺术玻璃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国内外大师们用这种形式创作出各种精美绝伦的作品。这其中主要复习玻璃工作室运动,国外主要玻璃工作室、国内主要玻璃工作室。另外向学生们阐述玻璃艺术工作室采用的铸造法也会作介绍,扩展学生思维。

3、玻璃艺术作品的加工工艺复习

想要设计出优秀的玻璃艺术作品,作为设计师必须了解玻璃的加工成型工艺,只有在了解工艺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玻璃特性的作品。所以本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的是工厂批量生产化的玻璃成型工艺技术及后期冷加工工艺。结合本地区外贸出口玻璃玻璃工艺品的特色产业,着重介绍东北工厂的吹制玻璃艺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制作玻璃工艺品的原材料。复习玻璃材料的成分,属性等。2)玻璃工艺品的生产设备及过程。以我们合作的工厂为例,玻璃工艺品的生产设备及过程为:首先使用约1.5m中空铁管作为吹制管,工人拿吹制管一端蘸取玻璃液,此步称为挑料,另一端作为吹嘴;玻璃原料在窑炉中由固态变成液态,窑炉有土炉电炉之分。挑料后在滚料板上滚匀,用吹制管吹气变成小泡,形成玻璃料泡;此后可以再在玻璃表面做其他装饰,如按坑、缠带、钩丝、下丁字模等,完成这一步后就是下模具了,在模具中吹成玻璃工艺品的主要形态。玻璃成型后,仍还可进行水炸纹、喷珠光、七彩水表明纹理操作等。最后送入冷却炉里退火,目的是慢慢降至室温,如果不均匀降温玻璃会炸裂开来。之后冷加工主要包括研磨抛光、切割、喷砂、钻孔等。还可以化学处理包括化学蚀刻、化学抛光等。

二、校企合作下的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实际操作内容

结合本地产业优势,本校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尽量不断贴近本地的玻璃产业发展。具体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实际操作内容包括分析工厂的分类与设计限制;按企业发展需求研发样品;参与展会检验设计成果。

1、分析不同工厂特点与这些特点带来的设计上的限制

作为与工厂合作的玻璃工艺品设计师,而不是手工操作玻璃艺术品的艺术家,了解工厂生产玻璃品的特性和加工生产工艺是十分必须的。在东北,每个工厂都是有自己的特点的,他们使用材料的特性、所擅长的领域等都不同,很有必要了解这些特点,并观察每个工厂近两年来的作品,充分认识不同工厂的不同能力。学生也能从这些特点上了解到玻璃工艺品的生产限制,在实际操作中,要尽量避免自己的创意被工厂的生产特性限制住,相反,要利用这些特性做出巧妙的设计,避免高成本和被限制固化的设计。

2、与合作企业一起进行样品的研发

与企业一起研发样品时,要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向导,设计符合现有或者未来一两年市场需要的作品,并且设计要现实,可以应用于真正实际生产中。具体过程大致为:指引学生在参考大量资料基础上,设计认识欧美家居潮流发展趋势,及色彩流行趋势和外观造型和工艺效果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广猎各类设计养分,大胆进行创新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绘制草图;多组草图进行反复推敲,选取最优秀的几组设计进行深化;对深化的设计进行第二轮探讨推敲,选取出最终方案,电脑绘制效果图;然后交予企业打出样品。

3、参与展会检验设计成果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3

Yt云图首个基于大数据的“2016年度中国女性艺术家影响力排行榜”。该排行榜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统计逻辑,从“创作指数”、“市场指数”、“国际影响力指数”、“媒体形象指数”、“搜索指数”、“公益指数”、“社交指数”和“潜力指数”等8个维度进行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而来。

影响力指数:

创作指数20%+国际影响力指数15%+市场指数10%+媒体形象指数15%+搜索指数10%+公益指数10%+社交指数10%+潜力指数10%

从艺术类型看,12位绘画艺术家进入榜单,占比高达40%。另有装置艺术6席,新媒体艺术3席,设计(服装&珠宝)3席,雕塑2席,行为艺术2席,摄影2席;但“设计”“雕塑”与“摄影”包揽了该榜单的top3。3位设计师有2位(马可与万宝宝)进入top5,而在八个维度的单项数据分析中,设计师马可共有3次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创作指数”“国际影响力指数”和“媒体形象指数”)。

80后成为主角,90后无一人

2016年度中国女性艺术家影响力排行榜(top10),有6席为绘画艺术家,占比达60%,设计占2席,摄影占一席,雕塑一席。

从年龄层看,跨越了1951-1989年38年时间,80后占比高达36.7%,超过70后,成为女性艺术创作者的主力军。80后占据11席,70后9席,60后8席,50后2席,而90后尚无人进入榜单。

在“2016年度中国女性艺术家影响力排行榜”中GRaCe推荐的艺术家:

马可,排行首位。女,1971年出生于吉林长春,苏州丝绸工学院(后并入苏州大学)工艺美术系毕业,服装设计师。1994年,作品《秦俑》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至今仍是金奖选手最年轻的纪录保持者。1995年获得中国首届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2006年,马可在珠海创建无用设计工作室,从2013年初起,为第一夫人提供专人定制的外访服饰。

陈漫,排行第3。中国时尚摄影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际时尚摄影师及视觉艺术家,被誉为“排名前五的最贵的摄影师之一”,同时,她是国内众多一线明星的御用摄影师。以独树一帜、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感的作品,成为众多明星偏爱的摄影师。

林曦,排行第7。水墨画家,1983年生于重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职业画家,出版有个人书画集、画集、小说、个人音乐专辑。林曦热爱中式文人生活趣味,在梁冬主持的《国学堂》栏目中,讲述书法之美。曾发表一席“无用之美”、“儿童的美育”、“独善其身”等主题演讲,出版个人音乐专辑《金刚经》、《水泉院》、《入梦》等。2014年,创办独立设计品牌“山林曦照”,并有教授书画的“暄桐教室”、美育生活平台“林曦的小世界”工作室。

崔岫闻,排行第8。生于中国哈尔滨。199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6年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毕业。是中国当代艺术杰出的女性代表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个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作品的华人艺术家,其Video代表作《洗手g》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崔岫闻同时也是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时尚女性,作为Dior产品观念领袖,在其代言的Dior凝世金颜系列产品中,充分彰显了时尚的艺术精神。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4

一、工科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1.专业设置现状。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独立性、综合性强的学科,专业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这样的特征,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方向各具特色。一部分院校从专业的交叉性与边缘性着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如陕西科技大学的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是从风景园林专业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交叉而来。专业成立初期经历了不少困难,师资匮乏、办学软硬件简陋,发展过程中经历着课程体系的调整,从以室内设计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至今以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为主体的人居环境设计。正因为这种专业发展的前瞻性,随着师资力量的逐步壮大,如今该专业获批“部级特色专业”(a)类,堪称奇迹。还有一部分院校抓住特色与热门专业的优势再融合相关学科专业,形成市场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专业门类,如有些工科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一批懂美术、会设计、识材料、能报价的一专多能型全新设计人才,因为学生在校期间就到装修施工工地学习了建筑学、材料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该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教师在课程中模拟装饰公司实训,承接各类装饰工程项目设计并具体实施,学生在校期间也自主承接和进行项目设计,显示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极强社会服务能力。

2.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让学生在经过培养后应达到应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素质标准,即按照市场的需求导向,培养具有较高层次艺术素养,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创造性的毕业生。工科类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在考虑自身学科属性、结构、办学特色后决定的,多数是以工学为主、文理为辅,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应用实践型高级专门人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实践应用特色,尤其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工科院校专业学科体系的一个新支撑点,在充分考虑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和艺术设计专业体系的基础上,以“艺术专业为主体,融合工科之优势”为定位思想确立了类似“懂科学,有创新,懂艺术,有技术”的培养目标,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创新精神、人文技术素养的高素质艺术设计领域人才,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

二、工科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艺术设计类专业重视不够。在工科类院校中,艺术设计教育是新生发展力量,与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发展学科的地位无法匹敌,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不了解这一领域。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会导致专业发展的速度缓慢,逐渐落后与院校中其他专业,在学科建设中,有逐渐作为次要专业被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优秀人才引进乏力、教育科研发展不足、专业发展后劲缺乏。其实,在工科院校开展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对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可以活跃院校学术气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最终能够达到工科院校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初衷,即培养社会急需的艺术设计专业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工科院校的专业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5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8月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苏州工艺美术学校”、“苏州轻工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验收。学院拥有80多年的工艺美术教育传统,前身为1958年8月创办的“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历史渊源则可上溯至油画家、美术教育家颜文梁先生创办的“苏州美术学校”(1922年)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

学院地处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区,校园占地面积近600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职工430人,在校生5000多人。其中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4人,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94人。设有装饰艺术系、环境艺术系、视觉传达系、服装工程系、数字艺术系、工业设计系,拥有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20个专业54个小专门化方向,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并重的专业格局。学院为江苏省艺术设计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另设有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教育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江苏省艺术设计与技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苏省工艺美术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苏州市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研究所)、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市重点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

学院凭借悠远的工艺美术教育传统,醇厚的吴中地理文化底蕴,以理事会为平台,积极探索“四方互动、四位一体、四联四定”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围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独立批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开展“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积极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目前,学院实训中心建筑面积43120平方米,建有工作室近80个,其中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另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21个。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年招生规模1800人,各地考生踊跃报名,录取分数线屡创新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8%,大批毕业生自主创业成果突出,招生就业形势两旺。

学院立足传统与现代两个基点,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培养和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探索形成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绣模式、桃花坞模式、雷山模式、研创营模式,并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注重与国内外艺术设计院校、文化学术机构的交流和合作。设有成立于1998年的由江苏省教育厅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的“中法江苏时装培训中心”,2008年2月更名为“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将中法双方的合作范畴从服装设计推向整个艺术设计领域。2009年10月,学院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同成立了“中英苏州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中心”。学院通过开展广泛的教师互访、学生互派、课程联合开发等交流活动,形成了以法国、英国为主体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框架,目前与法、英、日、加等国家的数十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为行业企业培训工艺美术专技人员,推进原创设计成果转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省内外工艺美术界以及同类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良好声誉。近几年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建设校”、“文化部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

二、专业介绍

本专业在综合国内外高等学校服装表演专业办学模式、特点及社会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专业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采取服装表演、陈列设计与橱窗展示设计互融的办学方针。学生在掌握表演技能同时,将学习服装橱窗展示和陈列设计等知识,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艺术修养、气质形象,能掌握现代专业知识,具有服装展示与策划、形象造型设计、橱窗展示、店铺陈列、市场与营销能力等,能够把握时尚潮流,适应都市时尚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传媒公司、模特经纪公司、航空公司、品牌服装公司、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专业服装模特、产品形象代言、形象造型师助理、营销、公关、陈列设计助理、服装表演教育、时尚策划人等工作。

主要课程:形体舞蹈、服装表演、音乐赏析、广告造型训练、现代礼仪、实用口才、整体形象设计、时装表演编导、色彩造型、陈列设计、品牌鉴赏、品牌策划、服装表演赏析、服装史、设计与时装艺术等。

三、招生名额

29人(面向全国:山东、河南、河北、辽宁、江苏等省)

四、招生对象及条件

凡符合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

凡报考本专业的考生,要求女166cm以上、45-65kg以内,男180cm以上、65-85kg以内,五官端正,形体比例匀称。

五、培养层次

3年制专科

六、学费标准

按江苏省物价局规定的标准收取,学费7800元/年,住宿费1500元/年。

七、专业考试

总原则:学院认可各省组织的服装表演类专业统考成绩及招生方案,参照当地省招办公布的招生方案执行;对于没有服装表演省统考的考生,必须参加我院依托苏州大学或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专业测试,具体要求如下:

1、学院认可考生取得的其他本科院校专业测试合格证(限山东省考生);

2、对于没有服装表演省统考的考生,报考我院的考生需参加苏州大学或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测试,凡报考以上两所大学的考生也相当于兼报了我院,我院不另外收取报名费。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专业测试结束后,学院将按两所大学的专业测试成绩及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比例发放我院专业测试合格通知单。

八、录取原则

1、凡获得我院专业测试合格通知单的考生,且文化成绩达到本省专科最低控制线,均可填报学院志愿。对各省招办投档的考生,学院将按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相加成综合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2、学院对江苏考生必测科目无附加等级要求,参照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办法执行。

3、学院认可山东省考生取得的其他本科院校专业测试合格证,参照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录取原则执行。

4、学院认可各省组织的服装表演类专业统考成绩及招生方案,参照当地省招办公布的录取原则执行。

九、相关政策

1、新生入学复查

新生入学后,学院根据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发现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入学资格。

2、毕业生的待遇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系省属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的毕业生获得国家大学专科毕业生的一切待遇。

3、解困助学

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另外,学院对特困生设立了院内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顺利完成学业。

4、奖学金

学院奖学金:学院设立奖学金和各类专项奖学金。

国家省政府奖助学金:国家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每年对品学兼优及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奖励补助,具体标准为:“国家奖学金”8000元;“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分别为4000元、3000元、2000元。

专业奖学金:“紫藤花开”系列奖学金、“圆梦”奖助学金、蒋凤白创新基金等。

5、就业

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毕业生由学院推荐,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学院毕业生素以基本功扎实,素质好,能力强,敬业爱岗,深受业界的青睐。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左右。

6、继续学习途径

(1)“专升本”:依据国家规定,应届专科毕业生可以通过全国成人高考考入本科院校,取得大学本科文凭。

(2)“专转本”:依据江苏省教育厅规定,三年制高职学生在第三学年可以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专转本”入学考试,转入对口专业的本科院校学习,取得大学本科文凭。

(3)自学考试“专接本”:依据江苏省教育厅规定,三年制高职学生可在第二学年报名参加“专接本”学习。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及苏州大学合作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平面设计方向)、工业设计专业、美术专业(中国画方向)、动画设计专业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专科毕业一年后完成本科教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符合规定者可申请学士学位。

(4)“研究生教育”:凡具备一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的我院毕业生,且英语达标者,可破格申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课程。

十、联系方式

学院招生办公室:0512—66875617

专业咨询电话:0512—66519062、66507639

(周一——周五,8:30——16:30)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6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的就业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与深刻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大环境,当前地方高校应当立足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有效整合各项资源,切实践行产学研一体化,科学调整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一、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过大

当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大学把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学校创收的专业,没有从自己所在地域的特点、文化特色,学校专业优势等方面来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造成了专业设置上的重复和浪费。近几年来,由于唯生源是图,国内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万人规模的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这种规模扩张,特别是新办专业的地方院校,由于各种条件限制,难以遵循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这种情况导致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体系结构趋于学科化、同质化:办学层次浅,更趋向学科性。专业教育只限于基本专业理论和基本专业技能的传授,实践教学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进行。

(二)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不适应时代当下的要求

很多地方高校在教育管理上欠缺程序性、规范性。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上课随意性很大,因人设课、盲目增减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因为短时间内快速膨胀,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科研学术水准参差不齐,更无法说到良好的梯队建设了。

此外,虽然我国工艺美术高等教育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具有现代意义的以工业产品为主体的设计教育却只有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艺术设计教育多从美术教育派生而来并且多从工艺美术专业更名而来,是一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模式,一直不大重视与技术、经济的联系,也不考虑经济对设计的影响,沿袭这种设计模式使得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束缚。

(三)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

数据显示,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随着2009年全国611万人从高校毕业,待就业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这个数字约等同于中国高校扩招之初——1999年全社会所有拥有大学毕业文凭者的总和。那时,全国各类高校待就业毕业生还不到30万。而目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已达到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

造成这一现状,最直观的原因便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根据2009年11月9日教育部网站的消息,全国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1022所增加到2008年的2263所,增长比例超过120%。其中,地方高校由1998年的759所增加到2008年的215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目则锐减——这是高校大量合并所致。地方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由1998年的225.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850.5万人,增幅达8倍之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的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让社会需求无法消化,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成为事实。而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尤甚——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显示,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尽管有些学校的部分艺术专业就业率较高,但还有一些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率低于60%。

(四)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师资建设严重滞后

相当多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比例失衡,其中严格意义上的设计人才比例很小;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也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艺术设计教师队伍在教学中明显与社会、市场、时代的要求相脱离;社会急需的一些新专业(如数字媒体技术等)教师情况堪忧:本专业毕业的教师多数学历职称较低,教学经验不足,非本专业毕业的教师多数为其他艺术专业毕业,而后经短期进修后上岗的,很难说完全胜任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转贴于 (五)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偏低

囿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一直以来以文科生为主要生源。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受社会需求的影响,功利心过重,片面地要求子女报考艺术设计类专业,造成一窝蜂式的艺考热。很多考生都是考前经过短期填鸭式的专业突击而后报考的。可以想象,这样的生源进入学校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些对设计既无兴趣又无天分的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艺术思维或创造力。此外,近年来大量理工科院校兴办艺术设计专业以及社会对工科人才的需求,使得很多理科学生也能够报考艺术设计专业。很多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并无兴趣,但从就业及收入等方面因素考量,最终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相对缺失使得艺术设计专业的理工类学生整体艺术修养与专业技能层次相对偏低。

二、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研究

针对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旧有的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育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出我国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体系,使艺术设计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一)合理控制招生规模,避免重复专业的设立

地方高校应避免以往大而全式的跟风浪潮,合理考量自身的专业设置,建立一批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把在校生数量控制在自身师资条件和教学设施条件等综合因素的评估范畴之内,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与毕业生质量。

(二)改革教学模式,优化培养目标,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该找准自身定位,创建符合地方高校发展长远规划的,重视地域特色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全新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同时,应该利用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与本地区的经济需要相结合,深化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为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创作良好的运作模式。

(三)以人为本,重视艺术设计教学的主体,确立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包括依靠和壮大提高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师资水平和抓紧教学梯队的组织建设;尊重科学的教育规律,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等等。

总之,尽管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立足自身实际,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学科建设,用以人为本科的理念应对具体教学,就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壮大和发展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细莲.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及应对措施[J].社科纵横,2009,(5).

[2]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2000,(10).

[3]王果胜.大众化教育与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3,(1).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7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类专业创建于1984年,是湖北省高校中最早开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之一。学校的综合学科背景,为本专业在艺术设计理念与现代科技思维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学科交叉与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2003年我校艺术类专业被确立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并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

我校艺术专业学生素质高、基础厚、知识宽、创新能力强,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各种设计大赛和实际设计项目投标中取得良好成绩,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历届毕业生活跃于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服装和艺术设计领域的新生代。

二、学院和专业介绍

1、服装学院

服装学院网址:http://tg.wtu.edu.cn/index.jsp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成立于1987年,服装学科是我校的特色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服装艺术设计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服装结构设计是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已成为全国十大服装名校之一,已连续十四年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新人奖”大赛全国服装院校排行榜综合积榜名列第一。2013年首届北京大学生时装周中获“艺术风格奖”,2014年北京大学生时装周中获“优秀时装奖”。

学院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杰出的服装设计师,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院士1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阳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在校本科生2300人,研究生150人。现有服装与服饰设计和表演2个本科专业,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涵盖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制版、针织服装设计、和服饰形象等5个专业方向。学院拥有设计学(服装艺术设计)、美学等2个硕士点。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建有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省服饰研究中心、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装数字化研究中心等,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实验中心。

学院重视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服装设计师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常年开展大师走进校园活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高级服装设计师李欣教授、中国品牌战略专家李凯洛先生、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陈闻、李小燕等相继赴我校与师生交流,并在校园中举行作品,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大师,了解前沿资讯。

同英国、韩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香港众多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法国oliver时装设计学院、巴黎现代艺术大学,与英国Heriot-wattUniversity、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爱和华州立大学、俄罗斯伊万诺沃纺织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引进国际服装专家,进一步提升我院的教学水平和国际知名度。

学院走特色办学之路,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学院青年教师黄李勇老师荣膺第19届中国十佳设计师;92级毕业生黄皆明2010年被评选为“中国十佳设计师”;93级学生王鸿鹰2000年、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佳设计师”,2003年10月代表中国青年设计师赴法国“中国文化年”举办个人时装专场会,2010作为中国新锐设计师再度被邀请参加法国巴黎时装周,为母校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学生以赛促学蔚然成风,在国内外多项专业大赛中摘金夺银。2010年表演赛事走出了1位国际季军,1位世界人气奖,3位全国冠军。2011年省级以上专业赛事获奖150多项,其中获2011北京时尚论坛“大学生辩论会”金奖等金奖5项,银奖7项,铜奖9项。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各类服装设计、服装表演赛事奖项130多项,金奖近十项。

学生科研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科研成果获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终审决赛三等奖和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二等奖,实现了学校“挑战杯”竞赛历史性突破。2013年,又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决赛“累进创新奖银奖”。

在“大服装”理念的指引下,服装学院正在向着建成全国、国际知名的服装院校的目标前进。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服装与服饰设计作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学院大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的手段,打造中国设计师的摇篮。近5年来,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新人奖”服装设计大赛等全国性课外科技活动竞赛奖200余项。

学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教育理念,通过卓越设计师班,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吸收国际先进教学的手段,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国际联合教学、教授授课制、设计师工作坊、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教学等方式,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为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该专业设有: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制版、服装设计与形象、针织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服装表演、服装陈列、服装管理等服装专业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武汉纺织大学于2011年与日本文化学园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2014年,中日双方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历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见教育部教外办学[2014]67号),获批专业为服装与服饰设计,并于2015年正式启动招生,每年计划招生100名。该项目由中日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采取日本教学体系,由中日双方共同实施课程教学,教学管理与考核,并引进日方相关专业1/3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及师资。学生在武汉纺织大学完成本项目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获得武汉纺织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如果愿意赴日本学习的,且日语(达到n2水平)及相关专业课程达到日方要求的,可在第三年(即次年四月春期)赴日本进行学习,成绩合格者获得文化学园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同时获得武汉纺织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成衣制作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服装材料,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开发,成为具有一定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实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服装设计与营销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同时要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服装品牌运营、市场销售及服装贸易的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营销、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设计与制版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成衣制作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使学生掌握服装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服装制版与生产的基本应用技术,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针织服装设计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成衣制作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使学生掌握实际运用针织服装设计与技术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针织服装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个人及团体形象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设计与形象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服饰整体造型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和时尚信息分析与观察力,掌握服装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较好掌控服饰新品的宣传推广设计和人物形象造型设计技术,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饰搭配设计、人物化妆造型设计、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时尚杂志造型设计、服装买手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http://art.wtu.edu.cn/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专业成立于1983年,经过三十年的办学历史,已逐渐建构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观念,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学术文化,在全国建立起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品牌形象。

学院以当代艺术与设计思维为主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根基,重视学科厚基础,重视学科交叉,注重八个结合:即设计教育与艺术结合,设计教育与创新思维结合,设计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承结合,设计教育与学科厚基础结合,设计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设计教育与科技结合,设计教育与创新实践结合,设计教育与社会服务结合。努力构建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特色。科研和教学成果丰富,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中国纺织总会教学成果三等奖两项。

学院坚持把特色建设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为突破口。依据学院办学历史沉淀,办学经验积累,办学文化风格;依据自身所处的地区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科技水平、人才需求和发展需要;依据自身的师资资源力量和特性、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努力在办学理念、办学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指导思想、学科特色、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管理特色、教风学风、教学特点、毕业设计、实践创新、社会服务、社会评价等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特色建设和打造。

学院现设置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工业设计、艺术品鉴赏与投资等七个本科专业。学院具有设计学、艺术硕士、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设计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外聘国内外教授“特职教授”9人。拥有湖北省“楚天学者”3人、“阳光学者”3人。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和培养项目。

学院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学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大赛中获得大奖,大量设计作品被社会企业采纳、进入市场,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历届毕业生活跃于国内外设计界,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新生代。如方军同学的标志设计作品在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会徽竞标中一举夺得标王,为国家创汇3亿美元。在中国(武汉)国际建筑装饰设计大赛评比中、在历届湖北省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中、在历届“中南星奖”设计艺术大赛中、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中、在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大赛中我院获得多项金银铜奖。我院多名学生获得在墨西哥由世界纺织品艺术协会主办的国际第六届学生纺织品双年展大奖;在第二十一届全球华人时报金犊奖勇夺金奖;在2013中国之星艺术设计大奖暨国家包装设计奖中斩获得4项希望之星设计奖;在2013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在“越隆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获得结构奖等,为学校和艺术与设计学院争得了荣誉。同时学院荣获由教育部颁发的2010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优秀组织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奖”;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授予我院“湖北艺术机构贡献奖”;获得“潘天寿设计艺术奖组织奖”、“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优秀组织奖”;还获得由省教育厅、文化厅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多项。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既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又具有宽阔的国际文化视野、素质高,知识宽、创造力强、符合信息时代所需求的复合型创造性艺术设计人才。面向市场和行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专业知识、艺术素质和技艺能力,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广告业、工商企业、文化、形象的系统视觉传达业,媒体传播业、报刊出版业,网络信息业的艺术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还设置有两个专业方向: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平面设计方向:平面设计专业注重艺术及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培养从事市场研究,传媒研究,视觉表现研究,媒体策略,广告设计,品牌推广,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及展示设计等视觉设计及策划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包装设计方向: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较系统的教学、科研、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发单位从事包装、印刷、广告媒介和其他视觉传达的设计、开发、教学、研究和管理,具有较新的设计理念和较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设计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室内设计方向:环境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着力培养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工作。以及从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人居环境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并具有项目策化与经营管理、设计与规划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本专业还设置有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室内设计方向:室内设计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设计工程中遇到的空间设计,材料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设计的程序和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

景观设计方向: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较系统的教学、科研、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能在房地产开发公司、园林景观设计单位和机构以及高校从事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具有较新的设计理念和较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设计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产品设计

术,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的设计和研究,使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本专业培养学生既懂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艺术造型能力;既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和新产品开发与设计技能、又熟悉市场开发规律且富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设计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活力的学科之一。

本专业还设置有两个专业方向:工业产品设计、信息设计。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工业产品设计方向: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较为广泛的造型艺术、科学技术、人机工程、生产工艺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设计技能,在产品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致力于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与生活方式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信息设计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方面的整合能力,在以人的情感和体验为中心的规划能力,以及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新能力。从人文的维度,在艺术设计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整合能力和规划能力,培养面向信息时代,具有人文、艺术、科技观念和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公共艺术

本专业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创意能力,能在室内外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视觉设计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的专门艺术设计人才。理论教学立足艺术与人文精神,实践教学重视艺术与科技,设计与社会、企业、市场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和工艺实践能力;重视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通过艺术造型能力与视觉设计能力的训练、掌握现代城市的公共景观、公共场所等领域空间造型规律,学习与培养艺术工程、艺术化设施、陈设艺术品等设计、制作及施工能力。毕业生能承担公共艺术设计各种项目中的所有种类设计工作,可到各级市政规划局、交通部门、建筑与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创作、设计、研究、教学及艺术工程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设置两个专业方向:公共景观雕塑设计方向、装饰艺术设计方向。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公共景观雕塑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表现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较全面的艺术素养和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独立从事雕塑产品设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立体造型基本理论知识,能独立从事雕塑创作和大型城市雕塑的设计制作,熟悉施工工程的全部工艺流程。掌握并运用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设计创作的技术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从事艺术设计,开展产品设计活动和设计产品推广。了解并掌握国家文艺创作的方针政策及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制作法规。服务于轻工、建筑环境、工艺品行业及相关机构的景观规划设计、公共景观装饰雕塑设计的专门人才和相关艺术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装饰艺术设计方向: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造型基础、能较为全面的掌握中外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装饰艺术设计与制作的手段与技法,具备较强的装饰艺术生产与实践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致力于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与生活方式的装饰艺术品设计与开发。掌握并运用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设计创作的技术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从事艺术设计,开展产品设计活动和设计产品推广。

工艺美术

本专业是培养将手工传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创意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部门、传统工艺加工领域、设计公司、学校等企事业部门从事各种传统与现代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以及相关教学与研究、设计管理工作方面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实用工艺美术与城市精神文明和人民物质文明紧密相联。

本专业设有:染织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艺术品投资三个专业方向。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染织艺术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以学校办学特色与行业需求为背景,坚持注重系统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重视传统与时尚的紧密融合,在汲取本专业丰富文化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提升并强化本专业的独特设计理念和多元创新表达方式。培养涉及纺织面料设计、纺织成品设计等方面。其中面料纹样设计、纺织品成品设计是以我校纺织特色为基石,发挥我校染织纤维艺术多年的经验,结合国内外教学科研平台,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设计人才急缺,加强教学、实践、实训突显染织艺术人才高素质和市场价值。

纤维艺术设计方向: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造型基础、能较为全面的掌握中外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的手段与技法,具备较强的纤维艺术生产与实践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致力于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与生活方式的纤维艺术品设计与开发。纤维艺术设计是近一个世纪新兴的艺术门类,主要以纺织纤维材料为主,利用染织传统与现代工艺表达个人和社会艺术思维与理念。本方向培养具有较强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工艺美术应用型管理、策划、设计人才。

艺术品投资方向:艺术品投资专业立足于对民间优秀的文化艺术形式的保护与发展,其中既涉及到民俗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联,又涉及到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文物的发掘与保护研究,以及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等内容的互融互补。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繁荣。通过科学、系统、严谨的教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等手段造就一批既具有严谨而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与创作能力,又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的高素质、高品质,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3、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http://cm.wtu.edu.cn/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是由原人文社科学院广告学系、广播电视新闻学系和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系组建而成,是学校跨学科融合办学和特色办学的重大战略举措。

学院以“新媒体、跨媒体、超媒体”的开放视角,瞄准新闻传播学科、传媒业界发展的最前沿,紧跟传媒业发展的浪潮,将新闻传播学、美学、艺术设计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人文、艺术与科技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传媒高级人才。

学院现有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摄影等3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学院拥有美学、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3个硕士点,其中美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美学硕士点下面设有美学原理与美学史、服饰美学与时尚传播、设计艺术与应用美学、广告设计与传播美学、文艺与影视美学等研究方向;设计学硕士点下面设有动画及多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视觉传达设计等研究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6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巴黎第八大学博士生导师茜斯莲娜•阿泽玛(GhislaineaZemaRD)教授,于2008年4月受聘为武汉纺织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并于2011年3月受聘为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德国汉堡美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马蒂亚斯•宁哈特(matthiasLehnhardt)教授,于2013年11月受聘为武汉纺织大学“楚天学者”主讲教授。两名国际知名专家及其科研团队加盟传媒学院,大大提升了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0人,讲师14人,助教2人。教师中有24人拥有博士学位。

学院目前设有3个教学系(新闻传播系、广告学系、动画系)、2个教学中心(人文通识教研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2个研究中心(数码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时尚与美学研究中心)。

学院硬件设施完备,拥有广电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广告制作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演播厅、画室、摄影棚和图书资料室等等,实验室配备了专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实验指导教师,能有效满足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实践需要。

学院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教学、科研的国际化。学院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社科院、雷顿实验室合作共建“中法联合数码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教学实践平台,多次举办国际学者来我校教学与艺术交流活动,以及中外大学生作品交流活动。

动画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动画创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经过动画设计、动画技法、动画制作的基本训练,成为掌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具备动画视频编辑、音效技术、互动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及表现手段,具备创造力、想象力和动画设计、制作与沟通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能适应动画类影视节目、动态广告、网络动画设计制作、少儿频道与少儿读物、卡通、网络游戏开发等单位和岗位的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强调在国际化视野下,以中华文化精神为基础,注重创新素质和科技手段的融合,强调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注重艺术品味与前沿表现技能的培养。掌握动画视觉表现规律,致力于具有市场化意识的动画艺术设计与创作。

就业前景:在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本专业立足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文化宣传等领域的跨媒体转型及发展中急需的新型动画人才需求,将工程动画、信息动画与新型的多媒体传播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充裕的就业空间。

主要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动画制作公司、游戏公司、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机构、新闻媒体机构、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大型企事业等相关行业,从事动画制作设计与开发、影视制作、工程动画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艺术素质,能利用多种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法,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扎实的编程能力,能运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数字影视制作、影视广告制作、移动多媒体视频制作、网络媒体制作、动画制作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研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各文化传媒公司、网络服务公司、广播影视公司、电脑游戏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以及数字博物馆、文化馆、出版社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设计、策划、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以国际化和开放的视角,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数字媒体类设计与制作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具有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特别是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兼具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与实践能力。

就业前景:在当前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本专业将数字化传播及多媒体艺术设计相结合,立足于网络及新媒体传播领域中所需要的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及新媒体创意设计人才需求,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专业发展空间。

主要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文化传媒公司、网络服务公司、广播影视公司、电脑游戏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以及数字博物馆、文化馆、出版社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

摄影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培养具有摄影与影像创作基本理论知识和艺术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图片摄影与影像视频制作的专业技术,熟悉现代影像的表达语言与传播方式,能进行图片摄影、数码影像设计、影视摄制、影视后期特效、电视栏目及频道包装工作等,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及媒体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摄影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图片社、报刊杂志社、新闻出版单位、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音像出版机构、广告公司、移动媒体公司、网络公司、形象设计公司、摄影艺术中心及其它有关单位从事摄影与影像艺术设计的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强调在国际化视野下,以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教育思想为主导,以中国文化精神为根基,关注当今媒体形态,强调摄影专业与现代传媒理念及技术的结合,重视艺术与科技,艺术与人文精神相联系;教学设计与社会、市场相联系。着重培养具有独特的人文素养及观念意识,又具有较强艺术创作能力和较高技术层次,符合时代所需求的复合型摄影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随着现代移动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型视觉影像传播形式正在取代以文字为主的传统传播媒介,影像的采集与设计制作在传播领域中形成巨大需求,由此带来了对影像艺术创作与设计表现人才的大量需求,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就业领域面宽,发展前景广阔。

主要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报社、电视台、数字出版、网络及新媒体、数字电影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从事摄影、影像艺术创作等相关工作。

三、美术类专业招生政策

1、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外省美术类招生简章(点击查阅)

2、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湖北省美术类招生简章(点击查阅)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8

【关键词】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多维度的创作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对居住环境的审美质感也提出了更高追求,营造一个舒适、健康、实用性强的居住空间,这也使室内艺术设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为了培养更多的设计专业人才,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开设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综合性考核,其目的在于通过展示学生的毕业设计创作思路及设计成果,以此掌握学生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学生在毕业创作中缺乏对行业标准、创作标准、创作内容与展示方式的认知,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在被评价过程中往往缺少全面的展示内容,这就需要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中探寻一种更加科学的、适应考核目标的多维度毕业创作模式。为此,依托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实训室建设,对室内艺术专业多维度的毕业创作模式进行探讨与实践。

一、项目调研——区域化调研及前期方案实践

为了探寻更加多元的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创作模式,本文在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对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北方民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及银川能源学院等多所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这几所院校关于室内设计专业中的毕业创作模式有特点,能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层次展开创作实践,通过设计文案、效果图展示、手动模型制作等层面完成展示,但也缺少设计过程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展示内容。有些本科院校的设计方案从创作的层面很有想法,但脱离实际施工建设能力,纸上谈兵;有些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不够系统,只有效果图,对待户型和设计风格研究还不深入。因此如何开展毕业设计和全面的把握展示维度,需要更为专业的实践思路和框架,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满足行业实践的要求、能结合老百姓所向往的居室空间美学,研究的实践意义在此尤为重要。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外出调研(学校及企业)、整理资料、分享心得,并结合企业见习时的工作实践,探索能结合地区实际工作思路,最终确定项目实践过程:首先由专业教师来指导项目实践方向,从企业岗位实践的角度帮助团队成员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进行系统性梳理;由学生收集相关趣向的专业资料,并在课下对本地区在建楼盘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吴忠城区楼盘的定位及特点,掌握拟实践项目中的室内装饰方案的前期情况,并将具体的毕业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案汇报给教师,再由教师对毕业创作的思路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已经“执行过”、调研资料是否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等进行评价。在对前期预案初步审核后确定具体实施内容,最终锁定吴忠市碧桂园的室内设计项目。然后教师结合设计主题的设计框架及具体内容,根据成员的特长对具体任务进行分配,团队成员按照小组的方式来分解户型,并对具体的创作实践内容进行实践,以此绘制出毕业创作设计的草图方案。在草图绘制时,考虑到团队成员并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在落实设计任务前期,需学生对大量的设计草图进行绘制,使学生在绘制草图过程中能够对户型结构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客厅如何设计、餐厅如何设计、主次卧的格局陈设如何,团队成员在草图绘制时将当下主流的审美特点(服务地区老百姓的居住向往)及造型创意融入到毕业创作之中,按照自己的设计想法来对设计创意的草图进行手绘,再由教师对学生的手绘草图进行复审,以此判断学生的绘图技法是否符合审美要求、草图绘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对最终的户型风格及实践整体性进行确定。这样,在对碧桂园工程的建筑草图进行绘制后,可确定项目创作风格,为毕业创作的后续开展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视觉形象初期方向。

二、中期项目实践——方案细节的制定与实践

在室内装饰行业中,室内设计需要明确具体的创作主题和设计风格,并梳理创作要求,以此明确室内空间的具体设计思路。在中期实践中,按照企业具体操作流程来对户型的施工平面图、三维效果图及具体的设计说明等进行创作,使创作表现的思路及专业水准能从多视角进行展现。施工平面图是中期实践的重要环节,团队成员在利用前期测量的室内结构数据,利用aUtoCaD软件对其放样,绘制出严谨且完整的专业施工平面图。在平面图中,不仅要表现完整的室内结构的形体特征,还要对改造区域、门扇开拉方向、电源插座的安装位置等细节加以注明,为后期效果图设计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此环节不仅考核学生对软件的应用能力,还对平面图的绘制准确性、严谨度、创意性进行考察。为了使毕业设计作品能够获得最佳的展示效果,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进行毕业创作时,还需从三维效果图、VR实景制作、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入手,使创作内容能够得到多层面和多维度的展示,无论是从项目研究的维度还是教师与企业考评人才的标准,都是很好的创作内容。三维效果图的设计能使“客户”便于直观感受未来施工完毕的居室效果,优秀的三维效果图制作不仅考察学生对3DmaX软件、渲染器及图形处理软件的应用,还能体现设计师的设计功力,有些设计师在绘制中抛开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特性,使得项目成为纸上谈兵。在项目建设中期,指导教师要求团队成员了解合作企业的施工过程,对整体的施工细节进行详细的梳理,并在课余时间调研装饰材料市场,了解不同装饰材料的规格、质感、造价等信息,只有这样,团队成员在三维效果图设计中才会胸有成竹。并且,3D模型摆设、贴图材质的考究性与运用个体主张的原创性,最大程度的改造居室内容,发挥团队成员的创造力,不断为整体风格样式的统一性打磨。全套的三维效果图在教师指导下已全部完成,单凭平面图真实效果还不能满足当下消费者的“口味”。因此,团队成员将全套模型与效果图运用VR实景的制作方式,观众可以通过扫描所生成的二维码就可看到整体设计的实景状况,不仅成本低,还能更好的满足当下消费者对设计方案的体验。综合性的设计思路,从实践的角度可以体察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够服务未来的工作岗位,对教学实践而言,也有助于对学生核心课程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在后续就业中能够让用人单位对其专业能力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学生在对项目进行室内设计时,还要对毕业创作中积累的心得及经验进行撰写,并形成具体的工作笔记,以便于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在建筑室内创作中掌握相应的工作经验和设计维度。

三、后期项目建设终结及评价

项目实践后期,团队成员将过程中的实践成果总结梳理,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装裱展示(手绘、效果图等),对施工预算、施工材料汇总表与大家分享,并在毕业答辩中完成汇报,对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进行表彰。最终成果体现有碧桂园户型手绘效果图一套、平面施工图一套、三维效果图一套、VR实景作品一套(扫码观看),附带设计说明、施工材料、工人工费及设计费预算书一份,使用材料汇总表一份。项目实践过程由指导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把控项目的创作方向,通过对每个阶段的掌控和评估考核团队施行成果,对不合理或者不足之处应及时改进,实现学生能力的逐步提升。

四、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

研究实践的初心在于更好的推进艺术设计系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结合每届毕业生的设计思路和行业市场的变化,通过任务的研究进行实践性的探索,有助于全面提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拓展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专业课程与岗位实践真实的联系,充分挖掘毕业设计的深度及评价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专业课程学习意义和创新意识,重视当代高职专业发展的取向,从而对教学对行业变化有更清醒的认识,对改革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五、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一:工艺制作及材料属性不明确,施工工艺影响手绘效果的表现。在建设过程中期,团队成员对装饰材料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艺术设计材料与施工工艺实训室还未建成),只知道种类、名称,不清楚品牌、规格、质量,对施工工艺不够了解,在绘制草图时只能联想,极大的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解决办法:以问题为导向,校内咨询专业教师(林涛老师、高雅老师),从理论层面解决材料与施工技术难题;校外施工现场的考察调研,到施工现场真实的观察技术工人的加工与安装,破解技术难题,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二:室内漫游动画的制作成本过高、制作周期太长。项目实践初期,当时室内装饰行业对漫游动画专业要求不高,只要能满足公司宣传或客户观看就可以;但最近几年在影视动画领域发展很快,市场对漫游动画的效果要求更高,真实还原实物场景是设计所追求的效果,但是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未开设这类课程,因此影响作品的后期展示。解决办法:结合行业和市场的现状,改变创作思路,选择VR实景制作,观者通过扫码能自主的观看未来房间的设计效果。问题三:目前学校对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还不够重视,学生花大力设计,自掏腰包制作成品,但学校对作品展的场地和推广还不够完善。希望通过项目的建设,能使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毕业设计的展示。

六、结语

我国建筑工程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室内设计正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和欢迎,在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创作模式中,针对学生在毕业创作中缺乏必要的创作标准与展示标准等问题,实践多维度的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创作模式,能够使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拓展性大大提升,并使室内设计专业能够将具体的室内工程项目和行业专家评价联系起来,进而使本专业所具有的专业维度得以充分挖掘,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室内设计的学习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多维度的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创作模式,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进行更加多维度的展示与评价,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国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13-14.

[2]海建华.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160-162.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9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被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蓬勃发展,设计人才越来越受到推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也不错。在教学发展良好的同时,大量设计公司反馈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难以快速进入工作,总体表现不尽人意,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再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发挥职业作用。这与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有关,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研究与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把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成为当下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本文要探讨的关键。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现状

大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将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带进设计机构,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养料。但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具体的工作中仍有很多待提升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一)缺乏实际工作能力

根据大量针对设计机构进行的实际调查反映,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独立处理实际设计项目中的具体问题,缺乏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缺乏创新能力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创新教育的缺乏,加之长期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导致大部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缺乏个性与自信,创新意识淡薄,缺乏突破性创意设计,很难独立完成项目创意设计工作,在相当长时期内只能做一些基本的辅助工作。

(三)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环境艺术设计是团队性工作,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有多个设计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团队成员群策群力,通力合作。这就需要设计师具备团队意识,能与设计组成员和客户进行顺畅地沟通与协调。而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相对而言,强调自我意识的表达,团队意识欠缺,有时会导致人际关系难以协调。

二、造成毕业生能力短板的内在因素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之所以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漫长的过渡期才能进入工作状态,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实践性教育太少导致实际工作能力不足,而实践教学的欠缺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缺少创新性、启发性的新型教学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们创造生活方式,描绘生活蓝图的一门创意性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新的观点、潮流与趋势。要求教育界与时俱进,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基本上沿用工艺美术教育的传统范式,强调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技法教育。多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缺乏启发式、对话式的互动研讨,缺少以项目设计为核心的参与性设计课程,未能充分挖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二)缺少理论性、实践性兼备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体上发展不平衡。一般而言,教学能力与教师的教龄、学历、职称有密切关系,与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如动手表达能力、现场实践能力和人文艺术知识等)相关,具体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原因是我国该专业发展不到30年,是新兴的跨学科专业,缺少历史的传承关系。即便有些教龄10年以上、从建筑学科里分离出来的教师,其能力水平也很难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尽管教师的学历层次近几年得到很大改善,但年轻教师在组织教学能力和实践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不具备强有力的实际设计能力和扎实的设计工作经验,难以给学生传授符合社会真正需求的先进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更别谈培养一流的设计人才。

(三)缺乏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高校相关设计专业开设了一定课时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也设置了教学实训室以便于开展实操型课程。但要真实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场地、设施上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一般学校很难承受。有些学校同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但能接纳学生实训的数量有限,多为提供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性教学,难以深入开展具体实操性教学。实践教学基本条件的欠缺使得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忽略实践环节的培养,势必会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难以满足社会的真实需求。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对学生的教育应“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和师资情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训练,接触实际设计项目,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及实践的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构建基础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应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图形表现技法的倾向,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突出针对具体问题的思辨能力,以及综合协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上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开展艺术考察、企业见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实践,让学生逐渐学习、了解和深入。

首先,整合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以笔者所在院校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需求,教学安排如下:大一学习基础知识,注重基本技法的训练;大二安排艺术考察和企业见习,让学生初步接触社会企业,初步了解专业的真实工作状况,明确未来工作的设计基础;大三安排设计实习,主要是让学生接触与了解市场,能有机会参与一些设计项目,了解相关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要求,提高设计能力;大四进入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通过具体真实的设计工作的历练,提高业务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设计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很强的沟通能力。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因此更应该利用现有条件,多渠道多方式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可以按照开放性、职业性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安排教师到企业担任访问设计师,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提高其技术实践的能力,构建“理论精、懂施工、会设计、校企两栖、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为实践教学提供原动力。

再次,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一是在艺术考察阶段要有明确的考察主题和目的,不能当做观光旅游,在考察之前要明确学生的相关学习任务和要求,并在考察之后进行总结报告;二是专业实习期间要有实习报告,真实反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三是毕业设计阶段要有明确的设计任务,要以真实的项目设计要求来进行评定,作为毕业生步入社会前的一次设计工作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全程参与到相关的实践训练和学习中,切实提高相关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构建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说,设计工作室式教学模式是结合教师的实际工作成立设计工作室,让学生进入工作室,在相应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具体的模拟或实际项目设计工作,是一种既让学生参与具体设计工作,又可以让教师将具体项目设计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型教学模式。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特点组合成不同的设计小组,使教师指导工作更加灵活和具有针对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找到未来设计定位,并进行有实践意义的设计指导。

笔者负责创立的正负空间工作室就是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一个平台。以日常实践设计工作和国内外专业设计比赛为题,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工作室设计任务。按照项目立项、资料分析、计划安排、概念设计、方案评比、成果展示等设计流程进行实践性设计教学。在项目设计的不同阶段,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工作。这两年工作室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除了完成一系列具体的设计工作,近三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还获得了多个国内设计竞赛奖项,既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兴趣所在,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三)构建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与相关实习机构在总体定位和真实需求之间的矛盾。要有效推进教学实践,促进校企联合,应建立长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可以采取已毕业的学生加盟或创建的设计机构及关联产业与学校有机合作,形成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得到真实的工作能力的锻炼。

校企合作模式既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使学生与社会需求尽快接轨,增强学生的个人竞争力和专业学科的社会竞争力,也可以进一步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促进艺术设计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促进产学研的实质性结合与实践教学工作良性化发展,全面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应用性学科,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应针对目前社会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建立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发展,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JK052;及华南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第24项“高师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邬烈炎.设计教育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1).

[2]吕敬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实验课程精选名师设计教学创新思维[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8).

[3]夏燕靖.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不合理课程结构的成因探讨与分析[J].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3).

[4]童慧明.膨胀与退化――中国设计教育的当代危机[J].北京:装饰,2008(4).

[5]蔡倩.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能力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艺术研究,2008(3).

[6]雷光.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辽宁:美术大观,2011(1).

美术工艺毕业设计篇10

采访时间2015年6月11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院艺讯网办公室

章燕紫(以下简称“章”):王老师,这次毕业季,学校呈现了新的面貌,设计学院在毕业季里是如何展示毕业成果的?

王敏(以下简称“王”):今年毕业季这个活动我觉得特别好,因为毕业设计、毕业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学校通过毕业展向社会展示我们的教学成果。一方面,也是一个向社会推荐我们学生才能的机会。所以每年毕业展我们都会很重视,都会跟老师同学讲要重视毕业设计。但是以往每年毕业设计由于场地问题,大家排了档期,这星期设计学院,下一星期可能是建筑学院,再下一个星期是其他学院,因此展览时间特别短,时间一短大家觉得很可惜,花很多时间准备的毕业设计展几天就要撤掉了。我也经常听到业内和外边一些设计师一些公司的人很希望看到我们学生的东西,听说有毕业展赶来,已经结束了。所以这次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展学生的作品,我觉得真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我觉得应该坚持下去,每年都应该有这样长的时间让我们的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因为社会上对我们的教学成果尽管可能听说过一些,也见过我们一些设计师的作品,但是还是需要一个平台来全面地展示我们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成果,另外也展示一下学校的整个风貌。有毕业季这样一个月的时间,学校开展不同的活动,方方面面的人可以来和我们学生对话,这是特别好的举措。

我经常跟同学讲,做一个设计作品,做一个项目,做一个行活,这是一辈子天天都要做的事情,以后每天都要靠这个吃饭,每天都要做。但是做一个毕业设计,完全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没有甲方,自己就是甲方,没有老板在旁边看着你,让你做得红一点,绿一点,大一点,小一点,没有这些因素,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感触,自己心灵的东西表达出来。我觉得这个机会是特别难得的,很可能一辈子就这一次,我是希望同学把这次机会利用起来。毕业设计千万不要做成行活,千万不要做成一个项目,而应当是展示自己的综合才能和对设计的激情、追求,同时也希望大家利用这个机会更有探索性,有一些实验性,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做一些发自内心有创意的东西。

章:王老师,你说毕业创作没有甲方,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角度来说,更加偏艺术家一些?

王:我想毕业设计可能比平时做的项目更偏艺术胜,在这里边可能有更多的对设计语言的探索,可能也有更多的更偏个性化的表达。但是设计毕竟跟纯艺术还是不一样的,我想我们的同学也都知道,既然要做设计师,既然你的项目是一个毕业设计项目,那在这个设计的过程里面,应当还是要贯穿一个设计思维。也就是说,在这里边我们的同学更多的还是要去发现一些问题,不管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里面,还是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发现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毕业设计展示出来。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边我们也鼓励学生要去关注社会,要去关注更多的社会创新问题,更多的去关注怎么样通过自己的设计能够为身边的环境解决问题,能够真的为这个社会带来一些正面的东西,带来一些价值。所以这一点我觉得美院的学生做的很好,他们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从每年的毕业展里也能够看出来,有很多的学生的作品更多思考怎么用自己的设计,通过自己的手中的这支笔,或者是自己的设计技能能够变成社会创新的一个手段,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章:设计学院有一些学生毕业之后也成为了职业艺术家,而且有一些很出色的职业艺术家。您刚才讲到的设计思维对成为一位艺术家有没有什么帮助?

王:这个我很难下判断,可能这种设计思维让他们在思考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时候,有不同的角度,就像我们经常也跟企业讲,我们的设计师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之中,它可以让设计师运用一些不同于企业管理家的思维模式,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一些他们新的思路。这些思路可能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产品生产会带来很多良性的推动作用。反过来这种设计思维,对做艺术作品可能起到某种特殊的作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的设计专业,中央美院的设计专业,因为出身在美院这样一个大的氛围里面,在充满创意和艺术家的氛围里面,我们所培养的设计师身上多多少少的具备了比其他院校培养的设计师更多的艺术家的色彩,我觉得这是好的事情,因为他们做东西可能更有创意。

章:其实好的设计师和好的艺术家也是很难区分,好的设计师就是好的艺术家。

王:美国有一位设计师保罗・兰德说过一句话:“好的设计就是好的艺术品”。但是反过来不能这么说,你不能说好的艺术品是好的设计。

因为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它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它本身也可以是一件很好的艺术品。当然了我们今天在谈的这个设计思维恐怕更多是超越这个范畴的,更多的是讲到怎么样解决一些问题,怎么样让设计师能够在社会现象里面发现问题,然后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里边可能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这里边有跨学科的合作,有团队合作的因素,不是一个艺术家独立创作的过程。

简单的把艺术家和设计师用定义作区分是很难的。因为艺术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定义,但是设计师很难定义。设计门类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师,有方方面面的设计师。在设计师里边有一类的设计师更接近于艺术家,有一类设计师他们做家俱,他们设计的一些产品,可能是很个性化的东西,是为某一个特定的顾客群做的,甚至是为自己。或者是一个小圈子做的,可以是特别像艺术品的,特别小众的。但是我们也有很多的设计师,可能这些设计师大家永远听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是在一个很大的团队里边,在团队里面他们对产品的产生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在有的设计最后出来的东西可能是一个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你不能简单称之为艺术品。

章:你刚才也讲了,美院的大环境是一个硬件环境,设计系的老师很多也在参与纯艺术的展览,设计学院在这个大环境里边,可以更多的跟纯艺术有一些互动和关联。我还想知道,中央美院的设计学院和你所知的国外设计学院相比,其中的差异,以及我们的优劣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就你刚才谈的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就是我们的老师本来是设计专业的老师,可能是平面的,也可能是数码和产品的。但是他们也在外边参与一些纯艺术的展览,我觉得这是一件好的事情,为什么?因为设计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学科要发展,它需要方方面面的推动,也需要对设计语言和设计艺术方面有发展。这个发展需要有人能够在设计语言上,在设计的偏艺术方面有所探索和努力。所以我觉得我很高兴看到我们有一些老师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我经常讲中国有一千多所设计学院或者是设计专业,这些学校或者这些专业,每个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发展。综合看这里面很多的都是偏职业性和专业性训练的。我觉得在中国应当有几所学校更注重设计探索和研究,并对设计发展和设计语言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的学校。我觉得美院应该是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我们应当有一批老师,他们应当不断地探索新的语言,不断地探索新的设计发展的可能性,要去开拓这个行业,或者是开拓这个学科。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或者从材料的角度去做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很像纯艺术的作品,但是这种探索对我们的学科发展会起到一种开拓性的作用。所以这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好。

第二个问题,如果比较美院的设计学院和国际上的一些好院校,当然在有些地方我们是有差距的,但是从大的教学理念,包括学科设置等很多方面,我们跟国际的很多好学校又是同步的,我们有很多共同点,这一点上我们很多同学在毕业出国留学后也有同感。他们会觉得去了以后没有什么很特殊的落差,甚至到了有的学校后还觉得有点留恋美院。当然一方面这些年我们教师队伍里的老师,很多也都是从一些国际知名学校毕业的。这些老师把他们学习到的一些好东西,把很多好学校的教学理念都带了回来。所以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大方向上,我们跟国际的一些好的院校有很多共同点。从教师队伍上,应当可以很自豪地讲,我们是有一个特别强的教师队伍。当然在这里边因为我是做平面的,我也是经常跟别人讲,我们的平面设计,就是视觉传达的教学团队应当是很难再找到一个学校有我们强。当然,我们的教学设施还有缺陷,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改善的。我们想把教学设备,工作室,教研室,实验室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好多时候我们觉得应该做得更好,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从大的方面讲,我们设计学院已经具备了一所优秀设计学院的基本条件,这也是为什么2∞9年的时候,美国商业周刊把我们评为全世界最好的30所设计学院之一。

章:时间很短,设计学院成立才多少年啊。

王:我们是2002年下半年挂牌的。

章:在这30所里面中央美院是最年轻的?

王:对,可以这样说。美院不是最年轻的,设计学科是很年轻的。但是从某种角度讲我们学科在中央美院也不是那么年轻了,1918年就有了,当时美院有一个绘画科,一个图案科,图案一词是从日文里借鉴的,实际上就是设计。当然到了1956年学科调整的时候,中央美院的设计系分出来了,成立了中央工艺美院,所以从那之后我们有很多年没有设计专业,一直到1993年才在壁画系里边开始做设计专业,1995年开始正式成立系。

章:设计学院在毕业创作的展示时,其实可以更加多样化,现在似乎是按照美院造型的展示方式来的。

王:对,明年毕业展我们可以提前一点准备,今年有点仓促。另外,今年参与负责展览的老师也都写了总结,大家把今年的问题都凑了一下,明年准备拿出一个新的办法来。我们明年也可能想办法在展示方面做得更有趣一点,更好一点。这个涉及到空间,涉及到经费,所以还是要去动脑筋的。还有设计学院的时装专业,以往是每年都有时装秀,今年是在毕业季开幕典礼上做了,后来就没有单独做,明年我们希望做得更好。

章:对今年设计学院的毕业生,有一些什么样的期望?

王:每年都会对毕业生说几句话,每年都提出期望。有些年给大家讲梦想,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梦想,可能大家耳朵都起老茧子了。但是作为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经过这么多年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现在回头看我觉得有一个梦想是特别重要的。

有一个梦想,有一个追求,也就是说有一个方向,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有时候也跟同学讲,很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幸福的人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把它做好,做到极致,这就是成功,这就是人生的幸福,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我也经常讲,希望同学能够让母校为他们骄傲,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是每位毕业生应该的,你应当让母校为你骄傲,应当让母校为你感到自豪。实际上我们很多的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美院在国内的声望,在国际的声望,就是靠毕业生们做出来的,毕业生们的成就才让美院成为众所周知的名校,成为一所优秀的美术院校。

当然了,同学毕业也挺替他们可惜的,因为学生生活是最好的,毕业了以后大家回想起来应该是怀念的。我现在想一想什么是最好的时光,就是在学校的时候,可惜回不去了。所以对毕业生,一方面恭喜他们,祝贺他们毕业,取得了学位。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替他们可惜,大学时光结束了,包括研究生阶段毕业了,以后再想找到这样一段时间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