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遗传学的研究方向十篇遗传学的研究方向十篇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14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1

1.巴氏小体案例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2.下一代测序技术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及进展

3.遗传学教学中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理解等位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4.果蝇唾腺多线染色体研究进展及其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5.以人类血型为遗传学案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6.表观遗传学药物的研究进展

7.表遗传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述评

8.构建优质教学体系,促进《遗传学》精品教育

9.小鼠毛色遗传的控制机制及其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10.肝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和表遗传学研究

11.景观遗传学原理及其在生境片断化遗传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12.以遗传信息为主线的遗传学教学架构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13.认知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14.我国高校遗传学教材的出版与使用现状的调查

15.表观遗传学:生物细胞非编码Rna调控的研究进展

16.表观遗传学视角下运动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分析

17.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整合课程探讨

18.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19.癫痫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20.不仅仅是遗传多样性:植物保护遗传学进展

21.利用文献精读教学新模式优化遗传学教学

22.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

23.发展行为遗传学简介

24.光遗传学技术应用于动物行为学在神经回路中的研究进展

25.表遗传学推动新一轮遗传学的发展

26.生物教育专业《遗传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27.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28.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热点的聚类分析

29.浅谈高校《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0.2015年中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

31.利用经典文献优化《遗传学》双语教学

32.孟德尔豌豆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33.表观遗传学在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34.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两类取向

35.害虫遗传学控制策略与进展

36.表观遗传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37.阿尔兹海默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及相关药物研究

38.胃癌遗传学及表遗传学研究进展

39.遗传学在胆管细胞癌发展中的重要性

40.子痫前期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41.行为遗传学: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研究

42.遗传学史在遗传学教学中的作用

43.男性不育的遗传学评估

44.表观遗传学与肿瘤干细胞

45.开放式教学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46.表观遗传学调控与妇科肿瘤发生、演进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47.规律运动干预人类衰老过程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48.表观遗传学及其在同卵双生子研究中的新进展

49.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处理鲤形态学数据的适用性

50.番茄果重数量性状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51.遗传学教学中遗传学史及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52.景观遗传学:概念与方法

53.孤独症的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54.肺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55.肿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56.遗传学课程群的设置和思考

57.《遗传学》课程的建设与优化

58.表观遗传学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9.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进

60.肝癌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61.保护生物学一新分支学科——保护遗传学

62.表观遗传学在淋巴系统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

63.大肠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64.重视经典遗传学知识体系构建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65.植物化学遗传学:一种崭新的植物遗传学研究方法

66.关联分析及其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67.表观遗传学及现代表观遗传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

68.三阴性乳腺癌与表观遗传学研究现状

69.构建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医学遗传学课程体系改革

7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遗传学检测研究进展

71.钉螺遗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72.羞怯:来自行为遗传学的观点

73.遗传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及实践

74.“教学、实践、科研、临床”四位一体的医学遗传学教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75.国内高校遗传学教材发展研究

76.男性生殖遗传学检查专家共识

77.肿瘤表遗传学研究的进展

78.创新性遗传学大实验对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

79.白内障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80.遗传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

81.表观遗传学在木本植物中的研究策略及应用

82.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正向遗传学手段在基因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83.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遗传学兴趣的教学途径

84.从表观遗传学开展复杂性疾病证候本质的研究

85.蓝藻分子遗传学十年研究进展

86.建设遗传学课件体系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87.表观遗传学与肿瘤

88.原发性肝癌的表观遗传学及其治疗

89.青少年焦虑、抑郁与偏差行为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90.儿童孤独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91.本科生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

92.与闭经有关的遗传学问题

93.多媒体教学在遗传学“三点测验”教学中的实践

94.一个实用的群体遗传学分析软件包——Genepop3.1版

95.论从“肾为先天之本”到“中医遗传学”

96.《遗传学》多媒体教材的编写与实践

97.肺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98.无创性产前遗传学检测研究进展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92-02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是为研究利用森林遗传学基础理论和林木遗传改良技术、培育和繁殖林木良种的林学二级学科。如何准确把握国家、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积极适应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动态,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和迫切需求。

一、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

林木良种是现代林业优质、高效、稳定、安全经营的基础保障。发展现代林木种业,关键在科技创新,核心在科技人才。当前,我国现代林业种业正面临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机遇。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种业相关学科建设,加大种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常规作物、林木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种质资源挖掘、育种材料创新等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构建现代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创制突破性的抗逆、优质、高产的育种新材料。2016年实施的新修订《种子法》,鼓励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与林木种苗企业开展育种科技人员交流,提升种业发展创新能力,明确要求加大培养种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力度。目前,我国种业存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少以及国际战略型人才匮乏,从事种业教学、研究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研究生培养是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服务现代林木种业人才建设的源头工程,从国家种业发展的长远布局考虑,必须突出产业发展需求导向,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为产业发展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重视对优良种质资源的深度发掘、收集保护和培育,向开发多层次遗传变异方向推动林木遗传改良,基因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成就与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深度融合等,成为林木遗传育种领域的科技创新的阶段特征。我们需要及时将学科发展的需求和最新前沿反馈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中努力促进基础性、前沿性的理论和技术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结合与创新,以此为突破口带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的主要实践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森林遗传学、多倍体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以及良种选育和繁殖等方面形成了研究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科以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11至2015年,学科培养研究生111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36人,硕士学位75人。共有4人获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此外,有2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全国博士生论坛、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和中国林业大会学术论文一等奖等奖励。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的主要做法如下:

1.对接国家需求,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优化培养方案设置。学科根据现代林木种业以及国家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研究前沿,进一步明晰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具有扎实宽广的专业基础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需求以及前沿与动态;能独立承担林木遗传育种相关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开发等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这一培养定位涵盖了学术创新要求,有利于学科导师和研究生准确把握培养方向,保证培养质量。学科围绕人才培养定位,优化完善和出台了2014版研究生培养方案,推动培养方式的创新。其一,对学科研究方向进行凝练、调整,突出学科研究前沿、优势和特色,明确提出按照研究方向组建导师组,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联合指导的方式培养研究生,有利于聚合学科内的不同团队优势,在导师之间形成互补交流,形成有利于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团队氛围。其二,重点考虑课程设置在研究生知识面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整合遗传与分子基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优势,开发建设了一批优质的专业基础课、公共平台课、学科前沿专题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其中开设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包括高级遗传学综合大实验、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法、统计遗传学、试验设计等,初步实现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同时,针对研究生不同专业来源的特点,增加补修课以及专著和论文阅读量,注意本科、硕士、博士阶段专业知识储备的合理衔接。其三,加强培养环节过程管理,规定了学科组织方式、实施时间节点以及考核数量要求等,促进自主学习,有效避免以往培养环节形式化问题等。

2.狠抓培养过程和重点,将自主学习贯穿研究生培养始终。突出促进自主学习为研究生培养的突破口和重点。学科修订规范了每一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大纲,重点反映学术最新动态,体现研究式、互动式教学特点。如林木遗传育种专题学位必修课的教学方式包括重点和难点讲授、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学生报告和讨论等,要求主讲教师和专家专题讲授林木遗传育种基本理论、发展动态、新的技术方法等,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每位研究生选择乡土树种提出详细的遗传改良策略并进行报告,同学和老师针对其中的独特观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鼓励自主思考和创新,纠正错误和认识偏差,增强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学科注重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整合,推动科研训练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规范和强化了互动式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等必修环节,组织了一批学科前沿性专题讲座课程,提出学科每学年统一组织学术研讨12次以上,高层次专家学术报告、专题讲座5次以上,明确要求了各年级研究生参加专题学术报告的数量考核标准,并坚持由学科统一组织考核,强化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3.依托创新平台和实践基地,强化研究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平台多、实践基地多,是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特色之一。学科充分利用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优势平台,坚持“面向行业重大需求,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实行“开放、流动、联合、创新”的运行机制,定期组织实验技术培训,注重在自主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素质。研究生成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等部级重要科技课题研究的主力军,在一系列高水平科技期刊上发表原创性科研论文,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性成果。学科全面加强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实践基地建设,在全国形成了30余处林木育种科研实践基地。研究生随着相关科研项目进驻实践基地、深入“试验田”,强化基于实践的科研训练模式,在导师指导下深度参与遗传育种科研工作。这一做法深化了研究生对现代种业发展和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术创新与生产发展、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三、深化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其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连续性强等特点。因此,研究生培养必须遵循林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接产业需求,持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特色。笔者提出两个方面的思考:

1.面向林木种业产业需求,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国家提出“十三五”期间每年造林9000万亩的任务,这需要有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林木种苗做基础保障。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应在支撑育、繁、推一体化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稳定规范的联合培养基地,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加强研究生的复合创新能力培养。要加强与国家和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合作,建立长期育种综合科研和实践基地,引导研究生加强林木良种选育的科技创新,实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学科应充分借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发挥学科现有的科研平台和基地优势,吸纳林木种苗产业的领军人物加入导师团队,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合作搭建上下游互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链,更好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强化课程建设和科研训练,优化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强化课程建设和科研训练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美国学者克拉克指出,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首要。适应现代种业发展需求的高级科技人才既要有雄厚的学科基础,又要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需要把对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的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学科核心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突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系统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互动式的前沿研讨性讲座。积极适应慕课发展需求,引入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方法类等国外优质课程,加大与国内知名生物良种公司的资源和技术合作,通过科研实践训练研究生的实验技术和创新能力。同时,针对研究生的批判精神、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足等短板,结合林木种业创新创业需求,增强研究生科研训练的系统性,探索跨学院、跨校的多学科融合培养新模式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J].种业导刊,2014,(2):5-6.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3

“同性恋基因”有争议

1993年,遗传学家迪恩・哈默尔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同性恋基因”的研究工作。他们发现,与同性恋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中一段名为“Xq28”的特异序列上。这个发现曾一度引发世界的研究热潮,但是,让人失望的是,其他研究团队无法通过实验获得相同的结果,甚至将样本扩大到迪恩样本的10倍都不曾发现该基因。

此外,双胞胎的对比研究表明,基因序列并不能全面解释“同性恋基因”。例如,一个同性恋的同卵双胞胎,尽管与那个同性恋者拥有相同的基因,但也只有20%到50%的机率成为同性恋。因此,从数据角度分析,这个研究发现遭受了很多质疑。

化学修饰的新观点

基因遗传学对同性恋影响所遭受的质疑,使科学家转变了研究方向,他们猜测,会不会是基因受到了什么影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的。表观遗传学正是该研究的突破口。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在未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应该可以作为传统基因学的补充来研究“同性恋基因”。

在表观遗传学中,染色体在不改变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利用化学修饰来影响基因,从而打开或关闭基因的活性。其中,最主要的化学修饰就是甲基化,即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在该研究背景下则指甲基被添加到特定的Dna区域,形成一种“表观遗传学标记”。过去的研究表明,这样的“表观遗传学标记”虽然可以保存一辈子,但是无法传递给下一代,大多数在受精卵和产生的时候会被抹去,所以胎儿就像人们常说的是“一张白纸”一般,洁白无瑕。

然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一些标记是可以传递给下一代的。2012年,进化遗传学家莱斯在研究“同性恋基因”时发现,当父母将未被抹去的“表观遗传学标记”遗传给子女,可能会导致同性恋。究其原因,莱斯认为,遗传标记影响了子宫内胎儿的激素敏感性,可能会导致女婴大脑“男性化”和男婴大脑“女性化”,从而产生同性吸引力。

实验证实新观点

受莱斯研究的影响,美国维兰实验室的研究团队研究了47对男性同卵双胞胎(其中37对兄弟中均是1人为同性恋,其余10对则两人都是同性恋)基因中的14万个位点的甲基化情况。该研究团队专门设计了机器学习算法,经过反复验证,成功找到了基因组中5个与性取向联系紧密的甲基化区域。

为了测试这5个甲基化区域的重要性,研究团队将单一同性恋的双胞胎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是观察特殊的甲基化区域与性取向之间的关系;另外一组则利用前一组的结果来预测第二组的性取向,结果表明,这种预测的准确率能够达到70%左右。也就是说,人类真的可能天生就存在着导致同性恋的基因条件。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地区;高校;保护

音乐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相互交流情感最有效的手段,从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古代先哲从来都重视和强调音乐艺术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关键性作用。在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音乐类非物遗)的价值显得尤为突出。

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我国政府目前所公布的部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所公布项目的一半,这说明音乐历来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联,也说明音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物遗)体系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

根据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纂的《民族音乐概论》和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孙继南、周柱栓主编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这两本著作当中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阐述,并结合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我国的音乐类非物遗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器乐曲艺四类。(分类参考国务院公布的518项第一批部级非物遗,其中包括民间音乐72项,民间舞蹈41项,传统戏剧92项,曲艺46项)。

二、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大连作为辽宁省重要发展地区,在传统文化发展及建设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连是东北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地,地区内拥有满、回、锡伯等45个少数民族,非物遗丰富多彩,也有着较长的历史。截至目前,大连市共有部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6项、省级代表作24项、市级代表作89项,其中音乐类非物遗有31项(参见《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包括民间音乐14项,民间舞蹈10项,传统戏剧4项,曲艺3项,其中,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复州皮影戏、复州东北大鼓属于部级代表作。其种类丰富,特色显著,分布地域遍及大连市内及金州、庄河、普兰店、瓦房店、长海等各县市区。

2010年,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揭牌。中心成立后,在瓦房店、金州、庄河等地针对部级非物遗项目建立一些培训基地。目前,皮影戏已在沙河口区春柳小学建立基地,庄河剪纸在凌水小学建立了基地,复州大鼓也有序地进行传承,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等项目也吸收了不少新学员。2010年6月,复州皮影戏义和班、得胜班,庄河皮影戏传承人和大连群艺木偶皮影等剧团在人民文化俱乐部音乐厅上演了精彩的“大连皮影戏展演”。

三、让大连高校成为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措施”条款中对“传承”加上了“特别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意味着教育是传承机制的重要手段。

2005年3月2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别指出“: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这份文件的出台,为高等院校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音乐类非物遗进入高校课堂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大连市领导曾提出,充分利用大学、博物馆及中小学图书馆等资源,通过文字、影像、实物等各种手段,收藏、保护珍贵遗产;发挥高校师资智力资源优势,结合相关专业对大连的非物遗进行研究。

和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特有的独特风格,只能从传承人鲜活的表演中得以体现,通过传承人一代又一代口传心授的过程得到继承。所谓“人在艺在,人去艺亡”的规律在音乐类非物遗领域体现得最为彻底和鲜明。

因此,培养能学习和传承遗产、并能进行创新的表演人才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除了传承性的表演人才外,还需要培养了解民俗文化、有一定理论水平、能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遗产的科研人才,以及熟悉艺术又懂得市场运作、善于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

如何才能使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之中,实现其生态性“生存”?如何培养青年学生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专业设置

大连地区有16所学科门类较完备的本科高等院校,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专业重组或构建的新专业。例如,笔者所在的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现有四个专业,下设八个专业方向,可在调研的基础上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地将大连地区音乐类非物遗的传承保护融入声乐演唱、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文化艺术事业服务与管理以及音乐剧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增设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复州皮影戏以及复州东北大鼓传承人培养方向,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必需具有的知识结构来设置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计划。

(二)课程体系

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针对各类人才培养目标,恰当地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将课堂授课、讲座、展演及田野采风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例如,聘请复州皮影戏、复州双管乐、复州东北大鼓等非物遗的传承人或民间音乐家等来校任教,与本校专业音乐教师共同承担培养传承人的教学任务;今年,笔者针对本校音乐学院文化艺术事业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开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并结合以往开设的《艺术营销》、《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加大培养既具备一定民族文化艺术修养,又懂市场、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的力度。

除此之外,可带领学生深入大连市内或周边,例如金州、瓦房店、长海等各县市区,去亲历充满乡土气息的大连本土音乐艺术,将知识传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走进今天,要将其作为现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必须考虑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追本溯源,具备“口头性和非物质性的无形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还是曲艺,最原始的传授方式是“口传心授、心领神会”。其揭示出一种内隐性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环境的熏陶,能无意识地熟练的掌握某种技能,一旦学会就终身难忘,在各种环境下都不会影响其技能的发挥。

如今,学习音乐技能越来越倾向于外显的学习方式,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掌握复杂技能及规则以及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学习任务中,内隐性学习方式更具有优势。因此,在音乐类非物遗传授过程中,要保留和注重“口传心授、心领神会”的学习方式。

(四)教材研发

教育首先要有教材,音乐类非物遗方面的教材是当前大连地区进行艺术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编纂本土化教材之前,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大连地区高校可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表现形式,以音乐教师为主,整合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相关教学力量,共同成立课题小组或教研小组,建立一个材料储备库。在此基础上,经过考察、积累,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根据大连本地风貌的特点,编写资料详尽、可供选择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中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原貌,同时也要有所创新,以适应时代的步伐和现代教育的需要。

(五)社会实践

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也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要将音乐类非物遗实现“活化”传承,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学习,更需要搭建多元化的平台,为文化遗产的展示提供自由空间。在这方面,大连艺术学院有着明显的优势。学院拥有专业的艺术团队: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交响乐团以及舞蹈团队,这些团队都曾在国内外专业音乐大赛和演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将大连丰富的音乐类非物遗作为展演内容,联合民间艺术家与学院师生共同合作,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精品,既将古老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实现了活化传承,又体现了大连艺术学院实践教学的特色,可谓是双赢。

今年5月中旬,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晓莉副主任应我院邀请,来学院做了关于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报告。5月24日,大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大连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非遗进高校”传承论证会在学院举行。6月7日,大连市文广局正式授予大连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牌匾。大连艺术学院成为大连地区第一个“非物遗”的研究基地。

四、结语

以上表明,大连的“非物遗”保护传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像大连艺术学院这样学科专业和社会实践与“文化遗产”很对口的高等院校,将在“非物遗”的传承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高校艺术教育的传播,不断提升本土音乐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在校青年学子的文化艺术修养,并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深厚感情和一定的研习方法,培养他们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这是为传统文化培养大批欣赏者和接受群体的关键之举,也是保证我国未来文化政策的正确导向和树立全民族文化保护观念的长久之计。

注释:

周安平、王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著作权保护模式制度设计的思考.[C].中国重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参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辽政发〔2007〕24号)2007.6.7。

吴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教课堂的思考.中国音乐(季刊),2009年(2).

参考文献:

[1]周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J].北京:中国音乐学,2008:(3).

[2]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与实践方法[C].中国重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3]米永盈.浅谈高校在山东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C].中国山东济南、中国山东青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2009.

[4]郑茂平.关注本体——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理本质及其保护的心理取向[C].中国重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作者简介: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5

第一:为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遗余力。

2004年至2008年,谭xx参与了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个过程。负责的工作包括:历史和文化的搜集工作,村落修复的指导工作,上送联合国遗产中心的《申报文本》和《规划文本》的撰写和翻译工作,外国专家学者的汇报和翻译工作,文化遗产宣传册的撰写和翻译工作,开平碉楼文化遗产展览的文字撰写和图片整理工作等。有鉴于此,她于2007年6月,获得中国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11月,获得xx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一等功”称号;她与同事们一起撰写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文本》于2008年11月获得xx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谭xx为第二作者)。

第二:为传播遗产知识和培养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而努力。

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申报成功之后,谭xx意识到遗产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致力于遗产知识的教育和遗产价值的传播工作。从2009年至今,一直无间断地从事遗产人才的培养工作,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专业人才的培养。

以xx大学为基础,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人才;自2009年开始在xx大学建筑系设立“传统建筑设计与保护”“岭南建筑”“侨乡遗产建筑”等课程,把遗产知识的教育纳入建筑系的培养方案;谭xx把侨乡与遗产研究作为教师本身与学生研究的主题,通过老师与学生的研究项目,带动整个区域的遗产调查活动。谭xx为主要研究者的部级研究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人居环境的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获得国家文物局指南针项目立项;谭xx带领学生到开平和xx地区的其他县市去进行遗产调查与研究,2011年和2013年xx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谭xx指导的项目《建筑遗产的修缮与再利用探索——以开平巴黎旅店为例》和《从xx开平立园的管理现状探究建筑遗产景区的管理与发展模式》分别获得了省级特等奖和省级一等奖。此外,每年都带领学生开展主题跟遗产建筑保育相关的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作为建筑系建筑学社的指导老师,她还带领学生致力于xx本土的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

2.重视社会人才的培养。

每年定期在开平党校给当地公务员讲述遗产保护的课程,同时也到开平碉楼旅游公司给他们的员工上课,传播遗产知识;寒暑假专门组织夏令营、冬令营,为社会上的遗产保育志愿者和中学生、大学生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得到全省范围内的好评。这些公共培训是向大众传播遗产知识的关键,当地政府的决策者、旅游行业从业者、文化保育志愿者等的工作都跟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培训他们的遗产知识和文化认知将大大地帮助当地的文化遗产的保育,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从而提高当地的遗产管理水平。

3.长期在媒体上宣传本土文化遗产及其保育的知识,帮助本土侨刊向华侨宣传侨乡事迹。

无论是学校上课还是培训班,毕竟不能普及大众。谭xx跟当地媒体《江门日报》合作进行长期的遗产报道,设立专栏《建筑遗珍》进行长期的系列报道,以记者写采访为主,谭xx做专业点评的方式。此举对宣传了江门xx地区的文化遗产和保育知识都起着启蒙与引导的作用,在社会上培养了一批遗产保育的热心人。

此外,为了更好地向关心xx家乡发展的华侨传递家乡的信息,谭xx还帮助侨乡刊物《xx侨情》进行英文翻译,帮助不懂中文的华侨后裔认识家乡社会。

第三:潜心挖掘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价值,注重国际合作,海内外传播遗产知识和遗产价值。

十年来,谭xx一直潜心研究xx侨乡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等领域,挖掘遗产价值,并进行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每年数次出国考察、研究和参加国家会议,并邀请国际专家到xx大学讲述跟遗产有关的课程。2013年谭xx出版了《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建筑装饰研究》一书,此书凝聚了她十年来到各地田野调查的心血。同年主编了一本《平凡赤子心——一个华侨家庭的历史》。2011年在xx出版英文版书籍,介绍开平建筑的变迁过程——aDwellingJourneyinKaiping.

谭xx在研究上和教学上,都十分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以及国际合作。她除了邀请国际专家到来给学生上课之外,还与xx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三藩市州立大学、加拿大卑诗省大学圣约翰学院等著名学府保持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把自己的研究保持国际视野。

第四:为探索如何平衡遗产的保育与发展的矛盾而建立教育基地,进行项目实践和研究;同时把教育与研究结合起来,邀请国际资深教授,开拓学生思维。

看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在保护与旅游发展中的失衡现象,谭xx从2011年开始在开平的古村——仓东村进行尝试,试图探索一条可以平衡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的路子,即既可以保持文化遗产村落的原生态状况,又可以产生效益,惠及当地老百姓。她以仓东村为基础,联合社会各界,包括村民、后代、有心的开发商、当地政府等资源,建立了仓东教育基地,作为培训文化遗产人才的现场教学场所。项目从2011年开始修复和整治,2014年1月开始尝试运营,当年在村里举行了16次活动,包括:来自开平本地、xx省各地、以及xx等地的中学生文化遗产培训活动;来自xx、海南、xx、澳门等地的文化保育志愿者培训班;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在此召开现场会议。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校教育;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历代先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积淀。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被不断地传承和创造、具有广泛群众性、是民间的活态文化,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文化精神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认同,而且还有利于抵制外域文化霸权的渗透,维护文化,是国家的重要软实力,能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国的核心竞争力。学者康保成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来的不仅是多少项具体项目,而且最重要的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祖先五千年文化史的一种认同。”[1]

一.相关研究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全球第6个加入《公约》的国家。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教育部和也启动了一个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把每年9月定为“传承月”,在青少年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工作。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如京剧已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一些有条件的高校也开设了民俗学、民间文学等课程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渗透到其中,不失为一种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的好方法。

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发表的《非物质文化教育宣言》指出: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学者尹国有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那些源自祖先心音,流淌着祖先血脉的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2]

高校教育既是输送研究阶段基础雄厚的生源,也是培养适应知识综合性要求的中小学师资的关键所在。参加首届中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的代表提交的论文即以“大学教育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综合主题,号召在中国社会大的转型期许多优秀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紧要时刻,发挥大学作为知识群体和青年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承创造的历史作用。[3]乔晓光教授积极倡导全国所有高校都来以民族文化整合心态认知自己的文化资源,尤其那些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大学应主动地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生产力的发展发挥桥梁作用。[4]“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过程使文化得以社会遗传和再生,因此,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的机制,是文化化人的过程。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文化适应的功能和文化创新的功能。”[5]“为保证传统文化后继有人,韩国政府还特设奖学金,以资助那些有志于学习无形文化遗产的年轻人,这些人被统称为‘传授奖学生’。”[6]“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能使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不自觉转为自觉,良好的意志品质也会随之悄然形成,像春风春雨润泽下的百草,焕发出盎然生机。”[7]所以,在人们心中播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种子,传承的不仅仅是民间文化的样式,更重要的是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教育的有机融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族共同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传播文化,创造知识的重要场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也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在当今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教育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高校应努力在教师、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研究、学生社团组织、信息交流平台、教学课程模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方面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

第一,在师资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的教师在整体上力量薄弱,素质有待大幅度提高。高校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来为其补课,提高其素质。首先,应该在制度和政策上给予激励和导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和科研纳入学校考评体系之中。其次,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将此领域的学术权威和民间传承人请进来或者自己走出去,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的教学和研究水平。[8]

第二,在学生主体方面。目前,我国高校每年招生近600万人,在学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就意味着每年有近600万人直接受到教育。这些学生又会影响他们的父母和亲人,这种宣传教育是切实有效的。各高校要通力合作,组织各方面的学术力量编写课程大纲、教材。教学要将课内课外结合,特别要在实践环节上下功夫,教师要利用暑假组织大学生到基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实践活动。要培养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从事保护工作的能力。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项目引进校园展演,发散其文化魅力,激发大学生的热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态中得到保护。[9]

第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研究方面。高校可以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组织专业研究队伍,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拓展科研领域和能力。首先,对原有资源特别是对本地区方志文献进行发掘与整理,为当地政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提供帮助。其次,运用新技术手段制作文化专题,通过摄像、录音和存档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再次,确立研究专题,申报研究课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写进人才培养计划、研究规划,激发大家参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8]

第四,在学生社团组织方面。高校应最大限度地将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之中,使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让民间文化去丰富学生社团内容,促进社团的积极健康发展,使民间文化在校园里产生极强的影响力,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一个鲜明特色。通过大型文艺演出、专题报告、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也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得到良好的熏陶。[10]

第五,在信息交流平台方面。高校在运用传统手段和工具进行资料搜集的同时,应着力于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设施保存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系统化的记录、保存。其次,高校之间应建立起开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交流平台,将每个学校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信息整合起来,并对一部分可以进行共享的资料实现交际间,平台间的共享。可从三步出发,首先在市级范围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然后向省、区域逐渐推进,通过市、省、区域三级逐步扩大共享的范围,最终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平台。[11]

第六,在教学课程模式运用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为一体的课程结构和学科性、活动性相结合的课程模式。通过教育,不仅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而且使学生学会研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还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创作和应用方法,同时注重理论讲授与动手实践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让学生从亲自参与、体验、感受、内化、表现中产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意识,获得创新能力。

第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方面。高校应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明确课程目标、深化教学要求、逐步扩大课程涉及面和深度,建立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设的长期规划;同时,高校要将此规划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相结合,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实情况和特定高校的具体特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既符合高校发展的要求,又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和保护的需要,从而制定出全面、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完善课程设置的体系和培养人才方案。[11]

三.结论

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双赢的结合,是高校落实自身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也是文化教育领域的新突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不断创新,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康保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战略问题,[eB/oL],http://hiya,dlut,edu,cn/yingxiang/2006/06/shidian.

[2]尹国有.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期本土文化认知价值――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7):1-4.

[3]张鹏.推动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述要[J].美术研究,2003,(1):69-72.

[4]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J].美术研究,2003,(1):62-68.

[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北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11-129.

[6]王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J].文化学刊,2008(6):28-35

[7]刘伟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素质教育功能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8,(2):100-101.

[8]尹凌.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析[J].理论导刊,2009(7):100-101、107.

[9]林佳瑜,陈如好.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意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4-57.

[10]李巍.关于高等旅游教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6):64-66.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遗传学;生活方面;具体应用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21世纪,遗传学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大活力的学科,遗传学的发展带动着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生命的本质,遗传学的成功意味着人类在探索生命的方面跨出了巨大的一步。而遗传学不仅仅是能够让人们更加接近生命本源的性质和道理,而且还可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本文就主要研究遗传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一、遗传学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因此,农林、畜牧以及水产等农业产业都与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农牧业方面,遗传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选择、改良产品的品种。对于农业来说,品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主要从质量、产量以及抗病三个指标来对其进行评价。而遗传学就是对品种进行改良甚至是创新的重要手段,依据遗传学的遗传原理,通过基因诱变、品种杂交选育、细胞工程以及基因工程等方法对物种的品质进行改良以及创新,以便提高其质量、产量以及抗病能力三大指标。例如我国自行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小麦等,都是在原品种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遗传学的手段进行操作,从而使得品种得到改良,其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利用基因工程,将有利于提高品质的基因进行相应的操作,得到了产量高、抗虫害、抗病害、抗除草剂的优质棉花;还有一些在研究阶段吗,还未大规模应用的成果:将豆类的固氮基因转接到非豆类的作物中,这样就能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减少肥料的投入,从而增加收入;将一些高光效的基因转入到农作物中,提高其利用光能的效率,加快生长的速度。总之,遗传学在农牧业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大大提升了农业产品的质量、产量等。

二、遗传学在工业上的应用

遗传学作为一门已经比较成熟的学科,其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物制造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人们主要是依据遗传学的原理来培养一些有用处的微生物,在实际的应用中,利用遗传学的原理进行微生物的选择、培养以及应用;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来制作用途广泛的工程菌;使用遗传学的相关技术,对酶的结构进行一定的改变,从而提升其活力,使其在催化化学反应时有更好的效率。在工业生产中,有一项应用很广的遗传学技术,就是重组生物产品,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工业中的一大重要的支柱产业,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各种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以及胰岛素的重组,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产――销售的市场。近年来,工业上对于遗传学应用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逐渐将一些比较深入的技术转入到工业生产中,例如将蜘蛛丝的蛋白基因用与高强度丝的生产。

三、遗传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对环境因素也越来越重视,而遗传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工程菌的作用,可以将农作物那些废弃的不好处理的茎杆部分进行水解,产生工业产品乙醇,将废品转变为工业产值。使用厌氧发酵菌还可以将处理成本很高的工业废水转变为沼气进行燃烧;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废水中加入相应的工程菌,既能清楚重金属污染,还可以节约处理成本。许多依靠传统手段难以解决或者解决成本很高的环境污染,通过遗传学技术都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解决,不仅能够净化、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处理成本。

四、遗传学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

在现阶段的医学中,尽管技术已近很成熟,但是还是有四个难题困扰这医学界,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肿瘤、遗传病以及一些病毒感染。这些难题或多或少都与遗传学有联系,其中发生肿瘤病变的本质就是人体中癌症基因的突变导致其质量或者数量发生变异,影响了正常的细胞;心血管疾病中有许多的症状都是遗传性的;至于遗传病那更是遗传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在已经发现的遗传学疾病有几千种,基本都是因为基因突变而造成的;而一些对于人类威胁巨大的病毒,虽然与遗传学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要想攻克这些疾病还是需要利用遗传学的基因工程的技术对例如艾滋病这种病毒进行研究,主要是分析病毒的基因结构,然后根据其结构的特点、复制表达的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达到攻破病毒的目的。

五、遗传学在生育中的应用

遗传学对于基因的研究在很早就进行了,今年来更是取得了很多的进展,而其中遗传规律的研究对于人类进行优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都知道近亲不能结婚,这是因为许多的遗传病都是隐形传播的,而近亲中携带相同隐形遗传因素的概率比较大,这样在近亲结婚生育子女的时候,产生隐形纯合子的概率就比较大,导致生产出的子女遗传病的发病率很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近亲结婚生育出的子女都是弱智儿。根据遗传学的知识,父母双方在有生育子女意愿的时候,可以进行基因检查以及咨询,双方的子女是否会出现遗传疾病,从而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以免生产出带有疾病的婴儿。遗传学在生育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试管婴儿,对于那些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来说,试管婴儿就是他们实现父母梦的重要途径。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8

2013年11月22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在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省文化厅孟庆善副厅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代表,省直“非遗”单位的代表和基地顾问共同出席了授牌仪式。孟庆善副厅长亲自为基地授牌。孟副厅长在讲话中肯定了省艺术研究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且勉励省艺术研究院以及各市(州)非遗保护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文化强省战略为目标,以各级领导、各位同仁的殷切期望为动力,积极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瑰宝,努力为我省的“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是我省唯一的舞台艺术类科研机构,历史悠久、艺术研究成果斐然;人才汇集,有省内最高级别的艺术类研究专家十余名;是湖南省唯一保留完整的表演艺术类的文史资料、音像资料的单位,具有整合全省艺术类研究资源的能力。这次由省艺术研究院组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这个平台,既体现了省厅对艺术研究院的信任和支持,更是对省艺术研究院的工作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要求。

“研究基地”将履行如下的工作职责:

1.承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民间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民俗)保护研究的有关具体工作,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政策咨询、宣传;

2.组织全省范围“非遗”普查调研工作的开展;

3.指导“非遗”保护研究计划的实施;

4.进行“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

5.举办学术、展演及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宣传保护研究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29-02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随着现代生物学和现代遗传学研究的发展,医学遗传学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人类遗传学探讨人类正常性状与病理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物质基础。而医学遗传学则主要研究人类(包括个体和群体)病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物质基础。医学遗传学通过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提供诊断、预防和治疗遗传病和与遗传有关疾病的科学根据及手段,从而对改善人类健康素质作出贡献。[1]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切身体会到,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授中多提几个“为什么”,往往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层次,当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时,就会孜孜以求,全神贯注。

例如在讲遗传学绪论部分时,告诉同学在高考之前都要进行常规色盲的检测,并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学生会看到一个色盲检测的卡片动态图,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高考的时候要做色盲测试呢?你们能辨认出色盲检测卡片的数字吗?色盲是否是遗传病?色盲的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呢?色盲的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呢?”这一有趣的现象马上会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时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本次课的讲授内容,当然学生在以后的听讲中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高起来。又如在讲授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病这一章节时,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学生往往觉得索然寡味,笔者结合新闻媒体及报纸上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年轻化的趋势事件的报道,以及生活中经常见到痤疮、小儿肥胖等症状,然后质疑:“为什么我国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比较高?这些疾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还是多个基因控制?会不会受到后天环境因素的限制?父母患此类疾病,子病风险如何?”学生往往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这一现象会满怀兴趣,这样再介绍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病的概念,多基因遗传特点,多基因病的遗传特点,多基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精选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

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提高,这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2](1)培养学生的对照和比较能力。对相似又有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我们可以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点,以澄清易混淆的概念,寻求概念的联系和对相关概念的加强。如在不规则显性遗传中出现的表现度和外显率这两个概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首先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个体形成一定表型的百分率。即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群体中得以表现的百分比;群体中如带有某一致病基因的个体100%发病称完全外显,外显率低于100%时,为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而表现度是指一定基因型所形成表型缺陷的严重程度。表现度不一致是指具有同样基因型的个体,其表型缺陷严重程度有差异。如成骨不全患者家系中,有的患者仅有蓝色巩膜或骨折,有的有蓝色巩膜和骨折,有的有蓝色巩膜、骨折和耳聋。所以表现度要说明的是在致病基因已经表达的前提下表现的程度如何,是属于“量”的问题;外显率阐明基因表达与否,是属于“质”的问题。通过这种比较就找出了两者的区别,抓住了各自的特点。(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全面分析综合是把事物各部分、各特性结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复结。如染色体畸变根据畸变的类型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数目畸变与结构畸变,又可根据其特点对其进一步细分,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作出图表(图1),在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以后的复习中就可以一目了然。(3)抓内因与外因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外因推动发展。任何孤立内外因的关系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利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我们知道多基因遗传是指一种遗传性状或遗传病受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控制,每对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每对基因对表型的效应都很小,但是各对基因的作用有积累效应,但是多基因性状或遗传病的形成除受微效基因影响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多基因遗传或多因子遗传,又称复杂疾病。其中的决定遗传形状的多对微效基因也是我们所理解的内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其中的环境因素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外因,则起着条件性的作用。这样对多基因病的理解就更深入透彻。总之,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来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多媒体的传播技术已进入千家万户。这使得学校里一只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显得落伍了,多媒体课件应运而生。[3]如在讲授医学遗传学的21三体综合征这一章节时,在放映患儿图片的同时附有视频资料,就能增强学生对该遗传病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还可以为学生以后在临床上进行遗传病的诊断打下基础,并由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尽管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正以它的优势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不应忽略传统的教学手段,应使两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传统教学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是现代机器的盲点。教师在黑板上边写、边画、边讲解,某些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某些经典题目的解题过程,甚至可以把解决此问题时的思路和争论融会在讲解中,这样才会引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才会将所学的知识消化、理解。教学效果会好得多。如在讲授两种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传递规律这一章节时。课本常通过举例计算子病风险情况。以往教师主要对着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讲解,往往是老师已讲述很多遍,而学生仍未理解。现在通过教师亲自板书演示整个演算推理的过程使其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再附以讲解,就迅速地拉近了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情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两种单基因性状的独立与联合传递规律及发病风险的认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被激发起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的联合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堂所授内容的掌握率也大大提高。

四、注重将遗传学的基础理论与疾病案例相联系

医学遗传学授课始终强调以疾病为中心,以遗传为基础,深刻理解遗传与疾病的内在联系。[4]因此在各类遗传病教学时,引入临床真实病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加深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例如,我们在讲授常染色体以及性染色体遗传病时选取大量的真实病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家系信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典型遗传方式和延迟显性、遗传印记、早现遗传等特殊现象。结合本教研室老教师多年收集积累的病案多媒体素材,包括遗传性震颤、遗传性共济失调、舞蹈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结肠息肉、18三体、猫叫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等多媒体,图文并用,加大了课堂信息量,增加了直观性。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课堂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明显,得到学生好评。

五、以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互进

“在教学中研究”,更应该“在研究中教学”。[5]作为医学遗传学的一线高校教师,面对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应该明确其中教学是最主要的任务,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任务。如果把科研理解为简简单单写几篇论文那还是肤浅的,教师只有针对教学实际问题而有所选择地学习教育理论,且将自己的领悟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自己的科研才能表现出其价值。脱离教学的科研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我时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渗透在教学中,具体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在课堂教学中既讲述前人的论述,也介绍自己在科研中形成的观点。这样,缩短了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与创新精神。其次,从自己的研究体会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研究。训练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懂得如何围绕选定的专题系统地收集、整理资料。比如讲到单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时,我就向学生详细阐述了基因治疗的研究思路,例如血友病系X连锁隐性遗传病,通过转基因的方法使患者持续表达缺失的凝血因子,那么患者的症状就会明显改善。又如,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通常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绝对或者相对不足,疾病发展到后期,最终常需要借助于胰岛素治疗,而目前的干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结合使得糖尿病的根治成为可能,尽管目前还处于临床前期的研究阶段。

医学遗传学发展很快,新内容不断增加。因此,教师既要把握好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培养医学生能准确有效地分析、诊断遗传病的能力和较强的遗传优生咨询能力,因此教学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指令性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非指令性课堂转换,把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转换,加强与临床病例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医学遗传学素养,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生,以崭新的知识体系适应分子医学的时代。[6,7]

参考文献:

[1]蔡丽琼.浅谈医学遗传学教学的体会[J].安徽医药,2007,11,(7):671-672.

[2]姜泽群,赵凤鸣,詹秀琴,等.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9):937-939.

[3]曾新.医学遗传学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55-56.

[4]张成宁,俞萍,祁鸣,等.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8-19.

[5]彭翠英,刘俊,.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739-741.

[6]刘鹏,张责寅,高佩琦,等.医学遗传学理论教学改革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29-30.

遗传学的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函数优化;遗传算法;拟牛顿法;收敛性

中图分类号:tp3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45-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kb236)

作者简介:樊春天(1983-),男,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许峰(1963-),男,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波谱学和智能计算。

1基本遗传算法和BFGS算法

遗传算法的运算对象是由m个个体组成的群体。在遗传算法的运算过程中,群体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进行遗传和进化,将适应度较高的个体更多地遗传到下一代,经过若干代进化后,在群体中会得到一个或一批优良的个体,它们即对应问题的最优解。

遗传算法使用的遗传算子有:

(1)选择(Selection)——根据各个个体的适应度,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方法,从当前群体中选择了一些优良的个体遗传到下一代。

(2)交叉(Crossover)——将群体中的每两个个体随机组合成一对,以某个概率(交叉概率pc)交换它们之间的部分染色体。

(3)变异(mutation)——对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以某个概率(变异概率pm)改变某一个或几个基因值。

遗传算法的进化流程如图1。

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而局部搜索能力相对较弱。大量计算实践表明:遗传算法可用极快的速度达到最优解的90%左右,但要达到真正的最优解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若兼顾收敛速度和解的品质两个指标,单纯的遗传算法未必比其它方法优越。因此,如何将遗传算法与其它方法相结合是遗传算法研究中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在经典最优化方法中,若综合考察收敛速度、计算量、适用范围等算法性能,拟牛顿法是最出色的。在拟牛顿法中,又以DFp算法和BFGS算法最为著名。

2基于BFGS的遗传算法

考虑到遗传算法全局收敛性强而局部搜索性能不佳,而一些经典优化算法局部收敛性强、计算精度高,不少学者相继尝试将经典优化算法引入遗传算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赵明旺将牛顿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乔建忠等在遗传算法中引入线性规划,汪民乐将非线性规划引入遗传算法,金东海等将模拟退火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并应用于压气机叶型优化设计中,刘畅等将梯度算法和遗传算法混合并应用于线性分类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提出将BFGS算法融入基本遗传算法,取长补短。基于BFGS的遗传算法Ga/BFGS的算法流程如下:

3数值实验

下面选取4个常用的标准测试函数应用Ga/BFGS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基本遗传算法SGa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新算法的性能。

该函数有无穷多个局部极大值点,但其中只有(0,0)为全局最大值点,最大值为1。当优化结果大于0.995时认为算法收敛,该函数如图5。

上述4个测试函数的共同特点是,函数有多个局部最优点和若干个全局最优点,优化难度较大,可以很好地测试优化算法的全局、局部收敛性及优化精度。

下面分别给出Ga/BFGS和SGa对4个测试函数的函数值进化曲线。

从图6~图13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①Ga/BFGS和SGa都能以较少的进化代数搜索到全局最优解附近;②Ga/BFGS获得的全局最优解的精度明显高于SGa的结果。这表明Ga/BFGS在充分继承了遗传算法全局收敛性强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局部收敛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主要得益于BFGS算法的加入。

为了进一步测试Ga/BFGS的收敛性能,下面给出Ga/BFGS和SGa两种算法运行20次时满足收敛条件的次数。

表1中的数据清楚地表明,改进后的Ga/BFGS在收敛性方面要明显优于基本遗传算法SGa。

4结语

本文针对基本遗传算法局部收敛性较弱的缺陷,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经典优化算法BFGS的改进遗传算法,并且与基本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数值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保持遗传算法全局收敛性强特点的同时,局部收敛性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另外,新算法在实现遗传算法和BFGS算法转换时,同时考虑了目标函数为连续有梯度和离散无梯度两种情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马昌凤.最优化方法及其matlab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周明,孙树栋.遗传算法原理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3]赵明旺.基于牛顿法和遗传算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混合计算智能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7(11).

[4]乔建忠,雷为民.混合遗传算法研究及其应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8(12).

[5]汪民乐,高晓光.一种新型非线性混合变量遗传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