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媒体艺术发展史十篇新媒体艺术发展史十篇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1:32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1

当新媒体艺术(newmediaart)越来越成为艺术界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上、越来越多地被所谓的前卫艺术家所实践时,我们不仅要问:究竟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给我们带来了和即将带来什么?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art)和最早的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是由于新媒体艺术空前地结合了物、生物学、电子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将之用于艺术创造中,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传递出空前庞杂的信息量,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和了解它,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误解: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在国内观众普遍缺乏视觉修养和科技知识的现状下,要求大众理解现代艺术就已经勉为其难了,对于新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的。

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好奇,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尝试,而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现状,引领发展方向。

当艺术史发展到21世纪,在我看来,给任何形式的艺术下定义都是可笑的和多余的,对于新媒体艺术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从各所大学争先恐后地设立与媒体有关的各类系科(这其中有很多是理工类大学)和各现代美术馆相继展出所谓新媒体艺术展来看,就知道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的认识有多么的混乱。你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吧!

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艺术界相应带来了什么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艺术展示场馆设计上。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完全不能够承担新媒体艺术展了。新媒体艺术展从电路铺设、墙面设计、灯光设计、封闭性设计、计算机配置、投影仪和音响设施方面对展示场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包括北京世纪坛艺术馆在内的新艺术场馆都在对原场地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世纪坛艺术馆用了半年将其地下一层改造成一个适合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场地,接着就在去年五月底展出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实际上展馆的改造还是略嫌粗糙了点,没有跳出传统展示场所的设计思路。相比之下,上海多伦美术馆在设计上更显专业了一些,感觉是为艺术量身定做的,在的细节上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又不失传统美术馆的优点,不论是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展示场所,都错落有致,迎合了现当代艺术对于观者产生的影响。新媒体艺术讲求连结性和互动性,这也就更加表明他们的作品需要各自独立,不能相互干扰,不像传统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展览,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按照一定的间距挂在墙上,或者是摆放在地上,观众只需要移步换景,作品与作品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表面上的干扰,充其量只会对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有所影响。但作为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干扰本身也是他们作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以往那种大开场式的老式展厅是完全不适合它的了。另外,在光线设计上,老式展馆很可能喜欢采用天光来展示绘画作品,这个是不太能用到新媒体的展示的。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前面说过,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说明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表达水平和责任感的提高。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观众能否接受,这是对他们视觉修养的考验。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不但要表现自己,还要尽力将表现的东西为人所懂,让观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接受。在这里,艺术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艺术这个名称中“媒体”二字功能的体现。

[1]

观照方式的改变必然促成品评价、流通和典藏方式的改变。在对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结性和互动性,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而在艺术品流通和典藏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媒体艺术的要求,由于他们运用了声音、音像和网络等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三维空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制作光盘来保存它们,并且附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往的有关艺术史的书籍都是通过图片的形式来记载资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来实现的重现,可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将会使我们以后的艺术史类书籍不能够仅仅再用传统印刷品,而必须得配上一定的声音和影像。就像很多人收藏一样,新媒体艺术史可能就是一段音像艺术史。

所有上述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在目前,不管是馆策展人、艺评家或是赞助商,都是很希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艺术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过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业已成熟的机制进行借鉴,再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但是事实上,只有打破以前艺术史研究的窠臼,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方式才能够承受新媒体对于我们的冲击,才能够驾驭这种改变并迅速成为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m.Baxandal1)在谈到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现状时特别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未能够针对视觉媒介和视知觉的复杂性,至少没有做到像研究那样来对待其特殊的媒介;二是由于未能对自身媒体做出积极的关注和缺乏适合本体研究的技术手段,艺术史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阐释方法,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具,这样艺术史学科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三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过分关注知识而忽视学科技巧。也就是说,对于艺术史方法论的开发是非常迫切的。

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史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

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比以往其他艺术更需要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逐渐改变艺术的一种弊病,那就是艺术院校重文轻理的学科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理科知识是很难理解和走进新媒体的。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当今,就是那些正在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本身,对于科学理论也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从理论层面去分析了。总而言之,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新媒体艺术中所被运用的科学门类:电路学、计算机网路、后生物学、电信学、人工智能、遗传学、仿生学等等。在这些学科的背后有一个总领性的科学理论那就是控制论,控制论又分控制论和模糊控制论,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论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它。

自从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查德(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

以来,模糊理论便在其数学基础上建立起来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首次运用模糊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法更好的效果。在模糊理论被用于制造出了模糊洗衣机和空调器等模糊家电之后,模糊理论便被运用到人工智能和风吹草动技术领域,模糊推理机、模糊控制计算机、模糊语音识别系统、图形文字模糊识别系统相继出现,这就越来越接近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模糊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艺术史研究方法将会转入一个模糊艺术史理论阶段,而且我坚信,模糊理论是一切理论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互动传递智能技术,这正是模糊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更是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试验。对于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怎么再以传统的地域风格分析法去看待它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和评价体系早已过了那个非0即1的阶段了,我们的家们也是在有意无意地用着模糊理论的某些原理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奏。在0和1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新媒体艺术背后的庞大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在指引我们走人一个新的艺术史理论系。

我们的艺术史理论家要首先研究的应该是新媒体艺术中采用的相关技术的发展史,如电气史、声音艺术史等等,而不是急于描述现状或者建立一个评价体系,这样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上述四种,仅仅是新媒体艺术给艺术界带来的一部分变化和我的一些设想,也许只是些表面现象,因为要真正读懂新媒体,我们还需要在充实自己的基础上拭目以待。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2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展示;虚拟成像艺术;互动艺术

1绪论

(1)本文的研究背景。新媒体艺术是新媒体技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二十世纪以数字化为主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艺术的结合。“新型科学技术的产生给艺术的范畴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也推动了艺术新领域的确立和发展。视觉艺术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演绎,利用数字媒介将虚幻的视觉元素呈现在界面上,新媒体技术是一种开拓艺术的极佳方式。”受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当今的展示设计在表现手段和传播方式上更加的多样化,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使得展示设计走向虚拟化和互动化。

(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展示设计日益追求多样新颖的表现手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涉入展示设计领域,并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新媒体以其独有的特点备受艺术家们青睐。国内外一些艺术家

(3)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查阅各种艺术期刊、书籍、网上收集论文、专著等。2)实例个案研究法:依据展示的不同类型列举新媒体应用实例进行分析。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研究

2新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

(1)新媒体艺术概论。1)新媒体、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什么是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关于什么是新媒体这一问题,目前并无科学和严格的界定。但是依据种种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给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下一个中庸式的定义:新媒体,从广义上来讲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概念,指出现时间较晚,相对于已有媒体在功能或传播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种新的媒体。狭义上讲,当今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指基于数字化和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媒介或内容载体。[1]新媒体艺术,即以数字媒体技术及数字信息传播科技委支撑和媒体的艺术形态。2)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观念、表现形态、艺术,与载体的互动关系以及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如下特征:①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观念来分析,新媒体艺术在观念和思想上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同时强调艺术的大众化,以及审美过程的互动性、参与性。②从表现形式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互动与多媒体等特征。③从艺术与载体的互动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对媒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④从艺术与技术关系的视角来看,新媒体艺术对技术依赖特征突出“新”。

(2)展示设计概论。1)展示的概念。[2]“展示艺术是一种利用现有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主题化时空的构建,实现表达与沟通目的的应用性综合艺术。其核心目标,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集艺术之所能,创造一个主题化的展示时空,通过现场作用实现情感交流和认知互动。”2)展示范畴与内容。展示的内涵十分丰富,综合多种观念,可将展示大致分为如下几类:商业展示、博物馆展示与展览会展示。其中展览会展示又可分为博览会展示、专题性展示、会议活动展示和网络虚拟展示。①行为方式上,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参与浏览展示活动,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会影响他人。②虚拟展示具有模拟仿真的特点。对用户做出的探询,在仿真情况中与现实情况一样能够得到回应。

3新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1)新媒体艺术为现代展示设计带来的新特征。1)互动性。互动性是新媒体艺术独具的艺术特征。新媒体艺术把以往的一切艺术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影视等都纳入进来。展示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除了体现在上述与艺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与交互外,还体现在受众的参与性。参观对象可以不再是被动的观赏物,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观赏者进行互动。2)虚拟化。在新媒体艺术时代,3D虚拟成像技术代替了大量的实物展示,大大的节省了空间、材料、运输等资源。同时,它能够在有限的面积变化出不同的空间。让观众在一个弹丸之地获得多种体验。3)娱乐性。新媒体展示具有娱乐性的特征,作品的娱乐性设计,令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不再受年龄差异的困扰。新鲜感、惊喜感伴随着某种刺激吸引男女老幼,参观成为嘉年华。知识、教育、信息、娱乐融为一体。

(2)各类展示中新媒体艺术的应用实例分析。1)商业展示。[3]商业展示是商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其主体是零售业。主要包括店铺空间设计、印刷广告设计、购物环境气氛设计、橱窗陈列设计和利用展示促销活动展示信息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令顾客驻足,流连忘返,加强商品促销和品牌认知度。2)博物馆展示。博物馆展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解说性博物馆展示(或称叙事性博物馆展示),就是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陈述一个事件、观念或者主题,使人们产生兴趣,引发好奇心,进而产生态度的改变。如科学类博物馆或历史博物馆。另一类是非解说性博物馆展示,主要用于艺术品的欣赏,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艺术博物馆。观赏者凭借感官刺激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3)展览会展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展览会也在发生着各方面的变化。[4]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从以物为主的展示转变为以人为主的参与展示。它强调人在展示环境中物质和精神全方位的需求;强调人与展品的互动;强调人在了解产品的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生理与心理上的科学规律;强调参观时的参与精神和主动性。[5]例如世界博览会历史长卷,装置如一个历史的长卷,卷上展示150年来各国博览会场馆建筑的激光全息影像,这些全息影像清晰立体的突现在观众面前。

4结论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艺术设计领域从观念到形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展示设计也不例外。随着全球范围内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迅速传播,新的艺术种类不断涌现。同时随之出现的新的方式方法使得展示的效果得到迅速改善提高。新媒体艺术是信息时代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对艺术界影响比较深远的新的艺术类型。其对展示设计的影响可谓深远。它的表现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向不仅为展示设计带来全新的机遇而且也面临新的挑战。展示设计作为一个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学科,需要的是推陈出新,取百家之长。只有将新兴的艺术形式中的先进元素融入到展示设计中去,才会在信息社会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突出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许超,刘华年,杨英.展示设计[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苗岭,邹一了.展示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大型展示中的新媒体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http∥.

[6]林讯.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7]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3

关键词:美术;观念;条件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H07-0125(2014)03-0239-02

生存在艺术专业领域内,创作而出的作品希望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是每一个艺术家都梦寐以求的结果。同时,艺术作品的欣赏性和批判性也是在艺术作品出现之时便衍生出来,所以如何做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得到现实大众和同行们的欣赏和广泛评价,我们就必须要讨论作品产生的必要性和时代的需求性问题。

新媒体影像艺术是21世纪下衍生的新型艺术类型,定位在传统美术专业和传媒专业之间,是两者融合之下艺术产物,同时也是时代造就下的艺术门类,它借助于时展下媒介的迅速发展和工业电子器械制造高度创新。这样的新型艺术表达需要创作艺术者怎样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观念,这类型艺术作品需要那些重要因素,我们有待于急于去探讨。

一、本专业培养对象

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此专业进行学习的对口学生必须是以高考美术类考生,基础的美术功底对于学习新媒体影像艺术专业是敲门砖,美术知识就是在这个专业前行过程中的主干,从根到头是必须贯穿始终,创作者的思想、观念才能最佳状态发散,合之形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从而形成一位有新媒体影像专业思维的专业性人才。

(一)学习对象特点

与文史理工类学生相比较,艺术类学生最突出的区别就在于思维的方式和考虑事情的逻辑顺序。高中阶段培养使得美术专业学生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相对缺乏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思维严谨度,导致其思维方式活跃值较高,逻辑推理能力应用不全面。正是因为美术类学生这样的特点,对应影像艺术创作需要这样思维方式的创作主体,以促使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有创作者情感起伏,引起对应受众群体共鸣,同时灵感来源的面更加的广泛,赋予作品内容和题材的广度。

(二)美术基本功主干功效

美术类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于美术基本知识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强化学习,在以纸作为媒介的基础绘画都有相当扎实的掌握,美术类别、表现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熟悉。以传统绘画的种类来说,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等基础门类,各种门类之间所存在的构图关系、比例、色彩、画面效果控制等方面都是作为美术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承载方式以电子屏幕为主的影像艺术作品实质就是在媒介上发生了变化,但作品能够深刻表达创作者内心的观念仍须在遵循传统绘画中所需要的绘画语言为基础。创作的静态摄影与动态影像是新媒体影像艺术主要的作品形式,作品强调观念性和思想性的同时整个过程不能打破基础的绘画语言,反之将会使创作作品没有观者欣赏认知和落为不伦不类,此道理在电影和电视剧两个表现形式的对比中是突出、直观的,电影注重画面构图和内容表达的集中性,电视剧则生活化,平白的构图,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影像艺术作品需要集中体现作品观念和美感,则一定要在扎实的绘画语言基础上创作和稳构。

二、课程培养模式

创作者艺术修养提升过程是人生阅历、艺术经验和理论知识三者结合和磨合的过程,使得创作者在艺术素养方面趋于成熟,适应现实环境对于专业发展需要。艺术作品当中融合了创作者独立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本科期间进入到专业方向学习,课程培养模式下掌握理论和实战经验为创作提升艺术素养的融合,为影像艺术作品的成形创造了条件。

(一)新媒体影像艺术的准备定位

具体的存在方式决定影像艺术和传媒类专业中的编导与新闻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媒体在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为新闻传播、电视创意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太多的便利,诸如网络文学、在线音乐、在线视频、客户端等,一切内容形式的制作过程需要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所以,影像艺术和新闻、编导专业成果表达方式一样,都是在借助新型媒体的发展为平台。

课程的培养模式下,影像艺术和传媒都会从最基础的写本开始、到编制为脚本、台本、分镜头,最终具体到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和拍摄方式。同时后期编辑学习阶段,仍会学习相类似的视音频的编辑软件,二者基础课程都需要做这样的安排,为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形式奠定坚实的基础。不同的是理论课程的安排区别相差甚大,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反问为什么美术方向下才能开设新媒体影像艺术专业,而传媒类无法进行此艺术形态的创作。毋庸置疑在质问自己专业学习的定位之后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将制作栏目的理念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利用媒体的手段推介出去是传媒专业的主要任务。将自己的艺术修养融合观念,并和社会的认可度结合起来,秉承优秀艺术家的基础绘画语言,欣赏理解和学会批判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基础上,利用新媒介创造出的作品便是新媒体艺术作品,它承载了热点、思想深度、审美情趣,其合格品要求偏向美术功底者。从作品传达的内容上,我们看出了本质的区别,新媒体影像艺术开设使得美术专业学生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得到了当代的转换,实现了承载方式和思想传达方式的转变。

(二)发散思维与夯实脚步

优秀的新媒体影像作品制作者并不是一个人前进,这是团体,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核心力量的引导和组员表决权的整合,一部优秀的影像作品绝对是团队在专业领域激烈的争执和配合默契下应用而成。核心观念的推向与团队思想的广度融合是必须要进行的过程,要想在这个齐头并进、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认可,必须要思想广度,迎合大众接受度。激烈角逐的进程中,使用美术创作思维进行充分的发散使自己思想观念整合到恰如其缝,并且制作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从本的撰写到镜头画面的最终成形。整个过程就是观念产生到观念务实到镜头画面的过程,过程的夯实决定了思想性传达的准确性。

灵感思维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是重要的一笔财富,生活感悟和经历会让我们思维灵光闪现。作为影像艺术的创作者学会记录下生活中闪现的灵感,将这种易于消失特征的形态去具体化、深入细化会为创作者提供更多作品源。体会生活节奏、培养和提高自身艺术素养、思维广度和切入点是创作者必须把握的基本素养,使产生的灵感得到实现,在影像艺术拍摄执行到成品的过程中实现。发散的思维和夯实理论指导相结合,影像艺术是思维培养的过程,做一位体验生活、领悟生活的创作者,在影像艺术创作的道路将会走的越来越宽。

影像媒体艺术在确定具体的拍摄方案之后,就必须成立自己创作团队,表达思想指导我们从写本到最终的成品都必须做清晰的安排。一部完整的影像作品绝对是会印证“众人拾柴火焰高”。观念提出,因为有团队的共同商讨添加进作品的元素会更全面,这与传统绘画独立创作者传达自己思想有绝对不一样之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体是新媒体影像作品成形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环环扣锁。这个团体中的成员,找准定位,在撰写文案、绘制分镜头、取景拍摄、表演技能、后期合成、录音音效方面等诸多可考虑因素要整体性融会贯通,而且分管并擅长其中一项,这是团队成员必备素质,也是团队协作精神的最高要领。

(三)理论课程提升性

归类在美术专业范围的新媒体影像艺术,在课程的培养上注重世界影像历史进程知识传达和传统绘画艺术史的灌输。开设的《影像艺术史》,了解影像开创性和发展性,技术的演进和时代进程促使思维方式转变,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到影像在时代前进中的演进和思维承载技术的发展,形成的理论和相关影像拍摄流派。“读史使人明智”一部影像历史的分析让前进在影像艺术探索中的学者们更加理性分析自己的作品,镜头语言运用、观念融合是否能够得到欣赏者认同,自身团队在前进过程中应该做出的调整和具体方案实行提供了前车之鉴。影像拍摄技术、后期编辑技术的进展历史的认知拓宽编辑和审查能力,多元化、选择性、准确性的利用当下的影像编辑和制作软件。除了动态影像历史发展历程的学习,《摄影思想史》也是必修课程,由摄影开端到发展逐步完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典摄影作品,凝视的瞬间是对于一个时代的定格,背后承载的有珍贵历史探索价值,更有对于人性思维历来的探索。传统绘画历史探讨和鉴赏主要集中在《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这两本主修课程上,通读体会亦是艺术发展历史进程,艺术溯源的过程反应时代背景下艺术家内心思想的宣泄,是人们精神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最初的原始古人建筑、兽骨饰品、洞壁画等到如今细分的中国画、油画、水彩等具体门类,由理解性抽象刻画到绘画技法的多样,并前进到新媒体承载作品形式的今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形态表现,艺术作品形式演进过程是最好表达。

艺术产生、发展的历程也是人类学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自人类诞生的那天,为了生活所需和种族繁衍,他们就在为自己的生活不断的演进和进化,人口流动过程中将丰富的人类生存经验不断传承,在高度发达的鼎盛时期就进化成一种固定形态和特殊民俗文化保存了下来,“艺术”二字无论从西方词汇的解释,还是中国最初的象形文字阐述,都显示产生在农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展到今天的艺术是鼎盛化时期的细分阶段,由此细分成为了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传媒类等多种艺术形态。《艺术人类学》课程为我们更清楚了解自己专业的溯源,也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人类文化、风俗习惯的来源。影像艺术的创作在《艺术人类学》的指导下将有了更清楚的方向。灵感方向都是生活的具体写照的反应,做一个爱生活、感悟生活的人,关注自身群体才会有更多优秀的影像作品的出现。

三、专业综合性素质

艺术专业学习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为观者提供了鉴赏与批评的平台。一件作品的产生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对待喜欢的不需要骄傲,在秉承和发展中吸取和成长。对待指出批评的创作者更需感到弥足珍贵,因为有他们将更明白前进的方向。和其他美术艺术形式相同,新媒体影像艺术也许这样,行走前进的过程中,学会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的能力,应用在自身作为观者,也作为主体创造者的身上。

美术类作品的具体形态展现创作主体者思想的承载,因为思想的广泛性将会在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所以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和具体的承载方式是创作者需要更加广泛的去开拓的。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4

一、动画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现状

中国当代艺术是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影响而产生的,它带来了中国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观念和媒材的实验与创新。“85”新潮打开了中国当代艺术之门,这之后的中国艺术形式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改过去单一的架上绘画形体,西方的各种流派、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也随之进来。当代艺术创作上选择新媒介是艺术创作手段更新的一种标志。在当今一切皆可为艺术、一切皆可为创之材料时代里,中国当代艺术家不会把自己局限于对某项媒材技巧的专攻之中,而更多的是关注作品的主题观念、或展览现场的环境等客观因素,以来寻求技术与主题素材相结合的新办法。动画艺术这一媒介手段无可争辩地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另一种新的发展可能,这种新的可能的重要性不在于目前人们所看到的新媒体艺术是热门的领域,而是在于新媒体艺术具有全新的传播方式,以打破了原先旧媒体所谓疆域的限制,从而大大开放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动画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吸引着中国当代艺术家去挖掘,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二、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动画艺术的运用

(一)艺术家张小涛作品分析

张小涛是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优秀跨媒体艺术家之一,作品形式有绘画、摄影、动画、装置等,其作品一直关注中国今天这个压缩的现代性神话背后,我们心灵史的煎熬和挣扎历程。这是中国很独特的希望和毁灭交织的复杂经验。他用跨媒体的艺术方式去关注社会巨变与个人心灵史之间的悖论,并试图把这种个人经验转换在公共经验中。张小涛的3D动画《萨迦》,通过考古与人类学、藏学、新媒体的交叉学科的试验,将3D数字艺术与实拍的电影语言合成,试图去重新发现古往今来,关于藏传佛教在地缘政治、人类学、谱系学、知识考古学、新媒体等多重文化视角中的研究,这种对古典宗教的对话和介入,与以往地域化、本土化经验有一定的不同,尤其他们在工作方法和知识生产、图像生产的系统中是一种全新的方式,通过新技术和媒介来重新观看古典主义和宗教在艺术、社会、历史中的关系美学。

(二)艺术家谭力勤作品分析

谭力勤著名美籍华裔三维动画艺术家,大学教授。他独创的“数码原始/自然”观念动画与动画装置艺术形式和各种硬质材料的数码印制,赢得美国及他国艺术界好评。在北大开创第一所前卫动画工作室,学生作品多次获SiGGRapH头奖和其他国际大奖。他巡回演讲和授教於国内各大学和主办各种形式的前卫动画展。旨在把当今国际互动动画、观念动画和动画装置的概念和技术融入中国现代艺术创作之中。

他的数码原始艺术(Digital-primitiveart)是对数码艺术一种多元多向的主体探索和创新。它可通过掌握原始兽皮技术而创作出现代数码艺术,其探索研究目的为:融数码技术和原始观念一体,开凿远古精神和自然崇拜与当今数码社会的沟通。利用各种三维动画图像被数码喷墨印刷机印制于不同肌理半透明的兽皮上,然后重新湿润并利用特别的夹子和可伸展的棉绳扯拉在铝制的艺术框中或红雪松木框中。或者利用多种三维动画原片通过投影机从不同角度(主要为前后)交叉重叠式投影于半透明的兽皮上,从而产生一种湿润,透明,赫黄又深沉的动画效果。观众可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地欣赏其作品。代表作为:“数码原始国王”“数码原始奔跑”,“数码原始舞蹈”等。

(三)艺术家林俊廷作品分析

台湾地区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以《富春山居图》合璧的作品赢得广泛的赞誉。他创作的台北故宫“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举行。分别藏于两岸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曾经被火焚为两截。这件名贵作品360年后第一次以新媒体艺术和技术的高度砧合“合璧”展出。在40米长的电子屏幕上,通过以黄公望原作为底制作的3D动画形式展现出来。“这幅新媒体作品,以富春山居图作者原作为蓝本,叠加了黄公望其他作品,以及中国山水画的一些意境和手法。这幅画中所藏的8个人物全部融入了3D图中。借助现代技术,观众可以同他们打招呼。我们的重点更在于,以电子技术放大原作的魅力,向黄公望致敬”――林俊廷。我们通过他的实验可以看到新媒体,独立动画实验中如何发现传统?如何激活传统?如何创造性的转换传统美学的努力。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5

自2001年以来,深圳画院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深圳水墨论坛”,论坛是以“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为依托的学术活动,旨在更深入地研究水墨画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12月28日至29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深圳水墨论坛”邀请了岸文和,曹之,陈研,陈正宏,董捷,范景中,贾方舟,李松,鲁虹,彭德,邵宏,申秦雁,岩城见一、曾启雄,朱青生等15位海内外知名理论家与会,从色彩学,汉唐壁画、美术比较学,日本现当代艺术、浮世绘,古籍版本与插图,艺术史学,美术批评等多个学科、多角度共同深入探讨了“图载”问题。

讨论“图载”,根源于图像的产生,邵宏先生的《图像叙事与文字书写方向》以“叙事”题材应与文字同时出现为依据,得出“叙事图像的展示方式应与文字记述的线性顺序一致”的观点。岸文和先生的《浮世绘之西方兼容一瞥》,从西方透视法对浮世绘的影响来分析日本传统绘画艺术于此思想巨变下的发展。而申秦雁女士的《早唐墓壁画中的水墨意趣》,则立足于唐墓壁画来探讨唐代其逐渐形成的水墨艺术之表现方法。而有图即具形,具形即涵色。曾启雄先生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之传统色彩资料调查》,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为线索,试图从中管窥明代色彩的使用状态,揣摩明代染料与色彩、色相与色名,色彩与表达上的特征,从而使可为我国古代色彩体系复原时的参考,亦可作为建构中国传统色的信息基础。至于岩城见一先生的(东方绘画中的色),以比较美学的思想,来讨论东亚艺术中“色”的观念。而彭德先生的《图载论》则讨论了图载的源起,图载的内涵,并认为图载理论是中国图像学的基本框架。陈正宏先生的《元明时期绣像小说图文关系序说》,从图文配置方式、图像模式,以及图文匹配程度等角度,来证明元明时期之图文本小说,其以文配图的艺术特点。曹之先生的《从古籍插图看“图载”》从文字学,中国古籍插图史和古籍插图鉴定三个方面来分析“图载中的物质与精神因素。文以释图,图以见文,然而不同时代对图文自身有不同的理解。是以李松先生有《走回图像――从两个汉代实例看读图的误区》,以山东画像石中所谓的“风伯”和铜镜中所谓的“华盖”,来辨析中外学者对图像误读的原因和寻找解决途径。至于朱青生先生的《汉画作为图像》,则通过对汉画与图像的关系,提出如何记录,观看和理解图像关系。在万千的思维方式下,对图像的理解和考订就有不同的实践办法。董捷先生的《德藏彩色套印本(西厢记)版画新考》,以晚明版画史为背景去考订藏於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的一套彩色套印《西厢记》版画,而有着同一研究对象和体裁的陈研先生,其《德厢记版画第十六图考》则以图像中的隐喻成分去阐发。贾方舟先生的《从水墨画的诞生看水墨画的物质依凭》,从“笔墨”的角度去理解水墨画中的载体。而鲁虹先生的《水墨与新载体》则从新媒体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作一番具有存在主义色彩的艺术评论。

此次论坛关于“图载”的相关讨论,不但涵盖图像形成,表现,色彩等传统艺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图文关系,图像理解以及思维方式等西方艺术理论,甚至还牵涉到新兴的多媒体艺术,这些都是当今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点明了“图载”作为媒介在图像中的独特作用,使文艺理论得以推进。论坛为“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术支持,并为此次论坛所关联的五个创意展览提供了思考图式。

在中国文化中,笔墨纸砚不仅是书画艺术的媒介,而且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而今,应用网络和数字技术逐渐成为全球普及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媒介的巨大变化导致了人类表述,阅读学习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传统的艺术载体――笔墨纸砚及其所赋予的人文情怀,也面临被虚拟文化异化的境遇。以数码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成了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艺术载体,且为人们所接受。“传统意韵・创意文化――新媒体系列展”,正是在论坛的理论引导下,呈现当代艺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此次展览邀请了部分海内外新媒体艺术家来深圳参展并交流,以促进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和深圳的城市文化建设。展览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画院和关山月美术馆联合承办,28日下午,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了简单利落的开幕式。

“传统意韵・创意文化――新媒体系列展”由五个不同形式、内容和风格的单元展组成,分为两个展区展出,展览至1月5日结束。其中“创‘逸’――中国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新媒体作品展”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展出;“动画大片――缪晓春,邱黯雄作品联展(坐天观井(缪晓春)/新山海经・二(邱黯雄)”、“加速光子:新媒体艺术交流项目”,“幻影西厢――古今视觉文化中的《西厢记》”则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展览以视频,影像,摄影,多媒体,动画等新科技诠释和演绎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多角度体现出新媒体艺术和传统水墨,戏剧、文学、民间艺术的关系。

“动画大片――缪晓春,邱黯雄作品联展(坐天观井(缪晓春)/新山海经・二(邱黯雄)”由深圳画院陈君教授策划,展示了两位著名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其中,邱黯雄的《新山海经・二》以中国神话古籍《山海经》为摹本,将目光投向当下,从感知的角度观察世界,表达对人类文明和生存危机的思考,缪晓春的《坐天观井》使用电脑软件制作三维动画,受西方神秘主义艺术家希罗尼穆斯・博斯作品《人间乐园》的启发,在作品中。“他”(作者本人)是一个剥离了肤色界限、不分时空的大写的“人”,思考“生命”和“死亡”永恒的命题,表达作者对世界可读亦奥不可测的看法。

《加速光子:新媒体艺术交流项目》,由新加坡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陈维德策划,展出香港艺术家伍韶劲,中国艺术家许仲敏以及新加坡艺术家zulkiflemahmod的作品,结合了艺术,声音及图像的跨文化论述,旨在推广新媒体艺术及促进香港深圳和新加坡三地之间的艺术交流和联系,加强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往来。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董捷策划的“幻影西厢――古今视觉文化中的《西厢记》”,以古典名剧《西厢记》为主题,采用数字图像、三维成像,电子书等数码手段,整合和展示其在古今视觉文化中的若干标本,以达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与当代表现形式的关系。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6

关键词 传播媒介 美学形式 审美化 发展

现代传媒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由“现代传媒”与“美学”交叉融会而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随着现代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加快审美化进程,随着它与美学的关系日渐密切,现代传媒美学必将不断地得到发展并逐渐成熟。

一、现代传媒的发展为传媒美学提供了现实基础

人类生活是在传播过程中展开的创造活动,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都与人类的传播活动密切相关。人类传播活动正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传媒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分展示想象力,力图跨越地域限制走向全面沟通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广域的发展过程。“把一切基于电子技术的传媒形态都视为具有共同技术内核、动作规则、分享基础的统一体;不同形态的传媒。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都是基于数字技术内核及其运作规则、分享基础的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手段。”传媒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整合、融合和完善。

现代传媒是现代社会所运用的传媒形态,它包括传统传媒和新兴传媒。传统传媒是指人类历史上流行的、在较长历史时期通用的传媒形态,新兴传媒是当前时代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传媒形态。新兴传媒是传统传媒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延续和发展,它萌生与发展的催化剂是信息技术。“社会能否掌握技术,特别是每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策略决定性的技术,相当程度地塑造了社会的命运”。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最富活力的变革因素,它催生了新媒介,改造着旧媒介,改变了传媒的结构形式和表现形态。被誉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捷足先登,新闻网站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移动通信紧随其后,不甘落伍。新兴传媒所代表的传媒领域的新成果和新变化将人类的信息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推向新的高度。

21世纪是现代传媒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新兴传媒不断诞生和涌现,不断替代或更新传统传媒。现代传媒与传统传媒有着密切联系和显著区别,是对传统传媒的继承、更新与超越。在传媒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传媒并不简单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大多数传统传媒并不会被新兴传媒所取代,而是在更新与重生后,与新兴传媒一道,成为现代传播媒介和传播媒体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说,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共同构成了现代传媒。现代传媒涵盖了包括从书籍、杂志、报刊、广告、招贴、广播、影视、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视、可听的载体,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构成了一个视听兼容、平立同构、动静结合的完整的媒介体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既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自身不断发展的历史。威尔伯·施拉姆说:“我们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它是形成人类关系的材料。”正是人们对传播媒介的使用和控制,使人类文化得以产生、延续和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包括深刻影响传播媒介的变革。历史上每次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都会带来传媒的显著发展。比如正是科学技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带来了电视的高清化、点播交互化、多功能化,带来了手机的智能化、多功能化、高传输率等。现代传媒的诞生、发展都基于科学技术进步在传媒领域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传媒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传媒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人类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产物,同时它又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传媒的发展,打破了人类社会亘古以来信息传播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人类超越其他生命的地方,不在于自然传递信息的感官能力有多强,而在于其独具的创造、使用和发展传播媒介的能力。现代传媒在依赖科技的翅膀快速发展中,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和工作的高效率和便捷性,也带给人们美的视听享受,使人们感受到融会高科技的现代传媒的神奇,同时极大地完善了传播手段,美化了传媒形式要素,诠释了传媒美的构成法则,体现了现代传播的艺术化和审美化,为现代传媒美学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基础。

二、审美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传媒美学的发展动因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构成“当代审美泛化”趋势,审美与艺术逐渐地降低了身姿,迅速而不可逆转地向日常生活靠近,引起了研究界的高度关注。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问题,从西美尔、本雅明到博德里拉,西方理论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目前已经翻译到国内的理论著作中,费瑟斯通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和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都有较详细的论述。迈克·费塞斯通论指出日常生活中“深藏着审美的意蕴”,详细阐述了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三层内涵:第一,指的是艺术的亚文化;第二,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第三,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受到经常性地追求新时尚、新风格、新感觉、新体验的现代市场动力的鼓舞,将现实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是人们重视风尚重要性的前提基础。以前根植于现代主义之中的艺术反文化观念,即生活就是(或应该是)一件艺术作品的观念,就这样与更广泛的潮流相一致了。”而沃尔冈夫·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一书,提出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将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等都纳入审美的视野。

三、现代传媒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传播的目的与审美具有十分显著的相容性。现代传播是通过大众传媒将相关信息加以有效地宣传、传达、告知、展示、交流等,信息传播通过现代传媒实现其目的,就必然要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追求通过现代传媒表现出来的易接受性和艺术性。丹尼·贝尔曾说道:“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现代传媒在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和艺术性的过程中,将现代传媒形态及其表现形式的美,通过信息传播的视听效果形象地表现给受众,以唤起受众的审美体验,从而也将现代传媒的审美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

现代传媒的美首先是一种传播的美,它渗透在传播媒介载体的方方面面。也融合在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现代传媒的美又体现在传播表现的创意性方面。优秀的传播表现源于独特的创意灵感,而具有创意性的传媒设计能够唤起受众的关注兴趣、新奇感和情感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心理震撼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现代传媒的美还具有表现的情趣性。现代传媒的美以传播的视听效果形象地感染受众,就必然依赖于富有情趣的表现手法和表现风格。为了提高表现的情趣性,应当致力于将善解人意的人文关怀、独到新鲜的审美语境、和谐清新的形式创造、诙谐生动的表意智慧融于一炉,形成独特的传媒审美风格。

现代传媒的发展催生了现代传媒美学。现代传媒与美学的联系和渗透均表现出不同的依赖程度和特殊性。现代传媒审美因其现代传媒的发展而具有独特的发展趋向和时代特征。现代传媒审美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审美认知,它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现代传媒的振兴而不断向前发展,审美在现代传媒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显示出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

传媒审美形式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的现代特征。形式因素和构成规律是现代传媒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审美既要从传统传媒中继承形式要素,又要吸纳新兴传媒的组成因子;既要考察传统传媒的组合规律,又要体现新兴传媒新的构成法则,从而提取传媒审美形式及其规律的现代特征。从现代传媒的传播形态,诸如图文传媒、彰像传媒、网络与通信传媒等类别各自的审美特征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它们共有的审美属性。

现代传媒在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和传播形态艺术化效果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审美化的要求,由此提出了现代传媒的审美问题。田本相在他的《电视文化学》一书中写道,“人类的审美追求可以说是它的生命价值追求的高级表现。从无线电广播、电影到电视的发明,使人类有了更多样、更现代的传播媒介,这些最初用于传播实用目的的媒介手段,却向着审美的目标突进和转化。这说明,任何一种人类的传播媒介,都有着从用于一般信息交流而发展成为人类艺术创造手段的可能性,实现从实用功能到审美功能的转化。”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7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动画艺术;艺术与科技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26-01

一、动画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现状

中国当代艺术是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影响而产生的,它带来了中国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观念和媒材的实验与创新。“85”新潮打开了中国当代艺术之门,这之后的中国艺术形式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改过去单一的架上绘画形体,西方的各种流派、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也随之进来。当代艺术创作上选择新媒介是艺术创作手段更新的一种标志。在当今一切皆可为艺术、一切皆可为创之材料时代里,中国当代艺术家不会把自己局限于对某项媒材技巧的专攻之中,而更多的是关注作品的主题观念、或展览现场的环境等客观因素,以来寻求技术与主题素材相结合的新办法。动画艺术这一媒介手段无可争辩地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另一种新的发展可能,这种新的可能的重要性不在于目前人们所看到的新媒体艺术是热门的领域,而是在于新媒体艺术具有全新的传播方式,以打破了原先旧媒体所谓疆域的限制,从而大大开放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动画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吸引着中国当代艺术家去挖掘,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二、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动画艺术的运用

(一)艺术家张小涛作品分析

张小涛是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优秀跨媒体艺术家之一,作品形式有绘画、摄影、动画、装置等,其作品一直关注中国今天这个压缩的现代性神话背后,我们心灵史的煎熬和挣扎历程。这是中国很独特的希望和毁灭交织的复杂经验。他用跨媒体的艺术方式去关注社会巨变与个人心灵史之间的悖论,并试图把这种个人经验转换在公共经验中。张小涛的3D动画《萨迦》,通过考古与人类学、藏学、新媒体的交叉学科的试验,将3D数字艺术与实拍的电影语言合成,试图去重新发现古往今来,关于藏传佛教在地缘政治、人类学、谱系学、知识考古学、新媒体等多重文化视角中的研究,这种对古典宗教的对话和介入,与以往地域化、本土化经验有一定的不同,尤其他们在工作方法和知识生产、图像生产的系统中是一种全新的方式,通过新技术和媒介来重新观看古典主义和宗教在艺术、社会、历史中的关系美学。

(二)艺术家谭力勤作品分析

谭力勤著名美籍华裔三维动画艺术家,大学教授。他独创的“数码原始/自然”观念动画与动画装置艺术形式和各种硬质材料的数码印制,赢得美国及他国艺术界好评。在北大开创第一所前卫动画工作室,学生作品多次获SiGGRapH头奖和其他国际大奖。他巡回演讲和授教於国内各大学和主办各种形式的前卫动画展。旨在把当今国际互动动画、观念动画和动画装置的概念和技术融入中国现代艺术创作之中。

他的数码原始艺术(Digital-primitiveart)是对数码艺术一种多元多向的主体探索和创新。它可通过掌握原始兽皮技术而创作出现代数码艺术,其探索研究目的为:融数码技术和原始观念一体,开凿远古精神和自然崇拜与当今数码社会的沟通。利用各种三维动画图像被数码喷墨印刷机印制于不同肌理半透明的兽皮上,然后重新湿润并利用特别的夹子和可伸展的棉绳扯拉在铝制的艺术框中或红雪松木框中。或者利用多种三维动画原片通过投影机从不同角度(主要为前后)交叉重叠式投影于半透明的兽皮上,从而产生一种湿润,透明,赫黄又深沉的动画效果。观众可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地欣赏其作品。代表作为:“数码原始国王”“数码原始奔跑”,“数码原始舞蹈”等。

(三)艺术家林俊廷作品分析

台湾地区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以《富春山居图》合璧的作品赢得广泛的赞誉。他创作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博物馆举行。分别藏于两岸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曾经被火焚为两截。这件名贵作品360年后第一次以新媒体艺术和技术的高度砧合“合璧”展出。在40米长的电子屏幕上,通过以黄公望原作为底制作的3D动画形式展现出来。“这幅新媒体作品,以富春山居图作者原作为蓝本,叠加了黄公望其他作品,以及中国山水画的一些意境和手法。这幅画中所藏的8个人物全部融入了3D图中。借助现代技术,观众可以同他们打招呼。我们的重点更在于,以电子技术放大原作的魅力,向黄公望致敬”――林俊廷。我们通过他的实验可以看到新媒体,独立动画实验中如何发现传统?如何激活传统?如何创造性的转换传统美学的努力。

三、结语

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当代艺术以各种形态出现在观众面前,艺术家们以各种媒介手段来满足其观念的表达,动画艺术的巨大潜力给当今艺术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史时代,运用新媒体动画艺术进行创作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独到的观念,用理性的思维探讨与研究,创作着现实与虚拟的未来。

参考文献: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8

我国的新媒体艺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学习到现在的自主创新,发展之快有目共睹。新媒体艺术是新的技术所带来的艺术界的实践变革。但我们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新技术的掌握并不是新媒体艺术发展水平的考评指标,只有将艺术家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与新兴科技融为一体,创造出杰出的艺术作品,才是未来新媒体艺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王荔老编写的《新媒体艺术发展综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一书,从新媒体艺术定义、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新媒体艺术的类型等方面,帮助读者梳理新媒体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变迁。在早期的新媒体艺术这一章中,对历史沿袭的常见新媒体艺术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从新媒体艺术的萌芽发展期到二战后的新媒体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帮助读者构建了新媒体的艺术范畴和变化规律。在第三章新媒体艺术的类型中,作者以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视频装置艺术、全息摄影等9种新媒体艺术为例,逐一展开阐述,这有利于读者从现实生活中认知新媒体艺术,感受新媒体艺术。作者将重要的笔墨放在了新媒体艺术的实践与教育上,作者没有局限于国内的新媒体范畴,而是把眼光投向了世界。最后一章作者也将世界各地的新媒体艺术的实践与教育展现给了读者,旨在开阔读者的视野,让读者通过了解艺术的发展过程学会融会贯通、中西兼顾。

虽然当前我国新媒体艺术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技术运用水平、作品创造性上仍存在很多短板。目前以虚拟现实VR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已经开始流行,它标志着我们正在打开新媒体艺术的大门。在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中,王荔老师的《新媒体艺术发展综述》这本著作可谓高瞻远瞩,不但提供纸质阅读,还配备了光盘,其良苦用心就是希望读者透过光盘来感受、触摸新媒体的神奇效果,能够更加自然地领悟和体验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视觉艺术的核心技术是数字技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电脑、手机,这都是新媒体艺术的市场空间,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发现和创造新媒体艺术的未来空间。但是,真正的艺术不是停留在使用和欣赏上,还需要发挥艺术家的聪明才智,打破技术的壁垒,优化创作手法。我们要加大对新媒体艺术的人才培养和资源挖掘,普及艺术创作。

以新媒体为路径的艺术研究,并非局限于“新媒体艺术”的命名。未来我国的新媒体艺术发展任重而道远,自媒体的出现,人人都成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者,这种大众通俗化的艺术手段使最初高雅的艺术脱去了精英化的外衣,人们开始逐渐接受新媒体艺术带来的艺术改变,同时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探索和成长。例如,用VR技术设计游戏画面,用3D技术增强电影效果,这种人机共话的空间为我们开启了新的艺术空间,神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充分地打开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让科技梦想照亮了现实的生活。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同样对传统的艺术评价造成了极大冲击。一方面,新媒体作为媒介而言,其媒介属性的技术变革对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创作者必须根据媒介的技术特点而展开,将其属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掌握能力对创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创作者工具简单,凭借头脑进行个体创作,如今新媒体应用需要创作者更加熟练地掌握新技术的艺术手法和运用技巧。可以说,它无限放大了创作者的艺术手段,同时也约束了创作者的个人能动作用。新媒体艺术和以往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容易受受众影响和改变,艺术作品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不断改变,并且新媒体艺术与观众的活动感会更强,这种虚拟的空间会更加有效地反映现实生活。

总之,在当前的数字技术背景下,要牢牢把握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我们要正视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价值。因为新媒体艺术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往往会掠夺观众的眼球,新媒体的审美价值才是值得大众认可的关键。只有作品符合审美价值观,才能成为更加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从而促进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艺术的重要性。新媒体艺术的作品往往和传统的艺术作品风格及艺术手法存在差异,但真正的艺术不会因为工具的属性不同而失去欣赏价值。我们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同时,要真正从媒体艺术的价值内涵出发,拓宽艺术的内涵和外延,用高科技打造出百姓喜爱、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作品。在数字媒体视野下,新媒体艺术长足发展,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不断丰富,这必将不断促进新媒体艺术产业的创新发展,使数字技术下的新媒体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9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艺术创作;传承创新

1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创作

1)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理念、智慧、气度以及神韵,这些中华文化中含有的独一无二的底蕴增添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面对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创造性地转化、发展,展示其当代价值,提升民族文化自信。2)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化形式为媒介传递的信息,以社会公众为核心,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为对象,把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新的视觉元素和艺术形象的艺术手段,不同于传统公共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静态的艺术形式,较多以音乐喷泉、多媒体电子屏幕等公众可以直接参与的动态手段完成。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涌现出大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扩展了创作的空间,但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其很大一部分作品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或者说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如何融合,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仍在不断探索,并且迫在眉睫的事情。3)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媒体艺术的根基和升华,同时也是新媒体艺术的延续。新媒体艺术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温床,因此,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表现体系,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2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理念及发展策略

如今,数字技术获得了较长足的发展,由此衍生的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日渐趋于成熟。新媒体技术融合了各种媒体的特征,并且结合利用虚拟技术等,营造一种立体的、参与其中的、感觉真实互动的艺术欣赏过程。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强化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精髓,创建相关的文化精品,如此不但能够使国民日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能够运用新媒介重构与当代社会发展需要更为相符的文化观。此外,可以有效避免产生传统文化由于较为艰涩难懂而逐渐消逝的现象,亦可有效减弱新媒体艺术底蕴不足的现象。1)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理念。可从如下几种角度出发,充分融合新媒体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其一,传统思想观念角度。传统思想观念涵盖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三种思想一起构成了我国较具特色的宗教伦理道德体系。其二,传统文化元素角度。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特征的视觉及听觉元素,与包括哲学等在内的各种领域有关。其三,融合中国传统艺术的视角。我国传统艺术涵盖音乐以及建筑等各个方面。我国传统艺术体现了我国民众独有的审美观念。从将自然作为媒介的传统手工创作,发展至将数字技术作为媒介的现代化的新媒体创作,新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使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与广泛传播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其四,充分融合当代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角度。当前,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外的民族文化亦遭遇了相似的情况。因此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当下,我们应深入探讨怎样有效维护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传承创新的发展策略。(1)树立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思维意识。现在不但是新媒体时代,亦是全媒体、自媒体时代,所有人均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某些人甚至被视作是意见领袖。由此可见,新媒体的产生使以往的传播方式及条件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并且出现了诸多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及行为方式,且使民众的接受心理及习惯等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充分运用新媒体,便需要具有新媒介意识,从各个方面加深对新媒体平台的了解,熟练掌握新媒体的应用方法,和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般规律,从而体现出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显著的历史遗传性及连续性。(2)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并融合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创作。充分结合传统文化精髓和新媒体,不但能够从形式上改进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不足之处,而且能够对具体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如,充分运用三维立体技术能够创建数字博物馆,通过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著名的历史人物及事件,使民众可以更为全面地体会到中华历史的博大精深。如今社会的民众更倾向于欢迎较为简易而又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的文化。例如百家讲坛中的教授们便是采用了较为简易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生动地传播予民众,进而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同。他们较高的受欢迎程度充分表明,我国民众越开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努力创建于当展需要相符的传统文化品牌,方可真正建立起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3)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并拓宽传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新媒体平台中涵盖了众多通信交往平台,并且能够实现在不同媒介之间的传播,运用微博等一系列新渠道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已是如今不容忽视的新趋势。所以,充分结合碎片化的传播模式和民族文化,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传播民族文化,便可以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无论是在互联网中,还是在现实社会中。此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从而塑造出更为科学有效的传播模式。有必要努力对民族文化实施数字化升级,使之不断得到发展,冲破在媒介方面所具有的壁垒,显著增大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增强其在现代社会中影响力。应努力发挥新媒体传播平台作用,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利用目前普及范围较广的社交工具如微博等,丰富民族文化传播的渠道,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篇10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像图形绘画语言材料媒介

检索:.cn

abstract:themoderntechnologyactivatesthecreativethinkingofartists,expandsthepaintingartspace.Forcontemporaryart,digitaltechnologygenerateshuge"impact"and"shock"ontheperformanceoftheintegratedpainting,modesoftransmission,andtheacceptanceofthemedia.newtechnologyinevitablyledtothenewmedia,images,graphicsconsolidatedpaintingasamediumtobringanewentrypoint,morepossibilitiestoexpandthefieldofpaintingmedia.imagegraphicmaterialnotonlyasapaintingmaterialcarrierbutalsoaspartofthesubjectofpaintingtoenterthepaintingfield,injectsnewvitalityintopaintingandartisticcreation.

Keywords:Digitaltechnology,imageFigure,painting,Language,materials,media

internet:.cn

数字技术时代向绘画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它需要艺术家不断地拓展新的艺术创作表现技术和方法。仅就媒介而言,人类在与自然、社会和内心世界的沟通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结绳刻骨、染墨成字、竹木纬编、活字印刷、铅板复制‘激光照排、无纸传输……随着语言、文字、笔纸、印刷、报纸、杂志、书记、电脑的发明,人类逐渐进入了一个数字媒体引领潮流的信息社会,科学界要探讨数字化前景,商界要把握数字化信息状况,教育要紧跟数字化教育目标,新媒体艺术,综合材料艺术也在数字技术的强大功能影响下呈现新的视觉艺术形式……新的技术促成了新的媒介。数字技术与绘画传统技法高度融合,影像图形在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中也无时无刻不在自身发挥着新媒介的作用。影像图形是视觉传达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数码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影像图形获得了极大的技术支持,艺术观念和思想获得新的释放,丰富的形式和技巧在绘画艺术的展示空间得到拓展,产生了新的视觉语言和风格。

一、平面影像图形在综合绘画创作中的中的语言体现

数字技术对当代艺术而言,对综合绘画创作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和媒介的接受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和“震荡”。这种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艺术欣赏的方式。绘画和雕塑的历史让我们知道,每次革命均来自于概念和材料的不断发掘和更新,可以说科学技术促进了艺术家的观念改变,引导艺术家从新的角度审视绘画、理解艺术。“在综合绘画中,可以结合使用各种材料,但是有一种材料也许容易被忽视和遗忘,那就是影像。影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艺术中已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当然影像不仅是材料,通常人们从他的内容来欣赏。如果把影像当作一种材料媒介,许多从事绘画的人也许觉得不好理解。影像可以是照片,影像也可以是幻灯,录像或电影。影像如同其他材料一样,是一个资源,可以挖掘,而且看来这是一个富矿,是一个有着崭新用途,前景未可限量的富矿”。[1]

影像图形这种媒介材料的创新给综合绘画创作带来了崭新的切入点,为拓展绘画的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首先要掌握图像处理的技术,是认识指导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绘画创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影像图形材料作为媒介语言的表达反作用于综合绘画的表现方式,又为综合绘画语言表达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在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绘画创作中,利用影像图形在不同机理的新材料上的打印和喷绘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感,还可以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创作出区别于传统绘画的新视觉语言。也就是说,影像材料媒介在综合绘画的有机结合,能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感、立体感、时代感的作品,使材料与画面有机结合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数字图像时代的综合绘画创作进入一种更直接,更自由,也更能充分体现艺术家自身观念和想法的状态中。因此图像创作对艺术家的综合素质提高了要求,在实践中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创作与利用传统工具进行创作相比。在计算机界面绘图软件上,媒介的创作运用更需一种全方位的整体构思,包括创作步骤,以及使用命令效果的秩序与程度。正如贡布里希所说:“艺术史并不是一部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而是一部观念变化的历史。”[2]而绘画也绝对不应是对生活的摹仿,而应该是对生活的反映。在塔皮埃斯之前,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与勃拉克,将现成的材料比如报纸、墙纸、麻布等,大胆地引入素描和绘画作品中,在这些拼贴立体主义的作品中,他们对材料的认识有了新的超越,从此材料才走向了自我表现的空间。

影像图形的效果和机能具有复制性和复数性。数字时代综合绘画材料和图像处理技术密不可分,数码喷绘和激光打印又为综合绘画材料的新视觉发展提供了可能,图像处理技术是影像图像为媒介的综合绘画创作的前提,所以可以看出它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后才产生的艺术。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绘画在应用中不断吸取电脑图像处理的技术力量丰富其内涵。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在绘画和电脑技术上都极为讲究的绘画艺术。数字时代的综合绘画是以影像图形为媒材进行创作的,是数字图像时代的综合绘画艺术独有的创作程序和表现手段,也形成了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和绘画艺术本体语言的主要特色。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综合绘画较之其他画种肌理制作性更强,作画步骤较复杂,材料就更加日趋多样,只有熟悉独特丰富的影像图像处理的绘画艺术语言,才能准确传达出艺术家的精神观念。只有把握住影像为媒介的绘画技法的独特性、丰富性以及在表现过程中所产生的色彩偶然性的变化和效果,才能完善作品的形式、展示作品的风格、深化作品的意蕴。正如罗丹谈到技法时说:“毫无疑问,技法不过是一种手段,但是轻视技法的艺术家是永远也不会达到目的的。”总之,电脑图像处理技术是影像为媒介的绘画艺术创作的前提条件,拥有精湛的图像处理技术的艺术家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绘画作品。

二、影像图形为媒介的观念性语言在后现代绘画艺术中的运用

每个时代都拥有自我时代的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个人绘画艺术语言也就是个人的绘画以及对世界的各种事物之间的一种观念,现代艺术不再是意义的象征,而是观念的表达。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方式,主要的表现之一是针对中外传统经典概念、范畴,以及中外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给予挪用、戏仿、整容与篡改,跨过传统艺术分类,实现不同领域的嫁接,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这种超现实的画面与其说是创意形式上的别出心裁,不如说是现代科技和艺术想象的完美结合。换言之,在视觉艺术的范围内,对经典概念和图像的重新理解与改变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后现代方式最显著的体现。“由于艺术语言原创性不再是形式主义陌生化,而是将曾经是陌生化的语言进行观念化差异的组装、利用、挖掘与修正,在无意义差异性语言的现场结出意义明确的当代艺术的语言果实。当代艺术不是消除语言的艺术,而是释放了语言的各种可能性的艺术。”[3]

每位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赋予多种寓意,每件作品也都具有不同的针对性,既是他们对绘画本身的实验,也是他们对传统经典再诠释的的一种态度和方式。他们是不受制于传统审美确定的规则,把中外美术史的经典作品真实和虚构并置在一起,或在没有规则的前提下进行解构式地创作,以及摆脱经典规则后的自由,从而使大众熟悉的图像陌生化,以控制观者的视觉期待,让观者体味新模式和新视角所产生的惊喜,其视觉文本已经深深地刻下了艺术家个人创作的烙印。这类作品画面处理方面多是营造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来充分表达绘画的语言和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正如杨冕所说:“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绘画,它的学术方向是致力于将影像和绘画之间的界限模糊,如果说影像艺术的方向是通过影像的语言来创造独立的、流动的空间,那么绘画就应该是通过绘画的语言来完成构成的现实。我的影像绘画是通过现成的影像资料,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创造独立的、流动的空间。在我的绘画完成作品中,我隐藏了尽量多的绘画元素和绘画中的技巧,来制造绘画中的空间语言。用平涂背景的方法在绘画中制造空间的不确定性,绘画中的构图元素在画面中已经被剥离,也就是什么样的构图在我的画面上都是成立的……!”

三、数字影像材料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发挥的作用:

数字技术用它特有的强大功能给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式、思维方式;创作观念和审美趣味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绘画媒介材料发现、创造与综合运用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数字技术时代下的影像材料将更加丰富和充实视觉艺术上的语言,带给绘画艺术语言的无穷魅力,在绘画艺术创作手段上也具有丰富的潜能。数字技术专业的绘画软件产生,神奇的视觉效果使影像材料已经在数字艺术和传统绘画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现在的计算机可以提供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使得艺术表现手法越来越丰富。斯图尔特布兰德有句名言:“今天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除了数字媒介还能属谁呢?”[4]简单说,数字技术为手段设计的影像材料成为艺术语言的载体,其自身的审美特质和媒介作用为绘画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影像图形作为材料在艺术家手中既是承载艺术思想的媒介,同时又是内容的体现。它尽管有时作为主体一部分不是艺术作品中审美价值的全部,但是,在数字图像时代下的艺术创作中对它的选择也只是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它却真真实实地是表达影像图形为媒介的绘画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影像材料的世界有着极为广阔的未知领域,自身有着巨大的潜力。每个人对影像材料的认识、感受及所采取的应用形式都会千差万别,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也许是对数字影像媒材的心灵感受,在选择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创作构思与灵感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