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十篇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十篇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2:21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1

【关键词】虐童幼儿教师儿童观

一、虐童的现状及原因

(一)虐童的现状

继山西太原某幼师扇一女童耳光后,网络上疯狂流传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教师颜艳红双手揪住男童耳朵离地面近20厘米,致男童嚎啕大哭,而颜艳红却笑容满面,更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有其用胶带封住幼儿的嘴巴,将幼儿置于垃圾桶中等等不忍直视的虐童行为。近年来引人注目的虐童案不断攀升,已有调查显示,中国约有四成的孩子曾受到过不同形式的虐待,有4.4%的孩子受到过多种严重的虐待。挨过打的孩子男女比例分别是超过一半和近三分之一,被当众羞辱过的孩子约占三分之一。凡此种种可以想象,虐待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幼儿认知、情绪、社会行为及生理方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二)虐童的原因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代即有“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说法,直到今天,教师依然被视作高尚的职业为人称颂。现如今,频繁发生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却渐渐扭曲了教师的本质,败坏了教育风气。为此,找出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随着虐童事件的频发,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了极大的质疑,但究其原因,除了幼儿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没有严格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教育和监管不到位等外在因素外,种种虐童的行为主要源于幼儿教师头脑中没有科学的儿童观念这个内在的因素,教师缺乏对儿童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这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幼儿的方式、态度以及行为,从而对幼儿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所谓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儿童是权利的主体,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存在,具有和成人平等的价值和尊严。科学的儿童观一定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这是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的基本点。

二、影响幼儿教师儿童观树立的因素

幼儿教师的儿童观的树立和更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自身因素。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幼儿教师自身的经历、年龄和性格特征等。即便是生活在相同的社会和文化团体中的幼儿教师,由于个体的经验、经历、文化背景的不同,自我建构的过程也会不同,因此会形成不同的教育观念和儿童观。

(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文化传统、幼儿园的生存境况、心理环境等。中国人比较推崇知识的价值,我国自隋唐实施科举制度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便深入人心。教师把向幼儿传授知识作为自己主要的教学任务,致使偏重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幼儿身体、社会性的发展就处在一个相对被忽视的地位,这就导致了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存在一定的非科学型。除此之外,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对教师儿童观的影响也很明显,如果幼儿园有一个非常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按照本班幼儿的具体特点和幼儿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幼儿在快乐中获得发展,这更能体现出教师健康积极的儿童观。幼儿教师只有自己认识到自身儿童观念存在的偏颇和不足,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并执行科学的儿童观念,教师通过对自己的实践活动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试,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幼儿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才能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才能有利于科学儿童观的树立。

三、幼儿教师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依据,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幼儿教师往往并不依据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观念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与依据,直接决定教师教育的基本态度、策略、方法和行为等,进而影响儿童发展。”幼儿教师科学儿童观的树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幼儿教师要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幼儿教师只有增强自我反思意识,才能认识到自身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自身问题入手主动、积极地改正,促进自身科学儿童观的树立。

(二)幼儿园要营造宽松、舒适的心理环境。幼儿园环境是影响幼儿教师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能在一个宽松、自由、舒适的状态下工作,更有利于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高强度的工作,过大的压力都不利于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幼儿教师应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培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儿童观是幼儿教师进行教育幼儿的心理依据,幼儿教师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儿童。所以,教师培训必须注重儿童观的相关内容,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空间,多给教师提供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

(四)教育理论工作者要加强对儿童观的理论研究。从虐童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很多幼儿教师对幼儿权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幼儿教师会为了自己工作管理的方便对幼儿采取强制管理的措施,而忽视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衔接,使幼儿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能得到相关专家、学者更加细致、有效的指导和点拨,对幼儿教师科学儿童观的树立将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指出,要让所有儿童“在和平、尊严、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下健康成长。在当今呼唤人性、以人为本的中国,在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期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既是学者们的期盼,也是社会倡导层面的儿童观。只有尊重儿童的人格、不以成人的理想预设去压制、强制儿童,真正与儿童站在平等的视角进行对话,才能有效地指导幼儿教育实践,才能更好地杜绝虐童事件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庞丽娟主编:《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刘焱:《儿童观的演变和学前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2

关键词:绘画教学儿童观察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应该给儿童以正确的启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观察周围事物。美术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促进儿童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进行阐述。

一、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新时代教育理念更加倡导教学活动既应该遵循教学规律,也应当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儿童绘画教学同样如此。儿童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及心理均处于发育期,因此,儿童的绘画心理也与儿童阶段的生理特点有很大关系。儿童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应当根据大班小班孩子各自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违背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儿童观察能力

1.选择儿童感兴趣的绘画对象,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良师,儿童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愿意去认真学习,观察能力的培养才成为可能。所以,选择儿童感兴趣的绘画对象是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的重要前提。对于低年级学生,可在绘画教学中选择其最感兴趣的、且特征明显的事物,引导其进行观察。如幼儿对老虎、大象等动物特别感兴趣,可以把这些动物选作观察对象,在观察时,引导他们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并观察比较不同动物之间的差异。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带领他们走出课堂,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例如踏青、郊游等,让他们画自己喜欢的事物,如花鸟鱼虫等。这符合儿童好玩、爱动的特点,儿童自然会对看到、感受到事物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老师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引导儿童进行观察,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2.教给儿童观察顺序和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自控能力弱、学习缺乏目的性、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而教师应该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发挥好主导作用,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学习观察事物进而逐渐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生画一棵树的时候,在让学生画之前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并针对绘画的关键点进行讲解引导,加深学生对树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树杆、树叶、叶脉等具体部分,并给学生做出示范;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观察结果,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将教学融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例如,在课间,教室偶然飞进一只蜜蜂,孩子们必然会对蜜蜂特别好奇。此时就可以用蜜蜂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观察蜜蜂的身体形状、颜色、大小等,然后再给学生呈现几幅蜜蜂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教师除了在培养学生如上一些简单基本的观察能力外,还应教给学生更高的观察技巧,结合学生通过对绘画对象的进行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讲解《非洲雕刻》时,学生看到图片时会对于雕刻的颜色、形态产生很多疑问,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人文及地理特征,让学生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欣赏观察作品。

3.采取由易而难、有次序的教学,克服儿童观察与实际绘画之间的不适应,培养儿童绘画立体感

儿童观察事物之后再进行绘画时,往往感觉不适应,无法很好地实现立体观察和平面绘画之间的转换。儿童的立体感虽然不强,但正处于发展之中,老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因此,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按照由易而难地原则,有次序地培养儿童的立体空间感,使儿童绘画作品逐渐具有立体感。

在日常练习中,可以先让学生画一盘水果,水果中有苹果、桃子、梨等随意摆放在盘子之中,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前后位置,注意位于后面的水果被前面水果遮住的部分,教师对此进行示范,教给学生如何对位于前后位置的物品进行处理;再带领学生观察夜晚校园的路灯,引导学生观察远近不同的路灯,并教给学生近距离物品低,远距离的物品高,绘画时教给学生按照由低向高的顺序来画有近而远的路灯;最后带领学生参观书店,引导儿童观察书店内人们购书的情景,注意书店内人与人之间、柜台、书架之间的前后位置,在作画时教给学生先画前面的事物,后画后面被遮挡的事物,从纸张下方逐步向上画,体现出事物之间的前后、远近的位置关系,形成绘画的立体感。

三、结语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学习知识、习得绘画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绘画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美术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这既有利于儿童发散、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又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知识,促进儿童智力开发。

参考文献:

[1]郜维东.绘画教学中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1,(06):43-44.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3

以人本主义观念来看,儿童不仅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因此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完整的有机体。新的儿童观认为,正视儿童在其年龄阶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开放性、独特性,同时儿童具有发展的、学习的、教育的潜能,且其发展具有可变性、阶段性、个别性。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都受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任何个体的发展都不是与世隔绝的。

这是一种全新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是建构幼儿园教学管理新理念的基础。新的儿童观对幼儿园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儿童与成人一样,其人格的价值是等值的。二是发展儿童的独立个性。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养成独立的个性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原动力,是开拓进取品质的心理基础。开展幼儿教学管理活动,首先要了解、理解儿童,承认儿童有他们自己观看世界的方法,有自己独特的需要。其次要在尊重幼儿的需要、兴趣的基础上,满足幼儿在情感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需要。

二、全面兼顾,树立和谐的发展观。

儿童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断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全面的发展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就幼儿教学管理而言,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儿童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年龄越小,差异越大,他们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起点、发展的速度和最终达到的水平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的思维特点、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教学管理活动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幼儿的探究具有尝试错误性。

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往往由于自己知识经验和认识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与教师期望的教育结果或答案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是背道而驰,需要教师的正确对待,教师要认识并理解,这是幼儿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对此,教师要有耐心,尊重这一现象,同时能从幼儿的错误回答中寻找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引发幼儿获得正确的认知,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适当放权,树立新的教学管理观。

现代管理理念认为,强调实行动态管理并以之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具体而言,就是把教育过程决策权下放给教师,管理者在此扮演着与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平等互动的角色,从而把握园所发展的大方向,实现有效管理。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教师将从由上而下、从目标到幼儿转向由下而上、从幼儿到目标来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实施既定的工作计划。

在此教学过程中,因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教师必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深入了解幼儿及其生活,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而创造活动所需要的自主空间更大,因而幼儿园教学管理也必须转变职能和方式,适当放权,把重点放在给教师支持和服务教师上,支持教师进行自我管理,为教师提供适当的自主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优化硬件,树立整体环境观。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4

“小学教育是为小学儿童举办的,……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小学儿童,认识他们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要求。”〔1〕儿童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师了解儿童,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能恰当地运用儿童喜欢和易于接受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才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教育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中对人的不重视,教育中单纯注重知识学习和智力的片面发展,而且“近些年,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从中学蔓延到小学”。〔2〕小学教师中的“许多人并不了解小学生,当让他们谈谈小学生的需要时,许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角度来推测”。〔3〕为使教师充分认识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以及对未来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培养目标逐步清晰,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乃至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是为了促进小学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仅要学会“教什么”,更要学会“怎么教”,“怎么才能教好”,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育好人”。为了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要学会成为“长大的儿童”,能把自己“变成孩子”,能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4〕但当前一些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还存在一些缺陷,如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定向在小学’在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够明显。”〔5〕“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6〕笔者在对某校小教师范生在小学实习的表现进行调查时,一些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反映实习的部分师范生缺少儿童化语言,通过听师范生的课和与其交谈,发现缺少儿童化语言是存在的,而且部分师范生缺少对儿童实际的、具体的认识,甚至存在错误认识;教育教学中也不太会从儿童的情况出发,不能采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活动。因此,培养师范生重视儿童、正确认识儿童,能采用儿童喜爱并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小学教育专业需要构建儿童化教育。

二、儿童化教育的内涵及构成

所谓儿童化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深入掌握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能从儿童的角度认识世界,并掌握儿童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儿童化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儿童精神的教育、儿童视角和儿童化方法的教育、儿童化语言的教育。

(一)儿童精神的教育

所谓儿童精神的教育,是指使师范生树立以儿童为主的精神,并深入儿童精神世界,从儿童本身看待儿童,以儿童为教育的起点,在教育中尊重儿童,平等对待儿童,以儿童为成长的主体,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儿童精神的教育主要是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并建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儿童视角与儿童化方法的教育

儿童视角的教育重在培养分析儿童的能力和“移情”能力,促使师范生主动从儿童的位置和角度看世界,而不是用成人的眼睛代替儿童看世界。例如能蹲下身来以儿童的高度和眼光看世界。儿童化方法的教育是指师范生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儿童成长规律和成长经验为基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采用儿童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育和教学。例如,能根据儿童思维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玩中学”等教育和教学方法。

(三)儿童化语言的教育

儿童化语言的教育主要是对师范生进行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习惯的儿童化的口语与体态语的培养和训练。儿童化的口语是指用简短、清晰、具体形象、浅显、幽默的语言,亲切柔和的语调,适中的语速与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儿童化的体态语是以微笑、可亲的表情、适当的手势和身体姿态,恰当的空间距离与儿童交流和沟通。儿童化的语言是儿童乐于和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师范生需要特别进行儿童化语言的教育和训练。

三、“儿童化教育”的构建

(一)建立以儿童发展为线索的教育类课程体系

当今师范院校中教育类课程是“‘专业’的附属品”,〔7〕教育类课程不太受重视,内容较落后,“教育类教材基本上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教,较少涉及如何学。”〔8〕教师的教育方法脱离实际,更多是理论的讲解,不利于儿童精神的建立和儿童视角的形成,也影响到儿童化方法的形成。教育类课程应注重联系儿童的身心特点,应借鉴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以儿童发展的阶段为主要线索来设计整个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结合每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的学习内容而定。”〔9〕教育类课程联系小学实际,联系儿童实际,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主,使师范生深入认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实践中能对儿童实施良好的教育和教学。同时要配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教育类学科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方法(74.4%)”,但却是“师范生认同率是‘0’的‘纯理论教学’”〔10〕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到小学实践、调查等相结合,使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有所用。积极探讨教育类课程的多样化评价方法,改变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完就忘的情况。

(二)专业课程突出儿童化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高师院校近年来重视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范生将面对的是小学儿童,这就决定了将来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11〕而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缺乏对小学各学科所涉及知识及小学生知识状态分析,造成师范生在知识准备和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困难。”〔12〕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只局限于一般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必须针对性的进行儿童化教育教学方法的训练。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小学科学教育》等课程的教育和教学中,要充分建立在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上,教学突出和小学儿童的联系,突出实践性训练。例如,如何采用符合儿童提问和交流,如何组织儿童讨论,具体的教学如何依据儿童来展开。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小学合作研究,甚至可以让儿童直接参与和提出建议等形式。

(三)建立儿童化语言训练课程及标准

目前,一些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普通话》、《教师口语》等课程中的内容和训练没有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忽视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小学儿童,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儿童化语言”的训练,缺少儿童化语言培训的标准、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标准和方法,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缺少儿童化语调、语言、表情、姿态的训练。因此,在《普通话》训练的基础上,开设《小学教师口语》课,对儿童化口语和体态语进行专门教育和培训,并给予充足的课时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建立儿童化语言培训的标准、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标准和方法。小学教师口语训练上采取符合儿童思维和语言特点的表达方式,在语速、语调、语气、遣词用句上进行训练;体态语上对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进行训练。此课程最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训练,可采用个人练习与小组练习相结合,采取深入小学和儿童交流的方式进行提高。

(四)建立以儿童为主的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

目前师范生教育见习和实习主要学习的是做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实习生的备课和课堂教学常围绕‘我怎样教’而不是围绕‘学生怎样学’来进行。”〔13〕缺少对儿童的分析,缺少对儿童学习的认识。改革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第一,教学试教和教育实习突出儿童,突出以“学”为主。教学试教和教育实习突出以“学”为主,以儿童为主,重视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研究儿童如何学习,实现教育教学以儿童为起点,学习如何促使儿童更好的学习,学会促使儿童主动的学习,指导教师要以此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学生成绩做出评定。第二,开展师范生与小学儿童一对一的“手拉手”活动。组织师范生与小学儿童交朋友,要求师范生每周和儿童见面一次到两次,进行交谈、玩耍、学习互助等活动,要求能了解儿童的语言、需要、爱好、性格、情感、行为特点等,做好交往笔记和反思记录。这个活动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一直持续开展到大学四年级,使师范生生动而深入地认识小学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第三,开办“星期日义务小学”。〔14〕应高校依托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采用免费方式向社会招收小学生,在学校内举办数学活动、美术与手工、写字与书法、舞蹈、英语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周末组织开展,每学期举办一期,学生具体组织实施,教师担负指导和帮助,师范生重点学习如何针对儿童进行教育和教学。

(五)建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合作制度

“高师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毕业直接走进教学课堂,他们没有亲身的小学教学体验,这自然会影响教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15〕不仅仅是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其他专业教师也存在这种情况,而且教师与小学的联系较少,使教师对小学不了解,对儿童不了解,对儿童的认识往往停留于理论上,对儿童的发展缺乏清晰的、实际的认识,影响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因此,“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师必须改变封闭自守的学术方式,走出大学校门,深入到小学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掌握小学教育问题,明确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向。”〔16〕建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的合作制度,使教师深入小学开展教研活动,甚至可以让教师深入小学一线进行教学和管理,去小学执教,使教师深入认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了解儿童不同时代的要求和特点,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要求,使教师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时有丰富的感性知识和针对性的教育。同时,通过合作“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17〕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5

一、21世纪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现代化的教育观。所谓现代化的幼儿教育观念就是现代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涉及幼儿教育的价值观、目的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等观念。幼儿教师应帮助儿童关心社会、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伴,关心其他物种(包括动物和植物),关心真理、知识、学习,关心自己和自己的身心健康。幼儿教师只有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

2.科学的儿童观。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科学的儿童观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权。(2)儿童是正在发展的人。(3)儿童是独立的人,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4)儿童是完整的人,除了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识、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只有科学地认识儿童,才能正确对待儿童,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成长。

3.发展的眼光和未来意识。幼儿教育的对象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幼儿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培养人才,要用未来社会的标准来培养今天的孩子,应该具有强烈的未来意识,因此前瞻性的战略目光对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未来意识主要包括环境意识、竞争意识、国际意识、全球意识等。

4.娴熟的教育技能。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幼儿教师能歌善舞却缺乏应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技能,在幼儿师资培训过程中往往也是忽视了有关教育技能的培养。而教育技能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更为重要。新世纪的幼儿教师应充分重视教育技能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提高。教育技能主要包括观察了解幼儿、创设幼儿园环境、组织教育活动、与幼儿和家长的沟通等技能。

5.健全的人格特征。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可见,教师的人格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幼儿,他们正处在个性形成时期,可塑性最大,模仿性最强,而且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幼儿教师的人格对幼儿的作用尤为重要、尤其明显。

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幼师学生进行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幼儿教师战斗在幼教一线,他们是教育理念的直接践行者,所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理念的培养尤为重要。对德州市100多所幼儿园的抽样调查中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幼儿园缺乏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仍徘徊在八十年代的水平上。这也是造成部分地区幼儿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只有具有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才会实施现代的教育。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对中外教育理念演变的了解,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关注,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化的教育观和科学的儿童观。

2.创设宽松、公平、多元化的环境,帮助幼师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加德纳认为:“人类所有的智力活动都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展现的。”个体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甚至因环境和教育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公平和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使之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

3.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思幼师的教育教学,不难发现,在培养学生个体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以致于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将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幼师教育教学的内容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掌握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6

一、何谓儿童责任侵犯

在心理学中,责任心被界定为能够自觉地把分内应该完成的各项事务要做到更好的心理状况,用以描述一个人的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方面的人格维度。社会心理学对责任扩散现象给予了恰当解释:责任扩散是指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即随着群体中人数的增多,在群体中采取行动的个人责任就减少了。这一现象表现在儿童教育中,就是本该由儿童承担的、儿童也有兴趣和能力承担的责任,却由成人越俎代庖式地承担了,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作儿童责任侵犯。

在将子女看成是“私有财产”的我国,侵犯儿童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成人将儿童始终看成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对象,吃饭要父母喂,衣服要父母穿,玩具要父母收拾,床铺要父母铺,甚至考试不合格要家长帮助找关系……在这个社会多变、价值多元的时代,成人可以找到各种理由来侵犯儿童的责任,如社会不安全因素多、社会太复杂等。但无论以何种名义,儿童责任受到了侵犯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这已成为儿童责任心教育和人格养成的最大障碍,应当引起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儿童责任侵犯现象出现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1.“社会化理论”与缺乏对儿童可塑性的认识

个体由婴儿到成人,经历了一个由生物性的“自然人”转化为社会性的“社会人”的过程,个体学会了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履行社会角色,这个过程也就是社会学范畴中的个体社会化过程。[1]建立在生活依赖基础上的社会化进程,往往使成人忽视了儿童可塑性的存在,无形中剥夺了儿童的责任。现代精神科学和心理学将人的可塑性分为经验期待可塑性与经验依赖可塑性,经验期待可塑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和种内个体之间的一致性;经验依赖可塑性则是个体在特殊经验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2]人的经验依赖可塑性无法在发育中预先形成,个体必须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经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应对环境的能力,完成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由于我们对儿童的可塑性、变化性的忽视,所以往往在教育中对儿童过度保护。这隔断了儿童与环境作用的通道,阻碍了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剥夺了儿童承担责任的机会。

2.“符号互动理论”与对儿童的过度保护

符号互动理论是研究人们面对面的交往与作用以及引起或改变这些活动与过程的主观反映,解释人们用什么方式去定义、理解与处理他们所处的情境,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由于它关注理解过程中符号的作用,故称之为“符号互动理论”。儿童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儿童与他人运用符号进行互动的过程,他人通过一些符号(语言、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儿童的期望和目标,同时也通过理解儿童的符号来了解儿童,与其进行互动;儿童则通过定义、理解他人的符号,运用自己的符号与他人进行互动,完成社会与儿童的互动过程。这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途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成人对儿童进行保护的种种理由与借口的阻碍。对儿童进行保护是每个家长、教师甚至每个社会公民的责任,但是这种保护要适度,只要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安全没有受到威胁,就应该让他们自己与社会互动,并且承担应有的责任。许多人认为现在社会环境太复杂,儿童无法独立应付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需要成人代替儿童承担许多责任,即使是当儿童对做某件事、承担某种责任很感兴趣时,成人也会由于溺爱或出于安全的考虑而加以制止。

责任侵犯是因为我们对儿童的过度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家长的过度保护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独立性差,在青少年期甚至儿童期,就会表现出倔强、任性、自立意识、依赖性强、适应新环境能力差、社会责任感弱、情绪波动性大、易走极端等。[3]

3.“功能理论”与对儿童的完美主义期待

功能论的分析方法现在广泛地用于西方的社会研究,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认为功能是“有助于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观察的结果”,提出了“显”(即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是参与者所预料、认可的)和“隐”(即参与者没有预料、认可的)的概念。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主要是执行儿童社会化的功能,用默顿的功能概念来分析,其“显”是对儿童的教育达到了其预料和认可的社会化目标;其“隐”也就是教育中出现了事先所没有预料、认可的结果,也就是儿童未完成社会化或偏离了正常社会化的轨道。家长和监护人的“完美主义期待”表现为在儿童身上寄予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不惜将自己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财投入到儿童的教育中来,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加之当下社会对个人利益的尊重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价值”的判断拉大了人与人的差距,使得他们无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要求儿童一定要按照成年人的要求行事,成为高素质、高科技的人才,进而获得丰厚的物质奖励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家长愿意代替儿童承担除了学习、考试以外的全部责任,包括自我服务的责任、生活自理的责任,甚至道德责任全部由家长越俎代庖。

三、如何将责任心还给儿童

责任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和相应行为。[4]现在很多人抱怨孩子的责任意识淡薄,权利意识强烈,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本来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可是每一次机会都被成人以各种关心的名义剥夺了,因此儿童在一次次机会剥夺中降低了心理成熟水平和社会化水平。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必须把责任心还给儿童。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相信儿童

儿童需要成人的保护,但是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须保护。培养儿童责任感及实施责任教育,我们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使儿童善良和幸福,“为此教育必须帮助儿童获得有助于其自我实现和共同繁荣的技能、态度和倾向”。[5]所以,对儿童责任心的培养,促使儿童学会控制自我、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与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6]儿童天生就有贡献、行动和服务的本能,他们具有巨大的潜能,但是当这种自然的倾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时,它们就会慢慢减弱。[7]所以,要培养儿童的责任心,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观,相信儿童,形成培养儿童责任心的意识。

2.给予儿童承担责任的机会——历练责任心

责任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就是要给他承担责任的机会。一个正常的、健全的人身体里有着巨大的创造潜能,但是常常会在重大责任“降临”时才能发挥出来。责任感是在承担责任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儿童才能切实体验到自己为他人服务的能力,认识到他人需要自己,在战胜困难中历练责任心。只有儿童认识到了什么是责任,认真履行所肩负的责任,责任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获得发展,儿童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过程。

3.培养儿童的社会认知与道德情绪——内化责任行为

责任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自我动机和自我导向基础上的主动的道德行为,而不是外部监督与奖惩的结果。道德情绪和社会认知在责任行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与个体环境的相互影响下,帮助儿童认识到责任行为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做出行为决策,决定是否按照自己的道德推理、信念和意向来计划行为。当前学校塑造儿童责任行为的主要是监督与外部控制,这种模式无法将儿童的责任行为内化,难以在脱离监督与外部惩罚后持续发展。为此,责任行为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儿童的具体责任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与责任相关的社会认知和道德情绪,如公平与移情方面的训练、亲社会思维训练与内疚训练等,让儿童了解责任行为来自彼此的社会认知和社会道德。而且,认知和情绪的训练还可以使儿童的积极行为更加巩固,由外而内的强化儿童的行为定向策略,也有助于激发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认知和情绪发展。[8]

4.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培养儿童的责任心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组成的共同体,三者相互补充,任何一方教育的失败都会造成整体教育的失调。在培养儿童责任感的过程中,家长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起点,情感是突破口,知行统一是根本方法,榜样示范是基本原则。因此,家长要积极营造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氛围,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地位;让儿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设立明确的劳动任务和质量考查标准;让儿童承担部分家庭责任,给予其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并允许发表意见,从而提高儿童对家庭责任的认知和承担家庭责任的自觉性。

教师要充分发挥有关教育因素的作用,利用课程中的有关内容培养儿童的责任心,这些课程能使儿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和利益关系,明确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影响;加强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性和协作性,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方式培养儿童的集体责任感;鼓励儿童参与某些幼儿园、班级的工作,引导儿童的社会性朝向适应社会的需求与选择,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强烈集体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社会成员。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参考文献:

[1]孙兴春.社会学视野中的现代家庭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9(6).

[2]韩太真,吴馥梅.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83.

[3]孙建雷.过度保护影响孩子自主发展[J].农家参谋,2007(7).

[4]金芳,杨丽珠.儿童责任心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燕良轼,王小凤,卞军凤.儿童教育中的责任侵犯与儿童责任心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3(1).

[6]张萌.儿童责任意识淡薄的归因与建议[J].基础教育,2008(1).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7

关键词:新教材;特色;课堂教学

从2002年春天起,笔者参加了由江苏、湖北、安徽、广西等四省区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任主编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编写组。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理念,力求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忠实体现课程标准内容。我们到学校与教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调研和试教,了解学生所经历的现实生活问题,把课程标准与儿童生活实际进行对接,着力架构桥梁,完成了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的再创作,编写出了起始年级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目前已进入实验区实验。

一、新教材的特色

新教材以现代人学观为理论依据,编写目的是为适龄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开辟一条通向生活的通道,提供一个可资对话的文本,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我们本着密切关注儿童生活,忠实反映课程标准和时代要求的原则,力求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一)选材源于儿童“生活事件”,体现综合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道德的形成何以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道德教育为什么必须以生活为基础?这是由生活和道德的特殊性决定的。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所展开的世界,是人通过人自身的活动而生成的。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道德存在于人的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因此教材选取的大多是普通人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是日常的生活,并以正在进行中的今天的生活为主。

教材从儿童生活出发,不以知识体系为纲,而是以综合化生活中儿童的视野展开,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也不是德目排列的序列逻辑。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作为一个个生活事件,它的内容必然是综合的,其中有道德内容,有非道德内容,有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有科学文化的内容等等,把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进行统整,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的特色。

(二)教材的主角是儿童,教材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

以往的德育教材基本是单向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是写满道德条文的“美德袋”,是编者的独白文本。新教材主人公是与学习者年龄相仿的儿童,是一个个的“伙伴”。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伙伴”交往、对话、共鸣;“伙伴”不断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起教室中的儿童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伙伴”不断提出问题,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反思、议论、交流;“伙伴”不断地发出倡议,引导活动,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观察、访问、探索、实践……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儿童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相互作用中使认识不断地融合,建构出新的意义世界。

(三)教材呈现的文化是儿童的文化

手捧新教材,封面上一群快乐健康、聪颖活泼的孩子正激情澎湃奔向我们,奔向未来。每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看了,脸上都会情不自禁地绽开会心的微笑,愿意和这些阳光灿烂的孩子们相识、相知。打开新教材,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照、清新的儿童的话语体系,富有童心、童真、童趣,使教材面貌耳目一新。教材不再是板着面孔的“传道士”,而是孩子们的家园、伙伴、朋友,它引领着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用自己的言语交流表达。

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并为儿童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教材编写过程对儿童现实生活进行流理、反思与拓展,呈现的每个生活场景都经过精心锤炼。儿童渴求知识、渴望发展,儿童发展并不排除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对相关的法制、国情、历史、地理环境等知识也通过儿童喜爱的方式作了巧妙安排。

(四)教材是儿童的成长记录册

教材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而且是激发学生自我建构的文本。新教材中大量的对话。留白,给儿童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儿童及时贴上了本阶段活动时的照片,画出心中最美的图片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思考、自己的喜怒哀乐。教材也就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令孩子真情投入,留下的是串串成长的足迹。当一册教材学完,家长、孩子都会信加珍惜,不忍丢弃,因为教材已成了孩子的创作手册,成了孩子自己的影集、画册、心灵档案,成了孩子珍贵的成长记录册。

二、新课堂教学

当课程改革由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诠释,来表达。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都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合理的表达才有新课程。因此新时期的教师教学理念要清新,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实践要具体。

(一)应树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观问题,不可能回避教育目的问题,教师的价值观念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找出教学行为、教学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才能使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

1.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当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品德培养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正确取向。

3.德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生活指导。《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不是行为规范、历史、地理等知识的简单相加,不是一个知识“拼盘”,而是一种“化合物”,一种“合金”。因此品德教学不只是“颈部以上的事情”,而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躯体“全部沉浸”的过程,是生命整体投入的过程。

4.教材价值取向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学生品德、社会性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倡导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生态观”:人与人仿佛生物链中的生物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谁也离不开谁;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换位思考现”:引导人们凡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共赢观”:化解过度竞争带来的紧张、自私、唯利是图,倡导真正的集体主义,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以多元化社会为背景的“多元现”;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有不同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的“对话观”、“分享观”:人与人需要商谈、沟通、谅解,助人为乐、消除误解和隔阂,共同前进,共谋发展。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借助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在推销自己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必将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国的道德教育,既要博采众长,又要超越、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二)如何实现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在教学史上,教师主体观与学生主体观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教学主体是历史的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主体,随教学情境尤其是教学人员扮演的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谁在教学中证明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那么他就是教学的主体,这完全取决于他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学主体观的真谛就是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人员的主体性由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与自我调节性等组成,这些属性通常是彼此作用的,尤其是前三者(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受后者(自我调节性)制约,以便保持一定的度。

主体性的发挥不以消解和压抑他人的主体性为前提。主体间性是指特定人员发挥主体性与其他人员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由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组成。在本质上主体间性由不同主体的主体性外化而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于特定个体主体的主体性。但它一旦为特定主体接受并纳入价值观系统,又对特定主体的主体性进行调节。德育课程中要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统一起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蹲下来看孩子。德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儿童自然是德育课程的主体。编写教材的人必须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勇于创新,努力建构儿童喜爱的新教材。处于相互作用中的教育者也应当蹲下来,平视每一个儿童,和儿童进行平等的对话,任何一个参与论证者都是通过讨论、回答提出的论点,或者反驳其他人的主张表现出自己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不受其地位的影响,施教者与受教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也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2.设身处地为孩子。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人员在确保自己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学生。在解读教材时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应当适当降低自己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使自己的发表自由建立在压制或削弱别人言论自由的基础上。

3.师生共谋发展。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以儿童的生活为主体,以儿童自己的探索、认知、体验来建构完成;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使这个过程成为儿童有乐趣的学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尺度。然而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是不成熟的社会成员,有接受引导的必要。教师既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能像西方的道德教育那样,价值中立,崇尚道德相对主义,而要在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过程中既负有对儿童引导的责任,又有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重构的责任。教师会不断地在师生交互的理解中重新认识学生、认识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自己的教育道德素养也在提升,也得到了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三)如何使用教科书

“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选择、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因此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教材的再创作。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的流程中,课程标准是依据,教材根据儿童生活选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生活,因此是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如何使用教科书中的图例?新教科书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新展现内容。图片撷取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定格,但不是静态的。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不同问题。首先不能上成看图说话课,就图说图,就事论事。要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其次,教材中的图片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不要求教师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中遭遇的事情重组,让儿童自己来叙述他自己的生活。甚至一册教材中课的排列顺序,也可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调整。

2.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科书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者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编者编写教材时虽然十分注意兼顾农村和城市学生不同的生活,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教学中就需要面对不同地区发展状况有所侧重。不过,教学要面对现实,但决不屈从于现实,教学应当是一种超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引导。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教材以“不说话的‘朋友’”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围有哪些为自己服务的“朋友”,说说“朋友”遭破坏时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替“朋友”说说话,伸出手为“朋友”做点啥?这个话题对农村的孩子怎么展开?一方面,农村公用电话、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路灯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除了水渠、桥梁、河堤等公用设施外,更多的是树林、山丘、河道等公共资源,应引导孩子关注,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3.如何处理教材的留白?教材留白,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留白使教材成了儿童交流的拐棍和园地,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留白使教材成了和儿童对话的文本: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作教材。留白处有的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激励探究学习方法,有的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已有经验的唤起,有的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有的是对行动结果的再分析、再展示;有的侧重于认知,有的侧重于体验,有的侧重于实践;有的是对自己的反思,有的是对他人的评价,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的是全班“公约”……对于留白,有的可以让学生书写,有的只需口头讨论,有的可以让他们绘画,有的可以把实践活动时的照片、查找到的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剪贴。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他自己的生活。

主要参考资料:

1.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8

小学阶段的写生画教学,一般是从中、高年级才开始进行的。其目的,已经不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创作源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是以培养技法为目的。而在小学低年级,甚至从幼儿阶段开始,多以记忆画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带着画,或用临摹的方法,引导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物体画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之规。房子怎么画、树怎么画、花怎么画、鸟怎么画……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就会被束缚住,依赖性也变得很强,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眼睛。离开了老师,画一个新的东西,自己就不会动笔了。

而幼儿时期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学会几种物象概念,而在于通过艺术创作,把儿童整个身心的潜能发挥出来,促进智力的发展,受到美的陶冶。

比如说画花,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画,那么所画的都是老师所画的复制品。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去观察,那么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画面将是多彩多姿的。在逻辑思维中,1+1等于2,是不存在任何解释的余地的。然而,在美术创作中,不存在一个儿童画树、画人或进行一种设计的任何限制。儿童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儿童和儿童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森林,而有的孩子看到的则是树。作品中表现出的这种观点上的差异是宝贵的,这些差异丰富了儿童的心智,并使我们洞见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教师表达对这种差异的欣赏会对学生的自我形象的树立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美术教学中,往往要考虑学生表现出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高度评价。试想当一个孩子发现他画的树的形状与另一个孩子画的树的形状被老师认为是同样正确时,他会有何感受呢?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其视觉处在发展阶段,所看到的事物也是不断变化着的。这时他急切地想让别人分享他的发现,并得到别人的承认。所以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很浓,作业质量也高。而到高年级却出现相反的情况。其中的原因在于,低年级儿童画得最多的是记忆画,画平时记住的印象。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对形的要求不高。高年级作画重点逐步转向写生。而惯于画记忆画的学生,却往往缺少观察能力和写生技巧,出现绘画能力断层的现象,于是产生儿童绘画的抑制期。事实上,小学低年级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写实能力,尽管开始时他们仍是受老师的影响习惯地画他们记住的印象,但他们面对实物而受到感应,所表现的画面是有了实物的特点,经过不断训练,他们早期具备的空间知觉能力得到发展,就能根据物象特征画速写,写实能力随年龄迅速提高,从而有效地减弱“抑制期”,顺利进入高年级写生画阶段。

所以,写生画的创作,应该从幼儿开始。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很浓,其作品质量很高。对于生性胆怯的儿童,在写生过程中鼓励他们大胆去表现;对于好动的儿童,写生绘画会使他变得安静些;对于粗心的儿童,写生可以培养他们的细心,坚持写生的习惯从对人性的培养上来说,可培养儿童的毅力、恒心和好奇心。从能力上来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使儿童的创造能力得到锻炼。同样,儿童写生画教学过程重在训练观察方法,写生的过程是儿童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是对绘画对象的体会和研究,手、眼、脑的并用,使儿童智力得到发展。另外,儿童在美术中比在其他学科领域中能更大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以自己的速度进行创作。教师不必顾忌作业布置得可能太难或太限制,因为每个儿童会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他们能通过观察和实践,自己提炼概念。因此,美术创作的过程是真正的自主活动。这些特性极大地降低了挫折感对儿童的危害。也将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概括通过直观感受,走出造型概念化的束缚,大胆取舍,这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在这个创作过程中,那些天生擅长思维、擅长情感、擅长幻想的儿童,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必须注意教学的多样性,教师应向儿童提出达到任何既定目标的选择性途径。同时,也要高度评价儿童美术表现的自发性,欣赏他们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活力和愉悦。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9

严谨是科学的显著标志之一,表现为科学的任何结论都需要有事实为依据,离开了事实的支撑,任何科学结论都无法存在。张红霞老师认为:“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因此,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从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科学本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是鼓励儿童在探究过程获取充分的证据。教师要把握孩子们在获取证据、数据方面的缺陷,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获取客观、准确、足够的证据。培养他们安静地研究、细致地观察,分清经验与观察事实,准确记录每一个信息,不随意修改;培养他们不随意丢失资料,建立“每一个数据都很重要”的认识;培养他们重视测量(实验)工具的准确性和使用工具的正确性,以确保证据来源的可靠;培养他们明确证据越充分、样本越大,与越多的事实相一致,越令人信服;培养他们采用多种方式,多人或多次重复实验,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撑自己假说的证据。正如三年级的孩子在观察了一千多片叶子之后,依然没有发现两片相同叶子的体验,才会让儿童明白证据在科学研究中有多么重要。

二是引导整理分析证据,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科学的结论是理性思维的结果,结论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实验获得充分的事实证据,逻辑推理获得理论上的证据。整理证据、数据,是一个审视收集的资料是否观察事实、选择相关数据、排除不可靠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分析证据与解释之间关系的过程。学生应学习如何分析、总结从简单实验中得到的证据、数据,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对结果作出解释。

二、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团队精神

现代科学十分强调团队精神。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项的、个人能做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少,大量的科学研究都需要科学家们的合作,包括不同学科与不同领域的合作。据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前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第二个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65%;第三个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75%。可见,相互合作与交流成为现代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从小培养小学生愿意与人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对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十分关键。首先要科学构建合作小组。小组人数一般4人为宜,2人也可。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精心搭配小组成员,并及时进行组间调整,力求组际的平衡。以“汇报员、记录员、材料员、计时员、噪音控制员……”身份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建立相应的小组合作常规。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篇10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领导带头,普遍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主任具体抓的三层联动责任制。并且制定具体计划,责任到人,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形成合力,真正使学校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健康成长的地方。各个学校普遍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相关制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统一部署,及时总结,定期检查。许多学校还建立了每个教师关心帮助一定数量的贫困生制度,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学校都聘任了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在学生中宣传法制教育,重点抓好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全县曾多次开展做合格学生,创建文明、卫生、安全、和谐校园,争当校园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二、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生命教育。用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教育为引入点,使学生都能认识、尊重、珍惜、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生命的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将“三生教育”中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合理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2.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充分利用班队组织和校园文化的氛围,主题班会重点突出,以参观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以庆祝建党、建国、建队等活动为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提倡文明礼仪,建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并不断扩大普及面,进行巩固和提高。

3.以培养生存技能为重点强化安全教育。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使全体学生都牢固地树立安全意识,知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有能力克服和排除来自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尽可能地掌握在危急情况下的防范与自救办法,避免危险与伤害。经常性地进行多种多样的地震、消防、交通、水火电毒等安全知识竞赛及自救、逃生演练活动。

三、以留守、单亲、贫困、特殊儿童为重点,促使全体儿童健康成长

1.积极开展特殊儿童群体情况调研工作。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和单亲、贫困、特殊儿童的教育成为教育工作中的突出和棘手问题。如何使他们和其他的儿童一样的正常成长,是此项工作的中心议题。通过对每一个儿童本人、家庭、其他相关情况的详细调查,找准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具体因素,为留守、单亲、贫困、特殊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生活质量、思想品行、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和改善,和其他儿童一样正常健康地成长。

2.建立联系卡制度。将每个留守、单亲、贫困、特殊儿童的家庭背景、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特殊情况、联系电话、监护人等信息详细登记,建立档案联系卡,实行单独管理,转学转校都随转,并随时补充新情况,形成关爱网络机制。通过这些工作,摸清了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治理学习不认真、调皮捣蛋、厌学、逃学的行为。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组建爱心队伍,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有党员、教师与这些儿童的“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有“家长”活动,少先队、班队会、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爱心活动,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手。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辅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化解矛盾,和谐相处,与其他人和睦相处,接纳、尊重、理解、关爱、互相帮助。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研究室,由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辅导和实践。分析这些学生的自身特点,尤其是他们的需要和心理特点,特别是他们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这些儿童消除不良情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开展的活动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家的氛围来组织和进行,创造心理辅导中的愉快、宽松、自由的状态,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除了理论教育,还采取参与、互动、情境、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春风化雨的疏导方式,使学生认同和接纳,自觉的抛弃逆反、反正挨批、总是被整、滚刀肉的心态,树立正常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不断进步,和其他同学共同前进建立基础。

四、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

1.定期召开家长会。各科教师都来共同参与、总结汇报,并开设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对学生则开设家长抚养小孩艰辛的教育,和家长交流家庭教育情况,共同研究如何教育好子女。

2.坚持家访面达到100%。对留守、单亲、贫困、特殊儿童还要多访。发生情绪不好、身体不佳、成绩下降、迟到早退、与同学争吵等情况时必须立即进行家访,与家长勾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经常性地请家长到学校,欢迎家长多提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