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校本课程基本概念十篇校本课程基本概念十篇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9:30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1

关键词:高校知识本体;知识匹配;知识复用;知识共享

中图分类号:tn911?34;tp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4)16?0058?04

Constructionofuniversityknowledgeontologyanditsapplicationresearch

YUanXiao?yan,tanGQing?song,HeJian?ying

(Collegeofcomputer,Sichu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Dazhou635002,China)

abstract:inordertorealizetheknowledgereuseandsharinginuniversities,theuniversityknowledgeontologywasdeveloped.accordingtothedemandofdomainontologyofuniversityknowledge,themodelingdevelopmentmethodofuniversityknowledgeontologyisputforward.thebasicrelationsandcharacteristicsofuniversitiesknowledgeontologyaredescribed.theconceptclassificationandpartialjusticeoftheuniversityknowledgeontologyweredetermined.theontologywasrealizedbymeansofontologydevelopmenttoolprotege4.0.theintelligentpersonalknowledgematchingoftheteacherswasachievedbytheontology.thefeasibilityandscientificityofthismethodisverifiedwithexamples.

Keywords:universityknowledgeontology;knowledgematching;knowledgereuse;knowledgesharing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国家的命脉,高校是国家知识储备的一支中坚力量,其知识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是国家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知识资源的好坏决定着高校教育发展的优劣。由于高校知识的类型多元化、各种交叉信息使得各种知识分散混乱,让高校知识的管理成为一项巨大的任务。本体是一种描述知识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它赋予了信息、知识以语义,具有良好的概念层次和对逻辑推理的支持,将本体引入高校知识管理中,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对提高高校知识的共享和重用有重要意义。

1本体理论

近年来,本体论已经被广泛用于知识工程、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它是对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形式化的规范说明。对知识工程领域本体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知识的获取、规范和重用、可靠性等。高校知识本体是高校知识领域内的公共词汇,是广大用户共同认可的词汇,它提供了语义互操作基础,能使概念层次化、隐含概念清晰化,利用本体能够有效地、系统地对高校知识概念进行描述。

本体是一个六元组:o={n,Re,Ch,t,a,e}。其中:n和Re是两个不相交的集合,n中的元素称为概念,Re中的元素称为关系;Ch表示概念层次,即概念间的分类关系;t表示概念间的非分类关系;a表示本体公理;e表示本体实例。由此可知,本体应该具有概念类、关系类、函数、公理和实例,其中概念可以形成一个分类层次,并通过关系、函数、公理来表达概念之间的关联和约束。

2高校知识本体的分析和建模

根据高校知识本体的特点和构建本体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高校知识本体的建模开发方法,该方法有以下三个阶段:

2.1确定本体的应用领域、目的与范围

列举能力问题是确定本体范围的一个有效方法,并且,还可以作为最终本体的评价标准,本体的需求、层次都可以通过这些问题反映出来,例如一个部门是否有一些多余的课程需要讲授,该课程隶属于高校知识领域的哪个层次,谁有时间、有能力进行该课程的教学。

2.2建立高校知识本体间的基本特征与联系

高校知识本体的基本特征有对称性(SYmm)、传递性(tRanS)、逆转性(ReVeRS),基本联系有概念间的继承联系(is?a)、整体与部分的联系(kind?of)、相似联系(resemble?of)和属性联系(attribute?of),概念与实例间的联系(instance?of)。这些联系有如下几个基本公理:

公理1:is?a联系具有传递性,不具有对称性。

公理2:kind?of联系具有传递性,不具有对称性。

公理3:resemble?of联系不具有传递性,但其具有对称性。

2.3创建高校知识本体的概念类别

创建高校知识本体概念类别主要是为了确定高校知识本体的主要相关概念,对其按类别汇总并建立相应的层次结构。

建立高校知识本体的领域术语词典是该阶段的第一步,定义高校知识本体领域的术语,并确定其语义和形式是该步骤的目的,术语定义所需的知识来源可以是多样的,如书本、手册、表格、网络和专家等[1]。把领域词典中的术语归纳成几个主要类别,而且确定其层次结构是该阶段的第二步。本文将高校知识本体总结为6个类别:个人知识、人员、教学、科研、过程和档案,其类别如图1所示。

图1高校知识本体类别图

(1)个人知识本体。个人知识本体用来描述学生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学生的个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兴趣知识、哲学知识、私密知识、社交礼仪、人际关系、学习团队和自我管理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和学生个人知识的分类差不多,少了学习团队知识,多了培训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教学、科研和竞赛等知识,教学又包括课程、教学法和学科教学,学科教学主要是指心理学、教育学和各种教学经验。个人知识本体概念类结构如图2所示。

(2)人员本体。人员本体主要描述高校人员的基本类别和特点。人员可以分为学生、教师,人员本体概念类结构如图3所示。

图3人员本体概念类结构

(3)教学知识本体。教学知识本体主要描述教学中涉及到的概念和特点,它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改革、教学评价和教学团队知识,教学知识本体概念结构如图4所示。

(4)科研知识本体。科研知识本体主要描述科研所涉及的各种概念和特点,它包括科研项目、科研管理、科研团队、科研成果、学术机构和科研学者,科研知识本体概念类结构如图5所示。

(5)档案本体。档案本体描述高校中的各种档案及其属性,它包括党群档案、行政档案、教学类档案、各系部档案和其他档案,档案本体概念类结构见图6。

图4教学知识本体概念类结构

图5科研知识本体概念类结构

图6档案本体概念类结构

(6)过程本体。过程本体主要描述高校管理知识的各种过程,它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项目管理过程、培训过程、绩效管理过程、论文指导过程、招生就业过程和招聘过程,过程本体概念类结构如图7所示。

2.4创建高校知识本体的公理

高校知识本体的公理在各种概念及其类别、概念基本联系和特征建立之后就可以定义。除了前面介绍的一些公理外,高校知识本体的公理还包含顶层类之间和各个类的公理。

(1)顶层类公理。例如,只要是学生(Stu)就不可能是教师(teacher),只要是教师就不可能是学生,如下:

[Stu?teacher=?]

(2)各个类的公理。例如,如果一个教师t参加过一个培训t,而这个培训又用到过知识K,则该人员拥有知识K,如下:

(?t∈train)(?K∈Knowledge)requiredfor(K,t)∧(?t∈teacher)worksfor(t,t)?has(K,t)

3高校知识本体实现

protege4.0是基于Java的本体开发工具,具有owL本体语言和可视化插件,本体结构在其中以树形的层次结构显示,用户增加或编辑类、子类、属性和实例等可以通过点击相应的项目来实现[1],而不需要了解具体的本体表示语言。本文构建的高校知识本体模型见图8。

图7过程本体概念类结构

图8高校知识本体模型

4本体在高校知识管理中的匹配应用

人员知识匹配问题在高校知识管理中处处可见,例如,人员的协作、专家的查询或是人员的调度等。高校中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明显客观、能够用语言及文字来表达的知识是显性知识,而主观的、难以用语言及文字来表达知识是隐性知识。鉴于本体具有语义关联性与易于推理性,为了提高知识的匹配效率,本文将本体应用于人员管理对知识需求的匹配。

定义1:人员知识向量ps为:ps=(b1,b2,…,bK),其中bk是人员具有的第k项知识,k=1,2,…,K。

定义2:课程知识需求向量为:pr=(h1,h2,…,hK),其中hk是人员具有的第k项知识,k=1,2,…,K。

各项知识在同一门课程的重要性不同,同样,同一项知识在不同课程中的要求也不同,因此知识对课程的权重矩阵a为:

[a=a10…00a2…0????00…ak]

式中ak是第k项知识对课程的权重系数。

匹配度计算函数如下:

[mc(ps,pr)=psa(pd)tpra(pd)t]

本文采用的匹配规则有如下两条:

(1)显性知识匹配规则:如果课程某项知识的要求高于教师所具有的该项知识的等级,计算时取教师的实际知识等级,相反,则取课程所要求的值。

(2)隐性知识推理规则:如果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在教师知识本体里找不到,则查找教师的授课历史记录。如果教师的授课记录里找不到该项知识,则该项知识的属性值为无;如果有一项,则该项知识的等级是初级;如果有两项及其以上,则将其设为中级。

匹配示例如下所述:假设要分配一位合适的教师给某课程,表1中显示了该课程对教师的各项知识属性及其属性值和权重的要求。假设教师的检索结果中存在教师Rose,其知识信息如表2所示。

表1课程知识需求参数

本文里每个知识等级被赋予了以下分值:4是高级,3是中高级,2是中级,1是初级。

该项课程的知识需求向量pr可以由此得到:

[pr=2,1,2,2,2]

知识对课程的权重矩阵a也可以得到:

[a=2000001000002000002000002]

Rose的知识里缺少一项知识:项目经验,项目经验在权重矩阵里显示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知识,因此相关的知识信息将会在Rose的教学历史记录里进行查找。Rose曾经参加过北大青鸟的JSp教师培训课程,培训中曾经做过某企业管理系统。应用本体的隐性知识等级推理规则,Rose参加过北大青鸟的JSp教师培训课程,培训中曾经做过某企业管理系统,做这个系统需要掌握项目经验,而且Rose是教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Rose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因此根据隐性知识推理规则,其在“项目经验”项的等级由“无”改为“初级”。

表2Rose的知识信息

在“前驱知识2”项中,课程知识需求参数的知识等级低于Rose的知识等级,根据显性知识匹配规则,“前驱知识2”项的等级由“中级”改为“初级”,这样就得到了Rose的知识向量ps为:

[ps=2,1,2,2,2]

根据匹配度计算函数[mc(ps,pr)]为:[mc(ps,pr)=2933=0.879]

而没有本体推导机制时,ps′为:

[ps′=2,2,2,2,0]

则[mc′(ps′,pr)]为:

[mc′(ps′,pr)=ps′a(pd)tpra(pd)t=2633=0.788]

可见,人员知识有推理时的匹配结果比没有推理时更好,人员知识的维护与完善得到了本体推理机制的智能支持。

5结语

高校知识多而杂,而且多种知识混合在一起,必须要进行管理。高校知识的管理需要用到本体,本文研究了高校知识本体的建模问题,提出高校知识本体的建模方法,并建立了高校知识的本体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本体在高校知识管理中人员知识的应用,提出了人员知识匹配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彩芬,董志,万长东.汽车mRo知识本体构建与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3(7):33?37.

[2]王立政.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模型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3]覃晓,孔提英,龙珑,等.高校基建档案知识的本体构建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6):1238?1243.

[4]杨悦时.面向语义web的高校专业课程资源库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5]孙颖,倪天权,刘亮亮.本体在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2075?2080.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2

研究新教材特点———大单元设计的出发点

教材的编排、设计是教材的编写者在尊重知识内在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为师生课堂教学活动提供的蓝本。因此,在重视能力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站在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理解教材文本,把握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想并实现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媛认为:第一,新教材要突出立德树人要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第二,依据课程标准,体现课程理念;第三,进行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从高中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科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是新教材落实的基础与载体。因此,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是发挥高中数学教学重要性以及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例如,在新教材中,基本不等式这一内容被提前放到必修Ⅰ,这不仅说明了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更体现了基本不等式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独到的作用。从“数及其运算”的角度看,a+b2是两个正数a、b和的“算术平均数”;从“定量几何”的角度看,ab表示长、宽分别为a、b的矩形面积,姨ab就叫两个非负数ab的“几何平均数”。“基本不等式”是我校基于大单元设计构建校本教材的一个案例,也是课程构建成果。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学习基本不等式的知识储备还有待完善。因此,依据教材构建校本课程时,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对基本不等式进行多角度的诠释;另一方面,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基本不等式进行理解,这为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核心素养落实———大单元设计的指引点

如果学科的核心素养回答的是“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那么落实核心素养就是回答“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学科层面的具体体现,其落实困难主要有囿于线性知识体系、限于浅层学习及困于情景固化三个问题。新课程标准首次使用大概念统整各学科课程内容,即要学生形成对知识、对社会的整体观念。如果学生掌握的仅是知识条目,固守一课、一单元的边界,这就削弱了教材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看,研究教材是指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读准文本内容是什么,可以让学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或体现出教材这样设置可以如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因此,对于教材文本,教师不仅需要读懂,更需要读准,挖掘出教材中蕴藏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数学运算是贯彻学生数学学习整个过程的学科核心素养。理解运算对象的多样性、条件性、目标的多变性,是发展和提升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关键。在“解三角形”教学内容中,运算对象的多样性体现在角多、边多,寻找运算思路时需合理选择适当的角或边作为运算的对象,条件、目标的多变性体现在条件和目标的设置形式多样或富于变化。基于教材的这一思想,我们构建了“解三角形”的校本课程。解三角形的运算法则涵盖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主要包括: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三角形角角关系、边角关系、边边关系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由于内容多,且变式多,因此,在考虑如何自然合理地选择运算法则时,应着眼于理解法则的转换功能,如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公式等的变角、变名、变幂功能,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边角互化功能等。“解三角形”的校本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进行主体设计的。

聚焦核心概念的教学———大单元设计的着力点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不高,导致高职数学发展缓慢,而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的不够合理加速了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并且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偏多,教学课时又不充足,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最后导致学生没有掌握真正有用的数学,而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他们专业没有多大帮助的内容上。因此,通过重新设置课程来弥补这些不足,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有用的数学是非常必要的。

我主要从课程概况、课程实施与课程规划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谈谈个人的认识。

1.课程概况

《高等数学》课程概况包括课程定位、性质、地位和作用;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等三部分情况。

1.1课程定位、性质、地位和作用

1.1.1课程定位

《高等数学》课程应该定位为基础课、文化课、工具课、预备课。作为基础课,《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个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它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服务;作为文化课,数学不只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作为工具课,《高等数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各种分析和计算工具,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作为预备课,《高等数学》课程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本科课程的预备课程。

1.1.2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数学》课程为学生后继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提供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工具,数学模型可用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高等数学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全面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从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未来看,《高等数学》课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2.1服务学生专业学习

《高等数学》课程是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所必须掌握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运算技能,培养学生能够把实际专业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求解的能力,使《高等数学》课程有效地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1.1.2.2面向学生就业未来

从课程的基础性质出发,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向学生传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自主学习、表达交流、自我提高、与人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持续发展。

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高等数学作为培养和造就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础之一,要完成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要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理念,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突出服务”为指导思想,淡化理论体系的推理和证明,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要做到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出弹性化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模块式教学;注重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素质的培养,把数学建模融合到高等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洒水车中求压力问题为要用到积分知识来计算;某街道安装公用电话亭的个数问题、十字路口东西南北方向红绿灯时间分配问题等都要用到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并使用数学建模方法来帮助解决。这些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子充分说明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3课程目标与内容

1.3.1教学目标

知识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专业课程所必须掌握的、适应未来工作及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1.3.2课程内容

由于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课时不断缩减,日益减少,有的专业甚至直接砍掉《高等数学》课程。为真正服务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理论论证,对课程内容与授课时数作合理调整。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课时安排情况,以及专业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专业服务。

一般情况下,《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由公共基础模块、扩展模块、数学实验等三个模块构成。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内容为一元微积分学知识,包括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等。导数的应用、定积分及其应用侧重于数学知识的应用,利用数学建模帮助解题。扩展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常微分方程、多元函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数学实验模块以培养学生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对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实验来解决,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1.3.3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重点:《高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与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抽象概念的引入与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为了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多地采用实例为背景引入概念(如,极限的概念、导数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等),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再用于分析、处理各种实际经济、工程问题,由浅入深,遵循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以问题驱动,淡化纯粹数学理论的推导与证明,借助多媒体展示直观的图形与形象的变化趋势,来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巩固数学理论阶段,应选取有专业背景的实例进行有效的训练,使数学知识真正有所用,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意识。对于数学运算中过于复杂、繁琐的运算,借助数学软件来解决。

1.3.4选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来选择适用的教材开展教学。选用合适的教材非常重要,适用的教材可以为《高等数学》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应从教学实际与学生学情出发来选择教材,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需要。教材语言应通俗易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遵循“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突出服务”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大多数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材均采用本校教师自己主编、参编的教材。

1.3.5教学团队(师资力量)

高素质教师队伍与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因此要加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构建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发扬传帮带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团队。

2.课程实施

2.1教学设计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和学生学情实际出发引入新课;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通过举例与练习巩固加深理解知识,突破难点,提高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点评练习作业,分析讨论易错点,最后小结。

2.2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从高中招入,学习过高中数学知识并且经历过高考,但事实上多数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其数学基础并不扎实。

学习方法指导:“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尽可能遵循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原则,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大胆地去质疑、探索,培养他们仔细观察,深入分析,以及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简单的能力。另外,还要注意适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取长补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2.3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启发式、讲授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与案例分析教学法、自学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鱼”“渔”结合,生动有趣。

例如用“案例教学法”引入数学概念,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用“讨论法”展开习题课的教学,用“对比法”引入新的数学概念与运算,适时地利用直观性教学原则处理抽象的数学概念,采用分组竞赛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开展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4教学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2.4.1倡导肯定性评价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加以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2.4.2重视形成性评价

我们在进行课程效果评价时,应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为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对同一专业的学生,采取统一试题、统一评卷、统一考核,客观分析各班的教学和学习情况,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只占学生综评成绩的70%。另外,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到课情况、课堂表现等给出平时成绩,占综评成绩的30%,因此学生本门课程的综评成绩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的综合。这种定量加定性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的积极性。

3.课程规划

3.1课程模式多样化

《高等数学》课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开设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课程,例如开设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数学竞赛等。公共必修课与业选修课即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列入的高等数学课,是教学任务的主体,目的是结合各专业的实际,介绍有关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公共选修课主要开设高等数学(专升本)、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趣味数学,以及数学与文化等。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是以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为目的的高等数学新型课程。其目的为加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知识、计算机、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进行一些综合实验,以学生的专业为背景,设计一些综合问题,让学生体验“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实验报告”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团结协作能力。另外,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趣味数学竞赛以激发学生兴趣。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4

【关键词】教师课程;合理性;必然性;基本形态;赋权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5-0019-03

【作者简介】成尚荣,原江苏省教科所(南京,210000)所长,国家督学。

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名师成长,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但静下心来回顾,不难发现,教师专业发展还未有新的突破,名师成长的难题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答。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新路径、新举措。这样的寻找,其实是一种创造。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一直在反思中寻找,在探索中创造。最近,他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教师课程。这一概念的形成,是基于对教师成长第三条路径的深入思考。孙双金校长认为“在上课中成长”“在写作中成长”是两条教师成长的切实、有效的路径。但还不够,他认为还应有第三条路:“在课程中成长”。当然,这样的划分还可以再推敲,因为课堂教学是在课程范畴之内的。不过,“在课程中成长”凸显了课程意识与视野,把名师成长聚焦在课程上,倒可能是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突破性。正是基于“在课程中成长”,“教师课程”应运而生。如果说,北京东路小学教师发展有什么新意,有什么突破的话,就在于“教师课程”。

研究需要概念。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从实践走向了理论,意味着经验的概括与提炼。概念是人创造的,概念的诞生,也意味着人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开发与提升。尽管如此,提出一个概念,需要谨慎,要经得起质疑。“教师课程”正是这样的概念。比如,我们一定会质疑:有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怎么又有教师课程?何为教师课程?教师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究竟是什么关系?教师课程与教师什么关系?教师课程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如此等等。质疑不是坏事,相反可以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让思维更缜密,让概念更成熟。我认为,教师课程这一概念尽管还需要完善,却是成立的,而且是经得起推敲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名师成长的高平台、高境界。

一、教师课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课程有不同的划分维度和方式。一般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划分,显然,国家课程是由国家组织开发的,体现了国家意志,国家规定了对课程质量和水平的基本要求;地方课程是由地方,尤其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的,以满足地方对课程的需求,体现课程的本土特色,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开发方式。三类课程组成了国家课程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会有两个问题需要明晰。一是所有课程到了学校,便获得了另一个课程概念: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由谁来实施?不言而喻,由教师为主实施。这一课程实施过程是深度开发的过程,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学校课程实为教师实施的课程,因此,将其称为“教师课程”是合适的。教师课程揭示了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了教师的创造价值。二是国家、地方、学校是开发的主体,在国家、地方、校本的背后或深处是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分别是由国家、地方、学校组织“人”来开发的,教师作为“人”,理所当然地成为开发的主体。尽管如此,我们不禁要追问:既如此,为什么不在三类课程后面加上教师课程呢?我认为,国家、地方、学校更多的是以组织机构的名义出现的,与教师开发的课程相比,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教师课程更多的是从课程整合角度来界定的,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起了整合作用。综上所述,教师课程这一概念是成立的,具有它的合理性。

教师课程的提出不只具有合理性,还具有必然性。改革总会有路线的确定与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入,路线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作出一定的调整。课程改革同样如此。课改既有自上而下路线,又有自下而上路线,自上而下路线表现为顶层设计后的基层执行;自下而上路线则侧重在基层探索后影响上层的决策。二者都有推动的作用,但作用力的方向是不同的。不难看出,自下而上的路线,更关注基层,更重视草根的力量。两种路线的结合才会真正推动改革的全面与深入。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尤为重视自下而上的推动,即在顶层设计后,更鼓励基层创造性地生动活泼地探索。教师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完全可以认为,教师课程闪烁着改革的光芒,让教师永远在田野里,焕发出草根无比强大的力量,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创造者。这是必然的。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课改智慧又一次闪现在教师课程中。

二、教师课程的基本规范性和基本形态

教师课程,首先是课程。课程,自有其基本的规定性,比如,教师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形态,等等。不具备课程规定性的,不能称其为课程,即使使用,也不会持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北京东路小学已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和行动,当然只是初步,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去探索和建构。

1.教师课程的核心理念。

和所有课程一样,教师课程应当坚守一些核心理念。其一,课程是教师赠送给孩子的一份幸福的礼物。课程有课业的目标、要求,有规定的必要的负担,但是,它不能只是一种课业负担,更重要的是它应引导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礼物,幸福的礼物,让孩子爱上课程,爱上学习。孙双金的“12岁以前的语文”,是教师课程的典范,它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它是幸福的礼物。其二,课程是学生随时准备弹离的一块跳板。苏霍姆林斯基曾引用列宁父亲的话来说明这一重要理念:当你看到教师捧着一本书在教室里认真教的时候,可以肯定他不一定是个好教师,因为他并不知道,教科书只不过是随时准备让学生弹离的一块跳板而已。教科书如此,课程当然也是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师课程,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更有魅力。但它们不是目的,只是工具,其宗旨是让学生凭依这块跳板起跳,跳得更高更远。其三,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机会。开发一门课程,便在学生面前新打开一扇窗户,开辟一条通向生活、通向世界的道路,一门门课程就是一个个发展的好机会。教师课程与孩子的心灵紧相连,想孩子所想,爱孩子所爱,急孩子所急,走进孩子的心灵,在他们面前铺展让可能性得以实现的机会之桥。

不仅如此,教师课程还应有自己独特的理念,那就是学生是教师课程的直接参与者,用学术些的话来说,学生会被自然地“卷入”到课程中来,参与规划、参与设计、参与实施、参与评价。这样,教师课程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为学生设计,而是让学生参与设计,学生亦应是课程的创造者。可以说,教师课程离学生最近,离学生需要最近,离学生心灵最近;学生最喜欢参与到教师课程中去,也最有可能参与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在参与中又提升了能力。

2.教师课程的基本形态。

教师课程是一种课程形态,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教师课程本身也有一些基本形态。课程形态是课程的基本规定性之一,厘清基本形态,才能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也才让教师们有序有效地操作。

依我看,教师课程具备三种形态。一是基本形态,即基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创造性实施的形态。之所以称为基本形态,是因为所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有自己的视角,都会从实际出发,也都会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进行创造性教学。而且,这种基本形态的教师课程,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二是优化形态,即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尤其是对国家课程加以适当改造,或是适当增删,或是适当扩展,或是适当深化……这一过程,实质上课程已被教师所改造、优化,真正为教师所用。国家课程是国家对课程标准的基本规定,是学生拓展的基本保证,也是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但绝不意味着不可以适当改造。三是独立形态,即教师根据需要独立开发的,有专属的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结构等。当然,这类形态的课程可以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也可以与国家课程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三类课程没有非常明确的边界,常常是相互融合在一起。三种形态,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主次之别,各有各的功能定位,它们联合起来,共同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不过,当下的状态是,大家把重点放在独立开发的教师课程上,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长期以来,这类课程几乎是空白;同时,这类课程最能彰显教师个性和课程特色。但是,基本形态和优化形态的教师课程,其空间也很大,我们开发还未到位,我们不应忽略,不应把兴奋点只放到独立开发的课程上去,这样会形成新的“追风潮”。

3.教师课程的规范性。

课程本义是跑道,道者,规定也,有目标,有边界,有计划;跑者,经历也,过程也,有探索,有体验。跑道,课程的规范也。如今,课程有各种定义,但我坚定地认为,跑道是课程的基本定义,不可忘却。为此,不管哪种形态的教师课程,要坚守跑道的基本理念,追求规范性,在开发前,要认真研制课程纲要或方案,对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评价、课时安排等作出明确规定,防止随意性、盲目性。假若实施前还未具备条件研制纲要或方案,那么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应回过头来,在实践的基础上,研制纲要或方案。北京东路小学所介绍的教师课程,基本上达到了这些要求,不过,还略显简单,应逐步完善起来。

三、教师课程帮助教师走上了发展的高平台

先让我们对北京东路小学几位教师所开发的教师课程,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彭老师的童谣课程。童谣已在国家的语文课程中,但彭老师不满足,孩子们也不满足。他认为,童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童谣课程的开发来自对传统文化弘扬的一种责任,来自他和孩子共同生活中对童谣的喜爱;童谣课程,让孩子,也让教师自己一起回到童年时代。王老师的水墨课程。同样,水墨,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其间有多少家国情怀,有多少世间感悟啊。王老师说,水墨课程让民族文化血脉在孩子们脉管里流淌。其实,水墨课程是在教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吴老师的数学绘本课程。吴老师竟然从绘本中发现了数学,绘本成了数学的载体和资源。她告诉孩子,数学就在生活中,它张着笑脸,在生活中,在绘本里等着我们。数学变得那么亲和,那么温暖。数学绘本巧妙地把数学与绘本联结起来,让数学换了一张面孔,有了可爱的表情,其实,改变的是师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唐老师的牙刷课程,不只是科学课程、生活课程,而且是设计课程。设计,关乎人们的生活,关乎人类的创新,充溢着深深的情感和无限的想象。支老师的蒙学课程。蒙学课程让大家有震撼感。启蒙,蒙学的启蒙,文化的启蒙,思想的启蒙,意义深邃。

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教师课程就这么现实地、实实在在地、生动活泼地存活在我们的教室里、校园里,教师课程就在教师的手上,就在教师的创造中,不必怀疑,更不必不置可否,若此,实际上就是以暧昧的态度来否定它。我们应当坚信教师们的创造力。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5

一、oBe理念及其内涵

oBe全称为outcome-basededucation,在中文里可理解为“成果导向教育”或“结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美发展起来的有着较强影响力的教学理念。其中,美国学者Spady当属该理念的领军人物。1994年,他在《基于成果的教育:关键问题及答案》一书中这样解释oBe:“基于成果的教育明确地意味着关注和组织教育系统中的每件事物,围绕着一个根本目标让所有学生在完成他们的学习经历后都能获得成功。这意味着首先要对教育成果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然后据此组织课程、指导和评估以保证这一学习成果最终能发生。[1]”在实施上,oBe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成功,但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或以同样的方式;(2)成功的学习促进更成功的学习;(3)教师控制着决定学生是否能在学校中学习成功的条件[2]。在此基础上,Spady又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1)明确地聚焦于最终有意义的结果;(2)为成功扩大机会并提供支援;(3)对所有成功寄于较高的期待;(4)从最终的结果反向设计[3]。随着oBe理论的普及,这一教学理念快速被世界各国引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oBe有着包罗万象的方式,如集中、定义以及组织学校指导系统和证书系统的所有方面,其中指导系统包括如目标设定、计划、课程、教学、指导的工具和资源以及学生学习评估等,证书系统包括如评估、打分、学分、各种记录、成绩单、晋级和毕业的标准等[4],以至于不同学校在追求oBe的指导系统和证书系统这两个关键目标和应用它的四个基本原则时结果会出现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oBe的这种灵活性,它可以被自行设计成很多形式以满足不同地域教育的需要。本文主要从一个较为微观的角度,将oBe理念导入一门课程教学环节,并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二、《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导入oBe理念的意义

1.有利于解决学校人才发展后劲力的培养问题我校作为目前全国惟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旅游高专院校,20多年来为广西乃至全国输送了一大批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在业界获得了相当的肯定。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人才培养的后劲力上,我校仍存在着不足之处,表现为一些教师仍沿用传统教育理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来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因此,本文以学校多数专业开设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为例,倡导引入oBe理念,从学生的角度来制定教学评估机制,从而帮助学生锻炼教学中所要求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及创新等能力,增强其发展后劲。

2.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能力

目前,我校很多课程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反思教学法和“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法,对改善课堂气氛和提高授课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但在采用上述教学法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对教学效果的理解以及教师疏于对课程效果的评价设计,使得课程整体教学结果和各阶段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测定。《酒店管理概论》作为导入oBe理念的试点课程,提倡授课教师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考虑其与教学结果的关系,包括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机制间的适应性及学生的参与性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能力。

3.有利于改进现有教学评估机制中的不足

众所周知,现行的课程结果考评机制是把考评时间放在期末,以开卷或闭卷形式进行,并以学生的最终成绩作为考核依据。但实际上这一考评办法既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准确地验证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为此,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利用oBe教学理念,在不同的授课阶段设定递进式的教学目标与效果,并据此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以此来有效检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并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

三、基于oBe理念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模式构想

(一)《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及其预期学习成果

本文所指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是我校旅游管理类或酒店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达到如下要求:熟悉酒店的术语、历史、类型及构造等知识要点;熟练操作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业务;积极参与酒店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建议等等。如果说企业的成果是生产出色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那么学校的成果就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供应给社会。至于该门课程的成果,本文认为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的各种能力,如知识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基于oBe理念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模式构建

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在oBe理念指导下,结合《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特点,初步构建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成果评价模式框架。该评价模式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为课前温习、课中学习、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训操作、专题汇报和期末考试九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用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六个要素来衡量,学生在每个环节的表现,则用优、良、中、差、极差五个等级来表示。教师在每次上课时,需细心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并按照此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另外,该表也可作为课程结束后教师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可靠依据。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6

关键词:软件技术基础;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得到了普遍的加强,对电类专业初步确定了以“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简称“软件技术基础”)为主干课程的教学模式。

“软件技术基础”作为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能够为熟练应用本专业相关软件,甚至进行相关的二次开发等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该课程的内容相当于计算机专业的5门专业课程:“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系统概论”和“计算机网络基础”,其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原理抽象、实践性强,不易被学生所掌握。

本文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2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软件技术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但是,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面临以下四点问题:

(1)学生感觉难学。课堂讲授的都是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和看不见、摸不着的算法。学生常常提出诸如“感觉自己C语言学的不错,但是虽然学习软件技术基础一个多月了,还是没找到感觉”、“学习软件技术基础的有关知识后,不知如何用C语言程序来实现”等问题和疑惑。

(2)教师感觉难教。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往往降低教学难度,教学时间大部分花费在基本概念上,而

对程序设计和调试技巧等较深的知识只是点到为止或避而不谈。

(3)学而无用。大量学生学完本课程,只会背诵几个基本概念,并没有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很多精华思想和编程技巧,更没有了解软件是如何管理计算机全部资源的。

(4)资源有限。该课程的学时较少,大部分院校的该课程在30~50个学时之间,我校早期教学大纲只有40个学时。尤其是实验学时更少,我校只有8个学时。而且,学校实验室计算机资源紧张。

上述的四点问题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

3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1采用案例式的任务驱动,引导教学

在课堂的讲授中,尤其是讲解新知识时,大多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示说明,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出各个相关概念。生动形象的案例,同时又带着多个概念和知识点的任务进行学习,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枯燥的概念。探索和遵循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授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优化教学内容。

比如栈的概念,传统讲解只知道是一种存储单元,具有后进先出的特性(Last-in/First-out),学生学完后并不知道其有何用途,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以迷宫问题为例引入栈的概念,如图1所示,带着要设计计算机程序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任务来学习,如图2所示的详尽分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了解栈的用途:能够解决类似迷宫问题等的深度优先搜索问题。并能够应用栈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3.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要很好的利用多媒体动态显示的优点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其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制作和积累更多的课堂教学的动画资源。如图3所示,图的广度优先遍历多媒体动画。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努力营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环境。其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电子教案、网络程序实验平台(如图4所示)、网上答疑、作业提交与批改系统、习题和答案等模块,具有多种支持教学各个环节的综合性网络教学资源。

3.3建立开放实验,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软件技术基础这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必须把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起来讲解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除了尽量提高实验的课时数外(我校新教学大纲中实验学时为16学时),还必须增加学生业余自由上机时间,所以,必须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室,以缓解课内上机学时少的矛盾。

在上机的指导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程序调试的基本技巧,还要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对常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可以从“拿到题目”――“如何分析”――“如何解决”――“最后具体程序的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启发。使学生掌握设计软件的基本思想,知道如何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4完善考核机制,引领教学

考核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不仅能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会很好的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的方向发展。不再侧重考学生的概念记忆等内容,而是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三者相统一的人才,侧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平时成绩的30%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实验课程,开发一个小型的软件系统,让学生体会软件工程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实施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两届学生设计了数十种程序,有简单电路仿真软件、公司产品展示系统、教师办公系统等,如图5、图6所示。

4总结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而其又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四点紧密联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该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采用案例式的任务驱动,引导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建立开放实验,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考核机制,引领教学,共四项一体的具有一定开拓性教学改革措施,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J].中国大学教学,2005(5):11-18.

[2]徐士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周云,辛华,姚新宇.案例教学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尝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3):57-59.

[4]程文彬.独立学院“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0):30-32.

analysisandDiscussonteachingmethodsforComputerSoftwaretechniqueFoundation

CHenDi-yi,maXiao-yi,XinQuan-cai

(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712100,China)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39-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从王文章教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涵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统及其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地方理工类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一般以通识教育为主要途径,课程设置以开设单一的通识公共选修课程为主,教学形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赏析为主,课程名称多以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赏析、民间文学艺术赏析、民族地区手工艺制作技艺赏析等民俗学和民间文艺为主,教学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2)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3)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节庆礼仪、民间体育、竞技等;4)蜡染、刺绣、雕刻、首饰等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赏析等。教学理念也部分触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中蕴涵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调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一、地方理工类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高等教育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和传授知识的义务,是文化知识传承的重要渠道。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拥有独特的教育文化资源,聚集着大量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把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教育的基地,对于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优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为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知识基础。

2.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因而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既要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又要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承人,同时也要通过培育一大批关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文化新人,扩大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此,高校需要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以便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服务。

2.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是科学研究的需要

高校应发挥科研和人才的优势,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体制更加健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加丰富,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为更多的受众群体服务。为此,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一定的学术带动作用,把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付诸实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

1.确立课程的教学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括华夏灿烂的汉文化遗产,也包括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遗产,因而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搜集、整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更多、更年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和管理者,使其参与到遗产保护活动中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使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原则、目录分类和保护技术等,增强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鼓励大学生勇于肩负起传承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的重担,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2.构建课程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技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职业素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辨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类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问题等。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等。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保护理念和意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职业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介绍、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介绍、地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介绍以及部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巧、技术辨析(非商业机密类)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实现了间接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对接,有利于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传承人。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桥涵水力水文;特点;教学方法;原则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是道路与桥梁专业的重点课程,是为桥涵和路基的总体设计、路基排水、桥涵孔径计算提供水力水文方面的技术资料和设计数据,是道桥专业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专业课程之一。由于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和理论多并且抽象,教学难点大,所以,在教学中应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1桥涵水力水文课程的特点

1.1概念公式多,理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因为在桥涵水力水文课程中,概念很多,理论公式条件多,理论很抽象,学生学习理解比较困难。课程既要学习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还要根据河流和海洋水文环境各项因素进行桥梁设计的学科,为桥位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桥梁及道路工程中分析应用方法为重点,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实现工程与自然的和谐,避免工程风险。课程内容多,难点大,所以,在学习中需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其运用条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才能对整个课程的知识有系统而连贯的认识。

1.2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涉及水力学和水文学两大学科,水力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水的机械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对水工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进行水力计算的基本技能,如能量问题、流速、流量问题等。水文学是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所以说,课程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力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独立性。教师应在思想上加深认识,探讨适宜于水力学的新教法,真正做到潜移默化地讲解课程。

1.3工程实践性强

桥涵水力水文知识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因此,在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和实际工程及相关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将所学知识准确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桥涵水力水文课程中,由于课程难度大,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有更大的改进,要有新颖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合课程的讲解,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结合传统的黑板教学,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听起来才容易理解。利用课件的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讲解实例的方式,根据具体的工程实例去阐述课程的重点。通过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的知识要点,激发学生的逻辑与推理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在教育观念上具有积极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主动性,潜移默化地进行课程的教育。在一些实际应用或者计算课程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工程先自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去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速度,效果明显。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课程作业,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并集中讲解,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

3.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工程应用性,培养工程意识应列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了解知识的本源和归宿,对概念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泄洪时,因为溢流坝段上、下游水位差一般较大,水流下泄时往往具有较大的动能,必须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消除多余有害的动能,防止或削弱高速下泄的水流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以确保坝体的安全。如此讲解,不仅使学生对消能防冲理解得更深刻,也使他们了解如何在工程中更好地进行消能防冲设计。桥涵水力水文教学,一方面要给学生打下必要的、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面要比较宽,有一定的综合性;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受到必要的、基本的工程训练,使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教学的方法往往都是以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为主,重点强调的是在课堂上如何能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育模式不是简单的课堂讲解,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掌握实际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的工程中,利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除了布置课本中的思考题外,还应涉及一些设计类题型,这种题型的答案无法直接从教材上找到,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解答。例如,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基本资料,对小桥涵的选址、桥孔径计算和布置、桥面高程计算、桥墩基础埋设深度进行设计,这样就将课程中一个个孤立的概念串联起来,给学生以完整的系统知识。

4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教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培养模式遵循用人单位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原则,课程设置遵循理论是基础,突出实践教学的原则,教学设计遵循职业岗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原则。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高职院校的道桥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已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为目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是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的重点课程,通过总结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体会,研究适合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桥涵水力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道桥专业学生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提供理论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舒国明.桥涵水力水文[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叶镇国.水力学及桥涵水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杨斌.桥涵水力水文[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彭以舟.道桥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9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70―03

1《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的发展

多年来,在各级各类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是作为三个独立的课程进行设置和建设的。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根据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新学科的产生、发展,并结合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程归纳、总结、整合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即《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是体育专业的年轻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概论》课程与《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概论》课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与弊。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概论》课程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为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缩短了教学进程。其次,《概论》课程的开设对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把握知识体系的能力提高了。弊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首先,因为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较低,致使学生学习困难增多,造成各年级学生在这门课的考核当中及格率偏低,使得《概论》课程的教学难度加大。其次,对实践性教学的标准提高了,开发校本教材和辅导教材时间紧迫,范围宽泛,不确定因素增多。第三,对实验室的设备要求更加全面,对原有解剖、生理和保健实验室的整合难度加大。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提升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专业特长,要加强《概论》课程的建设,通过改革原有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与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重视岗位技能训练。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促进课程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2《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概论》课程建设以体育职业院校“训学结合、以训为主、协调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为指导,以运动实践为依据,结合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和营养学,将知识点融入到运动训练的实践中,探究能突出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一步规范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

《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是紧密结合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和认知特点,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运动训练专业所需要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理论,初步掌握课程的认知、操作、实践技能,如:人体主要运动器官在运动中的形态、结构、机能的变化规律,运动处方、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推拿、运动营养调控等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现代体育理念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体育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4《概论》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在《概论》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实验能力的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每个模块的每一章节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及时的进行实践实验能力的培养,每一模块的知识讲解结束后,再进行实践、实验能力的强化。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做到:首先,掌握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形态、功能特点的变化规律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医务监督方法和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其次,能用医学的简单检查方法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医务监督。掌握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一般处理方法、急救、诊断、按摩、营养平衡、运动处方等技能。第三,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

5《概论》课程建设

5.1教材建设

为使教学内容体现为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服务的理念,针对学生运动训练实践的需要,教材建设应以学生实际技能的掌握为特征,以校本教材开发为中心,设计教材体系和内容,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根据职业技能岗位需求,整合课程,重构课程内容,选取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及资料,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使得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与适用性,具体如下:

5.1.1教材建设要体现为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特点

体育职业院校专业的课程教学要体现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重点,突出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特色,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体育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是运动员、基层教练员、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人员,因此,《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实践中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教学要体现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教学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教学训练质量,促进专项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目的。

5.1.2教材建设要体现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

体育职业院校学生比其他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相对偏小,文化基础较低,属青少年时期。因此,《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既要反映出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教学训练规律,又要考虑到青少年时期的教学训练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

5.1.3教材建设要体现为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服务的教学内容体系

原有的《概论》课程安排未摆脱“完整”、“系统”和“全面”的教学内容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学内容体系既脱离培养目标又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能充分反映体育职业院校专业的实践要求。因此,《概论》课程的教材建设要体现为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服务的教学内容体系。

5.2师资建设

教师是进行课程建设和实施课程教学的主体,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水平高,理念先进、重视实践、有凝聚力、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学团队,并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是《概论》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概论》课程建设中,争取选派中青年教师进修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结构和教研、科研能力,打造一支学术造诣深,动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教师要到体育行业进行实践锻炼。教师能针对该课程的建设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整理、完善和经验交流。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应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双语教学,创造条件,尽快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启用民族教师给汉语班讲授课程。

5.3实验室建设

过去,体育职业院校分为解剖、生理、保健三门课程的实验室。为了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理论验证、模拟职业实训环境和课程技能操作,还需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一间课程实验室,并投入资金购置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尤其要加大运动营养所需仪器设备的购置,完善实验室的配置与开发。此外,还需要能满足课程实验要求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

5.4教学模式构建

为了使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56学时);第二模块:人体运动科学规律(16学时);第三模块:运动与营养(12学时);第四模块:运动与恢复(40学时)。《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见表1。

《概论》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体育职业技能为导向,创立“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即融课程与实习、实训为一体,融知识领悟与亲身体验为一体、融知识点与技能点为一体。在这一模式下,提供真实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实践环境和现场操作的场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技能操作的掌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现出运动训练主干课程为体育职业技能培养服务的理念。

5.5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概论》课程建设中,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基础理论知识“教与学”的传统方式,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练学结合”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必须辅以直观教学方法,如:图片、挂图、模型、电动展示板等。

5.6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及相应的教学软件、数字影音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各种相关图片、音像视频资料的展示,以图片、动画、电动展示板等来生动、形象地显示教学内容;以丰富的“声、像、色”从视、听、触觉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5.7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对于学生而言,《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知识点通过《概论》课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要达到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概论》课程现有的课时量难以保证教学需要,应分别增加理论和实践授课时数。

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成绩与问题,建立课程建设档案。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

综上所述,《概论》课程建设是体育职业院校教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实用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严谨的教学管理,科学的教学模式,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只要我们扎实工作和总结经验就能把课程建设抓出成效,为体育职业院校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蕴琨,阎守扶.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30.

校本课程基本概念篇10

关键词:数据库安全工程教学思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57

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学科的重要分支[1],它内容覆盖面广,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而安全工程数据库技术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要求在其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具有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1存在问题

由于专业性质、课程特点等因素,在授课与上机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1.1课时少

受学校培养计划限制,本课程的课时仅为32学时,其中授课时长22学时,上机时长10学时,也就是说要在短短的十一次课堂授课和5次上机中要让学生既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且能够使用SQL语言、具备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等,这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1.2课程内容和难点多

数据库技术既涉及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也涉及到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新技术等,需要讲解的内容非常多,而且授课过程中的难点较多,如: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关系运算中的除运算、SQL中的嵌套查询、关系规范化理论等。仅靠单纯的阐述很难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1.3学生有畏难情绪

由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较为缺乏,对数据库是初次接触,而授课过程中难点大都集中于整个学时安排的前半段,有部分学生在听了第一次课之后,或学习到较难的章节时反映听不懂,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兴趣降低、注意力下降,或者干脆放弃了对数据库的学习。

2教学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反思,每轮课程都会作好授课记录,对学生的反馈作出分析,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并作出下一轮授课方案的修订。经过几年授课经验的总结,得出以下较为适宜的教学思路。

2.1合理筛选教学内容,编制教学大纲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王珊、萨师煊所著的《数据库系统概论》,该教材为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内容丰富、系统全面,曾多次再版。书中的概念与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一致,方便了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但该教材中涵盖的内容太多,与有限的学时安排冲突,经过对我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分析,结合教材中给出的指导意见,对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确定为:绪论2学时、关系数据库4学时、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6学时、关系数据理论2学时、数据库设计2学时、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2学时、数据库恢复技术和并发控制2学时、分布式数据库系统2学时。而上机部分则选择入门较为容易的aCCeSS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安排了5次上机,内容主要为:aCCeSS主要特性、表的操作、查询的操作、报表的操作、窗体的操作等。

2.2使用多种授课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由于本课程涉及到的新概念、原理较多,很容易让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下降,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笔者采取了多种授课方式。

2.2.1用实例代入的方式讲解定义

课程中涉及到的新定义比较多,且多数定义较为抽象,仅靠在课堂上生硬的复述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时可利用一些实例代入该定义,把定义中的字母等都换成实例中相应的元素,并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对高度概括的定义进行再次解释,以助学生理解。如在讲解外码时,原始定义为:“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在授课时可以先快速通读定义,然后让学生把SC(Sno,Cno,Grade)当做关系R,Student(Sno,Sname...)当做关系S,之后引导学生找出Sno是SC的一个属性,但不是SC的码,Sno是Student的主码Ks,为了表现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需要在关系SC中分别引用Student和Course的主码,由于Sno不是SC的码,它是引用自另一个关系Student的主码,所以我们把Sno称为关系SC的外码。

2.2.2要重视对知识点进行回溯

对知识点的回溯分为两类,一类是讲到某个新定义时,根据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另一类是讲完某部分内容后,要进行总结,并尽量用浅显的语言梳理出该知识点的规律。如:在第一章绪论中有“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这个知识点,由于当时课时有限,很多同学对此概念没能理解得很透彻,当课程进行到SQL一章时,应结合“表、视图”这些新概念对三级模式这个知识点再重新讲解一遍,以便为学生解惑、加深其理解。在讲到关系规范化理论时,在课程最后要留出一部分时间,归纳出:拿到一个关系,应如何逐步判断其属于哪级范式,若想进一步减弱冗余、更新异常等问题,应进一步消除掉哪些不适宜的依赖关系等。

2.2.3利用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对于一些特别抽象的概念,光靠实例代入和简单阐述无法很好地使学生理解,此时可借助生动、直观的图形、图象等方式将形象思维引入授课过程。如关系代数中的除运算涉及到了象集、交、投影、元组等新概念,且在这些概念中,又出现了象集这个难点,以往即使重复讲上两三遍定义,学生还是似懂非懂。因此必须采取能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接受该概念的教学手段。在除运算的概念中,给定关系R(X,Y)和S(Y,Z),其中X,Y,Z为属性组。R中的Y与S中的Y可以有不同的属性名,但必须出自相同的域集。R与S的除运算得到一个新的关系p(X),p是R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组在X属性列上的投影:元组在X上分量值x的象集Yx包含S在Y上投影的集合,记作R÷S={tr[X]|trR∧πY(S)?Yx},Yx:x在R中的象集,x=tr[X]。而数据库中象集的概念为:给定一个关系R(X,Z),X和Z为属性组。当t[X]=x时,x在R中的象集(imagesSet)为:Zx={t[Z]|tR,t[X]=x}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除运算这个新知识点,可将象集概念中的Zx换做Yx,使之与除运算中的描述统一,简化学生在脑中转换的过程,先引导学生用口语化的语言重述象集的概念,即:“象集是关于属性组Y的分量的集合,如何选出这些行,要看左侧的X属性组中是否包含x。”接下来,板书R和S简化示意图,并让学生边回忆象集的概念,边对照该示意图分析除运算的概念。同时,教师应在R和S简化示意图上标出定义里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和出现的各个元素tr[X]、πY(S)、Yx等,如图1所示。最后,让学生对照定义复述关于除运算的口语化表述。即:R÷S的结果是元组在属性X上的分量,此时关系S中Y的投影应包含于Y在关系R中的象集。套用象集的口语描述即为:R÷S的结果是元组在属性X某些行上的分量,要想选出这些行,需要先看关系R中属性组Y的分量的集合是否包含关系S中Y的投影。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性的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以期对促进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95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演进,与过去相比高校毕业生数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各级教育机构、高校先后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大量学生的顺利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解决。

1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复杂,涉及的环节、部门及影响因素较多;综合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1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清晰

当前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说是唯“就业率”是瞻,根本是解决学生就业出路,但却忽视了学生就业质量、学生职业发展及未来一生幸福。甚至部分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保留着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局限于解读学生就业政策、办理学生就业手续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意识不足,学校“就业难”问题突出,影响学校社会声誉及未来的发展。

1.2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不高

与世界其它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主要表现为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不高。就我国当前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当前设置的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还是相关软、硬件条件,及相应从业人员数量、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处于弱势地位,不能适应现实工作发展需要。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应专业化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余地。

1.3就业指导内容与对象单一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部门负责工作事项很多,主要包括手续办理、政策解读、信息沟通、技巧训练、心理辅导、决策咨询、生涯规划和学生素质提高八个大的方面;总体来说,覆盖了学生就业所需的各个方面。但存在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学生接受的就业指导内容都是相同的,高层次、个性化的指导内容严重不足;并且就业指导内容基本局限于学校的毕业生,对在校的其它学生“就业”的内容关注较少。

1.4就业指导手段、方法简单

相对来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伴随就业体制的转变,在手段和方法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传统就业体制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主要集中在学生毕业前夕,形式主要有主题班会、校友报告会等,内容主要局限于开展就业政策、手续办理、心态调整等所谓“快餐式”的培训。而当前基本所有高校都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将其作为必修或选修内容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就业指导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受到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较低因素的制约,师生、校企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指导手段、方法停留于简单的传授与灌输。

1.5指导不能完全适应学生需求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完成了从国家统配向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转变,学生都是自费上学,相对来说对高校就业指导抱有很大的期望和需求,但在接受了数年的高等教育后,却发现事实上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并不好;调查发现,学生给予高校就业指导的评价普遍不高;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很难从当前的高校就业指导中获得帮助或提高。

2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对策

2.1立足生涯教育,关注学生职业发展

伴随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的转变,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仅是为了发挥管理和服务功能,还要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同时不仅要关注学校学生的就业率,还要关注学生一生幸福。积极充分的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个人生涯发展为着力点,引导学生以广阔的视野审视个人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科学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制定周期相对较长的职业生涯发展策略,谋求事业、个人、家庭的和谐发展。

2.2提高专业素质,促进指导工作专业化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求相对较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有广泛的涉猎;要求要有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背景。高校要对当前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高稳定性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促进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提高。

2.3就业指导内容多样化、对象全面化

国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内容比较丰富,有就业前关于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的内容,还开展了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服务,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内容多样化,旨在适应不同的学生;最好从学生进校伊始,就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关于生涯规划、职业精神、创业精神等的教育,是针对全校所有学生开展的就业指导,而非我国部分高校只针对即将毕业学生开展。国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说内容是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对象覆盖全体学生,重点针对毕业学生;工作更加人性化,服务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2.4用现代化的手段、方法开展就业指导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化的媒介、技术,构建校内、校际间资源共享学生信息系统,为学生提供与就业指导、用人单位需求等有关的信息服务;以及借助便捷的互联网工具积极的开展学生就业市场调研、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以便及时、正确的掌握当前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及时调整就业指导工作策略,不断改进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法手段,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快、更优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2.5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校还应该结合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结合学生专业对口的行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自身办学优势,合理的设置、调整学生所学专业,旨在构建基于学生未来学习、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注意加强学校相应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最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同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