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十篇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0:29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1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切实推进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进一步加快提高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按照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的统一要求,现就推进**市小城镇发展和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先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完善城镇和村庄规划为龙头,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镇容镇貌、村容村貌整治为抓手,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试点引路,统筹发展,努力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加快小城镇规划工作

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全面加快小城镇规划工作。其中:20**年底以前完成所有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已提前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乡镇,要逐步做好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20**年前,全市所有乡镇完成新一轮的规划修编工作。

(二)切实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继续抓好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垃圾中转站、公厕、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中:

1.20**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其中1个乡镇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1个乡镇完成污水管网建设;20**年底以前,有2个以上的乡镇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5个以上的乡镇完成前期调研、选址、论证、设计工作。

2.城市区的供水网络要向建成区延伸,到20**年使整个城市规划区全部用上自来水。城市规划区外的各乡镇要加快实施集中供水建设,20**年底前建成使用,有条件的乡镇可考虑建设自来水厂,并高起点规划供水网络,向中心村延伸。**镇、**镇、**镇等要着手实施热力、煤气等与城市区的并网工程,力争20**年底前并网使用。

3.按照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设置标准,20**年底以前,全市所有乡镇完成标准化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

4.按照主干道路灯设置率100%和亮灯率98%的标准,科学实施小城镇道路亮化工程。20**年底以前,有8个以上的乡镇镇区实现道路亮化达标,20**年底以前所有乡镇实现道路亮化达标。

5.按照**市园林乡镇标准,大力开展小广场、小游园、道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农家院房前屋后绿化建设活动。20**年底以前,5个以上的乡镇达到**市园林乡镇标准;20**年底以前,10个以上的乡镇达到**市园林乡镇标准。

6.20**年底以前,全市小城镇主次干道要全部完成硬化,建成区范围内背街小巷的硬化率达到80%以上,每个乡镇要建成一条三级以上标准的出口路。在20**年底以前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油)路”目标的基础上,将此项工作逐步向自然村延伸,实施联网路建设。

7.20**年底以前,各乡镇要建有2000m2以上的集贸市场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便民超市各一处。

8.20**年底以前,在4个建制镇完成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试点建设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年前,完成全市所有建制镇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

(三)坚持抓好小城镇镇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清两建四改四化”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小城镇公益事业和管理手段市场化,解决小城镇管理中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和“脏、乱、差”等问题。按照**市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镇容环境综合整治十个方面的34项标准要求,常抓不懈,坚持搞好小城镇环境卫生、垃圾清运、污水排放、车辆停放、标牌设置、经营秩序、市政养护、管理落实等方面的工作,使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建设、管理工作齐头并进,务求取得实效。

(四)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经济平台作用

1.加快小城镇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主体多元、共同参与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力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探索对农民按规定建房给予类似城镇购房贷款的信贷措施;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产业化水平,积极吸引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城乡建设。

2.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聚。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的思路,一是要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新安置办法,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宅基地置换、实物或货币化安置等途径,使农民低成本进入城镇居住生活。镇政府所在地的村要积极进行住宅集中统一开发,逐步取消宅基地。二是按照“土地集约、项目集中、产业积聚”的要求,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做好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业产业化园区的规划管理和园区的标准厂房、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三是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小城镇延伸,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3.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加快镇区建设,加强镇容镇貌,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积极做好农村集镇和建制镇规划管理和建设工作,要求在建设项目办理用地手续前必须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通过“一书一证”和“一书两证”的办理,切实有效的保障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4.加大招商引资,激活镇域经济。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走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的道路;要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特色小城镇。采取优惠措施,引导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经营管理领域,特别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垃圾转运以及宾馆、饭店、集贸市场、便民超市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放建设、经营市场,工商税收每年增长25%以上,第

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到20**年,第

二、第三产业所占小城镇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达到28.7%和35%的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为保证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确定**镇、**镇、**镇、**镇等四个建制镇为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镇。各试点镇要按照近期目标要求,在村镇规划、垃圾处理、道路、公厕、垃圾中转站、亮化、绿化、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按照20**年和20**年两个时间界限,率先实现任务达标。要不等不靠,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主动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的联络与沟通,主动通报情况、争取政策、反映问题、总结经验,努力开创试点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面推进,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富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一)规划编制和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

1.**镇、**镇、**镇、**镇等四个试点镇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于20**年前编制出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区域和街道的详细规划。

2.要通过“市场运作、政策引导、财政补贴、部门支持”等措施,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在20**年底前完成**镇、**镇、**镇、**镇等四个建制镇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20**年4月1日起,全市13个建制镇镇区停办农户宅基用地审批手续。

3.严格执行小城镇建设“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村庄建设“一书一证”(选址意见书、建筑许可证)制度,强化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工作。同时,抓好**镇、**镇、**镇、**镇等四个城乡一体化试点镇的规划执法试点工作。

(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20**年底前,四个试点镇按镇总体规划设置标准,完成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建设任务。

2.20**年底前,**镇完成污水处理管网建设项目,**镇完成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的建设项目。**镇、**镇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前期调研、选址、方案论证、设计工作;20**年前,**镇要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镇、**镇、**镇要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

3.各乡镇要加快实施集中供水建设,争取20**年底前建成使用。

4.20**年底前,四个试点镇和**镇、**镇、**镇要完成小城镇规划区域内的所有背街小巷的道路硬化工作。

5.按照“近期目标任务”中有关道路、排水、公厕、路灯、绿化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6.把好村镇建设规划选址关、施工许可关和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向村镇延伸覆盖,建立村镇建设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三)镇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乡镇林地面积119905亩,全镇森林覆盖率现状为35.1%。近年来,乡镇的森林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建成了“一区、三园、四带、多点”的森林体系格局,一区,即乡集镇建成区;三园,即乡蔷薇生态公园、九梓林业示范园、乡中草药产业园;四带,即滁淮高速、合徐高速、张朱路、永吴路绿化带;多点,即20个行政村460个自然庄的村庄绿化以及街头绿地、游园等块状绿地,形成了点、线、面相衔接的综合森林体系,这些绿地建设对提升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2018年,全镇完成成片新造林2336亩,其中高效经济林1300亩,滁淮高速补植补造220亩,道路绿化提升12.6公里,乡街道新增游园2处,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建成区绿化面积达744.9亩,绿化覆盖率38.2%。建成区绿地面积603.8亩,公园绿地52亩,人均公园绿地7.2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保障到位

1、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工作,把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目标,把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工作作为森林增长工程的重要载体来抓,先后成立了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森林城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乡镇森林增长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创建“森林城镇”、建设“生态乡”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三项创建任务,把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建设作为“森林增长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明确了保障措施。党委、政府还定期研究解决创建森林城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我镇已经成功创建了4个“森林村庄”,分别为九梓、高埂、西孔、南周。下一步还要申报创建8个“森林村庄”,分别是杨桥、北集、耿巷、陈集、山刘、乡、官塘、站岗。目前正在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结合各村“一事一议”项目,进行重点打造提升。

2、资金保障到位。按照规划建设总体要求,2018年我镇先后共计投入3200多万元资金用于“创森”工作(桃园路285万、东大岗路287万、中草药基地540万、集镇建成区540万、道路绿化提升80万、一事一议项目260万、管护费54万、土地流转费240万、自然人投资910万元),保障各项创建工作的展开。主要用在土地流转、绿化工程、基础建设、奖励激励机制、管护等方面。

(二)规划到位。为建设绿色生态乡,镇政府委托滁州市森源林产资源交易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按照县政府的总体规划要求,对照“森林城镇”的创建要求和各项指标,编制了《定远县乡镇森林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考虑到了乡镇的总体发展目标,即建成省会后花园,打造合肥、淮南、蚌埠、滁州、南京等周边城市市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乡村旅游基地和皖东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为下一步发展预留了空间和提前做好了规划。规划充分考虑了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以及森林的布局、功能和景观,对乡土树种的使用率要求达到70%以上。同时在森林覆盖率(35%)和绿地率(35%)指标上更是严格要求。

(三)宣传发动到位。为做好创建工作,镇政府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强调创建森林城镇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安排宣传、林业工作人员组织播放活动开展情况,发放《致广大林农的一封信》,在各中小学开展每天3分钟创森知识讲座,张贴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宣传森林增长工程、森林城镇创建工作的舆论氛围。

(四)推进措施到位

1、坚持“七个结合”造林。把造林绿化与招商引资、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脱贫攻坚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实行改造提升、扩建新建齐头并进。以长防林为重点,坚持点、线、面整体推进,大力实施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建设,通过创建整治,切实改善了广大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2017年对17.8公里的滁淮高速两侧森林长廊开展创建活动,每侧建成50米宽的林带;2018年对镇政务新区进行绿化亮化,绿化树木41亩、建立公共绿地35亩,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和游园各一处;在耿巷村永吴路西侧建立了“义务植树基地”和“青年林”、“巾帼林”500亩;在乡村通过土地流转,成功引入中草药生产基地项目,栽种1400亩栀子花和花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乡镇街道及永吴路、蒋吴路和东大岗高速连接线17公里绿化进行了提升,桃园路4公里两侧20米绿化带完成招标,年底前建设完毕。

2、坚持“经济、生态”双收益。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营林业,发展高效经济林。如滁淮高速两侧通过土地流转,将2000多亩土地承包给大户发展绿化苗木,鼓励承包户发展山核桃、水蜜桃、无花果等高效经济林,依托周围的环境,全力打造生态休闲采摘园,积极申请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实现经济、生态双收益目标。目前已建成葡萄、水蜜桃、春雪白桃、无花果、中草药示范园各一处,油桃、薄克山核桃示范园各三处,石榴、樱桃、猕猴桃等示范园陆续投入建设。东大岗水蜜桃获得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产品远销合肥、南京、苏州、上海等地,亩均纯收入10000余元。为全镇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3、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造林绿化工作与村级目标考核相挂钩,由镇综合执法办和林业站牵头负责对各村造林任务落实,林长、副林长和护林员管护工作实效进行考核,对违法、违规破坏生态绿地的行为坚决严厉打击,确保把护林工作落到实处。

(五)管护机制到位

为了加强林木管护,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林长制”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镇、村两级50名林长、副林长。结合扶贫公益性岗位设置,选聘了56名专职护林员,用于全镇各公园、绿地、街道和主次干道绿化管护,制定了护林公约,与各林长、副林长及护林员签订了绿化管护责任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一是滁淮高速部分地段绿化档次不高,没有按照标准栽植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集镇、道路已栽植的部分乔木死亡,需要尽快更换;三是部分“一事一议”绿化项目因批准较迟,刚刚履行招标程序;未能在第一时间栽种下地;四是部分护林员缺乏管护技术,需要加强培训。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3

今天,县委、政府召开全县城乡建设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年全县城乡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城乡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着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县委、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3月5日上午专门组织全体县级领导对今年即将实施的重点县城建设项目进行了实地查看,下午,又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全县城乡建设工作汇报,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今年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交通等部门及各乡(镇)都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论证,形定了今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刚才,俊国副县长代表县委、政府总结了20*年全县城乡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客观分析了当前城乡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会上,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定了2009年通行政村公路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建设局、交通局、吉强、偏城、新营三个乡(镇)和供电局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会议还表彰了在20*年“和谐杯”集镇规划建设管理争创活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在此,我代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为全县城乡建设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广大建设者以及关心、支持、配合城乡建设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发展意识

近年来,县委、政府坚持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轮驱动,城镇规划工作不断加强,以乡村道路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县98个行政村实现了通油路的目标,城镇化率达到17.4%,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县城路灯装饰率达到95%,人均住房面积22平方米,全县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管理城市、经营城市的理念初步形成。20*年,全县投入城乡建设资金近2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在等待着我们。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

一要正确认识差距。成绩是相对的,差距是绝对的。越是取得了好的成绩,就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城乡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越要把我县放在全市、全区来比较,向先进看齐,查找差距,迎头赶上。从总体上看,我县在城乡建设管理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起步晚,没有交通、区位、资源优势,城镇规模小、分布散,辐射带动功能不强。二是规划相对滞后,县城控制性规划、道路交通规划、镇村规划欠缺,规划的质量不高,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够。三是城乡建设投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单纯依赖财政投资、国债项目建设和公用事业由政府统办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多元化投资机制尚不健全。四是产业布局分散,大部分城镇功能定位不准,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五是以乡村道路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比较滞后,全县仍有68%的行政村不通油路。因此,我们必须理智、冷静地把全县的发展放到全市、全区的大局中来比较、来分析、来统筹,找准位子,找出差距,增强“只争朝夕、发展第一”的紧迫感。

二要正确认识挑战。当前,全区、全市发展形势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各地都在抢机遇、争项目、促发展,区内兄弟县的改革开放力度很大,发展很快,势头很猛,前有标兵,后是追兵,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与兄弟县、市、区来比,发展速度缓慢,承载能力不强,城乡建设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从地理环境来说,与我市相邻县比较,从经济发展情况看,同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现状基本相近,都是农业大县;从发展基础来讲,过去的条件不相上下,同一水平,同一起跑线。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各县(区)的城镇建设工作处于竞相发展的势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以“人一我十”的干劲来做工作,势必会落伍、会掉队。

三要正确认识责任。美国的一位学者说过,21世纪影响人类发展的有两件重要事情:一个就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为什么这样讲?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城镇发展必然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燃机,必然会带来投资的加大,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就一个农业大县来讲,发展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就是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直接带动最终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过程。城镇的发展,也是一个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环境不断美化,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它能带动和吸引更多的投资,吸引农民从农业走向非农产业,从农村走向城镇,从农民向市民转变。据测算,公路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4,公路建设投资1个亿,就可增加1900个就业机会。今年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总投资0.9亿元,这将直接增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又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一举多得。为此,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用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抓好城乡建设,始终不渝地咬定城镇发展不放松,扭住中心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的思路统筹今后的各项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用发展的新成效树起*吉的新形象。

二、必须紧盯目标,狠抓工作落实

今年的工作,一个季度过去了,很多工程还没有启动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但现在不是考虑紧与松、重与轻的问题,是要考虑怎么抓的问题、怎么落实的问题。

一是抓龙头,就是抓城乡建设和村道规划。城乡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龙头,是建设、管理城镇的总纲和依据,是城镇发展的灵魂。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我们重视了规划,在规划上加大了投入,在规划上动了脑筋,我们的城乡建设成效才更加明显,城镇面貌才有了更大变化。因此,我们始终要将城镇规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编制、抓好实施、抓好监管,让城镇规划发挥更大作用。今年,要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作为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成立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组织机构,做好总规修编过程中的协调、衔接工作,建设部门要及时申报,主动联系区内外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要积极配合,准确提供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料和相关各项数据,切实将规划编制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超前性的规划。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重点地段、街区详细规划编制,控制好各项规划指标,突出建设特色品位。另外,要按照“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统筹抓好各乡(镇)集镇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完成村庄建设规划。一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发挥地方优势,体现地方特色。规划的编制要按照“定位要准,功能要清,特色要显”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打造个性,彰显特色。二要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着眼长远,超前思考,立足高起点,树立精品意识。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搞所谓的“先上马,后规划”、“干一段,看一段”;也不能因为现有人力、财力的限制,就降低规划标准,给今后留下包袱和遗憾。三要注重规划的权威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对城乡规划调整或修编要严格依法报批,对城乡建设项目审批要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对建设中的容积率等重要指标的设置和调整,要严格集体审核把关,加大“在建工程”跟踪管理力度,确保规划与建设不走样。严肃查处违法建设,有效遏制违反规划法律法规建设的势头。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交通部门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切实搞好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特别注意加强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成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与省道、县道、乡(镇)道路等干线公路形成“血脉畅通”的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公路网的规模效益。要综合考虑县内异地搬迁和乡村学校、卫生室、党员活动室等公益事业发展因素,打破县、乡、村的界限,四通八达交替循环,防止画地为牢,造成边缘村、镇互不连结、居民居住地与公用设施不通。还要考虑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为今后乡(镇)、村的“接口”留有余地。同步规划运输系统,建设一批经济实用、使用方便的简易站点和招呼站,努力形成城乡公交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

二是抓重点,就是抓好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城乡基础设施是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我县以建设道路、市场、供热、供水等民生工程为切入点,从改善水、电、路等市政基础项目着手,逐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城乡服务功能。县委、政府将今年确定为“城乡建设年”,目的就是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乡功能,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一要着力推进“工程”建设。认真实施道路网路、广场建设、开发改造、绿化亮化、市场建设、葫芦河县城过境段综合整治等“工程”。今天会上印发的《*吉县“城乡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对各重点工程的责任单位、工作职责以及完成时限都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对照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量化,严格项目管理程序,抓质量、抓管理、抓安全,做到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高标准完成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各重点项目承办单位要按照工程建设时限要求,对每项工作都要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排好工期,切实抓好落实,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二要保质保量完成村道建设任务。去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到2012年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的建设目标。县委、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力争用3年的时间完成自治区确定的4年建设任务。今年的建设任务是300公里,明后两年争取完成沥青水泥路940公里,到2011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任务艰巨而重大,但必须要按期完成。农村公路项目比较分散、地域差异大,容易形成“豆腐渣”,使“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首先要建立“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施工单位自检、群众举报”的质量保障网,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有序推进,力争把每条路都建成优质工程、放心工程。县交通部门要负责农村公路设计,包括线型、边沟、涵洞等都要认真对待,来不得半点马虎。其次,要充分发动群众,没有群众基础的事情做了也是白做,因为他们不珍惜,很快就会被破坏。要启动“一事一议”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坚决不准包办代替,坚决不修群众不愿修的路。第三,要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制,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该是谁的责任,谁就要负起来,要负责到底。三要扎实开展“和谐杯”争创活动。“和谐杯”争创活动是县委、政府为加快集镇建设开展的一项创新性活动,也是我县城镇化建设的积极尝试和探索。通过一年的扎实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提高全县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集镇建设发展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政府专门拿出100多万元资金,对“和谐杯”争创活动中认识到位、措施得力、工作成效显著、集镇面貌变化明显的乡(镇)进行了表彰奖励。表彰只是一种手段,希望大家深刻理解县委、政府的意图,在今年的“和谐杯”争创活动中,继续树立“比、争、赶、超”的意识,坚持“和谐杯”争创活动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日常工作、集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主动协调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和谐杯”争创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四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经济总量小,地方财政收支能力不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低,加之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发育不足,严重影响着企业、资金、技术、市场、人口向城镇集聚、流动的潜力、能力和速度,影响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因此,提高我县城镇化水平,必须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今后,我们要坚持把加快集镇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城镇经济的主抓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城镇集聚、吸纳人口的能力。要高度注重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城乡分工协作、产业互补,增强整体实力。

三是抓关键,就是抓好城镇管理和经营。城镇发展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城镇管理的核心就是“整脏治乱”,而“整脏治乱”天天讲,天天谈,关键还是城镇管理意识不够。我们现在不是不知道管理的重要性,而是不愿意坚持不懈的抓,犯“冷热病”时间太多了,高兴起来就跑到街上抓一下,今天开一个会,突击搞一下,会一开就完了,像这样抓管理,越抓越差。有些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宁可旷日持久地去抓,切不能做领导看一个样,领导不看又一个样的表面工作,如果我们以这种作风搞管理,只会越管越差。更重要的是城乡管理时紧时松,管理松一寸,就会反弹,群众也很反感。所以抓城市管理,抓集镇管理,一定要常抓不懈,要有一张婆婆嘴,不断地对群众灌输一些文明的理念,不断纠正他们的不文明的行为,努力提高城乡建设的活力和管理水平。同时,城镇管理部门要根据新的形势变化,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长效机制。

城乡建设离不开经济支撑,如何解决好城乡建设上的“无米之炊”难题,关键是要彻底打破政府拿钱,部门办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维定势,不断创新经营城镇思路,拓宽融资渠道,走政府主导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市场运作的城镇经营之路。一要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坚持城乡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收购储备、挂牌出让的运作模式,形成“一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供水”土地供应机制,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加强土地规划调控、改善城镇功能和环境,涵养地价,努力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二要加快城镇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步伐。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招标、入股、拍卖、特许经营、转让资产权益等多种方式,鼓励吸引社会资金以各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有偿转让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权、经营权、冠名权及广告公布权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让环卫等公用设施的管养、维护走向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资源价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循环,实现城乡建设的滚动开发。三要优化投资环境。牢固树立城建招商理念,建立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上有新思路,在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治安秩序新作为,在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投资环境的有新突破,以优美的环境吸引人、以优惠的政策留住人、以优质的服务感动人,使城镇能够留住资金、留住技术、留住人才。

四是抓提升,就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去年,县委、政府紧抓自治区五十大庆机遇,集中力量,组织各级干部群众,强力推进“城乡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城乡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工程,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四大工程”,打了一场整治城乡环境的攻坚战,效果明显。今年,县委、政府决定再利用一年时间,集中全县的力量,继续实施“四大工程”,紧紧围绕“城镇‘四化’建设水平、环境卫生整治质量、环境秩序整治标准、居民文明素质”四个提升的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破解整治难点,培育提升亮点,着力改善全县城乡面貌、人居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在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管理长效机制上、群众环境意识上、社会参与环境整治上、树立对外形象上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方面要抓紧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整治的范围、内容等等,都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不能明天整治,今天一拍脑袋,想拆那里就拆那里,想整那里就整那里;另一方面,要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抓紧做规划,刚才我讲的发展集镇二、三产业,也就是要借助综合整治,依据规划,加快发展。

五是抓保障,就是抓好廉租住房建设。当前,住房困难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的“两会”,再次成为全国人大代表讨论的焦点。为此,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廉租房建设的投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中*部地区补助标准,今年安排430亿元,用于补助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的实物廉租房建设。今年,我县已争取自治区8.34万平方米的实物廉租房和3500户的租赁补贴,争取投资达4100万元。廉租房补贴政策的实施,对解决全县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作用巨大。各有关部门和吉强镇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作为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做实做好。一是要严把住房保障对象资格审核关,增强透明度,严防违规操作;二是要扎实做好实物廉租房的建设方案、征地拆迁、施工图设计等各项前期工作,4月初全面启动建设。

三、必须完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城乡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量大面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都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县级领导要带头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做到一股劲、一条心,同绘一张图,同唱一台戏,一个声音喊到底。对今年城镇化建设各项重点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县委、政府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对每一项工程都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有关部门、乡(镇)要对各自承担的重点工程建设任务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时限和责任,将每一项工作细化、量化、落实到人头,靠前指挥,及时跟进、主动协调,经常督促检查。要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对每一项工程、每一个环节,要结合各自实际,列出详尽周密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程建设进度表和“交帐”时间,时刻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敢啃硬骨头,敢打攻坚战,坚决克服慢慢腾腾,一推一动,不敢触及矛盾等现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精力,加大力度,抢时间、争进度,对建设过程中蛮不讲理、无理取闹的人,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依法排除干扰,确保各项重点建设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任务。宣传、广电等部门要大力宣传推进城乡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广泛宣传城乡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利益和实惠,切实提高群众的认同度和参与度,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城乡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的进展情况和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要及时跟踪报道。对影响和妨碍建设的突出问题要及时曝光。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4

 

为贯彻落实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议工作部署和要求,更好地指导推进全县美丽乡镇、美丽乡村中心村绿化工作,结合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绿化建设要求,我局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对全县8个美丽乡镇和8个美丽乡村绿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制订全县2019年度美丽乡镇和美丽乡村中心村绿化工作方案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美丽乡镇

1、绿化覆盖率低。通过调查,全县8个美丽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在10.9-27.5%之间,都没有达到35%以上的验收标准;

2、存在绿化空白点。主要街道、单位庭院、道路沿线、乡镇出入口、空置地块还没有全面绿化;

3、绿化进度缓慢。8个美丽乡镇均存在绿化进度缓慢的问题,有的基础工程没有结束,有的绿化工程虽然招标结束但还进行绿化工程实施,有的绿化工程还没有落实施工主体。

(二)美丽乡村

1、绿化覆盖率低。通过调查,全县8个美丽乡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在2.7-31.8%之间,都没有达到40%以上的验收标准;

2、道路、沟渠绿化存在空白点。在村庄建成区有一些道路、沟渠没有绿化,达不到90%以上的绿化率要求标准;

3、村庄建成区“五小园”建设普遍存在问题。8个美丽乡村建成区“五小园”建设基本没有;

4、绿化进度缓慢。8个美丽乡村均存在绿化进度缓慢的问题,有的基础工程没有结束无法进行绿化工程实施,有的绿化工程虽然招标结束但还进行绿化工程实施,有的绿化工程还没有落实施工主体。

二、工作目标

1、各乡镇、村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

2、抓紧时间落实绿化工程的实施,务必在6月底前按设计的要求全面完成绿化任务,确保达到验收标准;

3、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成活。

三、解决办法

1、村庄绿化。对乡村出入口、空置地块等主要节点实施绿化,完成河渠、水系、堤坝等沿线绿化,建议栽植女贞、红叶石楠、榉树、楸树、重阳木、桂花、雪松、国槐、池杉、水杉、垂柳等乡土乔木树种,大幅增加乡村绿量,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树种选择和建设标准可参考《怀远县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绿化技术导则(试行)》。

2、道路绿化。对村际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建议栽植杨树(无絮雄性)、法梧、国槐、栾树、女贞等树种,确保绿化率达90%以上。

3、庭院绿化。按照“大协调、小美观”原则,对每户房前屋后推行“见缝插绿”和“见空建景”式绿化,动员广大群众对自留地、自家宅基地绿化美化。建议以果树、绿化树为主,栽植柿树、石榴、枣树、女贞等树种,适当配以灌木花卉及绿化小苗。

4、镇区绿化。主要对街道两侧、道路沿线、乡镇出入口、空置地块进行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

5、技术要求。根据目前的特殊气候,应采取不同于适宜栽树季节的方法。①苗木要求:选择就近的苗源地,采取大土球、重修剪,尽量减少蒸发,最好能下午起苗,夜间运到栽植现场;②及时栽植:苗木到达现场后,应及时栽植,及时浇透定根水,对高大和冠幅大的树种要搭支架,防止倒伏;③抚育管理:对新栽的树木要根据情况进行不定期浇水、培土、踩实、覆盖地膜、缠草绳、搭遮荫网、喷洒搞蒸腾剂和吊水,确保成活。

四、采取措施

1、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全县2019年度美丽乡镇、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即将迎接省市验收,绿化占有重要分值。按照“属地管理、划片分工”工作要求,县乡领导和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担负起全县2019年度美丽乡镇、美丽乡村中心村绿化建设工作。

2、严格标准,抓出成效。各乡镇要按照《关于转发《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验收办法》的通知》(怀美组发(2019)1号)文件要求,对照建设指标和考核内容,逐项逐条指导美丽乡镇、美丽乡村中心村认真开展绿化造林工作,严格建设标准,有问题的规划坚决补充完善,不合格的苗木坚决不栽。

3、认真总结,反馈信息。各乡镇认真收集绿化建设进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周四下午17:00前,各乡镇要将美丽乡镇、中心村绿化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下步意见及时反馈到县美丽办、林业局。由县美丽办、林业局汇总情况后,报县相关领导。

附件:

1、怀远县2019年美好乡镇绿化覆盖率现状表

2、怀远县2019年美好乡镇绿化覆盖率绿化规划表

3、怀远县2019年主要街道、单位庭院、道路沿线、乡镇出入口、空置地块绿化情况统计表

4、怀远县2019年美好乡村村庄绿化覆盖率现状表

5、怀远县2019年美好乡村村庄绿化规划表

6、怀远县2019年美好乡村建成区道路、河渠绿化现状表

7、怀远县2019年美好乡村建成区道路、河渠绿化规划表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5

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工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自2006年10月份以来,我市按照自治区党委刘奇葆书记提出的把“城乡清洁工程”开展成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信心工程和干部的作风工程的要求,根据我市的实际,我们把“城乡清洁工程”作为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乡面貌、改变干部作风、树立宜州新形象的民心工程来抓,加强领导,广泛宣传,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城乡清洁工程”和全面治理“五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现将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我市从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和完善相关机制入手,上下齐抓共管,多方联手协作,确保了“城乡清洁工程”的整体推进。具体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我市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为常务副组长,市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直单位、乡镇政府等部门单位正职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建设局牵头,抽调纪委、组织、人事、财政等6个部门副职领导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分工负责各项工作,办公室人员从各单位、乡镇抽调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干部组成。明确由各乡镇、市直各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综合执法,快速反应。我市先后从各单位部门、乡镇抽调300多名干部成立了58个整治“五乱”路段“三包”组、7个整治综合专业执法组。对城乡“五乱”现象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整治。同时对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的举报和督办事项,作出快速反应:城区内出现的问题,执法队伍在一个小时内赶赴现场处理;在乡镇和道路沿线出现的问题,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处理。

(三)分片包干,落实责任。为了使“城乡清洁工程”向更深层次推进,达到经常化、规划化、长效化,我市制定印发了《宜州市深入持久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工作方案》(宜办发〔2007〕27号)、《宜州市城区整治“五乱”路段“三包”工作安排表》和《各单位联系乡镇(城区)实施道路沿线“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安排表》等一系列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市直各部门、镇(村)、社区的职责任务,建立“五长三包制”。所谓“五长”就是段长、局长、乡镇长、店长和家长,其中段长由市四家班子领导担任。这“五长”就是清洁工程的负责人。“三包”就是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五长”“三包”抓“五乱”,形成制度解决长期性问题。通过这种承包机制将辖区所有的街道、农贸市场、道路沿线“城乡清洁工程”的责任层层落实到市四家班子领导、市直单位部门、乡镇、商铺和住户,将综合整治和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区、乡镇所在地街道、道路沿线100米范围内各个村屯各个角落,清除了管理真空和模糊地带,迅速在全市形成了“全民参与,各负其责,协同作战,整体联动,依法整治”的良性互动局面。

(四)强化督导,严格问责。制定了《宜州市“城乡清洁工程”督查工作方案》和《宜州市“城乡清洁工程”抽调人员绩效管理机制》,成立了督查组。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担任督查组长。根据我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道路、市场分解表,对全城区及道路沿线各相关单位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工作进展情况和抽调人员的不作为行为进行督查,并将“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纳入部门和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中,与行政过错责任和问责制挂钩,确保整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监督机制,设立监督电话,受理群众举报的问题,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点问题和责任模糊的卫生死角问题,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快速处置。目前,群众投诉举报和反映的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

(五)加大投入,保障到位。市委市政府对“城乡清洁工程”工作非常重视,加大支持力度,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做到三个“加大”:

一是加大人员投入。从乡镇和市直各单位抽调了248名干部职工组成综合专业执法组,并根据城市区域、工作重点难点不同,统筹安排下到一线开展监督执勤,对市容市貌进行整治,使城市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二是加大管理力量。为了进一步加大“城乡清洁工程”的管理力度,我们又从市直机关抽调58名副职领导干部脱产一年专抓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实行“分片包干”,“干部包街”的方法,做好城区、乡镇道路沿线清洁工作及“穿衣戴帽”工程,确保乡镇、城区无“五乱”现象。抽调的58个副职领导干部是专抓城乡清洁工程的直接任人,其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依法行政、严管重罚”的原则,要求每个单位落实一段路,负责一条街,街上每天有人巡查、问题有人纠正、执法有人配合。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我市千方百计加大“城乡清洁工程”经费的投入,做好经费保障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中共投入资金达500多万元。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450多万元,道路沿线“城乡清洁工程”经费近70多万元。还拨出专款增购了清扫保洁用车、督促检查用车。城乡清洁办公室的日常经费也给予足够的保障。同时,市城乡清洁工程指挥部向全市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城乡清洁工程”捐款,一共有84个单位、16个乡镇2000多名干部职工为“城乡清洁工程”捐款,累计金额达25.7万元。人员、经费的保障使我市的城乡清洁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六)加大宣传,广泛参与。

落实宣传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组织、人员和经费“三落实”,动员辖区内各部门、乡镇、单位、社区、村联手互动,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动员起来,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

一是实施“五进”宣传措施。即宣传资料进家庭、活动载体进广场、宣传做法进媒体、宣传广告进路口、主题活动进学校。采取组织人员上门入户给市民发放治理“五乱”宣传资料、监督岗点发放等方式共发放《告市民书》、《宜州市城区车辆停放管理规定》、《关于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通告》等各种宣传资料109700多份;文化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创制文艺节目,利用山歌、文艺演出等方式到各乡镇开展环境卫生主题内容巡回演出,全市有关城乡清洁工程的山歌赛、演出达80多场次;广电部门通过电视媒体设立专栏,宣传各类法规和各种典型事例达1340多期。教育部门、各学校定期开展爱国卫生主题教育活动1100多场次,参与人员达14万人次。还通过组织开展优秀卫生社区,优秀卫生单位评比活动等,采取多种方法广泛宣传,号召全民参与,营造浓厚的爱护环境卫生氛围。目前,全市召开各类宣传动员会达84次,与会干部群众总人数达到7万多人次;在交通要道设置巨幅标语28块,灯箱广告40多处,在城区和各乡镇主要街道、路段、路口制作和悬挂宣传标语、条幅470多条(块);共出动313辆(次)宣传车辆到各大街小巷、道路沿线各村屯广播宣传,反复广播达630多个小时以上。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城乡综合整治浓厚的氛围,使“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广泛动员各方参与整治活动。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各方参与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参加专项整治行动驻宜单位、市直、乡镇达200多个,干部群众参与人数共计8.72万人(次),各单位、乡镇出资达150多万元,出动铲车、勾机、拖拉机等车辆和机械1968辆(次),清理卫生死角1574处,清运垃圾1731吨,清理道路372公里,疏通沟渠283.5公里。掀起了城乡清洁卫生综合整治的新高潮,为美化宜州迈开了扎实的一步。

二、工作体会

(一)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思想、行动统一是开展好城乡清洁工程的前提。思想是统帅、是灵魂,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多次讲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各级组织只有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河池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布置上来,把“城乡清洁工程”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和年度考核目标重要内容,才能把城乡清洁工程持久扎实地的开展。

(二)营造宣传氛围,提高广大市民的素质是开展好城乡清洁工程的基础。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素质。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市民和群众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的各项规定,自觉参与治理“五乱”,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是治理“五乱”工作的关键。针对在治理“五乱”工作开展中容易出现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治理效果不突出这个问题,我市先后出台了相关的工作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依法行政、严管重罚”的原则,给四家班子领导和部门、乡镇都划分了责任区域,明确到人,责任到位。要求四家班子领导和每个单位、乡镇落实一段路,负责一条街,街上每天有人巡查、问题有人纠正、执法有人配合。全市形成了“全民参与,各负其责,协同作战,整体联动,依法整治”的良性互动局面。

(四)建章立制,加强督查,是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保证。根据我市的实际,我们制定了工作例会制度、检查督办制度、执法队伍工作制度、“门前三包”责任制、群众投诉举报制度、责任问责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有章可循。

三、工作成效

我们针对城区内商铺市场多、旧街小巷多和乡镇主街道、道路沿线卫生死角多的情况,我们在整治过程中,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市容市貌明显改变。经半年以来对全市的主要街道、城乡结合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重点整治。截至3月29日,累计清理整治摊点乱摆乱卖1320起,取缔了无证摊点97个;查处违规车辆760多辆;查处垃圾乱扔2130多起;清理广告乱贴3.2万处;查处工地乱象70多处;发放限期拆除整改通知书600多份;整改清洗了饭店、排档厨房300多家;拆除违法建筑89处;清理垃圾1731吨。全市城区违章建筑、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脏乱差、交通秩序等得到了有效治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市容环境质量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市容市貌明显变化。

(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是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过程中,我们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并进,有机结合。健全各类配套设施,落实好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卫保洁、消防等配套设施,配套设施与新区一起建成,确保新建一片,建成一片,完善一片,不留以后整治的隐患。同时,加大了投入,维修、更新和完善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道路设施和环卫设施,如投资250多万元的城西开发区人行道建设项目开工、城区800个垃圾桶更新等。同时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对旧城区特别是社区小巷进行建设和改造,硬化巷道公路3.2公里,投资达30多万元,使旧城区的面貌彻底改观。二是城乡清洁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抓整治村容入手,充分发动群众,搞好规划,做到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齐头并进,重点抓住房、道路、给排水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硬化乡村道路56公里,建设垃圾池133个,蚕沙池5393个,整治脏乱差,切实改善城乡群众的生活环境。

目前,我市已投入建设经费达450多万元,已经启动城西人行道的建设;在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分别增加添置垃圾桶800个;修理完善公共设施25处;火车站至君怡酒店路段路面改造工程投入达60多万元;综合施划停车泊长达5.6公里;新增停车点41个;清洗路灯200多盏;硬化乡村道32公里;投资近30多万元增加环境保洁车辆,增加保洁员60名,提高保洁员工资等等,为市民和群众营造了一个整洁、安静、畅通、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三)道路沿线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自从3月5日我市召开“城乡清洁工程”再升温、再加压、再动员大会以来,我市将省道、县道、乡道等各主要道路沿线乡镇划分和将宜州城区各主要路段的“五乱”治理工作分解落实到四家班子领导,在现有市直机关、乡镇抽调的248名城市监管人员队伍基础上,再从市直机关抽调58名副职领导干部脱产专抓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实行“分片包干”的方法,做好乡镇公路沿线清洁工作及“穿衣戴帽”工程,确保乡镇、城区无“五乱”现象。经过一阶段的综合治理,我市的道路沿线城乡清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道路沿线各乡镇、村屯共拆除违章搭建房屋和拆除废弃建筑物283间,7067平方米;清洗房屋348间,共16322平方米;粉刷石灰、涂料1061户,9.15万平方米;新增生活垃圾桶92个;建设生活垃圾池133个;建设垃圾焚烧场12个;清理垃圾290多处,约500多吨。清理路边摊点90个,清理集市13个;清理道路沿线“牛皮癣”5000多处;挂点联系单位及乡镇投入经费约80多万元。

通过扎实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活动,我市城区和各乡镇市场秩序逐渐变好,摊位摆放整齐,地面干净;有效遏制了车辆乱摆放的现象,交通秩序良好;市民和群众的文明素质逐步提高,不良行为习惯逐步改变,垃圾乱扔和“小广告”乱贴现象逐渐减少;施工现场秩序逐步变好,材料乱堆放、施工扰民的现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道路沿线的环境卫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城乡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使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也树立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存在问题

一是城市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乡镇无垃圾处理场,垃圾桶较少,垃圾运输车不足,公厕少,给市容管理增加难度。二是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市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我市财政比较困难,筹措市政设施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四是乡镇脏、乱、差现象还有待改善,经费不足,管理难度大。五是农贸市场建设资金筹措难。六是在处罚的具体执行上受到一定的制约。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城乡清洁工程”示范样版建设,创建一个示范市场、一个示范庭院、一条示范街道、一个示范建筑工地、一个示范村、一个示范屯。通过开展“示范样板”活动带动全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不断加速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区的城市功能。做好小街小巷道路的硬化、亮化,加大垃圾中转站、公厕的建设。

(三)加强城区和乡镇市场的建设,继续加大市场专项治理和长效管理力度,为经营户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6

一、公路建设工作

(一)项目投资情况

今年已争取农村道路里程401.4公里,总投资10020.6万元。其中:重要农村公路60.3公里,总投资3987.4万元。下达通村油路计划168公里,总投资额4014.8万元。已下达通达工程计划173.173公里,总投资1725.443万元。站点建设投资293万元。

(二)重要农村公路

2007年开工建设的刀条岭项目,总投资2246万元,开工至今累计完成投资1250万元,路基上石方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路面结构层的施工,计划8月底完工。

*县20*年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里程60.3公里,总投资3987.4万元。分别是:1、*县七户乡—吉木萨尔二工乡公路。公路里程34.55公里,公路等级四级,投资2346万元。2、老*镇(双大门)—七户乡公路。公路里程25.78公里,公路等级三级,投资1164万元。重要农村公路的招标工作已经结束。计划6月1日开工,11月10日完工。

(三)通村油路

通村油路第一批招标168公里,总投资4014.8万元,13个合同段,分别是:*县碧流河乡宽沟村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东湾镇—根葛尔村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西地X166线岔口—二马场公路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东湾镇S303岔口—墒户村—X182岔口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东湾镇S303岔口—中渠村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西北湾乡X168线岔口—小屯村—部队农场通村油路改建工程、西北湾乡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五马场乡团结村—四一村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五马场乡农业四村—农业七村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五马场乡五村—东地村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南湖牧业村通村油路改建工程、碧流河乡洞子沟五村—四村通村油路、碧流河乡西戈壁村公路、*县四分场龙口堡子—七户乡—平顶村通村油路改建工程、*县喇嘛湖梁工业园区公路、西地镇旱沟六组—四组公路、西北湾乡小屯村公路。招标工作正于6月7日结束,开工日期6月10日,7月29日完工。第二批通村油路项目426公里,项目计划已经下达,目前,设计图纸已经全部完成,准备上报州局审核,等待审核完毕后即可进行招投标工作。

(四)通达公路

通达工程第一批招标173公里,9个合同段,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等待确定中标单位后即可进行施工,计划开工日期6月10日,7月29日完工。第二批通达公路项目21公里,项目计划已经下达,设计图纸已经全部完成,准备上报州局审核,等待审核完毕后即可进行招投标工作。

(五)农村公路养护情况

为了加强*县农村公路管理,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根据昌州交字〔20*〕98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州局养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养护管理工作继续坚持了“建、管、养”并重的工作方针。在抓好公路建设的同时,圆满完成了今年公路养护的各项工作任务。

1、公路养护工程

(1)县乡公路养护范围

我县共有17条县乡公路、总长度为389公里。其中:沥青表面处治公路302公里。其中∶80公里的砂石公路,西地镇至雀仁至S228线岔路口公路(2006年修建),半截沟镇—黑涝坝公路(正在修建)双大门—七户乡(因公路80%已破损),等公路不在今年的养护范围。其余12条县乡公路共长245公里进行养护。

2、小修养护情况

今年5月21日州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县乡公路破损面积进行了实测实量。12条县乡公路中实测坑槽、翻浆等病害面积11547平方米,预算总造价为72.18万元。采取招标方式。小修养护工程于6月5日开工,9月15日完工。截止目前完成1000平方米养护任务。

(六)站点建设

20*年的乡镇站点情况:完成乡镇站点建设7个,总投资293万元。其中4个乡镇站、3个简易站。乡镇有坎尔孜乡(投资额度为67万),乔仁乡(投资额度为67万),五马场乡(投资额度为47万),吉布库镇(投资额度为67万);简易站有三个庄子青年队(投资额度为15万元),碧流河西戈壁村(投资额度15万),吉布库张坝村(投资额度15万元),这些站点的图纸上报交通厅审核,待审核工作结束后即可实施。

二、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工作

(一)道路运输市场的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道路运输经营业户1735户,其中成建制运输企业19家,拥有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4100余辆,其中班线客车167辆,线路小轿车20辆,公交车65辆,出租车497辆,货运车辆3300余辆,其中重型货车及牵引货车1000余辆。开通客运线路71条,各乡镇、农牧团场通车率达100%,行政村通车率100%。

(二)道路运输管理及安全生产工作

1、道路运输运行情况:

20*年上半年客运量7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268万人公里、客运总行程92万公里,客运班次4万次,客票收入9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涨1.5%。货运量1186万吨、货运周转量7300万吨公里,货运总行程1760万公里,客、货运总收入10145万元。

2、道路运输监管工作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7

第一条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引深“四城联创”工作,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山西省村容镇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晋中市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全县行政规划区域内,所有单位(乡镇)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均适用本办法,具体工作目标要做到“七有”(即有组织机构、有经费保障、有环卫队伍、有工作制度、有管理措施、有标准要求、有考核奖惩),着力解决环境卫生清洁谁来管、怎么管和如何管好的问题。

第三条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属地负责、专人管理和部门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是指对城乡空间环境的卫生管理,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县城建成区、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各行政村的主次干道、街巷、广场、公共场所、河道、207国道、317省道、入乡公路等区域的环境整洁,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收集、清除、运输、中转、处理、处置、综合利用,城乡环卫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县爱委办在县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县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县建设局负责县城环境卫生清洁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乡(镇)长负总责,分管卫生副乡(镇)长为直接负责人。

各行政村的党支部、村委会负责本村(居委会)区域内卫生清洁工作的组织管理,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第三章队伍建设

第七条县环卫部门、城建监察部门、爱卫办的机构建设要按规定配备,确保科室完整,人员充足。

第八条县市政园林环卫所是城区环卫工作的主要单位,内设环卫监督、垃圾清运、街道保洁等班组,总人数按城区常住人口的3-4%配备。

城建监察队伍按城区常住人口的0.2-0.3%配备。

第九条各乡镇设立环卫管理所,负责人由分管副乡长兼任,负责本乡镇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环卫人员配备人数不低于乡镇总人口的1‰。

第十条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环卫站,负责人由村委主任兼任,负责本村的环境卫生工作,环卫人员与行政村人口的比例要达到1:400以上。

第十一条各乡镇、行政村卫生清洁工作原则上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装备、统一服装、统一目标要求、统一考评奖罚),条件不具备的要在2年内达到“五统一”要求。

第四章经费保障

第十二条县人民政府将城乡环境卫生事业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产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县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垃圾处理费,所收专款用于县城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维修和建设,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三条县城乡环境清洁工程建立“县财政补助、乡镇配套、村集体补差”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实行专项管理、专项使用。县财政专项补助总体额度按照上年度全县财政收入的3-5‰标准计提。县财政对乡镇的补助标准按照上年度统计部门提供的在册农业人口每人每年补助3元计算。另外,县财政每年还根据情况安排一定的以奖代补资金,以强化对乡镇的监管力度。

各乡镇在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将一定比例的转移支付资金或乡镇其它收入用于环境卫生管理,落实相应的村级环境卫生配套资金。

各行政村在县财政补助、乡配套的基础上,要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倡导通过社会筹资、群众集资、村民投工投劳等办法解决环境卫生管理缺口资金。

第十四条县财政补助资金按照“比例拔付、绩效挂钩、年终兑现”的原则下拨。拨付比例实行“三三四”制,每年年初拨付各乡镇30%,七月份考核拨付30%,年终总体考核兑现再拨付40%。

第十五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权属范围内和卫生责任区的清扫保洁费用由各单位负责。

第五章责任分工

第十六条县城规划区的卫生清洁工作,由县建设局和乐平、大寨镇政府分别负责对城区和本乡镇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村庄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城区主次干道的路面、人行道、公厕等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置,由县环卫所负责。

县城公园、广场、绿化带的清扫保洁由市政园林管理站负责。

县城各居民小区的清扫保洁由各小区管委会(业主委员会)负责。小区生活垃圾由县环卫所统一清运,并按规定收取垃圾处理费。

县城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车站、停车场、经营性门店、摊点等公共场所由各所属单位和经营者负责。

“城中村”中的小街小巷清扫保洁由各村的环卫站负责。

建筑施工现场由施工企业负责,尚未开工的由建设单位负责。

第十七条各驻乡镇单位、企业和各行政村的环境卫生由各单位、企业和行政村的环卫站负责。乡镇环境管理所监管。

第十八条县207国道、317省道排水渠以里范围内的环境卫生、20米以内通道绿化由公路段负责,排水渠至20米以内的卫生由公路段监管,所属乡村负责。

县乡公路排水渠以里、15米以内通道绿化由交通局负责,排水渠至15米以内的卫生由交通局监管,所属乡村负责。铁路保护区域以内的环境卫生由铁路部门负责。

第十九条“四桥”(大寨桥、东风桥、河西桥、赵家沟桥)以里的河道环境卫生由建设局监管,环卫所负责清理;其余地段的河道及岸线由水利局监管,所属乡村负责清理。

第六章工作制度

第二十条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乡镇要把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长效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宣传、文化、广电、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公民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自觉性。

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监察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扰市容监察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第二十二条全面落实卫生清洁村前(门前)“六包三不”责任制。

包卫生:所有单位、村镇、门店、居民住户所在地方,要做到室外全天保洁,无积水积雪、无痰迹烟头、无瓜果皮核、无垃圾粪便、无纸屑杂物等其它污物。

包秩序:要做到门前(村前)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摆摊点,牌匾要挂放整齐,各种车辆一律停放在存车场(处)内。

包绿化:要做到门外树木无缺损,花池、绿地整洁完好,无绿化条件的要摆放盆花、花坛。

包亮化:建筑物和广告牌按要求实行亮化。安装有轮廓灯、反射灯,村镇主要街道要安装路灯,确保亮化设施完好,并按要求保证亮化时间和效果。

包整洁:所属的建筑物、构筑物立面要保持干净整洁、无污垢;色彩要与周围建筑相协调。

包广告牌匾规范:店容店貌要整洁美化,做到一店一牌,牌匾要符合招幌文化要求上档次,文字要规范,实现玻璃、橱窗无字画,定期清洗店面、油漆牌匾,始终保持店面新、墙壁新、橱窗新、广告牌新。

三不:不乱倒垃圾、不占道经营、不乱贴广告。

第七章标准要求

第二十三条县城和乡镇要制定和完善环卫设施规划,要做到基础设施数量充足、布局合理。

县城要有3-5处垃圾填埋点;城区原则上每1万平方米至少要有1个封闭式垃圾池,主要路段平均每100米要至少设置1个垃圾箱(筒);每乡镇要有1-3处垃圾填埋场,每村要设立垃圾中转场,选址要远离居民区、主干道、河道和居民饮用水源区。

第二十四条县城旧城改造或村镇建设改造时,责成建设单位设立相应的环卫设施。环卫设施必须与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环境卫生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工程概算,由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负担。

第二十五条村镇主要街道两侧、居住区和人流密集地区,应当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或垃圾池、果皮箱等设施。农村原则上按每10-15户配置1个垃圾桶或每25户建1座垃圾箱。

第二十六条各环卫所、环卫站要配备数量充足的垃圾清扫和清运工具,包括垃圾清扫器具、清运机动及人力车辆等,提高清运保洁效率。

第二十七条街道保洁。县城区的主次干道要做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保洁,保洁标准要达到“五净五无”,即路面净、墙根净、树坑净、绿化带净、下水口净;无垃圾、无泥土、无污水、无杂草、无瓜果皮核。

垃圾清运。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场点净,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实现垃圾不落地,杜绝二次污染。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垃圾池,由单位或者个人自行定点清运;无力自行清运的,由环境卫生专业组织有偿代运。

公厕管理。公厕卫生达到无蝇、无蛆、无臭味、粪便无外溢。

垃圾中转场点。场点卫生整洁,达到无蝇、无蛆、无鼠、无积液、无外溢,中转设施应定期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第二十八条乡镇及农村的环境卫生要执行新农村建设、农村创“三优”、“五清五规范”的标准要求。

第二十九条207国道、317省道20米红线范围内、县乡公路15米红线范围内无垃圾死角、无杂草杂物、无白色污染,路面清洁、路沿整齐、树坑整形。

第三十条河道及岸线无垃圾杂物,河床平整、清洁。

第八章监督考核

第三十一条监督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本办法所涉及的六项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第三十二条监督考核的方式方法采取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全面考核和年底总评相结合的办法。

第三十三条级次考核实行百分制,按照六项长效机制打分,考核结果分4个级次。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60—79分(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年底考核总排队与平时检查结果相结合,与本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财政补助兑现挂钩,并且考核结果要作为对单位(乡镇)领导班子工作实绩报组织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按照权责统一,有错必究,责任与过错相对应,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的,采取黄、橙、红三级督查问责方式,进行行政责任问责追究。

凡受到黄色通报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点名通报批评,并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凡受到橙色通报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全县通报批评,给予戒免谈话;凡受到红色通报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建议免职处理。

第九章附则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乡镇公路;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我国各等级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乡镇级公路建设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乡镇公路作为我国广大的农村的交通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更是农民安家致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所以对于如何处理乡镇公路建设,如何认识与解决乡镇公路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对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具有明显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对乡镇公路建设的大力支持,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的乡镇公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但我国乡镇公路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乡镇公路建设与规划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我国乡镇公路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在我们国家,在乡镇最重要的交通途径还是以公路为主,它承担着乡镇的大部分交通,可以说是为乡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乡镇交通的不断重视,乡镇公路网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延伸,布局也不断完善,路面浇筑和建设状况不断改善,整体作用不断得到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在2006年初,全国公路总里程约200万公里,其中乡镇公路就占到约7.5成,达到近150万公里,可见乡镇公路在我国交通中的重要性。虽然乡镇公路基本将各个乡镇和村落交通相连接,形成基本公路网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乡镇公路的不足之处。由于乡镇在建设公路时存在资金紧缺,技术性不高,极易造成一系列问题,严重的制约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问题具体凸显在:乡镇通达深度不够、整体路网密度低、路面施工技术不高、施工设备落后、公路管理不到位等。

1.1道路路网密度偏低,整体规模仍显不足。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所以对于地方政府支持其所管辖区域内的乡镇公路建设项目的支持也是不同的。除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乡镇公路网络的密度及施工质量还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外,我国大部分省市区的乡镇公路建设的规模与实际的需求规模相去甚远,即我国乡镇公路网络密度整体上较低。我国的乡镇公路一般呈现出干支两套公路系统的特点,由于历史原因或经济水平的落后,导致大多数的乡镇一般只有一两条干道穿过乡镇,而其他的支路则显得狭窄且粗糙,所以造成乡镇公路网络远远无法满足现阶段下乡镇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广大农村居民对于出行以及生产物流的需求。

1.2路况较差,达不到较高的技术等级。相对乡镇高速增长的经济现状,已经很难满足乡镇交通和机动化的发展,因为在道路建设中忽略了经济发展的部分,仅仅考虑到农民的出行和农收和运输,因此在建设中普遍为四级以及四级以下等级为主。随着乡镇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出现在乡镇,尤其是大型运输车辆的不断增多,速度快、车型大、吨位高成为运输车辆的主要特征,这就对公路要求大大提高,之前的低等级的公里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交通要求,急需进行改变。

1.3乡镇公路基础设施陈旧,存在交通隐患。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统一规划,乡镇街道一般都没有配建相应的停车场地和交通的站场,随着农村居民各种车辆的普及,而导致乡镇公路出现车辆乱停乱放,甚至占路靠停,对于乡镇的交通秩序造成极大的影响,也容易带来交通事故。许多小乡镇没有专门的车站、维修站等场地,门店式的维修点占路经营,待修的车辆沿路摆放,严重阻碍交通;路灯、绿化、交通标志牌等附属设施不足,给乡镇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1.4乡镇公路缺乏管理、养护,道路资源严重被侵占和破坏。由于乡镇公路的管养机制不健全,而乡镇居民对于公路的使用及保护意识淡薄,随意占道摆摊、停车,容易造成道路资源的过度使用,并对乡镇公路造成破坏,大大降低乡镇公路的使用年限。所以乡镇公路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相关的规范,建立长期而有效的道路管养机制,规范而长期合理的道路管养制度对于乡镇公路发挥其正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2.针对我国当前国情,合理发展乡镇公路

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并结合以上对我国乡镇公路实际情况的分析,对乡镇公路的重新规划和建设势在必行,只有依靠国家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才能更好的发展乡镇公路,使其为新农村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根据《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1世纪前20年农村公路建设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通达”、“通畅”工程,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提高公路建设等级。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工作主要以增加乡镇公路建设密度和提升服务水平为主,逐渐形成县道为主干道,乡镇公路为基础的支路,布局合理,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道路的要求。更好更全面的完成乡镇公路的总体建设规划,坚持正确的建设指导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际建设中。

2.1政府应该在乡镇公路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实行分级分层负责的制度。坚持以上级道路管理部门的相关指导原则为基准,在上级政府加强管理,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应的责任,强化指导力度,加大投资,并实行分层负责对乡镇公路进行联合建设,使得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乡镇公路建设中,共同促进乡镇公路建设。

2.2坚持科学合理地规划方针。因地制宜、分布实施及指导。根据农村居民的出行及生产生活的交通需求,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的发展程度出发,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开发以及对环境的利用及保护的净胜,乡镇公路的规划要与当地社会相协调,与当地的环境发展要求相适应。

2.3在科学的规划方法指导下,结合乡镇的各种土地资源的布局,增加乡镇公路网路的密度,对于乡镇公路的整体利用率要做到与当地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并提高乡镇公路的建设规模。合理规划安排乡镇公路的各种行走及停车场站设施,加强公路两边的排水设计,减少乡镇公路的交通拥堵及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乡镇公路的利用率,避免乡镇公路使用年限被人为破坏而缩短。

2.4注重后期维护和保养管理。在公路建设完成后,要注重后期的养护和管理,不能以建设为主,忽略后期养护和管理,以免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的浪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大落实到位道路养护资金力度,定期及时进行道路养护,避免破坏后进行修补;做好路政的执法力度,将道路的保护落实到法律法规上,给破坏道路者一个威慑,坚持“建路、养路、管路”紧密衔接,真正使乡镇公路发挥自身最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5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乡镇公路建设中要坚持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因为建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环保节约为建设主题,将道路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有效的统一起来。

3.结语

乡镇公路在我国发展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发展乡镇公路的建设也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在有效的投资内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出行需求。我国乡镇公路在最近二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已经引起有关的管理部门的重视,乡镇公路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决定了当地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乡镇公路规划需要着眼于未来,以拉动并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步伐为目的,否则落后的乡镇公路网络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参考文献】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9

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建设,牢固树立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城乡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突破口,持续深入地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抓住风筝会、菜博会和中央领导人视察的机遇,坚持以迎检促进城乡建设,扎扎实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们坚持以舆论为先导,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为综合整治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政府于3月上旬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下发了《__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__年__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潍政办发[20__]27号),并专门加强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和业务等方面的建设,从组织领导上保障了对综合整治活动的调度、协调、督导和检查。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和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协调解决综合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我市以街巷道路、违法建设、城市村居、村镇容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生态环保、市政设施、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方面为整治重点,对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实行了责任制,确保了各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对整治重点,成立了由市级领导负责、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检查考评组,制定了《20__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细则》,定期不定期检查各单位整治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并从市直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并按时通报,确保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坚持高起点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为搞好城乡环境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在去年编制完成__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业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全市村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工作,先后征求了社会各界和部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对原方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加强了规划监督与管理,全面推行“阳光规划”,通过召开座谈会,利用报纸、网站、规划宣传栏等载体,对城市重要地段的建设项目,实行规划批前和批后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提高了城市规划的透明度。严格规划审批制度,加强了对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工作的管理,开展了规划执法大检查,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坚决拆除各类违章建筑物,严厉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切实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__市城管执法局围绕实施新一轮城市规划,制定出台了《__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内部办案程序规定》和《在建违法建筑拆除简易程序规定》,并以此为抓手,结合道路及重点区域整治,对市区内建筑工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对新的违法建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依法果断处理。截至目前,全市查处违法建筑、用地案件4235件,面积约89.71万平方米,其中已拆除2632件、43.21万平方米,从而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起到了震慑和宣传的双重功效。

三、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坚持财政投入、政府举债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围绕老百姓关注的城乡建设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点建设项目快速进展。根据全市建设工作会议部署,__市20__年度城市建设的总投资为50亿元,其中__市中心市区完成投资30亿元,重点实施“一河、一山、七中心”九大新项目,完成“一河、两路、两广场”五大续建工程。目前,虞河综合整治工程已全部竣工,完成概算投资5.3亿元,建成“一水、三瀑、九溪、十二景区、三十六大景观及三楼、五阁、七榭、二十四亭、两塔双百景点”等景观,将昔日的一条污水河改造成为富有特色的生态长廊和滨水景观带;国际风筝都纪念广场于4月19日建成开放,完成景观建设5.75万平方米,形成“吉祥大道、鸢标广场、芙蓉树阵、民俗长廊、儿童乐园、植物公园、咏筝栈桥、露天剧场、滨河景区、风博广场”十大景观,成为__的标志性广场,既浓缩了风筝文化和民俗文化精华,又洋溢着强烈的现代文明气息;火车站广场改造工程,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火车站站房土建、钢构、幕墙及高架路已基本完成,现正进行室内装修,站前广场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4月20日前完成了宝通街、西环路、北海路、虞河路等11条道路的建设改造及地下管网、停车场、道路绿化和公共厕所的同步配套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绿色长廊,实现了道路交通与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的统一。这些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的高标准建成,标志着今年城建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圆满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大力实施环境绿化工程。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市政府在2月21日召开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2006年中心市区城市绿化动员大会,重点实施了一山、两河、三大片林、十七条道路、十二块公共绿地、沿街单位立体绿化等绿化工程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动员开展了“绿色家园、绿色__”社会绿化活动,主要通过规划建绿、沿街植绿、拆旧改绿、社会添绿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城市绿量,做大绿景,以绿治丑,以绿治脏,让绿化成为__的特色品牌。目前,全市完成城市绿化投资7.1亿元,新改扩建园林绿地3717.9公顷,植树2181.2万株;其中市中心区完成城市绿化投资7589万元,新改扩建园林绿地108.3公顷,植树72.02万株;浮烟山生态绿化工程、城市周边片林工程、道路绿化提升及安顺广场乔木栽植等20__年度市区重点绿化工程已全部完成,全力凸现了__在半岛城市群中“以绿制胜,生态自然”的城市特色。三是全面推进村镇整治。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__市建设部门出台了《__市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在全市选择诸城市贾悦镇、安丘市景芝镇、寿光市韬田镇、昌邑市围子镇等20个重点镇和50个中心村进行村镇综合整治试点,以农民最急需解决的供水、道路、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统筹兼顾、注重实效,从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加大了村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支持力度,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镇,取得了明显成效;组织参加了省建设厅“齐鲁新农居”优秀农房设计竞赛,2个方案获二等奖,6个方案获三等奖,为农村居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筹备召开了全市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组织了全市村镇建设观摩学习,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村镇建设工作开拓了思路,找准了着力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村镇建设总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亿元,绿化投资4.32亿元,旧村改造投资1.5亿元;硬化道路557万平方米,铺装人行道97.6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3394.4公顷,绿化植树1408.9万株,管线下地305.3公里,新建排水沟(管)603.3公里,新增路灯5914盏,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7.2万人,新建公厕409个,取缔占路摊点或市场359处,清除卫生死角6858处,清运垃圾55.4万吨,清理“三大堆”7326个,完成旧村改造150个、11722户,进一步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村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其中,寿光市有部分村庄建立了村庄的环卫保洁制度,村民将垃圾袋装化,由村里统一收集至指定场地,乡镇用垃圾车运至垃圾处理场,离市垃圾处理场近的乡镇实现了统一处理。四是环卫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全市建成环卫配套设施5875个,完成环卫设施投资718.9万元,新建了水冲式公厕和垃圾中转站63个,市区16座生态环保移动公厕于风筝会前安装到位,确保了今年风筝会场正常使用;在市区胜利东街、北宫东街、金马路等主次干道增设了300多个高档不锈钢果皮箱,市区生活垃圾、公厕粪便达到了日产日清,63个城中村全部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生活垃圾全部由环卫部门有偿代运;市区主干道实现了机械化清扫,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垃圾围城、白色树挂等各类影响城乡环境的顽疾得到了基本根治。目前,中心市区生活垃圾清运率、主要道路全日保洁率都达到10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4,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75,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公交改革力度得到加大。今年__市公交总公司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新开设了5条线路,改造回收了5条租赁线路,调整了4条老线路,优化了线网布局;筹集资金140余万元,增加营运车辆60台,改善了营运结构,增强了运力;推进智能化公交建设,延长营运时间,风筝会前在所有大公交线路上安装了G自动报站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功能。

四、坚持以治理“脏、乱、差、丑”为重点,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收到显著成效

在今年的综合整治活动中,我们以治脏、治乱、治差、治丑为重点,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居民小区等专项整治,“脏、乱、差、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城乡面貌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一是以实施净化工程为重点,全力“治脏”。共计拆旧改丑29余万平方米,整治店外经营1.1万余户,铺装人行道135.2万平方米,硬化小街小巷41.5万平方米,完成各类房屋、墙体粉刷及整修44.63万平方米,实施楼顶平改坡716栋;在大气环境治理上,重点抓了厂矿企业烟尘排放管理工作,取缔燃煤小锅炉和露天烧烤摊点1061处;城区所有建筑工地均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基本杜绝了建筑材料占道堆放、建筑垃圾清运抛洒及工地扬尘现象。二是以实施畅通工程为重点,全力“治乱”。市公安局、交通局等部门和有关镇街、街办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春季交通秩序专项整治”、“风筝会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及“提高市民素质,查纠交通违法行为”等几次规模较大的交通秩序整治活动,重点对“一人、六车、一市场”(即行人、自行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客运三轮车、公交车、出租车、占路市场)等八个方面的交通违法违章行为进行集中专项整治;对行人不走人行道、斑马线,翻越护栏;自行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加装动力装置)、客运三轮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乱闯红灯、乱停乱放、乱穿乱行、乱掉头、不戴头盔;占路市场、店外经营等依法进行了严教、严管、严罚,查纠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50余万起,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各类不文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市区交通环境不断优化。三是以实施美化工程为重点,全力“治差”。坚持综合整治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市政府专门印发了《__市市区露天烧烤等占道经营集中整治方案》(潍政办发[20__]68号),并于20__年6月7日召开了动员会,对市区内露天烧烤、早市、夜市等违章占道经营行为的集中整治进行了安排部署。此次集中整治将本着依法管理、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统一要求、分工负责、堵疏结合、建管并举的办法,重点对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区及市高新、经济技术两个开发区内未经批准的露天烧烤等违章占道摊点、探头市场以及早市、夜市、无设施摊点群等进行治理。集中整治工作分宣传发动、限期整改、集中整治、巩固提高四个阶段进行。总体要求是:取缔一切未经批准的露天烧烤等违章占道经营行为,使其退路进店、合法经营。市区内的早市、夜市、无设施摊点群,严格按照20__年市政府批准的设置地点、经营范围、开闭市时间设置管理和经营。对未经批准、自发形成的摊点群和早市、夜市,予以取缔,确保市区主次干道、学校门口、商场门前、居民集中的出入口、居民休闲娱乐广场附近,不再有占道经营、马路市场、露天烧烤和大排档。截至目前,全市取缔各类占道经营7.8万余处,整治广告牌匾38000余块,清理乱贴乱画38万余处,同时狠抓了各类集贸市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净化的城乡视觉环境。

五、做好结合文章,努力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新突破

乡镇道路建设工作总结篇10

——某乡镇片区经济发展的思索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结合某乡镇片区的实际,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推进欠发达乡镇经济发展,破解“三农”问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 经济发展

 

 

 

某乡镇片区位于某某市西部山区,区域面积260.7平方公里,下辖八个乡镇,161个村居,13万余人。近年来,某乡镇片区以工艺品制造、皮革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无纺布制造等为支柱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片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某乡镇片区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市平原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不到全市的5%,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我市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个瓶颈,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某乡镇片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片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某乡镇片区近几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2003年全片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工业总产值6.47亿元,农业总产值1.7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9%、4.3%、19.4%。农民人均纯收入3613元,同比增长10.8%。

1、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

改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欠发达乡镇脱贫致富的基础,也是推进区域协作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片区加大投入力度,完成了一批事关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骨干工程,如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交通道路建设,仅去年片区八个乡镇就有29个村的水泥路、机耕路相继完工,为片区人民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2、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发展。

近年来,某乡镇片区积极发挥山地资源多、生态环境好的比较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和绿色经济,涌现了鹿木乡马蹄笋、鹿木乡山药、永安乡西瓜、金川乡药材、芳庄乡毛竹、某乡镇镇优质米、某乡镇镇牧草等7个千亩以上的特色农业基地。

3、下山脱贫步伐逐渐加快。

片区各乡镇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把中心村建设与下山脱贫结合起来,把就地脱贫与异地脱贫、集中搬迁与分散搬迁结合起来,加快了下山脱贫的步伐。一个扶贫移民社区座落在某乡镇镇,规划用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建房232间,预计可解决386户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4、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市政府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的资金支持、用地优惠、规费减免,为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市级挂钩扶贫单位也利用各自的优势,在确定思路、选择项目、落实资金等方面为欠发达乡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片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建设阻碍资源流通。

基础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阻碍了片区经济的发展和全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片区通向外面公路目前只有瑞枫公路和瓯湖公路两条,而且等级低,已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外交流,各乡镇道路建设并不完善,有些主要道路破坏严重,近三分之一的村庄没有通村公路,给村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防汛抗旱能力差。有些学校配套设施很差,远远跟不上要求。乡级卫生院设施落后,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群众看病比较困难。

2、山区地形制约经济结构。

片区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旅游业非常薄弱。受山区地形的限制,各个产业都存在发展的缺陷。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发展特产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片区内各乡镇虽都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特产农业,但农业的产业化程度还是很低,只有6家不具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高度分散的农户是农产品市场的主体。销售方式也以农户自销为主,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销售网络,从而不能及时的把收成变为收入。由于各农户必须各自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经常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极大地破坏了农民扩大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特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某乡镇片区工业主要以工艺品制造和皮革加工行业为主,虽然地域面积较大,企业发展空间却非常狭窄,尤其在企业用地方面难以得到解决。同时,主体工业的污染性,使我们要更加注重对企业的引导。

某乡镇片区自然风景怡人,旅游资源丰富同,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开发利用率低。片区内仅有的龙井、金鸡山、卧龙峡等旅游风景名胜区,目前尚处于初级状态。旅游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风景区目前所有的内部建设都是依靠政府投资来进行开发,市场化程度几乎为零,远远落后于周边的其他风景区。而旅游服务行业在片区各风景区几乎是一片空白。

 

3、传统观念束缚农民素质。

山区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严重,很多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科学文化知识严重缺乏,他们难以及时接受一些先进技术和方法,缺乏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不敢冒市场风险,不能积极主动开辟增收门路,以致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全片区161个村除了少数村外,大多是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没有收入来源,缺乏资金,村级的各项事务也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就连正常的开支都很难解决,更谈不上搞建设。

村级组织涣散无力。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存在战斗力不强,不能带领人民群众致富的现象。农村党员队伍发展缓慢,部分村多年没有发展年轻的党员,年龄结构不断老化。村干部文化水平层次较低,大部分只有小学初中文化,他们面对落后的现状,无发展思路,无改革之措,无致富之道,没有心思也无力搞建设。

农民就业得不到保障。某乡镇片区有13万人,劳动力有9万多人。约有5万多人外出经商、务工等。但还有4万剩余劳动力闲置在家,除了农忙时节参加劳动外,大部分时间无所作为,造成了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社会保障机制对于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就业得不到保障。同时,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未列入低保范围,并且由于医疗、救济等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缓慢,也没有完善的帮扶措施,导致贫困人口依然贫困。

三、片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实施省委确定的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决策和部署,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探索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基础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基础设施落后是某乡镇片区区位优势相对弱化,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旅游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历次的市、乡镇人代会上,代表们提出最多的就是交通、水利、卫生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这是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共同呼声。发展山区经济,首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基础设施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奠基工程。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要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倾斜,尽最大限度减少自筹额度。加强通村公路建设,完成岩松线、兴湖路改建工程和瞿湖公路建设,在加快对瑞枫公路拓宽改造建设的同时,抓紧全面开工建设瞿湖(瓯海瞿溪至某乡镇)公路。拓宽渠道,加快三十三、三十四溪等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此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搞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普及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在某乡镇、林溪、鹿木等人口集聚较强的乡镇建立完善垃圾中转站。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率。增设健身点,改善有线电视线路和电力设施,在列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创建村的主要公共场所安装路灯,实施亮化工程,提高文体设施和路灯亮化在农村的普及率。加大通讯、信息网络向农村延伸覆盖的步伐,如开通宽带网络,在信号盲区建立信号站等。

2、发展特色农业,转变产业格局,创新经营模式。

发展效益农业。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农业。结合某乡镇片区耕地少,山地多的特点,把高山蔬菜、中草药、家禽家畜等特色产业作为扶持重点,用好鹿木“中国马蹄笋之乡”这张金名片,以点带面,促进其他乡镇在原有特色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扩大基地规模,提升基地档次。

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2003年某乡镇片区农业总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4.3%,工业总产值6.47亿元,同比增长44.9%,工业经济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农业。依靠传统农业,已不能快速增加农民的收入,无法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由以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转变。由于某乡镇片区的工业经济比较分散、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已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大幅度增长的不利因素。为改变各乡镇工业分散的局面,结合片区的扶贫产业带建设,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产业带集聚,努力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型企业比重。

开发观光休闲农业。以休闲为主、到农家度假、娱乐的一种消费方式,即观光休闲农业,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随着私车的增多,到山区放松心情的“周末游”成了许多人喜爱的一种途径。目前许多游泳场所的开发,只留住旅游者夏季的步伐,在此基础上,加快扶贫产业带三期工程规划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3000亩的建设,形成不受季节影响的以客房、餐饮、娱乐、观光为主的旅游区。

3、改善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着手生态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改善生态环境。相对平原发达地区,地处西部山区的某乡镇片区优势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挥片区强项,不仅为农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能带动农民增收,更为打造瑞安市的后花园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片区农民素质不高,环保的意识不强,近几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急需解决的地步。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加快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太阳能、液化气、小水电等清洁绿色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彻底消灭白色污染,保护好饮用水源等各类生态资源。重点控制和治理林溪工艺品、潮基皮革加工等行业的污染。

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旅游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旅游设施与生态景观和谐、旅游方式与生态环境和谐。应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严格控制破坏景观资源项目的建设,防止景观资源的人工化趋势,加强旅游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山区旅游资源多的优势,开发出一系列“山水风光游”和红色旅游。重点抓好龙井、金鸡山、卧龙峡等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保护桂峰板寮革命根据地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欠发达乡镇革命斗争历史,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片区内奇云林场的资源,开发森林旅游。

4、加快移民搬迁,推动机制改革,深化城镇建设。

以“一十百千阳光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快某乡镇阳光社区建设,把推进城镇化和鼓励农民下山脱贫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某乡镇阳光社区能容纳386户搬迁移民,但不能解决农民的就业性问题。针对下山移民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的特点,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门路;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招收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发动华侨、外出经商办企业人员回乡投资、招工,有效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加快欠发达乡镇的劳务输出。

撤并乡镇和并村将成为我市机构改革的一种趋势,这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领导经济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精简机构和人员,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和减轻农民负担的需要。由于某乡镇片区外出务工经商人口多,且桂峰永安等地多华侨,致使很多“空壳村”出现,尤其是一些高山村,所以并村是势在必行的。还有个别乡镇结构臃肿,如桂峰乡在册人口5000多人,而其中3000人左右已移居国外,按人口规模甚至比不上一个大的村庄,所以现行的乡镇机制规模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撤并乡镇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而作为管理八个乡镇的某乡镇片区工委只是市级的派出机构,在管理力度上还有所欠缺,为协调片区内各项事业的发展,避免片区的资源浪费,在撤村并村的同时,实施工委管理职能的改革。一是撤消乡镇一级机构,则由片区直接接管乡镇工作,形成片区一级政府机构。二是合并乡镇,应适当加强片区工委的职能,如财政权和人事权,以便更好的管理和协调。

5、深刻思想教育,改变工作作风,强化全民素质。

目前,大多数干部很难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干群关系融洽的一面;也有部分干部对农村的发展不够重视,关心的只是自己的职位升迁和经济收入,并不在乎农民的疾苦。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们党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只有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干部的思想意识、执政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解决;二要依靠群众搞好科学决策,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营养;三要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四要严于自律,严格要求,切实过好党风廉政关。

通过学习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再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带动整个农村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要着重抓好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这样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教育,达到农村全民素质的提高,为更好地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00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