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十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十篇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40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实施方法

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各个地区之间的信息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广播电视技术的水平也存在区域性差别。另外,不同等级的播出单位之间广播电视技术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一方面,这种差异主要从播出技术方面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对播出设备的保养以及维修等方面表现出来。为保证电视节目能够安全播出,要及时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升级与革新,向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出挑战,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革新,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接下来,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实施办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1统一对相关平台进行监督管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电总局的相关政策与要求,广播电视的检测部门不仅要对播出电视节目的安全性负责,还要对广播电视技术、相关媒体以及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相关检测。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将新型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部分结构进行统一管理,更加重视节目播出的内容与运行效果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寻找有效方法处理技术标准方面的相关问题,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还需要对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要想对相关平台进行统一的监督与管理,不仅要有数字化应急方案,还要有跨平台的数据共享等,其中的每一个流程都要对广播电视技术有所改进与创新,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广播电视技术的差异性,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作用。

2对播控系统进行及时维护

一般来说,播控系统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首先,硬件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应急录像带以及多种应急信号源等,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当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节目还可以零延误的顺利播出。其次,软件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对数据库、字幕以及自动播出等软件的维护,其中,数据库软件是整个硬盘播出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分为主备两台,其工作主要包括对相关信息进行定期清理,及时备份相关文件。另外,对于字幕以及自动播放软件的维护,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减少死机以及相关的随机错误出现,不仅要在安装防火墙,还要定期进行重启;对于视频服务器软件的维护主要包括对硬盘的更换以及视频服务器的重新启动,同时还要运用相关频道的录像机对电视节目进行跟播。

3保证发射设备能够良好运行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电视台发射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都较高,所以,防雷设备必须能够保证电视台发射设备良好运行,同时要对其进行及时检查与维修,不仅要使用比较精密准确的仪器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查,还要对防雷设备以及相关附件进行检查,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进而保证电视台发射设备的良好运行。另外,电视台发射设备具有运行时间较长、工作频率大等特点,这就降低了发射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由此可见,要对电视台发射设备进行及时检查与维修,制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发射设备的良好运行;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高节目播出效率。

4建立健全安全播出的管理体制

为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不仅要有相关的广播电视技术支持,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进行维护。对于有限网络公司,要进一步优化节目安全播出质量管理以及内部的相关业务流程,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度与政策。另外,对于电视台来说,要及时采取措施,适应网络化发展趋势,制定好一系列播出流程,从而保证每个播出的节目画面都符合相关要求。为进一步保证电视节目的整体播出质量,还要在电视发射台以及卫星接收站等相关区域建立安全播出的综合系统。目前,大多数的电视台单位,为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在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时,都是由维修人员与保养人员一起巡检。所以,通过对质量的严格监督以及管理理念的革新,不仅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水平,还促进了一些地方台在电视节目播出中脱颖而出。

5结语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十分迅速,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因此,不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到哪个领域,相关部门都要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而相关政策的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系统的维护等,都会影响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作用。

作者:于疆单位:新疆广电局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2

关键词:广播史研究

作为一门以中国广播的创建、发展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我国的广播史研究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国的广播史研究无论从关注点到方法、理论都有不少新的突破。本文的数据来源以中国知网与国家图书馆数据库为基础,以广播史为主要筛选关键词,难免挂一漏万,仅供参考。

一、通史与宏观叙事

近年来,关于中国广播通史与宏观叙事的著作相继涌现。其中包括一些通识类、介绍性的通史。如赵玉明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郭镇之主编的《中外广播电视史》,乔云霞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史》,陈卫平主编的《中外广播电视简史》。在这些著作中,作者都沿着一定的主线以通史的方式对中国广播电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介绍。其他专著方面,在《中国广播电视图史》中,赵玉明以通史为线索,用600余幅图片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①陈尔泰在其专著《中国广播史考》中,对中国广播史上的诸多疑问进行了翔实的考据与论证,并形成了一些结论。②在《中国广播发轫史稿》中,陈尔泰则从技术、人才贮备及20世纪20年代中国境内的广播电台、节目设置、重要人物等几个角度对中国广播创始初期的状况进行了立体式的研究。③

论文方面,顾亚奇以“公共服务”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中国广播电视在建国之后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中国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中国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1949~1978年)、探索期的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1978~1992年)及新时期中国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1992年至今)。④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对当下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面临的难题形成的深层次历史原因有了系统的认识,并对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广播电视与公共广播电视分营模式有所启示。

广播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政治的变迁可以作为广播史断代与分期的一个节点。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一批学者集中对中国广播60年来的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总结与思考。黄勇简要回顾了新中国60年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从规模、事业发展、人才建设等六个总结分析了广播电视的发展成就,并以五个“坚持”阐述了广播电视发展的经验。⑤黄炜则在新中国60年广播电视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国的广播电视宣传创新还不够,发展还不平衡,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依法行政和管理能力还不强,内容产业还不发达。⑥涂昌波从政策演化的角度对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60年作了梳理。他将新中国60年广播电视的政策演进分为三个阶段:政策初创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政策调整阶段(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和政策完善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对每一阶段的社会背景、广播电视政策、实践及效果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⑦何镇飚则从广播电视发展的功效角度对60年来的广播发展史进行了回顾。通过对史实的梳理,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广播电视在构建国家核心价值体系与促进政治昌盛文明、引发经济繁荣与引领文化产业体制创新、维护国内社会安定与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提高国民素养及丰富文化生活等四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⑧庞亮从视听工具变迁的角度对60年来中国的广播事业发展进行了梳理。庞亮认为,这种发展也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真实写照。⑨

二、专题史

中国广播史专题史研究的多角度推进是中国广播史研究向深度与广度拓展的重要表现。近年来,我国广播专题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广播节目、广播产业及广播的语言语体等几个方面。

1.广播节目。申启武在阐释广播节目形态、本质内涵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从中概括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碎片化、互动化与多元化”等特征,进而得出结论:坚持“受众本位”和广播的媒介特性与传播规律是广播新闻节目革新与发展的未来方向。⑩段勃则以大量的史实与统计数据为依据,归纳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电视中调查性报道的产生发展历程,并指出调查性报道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和节目品格为广播电视媒体赢得了公信力,未来依然空间广阔。艾红红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历次国庆直播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以此对今后的广播国庆庆典直播进行了展望。

2.广播产业。关于广播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播广告方面。罗萍用恢复与快速崛起(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挑战与稳定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繁荣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将中国广播广告恢复后的30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除了梳理了大量史实,罗萍还认为广播广告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张国才从政策变迁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广告的规制进行了分析。他将广播广告规制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行政规范化阶段(1978~1994年)、开始法制化阶段(1995~2003年)、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阶段(2004年至今)。此外,他还对目前我国广播广告规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3.广播历史人物。历史是人的历史,广播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政治领袖的重视与广播人的奋斗,甚至在某些重要的历史时刻,个人的作用是巨大的。陈尔泰在其专著《中国广播之父:刘瀚传》中对刘瀚的生平进行了考证并借此就其对中国广播创建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秦瑜明考证了被BBC喻为“中国第一个广播记者”的陆铿的生平及其组织的中国广播史上第一次现场直播的细节。赵玉明、贾临清在诞辰110周年之际从技术支持、新闻宣传、节目设置、国际交流和尊重传播规律等五个方面就对中国广播事业的贡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贾临清通过《对广播事业局的工作指示》解读了刘少奇广播思想中的群众视角。庞亮对梅益的生平进行了考证,并通过梳理其文章和讲话对梅益的广播观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陈文清对中国体育比赛实况解说的奠基人张之的生平及工作历程进行了梳理。

4.广播的语言语体。语言与语体是一种变化发展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及其思想的软坐标,广播也不例外。中国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带动了广播节目语言语体的深刻变化。李佐丰、赵均、张武江以广播语体为纲,以系统研究和专题研究为目,回顾了广播语体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历史,梳理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脉络,总结了之前的研究成果,为广播语体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谱系基础。关世申、关月认为,中国的广播语言在30年中经历了内容上从空泛到充实,语态上由高调到平和,风格上由模式化到个性化,传播方式上由单向到互动的变迁,指出当前广播语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姚喜双将时代背景、政治思想变化及播音员队伍人员组成进行了有机整合,对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形成的动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还总结了解放区新闻播音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姚喜双将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形成分为要素生成期、系统雏形期和系统形成期,并从中挖掘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系统形成的规律性。

5.其他方面。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历史节点,抗战广播史的专题研讨会也如期举行,相关成果于2006年整理出版。其中收录抗战广播史论文19篇,内容涉及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台的广播宣传、及其在各地方的广播宣传、广播在“二战”中的作用及日伪在占领区的广播宣传等专题内容。2010年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中国广播》杂志刊登了一系列座谈、访谈与老广播人的回忆录,为广播史的研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资料。赵玉明与陈尔泰就广播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庞亮对人民广播的起源问题进行了考证。通过文献考据、对广播性质进行辨析,他认为江西苏区的红色中华新闻台并非媒介意义上的广播电台,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起源于延安。王春莉以舆论导向、主持人、民生新闻、舆论监督、专业化、品牌战略、资本运营、学习型团队等关键词作为参照系,考察了30年来中国广播的深刻变化。张斌分三个部分回顾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年来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历程,突出其“自己走路”的特色与风格,并借此对中国人民广播事业70年来的改革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李慧玲对农村有线广播在20世纪50~80年代的发展及90年代后的衰落进行了归纳。汪英在其博士论文《上海广播与社会生活互动机制研究(1927-1937)》中从广播的基本特征出发,梳理近代上海广播引入的外在基础和内在条件,以广播媒介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播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及其机制调适过程的论述,揭示广播是在与社会互动中发展自身并产生一系列社会效果。

三、地区史

地区广播史是中国广播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缺少统一的广播事业管理体制,因此不同地区的广播电台在事业上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改革开放之后,各地方电台在节目上对所在区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地方史的编纂成果不少。其中包括《山东广播电视发展史》(三卷)、《厦门广播电视史略(1935~2007年)》、《岁月留声60年,广东电台简史(1949~2009)》、《岁月如歌,足迹: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编年史》、《银川广播电视简史》等都以简史的形式对各地广播事业创建至今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记录。

论文方面,白利君以1992年西安广播的全面改革为起点,对当代西安广播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考察。刘爽认为,从历史时期界定,当时吉林省的行政区划,各广播电台党政隶属关系,广播电台的历史沿革等四个方面来看,吉林省在解放战争时期,即1945年8月到1948年10月,中共创办的广播电台只有长春新华广播电台、吉林新华广播电台和延吉新华广播电台等三家,而并非目前广播史学界认为的八家。柴志明、林勇毅、徐洲赤、用史实与数据回顾了浙江农村广播6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浙江农村广播的需求、作用及发展思路作了详细的分析。广州地处华南,在晚清乃至民国史上都属于得风气之先的地方,也是广播事业向全国发展的重要一站。赵巧萍以抗战前后广州的广播事业为对象,探讨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广州广播事业的发展状况,也借此考察了广播事业与中国政治环境的关系。李慧玲在其硕士论文《建国后湖南农村广播电视传播简史》中按照政治史分期将这段历史分为创业(1949~1965年)、动乱(1966~1976年)、改革(1977~1991年)和全面发展(1992~2004年)四个时期,并详细阐述了各个时期湖南农村广播电视建设情况、农民媒介拥有情况、农村广播电视节目的设置和内容以及广播电视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周东华论述了陕北红色广播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奠基起到的重要作用。李海和王文华考证了张家口(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从创办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始末。

四、广播史学理论

广播史学理论的研究对于广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在广播史学的构建方面,李煜反思了治中国广播电视史时应该注意八个方面,即要重视专题史与史料建设,要处理好史实与史论的关系,要处理好事业史和节目史的关系,要注意音像版的建设,要重视广播与电视史研究的平衡,要注重地方广播史的研究,要处理好对内广播与对外广播的关系,要处理好新闻广播与娱乐广播比重的关系。陈尔泰以《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卷)为例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广播史学批评的现状,并就广播史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申启武和安治民系统梳理了中国广播研究90年来的脉络,并对90年来我国广播研究发展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起步于1920年的中国广播研究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大致经历了萌芽、缓慢起步、曲折前进、恢复繁荣和逐渐成熟等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三大突破、三大延展和三大瓶颈的发展特征。

广播史的史料建设与史志编纂是广播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佐禹从重要性、对策与数字化的角度对广播史志资料搜集整理与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又专门针对广播史志资料的数字化应用的现状和类型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在广播史志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樊娜认为,档案数据库建设对广播电视史学研究将起到加强保护、拓展空间和扩充研究方法与手段的作用。刘书峰在其博士论文《广播电视志理论与实践初探》中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广播电视志为研究对象,吸收借鉴了广播电视学、方志学的相关理论与成果,对广播电视志的编修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又从我国内地编修广播电视志的历史和现实入手,以方志学和广播电视理论基础为指导,以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编辑出版的广播电视志书篇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了广播电视志编目的原则、做法以及现状和分歧。此外,刘书峰还从专业志与新史学的关系的角度考察了地方广播电视志在编纂方法与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指出,从表面上看,广播电视志与当前史学研究中的新史学、年鉴学派和区域社会生活史有若干相似之处。事实上,虽然广播电视志表面上是反映微观、“下面”、地方的社会史,但仍逃脱不开作为宏观、“上面”、国家的政治史性质。广播电视志本身不是新史学和社会生活史,对广播电视志的研究和评价应该还原到其所在的时代、地域和社会状况中去。

在广播史学史方面,王文利在其专著中以政治史为依据按照四个历史时期总结了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历史。在广播史方面,他历数了各个时期的研究人员、期刊、机构以及研究状况。

五、几点思考

近几年我国广播史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首先,从整个学科来说,点、线、面都积累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其中,“点”指的是专题史,“线”指的是区域史,“面”指的是通史与宏观叙事。在深度上,广播史理论的研究也有不少建树。在数量上,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0年共出版了23部关于中国广播史方面的专著,而2001~2005年5年间相关专著只出版了9部。可以说,整个广播史研究在已有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

其次,从各个板块来说,都有不少新的突破。在通史与宏观叙事方面,与以往以通识性、介绍性的教材为主的方式逐渐变为研究专著的数量显著增加,研究的问题也更加细化和具体,大量新史料与图片资料应用其中。在专题史方面,涉猎的范畴也有所增加,不但囊括了广播节目、广播产业甚至还研究了广播语言语体及广播思想史、广播与社会生活。其中,广播语言语体涉及学科交叉,开阔了广播史研究的视野。梅益广播思想史的研究可谓广播史学界第一部基于一手资料系统、全面、深入的广播人思想史研究专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播与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将当前史学界的研究热点社会经济史引入广播史研究之中,让人耳目一新。在地区史方面,各地的广播史研究百花齐放并继续向纵深推进,质量数量都得到显著提升。广播史学理论的研究更是异彩纷呈。不但对广播史学史进行了梳理,对广播史学的基础——史料建设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还对广播史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批判与反思。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广播史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广播史的研究在相关行业史的研究中尤其是与电视史的研究相比体量还比较小。研究问题的广度、从业人员及学术成果的数量还比较有限。其次,虽然中国广播史的基本学术体系已经确立,但研究的点、线、面还不丰满。不少研究成果仍然属于通识性、介绍性的著作,对不少具体问题的论述还不充分、系统、深入。第三,部分研究的政治痕迹过于明显,对于研究对象本身的论述稍显单薄,尚未形成比较独立的广播史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广播虽然属于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发展也必然受到社会政治发展的深刻影响,但广播史的研究应该反映的是广播的创建、发展及其一般规律,要在进入政治话语的过程中适度地跳出来。不止要站在意识形态叙事的角度,更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广播史。第四,广播史研究的史料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第五,研究方法上还需要更新。在西方史学界,从19世纪20年代起年鉴学派偏重经济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就逐渐成为主流。在我国史学界,经济社会史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也逐渐引入并逐渐发展。但在广播史学界,引入相关方法进行的研究还非常少。很多研究还偏重广播事业与广播本身,缺少在一个宏观的、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历史情境中对广播与历史进行具体的、细微的、互动的考察。

当然,相关问题的存在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空间。相信在广大广播史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广播史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办公室)

注释

①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图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②陈尔泰《中国广播史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③陈尔泰《中国广播发轫史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④顾亚奇《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三个历史阶段》,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第121~122页。

⑤黄勇《论新中国六十年广播电视的发展道路》,载《现代传播》,2009年第6期,第1~4页。

⑥黄炜《60年来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7期,第30~32页。

⑦涂昌波《新中国60年广播电视发展政策演进》,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0期,第10~15页。

⑧何镇飚《媒介强国论:广电传媒60年强国路径与逻辑研究》,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0期,第12~15页。

⑨庞亮《寻找声音和图像的足迹——新中国成立60年来视听工具的发展与变化》,载《中国广播》,2009年第10期,第38~41页。

⑩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第76~79页。

段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中的调查性报道》,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1期,第36~37页。

艾红红《中央电台国庆直播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国广播》,2009年第8期,第20~22页。

罗萍《我国广播广告30年》,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期,第45~46页。

张国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广告规制的发展与问题》,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期,第43~44页。

陈尔泰《中国广播之父:刘瀚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秦瑜明《大记者大手笔——陆铿与中国广播史上的第一次现场直播》,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第160页。

赵玉明贾临清《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贡献》,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第75~77页。

贾临清《试析的群众视角——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2期,第87~89页。

庞亮《试论梅益的广播观》,载《中国广播》,2008年第9期,第44~48页,也可参见其博士论文《梅益广播电视宣传思想研究》。

陈文清《记新中国体育比赛实况解说的奠基人——张之(上)》,载《中国广播》,2009年第8期,第22~26页;《记新中国体育比赛实况解说的奠基人——张之(下)》,载《中国广播》,2009年第9期,第21~23页。

李佐丰赵均张武江《广播电视语体研究回顾》,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第70~83页。

关世申关月《改革开放30年与广电语言的变化》,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5期,第35~36页。

姚喜双《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形成的动因》,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8期,第67~69页。

姚喜双《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的形成及特征》,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6期,第70~72页。

姚喜双《中国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研究启示》,载《语言文字研究》,2007年第3期,第30~37页,或参见其博士论文《中国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

参见《中国广播》,2010年第5~12期“人民广播70年”专栏相关内容。

赵玉明《再谈中国现代广播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上)——与陈尔泰同志商榷》,载《现代传播》,2010年第2期,第131~137页;《再谈中国现代广播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下)——与陈尔泰同志商榷》,载《现代传播》,2010年第3期,第134~140页;陈尔泰,《关于中国广播史若干问题的讨论——兼答赵玉明教授》,载《现代传播》,2010年第12期,第122~129页。

庞亮《关于人民广播事业发源于江西苏区说之商榷》,载《中国广播》,2008年第5期,第46~48页。

王春莉《三十年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概念》,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2期,第27~29页。

张斌《“自己走路”三部曲:从中央台看中国广播改革创新的历史沿革》,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第53~56页。

李慧玲《农村有线广播的历史和现状》,载《青年记者》,2007年5月(上),第55~56页。

参见汪英的博士论文《上海广播与社会生活互动机制研究(1927~1937)》。

白利君《当代西安广播小史》,载《新闻知识》,2006年第2期,第49~52页。

刘爽《中共建国前于吉林省到底创办几家广播电台辨考》,载《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第4期,第142页。

柴志明林勇毅徐洲赤《浙江农村广播60年:现状与思考》,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0期,第16~18页。

赵巧萍《略论抗战前后广州的广播事业》,载《今日南国》,2009年第4期,第181~182页。

参见李慧玲的硕士论文《建国后湖南农村广播电视传播简史》(湖南师范大学)。

周华东《陕北红色广播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奠基作用》,载《理论导刊》,2010年第2期,第98、107~108页。

李海王文华《张家口(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始末》,载《中国广播》,2010年第12期,第43~47页。

李煜《治中国广播电视史要应对的八种关系——兼评与》,载《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第139~141页。

陈尔泰《中国广播史学批评构建:以上卷为例展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申启武安治民《中国广播研究90年》,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申启武安治民《九十年来我国广播研究发展特征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35~140页。

佐禹《广播电视史志资料搜集整理与利用》,载《记者摇篮》,2007年第12期,第48页。

佐禹《漫谈广播电视史志资料的数字化应用》,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1期,第53~54页。

樊娜《档案数据库建设对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影响》,载《档案管理》,2010年第6期,第80页。

参见刘书峰的博士论文《广播电视志理论与实践初探》(中国传媒大学)。

刘书峰《论首轮广播电视志的篇目设置》,载《广西地方志》,2007年第1期,第20~23页。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史;扩容;受众主体;大历史观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络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不仅兼有广播电视的诸多功能,例如传递信息迅速及时、声画同步等,还具有交互性强、自由度大、海量存储及全球传播等独特优势。凭借这些优势,网络在与广播电视争夺受众的过程中,不但从根本上动摇了(广播)电视传媒“老大”的地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其既有的传播理念与节目形态。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在竞争中既相互融合又渗透发展,已成为电子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网络的崛起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把以广播电视历史进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广播电视史学置于新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中,一系列新的视野亟待开启。

一、网络媒体使广播电视史学研究领域“扩容”

在网络传播出现前,“广播电视”的概念被界定为“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特定范围传播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出声音和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把编制的声音或音像节目转换成电子信号,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等方式公开传播,人们使用收音机、电视机等接收装置收听、收看。”①

现在,随着各网站(而不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对声音与图像以网络传输、以网络计算机接收这种新手段的加入,广播电视传播被注入了一种全新的元素,过去较为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如今变得交叉混杂,“广播电视”的原有概念限定也因此受到学术界的质疑。

今天的事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广播电视在网络空间的扩张,必然引起相应的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在网络传播出现后,许多电台和电视台为求未来生存计,纷纷开办了网上广播或电视。与此同时一些非广播电视媒体网站也在积极开辟网上音乐广播、网上电视等传播业务。截止到目前,有些电台、电视台网站已发展成为用户点击率极高的知名站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及香港凤凰卫视中文网站等)。而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0年5月底,全国就有近100家广播电台、60家电视台和25家有线电视台、10家卫视台上网。②借助这些网站,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即时浏览或互动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要问,广播上网,还叫广播吗?我们同样需要追问的是,电视上网,还叫电视吗?

有观点认为,确立一种传媒是否叫做“广播”,需依据早期广播所确立的媒介特征而定,如点对面的传播形态,平民化的传播媒介等,而目前的所谓“互动式广播则基本上属于乌托邦,实际上互动不起来”,因为网络传播者仍然把着传播工具主动的一头,控制着受众的反馈,最终结果还是由他们把经过过滤的内容传播出去。③因此,这种观点强调,目前的网上广播依然属于广播的范畴。也有人对此持截然相反的意见,他们反对将网络广播电视称作广播电视,而干脆把网上广播电视与其他商业、政府网站统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这一争论目前仍莫衷一是,在此暂且置之不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未来的广播电视却肯定是要与网络联手走媒介融合之路。据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电视的主要模式将是由单向电视转变为“网络传播交互电视”,而新世纪媒体争夺受众的竞争也将主要在网上进行。④

如果说网上广播电视可以不再归属“广播电视”范畴,那么广播电视的另一未来存在形态——“交互电视”(或称互动电视)是否该划归此类?——电视依然是过去的电视,无需电脑、调制解调器或电话线路;惟一需要的是一个数字或模拟的机顶盒,一个遥控器或无线的键盘。利用以上设备的转换和接入,观众即可通过电视机浏览因特网,参加社区和全球“闲聊”,接收电子邮件——刚刚卸任的香港卫视执行主席Gareth张认为,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急速发展,电视能比电脑更好地进行因特网运作,尤其是在电脑还不多的地区。因为“因特网没有内在的因素非要求用电脑才能上网”⑤。目前,这项技术已被攻克,“交互电视”已在欧美发达地区的家庭出现,并将很快推及全球。而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受网络影响,恐怕以后的广播电视都将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原来意义上的纯粹单向传播的广播电视将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广播电视史研究者如果只拘泥于传统的媒体研究领域,而拒绝拓宽关注视野,势必使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超前于理论的发展,也使广播电视的史学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在不久的将来,恐怕还将陷于“领地缩小”甚或“家园失落”的尴尬境地。

目前,已有人在研究“新媒体电视”、“网上广播”、“网络广播的数字化生存”、“交互电视”等课题,“广播电视史”研究是否也该考虑一下“扩容”,是否应该把网络广播电视包括在未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围之内?答案应当是肯定的。理由是,虽然传播的介质发生变化(广播电视传播加入网络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但就目前状况看,网上广播、电视和电视的网络化传播依然具有明显的广播电视属性,依附于原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展;而各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也大多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分支机构,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拥有自己的特殊称谓。况且,受网络影响,广播电视的节目栏目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与广播电视已成水融的发展态势。若硬要人为地把二者区分,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这一点,本文在后面还要论及,此处暂不赘述。

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广播电视毕竟不同于传统的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单向发送的广播电视。它最终必将独立出去,并具备自己鲜明的媒体特征,“新”、“旧”媒体甚至还将面临再次的分化与整合。到那时,网络媒体的名称与所属范畴如何确立,则需另当别论了,但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把年轻的网络广播电视纳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畴,不仅可以避免就事论事、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等缺陷;还可通过这种综合的立体考察,从中发现媒体交替过程中彼此相互借鉴与影响、渗透与互补的关系。对于广播电视的历史研究而言,可谓有多利而无一弊。

[page_break]

二、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史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术研究工作。只要拥有一网计算机,研究者不仅可以方便地根据自己所需进行各种网上搜索,还可以方便地进行跨馆际、跨国界的网上文字与图像阅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的双向传播功能,已为以计量化方法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

在网络传播中,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变成了主动寻求和传播信息的用户。也即是说,每一个用户都同时担当着信息的接收者与发送者的双重角色。“电脑的显示器与电视大同小异(外型看起来就是一个‘电幕’),但当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坐在电脑前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可以举出internet与以电视(传统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众多差别,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传播模式的根本差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信息传播中的‘发送者’转变为‘接收者’”。⑥可以说,无论是对广播电视媒体传播者,还是对其历史的研究者而言,没有哪一种理论,也没有哪一种号召会比网络更能活生生地展现“受众就是上帝”这一观念。网络传播使“受众”主体和传者主体的双向互动得以实现。受这种观念影响,有的电台和电视台已开始自觉地把“受众”参与传播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受众与媒体的沟通与互动也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0年4月,为纪念其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开播7周年,也为增进节目制作人员与观众的交流,征询观众对这个节目的意见与希望,电视台与网站联袂出手,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把演播室的交流与网上直播的交流汇聚一起,为实现其“将沟通进行到底”的初衷开辟了新的渠道。另一个大型谈话节目《对话》,也通过网络反馈,挑选现场参与观众。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这种受众参与和对传播效果的重视还会随网络的发展而加强。相应地,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与传播效果研究也必将被提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纳入广播电视史的研究视野。

回顾新中国广播电视史学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往的史学研究,多偏重于从社会政治的视角,考察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注重的是在时间流程中,描述某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大致情形。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即受众反馈情况却往往涉及较少。如此治史,自然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我们知道,由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直到新时期以前,广播电视史研究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学科规范和学术方法较为含混的状态;(撇开民国时期尚未成型的史学研究不谈,)解放以来,国家逐步走向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意识形态控制时期,广播电视业本身的多种功能逐步被简化为单纯的“党和政府的喉舌”、“阶级斗争的工具”,广播电视传播主要是服从于中央的各项部署,对于传播效果和受众的需求则较少顾及。在这种以实现“上情下达”为根本任务的价值取向面前,受众的实际需求当然不会成为广播电视传播者追逐的最高目标。因此,改革开放以前,广电传媒有数的几次受众调查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上,受众来信与来电往往成为检验节目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因此,对传播效果的科学考察和对受众的反馈研究自然难以进入广播电视史学研究者的视野,从而导致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史学“传统”:当牵扯到具体的节目栏目沿革、受众反映、社会影响等问题时,往往语焉不详。

当然,中华民族重总体、宏观的思维特点,重集体、轻个人的文化传统等,无疑也是导致这种史学传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网络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日益渗透各个领域的情况下,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联手发展,为以计量化方式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所谓计量化,即自觉、系统地运用数学与统计学理论方法进行历史的描述、分析与解释的方法。新时期以来,中国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发展迅速,但由于这是一门专业性强、耗资巨大的事业,所以一般仍局限于个别高校和某些专门的舆论调查机构。而在网络形成后,这种调查活动将变得轻松易得;各网站可通过在网上的调查问卷,或统计用户点击率,判断节目栏目的受欢迎程度;还可通过设置用户联系信箱、BBS(公告栏)获知用户的真实感受;当然也可根据用户的反映及时调整节目栏目,以适应他们的欣赏口味。而受众的有效参与,也成为广播电视发展链条中一个必经环节,为以受众为主体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数据和资料。目前,许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栏目调整,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受众调查中的分析得出的收听收视率情况进行的。试想,若从节目接受者的视角,回溯中国广播电视80年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是否会发现历史的另一半面孔呢?比如,研究广播在中国诞生时受众的反应,统治时期广播承担的社会角色,或者解放后计划经济体制下附着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广播电视存在形态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和“以史鉴今”,为探讨广播电视的未来走向提供借鉴。当然,要想对几十年前的受众进行补课式收听收视调查,时过境迁,未免强人所难,也不具可操作性;但作为广播电视史学工作者,注重在这方面做些查漏补缺的工作,收集一些以往的文字记载,在广播电视历史研究中加以有效的重视和运用,却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网络传播催生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大历史观”

加拿大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哈罗德·英尼斯指出,传播媒介是一整套传递与储存人类文明的智力形式和有关技术手段,对传播工具的使用创造了人的行为模式与精神状态。计算机互联网不但方便信息传输,而且使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自然地处于一种动态的交互过程中。这种迥然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必然使它的使用者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发生深刻变革。

美籍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其扛鼎之作《万历十五年》的中文版后记(1987年版)中,曾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大历史”(macro-history)观点。其所谓大历史观点,“其中包涵一种大而化之的精神”,即首先要注重于以长远的眼光,“从技术上角度看历史”(technicalinterpretationofhistory),“凡是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叙事不妨细致,而结论却要看远不看近。既从世界的视角俯看历史,又出入其中,对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证据充分、逻辑严密的条分缕析。也即是说,只有以宏阔的国际视野,登高望远,才可以见微知著,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走向。

受黄先生“大历史”观的启示,笔者不禁想到,我们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是否也应该建立一种立体反映广播电视发展全貌的“大历史”观呢?在目前网络“网罗世界”、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笔者认为,这种“大历史观”的生成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所谓广播电视史学的“大历史观”,笔者尝试提出以下3层涵义:

1.完整的广播电视发展史首先就应该是其参与各方“俱在”的历史。所谓“俱在”,至少应当包括传者、受众、信息、媒介等。这一点上文已经述及,此外不再赘述。

2.应当把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而不是孤立地就广播电视论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与其所依托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息息相关,不同的广播电视存在状态,实际上都反映了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要求。而广播电视业的历史演进也总是体现与反映着其动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状况的特点与要求。因此,要考察广播电视的历史发展,就不仅需要从描述、分析广播电视业本身入手,而且也应该把其发展过程置于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审视。

3.要有一种国际视野,把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世界广播电视的历史格局中加以考察。(本世纪初广播电视的出现,已使世界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果较之从前有了突飞猛进。)世纪末互联网络的崛起,更使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开放的世界、互联的世界。只要接通网络,“世界”便扑面而来。过去只能在书中通过文字间接体悟到的西方各国广播电视媒体,现在借助网络传播,都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例如Cnn、aBC、CBS、nBC,甚至新近开播的美国互动电视opentV等。地球的确越来越像一个村庄,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与传播也越来越频繁。表现在中国广播电视界,则是近年来对西方广播电视从内容到形式的学习与借鉴,还有从技术到设备的引进与改造。这就要求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的学者,建立一种国际性的大传播观念,改变过去封闭的媒体独立发展思路,在开放的世界背景下把握个案。比如,若从世界的眼光,打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我们会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方面的工作并非我们原创,而是西方各国已经实践并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汲取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加以推广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改革少走许多弯路。而站在这样的视角治史的结果,也会更清楚地发现我们的优势与局限,从而使广播电视历史学能够更好地发挥鉴古知今、鉴彼知己的社会功能。

网络媒体还处在童年阶段,它的未来发展也还需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怎样,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内容,当然也包括学术研究方式及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史学研究。

注释:

①赵玉明、王福顺主编:《广播电视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7页。

②闵大洪:《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2000年6月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③刘舜发、陈熙:《中国电视在网络传播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第131页。

④李幸:《早期广播所确立的媒介特征》,《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73页。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4

一、加强政治学习,思想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年,我们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年工作,坚决和中央、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崭新的面貌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以及《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办发[]号)文件精神。每次中央和市委重要会议后,我们都及时组织了不同形式的传达学习活动,特别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指导学习活动,并把每周二下午定为例行的干部集体学习时间,几乎全年没有间断过。在学习中,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定时学习与不定时学习相结合、专题研讨与广泛研讨相结合,局党组成员率先学、带头学,做学习的榜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取得实际效果,力求在学习中提高思想认识,研究现实问题。通过学习,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坚定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了我市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增强了加快广播影视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都有了新的提高;明确了广播影视业逐步推开管办分开、政事政企分开的重要性和实现广播影视业跨越发展的紧迫性;明确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特别是在某省广电行业已开始的改革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握规律,尊重客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步开创工作新局面;明确了要正确把握广电局的职责和地位,转变观念,强化管理,努力推进某省广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围绕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业发展这个课题,深入蓟县、宝坻、宁河、汉沽、塘沽、开发区等区县广播电视局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利用开会机会,先后到,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某省等省、市考察,交流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工作。在工作中,我们特别重视广播影视行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力争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掌握广电行业的相关政策、理论方向和工作动态,编辑了《各地信息选编》,及时发送到局领导和有关处室及各区县广电局;局主要负责同志每月至少召集一次工作研讨会,总结分析当前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我们还配合国家广电总局、某省广播学院圆满成完成了某省市广播影视体制调研问卷调查工作,并在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下,撰写了一万余字的《关于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改革的思考》理论文章。通过广泛地实际调研和深刻地理性思考,我们一方面更好地了解了广电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改革发展趋势,为新体制下的广电行业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另一方面形成了今后我局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讲政治,顾大局,求发展;正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新课题、新态势、新思路;继续抓好自身机构、队伍、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宣传管理、技术管理、社会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确保广播影视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转变职能,内部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年,是我市改革广播影视体制,实行管办分开的第一年,我们根据市委《关于调整某省市广播电视电影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津党[]号)的要求,深入研究了与集团分开后局的职能细化、机构设置、队伍建设、法规建设、机关办公条件与保障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较成熟的意见并取得了一定进展,重新研究细化了我局新的职责,并报送市委宣传部;根据市编委批准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我们对局机关各部门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对干部进行了认真调配,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挑选、细致考察,初步拟定了各部门负责同志,基本建立了新管理的框架;为适应职能转变要求,努力把我局建设成为精简、高效、统一的行政部门,我们在全局开展了“学习法规知识,强化法律意识”活动,制定了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并根据市里部署,组织完成了全局处以下(含处级)公务员的依法行政培训考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行业指导、管理、监督、服务水平;根据广电总局要求,参照兄弟单位做法,就建立广播电视稽查大队和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进行了深入研究,再三推敲,完成了大量地基础性工作,制定了详细地方案。

四、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圆满实现了“双胜利”。非典疫情出现后,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治非典的指示精神,先后召开多次会议,传达中央和市委的有关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学书记和立昌、相龙、胜玉、怀远等同志关于防治非典工作的重要讲话,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部署局机关和市广电系统防治非典工作,及时将国务院、广电总局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防治非典的精神和宣传要求传达给广电集团和区县广电局,要求各区县局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科学防护意识,为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防治非典高潮创造了较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努力做好自身防治非典工作,制定了应急预案和条防范措施,划拨局工会储备会费为一线单位和全体职工购置防非典消毒用品和保健品,深入基层单位,慰问一线职工,并向单位所在社区新兴街捐赠了元的防护用品。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恪尽职守,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敬业精神。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我市广电系统无一人患病,既保证了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又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取得了防控非典和业务工作的双胜利,我局被所在社区评为防控非典先进单位,两名干部分别荣获市宣传系统优秀党员和某省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

五、加强宣传管理,舆论导向正确。根据党和国家关于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艺术的方针、政策,抓好全市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局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一方面及时向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传达、国家广电总局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宣传报道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指示和要求,积极检查贯彻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对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所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监听监看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努力克服工作人员紧张、办公场所简陋、监听监看设备短缺等困难,对所监听监看的内容按照舆论导向是否正确;播出内容是否健康;专业频道中专业内容比例、广告播出比例、引进节目比例、直播节目等是否符合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等几方面做好监听监看工作日志,并根据监听监看结果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进行了及时处理,分别查处了有违规行为的河西区有线电视中心和东丽区广播电视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了荧屏净化活动,专项检查了某省电视台和各区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广告和黄金时段播出电视剧的播出情况,对违规引进播出的栏目提出了停播和整改要求;组织完成了全市广电系统广播电视节目新闻类、文艺类评审工作;审看了部共集电视连续剧,提出了审查修改意见,并及时核发了准播证书。此外,我局还积极与某省局协调沟通,保证了某省卫视节目在某省落地,并根据广大观众的要求,在频道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调配现有资源,恢复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播出,转播了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节目和某省卫视节目,及时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收视需要。

六、加强技术管理,圆满完成了安全播出任务。

七、加强社会管理,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职能转变后,在社会管理方面,我们以依法行政为核心,进一步加大了广播影视法制建设和行业管理工作的力度。我们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及时完成了对全市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年检工作,认定家为年检合格单位,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家节目制作经营单位报请国家广电总局取消了其节目制作经营资格。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境外卫星电视转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及时遏止了塘沽区违规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并在公安、国家安全局的协助下,查处了某省一家在我市非法承揽境外卫星电视安装业务的公司,当场没收了该公司用于接收某省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机、卫星接收天线和密码卡,同时将该公司有关情况及时向某省广电局反映,建议对其立案查处。在全市范围开展了确保有线电视网络安全播出大检查,重新审核登记了全市家企业、院校有线电视站;及时查处了。对全市家持有《某省市有线电视工程安装设计许可证》的单位进行了的治理整顿,根据有关规定取消了家有线电视安装工程单位的持证资格,并对其余家单位进行了重新审核登记,换发了新的许可证,确保了我市有线电视设计安装健康有序地发展。

八、做好培训工作,加大了对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部署,认真组织完成了全市广播电视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工作和全市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考试及换证工作。特别是全市广播电视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工作,由于培训涉及面广,参加培训人员超过人,且正值非典肆虐期,为了确保“两不误”,我们坚持把培训和防控非典工作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在组织培训中搞好防控非典,在防控非典中抓好培训,在征得国家广电总局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及时调整了培训计划,取消了集中培,训,同时,积极协调有关单位,购买了教材和教学光盘,使广大培训人员在以自学为主的同时,通过上局域网、看录像等途径接受教学,从而既保证了培训人员充分接受教学,又避免了人员集中带来非典传染的可能性,有效地解决了集中培训与防控非典的矛盾。

九、圆满、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了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和市领导交办任务。

年,我局共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共件,市长电子邮件近件。其中,人大建议件,政协提案件。其中,市领导督办议案一件。

我局对提案办复工作非常重视,从局领导到各单位负责人、从局办室经办人到部门经办人都非常重视,高度负责。胡兴华局长亲自主抓提案工作,对提案的办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每一件提案进行认真审阅。

在市提案办公室的指导下,经过努力,我局所承办的件建议、提案,全部在市政府规定时限内完成,并实现三个%,即:提案、建议征询率达%,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基本解决率为%。

十、主要体会。

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市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是我们胜利完成任务的前提。

坚决贯彻正确把握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方针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是我们取得突破的保证。

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正确的思路,真抓实干的作风,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

强烈的团队精神,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拼搏奉献的良好风貌,是我们善打硬仗屡创佳绩的基础。

十二、明年工作初步打算。

认真学习,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四次会议精神,根据市委《通知》要求,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理论讲座,积极抓好全局党员、干部学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新高潮;开展“学习法规知识,强化法律意识”活动,强化全员法制意识和行政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队伍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

深入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围绕我市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行业管理、区县职能转变等专题,立足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和建议,更好地为广播影视发展服务。

细化职责,逐步健全广播影视管理机构。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和“管办分开”要求,进一步细化我局职责,上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健全机关各处、室,同时,根据广电总局要求,建立广播电视稽查大队、监测中心和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尽快落实职责、人员、设备和经费。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视电影艺术、技术等方针、政策,依法开展宣传管理、技术管理、社会管理工作,并依据有关法规、文件和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关于广播影视宣传管理和社会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对行业的指导、管理、监督、服务水平;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境外卫星电视转播秩序专向整治工作的意见》([]号)和《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广电总局第号令)。

加强指导,努力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部署,做好我市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实现我市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平稳过渡;积极指导我市电视收费频道建设;协调解决某省卫视频道转发器调整工作。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5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下设音乐系、美术系、设计系,及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学院发展的目标是提升艺术学院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形成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依托我校学科资源,为艺术学科发展提供丰富的学科理论支撑,加强学院教学、科研能力,使学科水平整体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院文化艺术的辐射力,大力开展和推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国家新增艺术学门类,我院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中,音乐与舞蹈学类有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美术学类设有绘画专业,其中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版画四个方向;设计学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现面向全校本科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学院一直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先后在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建设成一支素质精良、造诣高深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院现有教职工97名,专职教师80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讲师33名,助教4名,共有硕士生导师41人。学院还聘请部分国内知名艺术家、学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了及时掌握当前艺术领域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的新动态,学院同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且聘请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家来学院讲学。

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加强。部分教学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美术系、设计系连续举办各类美术作品展、毕业创作展和设计展,音乐系连续举办各类主题音乐会、毕业音乐会。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322篇,其中在CSSCi期刊30余篇。出版专著41部,教材51部。近四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1项,各类省级科研项目9项、横向课题17项。可支配研究经费155万余元。

学院未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教育观念,立足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在技能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平台。

艺术学院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管理将上新的台阶,使学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础、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在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上作出新的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以音乐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音乐理论研究能力、音乐理论的编辑、评论、管理能力。

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及论文指导;音乐学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钢琴或其它乐器演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专业、普通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文化科研部门、文艺院团、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根据专业方向培养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艺术研究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音乐表演专业以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突出对器乐演奏、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专业方向:声乐演唱,钢琴、民族器乐、管弦乐器演奏

专业课、基础课:表演(器乐演奏、声乐演唱);音乐表演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钢琴艺术史、教学论;重奏(唱)合奏(唱)室内乐合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在毕业后可在专业或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及鲜明的艺术语言。对造型艺术具备基础素描以及国画、水彩、油画、版画的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能够继承国画、水彩、油画、版画艺术传统并将之发扬,能够从事国画、油画、水彩、版画艺术创作、教学以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研究绘画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美术史、绘画基础、绘画创作与实践。

专业方向:油画、国画、水彩、版画。

专业课、基础课:解剖与透视;素描基础训练;色彩基础训练;油画人体;综合材料;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中西方美术史;风景写生;素描人体;线描人体写生;工笔人体写生;工笔人物写生;花鸟画写生;水墨人物写生;油画人体;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水彩人体;坦培拉绘画研究;水彩造型语言;丙烯绘画;毕业考察、创作;黑白木刻、凸版版画、凹版版画、版画史、凸版技法应用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适合到文化艺术创作单位、设计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从事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到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创新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整体素质提高,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塑造,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于一身、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意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装饰与图案、文字与版式、图形创意、品牌形象策划、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平面设计企业、出版社、电视台、广告创意公司、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等从事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环境设计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室内外环境设计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环境设计原理、室内环境设计方法、环境设计基础训练、环境效果图表现技法、数字化环境设计、CaD建筑制图、室内空间设计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与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环境建筑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建筑室内外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工业设的时代性、数字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色彩与纹饰、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CaD机械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调研、设计报告书与产品评价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艺术设计、汽车设计、日用品设计、展览展示机构、大小企业、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策划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4年3月22日正式成立,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要求,以及“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的规定成立的全国首批十个部校共建试点学院之一。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文学院原有的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和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为主体,包含4个本科生专业: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3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专业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同时学院设有1个教育部新闻传播类文科实验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23人,学历层次基本实现了博士化。在籍全日制学生1213人(其中本科生95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3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2人、博士研究生6人,留学生6人)。

随着国际化的大趋势和学科专业的不断拓展,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罗格斯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日本西南学院大学、佛教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建国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校相关学院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还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淡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台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师生访问学习活动。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含相关专业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知名记者、编辑、广告人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及广播影视界精英。近十年来,200余人次荣获全国文科计算机广告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一等奖等竞赛奖近百项,1名同学获得“佳洁士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第一名,1名同学获得全国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上镜奖,10人获得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周冠军、1人获“挑战主持人”新闻类年度总冠军、3名同学获得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一等奖。同时,毕业生中1人获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主持人金奖,1人获2008年度“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25%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同学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音视频部、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媒体聘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35%以上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毕业生分别被新华社、湖南卫视、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聘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播音专业理论,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传媒编辑制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拥有吉林省一个高校文科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承担着吉林大学电视台六个栏目的采、编、播工作。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编辑制作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信息传播和电子媒体的急速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并依托文学院相关专业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播为主、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电影学、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掌握广播影视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广播影视编辑制作的基本能力。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调制技术

1数字调制技术的重要性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与数字调制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数字调制技术是数字电视广播运行的重要技术之一。数字调制技术能够为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传输等过程提供更加重要的保障工作,信号的产生以及发送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保障其发送的准确、适当,是运用调制技术的重要意义。在调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过去使用的并不是数字调制技术,而是模拟调制技术,在数字化逐渐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调制技术逐渐替代模拟调制技术,成为数字电视广播的主要运用技术,也为其提供更加严密的信号检测。不同的数字调制技术适应不同的信号传输要求,在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对相应技术情况进行了解,以达到更好的信号传输质量。

2数字调制技术实现方式

当今社会发展中使用的数字调频技术有多个研究方向,不同的调制技术也各有利弊,合理运用数字调制技术能够更大限度的提高通讯发展水平,促进数字广播电视和广电工程的发展。2.1单载波调制与多载波调制数字调频技术中从载波方式上来说,可以分成单载波和多载波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两种调制方法在实施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映射处理,以对输入的符号进行帧数据的构建。其中根据所用的调制方式可以将数据与载波进行合理的调制以对信号的使用和传播进行检测调制。无论是单载波调制还是多载波调制都能够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进行信号完善与调制工作,选用适合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传输效果。2.2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pCm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是美国贝尔公司研制的一种调制技术,在进行数字调制时可以对信号进行减噪处理,对近距离的噪声处理有很强的效果,是一种具有一定使用意义的调制方法。在进行噪声处理时,pCm使用的脉冲方式将数字通信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形成的8位二进制数据进行再利用,此时的编码后数码率达每秒64kb。对于可视电话会议的信号,要求频带50-7000赫兹,编码后的数码率应提高为每秒128kb。传输数字信号到对端后进行解码,恢复出原来的话音信号[1]。如何衡量噪声处理的结果呢?这里还有一个量化指标,即对传输的打分情况moS,综合衡量数据清晰、可懂、平均值等对数据和信号进行综合考量。这种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对数据的传输效果和传输方式起着重要的改善意义,是在数字电视广播发展中的重要调制技术。2.3增量调制方式数字调制技术中有很多技术方向,其中增量调制技术是其中一种编码方法,用码字表示模拟信号的取样值。增量调制方法与pCm方法的区别便是使用的二进制编码只有1位,而pCm方法为8位二进制码。在技术应用效果方面,增量调制的方法弊端较大,没有pCm方法使用效果强,需要更大的工序才能完成同样的数字调制问题,达到更好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效果。2.4自适应差值脉码调制aDpCm在数字调制技术中属于波形编码技术。在同样噪声频率的影响下,较之其他方法会具备更加完美效果的信号和通讯效果。这种调制方法的实现率更高,在同等条件下会实现更高质量的通讯能力,在差值计算不同的情况下,能够适应不同差值的存在达到更好的脉码调制效果。在合理的频率实现下,达到更好的数字调制效果,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信号运输。这种方法也与上文提到的单载波调制与多载波调制、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等方法形成互相补充、共同促进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

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与其技术发展前景

2012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出台,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对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随后更多的针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政策不断完善和出台,增强我国行业发展政策推动力。良好国内发展环境的建设,将扩大地面数字广播电视的受众,极大促进其被使用效率,加速产业发展,促进相关技术使用和研究。3.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展前景在政策支持的环境下,我国的地面数字通信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更多的地面通讯设备更新换代,在未来几年里,数字电视设备的更迭也将为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在国内的发展环境更趋向灵活化,地面覆盖的数字电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消费体验,所以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发展环境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应该将城市发展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但也应充分发掘农村、乡镇等地的通讯潜力,将调制技术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充分结合,为我国的通讯发展做出贡献。全国共有50-60个城市建立了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接收覆盖网[2],在发展拓展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发展的同时注重商业和公益相结合,将公益性融入产业发展方向中,行业发展不能离开公益性的贡献。3.2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由单一的技术发展拓展到了多方向的技术研究,在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调控技术方面也如上文所述得到的更多的研究发展结果。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发展能够获得当今的发展水平有政策环境的支持也有技术环境不断发展的环境力量。目前在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技术发展方向受用户资源影响,目前的产业发展主要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用户资源缺少或需求导向发生偏离,将会对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拓展过程中需要紧抓用户需求心理,提高技术发展的针对性。另外,在推动技术进步时需要注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产业的独特优势,运用行业优势吸引技术人才,将相关技术融入更具针对性的数字广播电视行业中,为普及地面广电做出应有的贡献。争取更全面的覆盖用户群的需求,更加准确的触及广播电视的根本推动力。

4结论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正处于发展期间,在政策环境支持和商业背景发展良好的情况下,应抓住机会推进产业发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其中数字调制技术是重要的信号传递和运输的监测技术,能够在通讯过程中完善信号效果,对广电通讯信号质量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调制技术分为几个不同的技术研究方向,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技术优势,进行数字调控时可以根据现实进行技术调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产业发展应相应政治号召,积极进行商业发展与公益想结合。

作者:张华单位: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九一七台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 公益传播 传统媒体 新媒体 异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公益传播,作为逐步被重视的问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如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网站、公益活动、公益项目工程、公益捐赠等等。而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扮演着重要的角包,在公益传播方面有舆论导向的作用。所以,本文重点审视我国媒体公益传播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报纸公益传播:价值体现趋势

以报纸媒体为研究对象,在对报纸公益传播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笔者梳理国内学者聚焦报纸公益传播的价值以及问题研究,并探讨纸质媒体功传播未来的发展趋势。

报纸公益传播的价值方面,若水从《法制周报》“守护天使守护生命”湖湘抗癌公益大行动和《成都商报》“心灵工程特别行动”策划两个案例出发,探讨报纸媒体经常选择举办公益类活动的主要原因。第一,公益活动能够充分利用报媒的固有优势。从公信力讲,报纸是一种历史较长的媒体,报纸所代表的观点和言论始终都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号召力讲,报纸长期以来在本地区内积累了强大的覆盖力和影响力。第二,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作为,作为社会传播的平台,媒体有责任和义务来宣传、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媒体从在读者中树立和弘扬良好的品牌形象这个目标出发,也需要媒体做和谐社会的代言者和参与者。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行销力。但现实生活当中,传统的发行广告的宣传效果正日益受到挑战。报纸公益广告仍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公益广告要注意创意。二是公益广告在报纸上要有强势。三是公益广告要与报纸的特征相符。针对上述问题,报纸公益广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黄凌从“公益推广战术”角度提出了独到的解决办法。公益推广战术运用于报纸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报纸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支持着报纸品牌的发展,报纸品牌又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这样的良性循环。另外还有从其他角度来论证的,刘桂茂、李振芳的《报纸公益广告的贴近性问题》从公益传播策划方面提出类似的办法,王玲《报纸公益广告的制作策略》则从报纸特性的优劣角度提出类似的观点。

二、广播公益传播:弱势转型优势

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竞争加剧,在传播上有其自身的弱势,但在公益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国内对此作了一些相关研究,但还为数不多。综合起来考察,主要从广播传播的优势、社会功能、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对公益传播进行了探讨。

鉴于广播公益广告除具有制作容易、费用低廉的特点外,还有着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广播公益广告具有一维特性;广播覆盖面广,传播迅速,不受场地限制;广播随着自身的发展开设了许多系列化、对象化、专业化的频率,形成了“群落效应”,也使广播的声音“无孔不入”;广播节目质量的提高,内容的丰富,易于和听众沟通的特点,增强了媒体自身的吸引力,使广播公益广告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正是由于广播有如此优势,广播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有传播功能、价值导向和教化功能、审美功能、听觉调节功能和促进商业广告发展的功能等。所以,就发展前景来看,广播上网可以改变广播传统的播出形态,使广播媒介的生存空间和广播公益广告的空间得以扩大。并且它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内容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加上情感、艺术、无商业味的表现手法而为人们所喜闻乐听,广播公益广告有着非常宽广的舞台。虽然广播公益传播有巨大的社会功能,但仍不可避免其现实问题。有研究者谈到在频率专业化的改革中,原有的一大批公益性节目无法分门别类进入专业化频率之中而不得不以停播告终;有很多听众,尤其很多是弱势群体的收听需求得不到满足;考虑到吸引商家投放广告,专业化广播频率更乐于把收听群体锁定在具有消费能力的中青年听众,节目设置大都以满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大多数需求为主,这些节目更多地呈现出流行文化的特质,而较少高雅的内容。。他建议增设公益性广播频率,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日趋旺盛的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意义重大。我们国家一旦广泛设立公益性广播电台或频率,则有必要在政府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公益性电台或者频率的经费投入与管理、节目设置与质量标准进行宏观管理,如有广告收益则必须采取“收支两条线”的办法进行管理。而也有学者细化到公益策划方面,宋康以厦门广播媒体的公益慈善活动为例探讨媒体公益慈善活动策划。结合厦门广播媒体近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策划实例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媒体在做公益慈善主题策划时一应注重“人文关怀”精神。二要拓宽选题。三要扩大活动或节目的参与性、互动性。四公益慈善主题策划要有持续性。五要提高公益慈善节目或活动的励志性。。所以,从研究可以看出,广播已经逐步从弱势传播转型为优势传播,其功能值得进一步发掘。

三、电视公益传播:营销彰显价值

以电视媒体为视角的公益传播,其研究主要探讨公益传播的传播特点、传播效果和公益营销等学术界的焦点问题。研究的对象主要聚焦在公益节目和公益广告等方面。

l、电视公益节目。节目作为传播公益的重要载体,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郎劲松、潘飞通过解析贵州卫视“关注农民工”系列节目的公共话语空间,诠释电视公益节目的社会价值与传播期待。他们从电视媒介的角度出发,以贵州电视台“关注农民工”系列节目作为研究范本,认为电视公益节目是一种嬗变中的电视媒介产品形态。媒体从政府的“看客”到公益传播的“主角”这一媒介传播角色的悄然转换,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方式,电视节目可以进行“前馈”与“反馈”的互相映照。。这一视点透过传播形式深入到传播价值,从衡量电视公益节目传播效果的二重判断“社会价值”与“传播效果”两个层面,从“知识沟”假说人手认为公益话题是传媒社会价值的“长期议程”。同时从媒体作为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以及新时代、新形势赋予了中国媒介组织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的“权利”出发,说明了营造公共话语空间的传播期待。并认为媒介公益营销作为一种公益活动的范式创新,可%从市场这个角度来考虑,传媒组织一般都持有“受众即市场”的观点,电视媒体与企业公益形象可推行捆绑式销售的双赢模式。这是个案的研究。而对公益电视节目系统给予观照的是严三九等人的《2007年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年度报告》。他们认为,电视公益节目不是简单

的民生新闻,所追求的公众利益也不是单纯的“慈善”概念。电视公益节目是指以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媒介,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形成扶危济困、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公益性质的电视节目形式。广义上,只要服务目的与宗旨具备公益性的节目都属于电视公益节目。所以,根据电视公益节目分类根据电视节目形态的不同,将目前国内主要的电视公益节目分为社会新闻类、人物专题类、考察体验类、娱乐综艺类、大型活动类等。社会责任与公益意识已经逐步成为电视媒体的彰显其价值的孪生兄妹,所以,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公益节目,是电视媒体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2、电视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已相当普及,尤其是电视公益广告。我国自1987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广而告之》至今,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对公益广告特点和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从2001年开始,中国电视公益广告步入一个政府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全方位的快速发展阶段。”。公益广告作为电视媒体传播公益的重要表达手段,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国内对公益广告进行系统研究的潘泽宏,撰写了《公益广告导论》一书,将公益广告置于研究视界的中心,从传播学、电视学、广告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公益广告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力求揭示公益广告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公益广告的独特个性及其社会文化功能,并从艺术学角度,对公益广告的艺术构成、艺术创作过程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同时对公益广告的栏目及公益广告精品进行个案研究。具体来说,国内对电视公益广告还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公益广告价值体现在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社会功能、艺术魅力和经济价值。在社会功能方面,作者进一步细化,认为公益广告能够规范公众道德行为、服务公众利益和塑造企业形象。二是公益广告传播艺术,在诸多影响公益广告传播效果的因素中,传播形式对于公益广告的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三是公益广告传播方式。在公益广告传播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传播方式:(1)力求“日播”,保证宣传频度;(2)实现“展播”,提高宣传量度;(3)开展“联播”,增加宣传广度;(4)应时“插播”,强调直传热度。。面对公益传播中乃至公益广告中的难题,也有人尝试提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市场化运营应当理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电视媒体与经济利益、公益事业与社会赞助、公益广告市场化与商业化等几个主要关系;建议将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市场化链条进行重新分割,建立独立的全国性公益广告机构,分别从政策的制定、广告主、广告公司、电视传媒四个市场化链条来讨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市场化运营,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各链条。

四、新媒体公益传播:技术拓展渠道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扩展了公益传播的载体形式。有关新媒体的研究日趋成熟,但是目前关注新媒体公益传播研究的文章数量非常有限。综观国内研究,主要是结合新媒体公益传播特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探讨媒体公益传播,研究对象也主要是聚焦网络公益广告。

研究认为,网络公益广告除了具有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特征:公益性、教育性、人本性、观念性、倡导性等特性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社教性、交互性、非强迫性、时空广泛性、多元素性、传播质效性、低成本性特点。汤劲则进一步细化到对手机媒体进行分析,认为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短信公益广告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覆盖面广,受众众多。二是迅速便捷,可即时传播。三是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四是手机短信是一种半强制性的广告媒体。五、费用低廉。六是从其文本特征看,它短小精悍。在进一步的手机短信公益广告问题上,还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于信息的自主选择权不大,带有某种强制性,不够人性化;在传播过程中“噪声”对信息会起到干扰作用。由上述媒体特点可见新媒体已成为一个重要媒介,但其在公益广告领域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现阶段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目前我国支持网络公益广告发展的环境还不成熟:缺乏既懂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又懂网页制作的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专门人才,企业公益意识淡薄,未能加入此行列,存在为比赛评奖而制作网络公益广告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网络和手机短信公益广告有着其存在的意义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挖掘其潜力,充分发挥其效能,寻求适合网络和手机特点的公益广告传播模式,探索出一条公益广告发展的新途径。针对网络,汤劲提出:一是营造网络公益广告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丰富创意,吸引受众。三是将网络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结合起来,它们并不是对立的,二者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做。四是与传统主流媒体合作,整合传播。五是提高网络公益广告创作设计人员的素质,培养既懂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又懂网页制作的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专门人才。而手机短信公益广告上,在提出上述发展趋势上,还特别提出对发送者、发送时机等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新媒体在衍生意义上包括了ip化以及与网络媒体有关的众多媒体形态,比如ip电视、网络广播、网络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公益传播的研究成果在新媒体研究领域相当稀缺。

五、异态时期的媒体公益传播:危机成就公信

以上更多的从常态的角度来审视媒体公益传播研究,而在非常态时期尤其是自然灾害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传播中,媒体公益传播彰显了其重要的价值和传播特征,研究者也往往从异态背景下媒体公益传播的价值和营销方面进行理论探讨。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了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及重点部署。可以说,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在此背景下,研究广播电视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的治理水平的提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相关理论的完善

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对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职能定位、工作内容、制度建设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内部审计的理论发展和研究还存在很多缺陷,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理论研究还有待加强。因此,该选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丰富广播电视系统的内部审计理论。

(二)有助于广播电视行业内企业制度的完善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指出,良好的内部审计是完善企业治理并促进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猛,各种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公司)及传媒机构的不断涌现,都对行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尤其是内部审计工作。因此,研究广播电视系统的内部审计,寻找制约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将是完善广播电视系统内企业治理的一剂良药。

二、目前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审计的突出问题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发展,要求行业内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随之创新与进步。因而,需要对目前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审计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具体如下:

(一)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1)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一些企业更看重的是广播电视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错误地认为内部审计管理只会增加成本,因此缺乏对该项工作的重视。比如,广告业务是广播电视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对其财务支出的审计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主义。(2)目前在我国广播电视众多企业中,不难发现,诸多企业并未单独设立内审部门和人员,而是下设在财务部门下面,这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带来较大的威胁和干扰。

(二)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落后

近年来,会计电算化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及其推广应用,给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管理的革新,但是也暴露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仍然沿用账项基础审计的内审方法,审计软件的使用还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审计工作效率较低下。比如,目前aCL审计软件,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审计抽样的方式,构建审计风险模型从而有效减少内部人员的检查风险。但是我国广播电视企业通常在运用这一技术时,单纯凭借审计人员的主观标准和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及评价样本的结果。可见,这种传统的审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缺乏系统的风险分析,很容易加大审计风险。

(三)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1)当前广播电视行业领域内的内部审计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不健全,甚至存在一些制度规定的空白。比如,广播电视范畴的基建项目,通常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但是目前我国还未对招投标审计工作给予具体的工作规定,这就导致企业的内审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的工作状态;(2)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复杂性对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广播电视系统的内部审计对象已经悄然发生改变,从过去单纯的事业经费审计逐步过渡到企业集团、上市股份公司等。简言之,其内部机构层次多及业务内容的复杂性都给审计带来了诸多困难。比如,制景费用的审计问题,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问题等都成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审计独立性及权威性的突出因素。

三、加强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审计环境

要提高审计地位、扩大审计工作影响力,首先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审计环境。(1)要求不断改善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机构。根据《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具体要求,设立审计委员会,从根本上解决监督和执行脱节的弊端,从而有效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2)建立子母公司独立的审计部门。通常广播电视企业的下属子单位很多,因此为了保证整体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建议在各个下属单位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

(二)不断加大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

具体要求是:(1)重设审计目标,从传统意义上的查错纠弊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管理转变,即通过独立的审计风险确认和咨询,不断帮助企业增加价值;(2)不断拓宽审计工作领域:要求加大对与电视大型活动相应的广告推广及商业性开发等内容的审计监察,从而实现审计范畴的不断扩充,增强内部审计的影响力。

(三)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概括说,伴随广播电视系统审计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展,要求内部的审计人员在熟练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行业内的各项业务特点进行内部审计标准及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1)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培训,不断拓宽审计人员的视野,提升其专业水平;(2)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操守建设,这也是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内企业的内部审计尚未完成向现代内部审计的根本转变,需要不断探索符合时展需求的内部审计。本文虽然提出了一些加强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内部控制的建议,但是还远远不够,有待于在以后的具体实践中继续跟踪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枢荣.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探究[J].财会研究,2012(01).

[2]倪旦媚.姜宝来.关于文化单位内部审计自身价值最大化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02).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9

一、公共广播

随着“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等对农村和偏远西部地区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展开,公共服务广播成为这年广播电视研究的热点话题。在2007年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上,60家电视台的台长共同发起《北京宣言》,承诺“坚持电视的公益性质,坚持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宗旨,把中国电视台的节目办好,作为引领社会、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①关于公共广播的意义,有的研究者认为公共服务广播是构建均衡的广播电视体制和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政府规制、商业广播互动并存,才能构成社会的新闻和信息服务的良性运行框架。②

有研究者认为,我国公共广播中公益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公共广播成立的初衷,是治理电视台过多过滥现象而不是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因而在发展中带来利益失衡问题;其专业定位常常在于某一特定层次,抹煞了公共价值;在商业化运作模式中私化了“公共”因素等。③有研究者从英美等西方公共广播电视的经验来探讨我国广播电视公益化的道路,如有研究者特别指出美国公共电视的公益性包括非营利性、严格管理制度、追求平等、强调非经济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内涵,可为当下中国电视处理好社会与经济效益关系提供思路。④

对公共广播具体实践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农传播中。有研究者提出:中国的公共电视频道与其致力于维护模糊的公共利益,不如将中国的公共频道办成专业的对农频道。⑤

二、反低俗化

年内“第一次心动”选秀低俗化问题,引发广播电视总局对选秀节目的禁限,以及相应的学界对屏幕净化,抵制低俗的密切关注。批评者指出,媒体娱乐成为一种新的剥削和控制形式,人们在其中并没有得到更多的解放和审美,而是更加被资本控制;满足大众需求是传媒娱乐化最大的一个合法化理由,但事实上很多层次的大众需要还远远没有被满足,媒体文化还比较单一;“媒体不要低估受众的智商”。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新闻与娱乐之间的关系应该更理智地对待,不可一概而论。新闻和娱乐边界的模糊不一定就构成对新闻的伤害。应该防止在事件之外居高临下地去批判娱乐的低俗。⑥

针对“百家讲坛”娱乐化倾向的讨论,有人认为讲坛这种传播“经典”的大众化值得提倡,但在形式上应当有“底线”,处理好通俗与媚俗的关系。有研究者在系统回顾“电视讲坛”节目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生存状态时指出,此类节目的出现是由于它适应了公众精神慰藉的需要,但这种节目只是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不可能造就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完美结盟”,不可能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⑦

针对选秀等电视节目庸俗化,人们进行了深入反思:“当媒体不惜一切代价、使尽各种花招去赢得目标受众关注的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炒作就能换来注意力的想法,是本末倒置的。在这个现代人普遍感到理性缺失的时代,如何寻找自我、回归本我,显得异常重要。”⑧研究者认为,造成电视传播低俗化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中国电视在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对收视率、市场份额、广告收入等利润指标的片面追求,从而淡化社会责任的意识;必须有电视节目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保证;必须有符合广播电视运作规律的用工制度,消除现实存在的“新闻民工”现象。⑨

三、电视假新闻

2007年7月8日晚,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纸做的包子”的假新闻节目。“纸包子”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电视假新闻的关注,研究者就其危害、根源、治理办法以及由此暴露出来的中国电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很多文章认为,这是在利益驱动下,从业人员新闻道德失范带来的后果。有学者认为,避免假新闻应该从制度建设入手,此事是缺乏竞争的结果,真新闻被假新闻淘汰。市场竞争不一定能保障“优胜劣汰”,但至少能避免“假胜真汰”。⑩也有人认为此事与电视台用人上的“双轨制”有关,用人制度上的不平等直接导致薪酬待遇的不平等,生存的压力使个别人造假。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强自律和他律外,还要规范用人制度。{11}

有的学者从新闻业务“暗访”、“偷拍”入手进行分析。认为此事反映了媒介环境还存在某些不正常现象,目前不仅存在不必要的偷拍,甚至有假造的偷拍。应谨慎对待暗访,借鉴国际已有的经验,注重公益、权衡、报批等原则。{12}

四、视听新媒体

2007年8月1日,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正式实施。9月,中星9号直播卫星升空,有线、地面、卫星和移动多媒体开始全面数字化。在政策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以手机电视、网络电视、车载移动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兴媒体的综合探讨,已经在研究界展开。

视听新媒体的出现,使电视节目产生重大变化,节目的位移与时移打破时空限制,接收更加便利;受众由被动到自主,由“看电视”到“用电视”获得新的收视体验;受众还可通过提供节目获得角色扩张等新特点加速商用进程。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视听新媒体的推广与商用还需要跨越政策的鸿沟,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以形成公平、开放、统一、有序的竞争环境。{13}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涉及到另一层面,就是媒体内容的管理。《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1期就“数字媒体内容管理”组织学者们进行了专门探讨:研究者指出,数字化对媒体内容监管提出挑战,数字媒体内容管理目的不是限制而是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数字媒体内容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考虑整合性、层次化和兼容性管理原则。我国数字媒体内容监管应体现公众利益,关注弱势群体;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促成三网融合。也有学者在分析我国数字媒体内容监管制度缺陷基础上,提出数字媒体内容监管变革的途径、策略,强调尊重数字化发展特殊规律,创新数字媒介内容管理的规则。这些探讨为视听新媒介的内容管理提供多种视角。{14}

五、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iptV又叫交互式网络电视,是数字电视的一种。本年研究者在对其定义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的是其作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对其与数字电视和传统的电视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电视观众的免费消费观念、节目源欠丰富、服务质量、内容分发以及技术上的格式和业务等级问题,都成为网络电视发展中的障碍。作者在网络电视发展上,提出实现接收终端和方式的多样化;重视新技术及技术更新,加强增值业务开发等策略。{15}由于网络电视涉及到广电与电信两个部门,早期运营中缺乏统一的政策和模式,有的研究者十分重视处理双方的平衡关系。作者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商业模式后指出:网络电视运营四维商业模式即tV模式、tp模式、电信模式和数字媒体模式,最后应达到四者融合。{16}

研究者普遍认为,当下网络电视的发展存在诸多障碍,还很难对传统电视构成挑战,谈不上对之的颠覆。传统电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所形成的公信力、品牌竞争力和所具有的高水平的采编队伍,以及具有的视听合一、双线互补的传播特性,是现有网络电视难以企及的;传统电视培养起来的观众收视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也使网络电视可能与传统电视并存,而不是取而代之。{17}

也有人认为,虽然目前在国内无论政策、技术、内容还是用户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了iptV的推广还将有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但可以预见,网络电视与有线数字电视的未来竞争趋势将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从局部竞争发展到全面竞争。在局部地区,与中高端用户市场的竞争可能将会在短期内展开,最终结果尚不明朗。{18}

六、数字移动电视

这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的启动,引发了人们对移动多媒体,特别是数字移动电视的关注。目前移动电视主要有车载移动电视和手持移动电视,后者除2007年新开发出的专业手持移动电视外,还包括利用移动电视数据传输技术为手机、掌上电脑、mp4等便携式接收终端提供的电视服务。

有人分析指出,当下手机电视举步维艰,商家为各自利益采用不同的传播模式,使传播产业链很难整合。传播速度、清晰度差等技术上的缺陷,以及收视成本过高,使手机电视难以扩大其受众范围;车载电视由于被安装于交通工具上,很难实现互动交流,覆盖范围小,传播面窄,很难有固定受众群。而掌上电视或手持移动电视的出现,则可以对手机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的不足进行修正:掌上电视技术基本成熟,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和价格优势,其产业链更为完善。{19}

从总体看,移动电视还处于初始阶段,对广播电视市场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数字移动电视还存在一些现实瓶颈:政策上,国家对于移动电视运作没有明确规定;内容上,大多数移动电视节目还是简单的传统电视节目的移植,缺乏针对性;技术上,移动接收终端有待技术提升得以改进;经营上,以广告为主的单一模式,使之抗风险能力很差。

七、“三网”融合

2007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规定:“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前一个五年规划中“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的提法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从而在概念上对“三网融合”加以明确,使研究者从对概念的争论,转向对“三网融合”的前景与发展方略的探寻。

研究者普遍认为,在中国推进三网融合的关键是政策层面。有的研究者指出,“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发展计划的应有之义,“多年来我国广电和电信之间的摩擦和争端都是围绕着政策和利益来进行的,其中的核心要点不在技术而是领导权。”作者呼吁各方从大局出发,推动统一监管领导体制的实施。{20}也有人认为,在产业运营体制上存在的障碍是通信界、计算机界与有线电视界三大产业市场化程度不一,我国在“三网”领域维持互不准入的产业指导政策,不利于推动“三网”融合,取消政策的限制,在产业的宏观层面制定推动融合的产业政策,是促进“三网”融合的关键。{21}在“三网”融合的具体政策上,争论较多,并没有达成共识。特别在“对称准入”还是“非对称准入”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于“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国家广电总局科委副主任杜百川在第三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指出:“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应当是‘三网’融合的基础,模拟电视网如果不转成数字网,就不能做‘三网’融合,当然如果在没有进行数字化的地方去做‘三网’融合,那就是剥夺了广电的参与权,或者说使老百姓失去了得到更廉价服务的机会。‘三网’融合必须真正的把三种业务同时开展,那才叫‘三网’融合。”

八、规制变革

中国广播电视业从四级办台、三级合一、四级变两级、组建广播电视集团,再到经营性资源和公益性资源的划分,改革已进行了二十多年。关于变革规制的探讨中,对于中国广播电视双重属性的认识与解决,成为最重要的论域。

有的学者认为,寻求广电传媒“二重属性”同时达到最优的改革方案,是徒劳的。只能选择次优的方案,即在保证一定政治属性条件下的经济目标的最大化。电视传媒需要改变事业单位的性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广电产业链条上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关系;政府不能包办传媒单位本身的改革;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行业自律等综合规制管理的方法,来转变政府的职能。{22}另一位学者认为,这种转变的益处在于:一方面加重了播出单位的责任,也为其提供了较大的管理空间;另一方面,减轻了行政部门的负担,简化行政程序,节约行政开支,提升行政机关的权威。{23}还有的学者试图利用管理学来缓解市场与事业的属性矛盾,提出通过发展公共广播电视,以公共服务制与公共国有制并存的方式,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问题。{24}

在变革规制方面,有学者提出这样的思路: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现代的公共规制转变,做到规制规则法律化,规制机构法定化,规制主体多元化,规制行为规范化。规制创新以内容规制为重点。同时必须发挥政府在规制创新中的主导地位。{25}还有的学者从广播电视领域媒介融合与突破的角度,探讨规制创新,提出:突破竖井式分割管理,建立单一监管机构,消除壁垒,实现的统一管理;实现媒介身份的突破,以市场而不是政治逻辑来经营广播电视。{26}

九、情景喜剧

2007年,中国首届情景喜剧年会暨情景喜剧剧场启动仪式举行,联动31个省市电视台的“情景喜剧剧场”正式开播。新一轮情景喜剧热引发研究界对于情景喜剧的极大兴趣。

在对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有的研究者从宏观上探讨了中国大陆情景喜剧的审美特征:场景的固定、题材的多样、小品式的幽默语言、个性化的人物表演。{27}还有人认为,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意识的不足、电视剧的显赫地位、文化价值的流失等因素,都制约着情景喜剧的发展。情景喜剧要避免过浓的舞台痕迹、语言的刻意耍贫和技巧的花哨展示。情景喜剧首先应该是“剧”,情景喜剧创作的根本精神是“情先于景,戏先于言”:不仅要有健康、积极的情感,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点。{28}

十、频道品牌化

中央电视台2005年开始将优化频道整体结构,致力于实现由频道专业化向专业频道品牌化转变,作为发展的目标之一,由此带动各地方台广播电视频道(频率)从专业化向品牌化的全面转变。这年,研究者把目光转向对频道(频率)品牌化的理论探讨上来。

有的研究者认为,频道(频率)由专业化向品牌化转变,源于频道(频率)专业化和收视(听)率的矛盾。电视频道内容的专业化造成了观众群的大量流失,因此对收视率提高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中国广播电视频道(频率)数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之前,频道(频率)的专业化带来低收视(听)率和高成本制作,已经严重影响了频道(频率)的生存。在这个前提下,大专业小综合的频道(频率)运行模式即频道的品牌化模式,当然成了频道(频率)唯一的选择。应该通过打造品牌栏目来实现频道(频率)品牌化。{29}

关于频道(频率)品牌化的方法,研究者普遍认为打造品牌栏目,实施差异化战略是根本。有人认为实施品牌化需要三步曲:竞争力定位,抢占观众心智阶梯空间;打造核心理念形成差异化战略;延伸品牌资产链,造就品牌累积效应。{30}

还有人认为,谋求同一性电视市场中的差异化战略,是电视品牌意识的基本表现,这种意识要具体落实到频道系统营销中来。品牌栏目是其中的关键,但不是唯一因素,应该利用频道资源优势形成产业价值链。对于区域电视来说,也不是探求建立“区域强台”,而是要准确定位。{31}

注释:

①朱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公益性质努力提高中国电视节目品位》.《有线电视技术》.2007年7期

②邓忻忻.《为什么需要公共服务广播?》.《新闻大学》.2007年1期

③张军.《公共电视频道“公共利益”的缺失》.《传媒》.2007年5期

④周小普,王丽雅.《美国公共电视网公益性内涵浅析》.《国际新闻界》.2007年6期

⑤刘新荣.《立足农村,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新闻实践》.2007年6期

⑥乐晓磊.《媒体狂欢的多视角观察――中国媒体娱乐化趋势冷观热议》.《新闻记者》.2007年4期

⑦左雪梅.《对〈百家讲坛〉和“于丹现象”的理性思考》.《声屏世界》.2007年8期;陈力丹,闫伊默.《中国“电视讲坛”节目的生态分析》.《现代传播》.2007年3期

⑧夏忠敏,刘建新.《从〈第一次心动〉被叫停谈起》.《新闻记者》.2007年10期

⑨时统宇.《坚守社会责任是中国电视的第一要务》.《视听界》.2007年5期

⑩展江.《“纸馅包子”--假新闻揭示真问题》.《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27期

{11}陈洪波.《从“纸馅包子”事件看虚假新闻的防范》.《青年记者》.2007年9月(下)

{12}郭镇之.《假暗访引出的真教训--简析“纸馅包子”案》.《新闻战线》.2007年10期

{13}石长顺,童文杰.《数字视听新媒体:从概念到商用》.《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2期

{14}参见《国际新闻界》2007年11期“本期话题”相关文章。

{15}叶向德.《开启网络电视的发展之路》.《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7年16期

{16}唐齐p.《iptV的四维商业模式探讨--以Fastweb、pccw、RtC为例》.《新闻大学》.2007年2期

{17}史庆兴,郑磊.《论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博弈》.《现代视听》.2007年第4期

{18}郑晓波.《华山论剑,谁能笑傲江湖--网络电视与有线数字电视之战》.《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7年20期

{19}饶军.《掌上电视:移动电视产业的新主角》.《新闻界》.2007年8期

{20}周师亮.《解读“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推进三网融合的含义》.《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12期

{21}李勇,邓d,王晓东,周兴铭.《“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技术发展》.《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期。

{22}王永庆.《中国电视传媒改革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1期

{23}王敬松.《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3期

{24}顾斌,刘新荣.《基于战略管理视域的广播电视体制创新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25}李向阳.《规制创新:建设和谐广电的制度保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8期

{26}石长顺,石永军.《融合与突破:创新与发展对广电业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3期

{27}张博.《中国大陆情景喜剧的审美特征》.《电影评介》.2007年12期

{28}王国平.《情景喜剧走出困境期待繁荣》.《光明日报》.2007年9月27日第5版

{29}包维森.《浅析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向频道品牌化的转变》.《新闻传播》.2007年3期;孙永超.《电视品牌构造体系初探》.《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4期

{30}黄钦.《电视频道品牌打造的三步曲》.《现代视听》.2007年3期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篇10

【关键词】卫星广播;防插播;aeS编解码【中图分类号】tn93

technologyDiscussiononSatelliteBroadcastpreventingfrominsertion

LuLin1Zounan-jing2JiangHao1

(1.no.36ResearchinstituteofCetCZhejiangJiaxing314033;

2.ZhejiangRadioandtelevisionGroupZhejiangHangzhou310005)

【abstract】thearticlebaseson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satellitebroadcastpreventingfrominsertion,hascarriedonthethoroughdiscussiontothesatellitebroadcasttransmissionguardmeasure.toensurereliablerunofsatellitebroadcastandtelevisionsystem,constructandconsummatesafebroadcastsystemhavetheimportantreferencesignificance.

【Keywords】satellitebroadcast;preventingfrominsertion;aeCcode

1引言

广播电视作为,是最为重要的宣传阵地,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工具,受众面十分广泛,因此广播电视的插播亦将演变成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已经成为广电系统的生命,根据中央政令各播出机构必须按照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都不出现非法画面的要求做好安全播出工作。

目前,中央和省级广播节目大部分通过卫星链路,采用与电视节目复用上行的方式为调频覆盖点提供节目信号。研发基于卫星传输的广播节目防插播安全防范系统,对增强技术防范,切实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针对恶意干扰,我国专家已提出了一些卫星抗干扰措施,主要有几种方法。

1)信号压制法。即增加正常广播节目信号的上行功率,使得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干扰,以压制干扰信号。

2)空间隔离法。即上行固定赋形波束接收。卫星转发器接收天线的固定赋形波束仅覆盖各地合法的特定地区,不包含最有可能产生干扰的地区,以达到抗干扰目的。

3)频率隔离法。即改变上行信号频率。当卫星上转发器接收机接收到干扰信号时,转发器接收机依据控制信号及时改变接收频率以拒收干扰信号,并同时对应改变给定地面上行站发射频率,以使转发器接收机能继续接收并转发合法上行信号。

这些干扰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特定区域的卫星干扰进行隔离,但无法从根本上防范恶意干扰和非法插播。

3卫星广播防插播可行性分析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广播电台采用mpeG1-LaYeR2音频压缩编码标准。主要依据屏蔽模式通用子带编码复用和自适应谱感知熵编码算法。传输信号带宽为20Hz-20KHz。卫星上下行传输链路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在卫星地球站上行端增加信号处理设备,实时对节目源进行增加认证标识处理,卫星地面接收下行端,增加特征信号检测装置,对数字卫星接收机送出的信号进行节目源合法性认证检测,只有通过认证的信号才能进行处理并经过Fm发射机发射输出。从而对卫星上行干扰进行有效隔离。

4卫星广播防插播具体实现

4.1系统方案

分析卫星传输链路,将信号处理设备置于mpeG2信源编码与复用器前端,aeS节目源信号首先经过信号处理设备接收解码,插入标识认证信号后重新编码输出至mpeG2复用器,然后送往卫星发射机发射输出。在卫星下行链路,特征信号检测装置首先对送入的aeS信号进行特征解析,只有经过标识认证的信号才能输出给下游设备,对于未经认证的非法信号,自动切断输出并发出报警信号。

4.2aeS编解码

aeS是广播级数字音频传输标准,也是地球站进行模拟音频数字化编码、传输的理论依据,它通过一条传输线进行数字音频数据串行传输,提供两个通道的音频数据,在发送和接收端需要对其进行耦合变换,以获得较好的共模抑制且避免信号的大地回路,具备通讯控制、状态信息和较好的检错能力。aeS的接收与编解码的成功与否是整个系统是否构建成功的重要保证。

aeS的编解码由芯片CS8420结合可编程逻辑器件ep2C50F484实现。aeS信号经CS8420接收,并解码为采样频率与下游设备相同的串行码流,ep2C50F484对其进行缓冲,确定帧同步,判断音频数据、辅助数据和信息位,并将有效数据检出同时与调制后的标识认证信号合并并重新打包送入CS8420编码为aeS信号送入mpeG2复用器。

aeS/eBU帧和子帧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X、Y和Z都是子帧头的表示符号,相当于同步信息。每帧的第一个子帧的头用X表示,第二个用Y表示,但是第0帧的第一个子帧头要用Z表示,以表示一个块的开始。

4.3对源信号的标识认证

在卫星地球站上行端的广播节目源信号中实时加入标识认证信号,选取频率为16kHz以上的至少一个频率值作为特征频率,将标识认证信号调制到特征频段,来自卫星地球站上行端的广播节目源信号和调制后的标识认证信号经过预处理和幅度控制后进行叠加,由发射站上星广播;

承载对源信号标识认证的信号处理设备由于位于mpeG2复用器前端,在mpeG2复用器中输入的码流不可避免的要经过mpeG2有损压缩、复用、调制、发射、接收等一系列过程,因此要想使处理后的音频流能被正常识别及解析,加入的标识认证信号必须符合音频信号的特征,这里选择一段连续的基带信号。

为了从连续的基带信号中取出离散的数字信息,必须要在最佳抽样时刻判决得到原始数据。同时为了保证源信号的传输质量,采用锁相环技术提取源信号的采样时钟和码流Bit时钟,以保证经特殊处理后源信号采样率和传输流同步。

4.4对接收信号的认证识别

在卫星下行链路,对输出的aeS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信号进行实时解析,对节目流中的标识认证信号进行捕获、分析,以确定节目信号的合法性。考虑到干扰情况的多样性,解析算法必须具有一定抗干扰特性,通过设计合理的判决机制,在出现日凌、太阳黑子爆发等非恶意干扰引起的卫星信号瞬时不稳定时,能确保正常播出;在发生严重恶意干扰、非法插播时,迅速切断节目流的传输,并发出相应的提示或告警信息。

5结束语

研究基于卫星传输的广播节目防插播技术有助于构建和完善广播安全播出保障体系,抵御恶意插播行为,杜绝广播节目出现非法信号,同时可以有效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监控人力物力投入,具有显著的政治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闵士权.卫星广播电视抗干扰技术与应用.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2007.3.

[2]卢琳.卫星广播节目防插播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12.

基金项目:

为2012年度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社会发展项目――基于卫星传输的广播节目防插播系统。

作者简介:

卢琳(1979-),女,汉族,通信指挥学院,本科,东南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6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视音频传输编解码及信息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