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十篇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十篇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11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1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技术;发展

1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

1.1iptV技术在广播电视技术中的应用

iptV技术是一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在当前唯一一个可以包含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的融合性业务。其应用分别涵盖了三网技术中的语音服务功能、数据服务功能和广播电视服务功能等三大类,融合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随着国内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在广播电视技术的未来发展中iptV技术必定成为该领域快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

1.2互联网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

自2009年以来,我国国内的各大电视生产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电视”,国际的一些知名液晶电视生产厂家也加入了这场“互联网广播电视技术竞赛”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所谓的“互联网电视”简单的将就是厂商通过自建的网络内容为广播电视用户提供网络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电视享受到个性化定制节目内容,一度成为高端用户的消费主体。

1.3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应用技术

卫星技术是上世纪中期的一项高端信息应用技术,也曾广泛应用在电视通讯技术中,而直播卫星技术则是在卫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三网融合的背景一项高效的新型信息通讯技术。最为常见的就是自08年下半年开始的“村村通”工程,将“锅”普及到了偏僻的乡镇、农村地区,使广播电视技术真正成为一项人民群众中最为贴心的服务。但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也面临着被iptV和互联网电视技术两面夹击的局面,在实际的应用和普及过程中还需要做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1.4移动多媒体技术

移动多媒体技术也就是当前常说的CmmB技术,简单来讲,就是手机电视技术。CmmB是三网融合背景下由我国广电系统自主创新研发出的一项手持电视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手机、pmp等便携式设备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实现将电视放入口袋的设想,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广播电视节目,这一项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曾一度带动了CmmB制式手机业务的发展。

1.5网络视频通讯技术的应用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接入速度的不断提高,网络视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国内外各个大型门户网站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专业视频网站,同时,网络视频用户也越来越多,一度攀升到整体网民数量的90%以上。为此,广播电视媒体也闻风而至,纷纷加入到网络视频通讯技术的应用大潮中。但是,从一项技术以及一个行业的发展规律来讲,以上的这几项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不足,如何找到更加适合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属于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还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2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2.1广播电视技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整合性发展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缺少规模化经营、缺少运营主体和发展方向是无法实现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的。所谓的“三网融合”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行业的整合过程,只有整合成一张网,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为此,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技术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市场主体,组建国有形式的广播电视网络企业,以部级的广播电视企业为广播电视技术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从而发散到全国范围内广播电视技术平台的改造和升级,实现广播电视技术的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格局。与其他通讯运营商相比,广播电视技术行业的核心在于整合,同时,还要融合三网中的相关优势业务特点进行优化,才能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有所作为。

2.2广播电视技术的双向化、nGB网发展

网络的整合以及升级和改造等都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未来的广播电视技术必然向着更加多元和更加注重功能性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的双向化发展以及nGB网络的搭建才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目标和关键内容。为此就要做好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网络的信息业务承载能力,接着再进行nGB网络的搭建。所谓的nGB也就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是广播电视技术的基本载体,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全程性nGB网,才能满足当前用户对于更高速、更大容量和业务量更加丰富的需求。

2.3广播电视技术的服务化发展趋势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技术的未来发展必然会向着“服务为王”这句话靠拢,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商品质量、价格升级到服务、售后等领域,势必服务会成为后续广播电视行业用户的重要选择标准。三网融合之前都具有各自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的数量也十分庞大,与国内三大运营商来比较,广电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相对都比较落后。当前的广电网络服务依然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服务标准,计费体系相对也比较杂乱,存在着各地为营的现象。但是,广播电视行业自身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其视频服务物美价廉,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的服务方式,就可以得到用户很好的肯定。下图1即为改善服务质量,对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中相关网络单元的优化设计示意图:

2.4广播电视技术的运营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再好的技术和服务质量也离不开运营理念的支持,在经济学中我们也作为营销的一部分,“三网融合”对于广播电视技术行业而言,不仅仅是技术与业务的简单整合,最多的还在于新形势背景下运营管理理念的改变、提升和跨越。从经济学角度讲高流量、高带宽的业务没有低流量、低宽带的商业价值高,而广播电视行业的经营正是前者,为此,要提升aRpU值就要创造出更多的服务类型,将客户进行细分,对客户进行全程跟进服务。另外,通过对于网络设备的调整和改进也是可以实现降低成本的效果,诸如图2中采用新型的砷化镓工艺优化有线电视的系统就可以很好的降低eDFa成本,达到平衡或者提高产品商业价值的目的。

2.5广播电视技术的差异化业务核心发展趋势

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同当前的通讯技术应用相比较而言处于相对传统的地位,其应用特点也比较普通没有太多亮点,为此,在后续的发展中广电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用户类型,将传统人们的“看电视”逐渐向“用电视”方向上引导,通过应用的差异化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促进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另外,还要实时关注市场动态,适当的将用户关注的服务的人性化和便捷性应用到广播电视技术当中,通过取长补短和优势整合以及市场差异化处理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结语

综上所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技术还需要结合广播电视行业中相关业务的特点,根据自身的特色进行逐步的展开,通过资源整合、系统优化处理、优势业务推广以及增加业务商业价值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也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天,彭泌溢.试论媒介融合中的“加减之道”——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世纪婚姻”终结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J];新闻记者.2011(07)

[2]张群.三网融合下手机电视发展现状及前景[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傅雪鹏,彭洁颖,任天铮.三网融合下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发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08)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2

关键词: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快,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网络数字化的影响下,其原有的发展模式与传播方式都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传统广播电视的效益得到迅猛提升,并且在维护起来也有较大的优势。基于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在当前信息传输中的巨大优势,相信在未来将呈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概述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核心是互联网科技,在该技术体系中,核心部分是借助互联网构建的网络服务器。具体的组成包括广播电视需要传输的信号,并且信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联系,形成相应的界面,而用户也可以自主作出选择,用户的选择与服务器的智能化运转相联系,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通过网络数字化,用户选择与获取信息的时间更快,操作起来也更加简便,用户摆脱了以往需要繁琐操作才能获取信息的落后方式,借助鼠标,通过轻点几下页面就能够进行节目的观看。并且在服务器的管理终端,还有用户喜好的收集与整理功能,通过统计用户平常观看节目的情况,由服务器定期向用户推送节目。在该服务器中,还有供使用者进行视频制作的工具,可以将各个节目的视频进行压缩处理,将其上传到客户端,供用户进行浏览。此外,网络数字化广播台的高度自动化及程序化也是该技术非常突出的特点。

2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2.1信息的共享度高,传输效率快

互联网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并且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汇总,将其综合到相应的平台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相比传统广播电视而言,其优势将更加突出。并且利用互联网构建的服务器在信息传输上还具有高效率的特点,达到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能够使用计算机编辑信息,并且使区域的分工更加明确,并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与传输效率大大提升。

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视频的剪辑与后期处理。而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上,节目编辑人员只需通过互联网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编辑处理,然后向制作处传输制作完成的节目即可,并且节目可供选择的样式多种多样。这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容量与传输速度,提高重要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在传统广播电视的播出中,图像清晰度与传输效率往往呈反比关系,而借助网络数字化,则能够大大提高电视节目播出的质量,降低节目传输过程中受电磁场、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节目质量下降的情况,有效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3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

3.1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现状

网络数字化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发展,并且在长期的技术磨合中逐渐使该技术步入正轨,受我国网络数字化技术应用刚起步的影响,在信号的传输与发射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技术的应用功能上,包括广播电视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及音频数字化。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相比传统的广播电视而言,在抗外界干扰能力上较强。而在音频数字化发展上,为了给受众良好的视听享受,数字视频与数字音频的发展速度相一致;为了实现动态视频的展示,声音信号实现数字化,通过音频与图像信号频率取值的一致性,真正达到声画同步。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满足了当前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为了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广播电视技术,当前需要处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解决好网络问题。推广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需要解决好基础的网络问题。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功能的开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需要关注的重心是不断改善宽带网络ip,加快网络的建设,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在传输材料的选择上,目前广播电视网络专用的线路为光纤网,然而光纤网建设成本较高,因此为了提高广播电视的播放效率,应降低运行成本,通过网络ip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结合,实现信息传输的高效,并且还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应解决好信息源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广播电视要想追赶时展的脚步,就应形成信息与网络资源互补的局面。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式下,传统媒体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然而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却是新媒体无法媲美的,为了加快两者的发展,应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不断拓宽传统媒体的功能,使广播电视行业的业务组成逐渐延展到基本业务、增值业务与拓展业务共存的局面。而基本业务主要是广播电视平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拓展业务与增值业务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环境进行运营,从而实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势,进而使网络数字化技术给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带来更大帮助。

3.2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前景

互网时代下,网络数字化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势必会带动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从而扩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根据当前人们对信息的个性化要求,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的传输形式必然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改进节目的制作方式以及节目的编制方法,从提高节目的传输效率与传输质量出发,提升用户的观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数字化与广播电视也应追赶时展的脚步,不断提升传输水平与传输质量,并且还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开发更加广阔的市场,注重用户市场的引导,结合市场与用户的需求,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网络数字化背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必须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更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需要各自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共同促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我国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闫城榛,宋迪.“大数据”时代或将引爆传媒发展新格局[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64-65.

[2]吴剑海,周华东,王卫成.广电向全媒体转型的思考[J].电视技术,2013(2):8-10.

[3]陈亚然,梁宇,曹三省.基于大数据的广播电视技术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2014(7).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数字电视前期制作技术流程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包括前期制作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两个部分。目前,电视技术已经全面进入数字技术时代。相对于模拟电视,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最根本的变化在于使用了数字摄像机、数字录像机等前期数字设备,使用了基于硬盘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模拟摄像机、录像机以及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系统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笔者从自己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以及自身对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具体实践出发,对数字电视节目前后期制作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将数字电视节目前后期制作技术和流程进行一些总结,以期实现对在校广播电视专业的大学生和广电部门以及影视节目制作部门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和借鉴。

一、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在讨论数字电视制作技术之前,首先我们要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种类。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有enG、eFp、eSp三种方式:

1enG方式

enG,即“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newsGathering)。这是一种单机采访模式,一般是使用便捷式的摄录一体机,来采集日常电视新闻。这种方式方便、快速、灵活,适应进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enG技术是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基础,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主要是以enG技术为主,再辐射到eFp技术和eSp技术。

2eFp方式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这套系统一般包括3台以上的摄像机,1台视频信号切换台,一个调音台及其他辅助设备。eFp方式主要是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演出、竞赛现场制作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因此,现场性特别强烈。eFp技术是一个系统集成技术,一般需要演播车来完成,电视台都具备eFp设备和技术人员。

3eSp方式:

eSp,亦叫“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eSp技术是一个高科技制作系统,设备和技术要求高。包括演播室数字灯光系统、广播级摄像机系统、高保真音响、还包括数字特技、动画特技系统。eSp,既可以录播,也可以直播。是电视台自办节目的主要手段,如,大型综艺节目的制作。

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演播室,设备的高档程度达不到演播室设备标准,一般配备enG设备,再配备切换台、调音台、非编系统,形成一个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同时完成enG、eFp、eSp各种电视制作方式的实验教学。

二、基于enG方式的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enG方式是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的基本方式。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围绕enG方式安排了几门核心课程:包括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实际动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流程一般是先进行电视节目的策划和编导,确定节目主题,在可能的情况下编写出文字剧本和分镜头剧本,根据剧本进行前期素材拍摄,对素材进行后期非线性编辑,生成各种需要的格式,最后进行合成输出,节目播出。数字信号制作具体过程可以表示为:光信号通过数字摄像机的成像装置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藕合器)生成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存储为数字信号,上载到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后期编辑,合成输出各种格式,再通过不同的播出手段,通过光纤、有线电视、网络等,最后还原成光信号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三、数字前期摄录设备的准备

数字电视前期制作设备使用了由CCD、ComS为成像装置的数字摄像机代替了由电子管、真空管为成像装置的模拟摄像机。数字摄像机可以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设备。广播级前期设备如索尼公司的HDCam、DigitalBetacam、XDCamHD、XDCamSD、mpeGimX,松下公司的DvcproHD、Dvcpro50,JVC的数字D-9格式等设备,这些设备又可分为高清晰度(HD,分辨率达到1920x1080i)和标准清晰度(sD,分辨率达到720×576)设备。广播级设备图像质量好,彩色和灰色度都很逼真,几乎没有失真,但价格高,适用于广播电视行业以及专业影视节目制作公司。专业级数字设备如索尼公司的DVCam格式以及松下公司的Dvcpro25等设备,这些设备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级设备,适用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制作、教育教学、工业、医疗等领域。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实验室一般来说就是配备这些设备如SonyDSR-1.90p、SonyDSR-250p,部分重点高校建有专业演播室,拥有广播级设备如BetaCamsp、BetaCamSX、mpeGimX以及Dvcpr050m摄像机。家用级设备如索尼和松下公司的miniDV、DVD光盘、硬盘摄像机系列产品以及三星、佳能、JVC等众多品牌的掌中宝数码摄像机,这些摄像机主要用于家庭娱乐,如旅游、婚礼、生日、聚会等场合。图像质量一般,价格低廉,小巧轻便。

四、电视摄像技术要求

数字摄像机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拍摄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了,对于没有拍摄经验的学生来说,首先要熟悉自己使用的摄像机,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模机,熟能生巧,随身携带摄像机使用说明书,遇到问题随时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电视拍摄的技术要求,这就是摄像技术基本要求——稳、平、准、匀、清:

1稳——画面稳定,不抖动和晃动:

摄像师最重要的技术和基本功就是使自己拍摄的画面保持稳定。看似简单,实际上没有长期的练习是不容易做到的。三脚架是减轻画面晃动的最有效工具。只要情况允许,应尽量使用三脚架,另外可充分利用各种支撑物,如身边的树、电线杆、墙壁等等。持机姿式也很重要,应面对被摄体,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宽,身体挺直站立,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握住手柄,左手握住聚焦环,眼睛贴在寻像器上,4个支撑点把牢摄像机。做运动镜头拍摄时。如横摇镜头,身体扭向侧面从起幅开始,转动身体回到正面,直至落幅,身体状态是从不舒服的位置到舒服的位置。拍摄时,应尽量屏住呼吸,或呼吸匀而浅,不能作大幅度的深呼吸。移动拍摄时,步法最为重要,双膝应略为弯曲,脚与地面平行擦地移动。

2平——画面保持水平,不倾斜:

平,指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图形应横平竖直。以寻像器的边框为准来衡量,画面中的水平线与寻像器的横边平行,垂直线与寻像器的竖边平行。摄像时确保画面中地平线平的关键是利用三脚架上水平仪的气泡将三脚架调平,调整云台位置或者三条腿的长度,使气泡水平仪的小气泡正好处于中心位置点上。有的摄像机可在菜单中设定一个正方形小方框位于画面正中以确保画面保持水平。

3准——落幅要准,取景、调焦、曝光准确;

准,一般指落幅要准。当某个技巧性镜头(如推镜头、摇镜头)结束时,落幅应该正好是需要的画面。拍摄中的“准”还包括白平衡调整要正确;聚焦要准确;光圈调整要准确等等。

4匀——拍摄运动画面保持速度均匀。

匀,是指运动镜头的速率要匀,不能忽快忽慢,推、拉、摇、移、跟都应当匀速进行,镜头的起、落幅要交代清楚,不能太快,中间必须是匀速的。

5清——画面保持清晰,不模糊;

在摄像的过程中,要保持画面主体清晰,聚焦必须做到焦点清晰。另外为了追求画面效果,可在景深控制范围内保证画面清晰,景深范围之外,画面虚幻,形成对比,突出主体。

以上五点技术要求说来并不难,也比较容易理解,但在实际的拍摄中要真正做到这五点要求却不容易,需要有长期的锻炼才能做到。

五、电视摄像的基本方式

进入实战拍摄阶段,根据文字剧本和分镜头剧本组织素材拍摄。这时候就要掌握固定拍摄、运动拍摄这两个电视拍摄的基本方式。素材都是通过各种镜头表现的。拍摄的功夫就体现在这些镜头中,同一素材,不同的摄影师拍摄出的效果大不一样,著名的摄像师善于把握镜头语言,他会用最好的视角效果体现编导的意图。

1固定拍摄

固定镜头是电视节目中运用最多的镜头。拍摄点和拍摄角度都不变,摄像机在固定状态下拍摄素材。拍好固定镜头是摄影师必备的基本功和学习拍摄的起点。固定拍摄具有拍摄简单、剪接方便、信息集中、观看舒服等特点。因此,在电视节目中,固定镜头最多。

2运动拍摄

运动拍摄包括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拍摄点或拍摄角度的改变,形成镜头外部的运动,或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形成景别大小的变化。

(1)推镜头

镜头从短焦变化到长焦距,视距由远变近,景物由整体变为局部。推镜头是从面到点的表现方式,从全景、远景变为近景或特写,用于突出场景中起重要作用的局部细节。

(2)拉镜头

镜头由从长焦距变化到短焦距,视距由近到远,景物由局部变为整体。拉镜头是从点到面的表现方式,从近景、特写变为全景、远景,用于展现主体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交代局部细节与环境全貌的空间关系。

推镜头和拉镜头又称为变焦拍摄。变焦镜头分为起幅、变焦、落幅三个部分,一般以固定画面作为起幅和落幅,中间变焦要匀速。

(3)摇镜头

摇动拍摄是指拍摄点不改变,边拍边改变拍摄角度的方式,有水平摇摄、垂直摇摄、曲线摇摄。摇镜头的方式类似人眼扫视环境、环顾四周的视觉效果。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落幅三个部分。摇镜头以主体的运动为依据,摇速要均匀,起幅和落幅要准确。

(4)移镜头

移动拍摄是指边拍边改变拍摄点,摄像机处于运动状态下拍摄的方式。移动拍摄的方式主要有:前后直移、左右横移、上下升降移、跟随移动。移镜头的方式不断展现空间,观众的视线就像跟随着逐步走近或远离被拍摄物体。视觉效果更加生动真实。给观众带来更强的主观参与感。

3综合拍摄

综合拍摄是指在同一个镜头中,综合使用推拉摇移的拍摄方式。在摇动、移动的过程中变焦,或移摇结合、边移边摇,构成更为复杂多变的综合运动方式,形成具有独特意义的镜头语言。高校的电视摄像课程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方式和电视摄像的技术要求,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为以后进人广播电视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重视音频素材收集

在电视节目前期拍摄过程中,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是两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如果忽视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会给后期制作带来麻烦甚至对节目制作带来巨大的损失,有的会造成制作成本的增加(如重新拍摄和录音),有的会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如现场场景无法复制)。

在前期音频素材的收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拍摄前,一定要检查设备的运转正常性,确保话筒运转正常,最好是先尝试拍摄一段画面和录音,再回放一下确认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正常。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4

一、广播电视传播功能演进对播音主持提出的创新要求

新闻媒体传播功能从传统单一强调舆论引导功能逐步转型为新闻报道、舆论引导、文化引领、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力量,新闻传播的核心追求是以传播能力的建设与增强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与国家崛起相适应,历史性地构建中国传媒的发展体系和话语体系。承担这个时代使命,新闻宣传在坚持坚守其根本属性、工作的原则的情况下,所面临的语境、担负的功能变了,语境变得更加开放,功能变得更加丰富。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演进,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展开的,并呈现出生动的场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是一门隶属于传播学和新闻学范畴的实践学科,随着时代的变迁,传媒载体也由老式收音机,到现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移动终端等多媒体融合,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呈现出播音主持艺术的不断变化。然而,不管是一种意识形态、还是一种观念、一种人文制度,都会渗透着不同的社会印记,也有形或无形地透露出它们各自的社会特征。而这种不同的播音时代特征,正是由于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功能的演进而形成的,广播电视文化的更迭总是与传播功能演进息息相关,思想观念的转变导致节目形态的变化,必然带来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创新。播音主持创新的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视域下被提及和重视,并据此获得探索的现实动力。

二、传播格局变迁中广播电视媒介传播功能演进的形态特征

中国广播诞生第一天的节目时间表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包含着的宣传教育功能。从传统媒体时代到当前多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格局呈现出社会舆论主体多元、媒体结构形态多样、信息传播渠道多变的特点。新闻传播功能从单一宣传工具,到宣传与信息并重,再发展到集合宣传、信息、服务“三位一体”,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鲜明功能形态,成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创作创新的基本依据。而当前广播电视媒介传播功能则呈现出这样四种基本形态:信息功能、引导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1.信息功能:传播新闻。新闻的传统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揭示了新闻工作的基本功能是传播新闻信息。在信息传播社会化的现实环境下,新闻传播呈现出“舆论与事件的动态共振”的新特征。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正是以重要主体参与了新闻传播新功能的发挥。毫无疑问,播音主持业务必须自觉有效地参与这个主体进程。2.引导功能:社会动员。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传播具有宣传与引导的功能,是执政参政的特殊力量。在当下舆论多元格局下,新闻媒体更要在报道事实中组织群众、动员社会、引导舆论,构建有效的新闻传播话语系统。广播电视在传媒格局建设中,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社会动员的主体力量,而播音主持恰恰是这一力量的表达者。3.服务功能:用户需求。在媒体格局变化的大环境中,不同性质、不同群体的实际信息需求,正在形成传媒形态嬗变的推动力。同样,广播电视受众的信息需求把媒体的服务功能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如何有效服务广播电视用户个性需求,成为包括播音主持业务在内的广播电视工作的新追求。这一观念转变的前提和背景就是电视媒体传播服务功能的新的演进。4.创新功能:媒介重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功能的演进和丰富,本质上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一种自我革新,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发展、媒介形态急剧变迁的背景下,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演进发展也正在路上,突出地表现出广播电视媒体创新重建的美好前景。当播音主持也以创新形态参与和体现这一进程的时候,广播电视媒介的自我重建和再生,在内涵和形象两方面都获得了明确的表征。

三、与广播电视传播功能演进方向适配的播音主持创新路径

播音主持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播音主持风格就是一个性格成熟而又业务熟练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其工作岗位上表现出来的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当地不同的社会制度背景下的播音主持国家风格,我国各个时期也在不同的节目形态中呈现出不同的播音主持时代特征。当前,与中国崛起的时代主流相适应,必须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中国风范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风格。这种风格的构建和形成,必须坚持正确的创新方向,探寻有效的现实路径。1.耦合执政实践:政治上与党保持一致。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其执政理想在实践层面与时展方向高度一致,新闻传播也在实践层面成为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进行创业创新实现梦想的同路人、鼓动者,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以自身创新来耦合新闻传播的这一时代主流,成为其必须坚持的根本的正确方向。2.契合新闻传播:实践上追求新闻理想。当前媒体融合传播环境中,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似乎成了一个问题,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泛滥洪流中,“谁对谁错”似乎也成为了一个问题,用新闻专业的创新表达来还原真相、传达美好、传播正能量,成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履行新闻工作职责的重大课题。3.满足社会需求:对象上服务受众用户。互联网技术及其移动传播带来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社会应用,原来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受众从“受者”变成了“用者”,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要改变对自我地位作用的评估,从“我说你听”变成“我说你用”,而社会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对播音主持提出的要求将是分散、具体、个性的。传播功能的改变,受众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广义抽象的服务,变成现在狭义的具体的服务。过去面对的是广义的抽象的受众,播音主持的语言指向性虽说强调对象感,但这种指向性实际上很模糊,而现在狭义的具体的服务,它的语言的指向性是具象的。如烹饪节目、健康节目、旅游节目,不同的节目它针对的人群非常的具体。正因为播音主持指向性的具体,随之具有的语言情感也由抽象变为具象。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和进步。4.创新专业建设:价值上推进媒体发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为新闻传播极其重要的关键环节,其创新的最终价值,是通过与执政实践、社会需求的良性对接、有效互动,促进电视媒体舆论引导、文化引领能力的提升,从而以自身专业建设的成效,体现新闻媒体整体发展的前景。因此,播音主持创新道路的选择,不仅是播音主持专业自身的发展问题,更是事关包含广播电视在内的新闻媒体整体的发展问题。

四、适应新形势下创新要求的播音主持主体专业角色的重建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5

在讨论数字电视制作技术之前,首先我们要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种类。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有enG、eFp、eSp三种方式:

1enG方式

enG,即“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newsGathering)。这是一种单机采访模式,一般是使用便捷式的摄录一体机,来采集日常电视新闻。这种方式方便、快速、灵活,适应进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enG技术是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基础,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主要是以enG技术为主,再辐射到eFp技术和eSp技术。

2eFp方式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这套系统一般包括3台以上的摄像机,1台视频信号切换台,一个调音台及其他辅助设备。eFp方式主要是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演出、竞赛现场制作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因此,现场性特别强烈。eFp技术是一个系统集成技术,一般需要演播车来完成,电视台都具备eFp设备和技术人员。

3eSp方式:

eSp,亦叫“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eSp技术是一个高科技制作系统,设备和技术要求高。包括演播室数字灯光系统、广播级摄像机系统、高保真音响、还包括数字特技、动画特技系统。eSp,既可以录播,也可以直播。是电视台自办节目的主要手段,如,大型综艺节目的制作。

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演播室,设备的高档程度达不到演播室设备标准,一般配备enG设备,再配备切换台、调音台、非编系统,形成一个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同时完成enG、eFp、eSp各种电视制作方式的实验教学。

二、基于enG方式的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enG方式是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的基本方式。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围绕enG方式安排了几门核心课程:包括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实际动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流程一般是先进行电视节目的策划和编导,确定节目主题,在可能的情况下编写出文字剧本和分镜头剧本,根据剧本进行前期素材拍摄,对素材进行后期非线性编辑,生成各种需要的格式,最后进行合成输出,节目播出。数字信号制作具体过程可以表示为:光信号通过数字摄像机的成像装置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藕合器)生成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存储为数字信号,上载到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后期编辑,合成输出各种格式,再通过不同的播出手段,通过光纤、有线电视、网络等,最后还原成光信号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三、数字前期摄录设备的准备

数字电视前期制作设备使用了由CCD、ComS为成像装置的数字摄像机代替了由电子管、真空管为成像装置的模拟摄像机。数字摄像机可以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设备。广播级前期设备如索尼公司的HDCam、DigitalBetacam、XDCamHD、XDCamSD、mpeGimX,松下公司的DvcproHD、Dvcpro50,JVC的数字D-9格式等设备,这些设备又可分为高清晰度(HD,分辨率达到1920x1080i)和标准清晰度(sD,分辨率达到720×576)设备。广播级设备图像质量好,彩色和灰色度都很逼真,几乎没有失真,但价格高,适用于广播电视行业以及专业影视节目制作公司。专业级数字设备如索尼公司的DVCam格式以及松下公司的Dvcpro25等设备,这些设备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级设备,适用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制作、教育教学、工业、医疗等领域。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实验室一般来说就是配备这些设备如SonyDSR-1.90p、SonyDSR-250p,部分重点高校建有专业演播室,拥有广播级设备如BetaCamsp、BetaCamSX、mpeGimX以及Dvcpr050m摄像机。家用级设备如索尼和松下公司的miniDV、DVD光盘、硬盘摄像机系列产品以及三星、佳能、JVC等众多品牌的掌中宝数码摄像机,这些摄像机主要用于家庭娱乐,如旅游、婚礼、生日、聚会等场合。图像质量一般,价格低廉,小巧轻便。

四、电视摄像技术要求

数字摄像机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拍摄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了,对于没有拍摄经验的学生来说,首先要熟悉自己使用的摄像机,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模机,熟能生巧,随身携带摄像机使用说明书,遇到问题随时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电视拍摄的技术要求,这就是摄像技术基本要求——稳、平、准、匀、清:

1稳——画面稳定,不抖动和晃动:

摄像师最重要的技术和基本功就是使自己拍摄的画面保持稳定。看似简单,实际上没有长期的练习是不容易做到的。三脚架是减轻画面晃动的最有效工具。只要情况允许,应尽量使用三脚架,另外可充分利用各种支撑物,如身边的树、电线杆、墙壁等等。持机姿式也很重要,应面对被摄体,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宽,身体挺直站立,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握住手柄,左手握住聚焦环,眼睛贴在寻像器上,4个支撑点把牢摄像机。做运动镜头拍摄时。如横摇镜头,身体扭向侧面从起幅开始,转动身体回到正面,直至落幅,身体状态是从不舒服的位置到舒服的位置。拍摄时,应尽量屏住呼吸,或呼吸匀而浅,不能作大幅度的深呼吸。移动拍摄时,步法最为重要,双膝应略为弯曲,脚与地面平行擦地移动。

2平——画面保持水平,不倾斜:

平,指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图形应横平竖直。以寻像器的边框为准来衡量,画面中的水平线与寻像器的横边平行,垂直线与寻像器的竖边平行。

摄像时确保画面中地平线平的关键是利用三脚架上水平仪的气泡将三脚架调平,调整云台位置或者三条腿的长度,使气泡水平仪的小气泡正好处于中心位置点上。有的摄像机可在菜单中设定一个正方形小方框位于画面正中以确保画面保持水平。

3准——落幅要准,取景、调焦、曝光准确;

准,一般指落幅要准。当某个技巧性镜头(如推镜头、摇镜头)结束时,落幅应该正好是需要的画面。

拍摄中的“准”还包括白平衡调整要正确;聚焦要准确;光圈调整要准确等等。

4匀——拍摄运动画面保持速度均匀。

匀,是指运动镜头的速率要匀,不能忽快忽慢,推、拉、摇、移、跟都应当匀速进行,镜头的起、落幅要交代清楚,不能太快,中间必须是匀速的。

5清——画面保持清晰,不模糊;

在摄像的过程中,要保持画面主体清晰,聚焦必须做到焦点清晰。另外为了追求画面效果,可在景深控制范围内保证画面清晰,景深范围之外,画面虚幻,形成对比,突出主体。

以上五点技术要求说来并不难,也比较容易理解,但在实际的拍摄中要真正做到这五点要求却不容易,需要有长期的锻炼才能做到。

五、电视摄像的基本方式

进入实战拍摄阶段,根据文字剧本和分镜头剧本组织素材拍摄。这时候就要掌握固定拍摄、运动拍摄这两个电视拍摄的基本方式。素材都是通过各种镜头表现的。拍摄的功夫就体现在这些镜头中,同一素材,不同的摄影师拍摄出的效果大不一样,著名的摄像师善于把握镜头语言,他会用最好的视角效果体现编导的意图。

1固定拍摄

固定镜头是电视节目中运用最多的镜头。拍摄点和拍摄角度都不变,摄像机在固定状态下拍摄素材。拍好固定镜头是摄影师必备的基本功和学习拍摄的起点。

固定拍摄具有拍摄简单、剪接方便、信息集中、观看舒服等特点。因此,在电视节目中,固定镜头最多。

2运动拍摄

运动拍摄包括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拍摄点或拍摄角度的改变,形成镜头外部的运动,或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形成景别大小的变化。

(1)推镜头

镜头从短焦变化到长焦距,视距由远变近,景物由整体变为局部。推镜头是从面到点的表现方式,从全景、远景变为近景或特写,用于突出场景中起重要作用的局部细节。

(2)拉镜头

镜头由从长焦距变化到短焦距,视距由近到远,景物由局部变为整体。拉镜头是从点到面的表现方式,从近景、特写变为全景、远景,用于展现主体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交代局部细节与环境全貌的空间关系。

推镜头和拉镜头又称为变焦拍摄。变焦镜头分为起幅、变焦、落幅三个部分,一般以固定画面作为起幅和落幅,中间变焦要匀速。

(3)摇镜头

摇动拍摄是指拍摄点不改变,边拍边改变拍摄角度的方式,有水平摇摄、垂直摇摄、曲线摇摄。摇镜头的方式类似人眼扫视环境、环顾四周的视觉效果。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落幅三个部分。摇镜头以主体的运动为依据,摇速要均匀,起幅和落幅要准确。

(4)移镜头

移动拍摄是指边拍边改变拍摄点,摄像机处于运动状态下拍摄的方式。移动拍摄的方式主要有:前后直移、左右横移、上下升降移、跟随移动。

移镜头的方式不断展现空间,观众的视线就像跟随着逐步走近或远离被拍摄物体。视觉效果更加生动真实。给观众带来更强的主观参与感。

3综合拍摄

综合拍摄是指在同一个镜头中,综合使用推拉摇移的拍摄方式。在摇动、移动的过程中变焦,或移摇结合、边移边摇,构成更为复杂多变的综合运动方式,形成具有独特意义的镜头语言。

高校的电视摄像课程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方式和电视摄像的技术要求,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为以后进人广播电视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重视音频素材收集

在电视节目前期拍摄过程中,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是两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如果忽视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会给后期制作带来麻烦甚至对节目制作带来巨大的损失,有的会造成制作成本的增加(如重新拍摄和录音),有的会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如现场场景无法复制)。

在前期音频素材的收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拍摄前,一定要检查设备的运转正常性,确保话筒运转正常,最好是先尝试拍摄一段画面和录音,再回放一下确认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正常。

2、注意采集同期声,同期声是随画面同时产生的声音,具有现场感强,后期不能复制等特点,所以在前期视音频素材采集中应特别重视同期声采集,给后期制作留下充足的音频素材。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电视节目的前期拍摄任务完成了,各种视音频素材采集回来了,将这些素材送到非线性编辑机房进行后期处理,这就是数字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技术了。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6

日本包括国家和地方级无线电视台总共有127家,过去的三年(2006-2008)内整体广告收入逐年递减,其中包括具有全国联播能力的5家地方台,而网络广告的收入正好相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nHK归纳厂商减少电视广告支出的几大原因是:1.企业经营恶化、2.广告费太高、3.电视广告效果差。而广告业主与地方台则一致认为广告收入减少的原因是1.经济不景气、2.将电视广告转为网络广告、3.将广告费转为促销费。

资料显示,无线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每况愈下,固然可归咎于经济的整体不景气。但作为公共广电的nHK,近三年来的收视费却逆势增长,事实证明电视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走出低迷的环境。

5年前的2004年7月,nHK爆发职员贪污事起,用户拒缴收视费的件数快速增加;到2005年11月累计高达128万件,由于电视台收入的9成仰赖收视费,这种情形迫使nHK面临史上最严峻的危机。为了重新找回公众的信赖,2005年5月,破天荒地邀请公正机构,对nHK的营运进行监督。2006年6月第一份检测报告出炉,果然不出所料,六大评比项目当中,得分最低的是“运行透明化与杜绝弊端”,满分为5分,公众只给了nHK2.3分,连一半都没到。

监督机构的建立只不过是评定nHK打分而已,促成收视费增加还要靠其它方面的作为。nHK在爆发丑闻后几个月内迅速制定了《nHK伦理・行动准则》,全体员工誓言遵守行业规律,遵守法纪,珍惜每位用户所缴的收视费。除了人事更迭之外,小到各部门主管,大到会长,主动减薪5%-30%。另外,2006年时nHK的员工总数为11642人,为了降低人力成本,nHK准备在3年的时间内裁员10%,也就是1200人。

经过公共价值的评估、裁员减薪,和提高节目制作质量等一连串的努力之后,nHK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到研讨会举行的这个阶段内,初步走上了良性循环,也验证了惟有开源节流、提高节目质量、进行改革是使企业获得消费者支持,走出困境的有效良方。

好事多磨的数字转换

日本数字转换的时程政府定为2011年7月24日,现距模拟电视停播的期限只剩2年多,然数字电视普及率与目标相距甚远。到2009年1月,已转换的家庭只有2500万户,普及率为50%,较原订98%相差甚多,即使以2008年7月的标准68%来看也是落后许多。

无线电视与有线电视一致认为数字接收设备未能普及的三大原因为:1.观众不感兴趣;2.观众没钱买;3.共同收视工程的进度延宕。根据调查,2008年时有43%的受访者表示要到数字转换截止日才购买,12%的观众认为购买数字接收设备的费用不应该由自己承担。对于模拟电视的停播,35%的观众认为应该在2011年7月停止,55%认为再应该延长几年,或者在模拟电视消失之前继续播出。而由模拟改成数字,在共同收视的工程改建上,也遇到三大瓶颈:

1.集体住宅;共有777万户,截止2008年3月,在国家不补助的情况下,62.6%已经完成数字化改造。

2.收视障碍户;共有620万户,到2008年10月,在国家补助的情况下,6.8%的家庭已完成数字化改造。

3.偏僻家户;共有140万户,到2008年9月,在国家有补助的情况下,12.9%已完成数字化改造。

当前在日本,要顺利完成数字转换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共同收视工程的改建,另一个是数字接收设备的普及。而在剩下2年多时间内,工程改建的速度是否来得及,尚有疑虑,因为许多独居老人并不了解数字化需要更换接收设备一事,这种不与公众充分沟通,只能解释为宣传工作的人浮于事。

事实上,日本政府为了确保数字频道的应用,从2003年起到2008年已完成的工程,总共花掉1800亿日元的预算。

对电视台来说,转换之前必须同时播出模拟、数字两种信号,使成本倍增,nHK当初估计数字化投资共需4000亿日元,如延期模拟停播时程,势必对电视台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如强行进行数字转换,可能会引起观众弃电视而去或者拒缴收视费。时间虽然还有两年多,日本似乎已经逐渐陷入一种两难的困境。故而nHK的代表在研讨会上说“不想延后,希望大家加油。”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比之下,“数字化之后,国民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倒是一语中的。原因在于,2001年参众两院通过修正频率法,确定在10年内,也就是2011年7月完成数字转换。在模拟转换数字的过程中,原本模拟需用62个频道,因为数字技术特点和信息压缩的关系,现在只需40个频道便可有和模拟时代相同的节目。但由于日本数字和模拟频道节目的雷同,人们并没有因为数字转换,可以收看更多的节目。到今天虽然数字信号的覆盖面已经高达96%,却仍然无法充分吸引或说服国民购买数字接收设备。

2007年市场上的数字电视接收机价格大都在3万日元以上,针对公众可能买不起的问题,两年前总务省的下属部门要求厂商在2009年8月之前生产出售价在5000日元左右的简易机型,但是由于这种商品性能单一,并无互动或者高清等功能,即便价廉也无诱因,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炒作。

日本全国人口约有12000万,大约5000万户家庭,目前仍有一半左右的家庭因为种种因素并未拥有数字接收设备,除非政府能够加大补贴力度,否则未来他们的态度及动向将是两年后数字转换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发挥传播作用的地方台

由于经济长期的不景气,日本的地方经济也连带显得疲惫,因此地方上开始出现期待通过电视来激活地方经济的声音。调查结果显示,“最期待地方台做些什么?”的选项中有58%的民众认为应该要“充实地方信息”。认为“对于活络地方经济最有贡献的媒体?”,前三名分别是1.无线电视台的地方广播(30%)2.免费的广告杂志报纸(20%)3.nHK无线台的地方广播及报纸(12%)。至于“如何平衡地方节目与全国性节目?”,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应该要充实地方信息并向全国播送。而认为“最能够吸引观光客的媒体”,前三名分别是1.网页(91%)2.地方台的全国联播(76%)3.nHK的全国广播(74%)。

日本的无线地方台于1951年开播,后来组成《日本民间放送联盟》,到2008年10月,有127家无线地方台加盟其中。当中有5家总公司位于东京的地方台因联合118家地方台加盟而具有全国联播的能力。也就是说全日本只有4家地方台可独立经营而无须与其它电视台结盟。

但地方台既然是市民的代言人,惟有努力发掘具有地方价值的新闻及节目素材;而不能坐等nHK或5家全国联播电视台包办制作地方题材类的节目,应让自己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播者。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7

[关键词]数字付费电视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自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家庭影院(hbo)开播以来,付费电视在国外己经存在了30多年。数字付费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一种成熟、普遍的商业模式,成为发达国家电视业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步步深入百姓生活,我国模拟电视时代的光环在渐渐退去,可以说“中国的电视也已过了而立之年”。

一、数字付费电视的定义

数字电视(dtv)数字电视的概念则相对于传统的模拟电视,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把电视节目转换成为数字信息,以码流形式进行传播的数字形态,综合了数字压缩、多路复用、纠错掩错、调制解调等多种先进技术。数字付费电视=数字电视+付费电视在很多发达国家,在模拟电视时代就有了付费电视频道。付费电视(paytv)付费电视是相对于免费电视而言的,在我国仍是个新事物。付费电视特指的是“付费节目和付费频道”,是除有线电视维护费用之外的,通过收费来选择节目服务。数字付费电视就是“数字电视+付费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收看电视期间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而不受到广告的干扰,使人们由被动收看变为主动选择。www.133229.com数字电视与模拟技术相对应,从技术特征讲是指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接收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技术。与原来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高清晰的电视画面,可与dvd相媲美;有优质的音响效果,伴音更趋逼真;有抗干扰功能,数字电视受其它电器的干扰很小,因此画面稳定。以前,我国没有付费电视产品,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付费电视用户。随着数字技术的使用,很多模拟的付费电视改用数字播出,就成了数字付费电视频道。数字电视广义上讲是技术概念,付费电视是商业概念,“数字付费电视等于把数字电视和付费电视的优点全部集中起来,使我们坐在家中可以享受高品质、个性化的电视节目。

二、数字付费电视的现状

在十几年前,数字电视之于中国电视业的转型和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业主管部门和从业者来说还没有概念:仅仅在五年前,“数字电视”这个概念还仅仅处于信息技术讨论层面;而在今天,无论是国家广电总局及各级广电主管部门,还是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甚至普通市民都在关心和议论“数字电视”的影响和发展问题。目前中央和各省的卫视节目已近50套,加上各省各市的其他节目,基本节目已超出了60套,同时,总局已批准开办68套数字付费电视、9套数字广播节目,还有几十套数字付费节目正在审核。为推进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加快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根据《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国家广电总局日前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今年要达到主要城市将普及数字hdtv的商用播出,北京奥运会将以数字hdtv方式向全世界转播;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到2010年,要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即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到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西部地区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中国付费广播电视是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而发展的。目前,在49个经济实力较强、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较好的重点城市,数字化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数字机顶盒推广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付费广播电视频道的推广、销售工作也已经启动。目前,49个试点城市中已经有41个启动了整体转换。如杭州己经提前完成了市区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成为继青岛之后实现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城市,并打算在两年半时间内实现70万有线电视用户“模转数”的整体平移,并在2008年全部完成杭州市的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

三、数字付费电视的前景

在广电总局提出的“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的主题下,数字付费电视目前发展趋势良好。随着中央电视台数字付费频道的正式开播,我国付费电视将正式进军电视消费市场。从2002年到2015年,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由400亿元扩张到5000亿元,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规模将达到2050万台,其中蕴藏的市场机会超过万亿元。而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的数字电视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由此带动的产业链市场价值更是以千亿元计算。数字电视将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不仅仅是技术革命,而且将带来广播电视运营体制管理方式以及用户收听收看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甚至对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上海数字付费电视的用户已超过3万户,短期内有望突破5万户,全国到去年底城市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达200万,sitv的数字频道信号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的3000万用户,其中数字付费电视全国用户达24.5万,每套节目的市场平均价位则在30元/月。但这个数据与全球数字付费电视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据知名的咨询机构in-stat/mdr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的数字付费电视用户数为6100万,预测到2008年用户数将新增4000万,并有望在今后几年实现高额赢利,2008年全球这一市场收入将达到700亿美元。

数字电视可以为家电企业带来新的机遇。有人预计,数字电视可以为家电企业带来至少两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么巨大的产业规模无疑会刺激中国经济的旺盛发展。新技术产品通常具有宽裕的利润空间,这对于利润越来越薄的家电行业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这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事情政府当然不会不考虑,不会不关心。中国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还非常低下。因此,在市场条件下,政府应该负责的是,为行业的发展制定公平合理的规则,充分调动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就中国的现状来看,尽快打通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壁垒已成当务之急。数字电视本身就是融合了电视和电信技术和业务的崭新行业。如果这个壁垒不被打破,内容服务商的积极性就提不高。接入服务商应该致力于扩大覆盖面。只有覆盖面扩大了,付费数字电视的规模才有可能大起来,你的服务才有竞争力。电信也好,有线也好,千万不要满足于自己目前这种行业内的垄断。壁垒迟早要打破,竞争早晚要进来,因为这是市场的要求。投资商一定要有耐心。每个投资商都希望尽快得到回报,但是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周期。媒介产业基本属于投入资本高,回报周期长的一类。

参考文献:

[1]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8

一、公共广播

随着“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等对农村和偏远西部地区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展开,公共服务广播成为这年广播电视研究的热点话题。在2007年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上,60家电视台的台长共同发起《北京宣言》,承诺“坚持电视的公益性质,坚持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宗旨,把中国电视台的节目办好,作为引领社会、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①关于公共广播的意义,有的研究者认为公共服务广播是构建均衡的广播电视体制和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政府规制、商业广播互动并存,才能构成社会的新闻和信息服务的良性运行框架。②

有研究者认为,我国公共广播中公益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公共广播成立的初衷,是治理电视台过多过滥现象而不是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因而在发展中带来利益失衡问题;其专业定位常常在于某一特定层次,抹煞了公共价值;在商业化运作模式中私化了“公共”因素等。③有研究者从英美等西方公共广播电视的经验来探讨我国广播电视公益化的道路,如有研究者特别指出美国公共电视的公益性包括非营利性、严格管理制度、追求平等、强调非经济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内涵,可为当下中国电视处理好社会与经济效益关系提供思路。④

对公共广播具体实践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农传播中。有研究者提出:中国的公共电视频道与其致力于维护模糊的公共利益,不如将中国的公共频道办成专业的对农频道。⑤

二、反低俗化

年内“第一次心动”选秀低俗化问题,引发广播电视总局对选秀节目的禁限,以及相应的学界对屏幕净化,抵制低俗的密切关注。批评者指出,媒体娱乐成为一种新的剥削和控制形式,人们在其中并没有得到更多的解放和审美,而是更加被资本控制;满足大众需求是传媒娱乐化最大的一个合法化理由,但事实上很多层次的大众需要还远远没有被满足,媒体文化还比较单一;“媒体不要低估受众的智商”。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新闻与娱乐之间的关系应该更理智地对待,不可一概而论。新闻和娱乐边界的模糊不一定就构成对新闻的伤害。应该防止在事件之外居高临下地去批判娱乐的低俗。⑥

针对“百家讲坛”娱乐化倾向的讨论,有人认为讲坛这种传播“经典”的大众化值得提倡,但在形式上应当有“底线”,处理好通俗与媚俗的关系。有研究者在系统回顾“电视讲坛”节目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生存状态时指出,此类节目的出现是由于它适应了公众精神慰藉的需要,但这种节目只是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不可能造就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完美结盟”,不可能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⑦

针对选秀等电视节目庸俗化,人们进行了深入反思:“当媒体不惜一切代价、使尽各种花招去赢得目标受众关注的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炒作就能换来注意力的想法,是本末倒置的。在这个现代人普遍感到理性缺失的时代,如何寻找自我、回归本我,显得异常重要。”⑧研究者认为,造成电视传播低俗化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中国电视在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对收视率、市场份额、广告收入等利润指标的片面追求,从而淡化社会责任的意识;必须有电视节目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保证;必须有符合广播电视运作规律的用工制度,消除现实存在的“新闻民工”现象。⑨

三、电视假新闻

2007年7月8日晚,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纸做的包子”的假新闻节目。“纸包子”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电视假新闻的关注,研究者就其危害、根源、治理办法以及由此暴露出来的中国电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很多文章认为,这是在利益驱动下,从业人员新闻道德失范带来的后果。有学者认为,避免假新闻应该从制度建设入手,此事是缺乏竞争的结果,真新闻被假新闻淘汰。市场竞争不一定能保障“优胜劣汰”,但至少能避免“假胜真汰”。⑩也有人认为此事与电视台用人上的“双轨制”有关,用人制度上的不平等直接导致薪酬待遇的不平等,生存的压力使个别人造假。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强自律和他律外,还要规范用人制度。{11}

有的学者从新闻业务“暗访”、“偷拍”入手进行分析。认为此事反映了媒介环境还存在某些不正常现象,目前不仅存在不必要的偷拍,甚至有假造的偷拍。应谨慎对待暗访,借鉴国际已有的经验,注重公益、权衡、报批等原则。{12}

四、视听新媒体

2007年8月1日,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正式实施。9月,中星9号直播卫星升空,有线、地面、卫星和移动多媒体开始全面数字化。在政策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以手机电视、网络电视、车载移动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兴媒体的综合探讨,已经在研究界展开。

视听新媒体的出现,使电视节目产生重大变化,节目的位移与时移打破时空限制,接收更加便利;受众由被动到自主,由“看电视”到“用电视”获得新的收视体验;受众还可通过提供节目获得角色扩张等新特点加速商用进程。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视听新媒体的推广与商用还需要跨越政策的鸿沟,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以形成公平、开放、统一、有序的竞争环境。{13}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涉及到另一层面,就是媒体内容的管理。《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1期就“数字媒体内容管理”组织学者们进行了专门探讨:研究者指出,数字化对媒体内容监管提出挑战,数字媒体内容管理目的不是限制而是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数字媒体内容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考虑整合性、层次化和兼容性管理原则。我国数字媒体内容监管应体现公众利益,关注弱势群体;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促成三网融合。也有学者在分析我国数字媒体内容监管制度缺陷基础上,提出数字媒体内容监管变革的途径、策略,强调尊重数字化发展特殊规律,创新数字媒介内容管理的规则。这些探讨为视听新媒介的内容管理提供多种视角。{14}

五、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iptV又叫交互式网络电视,是数字电视的一种。本年研究者在对其定义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的是其作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对其与数字电视和传统的电视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电视观众的免费消费观念、节目源欠丰富、服务质量、内容分发以及技术上的格式和业务等级问题,都成为网络电视发展中的障碍。作者在网络电视发展上,提出实现接收终端和方式的多样化;重视新技术及技术更新,加强增值业务开发等策略。{15}由于网络电视涉及到广电与电信两个部门,早期运营中缺乏统一的政策和模式,有的研究者十分重视处理双方的平衡关系。作者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商业模式后指出:网络电视运营四维商业模式即tV模式、tp模式、电信模式和数字媒体模式,最后应达到四者融合。{16}

研究者普遍认为,当下网络电视的发展存在诸多障碍,还很难对传统电视构成挑战,谈不上对之的颠覆。传统电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所形成的公信力、品牌竞争力和所具有的高水平的采编队伍,以及具有的视听合一、双线互补的传播特性,是现有网络电视难以企及的;传统电视培养起来的观众收视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也使网络电视可能与传统电视并存,而不是取而代之。{17}

也有人认为,虽然目前在国内无论政策、技术、内容还是用户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了iptV的推广还将有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但可以预见,网络电视与有线数字电视的未来竞争趋势将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从局部竞争发展到全面竞争。在局部地区,与中高端用户市场的竞争可能将会在短期内展开,最终结果尚不明朗。{18}

六、数字移动电视

这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的启动,引发了人们对移动多媒体,特别是数字移动电视的关注。目前移动电视主要有车载移动电视和手持移动电视,后者除2007年新开发出的专业手持移动电视外,还包括利用移动电视数据传输技术为手机、掌上电脑、mp4等便携式接收终端提供的电视服务。

有人分析指出,当下手机电视举步维艰,商家为各自利益采用不同的传播模式,使传播产业链很难整合。传播速度、清晰度差等技术上的缺陷,以及收视成本过高,使手机电视难以扩大其受众范围;车载电视由于被安装于交通工具上,很难实现互动交流,覆盖范围小,传播面窄,很难有固定受众群。而掌上电视或手持移动电视的出现,则可以对手机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的不足进行修正:掌上电视技术基本成熟,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和价格优势,其产业链更为完善。{19}

从总体看,移动电视还处于初始阶段,对广播电视市场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数字移动电视还存在一些现实瓶颈:政策上,国家对于移动电视运作没有明确规定;内容上,大多数移动电视节目还是简单的传统电视节目的移植,缺乏针对性;技术上,移动接收终端有待技术提升得以改进;经营上,以广告为主的单一模式,使之抗风险能力很差。

七、“三网”融合

2007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规定:“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前一个五年规划中“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的提法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从而在概念上对“三网融合”加以明确,使研究者从对概念的争论,转向对“三网融合”的前景与发展方略的探寻。

研究者普遍认为,在中国推进三网融合的关键是政策层面。有的研究者指出,“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发展计划的应有之义,“多年来我国广电和电信之间的摩擦和争端都是围绕着政策和利益来进行的,其中的核心要点不在技术而是领导权。”作者呼吁各方从大局出发,推动统一监管领导体制的实施。{20}也有人认为,在产业运营体制上存在的障碍是通信界、计算机界与有线电视界三大产业市场化程度不一,我国在“三网”领域维持互不准入的产业指导政策,不利于推动“三网”融合,取消政策的限制,在产业的宏观层面制定推动融合的产业政策,是促进“三网”融合的关键。{21}在“三网”融合的具体政策上,争论较多,并没有达成共识。特别在“对称准入”还是“非对称准入”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于“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国家广电总局科委副主任杜百川在第三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指出:“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应当是‘三网’融合的基础,模拟电视网如果不转成数字网,就不能做‘三网’融合,当然如果在没有进行数字化的地方去做‘三网’融合,那就是剥夺了广电的参与权,或者说使老百姓失去了得到更廉价服务的机会。‘三网’融合必须真正的把三种业务同时开展,那才叫‘三网’融合。”

八、规制变革

中国广播电视业从四级办台、三级合一、四级变两级、组建广播电视集团,再到经营性资源和公益性资源的划分,改革已进行了二十多年。关于变革规制的探讨中,对于中国广播电视双重属性的认识与解决,成为最重要的论域。

有的学者认为,寻求广电传媒“二重属性”同时达到最优的改革方案,是徒劳的。只能选择次优的方案,即在保证一定政治属性条件下的经济目标的最大化。电视传媒需要改变事业单位的性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广电产业链条上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关系;政府不能包办传媒单位本身的改革;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行业自律等综合规制管理的方法,来转变政府的职能。{22}另一位学者认为,这种转变的益处在于:一方面加重了播出单位的责任,也为其提供了较大的管理空间;另一方面,减轻了行政部门的负担,简化行政程序,节约行政开支,提升行政机关的权威。{23}还有的学者试图利用管理学来缓解市场与事业的属性矛盾,提出通过发展公共广播电视,以公共服务制与公共国有制并存的方式,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问题。{24}

在变革规制方面,有学者提出这样的思路: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现代的公共规制转变,做到规制规则法律化,规制机构法定化,规制主体多元化,规制行为规范化。规制创新以内容规制为重点。同时必须发挥政府在规制创新中的主导地位。{25}还有的学者从广播电视领域媒介融合与突破的角度,探讨规制创新,提出:突破竖井式分割管理,建立单一监管机构,消除壁垒,实现的统一管理;实现媒介身份的突破,以市场而不是政治逻辑来经营广播电视。{26}

九、情景喜剧

2007年,中国首届情景喜剧年会暨情景喜剧剧场启动仪式举行,联动31个省市电视台的“情景喜剧剧场”正式开播。新一轮情景喜剧热引发研究界对于情景喜剧的极大兴趣。

在对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有的研究者从宏观上探讨了中国大陆情景喜剧的审美特征:场景的固定、题材的多样、小品式的幽默语言、个性化的人物表演。{27}还有人认为,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意识的不足、电视剧的显赫地位、文化价值的流失等因素,都制约着情景喜剧的发展。情景喜剧要避免过浓的舞台痕迹、语言的刻意耍贫和技巧的花哨展示。情景喜剧首先应该是“剧”,情景喜剧创作的根本精神是“情先于景,戏先于言”:不仅要有健康、积极的情感,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点。{28}

十、频道品牌化

中央电视台2005年开始将优化频道整体结构,致力于实现由频道专业化向专业频道品牌化转变,作为发展的目标之一,由此带动各地方台广播电视频道(频率)从专业化向品牌化的全面转变。这年,研究者把目光转向对频道(频率)品牌化的理论探讨上来。

有的研究者认为,频道(频率)由专业化向品牌化转变,源于频道(频率)专业化和收视(听)率的矛盾。电视频道内容的专业化造成了观众群的大量流失,因此对收视率提高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中国广播电视频道(频率)数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之前,频道(频率)的专业化带来低收视(听)率和高成本制作,已经严重影响了频道(频率)的生存。在这个前提下,大专业小综合的频道(频率)运行模式即频道的品牌化模式,当然成了频道(频率)唯一的选择。应该通过打造品牌栏目来实现频道(频率)品牌化。{29}

关于频道(频率)品牌化的方法,研究者普遍认为打造品牌栏目,实施差异化战略是根本。有人认为实施品牌化需要三步曲:竞争力定位,抢占观众心智阶梯空间;打造核心理念形成差异化战略;延伸品牌资产链,造就品牌累积效应。{30}

还有人认为,谋求同一性电视市场中的差异化战略,是电视品牌意识的基本表现,这种意识要具体落实到频道系统营销中来。品牌栏目是其中的关键,但不是唯一因素,应该利用频道资源优势形成产业价值链。对于区域电视来说,也不是探求建立“区域强台”,而是要准确定位。{31}

注释:

①朱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公益性质努力提高中国电视节目品位》.《有线电视技术》.2007年7期

②邓忻忻.《为什么需要公共服务广播?》.《新闻大学》.2007年1期

③张军.《公共电视频道“公共利益”的缺失》.《传媒》.2007年5期

④周小普,王丽雅.《美国公共电视网公益性内涵浅析》.《国际新闻界》.2007年6期

⑤刘新荣.《立足农村,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新闻实践》.2007年6期

⑥乐晓磊.《媒体狂欢的多视角观察――中国媒体娱乐化趋势冷观热议》.《新闻记者》.2007年4期

⑦左雪梅.《对〈百家讲坛〉和“于丹现象”的理性思考》.《声屏世界》.2007年8期;陈力丹,闫伊默.《中国“电视讲坛”节目的生态分析》.《现代传播》.2007年3期

⑧夏忠敏,刘建新.《从〈第一次心动〉被叫停谈起》.《新闻记者》.2007年10期

⑨时统宇.《坚守社会责任是中国电视的第一要务》.《视听界》.2007年5期

⑩展江.《“纸馅包子”--假新闻揭示真问题》.《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27期

{11}陈洪波.《从“纸馅包子”事件看虚假新闻的防范》.《青年记者》.2007年9月(下)

{12}郭镇之.《假暗访引出的真教训--简析“纸馅包子”案》.《新闻战线》.2007年10期

{13}石长顺,童文杰.《数字视听新媒体:从概念到商用》.《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2期

{14}参见《国际新闻界》2007年11期“本期话题”相关文章。

{15}叶向德.《开启网络电视的发展之路》.《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7年16期

{16}唐齐p.《iptV的四维商业模式探讨--以Fastweb、pccw、RtC为例》.《新闻大学》.2007年2期

{17}史庆兴,郑磊.《论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博弈》.《现代视听》.2007年第4期

{18}郑晓波.《华山论剑,谁能笑傲江湖--网络电视与有线数字电视之战》.《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7年20期

{19}饶军.《掌上电视:移动电视产业的新主角》.《新闻界》.2007年8期

{20}周师亮.《解读“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推进三网融合的含义》.《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12期

{21}李勇,邓d,王晓东,周兴铭.《“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技术发展》.《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期。

{22}王永庆.《中国电视传媒改革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1期

{23}王敬松.《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3期

{24}顾斌,刘新荣.《基于战略管理视域的广播电视体制创新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25}李向阳.《规制创新:建设和谐广电的制度保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8期

{26}石长顺,石永军.《融合与突破:创新与发展对广电业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3期

{27}张博.《中国大陆情景喜剧的审美特征》.《电影评介》.2007年12期

{28}王国平.《情景喜剧走出困境期待繁荣》.《光明日报》.2007年9月27日第5版

{29}包维森.《浅析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向频道品牌化的转变》.《新闻传播》.2007年3期;孙永超.《电视品牌构造体系初探》.《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4期

{30}黄钦.《电视频道品牌打造的三步曲》.《现代视听》.2007年3期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9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师范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地处天津市第三高教区,毗邻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坐落于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内,依托母体校的优质资源,主要管理干部由天津师范大学委派、推荐;各系负责人由天津师范大学相关院系负责人或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高校专家、教授担任;现任师资队伍中有近300名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占51%;在校生可以享受天津师范大学的图书资料、生活设施、体育设施、后勤服务等。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母体校天津师范大学实施教师教育战略思想,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现设有文学、新闻与传播、理学、外语、法学、经济、管理、教育、艺术设计、表演等10个系、2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有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在校学生7500余人。

学院实行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聘请多名外籍教师讲学、任教,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新西兰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3所高等学校或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了办学的国际性、开放性。来源:高考gxedUw.com

学院招生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学生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专业报考办法

1.报考条件: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参加2015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均可报考。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见“附表一”。

2.报考办法:

①凡有省统考或联考的专业:根据教育部及各省相关规定,我院使用省统考或联考成绩,考生须取得省统考或联考专业合格证。其中摄影专业除部分省规定必须使用摄影摄像摄制类统考或联考成绩外,均使用美术类统考或联考成绩,对于内蒙古考生,摄影专业使用美术类统考合格成绩;声乐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乐表演类声乐(演唱)统考或联考成绩,现代音乐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乐表演类器乐(演奏)统考或联考成绩。

②凡没有省统考或联考的专业:我院使用校考成绩,考生须取得校考合格证。具体情况为:

a.河北省的考生须取得省内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江苏省的考生须报考并参加省内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我院单独划定专业合格分数线。见“附表二”;

B.对于山东省的考生,摄影专业使用美术类统考合格证,其他专业根据山东省的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不得参加我院在天津考点组织的考试,但我院承认该省考生所取得的全国任意一所本科院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合格证须经省招办备案);

C.按照省内政策,凡欲报考我院的安徽省、广东省、江西省、上海市、陕西省、黑龙江省的校考专业考生,必须来我院天津考点参加专业测试,取得我院专业合格证;

D.除上述a、B、C条款中涉及的省份之外,其余各省考生(含天津市生源)须取得全国任意一所本科院校(含我院)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合格证须经省招办备案);

e.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在天津考点的考试安排见“附表三”。

③特别提示:戏剧影视文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合格证可互用;报考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专业须符合我院招生类型(钢琴、倍大提琴、单簧管、小号、长号、打击乐、吉他、电贝斯、萨克斯管)。

附表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系别专业(方向)招生计划学费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5021000元/年/人环境设计75数字媒体艺术25摄影30表演系表演40音乐表演(声乐表演)30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20舞蹈学30广播电视编导75新闻与传播系播音与主持艺术150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75合计    600 注意事项:1.以上招生专业(方向)均为本科层次,学制四年。学费执行天津市物价局批准的独立学院收费标准。2.环境设计专业中包含展示设计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包含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采编、公关礼仪主持三个专业方向;舞蹈学包含舞蹈教育、舞蹈编导两个专业方向,不含国标舞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包含专题片编导和电视编辑两个专业方向。入学后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按学生意愿进行分专业方向学习。3.声乐表演方向招收民族、美声、通俗唱法;现代音乐表演方向招收钢琴、倍大提琴、单簧管、小号、长号、打击乐、吉他、电贝斯、萨克斯管。4.摄影专业在学期间需自备器材,建议使用单反相机。学院会适当提供大中画幅相机、摄像机等专业器材。5.请考生在报考前详细了解所在省市本年度艺术类专业招 生相关规定,避免出现因违反规定成绩无效的情况。附表二:与河北省、江苏省指定高校的对应专业

考生范围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专业本省内指定高校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报考办法备注河北省生源播音与主持艺术河北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须报考并参加指定院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取得合格证,即视为取得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专业合格证。凡相同专业涉及到省内两所指定高校,考生选择一所即可。 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河北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表演江苏省生源播音与主持艺术南京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须报考并参加指定院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我院单独划定专业合格分数线。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舞蹈学舞蹈学表演南京艺术学院表演

附表三:在天津考点的考试安排

专业(方向)考试内容及分值网报时间(网址)现场确认(报名)时间(地点)考试时间(地点)戏剧影视文学时间为120分钟(不含影片播放时间)总分为200分1.文艺、影视常识(10%)2.论述(25%)3.命题故事创作(30%)4.影视作品分析(35%)2015年2月1日—3月12日(招生信息网:jgxyzs.com)2015年3月13日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2015年3月14日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现场抽题:稿件朗读、即兴评述1.新闻播报(30%)2.文学作品朗诵(20%)3.话题评述(40%)4.综合素质(10%)声乐表演1.演唱歌曲两首(曲目自选,除通俗唱法外不得使用伴奏带,5分钟)2.资格测试现代音乐表演1.演奏乐曲两首(曲目自选,乐器自备,5分钟)2.资格测试表演1.表演:集体即兴命题小品表演(每组3分钟,60%)2.台词:朗诵(作品自备,每人1分钟,20%)3.声乐:演唱(唱法不限,曲目自选,每人1分钟,10%)4.形体:集体即兴动作表现(主考命题,每组2分钟,10%)(每5人一组,每组考核时间不超过18分钟)舞蹈学1.基本功(20%)2.技能技巧(20%)3.即兴表现(10%)4.舞蹈作品(50%)(每8人一组,每组考核时间不超过20分钟)注意事项:1.报名方式:网上报名,现场确认。(须于规定时间登录招生信息网:jgxyzs.com,完成报名并打印报名表,粘贴照片,在规定时间办理交费、确认手续,参加考试。)2.报名考试费:150元/人/专业(方向)。3.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采用一套试卷,考生可兼报两个专业,只收取一个专业报名考试费。4.报名确认、考试地点为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5.考试时,请务必持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入场。6.声乐表演和现代音乐表演的资格测试:乐理(笔试),听写(笔试),视唱,每科分值100分。资格测试成绩达合格线者,方可按专业考试成绩排队,否则视为专业考试不合格。笔试科目考试中途考生不得退场。所有演唱(奏)曲目均须背谱。钢伴由学院统一安排。7.舞蹈基本功考核时考生应着体操衣及舞袜,舞蹈作品考核时考生应着舞台表演服装。舞蹈作品需自备mp3格式伴奏音乐,乐曲在第一首。8.考试时,考官有权指令考生表演作品的全部或片段。录取原则:

凡报考我院的考生须专业课成绩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采取以下录取方式:

1.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志愿优先,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外语单科成绩做参考。

2.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专业志愿优先,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外语单科成绩做参考。

3.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志愿优先,外语单科成绩达到我院控制分数线(根据生源情况划定),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

注:对于投档和录取有特殊规定的省份,执行省内规定。

复查:

新生入学后,我院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我院视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艺术类专业概况

2015年我院艺术类招生专业及方向共有11个: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

学院建有形体房、排练厅、琴房、画室、播音室、演播室、摄影室、广播电视制作室、录音棚、非线性编辑机房等专业实验室,拥有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平面设计等的先进设备,为教学实践搭建了良好平台。

学院与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影制片厂、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教育报社、天津电视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歌舞剧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艺术类专业及方向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艺术设计系学生参加“金驹奖”世界大学生摄影展、201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微信摄影大赛、2014年(第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全国美育成果展、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等各级各类大赛,获奖50余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参加“我的中国梦”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获市级奖项3项;撰写的作品入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首届“中影杯”天津大学生微电影节编剧奖;多部作品被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影制片厂等单位采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拍摄的微电影作品入围第二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五届原创影片大赛;微电影《余光》晋级全国第三届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决赛,天津市仅两部作品晋级决赛;曾获天津市大学生文艺展演二等奖;赴泰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受到总理英拉接见。表演系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成功举办毕业生音乐会、毕业大戏等数十场教学演出;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演出共获奖168项,其中全国性比赛获奖32项,天津市级比赛获奖134项;2010年代表津沽学院赴泰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演出得到当地好评;2011年代表津沽学院参加天津市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2013年有11名学生赴台湾的台北城市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专业交流学习;2013年有6名学生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声乐比赛并获奖。

各专业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广告策划与创意表达、平面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从事视觉传达及其相关领域设计及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学习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掌握国内外艺术设计领域的最新成就及发展动态,以艺术设计领域内的视觉信息传达为主要学习内容,接受艺术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创新设计的综合专业素质及专业制作能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专业设计公司、动画设计制作公司、影视传媒、各类出版社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教学等机构从事广告宣传、产品包装、商业展示、网络页面、标志商标、企业形象、影视动画等设计、制作、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课:素描、色彩、构成学、专业装饰图案、图形创意、字体与版式设计、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世界近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专业课: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市场学、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S设计、网络广告设计、展示设计、印刷设计、pop广告设计等。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包含展示设计方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环境设计与施工制作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设计实践,从事环境设计及其相关领域设计及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掌握国内外环境设计领域的最新成就及发展动态,接受环境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创新设计的综合专业素质及专业制作能力。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装饰工程公司、商业展示公司、建筑与城市规划单位、专业设计公司、大型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及相关专业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外建筑史、构成学、人体工程学、透视学与建筑制图、施工材料与工程预算、园艺学、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采光与照明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数字媒体艺术思维、艺术创意能力、开发技能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能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及管理工作,或能进行数字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学校、培训机构、电教馆、电视台、电影厂、广告公司、影视公司、传媒公司、动画公司、游戏公司、网络公司、服务公司、杂志社、报社和大中型企业等部门从事数字媒体产品设计、动画设计、开发与项目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摄影基础、设计CaD、二维构成、三维构成、动漫造型基础、设计概论、数字媒体创意导论、动画艺术概论、图形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角色设计、动画脚本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场景设计、后期非线性编辑、DV创作、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片头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游戏软件设计等。

摄影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素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较强审美能力,能够熟练从事影像创作及应用、生产及管理,能够在各类媒体、广告、网络、设计公司等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具有较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其中专业摄影棚3间,内置多套专业灯具及相关设备;专业暗房2间,建立干湿作业区并配备多台专业放大机;数字暗房1间,拥有整套国内较为先进的图片输出设备,同时本专业还配置了大中型专业相机,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就业前景:毕业生适于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报社、新闻出版社、婚纱影楼、文化宣传及其他相关事业单位,从事商业摄影、影视制作、电脑平面设计、新闻采访、宣传、自由撰稿等工作。

主要课程:美术基础、构成学、黑白暗房技术与制作、图片摄影造型、数字影像处理与输出、艺术概论、平面广告设计、观念摄影、广告摄影、人像摄影、新闻纪实摄影、摄影创作实践、影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等。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教师专业素质过硬、教学质量优秀,旨在培养掌握戏剧、影视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剧本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影视艺术鉴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电影厂、剧院、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文化馆、网站、中小学等和影视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创意策划、创作、研究、教学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外国电影发展史、中外经典剧作导读、中外戏剧史、中国电影发展史、编剧概论、电影剧本写作、导演艺术基础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及文化市场、新闻、公关活动等对主持人的需求,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政治、经济、社会、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以有声语言运用为特长,具有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基本能力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节目编辑制作能力以及组织策划、传播沟通、现场主持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下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采编、公关礼仪主持三个专业方向。

就业前景: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毕业生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现代传媒机构(数字广播电视、网上视频、广播电视媒体运营公司等)从事播音、主持或承担采编播一体化工作,也可从事与有声语言相关的大众传播、配音、演艺、教学以及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文化事业、会展、促销、旅游、婚庆等主持或代言等工作。

主要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播音文体与语体、节目主持艺术、文艺作品演播、即兴口语表达、新闻理论、传播学、电视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影视剧配音、电视片解说、表演基础、形体塑造、民俗学、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涉外交际礼仪、中国文化与礼仪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趋势,针对广播电视及其他媒体机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特别是网络视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环境的需要,旨在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以及宣传、管理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设“专题片编导”和“电视编辑”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确定的发展方向选读其中的课程,以便灵活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前者侧重专题片、纪录片的创作;后者侧重电视节目制作的后期编辑。二者皆可从事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机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广告创意公司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等。

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影视文化发展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分层培养,力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具备话剧或影视表演等表演艺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荧屏、舞台和话筒前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或能在文化艺术行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文化艺术表演行业:电影、电视剧、话剧中的演员、配音演员、文化艺术团体、电台、电视台从事主持人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企事业:在广告、文化传媒、音像制作、公关礼仪、秘书、旅游导游等行业中从事工作;教育行业:中、小学、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从事表演教师工作。

主要课程:包括戏剧影视表演基础训练、台词训练、声乐训练、形体训练、话剧(含音乐剧)多幕剧排练、影视镜头表演、语言发声及合唱、舞蹈训练、戏剧概论、戏剧史、戏剧表演基础理论、电影发展简史。影视戏曲作品赏析、视听语言、导演基础、译制片配音、动画片配音等。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声乐表演方向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掌握扎实的声乐演唱技能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坚持“以生为本,分层培养,力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声乐演唱、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就业前景:文化艺术表演行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乐队(乐团)成员、公司签约歌手、音乐人和音乐组合等;企事业:在广告、文化传媒、音像制作、公关礼仪、电台电视台、音乐导演与编辑等行业中从事工作;教育行业:中、小学、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从事教师工作。

主要课程:声乐演唱、重唱、合唱、钢琴、乐理、视唱练耳、中西音乐史、声乐学基础理论、艺术指导、和声、复调、曲式等。

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分层培养,力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掌握较扎实具有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并具备现代音乐表演艺术实践能力、具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和一定发展基础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就业前景:文化艺术、表演等行业:如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文化公司;教育行业:如中小学、青少年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如电台、电视台、文化媒体公司、音乐制作发行公司、个人音乐工作室等,从事乐手、音乐人、小型乐团指挥、音乐导演、现代音像编辑、音乐教员等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钢琴基础、视唱练耳、中西方音乐史、民歌概论、和声、曲式分析,复调、音乐欣赏,流行音乐作曲、现代音乐配器、指挥、器乐演奏、重奏、合奏等。

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舞蹈教育及舞蹈编导人才发展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分层培养,力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具备舞蹈教育,舞蹈编导等舞蹈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现代舞蹈教育的科学理念和舞蹈创作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文化艺术团体的需要,及群众文化宣传与舞蹈基础教育等多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教育行业:中小学艺术教员、青少年舞蹈培训机构等;文化艺术表演行业:文化艺术表演团队、舞蹈编导、舞蹈演员等。

主要课程: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欧美芭蕾舞史、中外传统舞蹈文化、舞蹈鉴赏与批评、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训练学、舞蹈基础训练等。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2-23766422022-23766704

招生信息网:jgxyzs.com/

学院网址:jinguxy.cn/

e-mail:jinguzhaosheng@126.com

微信公众平台:jinguzhaoban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邮编:300387

乘车路线:①天津站:乘公交951路至师范大学站,或乘地铁3号线至大学城站,换乘311路或620路地铁专线至师范大学站;

②天津西站:乘公交52路至王顶堤立交桥站原站换乘849、968路至师范大学站,或乘地铁1号线至营口道站换乘地铁3号线至大学城站,换乘311路或620路地铁专线至师范大学站;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前景篇10

综合世纪末出现的各种技术苗头,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化是电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视技术自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制作技术上,从摄影机到磁带摄像机,从复合信号到分量信号;传输技术上,从开路地面传输到有线电缆传输再到卫星传输,然而,直到本世纪九十年代,信号的传输和处理都是仿真性质的。模拟电视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回波反射在地面广播中,由于周围的建筑物和山脉等会对电视信号产生多径反射,从而导致接收机出现画面重影现象,影响收看效果。

•保存困难模拟电视节目存储在磁带媒体上,由于磁带对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较严格,因此,长期存放和使用磨损都会对磁带造成物理损伤,如掉磁粉、磁带变形等,严重影响重放的图像质量。

•顺序存储介质限制磁带是顺序存储介质,这种顺时序性质,决定模拟信号的编辑过程只能是线性低效的。

•噪声积累由于模拟电视信号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引入各种噪声,经多次传输或复制后,噪声积累,使图像质量不断下降。

•对传输信道有严格要求模拟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信道的特性并非总是十分理想,因此会导致电视信号的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线性失真是由于传输系统的振幅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不理想所致,它将使电视信号的高频部分产生衰减,降低图像的清晰度和产生细节模糊。同时,还会导致色度信号的增益、延时与亮度信号不一致,严重时会完全改变颜色;非线性失真对电视信号的亮度信号和同步信号都有影响,尤其是影响彩色的饱和度和色调。同时,还存在微分相位失真、微分增益失真。

•其它缺陷模拟电视的其它缺陷包括:亮度互扰,行间闪烁,爬行,大面积闪烁等。

模拟电视的这些缺陷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只有使用数字技术才能彻底改观。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所谓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式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数字电视从节目制作到信息的接收和显示,其工作过程及原理与模拟电视大相径庭。所不同的是它采用数字化处理、传输、接收和显示信息。

在电视技术中采用数字技术不仅能改进图像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与现有的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能为人们提供全新的、更灵活、更方便的服务。这一点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非常重要。数字化电视信号具有如下主要优点:

•多次中继或复制后不会产生噪声积累,适用于远距离多次中继传输或反复编辑和复制。

•清晰度高,使用部首传输、转播音响,在接收端有望达到演播室水平;

•音频效果好,可支持五声道加超重低音声道的5+1环绕声家庭影院;

•可采用纠错编码技术,提高抗干扰能力,同等传输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优于模拟电视;

•可充分使用压缩编码技术压缩其资料率,降低数码率或存储空间。占用频道较窄,地面广播时,原paL频道可播放高清晰度电视或四套标准格式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网中的一个paL频道可播送8~10套标准数字电视;

•保留了现有模拟电视画面格式,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电视机顶盒即可接收数字电视节目;

•易于实现加密和保密通讯;

•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降低功耗,减小体积,可靠性高,调试维护易,大规模生产时可大幅降低成本;

•电视信号可以通过现有的公共电信数字传输网络传送,电视广播网络的数字化为提供其它资料业务创造了条件,继而为广播网络连接其它网络,以及视频业务融入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nii开辟了道路。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成为必然。数字电视淘汰模拟电视,如同数字大哥大将最终淘汰模拟大哥大一样。电视终将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将成为新一代电视的代名词,很快,我们将把“数字电视”只称为“电视”。一场电视革命的序幕就此拉开。

本文将电视技术分为制作和传送两大类,分别讨论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并对相应技术发展可能对电视传播活动及社会造成的影响作出预测。

壹、数字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中的发展及其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自从1956年美国安培公司开发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四磁头两英寸磁带录象机以来,在40多年短暂的历史中,视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号处理方式从复合到分量;设备装置从大到小,从摄录分开到摄录一体,现在又正经历着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是由数字化技术驱动的。80年代开始出现的多媒体技术,使得人们通过计算机可以不受不同媒体差异的限制,综合处理图像、声音、资料、文字等多种信息,从90年代开始与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相融合,极大地丰富了视频节目制作手段,传统的制作方式不断被全新的、充满创造活力的制作方式所代替。视频节目制作技术采用计算机和专用视频设备使视频图像的创作和编辑得以大大简化,降低了制作成本,扩大了需要进行视频图像处理与创作的用户范围,并将对视频行业的现有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非线性编辑系统将取代线性编辑改变节目制作及播出方式

二、虚拟演播室技术极大地提高节目的信息量和娱乐性

典型的虚拟演播室系统是由摄像设备、摄像机位置参数分析及控制、图形计算机、背景素材库和图像合成等设备组成,如下图所示。具体的工作过程是:演员由一台前景摄像机(真实摄像机)拍摄,而如图所示的背景图像记录及生成系统(图形计算机和背景素材库)称为虚拟摄像机。真实的和虚拟的两台摄像机,在虚拟演播室

技术中始终是锁定的。真实摄像机的位置参数,包括摄像机在演播室中的物理位置,摄像机的倾斜、转动甚至翻转的资料,以及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和聚焦设置,所有这些参数都将在计算机中进行分析,相应于前景图像的背景图像的控制随即完成。然后,前景图像(包括演员和真实场景)以及计算机生产的背景图像在色健控制器中无缝地合成。输出的图像可以直接播出或记录在存储媒体上。真实摄像机数字化图像合成直接播出

(前景)视频延时(色健控制)或记录

摄像机位置图形计算机

分析与控制(背景)

素材库

(背景)

虚拟摄像机

在虚拟演播室中,需要对虚拟场景中所有物体进行建模,即设计物体的外形和尺寸等。这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很相似。在这些步骤完成后,才能利用来自摄像机传感器的资料或图像分析后得到的数据建立虚拟摄像机,用虚拟摄像机来实时生成场景。在实施播出或播出预先记录的节目时,色健控制器中的跟踪以及图像合成都必须实时完成。这样,场景的生成必须达到每秒50场的速度,需要像SGionxy一类的高级图像工作站才能完成。目前成本相当可观。但随着pC性能的提高,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从近年来的naB展览会上可以看到虚拟演播室技术正在走向成熟,许多厂家展示了虚拟演播室从制作、快速反应到最终播出效果上的优势。同时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明显改善。产品已形成系列化,构成低、中、高三个档次,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范围。

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节目的需求。随着近年来电视频道数显著的加速增加,频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必须考虑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少的资金制作更好的、更多的电视节目。同时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欣赏口味不断提高,一个总的趋势是要求新闻节目更“实”更“新”,娱乐节目更“虚”更“玄”。需求是发展的动力,在这种资金投入少、节目产出又多、又好的要求下,虚拟演播室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可谓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因而,这种技术一旦诞生就得到了视频界的认可,迅猛发展起来。

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产生,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电视节目的发展。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演播室的场景、道具将越来越多地用计算机图形的形式产生。由于场景的设计不再是只能用实物搭成而是用软件构成,艺术表达上的自由度就大大增加。它将平面的抠像技术扩展到了三维空间。制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将以前的想象变为现实。比如,可以在计算机上模仿设置灯光并根据需要改变;可以很容易地修改计算机里生成的图像中的结构、颜色和文本;可通过按下一个按钮来重建场景;可以将小演播室扩展成很大的演播室等等。虚拟演播室的优点在新闻、定期采访、娱乐、体育、音乐和少儿等节目制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使用和普及,对广播界来说,可以节省节目制作的成本和时间,提高演播室效率;对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来说,可以摆脱时间、空间及道具制作等方面的限制,在广泛的想象空间中进行自由创作;对广大电视观众来说则大大提高了信息量和娱乐性。

今天的虚拟演播室技术还在完善之中,目前在虚拟演播室里使用更复杂的场景和道具的制作时还难以满足实时播出的要求,同时,目前还没有一个摄像机跟踪装置能够简便地适合多功能演播室,许可足够多的创作自由度。此外,尽管色健控制技术在近年有了改善,但仍然需要努力改进以从前景中去掉不希望有的那些偏色;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性能比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是,瑕不掩瑜,虚拟演播室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制作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影视制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多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精彩节目。

貳、数字技术在电视传送技术中的发展及其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电视传送技术中的构想可追溯到本世纪40年代末,1948年就已有人提出了将电视信号数字化的问题,但直到1982年才有德国itt集团研制成了paL制电视接收机的一套电视信号数字处理芯片。1988年10月,CCitt制定了H.261数字视频压缩标准,开创了数字电视技术的新时代。1991年和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又分别制定了JpeG、mpeG-1和mpeG-2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美国开播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后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欧洲则于1993年9月从联合尤里卡eU-95计画(模拟分量maC过渡到HDtV)转向数字视频广播(DVB)项目。参加DVB集团的包括了从电视制作到传送各个环节的25个国家的200家公司与组织。DVB的卫星广播(DVB-S)、有线电视(DVB-C)与地面广播(DVB-t)的技术标准都已制定完毕,并均以mpeG-2为基础,相应业务也在许多国家开通。短短几年时间,已从标准化进入商品化,实用化和产品化阶段,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一、数字卫星直播电视如火如荼

二、有线电视向有线通信电视转化

视频业务音频业务资料业务话音业务

模数调多音单双可个电

拟字频路乐向向视人话

节节广数点分分电通通

目目播字播配配话信信

音式式

多加单双图本网本入网入路解向向文地内地internet内公模扰分分广信通信通用

拟节配配播息信息信电

节目式式发查信

目布询网

非实电视游其逆全

实时话频戏他程程

时点点点点家图图

点播播播播庭文文

播业

从上图可见,未来的有线通信电视网络除了传统的视频业务外,还可实现音频业务、资料业务和话音业务三大类功能,各种业务均可实现双向服务,能够极大地满足人的信息需求。有线通信电视网不仅是有线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电视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是电视媒体因应新的网络媒体挑战的必由之路。

目前,有线电视网的综合利用是有线通信电视阶段技术发展的热点。从国外发展规律来看,综合利用首先是从准视频点播开始的,然后再发展电话和数据传输。有线电视网综合利用在世界上有些项目已有成功的应用,如电缆电话、电缆游戏等。特别在电缆电话方面,美欧的不少电话公司已经完成了电缆电话实验。一些有名的通信专业设备公司已经开始生产有线电视中的通信设备,如at&t、摩托罗拉、贝尔等。从目前的造价来看,电缆电话的造价已接近普通电话的双绞线传输方式,随着电缆电话的普及,普通电话在价格上和功能上肯定将无法与电缆电话相比。另外,不少综合利用的软件开始推向市场,如微软、iDS等公司。不少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厂家在综合利用的实验中也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如同通用顺材、科学亚特兰大等。有不少计算机厂家和通信专业厂家,如SGi、Hp、at&

amp;t、贝尔、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等也跻身于这一行业。所有这些大公司努力的目标都是要将有线电视网作为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接入网,有线通信电视前途一片光明。

三、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有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电视的传播方式趋向多元化发展。现有的传播模式由于其不可替代的第一时间传播优势及权威优势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下去,与此同时,新的,与现有模式互补的模式将会出现。如果我们把现有电视传播模式看作是瀑布式的传播模式,那么,新的传播模式可以描绘成会员式的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中,人们梦寐以求的电视信息传播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成为真正的可能。

传播学者的研究表明,人际传播与大众媒介传播各有长短,都不是最完美的传播方式。人际传播过程中,由于人体全部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都可能要接受刺激,传播双方在这种全身活动上建立起的面对面的传播关系比大众传播可以更完整、更有效地传递信息,信息迅速交换的机会多,来往传递容易,获得反馈的机会多。人际传播的弱点是复制能力和信息保存能力差,传播覆盖面有限,无法满足工业社会的信息需求。大众传播拥有更好的复制、保存能力,传播迅速、有效,因而更能适应大众社会的普遍需要。但受到传统传播技术手段限制,在传播的反馈、传播速度控制、满足特别需要的能力等方面不尽人意。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电视传播结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点。它既可以继续大众传播大范围传播的优势,满足社会的普遍需要,又可以兼顾人际传播的特点,满足个人的特别信息要求。

新的传播模式中,电视的顺时序传播限制将不复存在。数字化的随机存取特性,使人们再也不必陷入被动的等、换、弃的收看方式,而是拥有更多的选择,通过流览器设置菜单,受众能够随时方便地调看需要的信息,也可以点播自己喜爱的节目。电视的时间版面消失了,人们可以像流览报纸一样,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流览电视。不仅如此,电视还将具有“超媒体”功能,使传受方式更接近于人的思维方式。所谓“超媒体”,是“超文本”(hypertext)的延伸,超文本这个词指的是互联程度很高的文字叙述,或具有内在联系的信息。在印刷报刊中,信息量受书籍本身的物理性质所限定,而人的思维却是非线性、跳跃性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总会联想到一连串的疑问,由于版面的限制,总有太多疑问无从获得答案。这种现象在受时间限制的电视接收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网络电视”的情况却完全不同,网络空间是无限的,要表达一连串想法,可以通过一组多维指针(pointer)来进一步解释、引申或辩明。阅读者可以选择激活某一消息的解释、引申部分,也可以完全不予理睬。整个文字结构仿佛是一个复杂的分子模型。句子可以扩张,字词可以当场给出定义,各种观点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此外,电视还能提供一种双向开放信息流通方式,者与使用者之间可以实时直接交流信息,当然,这种双向交流的最终实施程度,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面对众多的信息接受者的反馈信息,者是否有精力和时间一一处理等等。但毕竟,技术上的可能性,使得双方的互相反馈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其次,电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时效将得到进一步大幅度的提高。信息高速公路将使电视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地点、频道、国界、气候等影响,只要网“撒”到哪里,网上的信息就通向哪里,并且可时时更新内容。这将有利于提高世界信息的传播速度,促进远隔重洋的各民族科技文化的及时交流。媒体在参与本地竞争的同时,不得不面向全球去拓宽生存空间,国际传播成为未来传播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电视与其它传统新闻传媒的界限日益模糊。尼葛洛庞帝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多媒体领域真正的前进方向,是随心所欲地从一种媒介转换到另一种媒介”。多媒体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功能,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要素结合起来,给信息使用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接受的形式。光纤信道和网络技术协议能将电视网、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使三大传统媒介开始走向高度的综合,网络和服务分开运作是未来的趋势。最后,也许媒介的区别会演变为专业数据库的专业区别,接受媒介的形式却由用户根据需要来选择。随着受者可选择资源的急速增加,传者的控制地位日益失落。但是,可选择资源的鱼目混珠状况,也将使日益忙碌的人们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因而,主频道将仍然是人们信息的主选来源,而主体媒体的权威确立,不再由政府行为来左右,更多地将取决于自身良好的过往纪录。媒体必须有更强的责任感,必须更加谨慎地核对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以赢得受众的信赖。

数字化使传送质量大幅度提高,信息的品质得到优化;数字化使电视频道显著增加,将进一步促使电视节目从广播向窄播发展;数字化使传播方式从单向传送向双向甚至多向传送转化,促使了传播互动和多项业务的实现。数字化技术及其发展必须引起电视传播从业人员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