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品的认识十篇化学品的认识十篇

化学品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22

化学品的认识篇1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出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室建设及教师业务素质等方面加以改革。期望该教研改革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学科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食品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服务。

食品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食品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该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都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食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两方面,教学中既要阐明生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又要讲授与食品有关的化学问题,内容繁杂,各章节之间缺乏普遍规律性等。如此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能够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教学、实验的重点等方面进行调整。笔者提出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室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专业学科的教学效果。

1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包括食品加工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及就业打下理论基础。

该课程设置应依据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调整,有重点地进行讲授。例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开设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专业(现酵技术、软饮料技术、粮油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等)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动物性卫生检验等)。物质的代谢部分原本在食品生物化学中是比较重要、难度也较大的章节,根据该系食品加工专业(对口班级和普高班级)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食品加工对口班级(高中学校为职业高中)基础较薄弱,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一章上花费太大功夫,否则不但造成时间的浪费,还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该专业学生中应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糖类化学、脂类化学、酶化学和食品的色香味化学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更为紧密的章节,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以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安排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维生素、糖、酶等的性质验证和综合设计实验上。而对于该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学生生源较广,学习氛围较浓,有更多的学生有专升本的愿望,为了使其能够很快适应以后升学的需要,并结合教学目标及今后就业要求,应将物质代谢部分的内容作为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在实验的安排上,也应侧重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检测、核酸物质的分离及酶活力的测定等方面。

2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食品生物化学是主要研究食品成分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以及食品成分在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课程系统性不强,各章节相对独立,知识点比较零散,容易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但是,食品生物化学有其独特的优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使知识变难为易。

如在讲到食品色素性质时,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会形成脱镁叶绿素,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暗淡的褐色,加热会加快这个反应的发生。教师可以联系实际,举出日常生活中例子:在做酸辣黄瓜时,黄瓜在腌渍过程中,由于发酵作用产生了乳酸,使菜的颜色变得暗淡了;炒菠菜时,加食醋也会看到蔬菜的绿色变暗。因此在烹调菜肴时,为了保持原有的绿色,则尽量不要加醋,否则很快就会失去诱人的鲜绿色。同样在讲呈味物质的消杀作用时,可以以烹调苦瓜为例,苦瓜的苦味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在烹调过程中若适量加点白糖,不仅苦瓜苦味减弱,而且味道鲜美。再如,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在开学初参加了14d的月饼制作,工作中同学们体会了加工的乐趣,同时也理解了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的意义。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实践证明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变化及其反应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3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食品生物化学是从微观层面阐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很多内容仅凭想象和传统教学中的普通挂图等形式,难以满足食品生物化学反应高度动态化的教学要求,所以学生往往感觉食品生物化学学习比较枯燥、难学。而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图、文、声、像的结合,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转贴于多媒体制作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在网络资源中可以免费下载某些高校食品生物化学或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的课件、图片、动画等相关资料,博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水准和效率,而且有利于拓展食品生物化学领域内新知识和新进展,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可以利用aCD化学结构制作软件或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制作动画和书写化学结构。无论制作多媒体课件,还是利用网络,在制作中都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文本内容层次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尽量采用提纲、表格、图形等形式来概念和结论。比如用动画来演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代向变化、糖酵解、三经酸循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等;②课件要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幻灯片的背景、颜色、文字大小、显示方式、文本阴影及三维效果、声音等方面要精心搭配,适时插人动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字和背景的颜色一定要有鲜明的对比;文字大小不应小于24号字;文字与图片的进人方式可采用启发性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某些概念的引出可先讲结果,再讲出现的条件,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等。

4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首先,应加大对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经费投人,努力使之建设成一个设备先进、条件完备的实验室,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就能上岗。同时,要提高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地位,重视实验师资的培养,完善实验室人员配置,稳定实验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室的开放,学生自主实验创造条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培养具有明显的岗位特性的特点,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就业都直接从事食品分析与检验或技术督导工作,学校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和学生自身的实验组织业务能力将为他们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有余力及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室的管理及教师的科研,鼓励“食品科技协会”的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又有助于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5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学相长

化学品的认识篇2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深化教改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课题。为了统一认识,我们对课题作了如下论证:

(一)课题符合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学大纲》要求

小学生的品德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要求到内部需要的过程,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为基础,在反复训练中,使道德认识在不断内化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大纲》指出:教学要注意科学性,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教育自己。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的问题。

(二)课题反映了教改的必然趋势和深层次的育人功能

长期以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教师,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少研究学生接受教育的心态和学生的品德内化问题。因此,教学效果甚微。确立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要把立足点由教师迁移到学生,把教学外部要求迁移到学生内部,使其成为自觉需要,这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三)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思想品德课是按社会对小学生的品德要求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小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思想品德课中的思想观点,自觉调整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的统一。从总体上讲,这是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研究思想品德课的内化问题,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内化过程。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品德内化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需要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确定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生品德内化规律的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当今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小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他们不仅是教育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人。

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识有很强的具体性,易受情境暗示,他们的情感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易激发也容易消逝;他们的直接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认识肤浅,辨别能力差,知识少,理解能力差。

中年级学生个性、兴趣、爱好易于表露,自我意识与独立性有所增强,自制力有明显的发展;知识少,对一些事情、现象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心目中教师权威高,容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逆反心理和情感障碍较少;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自我控制。

高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肤浅,理性情感较弱;他们开始不以教师、父母的评价作为唯一依据,有了对周围的人或事进行评价的愿望,有了要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兴趣,这种需要的萌动,有助于高尚情感的培养。

(二)小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特征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等诸种心理成分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循此基本规律,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教师对思想品德课内容的言传身教,启发学生领悟和消化课的内容,经过学生个体主动选择、模仿、理解和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需要,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内化,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的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而是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是单纯内化的过程,而是内化与外化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其特征是:

第一,品德内化具有目的性特征。内化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目的是品德内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无目的的内化是没有的。内化必然是一种自觉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活动。内化虽然是人的意识活动、智力和非智力心理活动,但它总是同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又是与人的一定需要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指标,它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启发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教育者要善于设计内化的目的,充分发挥目的在内化过程中的功能。目的有近、中、远之分,也有大、中、小之分,教育者可结合思想品德课内容恰当地设计内化的目的。

第二,品德内化具有主体性特征。人的主体性,即人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是自觉自愿地独立完成一项任务,并能自己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如果只知道任务和有完成任务的意愿,而不知完成任务的方法,则不能称为主体性。只有把完成任务的意愿和方法手段统一起来,才能说这个人是有主体性的。教育者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并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第三,品德内化具有的情感性特征。情感是人的品德中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催化剂。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教育;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品德内化;没有情感也不可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情感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反映。情感总是与个体对客观事物产生的需要、态度、观念等内心体验相联系的。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健康情感,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第四,品德内化的实践性特征。品德内化是外部社会要求转化为内部意识活动的过程,这里,实践是基础,是前提,也是归宿。离开实践的内化是没有的。所以实践性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又一种表现。教师组织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品德内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条捷径。

第五,品德内化的反复性特征。人的品德需要多次反复方能形成。反复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表现。内化的反复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这种反复性,有时来自学生自身思想品德不健全,有时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时来自家庭环境的不良或父母教育不当,有时来自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懂品德内化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缺乏良好的教育艺术。为了尽可能减少品德内化的反复性,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预防上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的基本操作过程

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可以发挥这样几个促进作用,即突出道德观念教育,为品德内化奠定基础;发挥情感功能的作用,增强学生品德内化的内驱力;创设教育环境为学生品德内化提供外部条件;注重行为指导,为学生品德内化指明方向。

(一)挖掘教材的内化因素,找准品德内化的结合点

所谓教材中的内化因素,即指教材中能突出道德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具有说服力和感人至深的教育因素。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蕴含的内化因素大致有:

1.道德认识因素它包括教材中提供的道德现象、道德信息、道德榜样、道德认识中的洞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都是进行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再通过分析比较和概括,使学生明白蕴含其中的道德要求。

2.道德情感因素即让学生与教材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因素,让学生从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光辉形象中受到感染。教材中的故事、童话、插图以及打动学生心弦的语言,激发学生思维波澜的情景,都具有十分丰富的感彩,这些都与品德内化有关。在分析教材时,只有抓住这些内化结合点,才能起到内化作用。

3.道德激励因素这是一种显性的教育因素。教材中的革命领袖、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科研成果等内容都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如教《主动学习》一课,课文的结尾是:“主动学习是具有进取精神的表现。这样学习不但学得快,而且学得好。我们要以为榜样,主动地学习。”这段话概括了本课的道德观点,指明了行为方向,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4.道德评价因素道德评价能力,是一个人道德认识能力的直接反映,通过评价抑恶而扬善,近是而远非,爱美而憎丑。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方向,从而提高了内化的实效性。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设计与“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我市普遍运用的“四段式”结构,即“定向导入,主题教育,深化认识,指导实践”。这种课型结构,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为了使课堂教学结构与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我们对“四段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在认识上有什么盲点,心理上有什么矛盾,情感上有什么障碍,行为上有什么误区,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导入新课新颖,教学注重层次,深化认识求水准,指导实践讲实效。

(1)导入新课新颖试验班教师十分重视开课设计,能运用歌曲欣赏、故事、游戏、幻灯、挂图、实物观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一开课即紧扣教学要求,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注重层次即围绕道德观念教育,把教学内容按教学要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让学生广泛参与观察、思考、阅读、议论等,注意讲清基本概念,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爱惜”、“珍惜”、“尊重”、“礼节”、“礼貌”、“诚实”、“勇敢”等概念的内涵。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层次组织教学活动。

(3)深化认识求水准安排“深化认识”一段,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道德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准。例如:《保护环境卫生》一课要达到培养良好卫生习惯、讲究社会公德的高度;《认真做作业》要讲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要有责任心的高度。

(4)指导实践讲实效一是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二是检查学生行为实践,是否把掌握的道德观点,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三是针对学生行为上的误区,采用启发诱导,让学生走出误区,向正确方向迈进。

设计与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并不只有“四段式”一种,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因教材内容不同和学生实际不同,还可以创造新的教学结构。例如,有的试验教师在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采用了“学习教材,由不知到知;深化认识,由知到信;指导实践,由信到行。”这种三段式的教学结构,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掌握小学生的情感特点,发挥情感对品德内化的作用试验班的经验证明,在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学生情感在品德内化中的作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特色。

(1)低年级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

低年级试验班在教学中采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做,在快乐中进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儿童的情感。具体做法是:根据儿童形象思维和好奇爱动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变单一的听课为听看结合。一看图(课文插图、教学挂图、教师自绘的补充图),二看物(实物、模型),三看演示(幻灯、录像、电视、电影等)。通过看和听达到引发兴趣,调动情感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模仿中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大脑兴奋并产生浓厚的情感。要采用儿歌、小表演、小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有利于内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2)中年级重在教学中发挥“三情”作用。

所谓“三情”,一是真情架桥。中年级学生心目中教师权威性大,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教师的真情实感能较好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对于学生难以体验的情感,都要以教师的真情起搭桥引路作用。二是实情明理。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凡是实在的东西学生就相信,贴近学生生活的道理,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如教《关心父母》一课,先让学生听歌曲录音《妈妈的吻》,创设母爱气氛,然后出现四张母爱投影片,具体介绍母爱的生动事例。再启发学生讲述自己父母关心自己的事例,使学生切身体验到爱的温暖,并悟出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养与教育的道理。三是动情选择。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不够强,又缺乏社会知识,对一些事情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辨析题和补充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辨析题,引导学生辨析。

(3)高年级重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启动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中的情感诸因素的基础上,从创设情感教育的氛围,确定激发感情的启动点,把握学生情感转化的契机,指导学生情感实践等方面探讨了情感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试点学校从高年级学生实际出发,着重从激感的启动点上作了一些成功的研究。

研究表明,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情感,不是抽象地说教所能实现的,因此要确立激感的启动点。所谓情感的启动点,是指在教材中既能启动学生情感又能触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情感朝着教学目标深入的某一具体内容。情感的“启动点”,具有敏感性、共同性、速效性的特点。“显情”课文,一般情感分布点比较广,会有多个启动点,教师要分析比较,抓住重点。“潜情”课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暗含的情感启动点,对学生进行启迪、引导,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行为实践指导,由外化引向内化

儿童有了道德认识,不一定就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小学生知行脱节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思想品德课一定要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学生行为实践指导,促进学生言行一致,把外化引向内化。

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指导,一是行为意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设计一些辨析题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行为的方向和要求。二是行为实践指导。教师根据教材对行为的要求,进行行为训练。学生的品德培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让儿童有反复练习的机会,才能保持良好行为的连续性,克服反复性和不良影响所造成的行为障碍。

(四)消除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1.认识上的障碍有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有关“行为规范”内容的课文前,对全班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表现进行了调查,了解到遵守行为规范原因时,有15.8%的学生是为受表扬;有30%的学生是怕同学批评和教师处罚,共有45.8%的学生,处在遵从阶段。要使学生达到认同并信服,就必须消除学生认识水平上的障碍,使学生的认识与规范要求一致,才能实现品德内化。

2.情感上的障碍即学生由于内心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障碍。例如,有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发现有个学生不爱护公物,就当众粗暴地批评他,并通知家长来校赔偿损失。这个学生怀恨在心,对教师产生反感,认为教师整人,因而对教师的什么话都不听了。可见学生的消极情感往往成为接受教育的障碍。

3.动机上的障碍有时学生由于个人某种需要,出现不良行为动机与正确行为动机之间的冲突,这便是行为动机障碍。例如,有个学生虽然拾金不昧,但他不是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而是为了得到学校或班级的表扬。出现这种行为动机障碍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从内心克服自己的错误动机,促使动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变化。

4.道德信念上的障碍道德信念是个人意识中坚信正确并认为一定要遵循的道德观念,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但是不少学生由于受到某些不良影响而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从而影响品德内化。要消除这种障碍,优化教育环境是必要条件。

(五)制定课堂教学品德内化评估标准,检测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必要措施,是巩固内化效果的保证。课堂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教;二是评学。评估标准,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操作性和可行性。详见下表: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化评估标准项目及权重标准一、深入钻1.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理解课文,教学目的明确具体,研教材,把合乎大纲要求。握内化因素2.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找准促进道德内化的着力点。,处理教材合理。0.153.补充材料得当,有助于儿童道德内化。二、明理清1.明理突出,要点清楚,概念准确。晰,把握内2.论证充分,过程明晰,逻辑性强,说服力强。化要求。3.有层次,有坡度,合乎儿童年龄特点。0.20三、教法得1.根据教材类型和儿童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当,保证内教学有层次。化到位。2.重视启迪儿童思维,学生参与面大,课堂气氛活跃。0.253.突破难点、克服学生认识上的障碍,解惑透彻,释疑

有效,学生心悦诚服,内化到位率高。四、激1.重视情感的作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感,增强内握情感的基调,发挥情感的催化激励作用。化力度。2.能采取定向导入,激情开课;主题教育,调动情感,0.15深化认识,转化情感;指导行为,因势利导,发挥情感

的激励作用。

化学品的认识篇3

1.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理论思考

1.1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感性直接经验,然后再达到理性思维。由感性认识而来的理性认识反过来又促进感性认识的发展。而感性认识的源泉在于生活实践。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回归生活。

1.2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科学认识论与生活认识论关系的重建。在“科学认识论”看来,学生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而不是生活着的人。而“生活认识论”是从生活世界出发把认识本身视为生活,即把认识看做人生活的一种形式。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识性掌握知识、发展智慧潜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成过程,是师生生命意义不断显现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当代,突破与超越现行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科学认识论”,把“生活认识论”作为教学的新的认识论基点,是教学论的必然选择。

1.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征。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的学生,正值学生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也渴望在课堂上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初中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是比较强的,他们能根据教学要求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去观察某种对象和现象,喜欢去寻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而我们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设置正是以学生的生活角色为中心进行教材编写的。

2.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践

2.1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引领学生感受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将真实生活中的“活”水引入课堂,能够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有一中自然的亲近感,学生的情感也能被真实的生活情境点燃,更易达到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知识的迁移,达到启智明理的育人效果,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我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2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资源,引领学生感悟生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课堂应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课堂应是生活的课堂,它所探究的问题是从生活中来的,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生的质疑才会源于生活,学生的思考才可能反馈于生活,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探究的目的结合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以赋予新教材生活气息和活力。换言之,就是要善于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生活引入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观和道德观。

2.3开展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实践生活。学生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实际上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延伸。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通过实践,让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过负责任的生活,并且得到成长的体验。倡导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提供机会。

化学品的认识篇4

一、在提高道德认识中,进行自我教育

“明理”是学生形成道德认识的重要环节。在“明理”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道德需求出发,利用学生的道德经验,使学生意识到道德问题的解决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此时,学生的需求就会转化为对道德问题探讨的能力,使学生自己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认知因素中的品德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是进行道德认识活动的重要因素,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借助于道德认知因素,对教材中提供的道德现象、道德信息、道德榜样进行理解、体会和认识,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对其加工、内化,从而有效地学习与掌握蕴含其中的道德概念、道德观点。与这个过程相适应,学生将形成对社会道德需要、道德榜样自主自觉的追求,自我要达到的、所期望的新的道德水平,与原有助道德水平之间也将发生矛盾。这个矛盾的自我解决,促使学生把社会道德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自我教育能力能相应得到提高。

二、在培养道德情感中,激励自我教育

道德情感,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政治道德标准评价人们的言行、事件时产生的一种情感。它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是从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允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如果运用得当,则能促使学生的情感产生波动。当他们对其中的道德榜样具有好感时,道德原则和要求便触发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他们会从内心渴望模仿道德榜样,进行自我激励。

三、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

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自我意识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起着催化与调控作用。

中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需要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是行之有效的。它可使学生在道德判断和评价中,逐步用自身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去限制克服消极因素,自我教育意识自然会得到强化与发展。

四、在思品实践中提高道德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思品能力综合体现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思品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可利用“作业”环节,指导学生的思品实践。在设计作业时,教者应联系学生实际,着重对某一不良道德行为进行矫正或对某一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进行强化。在教学中,教者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化学品的认识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禁毒法》,坚持“面向全民、突出重点、齐抓共管、注重实效”的方针,以普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宣传加强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提高企业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流向管理的认识为重点,不断规范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行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对全市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及安全培训,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切实加强企业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有效管控。

三、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

四、组织领导

组长:周xx

副组长:陈xx

成员:汤xx、胡xx

五、工作安排

(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禁毒意识。积极配合xx市禁毒委关于禁毒宣传工作方面的主要安排,在市禁毒委的统一安排下,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二)生产、经营第二、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要组织主要负责人、相应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宣传《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等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提高相关企业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理解和认知度,市安监局将对培训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三)组织对相关企业检查,市安监局将重点对涉及第二类、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台账,特别要检查企业是否要按时间要求按时上报年度报表。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部署。各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明确责任领导,精心组织禁毒宣传月活动,详细制定活动方案,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化学品的认识篇6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感性认识不断丰富和理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书本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自我的生活实践中真正转化为直接感受时,才能使学生去深刻认识,去真正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再次,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的落脚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帮助学生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他人相互关系,适应社会,并学会积极健康的生活。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指那些与学生的生命经历密切相关,以学生的生命需要为依据,能够引起学生生命体验的科技和生活内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了的知识,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2.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提倡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产生经验与顿悟,在感情的体验中学习。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时,理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是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先发放印有稻谷、小鸟、草人、狼、狮子等十多种不同生命图案的帽子给学生,然后将毛线发给戴帽的学生,让其按各自生命间的食物链织一张“生命网”。最后我举起这张“生命网”发问:“从刚才的游戏中,你们感悟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各种生命互相关联”,“每种生命都很重要”,“人类要关爱各种生命!”……教学难点的内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3.课后实践活动生活化

化学品的认识篇7

那么,如何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使之成为真正的有力量、有活力的教育呢?关键在于:以生活为本位,引领学生自由自觉地提升德性,构建起生活化的课堂来。

一、生活化思品课堂构建的理论依据

1.生活化的思品课堂是一种真正的品德教育。

马克思曾说过,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由此,我们知道了品德与生活是一体的。脱离了生活,我们教学中的道德就成了僵死的条文,抽象的原则。可以说,道德植根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离开了生活这一沃土,道德就不能呼吸了。因此,学生习得品德的规范,即“拥有品德”应通过生活过程来展现,也就是他的学习道德的过程必须在现有的社会情境中进行,而别无捷径(希冀接受书本上的道德观念就可习得品德规范)可走。这正像要学会游泳的人必须下水,而不能光凭在岸上做动作那样,所以品德教育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

2.生活化的品德课堂适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思维水平。

以往的思品教学,教师主宰着课堂的一切,用“独自式”的表演来演绎书本中的道德规范,以致学生没有发表自己真实想法的空间,师生间缺少对话和交往,更谈不上思维与思维,情感与情感的碰撞,因而课堂教学就变得机械化、程式化。而生活化的课堂,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摒弃了道德法官的意识,以朋友的身份,向学生敞开心扉,与道德实践主体的学生就事事关己的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展开坦率的讨论,使品德教育成为具体的、可感的、可触的内容,学生自然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在实际的活动中自由自觉地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化于生活之中,真正发展了学生的理性道德。

3.生活化的思品课堂符合现代认知的心理学。

生活化的思品课堂提倡的是动态的、构建性的、过程性的知识观。学生作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中通过体验,把活动过程中蕴涵着的各种客观的知识加以处理,构建自己的道德规范,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或经验,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因此,活动不再是特定的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成为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符合了现代认知的心理学。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有效途径

1.正确确定思品教学生活化目标。

首先,目标要有针对性,有成效的活动应有意识、有目的,设计活动化的思品教学目标必须正确了解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真实内心以及行为表现,从而使教学目标更现实,更有针对性,提高达成度。

其次,目标要有发展性,即活动目标的提出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为了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少应该确定学生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教师要使活动目标落在这两个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就如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实。这样的目标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优化、生活化思品课的教学素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触的事物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因此,生活化的思品教学要求教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或按照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取舍、调整、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主题来扩展教材,使教材走进学生、走近生活,而不需要呆滞地照本宣科,或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道德规范。活动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要与学生有限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相匹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中学习。

3.倡导“体验生活”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书本中的思想道德要求难以转变为学生的自觉需要,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想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经历……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焰,让学生的心灵变得细腻,变得“多愁善感”。这正如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所说的:“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最佳的途径就是通过实践来引领学生自觉地提升德性。

三、构建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取得的效果

1.激发了学生主体实践的积极性,并以此来内化道德观念。

通过可感可触的生活化思品教育,学生实践的积极性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他们在饶有兴趣的心理状态下,亲自体验,感受道德观念在自己行为中的力量,并能不断地将新的道德观念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2.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产生的。生活化的思品课堂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积极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通过不断地观察、操作、调查、探究等实地演练的方式,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洞察社会,了解社会的好习惯,而且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化学品的认识篇8

[关键词]影视;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石家庄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14)。

当今时代影视作品以其多元化的形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今天的大学生更多地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使得他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为便捷和快速地获得影视作品,这是时代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带给青年人的福祉。但是由于影视作品在市场化的运作过程中,往往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影视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对大学生的影响亦是令人喜忧参半。因此深入研究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并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对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行为的内在主导,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体现。因此研究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影响首先应从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入手。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心理过程的形成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部分,这些又最终决定了人的外在行为。因此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也就是从人的心理过程的形成、发展、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等角度来考察影视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

人的认知过程即人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从正面看,影视作品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内容。大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会知识,而中国的大学生成长经历都比较单纯,大学之前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几乎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对鲜活的社会生活了解甚少,亦缺乏有效的途径获取相关知识,影视很好地充当了社会知识传递载体的角色。首先,就形式而言,影视作品以其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不断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为大学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影视作品充分借助声光电等各种元素,用夸张的手法和绚丽的场景强烈刺激着大学生的视觉,加之影视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和个性,能够迅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当今的影视借助网络这一形式,突破了传统影视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限,能够使大学生随时、随地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观赏。因此影视可以称得上是大学生可以轻松获得、愉悦欣赏的知识获得形式。其次,影视作品呈现的信息量大、涉及领域广泛、与社会联系紧密,因而成为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历史、法律和关于文化的知识大学生更愿意从影视中获取,这是由于影视采用了再现的手法,借助栩栩如生的场面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使本已遥远的历史场景生动地再现于眼前,那些抽象化的知识概念也借助演员的表演生动、形象。同时,对于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又为时间和金钱所困的学生而言,影视又为他们体验各种风俗和文化提供了便捷、直观、经济的平台,因而影视作品可谓是大学生的重要的文化知识来源。影视在传递科学文化的同时还是大学生学习社会知识的不可或缺的媒介。与科学文化相比大学生更为欠缺并更迫切要学习的是社会知识,即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虚拟的环境中,影视展现了各种不同人生发展的模型和堪比现实的丰富的社会环境,从中大学生可以看到学习各种人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学习不同类型人物处理事务的方法和不同问题的解决方式,可以在不同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想要的经验或者教训。

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认知,弥补了学校知识教育中的不足。但是影视作品本身良莠不齐,而大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尚未完善,难免会出现副作用。首先影视作品的传播是一个单向过程,大学生对影视作品传递的信息实际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接受,以他们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很难对影视中传递的信息进行理性判断,因而一些影视作品中片面的、虚构的乃至歪曲错误的观点会对大学生的认知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历史误读与英雄消解”,容易“导致对历史的片面认识和误读”[1]。其次,受经济利益驱动很多影视作品片面强调娱乐性,弱化了大学生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严肃认真的思考和判断,特别是频频出现的戏说历史剧,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判断。

(二)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

化学品的认识篇9

关键词:道德品质大学生特点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226-02

道德品质教育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促进其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活动。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作为基础医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特点,在教好基础医学课程的同时,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笔者在阐述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基础上,分析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特点和加强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1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道德品质是一种个体现象。那么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道德品质构成的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等。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以上诸要素协调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

1.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准则及意义的了解、领会和认同。认识是行为的先导。道德认识的形成要经过感性认识(生活体验)和理性认识(运用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两个阶段。一般的知识不等于道德认识。

1.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要求产生的内在体验。情感是行为的动力机制,有些学生可以把道德要求背得滚瓜烂熟或者说得头头是道,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回事。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

1.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为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提供选择力、控制力和持续力。这是连结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促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

1.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即道德实践力,是人的道德品质优劣的尺度。古人说“行为德之基”;评价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现实生活中却有些“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人难成大事,而且是他人不敢信任的。

道德品质的4个要素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4个阶段。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也不一样。所以提高道德品质要针对自己的需要,有所侧重。

2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特点

2.1思想多元化和成熟化

当今社会更为复杂和丰富,特别在思想领域。这使学生的思想结构较为复杂,社会上各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都产生了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的思想中或多或少地有所反映。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作者能明显感觉和体会到学生思想的复杂性,并不像过去那样单纯。

同时,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较过去更为成熟,能用自己的头脑客观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这种见解和看法并不一定正确。此外,学生能更为深刻地认识社会,特别是了解社会阴暗面,认识程度要比以前的学生更为深刻。

2.2自我意识加强

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眼睛来看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不喜欢来自外界的灌输式的居高临下的教育,较为反感说教式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学生更为接受的是采用朋友间的探讨形式。比如: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最好侧面帮助学生分析并协助解决问题,合理应用“你觉得呢?”“你看是不是这样?”等征询性的语言,而正面的越俎代庖往往效果不佳。学生们渴望被理解,渴望自己被视为独立的完整的个体,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针对性个体化的学生工作要细化每项工作,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自我意识加强,表现为学生更加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个人成功。大学生崇尚自我,将个人奋斗和自我设计目标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他们学习刻苦,但动力自来自于自我成功,而不是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从自我中摆脱出来,正确地对待贡献与索取,使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投身现代化建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3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备受呵护,父母照顾其衣食住行可以说达到无微不至,学习上按照老师的安排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表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自己不善于也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尤其是低年段学生,刚上大学学习劲头全无,认为可以放松,很容易在学习上摔跟头。生活上,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突出表现在寝室卫生,收管自己的物品,有的学生甚至连自己的袜子都没有洗过,所以,尽管学生的思想较为成熟化,但能力却呈现幼稚化,有愈来愈严重之趋势。

2.4渴望接触社会,但适应力较差

学生对社会的复杂性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将来社会竞争程度的激烈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十分渴望尽早接触社会,从一入学就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十分珍惜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机会。学生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一直在学校学习,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全面照顾和呵护,从未接触到真正的社会,而社会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十分渴望有机会提前接触社会。与这种渴望形成对比的是,学生摄影社会的能力在逐渐下降,有的学生连一点小的问题都不能独立解决,这样的学生很难说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实践。

2.5竞争意识加强

现在的学生竞争意识一天天加强,他们敢于比贡献、比荣誉、比地位,过去我们面对荣誉、利益等都强调谦虚,而现在的学生认为,这是竞争关系,而单方面的谦让会导致不公平竞争。学生的这种观念与社会竞争加剧是相适应的。所以,在公平的前提下,应在学生中提倡竞争意识。

2.6集体意识下降,组织纪律性淡薄

现在的学生集体意识下降,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机体是为个人服务的,强调在集体中发挥每个个体的个性,但却忽视了所有个体已经形成的机体的整体特性,因此表现为学生的机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淡薄,根本不愿意也不可能为集体牺牲自己的个性和利益。同时,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2.7知信行脱离

大学生道德素质较差,是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一种评价。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我们体会到,学生在道德认识和评价方面还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仅仅停留在道德认识的水平,真正代表学生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具体表现在文明礼貌、社会公德、劳动态度、对待公共财物等态度上,则不尽于人意。

3加强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3.1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才的基础

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做人以德为先。但丁指出:“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做人首先要有道德,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标准和极为重要的信念。

道德不是外在于人、强加于人的东西,相反是内在于人,是人们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一种社会形势。人类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具有帮助人们很好地认识社会现实,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激励人们不断向上,使之能够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和谐发展等多种功能;是因为道德能够丰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是人性发扬光大、人格完善高尚,使人变得更美好、生活得更幸福。道德在人生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道德品质就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不断追求而逐渐形成的,并通过自身的意识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

从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看,由于所生长的环境不同,道德水准差异大,存在着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和管理,对自己轻视道德修养,认为其是生活小事而无所谓等等表现。针对种种道德失范的现状,有必要树立和加强大学生对道德的支援意识,积极引导和灌输崇高的道德品质不仅是高尚美好的,而且对人的一生是有用的德育教育机制,将知识传授和道德精神的熏陶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大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的发展。

3.2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形成

思想道德品质是大学生人格的灵魂,构建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营造健康的道德氛围是灵魂的支柱。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念形成和完善的时期,其特点表现在求真、求富和求乐,但学生的思想可塑性强、不够稳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社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自身道德行为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因此,社会环境在塑造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大学生个体来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将社会道德要求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系统灌输和训练学生,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而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良好土壤和沃土。

社会普遍认可志愿者活动,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主要在于志愿精神来源于对他人的爱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充分体现了人际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精神,培育了公益精神和奉献精神,重塑了新的社会精神价值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全面切实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和发挥各方面的潜能。正是由于志愿者活动植根于中华民族厚实的道德文明土壤,所以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有效地成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3.3实践活动是提升道德品质的有效载体

思想道德教育是外在的灌输和培育,大学生自身修养却是内在的锻炼和提升,但无论是思想道德教育还是修养,均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从教育学角度看,实践活动往往会有力地强化人们对观念的信奉和追求。心理学实验证明,一旦人们采取了主动行动,那么他们对于行动有关的态度、观点的信奉程度就会比行动之前强得多。可见,实践活动使书本上的知识立体化,是枯燥的理论形象化,成为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有效转化的桥梁。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学会用辨证的、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认识社会现状,不断地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选择能力,提高践行能力,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自身的道德品质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提升。志愿活动将责任、奉献和价值变得更加立体化,志愿者活动将德育教育从封闭的校内教育延展到校外教育,学校与社会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外延宽广的课堂。

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既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使之持续不断地得到教育和训练,又要创建有利新需要大学生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锻炼和修养。正如刘少奇指出的“一个人要求进步,就必须下苦功,郑重其事地进行自我修养。”医学生应该结合书本知识,投身社会实践,建立道德信念,知信行统一,严于律己,以坚强的毅力排除来自内外的干扰,在实践中活得快乐,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栋梁之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宿富国.大学生道德品质自我提升的途径探析[J].学术论坛,2014,37(5):172-175.

[2]魏英敏.试论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42-45.

[3]王红晓.影响高职生网络道德品质的网络文化相关因素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3):48-50.

[4]白长华.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63-64.

[5]邵晓芝.以高校团学工作的开展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J].华章,2013(18):136.

[6]沈平利.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教育[J].中文信息,2014(2):171-172.

[7]郑日晖.浅谈如何培养专科院校学生良好道德品质[J].华章,2013(33):172.

[8]陈超.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品质培养[J].企业导报,2014(8):182,184.

[9]汪饶智.在社会实践中内化学生的道德品质[J].华章,2013(35):309.

化学品的认识篇10

作者:蔡姗姗

透视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品德的形成总是落后于知识的掌握,甚至学习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未能使学生随之产生相应的行为。

教师的苦心仿佛已付诸东流,这种现象动摇着教师的信心,甚至使教师放弃应有的努力,因此研究品德形成的滞后性,对于加强德育是很有意义的。

一、品德形成滞后的原因

1.品德形成的过程性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主体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行为系统相互作用,和谐发展,达于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稳定的统一。只要三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三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导致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统一,品德就必然形成。在这个意义上说,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内容。

从三个系统考察,学生获得知识,即使是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不等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当学生用知识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主张时,知识才融入学生的思想,或曰转变为学生的思想。思想是在人们思考问题时产生的,问题本身和主体的价值关系不是纯然单一的,正价关系和负价关系同时存在,使主体产生肯定性的、否定性的双重思想,因而思想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和思想相联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也同样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然而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稳定的思想、情意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不同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比较和对认知与行为的调节,逐步走向集中和稳定形成信念。信念不是别的什么,信念就是坚信不疑的思想。信念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和信念相联系的情意和行为同样具有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样主体的主观特征和自身的行为系统稳定地统一起来,主体便形成了特定的品德。

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决定了品德的形成落后于知识的掌握,使品德形成具有滞后性。这是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内部原因,即根本原因。

2.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对同一对象往往产生彼此不同的评价,甚至很难发现两个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完全相同的,这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现象。当然,只要社会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文化,也就必然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对于这个群体的存在与发展,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因而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国际交往,经济上彼此渗入,产生了诸多“接轨”现象,不同的价值观产生激烈碰撞,使重视传统的国家努力昂扬民族精神。然而价值观念多元化业已成为现实。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使学生本来就分散、不稳定的思想,更加难以集中、稳定而形成信念。这是产生品德形成滞后性的外部原因。忽视或过分强调这个方面的原因,都会贻误德育工作。

3.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

任何品德的形成,都要经过实践炉火的冶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因为教学是以知识为认识客体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学习知识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实现学习目的。因此,教学必须有自己的特殊环境。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将自身和社会大环境相对脱离开来,否则,教学就无法存在。因而在我们的教学里也就必然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这样在教学中,一方面是品德认识的迅速积累,另一方面是品德行为的“匮乏”,结果是坐而论道。品德是在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又是通过行为表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就没有品德的形成。只有使学生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行为系统相互作用,才能和谐发展,才能达于稳定的统一。在德育工作中,要克服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弊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的原则。

如果说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是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一般原因,那么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则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特殊原因。

二、合理地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

1.品德形成的“滞后期”

品德形成的“滞后期”是指从学生获得品德认识始直到品德形成的时期。从认知系统的发展来看,“滞后期”包括知识转化思想和思想转化为信念的时间之和。

研究品德形成的滞后性,不只是为了使教育者在理性高度上承认滞后的必然性,更不是为德育工作中的“无可奈何”的心态寻找理论根据,而是把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合理地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品德形成的“滞后期”的长短,是一个弹性很大的量。首先表现在不同个体形成同一品德的过程长短不同;其次还表现在同一个体形成不同品德的过程长短不同。

“滞后期”作为一个弹性过程,向我们证明了如下结论:品德形成的“滞后期”是可以缩短的;但“滞后期”本身是不能消除的。

2.努力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