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十篇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十篇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5:24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1

(一)工商管理培训没有得到重视很多企业虽然顺应潮流开展了相关的工商管理课程,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对工商管理培训有着足够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尤其是一些发展中的企业,对于开展工商管理培训表示不理解。这样一来,在这些企业开展工商管理课程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员工在进行培训时也只把培训当做任务,没有认真的去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

(二)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落后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的落后,是很多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方面,国内很多的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培训方法,使得学员在进行学习时不能充分理解理论意味较强的工商管理知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每年的工商管理培训内容基本一致,没有将与时俱进的工商管理知识更新到培训中,使得工商管理培训难以引起学员的兴趣,并且也难以达成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考核制度滞后考核是督促学员认真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的良好手段,所以也是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基本保障。而一些企业的考核内容非常简单,以便使员工顺利通过考核。这使得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本身对学习也不甚重视。因此,培训考核制度的滞后,也是影响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重要问题。(四)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因为想要长期聘用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资助教师到国外进行进修。这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没有认真的选择工商管理培训教师。而教师存在的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素质不过关等问题,将会影响培训的效果,从而使企业根本无法完成高质量的工商管理培训。

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途径

(一)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就可以使企业领导和员工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从而用端正的态度来进行工商管理培训,自觉的完成工商管理学习,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为了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首先要对企业领导阶层进行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知识普及,使企业自上而下的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视起来。其次,需要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宣传,使企业员工了解到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从而使员工将工商管理培训当成自己的责任,进而认真进行工商管理学习。

(二)对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进行改革企业要积极的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改革,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首先,要采用“大脑激荡法”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方法对学员进行培训,从学员的需求角度出发,来进行培训方法的选择,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不时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将一些最新的案例加入到培训内容中,从而贴近学员的生活,使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培训考核制度为了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要对现有的培训考核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要为学员创造一个好的考核环境,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其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员进行考核,从而真正了解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再者,要适当增加考核内容的难度,不以学员通过考核为考核目的。总之,只有使学员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才能真正的督促学员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2

1、培训内容需求上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四多”,即:对推进改革和发展所需知识的需求多,对参与国内外竞争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多,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的需求多,对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多。在被调查者中,81.2%的希望能熟悉法律法规知识,76.4%的希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71.3%的认为需要尽快掌握1门以上外语,68.9%的感到急需补充金融财税知识。其他的如国际经贸知识、世界科技知识、电子商务、领导科学等的需训率也在50%以上。需求的门类之广、科目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领导干部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对干部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领导干部未雨绸缪,积极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这一需求要求我们在组织干部培训时要不断拓宽培训领域,增加培训的容量,强化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2、培训形式需求上的多样化。要求实现四个结合,即脱产学习与在职自学、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研、考察学习、专题研讨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电化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外办班相结合。在被调查者中,77.3%的认为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短、平、快”式脱产学习,效果较好;72.1%的充分肯定了我市去年采用的光纤电缆传输电化教学方法,认为应该继续扩大。调查表明,科级领导干部在培训中的主导意识、现代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对现代培训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一需求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干部培训中,要不断优化培训形式,加大教改力度,增加培训的开放度,提高培训的层次和质量,增强培训的效能。

3、培训管理模式需求上的多样化。被调查者从干部教育培训跨世纪发展的要求出发,对今后干部培训的组织管理提出了不少建设性建议和要求。76.4%的被调查者认为,适应工作职能向“大社会、小政府”发展的需要,干部培训工作的管理模式应努力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70.7%的被调查者建议,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基层党委办学的自,在完成全年学习任务的条件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个人,变统包统揽为监督服务;65.2%的被调查者要求,加大考核考试力度,由重培轻考向培考并重、以考促培转变;64.8%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加强训用结合,真正使知识和能力与职位一致,同时,顺应时展的要求,应重新修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标准。调查显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干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的重点,应着力于现代培训制度建立完善,以健全的制度促进培训管理的科学化。

4、培训基地需求上的多样化。基地是培训的载体,基地办学的水平直接制约着培训的质量。调查中,科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以市委党校为主体,多种基地并存的多样性需求。75.6%的被调查者认为,政治素质是干部素质的灵魂,党校是培训政治理论的主渠道,其主导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70.8%的被调查者认为,适应干部对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容量、高质量、全方位的需要,应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先进的办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开展系统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档次水平;63.4%的被调查者认为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家领导型教师讲课的效果最好,应鼓励和引导教师向这个方向努力。调查表明,适应未来培训需求,既要加强市内基地的建设,更要加强市外基地的开发,逐步形成以市委党校为主体,以乡镇党校为补充,以市外基地为延伸的开放式培训基地网络,以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

从调查中我们感到,在新的发展时期,干部对培训的需求从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机制到培训基地建设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干部培训主管部门职能将由直接组织转向间接调控,由行政指令转向宏观管理,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现行的培训体系的基础,原有的培训体系的功能将逐步减弱,迫切需要尽快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的培训体系。从我市干部培训工作现状和全市发展的实际看,至少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创新。

1、适应时代需求,实现培训观念的创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干部培训工作的创新首先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树立知识价值的观念。更加注重社会效应,注重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方法的教育,以提高干部的创新与发展能力。要树立人才资本的观念。把人的素质当成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把智力投资当作一项战略性资源,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手段,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能,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要树立培训促进生产力的观念。培训出人才,培训出效益,干部培训工作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牢固确立这一观念,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本质,而且对正确评价和改进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克服把培训作为间断短期行为,确立长期、系统的教育观,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以帮助干部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由一般知识技能培训向综合素质的教育转变,不断强化对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想型”、“管理型”转变。

2、注重提高效能,实现培训模式的创新。培训模式是培训的主体,包括培训的思路、形式、内容、方式方法等。适应21世纪发展的要求,要逐步建立一套“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开放式培训新模式。在培训思路上,以实行岗位任职资格制度为基础,从“要我学”的点名调训向“我要学”的按需培训的转化,从应急培训向系统培训转化;在培训方法上,坚持主导式、启发式教学,不断增加如参观学习、案例分析、讲座交流、社会调研等新方法;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突出当代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知识的学习和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技能的教育;在教学手段上,逐步采用如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手段;在组织形式上,变“组织总揽型”为“组织服务型”。

(1)、确立一个标准。按职级和岗位特点确立统一的知识标准,该标准要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时效性,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进行动态的调整。标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知识,如外语、计算机等;一类是专业知识,包括应具备的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

(2)、建立两个库。一是干部培训需求库,包括在岗干部的知识达标情况,需要培训的科目及分布。二是教学资源库,按专业建立客串教授库,按教学质量的水平建立培训基地库。

(3)、组建多个教学点。实行组合式动态办学,根据干部对学习的需求,组织教学点和学习班,按需选聘教师和选择教学基地,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强宏观监管,实现培训管理的创新。机构改革以后,宏观管理成为干部培训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决定因素。适应新时期培训工作的需要,加强管理应着力强化三个职能。

(1)、决策职能。包括对培训工作方针的确立、战略目标的选择和远景规划的制定等。重点是根据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对各级各类领导岗位所需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科学地确立一个量化的统一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达标要求,并认真组织考试认定。

(2)、服务职能。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年度培训指导性计划及中长期培训信息,调控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基地之间的关系,做好培训基地与培训对象的合理分工。同时,做好培训市场的培育,为培训市场发展提供保障。

(3)、监督职能。加强培训机构的质量监督,组建培训机构办学资格和教学质量评审机构,组织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掌握培训情况,确立培训机构的取舍,督促有关部门搞好培训。

4、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实现培训机制创新。干部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机制创新是关键。机制创新要围绕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以健全的制度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水平。

(1)、调控机制。实行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度。各级干部培训主管部门定期对干部培训工作作出周密规划,以调控培训的对象、内容、教材、质量,以及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培训机构与培训对象分工的合理规划,从纵横两方面对所有培训机构和应培训对象进行级别和序列分类:以级别分类为依据,把应培训干部具体规划安排到相应的不同级别的培训机构中去;以序列分类为依据,把应培训干部安排到相应的同级别不同序列的培训机构中去。

(2)、约束机制。实行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职级干部岗位任职资格标准,要求现职干部在任期内必须具备,对不能具备的,实行下岗、待岗、转岗或降级使用,新提拔干部必须经过任职资格考试,后备干部不获得任职资格不得提拔和晋升。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企业培训;新探索

一、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竞争,然而很多企业不重视工商管理培训,企业发展受到影响。在实践管理中,一些l展水平低下的企业,这些问题最为明显。一些企业在发展中,比较关注短期利益,一些培训只是针对营销人员以及生产人员而言,却忽视了管理人员培训。

1.培训的师资相对落后

当前企业管理出现了较严重问题,大多数师资实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学历低、实践能力差以及业务能力差等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使得培训师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培训效果在该环境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影响培训质量。

2.培训考核考核方式滞后

一些中小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中,培训师为了使得员工能够快速获得培训目的,能够顺利通过培训考核。一般考核的内容都比较简单,而且对考核结果严禁性要求不高。这是问题使得培训流于形式,难以体现出考核实际效果。

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内涵和意义

这里所讲述的工商管理培训,它指的是基于金融学习、经济法、财务以及国际商务等知识学习下,保障管理人员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利用这些知识,从而不断提升经营活动能力。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是为了使得高层领导人能够综合学习这些知识,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面对激烈竞争的环境能够制定出科学战略,扩展企业发展平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建设水平逐渐提升,在该背景环境下我国企业要执行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这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首先,企业开展工商管理培训,它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够保障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经营活动时,能够提升竞争力,彰显领袖作用。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能够弥补人员不足之处,逐渐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其次,工商管理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它能够保障社会经济稳健、快速发展。企业为了适应该发展环境,应该进行工商管理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只有在发展浪潮中,转变发展环境,加强自身管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于不败之地,跟上发展潮流。最后,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它不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还适应企业整体发展目的。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号召,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应该有新改变,这对企业发展而言有重要作用,这是一门新课程需要企业领导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但是,从我国工商企业管理现实上看,进行培训时,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前景,阻碍员工素质提升,企业进行管理时,应该极力摒弃落后思想,高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重视工商企业培训工作。从企业发展环境而言,这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效益,能够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三、解析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新策略

1.提升培训重视度

企业想要获得成功的工商管理培训,第一,需要改变企业管理人员对工商管理态度,让员工认识到工商管理重要性,从而肯定工商管理,提升管理效应。领导层应该端正态度,重视整个企业培训质量,只有领导人起到带头作用,才能保障工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第二,领导层应该重视宣传工作,使得企业员工能够正视工商管理,端正态度应对该管理工作。领导人员和员工需要明确工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投资,从而逐渐增强培训责任感以及紧迫感。进入培训环节时,能够参与其中,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管理质量,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迎接挑战和竞争。

2.建设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质量提升,最关键的方向是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培训前,应该尽最大努力改善企业工商管理现状,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在现代化市场管理中,知识经济起到主导作用,尤其是在生产、消费环节上,知识经济彰显巨大作用。这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它对工商团队要求比较高,需要队伍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安全意识。基于国际贸易管理思想下,应该不断开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业务。新时展对工商管理培训有重要影响,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行动中,应该建立起体系完备的师资认证体系。从各个层面对管理知识、教育知识进行整合,综合评估师资团队。

3.丰富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培训对象在企业经营中占据重要位置,进行培训时使得培训过程存在一定难度。进行培训时,应该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技术获得广阔发展空间,企业培训方式应该基于该环境下,逐渐转变培训方法,基于传统培训模式下,开展现代化培训方式。培训师进行课程培训时,将书本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从而丰富培训内容。培训灵活性应该得到体现,培训师进行培训时,也可以开展个性化培训,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使用不同的培训方法。

4.提升人员考核力度

一般而言,企业内部人员有更多的参与机会,然而在实际开展培训时,他们将该培训内容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他们没有认识到培训重要性,只是应付性完成任务。因此,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时,应该摆正好员工工作态度,企业员工应该深入到基层,了解员工工作态度,帮助员工端正态度。具体而言,企业要最大限度的创造出发展环境,首先,企业要从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教学,这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员工能够主动接受培训。其次,应该深入了解员工工作心态,让员工明确参加培训目的。最后,进行培训时,应该有针对性启发员工,使得员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培训活动,能够在培训课程中认真学习,充分掌握培训内容,从而做到理解知识并且灵活运用知识。员工进行管理时,他们能够将培训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实现培训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企业进行培训能够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占领市场一席之位。

参考文献

[1]杨俊.中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1)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4

【关键词】船员培训专项技能培训非专项技能培训培训质量

一、船员培训质量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海运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船舶数量的增加,吨位也随着航运的发展而急速增长,船舶航行速度的加快和种类的多样化,致使海上事故发生率也快速提高,对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海洋环境和受害地区社会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和实际的损失。而各种事故的统计、调查和分析表明,人为因素在各种事故中发生的概率占80%,即大量事故都涉及到船舶管理和人员操作错误等人为因素。因此提高船员的技能和素质是航运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船员培训质量的提高,对现代航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航运企业来说,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船员队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持续和有效地实施各项船员培训,是船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船员培训是船舶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从宏观而言,是适应船舶科技水平提高、在全球范围内保障海上人命及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并有效地控制人为因素对海难事故影响的需要;从微观着眼,则是为提高船员素质、为企业输入大量可用船员的重要途径。不断地加强与改善船员培训工作对航运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适应现代航海技术的必然要求,船员培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业内人士所清醒认识。船员培训机构肩负着船员培训监督管理的工作,对提高船员培训质量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船员培训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船员专项技能培训现状及问题

提高船员专项技能培训质量,是全面提升我国船员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有船员专业培训机构几十家,按照海事主管部门的要求,各培训机构相继开展了各类船员专项技能培训,为海运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StCw78/95公约”在我国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也已生效,船员培训、考试和评估已经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目前,船员所进行的培训基本都是履约强制培训,其中包括:船员专项、特殊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及职务晋升考前培训等。船员培训机构均在执行经主管机关审核通过的“船员培训和教育质量体系”,培训的各个环节在体系的连续控制下运行,主管机关对培训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培训使船员在整体素质,尤其在技术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成效是令人瞩目的。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对船员培训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国情、教育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培训机构还存在着一些影响船员专项技能培训质量的因素,在船员培训方面也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

1.师资方面的问题

师资是船员专项技能培训必备的最重要的条件,也是影响船员专项技能培训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船员培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航海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有满足要求的海上实船操作经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有些船员培训机构平时缺少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造成了持有船员适任证书的教师数量偏少;有的教师虽持有船员适任证书,但在船上担任实职的资历太浅;有的教师甚至脱离船舶工作多年,自身的知识结构老化过时,对现代科学技术在航海中的应用缺乏跟踪掌握,对先进的航海技术不能熟练使用和清楚地讲解;个别教师虽具有海上资历,但教学手段生硬死板,缺乏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船员培训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的培训机构师资缺乏,有的教师甚至超强度工作,因此不能充分备课和有效教学,授课效率下降,对培训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船员专项培训具有知识专业化、系统化、专项技能操作训练强、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因此,专项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和专项技能的优劣对船员专项技能培训质量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2.培训设施、设备方面的问题

培训设施和设备是船员专项培训必备的硬件条件。船员专项技能培训非常注重实际操作训练,但供船员实操训练用的训练设备和设施普遍成本较高,消耗也大,一些高端仪器更新也快,需要培训机构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有的培训机构只注重培训的效益,而忽视对培训设施、设备资金方面的投入,造成了船员专项训练器材不能满足培训的要求。培训机构设备、设施数量上的不足,就会导致学员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或实际操作的学时未满足大纲规定的时间,训练效果差,学员动手能力较弱,达不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影响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培训设施、设备由于磨损、老化及频繁使用等原因,又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保养,致使有的设施设备勉强使用或不能使用,有的年久失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3.培训管理方面的问题

有的培训机构管理制度不到位或未能严格执行,开展培训的计划性也不强,处于一种盲目的被动应付状态,平时疏于对学员的管理。学员特别是从社会上招工入学的社会青年,一旦失去有效管理,上课迟到、缺课现象严重。由于培训机构管理不严,学员在进行专项训练时就不能正确去操作,从而影响整体专项培训质量。各船员培训机构都建立并运行了船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培训机构未能按质量体系去运作,文件规定与实际操作不一致,质量体系未能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使得船员专项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船员非专项技能培训现状及问题

在国际上,有关船员的业务素质、技能和健康标准在StCw78/95公约和各国船员的适任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关于海员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标准和评估方法,尽管很多国家都在认真研究,有些国家还有相应的培训方法,但考核方法和标准并不具体,很难操作和实施。

在我国,航运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培训机构都致力于船员技术技能培训,相当一部分船公司和培训单位把重点放在了证书、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对于船员的心理素质、安全意识、工作态度、协调能力等非航海技能方面的培训则不够重视。

从最近的调查结果来看,中国船员的最大弱点不是在技术能力方面,而是在上述几项非技术能力等方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船员心理素质培训亟待提高

根据对历年来的多起船舶事故分析,发现有高达40%的事故是由各种心理方面原因造成的,是船员中管理操作人员情绪低落和责任心不强而导致的海损事故。情绪低落、心绪烦躁、紧张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造成操作失常,是不能够保证航行安全的。培训机构应培养船员建立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对接受培训的船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诸如放松、减压等技能,令船员提高心理调适的能力。

2.船员安全意识的培训不够,有利于安全的文化氛围不浓。

很多企业对船员证书获取十分重视,而对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投入较少。很少有船公司与培训机构在培训协议上列有专门针对安全意识方面要求的条款。船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主要包括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方针、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正反典型教育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态度的培养,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只有在懂得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平时训练和反复灌输才能养成。船员这方面素质提高幅度的关键,在于主管机关、船公司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以及环境氛围对船员自身素质培养的需求与方法的掌握。

3.船员协调能力的培训

培训机构应注意培养船员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等各种信息的交流和控制、激励和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的能力,建立具有高度合作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团队以应对复杂的航海环境,尤其是应急情况。

因此,为了降低我国海上事故的发生率,保证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提高船员素质和船员培训质量,增加船员非技能培训迫在眉睫。

三、提高船员培训质量的对策

1.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特别是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鼓励教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各培训机构一方面可从海运企业中引进具有高级船员职务的船员,一方面也可安排教师定期上船担任实职,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航海专业教师积极晋升船员职务,以适应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船员专项技能培训的质量。

2.培训过程中要做好监管工作,对本次开班的专项设备、设施、器材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器材充足可用,并对培训消耗的器材实际消耗量进行检查,确保专项技能实操训练的效果。

3.从培训机构的角度出发,加强培训管理工作。培训机构要对在培训中形成的好的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下期培训借鉴,特别对各方面反馈过来的问题和缺陷,要及时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从源头上进行整改,并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中要有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期限和责任人,确保整改工作及时到位,以确保此后的船员专项技能培训工作顺利进行。考试和评估是检验船员专项培训质量的手段,负责考试和评估的主管部门也要把好考核关,通过控制培训质量来引起培训机构对船员专项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船员的专项技能培训质量,让学员将来走上船员工作岗位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

4.加强船员的非技能培训,提高船员的心理素质、安全意识、工作态度、协调能力。非技能教育应该贯穿于船员知识更新和适任考试的全过程之中。船员管理应把思想教育纳入有关部门的适任考试中,包括非技能培训中各项能力的鉴定和评估。

综上所述,船员培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研究影响船员培训质量的因素,制定出提高船员培训质量的新方法、新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对策,努力消除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提高船员培训质量,为我国航运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范育军.进一步提高船员培训质量之我见.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9).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5

一个单位发展所需的人才,不仅是靠人才引进,更重要的是来自单位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而培养方式,除了单位业务实践的锻炼之外,培训无疑是提高员工素质和人力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中各方面的钱都可以省,惟独研发费和培训费绝对不能省。”

本文根据二所培训现状及培训模型的应用,就如何确保培训效果提出意见。

一、二所培训现状与分析

近几年,二所的科研任务饱满,纵横向任务相比以前有较大增长。为适应业务工作开展需要和发展要求,开展了大量的试验前培训、重点岗位资质培训,以及新员工入职培训、质量程序、环境安全、保密等管理培训。

根据从事培训管理的实际情况,及统计显示可见:

第一,培训计划数和执行数逐年提高。

2011年培训计划数接近2008年培训计划数的两倍,说明随着科研任务的增多,配套的培训也在逐年增多,满足了业务发展的需要。

第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合理性逐步提高,但还不够清晰。

2009年起,培训计划变动率从43.2%逐步下降到32.8%,说明依据培训需求调查制定的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地符合程度,在逐年提高,但仍需改进。

目前二所培训需求调查主要是基于开展本年度科研任务的强制性质量管理要求提出,从各科室收集、整理、汇总而来,员工个人、项目主管、职能部门、所领导较少参与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与计划制定,渠道比较单一,导致了每年至少有1/3以上的培训与计划不相吻合。

第三,培训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

送外培训从2008年到2011年数量几乎没有增加,占培训总数比例不断下降;同时,内培主要采取课题讲授式培训,更为灵活、实用的基于业务或专业的互动式团队学习型培训较少。

培训工作光是靠内部培训是不够的,需要吸取专业培训机构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才能向专业化方向迈进。目前二所的培训以内培为主,外培所占比例较低。

第四,员工素质培训所占比例较低,结构有失衡倾向。

培训内容结构主要是知识技能培训和强制性管理规章制度培训两大类,基于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培训一直不多。

素质培训包括员工的学习力、企业文化的传承、单位内聚力的加强、员工工作热情的激发、员工压力管理等等。二所近四年的培训实施主要是满足眼前需求和短期需求,即科研活动需要的知识技术和管理技能培训,但长期规划较少,对员工的素质培训缺乏系统安排。

第五,培训成果缺乏转化机制与环境。

要促使培训效果有效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需要上级领导的支持,同事间的沟通、互助,资金、配套设施及时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单位因为时间紧迫、科研项目进度紧张等情况,培训后常常没有对员工提出更高的岗位工作要求,没有后续转换的机制安排与环境,导致培训效果转化率低。

第六,培训管理与单位管理体系脱节。

所管理体系没有对培训结果的指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与考量,也没有对评估结果实施奖惩等措施。目前,我所的培训工作与员工业绩和晋升影响不大,因此培训对员工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

二、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模型

第一,培训需求分析的准确度。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管理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其准确度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有效性。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培训需求分析经典模型是Goldstein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图1Goldstein分析模型

第二,培训方法的多样性。

培训方法是调动学员兴趣,确保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环节。目前流行的培训方法体系从培训主题和培训方式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将培训方法方式归为四类,如图2所示。

图2培训方法坐标图

第三,培训成果的转化。

员工培训后,需要将培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及行为等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timothyBaldwin和KevinFord提出了培训转化过程模型的基础模型,如图3所示。

图3培训转化过程基础模型

第四,培训结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资料、数据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以提高培训质量的过程。威斯康辛大学的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Donald.L.Kirkpatrick)教授提出的柯氏四级评估模型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如表1所示。

表1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三、提升培训效果的途径

根据目前我们所的培训现状,想要达到较理想的培训效果,有必要参照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理论模型,具体应用到培训实践中去,从培训目的到培训成果转换的各阶段进行精心设计和严谨实施。

第一,详细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围绕整个单位战略发展的需要,对组织内各部门及员工的目标、任务、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培训、谁需要培训、何时需要培训、需要何种培训。

常用的收集培训需求方法包括:申报法、问卷法、访谈法、档案法、集体座谈法、测试法。申报法针对方向是单位总体需求,如质量管理规程、环境安全体系培训等;问卷法针对方向是员工个人需求;访谈法针对方向是岗位技能培训等;档案资料法是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确定培训需求的,针对方向是员工岗位授权、特种作业操作培训等;集体座谈法针对方向是项目试验前培训等;测试法针对方向是员工综合素质培训等。

根据具体情况交叉使用一些方法,来明确培训需求。针对个体需求,可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和测试法,针对项目任务需求,可采用集体座谈法,针对部门需求,可采用申报法等。

明确培训需求后,需要结合单位人力资源年龄结构、人员类别结构情况、人员培训状况对收集的需求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制定出详细的员工需求分析表和较准确的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第二,明确培训目的。

培训目的是衡量培训工作效果的标准。每个培训项目都有明确目的。培训目的要简洁,具有可操作性,并明确地记录下来,以便有效检查人员培训的效果和培训效果评估。

记录内容应明确各类人员参加相应培训的学时、培训的原因、预期达到的培训效果等。同时培训管理应与整个管理体系联系在一起,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强制要求特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学时。比如人员晋升前必须经过相应岗位资质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颁证上岗、提干,新的项目投入试验研究前必须进行试验前培训,可优化人岗匹配度。

第三,精心设计培训内容。

员工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知识培训是员工培训中的第一个层次,应占全部培训的50%。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新技术、新知识的掌握能力。技能培训是第二个层次,应占全部培训的30%。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等都要求进行技能培训。素质培训是最高层次,应占全部培训的20%。

选择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分层次地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培训。即使是同一个员工,在不同的时间点,需要接受的培训也是不相同的。以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例,针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内容是经营理念、企业文化、领导力等,针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内容是人际关系、指导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针对研究室员工的培训内容是岗位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岗位技能和实际操作等,针对机关职能部门的培训内容是专业技能培训,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

第四,不断优化培训方法。

培训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

讲授法。培训师系统地向学员传授知识、重要观念,有利于培训学员系统地学习掌握新的技术知识。适合技术知识类培训。

演示法。运用实物和教具进行演示,通过示范和学员试做,使学员掌握工作技能方法。适合岗位技能类培训。

研讨法。通过培训师与培训学员之间或培训学员之间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引发培训学员积极思考,开发培训学员的能力。适合学术研究类的培训。

视听法。使用幻灯、电影、录像等视听教材进行培训。目前我所新员工入职培训主要采用这个方法。

角色扮演法。设定一个培训环境,指定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演练来理解培训内容,提高学员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可用于管理类培训。

案例分析法。利用书或影片描述实际或想象的情况,主要是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作诊断或解决特别的问题。质量管理程序培训、环境与安全培训、保密培训等培训可使用这种方法。

为提高培训效果,可根据培训内容的特点将各种方法配合运用,充分调动培训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第五,深入开展培训效果评估。

应用柯氏四级评估模型的四个层次进行评估,如表3所示。对整个部门或整个单位进行的培训,运用第一层评估;要求培训学员掌握的知识或技能的培训进行第二层评估;对培训周期较长、企业投入较大、旨在解决企业内部关键问题、企业决策层比较重视或关注的、培训效果对企业发展很关键的等培训项目进行第三、第四层评估。

表2四级评估表

培训效果评估需要撰写评估报告,完整的培训效果评估报告包括:培训实施过程、培训学员出勤率与表现、评估方式、评估结果、总结并提供参考意见等。

第六,重视培训成果转化。

培训后,员工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直接转化成单位或团队的知识,我们要尽量转化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来提高工作绩效,因此在培训后要完成以下工作:

首先,完成培训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提炼培训的关键内容、关键理念、心得体会及工作改进计划,工作改进计划要切合实际并且具体化。

其次,可持续的工作行动。要求员工按照书面的工作改进计划,采取行动落实下来,培训组织部门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培训改进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总结。

最后,培训成果的认定和表彰。定期将员工培训总结在我所内网进行评选,评选和表彰培训成果转化得最好的员工。培训成果的认定和表彰要有组织、有制度、定期进行,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可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养整个单位良好的学习培训风气。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6

1培训是指导血站员工顺利优质完成采供血业务工作的重要环节

培训其实是一个过程,是我们采供血质量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是通过对受训者进行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以提高其思想品质和行为能力,使其能够担当和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迎接新的、更高的标准的工作挑战。从培训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技能和态度是培训的三大要素,其中知识是基础,技能是根本、态度是培训的重点。

为什么说培训是指导血站员工顺利优质完成采供血业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呢?①《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一法两规")实施以来,许多职工对"一法两规"对自己所在岗位的要求不明白、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加强培训工作可以让血站职工熟悉并正确理解采供血相应的法律法规;②有助于质量体系和标准的实施和改进,质量体系制定完毕后,必须通过培训才有让全站员工接受、熟悉和了解,只有接受、熟悉和了解后才能在工作中得到贯彻和实施;③可以解决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和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差错,培训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正确的方法得到实施,减少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采供血成本,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④采供血事业需要向前发展,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员来担当采供血工作的重任,通过培训可以提高采供血人员的素质,加强血站文化的建设,促进血站的发展;⑤可以让新进的员工尽快地了解血站,血站也可以尽快地发现新员的特长,以便安排合适的岗位,让新员工尽快地掌握新任岗位的知识技能,让老员工适应新的工作变化需求,提高工作的绩效[1];⑥可以进一步加强血站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受训者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及相互关系的安排和沟通,以及报告和指令的传播途径[2]。这一切,都是有利于血站员工顺利优质地完成血站的采供血工作的。

2"一法两规"的颁布和实施,对血站的培训工作具有法规性和强制性

自2005年以来,卫生部相继颁布和实施《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一法两规"对采供血机构的培训工作都作了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培训"一词在"一法两规"中是用得最多的一个词语,其中《血站管理办法》中共涉及到7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共涉及到55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共提到17处,"培训"一词在"一法两规"中总共提到79次[3]。这充分说明一法两规对采供血机构的培训工作具有法规性的要求。

"一法两规"中重点对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安全卫生培训、法律法规培训、职业道德培训、质量体系文件培训等方面作了具体的全面的要求,其中《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提到:血站工作人员应当符合岗位执业资格的规定,并接受血液安全和业务岗位培训与考核,领取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血站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75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根据这一要求,血站在岗员工必须全部接受培训。"一法两规"对血站在岗人员作出了75学时的强制性规定,这也是其它行业法律法规所不具备的。

3培训是血站人力资源和血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站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骋用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上岗、健康体检、人员的辞退、内退、离退休、休假以及满足业务工作状况的人力资源评价等。其中培训和考核是血站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培训管理程序其实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的子程序,所以在血站体系文件中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和培训管理程序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血站文化包括质量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培训文化等。其中培训文化是血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组成血站文化的基础。其实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繁衍的模式,相对培训而言,培训工作得以实施即为"生存",培训工作得到深化和维持就是"繁衍"。因此培训文化就是培训工作得以实施、维持和深化的与培训工作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实施环境的总和。因此我们的培训工作就是要从意识形态、思维模式入手,端正工作态度和培训理念,从规章制度入手建立培训体系,从培训的实施入手,创建培训氛围[6]。以求在血站建设先进的、积极向上的培训文化,提高血站的人力资源质量。

4培训在血站的建立和实施

血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成立培训领导机构继续教育委员会(培训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职称委员会。继续教育委员会(培训领导小组)的职责是领导和组织血站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侧重于站内的学术和科研工作,职称委员会侧重于对血站工作人员的职称晋升进行管理。

制定切合实际的年度培训需求,包括全站培训需求和科室培训需求。除完成"一法两规"规定的75学时的培训任务外,还必须完成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全继委发[2006]11号)和《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鄂卫发[2007]25号)文中对每位在岗人员规定的相应的年度学分,这两点在血站员工的年度培训工作中是必须要达标的。

每周应该固定1~2个专门的时间为全站人员培训时间,可以结合科室的培训需求和全站的培训需求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除当班的人员外,在培训时间内其它人员一律必须到站参加培训。

授课方面,每年应对培训者的能力和评估者的能力进行评估,规定每位继续教育培训者每年必须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同时对培训工作也应作具体的分工,培训形式可全员集中多媒体授课。在完成站内培训者授课的同时,也应按培训需求积极请站外人员来站授课,也可以分科室、分专业、分批次组织一些小规模,专业性很强的培训,如检验专业的培训、护理专业的培训等,并且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书面考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培训者与受训者的互动相结合。

此外,血站应加强培训工作在软件方面的体系文件建设,包括培训职责、培训制度、培训管理程序、培训资源的管理、培训的监控和持续改进以及培训记录的留存管理等。这些都是分管血站培训工作的领导层(继续教育委员会或培训领导小组)应制定并且每年需要持续改进和必须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余晋林,朱业华,田兆嵩.血站质量管理培训教程.2009:1-20.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7

一、我国目前供电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的人力资源培训内容

在供电公司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安排时应该根据员工不同的技术和专业水平,进行培训内容的合理科学安排,以免出现对于新员工而言培训内容过于深奥或者是对于老员工而言缺乏培训深度的问题。公司的人力资源在对于新员工进行培训时其内容一般为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目标、员工规章制度和守则以及工作安全操作等等具有岗位共性的培训,同时包括新员工所从事的岗位对于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岗位以及员工不同的入职时间所安排的培训内容是不同的。另外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另一项工作是对于在职老员工进行培训,对于在职员工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同岗位的员工参与同一个内容的培训时,不仅会是企业的培训资源产生浪费现象,同时对于不同知识技能水平的员工所产生的培训效果不明显,使得员工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效果有限。

(二)缺乏能够胜任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

在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过程中,负责培训工作的师资质量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培训师在员工的技能培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训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学精神以及职业素质等问题将会对于培训之后所取得的效果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在供电公司中其重要的行业特点是技术密集和专业性强,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选择能够胜任培训师工作的师资力量是其中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很多规模较小的供电企业中,缺乏高质量的培训师资力量,导致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有限,使得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程度。

二、供电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优化的方法和策略

(一)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

供电企业应该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管理体系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体系中,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计划制定、实施过程以及培训效果等三个环节实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缺乏其运行效果与质量。由于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需要不同内容的培训工作,其培训过程中较为繁琐的问题,供电企业应该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过程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成果。

(二)建立健全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供电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只有建立良好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才能够有效保障培训效果和质量,因此其需要打破传统的考试评估反馈方式,采取多重指标和方式进行培训效果的检验工作,并且对于反馈的内容进行深入、合理、科学的分析,以便于能够总结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为后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从而不断优化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1]。

(三)优化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

培训师作为人力资源培训中的主要参与者,其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将对于培训效果起到直接的作用,因此供电公司应该加强对于培训工作师资力量的优化提升,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担任培训师岗位,保证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提高培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供电企业可以发挥优秀专业人才的带头作用,树立模范员工代表,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供电公司可以与其他公司进行相互合作和交流,通过考察、学习以及合作共赢的方式,建立不同企业之间的外部培训渠道,保证培训师资具有鲜活[2]。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58-01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入与发展,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然,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逐渐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使企业日益关注并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工作。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之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了摆在企业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笔者分析了现存的管理培训中存在的一些滞后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加强管理培训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培训质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能力。

1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

工商管理培训是指通过学习金融、财务、营销、经济法、国际商务等知识,并提高管理人员在其岗位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竞争实则是管理人员素质的竞争。提高管理水平则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这就需要依靠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实现。而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推广的环境下,工商管理培训更是极具意义。

首先,工商管理培训是提高企业干部素质与管理能力的需要。据调查,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的学历总体偏低,同时还有部分人员不是科班出身,因而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与技能。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不仅可以弥补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空缺,还可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管理能力。其次,工商管理培训是适应时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已面向世界,同时,竞争也显得更为激烈,从而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发展形势。面对这样的环境转变,不断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培训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可能不断地更新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紧跟时展的潮流。最后,工商管理培训是企业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以顺应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工商管理培训正是实现企业转变机制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培训以帮助领导干部驾驭企业从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外,国家所确定的企业管理干部的新要求,也以工商管理培训为内容,以达到先进的企业管理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工商管理培训又是一项极具社会意义的工作项目。

总而言之,通过工商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与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管理与社会、并与世界接轨。加强工商管理,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2目前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企业目前的工商管理培训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企业领导往往会忽视管理培训,并认为培训是不必要的,使培训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有些领导甚至会借故推托不参与培训。二是培训的师资相对落后。如果企业没有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就很难为培训取得成效提供保障。目前的工商管理培训在师资方面的力量非常薄弱,主要表现为教师学历低、教师相对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业务素质低等。三是培训方式单一。当前工商管理培训仍然以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开展,形式、内容单一,培训难以取得良好成效。四是培训考核方式滞后。传统的培训考核方式与传统的学校教学考核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往往都是以简单的笔试考核为标准,也同样会造成应试培训的结果。

3加强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

鉴于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从新的高度上重新审视工商管理培训,针对现存的培训机制中存在的滞后问题而探讨加强培训的方式也是势在必行的。

第一,转变理念,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首先要端正领导、员工等对工商管理培训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培训意识,从根本上加强培训意识。而提高对培训的重视又必须先从领导干部内部抓起,只有在领导干部内部端正了对培训的态度,才有可能在全企业范围内开展培训工作。而干部领导层则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分层次地对员工进行宣讲,使员工明确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无论是领导或是各层员工,都应该转变观念,一改过去“培训无效益”的观念,把工商管理培训当作一项投资,增强管理培训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认识并理解只有开展工商管理培训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总之,要拓宽视野、重新站在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上,深刻认识对全企业员工进行全方位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现实重要性。

第二,要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说,改善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师资水平。提高培训师资质量,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工商管理教师资格的认证体系。对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认证过程。应从思想政治、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查评估。对已取得资格认证的培训教师,也要对其展开有计划的培训学习工作,使教师在了解时代管理动态与最新成果的前提下,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从而探讨出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广泛吸纳国内外的管理专家人才。同时,多参与国际形式的工商管理交流会,交流管理培训心得。

第三,深化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相对来说,工商管理培训层次高、内容复杂且任务重,培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是必要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培训要求培训方式向多元化与现代化实现转变。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工商管理培训也应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把培训工作现代化。此外,培训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实施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讲座式教学等等。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9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工培训问题对策

一、国有企业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对职工培训认识不足。从国有企业领导层方面来看,许多企业管理者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能长远地看待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繁重,而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往往对于企业职工的培训只是间歇性、简单的培训,并且培训过程随意性比较大,不能对企业职工进行长期、系统的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因此培训只是附于形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此外,企业过分强调短期效益,不少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仍然存在这样的思想。认为当市场上有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出现的时候才去学习。然而,新引进的观点和技术马上灌输给工作人员,并没有考虑工作人员目前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否可以胜任,当员工利用新技术进行企业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开始研究问题所在,找寻解决方案。然而在正式生产过程中再来学习、培训,这一过程中,其他企业又已经前进了一大步,这样恶性循环,国有企业很难在企业发展道路上开辟新天地。

2.职工培训管理体系不完善。职工培训体制不完善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没有一个系统的实施方案和评估机制,培训过于随意,导致职工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培训不系统,过程混乱,从而使得培训质量不佳。并且企业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参与度,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培训效果不明显。

3.传统的培训方法效果不佳。与国外许多企业相比,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在职工培训的方法上较为落后。当我国国有企业还在采用“讲授式”的培训时,国外早就开始采用先进的“互动式”、“实践式”培训方法,这种方法的培训效率更高,效果也更明显。比如说,人们常说去参加个培训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培训,这种传统的培训虽然省时省力,但是其效果却是比较低的。枯燥的讲授、填鸭式的教学,难免使职工产生厌烦情绪,职工参与也只是为了应付企业要求,难以学到新的知识和技术,更不用说能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职工学习兴趣。

二、国有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策略研究

1.加强国有企业职工培训意识。要使国有企业的发展适应社会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水平,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重视企业职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提高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注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而不是趋于形式,做表面功夫。据有关资料显示,对职工的投资与职工创造收益的比例是1:50,所以企业管理者不应该只顾眼前的利益,放弃一掷千金的机会,将职工的培训融入企业的发展,才是长久经营之道。

2.建全职工培训体制及其评估机制。健全国有企业职工培训体制,是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培训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是企业培训的指南针,使得培训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其次,制定切实的考核办法和有效的评估机制,是检验培训结果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管理者落实企业职工培训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

3.培养职工创新精神。国有企业要立足于世界企业之林,拥有自己的特色,提高企业效益,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只能跟随着别人的脚步,难以拥有自己的专长,打造自己的特色。所以国有企业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不仅要对职工进行技术和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对职工创新精神的培养。

4.企业出台有效激励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是解决人员流失问题的有效措施。首先,要提高企业对培训质量的意识,把职工培训工作与员工工作考核、绩效工资等挂钩。其次,企业对职工的培训可以变换为一种激励措施,激励职工主动学习知识和技术,变被动为主动。例如,企业可以规定参加培训,并且达到预想效果的职工才有机会获得升迁晋级的机会。这样职工培训问题就能引起重视,从而职工培训工作才能真正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去。

综上所述,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的竞争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发展自身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首要任务。21世纪的今天,是知识、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时代,以人为载体,将知识与技术相融合,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对职工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是国有企业生存、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篇10

关键词:职业技能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

为了培养和储备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增强公司的创新、创效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东方物探公司培训中心在公司人事处指导下,依托师资力量、实训设备设施优势,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大胆探索和应用项目管理模式,提高了培训效果和质量,为公司主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是一个临时性组织,综合运用有关的理论、技术、工具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管理包括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等五个过程。项目管理模式作为目前最重要的管理模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二、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

职业技能培训的对象是物探一线操作骨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培训的主要项目有地震勘探工、汽车修理工、电焊工、测量工和爆炸工等60多个工种培训,培训的级别有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等。针对职业技能培训知识新颖、设备先进、工学结合、突出技能等特点,为科学规范应用项目管理模式开展培训,对每一个培训项目都成立一个临时性的项目团队,选派一名优秀的项目长。在项目长的领导下,由项目团队设计培训计划,应用管理知识,实施项目管理。

培训项目管理流程如下图。

为了规范培训项目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培训项目团队建设

选派一名懂业务、责任心强、有管控能力的员工担任项目长。中心培训管理人员和项目长共同选定项目团队成员,并建立组织结构,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团队成员包括教学管理者、实训室管理者、客房管理者、餐饮管理者、班级管理者、教师(实训师)和送培方管理人员等。

2.实施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中,项目团队成员采取摸底考试、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和技术,对送培者的培训目标、知识、技能等进行鉴别与分析,以确定培训必要性及培训内容。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弄清谁最需要培训、为什么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培训。

3.设计培训项目计划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和送培方的有关要求,设计培训项目计划。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课程)、培训时间、培训方式、考核方式、教学或实训教师、教材或课件、安全须知和食宿安排等内容。

在培训项目启动前,项目长要考虑师资配备(团队组织)、培训进度、沟通方式、成本预算和培训质量控制等计划的制订。项目长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全面负责培训项目的管理工作,确保培训项目的实施有条不紊、高效高质。

教师的素养是培训效果和质量的保证。“三师型”(讲师、培训师、技师)教师最适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教学和管理。选派“三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责任心强、知识面广、技能水平高、管控能力强、教学能力高等。

4.全过程控制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项目计划,做好范围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设备管理等工作。项目执行过程别要加强发挥班委会和临时党支部的作用,他们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班级管理的有效力量。

实施质量控制是培训项目执行中的重点工作,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有:教学文件检查与评比、阶段性考试考核、定期召开学员或教师座谈会、问卷调查、学员阶段性培训成果汇报、领导巡查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做好培训项目收尾

培训项目结束时,通过对学员进行考试或考核进行评价、组织学员和受训单位进行座谈等形式对培训项目进行教学评估、总结汇报、表彰,培训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三、项目管理效果

通过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培养优秀项目长、普及项目管理知识,以及在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管理中推广应用项目管理模式,使得每个培训项目运行规范、有序、高效,提高了培训质量,获得了学员和送培单位的好评,全年学员满意率保持在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