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十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十篇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5:59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成人教育转型方向策略

归属于教育学的成人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理论积淀相对薄弱,远未达到完善和严密,自然也有不小的空间需要填充和建构,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运作不断创新和完善[1]。中国成人教育陷入困境,不少成人教育院校也处于维持现状、力阻下滑、徘徊观望的状态。对成人高等教育重新定性、定位,理出新的发展思路,开辟新的办学渠道,谋求新的政策指导、设计和实施新的管理模式、运行模式,以求重振雄风,再造辉煌,这已成为中国成人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1]

一、对成人教育转型的认识

1.成人教育的内容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符合入学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的成年人实施的高等教育,旨在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可分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指经过教育部批准,有权授予毕业文凭的高等学校,对通过国家统一招生考试的成人学生进行的高等学历教育[2]。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适应科技的进步,从更加广泛的领域,更新和补充知识,与时俱进。

2.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普通高校的持续扩招、毛入学率的成倍递增、学历补偿教育的渐进完成,多种办学形式对生源的分流,人们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偏见等,诸多因素的交集影响,对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形成极大冲击。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方向,是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从被动教育向主动学习转型、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型。在转型策略的研究上,缺少实践论证,缺少对转型策略的全面论述。大多学者分析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的困境,缺少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可行性的论证。结合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对职业院校的影响,在办学目标定位,函授培养模式,培养对象渠道,推进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又好又快发展。[2]

二、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可行性分析

1.理论支撑

成人学习是学习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各种教育无不体现它们的实用性、功利性和职业性,而成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我,建立新的社会结构,成人学习重视的是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是学术性,注重应用而不注重理论,注重技能而不重视知识或信息。

2.现实基础

2.1成人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源水平

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因素。需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水平,这些都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及优势。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适用型人才,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教育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离不开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

2.2成人高等教育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成人期是个体在一生中年龄跨度最大的时期,成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文化生活的直接参与者。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能通过多种渠道保存和传递人类已有的文明和文化,进而促进文化的优化传承和更新创造。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通过学习不仅可提高智能素质,还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道德品质素质。

2.3成人高等教育发挥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中,公平正义是基本规则和要求。作为社会公平的主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必然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较强针对性,指向性非常明确,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成人高等教育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

三、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方向及策略

1.改变观念、重新定位

对于成人高等教育,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对成人高等教育形成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还停留在旧的观念上。实际上,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模式。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树立终身教育意识、建立终身教育机制,构建学习型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转移重心、拓展功能

拓展成人教育的其他功能,承载起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使命,成了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转型策略。成人高等教育要将重心转移到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导的继续教育,提供高层次,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的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多样的、全面的教育,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3.改变体制、调整结构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推动各学校的合理定位,有效分工并相互合作,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式,形成准确合理的层次结构,才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方向。教育结构也必须适应经济结构的要求,为经济结构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也就是说,成人高等教育的结构要根据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调整。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措施

一、提高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重要性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接受教育、更新知识已成为人们终身的需求和权利。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托,在实现人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从客观上要求普通高校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保证。同时,我国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是为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和劳动者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因此,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应将质量视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以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赢得自身的地位和社会的尊重。

二、影响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对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行为缺乏有效的监控

目前,各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竞争激烈,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和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各普通高校纷纷在校外设立教学点或函授站,但是对办学资格缺乏严格控制,且对校外教学点或函授站的教学管理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另外,有的学校担心管理严了会影响到招生,学校缺乏一套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或者虽有制度却形同虚设,执行力度不够,不能进行比较严格的全过程教学管理,造成混文凭现象十分严重,教学质量意识淡薄,导致其教育质量失去有效控制和保障。而且对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评估、检查不够,成人高等教育几乎是高校自己的办学行为,主要依靠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对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行为未能进行有效的监控。

(二)对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重视不够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普通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均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质量监控、教育科研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扎扎实实地抓,存在着严重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另外,许多高校在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是遵循“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而是以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作为办学成效高低的主要评价指标,尤其是近年来受到普通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以及不同形式部门委托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对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考试的考生造成极大的冲击,使得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意识也在下降,把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创收的手段,片面追求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盲目开设新专业,忽视教学质量管理,直接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

(三)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缺乏一支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师资队伍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没有一支专门从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基本上是兼职教师,缺乏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其教学任务主要是聘请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来完成,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等特点不能把握,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和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不能很好的把握,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多数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不能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实施教学。而且大多数承担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任课教师都已经承担了普通高教的教学任务,许多教师是超负荷上课,加上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认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要求都比较松,因此,对教学也比较马虎,课堂教学监管不力,上课随意性较大,存在着随意缩短面授时间和压缩课时量的情况,教学效果不佳,而有的普通高校对此现象还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约束,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长期依附于普通高等教育,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尤其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上基本上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忽视了成人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成人教育的特点体现不够。培养计划的制订没有进行认真的研讨,有的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专科、专升本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基本一样,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较弱,有的学校在操作中将此环节舍去或象征性地予以保留。有的学校盲目开设新专业,有什么生源就开设什么专业,而培养计划的制订往往滞后,造成课程开设随意性较大,影响了办学质量。

(五)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缺乏规范管理

一是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对象大多数是在职者,主要以函授教育为主,而学员基础素质差异又较大,有的学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岗位不对应,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工学矛盾突出,到课率比较低,课堂纪律比较差,作业不做或者不按时交,考试作弊屡有发生,大部分学员对学习过程没有正确的认识,混文凭现象十分严重。给教学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在教材的选用上比较随意,缺乏成人教育特色,而且在授课上也只是对普通高等教育教材进行“量”的变化,而没有真正从成人教育出发进行“质”的变革。三是考核方式单一。忽视了成人教育的特点,简单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考核方式,以“记忆型”为主,造成教师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短期学习目标,学生对很多课程的学习内容根本无法理解和消化,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效果不佳。

三、提高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一个以教育主管部门宏观管理、高校自我保证的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外部保障的主体,应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从宏观上指导、统筹、协调、检查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而评估是一个最有效的措施,可以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也应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和办学规律,建立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估制度,组织评估专家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进行评估,规范其办学行为。而作为普通高校应切实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及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和自我评价。并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建立以课堂教学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与监控为主要评价内容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按照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进行教学、管理和监督,从整体上保障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稳步提高。

(二)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保证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直接的社会效益。成教学员参加学习与他们的工作性质是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他们将学习成果应用于生产和工作中,能直接有效地提高其所在单位的工作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作为普通高校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办学质量作为办学的中心,并根据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场所分散,教学时间又多在周末或节假日,容易放松要求等特点,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只有加强对每个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要建立督导管理制度,可聘用已退休的责任心强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老教师,参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对教学进行督导与检查,及时了解学员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成人高等教育面授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如何在较短的面授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尤为重要。要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授课时间、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等方面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规定学员必须参加面授学习,并将出勤情况与该门课程的总成绩挂钩。三是加强对学员的自学指导和课后的作业管理。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是以函授为主,函授教育主要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因此,必须加强对成人学员自学的指导,认真组织编写自学指导书,规定学习内容、学习进度,指明重点,布置一定的作业,要求学员按时完成,努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制定作业管理规定,督促学员深入学习、巩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并将作业情况与该门课程的总成绩挂钩。占有一定比例,将学员在平时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经过回收、分类、整理并予以解决,提高学员的自学质量。

(三)制订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计划

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理论扎实、应用能力强、实践型、职业型人才。因此,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应突出成人教育“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把握“能力为本、需要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成教学员文化基础状况和成人特点,不能成为全日制培养计划的翻版或是简单的课时压缩。课程设置应体现职业特性与岗位需求,加强实践环节,增加职业资格考试途径。既要注重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又要突出专业特色。要充分考虑到成人学员业余学习,学习时间较少,而社会和工作经验较丰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却相对较弱等特点,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保证主干课程基本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保证学员有足够的时间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

(四)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结合成人教育的工作实际,制定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管理,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要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员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三是实施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在教学管理上应逐步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行弹性学制和重新学习制。由于成人学员多数为在职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只能业余学习或短期学习,采用集中统一的学年制来要求学员,显然不太合适,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实行弹性学制和重新学习制,可以使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条件安排学习,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并通过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管理的效率与科学性。

(五)深化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加强考试管理,提高考试质量

考试是督促学员学习,使学员深入理解、消化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把考试建立在真实、全面地考查学员综合素质的基点上,这也是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成人学员具有记忆力差而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必须改革成人教育课程考试方法。一是要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深化成人教育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按照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对考试内容和方法、手段进行综合的整体改革,建立各具特色的课程考核体系,提高课程考试质量。课程考试可分别采取闭卷、开卷、口试、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论文、完成作品、实践操作、设计、调查报告等方式。提倡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考试方法,以促进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可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法,逐步建设试卷库和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二是要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其考试内容应该重视考查学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记忆型内容;多考查学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判断、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员考用一致,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诚信考试的自觉度,使学员真正将考试由原来的要我考变为我要考。三是必须加强成人教育的考试管理。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对于违反考试纪律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要加强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重视考风考纪的宣传教育,重视监考教师的选配,严格执行各项考试规定。通过弘扬优良考风来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营照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考试质量。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内地高校成人教育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目前我国内地高校基本均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范畴,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当中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而成人教育仍停留在学历补偿教育阶段[1],管理思想和办学机制落后,再加上目前职业教育的竞争使高等学校成人教育问题突出,生源不足,规模萎缩。

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没有充分把握教育最主要的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国家和高校对此应该充分重视,总结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调整制度,健全有效、规范和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高校成人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为我国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高校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成人教育很多时候不被认为是教育的重点,重视程度不足、管理疏松、师资不足和教学内容不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等问题十分突出。

1.1重视程度不够,成人教育完全市场经济化。

我国的成人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教育历程,却始终没有实现“全面发展成人教育”的基本目标,在社会和教育的主流平台上占据相应的地位[2]。这与社会和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应该是直接相关的。国家和高校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上,成人教育不受重视,成人教育完全引入了市场机制。一些高校仅将其作为学校创收的手段,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不关心教育的最终质量。成人教育学院的老师随意安排,目前从事成人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多数均是原先从事普通高等教育或者高校管理机构的老师转型而来,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对成人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管理学缺乏了解,不能真正了解成人教育学员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1]。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也主要集中在科研能力、普通高等教育博士、硕士、本科的招生及就业能力,而不是看其成人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同一所高校其他学院的老师无论是在职称结构、学历水平、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上均很受重视,学校会及时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而成教学院基本上很难引进相关专业的教师。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高校和社会对待任何的教育的重视都应该是公平一致的,而没有理由给成人教育戴上“另类教育”的帽子,使其长期徘徊在社会结构与教育体系的边缘。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是必需的,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国运民生,如不充分重视一定会给国家的快速发展造成严重障碍。从国家到教育系统都应该对成人教育给予高度重视,这是我国人口素质发展的迫切需要。

1.2管理疏松,形式主义严重。

成人教育由于对其重视不足和其学员学习的特殊性造成普遍管理疏松的现象。对于成人教育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为了迎合学员混文凭的需要,学员上课随便旷课、早退、迟到,考试时画题、作业和考试随便抄袭等现象普遍存在。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的统计显示:成教学员中只有7.5%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每次面授课仅有13.6%的学生参加,经常请假和偶尔请假的占到80.2%[3]。虽然有的学校的数字或许能略好于该统计,但是成人教育学员经常请假,作业和考试抄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管理疏松还表现在对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成人教育学员的面授教学监控范围狭窄且教条化。教学计划和教学秩序的监控存在,而对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监控方面很缺乏。教学质量的监控多为随机性的教学检查和对突发性事件进行管理。缺乏积极的、全程实施的保障体系。这使许多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变成了应付检查的空架子[4]。评价体系多是管理部门随即检查和学员对老师教学的评价。由于检查本身就具有应付性,很难对老师的授课水平做出真实评价。成教学员的特殊性和学习目的的功利性致使他们对更有利于他们作弊和不上课的老师的评价成绩较高,这就使认真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很难调动出来。

1.3教学内容和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都照搬普通本、专科的方式,成人教材也用普通本科的教材,教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都是普通本、专科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翻版,这对于面授时间很短的成人教育是不合适的。成人教育具有特殊性,在学习了必要的理论之后,更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教材应该具有现实性、食用性和前瞻性,应该能够适合成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许多高校利用普通高校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成人教育是很难奏效的。

教学方法上也基本延续了普通高效全日制学生的教学方式,只是成教学员在教师的配备上水平普遍低于正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创新和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有的高校把好的教学工具均用在正规生的教学当中,成教学员上课还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适应成教学员需要的信息量大、解决问题能力相对强的特点,更难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把学员引向不主动求知而是为了混文凭的恶性循环中。

2.解决的策略

2.1政府加强管理,健全相关法制。

目前成人教育之所以问题突出,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在推进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成人教育服务与管理职能,为成人教育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财政资源的支持和社会保障,而是简单草率地把成人教育推入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大潮,寄期望于成人教育通过自身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挣扎而脱胎换骨、凤凰涅[2],致使成人教育在建设过程中失去指导者和组织者,客观上使成人教育陷入无序发展的境遇。在冷酷无情的市场规律杠杆的作用下,一些教育机构为了赢得利益,把成人教育作为创收的手段,大办成人教育,只重规模,不注重质量,导致管理疏松、形式主义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变这些问题政府必须对成人教育加大调控力度,以专业审核、教学评估、课程抽考等方式,督导成人教育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育人机制,同时应加大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投资力度,并加强成人教育相关法制建设。我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关于成人教育方面的立法很值得内地学习和参考[5]。

2.2注重成人教育师资和教学建设。

充分重视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聘请专门从事成人教育研究的教师参与成人教育的管理,建立一支懂得成人学员特点的、有专业特长的管理队伍。为了适应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和管理理论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教学管理人员的交流,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管理的效能,提高管理效率。

对从事成人教育教学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成人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高面授课程质量。提倡适合成教教学的教学改革,对成人教育的教材、教学方法、监督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成人教育的教材不应该用全日制学生的教材,教材应该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使学员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教学方法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教学工具上要充分发挥现代先进的教学工具的优势,教师课件资源要丰富,既要有文字材料,又要有大量图片和音像资料供学员学习。成人教育还有其自学量较大的特点,师生联系较少的特点,这要求学校完善网上教学平台,教师的课件、习题的辅导等学员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中搜寻。

对教师教学和成人学员自学的监控系统应该加强和完善。监控不但监控理论教学,还应该包括实践教学及毕业论文、自学情况等的监控。建立教学督导制度、领导听课、教师相互听课和评课及电子监控等制度,促进授课教师更好地讲授课程。自学情况可以通过要求学员定期交作业、自学心得和笔记等途径对学员的自学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调动学员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人学习者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6],因此对成人学员高校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适应不同的教师参与者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切入同一主题,应多采用促进他们参与、思考的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

2.3培养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

成人学员面授时间短,自我学习在成人教育中显得非常重要。大学重要的不是学了什么,而是学会怎样学。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性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应该持续地学习,以满足个人在一生中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终身学习使个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成人学习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最有效地提高学员能力的途径就是培养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员查阅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工具的能力等是成人教育必须加强的方面。什么时候接受过成人教育的学员不仅学会了教师教的东西,而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方便容易地获取教师没有教过的东西,那便是成人教育办成功的时候。

成人教育应该本着对国家、社会负责的态度,客观认识发展中的不足。国家应该高度重视,政府应该适当扶持和干预,办学机构应该独善其身,努力提高办学条件,不把办学完全市场经济化,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成人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雅静.试论当前高校成人教育的定位与发展.中国成人教育,2008,1:13-14.

[2]白浔.“软实力”建设: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中国成人教育,2008,1:5-7.

[3]王波.成人学员学习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2):7-8.

[4]贺春意.钟建勋.高校成人教育教学过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职成教育研究,2008,2:100-101.

[5]刘同战.台、港、澳成人教育立法初探.继续教育研究,2008,3:25-26.

[6]王福华.基于成人学习特性建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继续教育,2012,6:48-49.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其发展的大好机遇。创新教育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创新人才的任务日益加重。应对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构建创新性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应对社会变革的重大课题。

所谓新经济,比较权威的解释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是以知识为主导,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基础和支撑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新经济的出现,标志着整个社会开始进入一个与工业文明迥然不同的以知识的生产、传播为基础的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经济与我们常说的“知识经济”并无本质区别。新经济是一种新事物,但它的出现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预示着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事实上,它正在带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培养适应这一变化的创新性人才无疑是全社会面临的考验,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应对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一、新经济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来与挑战相伴,在不断迎接挑战中改革,在不断应对挑战中发展、成长。在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中,影响较大、广为注目的主要有:改革开放、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正在发展中的新经济。

改革开放为中国高等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使其面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来自不同方面的新矛盾,如何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在政治主导型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需要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而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在第三次世界科学技术革命阶段,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科学与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科学与技术等科技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技发展需要高级专门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所以觉悟了的中国政府与人民为迎接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把希望寄托在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动摇了原有高等教育模式赖以存在的基础,其建立曾使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就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论,但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主要是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成为关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大问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各类专门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迎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挑战的核心问题。

“新经济”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思考将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提供了依据。既然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新经济的时代,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新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就是21世纪的挑战。如果说前三种挑战是关于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现时社会的问题,改革虽然涉及各个方面,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某些方面,是中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特殊挑战,那么,新经济对高等教育而言不是局部的挑战,而是时代的挑战、全局性的深刻的挑战、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挑战,它预示着不仅我国而是整个世界高等教育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加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迎接挑战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对中国社会现实变革的重大课题。对高等教育而言,挑战是具有双重性的,就像一把双刃剑,每一次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抓住发展机遇,会使高等教育成功地实现一次变革,获得一次飞跃。

首先,挑战是一次考验。这主要是因为,无论哪一次挑战,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都是其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变化。挑战虽然主要来自高等教育的外部,但对高等教育内部来说也是严重的冲击。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高等教育必然通过其内部因素的变化做出反应,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其内部变化是否正确和有效反映外部社会因素的变化,如果反映不当,不仅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会遭受挫折,还将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挑战对高等教育而言就是考验。

其次,挑战又是机遇。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外部的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能否满足这一需求的矛盾运动。长期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环境中运行,社会的缓慢发展往往不足以刺激其发展变化。但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使高等教育外部与内部形成较大落差时,高等教育如不进行改革就难以维持下去,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变革,使高等教育获得新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挑战确实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

再次,中国高等教育应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将要进行的是一场全面、快速、深刻的改革与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科技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的冲击波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力量,使我国高等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或者说人们对加速和深化改革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那么,世界范围内的具有对人类社会整体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的新经济的到来,它所带来的挑战不能不使人们感觉到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性。迎接新经济的挑战,必须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创新,构建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的中国高等教育。

三、实施创新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应对挑战的战略性决策

新经济的重要特点是不断创新,适应新经济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对现有的高等教育进行创新,同时。经过创新的高等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创新的特点。新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靠创新,而高等教育是创新的动力源。通过创新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进而推进新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应对新经济挑战的对策和目标。改革传统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应对新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精神追求和指导思想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新经济的灵魂,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新经济呼唤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精神。这就是说,应对新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必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加发挥创新的功能。中国高等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充分发挥创新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本身必须充满创新性,二是高等教育必须能够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和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以创新的精神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造,建设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涉及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观念、内容、方式方法等等,是一个系统的创新工程。因此,高等教育的创新,具体地体现在高等教育观念的创新、过程的创新和知识的创新。

(二)观念创新—高等教育创新的前导

观念创新在高等教育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创新的观念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够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但因为观念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下来的,并且是比较稳固的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实现高等教育的观念创新也是最困难、最持久的。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创新:确立高等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特殊产业的观念。高等教育产业是指由高等教育本身或培养专业人才的活动,它是基于高等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直接的经济或产业性质,或通过高等教育本身能够带来直接的与间接的经济效益而确定的。高等教育的长远经济效益大于近期经济效益,而长远经济效益的大小取决于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在高等教育运行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而不能完全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市场经济规律运作。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高新科技产业和未来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先导与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有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从宏观意义上讲,高等教育是一种先导性的、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2)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创新:确立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观念。大众化是继精英化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不仅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而且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观上的一次大变化。多样化是大众化的途径或表现形式,新经济对不同专业与技能、不同类型人才的要求,决定高等教育必须多样化。

(3)高等教育时空观的创新:确立高等教育终身化和信息化的观念。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时空观里,高等教育是一次性的和有一定地理限制的,这种教育看重的是在高等学校度过的学历。随着知识更新率的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观念正逐步落后于时代,更不适应于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终身化、信息化正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适应这一发展潮流,传统的高等教育时空观必须转变,要确立高等教育终身化和信息化的新观念。

(4)高等教育人才观的创新:确立重视个性化与创造性的现代高等教育人才观。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观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同一模式、专才培养和继承性教育,显然.传统高等教育人才观与新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完全背离的。高等教育的个性化指的是在全面的普通教育基础上,实施专业教育;教育要有助于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性是新经济时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提倡创造性的高等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作为高等学校的基本目标。

(三)教育过程创新—高等教育创新的核心

教育过程创新或培养人才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的创新:就是根据发展新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调整已有的目标。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目标主要为: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道德要求的新型公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获得信息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总之,适应新经济要求的高等教育目标在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基础较宽、适应能力较强的通才;从整个培养目标上来说.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2)内容的创新:主要指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高等教育过程创新的重点和难点。高等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求要体现综合化的特点,要反映知识或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要反映新经济对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和品质的要求,要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要求,要增加实践性和活动性的内容。

(3)方式方法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强化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实践性,突出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与创造性,体现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自主性,重视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合作性,强调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4)手段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的物质与技术基础,是高等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从现代化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和网络时展的要求看,无论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与效果.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高等教育手段的创新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学生学习手段的创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实施远程教育)

(四)知识创新—高等教育创新的重点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5

笔者在《理性捍卫大学:高等教育理论的责任》一文讨论高等教育理论与大学理性的关系中指出:大学经千百年的日臻完善和发展进化,从早期被动适应社会尤其是政治需要,经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阶段过渡,进入到了当今积极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变革需要的时期,已经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成熟的理性组织①。然而,大学的理性不仅源于高等教育本身是高度理性的社会活动这一内在规定性,而且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及大学活动及其规律的系统认识和把握。后者我们称之为高等教育研究获得的认识成果即高等教育理论,其价值在于建构大学的理性并指导大学按规律办学治校。然而,由于实施高等教育活动既是大学存在的手段更是大学存在的目的,高等教育活动与大学的这样一种彼此依存不能割裂的关系,则决定了高等教育事业亦不能离开高等教育理论的指导。其实,高等教育作为一项以人才培养和知识探索创新及其传播、应用以促进人类文明、服务社会发展为主要职能的事业,从其创生起就是人类社会高度理智的结果,而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因素作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物。作为反映并标志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的理智产物,高等教育理应居于所处时代之思想前端,自觉担负着社会价值文化引领建构的使命。由此决定了在任何时代相对于其他社会活动,高等教育都是一项最成熟的事业,即高等教育是一项自觉接受理论指导并不断自我完善的事业。正是高等教育活动的理性特征使以实施高等教育活动为目的的大学,必须自觉于探索及自律于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治校,而这样一种对理论的高度自觉使大学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组织。这无疑也是经典意义的大学自诞生以来,虽然历经千年沧海桑田、世事巨变,许许多多的组织生生灭灭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演进,但依旧能以同样的组织名称坚守同样的组织属性、担负同样的组织职能的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基于上述立场,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高等教育理论的关系作如下概括:一项事业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于她是否重视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而高等教育事业已经成为高度成熟的制度化的一项社会事业,自觉于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指导是其必然;高等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复杂性,正是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使得探索和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尤为重要。高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及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以准确掌握高等教育活动及大学办学治校活动中的全部规律。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重创后的满目疮痍,发展至今高等教育数量规模和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均取得了为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如果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的观点,把这30年划分为“以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为标志的大改革、以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为标志的大发展、以注重本科教学质量为标志的大提高”三大阶段,不难看到,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每个阶段,高等教育理论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均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其实也是高等教育理论发展的一种反映。正因为高等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及大学发展如此重要,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早期就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加以建设,并且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予以了世界罕见的重视以及人财物资源的投入。亦是对高等教育发展有赖于高等教育理论指导的重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担负起了组织、推动和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以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就在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决策咨询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有目共睹的贡献。而自2001年起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就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的组织推动下,旨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实际,发动全国乃至海外学者以及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共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实问题,以致力于积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致力于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举办的学术盛会。作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亲历者,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至少在以下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主题紧密结合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发展的实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对引领和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发展实践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如2001年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论坛,分析了21世纪初期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国际国内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预测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2004年在广东珠海举办的“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论坛,研讨了高校如何办出特色、发展人才个性、优化教育结构、走人才强国之路等问题;2005年在上海举办的“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论坛,围绕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讨;2006年在天津举办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及2007年在辽宁沈阳举办的“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论坛,2008年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论坛,2009年在浙江杭州举办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2011年将在重庆举办的“教育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等,无不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及其“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不仅敏感地、准确地把握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系,而且高瞻远瞩地抓住了近10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带有宏观性、全局性、超前性、战略性的重大难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周远清会长倡导和推动下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研究课题提出并引起政府高层和高教界高度重视的“高等教育强国”的提出,带来了我国对高等教育价值认识和观念的一个飞跃。笔者坚信“高等教育强国”观念一旦全民化并转化为中央高层的决策意志,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春天将指日可待。因为,中国是最需要观念突破的国家。#p#分页标题#e#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不断强化高等教育组织及高等教育理论自身的责任意识,在倡导和推动高等教育理论自觉于高等教育规律的探索及大学组织自觉于遵循大学办学治校的规律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组织和发动工作。众所周知,大学作为担负实施高等教育使命和责任的组织,其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追求和传播真理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大学是最需要坚持理性的组织,高等教育理论作为理性的产物其意义亦在引导大学自我完善以按大学发展的规律办学、按人才成长的规律教学、按科学管理的规律治校。可以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的成熟及引导大学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改革发展发挥了组织发动和思想引领的作用。譬如,2002年在陕西杨凌举办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论坛,就“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措施”等诸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从而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之教育理念上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突破以改变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问题,推动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实践;2003年在北京举办的“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论坛,对“教育创新的意义、教育创新与加强教育研究的关系、高等教育的体制与政策创新、高等学校的办学创新、管理创新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创新”等诸多方面的讨论,使大学及其成员进一步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创新必须依赖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指导;尤其是2010年在江苏南京举办的“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教育理念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关系深思熟虑后的一种高屋建瓴的把握。笔者以为,就大学而言其内部办学治校的诸多积弊,其首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理念的偏失和大学理性的背离。如果指导大学办学治校的思想不正确,欲期待其自觉按大学应有规律所作所为则不成可能。回归大学理性的大学之治,首赖于大学理念的端正。将这个结论放大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考察依然成立。教育思想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如果高等教育需要改革、需要拯救,高等教育界存在的落后理念之痼疾必须先于革除,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若没有与之相吻合的教育理念创新,高等教育的现状就难以改变,更不要奢谈高等教育强国了。3.“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作为我国云集海内外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高教管理官员讨论高等教育问题的峰会,不仅已成为每年数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热烈讨论高等教育热点、重点问题的高水平交流平台,而且为我国发现和培养高等教育理论后备人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为了巩固高等教育理论成果、保证高等教育理论界后继有人,自2003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每年一度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增设了博士生论坛,为高等教育青年理论工作者打开了一个学术交流、研讨学问的窗口,紧随其后又在2004年的论坛上评选表彰了首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及导师。这不仅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进一步激励了青年学者有志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使高等教育理论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中国理论发展经验时指出,“理论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指导我们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完全可以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组织团结全国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引领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发展以推动和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等方面,已经产生了这样一种作用,而这就是我对“高等教育国际论坛”10年的最强烈的感悟。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个性体育教学个性人才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14

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给高等教育提供了保障。由于师资力量充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辅导,有完善的体育器材可以利用,使得高校的体育课非常具有活力。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高校的扶持力度也较大,所以,高校的发展处速发展阶段,给学生带来的资源也非常丰富。在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园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大学生,所以接触起来也比较容易,只要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处处为学生着想,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个性,一定能给高专体育课带来新的生机。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有很多种,只要是对学生个性发展有利的都是值得推广的。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和规律性,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体育知识的讲解本身就是一种技能的传递,体育课还是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高等专科学校里体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个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高专的学生个性成熟、思维开阔,只要体育教师加以教导,就可以完全激发他们的潜力,合理运用体育教学策略,配合学校先进的体育教学技术装备,发挥高等专科学校的优势。个性教育是新时期的教育主流,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在当今社会,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学校只顾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探究高等专科学校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个性。

一、体育教师利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形成个性

(一)体育教师工作认真负责

众所周知,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注重专业化训练,作为培养人、锻炼人的课程,体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增强对教学的重视,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将教学看作是任务,应该把教学看作是责任。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要按照教学要求合理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积极推进体育工作稳步前进。体育教师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体现。每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二)注重榜样的力量

教师在学校里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尤其是体育教师,要给学生树立阳光、健康、积极、乐观的形象,利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每一名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都希望在校园里迅速成长,然后利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为将来就业做铺垫,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帮助学生摆脱困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热情洋溢,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给学生在思想上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三)体育教师要具有创造力

要想学生具有个性,体育教师首先要具有个性。因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教师每天要面对很多学生,所以不能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并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要选择一种适合学生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将教学内容全部教给学生。体育教学要勇于面对困难,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和师生矛盾等问题。

二、在体育教学中真正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学生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在高等专科学校里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千差万别的个性使得学生的性格和特长都不一样,所以在教学时体育教师必须要遵循学生不同的水平安排教学活动,增加一些具有个性化和开放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寻找到快乐。我在实际教学中常会遇到教同一个体育知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很快掌握,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要学很多次才能学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堂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那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

由于学生的潜力各不相同,所以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不一样。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的潜力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最终决定着学生成长的速度。先天因素的确是影响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关键因素,但是后天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教学、家长的引导、社会的影响都会给学生的个性发挥和潜力再造带来影响。高等专科学校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视,对体育倾注的心思也很大,所以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

(三)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高校的教学体制比较健全,为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了宽阔的空间。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非常用心,他们希望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生学习需要学校和教师提供有利条件,将教学氛围调节到最佳状态。体育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现在很多学生出现厌烦体育课的情况,他们不爱运动,不愿意做集体活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会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育课堂。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现在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大多是“课内学知识,课外求发展”,将基础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忽视个性发展。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都有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但是觉得离不开教师的教学。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工具和内容,争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体育教学值得关注的,网上会传出高校体育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这种做法绝对不会在我的课堂上出现,因为我非常关心学生。

(二)打破传统,营造个性化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体育教学影响学生个性发挥,新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教师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开放性和个性化的课堂氛围。体育教师要合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把教授学生体育知识转换为教授学生体育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高等专科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注重平等和谐的氛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自己教学的目标。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其中运用最广的有趣味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激励法和比赛竞争法等。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当教师讲篮球比赛规则的时候,不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可能会感到乏味枯燥,这时我会利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给体育课堂带来乐趣。

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发展,我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促进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形成鲜明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钱应华.新时期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2008(3).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功用视角;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

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探究精神的有力支撑。人们通过不断地探究,在学科实践与探索中拓展学科认知,从而实现学科质和量的丰富与拓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这就使得知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对实践的指导、促进功用等。可见,功用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基于功用视角,本文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一、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要注重研究的实用性

从功用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研究要注重实用性。具体来说,这一研究实用性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果对实践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价值

功用视角下,高等教育学学科要从重视理论成果向重视实践转变,注重学科研究成果对接实践,能够针对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既要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理论,又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针对实践活动中突出问题、典型矛盾等展开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要快速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新的时代要求,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诸方面发展新趋向,高等教育学则要开拓新的发展任务。只有在功用视角下开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与新时展匹配且具前瞻性的研究,才能持续扩大高校教育学学科的影响力,从而对学校教育改革、决策、课程建设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学科研究的信度

高等教育学功用目的的实现,需要调整研究思维,除了关注宏观研究外,还要聚焦微观研究,从某一个微观的问题入手,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宏观研究造成的大而空的现象,有助于围绕微观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更强,学科研究的信度也将得到有效提高。近年来的研究,着眼微观的研究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足,涉及的领域不全面,体现为着眼于解决问题的学者还未达到一定数量,其相关研究的深度自然处于成果相对薄弱的非系统状态。聚焦微观并不是否定宏观,微观和宏观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微观研究要紧紧围绕宏观研究展开,从而发挥微观研究对宏观研究的支撑作用。如果宏观和微观不能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高等教育学的功用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强化实践问题研究意识

目前,我国学科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忽视或弱化实践问题研究。这就需要基于功用的视角,强化实践问题研究意识,将学科研究的重心转向学校教育实践问题,并紧紧围绕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实践,关注创新型人才培养,针对学校重点领域,帮助学校切实解决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改革等领域存在的典型的实践问题。目前,国家已经启动“强基计划”,也是基于国家科技和人文发展领域的长足发展,着眼于高端后备人才的培养,这为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研究提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即必须要着眼于实践问题,克服忽视和弱化实践研究的导向。

(四)提高学科研究的规范性

高等教育学要发挥功用效果,研究的规范性是基本的保障。因此,高等教育学要注重研究的方法,对当前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传统方法主要以思辨为主,过于侧重理论研究,实证性研究相对薄弱。通过规范化研究,逐步增加实证性的教育实践研究,逐步采用数学中的相关工具和方法,逐步提高学科研究的实证性,可以提高研究过程中的数据信度,在研究团队中增加拥有扎实统计学功底的成员,利用大数据平台技术,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从而保障高等教育学的功用目的。

二、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要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教育服务力,新时期高等教育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完成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任务。

(一)保持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前瞻性

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力,前提是做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要着眼于全球教育竞争白热化的趋势,紧跟时展走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辅助手段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打破囿于学科化本身开展研究的传统思维,主动走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引导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在进行理论研究创新的基础上,紧跟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研究步伐,使更多的学科领域接受和借鉴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成果,在相互结合和逐步融合中实现共同促进和发展的同向同行的发展局面。

(二)打造人才培养高质量特色

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侧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专业型人才资源配置不足、培养力度不够、社会认同度与国家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适应。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必然需要主动发掘新时代的发展任务,根据社会转型期人才需求,扩大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比例,对学术型人才培养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三)提高人才适应时展的职业能力

鉴于专业型人才培养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职业能力。例如,管理型人才培养要主动对接人事管理岗位、教学管理岗位、科研管理岗位以及综合管理岗位等。旨在发现高等教育学在实践中面临的困惑,从宏观着眼,立足于微观解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符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要夯实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必须立足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职能转变的现实,更好地融入新时期高等教育三大职能,要打破单一化发展的思维,强化功用意识,立足于多元化发展思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基本方向,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须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J].高等教育研究,1997(4).

[2]李俊义.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之困惑及其破解[J].现代教育管理,2016(5).

[3]洪文建.高等教育学视角下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研究——基于福建省八所本科高校的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3(5).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8

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大学章程与中国高校教育信仰制度建构研究”(10YJa710034)之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干承武(1968-),男,安徽马鞍山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信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现代性与高等教育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强国富民的强有力保证。也正是随着高等教育由社会边缘逐步进入社会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起,人们开始探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问题,并逐步掀起了高等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的热潮,然而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在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于其现代化的指标和指标体系,而忽视了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教育的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的深层问题、普遍问题、共性问题,是教育现代化的精神支柱,考察教育的现代性应当是研究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是教育学本体意义上的研究。

现代性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一种普遍态度,“是与当代的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由特定人们所做的志愿的选择,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就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1]它具有普遍性,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打上现代社会的烙印。

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不同的学者视角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时代、新时代”的意思;也有的认为现代性是与传统的断裂;还有的从世界观、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视角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活和制度模式;还有的认为个性自由是现代性的时代特征,“理性”和“主体性”是现代性自我确证的原则等等。

无疑,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性思想的深入,无论从时间观念、还是从与传统的关联,或者是社会制度、生活原则、主体精神等方面说,深刻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蕴涵都有重要的导向和借鉴意义。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呼唤与之适应的具有现代性的高等教育思想,但是高等教育的现代性悖论却一再出现,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两个层面都出现了话语困惑和行为迷惘的现象,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时时处处伴随着自身的现代性困境。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累累硕果,然而冷静地观察和深入地思考就会发现,在辉煌的教育成果背后,仍然有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

1.唯智主义的盛行。

唯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孔子之后,整个封建大一统时代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文化专制,提倡“唯圣人言”,传习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代圣人立言,遵循“道统”“师法”,谨言慎行。科举制度确立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基调,科举采用的贴经、墨义更强化了知识外在的表现形式,而损失了知识的内在价值和人文精神。这种教育思想遗风通过儒家道统得以存留,而新中国初期对苏联“重智”教育思想之吸收也加深了我国教育的唯智主义氛围。进入新世纪,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往往成为竞争力的主要衡量指标,围绕着民族国家的建设和竞争,科技理性取得了支配性地位。科技理性的发达加深了唯智主义的现实表现,成为现代社会的又一表征,在服务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号召下,高等教育作为精神栖居地的原始性质逐渐被科技理性所遮蔽。

如果从信仰的角度看,唯智主义就是智育信仰,是一种不完全的“人文关怀”。智育信仰注重现学现用,急学急用,强调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呼应,强调可测量的分数,这带来包括教育时间在内的教育资源的畸形开发。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唯智主义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究,促进学问的发展,人为将高等教育有利于知识、学问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

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这种价值观越发盛行。高等学校不再是培养少数学术精英的殿堂,而开始转变成与社会智能化生产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学习机构。高校忙于扩招和升格,形成了学生的“知识失业”。简单来说,承担的工作岗位不需要高学历者,学生所学的部分知识就失业了,这造成了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高级技工之类的就业者严重缺乏。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导向发生了偏差,不能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

2.人文教育的漠视。

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源于一种切实的历史处境――现代性的遭遇。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知识与理性、真理和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策源地。但同时,市场、科技理性等现代社会的标志性成果严重侵蚀着大学的人文本性,使人文教育边缘化。

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还深受当代最为流行的两种科学观的影响:一种是实证主义科学观;另一种是功利主义科学观。这两种科学观的最大缺陷和偏颇恰恰在于:实证主义掩盖和抹杀了科学的一个本质特征,即思想性和创造性;功利主义掩盖和抹杀了科学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文化性和精神性。因而这两种科学观未免显得狭隘,建立在这种狭隘科学观之上的教育观必然也是狭隘的,即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性和实证性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性和创造性的创新教育;只注重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价值,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而忽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将他们真正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3]

纽曼曾从知识与信仰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人文教育危机的可能性,认为知识与信仰的错位是现代大学危机的主要根源,从知识与信仰关系的视角,分析、评述了人文教育危机产生的理由。纽曼认为这种危机源自大学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大学正在变成技术、技能的培训基地。也由于科学对近现代社会和文明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科学从来没有受到像近现代社会这样对其如此之大的重视和推崇,表现在近现代的教育体制中,无论从教育的对象,还是从教育的内容来看,可以说,占主导地位的都是科学技术(即理工科)教育,如此强盛的理工科教育不仅使科学家队伍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和改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从根本上巩固和加强了科学在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也使人文教育的式微在所难免。

3.工具理性主义泛滥。

“工具理性”的思想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工具理性使人摆脱了贬低人的尊严的宗教枷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同时又使人一味追求功利,漠视情感与精神价值,成为机器和金钱的奴隶,从而重陷异化的羁绊之中。现代化的基调是理性化,理性主义获得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科学和技术虽带来了物质进步,但也造成了社会病态。因为它只涉及达致具体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以理性的态度来将对象以工具对待,无视生命的价值问题。这种工具主义往往是从一种物质实体化和社会本位化的观点出发,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忽视价值理性,重视工具理性。即重视专业、知识、学术本身的技术性实用意义,而忽视其作为塑造人、改造人的人文性意义;在人、教育和科技的关系上,没有把人培养成能在终极关怀层次上驾驭科学和技术的主体,只是使人成为科学、技术运行中的一个环节,一种为机器所摆弄的工具。只看到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主体性价值。从一定意义上看,知识经济时代,注重知识灌输和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受现代工业的效率精神和批量生产的影响,或迫于各种压力,或自觉地贯彻了工具理性的教育观,高等学校成了培养标准化人才的工厂,一批批标准化的人才被源源不断地投放市场。这种“工具型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人格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它旨在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现代文明技能,学校只有划一的教授,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格。“工具型教育”的功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由于文化结构上的严重缺陷,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往往单一发展。不少人掌握了高科技并生活在高科技社会中,但精神上却无所依皈,理想信念泯灭,道德沦丧,急功近利,一些人甚至异化成了“科技奴隶”“经济动物”和“智能强盗”。

4.功利主义危害。

有人说,中国教育功利的背后是整个教育体制制度的功利,教育浮躁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功利主义教育目的就是以功利主义为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在其引导下,教育过分追求功效和利益,进而教育被国家和个人当作追逐利益的工具。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快感,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引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意味着教育实现的价值不在教育之中,而在教育之外。

功利主义教育目的对我国的教育实践造成的最直接、最有危害的后果是造成了人的工具化。人一旦被工具化,教育也就只能在他自身以外即他所生产的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之中来衡量他的价值。人的价值隶属于机器工具,人不再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是实现自身欲望(自身欲望最终也是为外在的经济、社会需求服务)的手段;人也不再是康德意义上的“人,一般来说,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的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的人。[4]我们的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于人的物质层次的发展,严重偏向于实用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和培训,忽视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性发展,“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碍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5]高等教育自身的媚俗使得高等教育追求的是社会的认可,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高校对造就所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追求,学校课程由此也偏向那些能迅速带来实利的课程,比如经济学,而忽视陶冶人性的艺术类课程。功利主义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导致人的工具化,完全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

三、高等教育现代性困境的反思

我们在抱怨高等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的时候,更应该深刻反思问题的根源,从高等教育的现代性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1.明确高等教育的本体意义。

高等教育中唯智主义的盛行和人文教育的漠视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是对高等教育之本体意义的遮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已经很好的诠释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意义。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含义;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人是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中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身心的和谐发展、个人需要的相对全面和丰富、个人的精神道德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自由发挥。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了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宗旨而存在的高等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保证,因为高等教育三大功能的首要功能就是培养人才,这也是由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尽管千百年来,高等教育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但培养人才始终是其首要任务,高等院校必须以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为己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现代高等教育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动力站”,也是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立身社会的资本和在社会阶层流动当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定要通过文化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各个环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兼顾高等教育的多重功能。

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书中说到人的四种境界:自然的、功利的、道德的、天地的,功利的总处在低层次的位置。前面谈到的高等教育的功利追求就是指高等教育过于着眼于功利化的一个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应有功能,从而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困境。应该说功利追求是高等教育功能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不排除功利考量,也必须带有功利的成分,但同时,教育的功能从来都是多元的,而且是有主线的,教育功能的主线必须是反映教育的主功能。

20世纪开始,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尽管如此,民族国家、市场、科技、企业仍然是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左右着高等教育规模、形态、模式和演变,政治的或功利层面上的驱力是高等教育的最大驱力。高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培养人的标准都要围绕为公众服务和为国家服务的显职能而展开,大学越来越经常地被喻为社会的“服务站”,这种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千万不可以对这种状况习以为常。也就是说,在经济竞争激烈、技术不断更新、社会日趋复杂的环境中,高等学校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期望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工具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6]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曾强调了大学的四项职能,其实就是要求大学要恪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职能,不要偏离大学发展的本体,要重拾传统大学精神,保持大学应有的品格。大学一旦沦为现实经济与社会的工具,对大学而言,是卑微而可怜的,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则是可悲的。大学要为现实社会服务,但它更要关注长远,关注未来。大学与社会之间是互动的,这种互动是一种“不离不亲”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就是坚决反对大学成为象牙塔的阿什比,也认为大学校园里的某些象牙塔还是需要的。布鲁贝克也说:“在学问的圣殿里有许多厅堂。在有的厅堂里,学者是通过在隔音的实验室里拨控制盘来验证真理的;在另一些厅堂里,他们是通过在喧闹的城市、福利中心、诊所、法学院等地方参与工作来积极验证真理的;还有一些孤军奋战的思想家是在静寂的图书馆里通过钻研故纸堆来验证他们的思想的。”[7]

3.赋予高等教育建设精神家园的使命。

“精神家园”是一个带有比喻和象征意味的词语,同时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哲学话题。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人们对精神家园内涵的认识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精神家园是一种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是人们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和理想境界。

近代以来,西方知识文化中日益强烈和激进的实证主义给西方文化打上了知识权威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印记。在现代社会,启蒙运动中断了超越性的道德源泉,而理性化的现代性又无力提供这种价值源泉,人的现实关怀取代了人的终极关怀,而现实关怀又呈现为一种多元的离散状态,相对主义大行其势,这种情形体现了信仰的真空状态,反映了现代人寻求精神家园的困惑。虽然不能要求现代教育为现代道德文化危机与意义危机负全部责任,但现代教育也不能对此漠然视之。[8]

高等教育建设精神家园的路径之一,就是通过高等教育培育学生具备勇于探求“真、善、美”的精神和能力,高等教育应该敢于和善于担此重任,大学理应成为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宝库。大学之目的不只在于发展知识,研究学术,同时还在于培育人才,开风气之先河,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精神文化组织,其精神文化建设应走在全社会的前列。汤一介先生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希望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上做出贡献,必须有文化上的自觉。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要对自身文化的来源和历史发展以及其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等自觉地作认真的思考。”在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以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获得更多和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使国家和民族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园地,这就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建设精神家园的使命。

4.呼唤对高等教育的信仰。

高等教育信仰就是对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之人及对高等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应然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并以之为高等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它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各级组织(政府、企业和社会)、高等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高校)、高等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校教师)、高等教育活动的受众(高校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性质、行为、目的、功能等的信仰的统一。高等教育信仰也是在参与高等教育的实践并在高等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语文教育 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32—02

[作者简介]白燕,沈阳化工大学社科系(辽宁沈阳 110142)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强调开设中国语文课,其着眼点在于“民族文化保护”。但在随后几年的大学语文“复兴”热中,人们各自的出发点和归宿却大不相同。这种对大学语文各取所需的态度,最终导致了这门课程在定位上的含混不清。以下从语文教育、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三个维度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并对当下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的模糊认识予以厘清。

一、语文教育

从教育的学科体系上划分,大学语文属于语文教育,这是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特征。大学语文的“语文”属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内涵:

1.大学语文具备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工具性层面而言,在突出强调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语文必要的工具性。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人们更多的是标榜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而鲜及它的工具性,这实际是存在一定偏颇的。“大学语文”终究还是“语文”,它仍然要发挥语文学科固有的工具价值。大学阶段的学习需要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如快速高效的文献阅读能力、准确规范的学术写作能力等,这些高层次的语言应用能力,正体现了大学语文的工具意义。从人文性层面而言,人文性是大学语文的首要特征,但不能架空语文去谈人文性。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应该落实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不是宽泛地将文、史、哲的基本知识笼统地传授给学生。后者的做法不仅打破了各学科体系之间的内在平衡,而且使大学语文不堪重负。

2.大学语文必须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即采用以经典文本阅读为基础的审美性教育方式。大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经典篇章的解读与涵养上,通过由语言文字和文学建构的审美世界去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切忌完全讲成文学史或文化史课,相关知识的传授也应配合文选进行,尽可能将学生带进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审美感悟中,进而引发出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大学语文这种特有的感染性审美教育形式,是与其他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重要区别。总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首先应该立足于“语文”,扣紧“语文”。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语文本位上来,体现出语文教育的“当行本色”。温儒敏教授提出“走出语文,又回到语文”的观点是切中肯綮的。所谓“走出语文”,是指突破旧有的僵化的教学体系,拓展“大学语文”的视野;“回到语文”,是指虽然教学内容广了,但也还是要把“大学语文”作为语文课来教。由此反观当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有学者提出以“大学写作”(甚至“应用写作”)、“大学文学”、“大学人文”或者“传统文化”课来取代大学语文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偏离或模糊了大学语文的本质特征,都是对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片面性理解。

二、高等教育

从教育的发展层次来看,大学语文属于高等教育范畴。这意味着大学语文教育必须纳入到高等教育的轨道中来,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大学语文课程的“高等”定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从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阶段来看,大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高等形态,是对中学基础语文的提升。这里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两个转变:由偏重语文的工具性,转变为偏重语文的人文性;由偏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偏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更注重兴趣的激发以及品位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感悟力、想象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种着重于素养培育的取向,正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的由着重关注知识、关注能力深入到关注素质的总趋势相一致。总之,大学语文课程要努力建立起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而不是对中学基础语文的简单延伸,更不能功利地定位为为中学语文“补课”。

2.从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同样担负着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使命。大学被誉为养成人才的精神家园,高等教育的终极关怀理应落在健全人格的培育上,高等教育的一切目的都应与促成人的优质发展这一终极命题相符合。大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高尚情操、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人。这一目标的达成并非大学语文一门课程所能胜任,但是大学语文却能以其丰富浓郁的人文内涵成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渊薮。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成人”教育,语文教育素有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的优良传统,大学语文更应秉承这份优秀资源,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三、素质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维度看,大学语文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素质教育最初是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而提出的。在基础教育领域,它针对的是应试教育,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则通常特指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大学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大学知识结构的片面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它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共同提高。

素质教育直接关注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大学语文课程设立的初衷即迎合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大学语文课的专利,但是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语文以其关注人生、贴近心灵的独特方式,关怀着人类的精神和情感世界。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精神感染的特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滋养和熏陶中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和修养。此外,大学语文又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优长,这正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相契合。

注释: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10

作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创始人,潘懋元先生在高等教育的多个领域开展了指引性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生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先生立足实践问题,自觉运用教育基本规律,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许多观点已经或正在逐渐为实践所检验和证明。系统梳理潘懋元职业教育思想,对于把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服务个体发展:职业教育乃平民学生“命运之所系”

潘懋元先生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教育基本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站在学生、家长和办学者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思考,展示了鲜明的“平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一)“高职学生也是大学生”[1]

由于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性质、地位等问题认识不清,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定位不准、导向不明,加上传统文化“重学轻术”思想根深蒂固,教育政策的制定,存在着对高职教育的严重“矮化”,认为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因此,学习内容应比本科少点、容易点,甚至一度将其定位为技能培训。这种对高职教育的理解,认为高职学生是“高考失利者”,并藉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形成一种社会文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潘先生很早就认识到,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不是体现在水平的高低,而是“社会适用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共同承担着为社会“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尊重高等职业教育,尊重高职学生。为此,潘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高职院校学生也是大学生,也应当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2]。并指出,应改革高考制度,废除以同一张考卷考察不同类型人才的做法,实行分类考试,为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分别选拔适合的生源。

(二)职教发展乃学生“命运之所系”[3]

从晚清实业学堂开始到今天的职业院校,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以招收“寒素子弟求学”为主[4]。2015年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显示,“高职院校91%的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5]。对于这些学生及其家庭而言,就业前景是其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社会学历层次与就业前景密切相关,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及其家长,将高职院校的层次提升问题与个人及家庭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形成了一股“专升本”热潮。

在分析“专升本”现象并提出解决对策的时候,潘先生独树一帜。基于对学生和家长生存发展需求的尊重与关切,潘先生没有简单地否定高职“专升本”的合理性,而是通过对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的条分缕析,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鲜明地指出,正是由于一系列政策“重本轻专”,导致“于学生而言,专升本乃命运之所系”[6]的局面,并进一步指出,调整政策,给予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社会地位,让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和家庭能获得实利,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专升本”现象。与当时以严格控制高职院校和学生“升本”的以“堵”为主的政策相比,潘先生提出的“宜导不宜堵”[7]的解决思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远见卓识。

(三)职教政策制定应基于高职学生特点和实际[8]

潘先生目睹了新中国成立至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清末的实业学堂和民国的高等专科教育,也有过深入研究,他清醒地认识到,从实业学堂到新中国的高职高专,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未得到明确和落实。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我国高教政策长期以来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在1990年和2007年前后,潘先生在不同文章中犀利地指出,由于“战略与战术矛盾”,致使有利于高职教育的政策效果被另一些不利政策抵消,如招生政策、收费制度、拨款政策、毕业生待遇等,都未能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而是体现出对高职教育性质的误解甚至“歧视”。加上院校行政?别的差异等,加快发展高职教育的战略始终难以落实。为此,潘先生在多个场合的讲座和不同文章中,反复强调了政策制定要配合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为高职院校办学者和师生呼吁。

追溯潘懋元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有其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也有着青年时代读书求学的鲜明印记。潘先生出身贫苦,幼年时期,家庭生活靠父亲卖米糕维持,先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尤其是磨米。家庭成长环境以及从小自食其力的生活,使他很早就知道了“一技之长”对于普通百姓的重要意义。1935年,年仅15岁的他获得了一份在小学当教师的工作,这份工作一开始也是作为“谋生的职业”。童年的经历以及旧中国的贫困给潘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基于个人及同时代人的生活实际,他十分认同杨贤江提出的“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类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使单纯的劳动力转变为特殊的劳动力’”等观点[9],并将杨贤江视为“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启蒙教师”[10]。正是早年生活及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形成了潘先生职教研究乃至教育研究的平民立场。

二、服务经济社会:升级职教重心推动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前瞻性与预见性是潘先生高职教育研究的另一重要特点。他立足于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观立场,基于对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意义的深刻把握,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开展高职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展示出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早在1945年,潘先生就读厦门大学教育系时,即以《劳工教育的理论与实施》为题撰写了学位论文,从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发展劳工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后,先生更是自觉运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反复强调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呼吁升级职业教育发展重心的同时,强调高职院校应立足地方,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使命。

(一)“技术与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延伸,是必然的趋势”

潘先生是我国较早明确提出要升级职业教育发展重心的学者之一。他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归结为应对两个挑战:科技改革的挑战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挑战,并指出,“自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加快步伐以来,高等教育界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并采取对策,而对于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所关注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则被前者所湮没,渐渐为人们所淡忘”[11]。他注意到,二战之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世界许多先进国家纷纷重视职业教育的升级发展,但我国政府一直以来主要停留在发展中职的思路上,深刻影响到社会对高职教育价值的认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oeCD资助下成立的124所职业大学,虽然这是新中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开始,但后来,在“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下,职业大学纷纷改为普通大学,在校名上悄悄拿掉了“职业”两个字。针对这一现状,潘先生一边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一边寻找破解的对策。1998年之后,高职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以杨金土等人为代表的决策者和理论工作者,提出了高职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人才的理念,并且对“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学时比例等提出一系列要求,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迈入了一个“职业性”受到尊重和关注的新时期,但是,对于升级职教发展重心、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仍然不多。为此,潘先生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证、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高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98年到2005年间,潘先生反复强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随着高新科技产业的产生而形成,随着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而红火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产品与服务中科技含量的提高,以及人民对经济与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技术与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延伸,就成为必然的趋势”[12]。他指出,“科教兴国,不但需要若干所一流大学,还需要更多培?B应用型、操作型的科技以及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本土化改造中,潘先生也多次明确指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以增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13]并一再强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能否完成,主要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健康、顺利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任务”[14]。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发展情况,在《中国高等教育问题》博士课程的考察环节,他多次带队,先后考察了宁波、成都、西安、江西、黑龙江等地公办、民办高职教育发展,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0年,在湖南大学的一次座谈会上,潘先生谈到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合理性时仍然强调,“过去许多工作只要中学程度的人才就够了,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是生产力提高的需要”,并强调,“这是最基本的原理”,结合其对大众化发展路径选择的思想,其重点仍是强调扩大高职教育规模的合理性。

(二)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主要力量

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跨越新旧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经世致用”是潘先生高教研究的重要追求。他十分关注高教研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十分关注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势,他认为,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研究尤其要重视发挥职业教育尤其高职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对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专科”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地位的清醒认识,潘先生提出了“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思想,并提出构建终身教育完整体系的想法,成为其高职教育研究“家国情怀”的另一重要体现。他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更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之一是发展区域与地方经济,高等教育地方化就更有其必然性”[15],而要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大力发展专科教育和确立专科教育的地位”,“明确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主要力量”[16]。结合其对于专科的理解,他所强调的,恰恰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他指出,“高等学校为本地区服务的形式要多样化。包括培养应用型人才、增设实用课程……教学、科研与本地区企业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等等”[17]。并从对国家经济结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景展望中,敏锐地提出了拓展继续教育,将其“与正规学历教育一起,构成终身教育完整体系”的思想,认为这是高等教育经济功能发挥的重要内容,因为高等教育“通过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各行各业劳动者特殊劳动能力的功能,主要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包括大专、中专和继续教育”[18]。

尽管1990年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没有完全如潘先生所预料的那样发展,但是,实践在经历了曲折之后,依然遵循基本规律,回到了地方化发展的轨道上。今天,各地经济发展注重挖掘区位优势,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思想的提出,表明了市场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1999年之后,地方举办高职院校以及发展地方本科高校的做法也蔚然成风,再次展示了经济社会基本规律的重要指导力量。

三、基于人才培育类型定位建立独立体系是中国特色职教发展道路的基本选择

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顺畅,即使1998年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取得了快速扩张,但是,由于对高职教育性质、定位、发展模式等重大基本问题认识不清,高职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迷惘。在创立和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的过程中,潘先生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学是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学科的生命在于实践”,“离开生活和实践的高等教育学及高等教育研究,就无法成长壮大,就不会产生力量”。潘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完善,得益于其在高度理论自觉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实践问题的殷切关注与孜孜求解。如果将建国前的“劳工教育”视为其对职业培训的关注和研究,文革之后,潘先生主要基于教育基本规律,研判高职教育实践问题,从高职教育的性质、本科高职的定位到职业教育独立体系的建立,逐步形成了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独到见解。

(一)高等职业教育是“类型”而非“层次”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曾出台政策,允许本科高校从专科高校中招收毕业生继续开展教育。潘先生注意到这一政策出台之后,鼓励了专科高校对本科高校办学的模仿,于是他产生疑问:这种做法是否合适?会有怎样的后果?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结合高等教育基本原理,潘先生认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专科与本科,同样与高中衔接,在起点上并无高低之分”[19],在学制上,“两者也并无衔接关系”[20],“两者不能构成相互衔接的高低层次关系,而是同一个层次的两个并列的子系统”[21]。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政策背后对高等教育结构理解的偏差,将误导社会,强化偏见,使得专科成为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从而极大弱化甚至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潘先生感到问题重大,必须予以澄清。为此,在《高等教育学讲座》中,谈到高等教育结构时,他专门强调,教育结构中的层次结构关系,是指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层次之间的关系,而新中国的“本科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专科教育,侧重于应用技术与工艺”,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专科虽然在理论基础的宽厚上比不过本科,但在应用技术与工艺方面,它的要求并不低于本科,甚至在熟练程度上比本科的要求还更高”。这个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上,一向被人忽视,没有弄清楚,因而导致教育实践中一些做法的正确与否,说不清楚,从而产生一些不利于专科教育发展的影响”[22]。

高职教育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有限的时期,似乎并不突出,但到了1990年代末,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对于高职教育政策体系与发展前景的影响日益凸显。为了改变主管部门和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这一偏见,1998年之后,潘懋元先生多次强调,“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3],“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理论型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但并不是一个区别于本科的专科层次”[24],“专科与本科院校的区别,也主要是在人才培养类型上,而不是培养层次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相比,是一种强调实践能力的教育,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正是以潘先生为代表的学者群体的积极呼吁和正本清源,2006年,教育部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教类型”,标志着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

(二)人才培养类型是高校定位的主要依据,新建本科院校应定位于职业本科

以学位高低或科研规模大小划分高校层次高低,是导致我国高校定位不明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纪之交的规模快速扩张,量变的同时,将调整高教结构等深层次质变问题提上了重要日程。不同类型的高教机构能否合理定位,决定着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高校究竟该依据什么进行分类定位?早在引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之时,潘先生就已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没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大众化”。“如果全国的大学都培养科学家…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a段,我们就会没有饭吃,因为无人种地,无人做工。”[25]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潘先生强调,高教机构的定位,主要应该看它培养什么样的人:“定位的主要依据应当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职能”,“如果只以学位高低或科研规模大小划分高校层次高低,必将鼓励所有高等学校以最终成为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

因此,潘先生在研究高校分类定位过程中,强调要认真研究处于精英大学和高职院校之间的本科高校的定位问题。他将这类高校统称为“应用性本科高校”,认为这类高校应定位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在这类高校之中,新建本科院校则应“主要定位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理由有二:从外部需求看,因为国家工业化尚未完成,高科技(信息技术)与工业化相结合,要求大力发展专科甚至本科以上的高职教育,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从院校内部实际看,“新建本科院校,不论公办或民办,都是由水平较高、条件较好、规模较大、业绩较佳的专科层次院校提升的,拥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文化积淀,可以增强本科教育力量”,同时,“它有大众化的办学经验,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地方办学”[26]。基于此,潘先生认为,新建本科高校从自身基础出发,扬长避短,继续办高职是比较好的战略选择,他指出,“社会地位的高低不在于你是哪一类型的教育,而在于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特色”[27]。但是,在提出这一思想的时候,潘先生也进一步指出了“这条路在现行制度上还未建立”[28]。直到201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制度构建方才开始。

(三)建立职业教育独立体系是中国特色职教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多年的关注中,有一个现象让潘先生十分痛心:部分在专科层次办得十分有特色的高职(专科)院校,升本之后,盲目学习普通本科的办学模式,最后特色尽失,无声无息。基于对高职教育性质及本科高职发展的思考,考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潘先生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独立体系的思想。早在2003年,潘先生就指出,高职“能不能专升本,我个人认为,能。但有两条,第一,专升本之后还是高职。第二,不能一哄而上,大量升本”。他还指出,高职升本之后,还可以有硕士、博士,但也是少量。因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层次“是由现实经济发展情况决定的”。

尽管不同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同,但是,基于对中国具体国情和社会文化的理解,潘先生认为,建立职教独立体系是我国落实高职教育“类型”地位的基本保障。他看到,我国高职教育的社会评价和认可率偏低,原因在于“高职教育层次结构单一,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仍未得到充分认同和发展”,“断头路”式的发展道路,本身就是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的一种体现,再加上“职业培训制度尚不适应终身教育体系,当前高职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制度很不健全”,现有职教体系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传统的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也难以培养更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潘先生指出,“有必要建立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通过构建完整的从低到高的独立体系,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区别于传统的普通高校体系,使之更贴近社会实际,并从终身教育角度审视高职教育定位,将职业培训融入终身教育体系[29]。

潘先生建立高职教育独立体系的提法,是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诸多问题的理论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的提出,影响、推动并将进一步指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