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十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十篇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06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1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校教育

中学生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学校,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宣传与教育,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

1.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1.2情绪和情感不平衡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1.3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能力的差异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处在信息,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成为一种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2.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正如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就成了中学生的第二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的活动。例如: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警句、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鲜花绿叶的点缀,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不会给学生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2创设育人情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中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口头上的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情境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环保型的果皮箱,花坛内竖起木板并且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这样学生看了,就不再忍心乱扔果皮纸屑、随意践踏草坪了。

2.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如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中受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及易受到伤害的、及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教师应和谐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另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

三、总结语

总之,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让我们教师共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这把科学的钥匙去开启青少年的天赋之门,教给他们修身养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2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结构;本质

中图分类号:G6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240-02

一、师生关系的本质和特征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相交往的过程,凭借着交往活动,教师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其最大功能就是教育功能。因此,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两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主体间性是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教育性,将变知识、经验、道德等的授受关系为朋友式的讨论关系,为社会角色间的交往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完成传播人类文明成果,开发人类潜在智能的社会职能而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关系。其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文化的延续和智能的开发;二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和感情上的独立。传统师生关系的特征决定了师生关系的全部基础就是实现教育目的,对教师的要求就是教育好学生,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很好地接受教育,师生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具有强烈交互性。

教学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和法律关系较为全面反映了师生之间的交往体系。其中,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与核心,离开了这一关系,其他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意义;心理关系是伴随教学关系而生成的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相互信赖、心理相融,如果没有心理意义上的情感作用和联系,教学关系也不能有效维持;法律关系是师生集体交往和关系的法制保障体系,并以理性作用于教学关系、伦理关系以及心理关系,因而使师生关系表现得更加规范有序;伦理关系表现为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和制约,使教学关系畅顺,心理关系和谐、法律关系有效。

二、教与学:师生关系的核心

师生关系从其最基本的意义上讲是一种业缘关系,即以教学活动为纽带的教学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中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关系,无教与学的关系存在,也就无师和生的关系。高校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即作为教学关系的师生之间一种合理化的结合关系,以教学活动为纽带的相互关系,教师是传者,学生是受者,交织着一定意义的互动。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的,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存在和交往,就谈不上教育。教育活动是“教”与“学”两大主体围绕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展开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因为教学过程而发生的。师生间的主要人际交往集中在“教”与“学”这两个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的过程统一体中。所以,“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本身表现的方式。”

教学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目标的协调一致。教育教学是师生双边交往的活动,是相互沟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个不可互相取代的活动过程,另一方面,教与学是紧密联系交织在一起的同一活动过程。教育教学过程不是一方支配另一方、彰显某一个中心的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彼此分享相互间的经验,并获得共同发展的过程。“优良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

三、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

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各自要遵守一定的伦理原则,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也享有一定的道义权利。师生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因素的制约,教书育人的道德关系直接反映社会的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构成的这种特殊的道德责任和道德权利联系,就是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实质是道德规范和约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遵守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靠年龄和权力,更要靠责任心、义务感和师生情来维持。建立健康的师生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是成功的教育过程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虽然是师生之间在教育情境中建立的人际关系,但它从最简单的社会联系开始,直到最复杂的具有稳定的社会行为,无一不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和制约,无一不遵守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从而保持自身的伦理结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与“尊师重道”不但是精神和礼仪的风气,而且与维系封建君权、政权的“政道”对峙,构成政教互动的政教伦理关系。作为礼教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师道”不但关乎个人修身成功与否,同时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公共道德,被公共社会塑造成位列天地君亲师五伦之中,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不敢稍有僭越的神圣伦常。教师一直成为权威的代表,学生必须服从。此外没有更多选择。本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师道尊严”大可不必,但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出发,维护师生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提倡“尊师重道”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关系,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师生关系本身就构成一种心理气氛,体现在双方的心理距离与情感上,表现为师生之间是相互吸引还是排斥、是接近还是远离、是尊敬还是轻蔑、是爱还是恨等。师生之间通过心理上的交往和交流,可以建立起融洽、谅解、亲切友好的心理关系,形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心理氛围。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带有浓厚的感彩,它对教学进程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良好心理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和反馈,如果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热情启发学生、诱导和帮助学生,便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感染和鼓舞教师,激发起教师更强烈的教学热情,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

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指出,为了创造一种有利于信息交流的“心理场”以产生最佳教学效果,必须要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心理相容,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他的观点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心理关系对于师生之间交往的意义和重要性。高校师生的心理关系包含着师生之间认知、情感和个性的互动,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交流成为师生教育关系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有信息的沟

通和交换,还有以认识、情感、行为为表现形式的心理上的交往和交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中的交往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教育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就是教师对学生爱的效应。

五、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3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医患关系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创新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医患关系影响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教师无法根据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发严重。第一,缺乏医患关系分析体系。在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还没有全面分析医患关系现状,无法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类型,难以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医护人员经常会受到恶意伤害与攻击,导致医学生受到心理伤害,如果教师不能予以医学生正确的引导,将会影响医学生的就业积极性,甚至导致医学生选择其他行业[1]。第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滞后。部分高校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未能利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高[2]。同时,教师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导致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知识欠缺,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受到严重影响。第三,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通常情况下,院校只会设置医学专业和近医专业等专业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使得医学生所讨论的话题,以及其视野都存在局限性。基于此,在进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较为重视医学生由于专业方面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忽视医学生在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缺乏针对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二、医患关系影响下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对策

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逐渐创新教学方式,为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质量。具体教学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高校心理教师必须要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医患关系的分析,加强心理健康与医患关系的教育效果,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关注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情况下,高校需要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与基础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医患关系教育相结合,引导医学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3]。

(二)创新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医学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利用情境互动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态度,保证医学生在入职之后可以正确维护医患关系,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效率,增强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4]。

(三)丰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根据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结合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丰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此期间,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在原有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与情商教育等内容,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医学生有效处理医患关系。同时,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引导医学生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状况,提升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三、结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根据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叶馨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乔文达.论当前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158-159.

[2]尚爻,李爽,王明滨,等.医学生视角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3):383-385.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4

论文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基础,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也是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拓宽师生交流平台、强化素质教育等各方面对建立和谐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思考。

2007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一文指出,大学师生关系日渐冷漠,“学生没了敬畏感,老师少了神圣感”。高教领域师生关系因为种种因素渐行渐远甚至形成鸿沟,师生之间互不信任、缺乏了解、冷漠疏远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本文基于教师主体对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建立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提出了建议。

一、影响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

1.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冲突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我国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是建立在传统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是适应传统教育方式建立起来的。而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发生着改革与变化,从而传统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必然发生冲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受体,是服从的、被动的。而现代教育理念中,教育应是平等的,提倡学习内容可选式、学习方式自由式、学习成果多样式的“自由学习”方式。

2.师生交流沟通少,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当前,高校师生缺少交流与互动。上课时,讲台犹如一道鸿沟,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单一,变成了纯粹的教学关系。而课后各奔东西,哪怕碰面也是擦肩而过,感情沟通渠道明显变窄。据了解,除了上课外,80%的大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为零。师生之间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心理上都相隔甚远,难得有平等的交流,从而使师生关系日渐淡漠化。

3.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师生关系的影响。高校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体,教师在高校中的收入及地位都与职称、学历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评定职称往往都以教师发表的论文、科研课题立项等作为首要的参考指标。而教书育人没有真正成为衡量教师教育行为的统一标准。然而部分教师没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忙于申报科研项目、撰写论文、做课题、继续学习失去了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长期下去也就必然造成师生间的疏远,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影响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和谐校风的建设。

二、构建高校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1.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决定”。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密集、人才云集的地方,是精神文明的辐射源。在培养整个国家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基础。

2.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需要。当今的素质教育改革,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抑或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为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对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教学合力的最佳体现,也是师生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从而才能形成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要完成以育人为基础、以创造为核心的这一素质教育目标,就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作为师德教育深入的突破口,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诀窍,以此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交往和身心健康,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3.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学时代是学生人格成熟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良好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环境既包括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影响,也包括人际关系的状况。而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不仅决定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发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形成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这种良好的心理意识会使他们产生种种高尚而美好的情感。如尊重、信任他人,帮助、热爱他人,热爱社会和祖国等。

三、建立高校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由“经师”转为“人师”型。中国古代就有“经师”与“人师”之分。“经师”即是灌输经典,“人师”则是“传道、授业、解惑”全面负责。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丰富知识结构来提高人格魅力,并以此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多采用互动、探讨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从而因材施教;在课后,教师应该主动走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加以引导,尊重学生人格,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给予及时反馈。

2.大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纯化师生关系。师德师风好坏,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首先,高校应将人文关怀的观念贯穿于高校管理和教学的全过程,大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倡教师把“要教学”转变为“想教学”,从而改变教书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发展的事业,发自内心地热爱教书育人。提高所有教职员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育人氛围。其次,应从制度上促进教师重视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3.强化“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做到切实关爱学生。学校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尊重、关爱、信任学生,应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性。教育是人们在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影响力量,发出精神影响力的一方是教育者,接受精神影响力的一方是受教育者。由此可见,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该是绝对的主被动关系,应是互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影响是彼此都具备的,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

参考文献

[1]殷红,汪庆春,李良.高等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8-140.

[2]王淑敏,张江丽.论当代大学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22-23.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5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1.理解基本概念:对教育科研方法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一些概念本身就较难理解,死记硬背就更不容易实现了。较好的方法是联系实际,将概念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6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7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已不再是高高在上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地位平等的主体。注重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可为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有利于吸取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讲座宣传等教育形式,把传统的以课堂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向注重倾听学生、与学生交流、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的教育方式,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当前大学生普遍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枯燥,其原因在于教材内容侧重于国家大政方针,只注重教育学生热爱国家、奉献社会,却忽视了大学生自我成长的现实需求。譬如大学生该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并适应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面对和处理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如何以正确的态度享受生活。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此为侧重点,以学生立场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归宿的一门学科。二者协同作用,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能“入其耳”,更能“入其心”,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广阔的课程教育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它有与学生接触的广泛平台,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一些公共课程。这些课程是国家和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修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可以借这个平台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传输给学生,以此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平台的缺失和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利于支撑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师资力量相对强大,这不仅包括专门从事公共课教学的专职老师,还包括全校的政工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学工系统的工作人员。随着当前形势的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使他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要把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考虑进去,从而有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和公开化,使得学生的很多心理危机和问题不必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来解决,而是在平时“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下将其消化于无形之中,从而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切切实实的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由全面发展。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4]另外,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些文件和报告,不但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说明两者协同作用的必要性。学生的健康不只是身体的无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和心灵的真善美,二者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思想积极向上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不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不仅能够弥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存在的不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还有助于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并能够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加油助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使二者构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全新系统,已成为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必然选择。对二者协同机理的理解固然重要,但实现的过程更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重点。正如哈肯教授所说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这些组件如何协作,即如何使这个全新的系统运转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1.确立“以生为本”的序参数的地位。序参数是系统相变前后所发生的质的飞跃的最突出标志,它表示着系统的有序结构和类型,它是所有子系统对协同运动的贡献的总和,体现了子系统介入协同运动的程度。[5]简而言之,序参数是使系统有条不紊的组织起来的一个长期量,它由单个部分的协作而产生,同时又支配着各部分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归根结底,最终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知识,学生个体的提升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的系统中,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子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所包含的各个要素只有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才能达到既定目的。所以,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二者协同作用的系统里显然起着序参数的支配作用。因此,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使其在整个系统中发挥序参数最用,支配整个系统有序和有效地运转。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密切结合,协同作用。鉴于目前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普遍现状,必须使二者的师资力量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有责任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灌输,该系统的很多教职工都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应着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的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保证其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基础。当然,心理健康教育子系统的教师和职工也应具备相应的政治、道德素质和理论修养。两个子系统的教职工应该定期举学科沙龙等活动,彼此交流讨论,丰富工作经验和心得,使各个子系统的教职工职责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从而在育人过程中实现彼此的互助与协作。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要求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相融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思想和政治知识的灌输,而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学生的心理层面的健康状况。然而人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完全分开的,譬如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与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心理背景。[6]因此二者应当充分尊重人的心理和思维的这种特征,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融合。例如,可以在历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程中纳入心理健康知识。在历史课程中可以用历史名人的故事和人生经历,激励学生,使其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目标,正确看待人生得失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要适时的以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加以引领,为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融合,可以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之中与无反抗心理的状态下接受知识和教育,从而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教育目的。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8

1心理和谐概论

和谐简单来说就是对称和平衡的法则,是事物在多样化的环境中表现出的一种统一状态,给人一种单纯而有序的美感。和谐的本质是人与社会和谐关系,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这一概念来源于我国儒家学派的和谐思想,和谐也是古代学派所提出的处理国家关系的重要思想。

心理和谐主要指的是人们在反映客观事实的过程中,其自身与关注的事物之间,在心理活动上处于内部因素保持的一种相对协调统一的状态。心理和谐包括了心理上的、集体上的和社会心理上的灯三个层次。个体心理和谐突出的是社会个体心理活动上的和谐关系,以及动态和稳态的心理状态。对于当代军校大学生来说,心理和谐就是要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符合年龄特征,能够保持一个完整的额高兴,有信念有理想,价值观实现全面平衡发展,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良好的控制个人行为调整个人情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

2构建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的基本原则

心理和谐教育的个体要依靠相应的教育进行培养,在教育中实现各个要素的协调统一。确保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得到落实,必须要构建起有效的教育机制,这个机制能够有效指导教育工作的过程和方法。心理和谐教育机制有效的组织心理和谐教育工作,使军校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谐状态。

2.1主体性原则

军校大学生在发展心理和谐的过程中,主体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必须要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实现教育的统一。现代高等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正确指导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所以说军校大学生在开展心理和谐教育从根本上要调动学生的自觉性,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内在价值上让学生正确的调整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和谐的发展和正确的成长。因此,构建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必须要贯彻主体性原则,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成长需求出发,以解决心理问题和指导心理养成为教育关键,达到心理和谐的教育目的。

2.2系统性原则

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工作,构建心理和谐教育机制要从整体出发,确定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具体联系,全面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需求,相应的构建具体的教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发展心理素质,在政治、思想道德和军事等方面提高心理素质。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智坚持系统整体性原则,要把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作为邮寄整体,不能只解决片面的心理问题,或者构建片面的心理健康,要从多个心理层次协调统一的进行发展。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还要紧密联系,心理教育不是独立的,需要教育内部相互协调,穿插于具体的完整的教育体系结构。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教育还要在教育系统中实现教育要素的相互联系,心理和谐教育机制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升心理教育工作,独立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心理教育并不适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

3如何有效构建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

3.1构建心理和谐教育体系化

心理和谐教育的体系化,要求学校按照院系设置,教育过程,教育层次等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构建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现代化社会节奏快,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军事方面的改革等,都对军校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军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要与时俱静,体系化的心理教育机制也成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核心。

3.2构建心理和谐教育协调机制

心理和谐教育的协调关键在于认识到心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心理和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进行系统化的教育,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条件,配合形成教育网络,对监管和教学有具体的工作机制,真正把心理和谐教育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这是构建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必要条件。

第一心理和谐教育要有相应的协调工作机构,负责学校中心理和谐教育的开展指导和监督,分配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安排教员。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9

关键词:教育教学师生关系心理相容民主平等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古代,孔子和其弟子堪称良好师生关系的典范。孔子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生既尊重、敬仰他,又和他亲密无间。现代社会新型师生关系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教育关系。

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

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这种关系是从教育过程本身出发,根据对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各自承担的不同任务和所处的不同地位的考察,对两者关系作出的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一般来说,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促进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学生一般是参与者、学习者,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2.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这种关系能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师生心理关系是伴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种客观而基本的师生关系,它受到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影响。由于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因此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贯穿于师生关系的全过程。

3.伦理关系。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折射着社会的一般伦理规范,又反映着教育活动独特的伦理矛盾,因此师生关系也表现为一种鲜明的伦理关系。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这种关系处于师生关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学生的道德观念有很大部分是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得的,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道德方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广博的知识,而且有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道德思想,而这正是建立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的关键。

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1.民主平等。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师和学生虽然在学校教育的组织系统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完成各自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在政治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的民主平等关系要求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的职责,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认真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

2.尊师爱生。

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教师是教育者,在建立尊师爱生新型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3.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与谅解。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心理特征。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看,师生心理相容是指教师和学生集体之间、和学生个人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并互相接纳。心理相容造成的师生之间融洽的气氛,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起着重大的情感作用,对维持学校秩序,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重大作用。

4.教学相长。

教育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双边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

三、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组织体系中,教师是教育者、领导者,又是服务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被领导者,又是学习的主任。因此,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但是,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又是不成熟的,离不开教师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学生必须尊重教师,信赖教师,依靠教师。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师生交往的过程就是相互满足需要的过程,师生之间在交往中使需要得到满足就必然增进师生的感情联系,逐步形成亲密无间的感情和关系。

师生互相谈心通常是师生交往必不可少的途径。

(1)拉近距离,互吐心声。

谈心,便是用心去与心交谈。因此,谈心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虽然感情并不能取代教育,可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充满感情。与学生谈心的过程就是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是两颗心碰撞的过程。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因而谈心时,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角色,将心比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亲密无间的朋友身份与之交流,用自己宽厚的爱去赢得学生的信服。如此,就像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助你步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2)双方交流,防止说教。

学生谈心开始时,要么无从谈起,要么羞于启齿,打不开话匣子。此时,教师应善于引导,使之敢说、愿说。然而与此同时,容易步入“说教”的误区。与学生谈心有时是给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机会。“说教”不但不能解开学生的心结,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强词夺理”,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3)含蓄委婉,易于接受。

谈心时,语气除了亲切、真诚外,内容还应含蓄委婉,直话曲说。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中选取富有启发性的事例或故事讲给他们听,让学生从中领悟,受到教益。

(4)呵护隐私,为其保密。

谈心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师生之间的谈心可能会谈及对方的真情实感甚至隐私,教师应为学生保密,充分尊重学生权利。

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教师是教育者,建立教师威信,对于形成正常的师生关系,建立正常学校秩序,增强教育教学效果,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真正的教师威信不能单靠行政手段来建立,否则只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反抗,真正的教师威信的建立依靠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学生。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尊敬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高,感受性较灵敏,反应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资料:

[1]黄济、劳凯声、檀传宝主编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宋运来主编.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篇10

健全工作体系,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

近年来,学校党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二是出台《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和具体要求。三是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先后投资20余万元配备或更新必要的仪器设备,确保心理咨询中心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四是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目前,学校共有23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其中有5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职业指导师、2名心理测量师,他们长期从事教育心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校还从焦作市精神病院等单位聘请了17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担任兼职心理咨询师,充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还在各系(部、院)建立了一支由80人组成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五是在各级团学组织和各教学班设立心理专干和心理委员,负责协同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逐步形成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学系(部、院)――年级――班级”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坚持“全员参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学校把大学生心智健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目标,在坚持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心理普查、团体心理辅导和咨询、个体心理辅导和咨询、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四个重点,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健康生活、成长成才。

一是坚持全员普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每年新生入校后,学校都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人格健康测试,为全体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与系(部、院)结合建立详细的纸质档案资料,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心理档案。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训练。近3年来,学校共组织学生开展300余次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有4000余名学生接受训练。

三是因材施教,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矛盾、恋爱冲突、情绪不稳、行为失控、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等的学生高度关注,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2006年以来,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共接待学生个体心理咨询927人,咨询次数达2534次。

四是防患未然,发挥危机干预机制的作用。对排查出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积极采取校系关注、班主任及辅导员关爱、心理咨询中心干预的方法,平时依靠学生干部、心理委员加强与这些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对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辅导员对有危机倾向的学生实施日常心理干预,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协调学生干部、任课教师、宿管人员共同开展心理引导。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根据测量结果向学工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协助进行跟踪和监控,为具有危机倾向的学生提供直接的心理治疗。近年来,通过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学校成功对10多名有自杀倾向、暴力倾向、极度抑郁的学生采取了综合教育措施,确保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因学生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恶性事件。

坚持“全程育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盖”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学校科学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合理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

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贯穿于教育、心理类公修学科教学的全过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加强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和自我调适、消除心理干扰的方法。三是贴近学生实际,实施分段教育。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专业选择、恋爱交友、职业规划、就业择业等问题上会呈现不同的特征。针对一年级新生在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设立“迎新心理咨询服务台”,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等课程,安排系(部、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宿舍开展谈心活动,并通过举办“大一新生,如何做个好‘室友’”“走近你我他”等专题讲座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引导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针对二年级学生在恋爱交友、专业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举办“认识挫折、应对挫折,打造健康心理”等专题讲座,开展“在爱的十字路口”“通往心底的路”等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感情和学习。针对三年级学生即将毕业普遍感到焦虑、彷徨的特征,学校举办“换一种心情去生活――漫谈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等心理沙龙活动和讲座,联合校内外心理专家开设求职择业心理咨询服务台,并邀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以及学校往届优秀毕业生作就业专题报告,缓解毕业生过度紧张或不知所措的心理压力,引导毕业生以平和、务实的心态脚踏实地,理智选择工作岗位。

坚持“全方位渗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功效

一是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运用心理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巧,转变单纯依靠压制、命令等管理学生的方法,主动帮助学生化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挫折,积极引导学生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反思,做到及时发现、提前介入,防止学生产生极端的思想行为和心理问题。

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学校建立了校园心理服务网站,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拓宽了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学校还充分发挥校报、橱窗、板报、阳光心理互助协会的作用,积极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从2005年起,校党委把每年5月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现场咨询与测量、专题讲座、专题周末文化广场等系列活动,积极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一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有效地推动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