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青年教育的意义十篇青年教育的意义十篇

青年教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9:19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1

一、青少年红色教育的实施原则

青少年红色教育的实施原则是对青少年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指导原理,它贯穿于红色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方法和环境的整个过程,是在研究党的教育方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德生成规律和教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学术界对红色教育的研究较少,笔者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时展的特点,以及我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对红色教育的实施原则作以解读,同时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丰富和发展。

1.层次性原则

所谓层次性原则,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充分考虑受教育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经历、文化水平和承受能力等特征,对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区分层次和级别进行教育的原则。其实质就是承认受教育者之间的差异,根据差异把受教育者划分为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前发展和进步。

红色教育从内容上讲,主要包括党史国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各部分在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深浅不一、难易有别。而接受红色教育的青少年也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按教育背景可分为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而且,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和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连续性、不均衡性、可变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因此,开展红色教育必须重视层次性原则,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和规律,从其思想状况的实际出发,采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语言、事例、形式和方法,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分层次进行内容与形式不同的教育活动,避免“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切实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2.双主体原则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者是教育行为的发出者,是教育活动的行为主体。而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被动的接受者,是教育过程的行为客体。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在教育过程中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是有思想、有自主意识、有自主能力的教育活动的控制者,只是控制的角度和控制的方法不同而已。这种对等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活动中都是行为的主体,都处在主动的位置上。

在青少年中开展红色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坚持以青少年为本,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关系,使他们共同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使红色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3.整体性原则

青少年的红色教育活动既是一项转化人的思想认识、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发展人、提高人、培养人、改造人、塑造人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

恩格斯曾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个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区别”。[1]对青少年实施红色教育,并不是各相关要素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按照整体性的实施原则,多角度、全方位、更准确地把握看似杂乱无章、毫无关联的各要素,使要素之间能够取长补短、相互作用,最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

对青少年红色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即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子。这些因子如果单打独斗或者相互掣肘,则会事倍功半,若能遵循整体性原则,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则会事半功倍。这既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也需要青少年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真正成为青少年的教育体系的“三大支柱”,力避出现学校在青少年红色教育过程中“单打独斗”的现象。

4.知行统一原则

所谓知行统一原则,就是无论教育者持有何种教育任务和目的,在教育活动中,都必须将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思想道德观念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使知识和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并进、言行一致。形成一种思想品德的根本标志,不是获得了相应的知识,而是形成了相应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形成,仅靠学习理论是不行的,还必须靠积极的实践和躬行。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学校里接受理论学习的机会比较多,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育者引导青少年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分是非、识善恶、辨真伪,了解红色事迹、学习红色精神、培养革命感情,自主参与和体验教育实践,从而实现红色教育内化的目的。

二、加强青少年红色教育的意义

1.大力开展红色教育,有助于青少年了解党史国情和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历史不能割断,传统不容忽视。邓小平曾说:“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2]2013年,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党史高度浓缩着党领导人民的光辉奋斗历程,它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实际上,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等因素存在,目前,我国青少年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不能充分把握,甚至存在偏差,这势必会影响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基本国情是一个国家选择发展道路的依据,引导青少年不断了解基本国情是青少年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正确认识问题的基础。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将有助于青少年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加强青少年政治工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青少年只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理解,才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艰苦奋斗的思想。然而,现在有不少学校对开展国情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国情教育的缺位,导致青少年在观念、行为上产生了一些误区:如,“一切向钱看”、追求高消费、追求眼前实惠而放弃远大理想、崇洋媚外、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奉献精神等等。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红色教育,让红色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红色教育,是建国前后我党创办并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经验之一,同时也是青少年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需要。青少年群体阅历较浅,涉世未深,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红色教育可使他们了解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苦难史、奋斗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求发展的历史和中国革命胜利史,使其清楚地认识到: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激发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对他们的负面影响。

然而,青少年群体虽然具有正义感强,可塑性强,好学上进,敬慕英雄等优势,但在“蜜罐”里长大的当代青少年普遍缺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而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不良社会影响冲击下,很难使阅历较浅的青少年自觉形成。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深刻的红色教育,使青少年自觉地、始终不渝地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坚定地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教育工作者讲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2.大力开展红色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是人们获得辉煌成就的强大动力。而坚定的信念则是人们精神大厦的支柱,“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核心问题和中国革命动力的精神源泉,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红色文化的宝贵财富。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一个人在观察和认识事物时所拥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让青少年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3]可见,理想信念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们党就十分重视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青少年。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国际上各种竞争愈演愈烈,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国外的各种思潮、各种观点大量涌入我国,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对于社会阅历还不丰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来说,很容易产生影响甚至误导。而当前我国又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问题。经过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易得,渗透力强,其中不乏有理想信念的素材,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培育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信念,增强其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抵御能力,在各种考验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青少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迷失方向,从而进一步解决青少年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开展红色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在研究青少年红色教育问题时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2004年,、教育部联合下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决定从2004年开始把每年的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始终没有放弃或削弱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仍是以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相对较少,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这部分的内容更是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青少年开始对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文化产生偏见,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气节感不足,盲目崇尚西方的文化、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物质文化,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而红色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充实。

一方面,红色教育中的“软件”红色文化包含了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和红色制度文化,其中,红色精神文化本身就饱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一个个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英勇斗争的辉煌篇章。用红色精神文化教育青少年,使其将“爱国”从口头语转化成由内而生的深厚情感,不忘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信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另一方面,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了遍及全国各地的丰富的红色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高尚的品格和爱国情感,还能使其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增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因此,做好青少年的红色教育工作,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使其能够充分体现民族意识、社会信念和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

4.大力开展红色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青少年会遇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并涉及到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等深层次问题。而此时的青少年尚处于“三观”未完全形成时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却缺少能满足这种好奇心的足够的科学知识;对人生满怀憧憬的同时也满怀困惑,却缺少用来解释疑惑的价值评判的坐标;思想异常活跃情感也格外丰富,却缺少理性的指导。因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为当前青少年教育中要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2

【关键词】青少年;开展;奥林匹克主义;教育意义

奥林匹克主义在现在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他不仅仅是参与运动者所有享有的好处,而是整个人类所能享有的。不管你是否参加体育运动,是否关心奥林匹克,对奥林匹克主义了解多少,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教育功能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一、弘扬青少年的进取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奥林匹克》提出: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它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基本公德原则的尊重为基础的。奥运会与精神文化艺术紧密地结合,赋予竞技运动以高尚的价值观念。竞技运动竞争的特点而提出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倡导的是挑战和超越,促使运动员奋力拼搏、不断进取,也鼓励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超越自己。发扬勇敢竞争精神,提倡从奋斗中求得人生的幸福,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奥运会通过一种竞技的方式展示最高水平的力与美,实质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出人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其间蕴涵了非常深厚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底蕴,透过一种直观的感性方式让人们体验和感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完满的人生。

二、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据考证古代奥林匹克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鲜明地域性的祭祀庆典活动,它对竞技优胜者的崇拜,除了古希腊纯洁少女给他们献上以橄榄枝编成象征和平的花环外,还以塑像加以膜拜。现代奥林匹克对优胜者当场升该国的国旗、奏国歌,并授以奖牌奖杯。场面庄严肃目,振奋人心,对国家和民族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奥林匹克庆典通过卫星的直接传送使全球亿万人民同时看到实况,每当升起五星红旗时我们就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通过优秀运动员身上发出的闪光点,如:中国登山队的“舍已为人,团结战斗,勇攀高峰”;中国女排的“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乒乓球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乒乓精神;以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北京亚运会精神等等。通过耳闻目睹极大地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热情,提高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三、培养青少年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作风

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旨意,但公平竞争才是它的真正灵魂。为了贯彻美和尊严的指导思想,奥运会有一套严整的规则,奖美罚丑,引导运动员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真善美。新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进一步用公平竞争理念来矫正重功利实用轻价值规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奥林匹克精神倡导青少年既有远大抱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脚踏实地、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奥林匹克精神鼓励青少年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与同学展开公平、良性的竞争。

四、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核心是人自身的发展,将尊重人的价值、关爱生命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目标。关爱生命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得以形成的前提,奥林匹克运动主张人的和谐发展。以顾拜旦为代表的奥匹克运动先驱者们的深刻性在于充分认识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对于个体、社会和环境所具有的奠基作用。因此,奥林匹克主义的一切理念和实践都是围绕着人的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并由此延伸出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人要做到和谐发展,就首先需要有和谐的生活方式,即将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整合起来,让各种行为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意识不成熟、易冲动、和人相处不和谐,容易和同学、朋友、家人等闹不愉快。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主义教育助于克服他们的这一缺点,使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五、激发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所推崇的思想体系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使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参加体育比赛。一些体育明星效应使他们喜欢上了运动,像因为崇拜姚明所以就喜欢上了打篮球,崇拜刘翔就喜欢跑步等等。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促进了他们的生长、发育利于健康。另外,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会遇到与他们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一系列有关健康的问题。如穿鞋,如何针对不同场合的特殊需要,选择既符合健康要求,又符合审美时尚、场合特点的鞋袜?在不同的户外运动中,如郊游、野营、登山、涉水活动中有哪些健康问题和错误处置,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要获得从事体育活动的精力与技能,需要在饮食、起居方面注意什么等等。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青少年认真而全面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合理,而且使他们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学到了许多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法。

参考文献

[1]谢亚龙主编.奥林匹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67.

[2]张启明,俞金英.论奥林匹克主义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J].福建体育科技,1999.

[3]张启明,俞金英.论奥林匹克主义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J].福建体育科技,1999(18).

[4]张建光.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7,06.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3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青少年;思政教育;作用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首创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这种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光辉,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升华而成的。井冈山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和道德风貌,体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样是我们当代社会人应该学习的宝贵精神。

1青少年思政教育的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寻找和探索出能适应新形势所需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教育界需解决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国家要求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青少年为目标要求,浅谈井冈山精神对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现代物质文明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但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因素,给人们带来了物质利益的膨胀。不少青少年学生缺乏明确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因素使他们变得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个人享乐,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他们还受到来自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因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国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急需加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精神与革命传统精神有机的结合体和统一体,它已经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

道德理念就要把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人们政治信仰和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认为,现在都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了,用不着这东西等等。确实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也给我们带了一些负面影响。

(1)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道德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诱惑之下,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就很有可能会走上犯罪的不归道路。同样我们知道,优良和高尚的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思想,而且可以促使我们在生活和事业上奋发向上。低俗的文化不仅会腐蚀青少年的灵魂,而且会严重阻碍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当今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杂志,各种凌乱的音像制品,文化娱乐产品等等充满大量的封建迷信、暴力、污言秽语和色情以及一些其它的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等等这些不仅严重的给我们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污染,而且也对涉世之初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的负面影响。这样就使一些青少年在道德理念方面发生了偏移。我们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中,要紧紧抓住人生观这个根本,注重学习井冈山军民把人生观融入崇高理想的时代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观。

然而对于当前青少年人生观、道德观状况的分析,当代青少年普遍树立了科学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但一些青少年在观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人对价值目标的实现表现出实用性和功利化的现象。我们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道德观为主要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将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活动有效地融入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去。

①加强“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应将诚信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广大青少年做人做事都要重诚信,这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

②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青少年是未来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厉行节约责无旁贷。青少年更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学习和工作中,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节约资源。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各个行业都存在激烈的竞争力,无论是在市场还是在企业和学校都表现出激烈的竞争,也正是这种竞争形式才促进了市场的正常运转,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这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各行各业之间存在的竞争是好事,正所谓物竞天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竞争行为,造成了一些人不顾损害他人利益,做出一些道德沦丧的事情。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追求物质利益是合理的,然而物质利益的“冲突”必然会造成人们之间产生不和谐的声音,形成不和谐的环境,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等等,又何谈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呢?在促进社会和睦,社会和谐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周围的广大人民,也只有广大人们拥有正确的道德观,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环境。

因此,井冈山精神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而是一种优良的文化,更是一种经过时间积淀和并升华的精神文化。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有着重要的学习意义。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红色的井冈山精神,充分利用井冈山精神特有的价值观和和时代性来教育他们。

3树立坚定的信念

今天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要弘扬革命前辈那种对革命一定会胜利坚定的信念。弘扬在敌人和困难面前不畏牺牲和克服困难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井冈山精神在当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它能帮助和引导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信念。对事业和生活等目标的追求,始终要充满着坚定的信念,这就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处于十分强大的反动势力的四面包围和反复围剿之中,各种条件都十分险恶,。但是尽管在当时险恶的生存和斗争条件下,革命队伍没有退却,因为他们有着革命一定会胜利的坚定信念。这种坚定信念,是工农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当时中国共产党正是拥有这种任何东西都敲打不碎的信念,领导中国革命突出困境从而走向胜利,也是半个多世纪前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迎来曙光的的精神动力。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有外面的压力,同时也要处理内部的困扰。在以毛泽东领导下,井冈山军民上下一气,下敢于斗争的决心,打持久战的勇气。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斗争勇气,坚持不懈的推行和贯彻落实“工农武装割据”,坚定不移的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迎来了井冈山红旗不倒,迎来了党的第一次历史性大转折。也为我党今后取得更大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坚定信念,树立百折不挠的信心,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和学习井冈山精神的积极意义所在。转贴于

4培养创新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年在井冈山上进行了将近两年半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此次艰苦的斗争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逃跑,有些人受不了这里的艰苦环境逃走下山也就罢了,但是他们为了一时的荣华富贵,对人民利益不顾,居然出卖我党投敌。如此艰苦的环境,经受住考验的红军战士留了下来,他们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这些革命的先辈们正是凭借这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宏伟篇章。今天,我们这一代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能干,也不是我们不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等等,而是在我们身上看不到了以前那些先辈们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品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缺乏一种信念,一种在和平条件下,在物质条件比较丰富的情况下还能保存勤俭节约的艰苦奋斗作风,没有这样的信念和作风的支撑,我们的学业和事业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坚持,就会朝三暮四,心猿意马。没有这样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更无法承受未来生活中巨大的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作为当代青少年的我们如果依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重要性,紧迫性,到国家需要我们这一辈人成长并要成为国家栋梁、社会的中坚力量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凭什么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井冈山精神依旧在,青少年一代的我们,要承传这种优良的文化,认证学习和体会,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中重新燃烧,成燎原之势,烧去娇气、俗气,锻炼出一批能够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人,保证我们伟大的国家、民族的明天不断的上升。

5小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引导少年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井冈山精神是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神,它经过时间积淀,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了升华,不仅仅是一种优良的精神,对当代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来说更是一种有着积极意义的教育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更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用它来坚定我们青少年的信念,养成在物资条件相对丰富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继续保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这样才能让青少年稳步成长于发展的社会中,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余伯流,陈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4

关键词:青年军人 媒介素养教育

       引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直接来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导,人们对外界环境所作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对这个世界反映的客观度和准确度,即使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军营中也不例外。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

       2、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别是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

       3、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   4、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通过主体对知识、信息的内化,进而改变其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理想信念的确立,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确保青年军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弃垃圾信息、抵御敌对信息、传播正义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抑制媒介不良影响的措施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对传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内容登堂入室,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二是在受众中间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受众拥有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使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三)优化培养环境,营造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媒介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在院校、部队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中营造健康、科学的媒介信息环境。利用校园和部队营区网络资源,让基层官兵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动中。目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队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不仅部队的军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网络来进行,局域网也给广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生活和娱乐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变得模糊,浏览信息的人同时也可以信息、参与网上讨论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年军人正处于日益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能够在各种复杂局面面前保持军人本色、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是新世纪对军人提出的新考验,也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了

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真伪、识别正确与错误、有效地利用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是全面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童之侠,传媒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蔡帼芬等编,媒介素养,p127,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5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和谐社会;意义

一、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着重点之一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皆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8亿,占总人口的30%。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800万,学生群体占43.6%。学生是最大的网上群体,而且是最活跃的群体。在信息时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也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从娃娃抓起,培养和造就亿万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新型人才,搞好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着重点之一。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就具体的网络文化环境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西方社会的文化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在上网的时候,面对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他们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少青少年充当黑客,迷恋网络游戏,投身网恋,浏览色情网站,模仿不道德行为。一些青少年就是从这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以上种种情况,不仅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严重毒化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害着网络文明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威胁、危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它对于教育引导青少年抵御腐朽有害思想的侵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确保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课题之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充分吸收前人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资源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之一。思想道德不仅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存在,而且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着方向引导和重要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首先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可塑性强,青少年时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21世纪的社会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网络来塑造的,网络已经悄然渗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活在现时代的青少年一代,将与网络一起成长,他们会区别于“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而成为新的“网络世代”(thenetgenera-lion),电脑和网络也因此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不会使用网络来工作、学习、生活的人,无疑将成为社会的落伍者,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当前青少年信息来源快捷和复杂,青少年上网不可避免,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互联网推动人们的学习,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在信息时代对于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几代人为之奋斗伟大事业在信息社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确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新理念、新认识,就是以人为本。从素质构成和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思想道德教育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工程,对于其全面素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动力作用和保障作用,关系到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形成,关系到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6

关键词:意识形态;人的全面发展;青年个体;思想政治教育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一)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

“现实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现实的人”,这是马克思为区别于“德国的批判”的新出发点。

在这里的“现实的人”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人,而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有实践活动的有血有肉的人。这样的人是物质生产者也是精神生产的承担者,并在一定的条件中不断发展的人。

在这里,“现实的人”包含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人的活动”。其中最根本的是物质生产活动。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

(二)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内涵是指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智力和体力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不单单是体力的发展,还需要机智的头脑。体力好也就是个做苦力的师傅,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操作,但是社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这样的人,还需要有头脑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最基本人的要求,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智力与体力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每个人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特质不一样,智力和体力发展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但我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为了创造一样的人,而是通过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来促进人的发展,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这才是马克思最终的目的。

2、人的发展也应该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在每个人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思想政治的培养,结合个性发展。共同培育全面人才。

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是统一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而个性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每个人只有个性的发展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进步对人的要求。

二、实现青年个体全面发展的条件

青年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内外条件相互作用。

(一)内在条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的结果,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对于个人而言,要想积极促进自身的发展,就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文化。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习已经是终身的事业。大时代就像一个巨浪一样,会时刻淘汰那些没有准备、没有价值的人。所以就应该首先“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l、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学习

人的全面发展不同于其他活动,个体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十分重要。全面发展是自己的事情,就得自己主动、积极的去学习。自己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借助感觉、知觉、表象等认知形式获得知识和技能来不断满足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体也要对自己接受的信息加以处理,以便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彰显自己的个性,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

2、要有坚强的意志力

坚强的意志力是做任何事情必备的。不论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还是个体的个性发展,都是必要的,只有坚持下去,才会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外在条件

l、先进的生产方式是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个人不但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诞生,而且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发展。马克思不仅揭示出人们首先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即衣食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活动。而且通过这一事实揭示了生产力和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众所周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可以给人的发展带来丰富的物质资料,而且生产力的发展还体现了战胜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效率的提高,这就降低了劳动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所以,个人才有时间来进行艺术、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创作,才能增强和拓展人的社会交往交往。同时,充分发展的个人又会为社会生产力起到促进作用,为人的发展创造更多空间。

2、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是国家和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其成员传送知识和经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要重视素质教育。

这种教育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它不仅注重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不重视人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养成。利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安定有序的环境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秩序,这有利于个体,特别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环境分为宏观与微观环境,主要是对微观环境的讨论。首先,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微观环境。家庭是每个人生来就会参与的组织。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孩子的影响是主要的。这也就意味着父母的言行将会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年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是学校环境,从总的方面看,学校的环境有利于青年个体的发展,但是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教师榜样等具体的校园活动都会对青年个体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所以,良好校园环境的建立是必要的。

最后,是社会环境。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大环境对青年个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温馨的社会环境氛围来促进青年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必要的。

三、对青年个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首先,这是由青年个体在国家中的地位决定的。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青年发展离不开党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只有在社会主义事业中,青年才能大展宏图,充分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把青年作为培养对象,使其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以便承当未来之重任。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7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途径

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平台,是人才和智力资源的集聚高地,在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教师是落实高校各项功能的实施主体,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已占到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青年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主力军。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输送专业过硬,信仰坚定的合格接班人,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特点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高校青年教师既具有青年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积极创新的共性,也具有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信息渠道广的个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高校青年教师在思想表现上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1、价值取向多元

伴随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来的不只是西方的资本、技术和服务,同时还有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倾销大量涌入中国,对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多元价值面前能够坚定政治立场,但也有小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西方价值观念不加甄别,一味接收,导致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产生怀疑。

2、职业道德弱化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一贯要求。韩愈也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是社会对教师评价标准的两大组成部分。而目前许多高校在青年教师的选用和培养时,首先考察的是“学高”而不是“身正”;青年教师出于科研和生活压力,关注的重点也在于“授业解惑”而不是“传道”。此外,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对子女的培养上,往往重个人能力,轻团队意识。因而,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协作意识淡漠,集体意识和团体目标淡化等特征。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价值多元、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高校青年教师以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价值观传递和塑造作用,这也使得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1、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工作,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主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具体的组织者、引导者。由于与学生的年龄相近,高校青年教师在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关注问题上与学生有许多共通之处,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也比较多,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甚至是教学之外的言行举止势必对学生思想和性格的养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2、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学术研究中心,是社会群体心目中的学术圣地,在普罗大众中意味着真理和权威。利用高校在民众心目中的权威象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信仰在青年教师队伍中生根发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达到凝聚思想和共识的目的,也能避免价值混乱、思想动荡,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3、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青年教师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注重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青年教师应该不断在思想上净化自己,提升自己,增强思维的主动性,深刻领会我国的国情,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以服务教育事业为宗旨,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导向,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青年教师的思维特点,多管齐下,从思想、内容、手段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1、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对相关工作的认识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必须切实认识到对青年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认识到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联系。高校要把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教育当作重要任务来抓,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定路线,确定目标,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也要抓好规划落实,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员、经费、场地、制度等多方面保障,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创造积极的条件。

2、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长期以来,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广大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程序化、形式化、泛政治化的倾向,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加剧了青年教师的逆反心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高校既要从思想上疏导、帮助,更要注意切实解决青年教师的现实难题。

3、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活跃在学术、娱乐和生活的潮流前线,喜欢新生事物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特点。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选择既能够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奉献精神,又能吸引青年教师注意力的社会热点事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的意识,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思辨能力和抵御能力。

4、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方式

要善于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相比于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网络具有方便快捷、及时高效的巨大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握舆论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话语权,积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和意识形态高地,进而深刻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0(10).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8

关键词: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政治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88-03

党的十七大指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对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重大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无疑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青年阶段是培养青年群体政治观的最佳时期,也是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激发期。因而,公民意识教育对于青年群体政治观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公民意识教育在青年政治观教育中的地位

公民意识教育是形成科学政治观的理想途径。公民意识教育是国家对各种政治主体的公民意识或各种政治主体自己对自己的公民意识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行为和过程。[1]从这个概念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公民意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要性。它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当然这种基础性作用也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基础上的。虽然民主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之本,但是这个本离不开公民文化的互动,更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的作为。只有社会中的公民具有成熟的公民意识并了解政治规则,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也才能变成人民自觉的政治理念,进而形成科学的政治观。

青年政治观教育是青年科学政治观形成的不二法宝。政治观是人们对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在政治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国家政治活动的主体是该国的公民。在我国,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公民这个定义本身不仅是个法律身份,更是一个政治身份,是一个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载体。身为公民的青年,作为一个国家的希望、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国家对其政治观的教育是国家政治功能中重要的环节。政治观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把国家和社会所要求和倡导的主导政治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的政治品德。政治观的养成是离不开这种教育的。也只有通过青年政治观的教育,才有可能达成青年群体对社会及其政治的信任及认同,科学的政治观才能形成。

公民意识教育也正起到了青年政治观养成的重要作用。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同。这种认同构成了政治观养成的重要基础。对青年群体公民意识的教育也正是其政治观养成和教育的重要维度和契机。李慎之教授认为:“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3]青年一代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事业的生力军,他们政治观的养成对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重视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二、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要素建构

政治观养成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认同的统一。公民意识教育也是如此,在知、情、意、行上来增强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来进一步形成符合党和国家社会倡导的政治观。当然,政治观养成的体系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不完全相同,政治观养成主要从政治认同、政治情感、政治行为等层面来展开,而公民意识教育则主要围绕公民的权利、义务、责任、伦理等方面来进行。在此本文仅来探讨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切入点。

1.国家观教育

国家观念、国家意识是现代公民政治观念和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公民身份是同国家紧密相连的。国家观念的认同和成熟对于当代青年群体尤为重要。对青年群体进行国家观教育就是要培育其政治心理,产生对国家及其政治统治和社会制度的认同和信仰,同时对于国家所赋予的权利和要求的义务能转化为合格公民和优秀公民的行为,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权威、国家利益、国家荣誉、国家安全等。这种对青年群体进行国家观教育,也是青年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政治社会化是阶级社会统治者维持和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个体通过学习和接受政治知识、情感、信念、能力的过程”,[4]因而国家观的教育对于青年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部分青年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能力缺乏,这种教育尤为重要。当前一定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国家观教育,特别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主体观教育

在现代国家中,公民毫无疑问是国家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个体公民首先就要有对自身主体意识的确认。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认识,即人对自我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能力和价值、权利和义务、使命和责任、自由和尊严等方面的自觉和感知、体验和认识。[5]这种主体意识的获得正是公民教育和政治观教育的首要内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当代青年的广泛参与积极贡献,青年公民群体既是民主政治文明成果的享受者,更是民主政治文明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因而,培育和强化青年公民的主体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改变当前部分青年主体意识缺乏,参与政治生活较弱、热情较低的现状,在公民教育和政治观的教育中,大力培育主体精神,并在此层面上去更好地提高青年公民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等各个方面的公民素养。

3.权利义务观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既是权利承载者,又是义务承担者。可以说,权利义务观念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国家和社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公民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成熟和自觉。权利是一种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用的必当得到的利益,因而也就是应该受到社会管理者依靠权力加以保护的利益、索取或要求,说到底,也就是应该受到政治和法律保障的利益、索取或要求,义务概念不过是颠倒过来的权利概念,义务是具有重大或基本社会效用的必当付出的利益,是一种具有重大或基本社会效用的必须且应该的服务、贡献或付出,因而也就是应该受到权力、法律和政府保障的服务、贡献或付出,是不服从便会受到权力和法律惩罚的必须且应该服从的服务、贡献或付出。[6]青年公民群体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具备良好的权利义务观念也是成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无论在公民教育、政治教育还是法制教育中,权利义务观念的教育都是重中之重。在这种意识观念的教育中,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是最基本的。在当前的青年权利义务观教育中,出现了权利出位、越位,而义务则缺位、少位。这种不良倾向必将导致自利膨胀、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缺乏热情,不利于民主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在注重权利意识教育的同时,务必强化义务意识的教育。

4.民主法制观教育

民主法制是社会政治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的特征和内容。理所当然也就构成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教育中也正好契合了政治观的核心教育内容,即对民主政治的体认。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和谐社会进程,必须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尤其是青年公民群体。民主法治意识简单讲就是要确立民主政治、民利和法律制度的观念,要有平等意识、主人意识、参与意识、法律至上意识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发展,青年公民群体的民主法治意识也有了很大进步:能够积极“参政”、敢于提建议揭问题、主动用法律去寻公道等,但还存在着对民主法治错误的认识的和理解。如,不能正确理解民主的本质和过程导致政治热情低,过于强调宽松和自由导致泛民主化言行,权利崇拜过度导致义务漠视和规则藐视等。因而,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治意识教育,积极探索民主法治教育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从而确实提高青年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品格,以及科学理性的政治行为能力。

三、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

公民意识教育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也逐渐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它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它已融于培养人的现代化综合素质和能力中。当然,在培养“现代化”的人中,政治角色的“人”也已包含在内。因而,在实践中,探索在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方式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1.要进一步探索教育机制

政治观养成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都先要确立科学的教育机制。公民意识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有区别的。因而要针对其异同,要充分探索二者相结合的机制和相关制度。既要尊重实现青年公民群体的主体地位,重视他们的个性、人格尊严和个体价值,实行主体性教育。同时也要把意识形态构建纳入教育中去,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来实现政治观教育。从而强化青年公民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合理化、合法性的内化和认同,并确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政治信仰,在根本上促进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养成。

2.要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公民教育和政治观教育都要丰富和扩展既有的教育渠道,从而为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建立良性的基础。我们以前比较重视学校、政党、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而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则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父母对孩子公民意识及政治观的影响,政府形象的教育作用、社会第三部门的教育桥梁,同辈人的交往影响等等。特别是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网络中的生态是社会生态的一种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的反映。针对网络中的信息化、民主化和青年网民占有绝对数量的特点,我们应当重视网络在青年公民教育和政治观教育的作用,让网络成为培育良好公民意识和科学政治观的有力武器。

3.要进一步丰富教育手段

要确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必须在教育手段上积极研究大胆创新。既要有相关理论的灌输和直接教育,也要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暗示和间接教育。既要有社会相关机构的外在教化,也要有明确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既要有权利义务民主法治等相关理论教育,也要有积极的公民实践教育和有序的政治参与。让每一位青年公民正确熟悉和理解公民和政治的理论,同时在实践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成熟的公民人格和政治行为能力。

最后,要进一步净化教育环境。任何教育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想在公民教育中实现和推进政治观教育更是如此。必须要加强社会生活环境的治理和优化。从宏观上来讲,要政府加强各方面制度建设,要推进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进程,要大力发展宣传文化教育事业,要确实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在微观上来看,每一个教育单元内部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要有包容的态度、理性的表达、自觉的诉求,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荣娟,施雪华.公民意识教育正当其时[n].中国教育报,2008-3-11(04).

[2]王玄武,郑永廷.政治观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3-5.

[3]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99(3):6-7.

[4]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14.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9

一、当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下,中国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现象突出,对国家的主导价值存在淡漠、不认同甚至抵触的现象,引发青年价值取向冲突、道德素质低俗化、犯罪多样化等种种严峻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青年的成长成才。要提高当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找准现存问题所在是关键。经过调查研究表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教育方式偏离生活化

当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存在功利化、知识化、模式化的问题,不符合当代青年求知规律,没有从人本性问题上来拓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青年更容易在具体生动、生活实践体验性强的教育方式中激发求知欲、领悟提升、素质内化,抽象枯燥、政治理论宣讲式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很难影响、重构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难以取得教育实效。

(2)教育内容和目标偏离生活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其真正价值不在认知,而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离开了青年生活的现实基础,教育目标脱离青年切身利益诉求和人民群众基础,那这种教育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将国家的主导价值观转变为被广大青年普遍接受、认同内化和实践外化的主流价值观,关键在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源于生活、融入生活、贴近生活,才能达到教育指导青年生活、引领青年实践的目标。正如英国实证主义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了关于教育与生活关系的“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非常关注人的生活意义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所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生活化。

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分析

(1)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运动过程中,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所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就应当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以青年旅游的方式开展的社会生活实践,就是让青年在感性认识中慢慢形成理性认识,而现在普遍采取的“说教式”培育方式其实在跨过感性认识阶段,就很难达到理性认识的层面。青年只有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亲自体验、形象感悟,才能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含义和赋予的精神力量。

(2)符合青年心理认知规律

人的心理认知规律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由知、情、意向行转化的过程。简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是认知,目标是行为。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现有效性,找到有效的认知教育方式是关键。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知,源于长期的社会交往实践。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知环节,不应只有单向传播和课堂说教、学习教材这种单一化、被动化的方式,而应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来主动认知。通过科学、丰富、立体的认知,获得情感体验,内化为青年内心强烈的信念,依托这种具有持久性、自律性的信念和价值观,来引导行为导向,最终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3)符合能动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能动的反映论的“能动观点”。实践的根本点是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在于人的生活需要。青年价值观教育不是知识性的传统教育,而应该是立足于关于人的生活的教育、生命的教育。所以,价值观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人的生活需要,是否符合人的生命质量与人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只有关注青年生活、贴近青年实际,才能切合青年认知、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对价值观的需要。

三、青年旅游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契合性论证

青年群体是家庭的核心,是社会的未来,是中国经济的当前消费力,更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建设者。青年旅游不仅仅是旅游经济层面的问题,也是思政教育、素质教育层面的有效载体。青年旅游作为现代性产物的青年文化运动,起源于16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后期的英国,但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参加青年旅游活动,通过组织游览欧洲国家,接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社会文化,促进他们在知识、社会、价值观念方面的成长,之后青年旅游逐步平民化和广泛化。笔者认为“青年旅游”在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有内在契合性。

(1)两者在目标上具有同一性

研究发现寻求“自我发展”是青年典型而普遍的旅游动机,旅游可以成为青年寻求、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人生历程。青年旅游对于青年有一种本能的喜爱,是具有高度社会经济关联度、参与性的人类活动,是青年群体开展人际交往、实践社会生活、建立价值观的生活化方式,是信息、文化与价值的传播载体,通过积极认知社会、认知自然、认知人类本身,从而养成价值观念、促进自我发展。“青年旅游”具有自我发展的诉求,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养成核心价值观、引导科学人生的目标诉求,两者具有同一性。

(2)两者在内容上具有契合点

“青年旅游”内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态也逐步多元化,主要有观光旅游、修业旅游、义工旅游、教育旅游、培训旅游、外交旅游等,越来越成为当代青年自我探索、自我实践、自我发展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青年旅游中可以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内容相关的连结点、契合点,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可行有效的互动教育模式,在促进青年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更能实现青年价值观的有效树立,是一个双赢的路径选择。

(3)两者在方式上具有共同点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特点的分析,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实践方式能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运动规律、符合青年心理认知规律又符合能动的实践观?青年旅游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知、情、意向行实践的过程,是青年热衷的符合生活需要的实践过程。可见,两者在认识方式上具有共同点。比如,近年来,台湾青年旅游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政策框架观,整合了公共外交、志愿服务、实践学习、观光游行等青年成长发展的诸多渠道,成为推动青年成长发展、素质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式,值得借鉴。

综上,青年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具有内在契合性。《青年毛泽东旅游价值观初探》一文指出: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对旅游活动很重视,有意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旅游实践,形成了旅游价值观,毛泽东从少年、青年逐步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袖,与他青年时期有目的地通过旅游活动来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强化自身素质、促进思想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刻的联系。这进一步支撑了从“青年旅游”视角创新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观点。

四、青年旅游视角下的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路径创新研究

基于青年旅游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契合性论证,围绕教育生活化目标、内容、方式、制度角度,分别制定青年旅游政策、设计青年旅游项目、便利青年旅游实践、建立青年旅游激励,来设计青年旅游视角下的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路径。

(1)围绕教育生活化目标,制定青年旅游政策

团组织在政府的领导下牵头负责制定青年旅游价值观教育政策,教育部门、旅游部门、团组织协调落实相关工作,在组织领导机构和政府政策保障两个方面确保青年旅游价值观教育的切实实施。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台湾青年旅游外交的成功模式。台湾地区青年旅游发展较晚,但是却在较短时间里建立起成熟有效的模式,不仅创新了台湾公共外交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台湾青年的素质和能力。其成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台湾政府重视程度高,政策体系健全。青年旅游在台湾被提升到了政党执政和政府施政的“青年政策纲领”的高度,建立了政府跨部门协调机构和制度,建立了“青年旅游专案小组”作为协调机构,“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作为召集人,统筹推进整体工作,台湾教育部、交通部观光局作为副召集人,相关部门共同协调推动,实现了青年旅游外交政策与志愿服务、青年创业、青年参政等其他青年政策的有效衔接,推动青年的成长成才。

(2)围绕教育生活化内容,设计青年旅游项目

生活化内容应立足青年现实生活,比如学习、工作、社会交往、家庭生活、旅游实践等等方面的具体生活基础。“青年旅游”项目涵盖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外交旅游、志愿旅游、探险旅游、修学旅游等等,从文化传承、生态文明、祖国河山、交流访问、志愿服务、体验实践等方面来实践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让当代青年在自我探索、自我实践、自我发展的旅游生活方式中养成价值观。

青年教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当代青年正义观德性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变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汇聚激荡,尤其是罗尔斯正义思想的传入,在政治哲学领域引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潮。作为自由主义正义观的代表人物,罗尔斯把正义聚焦在社会制度上,并明确指出了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这对于我国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使人们对公平正义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党的十明确指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①青年确立什么样的正义观,不仅仅涉及他们自身的价值选择、人生追求,更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如何从观念上引导青年对社会不正义现象的正确认识,建构其正义观,推动其正义行为,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建构青年正义观的意义

若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拥有一种符合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正义观念,那么该社会的非正义行为将会越来越少,社会正义氛围也会越浓,社会也就会愈加和谐。因此,建构当代青年正义观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升青年个人正义德性、培养健全人格。建构正义观不单是为认识正义理念,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观念和行为都具有生成性,通过引导青年真正明了有关正义观的知识,才能促使其产生深刻的正义感,从而增强正义动机和促进正义行为的产生,才能促使青年养成符合自身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德性,而德性作为正义行为的内在动力和根据,有利于提升青年的人格素养,促进他们自由全面发展。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构青年正义观,从根本上是要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培育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其意义或作用并不局限于个人。正义作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具有实践的品性,外在的表现在个人的行为之中,个人的实践行为必定关涉他人和社会。事实上,具有正义德性的人,通过调控个人行为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协调人与人的关系而造就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增强个人对社会的向心力和社会对个人的凝聚力,增进社会成员间的信赖感和协调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

当代青年正义观的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社会变迁,我国社会伦理秩序的失衡或失序也是一不争的事实:道德失范比较严重、道德冷漠相当普遍、社会腐败还很严重、个人实利主义价值取向凸显、德性伦理正在沦丧、终极关怀与精神家园逐渐丢失。身处其中的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也明显的呈现出以上特点。就青年的正义观而言,主流虽然积极向上,但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正义认知模糊。正义认知是指对正义理论、原则和规范的理解和把握。它是社会或阶级的正义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因素,是构成正义之德性品质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当前大多数青年能认识到正义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青年对正义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强调个人自由,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比较淡薄,价值追求趋向短期化和实用化。

正义情感淡漠。正义情感是基于一定的正义认识和正义理想,对社会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敬仰、喜爱或鄙视、憎恶的心理体验。正义情感一旦形成便会积极影响和控制道德行为,成为推动人们正义行为的内部动力。当代青年深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他们较多地关注个人的前途与发展,不关心他人的命运,不关注社会进步和社会公益;他们也不再满腔热情地称赞正义行为,不再仰慕道德人格的高尚,而是依据市场经济法则,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荒芜了精神世界,远离了高尚人格的生成;对社会上的不正义现象已司空见惯,缺少“摇旗呐喊”的热情,情感上处于冷漠状态。

正义行为缺失。当代青年对正义观的认知、情感上的种种问题,必然表现在正义行为上的缺失、错乱。在社会公德失范上表现为,部分青年在现实生活中不遵守公共道德规则,社会公德素养较差,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意扔垃圾;在私人领域,青年虽然从理论上赞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但在日常消费中却存在铺张浪费现象,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现象一直存在。当面对社会非正义现象时,缺乏主动作为、见义勇为的精神。

当代青年正义观形成原因

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以多样的方式涌入,致使传统的道德观念体系也随之被打破,而新的观念和规范尚在生成且不完善。身处新旧道德观念更替期的青年,更倾向于用市场法则,在各种价值观中比较抉择,许多尚未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评价标准的青年一时难以适应转型的冲击,导致部分青年在正义观念上的认知模糊、分歧,信念上的摇摆不坚。青年正义观念的变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至于其道德领域出现了各种失范现象。

社会道德氛围的消解。首先,社会道德冷漠对青年正义观的认知和行为取向产生了不良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时空压缩”,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心灵距离拉长。这表现为,人们对受助期望感的失望和拒斥、对道德义务的移情感和正义感的缺失等,极大地影响青年的认知和行为。其次,德福不一致对青年的正义行为产生消极影响。这种“德福背离”现象呈现出以下两种样态:一是好心没好报。二是好人没好报。即在公共生活领域,作为认同、践行相关规范的“好人”进行社会活动时,却无法获得那些违反规则行事的人所得到的利益,甚至会使自己“吃亏”,出现一种“守德者受罪”的现象。这种德福背离的现象制约着青年的正义行为的意愿,使青年不愿践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

正义观的教育相对缺失。审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年正义观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首先,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一些高校将教育价值定位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上,对道德教育的认同度低;其次,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应试教育下重智轻德的观念导致青年道德素质先天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把对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信仰转换成对商品、货币、资本、工具等的“盲目的信仰”,在这种盲目信仰的推崇下,更倾向于培养专业人才,忽视对人文社科类的知识的教授和学习,课程设置上也受到挤压。再次,教育内容不明确。当前,我国高校在针对社会变化发展的实际时,对青年正义观教育实践开展的专门性研究不够,对青年正义观教育内容研究较少,缺乏针对性和学理性,直接影响到正义观教育的实施。最后,教育方式仍较为单一,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展出许多教育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仍旧采用简单的教学方法,更多的还是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育,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仍然缺乏,生活践履式的启发教育难以推进,无法架通与生活实践相连的桥梁。

建构青年正义观启示

建构内容。正义观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到正义观教育的实施,因而要不断促使对正义观教育内容的研究,具体而言应涵盖以下内容:正义观的认知:要引导和帮助其对正义的正确认识。只有真正掌握了对正义观的认识,理解了何为正义,为何要有正义,才可能真正产生正义的行动。认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情感的发展和深化,只有拥有深刻的正义观才能产生深刻的正义感,从而促进正义动机的增强和正义行为的产生;正义感的激发:正义感是在正义认知的前提下产生的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的反映,“一种正义感是运用正义原则和按照正义原则即按照正义观点去行动的一种有效欲望”。②正义感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对伤害他人和自己的非正义行为的不容忍的情感是正义感的积极方面;不伤害他人利益而限制自己的行为的情感是正义感的消极方面。社会现实事例为正义观教育提供了素材,在正义观教育中,可以借助社会现实层面的一系列社会道德事件,消除青年对社会、对他人的冷漠,增强青年的正义感,促使正义情感向正义行为的转化;正义行为的培养:正义观的认知不仅为激发正义感提供理性的基础,并通过对具体道德情景的分析、判断和决策,为正义行为提供理性基础;无论是通过对正义观的认知,还是正义感的激发、增强,最终都要体现在正义行为上。建构青年正义观的目的是保证青年面对不同的情景而表现出稳定、可预期的正义行为。

建构方法。首先,理论教育奠定基础。当代青年处于开放社会环境中,信息源极为广泛,信息量极大,各种社会思潮泛起,对于教育的实效影响甚大,在这种情况下,在建构青年正义观中运用理论教育法应努力做到:对于教育者而言,要准确全面地掌握正义观教育的内容。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③教育者要真懂正义观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了解正义观教育的时代背景和目标,才能够讲明它的理论渊源和内在逻辑,才能说清楚顺应人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时代正义观所由产生的现实基础和现实意义,才能收到理论教育的效果;对于教育内容而言,要鲜明精确,不能空洞乏味。如果正义观教育内容脱离青年个性、思想发展的实际,空洞乏味,激发不了青年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同时,正义观教育的内容要鲜明且精确,要使青年能透彻的理解,并做到以理服人。而“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④对于具体方式而言,不能简单教条,必须丰富多样,不能把理论教育单向度地理解为死板的说教。列宁曾指出:“教育共产主义青年,绝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辞和准则,教育不是这样。”⑤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已深刻地说明,单向度地灌输说教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使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其次,典型示范提升认同。典型示范法应用于建构青年正义观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坚持树立正面典型。当前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光明面总是占主导地位的,在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代表先进思想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事例,这些伟大而平凡的先进人物或事件,更容易打动人心,同时,从效果来看,正面典型能促使人向善,能唤起青年的正义情感,并能不断激发其践行正义行为的动机。第二,在运用典型示范法过程中,应选好典型,正确引导。避免出现“高大全”的典型,不仅难以真正从思想到行动上得到青年的普遍认同,也起不到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并注意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特别是因特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典型,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塑造、呈现生动的典型形象,增强典型的信服力和震撼力,强化典型示范的效果。

最后,实践锻炼增强效果。实践锻炼法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采取什么方式,应根据青年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实际以及具体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来决定。在建构青年正义观中,组织开展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是培养青年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的有效形式。同时,开展实践锻炼要持之以恒。只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充分调动青年参与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必须把实践锻炼常态化,使青年在反复的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认识,以便最后将品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

优化环境。就青年所处的环境而言,要特别注重学校环境、网络环境及同辈群体环境的优化。

首先,优化学校环境,要优化正义观教育的物质环境,在各种教学和生活设施中渗透正义观教育的意蕴,发挥其潜移默化、无声暗示的作用,向青年传递正义正能量。其次,要优化正义观教育的制度环境,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坚持教育性的原则,使制度能真正起到鼓励正义行为,抑制和约束非正义行为的作用。形成奖勤罚懒、扬善抑恶、扶正祛邪的氛围,并要把正义的制度落实,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再次,要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氛围,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受到无声的影响、熏陶和教育。要努力营造正义的文化氛围,增强青年的正义感和公正心。

其次,优化同辈群体环境。同辈群体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自由性。在同辈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交流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第二,渗透性。同辈群体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第三,独特性。同辈群体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对其成员会产生相当大的无形压力,导致同辈群体成员与之发生认同。在建构青年正义观时,要通过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环境的作用,使正义思想、正义观念在青年群体中自由交流、相互影响,并不断地在青年群体中辐射。

最后,优化网络环境,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优化网络环境应做到:首先,网络环境应富有正义观内容。这就需要加强正义网络建设,将正义观教育的理论与实例更多地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从平面引向立体,为青年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要积极营造和建设适于正义观教育的网络环境。一是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网络法规制度,净化那些非正义的观点、思想行为,二是借助网络环境利用信息传播广而快的特点,大力宣传正义观的理论内容和实例,这既可以发挥理论的作用,又可以用生动直观的实例来影响教育人。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32页,第56~57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57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5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