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生态体系十篇城市生态体系十篇

城市生态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7:08

城市生态体系篇1

论文摘要: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一生态城市内涵与特点

(一)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二)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二、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

(一)建立并完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

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

一般,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可能作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无限发展,那么如何建立一个令三个制约因素的发展达到最有效的均衡,使得三者组成城市生态系统至于最大化的理想状态,这是目前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城市生态化程度分级表

等级

生态值

程度

≥0.75

生态城市化程度很高

0.5-0.75

生态城市化程度较高

0.35-0.5

生态城市化程度一般

0.25-0.35

生态城市化程度较低

≤0.25

生态城市化程度很差

如果将社会效益x,经济效益y,自然效益z三者均当成变量,将其用数学语言即,在已有的一定条件就是三者应满足函数

f(x,y,z)=0;生态城市建设就在现有条件下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达到相互协调最大化的理想状态。简述即为如设t=x*y*z,生态城市则应追求t值最大化。

那么如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如图1),向量x,y,z分别代表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自然环境效益值,p1,p2,p3三点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城市,本文搜集列举以北京、大连、杭州三地数据为例;p0,p1,p2三点分别对应的坐标值为(x0,y0,z0),(x1,y1,z1),(x2,y2,z2),p0、p1、p2三个城`o对角线所对应面积来决定,即应该比较x0*y0*z0\x1*y1*z1\x2*y2*z2的大小以确定城市系统综合效益的优劣。

本文选取北京,大连、杭州三个城市分别代表大型城市、中型工业城市和小型特色城市。并分别选择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中的人均gdp、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城市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气排水达标率、环境噪声达标率等典型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列表(*本文数据原始数据采用全国标准统计年鉴(1997-2007))

首先选取各个城市统计年鉴中当年原是值通过数学模型中得到三个城市的现状值,

qxi=1-(xsi-xi)/xsi-min[xi]

qyi=1-(ysi-yi)/yi-min[yi]

qzi=1-(zsi-zi)/zi-min[zi]

其中xsi,ysi,zsi,分别指指标的标准值,xi,yi,zi分别代表评价城市选取的现在值;

数据详列成表。详见表3

ⅰ级指标

ⅱ级指标

ⅲ级指标

标准值(qj)

现状值(qi)

指??/p>?挝?/p>北京

大连

杭州

综合指标

社会(x)

1人口增长率

1.67

0.66

0.44

1

2人均住房面积

14.8

m2

0.33

0.67

1

3人均道路面积

7.5

m2

1

0.69

0.08

5人均生活用水量

0.45

m2

0.33

0.50

1

经济(y)

1人均gdp

3.77

万元

1

0.33

0.67

3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7.3

万元

0.33

1

0.02

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749

万元

1

0.51

0.07

5人均利用外资额

484

美元

1

0.42

0.21

7人均储蓄余额

2.61

万元

1

0.09

0.05

8人均旅游收入

167

1

0.94

0.26

环境(1城市绿地覆盖率z)

41

?

0.9

1

0.4

3工业废气处理率

95

?

0.42

0.67

1

4工业废气排水达标率

98.8

?

0.24

0.68

1

5环境噪声达标率

100

?

0.70

0.25

1

6平均so2排气量

72.3

kg/km

0.68

0.24

1

11-6各地区城市建设情况(2006年)

地区

建成区面积

征用土地

城市人口

年末实有

年末实有

面积

密度

房屋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人/平方公里)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2006年

全国

33659.8

1396.5

2238.2

1745219.2

1128911.9

北京

1254.2

1093.8

54282.0

31046.0

辽宁

1859.6

77.2

2271.0

77697.8

47545.7

浙江

1744.2

135.0

2087.1

城市生态体系篇2

论文关键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标准

1前言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一类以人为桉心的人工生态系统,不仅包含自然环境系统的要素,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围绕人类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系统各要素。因此,城市可看成是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较高的速度保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镇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区域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区域功能和人民生活等均有较大幅度改善。但在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数量和质量均不能适应区域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教、生态良性循环的^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喈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生态城市综合发展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生态发展的基础,也是综合反映城市生态发展水平的依据,城市生态发展的目标是多元的,既有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目标,也有增长、结构优化目标,还有公平效率目标。www.133229.com设计生态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必须满足这些目标。借鉴国内外设计生态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经验,我们认为.构建大城市生态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应从下三个方面考虑:(1)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人类活动为主线,按照资源持系统一环境支持系统一经跻支持系统一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路构筑系统指标体系设计的框架;(2)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强调对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协词性的评价和测度。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和核心所决定的;(3)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功能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动态指标),协调性指标(动态或静态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指标选择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以及现实性。

3广州生态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3.1目标层

以生态综合发展程度作为目标层的综合指标,用以衡量城市生态发展水平、能力与协调度。评价生态综合发展程度,需要选择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存量指标与流量指标等不同类型,使其在时间尺度上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速度和变化态势,在空间尺度上反映整体布局和结构优化特征,在数量上反映其总体发展规模和现代化水平.在质量尺度上反映城市的综合素质、能力潜力以及后劲。

3.2准则层

准则层是由反映目标层的指标构成,为了达到经济、杜会、资源的协调发展的目的,它分别由经跻指标体系、人口指标体系、资源环境指标体系及社会稳定发展指标体系来反映:该准则层旨在反映广州市典型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同时反映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态问题,突出人口素质和改善人口结构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反映可以通过存量指标、质量指标、结构指标和变动度指标4个方面的指标体系来进行。

3.3指标层

指标层是用来反映各准则层的具体内容.它是由各单项指标来体现的,这些指标的设计不仅要静态反映广州市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而且还要动态反映其变化程度为了反映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可更多地选择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这不仅可与外省共性的指标进行对比,也可以反映广州市特殊的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4广州建设生态城市标准与指标体系

广州建设生态城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增加绿地、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问题。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来看,必须兼顾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各要素的协同发展,达到整体功能最佳。所以广州市生态城市建设标准、目标也应从这四个方面来确定。分定性和定量两部分定量指标的建议指示一个动态的指标值,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指标指引作相应的调整。

4.1建设标准

广州生态城市的创建标准可分为四个分目标系统:人口优化、社会文明、经济高教自然和谐: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或满足以下标准的生态建设:

4.1.1人口生态标准

人口规模与资源供求之间保持平衡,将人口增长率维持在经济和资源能承受的水平上。即人口再生产控制在当时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人口密度即其分布合理。人口结构优化,人口素质较高知识(智力)在整个劳动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占主体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文化上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人类自身发展、健康水平等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人性得到充分发展。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伦理,生态文明观渗透到政策、制度、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汉、可持续发展意识等)。

4.1.2社会生态标堆

创造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与人口及其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形成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综台服务能力高公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地|牛活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井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能力强、教率高.

4.1.3经济生态标准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故外廷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推广“3r”战略,即reduce(减少消耗),reuse(重复使用)和rcrci(循环再生),提高教益、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保护与合理利用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台利用承平知识产业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智力(信包智慧)将成为资源的主要开发方向,创造知识和智慧的价值,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采用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实施文明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效益,实现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建立一种于人类的生态安全、社会责任和精神加之相适应的健康的生恬方式

4.1.4自然生态标准

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山川、郊区林地、农业用地得到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完善,从区域环境的自然本底出发,充分保护和利用城乡依托的区域大环境各种自然要素,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实现大地园林化大小公园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绿地的数量和质量满足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城乡发展和开发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本土植物、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生物栖息、繁衍、觅食通道,保证城乡生物有良好的生境.促进物种多样性趋于丰富城乡土地利用合理.各类用地(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绿化用地、自然保护区等)分布合理,城乡结构、布局形态、功能分区协调,实现城乡空同结构山水化和田固化城乡建筑突破传统的经济技术美学观念的局限.更注重社会和生态效果,生态建筑得到广泛应用,建筑及其设施与人、环境协调.不仅要求建筑适用的高教、舒适和美观,而且要求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如使用回收的材料和可以回收的材料建筑物绿化、太阳能利用等,以达到最小的耗材、少量的灰色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最大限度的循环使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自然、人文景观各要素问协调。街区、建筑及其环境布局、设计人性化、生态化.空间环境宜人、和谐城乡风貌特色鲜明,与地域环境协调,并具有时代特色。

4.2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市生态体系篇3

关键词:建设路径;评价原则;研究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体现出来,促使它更好的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它融入到这些过程当中。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宿州市已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创新型“四个宿州”的重要内容,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城市闯出宿州发展新路意义重大,从而最终实现建设建设创新型“四个宿州”的目标。生态文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更好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党和政府工作的一个要旨,可以更好的对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作出贡献。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经济发展伴随着文明的提升,无论是从农业还是工业角度而言,文明程度都呈现几何倍数增长。当后工业社会来临,生态文明如何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伴随人类文明程度越高,社会的驱动效应就更加明显。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生态文明社会是建设的核心,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东西。宿州地处皖北,经济发展潜力很大,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一个十字路口,城镇建设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下去,还是开辟新型的方式。我国用了30多年的时间来完成发达国家100年的经济发展,同时发达国家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在我国短期内集中爆发我国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相关方面的问题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也是他们很罕见的问题。相比于西方国家一些城市建设来看,宿州想要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是更加困难的,因为宿州必须有农业文明直接跨向生态文明,而不是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努力达成经济的高品质发展自然资源的低消耗以及污染物的低排放。此外,还要强调各方面的效益,比如社会效益以及政府效率这些方面要充分使用各方面的资源来进行合理的分工,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随着宿州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水平也在高度发展,生态破坏的趋势显得越来越严重。宿州的环境污染也已经从城市扩展到了相关的区域,由城市不断延伸到郊区,进而不断扩散到农村,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有害性增强。1978年到2014年宿州人口城市化率增长了将近6倍,由1978年的7.8%到2013年的37.4%。近年来,宿州市出台了《宿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实施城镇扩容战略,探索“四化”协调发展新路,全市城镇化进程迅速,城镇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德作用明显增强,但城镇化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目前大气污染问题就是困扰着很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于宿州来说也是短时期内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生态问题。相关的问题在过去一些年代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而发达地区一些城市不同阶段呈现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宿州却是在短期内集中体现和爆发的,如果没有时间去进行集中性的解决。宿州环境污染的严峻性以及复杂性也是难以避免的,大气污染呈现出一种复合型与区域性的特征。此外除了污染问题,宿州水资源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宿州城市水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宿州人均可使用的水资源量其实是偏少的,并且在时空上面分布也是极其不均衡,宿州很多地方枯水时节都非常缺水。宿州要做的就是加强对水质的监控,加强对各大园区各大工厂的管理,有效的控制水污染问题。除了污染问题,我国还面临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我国的655个城市当中有400多个地下水为直接饮用水源,宿州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地下水超采是比较严重的。这样的一种情况就会使得地下水热的面积扩大,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此外还面临宿州城市废弃物这个问题,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处于垃圾包围当中。在这些垃圾当中包含了一些工业固体垃圾,还包含了一些重金属有毒有害的垃圾,重金属垃圾危机范围广泛,能倾入土壤、大气和海域,对生命造成威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经济,要一个较高的品质进行增长。下一步,宿州要培育壮大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调整产业从业人员结构,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吸纳城市就业的能力,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整个宿州地区城市化发展质量。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与周边融合,形成一条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路。第二个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保证自然资源的低消耗环境污染的低排放。第三个就是还要产生一定的效应,分别从社会、个人和政府三个维度的效益考量。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攀升,应当对GpD增长情况全面了解认识,需要的是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能够使用好资源,使得资源一个更好的效率进行使用。在进行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时候,根据一些基础原则,可以让部分自然景观保持完成,让生态自然化,让多种纯天然的环境即使在建设城市建筑时依旧保持完整。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相关的城市文化和自然景观加以保护,列入遗产保护的行列或者列入其他的网络系统,使得城市生态景观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在后期更好的发展。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两大战略。第一个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应该事先对建筑用地进行规划,让各项过程一个体系化的方式开展,维护整体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第二个就是要结合现有的规划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规划方法和管理方法,确保规划以一定的方式方法更好运行。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建设绿色建筑,让人们尝试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这些环保型的生活方式,都和绿色相关联,以便宿州城市能够更好的发展,也能够实现生态的更好保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进行绿色理念,主要可以采用以下的三种方式。比如城乡雨水收集工程模式。收集城区道路上的雨水,应当提前规划,安置管道,在地下夸觉蓄水池,雨天出现,雨水会流入蓄水池,当晴天出现,蓄水池不占地方,节约用地。由于雨水是酸性物质,所以蓄水池要加入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后,雨水蜕变成软水。城市道路宽广,在地下适合建造蓄水池,不管降雨量多少,蓄水池都有充足的位置储存雨水。建立“水银行”。把地面水和地下水统一起来调度管理,类似于银行存取款方式。例如,下雨时,将地表水引入地下“水银行”,污水厂处理过的再生水也可引入地下;当地表水不够时,从地下“水银行”调水使用。多建一些便于收集和渗水的坑、河或地面,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把雨水很好地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要充分利用多种非传统水源的收集与利用,包括雨水、经过处理的再生水等,甚至包括有些气象学家提出的云层中的空中水。大力开发“城市矿山”。从“城市矿产”与工业固废中回收利用的铜、铝、铅、锌再生有色金属可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4.3%,等同于降低了城市对外的资源依赖程度,至少达到了20%以上,对这些重要资源的回收利用,让资源循环使用,变成可再生资源,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资源供应压力,有效控制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真正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帮助,构建一个优质的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系统,能够让城市资源储备更加充足,减少对外的依赖。不仅有利于缓解资源瓶颈,还能促进经济增长。

二、加快打造宿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

(一)构建指标体系原则

首先一点就是当我们开始选择一个指标进行衡量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它的区域性以及地域这些因素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能产生的问题,比如要考虑宿州不同城市的特色,在选择生态文明指标的时候,要把这些特色进行关联。必须充分表现出城市的特色。第二点,所有的指标应当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必须定量实行,指标不能定性,更不能让评价显得不真实,和实际情况不符合,避免存在误差。此外,在选择时标的时候要考虑它的时效性以及代表性指标的摘取,尽量选取最新最近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这样才有利于后期的数据整理以及分析。另外还要考虑的就是公众的参与度。在相关指标制定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公众的参与度以及他们的理解度,这个公众能够充分的参与及理解相关指标的设定,才能更好的制定指标,从而体现出全民参与的原则,制定的指标也更加能够符合民众的要求。

(二)构建指标体系

构建一套完整统一的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确实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在研究评价指标在国家环境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大体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则基础进行的。在进行相关指标评价的时候,从它的意识方面到它的经济文化方面与其他制度这些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1.意识文化层面在这些文化方面的指标进行选择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政府和教育这些东西,对这些东西以量化的方式进行考量,将它们使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在进行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民众的意识问题。要培养民众参与的意识,改变民众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让他们能够认同这样的一种文化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这种文化理念,参与到文化理念的构建当中。2.经济运行层面而在经济运行方面要考虑的则是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些东西要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保证自然不受伤害的同时来增加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一个综合的发展。还要考虑其他的一些东西来进行经济运行的全面评价。在经济运行当中还要考虑资源给它带来的影响,选择各项指标来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使经济能够更好的运行下去。3.环境支撑层面就环境支撑层面考虑的的时候,首先选的是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覆盖率这些方面对客观环境进行评价,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选取环境功能区以及农业污染防治这些东西进行评价。通过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构成完整的环境体系,使得环境能够更好的发展。4.生态人居层面在这个层面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是看绿色建筑物的比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地的面积,从这两方面来对生态人居进行考虑。在进行建筑选择的时候,主要是从建筑物的舒适度以及它的环境满意度这两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三)指标体系分析

在对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参考了文化、生态这些方面。在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时候,更加注重内部的建设主要是树立一种全民的意识,对内部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在给它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的时候,严格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对他的各个方面进行提升,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此外,进行设立发展理念的时候,要从经济层面上考虑,要从环境上对它的体系进行支撑,从制度上对它进行保障。这个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内容,包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相比较其他成果来看,显得更加全面而且更加可行。

(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测度

1.测度方法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并且考虑到区域特征这个方面,在对相关指标进行列选的时候,必须依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标准进行统一赋值。一般来说所得到的值越大,则说明它越符合规范,所得到的职业小则说明它不符合规范,需要进行改进。需要进行说明的,就是在这里并没有对这个指标采取相对应的标准化方式进行处理,不同城市所采取的指标标准也是不同的。在对这个部分进行评判的时候,不同地区所采用的标准也是不同的,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情况来综合考虑。再进行考虑的时候,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来参考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对它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2.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测度逐一分析所列选的评价指标,并借鉴相关的数值进行最终的确定。在进行结果评定的时候,一般把它分为四个等级,依据不同等级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此外在评价的时候还可以从意识文化层面进行划分,这样可以使得相关城市更好的确立起建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此外,还可以使得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将绿色环保的行为进行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去。在对意识文化层面进行建设的时候,还要加强对这方面建设,尽快达到生态文明城市的标准和要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经济运行方面,我们以宿州的城区为例进行研究。宿州的城区建设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它的发展形式已经由原有的一种粗放式转化为集约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更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节约型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科研的投入,此外还增加了服务行业的投入。这样的一种形势之下,在建设过程中就能更好的节约资源,也能够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想要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意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要集中注意力于经济发展。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只有生产能力得到更好发展,城市的未来才有更好的发展,一座城市也有了更多的内涵。而在环境支撑方面,宿州地区相比其他地区则更加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治理,对于一些污染物的排放方面控制的非常好,使得各项功能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以及生物多样性,对它的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对已有的污染进行防治,还要提升公众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提升他们对于环境的满意程度。在生态人居方面,宿州作为部级园林城市,它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大,新建的绿色建筑比例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非常好。但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还要对这几方面进行加强。在建设方面,宿州相对来说建设比较好,在对制度制定的时候,要根据经济以及社会各方面情况进行制定,不会影响到评价以及政府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在这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虽然很多城市已经对自身的体系进行完善,但是在城市的具体建设过程当中还要对生态文明进行大力的宣传,让人们能够从内心认同这样的一种方式方法,让他们积极加入到其中。以能够最大程度上面的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很多城市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仍然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以经济发展转型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经济由粗放型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对它的评价制度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联合各方面进行评价。此外还要提升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要能够贯彻落实各方面的东西。各城市在接下来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能够大力促进经济发展转型,以发展低碳循环绿色经济为目标,逐步关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要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从而使得经济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让公民能够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更加满意。而在公民的教育当中还要不断加强,让他们能够对环境有一个更好的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更好建设,也能够促使城市的更好发展。在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体系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指标都是可以直接量化的指标,丢掉了原有的一些定性指标,所以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可能会使得数据不完整。但是这个文章所采用的评价体系指标是一个宏观方面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适合向其他城市进行推广。

三、结语

在7.26讲话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宿州正是“十六城同创”,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阶段。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当前重点是要根据宿州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不良生态环境效应,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结合创新型“四个宿州”的特点,进行创新研究,力争给宿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可行之策。

参考文献:

[1]中国新常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陈二厚;董峻;王宇;刘羊旸.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J].当代贵州,2015(11).

[3]曲万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10(04).

[4]秦伟山;张义丰;袁境.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J].资源科学,2013(08).

[5]吴海峰.郑州生态型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04).

城市生态体系篇4

关键词:讨生态城市体系;建设;城市规划;关系

abstract:intheadvocateaharmonioussocietytoday,theurbanecologicalconstructionhasbecomethemaincontentoftheurbanplanning.inthispaperthescientificconnotationofecologicalcitydiscussed,thispaperexpoundstheecologicalcityincityplanninginthemanyproblems,andputsforwardthemeasurestostrengthentheurbanconstruction.

Keywords:forecologicalcitysystem;Construction;Urbanplanning;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我国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加快生态城市的构建是未来城市规划的热点内容。然而,在进行生态城市的体系构建时与实际的诸多领域造成很大的冲突,例如,经济发展、工业建设与生态建设都有实质的冲突。因此,在实际的规划当中,规划单位要合理的统筹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合理的对城市做到统筹规划,做到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生态建设的现状

城市在生态城市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整合多元化的影响因数,这就使得在生态建设当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阻碍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系统构建。从当前城市的生态建设的主体看,生态建设状况主要如下。

(一)城市人口基数大,造成生态建设用地缺乏。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城市人口压力越来越大,进而造成大面积的土地用于商品房等民生基本设施的建设。而且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索取,甚至出现诸如乱砍乱伐的违法行为。

(二)城市工业建设,严重制约着生态建设的进程。我国城市的经济建设往往需要依托于工业的发展,而我国目前的工业建设化程度低,存在高污染、高消耗的诸多弊端。现在的城市往往以工业经济建设为主,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建设。所以,短时间的工业经济建设取代了城市的生态系统构建。

(三)生态系统建设的标准和管理不够规范。在我国,城市的生态系统构建起步的比较晚,在具体的系统构建上不规范。生态系统的各项指标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例如,我国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在生态建设上的指标不一致,往往东部的建设标准低于西部城市。

(四)生态系统的建设基础薄落。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的环境能力非常的脆弱,城市的各项环境指标已经严重了生态系统的构建。例如,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指标高于国家的控制范围,一些公共财产受到市民的严重损坏。

(五)环境等部门疏于监测和管理。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中,往往会出现人为的非法破坏和占用,这些违法的行为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而相关部门疏于监管,对于一些非法土地占用、森林资源过度砍伐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禁止。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加剧,这些非法行为将会越发的普遍和严重。

三、城市规划中关于生态系统的规划原则

在城市的生态规划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进而进行有效的生态工程的建设。而且在规划的当中明确好规划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一)经济建设应该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即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好物质资源基础。同时,经济的建设需要服从生态建设的控制和分配。

(二)生态建设中,遵循自然规律。在城市的建设中,要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建设的基准,尊重生态工程建设中,事物发展的本质。而且,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中,要在不改变原有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进行。

(三)注重体现生态系统的实际功效。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的生态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而更多的是为人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关系质量。

(四)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城市的生态建设不只是单一的植被种植,而更多的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要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规格做到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进而确保生态工程的功能。

(五)生态系统要整合好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结构。现在的城市建设,越来越突出本土文化的特点,在进行有效的生态规划时,依据这些文化特色做到合理有效的规划。

四、加强城市的生态规划,保障生态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着它的独特性。首先,城市的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生态的构建。城市的生态系统往往以人造的为主,这就使得城市的生态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城市的生态建设多以人造森林、湖泊为主,这些人造的生态结构非常的脆弱,而且容易受到人们的破坏。人们在公园等地的观赏旅游时,不注重环境的维护,大量的生活垃圾给人造生态结构带来巨大的破坏。其次,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度高、范围广阔。城市的人口流动大,而且比较的集中。这就使得居民的生活垃圾集体处理的效率低下,采用掩埋的方式造成了生态的土质、实质污染,这些对于生态系统而言是致命的伤害。而且城市的物资运输流量大,城市的大气污染严重。最后,城市的生态监管模式比较的单一,主要是以检测为主。因此,要建立好相关的检测部门,制定一套良好的检测制度,这是生态系统在后期维护中的有力保障。

在进行有效的生态规划时,城市各方面的规划都得加强。加强的方面不仅仅是工业建设的有效规划,而更多的是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有效规划。在这个以人为基准的生态系统中,要充分的规划好城市的人口发展。人口规划主要是人口的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提升。城市人口的技术过于庞大,非常的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人们的活动范围超出了生态系统最大的承受力。同时,人口素质的提升,可以便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保护。生态系统的诸多设施和工程,需要人们的文明使用,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人口的合理规划时生态系统建立和为冲的关键。当然,工业经济规划也得加强。在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中,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是生态构建的一大制约因数。现在的城市建设往往以短暂的经济发展来壮大城市的实力,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照成了严重的污染。例如,随着陶瓷产业的转移,大多的陶瓷产业迁移至了江西等内地城市,在短短几年的瓷生产中,就给当地城市的环境造成了重大的污染,甚至是永久性的破坏,也就使得城市的生态结构非常的脆弱。

五、加强城市的规划,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建设脚步必将加快。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好城市的规划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鉴于城市的人口基数大的缘故,生态建设的用地严重的缺乏和破坏。现在的城市生态系统往往缺乏自然性的森林、湖泊。所以,这就要求在城市的规划当中,重点突出解决“生态用地”的问题。从目前的城市生态建设来看,未来的城市规划,会加大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为生态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当然,要更加做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依托于相关环境部门加大管理的力度和规范好生态资源的保护制度,从而减少城市的环境破坏。

六、城市生态规划的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生态结构已不能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现代的生态结构更加的注重舒适、美观、科学等特点的突出,基于我国当前的生态建设,城市的生态规划模式主要有如下:

(一)山水结合的生态城市规划。这种生态系统的规划主要依据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特点,注重城市文化底蕴的突出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生态规划在广西的柳州、桂林做的比较的成功。

(二)观光旅游的生态规划。现在的城市更加注重旅游业得发展,城市在生态规划中,更多的注重人们的审美要求,打造出适合休闲旅游的景观园林。

(三)文化底蕴的生态规划。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城市的文化保留。因此,现在的城市生态建设越来越注重文化的打造。

七、结语

当代的城市发展,不仅仅要求经济发展,而更多的要求城市的生态工程的建设。通过有效的生态工程建设,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晶晶;郭熠.聚焦地毯经济,共话生态城市[J].滨海时报;2011(09)

[2]王森;赵贤钰.总论生态系统理论,建设生态城市[J].滨海时报;2011(09)

[3]李静.循序渐进地建设生态城市[J].中华建筑报;2010(04)

城市生态体系篇5

关键词:生态健康;城市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关于以生态健康为导向的“4e”模式

随着健康城市和生态研究的兴起,城市环境、能源、生态健康等课题也偷偷映入我们的视线,也是各国城市设计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湖南城市规划业领航中南地区来讲,长株潭城市群体的生态和谐建设更需做慎重的思考。70年代起,欧洲城市设计者就开始强调“自然生态与环境性能”,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小标题。如空间形态和微气候调节、环境舒适性、自然生态的适应和保护、密度等形态设计参量的关系、能源效率等。可见,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即以自然生态为导向的设计(naturalecologyorienteddesign)、以人工生态为导向的设计(artificialecologyorienteddesign)、以节约能源为导向的设计(comfortableenvironmentorienteddesign)、以环境舒适性为导向的设计(energyconservationorienteddesign)、称之为城市设计的“4e”模式。在建设长株潭以“两型社会”倡导的理念来说,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也是提出生态理念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1.1ne策略:自然生态为导向的设计

首先,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生态优化就是一个城市设计的基本议题。

近几年长株潭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在市中心位置做出一定程度改造的同时,大面积地发展房地产,城市中心向城市群体的集中地带靠拢,科技园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占用大量用地,在规划这一城市群体的蓝图的同时,是否考虑到在城市群体生活的市民毕竟是用城市中心为主,至于如何不脱离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为生活带来的不便之处规划师作为己任。但城市规划的总目标应该是协调人、人工河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健康,即建立良性的空间环境、提高城市舒适性和形体环境质量、建构理想的景观生态网络等。

1.2ae策略:人工生态为导向的设计

大河西的开发,以及城市中心点在河西一直延伸到宁乡、望城县等空间的扩张过程中,有些原始景观格局以及自然的再生能力被改变了.如岳麓大道以及周边的麓云大道麓谷大道都是新建的交通网络,某些原生态已经转变成了次生态环境。城市设计者应该向自然学习,按生态学原理设计我们的环境形式和行为方式,主动从设计上对已遭破坏的自然网络进行生态补偿,利用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系统、过程的活性,促进城市水文循环等自然平衡过程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与重建,提高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生态质量、具体措施:自然要素的植入式设计、填水区的生态补偿、城市湿地的恢复与再生、城市绿地的网络化和森林化、适当引入城市农业和社区园艺。

1.3eC策略:节约能源为导向的设计

城市耗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为满足人们的舒适性需求,对室内环境进行主动调节(光、热、风、空气等)所产生的建筑耗能;二是为支持交通出行等活动而产生的能耗。

因此,设计者必须将空间形态塑造、功能分区、环境性能、活动需求与城市能源损耗联系起来,正确引导人工设施与自然要素的空间分部形式、功能组织关系,加强土地的混合使用,将分散活动区之间的出行能耗降到最低,同时增加自然通风、降温、采光等被动调节机会,降低建筑耗能。具体对策包括:引导合理的交通更模式促进节能与环保;以良好的微气候条件促进低能耗被动调节;以积极的空间形态促进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水资源与生物资源循环体系设计;以地下空间热效能优势降低城市能耗量,等等。

1.4Ce策略:环境舒适性导向的设计

城市环境舒适性的优劣是由城市空间环境生态系统内部的人工和自然要素共同决定的,通过改变-适应-调节-再适应-再调节的作用过程,人、人工和自然因子被高度整合起来。可见,城市设计师必须认真研究城市空间形态与物理形态生态质量环境舒适度的关联性,来制定声、光、热、风、空气等方面的物理形态优化对策,包括:以自然光利用和光污染控制优化光环境;积极引导人工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风环境;依靠空气流通和植物净化改善空气环境;以人工和自然的综合物理手法优化热环境;通过合理分区及声障效应来优化声环境等。

2先导区的开发应慎重考虑

在长株潭城市群以各企业和科技园的规划与兴建引进中,城市蔓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蔓延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首先,城市生活环境品质下降,使绿色空间减少,环境不断恶化。其次,分散在郊区的各类sequence中存在着居住的多样性和隔离性,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离异。另外,城市财政萎靡、内城投资减少。开发新区的优势本来在于投资相对减少,但是,蔓延将使居民在城市建设上付出更多的代价。作为城市蔓延的产物,应该提高各规划区的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的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模式。

3工业城市建设规划:城市生态系统

3.1人口拥挤

在长沙以五一圈为市中心一带,二环以内的区域住房紧张,人口拥挤,城市环境条件改善不足,虽政府在市政建设上投资不少,但是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市中心位置的天心区东塘商业圈一直是交通严重堵塞的节点,应区分人车分流。地铁的施工带来的不便太多,出现社会基础设施不足等。

3.2工业布局以及工艺结构不合理

在工业布局以及工艺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和工业扰民情况居多,这是工业城市最大的弊病,株洲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调整性,提出宜居城市的方略,事实可能不尽人意,在很大程度上工业城市给市民带来的生态人为合一还是有待改观的。

3.3能源、水等自然资源不足—城市经济系统之间严重失调

为了使该城市的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并改善其社会自然环境,提高市民的人类生态学水平,需要一方面开拓远郊区和卫星城的新区建设,提到新区的经济生态吸引力,以适当疏散中心区超负荷的工业和人口;另一方面要认真改造旧区、通过关、迁、并、转等改造措施,调整工业布局,改革工艺流程,合理协调城郊比例以及绿化与建筑面积的比例。因此,需要大力开展综合性的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研究,为此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生态体系篇6

关键词:智慧城市生态环境大数据监管决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02-02

1生态环境大数据架构

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包括数据共享开放、业务协同等工作机制,以及生态环境大数据科学决策、精准监管和公共服务等创新应用机制。组织保障和标准规范体系为大数据建设提供组织机构、人才资金及标准规范等体制保障;统一运维和信息安全体系为大数据系统提供稳定运行与安全可靠等技术保障。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和业务应用层。其中,大数据环保云平台是集约化建设的it基础设施层,为大数据处理和应用提供统一基础支撑服务;大数据管理平台是数据资源层,为大数据应用提供统一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等支撑服务;大数据应用平台是业务应用层,为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综合服务。

2生态环境大数据物理架构及技术组成

健壮的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是由覆盖广泛的物联网,智能的数据挖掘能力,校验能力突出的大数据辅助分析决策体系组成。

其目的在于通过综合应用传感器、红外探测、射频识别等装置技术,实时采集污染源、生态等信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从而达到促进污染减排与环境风险防范、培育环保战略性新型产业等方面的目的。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广泛采用传感器、RFiD等物联网相关技术,具有良好的物联网运作基础,对实现物联网在环保领域的深度运用提供了先决条件。

组建高效稳定的生态环境大数据架构分为三大范畴。

2.1构建环保领域物联网体系

物联网作为一个系统,与其它网络一样,也有其内部特有的架构。其结构主要有3层:一是感知层,即通过RFiD技术、传感器、二维码等物联网底层传感技术,对物体信息的实时获取,并通过传感网络。二是网络层,即通过将互联网、3G网络、短波网等多种网络平台的融合,构建物联网网络平台,将感知层采集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至环保信息中心,并对数据清理、整合、汇总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处理各种机械或人工造成的异常,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及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对采集信息价值的深度提炼。三是应用层,即把感知层采集的信息,根据各功能模块需要进行智能化处理,实现污染的早期预警、治理的自动调节、环保信息的实时等环保物联网应用功能,并补救各种不稳定的技术结构、程序、硬件和网络的错误,以及调整数据采集传感器不稳定的工作环境。

2.2开发智能化处理功能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目的在于,通过广泛采集的数据,运用数据挖掘等智能化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提炼,为决策层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决策依据。所以,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本质特征之一。任何领域对物联网的技术的应用,如果缺乏智能化开发,都不能充分发挥物联网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物联网的智能化优势,对环境监测进行智能化处理,将简单的环境监测数据提炼为有价值的统计数据,至少可以达到以下两点目的。一方面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延长污染预警时间。另一方面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为环保部门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2.3构建多平台网络模式大数据辅助分析

网络平台是基础,缺乏安全稳定的网络传输环境,环保工作中的监测、控制工作则难以实现。物联网通过广泛散布传感设备,实现对数据的广泛采集和实时传输,并及时汇总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数据采集量、传输量和处理量较大,对网络平台的要求较高。为保证环保工作中,物联网的正常运作,需要建立以互联网为主体,多网络平台共同适用的网络平台环境。以互联网为主体,原因在于需要环保工作中,信息采集处理的范围广,需要互联网作为主要运作平台,且面对城市、大型环保工程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区域,互联网平台优势明显。多网络平台共同适用,原因在于,虽然大部分环保监控区域是孤立的,但大多数已具备一定的信息传输基础,如电信3G网络,充分利用已有的电视、电话等网络平台,为数据传输提供硬件基础,同时积极开发小范围内无线传感专用网络,为实现环保监控区域系统化提供条件。

3生态环境大数据监测及管理分析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环境监测数据市、省、国家的逐级填报与传输,该平台采用B/S运行模式。建立有效的数据汇集机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保证数据的准确安全:国控自动监测站点的数据直接发送总站,省控、市控自动监测站点数据分别发送到相应的省站、市站后,由省站统一汇总后上传总站;手工监测数据在分级审核汇总后,由省站上传至总站。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中采集与传输的数据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是各环境要素的自动监测数据和手工监测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主要是省、市、县各级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各类综合报告等。

4大数据应用场景

包含4项主要内容:一是推进一批急需使用的大数据应用项目,并与交通、建设、水利、国土、农业、气象、测绘等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形成多元化、多视角、多维立体的大数据应用格局,今后还将根据环保新任务需求继续进行应用拓展和功能完善,使环境监管大数据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建设“环保数据资源中心市级分中心”。主要任务是完成本市环保业务系统与省厅“环保数据资源中心”对接和数据录入,并组织辖区内县级环保部门承接省、市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系统共建、信息共享、运维有序。三是建设企业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统一的全省企业网上在线管理门户,为企业提供“一企一户”式的数据申报查询、查看办事流程、关注信用评价、了解政策法规、跟踪办理状态等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四是建设公众数据服务平台。完善环保信息公开体系,从数据资源中心选取相应的待数据,如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动态等,经过审核后,(推送)至省政府门户网站、厅门户网站、环保官方微信和微博、手机app及其他公众宣传教育平台。

5价值效益分析

通过“环保云”建设,加强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安全资源的集约化建设,实现大数据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与整体运维;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加强数据资源整合集中,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通过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为生态环境科学决策、监管、公共服务提供支撑与保障。项目实施以后,有助于节约重复建设成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同时更便捷地服务于全国环保系统。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将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振刚,张小娟.智慧城市系统构成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7):88-93.

城市生态体系篇7

内容摘要:运用生态学和复杂性科学前沿理论,研究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问题,是城市品牌理论和实践的全新视角。本文基于生态学理论,提出了全新的城市品牌与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概念,运用CaS理论,阐释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机制。

关键词:城市品牌生态系统

城市品牌与城市品牌生态系统

从城市品牌理论发展来看,对于城市品牌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品牌尚未形成统一公认的定义。基于生态学视角,本文认为城市品牌是一个包含城市产品体系与利益相关者两个方面要素的生命体。它是城市顾客对城市独特个性的一种综合印象,存活于城市顾客心中,在其生态环境中生长、发展壮大。

城市产品体系是指城市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组成的复合体。城市有形产品主要有:地理区位、土地资源、自然景色、基础设施、特色建筑、优势产业、公共产品等城市有形的实体;城市无形产品主要包括:历史特色、文化特色、伦理道德、城市形象等。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是指凡是能够对城市品牌产生影响的所有的人或团体。它主要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城市顾客、公众、城市品牌竞争者等。

城市品牌作为复杂的“生物”,其发展状态不仅取决于城市品牌内部生态,还取决于城市品牌生态环境。拟生物生态系统概念,本文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内,城市品牌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相关环境复合而成的商业生态系统就是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简称CBe)。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模型如下:

S=S1+S2

S1=Σmi+Σsi

S2=Σpi+Σei+Σki+Σni

在式(1)中:S表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S1表示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S2表示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在式(2)中: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S1包括城市品牌产品mi和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si;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S2包括政治环境因素pi,经济环境因素ei,社会科教环境因素ki,以及自然环境因素ni。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特征

(一)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地域性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主要载体的人工生态系统,而每个城市具有不同的地域空间。城市品牌生态系统通常与一定的空间相联系,反映一定的地区特性及空间结构,所以,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生命性

任何一个城市品牌个体都会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城市品牌个体同样具有生命周期。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城市政府、顾客、公众、非营利组织、城市品牌竞争者)同样具有生命性,而且城市品牌的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更替,致使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发育、繁殖、生长和衰亡的生命特征。

(三)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控功能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维持着CBe自身的动态平衡。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的各主体与其生态环境是经过长期进化适应,逐步建立了互相协调的关系。城市品牌生态系统自动调控机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品牌个体数量是按照有限空间和优胜劣汰机制进行调整的;二是CBe内相同主体群密度是按照生态位的容量进行调整的;三是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使其达到功能协调和动态平衡。

(四)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总是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资金、技术、资源、人才、信息等要素的交流,从而维持其有序的状态。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依赖于环境的交换,同时又构建其运行的环境。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开放性决定了系统的动态和变化,开放给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运用开放性原理就能更全面、深刻地揭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本质。

(五)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遗传算法的创始人JohnHolland(1995)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简称CaS)理论(葛永林、徐正春,2002),结合城市品牌的特征,本文认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同样具有鲜明的复杂适应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主体适应性。

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适应主体不仅包括城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还包括城市内外部顾客以及各种传媒机构,这些形式、性能各异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富有积极活性和适应性,存在着多维度、深层次、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主体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不断地交互作用中,能够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增长知识”,以此改变其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与环境和其他主体协调一致,从而促进整个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发展、演化或进化(霍兰,2000),这正是CBe生成复杂动态模式的主要原因。

(六)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聚集特征

人们通常把相似的事物聚集成类称为物以类聚。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聚集是指主体通过“黏合”形成较大的更高一级的主体―介主体。同样,这些介主体能够进行再聚集,产生介介主体,这个过程重复几次后,就得到了CBe非常典型的层次组织。

城市品牌是多要素的聚集。城市品牌是一个系统,包括城市顾客、城市运营者、城市产品系统、城市品牌竞争者、城市品牌整合传播者、城市品牌生态环境等多种要素的多维综合体。总体来说,城市产品系统是城市品牌的基础,顾客是城市品牌的驱动力,城市运营者是城市品牌的建设者,整合传播是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城市品牌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城市品牌是多利益主体的聚集。参照tomDuncan(1998)对品牌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本文也对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市民、投资者、旅游者、企事业单位;次要利益相关者:包括竞争者、非盈利组织、媒体和评论家;主要非利益相关者:包括自然环境、动植物、人类后代;次要非利益相关者:包括环境压力集团、动物利益压力集团。

由此可见,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是多种利益主体的聚集体,只有轻重缓急地协调好各种关系,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才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城市品牌是多个组织功能的聚集。城市品牌的塑造需要多个公私组织协同,无论从城市品牌规划到城市品牌设计,从城市形象工程到城市文化工程,从城市品牌推广到城市品牌维护,都离不开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旅游、文化等政府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金融机构、电力和供气等公共事业公司、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各种媒体等私人部门紧密配合。另外,城市品牌塑造更离不开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社区和谐,社会安定。

(七)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非线性是指主体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反复交互作用并非遵循简单的线性关系,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主动适应,负反馈和正反馈导致了主体间相互制约、相互激励的复杂关系,常常出现偏离线性的突变、跳跃等非线性变化,使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演化呈现非线性状态,非线性特性有助于加速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演化的进程。

(八)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多流并存的特征

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主体与环境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存在资金、技术、资源、信息、人才等诸多要素的流动。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生态流”促进CBe主体与环境的进化,其交换效率直接影响着流的“增值”与再循环,影响着CBe的演化进程。

(九)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特征

城市品牌复杂性的生态环境,主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程度、范围、结果不同,以及主体动态的适应过程,导致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呈现多样化特征,成因如下:

首先,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区位、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特色,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各异、气象万千,造就了城市品牌物种之间差异化;其次,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内主体多元化,且主体思想行为不一致,形形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使城市品牌内涵、表现形式都各具特色;再有,城市品牌内外顾客需求的层次、强度、数量不同,造成城市品牌生态位的不同,正如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过程,新旧主体交替,并与环境和其他主体的作用、适应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通过增加再循环,导致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十)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标识

标识是指在主体之间聚集过程中,每个主体上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主体的独特符号,它是CaS的三大机制之一。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狭义上讲,标识是指城市品牌的名称、市标等符号,是城市品牌个体鲜明特色的外在表现形式。广义上讲,标识是以独特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以及视觉识别组成的,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标识系统,即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S)。所谓CiS就是指城市经营者运用整体营销传播(imC)方式,将城市特色、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定位、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等信息,传达给与城市有关联的广大社会公众,加深人们对城市品牌的认识和认同,提升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塑造独特的城市新形象。标识有利于城市品牌与竞争者形成差异化,同时有利于城市顾客(投资者、旅游者)的选择和聚集。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机制

(一)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内部模型机制

CBe内部模型是指主体能够形成预测未来、做出行为决策能力的机制,实质上讲,它是一种学习机制,是主体适应性内部机制的精髓。内部模型有两种类型:即隐式内部模型(对未来状态模糊预测下的决策)和显式内部模型(对未来事物发展前瞻预测的过程)。

CBe内部模型是一种复杂而多组分的人机混合的决策系统,它既是隐式模型,又是显式模型。城市品牌运营者通过市场调查,收集大量的客户需求、城市品牌环境威胁和机遇等有关资料,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运用先进的软件对CBe未来发展态势进行科学预测,然后,组织专家讨论会,对预测结果进行人工修正,最后,制定出保持CBe健康发展的方案。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内部模型有:运行机制模型、决策机制模型以及约束及监控模型三种类型,不同的类型模型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性和功能,三者既有联系,又相互作用,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积木机制

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积木块是指构成CBe的相对简单组元,用于可供组合的活动规则称为积木,积木是研究复杂世界规律的工具,是CaS的特色机制。不同组分通过聚集形成多层次的CBe结构,即CBe一方面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另一方面,它同时包含有多层次的子系统。每个CBe子系统构成一个“积木块”,每层“积木块”之间主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城市品牌生态系统。通过对CBe“积木块”性质、功能、作用的审计,可以实现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提升和优化。

充分认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特征与机制,有助于对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体系篇8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是当前人类在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时所提出的一种对策,对世界各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又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迅猛的阶段,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的伤害,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城市建设领域,走生态城市之路亦是大势所趋。因而,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予以实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认真研究城市生态规划,使生态学思想深入人心。

一、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根据前人和他本人对森林动态的研究,把物理学中的“系统”引入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其空间范围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

“城市生态”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中心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态系统却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体。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人工性。除了人这一主体之外,还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义生态系统观,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按照这种组成方式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在社会学中,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城市空间则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集合。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命系统,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动植物)。二是环境系统,包括次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广域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广域环境是在更大的范围上来说的环境,包括城市周边的郊区环境以及整个区域环境。这种组成形式严格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关系。在城市中,自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安排的,在人的干预下,城市生物种群单一,优势物种突出,群落结构简单,空间分布也受到人为的限制

三、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规划

(一)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归根到底,城市生态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作为城市中的主体,在生态规划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主体――人来展开各种规划措施。城市生态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又集中体现在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宗旨,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J].华中建筑,1997.

[2]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3]王发曾.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7.

城市生态体系篇9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园林;生态规划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人们逐渐提出了“生态园林”、“生态城市”的概念,说明城市中的园林绿地不仅供观赏、旅游、休憩,而且是维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城市绿地是城市的“绿肺”,具有调节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绿地为组分而构成的系统,它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功能。为使绿地系统更好的发挥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生态规划,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1.以生态为中心的绿地系统规划理念

城市是个复杂的、综合的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植物才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碳水化合物和氧气,给人和动物提供能源、食物和生产原料,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基本的生产者,离开了植物,城市生态环境就无法达到平衡。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的理论模拟再现自然园林景观,重视园林绿地对城市环境所起的作用,突出强调环境质量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从改善生存环境着手,规划建设城市绿地系统。

2.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建设的原则

2.1首先采用生态规划设计手法

城市环境的生态规划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日本科学家发明的生态路灯能吸收道路上汽车排放的各种废气,我国科学家发明的生态水泥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生态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绿化的例子。在城市绿化规划中大量运用生态技术,既能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2充分考虑整体优化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因此,在规划中应把绿地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2.3保护植物多样性,合理建设植物群落的生态网络

要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城市的平衡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绿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

2.4坚持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为基本出发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以绿化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为指导原则,利用景观生态学的规划方法,将城市与周围郊区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区各绿地空间之间,以及它们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建立“绿色廊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性的城市大园林开放空间体系,实现城市向自然过渡。

3.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的措施与方法

3.1城市绿地系统应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相结合的环网式的布局

景观生态学指出,环网结构的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使绿地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良好的可达性。因此,把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城市大环境绿化的基质,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森林公园、城郊农业用地、自然风景林、郊野山林、苗圃、果园等的改造和利用,环绕城区;建设与道路、河道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绿带,使城市内外的绿地斑块、基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连续的绿色景观生态休闲走廊;合理布局城市绿地斑块,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大型绿地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而小的绿地斑块可以作为物种迁徙的歇脚地,有利于提高景观的异质性。所以小绿地斑块是大绿地斑块的补充,但不能取而代之,应是两者有机的结合,并通过廊道连接,使绿地斑块均匀化、立体化分布,构成“公园--小游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的绿地斑块层次结构。

3.2利用植物造景形成生态绿化的自然美

植物造景不但要从功能和艺术效果上考虑色相、季相、形体、姿态、声觉等多方面的要求,还要根据不同地理纬度与海拔高度,所决定的植物地理分布,以及生境与小生境的具体情况等多方面来考虑。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比例,按照多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乔木、灌木、草本与地被)及其轮廓线变化等。通过合理种植设计,可在局部地区将园林植物的寓意和韵律予以表达,促使植物形和神的结合,体现绿色文化。

3.3充分利用自然因素

城市绿地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景观保护的绿色核心区,同时建立绿色缓冲区,以减少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重视城市内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

3.4城市绿地系统城区周边建设防护林带

城区内建筑物密集,人口稠密,环境污染严重,极易形成“热岛效应”,给整个城区提高环境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人们建康受到很大的威胁,消除这种威胁最好的办法是在城区周边种植大面积的树林,这样能为市区输送新鲜空气、防风固沙、减少噪音,达到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3.5发展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对于建筑密度大,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来说,发展垂直绿化无疑是一个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垂直绿化具有占地少、见效快、绿量大等优点,不仅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之不足,丰富绿化层次,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而且可以增加城市及园林建筑的艺术效果,使之与环境更加协调统一、生动活泼。发展垂直绿化,提高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垂直园林景观。

4.结束语

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生态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格局,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让市民亲近绿地,生存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地系统中。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体系篇10

【摘要】山地城市的生态安全关系到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脆弱性的特征。基于对山地城市生态安全概念的理解,指出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系统是由城市实体人居环境空间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命线系统构成,并提出了保障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策略。

【关键词】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策略

山地是人类聚居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地域环境的复杂性、交通条件的封闭性、建设活动的艰巨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特殊性。但目前对山地的认识和研究尚处在启蒙阶段,山地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经验积累和实践探索储备又不够[1],这导致城镇化过程中破坏性建设严重,山地生态失调,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和工程灾害频繁,使山地城市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从界定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和山地城市生态安全概念内涵出发,提出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系统构成,以及保障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策略。

`

1山地城市生态安全概念及内涵.

城市为人类聚居生存环境,山地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人类及其生存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的人类聚居地。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2]、敏感性与脆弱性[3]的典型特征。

山地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本次研究着眼于现实的需要,将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界定为指对城市生态系统过程中影响重大的制约性因素实现良好调控,同时具有较强的应灾能力的状态。基于此概念界定,山地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以及山地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于人类的安全,前者是指山地城市人工及自然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处于无危险状态,后者指山地城市生态系统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可持续能力。

2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系统

基于对山地城市生态安全概念的理解,结合城市规划、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背景,认为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由城市实体人居空间系统安全、经济系统安全、社会系统安全和生命线系统安全四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部分组成。

2.1城市实体人居空间系统安全――建设活动

当前中国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用地空间的拓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人居实体空间形成必须的,这里重点关注城市建设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1)城市用地选择的安全。一般的城市规划用地选择时进行的用地适用性评价主要针对用地的灾害性条件等方面来进行评价,考虑用地区位条件、城市发展要求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但从城市生态安全的角度,城市用地的选择还需要综合考虑其对生态安全影响,并追求用地的选择不损害城市生态安全,同时能够适当优化城市生态安全的状态。在5.12地震中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北川县城就是选址欠科学的例子之一,“山地规划第一要选择稳定的场所,一定要避开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和洪水等的地段;……”[4]。

2)城市土地利用安全,土地是生态环境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驱动力是影响着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驱动力因素。沈清基指出随着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应该增加城市用地类型,具体而言,要对城市不可建设用地进行划分和规划,可以有效地保护郊区受城市化的不利影响;增加城市的用地组成类型,用以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5]。

3)城市建筑与生态安全。城市建筑过密是导致城市气候改变的重要原因。此外,城市建筑对降水和城区地表径流也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城市高层建筑对城市生态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

4)人均耕地减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由于城市化、能源生产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原因,耕地被占用越来越多,人口增加,导致城市与工业用地扩展占用了大量的沃田良土,必然对农业生产与生态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2.2经济系统安全――产业发展

山地城市在做产业规划时有其特殊性,首先山地城市可以建设的用地非常少;其次山地城市区域普遍经济落后,传统农业种植占较大的份额,对生态环境有特别大的威胁,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最后基于山地地形地貌,产业布局应该与空间地理相结合,经济与地区优势和特色相结合。工业生产对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产生大量污染、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三个方面。应该建立生态化的工业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发展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形成新的工业范式。

2.3社会系统安全

居民是城市聚居的主体,它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教育水平,环保意识、社会保障等等都会影响城市的生态安全。

1)人口规模以重庆市为例,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和城市建设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重庆的新建区域常常突破原有城市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界限,向高坡度、高生态敏感性的山体推进。因此人口规模(数量)和资源供求之间要保持平衡。

2)生活方式居民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城市生态安全,如汽车的使用,汽车产生的噪音、震动和排放的废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和臭气,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还有生活废水导致水质恶化的问题和由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3)社会保障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高。要满足居民的就业、居住、供应、医疗、保健服务等基本生活需求,使居民享有充分可靠的生活保障。注重对残疾人、老龄人、失业者、贫民等特殊人群的关怀,犯罪率低,保持稳定安全的社会秩序。

2.4生命线系统安全

一般说来,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是指城市供水、供气、供电、交通、通讯、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但这里探讨的生命线系统还包括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本质上讲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services)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游憩、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护地系统,并进一步可以扩展到以自然为背景的文化遗产网络[6]。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

3保障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策略

3.1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地域观

本文所探讨的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地理范围虽然指的是城市规划区,但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来都是不受行政范围约束的,特别是山体和水域更是如此。应该将维护国家层面的山地生态安全屏障视为保障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基石[7]。

3.2开展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理论支撑

建立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研究的本质[8]。影响山地城市生态安全主要诱因来源于人类活动,而对人类活动进行科学引导离不开学术理论的探索――山地人居环境科学。

3.3建立稳固的安全的生态基底支撑系统

将规划区范围内的山脉、水系、冲沟、林地、农田、湿地、荒野等非开发建设的自然资源划为刚性的绝对保护范围。可以从深圳的城市生态安全基本生态控制线、浙江台州制定的分区生态基础设施的控制性规划和俞孔坚提出的“反规划”途径收到启发。

3.4加强山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通常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用地所占比例较小,路面等级低,弯道多,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瓶颈。二是加强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新建、扩建、改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提高污水和垃圾的处理率。三是搞好能源供应设施建设,改善落后的燃烧设备、技术及能源供应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四是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工程设施建设,提高山地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制定防灾减灾规划达到“规划本质安全化”的目的。

3.5建立山地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机制

确定影响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判断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状态及发展趋势,以建立应变机制。

3.6让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

作为“非传统安全”领域,生态安全在安全目标追求和安全实现机制上都与传统安全有着重大区别,一方面,生态安全本质上是一种只能由人类生活共同体间共享的综合性安全;另一方面,生态安全不仅仅追求威胁的不存在,更重要的是引发人们去共建安全。

4结语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安全性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和抗干扰能力弱的特点。为此面对山地城市建设的紧迫要求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形势必须尽快妥善解决山地人居环境建设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矛盾。从人居环境建设角度,认为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系统是由城市实体人居空间系统安全、经济系统安全、社会系统安全和生命线系统四个层面组成。和任何系统一样,该系统的每个子系统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万民,李云燕.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与防灾减灾的思考[J].新建筑,2008(4)

[2]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3]周劲松.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1):10-15

[4]搜狐新闻.灾后重建:规划要经得起历史检验[eB/oL].news.省略/20080608/n257367-771.shtml,2008-06-08

[5]沈清基.环境革命与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2000(4):23-30

[6]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发展综述[J].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专版,2005,29(9):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