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十篇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十篇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7:32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1

关键词:畜牧兽医;传统;现代;进补法

中图分类号:S8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1-0056-01

随着科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畜牧兽医学也获得极大的发展和进步,畜牧兽医学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和突破,使得其自身的水平也迈向了更高的层次。而在医学模拟检验、防止人畜共患病,以及检疫等方面,发挥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研究分析了传统与现代两种畜牧兽医的含义,并通过过去和未来以及进补法等两个方面,对其存在的区别做了详细的阐述。

1传统畜牧兽医与现代畜牧兽医概述

1.1传统畜牧兽医

传统的兽医实际上是指老中医,而中国古代人民总结出来的与家畜疾病斗争的经验,则称之为传统的兽医学。这种兽医学的指导思想为道教领域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其理论支持为辨证论法以及整体观念[1]。在中国,传统兽医的历史非常悠久,且其作用和意义也非常深远。

1.2现代畜牧兽医

现代畜牧兽医,其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传统畜牧兽医,主要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先进的医疗器械与仪器,以西药为主要药物来治疗家畜疾病的活动。现代畜牧兽医,不仅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还能为人们带来干净、安全的生活,从而达到提高动物卫生状况以及生活标准的目的[2]。从饮食事故的源头进行遏制,并为人们的日常饮食提供健康的、安全的肉制品,这样不仅能促使人们的饮食产生极大的变化,同时还能让人们获得更多健康安全的食品。

2畜牧兽医的主要职责

对于畜牧兽医的主要职责,全世界公认的为:维护动物健康、保护公共卫生与生态卫生、人畜共患病防治、检测动植物等食用性物质,以及构建人类疾病库等。畜牧兽医的服务水平对于人们的饮食安全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对于人们的精神文明以及身体健康等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畜牧产品还是确保安全对外贸易的关键。所以各个国家以及人民等,对于畜牧兽医的工作以及教育都非常重视。

3传统畜牧兽医与现代畜牧兽医的区别

3.1进补法分析两者的区别

在传统畜牧业中,一般将进补法称之为以药补虚法,即通过喂食动物一些具有较高营养的饲料,而动物通过对这些营养饲料的消化吸收,已达到消除自身不良状况的目的。这种进补法的方式,通常是将动物饲料与某些药物混匀在一起,这样就能对家畜体内缺乏的物质进行良好的补充,且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达到扶弱补虚的目的,同时家畜也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相对来说具备一定的人性化,且家畜在摄入这种带有药物的饲料之后,不仅能够有效的治疗不良疾病,同时还能快速的恢复元气[3]。

对于现代畜牧兽医,则主要是结合家畜体内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对家畜的机体采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调理。这种兽医补法能够促使家畜机体的异常状态逐渐转变成正常的生理状态。在现代畜牧兽医中,进补法的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输液法进补,二是注射法进补。但是偶尔也可以采用饲料混合药物的方法进补。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家畜快速的恢复自己的体质体能以及生理机能等,同时还能有效的辅助家畜进行疾病治疗。因此从进补法来看,现代畜牧兽医是在传统畜牧兽医的前提下逐渐发展的一种综合治疗法。

3.2从过去与未来分析两者的区别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就是农耕畜牧。而在农业组成中,畜牧业又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在中国,传统畜牧兽医的历史非常悠久,畜牧兽医学的起源,可以直接追溯到驯化野生动物为家畜的时期。畜牧兽医学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时期为封建社会中期,而在宋朝以及元朝,这方面的理论又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和创新[4]。但在之后的一段时期,畜牧兽医则逐渐走向了衰落。一直到新中国建国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畜牧兽医相关事业才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而由于中国的畜牧兽医起点相对较低,且面临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因而目前国内的高级畜牧人才还非常的缺乏,还不能真正达到国家建设的需求。

4小结

当前,随着养殖业的飞速发展,畜禽疫病频发对畜牧兽医的用药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即希望达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未来大环境发展的背景下,畜牧兽医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畜牧兽医与现代畜牧兽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促进两者的和谐、共同发展,同时还能促使未来的畜牧兽医行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馨忆.传统畜牧兽医与现代畜牧兽医的区别[J].科技展望,2016(5):280.

[2]高超.传统畜牧兽医与现代畜牧兽医的区别[J].农业与技术,2015(14):187.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2

[关键词]地区畜牧兽医制度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科学的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1-0265-01

一、发展现代畜牧兽医制度的意义与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演变与发展,我国畜牧业经济在现有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随着城市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畜产品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大中城市的居民性消费对于畜产品的而言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因此,在我国一些畜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本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人们不仅仅对食品的要求是原有较为简单的温饱型要求,还增加了安全、优质、无残留以及无疫病等原则性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地区的畜产品生产质量要不断提升。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大型的畜产品生产企业在关乎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工作力度不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也是必须要抓好现代畜牧产业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何抓好畜禽养殖环节的卫生安全制度,这关乎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要建立现代的畜牧兽医完善制度,在制度的根源上抓好安全。这也是抓好畜牧产业发展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因素,关乎整体地区畜牧业的长期发展与进步,应当值得高度地关注与重视。

二、如何推进现代畜牧兽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1.加强政府引导,不断增加资金投入

以长治地区为例,近年来,由于大力发展现有的畜牧现代化产业,积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面向市场,优化畜牧产业发展结构。2012年,全市牛存栏3200头,出栏700头,羊30000,出栏11000栏,禽类存栏980000只,出栏520000只。整体肉类总产量达到近9000t,同比增加3%,鲜奶产量达到8100t,同比增长12.3%,禽类产品产量达到9800t,同比增长14%。之所以可以取得畜牧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这离不开政府部门长期的支持与引导,在推进现代畜牧兽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历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发展措施,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以便充分地运用地区优势的畜牧资源,更好地建立起现代畜牧产业结构。下一步,政府的资金投入应当在地区畜牧兽医站点建设、普及养殖户养殖常识以及增加畜牧兽医补贴等三点来进行,尤其是在地区畜牧兽医站点建设方面,要坚持科学指导为主,划定地区范围,建立起覆盖全地区的兽医站点,从而更好地为本地区养殖户服务。

2.确立制度方式,不断巩固现有成果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起覆盖市、县、乡(镇)三级体系的畜牧兽医防控体系,尤其是在发生一系列疫情的过程中,防控应急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地区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减缓地区损失。畜牧兽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应当以科学的制度指导为基准,不能单靠政府作用,还需要积极发挥社会作用、养殖户的作用以及地区农业金融合作部门效力这也应当成为未来畜牧制度的发展方向。由于畜产品的安全关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畜产品安全的源头在于合适的畜牧兽医制度的完善与确立,这二者之间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因此,在确立合适的制度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畜牧兽医合作机制,双方共同从源头抓起,狠抓食品安全质量。农业部门与畜牧部门可以开展联营合作机制,双方以农业产业合作为基础,在农业二度合作上开展畜牧合作,共同培养合适的畜牧兽医人才。

3.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制度培训模式

相对而言,现代畜牧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对于与之相关的兽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存在相应的联系,只有地区畜牧产业可以进行本质结构上的优化转型,才能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历程中取得市场先机。同时,产业转型也可以在畜牧兽医制度上确立起现代化的畜牧安全标准,从而在根本上完善制度,抢占市场发展时机。由于畜牧兽医人才的相对匮乏,本地区有关畜牧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定期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人才培训,同时推进培训制度模式改革化、市场化,从根本上促进畜牧兽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县乡两级体制中,由于资金、制度、人才等制约因素,在畜牧兽医人才上相对匮乏,因此可以开展养殖户基本畜牧疾病防治培训工作,以便养殖户可以更好地从源头把畜牧产品质量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浅谈地区畜牧兽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总结

本文以地区畜牧兽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为基本分析要点,通过对完善兽医制度的意义与目的的阐述与分析,提出了从加强政府引导、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确立制度方式、不断巩固现有成果,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制度培训模式等三大方面综合考虑与推动本地区畜牧兽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从而为广大畜牧兽医研究者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相关部门应当对畜牧兽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加以重视,从源头抓起,不断对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在畜牧产业现代化甚至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确立制度,统筹兼顾,不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芳.浅谈畜牧兽医优质护理服务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51.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3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改革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促进全市动物卫生工作和养殖业的全面发展,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改革目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逐步建立起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二、主要内容

(一)健全兽医工作体系。

1.市农业局加挂市畜牧兽医局牌子,设总畜牧兽医师1名(副局级);撤销市农业局畜牧兽医管理办公室,内设兽医处、畜牧处。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由市农业局按程序报市编委审批。市畜牧兽医局对区、县级市畜牧兽医管理机构负指导职责。

2.花都区、番禺区和从化市、增城市在原有畜牧管理服务中心(站)基础上组建畜牧兽医局,机构规格分别为区、县级市的正局级。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南沙区和萝岗区的农业(农林水利、农业水利、农林)局加挂畜牧兽医局牌子,内设畜牧兽医科。区、县级市畜牧兽医局承担本地区兽医医政、兽药药政、畜牧管理等相关职能。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由各区、县级市畜牧兽医局按程序报区、县级市编委审批。越秀区要明确协助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区域内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

3.建立健全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和兽医技术支持体系。整合市和各区、县级市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组建市和各区、县级市两级动物防疫监督所,作为行政执法机构,隶属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工作。整合市和各区、县级市现有兽医技术支持机构和资源,成立市及各区、县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技术工作。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加挂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牌子。区、县级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加挂“XX区、县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牌子。越秀区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区域内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协助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做好区域内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4.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各区、县级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推进镇(街)畜牧兽医站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在镇(街)或分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经费由财政核拨。镇(街)畜牧兽医站的人员、业务和经费由区、县级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并纳入区、县级市财政预算。按照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科学界定镇(街)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使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镇(街)畜牧兽医站的改革方案由各区、县级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

(二)加强兽医队伍和工作能力建设。

1.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官方兽医是指经资格认可、法律授权或政府任命,有权出具动物卫生证书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根据国家、省的统一部署,我市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要抓紧对现有国家兽医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对符合条件的,采取资格认可、政府任命等方式,将其纳入官方兽医队伍。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后,全市所有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的人员要具备《**市动物检疫员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资格条件,持证上岗。

2.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对兽医体制改革中分流出来的兽医人员,依法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对经确认拖欠的工资、集资款、医疗费和挪用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原则上要一次性付清。对已参保的分流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调转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社会化管理。要制定好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方案,妥善做好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3.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兽医队伍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实施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等行政执法工作,强化技术推广、疫情测报等机构的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监测和水生动物病害防治监控工作。

(三)建立完善兽医工作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所需经费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统一管理。对兽医行政执法及技术支持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扑灭经费以及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等经费,由各级财政纳入预算、及时拨付。其依法收取的防疫、检疫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加强对上述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2.加强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各级兽医工作机构的设备、条件,建设各级各类兽医实验室,提高诊断、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各地要按照全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编制本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建设项目纳入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实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4

一、基层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畜牧兽医公共服务设施与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匹配

现代畜牧业发展离不开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山西省部分县区普遍存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房屋陈旧、条件简陋、检验化验设施落后,与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匹配。

(二)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与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匹配

随着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养殖产业体量逐年增加,基层兽医队伍年龄老化、技术陈旧等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兽医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三)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冲击着基层畜牧兽医体制

比如山西省大同市,市县畜牧兽医部门撤销重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三权归乡”,原有较为完善畜牧兽医体制格局全部打破,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能转变和重组,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官方兽医人员短缺。

(四)资金投入不足和服务经费不到位问题突出

尤其在山西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当地财政收入低,对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工作经费不足,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明显滞后。

二、加强畜牧兽医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对策

(一)加强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

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已报告发生多起重大动物疫情,涉及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全国动物防疫形势复杂严峻,防疫任务艰巨。建设兽医实验室,提升动物疫病监测、诊断能力,已成为当前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兽医实验室建设上,县区应按照生物安全二级的建设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切实实现实验室不仅能完成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检测、非洲猪瘟pCR监测等任务,而且能进行病源分析,及时为养殖场户提供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服务。

(二)推进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新格局

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是全省乃至全国兽医体制改革的一项创新,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2020年,山西省大同市利用省级资金在各县区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来看,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良好,养殖户满意度大幅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阳高县在试点工作中,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思路,开创了政府组织、部门监督指导、社会力量承接的工作模式,为全面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推进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将为提升当地动物防疫工作整体水平、构建现代化动物防疫卫生服务治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三)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

国家非常重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2014〕47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农牧发〔2020〕6号)等法律法规,对这项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拓宽思路,采用政府运营或政府补贴个人自营等多种方式,积极规划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理场,科学布局病死畜禽暂存点,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四)创新动物检疫新机制

动物检疫是一项情系民生的重要工作,关系着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畜牧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很多省份的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由原来“三权归县”变更为“三权归乡”,人员划转使得原有的畜牧兽医工作格局已被打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由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承担,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官方兽医人员短缺问题明显突出,动物检疫工作出现新的难题。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动物检疫协检员模式,招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充实到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中。

(五)加大畜牧新技术推广和培训投入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畜牧新技术的支撑,人才强国、人才强省、省校合作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将为畜牧业发展开创新的契机。各地应加大在新技术推广、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继续以提升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水平、延伸产业附加值为突破口,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此外,按照国家提出的“人人持证、技能上岗”的新要求,加大对畜牧兽医人员和养殖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

三、结语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5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38-01

当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畜牧生产国家,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动物防疫工作,使动物防疫工作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管、执法和政府行为。畜牧业的生产和市场流通都离不开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所以,要想更好地组织畜牧业的生产与盘活畜牧业的市场流通,对畜牧兽医体系的基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基层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国家财政拨款不够及时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但是财政拨款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到位。经过相关单位的层层审核,才能发到基层养殖户的手中[1]。基层一般经济条件有限,而构建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需要一笔大的资金,地方政府无法支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有限,财政预算中对畜牧业的投入非常少,所以导致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无法及时建立起来。

(二)基层对畜牧兽医不重视

目前基层很多兽医本身并不是专业兽医出身,而是从与医学相关的专业转过去的,他们本身并不具备较强的兽医专业知识。由于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老兽医大量退休,而新的兽医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因此导致基层兽医专业人员十分匮乏。特别是乡镇兽医,一个兽医站只有两三个,甚至有的只有一个人。而且大多数是八十年代国家分配过去的大中专毕业生,年纪普遍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热情,这样导致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受到严重的阻碍[1]。

(三)基层兽医管理较为混乱

基层不少兽医工作站,由于兽医人数少,基层单位不太重视兽医工作站的建设工作,所以兽医站管理比较混乱,工作制度不明确,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职权不清楚,工作任务不明确。由于基层兽医人数比较少,往往一个兽医身兼数职:动物防疫、注射疫苗、疫情普查、消毒、建立动物防疫档案、耳标佩戴、协助检查等工作[2]。虽然很多兽医防疫站都建立了相关的管理体系,大多数都是流于形式或者应付上级检查,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很多都只是摆设,并没有发挥它的作用。

(四)基层兽医站技术较薄弱

基层兽医工作站缺乏高学历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目前基层的兽医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的大中专毕业生,过去在经济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基本上能满足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畜牧养殖的品种越来越多,防疫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对基层兽医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地政府不重视兽医防疫工作,缺乏对兽医知识技能培训,导致兽医现在的知识和技能远远更不上时展的需求。再加上年轻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导致基层兽医从业者出现断层的现象,缺乏兽医带头人。

二、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与防控措施

(一)加大对基层防疫基础设施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因此在满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配备、消毒、耳标订购、配套、疫病诊治的前提下,县级财政部门应该拨付专项基金为每一个乡镇配备移动智能识读器并定期随访,这样可以及时将动物耳标配套和注射免疫等信息录入,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动物产地检疫、运输检疫等提供方便,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信息,及时找到疫病病源,能够快速对疫病进行控制。同时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基层动物疫病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建立完整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

(二)提高基层兽医的综合素质水平

要建立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兽医以及相关人员必须要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县级动物疫病管理单位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全县的兽医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该地区常见动物疫病、传播形式、防治措施等内容。同时可以根据季节性的疾病组织兽医进行针对性的疾病,比如春季生猪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害,爆发流行性猪流感、腹泻等疾病。根据生猪生长的情况,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可以组织兽医进行集体培训。此外兽医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帮助养殖户治疗动物疫病,而应该从源头上控制疫病的产生。这就需要兽医必须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

(三)建立健全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

当前我们国家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建立健全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已经迫在眉睫。畜牧产品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也是国家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必须做好畜牧生长工作,保持畜牧产品价格的稳定,满足消费者对畜牧产品的需求,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5],因此必须建设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当前主要是我们乡镇的兽医防疫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必须防疫体系的重点应该是在乡镇。因此,应当建立完善的基层防疫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上下级完整机构,不仅包括防疫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还包括监督管理机构。保证基层兽医工作人员不要出现尸位素餐的现象,让大家各司其职,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四)构建基层动物疫病卫生防控体系

近年来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养殖户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一些养殖场的动物发生疫病时,养猪户没有相关的经验,导致疫病没有及时控制,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养殖群体。因此基层兽医站要定期走访养殖户,强化养殖户的疫病防治意识,一旦动物发生疫情一定要立即上报给有关部门。其次,要建立基层动物防控紧急机制,做好紧急预案,一旦发生不可控制的疫情,能够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控制,避免疫病进一步传播,影响整个区域的养殖场。最后,要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监察机制,对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定期监督检查。

三、结语

总而言之,乡镇畜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畜牧产品是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的安全性考虑,基层兽医防疫体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只有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才能提高畜牧产业的产值和经济效益,维护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6

*畜牧兽医管理体系现状

*地处秦岭南麓东段,全县辖25个乡镇,204个行政村,3个社区,73646户,28.6万人。其中农户64860户,占87%。*畜牧下设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县动物检疫站、县肉牛产业办3个县级畜牧技术推广单位和2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全县现有在职工作人员90人,其中县畜牧局12人,其余28个县乡畜牧兽医事业单位78人。全县畜牧干部中专以上学历的70人,占90%。

存在问题

一、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近十年来,全县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减员严重。1996年机构改革前,乡镇有畜牧兽医技术干部109人,近年来,累计减员达52人。现在全县25个乡镇在职的畜牧干部有57名,每个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服务半径达62.09平方公里,承担着1200户、2.8万头(只)畜禽的技术服务,远远高出国家农业部规定“乡镇畜牧兽医人员人均承担40平方公里、700农户、1.8万头(只)畜禽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任务”的标准,全方位的畜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很难到位,群众反响很强烈。

二、畜牧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

在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有90名职工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26人,占28%,36-45岁的有28人,占31%,46-60岁的有34人,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三、畜牧技术人员知识老化

乡镇在编的57名人员中有28人系改革前招进的亦工亦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25个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

四、乡镇畜牧站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全县2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均属县、乡镇共同管理,由于乡镇政府有时拉用畜牧技术干部从事行政工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畜牧技术推广难以得到全面有效开展。

五、村级畜牧兽医基础体系极不健全

全县206个行政村,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村兽医站,县、乡、村三级畜牧防疫体系基础缺失。

畜牧系统现有的技术力量远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防治的非常时期,畜牧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对策和建议

一、改革县级

加强县畜牧局建设,增加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努力建立健全*县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体系、畜牧兽医技术支持体系和畜牧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议设立*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县畜牧技术服务推广站。

要确保改革后的县属畜牧单位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应对县级畜牧兽医单位人员和资产现状,根据单位性质、岗位设置、工作职能、个人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等,进行合理调配和资产重组。

二、加强乡镇级

根据实际,建议将原有的2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从乡镇农牧站分设出来,并更名为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人员按2-5人设编,财政全额供养,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所需人员从原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中调整和通过统一招考,择优录用,不足部分可在畜牧兽医类大专以上毕业生中公开招考或招聘。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受县畜牧兽医局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和管理,以县畜牧兽医局为主。主要职责是承担所在乡镇的动物防疫、检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等职能。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剥离,逐步走向市场。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7

【关键词】畜牧兽医卫生安全

一、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畜牧兽医卫生状况极为恶劣,污染十分严重,极易造成疫情传播。尽管我国畜牧业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上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大部分饲养场主抱有临时观念,对固定资产和生产发展未做长远的规划和投资,特别是在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几乎没有任何投资,粪便只是简单的堆积处理,大部分畜禽粪污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地下。在有些养殖场附近,臭气熏鼻,夏季更是苍蝇漫天飞,卫生状况极为不堪。甚至一些养殖户将病死畜禽买掉或者吃掉,不但极易造成疫情传播,还危害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由于我国的畜禽屠宰和畜禽产品加工行业还不够发达,大部分小型畜禽屠宰场和畜禽产品加工厂的治污设施达不到要求,即便一些大型畜禽屠宰场和畜禽产品加工厂,按照要求建立了污水处理等设施,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也很少利用,所产生的污水直接流入附近河流或地下,不但造成严重污染,还潜伏着重大动物疫病传播的危险。

由于我国畜禽养殖场多集中在农村,加之饲料兽药行业和动物诊疗市场的竞争,饲料兽药经营场所和动物诊疗场所逐渐由乡镇向村庄迁移。大部分经营饲料兽药的库房和动物诊疗场所都是由老房子临时改造而成,不符合饲料兽药贮存和动物诊疗要求,甚至一些动物诊疗场所大多没有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即便经兽医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后,也只是稍加改造,过一股,时间又恢复原样。

2.一部分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不能提供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也就不能排除其患有人畜共患病的可能,因而潜存着疫情发生传播的危险因素。其中,饲料兽药场、大型畜禽屠宰场及畜禽产品加工场的操作人员大都有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而小型手工屠宰场和农贸交易市场上经营畜禽产品的人员,绝大多数不能提供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因此,即使是经过检疫的健康无疫的畜禽产品,经过流通到达消费者手中,不但保证不了畜禽产品的安全,还极有可能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传播。

3.市民认为现杀活禽新鲜、安全,愿意购买、食用农贸交易市场上现杀活禽的消费意识,为农贸交易市场现杀活禽提供了市场。事实上,农贸交易市场上现杀的活禽大都没有经过动物检疫部门的检疫,并不安全。而且,农贸交易市场是人群集中的场所,现场宰杀活禽,致使羽毛乱飞,污水横流,极易造成疫情的传播、蔓延。

4.改善畜牧兽医卫生状况的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关政府部门不重视,拿不出资金来建设;畜禽屠宰场及畜禽产品加工厂等企业单位,由于利益的驱动,在政府相关部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拿出资金来建设治污等基础设施:养殖者面对建设治污等设施所需的资金,只能望而却步。

政府相关部分领导急功近利,盲目建设养殖场,过度追求畜禽养殖数量的增加,不关注畜牧兽医卫生状况的改善,并致使有关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养殖户受小农经济和传统思维的影响,抱有临时观念,对生产发展未做长远的计划,在生产过程中也不主动进行养殖场畜牧兽医卫生条件的提高。

二、对策和建议

1.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老板、动物产品经营者以及畜禽饲养者等人员对畜牧兽医卫生的认识。加强对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主要包括动物饲养场、种公畜站和胚胎生产场所、孵化厂、屠宰场(厂、点)、肉类联合加工厂、动物储运、中转、交易场所、动物产品经营储藏场所、原毛、生皮、骨、角加工场所、各类动物隔离饲养场、动物诊疗场所、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保存使用等场所的负责人。要求其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并遵守规定。

2.政府相关部门在科普知识宣传中,要加重畜禽产品科学消费方式的宣传分量,彻底改变市民现杀畜禽新鲜、安全、无疫病的错误消费意识,令其充分认识到在农贸交易市场上现杀畜禽带来的潜在危害。

3.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出适合的土地,大力兴建畜牧养殖小区,并确保畜牧兽医专家全程参与畜牧养殖小区及规模化养殖场的规划、选址、建舍等全过程。同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畜牧养殖小区的统一管理,切实提高畜禽饲养管理水平,有效预防疫病,为改善畜牧兽医卫生状况和生产健康无疫的畜禽奠定坚实的基础。

4.各级政府要尽快研究出台相应政策,逐步取缔小型手工定点屠宰场,建立大型机械化畜禽屠宰加工场,并禁止在农贸交易市场屠杀活禽。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8

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第三条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四条国家采取措施,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和畜牧兽医信息服务,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第五条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

第六条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义务,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

第二章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第九条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依法发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事业。

第十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负责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估和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论证及有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咨询工作。

第十一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工作,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第十二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并公布部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本行政区域内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制定和公布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部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别建立或者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

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

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应当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采集和更新畜禽遗传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配合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采集畜禽遗传材料,并有权获得适当的经济补偿。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前,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保护方案,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评估论证后批准。经批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

从境外引进的畜禽遗传资源被发现对境内畜禽遗传资源、生态环境有危害或者可能产生危害的,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商有关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十六条向境外输出或者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出国家共享惠益的方案;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

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前,不得向境外输出,不得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

第十七条畜禽遗传资源的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的审批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章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

第十八条国家扶持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用,支持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单位开展联合育种,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第十九条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并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办法和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审定或者鉴定所需的试验、检测等费用由申请者承担,收费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价格部门会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培育新的畜禽品种、配套系进行中间试验,应当经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条转基因畜禽品种的培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省级以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可以组织开展种畜优良个体登记,向社会推荐优良种畜。优良种畜登记规则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或者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单位、个人,应当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人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经营的种畜禽必须是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的品种、配套系,或者是经批准引进的境外品种、配套系;

(二)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繁育设施设备;

(四)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禽防疫条件;

(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育种记录制度;

(六)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冷冻、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除应当符合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实验室、保存和运输条件;

(二)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数量和质量要求;

(三)体外授精取得的胚胎、使用的卵子来源明确,供体畜符合国家规定的种畜健康标准和质量要求;

(四)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第二十四条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冷冻、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依法决定是否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

其他种畜禽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发放,具体审核发放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样式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发放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可以收取工本费,具体收费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价格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注明生产经营者名称、场(厂)址、生产经营范围及许可证有效期的起止日期等。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禁止伪造、变造、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农户饲养的种畜禽用于自繁自养和有少量剩余仔畜、雏禽出售的,农户饲养种公畜进行互助配种的,不需要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专门从事家畜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八条种畜禽广告的,广告主应当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广告内容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注明种畜禽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或者鉴定名称;对主要性状的描述应当符合该品种、配套系的标准。

第二十九条销售的种畜禽和家畜配种站(点)使用的种公畜,必须符合种用标准。销售种畜禽时,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销售的种畜还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家畜系谱。

生产家畜卵子、冷冻、胚胎等遗传材料,应当有完整的采集、销售、移植等记录,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第三十条销售种畜禽,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冒充所销售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

(二)以低代别种畜禽冒充高代别种畜禽;

(三)以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畜禽冒充种畜禽;

(四)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种畜禽;

(五)销售未附具本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种畜禽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的种畜禽或者未附具家畜系谱的种畜;

(六)销售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

第三十一条申请进口种畜禽的,应当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进口种畜禽的批准文件有效期为六个月。

进口的种畜禽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首次进口的种畜禽还应当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进行种用性能的评估。

种畜禽的进出口管理除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外,还适用本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

国家鼓励畜禽养殖者对进口的畜禽进行新品种、配套系的选育;选育的新品种、配套系在推广前,应当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第三十二条种畜禽场和孵化场(厂)销售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应当向购买者提供其销售的商品代仔畜、雏禽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免疫情况、饲养技术要求和有关咨询服务,并附具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

销售种畜禽和商品代仔畜、雏禽,因质量问题给畜禽养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种畜禽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种畜禽质量安全的监督检验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种畜禽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不得向被检验人收取。

第三十四条蚕种的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生产经营和推广适用本法有关规定,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章畜禽养殖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引导和支持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畜禽生产,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

国家支持草原牧区开展草原围栏、草原水利、草原改良、饲草饲料基地等草原基本建设,优化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种,转变生产方式,发展舍饲圈养、划区轮牧,逐步实现畜草平衡,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其财政预算内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第三十七条国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八条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农民提供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的工作经费。

国家鼓励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者为畜禽养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务。

第三十九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二)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四)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五)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养殖场、养殖小区兴办者应当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养殖地址、畜禽品种和养殖规模,向养殖场、养殖小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畜牧业发展状况制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

第四十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二)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第四十一条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四十二条畜禽养殖场应当为其饲养的畜禽提供适当的繁殖条件和生存、生长环境。

第四十三条从事畜禽养殖,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

(二)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

(三)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

(四)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从事畜禽养殖,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

第四十五条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畜禽标识管理的规定,在应当加施标识的畜禽的指定部位加施标识。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标识不得收费,所需费用列入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第四十六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违法排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

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设施。

第四十七条国家鼓励发展养蜂业,维护养蜂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宣传和推广蜜蜂授粉农艺措施。

第四十八条养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药品和容器,确保蜂产品质量。养蜂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第四十九条养蜂生产者在转地放蜂时,当地公安、交通运输、畜牧兽医等有关部门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

养蜂生产者在国内转地放蜂,凭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格式印制的检疫合格证明运输蜂群,在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内不得重复检疫。

第五章畜禽交易与运输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禽交易市场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搜集、整理、畜禽产销信息,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五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对在畜禽集散地建立畜禽批发市场给予扶持。

畜禽批发市场选址,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距离种畜禽场和大型畜禽养殖场三公里以外。

第五十二条进行交易的畜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畜禽,不得销售和收购。

第五十三条运输畜禽,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采取措施保护畜禽安全,并为运输的畜禽提供必要的空间和饲喂饮水条件。

有关部门对运输中的畜禽进行检查,应当有法律、行政法规的依据。

第六章质量安全保障

第五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加强对畜禽饲养环境、种畜禽质量、饲料和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以及畜禽交易与运输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五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采取措施落实畜禽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按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

第五十七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畜禽生产规范,指导畜禽的安全生产。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造成畜禽遗传资源损失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畜禽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审核批准,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

(二)未经审核批准,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

(三)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未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的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的。

第六十条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海关应当将扣留的畜禽遗传资源移送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销售、推广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畜禽品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畜禽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的,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或者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使用的种畜禽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五条销售种畜禽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畜禽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畜禽养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的,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养殖畜禽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销售的种畜禽未附具种畜禽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家畜系谱的,销售、收购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畜禽的,或者重复使用畜禽标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没收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和违法所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九条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畜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销售的畜禽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处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条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个人核发许可证或者有关批准文件,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一条种畜禽生产经营者被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由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自吊销许可证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种畜禽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七十三条本法所称畜禽遗传资源,是指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基因物质等遗传材料。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9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27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肉质类产品的需求量也开始不断增加,并且对肉质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畜牧行业在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可观成绩,然而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动物防疫性疾病,动物多发性流感病等。因此,加强动物的防疫性工作,不仅能有效保证动物的存活率,而且能有效提升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1目前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总存在的问题

1.1畜牧兽医推广中经费不足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虽然对于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也相应增加了资金的投入力度。然而,在我国乡镇及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资金缺乏的问题仍然大规模的存在。在一些常见的基础设施和工作人员工资问题上,依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制约因素,导致乡镇畜牧兽医推广工作很难得以顺利展开。如乡镇畜牧兽医防疫室、消毒设施等不完善,使得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需要冷冻的疫苗由于冷冻设备不能很好的保存,消毒设施等不齐全使得一些畜牧兽医工作常用器材不够清洁,较大程度影响畜牧兽医工作进行的质量。

1.2专业人才的结构不稳定

虽然乡镇兽医技术推广工作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我国畜牧兽医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人的素质和知识水平还比较有限,畜牧兽医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大量的从业人员不是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性的知识。此外,乡镇及偏远地区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工资待遇和环境不能达到专业人才所期待的标准,导致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人才严重缺乏。

1.3相关体系不完善

目前畜牧兽医推广工作中,一些领导对于此项工作还没有足够的重视。面对畜牧兽医工作的具体责任没有明确的责任制,一旦出现问题不能直接找到责任人,导致畜牧兽医工作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同时,在畜牧兽医工作中缺乏对于动物疫苗的强制防疫性,对于没有检疫的动物不能明确的记录,给畜牧兽医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2畜牧兽医工作的解决措施

2.1增加畜牧兽医工作中资金投入力度

乡镇畜牧兽医推广工作具有公益性质,畜牧兽医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人民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此项工作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同时,要努力落实好工作中的经费问题,保证畜牧兽医推广工作中的经费充足,保障乡镇畜牧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些基础上,可以适当加大年度财政的预算,加强畜牧兽医推广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员工的福利,以促进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改善对于专业人才的管理制度

乡镇畜牧推广技术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为了更好的留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就需要相关部门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应该运用公平和公开的用人模式,使得真正有能力和才干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在选用专业人才时,不仅对其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考核,而且对于其实践能力也需要加以严格检测,确保其所学知识能更加适合畜牧兽医推广工作的开展。同时,可以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对于优秀的技术人才,可以随时加以提拔,以扩充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其次,建立明确责任制度和统一的工作人员管理机构,对于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对于素质和水平较高的技术人才予以优先录用,保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有个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同时,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进行及时的学习和运用,以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保证整体队伍水平的先进性。最后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设立定期奖励制,对于工作优秀的员工给予及时表彰,以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3规范相关体系

加强政府部门、兽医工作站和防疫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实行更为明确的责任制度,使工作更加细化,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责任到人。形成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疫病监测和疾病治疗为一体的专业性机构体系,积极推进畜牧兽医工作的广泛开展。同时,对于动物防疫的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种类的疫苗分别做好登记。此外,要及时补充工作中需要的设备,对于工作中需要的设备设施要齐全。需要冷藏的设备或者其他需要用到的设施可以责任到人,以此来预防动物疫情的发生。

3结语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构成中,畜牧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组成部分。而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动物疫病的出现,只有加强对乡镇畜牧业的推广性工作,才能有效的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增加人们防治疫病发生的知识,从而有效的推动畜牧行业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对于畜牧兽医推广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只有不断的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渐改变现有的人才任用机制,才能保证畜牧兽医工作的有效性的开展。同时,可以减少动物因防疫力带来的疾病问题,以及由于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我国畜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篇10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年度工作评议的日程安排,评议州畜牧局工作调查组在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国亮的带领下,于12月9日至12月18日,对州畜牧兽医局近两年来的工作,开展了评议调查。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畜禽产品质量监管、服务体系及自身建设等内容,采取一听(听汇报)、二看(看现场)、三座谈(与干部职工、州人大代表等座谈)、四征求(征求州分管领导、纪检部门意见)的调查方法,对州畜牧兽医局的工作进行了评议调查。一是召开了州畜牧兽医局中层以上干部、离退休干部代表、二级单位负责人、县市畜牧兽医局长会议进行评议动员和测评;听取了州畜牧兽医局局长田凤培关于近两年来全州畜牧兽医工作的情况报告,并分别与参会人员进行个别座谈。二是在州直分别召开了与畜牧兽医工作相关部门、服务对象代表及恩施、宣恩两县市在州直工作的州人大代表座谈会议,进行座谈和测评,并走访和征求了州委、州政府分管领导和州纪检部门对州畜牧兽医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到恩施和宣恩两县市分别召开了州人大代表和分管领导会议,对州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卫生局、环保局工作进行了评议和测评。同时,又分别到两县市的畜牧、财政、卫生、环保局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对州直对口局进行评议和测评。四是参观了恩施市华硒生态农副产品工业园和*种猪场的生产和建设情况。并于12月22日,听取了其他三个评议调查组对建始、*等6县市畜牧工作评议调查的情况介绍。现将对州畜牧兽医局工作评议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两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州畜牧兽局是州政府承担全州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局,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畜牧兽医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负责动物防疫、检疫、兽医、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等监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及体系建设、生产发展等。

20*年以来,全州畜牧业在遭受了生猪蓝耳病的入侵、特大冰雪灾害和生猪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州畜牧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快速发展,20*年全州畜牧总产值46.4亿元,同比增长24.7%,占农业总产值的37%;预计20*年可望实现牧业总产值5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5%;猪、牛、羊、禽出栏(笼)分别达445万头、6.9万头、45.2万只、1117万羽,同比分别增长17%、38%、22.8%、70.5%;肉类总产量42.7万吨,同比增长26.9%。两年来,州畜牧兽医局在依法履职,推动畜牧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科技兴牧,壮大畜牧产业。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生产发展,州畜牧兽医局在全州结合实施相关项目,落实惠牧政策,从改造栏圈、改良品种、扩大规模、科学喂养等方面,引导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20*年以来,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建议州政府先后召开了四个专题现场会议。一是在来凤召开了生猪养殖大户发展现场会议;二是在恩施召开了标准化、规模养殖新模式推广和建设市场主体现场会;三是在巴东召开了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四是在利川召开了标准化模式养殖现场会,推介该市建设万头养猪场和畜禽规模养殖的经验,研究和部署了相关工作。在标准化养殖方面,重点是结合本州实际,狠抓了小户连片型、小区连户型、大场大户带动型三种养殖小区规模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州已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150”模式大户552户,山羊“1235”模式大户417户,林下养鸡模式大户1800户、“猪沼x”模式大户64011户、家庭牧场3019户。在规模养殖上,重点抓了生产大县、大乡、大村、大户的发展,预计今年出栏生猪60万头以上的县市可达4个,5-10万头的乡镇20个、5000-10000头的村500个、50-5000头的大户10000个。在栏圈改造方面,重点抓了现代化养猪场的建设,达到圈内温度可控、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全进全出。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拉动,全州已建成标准化的万头养猪场8个,千头以上的122个,500头以上的499户。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淘汰了劣质种猪1900头;狠抓了优化的多元杂交组合的推广;加强了“三群一站”的建设。

(二)狠抓“龙头”培植,发挥辐射作用。为了发展壮大畜牧业生产和加工龙头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州及各县市畜牧部门,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畜牧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落户我州办厂(场);二是帮助龙头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四是在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等,有力地促进了畜牧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如恩施市建成了九洲牧业公司、好又多华硒生态园、*种畜场、大旺牧业公司、翔盛牧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利川市多仁多公司年屠宰200万只家禽的自动化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土家牧业公司3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已正式动工兴建。同时,各类市场流通主体逐步兴起,全州涌现牧业专业合作社80个。恩施市盛家坝乡桅杆堡牛交易市场,以翔盛牧业公司为依托,大力建设山地黄牛养殖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经营形式,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

(三)狠抓疫病防控,确保产业安全。抓好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治不仅关系到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也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安全。两年来,州畜牧兽医部门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始终作为整个畜牧兽医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积极给政府当参谋,强化各级政府动物防疫的措施和目标责任。二是对春秋两季防疫工作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三是加大对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的跟踪督办和检查。四是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全力果断处置。如去年的生猪蓝耳病发生后,果断采取措施,各地严格按照处置规范进行防控,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疫情得以控制和扑灭,并受到省里的好评。由于20*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动手早、抓得实,实现了上半年零疫情、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防控目标。

(四)狠抓依法监管,切实履行职责。在贯彻实施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方面,首先是加大了学习宣传贯彻力度。重点抓了畜牧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的学习贯彻。两年来,先后两次举办了有400多人参加的培训班,对乡镇技术人员和防检员普遍轮训了一次。第二,依法加大了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一是狠抓了兽药饲料和畜禽产品抽样检查。20*年累计抽检兽药40批次,畜禽产品60余批次,合格率为95%;累计查处不合格蛋白饲料原料1.318吨、牛用浓缩饲料0.2吨、其他饲料16.38吨,涉案金额7.89万元;查处假劣注射液42963支、假劣兽药(粉剂、消毒液)5692公斤,涉案金额8.26万元;取缔无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企业1个。从抽查的畜产品结果看,我州畜产品中未发现药物残留超标和三聚氰胺等违禁药物。三是加快了无公害畜禽产品一体化认定认证工作。全州新增畜禽产地产品一体化认定认证16个。第三,加大了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的力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州虽然已有12家肉类加工企业和21家饲料生产企业,年可屠宰加工生猪250万头和生产饲料6万吨。但多数规模不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如肉类加工企业,大都只是简单的屠宰和分割,未形成知名品牌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二)牧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草食畜牧业生产是我州的一大优势,虽然畜牧部门过去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生猪的发展,草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动物防疫所需的设施设备及经费不能保证工作的需要。一是州、县、乡三级均缺乏应急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尤其村级冷链设施断档;二是防疫收费从2009年起停收后,防疫注射经费急需落实;三是防疫应激死亡赔偿太低(50斤赔40元),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四是应急疫苗储备经费不落实。

(四)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全系统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近十年州县市局未进一个新人,乡镇兽医人员50岁以上的占6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二是基层集体兽医人员待遇不落实,生活无保障,多数地方集体兽医养老保险未解决,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是我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五)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缺乏手段。目前州及县市均没有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场所和仪器设备,凡抽检均要送省里检测。

三、测评情况及总体评价

(一)测评情况。参加对州畜牧局工作测评的总人数为332人,满意票为3*票,占总测评人数的92.77%,基本满意23票,占6.89%,不满意3票,占0.8%。其中参评的州人大代表2*人,满意票188票,占90.4%,基本满意17票,占8.2%,不满意3票,占1.4%。

(二)总体评价。从评议调查总的情况看,两年来,州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一是围绕产业兴州战略,突破性地发展畜牧产业。特别是在争取和落实中央、省、州有关兴牧惠农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大了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工作力度,创造了全州畜牧业发展“七超历史”的大好形势。二是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注重自身建设。现任领导班子是一个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求真务实、民主和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好班子。他们按照州委“两提高、两满意”的要求,坚持从教育入手,按制度办事,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守纪律,机关及系统形成了心齐、风正、干劲足的良好氛围。四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均能做到按时办理和回复,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四、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畜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要做到有规划、有措施。要在解决饲草冬储上下功夫,在全州大力推广恩施市“1235”养羊模式和“12352”养牛模式。

(二)进一步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要在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效益上做文章;在形成产业链,即公司+基地+农户经营形式上下功夫。特别是畜产品加工企业,要在提高工艺水平、增加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上下力气。

(三)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把春秋两季普注和每月补针的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要争取投入,改善防疫工作的条件和手段;三是要研究解决生猪防疫应激死亡赔偿过低而影响防疫不到位的问题;四是防疫收费取消后,要向政府争取尽快解决防疫所需经费,以利“春防”工作顺利进行。

(四)严格执法,加大畜禽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重点要加大动物屠宰检疫、兽药、饲料市场监管和畜禽产品市场监管的力度。

(五)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增强畜牧兽医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大对基层兽医人员技能的培训,改变目前多数兽医只会医猪的现象。二是逐步解决畜牧兽医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三是积极妥善解决集体兽医养老保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