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十篇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十篇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4:47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1

下半年工作意见

滁州市农委

20__年7月11日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惠农富民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上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实现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

1、夏粮创历史新高,油菜籽出现结构性下降。今年我市夏粮大幅攀升,实现三项历史性跨越,创三项历史新高。面积为历史之最,突破3,!60万亩,达361.33万亩,比上年增16.2,其中小麦面积350.76万亩,比上年增21.9。;平均单产为历史之最,首次突破300公斤,达321.6公斤,比上年增10.5,其中小麦平均单产322.15公斤,比上年增10.7;总产首次突破10亿公斤,达23.2亿斤,比上年增29.1,其中小麦22.6亿斤,比上年增34.9。油菜籽受政策和市场双重影响出现结构性调减,全市种植面积134万亩,同比下降26.1;总产3.8亿斤,同比下降26。

取得这样好成绩,除天帮忙外,政策支持和主观努力也至关重要:一是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现了良种统供,提高了小麦纯度,全市80万亩小麦良补区,普遍长势整齐;二是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全市25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平均亩产都在400公斤以上;三是广大农民种麦积极性提高,精心耕种和管理;四是各级农技部门加强指导,推广关键技术,组织开展高产示范攻关,促进了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

2、春播夏种一度受干旱影响,但总体上进展顺利。由于午收顺利,加上库、塘、坝底水比较充足,前期夏栽夏种进展顺利。6月9日后,我市出现持续高温,部分地方旱象抬头,全市在地作物受旱面积一度达240万亩。但6月21日起,我市各地普降喜雨,解除了旱情。截至6月30日,全市已安种春夏播作物820万亩,其中水稻482万亩、旱作物338万亩(包括“五早”作物156万亩)。7月初,我市连降大到暴雨,部分地方出现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受灾地区正在抓紧抢险抗灾,开展生产自救。

3、畜牧业产量略增,但市场行情和禽流感防控影响使生猪和家禽存栏下降。预计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158万头,比去年同期增4.4;牛出栏7万头,增1.9;羊出栏58万只,增20.3;家禽出栏2403万只,增24.3;肉类总产17万吨,增长4;奶类总产4625万吨,增21.6;禽蛋总产4.18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受去年冬季以来禽流感防控和生猪市场行情价格下跌的影响,上半年猪禽价格低迷,养殖效益下降,农民养殖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上半年全市家禽存栏3058万只,下降2.9;生猪存栏204万头,下降1;其中母猪存栏12.3万头,下降25.8。

4、渔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11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3.7;水产养殖结构继续优化,全市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67.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4,占水产养殖面积57;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1.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

5、午季增收使农民人均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147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2元,增长9.8。夏季粮油和劳务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今年夏粮产量增加,价格上升,平均收购价格0.69元/斤,比去年高0.07元/斤,共增收4.85亿元。油菜总产下降,但收购价格比去年提高0.1元/斤左右,减收0.8亿元。午季粮油合计,农民净增收4亿元左右,人均增收120元左右,占增收额的90以上。上半年全市农民劳务输出人数65万人左右,人均劳务收入58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元。减收的主要因素是畜牧业效益下降和农业成本增加。上半年生猪市场平均销售价格约2.9元/斤,比去年低1元左右。初步测算农民每养一头猪亏本50-80元。此外,今年以来柴油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柴油价格6200元/吨,比上年同期增长近40。

二、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上半年,市农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根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市委、市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后,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市农委关于会议精神和我市贯彻意见的汇报,春节后一上班就举办了市委理论中心组新农村建设学习班,并组织70多人的党政代表团到江西赣州考察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百村十镇”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纲要等多个文件,先后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十镇”示范工程动员大会、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会议,其中动员大会参加人员达7000人以上。并从市直部门抽调76名指导员到20个试点示范村驻点指导。作为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委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起草了有关文件,筹备召开了各个会议,举办了多起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培训班,认真抓好示范村建设工作,及时调查情况,总结经验,研究政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在全椒县武岗镇直接参与建设试点。

2、以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产业规划和示范基地建设。为了推进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今年年初市农委组织制订了全市四大优势主导产业的14个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片生产基地、一套工作班子”的模式,着手开展了22个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其中种植业类基地9个、畜牧业类基地6个、渔业类基地3个、蔬菜基地2个、能源示范基地2个。全市还落实了15个市级、5个县级“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农业示范基地,举办了400场“三新”农业培训班,在“五早”生产中“三新”农业面积达100万亩。

3、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上半年市农委全面开展了新一轮省、市级龙头企业申报考评工作。上半年市农委推荐了兴元米业等16家企业增补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省实地考核,有望批准9家;申报市级龙头企业的78家;明光市永言水产养殖公司已着手申报部级龙头企业。积极组织龙头企业申报项目、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贷款,上半年市农委筛选推荐了申滁肉联厂等5家企业申报皖优农产品进超市工程项目,推荐了凯源粮贸公司等企业9个项目申报省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推荐了金恒油脂公司等5家企业申报省农行、农发行贷款项目,推荐了17家企业的17个产品申报省名牌农产品。各地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确定了52个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定了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推荐了39个省级示范性合作经济组织。各地和农业部门结合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引导农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过30个,其中市农委直接指导成立的就有市优质稻米协会、施集茶叶合作社、滁菊合作社等10多个合作经济组织。

4、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适应今年11月1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施行的新形势,市农委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一是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上半年全市共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4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食品6个。二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监控。上半年全椒县、南谯区被列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新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8个,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个,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监控面积扩大20多万亩。目前全市绿色食品产地监控面积超过100万亩、监控地农产品年产量达25万吨。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全市农业部门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上半年共检查农资市场411个、农资经销点3555个,受理农资案件37件,查获伪劣及违法种子3689公斤、肥料4000公斤、农药9公斤(件),取缔无证经营兽药门点11家,查处违法经营兽用生物制品23家,查获过期、伪劣兽药品种46个。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继续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上半年滁城定点宰杀生猪2.7万头,检出病猪32头;继续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市农委上半年开展了两次蔬菜基地农药残留抽检,在滁城交通菜场新设了蔬菜农药残留速测点,上半年滁城45个检测点检测蔬菜样本7139组,查出超标蔬菜643组,保障了滁城居民食品安全。

5、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市农委提出把今年作为全市农业系统的“招商引资年”,全市农业系统坚持“一岗双责”不动摇,努力发挥资源优势,利用龙头企业等平台,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市农委组织了5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参加了20__年南京市重大项目洽谈会。上半年市农业系统与上海市宝山区农委达成协议,将宝山区农委所属的3个奶牛场1100头高产荷斯坦奶牛迁移到全椒县武岗镇,总投资约4000万元,首批600头奶牛已经进驻武岗镇养殖场;引进山东佛山商人林克华投资1500万元与凤阳盛源农业发展公司合资兴建300吨等级粉生产线,引进浙江资金1500万元在定远县仓镇兴办龙腾综合养殖场,引进上冻枣庄水产养殖公司投资1000万元在定远县发展水库网箱养殖等。此外,南谯区正禾养殖场肉牛育肥项目、志诚公司引进上海食品集团现代化屠宰线、争取南京资金在滁州建立生态农业园、南京市菜篮子办公室在我市建设南京—滁州叶类菜生产基地、南京市冠生园食品厂与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杨氏蜂业合作加工蜂产品等项目正在洽谈中。上半年市农委落实招商引资项目5个,到位资金2305万元。同时,积极编报农业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支持。

6、认真做好农业科技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科技宣传与培训活动。全市农业系统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宣传、科技赶集和培训活动,市农委先后组织了琅琊山庙会、全椒界首庙会、来安县水口镇等科技赶集活动,先后举办渔业技术培训班80期,在全市农业系统广泛开展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组织160名畜牧技术人员与规模养殖场(户)结对帮扶。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农业系统共培训农民10多万人、20余万人次,发放各类农业技术宣传资料30万多份。二是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上半年全市农业系统重点推广了丰两优一号、辐香优98、三元杂交猪、有机鱼、斑点叉尾鱼回等主导品种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测土配方施肥、半精量播种、水稻沼液浸种、农作物秸秆发酵、蟹鳜混养等关键技术。市农委利用800万元小麦良种补贴,对80万亩小麦种植区实行良种统供,同时组织开展小麦高产攻关竞赛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市共建成小麦高产攻关示范方280个,面积25万亩,其中万亩示范片7个,省专家组测产平均亩产443公斤,比面上平均单产高43。各地继续开展水稻科技提升行动。市农委今年牵头并承担省江淮片水稻主推品种区域展示园建设任务,上半年在全椒县建成了37个水稻品种的展示园;全市上半年建立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点36个,推广水稻沼液浸种技术2万亩,斑点叉尾鱼回网箱养殖数量从去年的500箱扩大到上半年的20__多箱,推广蟹鳜混养2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2。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农业系统普遍开通了农技服务“110”。各地努力创新农技服务方式,全市农业系统上半年创办了26个市、县、乡联动的“农业科技大院”,其中种植业类10个、畜牧业类9个、渔业类7个。根据市委3号文件精神,市农委建立了13个农技区域中心站建设试点,探索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分离的有效途径。

7、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我市今年小麦赤霉病、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午季作物病虫害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市农委在全市安排了50多个农作物“三情”测报点,先后在天长、明光、全椒、南谯等地召开现场会,及时检测动态,组织防治工作。上半年全市午季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735万亩次,防治面积861万亩次。各地继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上半年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坚持疫情快报、零报、周报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先后召开3次会议,下发15份文件,组织两次督查。全市共落实防疫经费117万元,领购口蹄疫浓缩疫苗393万毫升、禽流感灭活疫苗470万毫升、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疫苗228万羽份,订购动物耳标38.6万套。上半年全市共免疫家畜口蹄疫1393万头(只)、家禽禽流感1887万只,免疫密度分别达到98和99。

8、认真做好为农民服务工作。一是做好政策服务。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落实中央、省惠农富民政策,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发放工作,及时组织发放了80万份农民负担监督卡,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对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管与指导,妥善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了进一步清查核实。二是做好流通服务。市农委与南京市有关部门多次协商,争取了南京长江大桥绿色通道通行证44张和西瓜运输临时通行证30张,并在南京市白云亭蔬菜市场设立了滁州蔬菜直销区。三是做好信息服务。继续抓好滁州农网建设,为农民及时提销信息。

9、加强自身建设。市农委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加强机关内部管理,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法制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和效能型机关活动,使全委同志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明显改善。上半年,市农委系统表彰了6个优秀党支部、7个优秀党务工作者和25名优秀党员。同时,加强了对委属单位的管理,完成了皖东餐厅改制工作,市种子公司下属环宇商场改制工作也接近尾声。

此外,全市农业系统还认真抓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工作。

三、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畜牧生产面临严重困难。受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影响,去年以来,生猪、家禽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家禽市场价格二季度末才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而生猪价格仍然处于低谷。与此同时,由于粮食价格提高导致生猪、家禽生产成本上升,养殖效益下降甚至亏损,农民养殖积极性明显下降。上半年全市家禽、生猪存栏量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母猪存栏量大幅度下降,将对下半年畜牧业,龙其是生猪生产严重影响。

二是部分农资价格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据调查,今年肥料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柴油价格大幅度上升,种子价格不同程度上升,一些品种价格升幅达20-25。

三是农业自然灾害和疫情威胁仍然存在。目前,我市部分地区已发生洪涝灾害,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从预测情况看,今年农作物病虫害将中度至中度以上发生。同时,禽流感的威胁还没有消除。

四、下半年工作意见

下半年农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按照年初总体工作安排,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加强工作检查和督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加大农业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实现全年农业丰收,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下半年市农委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抓20个市级示范村建设,下半年将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及时掌握信息,总结经验。

2、抓好22个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20个“三新”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市农委将按照年初工作计划,组织工作检查,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3、加强农业项目争取工作。加强与农业部、省农委的联系与交流,对上半年申报的国家、省农业项目实行责任到人,积极争取,确保项目落实、资金到位。加强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效益。

4、认真组织好下半年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组织市内企业参加8月份农业部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10月份的第四届北京农交会和20__年元月份的第七届安徽省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筹备好第四届螃蟹节并争取在北京举办滁州螃蟹和滁菊推介会。

5、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和实施工作。今年11月1日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正式施行。市农委将组织全市农业系统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提高基层工作水平;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产品产地与市场检测,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继续组织申报绿色食品,争取今年新增绿色食品品牌20个。

6、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继续利用龙头企业、展示展销活动等平台,宣传滁州农业,寻找招商线索,努力引进资金。做好在谈项目的争取工作,对已确定的项目加强协调服务,争取到位资金突破一个亿。

7、抓好农业病虫害测报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农情监测,及时预测预报农业病虫害并组织好防治工作,确保秋季农业丰收。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坚持行之有效的防控制度,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全面落实动物强制免疫和标识制度,加强市场检疫和运输检疫工作,努力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8、继续做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下半年是治理开发项目主要实施时期,市农委将认真组织,加强管理,努力完成挖塘、打井、植树、修路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任务。

9、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争取完成3万人的培训任务。

10、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村各项补贴发放情况的监督,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保护好农民发展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及时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继续化解村级债务,维护农村稳定。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2

一、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确保全镇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成立了林业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林业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成员有:财政、林业、国土、广播、司法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林业站,具体负责全镇林业工作。各村和各村民小组也相应地成立了林业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每个村都由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共同组织实施林业工作。年1月,镇政府与全镇9个村签订了《县镇年度森林防火目标任务考核责任书》和《森林管护责任书》。

(二)大力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镇林业员坚持按时下村巡山,护林。同时向村组干部、农户宣传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的相关政策,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使之共同参与到爱林、护林、植林、造林中来,滥砍乱伐明显减少,上半年共造林860余亩(其中核桃300亩、巨桉260亩、低效林改造栽植香樟等风景树苗60000余株300亩)。3月12日植树节期间,利用广播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人与自然,人与森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知识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义务咨询400人次,受宣传面达80%上。

(三)年上半年林业工作情况

1、对年欧投项目,特别是年新植60多公顷的核桃进行了春管,开春季管理现场会二次,参加培训人员400余人,新植核桃苗1.8万株,使全镇核桃种植株树达5万余株,面积达1200多亩,建成了千亩核桃基地。并新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县鶺鴒核桃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20万元,入社社员300多户。

2、狠抓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半年通过认真巡查,对有病虫的森林进行了早防治措施,全镇未发生森林病虫。使森林病虫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

3、认真做好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2月份以来,通过认真宣传,召开村、组村民大会,使公益林补偿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已完成全镇6个村,45个组,1619户的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核实,兑现工作,兑现金额48209元。

4、严格集体、农户用树审批制度,严把采伐关。实行先审批后采伐的原则,有效杜绝了乱砍乱伐的现象发生。上半年共处理无证采伐活立木事件共2起,挡获并栽植活立木2株,处理无证贩运砍伐木材二车近2立方米,同比下降50%.

5、抓好退耕还林工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上半年共兑现年退耕还林粮食款、生活费补助款286000元,以信用社打卡存单的方式付给农户,做到了准确无误,完成幼林抚育3000余亩,对全镇1700亩退耕还林进行了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补植2003年退耕还林地400余亩,栽植巨桉3万多株,低效林改造300亩栽植香樟等风景树6万余株,千亩苗圃基地初具规模,经部级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合格。

6、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全镇的天然林、公益林制定了管护措施,各村落实了管护人员,签订了管护合同,有效地保护了本镇的天然林资源。

7、加强庭院绿化,创造优美人居环境镇林业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宣传、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地、荒坡造林绿化,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8、做好下半年秋植规划,已上报县林业局。

9、上半年按时上报林业部门的各种信息、表册,做到了及时准确。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3

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总结的报告

2020年上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五届六次党代会和县委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疫情防控与“三农”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方针,坚守“农业多贡献”理念,积极克服困难,努力把疫情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各项重点工作积有序推进。实现粮食种植面积59.4万亩,预计小春产量5.91万吨,完成目标任务103.05%,存栏生猪35.93万头,为完成全年出栏生猪56.5万头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季度实现农民增收5.1%,预计二季度可实现农民增收5.5%。现将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我局深刻认识到做好“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深化行业治理,全力以赴抓好粮猪生产、推进乡村面貌改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效夯实了“六稳”“六保”之基,充分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 

(一)粮猪生产态势良好。一是构建四级责任体系。先后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抓好大春生产工作》《扎实开展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关于做好撂荒地复耕工作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和《大英县2020年生猪稳产保供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了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主抓、县级部门统筹落实、辖区政府具体负责、村两委组织落实的四级责任体系,明确了粮猪生产具体目标任务和责任。二是抓实“两增”保粮食稳定。努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和大春扩面、加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做实农技服务保障,有效夯实了我县粮食播面、产量双稳目标基础。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复耕撂荒地14128.06亩,占计划复耕要求的70.64%;大春扩面1.046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维修改造(新增)提灌站229台套,新完成大春粮食作物播面47.7万亩。三是抓实“外引内繁”保生猪生产。在持续保持生猪生产环境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招引龙头带动扩规模、加紧改造升级提产能、推动政策保险覆盖面强信心等措施,全力保障我县生猪稳产保供。今年上半年,金元齐全存栏0.6万头种猪场已完工20%,天保、河边温氏新建种猪场稳步推进;提档升级养殖场102处,新增产能5.8万头,出栏生猪24万头,存栏生猪35.93万头。 

(二)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一是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完善了“县级主抓、镇(街道)村落实、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做好2019年6.17万户农村户厕改造工程扫尾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大英县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计划投入资金2181.239万元,在28个村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0506户,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3200余户。二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治理。通过实施投入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养殖治理全覆盖三大行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今年上半年,截至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48万亩、有机肥施用7万亩、高效新型肥推广5万亩、绿肥种植面积1.8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0.2万亩。今年上半年,建成ipm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1个、统防统治示范区1个,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08%。回收废旧农膜124.5吨,利用率达92.4%。畜禽综合治理设施配套率100%。三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套农村路网、电网、广电、信息网络、饮水、住房等村级公共设施。投资1.4亿元改造建设玉太路、五福路、隆通路、杨河路35.1公里“农网路”;完成村道改造10.7公里、在建村道4.4公里;完成2019年524户危房改造任务;完成农村土坯房整治271户。 

(三)农民增收持续稳定。一是产业扶贫益贫成效明显。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大英县2020年特色产业(小家禽)项目、财政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等项目支持贫困村发展。目前,大英县2020年特色产业(小家禽)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的40%;财政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的45%。新建或改造粮油基地7500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5%;在新建或改造经作产业基地1800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80%。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稳步推进。1-6月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27家,已完成进度计划;成功创建市级示范社8个,报送省级示范社9个;成功争创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目前正在编制方案。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0人,已编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和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完成计划任务30%;在全县培育高素质农民8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2%。已初步选定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培育对象,积极提供政策服务,做好与相关部门协调,完成计划任务30%。三是村集体经济增收持续发力。坚持以盘活农村集体“四边四荒”和闲置资产资源,开展家政、劳务服务,代购代销为切入点,采取流转、租赁、收取服务费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1-6月4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0.88万元,村平2.46万元,同比增加68.4%;预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267元、增速5.5%。 

(四)行业治理更加深化。一是市场经营更加规范。坚持宣传和执法两手抓,张贴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100余份,发放农资打假资料5000余份;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涉农主体资质进行排查、整顿,经营主体备案95家,取缔1家农药经营资格;同步指导建立完善农资进货、销售台帐,实现农资经营登记“零遗漏”。二是产品安全更有保障。1-6月出动执法人员254人次,对农产品生产企业使用农资产品和生产记录进行现场检,检查企业102家,及时整改问题91个;集中召开食农产品合格企业培训会1次,培训企业负责人78人次,印制食农农产品合格证使用宣传画3000张,合格证10000份,目前使用合格证企业47家,开据合格证865张。三是品牌效益有效彰显。加大“三品一标”建设力度,积极组织5家涉农企业的农产品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目前,已完成产品检测和申报资料上报,估计10月份前可完成申报;同时,已经组织9家涉农企业参加第八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国西博—盛夏嗨购物”节线上和线下营销活动,提高了大英产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党建引领更加坚定。一是抓好党建+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村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以购代扶,以支部为单位开展集中帮扶,对5个贫困村中的100余户贫困户进行了帮扶。二是抓好党建+中心工作。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基层每个党员干部结对种养殖企业,实行精准定向服务、监管、推进项目、解决困难。围绕全局工作谋划,将党建工作与推动“三农”任务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同步开展。把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补好“三农”工作短板的总体部署和硬性任务,积极组织党员深入种、养殖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走帮服”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合力抓好各项重点任务完成。三是抓好党建+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人才示范,围绕乡村振兴及其文明村示范创建工作,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落实县级试点村2个,市级试点村8个,以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为载体,以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农村改革、脱贫攻坚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推进效果不好。部分镇明确了大春扩面任务,但未制定扩面任务到村工作计划。大豆等部分大春作物未进入最佳播期,同时,气候影响导致夏玉米点播和水稻栽插等部分作物栽播难。撂荒地复耕复垦任务进度较慢,影响大春作物播面。受疫情和市场价格等叠加影响,群众生猪养殖信心不高,加之部分养殖场建设滞后,生猪养殖任务的完成还需加大力度。 

二是重点建设项目进度较慢。主要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度,存在工期紧张,农民工用工困难素,项目如期竣工存在一定任务难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有30家养殖场因场内有存栏暂无法施工,剩余83家小型养殖场,也因新冠疫情、非洲猪瘟等方面影响,计划放弃改造。 

三是人居环境整治氛围不浓。因农村疫情防控和“三农”工作重心的调整,全民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加之人居环境配套不足,特别是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因地制宜优化项目设计方案不够,影响了部分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管护机制不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共管、共享氛围的营造不够,宣传引导有待深入。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力度保证粮食生产。利用当前有利时节,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思路,尽快种植大豆等大春粮食作物,做到应种尽种、满栽满插。加强撂荒地治理,采取措施尽快实现复耕复种,减少土地撂荒。采取间套种的方式,种植大豆、土豆等粮食作物,增加作物复种指数。加强粮食生产技术服务,做好病虫害监预测预报和防控工作。密切关注极端气候影响,重点防范好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加大农业生产投入。继续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等惠农政策,激发农户种植热情。 

(二)抓紧抓实发展生猪养殖。强化宣传引导,做好非洲猪瘟防控与科学养殖技术宣传,提升农村养殖业主特别是散养户的养殖信心。抓实生猪补栏举措。分类分别指导示范户发展生猪养殖,加快规模场补栏投产,确保生猪安全出栏。加大生猪稳产保供宣传力度,营造生猪生产积极氛围。落实好示范户财政奖补、规模养殖场项目配套等政策措施,着力增强群众信心,夯实群众基础。 

(三)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加强项目组织协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督促和指导施工企业倒排工期、顺排工序,进一步强化施工组织、添措施、想办法,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抢抓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尽早完成任务发挥效益。 

(四)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统筹疫情防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加快厕所革命等项目实施和使用监督,督促及时整改人居环境配套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环境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机制,保证项目运行效应。 

附件:特色亮点工作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2日 

附件 

                                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一、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组建10个督战队督战贫困村问题整改,累计整改清零各级历年问题525个。全力实施“短平快”助农增收项目,预计可助力572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400元。 

二、产业发展更加有力。土门垭村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业主7家,建成优质水果产业基地2000亩;为干屏村成立“大英县翠口香桃农旅产联式专业合作社”1个,发展桃果种植2300亩。杜家寨村以打造“杜家森林醉美乡村”为重点,完成农房风貌改造87户、整治渠系2.37公里、整治堰塘6口、完成户厕改造500余户、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处。全省首批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有望获批。 

三、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以回马镇花园村为代表的农村三大革命成效明显。目前已改造农村户厕344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以上,全村配备固定保洁员6名,设置集中处理垃圾池13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户覆盖率100%。 

四、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在规范管理“惠民阳光平台”的基础上,与大英农商行签订了银村直联合作协议,探索推进村级财务“互联网+”监管模式试点。 

五、增收模式日趋完善。以卓筒井镇“政府引导+村委组织+大园区+小业主(贫困户)”为主体的甜桃产联式扶贫模式、回马镇金竹村“工商资本+村集体+大产业+小业主+贫困户”联动模式为代表的村集体、农民双增收模式成效显著。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4

上半年长春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较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粮食生产总体形势较好。全市优质高产作物面积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998万亩。其中,玉米1512万亩,水稻254万亩,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2.8%和13.9%。目前,全市农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进一步提升农机化水平。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6.8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490万千瓦,比去年末分别增长5%和4.5%;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20个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面积达到145.8万亩,比上年增加9.3万亩。新建棚室蔬菜面积10710亩,完成计划的51%;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深入开展。重点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培训等7大领域,突出抓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园区建设、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等40个项目;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五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6.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528.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40.4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24.4%、11.5%和9.2%;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690亿元,同比增长33.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继续加强。年初以来对上市蔬菜和水果开展例行监测2次,蔬菜合格率为97.5%,水果合格率为100%;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下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一产增加值增长8%以上,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达到18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力争达到1370亿元;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级财政收入保持在25%以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30%以上的增速。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认真抓好农业生产。重点抓好98个粮油高产示范片建设和100万亩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推进旱田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实施;二是保持农村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县域经济升级进位和经济强乡镇建设工程的组织实施,突出抓好县域工业集中区(开发区)和项目建设,力争完成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3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完成工业集中区(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重点抓好40个主推项目,确保项目落地达效。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检测覆盖率达到100%。(长春市农委供稿)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5

一、农经站工作

1、完成农业保险合同续签,2020年生猪保险、种植业保险、特色农作物保险投保工作有序推进。

2、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完成基础补贴数据核实、公示、录入系统等工作,待财政补贴资金到位即可通过“一卡通”补贴到户。

3、完成家庭农场、合作社省、州示范场、社申报工作,进行首次县级示范场、社评选工作。

4、参与全县拆违控违涉及农业设施用地查处工作,参与高速公路、横山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征拆工作。

5、积极处理土地确权遗留问题,参与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及凉山矿业厂社矛盾调解工作,撤村并村集体资产清理工作。

6、按时完成农业统计数据和农经报表上报工作。

二、农村人居环境和能源发展中心工作

1、配合省州农能办在我县彰冠镇金星村召开了2020年全省农村沼气安全月启动仪式,受到省州高度赞扬。

2、落实今年下达我县150口沼气建设任务,预计6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3、积极协调乡镇落实土地完成去年下达我县集中移民安置点沼气建设任务2处,剩余2处正在建设中。

4、完成绿水镇松坪村189口改厕任务。

5、完成全县大型沼气和部分户用沼气安全检查工作,发放安全宣传资料两千余份。

6、督促乡镇、办事处认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考核办法,开展了明查暗访工作,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帮扶工作

认真履行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职责,下沉到帮扶村、脱贫户开展脱贫工作每月达两天以上,帮助脱贫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指导产业发展,创建四好家庭。

四、存在问题

1、由于长期在乡镇工作,对县级机关工作不熟悉,工作方法有待改进。

2、土地确权遗留问题多,处理难度大。

3、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经费不足,工作开展困难。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学习,特别是业务知识的学习,完成好角色转换。

2、完成农业政策保险承办机构明年招标工作。

3、完成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并对补贴数据进行抽查。

4、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后续工作任务。

5、完成家庭农场目录入库工作。

6、继续督促乡镇、办事处搞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7、完成全年改厕、沼气建设任务。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6

一、现金收入构成特点1—6月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591.95元,比去年同期增28.95元,增1.85%,其中:1、工资性人均收入462.84元,比去年同期增301.60元,增187.05%,其中:在非企业组织劳动得到的收入26.22元,比去年同期增20.70元,增375.00%;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95.51元,比去年同期增70.24元,增277.96%;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41.11元,比去年同期增210.67元,增161.51%。2、家庭经营人均收入1111.11元,比去年同期减279.73元,减20.11%。其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为970.62元,比去年同期减382.80元,减28.28%,(其中牧业现金收入人均499.95元,比去年同期增3.33元,增0.67);第二产业现金收入人均为70.28元,比去年同期增64.41元,增109.73;第三产业现金收入人均70.21元,比去年同期增38.65元,增122.47%。3、财产性人均收入6.19元,比去年同期增0.14元,增2.31%;转移性人均收入11.81元,比去年同期增6.94元,增142.51%。二、影响农民增收问题分析从上半年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结果来看,我县农村第二、三产业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幅较大,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非企业组织劳动、本乡地域内劳动以及外出务工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但第一产业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减少。引起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样本换点后,使得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网点整体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第一产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影响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1、在非企业组织劳动、本乡地域内劳动以及外出务工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增幅较大。农民外出劳务得到的收入,成为我县农民收入增收的重要来源。据对140户调查,上半年外出劳务人数为171人,占调查人数的27.71。上半年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21.33。1—5月份由于部份记账户怕政府增加税收及费用,对外出打工寄回的现金只是登记入帐少部份,影响了1—5月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了打消调查户的思想顾虑,我们召开了调查点辅导员工作会议,并深入到各调查点了解情况,做好调查户的思想工作。通过对调查户做思想工作,得到了调查户的理解和支持,如:云表镇南康村班希信户,其亲属在巴西每月都寄有一万多元人民币回家,由于怕政府增加税收及费用,只是记一少部份入帐,通过对其做思想工作补记了寄回的收入。2、我县是个农业大县,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茉莉花、桑蚕、蘑菇、水果、蔬菜等。上半年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为977.92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61.43。因此,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样本换点后,使得我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出售甘蔗收入减少,影响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据对140户调查,上半年出售甘蔗总收入149541.70元,同比减150512.72元,减50.16,人均同比减280.37元,减53.63。去年上半年出售甘蔗收入的调查点有:陶圩镇龙门村(今年不抽中)156754.94元、石塘镇沙江村26834.08元、灵竹镇沙江村4388.50元、百合镇大炉村60807.60元、云表镇南康村20183.80元、云表镇福塘村30405.00元、马岭镇马岭村(今年不抽中)1480.50元。今年上半年出售甘蔗总收入只有127071.66元,今年上半年出售甘蔗收入的调查点有:石塘镇沙江村20710.36元、百合镇大炉村66636.00元、云表镇福塘村14700元、平马镇大茶村24710.30元。由于样本换点后,原陶圩镇龙门村调查点(种蔗大村),今年不抽中,致使人均甘蔗收入减少。同时,云表镇南康村、灵竹镇沙江村今年改种桑和甜玉米也是造成人均甘蔗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3、牧业现金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半年牧业人均现金收入为499.95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31.40。由于上半年出售蚕茧收入减少,影响牧业现金人均收入增加。去年上半年出售蚕茧总收入95118.00元,今年上半年出售蚕茧总收入只有71564.36元,同比减23553.64元,减24.76,人均蚕茧收入115.99元,同比减30.00。原因是云表镇旺庄村是我县种桑养蚕大村,由于样本换点后没有抽中,致使人均蚕茧收入减少,去年上半年云表镇旺庄村蚕茧收入达36098.60元。4、部份农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农民收入减少。由于上半年甜玉米价格大幅度下降(去年平均每公斤1.2元,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公斤0.4元)。加上上半年我县大量种植甜玉米,甜玉米种植面积达4.15万亩,这将影响我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同时,生猪价格下降,农户养猪有所减少,对农民收入也产生一定的影响。5、洪涝灾害影响农民增收。自6月4日以来,由于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我县连续下降大暴雨,且廷续时间长。受强降雨的影响,全县有18个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截止23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17.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701亩,其中水稻受灾31850亩,成灾面积13997亩,绝收面积4303亩,粮食因灾减收3129吨。受淹水产面积1800亩,农业经济损失806.2万元。6、农业投入少、经营规模小的现实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利于农民的生产行为与农产品的大市场、大流通对接,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严重。由于农业投入不足,我县广大农村,尤其是飞龙乡、镇龙乡、平朗乡、新福镇、平马镇、南乡镇、板路乡、马山乡农村居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十分落后,如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方面建设的滞后,往往造成农副产品、各种农村资源等无法运往市场,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运不出来、卖不出去,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工业品的运输成本,抬高了工业品在农村市场的售价,减少了农民的收益。

7、农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民增收。一是我县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生产品种单一,主要生产传统的初级农产品,价格低、品质不高,而一些市场销量好、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较少,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或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三、建议1、继续加大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合理规划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建立基地,尽快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的格局,培育经济带、产业带的形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巩固现有糖蔗、茉莉花产业,做大做强蔬菜、水果、桑蚕、蘑菇、中药材、淡水养殖、高效畜禽等农业产业。2、搞活市场流通。一是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加快建立信息咨询服务组织,通过筛选分析,直接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免费提供给农民掌握利用;二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重点发展与茶叶、蔬菜、水果、桑蚕、蘑菇、淡水渔、畜禽等主导产业相衔接的农村贸易市场,努力形成有一定规模、能产生较大辐射作用的专业化、特色化市场。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7

一、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种植业方面,继续调减了水稻种植面积,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增加。今年早造水稻种植面积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多亩;春种花生、蔬菜、西瓜、玉米等经济作物面积为万亩。其中花生万亩;蔬菜万亩,同比增加万亩;西瓜万亩,同比增加亩;甜玉米万亩。全县粮作与经作面积比调整为。蚕桑、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蚕桑面积达万亩,比去年增加亩,增幅;原创:水果种植面积增加亩。畜牧水产养殖业方面,上半年全县生猪饲养达万头,牛饲养量达万头(含水牛),同比分别调减和,优质品种增多、效益趋好。母猪存栏量达万头,其中二元杂母猪多头,比重达,同比增加头。优质鱼面积有所增加。优质鱼放养面积达万亩,比去年增加亩,占水产放养总面积的。农业结构的调整正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略有增加

上半年,我县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使我县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增加。①畜牧水产方面。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量达万头,比去年增加万头;肉牛出栏头;“三鸟”出栏量达万只,同比增加万只,产值万元,同比增长;鲜鱼起水量吨,同比增加吨,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其中优质鱼为吨,占鲜鱼起水量的。②种植业方面,上半年蔬菜水果价格略有下降,但产量增幅较大。蔬菜总产量达万吨,总收入达万元;李、枇杷、杨梅、桃等水果总投产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为吨,产值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和。蚕桑业增产增收。上半年,蚕价虽有下跌,但茧量比去年大幅增加。据统计,全县发放蚕种万张,收购产量达万担,分别比去年增加万张和万担,增幅为和;蚕茧收入达万元,增幅为。③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全县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为万人,同比增加人,人均劳务报酬收入为元,与去年同期持平。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亿元,农村人均元,同比增加元。

三、农业科技得到了大力推广

今年,我县主要在蔬菜、花生、西瓜、甜玉米等农作物生产中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上半年利用覆膜技术种植农作物万亩,其中大棚个、地膜花生万亩、西瓜万亩、甜玉米亩。同时,因地制宜地引进推广了一批优质动植物新品种。我县去年引进的日本反季节牛蒡试种成功,第一批产品吨已于今年月出口日本。上半年还成功引进了“丰抗”丝瓜、“碧绿”、“雅绿”苦瓜、“粤农”节瓜等瓜类新品种和优质沙梨、大果枇杷、粉蕉等果树新品种,以及日本萝卜、淮山、农友公司的“黑美人”西瓜品种。

四、农业招商取得了新进展,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全县各级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加大了工作力度,使我县农业招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签订农业招商合同宗,合同引资万元。其中马坝镇引进客商在泸头村委会计划发展亩“农大一号”板粟、“东魁”杨梅等优质水果种植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种植果树多亩;龙归镇引进客商在留村种植甜玉米亩,总投资万元;县农业局、林业局、果树办等部门引进客商在长坝投资多万元发展沙田柚种植基地亩;乌石镇引进客商,投资万元发展蔬菜基地;大塘镇引进客商种植青刀豆,总投资万元。⑵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上半年,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化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在广东联益马坝米业(曲江)有限公司带动下,我县以马坝油粘系列为主的优质谷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目前该公司的“马坝油粘”商标正进行申报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以此带动马坝油粘进入国际市场,现已出口香港吨。在“绿怡果园有限公司”和长坝沙田柚基地的辐射带动下,沙田柚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目前我县沙田柚也正在申报“绿色食品”标志和“曲江龙王柚”商标。蔬菜和西瓜等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其中大桥、周田、黄坑西瓜连片种植达万亩;龙归连片种植淮山亩,连片种植粉葛亩;犁市蔬菜种植亩;罗坑连片种植韭菜花亩;马坝种植香芋亩等,规模化生产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五、乡镇企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由于贯彻落实了国家对“五小”企业的整治改革方针,关闭了部分效益差的乡镇企业(主要是小煤窑),使乡镇企业结构得到优化。目前全县乡镇企业个数为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总产值亿元。同时,各镇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我县乡镇企业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各种渠道注入资金,重组优化乡镇企业,为我县乡镇企业走出低谷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农业局各项任务完成良好

⒈扶贫开发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扶贫办通过作好年度“大禹杯”竞赛活动迎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我县的这项竞赛活动在今年月份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地通过了省市两级的验收。并且完成了年扶持老区项目、造林种养项目、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及年度“大禹杯”竞赛活动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⒉农村经济管理得到了加强。一是认真抓好了农村土地承包的扫尾工作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调查;二是开展了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解决了农户反映的部分乡镇教育附加费征收过高的问题和一些村部分农户电价过高问题;三是加强集体经济管理,完成了村组离任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涉及村委个,离任村干部人,查出违纪金额万元,违纪人员人。并完成了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和财会管理情况调查。

上半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平稳,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⒈冬春连旱影响了我县农业生产。今年春季,我县出现六十年罕见的旱情,降雨大幅减少,造成我县有万亩农作物受旱,水稻、花生等作物产量和渔业生产受到影响。

⒉农产品价格总体下降,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上半年我县农副产品价格如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蔬菜等农作物生长比往年好,产量大幅增加,农产品流通渠道不宽,外销量不够大,内销又不强,在外地农产品不断涌入的情况下,致使价格下跌。由于受国际国内丝绸市场不景气的影响,蚕茧价格也大幅下跌。我县目前每担茧的收购价由去年同期的元下降到元,加上丝绸公司经费不足,出现短期打“白条”现象。

⒊农业结构调整的步子小,门路窄。上半年我县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成规模、上效益的项目不多,很难形成批量,形成产业优势,也很难参与国际竞争。

⒋乡镇企业出现负增长。近两年来,在贯彻落实国家对“五小”企业的治理整顿中,我县共关闭了个乡镇企业,主要是小煤窑、小矿窿等,由于小煤窑、小矿窿一直是我县乡镇企业的支柱,且关闭前仍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从而导致乡镇企业出现负增长。

⒌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还不够大。上半年,各地对农业招商虽然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总体上力度还不够,各镇招商的进展不够平衡,一些镇在招商组织、宣传及招商项目的编制等方面进展不大。

⒍诚信意识观念淡薄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进展。由于农民诚信意识、合同意识淡薄,有的农户不按合同规定的标准生产,产品达不到合同要求;有的农户在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保护价时就履行合同,一旦市场价格高出合同价时就不履行合同,从而阻碍了当地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发展,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针对以上问题,为确保实现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下半年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⒈要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马坝油粘系列种植面积万亩,扩种秋植花生面积万亩,推广反季节牛蒡面积亩,今冬明春扩大沙田柚面积亩,增加蚕桑面积亩,抓好马坝、大塘等镇以蔬菜为主的“订单农业”基地以及高寒山区的反季节蔬菜基地。

⒉狠抓农业高新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一是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种养技术。以马坝、樟市、龙归、犁市、大塘为重点,建立夏秋作物布局调整示范区;在樟市、犁市建立以反季节牛蒡栽培为主的创汇农业示范区;在龙归建立反季节甜玉米栽培示范区;在大塘建立秋植花生示范区;抓好马坝龙岗县农科所马坝石堡及犁市、坑口等地的设施农业栽培示范基地,今冬明春在周田、大桥、黄坑建立春种西瓜提早示范基地亩。二是推广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技术。要改进农产品种养技术,尤其是加强绿色、无公害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优新品种的引进工作。

⒊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好招商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做好已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尤其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教育他们树立起重合同、守信用的观念。

⒋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要大力抓好现有乡镇企业的转制工作,明晰产权,创新体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要通过招商引资,原创: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要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企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⒌加强农产品信息流通服务。要把农业信息网建设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开辟农产品销售市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健全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站,不断优化市场信息服务。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8

2019年上半年,昌乐县供销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县市社和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职业农民培训、脱贫攻坚等工作,坚持为农服务和加快发展两手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半年工作任务。现就半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2019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做好乔官为农服务中心的改造提升,现已建设土壤检测实验室1座并打造了农产品展示中心和农民农业发展培训中心;全力推动营丘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指标落地,项目立项、环评等工作,正在办理规划许可、用地许可、建设许可。二是培育土地托管为农服务新动能。不断丰富托管服务内容和形式,以小麦、玉米的半托管服务,完成10000亩。三是发展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强化南张村水肥一体化的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以五图街道的池子村、张家河洼村、高家河村为中心,建设了1400亩的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中心。

二、扎实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与创业孵化。以职业农民讲习所和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为主,加强对全县的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理事长、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大学生、专业大户进行技能技术培训。丰富培训形式,适应农民生产、作息特点,把课堂培训和现场培训有机结合,把培训工作深入到田间地头,造就一批善经营、懂管理、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今年来共开展培训100多场次,培训4500多人次。

三、深入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健全完善基层社、“村两委”、农民合作社“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共建农民合作社、共建综合服务社、共建发展项目、共建人才队伍,实现资金、人才、土地、信息、市场、科技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推进社社合作、社农结合,促进形成了农民群众有利益、基层党组织有发展、村集体经济有积累、供销合作社有收益的四赢局面。目前,已开展社村共建村30个,实现了村组织和供销社优势互补,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

四、积极推进农村现代流通建设。通过寻标对标等活动,先后到安丘、寿光供销社学习电商平台的经验做法,加强对农乐通云商城电商平台的打造,做好农产品上线销售、社区网点布局等基础和服务工作。以乔官为农服务中心为平台,吸引自然邦、恩源科技、麻雀粮仓、淘宝、中农电子商务等多家电商公司入驻,卖出火山小米、板栗南瓜、黄金籽西红柿、坚果等合计5万余单。

五、积极开展精准扶贫活动。我社帮扶干部多次走访贫困户,了解其动态需求。今年以来,组织帮扶干部入村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发放帮扶资金5.5万余元。5月县社主要领导带队,到所包靠的鄌郚镇打鼓山村走访看望了贫困户。同时加强与县扶贫办合作,对贫困村、户开展技术帮扶,助力精准扶贫的做法在中华总社主办的《中华合作时报》和新华网上刊发。

上半年,县社按照市社以及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赴安丘、寿光供销社进行对标学访,推动工作见实效,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工作标准以及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2019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1、加强职业农民培训。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发挥职业农民讲习所和创业孵化基地平台的优势,引导职业农民培训向“三农”延伸,用好职业农民培训新平台,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土地托管服务,增加托管环节,拓展托管范围,不断扩大托管面积。强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通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社共建、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加大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力度。打造农产品电商服务新平台,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的交易和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9

这次全市农业形势分析会,主要是回顾总结上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着重研究和部署下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刚才,各有关部门回顾分析了上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并进行了安排,我完全赞同。

今年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省委8号文件和市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扣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发展和扩大粮食生产,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认真落实农业农村工作各项政策,克服了禽流感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开局良好,呈现出三大特点: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具体表现为“六增”:一是全市粮棉油恢复性增长。早稻预计总产量16.8万吨,较上年增长21.7%;油菜总产6.25万吨,较上年增长14.9%;棉花种植面积23.4万亩,比去年增加2.54万亩。二是经济作物增效显著。全市茶叶总产值1.13亿元,较上年增长9%;蔬菜预计总产量16.4万吨,较上年增长3.1%;蚕茧产量1510吨,较上年增长7.4%。三是畜牧水产业增势平稳。全市肉类总产4.24万吨,同比持平,禽蛋总产1.78万吨,同比减少6%;水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涨,1—6月份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10.6%。四是乡镇企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6.98亿元,同比增长30.29%,劳务收入增长18%。五是农民收入增幅较大。据统计局抽样调查,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8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2元,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据市农委系统抽样则增长18%,总之增收成效明显。六是劳务经济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6.9%,平均工资水平为485.92元,同比增长6.2%。但是,应该看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仍然存在着结构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小、比较效益低、抗灾能力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市委1号文件),围绕全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主要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粮食是保稳定、促增收的基础性农产品,抓好粮食生产不仅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1、抓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兑现。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方式改革,落实好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使种粮农民得到实惠,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前要搞好中稻面积的核实和上报,按照省里部署落实兑现。

2、加强在田作物的管理。根据农业部预测,下半年农业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重大病虫害呈偏重趋势,对秋粮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各地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盲目乐观,在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松懈,要对在田作物的苗情和病虫情进行监测,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和田管活动。

3、落实晚稻播种面积。在抓好“双抢”的同时,要引导农民扩大晚稻种植面积,做到能插的地方都要插下去,确保晚稻种植面积计划的落实。

4、认真组织好粮食收购。粮食、工商、物价、农发行等部门要做好落实工作。一要按照省里要求确认收购主体;二要落实收购资金、收购网点;三要落实收购保护价;四要抓好粮食流通秩序管理。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业和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各地、各部门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要通过科学测算,摸清本地粮食需求底数,在确保本地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市政府今年出台了《*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0*年)》、《*市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市建设规划》,即将出台《*市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实际,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要以加工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农村三次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开发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破城乡壁垒、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一体化进程。要以养殖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

(1)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市级龙头企业,争取较多的企业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业,并着眼长远,加快培育部级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扶持引导资金今年将集中扶持5—10个市级龙头企业,各地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从现在起就可以组织申报。要注意盘活、利用乡镇企业存量资产,大力搞好农业招商引资。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围绕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要抓好已成立的30个合作社,要完善棉花、茶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项目)技术规范,并逐步推广到水稻和蔬菜,扩大覆盖面,使之成为发展有机食品,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抓手。粮食部门负责抓粮食生产合作社,市内每个县区至少要先搞一至两个粮食生产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供应生产资料,组织订单生产。农业部门负责抓蔬菜合作社。工商部门负责抓农民经济人队伍建设。

(3)实施品牌战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开发潜力,*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要立足自身优势,把创建品牌作为重要抓手,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打造一流的农产品品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快建设畜禽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督体系,搞好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

(4)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组织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拓宽眼界,用开放型农业的思维来发展农业。要大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在超市找差距,在超市找市场,在超市找思路,在超市找出路。要主攻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市场,开拓“珠三角”和北京市场,积极组织营销大户、龙头企业走进超市,利用超市品牌管理优势、质量管理体系和方便、快捷、廉价的购销系统,推广我市的优势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切实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去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在工程配套、工程质量、管理服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抓好今年任务的落实。根据年初下达的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任务分解,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对工作滞后、工程进度缓慢的,要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加强调度,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

2、抓好整改。对已建和在建项目要认真来个“回头看”,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对已建成的沼气池,要对照标准,逐个补缺补差,确保达标,发挥效益。

3、抓好示范点建设。各地、各部门要从示范点建设入手,充分利用典型来引导农民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要高度重视乡镇敬老院、农村中小学校和乡镇政府机关、村部等重点单位的沼气池建设,发挥沼气池环境净化作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抓好跟踪服务。组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县为单位组建农村能源技术服务公司,开展沼气池配件采购供应及设备安装、维修、咨询等服务工作;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乡村能源服务站,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突出抓好“百池村”的沼气协会建设,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一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防汛抗旱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今年的汛期尚未过去,长江堤防虽经加固,但没有经受高水位考验;我市病险水库较多,有的仍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度讯。同时要密切注视,切实做好抗旱准备。二要抓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市、县两级重点水利工程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确保按期发挥效益。同时各地要重视项目编制和申报,抓住江堤建设结束后,国家重视重点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用水、小流域治理、长江支流治理的机遇,争取更多的投入。三要以落实“一事一议”政策,组织农民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重点加强堤防、病险水库除险保安、涵闸泵站、城市防洪设施、人畜饮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做到乡乡有规划、村村有项目。除了重点工程外,面上兴修都要通过引导群众“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水务局就如何运用好“一事一议”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一次调研,提出今冬明春的兴修意见。

五、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来抓。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和职介服务网络,规范职业中介组织行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当年培训的农民工80%得到转移。要强化劳务输出的职业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实施《20*—2010年全市农民工培训规划》,提高我市农民工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劳务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用工信息、法律援助、风险救助、就业指导服务,逐步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业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篇10

包村工作已经半年了。最近,组织部和县致富增收办对11个乡镇包村工作和包村干部,以及回村大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核。这次考核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看包村工作基础材料;二是听党委包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三是听包村干部汇报;四是召开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回村大学生座谈会;五是选择了30个重点村进行走访调查,听取村干部对包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包村干部情况:

从考核情况看,这次包村工作和以往的包村工作相比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一是各乡镇党委对县委包村工作决定高度重视,能够把包村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来抓,一切工作都围绕这条主线转。包村工作中,各乡镇党委能及时部署包村各阶段的重点工作,能够不断加强对包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坚持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二是包村干部对这次包村工作的思想认识到位。绝大部分包村干部都能把这次包村工作看作是县委给他们提供的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现自我的广阔平台,能够下得去、蹲得住。在具体工作中能够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依托村两委班子的支持,想事干事,放手开展工作,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是包村干部的工作得到了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由于党委重视、包村干部真想实干,村两委班子对包村干部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为包村干部发挥作用创造了诸多方便条件,保证了包村工作实效。四是农民群众对这次包村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普遍认为这次包村工作与以往的包村不同,包村干部的一切工作都能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增收这条主线开展,动真情、办实事,更多经典尽在真正把县委的富民政策转化成农民致富增收的实在成果。五是包村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社会稳定、不良债务化解、解决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转移、文明村建设等方面。

1、化解矛盾,保持农村相对稳定。村级债务和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是产生农村矛盾、造成农民上访的主要原因,经过包村干部积极努力使一些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使一部分农民从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土地问题中解脱出来。上半年11个乡镇共新发生各类矛盾和纠纷1027起,解决952起。发生案件346起,解决324起。包村工作开始前,11个乡镇共有不良债务6,621.5万元,经过半年包村,共化解不良债务862.21万元,占不良债务总额的13.02%。11个乡镇共有债权2,549万元,收回339.8万元,占债权总数的13.33%。

2、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包村干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1)全县落实绿色食品监测面积60万亩。与浙江杭州俞杭镇签订合同,在我县建立10万亩绿色水稻基地,其中有机水稻基地2000亩。全县有机农业面积由2004年的165,905亩增加到今年的232,914亩,增幅达40.4%。(2)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新发展,结构调整成效突显,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经济作物的比例有较大增幅。万寿菊种植面积4。1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5万亩。白瓜、西香瓜、蔬菜、油料、薯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各类养殖专业户1580户,牛羊猪的饲养数达到260,904头(只),家禽饲养量达到850,876只,较上年比均有大幅增加。(4)11个乡镇共引进资金10,242万元,为农民协调贷款6,625万元。(5)新增种植项目112个,养殖项目115个,加工项目66个。(6)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全县共有剩余劳动力33,170人,截止6月末,11个乡镇共转移剩余劳动力23,764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71.64%。可实现收入1。5亿元。(7)农民人均收入05年预计可达到3,400元,比年增长10%以上。

3、文明村建设力度加大,收到一定的成效。上半年,123个村共植树272,438棵,修建花坛484个,修路419,901米。省级文明村达到5个,市级文明村达到15个,县级文明村达到56个,文明村总数达76个,占全县村总数的61.79%。此外,全县的包村干部还组织科技下乡434次,举办各类农业生产知识培训班401期,向农民提供各类致富信息1,378条。

回村大学生情况:

全县共有回村大学生105名,目前有16名外出打工,还剩88名。按照县委的要求,各乡镇党委对回村大学生都比较重视,对所有的回村大学生都按要求安排了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科技副主任的职位。大部分村的两委班子对回村大学生的工作能够积极支持,并为其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总的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回村大学生都能在工作中与村两委班子密切配合,开展工作。2、多数回村大学生能利用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积极引导、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不断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在农业科技指导、科技服务、科技示范上发挥了积极和作用。葛首峰,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负责主抓村里的果树场。他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果树场的化学除草和药物防虫。针对今年的旱情,他采用微肥补充营养的办法,保证水果质量和产量,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他还从农村报上得到百合种植信息,从山东引进了百合品种在自家的2亩田地中进行试种,效益好的话,明年将在全村进行推广。3、在致富增收上起带头作用,带头引进新品种、新项目,提供致富信息。马东光,久太村党支部副书记。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在荒山养蚕,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现在这个村已新增加6户养蚕户。

通过考核,总的看包村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加快农民致富增收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包村干部对这次包村工作认识不高,工作还不够实;二是在解决二轮土地承包矛盾,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上还缺乏工作力度;三是致富增收的路子还不宽,思路还比较窄;四是有的包村干部在文明村建设上办法少,有危难情绪;五是有的乡镇党委对回村大学生重视不够,有的回村大学生作用发挥不明显。

下步包村工作意见:

乡镇党委要加大对包村干部的管理力度,县增收办要加大对乡镇和包村干部的考核、检查、指导力度,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各乡镇党委要继续坚持定期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安排和布署包村工作。进一步完善包村干部考勤制度,加强包村干部的管理。

2、加大化解村级债务的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县共化解13。02%。按照今年化解村级债务三分之一的要求,下半年化解村级债务的任务还很重。因此,各乡镇要加大工作力,采取不同方式,利用应收应付抵帐、机动地竞价发包、固定资产抵债等多种方式化解村级债务。能动地的动地,能动帐的动帐。到年底一定要完成化解村级债务三分之一的目标。

3、要抓住龙头企业,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把特色经济做强做大,要向产品基地,向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发展,向产品初深加工要效益。

4、是要进一步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强化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和服务工作,搞好信息、法律、信贷和技能服务,扩大劳务输出,确保完成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实现非农收入2亿元。

5、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为农民找市场,积极发展定单农业。要早谋划、早下手,为农民寻找农产品销路,确保农民丰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