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急救技能培训十篇儿童急救技能培训十篇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6:17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1

儿童死亡高峰期发生在一岁之前,尤以新生儿死亡率最高,主要与围生期多种因素有关。其次为各种创伤导致心跳呼吸骤停,且通常发生在院外[1]。因此,制定有效易行的儿童院前急救措施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一项紧急任务。

据统计,大约10%的求助电话是儿童急救电话,而这其中只有约5%的患儿需要复苏[2]。院前急救人员通常在事故或者发病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所谓的复苏黄金时间)。这段时间简单的救助措施可以制止和延缓心脏骤停的进程。此外,还有机会对儿童的身体状况作出判断――这一点对创伤儿童更为重要(可以判断损伤机理)[3]。但儿童院前急救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实施的环境困难

由于院前急救的随机性强,时间紧迫,环境复杂,危险性极大。一些有形的危险物可能容易被发现,但也有些不太明显的东西难以发现,如带有破坏性的围观者。

首先,急救设备是有限的,高额的造价不仅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同时也受到空间的影响。如救护车的内部空间不允许储备适应救护所有年龄段患者的急救设备。

其次,院外熟练救护人员的数量需求也因不同的事故而不同,急救技能训练程度也各不相同。当遇有涉及儿童的急救情况时,由于救护人员自身处于危险当中,往往过多担心或不愿意介入治疗[4-5]。

再次,在黄金时间内送该儿童去医院的决定需要急救人员更高的技巧和判断力。

以上因素都需要在制定培训院前急救人员项目时考虑进去。

2急救技能的掌握

由于心脏骤停通常发生在很短时间内,所以及早对患儿进行处置至关重要。这一点可以讲授给那些经验不足的人,并引起辅助人员或者非本专业医生的警觉。比如:由于新生儿心脏骤停基本都是窒息性骤停,所以心肺复苏应当保留aBC复苏程序,并及时把患儿送往医院。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加之环境复杂,通常难以建立一般的静脉通路,因此骨内输液就显得尤为重要[6]。

因为多数急救人员处理的不是经常出现的严重疾患或受伤儿童。每年不到1%的急救人员被要求实施更高级的技术[7],如气管插管。一项研究表明,只有大约20%送往医院的儿童需要接受高级急救服务,没有一例接受气管插管或骨内输液[8]。如果急救人员实施某项急救技能的机会很少,再培训和重新评估就需经常进行。

3“技能与抱起来运走”的困境

有些人的观点是,所有的抢救治疗都可能影响儿童送到医院的时间,所以应该不要任何治疗直接送往医院――即所谓的“抱起来运走”。也有人倾向培养院前急救人员尽可能多的技能,以便在黄金时间内尽早开展治疗[9]。目前的培训目标是开拓一条中间道路――教授足够多的预备知识,以便急救人员能在关键时刻对延迟送往医院的儿童施行最有效的救治。

4培训的困难

在有关儿童急救的问题上,许多问题涉及到院前急救人员(主要是护理人员)的培训。在院前急救方面有许多经验丰富的人,在对严重病患儿紧急护理方面也不乏技艺精湛人员,然而在两方面都具有广泛经验的人员就不多了。那些没有受过儿科训练的人是不了解护理成年人和儿童的区别,也不清楚儿科需要专门的技术[10]。反过来,一些在医院工作的儿科医生和护士总认为他们有足够的经验能教授那些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

5设备与费用问题

由于空间及场所的限制,对设备的选择要特别精心――如果没有设备来实施急救技术,教授这些技术就没有意义。所以儿科医生和其他从事儿童急救工作的人员都应积极呼吁,以便使那些管理院前急救资源的人懂得儿童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性。

6建议

目前,我国的儿童院前急救工作仍处于落后状态,一些培训机构、教材、器械等尚处于空白。希望能够尽快出版院前小儿生命支持课程,以补充“面向院内的小儿高级生命支持课程”的不足,并为院前工作人员提供技能和知识支持,使其能够在黄金时间,让受到生命威胁的患病儿童或受伤儿童受益。

参考文献

[1]officeofnationalStatistics.englandandwales1997.

Lodon:officeofnationalStatistics.

[2]advancedLifeSupportGroup.prehospitalpaediatriclifesupport.London.BmJpublishingGroup,2009,8:21-3.

[3]SchindlermB,BohnD,Coxp,etaloutcomeofoutofhospitalcardiacorrespiratoryarrestinchildren.nengl&med,2006,335:1473-9.

[4]Lacherme,BausherJC.Lightsandsireninpediatric911ambulancetransports:aretheybeingmisusedannemergmed,2007,29:223-7.

[5]刘波.院前护理急救职业暴露及防护的初探[J].当代医学,2010,16(10):131-132.

[6]Cookemw.HowmuchtodoattheaccidentsceneBm&2009,319:1150.

[7]Sue,mannC,mcCallm,HedgesJR.Useofresuscitationskillsbyparamedicscaringforcriticallyinjuredchildreninoregon.prehospemergCare,2007,1:123-5.

[8]Reisdorffe,HoweiiKa,SaulJ,etal.prehospitalinterventionsinchildren.prehospemergCare2008,2:180-3.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2

关键词心肺复苏中学生培训社区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0-0044-03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为止最为廉价、简单有效的救命技术。在人群中大力普及CpR,在院前急救中充分发挥城市特殊人群中作为“第一目击者”的作用,可以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外死亡率。在2000年的国际指南会议上,专家强烈建议在学校推广基本生命支持(BLS)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战略。近几年来,各种灾难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自救互救的生存技能越来越关注。我中心于2011年5月组织社区医护人员对本社区806名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机场社区某中学全部初二、初三学生806人,其中初二442人,初三364人;男484人,女322人,年龄13~15岁。

1.2方法

根据2010版aHa心肺复苏指南,自行设计心肺复苏术(CpR)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学生性别,年龄,年级;2)对CpR学习的态度;3)CpR理论知识20道题(包括2010版心肺复苏新指南的更改内容),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或未答得0分,总分≥12分为合格。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做为调查员,现场解说后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6份,收回合格问卷776份,有效应答率为96.3%。

1.3统计学方法

资料整理分析采用excel2003和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CpR理论知识得分情况

776名学生CpR理论知识测评仅16人合格,合格率为2.1%,无人满分。单项题目中,对人工呼吸的首选方法和呼救方法的得分比较高,对2010版新指南更改内容中涉及CpR的操作顺序,按压深度、按压速率等无人全部答对,见表1。

2.2学生对于心肺复苏学习的态度

中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705人,占90.9%的;无所谓的64人,占8.2%;不需要学习7人,占0.9%。发现晕倒在地的人,第一时间上前进行抢救的585人,占75.4%;不抢救的42人,占5.4%;不知道如何抢救149人,占19.2%(其中未经培训占83.8%)。

3讨论

3.1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

心肺复苏的主旨是“抢救生命”。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公众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普及占总人口比率的1/4,在美国规定1/3以上的公众应学会院前急救,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1]。德国联邦政府规定10~16岁的青少年要接受1.5d的课程学习(心肺复苏等),<10岁的儿童参加8h的急救知识课程学习(主要为心肺复苏知识)。在德国北莱茵州每年培训17000名学生。据日本某急救中心调查,大阪府地区内196所高中除了16所外,均进行较系统的急救普及教育(92%),一般为2~4h学时,包括心肺复苏等。在荷兰,儿童10岁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Lubrano等发现,对11岁以下儿童利用情景设置、动画图片等进行多轮心肺复苏技能训练,儿童能普遍接受复苏的基础知识。

3.2加强中学生心肺复苏术培训的对策

本调查资料结果显示,机场社区中学生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普遍缺乏。孟凡山等[2]对某校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显示:91.6%的学生愿意学习急救知识,同时绝大多数人愿意为他人进行急救,也愿意把急救知识传授给家人,能够起到蝉联效应。在本调查中,认为学习CpR知识很有必要的占90.8%;无所谓的占8.3%;不需要学习的占0.9%。发现晕倒在地的人,第一时间会抢救的占75.4%;不会抢救的占5.4%;不知道的占19.2%(其中因不知道急救知识而不救的占83.8%),由此看出中学生中CpR知识普及率虽低,但学习的需求度较高,学习态度良好,愿意对他人进行急救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随着生活题条件的改善,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迅速,心理,智力渐趋于成熟,操作能力强。国外调查研究发现:13~14岁的儿童能完成标准的心脏按压;9~10岁儿童能够运用正确的按压手法和按压频率[3]。在对机场某中学14~16岁学生进行的体能检测中发现,男生的平均身高166.2cm,体重58.8kg;女生的平均身高159.7cm,体重51.2kg,可见中学生具有足够的生理心理状态来接受CpR的培训。

另外,随着近几年各种灾难意外事件的不断发生,政府部门对公众的自救互救技能越来越关注。上海市政府与红十字会下发2万套急救设备,并在东方绿洲专门成立了青少年急救培训基地。急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培训历史较短。而在学校里进行基础生命支持的普及教育,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可能是最有效的急救技术推广方式,对健康教育会有很大影响[4]。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颁布后,对于公众来说,更加简单,易学易行,且学习成本小,花费时间少,经过CpR的理论与模拟练习,几乎所有参加培训者都能很好的掌握。

虽然,学校人员集中,教学备齐全,政府对急救教育体系投资日趋完善,但是对急救知识的更新,规范正确的操作技能,科学的培训方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学校的联合培训,不仅能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为中学生急救培训提供技术保障,提高其自救互救的能力,以滚雪球方式逐渐向社区推广增加第一目击者的数量;同时通过推广对目前“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能够更好的进行补充,对急救事业的推动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雁,温新华,林长敏,等.国内外公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现状及其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668-1669.

[2]孟凡山,赵玉兰,戴冬梅.某校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现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2):19-20.

[3]Jonesl,whitfietdR,Colquhounm,eta1.atwhatagecanschoolchildrenprovideeffectivechestcompressions?anobservationalstudyfromtheHeartstartUKschoolstrainingprogramme[J].BmJ,2007,334(7605):1201-1203.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3

【关键词】“降消”项目;妇幼保健;住院分娩;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2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005-02

汾西县地处山西省中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属部级贫困县,总人口14.26万人,总面积8802,辖5镇3乡,8个乡镇卫生院,14个乡妇幼专干253个乡村医生。通过5年项目实施,提高了全县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服务水平,促进了妇幼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资料和主要措施

1.1资料来源;汾西县“降消”项目月报、妇幼信息年报和三网(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季报,全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质量控制制度。

1.2主要措施:

1.2.1组织保障:

1.2.1.1政府牵头,统一部署。政府副县长主持召开由县财政局、民政局、广电中心、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降消”项目工作启动会议,并成立以政府副县长任组长的“降消”项目领导组,及其相配套的项目办公室、技术指导组、急救中心、急救专家组三组一室一个中心,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1.2.1.2部门配合,分工合理。县卫生局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实行目标管理;财政局对方案经费给予支持并监督资金的使用;妇联、工会、计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广电中心对项目实施进行宣传跟踪报道;领导组各部门共同协调进行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培训会议。

1.2.1.3因地制宜,制定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汾西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及其配套的《培训方案》、《健康教育方案》、《监督评估方案》、《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管理办法》、《产科急救中心管理细则》等四个方案,二个细则,二个管理办法,制定了设备管理、死亡评审管理、贫困救助管理等八项管理制度。

1.2.1.4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每年乡政府与县政府,乡镇卫生院与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站分别签订了“降消”项目管理责任书,实行阶段性总结和年终评估考核,对优良的妇幼专干及院长进行表彰,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

1.2.2加强培训,健全网络:我们分期分批举办三级妇幼保健人员培训班,培训采取成人参与式教育。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中心卫生院产儿科人员,重点培训产儿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以提高产儿科重症识别与急救能力;对乡级产儿科人员重点培训正常产的处理、常见产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等;对村级重点强调职能转变,由接生转变为孕产妇保健、高危孕妇筛查、动员住院分娩、转诊护送、信息服务等,项目领导组,有计划地组织县乡级产儿科人员免费进修。

1.2.3狠抓产科建设,建立转诊制度:省驻县专家现场指导,对所有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评审指导,按照产儿科建设标准,帮助建立产房、待产室,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对不合格的限期进行整改。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在县医院成立孕产妇急救中心,设立急救小组,明确职责,以文件、传单、电视等形式向全县公布急救电话,要求做到在接到院外呼救信息后30min内救护车出发,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10min内到达现场。建立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村医为孕12周前的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男村医以怀孕妇女的丈夫或父母为切入点为孕妇早建册,孕产妇保健册应填村医的姓名、联系电话,以便随时提供咨询,村级发现高危孕妇评分达5分以上必须到乡级诊治,乡级发现高危孕妇评分达10分以上必须到县级诊治。各乡镇卫生院要配备必要的救护车,负责辖区内危急孕产妇的转运接送,在所有转诊过程中,必须有专职医生护送。各村委动员村民自愿成立固定的担架救护队,必要时一边由村民转运危急孕产妇,一边通过电话与急救中心联系,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上级医疗机构要及时向下级反馈转诊孕产妇的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或延误,并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项目技术指导组定期深入各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及考核。

1.2.4采取综合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救助资金的效益:①为完善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我县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技术小组,要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按照《山西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流程》,对每位孕妇早建册,并督促其定期产前检查,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要将孕妇住院分娩的情况如实记录在保健手册上,并将保健手册收回,定期(每周)交付县妇幼保健站。妇幼保健站按产妇所属乡镇社区将保健手册登记并定期(每周)分发给各辖区专职保健医生,辖区内保健医生负责产妇产后访视,在访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要进行正确处理。孕产妇系统管理小组每月将各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并将保健手册作为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补助的凭证。②坚持救助资金公正合理,使贫困孕产妇能够直接受益。我县属于部级贫困县,当地贫困孕产妇较多,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孕产妇向民政局申请凭有效证件,免去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费用,一般孕产妇凭住院分娩票据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后其余部分不足300元者全部救助,超过300元者救助300元。

1.2.5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众保健意识:项目领导组对妇联干部、村医、计生员等进行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培训,发动他们以入户人际传播为主,实行包村包户人盯人的方法,深入目标人群家中,以召开家庭会议和个别谈心的方式,进行传播。那个村的孕产妇因未住院分娩而发病或发生死亡者由包村人员负责和解释。项目办公室针对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印发了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宣传住院分娩知识传单1万余份,利用各种会议、孕妇学校、集会等多种形式宣传。

1.2.6监督指导:县项目督导组,每年监督指导2次,深入县直各医疗保健单位,乡镇卫生院及1/3以上村卫生所听取项目工作汇报,记录原始资料及月报制度执行情况,深入目标人群家中访谈,每个自然村不少于2户,了解健康教育传播情况,对相关部门及人员配合情况如实记录,写出总结报告,上报县分管领导及项目办公室,以便掌握全县项目开展情况,及时决策及时指导。

2.结果

2.1全县孕产妇和儿童服务情况得到改善,2004年我县孕产妇死亡率185/10万,自2005年实施“降消”项目到2009年,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连续5年为0,住院分娩率从75.19%上升到97.89%,达到了项目开展的目的,婴儿死亡率从16.03‰下降到10.79‰,下降幅度32.69%,出生缺陷发生率从151.38/万下降到87.36/万,下降幅度42.29%,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从75.57%、54.30%上升到91.07%、60.04%,上升幅度分别为20.51%、10.57%,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从27%上升到37.71%,上升幅度分别为39.67%,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

2.2妇幼卫生工作得到了持续发展,县级妇幼保健站2004年本科学历0人,大专学历6人,全年门诊2130人次,住院385人次,通过实施“降消”项目,

2009年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2人,全年门诊3216人次,住院598人次,

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也获得了比较准确、连续、可靠的基本资料,各类信息率先采用网络直报。“降消”项目还促进了乡级医院产儿科建设,提高了基层保健人员技术水平,保证了危急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

3.讨论

3.1实施“降消”项目加强了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妇幼卫生管理机制得到加强,提高了妇幼保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强化了基层医疗人员转诊危重孕产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深入广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妇幼保健服务的能力,并提高了妇幼工作的可及性。贫困救助使农民受益面逐渐拓宽,住院分娩率大幅度上升,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连续5年为0,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均得到大幅度下降。“降消”项目得到广大群众和妇幼工作者的认可,获得了良好信誉。充分印证了“降消”项目策略一个共同点“主观上尽力,客观上可行”。[1]

3.2存在问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简称“两个系统管理率”)仍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①基层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匮乏,直接影响到农村孕产妇儿童摸底调查、保健管理等工作,如14个乡镇妇幼专干,其中4人兼妇产科医生,2人兼预防接种,3人兼乡镇卫生服务站站长,各乡镇卫生院产儿科专干90%以上为医士、护师,通过项目培训及临床进修后,已承担产儿科技术骨干,8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仅有3个。②村级卫生所人员积极性不高,服务模式上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转变。通过项目资助,各卫生所已具备基本的诊疗设备,但人员少,学历、职称、机构设置都不尽合理,又没有摆脱旧的医疗模式的影响,还是以临床医疗为主,忽视群众的保健服务,再加村级和社区医生待遇不高,任务繁重,所以孕早建册率和3岁以下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较低,也是两个系统管理中最薄弱环节。

3.3改进措施:

3.3.1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投入,继续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列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中。向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完善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

3.3.2功固项目成果,进一步探索妇幼保健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继续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借助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依据如:“降消”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规范等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逐步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真正使妇幼保健人员成为妇女、儿童健康守护人。

3.3.3继续做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健康教育工作,把政府对妇女儿童的关怀传达到每个家庭,让每个孕产妇主动接受妇幼保健服务,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4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标准,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68名南京某高校二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选择题),调查内容包括:性别、专业、是否愿意参加急救知识培训、对CpR知识的知晓率和掌握率等。

2013年5月至9月,从被调查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37名学生,按培训方式不同分为a组69人和B组68人。两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掌握急救知识程度均无显著差别。

1.2培训内容

参考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基础生命支持(BLS)教师手册[4],包括CpR理论、成人/儿童一人和二人CpR操作技术,婴儿一人和二人CpR操作技术,操作模型为心肺复苏模拟人(美国挪度公司)。

1.3培训方式

1.3.1传统授课培训

传统授课模式培训包括集中式理论授课(2h)和分组练习(1h)。首先由指导教师介绍心肺复苏基础知识,应用多媒体讲解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理论授课结束后,学生在复苏模拟人上充分练习,练习期间研究对象与指导教师互动。

1.3.2边看视频边练习(practicewithwatching,pww)+教师指导培训

培训前将学生分组,学员与模型的配备比例3∶1,培训课程总学时为3h。培训视频光碟由美国心脏协会提供,视频内容有BLS课程总介绍、成人、儿童、婴儿CpR操作技术以及模拟心肺复苏场景,心脏按压、气道开放与患者评估等重要步骤的分解动作演示。培训中要求学员观看视频讲解,一段讲解后仔细观看视频演示,然后跟着视频演示进行操作,几组人员轮流操作后再进入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指导教师在学员操作的过程中对关键内容予以指导或对操作手法问题进行纠正。

1.3.3评价标准

培训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测试。理论测试内容包括CpR基础知识、成人、儿童、婴儿CpR的操作以及模拟抢救场景的应对,题型为25道单项选择,满分100分;技能测试内容为成人单人CpR技能操作,包括12个操作手法,满分100分。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内容以及评分标准均依据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5],自行设计,经急诊医学专家反复修改而成。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两人核对后采用excel表格录入,由一人核对无误后,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大学生CpR培训现状见表1。CpR培训两组分别采用pww+教师指导模式(a组)、传统教学模式(B组),考核后的成绩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技能考核中比较两组模式的扣分情况见表3。不同性别的得分情况分析见表4。

3讨论

3.1普遍缺乏急救知识的大学生是CpR培训的重点人群

王一镗教授早已呼吁“必须大力提高现场救护的水准”,并着重强调现场救护的重要性[6]。然而,我国CpR的普及培训与国外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国内对于各级人员的心肺复苏培训有一些研究和探索[7],但缺乏针对参与心肺复苏人员的继续教育和重复技能培训与定期考核的相应制度或机制[8],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大学生对急救技能的需求与兴趣都非常高,但根据研究数据表明(表1),目前大学生急救普及现状处于高需求、低受训、低掌握水平的状况。大学生作为普及急救知识的切入点,不仅可成为“第一目击者”中有效的施救者,还能对其周围人群起间接影响作用。

3.2应用最佳培训模式是CpR培训的关键

传统的CpR培训方式是我们教学中最常采取的方式,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培训方式并不是最适合大学生CpR培训的方式。第一,课程设置和教师的培训常无法很好地与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在教学中,教师常偏离课程内容的计划,而且对学生的监管不力、未提供有效的反馈;第二,传统方法用于理论授课的时间较长,实际操作时间较少,且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员的自主参与性和个体差异,故对培养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不利,无法保证每一位学员都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因此传统方法培训后的技能熟练度和技能保留情况均处于较差的状况。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显示pww+教师指导方式的培训效果远高于传统教学方式(表2)。该方式的优势如下:①传统培训方式中理论扣分多为对心肺复苏基本知识的理解,尤其心肺复苏中最为强调的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位置判断以及人工吹气的手法往往会出现概念性的错误,而pww+教师指导方式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较好。pww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将教学内容赋予生动形象、直观的效果,所获信息量大,不但加深了理解且极大提高了学习兴趣。②技能扣分最多的为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方面,传统培训方式与pww+教师指导方式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除了和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以外,还和技能操作时教师监督、指导、纠正不及时有关,后者要求教师对心肺复苏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予以强调和提醒,及时纠正错误操作手法,由于该培训方法使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避免了因指导教师的差异而影响培训质量[9];③在研究中,还发现性别差异对传统培训方式培训结果有所影响(表4),男生的技能成绩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pww+教师指导方式无性别差异影响。心肺复苏为一体能要求较高的抢救手法,对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我们在培训中发现女生在胸外按压方面,按压深度和频率往往不能达到要求,在操练中若缺乏指导,女生容易放弃从而减少练习机会。而pww+教师指导的方式可以避免这方面的问题,模型和学员按照比例分配,保障每一个学员都有操作机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急救发展,需要规范培训课程,促进中国急救培训的发展[10]。本研究显示,pww+教师指导方式的培训内容更通俗化、步骤更标准化、记忆更高效化,是高效率、科学的培训模式,建议可以运用于高校CpR培训中。但是,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样本主要面向高校大学生,对象选择较为局限,且样本量较少。

参考文献

[1]GazmuriRJ,nadkarniVm,nolanJp,etal.ScientificknowledgegapsandclinicalresearchprioritiesforCpRandeCCidentifiedduringthe2005internationalconsensusconferenceoneCCandCpRsciencewithtreatmentrecommendations[J].Circulation,2007,116(21):2501-2512.

[2]ShresthaR,BatajooKH,piryaniRm,etal.Basiclifesupport:knowledgeandattitudeofmedical/paramedicalprofessionals[J].worldJemergmed,2012,3(2):141-145.

[3]聂雷霞,张敏.在读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及分析[J].护理杂志,2012,29(1):67-69.

[4]HazinskimF,DotoF,o’neillL.etal.BLSforhealthcareprovidersinstructor’smanual[m].Dallas,texas:americanHeartassociation,2006:3-37.

[5]沈洪.释读:2010年aHaCpR-eCC指南的实用简化流程[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961-964.

[6]王一镗.必须大力提高现场救护的水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4):341-342.

[7]张劲松,张芹,吴昊,等.大学本科五年制急诊医学专业CpCR课程设置及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4,24(12):896-897.

[8]沈洪,王一镗.中国心肺复苏的发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13-14.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本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母婴安康工程项目”为抓手,以妇幼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队伍建设步伐,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妇幼保健保偿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两个死亡率升高的趋势,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4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

(二)支持性指标: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产料、新生儿科全部达省定标准;

2、乡(镇)防保站合格率达100%,妇幼保健人员持证执业率达100%。

3、建立母婴急救绿色通道,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时率达95%以上;

4、托幼机构保教人员持证率达100%,儿童体检率达90%以上。

5、妇幼保健人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7、贫困孕产妇获得经济援助的比例达100%。

8、孕产妇和婴幼儿的保健保偿覆盖率达95%以上,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9、高危妊娠规范管理率达10%,妇女病普查率达90%以上。

1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0%以上,产前筛查率达70%;

11、母婴安全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三、实施时间

县“母婴安康工程”从开始实施,到2014年12月结束。

四、主要措施

(一)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为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领导协调小组,并与各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卫生部门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并定期邀请省市领导小组进行技术指导。县妇儿工委办公室和县卫生局成立项目办公室,负责处理项目日常事务,并组织专家对各单位实施项目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处罚。

(二)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1、财政部门要增加经费投入,确保18岁以上妇女卫生保健经费每年人均不低于2地,纳入财政年度管理。

2、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优生优育政策的宣传教育,使计生服务对象主动接受保健服务,及时提供孕情信息,督促孕妇参加孕产期保健服务,控制计划外生育。

3、教育部门要做好农村妇女扫盲工作,提高文化程序,要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中学要开设生理卫生课,定期邀请妇幼工作人员开展青春期生理教育,并且要做好托幼机构入园体检及资格的审查工作。

4、公安部门要加强对非法行医,非法接生的打击力度,办理婴儿户口登记时,严格查验《出生医学证明》。要抽调精干力量,随时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严格执法,尤其对涉嫌犯罪的非法行医人员,非法接生人员要从重从快从严处理,净化医疗卫生市场。

5、广电部门要利用各种媒体、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母婴保健法》,宣传妇幼保健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味,努力形成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态势。

6、民政部门要建立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档案,对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家庭孕产妇住院分娩,符合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给予奖励,协助做好妇幼保健教育工作。

(三)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

加强县妇幼保健所建设,发挥好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专职人员,乡镇卫生院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不少于2人,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女村医负责妇幼保健工作。加快建立妇幼卫生计算机管理网络,提高妇幼统计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规范基层产科建设和管理。

县卫生局对区域内现有妇产科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合理的资源整合方案,对不具备条件的接产单位要坚决进行合并或取缔,全面提高基层妇产科建设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卫生主管部门要重新对开展剖宫产手术的乡镇卫生院进行验收审批,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的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严禁开展母婴技术服务或超范围服务,努力把剖宫产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接生,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坚决予以取缔,对已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合格证》的单位,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及时查处母婴保健违法行为,净化母婴保健服务市场,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

(五)建立母婴急救绿色通道。

建立县级母婴急救中心,急救中心设在县人民医院,母婴急救电话为120。急救中心要保证急救药品、器械、车辆等到位,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保证抢救及。时迅速,提高成功率。

(六)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

对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助产人员,乡村医生分级分类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是高危产妇筛查管理和要求、新生儿心肺复苏、产后出血防治、妊高症防治、出生低体重儿及早产儿防治和护理、体弱儿筛查及管理,通过培训提高基层人员对高危妊娠的识别、处理能力和产科急救能力,确保对高危孕妇、高危儿做出及时正确的救治。

(七)提高妇幼保健两个系统管理率。

妇幼保健保偿制度是落实两个系统保健管理的有效措施,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主要内容。要将孕产妇住院分娩和两个系统管理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建立妇幼保健保偿制度,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的管理率及保健质量,减少高危妊娠和体弱儿的发生。

(八)深入开展健康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加大公益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孕妇学校”、“家庭学校”等,广泛宣传妇幼保健服务的好处及意义,提高广大群众对孕期保健、儿童保健得要性的认识,让更多妇女儿童主动接受妇幼保健服务。

五、经费保障

县财政根据《省妇幼卫生规划目标管理方案》,提案18岁以上妇女卫生保健经费年人均不低于2元标准落实财政补助。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县财政投入由县项目办统筹管理使用,主要用于规范化妇产科建设、业务培训、设备装备、建立急救通道、扶贫救助、健康教育、计算机硬件建设等。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6

一是严格贯彻执行“一法两规”。坚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原则;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确保我市妇幼卫生重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住院分娩率97%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1/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低于上年水平。

二是加强各项的实施与管理。继续大力组织实施“降消”项目,努力高标准完成农村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目标任务。对照国家对“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要求及一旦将我市明确为“残疾儿童随报及早期康复工作试点城市”后,根据具体情况,抓好落实。

三是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儿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85%、农村达7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四是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准入,贯彻执行《省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建立完善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中心并保持“绿色通道”的畅通,抢救中心规范成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及技术专家组,建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多科合作、全院联动”机制;按《市助产技术服务单位产科质量标准及评审方案(暂行)》的要求,加强县、乡产科质量建设,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各级产科从业人员“三基”考试考核合格率达98%以上,县或乡级产儿科进修人员急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范知识考核合格率≥95%,县、乡级适宜技术培训合格率≥80%。

五是加强妇幼卫生监测和信息上报工作,各级信息人员要加强学习、培训,加大按时督导、检查与质量评估力度,各类信息上报及时率、完整率均达100%;错报率<1%;活产或出生漏报率<10%;死亡漏报率<15%;主要出生缺陷漏报率<1%。

六是继续推进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做好各区县自评与交叉评估工作,按《市2011年度中央转移支付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好该项工作。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7

【论文摘要】从化市2004年被广州市列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简称“降消”)项目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组织领导、经费落实、产儿科建设、健康教育、监控督导等几个方面着手,确保“降消”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到2005年底,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40.75/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6.46%,达到了预期成效。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简称“降消”)项目是国家为了促进和提高我国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而开展的一项民心工程,其目的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从化地区作为广州的一个山区县级市,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水平也相对地落后于广州的整体平均水平。为贯彻落实《广州市妇女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和《广州市儿童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规划目标,从化市于2004年被确定为广州市的“降消”项目县之一。在广州市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结合从化地区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了“降消”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全市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服务水平,促进了妇幼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主要做法

1.1组织领导

1.1.1政府牵头,统一部署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与健康的重要指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是《两个纲要》的重要目标,也是本市实施《两个纲要》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指标。在广州市实施“降消”项目的通知下·达后,从化市从政府到各相关部门对该项目的实施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立即由主管副市长主持召开了有市妇联、卫生局、财政局、政府办公室、中心医院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降消”项目启动工作会议,并成立了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的“降消”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等,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1.1.2部门协调,分工合作“降消”项目是一个社会性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广,需要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在市妇儿工委的牵头组织下,市卫生、妇联、财政、民政、计生、公安等部门召开“降消”项目协调会,要求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协调合作,保证项目的顺利贯彻实施。市卫生局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实行目标管理;市财政局对方案经费给予支持,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监督资金的使用;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市中心医院及各镇、街、场医院为项目实施单位,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1.1.3因地制宜,制定救助方案针对从化市属于山区贫困市,当地贫困孕产妇较多而流动人口较少的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降消”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通过民政局的救济科了解各镇的低保人数,当地民政部门与妇联根据实际情况对持有特困证的孕产妇及通过了解家庭确有困难的孕产妇给予填报救助申请表,然后上交到镇妇联及民政办进行核实,核实后由妇儿工委主任签名及盖章。申请表一式三份,一份由镇妇联留底,另两份交给孕妇,分娩时一同递交到产科医院,由接生单位留一份,另一份每季度交到市卫生局留底结算。对外来人口通过公安局户政科和市政府外管中心确定各镇流动人口数,并了解其中需注射破伤风疫苗人数和贫困孕产妇情况。

1.2落实经费整个项目广州市下拨经费50万元,从化市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拨出配套资金25万元,合计项目经费75万元,确保了经费的落实。

1.3人员培训为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人员素质和产科质量,根据《从化市“降消”项目助产技术服务人员专项培训实施方案》,对全市所有一级医院(包括中心镇医院)妇产科持有助产技术服务证书的人员实行全员培训。培训聘请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专家为师资,按照项目初训和复训的有关要求,以项目教材为主要内容,按照成人参与式培训方法,采用讲小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快速反应等方式,突出基础保健服务技术及危急重症急救技能培训,共举办短期理论知识培训班4期,培训基层人员341人;同时选送镇级医院15名妇产科医生到中心医院进修2个月以上,选送7人到三级医院进修3个月以上,重点是产前检查、消毒与安全分娩、高危筛查、安全转诊等的技能培训与实践。另外,还邀请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专家到镇级医院定期开展教学查房工作。

通过上述的培训学习,对提高本市的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人员素质和产科质量、促进基层产科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基层医务人员和单位的广泛好评。

1.4加强产儿科建设镇级医院产儿科建设一直是薄弱环节。市卫生局一方面每年组织开展全市产儿科质量检查,规范产儿科规章制度和抢救诊疗常规,强化病历等医疗文书的书写;另一方面督促各级医院加强产儿科建设,加强镇卫生院产房改造,并抽取“项目”资金为镇级医院配备必需的产儿科抢救设备,如复苏囊、喉镜等,完善产儿科硬件的配置,改善了镇级医院的妇幼卫生服务条件。

1.5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开展“降消”项目工作的重要环节。项目开展以来,在城区、农村和医院的计划生育宣传栏和卫生保健宣传栏定期张贴“打击非法接生”海报,并组织妇联干部向每一位育龄妇女派发《孕期保健》、《产后保健》、《住院分娩》等健康教育资料,同时市中心医院保健部还定期组织妇幼保健人员到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开展妇幼保健宣传、咨询和义诊服务,并利用孕妇学校广泛宣传住院分娩的意义,主管领导也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到全市各镇了解“降消”项目资料的发放张贴情况。通过以上工作,使“降消”项目被大多数人所了解,促进了“降消”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1.6监控督导“降消”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随时进行有效监控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并进行干预,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在“降消”项目工作开展过程中,广州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多次下到从化市进行督导检查,了解当地工作开展情况;本市“降消”项目工作相关部门领导也亲自下到全市各街镇了解“降消”项目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定期召开阶段总结会议,讨论“降消”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在救助过程中个别孕产妇不符合救助要求的情况,决定取消村级救助名额分配,由镇一级对救助名额进行统一管理;同时由镇妇联负责对各村上报的贫困对象进行调查核实,尽量避免虚报、假报现象,确保救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通过积极的监控和有效的督导,将“降消”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控制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了“降消”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结果

依照《从化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和《从化市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管理办法》(《救助管理办法》),全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将项目实施与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严格执行《救助管理办法》,严密核实救助对象,使每一个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帮助,将救助工作落到实处。“降消”项目开展以来,共救助贫困孕产妇332人,补贴特困孕产妇及危重新生儿34人,使用救助资金45.089万元,部分缓解了贫困孕产妇因经济困难而无条件到医院分娩的问题,提高了住院分娩率(2005年住院分娩率为96.46%,2000年为79.58%),基本达到了“降消”项目开展的目的。

2.1使全市的孕产妇和儿童服务状况得到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等健康指标逐年下降,住院分娩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等服务指标逐年上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逐步提高。见附表。

2.2妇幼健康教育深入人心通过开展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降消”项目结束时,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有88.26%的人群接受过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97.86%的人群认为到医院生孩子最安全;76.32%的人群知道孕期要加强营养;68.68%的人群懂得孕期要注意休息;69.54%的人群懂得孕期不接触有害物质;89.45%的农村妇女认为最好的宣传方式是医生直接宣传。

2.3促进了基层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通过“降消”项目加强了对基层卫生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妇幼卫生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产儿科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加强;“降消”项目促进了镇级医院产儿科建设,改造了产房,增添了医疗保健设备;建立起危急孕产妇抢救、转诊组织和运行系统,保证了危急孕产妇绿色通道的畅通。

3讨论

3.1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投入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不断提高对“一法两纲”的认识,继续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加强部门配合,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并通过宣传手段引起全社会对贫困孕产妇和儿童医疗保健救助工作的关注。

3.2继续加强产儿科质量督导检查,巩固项目成果应继续加强县、镇、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尤其要结合当前农村卫生改革,切实加强镇级卫生院产、儿科建设,加强基层人才培训,逐步提高基层妇幼卫生服务水平。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8

一、总体目标

通过“妇幼保健年”活动,强化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职能,建立完善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和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预防、控制出生缺陷发生,增强广大妇女安全分娩意识,促进住院分娩,保护妇女儿童健康。

二、主要指标

住院分娩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0/10万以下;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婴儿死亡率降至20‰以下。

三、工作任务

以妇幼保健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妇幼保健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探索妇幼卫生运行机制为动力,以公共财政保障为支撑,确保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目标实现。保护妇女儿童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住院分娩率

1、加强限价接生管理,促进住院分娩。在省市正常产免费接生通知未下达前,全县住院分娩正常产收费仍执行《**年度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计划》限价标准,即二级甲等医院800元/人,二级乙等医院700元/人,一级医院600元/人,无等级医院400元/人。县新合办对相关收费项目要严格审核,对违规收费、巧立名目收费、超过限价收费的要严肃处理;县降消办要加强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支付情况的督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新合办处理。

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做好准备,为农村孕产妇正常产免费住院分娩创造条件。

2、加强妇幼保健宣传,促进住院分娩。全县医疗保健机构要结合*年度降消项目、“妇康惠民工程”项目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住院分娩、母婴保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知识,增强群众安全分娩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⑴积极协调宣传、广电、妇联、共青团、学校、村委、社区等共同做好健康教育促进工作。

⑵推行和完善以妇女为核心,以家庭、“孕妇学校”为最佳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孕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母乳喂养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⑶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和卫生保健知识,提高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参与系统保健、住院分娩的积极性;加强产科急救电话、限价接生和住院分娩贫困救助等内容的宣传,提高群众产科急救电话、限价接生和住院分娩贫困救助知晓率,促进群众自觉住院分娩。农村孕产妇安全分娩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⑷落实贫困救助,促进住院分娩。组织实施好*年度降消项目,认真落实贫困救助,让所有孕产妇都能住院分娩;完成项目相关数据调查。

3、加强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确保安全分娩。按照《*产科急救工作管理意见(试行)》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全县孕产妇急救网络体系、急救队伍和绿色通道建设:县产科急救中心(县医院妇产科)年内达到二级甲等医院产科标准;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产科达到相应等级医院产科标准;各乡、镇(中心)卫生院产科分别达到《四川省乡镇卫生院产科工作规范(试行)》标准;80%的乡卫生院配齐接生人员,开展正常产接生;落实村级孕产妇保健管理和高危孕产妇筛查、住院护送工作;实现孕产妇急救村乡县快速联动,为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保障。

(二)落实干预措施,防控出生缺陷

1、倡导婚前医学检查,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结合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防治、妇女卫生知识宣传等健康教育活动,全面开展婚前健康教育,切实加强婚前保健宣传,同时要积极协调婚姻登记机关宣传婚检目的意义,倡导、动员准备登记结婚者自愿进行婚前医学检查。

县妇幼保健院是我县合法婚前医学检查单位,要依法开展婚前检查,不断改进服务模式,努力提高婚检率。

2、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认真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全县依法提供接生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均应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按规定程序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保存、报送血样,并做到“三个确保”:

⑴确保新筛率:*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采样率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分别不低于80%;各中心(镇)卫生院、李馥乡卫生院、各私立医院分别不低于70%;其余具备条件的乡卫生院不低于60%。

⑵确保信息对称: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要积极主动向孕产妇及其家人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意义和及时采血、筛查的重要性,要尽可能让孕产妇及其家属信息对称,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在知情同意情况下主动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

⑶确保新筛质量:县新筛办(县妇幼保健院)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有关医疗机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解决筛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筛查安全与工作质量和采样任务按时完成,认真做好阳性儿的治疗管理工作。

3、完成产前诊断筛查网络建设指令性任务。

(三)做好妇女病普查工作

以省卫生厅、省妇联、省扶贫基金会、省康利公司联合组织开展的扶贫公益事业活动?D?D“妇康惠民工程”项目实施为契机,开展全县25?D?D60岁妇女妇科病免费普查工作,并对患病妇女给以免费或报账治疗。要求适龄妇女普查率达60%,项目实施期间群众项目知晓率达90%。

(四)加快体系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1、县妇幼保健院年内完成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建设。

2、加强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管理,按省市要求完成乡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建设,提高妇幼卫生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3、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妇幼卫生人员服务能力。

⑴举办全县产科医生培训班一期,重点学习产科出血处治、产科合并症的处理、产科急救技术、剖宫产技术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等。各级产科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80%以上。

⑵举办全县妇幼医生培训班两期,分期学习妇幼保健工作规范、健康教育宣传技巧、妇幼信息收集管理与报表填报、产前检查、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知识、产科急救基本知识。

⑶举办新筛知识培训班一期,重点学习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规范。

⑷完成10名乡级接生人员培训。由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负责培训10名乡级接生人员,经培训人员通过重点学习产科基本技能、正常产接生操作规范和产科应急处理知识,达到家庭接生员水平,能独立处理正常产。

⑸鼓励妇幼保健人员在职学习、业务进修、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积极为妇幼保健技术推广创造条件。

4、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⑴进一步落实母子系统管理。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对所辖范围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进一步落实,孕产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分别达到90%。

⑵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要以生殖保健为目的,认真开展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遗传咨询、围产保健、老年保健等妇女保健,要加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营养与喂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咨询、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儿童保健服务。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要拓展妇幼保健服务内容,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⑶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服务。按照《母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产科技术准入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产科违法行为和违反规定出具出生医学证明、进行胎儿性别鉴别行为。

四、组织实施

县卫生局成立由局长朱勇任组长,副局长宦梅、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唐少军任副组长,县卫生局李洪东、县妇幼保健院王光华为成员的*“妇幼保健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活动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宦梅、副主任:唐少军,成员:李洪东、陈德仲、唐晓玲、王光华、李武、郑莘丽;办公地点:县卫生局防保股)负责活动日常工作;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主要领导对所在地、单位“妇幼保健年”活动工作负全责;县妇幼保健院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并承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妇幼保健年”活动的指导任务。

四、工作进度

*年1-3月,制定《**年妇幼保健年活动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9

专家们主要从让孩子远离伤害,幼儿突发疾病与意外伤害,卫生消毒,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意外伤害预防,急救知识与技能,托幼机构膳食管理及儿童营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刘老师不但讲解细致而且还亲身示范个别急救动作及常识,让我学的更通透,而且还列举不同的例子来说明急救时机的重要性,让我既获得卫生保健的专业指导,又深刻感受到做好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掌握了科学全面的育儿知识开设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课。同时很感谢上级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丰富了阅识。

卫生保健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园保健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发育和成长中的幼儿。学前期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生长发育迅速,然而身体尚未发育完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不足,容易受外界各种疾病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所以,保证供给幼儿全面合理的营养,加强体格锻炼,落实扎实有效的防病措施等,是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

作为一名保健医生,应该从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常见意外事故预防处置、消防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开始;明确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职责及相关制度、膳食营养调查、卫生保健科研等方面知识每天从幼儿入园晨检、进班、进餐、入厕、户外、午睡、离园等几大关口,对幼儿加大护理,关照、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在生活中、学习上、心理上给予幼儿帮助、照顾、沟通疏导。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建立班上一日常规生活制度,让幼儿做到动静交替,应做到既有限定又有弹性,保证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保健医必须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进取,完善自己工作的不足。要知道幼儿园工作的目的是保教结合,而保教就是“保在前”“教在后”,是要做好保育工作,教师才能更顺利成功的开展教学工作的。 

儿童急救技能培训篇10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切实把妇幼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以妇女儿童为中心,加强“两个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妇幼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服务指标

1.新法接生率≥95%。

2.住院分娩率≥75%。

3.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8%。

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8%。

5.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75%。

6.0-2岁儿童系统管理率≥80%。

7.高危孕产妇筛查率≥15%。

8.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5%。

9.孕产妇住院分娩减免政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保健知识宣传率达100%。

10.孕产妇HiV检测率≥90%。

11.结婚人群HiV检测率≥90%。

(二)健康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0/10万以下,全县控制在2例以内。

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23‰以下。

3.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8‰以下。

4.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死亡率控制在0.5‰以下。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妇女保健工作

1.积极开展孕产期保健服务,确保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8%以上。

2.严格按照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要求,对孕妇开展孕期HiV检测和产前检查,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8%以上。

3.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工作,使高危孕产妇筛查率达15%以上,高危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

4.积极动员住院分娩,提高住院分娩率,使住院分娩率达75%以上;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加强产妇产后访视工作,提高产妇产后健康水平,预防产褥期各种疾病,使产妇产后访视率达85%以上。

6.结合实际,开展以生殖健康为主的妇女保健服务,提供妇女疾病普查、治疗工作。

(二)儿童保健工作

1.按照新生儿访视工作要求,加强新生儿访视工作,正常新生儿必须访视3次以上,高危儿童必须增加访视次数,使新生儿访视率达88%以上。指导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喂养及护理技术,指导观察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掌握新生儿发生危急情况时呼救转诊程序。

2.对满月访视结束后的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手册,按照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要求,开展4:2:1体格检查服务,及时对体检儿童进行营养评价。掌握辖区6个月内婴儿的喂养情况,使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集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100%)。

3.定期组织散居儿童体格检查工作,每季度对辖区内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汇总,使儿童保健覆盖率达75%以上(城镇所在地儿童保健覆盖率达100%)。

4.为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各级应加强托幼机构儿童监测工作,使新入托(园)儿童体检率达98%以上。指导托幼机构提供合理营养,确保膳食平衡。对3岁以下儿童开展生长发育监测,并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

5.加强高危儿童的筛查、管理、随访工作,及时建立高危儿管理个案登记台账,根据高危儿童结案标准进行规范管理。

(三)“降消”项目工作

1.建立各种组织,为项目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项目领导组,以医疗业务技术骨干为组长的项目技术指导组、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抢救组、转诊组和健康教育技术指导组五个组织。并按照各种组织成员职责开展工作。如果有人员变动,应及时对组织成员进行调整。

2.加强产、儿科建设,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强产、儿科建设,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强化产科人员技能培训,规范急救程序,提高急救成功率。

3.村级要落实边远地区孕产妇、高危孕产妇的管理监护责任,宣传动员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达100%。

(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1.按照《云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以及省、市业务培训要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做好孕产妇HiV检测工作,使孕产妇孕期HiV检测率达90%以上。为避免HiV检测试剂不必要的浪费,各级应充分了解检测对象的检测史,按要求开展检测前及检测后咨询工作,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2.与县民政局密切配合,加大结婚人群HiV检测力度,使结婚人群HiV检测率达90%以上。达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关口前移的目的,进一步遏制艾滋病病毒的扩散和蔓延。

(五)两个死亡监测工作

1.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积极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使我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0/10万以内。村级发生孕产妇死亡,应在24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乡级最迟应在3日内核实情况后报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2.调整豆沙镇、庙坝乡、柿子乡、中和乡、牛寨乡为2009年的儿童死亡监测乡,开展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因调查,寻找引起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努力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23‰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8‰以下,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控制在0.5‰以下。

3.按照上级要求,凡是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提供死亡儿童病历复印件,为分析讨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儿童的死因提供依据。

(六)健康教育工作

1.各级保健人员要积极争取各级妇联组织支持,利用妇联组织搭建平台,各级保健机构每年至少开展2-3次健康教育宣传讲座,重点宣传住院分娩救助政策、孕产期保健知识、儿童保健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等内容,努力提高农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每季度出一期专栏,重点宣传影响当地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和妇幼卫生知识;书写永久性标语2-3条;村级及社区孕产妇健康处方发放率100%。

3.县级保健机构利用“母亲健康快车”下乡开展工作督导,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广泛的孕产期保健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儿童保健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为各级开展保健服务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七)人员培训工作

1.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积极选送产、儿科业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

2.已经开展产、儿科服务项目的乡(镇)卫生院,对产、儿科业务人员要进行短期轮换培训,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3.县级保健院利用妇幼专干季度例会时间,由本院临床副院长组织开展产、儿科常见危急症状的研讨会议,以此推进全县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工作质量的提高。

4.采取多种形式对村卫生室保健人员进行培训,使村级保健人员“三基”掌握率达85%以上。

(1)由县“降消”项目办组织每年开展1-2次村级保健医生业务培训。

(2)各乡镇卫生院采取至少每两个月一次的集中短期培训方式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每次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彻底的讲解,争取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一年搞懂六个问题。

(3)县、乡两级深入村级指导工作时,对村级保健人员开展现场业务培训。

(八)信息统计及质量控制工作

1.村级保健人员做到及时准确登记妇幼卫生村级台账,每月3日前向乡妇幼专干报上个月数据及各种表卡。

2.各乡镇妇幼专干每季度开展一次分析汇总,按时、准确上报县保健院。

3.县乡两级定期加强儿童出生、5岁以下儿童死亡、育龄妇女死亡漏报调查,抽查各项保健服务措施执行情况,加强保健服务指标及健康指标质量控制,确保各项妇幼卫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为上级部门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4.村级执行逐月补漏,即当月入户调查,补上月漏报情况;乡级执行季度补漏调查,即1月、4月、7月、10月的20前完成上季度全乡范围内各村的补漏调查,每村每次抽查6-8个社,补漏调查情况连同季度总结以书面形式报县保健院;县保健院执行每半年一次漏报调查,即4月、10月的25日前完成全县10个乡(镇)的补漏调查工作,每乡抽查2个村,每村抽查6-8个社,并以调查报告报县卫生局、市保健院。

5.县、乡级医疗保健机构每月3日前将上个月本机构孕产妇HiV监测报表Ⅰ-Ⅱ上报县保健院统计室,各乡镇每月3日前将本辖区上个月分娩产妇HiV监测报表Ⅰ-Ⅲ上报县保健院统计室;县保健院统计室每月5日前将上个月全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HiV检测情况上报主管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

6.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幼卫生常规报表于1月、4月、7月、10月的20日前上报上季度相关报表,报表内容由县保健院统计室另行通知。

四、保障措施

(一)层层分解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制

1.由县保健院根据市级下达的年度工作指标,结合本县工作实际,逐一分解并及时落实到相关单位。县卫生局委托县保健院与各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签订2009年妇幼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

2.各乡镇卫生院将县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村和院内相关人员,并与各村卫生室负责人和院内相关人员签订2009年妇幼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

(二)强化督导,促进各项工作指标顺利达标

1.县保健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制定有效的、操作性强的2009年督导工作计划。

2.各级保健人员按照工作职责要求,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做到县到乡每季度一次,乡到村双月一次,要求建立县到乡、乡到村双向督导记录备查制度。

3.各乡镇卫生院要定期检查督促妇幼专干履行乡级妇幼保健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4.县卫生局每半年组织一次妇幼卫生工作综合目标执行情况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2009年卫生工作综合目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