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十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十篇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5:14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1

从文化自觉自信到理论自觉自信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汪玉奇

李长春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取向,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雄心壮志。这个讲话对我们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并且指出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条件。在长春同志的这个讲话中,提出了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这一政治命题,新风扑面,令人震撼。

一、这一命题总结了我们党在理论建设方面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只有几十个党员,在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并且成功地领导这个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理想境界和宏伟目标,其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这就是我们党是一个充满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的党。在理论自觉方面,我们党自觉接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在苏联十月革命的炮声中,我们党寻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指南,并且按照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找到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如何走向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道路。同时,我们党又是充满理论自信的党。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学习者、继承者和坚持者。但中国共产党人拒绝教条主义,充满理论自信,敢于并且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始终坚定不移,一往无前。所以,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是我们党在理论建设方面最基本的历史经验。我们党已经建党91年了,我们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结、提炼和概括这一经验,号召全党同志增强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这一命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

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长春同志在讲话中有一段话让人非常感动,耐人寻味,他说我们党是科学理论催生滋养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必然是一个敢于并且善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党,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人必然的政治品格。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以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的政治品格,顶住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错误的干预,建立了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论十大关系》吹响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号角。尽管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甚至走出了“”这样的弯路,付出了极其重大的代价,但保持了我们党独立自主的品格。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更是彰显了我们党这一品格,以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创造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经过和的坚持和丰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证明,这种政治品格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是我们党过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也必将是我们党将来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法宝。所以,用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来概括我们党的政治品格,充满了科学性,恰如其分,十分精准。

三、这一命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

党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理论创新?如何才能在理论上成熟起来,并以理论的成熟带来政治的成熟,以理论的清醒带来政治的清醒?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党要有高度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苏联、东欧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苏联、东欧的经济体制全面接受采纳了西方国家开出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药方,这就是“休克式疗法”,以严重的通货膨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代价换取体制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充满理论自信,用中国的话语体系,以中国的思维方法、中国的理论主张,实行中国的改革。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陈云提出“不怕慢,就怕弯”,用渐进式的办法推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我们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这种自信是和自觉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自觉地与时俱进,自觉地对外开放,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我们党自觉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自信与自觉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执政党进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基本规律。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积极推进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纪检组长、研究员姜玮

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自觉和坚定信念,充分表明党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理论创新的自觉。当前,面对风云变幻的世情,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国情,迫切需要我们用更高的理论自觉、更坚定的理论自信,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创新是社会科学的灵魂,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自觉和自信,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际、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在推动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中,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理论创新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我们党是科学理论催生滋养的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法宝,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权威性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决不意味就要完全照搬照抄,而是应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没有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而没有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会走向歧途。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寻找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提出要打破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邓小平提出既不丢老祖宗又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不能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提出既要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毫不含糊,也要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毫不含糊,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理论创新要始终顺应时展的新要求

任何一种反映时代性质和特征的理论都有其时代性特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自觉调整和创新。理论创新要有时代元素,体现时代精神。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时代特质,针对不同的时代问题和时代要求进行理论创新。90多年来,我们党自觉地把握时代主题,洞察时展趋势,针对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指引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秉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找到了适合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推进了党建理论创新;进入新世纪,求真务实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这些理论创新的成果都是在精细考察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察时代趋势的基础上,自觉升华的时代精华。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把符合时代精神的鲜活内容充实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中去,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出贡献。

三、理论创新要始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真正做到理论创新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国际形势风起云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遭遇了各自的发展困境,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放下“西洋镜”和“东洋镜”,戴上中国眼镜,以充分的理论自信,以中国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理论主张来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四、理论创新要始终顺应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愿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理论创新应该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民性,这是我党永葆生机、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理论创新,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无不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主动选择,需要不断激发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智慧来完成,人民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只有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这个实践主体,我们就有破解难题的不竭力量。因此,我们的理论创新最基本的价值导向就是要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紧紧抓住群众所热心、所关心的普遍问题,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愿,用朴实的道理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式语言和方法来表达党的理论和观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大众化,从而使理论创新越来越贴近群众,越来越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广大群众所认同。目前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带来了各种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党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为人民利益实现创造条件,使人们有生活与工作的安逸,有精神上的享受,激发人们热情投身于追求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实践中。

五、理论创新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理论创新要脚踏实地,在文化的传承和变迁中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站在世界文化格局的高度来看中国文化传承与未来,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过程中来创新。增强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加强理论自觉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只有自身的理论丰富了、成熟了,话语权才能不断增强,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平等对话的权利,改变外强我弱的局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那天开始,本土化或中国化的问题就备受关注,要不要中国化,能不能中国化,怎样中国化,都存在着很多的讨论。今天,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与可以中国化已经被实践证明。但是,时代的发展仍然要求我们的理论创新要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在把中国现状作为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思想传统和学术传统中汲取营养,正确处理好中国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不动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为推动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贡献。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科研部主任、教授陈小林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在部署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鲜明地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简称“三化”)的重大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利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有利于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要着力探寻以下4条基本路径。

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获得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际”,可从纵横两方面加以展开,在横向上,要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即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本党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在纵向上,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充分看到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看到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干部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思想观念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一系列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既给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带来良好的机遇,又带来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

二、以指导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解决实践提出的、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持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当前,特别要紧密联系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个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加强社会管理的历史背景、现实要求,深入研究加强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工作思路,深入研究加强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从而为加强社会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三、以强化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为重点

中共建党90多年,执政60多年,有8000多万党员,是世界范围内的大党、老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必须以强化8000多万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为重点。一是增强政治坚定性,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二是增强政治意识,要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三是锤炼政治作风。共产党员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四、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取得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的双重成就。在理论上,深化了对四大基本问题的认识,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等。在实践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与此相对照,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宣传还落后于这一伟大实践。因此,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和语言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而又紧迫的时代课题,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落脚点。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必然选择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叶青

李长春同志近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对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创新的明确任务和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的重要意义,以宽阔的理论视野和创造性的学术建构,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打造、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增强话语权、提高我国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所谓“学术话语体系”一般指理论体系的结构与表达形式。长春同志在论述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时着重强调“学术话语体系”的打造,绝不仅着眼于“形式”,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着眼于“话语权”这个重要范畴,包含了对于当代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深刻认识。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日益强大,把中国的发展视为对其价值理念、制度模式的挑战,对我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而从总体上看,尽管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日益提升,但我国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还相对较弱。理论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重视“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要重视理论内涵的创新,更要重视“中国声音”的表达与传播。因此,努力打造全新的学术话语体系,包含了对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提高我国软实力的深刻思考,无疑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眼光。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应以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为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应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对象,正确解读中国丰富的发展实践,富于穿透力地阐释中国道路的轨迹特点和未来走向。

当代中国的制度进步、社会转型、观念变革、经济成就,为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首先要放弃对西方概念、范畴和理论的盲目搬用,绝不能“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当代中国学者要致力于对中国实践的研究,及时对中国经验加以总结升华,在改革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完成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全新建构。

三、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应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与政治伦理主张

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以全面引进、移植西方理论及研究方法起步,从运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问题,到与西方学术规范、学科体系的全面接轨,在这一全盘“拷贝”的过程中忽视了“中国风格”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

深刻而丰厚的人文学术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中国风格”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应该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品格、思维特性和话语风格。因此,我们应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学术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评价,在学术传统与当代实践的深厚土壤中,建构体现中华民族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伦理主张的学术话语体系。

四、具有中国气派的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应在世界学术之林占有应有地位,拥有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尊严

所谓“中国气派”,即我们对于自己的学术应有足够的自信,使我们的学术在国际上拥有学术尊严。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是全球化这一逻辑原点的产物,因而必将融入全球学术发展格局中。“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应该不仅能解决中国发展中的问题,而且能够为世界提供独特的理论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应站在世界当代学术至高点上进行深邃的理论提炼和话语体系建构,为人类贡献出丰富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只有具有“中国气派”、凝聚着学术个性的光辉、自成一体的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参与世界社会科学的实质性的对话,才能在世界学术舞台上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力。

总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就是要实现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本土化”,就是要形成对世界学术具有广泛影响,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学术追求,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理论与学术研究的不断创新。

以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提升国家软实力与世界话语权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陈始发

一、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是大国崛起与民族强盛的鲜明标志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都与其理论自信与自觉密切相关。强大的国家、兴盛的民族必然拥有与之相匹配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中国文明为何成为唯一没有断裂的四大古文明,并且影响力愈加彰显?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先人一直以充分的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坚持以我为主体,广纳百川,泱泱大气,终于造就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灿烂的中华文化。试看恢宏的大唐盛世,既有玄奘披荆斩棘西天取经,又有鉴真历尽艰辛东渡传道,都城长安吸引着世界上无数求知者渴望的目光。

纵观近代欧美强国的兴起,无不伴随着高度的理论自信与自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欧洲社会理论自信与自觉的里程碑。通过提倡人性,反对神权,欧洲人从神灵那里讨回了人的尊严和自觉,从古希腊文明中吸取营养后获得了自信心,进而开始大规模创建近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立培养近论人才的新型大学,确立新的学术交流规范,掀起科学革命的风暴。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个个欧美强国先后崛起,其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达到空前的程度,哲学社会科学空前繁荣,学派林立,对外文化传播霸气十足,掌控着当下世界学术的话语体系,成为其综合国力的鲜明标志。

二、理论自信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与世界话语权的根本前提

理论自信指的就是对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尊重、认同与信念。理论自信的重要所指就是理论界在对外学术交流中要充满信心,理直气壮地把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把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化。这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世界话语权的根本前提。

当前,有一种倾向就是过度地强调与国际学术接轨,盲目地引进西方生涩的话语体系,用西方的范式来削足适履地裁剪活生生的中国实践,导致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脱节,缺乏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抱着紧跟别人的心态,亦步亦趋,不敢言超越。拾人牙慧,谈何话语权。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中国的故事,谁讲谁听?国家的软实力与话语权,怎样提高?

作为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从容淡定、不卑不亢是我们展示给世界的基本风貌。中国文化如磁铁般吸引着四方的朝圣者,也像指南针一样远播世界各地,以至于在封建文明的末期,还被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称赞为“中国民族,其历史之悠久,文化、艺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近代的百年屈辱,使得中国人的理论自信遭受强烈打击,甚至荡然无存。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多次世界性危机中风景独好的表现,中国的理论界有理由充分地自信起来。中国的成功绝对不是靠着华盛顿共识的药方,也不是依靠传统的社会主义秘方,而是靠着中国人的智慧,通过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努力的结果。所有这一切,都给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和研究课题。理论工作者要昂起头来,大胆阐述、建构与传播中国的故事。

三、理论自觉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与世界话语权的关键

理论自觉指的是一种充分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贯穿着创立、运用、宣传、革新理论的全过程。要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软实力,我们的理论就必须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体现着中国的独特实践、独特经验、独特智慧。前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嘲讽中国教育:“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们不获礼遇。”该话对于我们思索中国的理论职责不无警醒。

理论自觉要求推动理论的本土化工作和特色化工作。理论研究必须着眼于中国的实际,要想获得生命力就必须连接中国实践的地气。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即是发端于倡导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强调要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并由此成功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思想虽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却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论自觉还要求我们的理论必须是充分体现中国历史、语言与人文智慧,在世界上有感召力、赋予独特内涵与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新体系。

总之,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已引起世界的瞩目。“经济巨人,思想侏儒”的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是却发人深省。毋庸置疑,对于中国的发展模式理论界尚未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要么固守陈规陋见、干巴教条,严重脱离鲜活的实践;要么视巨大的成功与原创贡献而不见,依然用西方的范式来裁量中国的现实,用西方的标准来苛求中国,用西方的今天来规范中国的明天。因而,用中国的话语体系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创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和世界话语权,已成为中国的理论工作者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

努力探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教授郭杰忠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改善人类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反映着一个民族思维成熟的程度和对世界探索的深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崛起中的民族和国家,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关键是要“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一、如何概括科学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这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关键是把握两条: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二是必须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尊重学术规律。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

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鲜明的特色。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首先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作中,能否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是事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方向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根本大计。如果偏离方向,就不可能概括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中国当代学术领域,许多大家熟知的大师大家,如郭沫若、范文澜、侯外庐、任继愈、胡绳、孙冶方、薛暮桥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无一不是找到了指导研究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钥匙,在学术史上留下不朽篇章的。学术大师们的治学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意义,证明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道路必须有正确的导向。

(二)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尊重学术规律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作为高度创造性的科学活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要使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挥,概括出科学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必须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尊重学术规律。

首先,尊重学术规律与坚持学术自由是统一的。学术自由是指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专家学者要打破框框、敢于担当。学术自由对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专家学者而言是个前提条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理念,仍然是今天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路径的追求。其次,尊重学术规律与坚持学术自治是统一的。哲学社会学工作者享有一定的学术自和独立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国家和政府统筹安排的课题任务和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规律出发,结合自己的优势和专长来具体决定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何时研究。靠行政命令强行指派、横加干涉或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己只是一味紧跟“时政热点”的话,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无从谈起。既然是创新,就是前人所未曾做过,或做得不多、不深的地方,而有了学术自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能排除各方面不必要的干扰去关注学术本身,去关心如何能够揭示真理、发现规律。当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享有一定的学术自,并不是说要鼓励一味闭门造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享有学术研究相对独立性,更重要的一层意义在于,使他们养成尊重真理、实事求是、不畏强权的独立人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也是知识分子良知和风骨的内核。最后,研究者享有的学术自和独立性是统一的。在目前浮躁的大环境下必须为学者内外兼修创造条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情,没有始终如一的专注与钻研精神就想侈言创新,无疑是痴人说梦。恩格斯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绝不可能,没有充分占有前人成果、没有打破习见的理论勇气和详细周密的论证,创新成果几乎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有的甚至需要耗费数年甚至几十年之功。

二、如何概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这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路径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要紧跟时代、植根实践。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只有扎根于本民族的生存实践,并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才能获得新生。离开了时代主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提出、研究和回答中国、时代问题。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去进行研究。同志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界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鲜活的实践,有着大量的案例可供研究,大量的现象有待解读,大量的问题需要回答,大量的实践经验需要提炼和概括。这些都是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学术发展的不可多得、不容错过的条件。因此,从国际国内的宽广视野观察和思考问题,不断创造体现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的新的学术观点;立足中国实际,借鉴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益成果;继承传统研究方法,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创新,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等等,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概括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这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概括出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就是要通过开放、合作、动态管理的运行模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综合创新。一是要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二要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面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开放,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三要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不同研究主体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四要创新引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学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学术传统,放眼世界、有容乃大的学术胸怀,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个需要巨人而又不断产生巨人的时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将创造新的气象、新的格局、新的前景。

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品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初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基本建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正在发展之中,如何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而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更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它集中回答了20世纪80年代后人类关注的两个中心问题:一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问题,社会主义是否已“历史的终结”问题;二是人类现代化的道路、模式,即除了以美国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外,是否还可能有现代化的另种道路或模式?这两大问题不限于亚非拉地区,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经过90多年奋斗不仅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而且在苏联解体后,还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理想,为人类社会贡献了一种崭新的选择。

金融危机和2011年开始的欧盟及美国债务危机,引发了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并波及欧洲各国。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在世界人民心目中已成为与美国新自由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某种不自觉参照系。目前西方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弊端、前途与改革方向的讨论,也隐含着与中国道路的成就相比较的潜台词。

二、如何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已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全新的事业,国外必然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存在种种不同解读。例如对中国道路的内涵特征和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多党制选举制不同的中国政治体制、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及其强大执政能力之根源、与西方价值观念迥异的中国核心价值观念以及中国道路与中华文明关系等等,都存在各种理解与解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超速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伟大成就,使西方学者瞠目结舌,认为是西方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理论无法解释和说明的“奇迹”。他们从“西方中心主义”和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西方话语体系出发,把中国的发展前景或冠以“中国”,或称之为“中国崩溃论”;把中国政治体制称为“”和“威权主义”;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称作“国家资本主义”或“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如此等等。当然,西方也有有识之士如英国的马丁-雅克已认识到:“完全照搬或者主要按照西方的历史词汇来解释和评估中国是有问题的。”“由于按照自身标准审视中国,西方拒绝承认中国自身的独创性。”因此,他认为,对西方而言,“理解中国将是21世纪的巨大挑战之一”。

国内一些人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也有各种错误解读,这是目前思想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冲撞、影响的结果。这对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是非常不利的。

三、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是中国人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的重要表现

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才最有资格、最有能力也最有必要阐释清楚自己的伟大实践。我们不但要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而且要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阐释中国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即理论体系。这也就是所提倡的:既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要把中国丰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化。为此,我们应当:

(一)端正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应紧跟和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排除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方式,特别是要防止以照抄照搬西方话语为荣、以西方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要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点选择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项目,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注重调查研究,掌握信息资料,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这样才称得上进行真正的“中国的理论研究”。

(三)在理论创新上下工夫

建立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殊非易事,这是一个创造性工程。不仅要勇于提出有概括性的符合实际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还要能提出一以贯之的新理念、新理论,形成系统化的自组织的新范畴体系。要加强新的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思想资源,建设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

全球化语境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胡伯项

一、全球化已不可避免,主流意识形态角力加剧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中枢与灵魂。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就是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就是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疑占有主导地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决定着中国话语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指标进入了国家视阈。全球化本身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政治制度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干涉、渗透和控制其他弱小国家,这就把维护国家和强化凝聚的任务尖锐地摆到了我们面前。

随着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困境,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责难。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全球范围内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到世界各个角落,一时间似乎人人都变成“新自由主义者”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新自由主义”的形式成为优势话语权。在“意识形态终结”思潮的影响下,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现象。有的人甚至鼓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歪曲党的历史,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实际上,西方学者宣称的意识形态终结,并不是指所有意识形态的终结,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借此推行其现代“殖民”意识的一种“合法”方式。

二、国际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向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现实的支撑

当下世界发展,有两大趋向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进程中,既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又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典范,成为同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奇迹,使中国以其他国家所不可望其项背的速度转向现代文明,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二是资本主义世界这几年发生了的严重的金融危机及社会不公正的加深,至今也没有好转的迹象。

这充分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合理的现实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为中国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讲话提供了现实的支撑。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宝贵经验时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话语体系建设对于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至关重要

理论形态的演进,是思想精髓的升华,取决于实践的发展和对理论彻底性的要求,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性。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继承、坚持、发展、创新中前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作为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成功和辉煌,也经历了徘徊和曲折。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实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的发展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大力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

话语体系建设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至关重要。体现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的话语体系则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效传播,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带来了新的实践资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同时也要求尽快建立一套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切合老百姓理解力和接受力、具有理论亲和力的话语体系,以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话语权。

四、大力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基础性工作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2

关键词:创新能力先进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1创新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创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党的执政地位,创新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党走过91年风雨路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胜利,关键就在于我党能与时俱进,能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以创新的态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从而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和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求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与挫折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友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它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探索和总结。

以为代表的新一届党的集体领导在十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义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必将汇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辉煌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

2提高创新能力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迫切要求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党的集体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就必须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每个井产党员要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先进,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关键在领导,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创造,领导工作就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尤其,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建设一支经得起风浪考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还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一切行动都按上级的指示办,不深入实际,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一味强调和上级保持一致;而不是努力把上级精种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说话做事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是拿着书本上的结论到处套。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业绩突出,水平高,能力强,想问题办事情听不进不同意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搞“一言堂”。工作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决策不是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决策,而是一味跟风,认为这样保险.即使错了也法不责众,便于推卸责任。其实,这些既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更不是对党和人民负责而是窒息马克主义,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如不彻底根除,树立起勇于创新的观念,提高创新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是一句空话。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员干部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必然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新矛盾。党能不能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改革创新精神,应对挑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党必须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解决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重大新课题。

3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首先,创新思维具有突破性特点,它要求主体解放思想,突破对权威的崇拜,突破自以为是的心理定势,摆脱自身利益和集团利益的支配。此外,还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造福人类的道德信念,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乐观、注意力专一有利于创新;而悲观、自满、从众则不利于创新。

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处理好领导个人经验与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党员干部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同时,领导的创新意图也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检验、丰富和发展,创新意味着发展离不开继承,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继承前辈创造的成果。此外,还要处理好大胆创新与遵纪守法的关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造性地工作,防止借口创新而违纪违法。

再次,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旧的体制使一些人养成了“等、靠、耍”的习惯,要增强创新能力,必须变革旧体制,建立健全新体制,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观念,大胆使用政治素质好,创新意识强的年轻干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坚决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3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所实现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促使我们去揭示理论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揭示理论创新对主体的共性要求,这不仅有助于理论创新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实践创新,从而全面地与时俱进。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理论创新是最关键的,它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先导。“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历史的发展证明,单纯的观念变革或新的理论学说,不足以引起社会变革,但社会变革必须有理论变革的参与并以理论变革为先导。只有理论创新了,我们才能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推动实践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实质上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理论活动过程,一种理论境界,它与人的创造性活动是不可分的。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做到:

第一。从事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理论创新活动也不例外,它要以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为前提。一般说来,思想观念的变革越彻底,创新活动就越顺利只有观念上更新了,人们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去审视各种事物,并进而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只有不唯上、不唯书,不惧怕权威,不拘泥传统,勇于尝试敢于冒险的人,才有可能在理论创新上有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归功于马克思的创新意识。

当代许多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尽管各抒己见,但有其共同点,即都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说明着主体的意识、观念在理论创新乃至整个创新中的先导作用。美国着名学者埃弗莱特·罗杰斯认为,“创新就是一种被个人或单位当作新东西而采纳的观点、实践或目标。它几乎不管这一观念‘客观上’是否是新颖的,即不管它从时间上看是否是第一次应用或发现。个人主观上新颖的思想。决定了他或她对此的反应。如果一种观念对于个人来说是新颖的,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创新。

第二,主体的理论活动要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理论创新对主体活动的基本要求。这种创造性本质在理论创新上有多层次的表现: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理论创新,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相对论的提出等等。也有局部性、个别性的理论创新,如某种新观点的提出、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等;从创新程度的角度来看,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即第一次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胜利的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以及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等等。也有理论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应用中的与时俱进,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

第三,主体理论活动的结果要实现理论发展上的扬弃和辩证否定。任何新理论的产生都是有根据的,其根据源于新的实践对理论的需要,而过往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实践的新需要,主体通过自身的理论活动实现对以往理论的扬弃和辩证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扬弃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辩证法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作为对他们哲学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是一种既唯物又辩证的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只是对二者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简单相加,它在扬弃以往哲学的基础上作出了根本性的创新。不仅克服了近代哲学家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存在的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发展理论上的革命性飞跃;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哲学的使命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它把自身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革命性飞跃。

理论创新的主体是人,他具有一般主体(人)的特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但其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与一般主体有所不同,其中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主体的特殊素质,同时也是他从事理论创新的首要素质。从外延的角度揭示其构成要素,将能更直接地帮助人们培养和树立理论创新意识。

怀疑批判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主体必备的首要创新意识。只有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可能有所创新。因为,任何怀疑批判都可能蕴涵着一种否定,对以往实践的否定或对以往理论的否定,或两者兼而有之,只有否定旧的,才能创立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不少学者把创新意识也称为怀疑批判意识。

促使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推动它在一百多年问得以发展的内在的和外部的动因很多,其中不可回避的主要一种,是这一理论的那种本质上的批判精神,那种与生俱来的批判品格。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他批判和否定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一生主要进行的就是理论批判,当然他也同样关注“武器的批判”,无论哪里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他都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马克思早在其世界观形成时期就区分了“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他清楚地意识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理论批判的本性根源于实践批判本性,而实践批判本性根源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支点上。其批判理论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对现存的一切理论都不能无批判地接受,要用怀疑、审视的眼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现存理论被超越的条件和途径,批判地超越和创新才是理论发展之路。

敢于冒险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二。理论创新意味着批判旧理论,创立新理论,也就意味着破除陈规,****权威,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备敢于冒险的意识;理论创新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还在于理论创新本身只是一种可能,在理论创新作为成果出现之前,即当理论创新作为过程而存在时,它所揭示的更多地是未来现实世界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把握未来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即便是掌握了未来现实世界中的特殊或个别,但那也是一种思维具体,而思维具体本质上还是一般,它远没有未来现实世界具体、丰富、多样,因此,理论创新活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人们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也有可能相反,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

自主为我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三。自主意识既是主体活动追求的目标,同时又是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条件。主体之所以能发挥其能动的创造性,就在于他具有自主意识和能力。任何主体只有切实地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时,才能产生活动的热情,才能进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是为我的,主体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价值目标去创造,去创新理论。在理论创新活动之初,主体的需要、价值目标等个人的自我投射十分丰富,这是创新活动得以发生的不可缺少的主体素质,应当说离开了主体的个性张扬以及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将成为不可能。这是因为,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创新的根本条件是个性的发展,创新的源头是人的个性化。

社会责任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四。随着创新活动的展开,主体的理论创新日益超出仅仅为了个体需要满足的范围,而具有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在理论创新之初,主体可能最初是从自身“小我”的需要出发去创新理论,但是最终以满足社会“大我”的需要而告终;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理论创新活动可能是由单独的个体来具体实施的,但个体的活动离不开他人的活动以及他人的劳动成果,他的活动只能是全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创新成果虽然是创新主体活动的结果,是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深深打上了主体的印记,但是,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意义、所拥有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创新主体个人,而应归于全社会。因此,无论创新多么富有个性色彩,它同时又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创新的目的和动机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只有具备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去进行理论创新。然而,理论创新的实现不单只需要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同时还需要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外延构成主要包括:

1.善于发现和解决可能导致理论创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展现其生命力的关键。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即“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的口号”。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时代的问题,是理论不断发展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从问题发现开始的。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内的近代哲学家们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导致了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无法指导19世纪中叶的无产阶级实践,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提高无产阶级实践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实现的。

2.善于抓住理论创新机遇的能力。机遇通常使主体能得到意外的新收获。然而机遇的获得既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偶然得之的,它必须立足于必然,以围绕创新问题所做的信息搜集为基础。创新问题的确定为理论创新起到了定向的作用,它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方向与课题,使主体的信息搜集有了明确的目的。经过对创新问题的艰苦而细致的孕育,把主体要解决新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加以充分地搜集与储存,向问题目标逼近,并通过各种渠道,使显意识转化为潜意识,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现了理想的机遇,有某个事件作“导火索”,使人脑中储存的已达饱和状态的信息突发出新的闪光点,从而使潜意识瞬间转化为显意识,长时间在认识上困惑不解的问题,会闪电般得出结论。

3.交互主体的能力。“交互主体”一词最先出现在胡塞尔的《笛卡尔的沉思》中,在胡塞尔那里,“交互主体”主要还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在他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主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性,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显示着自己的主体性,为了避免认识中的主观性,人们就要相互承认主体,同时还要彼此相互交流,转换视角,这样人们就能扩展自己的主体性,并可以把世界理解为“共同的世界”,理解为一个“交互主体的世界”。

人是理论创新的主体,作为主体,人首先表现为具体的人、单独的个体;而人同时又是作为类而存在的,他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离不开前人奠定的基础,离不开同时代的他人取得的成果,并且有可能在“主体——中介——客体”关系中成为他人认识的客体。因此,主体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应善于做到与他人交互主体,放大自己的认识能力,突破自身的认识局限。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创新

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推进,创业教育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得到确认和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国家、各省市以及高校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已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客观说来,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依然存在教育内容与学生专业特长脱节、教育形式与学生主体需求割裂、教育过程与学生生活时空分离等问题。创业教育如何利用好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创业的理念与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好地助力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建构主义关注教育对象认知结构的生成机理,探讨教育过程个体与时空环境之间的互动逻辑,成为教育改革中优化教育内容以及调整教育过程的重要借鉴理论。借鉴建构主义的理念与方法,提升创业教育进路的针对性、规律性与科学性,成为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思考向度。

一、建构主义的学理释义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构主义发展成为教育领域影响最深远、应用最广泛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建构主义通过对个体原有知识经验、学习环境、文化情境等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教育对象知识与技能的建构生成过程,为教育的科学展开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借鉴。学者们或者着眼不同研究需要,或者采用不同研究方法,或者基于不同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建构主义的理论内涵以及拓展其研究视域。建构主义核心理论观点如下:

1.学习的过程以学习者内在需要为动力源泉。建构主义认为,教育过程实质就是信息的转移与吸收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从来都不可能是被动、机械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有选择性地选择信息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信息是否能够有效实现从教育者向学习者的转移,并不取决于教育者或者教育内容本身,而更多地在于学习者。教育者不断向学习者输出信息,很多信息被中断、遗失、拒绝,原因就在于这些信息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那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如何生成呢?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根据需要不断对教育信息进行筛选,与学习者需要相对接的信息就能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并转变为学习动力,与学习者需要不贴切的信息便自然成为无效教学内容。换言之,教育过程的有效推进的动力源泉并不是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或者教学内容的数量,而是学习者对信息的需求程度。

2.学习的过程以学习者知识经验为重要基础。建构主义通过对不同学习范式的学习效果进行比对发现,学习效果直接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心理学所说的前认知结构联系越紧密,学习材料就越能为学习者所认可接受;反之,则更为学习者所排斥。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学习者不是以眼前学习材料作为学习原点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而是紧密地依靠前认知结构,将前认知结构作为学习的重要基础。当学生要学习新的知识或者技能时候,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新的学习材料与前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线索,依据这些线索认知当前学习材料的意义,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换言之,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不是独立地建构全新认知结构的过程,而是前认知结构不断深化、拓展、提升的连续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教育观尤其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建立当前学习材料与学生前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创设更多的条件与机会。

3.学习过程以学习情境的建构为关键环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并不如表象所呈现的,只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而应该是教育者、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的信息对流过程。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缺失学习情境的支持,就难以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难以生成关于学习材料的意义体系,学习过程只能是表面、肤浅的。学习情境不仅只是简单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外界环境,更重要的是学习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建构主义通过研究发现,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学习过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习与发展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文化和社会情境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1]。教育既要依据学习者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又要有意识地为教育过程创设社会文化环境支持。

二、建构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偏失

在国家政策以及就业形势的双重推动下,创业教育已经逐步发展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依托创业教育,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在深化改革浪潮中的适应力逐渐上升为教育领域的共识。在此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低效教育以及无效教育等现象依然存在。运用建构主义的科学理念与方法,观照创业教育的当前偏失,对于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改进思路必然是大有助益的。

1.过分聚焦创业学的理论教授,忽视大学生主体性需要。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许多高校迅速成立创业教育学院,统筹协调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渐成体系,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武装,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另外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学习者的内在需要以及推动学习者的主体性实践,那么学习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而当前创业教育恰恰陷入如此窘境。“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管理学、经济学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一方面,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创业经历,在创新创业知识传授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等直观感受”[2]。创业教育过分注重“理论填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主体性实践等维度在无形中被遗失。大学生创业教育在课程设计时候过分强调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以及连贯性,向大学生全面地讲授创业学知识。但事实上,创业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纯粹学理层面的研讨学习,而必须是创业理论与实践相互映照的联结桥梁,在实践锻炼中培育涵养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创业教育未能“有意识地关注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动大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在此过程中催生主体的主动积极性”,与建构主义关于学习者内在需要重要性的理论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弱化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效。

2.过分关注创业教育中的理论系统性,忽视大学生前认知结构。建构主义相当重视学习者的前认知结构,认为只有当前学习材料与前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联系线索,才能更好地助推学习者对当前学习材料的意义建构,但是当前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取向却忽略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前认知结构。如前所述,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多地由创业教育学院牵头,整体规划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不分文理、不论年级、不问兴趣,都采用“千人一面”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方式。这种做法在提升便捷性的同时也催生了创业教育同质化现象。大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认知模式以及优势特长,这些都是大学生前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于他们的学习认知以及创业实践都产生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创业教育忽视了大学生前认知结构的建构规律性,缺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很可能导致“盲人骑瞎马”的被动局面。因此,高校在落实创业教育战略任务过程中,如何将大学生的专业思维以及兴趣特长等前认知结构结合起来,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整体联动的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3.过分强调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忽视教育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将教育情境作为学习者重要支持力量,认为学习者缺失学习情境尤其是其中的社会文化的支持,学习就很难高效有序进行下去。为此,高校应该联动家庭以及社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设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持,这是鼓励大学生将创业知识落实于创业实践的重要助推力。但是,当前还是有不少大学将自主创业作为求职不顺的后备选项,认为自主创业只是无奈之举,而类似思想在学生家长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许多家长不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时代价值以及战略意义,将自主创业与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画上等号。对于这些负向的观念阻力以及文化障碍,高校还未能深刻意识到其巨大的消极作用,采取迅速有效的消解策略。高校在落实创业教育过程中更多地着眼于创业学知识,而没有很好地通过建设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构筑家校支持系统、宣传创新创业现实意义等手段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文化观念方面的支撑。换言之,创业教育如何借鉴建构主义学习情境的理论观点,强化夯实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情感动力与文化基础,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革新发展的有效着力点。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理路:建构主义的视角

建构主义为高校革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崭新的实施思路,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创新的有益思考向度。针对当前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借鉴建构主义教育观的理论、方法与技巧,更具规律性、有针对性地推进深化,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效、良性、稳定发展。

1.紧扣学习需要,推动大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学习材料进行筛选,不能满足需要的学习材料在无形中便会被学习者抛弃。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长期实践中觉察自我认知不足或者在意识到当前学习材料重要性时候产生的。因此,创业教育要善于、勤于、乐于搭建当前学习材料与大学生需要之间桥梁,而很重要的方法手段就是推动大学生进行主体性实践。要增强大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就要让他们主动体悟这些知识在创业实践中的价值。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大学生深化认知理解提供实践基地。大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一线,在观摩学习中切身感受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创业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觉察自身创业知识体系的局限,这是催生他们返校更加认真投入创业知识学习的有效推动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加促科技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变。创业教育最终是服务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及自主创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深远有效的服务,能够提升他们对创业教育的信任感,而这些都是他们激发大学生学习需要的影响力量。

2.关注前认知结构,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建构主义坚持学习的过程是前认知结构与当前学习材料的联结过程,教育必须为学习者进行“前后联系”提供线索。进一步说,创业教育不能只是单纯关注创业学的本体论知识,而应该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专业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等作为创业教育整体设计的考量因素。为此,高校必须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共生的实施思路。一是转变学校层面独立承担创业教育任务做法,实现创业教育的校院共建。除了学校层面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必选课程与选修课程,院系还应该建立与学院专业特色相适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多样化、针对性、贴专业学习的创业教育课程不但提升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思维模式的契合程度,真正活化大学生的前认知结构,而且扩大了创业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二是重构专业教育课程理念,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学习全过程。“专业教育是创业技能培养的根基”[3]。专业教师要准确认识创业教育的教育意蕴,明确其在创新精神培育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融合不是要鼓励所有人都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而是要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在大学生认知结构中根植创新创业的基因,实现“少部分学生为主的培养自主创业为主转向面向全体在校学生的岗位创业者”[4]。

3.创设有益教育情境,构建大学生社会文化支持系统。建构主义倡导有效的学习过程必须是在强有力社会文化支持系统中进行的。为此,创业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创业技能方面下功夫,还应该为大学生搭建观念支持系统。首先,依托校园文化载体,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高校可以设立“创客周”,每学期固定在某个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创业政策宣传以及创业文化普及;可以成立创业俱乐部,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服务;可以尝试为大学生配备创业导师,建设“有温度”的创业教育;可以设计校友企业家创业支持基金,鼓励校友以实际行动帮助引导大学生有序顺利走上自主创业道路。如此等等,都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营造认可创业、支持创业的校园文化。其次,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夯实大学生文化观念基础。高校可以利用新生开学家长见面会、寒暑假“给家长的一封信”、日常的家校沟通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创业教育的时代必要性。家长的支持是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强大推动力。一言以蔽之,建构主义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兼具有学理与实践的耦合性。借力建构主义的理念、方法与技巧,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化调整,成为高校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建构主义与大学生创业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范围、长时间、多举措渐进有序地推进。

作者:陈小花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6-59.

[2]王长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24-126.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5

摘要:首先解读了自主创业能力特征、结构及意义;接着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存在的问题;从创业教育、强化大学生自主平台建设和举办活动三个方面重点探究了建设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的策略;最后客观地对全文进行总结,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自助创业平台;创新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095-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缓解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已被多数高校接受并实施,而且多数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用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总之,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主创业能力特征、结构及意义

1.自主创业能力的特征。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利用社会实践、社会动态与个人主观能力相结合的活动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能够巧妙地将个人主观意识与社会实际进行结合,并通过解决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自主创业能力最主要的特征是建立在智力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的各种操作用以提高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如此,自主创新能力更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实际问题中的良好体现,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将各种社会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如分析当前社会资源集中区域,通过调查社会某种产品的需求量进而对该种产品进行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自主创业可以利用大学生的潜在性思维,通过实际操作与社会实践可以拓展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2.自主创业能力的结构。自主创业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组成,在结构和形式上,三者具有一定的联系。专业能力是自主创业能力构成的基础,是自主创业进行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等,在自主创业过程中,良好的专业能力是保障自主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与此不同,社会能力更加注重的是社会交流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方法能力是自主创业能力的核心力量,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不同,方法能力是企业自我突破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自主创业时要更加注重方法能力的培养。

3.自主创业能力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国家政府和教育机构面临的重大难题。高校扩招计划的实行使得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造成大学生毕业人数严重超出了企业的需求量,这样就引起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多数高校教师仍然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多数学生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而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方面它需要实际的操作与教学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这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整理和运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深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使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展。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1.创业意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多数大学生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自我认识、突破与创新,久而久之,使当代大学生缺乏对创业和创新的认识。随着市场变革与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失业率逐年增加,这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得到广泛重视,但受教育体系的影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但缺少对市场的正确认识,而且缺乏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导致大学生创业很难进行。

2.缺少创业经验,无法满足实践要求。自主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应该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但由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影响,使得多数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因此,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多数来源于书本、电视、网络等途径,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目前多数高校并没有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在高校的课程结构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根本不存在,导致多数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课程内容和实践经验,因此他们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不是真正地了解。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建设意义与对策

1.大学生自主业平台建设的意义。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从本质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可以充分发挥社会、高校的教育能力,而且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学生们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形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进行创业,更好地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自主创业不仅需要一定的社交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独特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自主创业平台的建设对高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大学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大体相同,导致多数大学虽有名词差别,实则只是学生知识水平的差距,而自主创业平台的建设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创业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

2.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建设的对策。(1)重视创业,深化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发展,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建设的意义。为强化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高校要勇于打破旧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建设,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在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高校要积极响应教师,强化师资建设、优化教学方案、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通过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一方面可以从本质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使部分大学生摆脱就业就失业的困扰;另一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的建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其他教学方式不能相比的,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我国的教育、科学、人文、经济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团队讨论中激发自己的创新观念。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自主创业平台建设对大学生、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强化建设,优化方案。时代的进步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人才。自主创业平台的建设不仅仅要着眼于平台的结构上,更重要的是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的内容,如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学生专业课程的培养,又要强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能够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与兴趣爱好、社会发展进行衔接,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会被现实冲击,甚至放弃理想。(3)举行活动,加强创新。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的建设必然少不了创业实践活动的举办,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实践活动既可以提升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和热情,又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高校应积极响应政府和国家号召,在建设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的同时,举办各种创业大赛活动、讲座、论坛等,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有效强化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导师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领导者,在大赛中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如在作品的准备阶段,导师可以对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取得好的名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本文以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为基础,首先解读了自主创业能力特征、结构及意义;接着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了大学生自助创业平台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其次从创业教育、强化大学生自主平台建设和举办活动三个方面重点探究了建设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的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具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郑伟.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1):177-178.

[2]段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6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以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主体所决定的。正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出现了新的繁荣,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问题,所以才产生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笔者在文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对自我创新意识、创业教育、创业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与辅正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创业观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述

党中央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决策,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当前环境下迫切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比如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提升问题。高校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和特色文化的平台和高地,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坚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去,提高大学生自我素质。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且在该社会中居于主导和统领地位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的作用就是针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成员与组织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辅导,因为这些发展对我国的整体国力的前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主要指引的思想,对我国基础事业和社会发展起积极引导作用。第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发展事业的帮助,通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正确引导,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时代精神。第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要求我国各民族团结一致,各地区精诚合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要求国家的每一个人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发扬爱国主义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动力。

自主创业观概述

(一)自主创业观提出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更要向前不断发展,提高发展速度与质量,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逐渐适应当前的发展状况,了解发展信息,我国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之中,针对高校校园的创业与发展做出详细的要求,强化了我国师生的创业基本价值观念与创业素质及热情的主题,要加强高校校园中的创业发展理念。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就已经先后在高等教育方向设置了多所重点大学进行教育资助创新的拓展,为高校的自主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中主要展现了四种不同的模式。第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创业意识有效结合,要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基础知识,了解如何改善自身的缺点,实现自我创业意识向前不断发展的目标。第二,应不断强调学生自我的创业激情,让学生不断发挥自我的创业激情去实现创业目标,以改善在大学校园之中创业不足的缺点,实现创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要让大多数学生了解到创业发展的真实目标和价值,努力向着创业不断发展。第三,加强创业发展过程中创业的培训与技巧的传授,开展并建立一些创业基地,以提高大学生自我的创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第四,丰富自我的创业教育体系的各种特色与优势,利用一些发展技巧丰富教学内容。

(二)自主创业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越是就业好的学校自主创业的学生越少。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2%,对比2008届的1.0%略有上升,而与2007届的1.2%基本持平。自主创业尚未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从学校类型来看,越是就业好的学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就越少。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为0.4%、非“211”本科院校为0.8%、高职高专院校则为1.6%。其中,从2007届到2009届,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远远高于本科。

第二个特点是艺术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类等专业成为自主创业的首选。“从专业来看,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多的本科专业是艺术设计,占7.4%,高职高专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占5.5%”。麦可思公司的调查研究显示,从职业来看,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扮演的职业角色较为集中,例如2009届本科和高职高专创业者均集中在销售职业,担任最多的则是企业管理工作,即职业为总经理和日常主管(小企业)。而从行业来看,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技术成分不高,主要集中于个人服务和销售行业。

第三个特点是创业者的月薪收入较高。大学生创业者是一批对收入有更高期待的人群。调查数据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收入期待底线为2429元/月,高于同届受雇毕业生的2024元/月,约占20%,而通过创业他们的收入达到3028元/月,确实高于受雇的同届毕业生的2225元/月。

第四个特点是创业者掌握的各项基本工作能力高于受雇就业者。“有效的口头沟通、说服他人、判断和决策、谈判技能和积极学习等能力是创业者的五项基本能力”。麦可思公司的调查研究显示,2009届毕业生离校时五项能力水平排序为,54%、53%、52%、43%、57%;而受雇者的这五项能力离校时掌握水平依序为51%、47%、46%、40%、54%。由此可见,创业者掌握的能力明显高于受雇就业者。不仅如此,在创业者离校时掌握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有30项都高于受雇就业者掌握的能力水平。

当前自主创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创业意识较为缺乏

大学生创业缺乏相关的准备意识,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因为自身的创业能力不足,在创业的需要、兴趣、动机、理念、信念、世界观、价值观等素养的形成过程中都存在很多难题。当前我国大学校园之中的创业教育开展的不够深入和彻底,大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不够清晰,对自我发展的空间选择不够明确,造成了自我学习与拓展的不可持续性。大部分高校学生虽然拥有一定的创业热情,但是只能停留在想的阶段,而不能付诸于实践。另外一部分的学生因为自主创业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总体来说只是一种创业意识。

(二)创新意识差且创业激情低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后续动力较差,主要表现为我国民族精神之中的创新意识较差,创业激情较低,创业的主要动力是根据创新价值观念和创新价值思路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价值思路就是要求我国人民要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开发自我的创新意识,改变自我的创新观念。另一个要点是要不断强调我国人民的创业激情,我国人民当前创业激情较低,不能形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缺乏有效的正确辅导,达不到国际标准。

(三)创业心理素质有待于提高

当前环境下的高校大学生缺乏相对应的创业激情和创业头脑,自身缺乏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其中包括独立性和坚韧性,缺乏克制性和责任性,做事情虎头蛇尾,不负责任,对待工作和创业计划只存在“三分钟热度”,很快会因为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退却。而且现阶段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好大喜功,往往表现出优柔寡断、急于求成、盲目冲动、失去理性的缺点。在创业过程中心理素质较差,经受不住挫折,总是被困难所打倒,情绪较不稳定。

(四)创业知识储备不够

创业知识是学生学习和体会创业发展的一种基本学习体验,要不断完善学习知识就必须不断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大学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的不足和缺乏是造成学生学习创业发展知识降低的主要原因。创业知识需要从基础开始学习,要不断提高自我的创业知识储备,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创业基础的牢固和全面化,在大学生对待创业发展的工作过程中,创业知识占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会对学生的创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创业品质与道德也只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才可以不断的提高,以便于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更加有益于成功。

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自主创业观的对策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研究,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自主创业意识。这要求大学生必须加强发展自我创业意识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以此来提高大学生自我的创业素养和创业观念的道德意识。在高校平台之中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结构、功能、实践、要求、外延等因素,还要不断研究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感情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自我素养和创业道德观。还要从生活的角度入手提高大学生对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完善大学生的自我素质。

第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品质,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主动性,在大学生对待知识的不断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实自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来了解当前的创业环境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才可以实现创业发展的可能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要不断完善教学日志和教学内容安排,提高自我的教学技巧,利用较为有效的思想政治辅导和方式去完善教学的漏洞和缺陷,要在科研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创业的意义,体会到科研能力与思想政治的重要性,积极应对社会实践,要在学生心中树立一种全新的发展心态,为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贡献。

第三,重视专业课程的辅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寻找出一条捷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进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提高高校大学生自我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高校现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适合学生,可是却缺乏实际价值,流于形式。笔者认为要抓紧从专业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手,改变当前存在的不足,建立起一种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渠道和平台,建立一种主要的阵地,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程教授,提高社会教育的程度和知识的系统性。学校在开设其他课程时也要考虑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重要性,柔和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和要素,要不断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教学有效性和人性化管理做到创业教育的积极辅导。

第四,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要增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不能脱离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从现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出发,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分别、有层次地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改革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教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大胆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究型教学”、“比较教学”等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益。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无论现代化经济发展进入什么阶段,提高大学生自主精神价值观念仍然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环节,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观念和精神文化力量,改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缺失与落后,完善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要与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与理念互相结合,有效贯穿在一起,并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观念与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充分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完善,提高社会主义框架下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与自主改善创业观念与创业价值认识的一种认识。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高校大学生实现全新的创业价值观念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韩晓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9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7

关键词:青年企业家;成长发展;企业家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156-02

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就是要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关键因素,而青年企业家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尝试把青年企业家成长障碍划分为外部环境障碍和自我内在障碍两个方面。

一、青年企业家成长的外部环境障碍

外部环境障碍包括社会环境障碍和企业文化环境障碍两个方面。

1.传统的人文环境对企业家的认可、鼓励、支持程度还有待于加强,市场交易中相互信任的文化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2.企业家市场评价机制还没有形成,企业家的价值还有待于社会公众的充分认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建设还没得到高度重视,非制度因素和制度因素仍然制约着企业家成长和发育。

3.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加强创业和创新教育。学校教育应帮助年轻人形成正确的商业态度,培养年轻人具备批判性的观察事物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与人文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社会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一个地区的民风民俗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教育应与实际社会紧密联系,才能使市场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商业态度和工商精神。教育改革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现代工商精神的培养和传承,注重创业和企业创新教育。

4.企业内部缺乏不断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内部管理者安于现状的心理有可能影响到企业家放弃寻求更多可能的创新方案,各个部门之间互不信任,造成内耗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员工职业道德问题会使市场环境受到破坏。所有这些表现都与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难以契合,这样的企业文化环境难以成为企业家追求进取与创新的精神源泉。

影响青年企业家进取与发展的社会环境障碍因素,不是单一的一种因素,而是一种多线式的、交叉网络式的复杂机制所造成的。对青年企业家构成影响的既有间接的渗透式的影响因素,如地域人文传统对青年企业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同时也有对青年企业家构成直接影响的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如社会体制、法律法规及其价值取向、私人权益和财产保护制度、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现代企业制度、充分竞争稳定发展的资本市场、企业家人才市场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企业家的成长和青年企业家的创新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二、青年企业家成长的自身障碍

1.缺乏不断的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经营者的重要素质之一。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企业家称为“属于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有高度技能的社会职业阶层”。“鼓励个性”、“充满好奇”这两项正是创新精神所必须的品质。

2.更注重眼前利益,创业精神不足。理性主义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韦伯的理性主义精神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在严格的簿记和核算的基础上的对金钱的追求,新教伦理造就了美国移民的勤勉刻苦,把创造财富视为一桩严肃事业的资本主义精神,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上海,历史上也是一座移民城市,世界各地、中国各地的冒险家们纷纷涌入上海的十里洋场,为生活、为未来而打拼、奋斗,富有远见和小心勤奋地做着发财梦。激烈的竞争促使人们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中去,松懈和倦怠者将很快被社会淘汰。青年企业家在奋斗精神、创业精神方面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反映到思维观念上,是一种保守的、封闭的思维方式。一部分青年企业家还缺少那种刻苦勤勉、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创业意识和敬业意识。

3.对金钱和财富以及行政权力的青睐程度较高。很多人认为“金钱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幸福”、认为“有物质享乐生命才有意义”、“人活着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一些青年企业家对行政权力的青睐程度较高,认为“有权就有一切”,这样的价值取向严重制约了企业家的成长和发育,说明了市场机制的建构和政府改革还任重而道远,同时也能够从社会心理层面反映青年企业家受“官本位”影响的经营价值取向以及与政府权力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4.对群体主义与责任意识的概念认识不清。公与私,在有些人的观念中,并不是指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而是指公家与自家的关系。自家是指以己为中心构成的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又可以扩大到由单位而形成的社区。自家不是指个人,而是指包括个人在内的一个群体。正是由于这样来划定群己、人我边界,当人们认同一个“私”的单位(自家)时,他不会问为什么,会下意识地将个人与自家联系起来,他认同自家就是自己。虽然这些人也可以把自家扩大到所在的社区,但在对自家认同基础上的行动,不需要也不会进行理性算计,而是依据个人的本能来尽义务,而对于自家以外的事情,则一定会精于理性算计,以从中谋取所有可能的好处。这就是所谓的群体主义的负面效应。相比较来说,把金钱、家庭等放到了较次要的位置,以企业生存与发展为重,把个人的利益放到企业生存与发展之中的价值观念是当代优秀青年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

5.亲情主义价值观念泛化。台湾学者杨国枢等人认为,华人在家族中所集聚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以至于他们在参与家族以外的组织活动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将家族中的结构形态、关系模式及处事方式推广、泛化或带入这些非家族性的团体或组织。待人接物时以特殊主义而不是普遍主义为基础行事,对圈里人和圈外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把这种价值观念泛化到商业伙伴上,反映到企业经营活动中,便是毫无原则的互信、互助、互谅、互让等品格特征。

青年企业家自身存在的创新障碍,如理性主义与创业精神、对金钱财富和行政权力的态度、群体主义和责任意识、法律规范意识与亲情主义等问题和中国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不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工商精神和经济伦理,缺少创业教育等问题,尤其应该得到高度关注。也就是说包括青年企业家群体在内的所有企业家应该注重自身修养,自觉克服创新障碍,而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应该成为培养工商精神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摇篮。

青年企业家成长的自身障碍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创新特质及其所构成的主要要素诸方面,主要包括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问题、理性主义与创业精神、对金钱、财富和行政权力的态度、群体主义与责任意识及法律规范意识与亲情主义五个方面。尤其应该得到高度关注的是青年企业家自身存在的障碍,如理性主义与创业精神、对金钱财富和行政权力的态度、群体主义和责任意识、法律规范意识与亲情主义等问题和中国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不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工商精神和经济伦理,缺少创业教育等问题。

三、优化青年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对策思考

1.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作用,推动青年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型步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区域文化创新的自觉意识,在人文环境优化过程中积极发挥领导和引导作用。推进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改革,健全各类法规制度,保护企业家的私有财产和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和外部环境,加大企业家人才市场建设工作力度,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营造健全的企业生态,加强创业的宣传教育。

2.区域文化创新,营造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文化理念。要进行区域文化创新,必须要实现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的七大转变:一是要弘扬创业文化,实现从官本位思维向商本位思维转变。二是要弘扬创新文化,实现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的转变。三是要弘扬合作文化,实现从利己独赢向合作共赢转变。四是要弘扬信用文化,实现从重即期利益向重长远效应的转变、从守财向守信的转变,提高信任度。五是要倡导开放思维与流动意识,实现从静态封闭向动态开放转变。六是要倡导精细意识,实现从浮躁盲从向务实坚定转变。七是要有良好的社会制度文化,政府应着力打造重商、亲商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构建合理的政商关系。

3.积极培养青年企业家的“商性”观念。所谓“商性”即重视“工商”的市场经济文化精神,体现了人们在市场经济规范中注重功利,细心经营,以最大化为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从广义来看也可以说是与市场和商品交易相关的沿袭着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和世俗主义的文化精神传统。从“商性”视角来培育企业家乃至青年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更能体现企业经济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和目的。

4.加快人文科学的建设,提高青年企业家的人文素养。加强人文科学的建设和普及应从三个方面做起:(1)要从思想上重视人文科学的发展,全社会都来关注人文科学的发展,(2)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人文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应该鼓励高等学校发展人文学科,加大对人文学科的投入,促进人文科学成果的呈现;(3)采取各种方式在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中做好人文科学的普及与传播工作。

5.塑造企业家的社会形象,形成良好的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企业家对国家和企业所作的贡献,突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各级政府把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作为抓先进生产力的具体措施,创造有利于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基础和舆论环境。

6.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作用。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发展需要在职能定位、职能开放等方面作积极的探索,进而提升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组织领导青企协工作,需要对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整体工作格局、工作节奏系统项目的创新发展。要严格按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服务手段,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青年企业家健康成长和建功立业的舆论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广大青年企业家铺路搭桥,真正把青年企业家协会办成会员之家,做到既重视青年企业家的作用,又关心青年企业家的成长,更能帮助青年企业家创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浩仁.企业家成长环境和培育机制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看社会责任——2007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8

一、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一)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南。解放思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背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否则,必然导致人心大乱,政局不稳,经济衰退,贻害无穷。因此,大学生必须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即把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作出的重要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

(二)要破除思想僵化。思想僵化就是思想禁锢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中,禁锢于旧的条条框框中,一切从教条或上级指示出发,因循守旧,不敢思考、不敢创新的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况下,人的思想趋于守旧,没有任何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要教育学生敢于打破精神枷锁,破除思想僵化,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做到一是一,二是二,是则是,非则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对党和人民负责,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三)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不仅要破除思想僵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达到新的实事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学生中的思想困惑不断出现。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要深入研究并向学生讲清关系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国际形势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使学生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能否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是识别真假爱国主义者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时刻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都会坚持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维护与实现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要把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就必须自觉维护社会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做到顾全大局,发扬奉献精神。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当代大学生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二)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的要求,是一个国家的立国基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无数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经过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而赢得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的奋斗而取得的。中华民族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创造社会文明的光荣历史,有自己独特的物质和精神优势,有自身的尊严和争取美好未来的理想。这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中华民族独立、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社会文明的光荣历史,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克服那种认为自己的祖国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民族自卑感。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但绝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在对外交往中,一定要高度珍惜祖国的荣誉,时时处处自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高度文明和浩然正气,保持民族气节,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民族利益,决不能丧失国格、人格。

(三)增强大学生对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依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也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地应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作为在校大学生,应当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同时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斗争;要增强爱好和平、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识。

(四)要树立开放的意识。我们要破除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教育大学生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导致霸权和闭关自守的落后心理,要把爱国主义与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本民族特色与同世界其他各民族相互学习、借鉴、吸收结合起来,创立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文化共同繁荣体系。

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要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多拜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可以打下深厚扎实的知识功底,为创新奠定基础。读书要尽量读经典之作、大师之作。经典著作经历了最公正的试金石——时间的考验。与专业有关的经典著作要反复读,多读书就多一些知识,多掌握一些知识就多一条思路。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为创新打下基础。要多读书,还要会读书。要边读书,边思考,不能读死书。正如古人所云,要站在书上读书,敢于怀疑,勤于思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习中,要多拜师求教,多听大师讲座和学术报告。拜师求教,既学知识,又学人品。

(二)要关心时事政治。及时观察和研究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看待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使我们的思想不断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要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革故鼎新、锐意进取的意识。会创新的前提是渴望创新,也就是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就是抛弃落后的传统观念,就是乐于接受新事物,就是具有怀疑意识、批判精神,就是要对现状永不满足,就得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四)要培养创新兴趣。兴趣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兴趣可以使一个人废寝忘食地工作,可以使人把毕生精力都献给它。创新与兴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可以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而兴趣又可以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创新意识就会越强,创新能力也就越能够发挥出来。

(五)要培育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创新性思维所思考的问题是前人和别人所未思考的。它要求我们善于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在思考问题时,能把现实需要与未来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培育创新性思维,必须克服畏难情绪、保守思想。有畏难情绪、因循守旧的人,不可能具有创新的勇气和毅力,更不可能取得创新成果。培育创新性思维,还要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因为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具有不同的作用。

(六)要学习创新技法。目前人们总结的技法很多,如体验事实发现问题的技法,有希望点列举法、综摄法、因果分析法、缺点列举法等;寻求设想制定方案的技法,有智力激励法、戈登法、焦点法、形态分析法等。运用这些技法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

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思想

(一)要树立为党为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如前所述,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生产力比较落后。把这样一个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后列的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赶上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弘扬和培育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从思想上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观念,做到成绩面前不骄躁,挫折面前不泄气,逆流面前不退让,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二)要做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带头人。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他们将代表社会的主流。他们的精神状况如何,对社会其他群体有着深刻的影响。弘扬和培育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肯于吃苦,同困难作斗争;在科技领域中,锲而不舍,勇于进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辨明是非,站稳脚跟;在艰难困苦中锤炼意志,朝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百折不回。

(三)要同各种不良风气作斗争。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是同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行为对立的。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的人经不起权利、金钱的诱惑,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有的人凌驾于群众之上,搞特权,图享受,好逸恶劳。这些思想和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弘扬和培育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就必须同上述思想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五、努力强化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知书才能达理,好学才有品格。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大有裨益。通过学习,在理论上使大学生真正懂得: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奉献。大学生只有“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若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9

关键词:法治 创新型城市 法律环境 制度安排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做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其必经之途。国务院明确提出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也同样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而创新型城市的建立一方面有赖于知识或技术的创新,另~方面更离不开制度特别是法治的促进和保障,法治所蕴涵的自由、权利、秩序为创新型城市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理念支持。 

一、法治的内涵 

法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概念。历史上最早揭示法治含义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一书中提到:“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不同的思想家、法学家对“法治”概念长期无休止的争论,对法治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为此,1959年在印度召开了“国际法学家会议”通过了《德里宣言》,这个宣言集中了各国法学家对于“法治”的一般看法,权威地总结了三条原则:一是根据“法治”原则,立法机关的职能就在于创设和维护得以使每个人保持“人类尊严”的各种条件。二是法治原则不仅要对制止行政权的滥用提供法律保障,而且要使政府能够有效地维护法律秩序,借以保证人们具有充分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条件。三是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是实施法治原则必不可少的条件。 

“弘扬法治精神”是十七大报告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一个新提法,这是继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又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命题。“法治精神”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中所普遍尊崇的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权力制约、社会和谐等价值追求的总和,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所谓“法治”,是指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指导和调整国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现代意义理念层面的法治主要是指一种治理国家与社会的价值和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包括了以下几方面: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和十五大的依法治国、十七大的法治精神,从实质上来看是一致的、有机统一的。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弘扬法治精神,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体现了法治的时代感——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二、法治在构建创新型城市中的作用 

法治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齐努力,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通过建设创新型城市一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达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途、当然选择。国家的创新需要法治来保障,城市的创新也必须依靠法治。法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根本保障,法治保障创新环境、创新制度。

(一)法治为构建创新型城市提供法律环境 

法治的价值在于:自由、权利、秩序。把自由、权利、秩序等作为现代法治的基础价值,实行法治、建设现代法治国家这样中国的法治道路就有了理性的价值导向,从而在理念层次对法治精神进行了合理选择与恰当定位。 

首先,自由的创新产生的源泉。从法学角度来看,法律最基本的价值在于保障自由。“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法律通常被看作是可以包括多种价值的综合体,但法律最基本的价值则是在于保障“自由”。法律必须体现自由、保障自由。只有这样使“个别公民服从法律也就是服从他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国家、法律与个人之间的真正统一,可以说,没有自由,法律仅仅是一种限制性规则,无法真正体现出法律表征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上的意义,从而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在社会生活中也就得不到实现,得不到实现的法律只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价值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自由是社会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在全社会形成发扬不同思想,宽容不同意见,鼓励不同见解的氛围,有利于创新苗子的出现。这两个角度是有交叉的,创新中的自由必须依靠法律给予明确,法律以明确的规定告诉人们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鼓励人们开展科技创新;同时法律以加大激励的做法切实为人们提供条件。 

其次,法治保障创新的权利。创新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困难的工作,需要人们通过长时间的持之以恒,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成果的产生十分不易,但创新成果却很容易被侵犯。因此,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保护创新成果就十分重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肯定创新权利、保护创新权益,刺激创新,促进创新,优化创新的资源和环境。知识产权从法律上确认创新成果的所有权,保护发明人的创新利益,使得发明人可以收回自己在创新的投入,获得应得的回报,从而激励个人和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使技术创新进入良性循环。 

最后,法治提供创新的秩序。秩序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要求。创新需要在安定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动荡不安、秩序混乱、社会矛盾激烈,人们忙于基本生活的维持,根本无瑕去从事创新活动。法治是维护社会民主政治安定团结、社会生活有条不紊的有效保障。通过法律制定和法律实施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社会资源,营造创新氛围,提供进行创新的规则,保护创新的机制。同时,法治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科技法律制度鼓励发明创造,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创新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法治为构建创新型城市架构制度安排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篇10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是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国内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深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在许多领域和更深层次方面去探索和开拓;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和党的自身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也都有待切实地解决。所有这些,都需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有敢闯敢试的探索勇气。必须打破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敢于提出"老祖宗"从未有过的理论创见;必须冲破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敢于拿出前人未曾有过的新办法;必须破除对"洋教条"的迷信,敢于走人家没有走过的新路。惟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发展,党的事业才能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推进。

从总体上说,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能够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一个解放思想的潮流正在发展壮大。但是也应看到,解放思想是无止境的,有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方面还存在着同形势任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有的搞本本主义,习惯于拿本本去框实践,不能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有的食洋不化,热衷于照抄照搬西方的"洋教条",以为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有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有的不注意汲取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尊重客观规律,急功近利,盲目蛮干。这些都是违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也影响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做到:

1.不断地摆脱旧的理论、观念、偏见、思维方式、做法、体制的束缚。在思想领域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观点、有的结论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的东西,但由于思维的惯性,或者其它原因,往往不容易改变,陷入某种迷信。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从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观点束缚下解放出来,打破思想僵化和迷信,努力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的形势,得出新的结论,这是解放思想的实质。党的十六大要求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所谓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在变化,条件在变化,形势在变化,任务在变化。我们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由于这些变化,过去某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已经显得不再管用,过去某些延续下来的体制已经老旧过时。对待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必须坚决地改革,才能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所谓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兴旺发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不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僵化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过去我们党的事业曾经走过弯路,吃过苦头。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从思想认识上讲,主要还是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了僵化、教条的态度。本来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变成了我们前进的羁绊,失去了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来自实践,只有同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离开本国实际和时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所谓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本质上是学风问题,是思维方式问题。主观主义不愿意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自己的主观代替客观,一厢情愿,最后脱离实际,和现实背道而驰,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碰壁。形而上学则不顾事物的发展变化,固定、僵死地看问题。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必然导致教条主义。要克服教条主义,反对僵化,就必须摆脱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桎梏的束缚。

2.一切从实际出发,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这个认识,是我们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上最大的思想解放,也是最彻底的实事求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方针政策,都是由此而来的。现在影响我们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既有来自右的方面的干扰,也有来自"左"的方面的干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各方面的改革,需要不断突破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传统体制的束缚,尤其要注意克服"左"的思想观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急了不行,慢了不行,"左"了不行,右了也不行。我们要深刻吸取历史教训,密切结合当前实际,通过解放思想,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适时地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一是要树立机遇意识,即乘势而上,做到审时度势,在把握未来中抢抓机遇;二是要树立改革意识,即锐意创新,做到自加压力,自断退路,自强不息,在改革中寻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三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即大胆创业,努力克服对"稳妥"的片面理解,克服把"稳妥"置于发展之上,为求"稳妥"而丢失机遇,牺牲发展的做法;四是要树立市场意识,即讲究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善于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和经济杠杆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总之,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以创新的体制营造发展的动力,牢固树立等待只会延缓进程,观望只会错过时机的观念以及谁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居功自傲,以不变应万变,谁就会被日新月异的实践所淘汰的观念。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改革推向前进,必须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要坚决纠正轻视理论、忽视学习的错误倾向,坚决反对照抄照搬、照本宣科、做表面文章的本本主义倾向,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大家都赞成"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可一些党员一事当前,首先想到的不是它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而是上面说过没有,过去有过没有,书上讲过没有,否则,就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一步;在对人的判断上,不懂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财产也在增加,而仍是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或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不能大刀阔斧地做好团结人、发挥人的积极性的工作;在对所有制的认识上,有的党员依旧按照过去的观念,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分等级、别亲疏,不懂得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为我所用,不懂得公有制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竞争;我们提出依法治国,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党员干部依旧习惯于"人治"的办法和计划体制下的老规矩,以为只有这样做才叫加强领导,等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才能深刻认识和正确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如果从本本出发,教条、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看不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看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看不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理论创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一些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如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等问题就更不容易理解,甚至还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

理论的价值全在于指导实践。只有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才能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实践,也必然回到实践,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理论与实践脱节,搞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不仅是学风上的大忌,而且会严重损害和干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密联系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立场、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来研究具体情况,提出具体思路,解决具体问题。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站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前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汤时期,我们的先人就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就是说每天都有新气象。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与时俱进的"时",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进",就是理论和实践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发展。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持与时俱进,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发展的科学,行动的指南。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邓小平同志也深刻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发展,思想在发展,邓小平理论在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也在发展。在十六大报告中,同志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俱进的精神状态,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是与时俱进最鲜明的标志;把握规律性,是与时俱进最本质的要求;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最生动的体现。体现时代性,就要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符合时代特点,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关键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规律性,就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理论发展和各项工作符合这三大规律。富于创造性,就要站在时代前列,勇于和善于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要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结合起来,把发扬革命传统与创造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俱进,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历来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法。与时俱进的理论只有真正化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实践,才能充分体现理论的品质与价值。坚持与时俱进,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如解决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的形式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问题,解决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等,都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创新的办法与措施。坚持与时俱进,就要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坚持和深化改革,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

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胆实践,锐意创新,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1.必须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与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密切相关。没有强烈的进取心、责任感,就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需要人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没有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开拓创新就无从谈起。创新是对现有理论和实践的适度超越,是对某种利益格局的勇敢突破,因而难免遇到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抵制和反对。这就需要创新者必须具有大无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任何创新活动都不会一帆风顺,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艰难的战役需要鲁迅先生所说的"韧性的战斗精神",这就要求创新者必须具有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和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要敢想、敢说、敢闯,勇于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承担一切风险。一句话,如果党员干部没有勇于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没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有创新之举,获创新之利,得创新之益。

2.紧紧围绕中心任务,积极投身创新实践。推进创新实践,要注重把握好“三个统一”:一是要把握好宏观思考与微观入手的统一。既要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思考问题,又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担负的任务、所处的环境和群众的思想实际,从具体事情着手,脚踏实地选课题、抓创新、搞改革。二是要把握好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的统一。既要着眼回答现实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从推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需要出发,积极探索解决涉及长远建设的重大问题。三是要把握好突出重点与带动全盘的统一。既要下功夫把一些带根本性、全局性的重点问题解决好,又要着眼于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措,要立足于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行得通办得到。创新是一项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必须扎扎实实,而不能图虚名、出虚招、做虚功。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切实把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准,把问题的症结抓住,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实。确定创新思路,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要讲究实际需要,考虑实际可能,从需要做、可能做、能够做的事情入手;制定创新方案,要认真倾听各方面意见,详细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智慧,使之切合实际;推广创新成果,要在先行试点、反复论证、充实完善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