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十篇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十篇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5:14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1

明代中后期,苏州成为全国性的商业和文化重镇。在商业大潮冲击下,苏州工艺美术一改过去以来地理条件和手工匠人个人发挥的发展模式,呈现出由市场决定发展道路的新型发展状态。明代,苏州丝织和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民间纺织和海外贸易促使苏州成为全国纺织品生产基地中的佼佼者。有着辉煌历史的苏州刺绣在明代中后期针法更加成熟,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史料记载,明代中后期,苏绣这一地方制作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大品牌。苏绣材质有布、纱、罗、娟、绒等,心灵手巧的绣娘将花鸟鱼虫、城市生活都搬上了刺绣“画卷”“,苏样”刺绣、服饰等风靡全国,苏式工艺美术也因苏绣而蒙上了过多的商业色彩。苏式家具也是苏式工艺美术的载体,除了最常见的竹木外,苏式家具的材料还有楠木、榉木、檀香木等。可以说,小到席子、藤椅、藤枕、纸扇等日用品,大到床、柜、屏风等家居用品,都成为苏式工艺美术的表现场地。

成熟的消费市场是苏式工艺美术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衣帽鞋袜、纸扇香具、青铜锡具等使用类物品需求的增大,使工艺美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直至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明代中晚期,苏州工艺美术生产已经非常专业化,实用物品生产地域性鲜明,工艺美术生产在规模、品种上都较宋元时期更加兴盛。吴县罗底绢生产、木渎镇银铜器皿制造、陆墓镇砖瓦、淘气作坊、吴趋坊的藤枕和制靴中心,为工艺美术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在鉴赏类工艺美术作品中心吴县,珠宝花、玉石雕刻、烧料器和扇子制造发达,乾隆帝曾用“相质制器施琢刻,专诸巷益出妙手”给予吴县琢玉作品高度评价。与帝王所好相比,虎丘盆景制作和太湖石更受平民百姓的喜爱,无论是百姓居室还是大家园林中,都常见这二者的身影。异军突起的竹刻、版刻艺术进一步推动了苏州工艺美术的发展,《嘉定县志》记载,嘉定是明代最为著名的竹刻中心,朱松邻一家三代都是著名的竹刻艺人,传统工艺美术就是在这些匠人们的辛勤付出下获得了新生。综上所述,明代中后期,苏州工艺美术已经具备品类齐全、规模宏大、新品辈出、行业分工细致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昭告了苏式工艺美术的成熟。

二、苏式工艺美术的艺术内涵及影响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概念,要想知道“苏式”究竟代表了什么,恐怕还要从苏式工艺美术的文化基础说起。在明代中晚期“,苏式”是文化创新的结果,苏式工艺材料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是苏式工艺美术发展的基础。金、银、铜、玉、石、象牙、木头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工艺原料,而石刻印、以竹制扇骨、以麦秆编灯等工艺美术表现形式却最早出现在明代。这既与绘画之风的盛行,文人士大夫刻印留名的欲望有关,也与印工、刻匠的创作激情有着密切关联。苏州篆刻家沈野,正是发现金玉费力而难成所以才选择以石刻印。此外,在扇面、扇骨、扇坠制作的基础上,苏州折扇制作发展迅速,苏州折扇成为市人争相购买的雅物。虽说灯笼与扇子一样并非是明代才有的产物,但是用麦秸秆编制而成的圆形灯笼确实是在明代才出现,且这种创新性的物品最早在苏州一带较为流行。此外,苏样衣物、家具、水火炉、纺织用品、乐器、茶具器皿等都深受时人喜爱。对材料本身商业价值、人文价值的关注是明代苏州工艺美术发展进程中形成新气象,这也是苏州工艺美术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究其原因,苏州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性,决定了苏州人开放、积极的胸襟和态度,而苏州工艺美术必定在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效仿或创新。所以,说苏州工艺美术是一门开放的艺术,一点都不为过。

苏式工艺的美具有特殊性,钟灵毓秀的江南地理环境,养育出了秀气典雅的苏州民众,清雅灵秀也成为苏式工艺的显著风格。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苏式工艺不但质量上乘,风格也别具代表性。苏式工艺的恬淡秀美、清秀典雅在苏式工艺线性曲、静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苏式家具是苏式工艺品中的杰出代表,苏式家具在明朝时期对线条的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圆细木构件、曲度变化较小的线条、利用细微装饰曲线构造的造型,是苏式家具的主要特点。近代学者陈启雄说苏式家具在造型上具有书法艺术的构造技巧,明代苏式家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内涵可见一斑。更有人将明代座椅后背常用的S型背靠与唐寅等明代画家笔下背部弧线优美的仕女联系到一起,虽有牵强之感,但是苏式家具特殊的式样美却是毋庸置疑的。小巧的体态是苏式工艺美术作品的一大特征,受熙攘、纷杂的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对能深入人心的细致之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商品头脑发达、更善于应和市场需求的苏州人也乐于在工艺形式上做出更多的改变。苏州工艺品在结构和风韵上较他地更胜一筹,不论枕、扇、瓶器、茶炉还是门窗、栏杆、挂屏,色彩静穆、外形空灵、丰韵婀娜是苏州工艺品共有的特点。明代中晚期,苏州工艺美术创造中出现了以小见长的创作风尚,极具艺术情趣和特殊美感的苏州工艺产品风行天下。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2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新价值;

一、引言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发展历程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表现出了一定的新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应立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当代工艺美术能够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优点,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推动工艺美术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较长,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

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陶瓷艺术还是青铜器以及漆树和漆器,都是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成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领了所处时代的发展。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及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的陶瓷艺术价值最高。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中,陶瓷作为重要的工艺品,无论是观赏性还是实用性,都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从目前掌握的工艺美术文化中,陶瓷艺术的价值和艺术成就最高。第二,传统工艺美术的青铜器引领了当时时代的发展。青铜器的出现,代表了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到了重要阶段。以当时的工艺成就而言,精美的青铜器成为了当时时展的重要代表,推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第三,传统工艺美术的漆树和漆器成为了当时工艺美术的代表作。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三代时期,漆器是贵族用品,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

三、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内容分析

传统工艺美术是一个综合体,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手工业时代的历史中,它是生活的创造者;在当代,它又以历史文化保持者的角色成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记忆和象征,以手工艺艺术和文化的独特形态自立于以现代设计为主体的科技文明之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发挥着从经济到艺术的多种职能。所以,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是生活的创造者。基于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地位,以及传统工艺美术对生活的重要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认为是生活的创造者,也可以认为是推动生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二,传统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当代,传统文化的概念比较广泛,而通过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迅速的认识到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使得传统工艺美术成为了重要的文化载体。第三,传统工艺美术肩负着经济职能。传统工艺美术奉献了有价值的工艺品之后,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了繁荣经济的重要手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推动了艺术创新。

四、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工艺美术的重要影响

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来看,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由于传统工艺美术优点突出,其艺术成就和发展经验为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基础,使现代工艺美术能够有效满足艺术发展需要,提高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第二,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工艺美术集成了多年的发展了几代人的智慧,无论是对工艺美术内容的认识还是对工艺美术发展方向的认识都比较到位。因此,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第三,传统工艺美术解决了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受到发展理念和艺术设计方法的制约,现代工艺美术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通过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以及吸取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点,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传统工艺美术在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发展历程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表现出了一定的新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应立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当代工艺美术能够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优点,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2]王茜,白京兰,夏晨茹.西部少数民族口传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及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3]朱霞,李晓岑.白族的手工造纸[J].云南社会科学,2014(06).

[4]李昶罕,秦莹,李娜.当代民主传统工艺的新价值[J].民族论坛,2014(18).

[5]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3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中国文化;民族特征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工业产品的设计为核心的工业设计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现代工业设计是现代化大生产下为适应批量生产而实行的劳动分工的产物,主要研究产品的实用性、产品的审美以及产品的环境效应等。现代工业设计融合了现代科技与现代艺术,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性需求,还要在充分发挥工业产品性能的基础上,以富有时代精神并与环境协调的审美形态,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使人们在使用工业产品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能够获得美的享受,提高生活质量。

一、中国现代工业设计现状

中国现代工业起步较晚,现代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出现更晚。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与西方文化的隔膜,导致我国的现代工业设计与西方国家的工业设计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首先,企业对工业设计认识不足。许多中国企业领导层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就是在产品外观上推陈出新,以产品外观的新颖作为拓展市场的主要手段。这种对工业设计认识上的不足,严重影响力中国企业在产品设计环节的资金和时间的投入,很多企业更多的是对别人的产品进行抄袭与仿制,使中国工业设计几乎沦为“山寨”的代名词。其次,缺少工业设计的中国标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工业设计一直处于西方工业设计的标准之下,一些设计师为了赶上所谓的“国际潮流”,不得不脱离中国固有的文化体系与审美观念,去迎合西方工业设计的标准,导致某些产品的设计虽然被誉为有国际风范,却不被国内的民众所接受。为中国的工业设计制定具有东方文化内涵和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标准迫在眉睫。近些年,随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文化艺术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国的现代工业设计也开始了对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借鉴、融合、创新,以期实现中国现代工业设计的民族化。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从日用器物到建筑装饰,丰富多彩,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从现有的文化遗址的发掘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已经开始了工艺美术的创造。无论是河姆渡文化还是更早一些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不少玉器,尽管这些玉器大都器形简单,但都采用琢打磨光,体现了先民的审美观念。而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彩陶则更有力证明了中国先民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十分深远。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商周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有了极大的进步。青铜工艺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最高的工艺。不但拓展了工艺美术的范围,还从造型、纹饰等方面丰富了工艺美术的视觉元素。以花纹为例,在制陶工艺的鱼纹、鸟纹的基础上,出现了象纹、夔纹、兽面纹、环带纹等花纹,显示出更加鲜明的厚重质朴的艺术审美特征。先秦至汉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诸子百家的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人生追求碰撞、交织、融合,也带来了艺术风格的转变,厚重质朴被活泼奔放所代替,在陶瓷、丝织和漆器等的制作工艺上表现尤为明显,尤其是汉代,镶嵌、鎏金、彩绘等装饰手法被更多运用,器物的审美功能被进一步强化。魏晋时期,受政治的影响,平和冲淡成了这一时期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风格也明显倾向于平淡清静,趋向于通过器物设计反映内在人格,在青瓷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一趋向在后期的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工艺美术在这一时期也全面发展,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技艺水平都超越以往。唐代工艺美术最突出的成就是整体呈现出富丽宏博的气质,体现了唐代自信开放的时代特征。宋代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熟期。以陶瓷工艺为例,一是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名的窑厂遍布全国;二是技艺提升,出现了釉里红、青花这样工艺更加复杂的品种;三是形成了统一的、比较完美的范式,把瓷器的制作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结合起来,是民族文化的充分物化。来自北方草原的蒙古人统治的元代,为中国的工艺美术注入了豪放粗犷的风格。随后到来的明代,因为科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工艺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继承前代美学追求的基础上,工艺进一步完善并程式化。如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的明代家具,由于文人参与了家具的设计,其设计之精巧,制作之精良,体现古雅、精丽的艺术风格,既是工匠精湛技艺的表现,也是文人审美情趣的外化。清代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集大成时期。工艺美术的门类完善,品种繁多,技艺精湛。以彩釉为例,嘉靖时有五彩,万历时有描金五彩等。而清代新创的有粉彩和珐琅彩,粉彩柔媚鲜艳,有工笔画的效果;洋味十足的珐琅彩的运用,则将中西风韵集于一身。清代工艺美术在继承前代的优点外,也将自明代以来以技艺取胜的观念进一步强化,以至于工艺美术的风格日渐矫饰繁缛。审美性与实用性日趋背离,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走向落寞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民族特征

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形成了独具的东方色彩的民族特征,具体表现为:

1.天人合一。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十分重视实用与审美、外形与精神、材料与技艺等方面的关系处理,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种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的造物呈现实用性与审美性,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高度统一。这一点在中国的瓷器制作中表现尤为突出。

2.隐喻象征。

中国是一个崇尚伦理道德的国家,在工艺美术上表现为注重造物的隐喻象征来发挥道德感化作用,即在发挥器物的实用与审美功能外,还将器物与一定的道德伦理的规范联系起来,借助器物的形体、色彩以及纹饰等隐喻象征道德伦理观念,如中国特有的众多礼器,便是伦理道德观念的物化。而来自民间的工业美术在造物上更多包含吉祥美满的象征寓意,如传统家具上的木刻与纹饰。

3.自然之趣。

随物赋形,因材施艺是中国工艺美术造物的一个重要原则。充分利用原材料自身的质地、色泽、形体等特点进行艺术加工,使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大多呈现出天真自然的情趣,在玉石制作中表现突出。

4.巧夺天工。

在工艺技术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一直追求工巧,即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工巧给传统工艺美术带来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一是去除刻意雕琢的痕迹,而呈现出浑然天成的审美情趣,如玉石制作;二是精雕细镂,尽显奇绝的审美情趣,如微雕制作。

四、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一直是在传承和创新中持续发展的,这使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而本就落后于西方工业设计的中国现代工业设计,在一开始便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落后带来了整个行业的焦虑与自卑,促使我们的现代工业设计背离传统,极力向西方学习,其结果是既失去了工业设计应有的民族特质,又因文化的差异和隔膜而学得肤浅。今天,中国风范正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而风行,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也应顺势而动,向传统工艺美术学习借鉴,增强现代工业设计的民族性,这也是中国现代工业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一是“天人合一”的造物理想的传承。“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炼的表达,是传统造物的理想境界。秉承“天人合一”的造物理想,将工业产品的现实用性与审美性,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高度统一起来,这既是中国现代工业设计民族化的必由道路,也是现代工业设计的根本目标。二是传统工艺美术视觉元素的运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许多造型、图案、纹饰、色彩都具有极其强烈的文化意蕴和象征寓意。以图案为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有许多意韵丰富,寓意深刻的图案,如龙的图案、凤凰图案、祥云图案等等。广为称道的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便运用了传统的祥云图案。这些视觉元素既能增强现代工业产品的民族特色,又丰富了产品的精神内涵。三是继承传统工艺美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工业设计的进步首先是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在于踏踏实实的钻研精神。继承传统工艺美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去除今天在工业设计领域普遍存在的浮躁与抄袭,踏踏实实地研究产品,提高技术。当然,这也需要企业的领导层能真正理解工业设计的内涵,给设计师们充足的资金和时间。四是借鉴传统工艺美术的评价体系。无论是厚重质朴商周气度,还是开放自信的盛唐风范,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既是传统文化的在工艺美术上的呈现,又是传统工艺美术能够历经千年持续发展的保障。对传统工艺美术评价体系的借鉴,建立和完善中国现代工业设计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摆脱西方工业设计标准的束缚与误读,是中国现代工业设计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五、结语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的现代工业设计需要发展前进,真正走向世界,而其前进的动力和保障就是民族化。向传统工艺美术学习借鉴,将传统工艺美术中精神品格、视觉元素以及评价体系灵活运用于现代工业设计,让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的中国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之根、设计之源,我们的现代设计才有可能在未来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杨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延续与发展》.《艺术界》,2008(2).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东方出版中心,2010.

[3]杨亮.《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运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z)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4

关键词:室内装饰;传统工艺美术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室内装饰设计发展是在上个世纪八十代后开始的。目前,业界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我国的室内饰要健康发展,应该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设计道路努力探求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验,建立具有现代意识的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室内装饰设计论和实践体系[1]。

1、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

1.1实用审美统一特性

实用性是工艺美术作品内在的实用功能和使用价值,审美性是工艺美术作品所展示出来的外在审美特征,工艺美术生产是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统一,既满足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既实用,又美观。实用性和审美性直接蕴含在工艺美术作品中,是工艺美术作品价值的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与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工艺美术大量的、直接体现着人们生活中的美,是同物质生产浑然一体的艺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工艺美术产品的实用功能不断完善、使用价值不断提升、审美特征不断更新的过程。

1.2民族传统特性

传统工艺美术反映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观念和审美取向,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是我国各民族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的艺术概括和升华。传统工艺美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基本的艺术形态和制作技艺,并且在世代相传的进程中不断发展。民族传统特性是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与其他民族工艺美术相区别的主要特征。

2、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特点

2.1室内装饰设计是受羁绊的艺术

由于室内本身实用和环境的原因,使得室内装饰设计不能像其它艺术创作那样天马行空,而要受到来自实体和艺术方面的诸多限制,这些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风格的制约、室内本身使用功能制约、新材料、新科技和施工工艺水平的制约以及用户审美品味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等。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说,室内装饰设计是一种“戴镣铐的舞蹈”。但室内装饰设计仍然需要进行艺术创造,将制约性与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

2.2室内装饰设计是强调形式美感的艺术

从实用意义上讲,作为人们活动空间的装饰,室内装饰设计应该带给人们轻松愉悦的审美享受。用适度的对比手法来调剂室内空间气氛效果、打破室内过分统一的单调感觉,是室内装饰设计在审美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常用有效的方法。因而,不管是室内陈设还是室内装饰画都注重外观的视觉形式美感,都具有较为强烈的视觉效果,强化形式美与装饰美,淡化内容和思想性,造型夸张,突出高度的概括性与简练性,色彩简洁,追求象征性。

3、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艺术中的运用实例

在实际的运用中,现代室内装饰设计艺术主要从三个方面吸收传统工艺美术的养分,即传统工艺美术的材质元素、主题元素和地方文化元素。常见的装饰设计往往将上述三个方面综合运用,把传统工艺美术的材料、母题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统一在一件作品之中。传统工艺美术内容极其丰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对丰富装饰设计的表现形式大有裨益,因此,带有传统风格的室内装饰设计也是作品繁多,形式新颖[2]。本节内容将主要以商业场所有一定代表性的室内装饰设计作品为例,分析传统工艺美术不同的表现方式。

3.1南京湖滨金陵饭店总统套房装饰艺术设计

南京湖滨金陵饭店是一家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高档商务型酒店,以宋明江南殷实人家的庄园为建筑样式,在典雅华贵的整体氛围中透露出自然的和谐与温馨,独具灵动怡人之感。作为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其装饰设计不但要强调豪华、气派和档次,更要通过装饰设计来渲染其深厚的人文特色。因此设计师在材料和工艺上有极高的要求,可以用雕镂画缋来形容。对于会客厅的屏风陈设,作者采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昭陵六骏浮雕石刻图案为主题,辅以描写六匹骏马的词赋,用浮雕贴银的手法进行展现,与石刻作品相比,该作品保持原作的生动传神,用块面结构代替了部分线条造型的处理方法,更加突出了厚重与气势。另外,作者采用了明清时景德镇官窑的十件不同造型的青花瓷器为母题,用蛋壳镶嵌的技法进行表现,既体现了青花瓷细腻致密的特点又使得纹样的凹凸感、立体感更加显著。这两件装饰作品的主要色调和房间的整体风格一致,在房间中处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2南京紫金山庄宴会厅装饰艺术设计

南京紫金山庄位于钟山风景区,是一家按五星级标准建造酒店。在紫金山庄不同宴会厅的一组装饰设计中,设计者运用了刻漆贴金工艺制作了装饰画根据不同宴会厅的名称采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主题。通过南京厅的装饰艺术设计作品,作者在设计中结合了南京云锦龙纹和荷花灯纹样,以及是南通厅的装饰艺术设计作品,作者借鉴了南通出产的七星风筝和蓝印花布的图形元素,而在苏州、无锡和徐州厅,所采用的装饰艺术设计元素则是檀香扇和木雕窗格、阿福泥人和汉画像砖。整组装饰设计通过结合地方物质和人文特产来体现地方特色,作品自成一体,保持了不同的宴会厅装饰风格的一致性,让装饰艺术作品和

室内环境设计相得益彰。

这两组装饰设计作品虽然都是在商业场所使用,但是由于具体的使用场所不同,作者在材料和表现形式上也作了不同的处理。与第一组总统套房的装饰相比,宴会厅的人员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宴会厅的装饰在图形处理方面相对来讲更加抽象简单、通俗易懂。这也正说明了,对于装饰设计艺术来说:只有与室内环境适合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适度的装饰是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5

一、民间工艺美术对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艺术设计教育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蓬勃发展,各个高校分别设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但艺术设计教育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落后于设计实践的需要,在艺术设计教学上,仍然存在着教学内容形式化、教学方法程式化等现象,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为了避免过于空洞的教学内容,引入民间工艺美术元素无疑是丰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可行方法,这样不仅避免了艺术设计存在的固有程式化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能让学生在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有的放矢,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成为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艺术设计教学也需要借助“民间工艺美术”这个有力的臂膀来丰富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思考力,丰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

二、中俄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是由中国民间百姓创造出来的、以美化生活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初衷的美术形式。民间工艺美术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每个地方风俗习惯、地域差别等原因形成了非常多的种类,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在具有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兼具审美价值,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华艺术的瑰宝,种类繁多,包括剪纸、皮影、年画、蜡染、服饰、泥塑和陶瓷等,无论哪种民间工艺美术,都色彩华丽、质朴生动,民族特色鲜明。其中,剪纸只用一把剪刀就能裁出鬼斧神功、空灵深邃的作品;皮影使用光与影的艺术演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年画用简练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塑造了一个个鲜活人物;蜡染以织物染色刮起了一场场浓郁的民族风;服饰上各个少数民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泥塑缔造了无数栩栩如生、津津乐道造型;陶瓷是用各种各样的造型和纹样诉说着一段又一段历史……这些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美术极具特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宝库。俄罗斯民族的特点是质朴坚韧、热爱生活,以欧洲文化为主的同时也吸收了部分亚洲文化,由此产生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俄罗斯民间主要的工艺美术有木制工艺(套娃等)、金属工艺(复活节彩蛋)、漆器工艺(霍赫洛玛漆工艺品)、陶瓷工艺(格热利陶瓷)、桦树皮工艺及纤维与编织等种类。套娃是俄罗斯木制工艺的代表,是一种不倒翁木蛋玩具,雕刻精美生动,色彩富丽堂皇,题材大多来源于民间寓言故事,给人以视觉享受的同时,又能表达娓娓动听的故事及充满异域风情的俄罗斯文化。复活节彩蛋是根据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3天后复活的传说改编的,彩蛋是耶稣复活的象征,寓意新生。所以,作为复活节礼物的彩蛋,做工精美,常常镶嵌着各种珠宝、黄金等珍稀材料,对俄罗斯人来说,它能带来美貌、健康和好运。俄罗斯民间漆器工艺以霍赫洛玛漆工艺品为代表,主要是在木器上涂黑色做底,然后描绘金、绿、红等颜色,最后上漆并抛光,具体制作的器物有花瓶、首饰盒、盘碟等。起源于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俄罗斯也有长足发展,格热利陶瓷是其中的代表,其生产的陶瓷主要以生活用品居多,新颖别致的茶具、风韵独特的乌釉餐具及受中国影响而诞生的青花瓷,都成为格热利的特色陶瓷制品。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白桦树众多,由此产生了以桦树皮制作工艺品的民族特色。桦树皮经过剥取、烤制、染色等数十余道程序后,雕刻或编织成了篮筐、餐具、服饰、箱包等物品,桦树皮工艺品表达了俄罗斯人热爱生活、崇尚自然、质朴醇厚的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俄罗斯纤维与编织工艺包括纤维工艺、柳编工艺、草编工艺等,每一种工艺都体现了俄罗斯人的心灵手巧的民族特点,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三、中俄民间工艺美术元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挖掘中俄民间工艺美术的材质特征

在艺术设计教学的课堂讲授环节中,不仅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案例,也可以将一些中俄民间工艺美术的材质特征引入到教学中,木、竹、棉、麻等材质使用与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酒鬼酒包装设计中,中国香港设计师黄永玉先生采用了源自湘西的粗麻布袋,简单缝制,既反映了湘西的地方乡土特色,又给人以反扑归真的自然美,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是值得珍藏的佳作。同样,俄罗斯也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材质特征明显。如俄罗斯民间草编工艺,采用麦秸草等材料,通过结、辫、串、盘等技法,编织成壶垫、草帽、洋娃娃等制品,可以让学生将这种草编艺术与现代设计进行巧妙嫁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丰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再如,俄罗斯民间柳编工艺也值得我们借鉴,这种历史悠久的工艺采用柳条、藤条等进行编制,主要编制品有花篮、果盘、吊蓝等,这种工艺当然也可以引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通过这种编制技艺的引入,可以丰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诸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艺术设计课程都可以引入这种工艺。

(二)挖掘中俄民间工艺美术的图案特征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有丰富的图案资源,“借物言志,以物喻情”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图案的常用表现手法,题材多以财、福、寿、禄等为主,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工艺美术图案不仅仅在形态上采用夸张、简化等手段来增加其艺术魅力,还在寓意上进行加工,将形和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如中国香港设计师陈幼坚在他的酒包装设计中采用了双鱼图案,年年有余的寓意一览无遗,形态上采用大红底烫金的视觉效果来表达中国红的民族特色,充满喜庆感和现代感。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也应鼓励学生多去了解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图案特征,将民族、传统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让设计能独树一帜、特色鲜明。俄罗斯民间工艺美术的图案也非常多,这些图案可以用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创作手段。例如,俄罗斯桦树皮工艺品上的纹样就非常多,有花草纹、树形纹、花瓣纹、三角纹、直线纹、人字纹、圆形纹、回形纹及漩涡纹等多种纹样,这些纹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来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图案设计的无限种可能,为以后从事艺术设计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6

【关键词】漆画工艺美艺术美材质美装饰美

漆画作为一个古老而年轻的画种,以一种独特而精致的美,吸引了众多爱美人士的视线。许多美术工作者为此投入了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追求,使它在新时期得到了发扬光大。

漆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传承,漆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的漆艺深刻毓秀、神秘而含蓄,闪烁着优雅的民族韵味。复杂多样、变化莫测的肌理和纹样,流露出一种如梦似幻的诗一般的意境,这吸引着爱美人士为此而痴迷。这是因为漆画本身富有的浓郁的装饰风味和独特的肌理所呈现的奇异效果,总让人流连玩味、沉迷遐想。

漆画在少数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中走到现在,长久的探索和实践中大多数人对于质感和肌理等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有所熟知和了解,也懂得如何恰当地运用和把握,使画面和谐统一。而漆画的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艺术家通过漆画的材料运用构成、色彩、肌理、质感等,赋予材料更多的心灵语汇,并通过画面所呈现的强烈的装饰意境来传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漆画可以说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载体。

漆画之美,最突出的就是它的装饰意味,当我们把材料与构成、色彩、画面结合的时候,就是把艺术同工艺、科学结合在了一起,就是把传统和现代联系在了一起,用传统的技法表现现代的思想。当现代观念与东方韵味在漆画绘制中得到完美的融合,在水月镜花般的虚幻境界中,呈现出耐人寻味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

一、漆画的特性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漆画的特性。

(一)漆画的独特性

在种类繁多的中国艺术领域当中,漆画艺术显得很是独特——它既有特殊工艺材料的装饰之美,又有包容各个画种的绘画之美。这种独特是继承了中国7000年的漆艺传统髹饰工艺并掺以外来的技法,同时又融汇了不同画种的精华之处而形成的,正是这种独特性使这门古老的艺术重现魅力。

(二)漆画的装饰性

漆画的装饰意味是显而易见的,它从远古的河姆渡走来,本身就源于古代器物上的装饰,用原始的天然大漆作为主要的媒材进行绘画创作。古老的漆文化源远流长,是从传统漆艺中孕育发展而成的现代漆画肥沃的土壤。现代漆画具有我国传统装饰特有的表现形式:造型平面化、以线造型为主、散点透视、意象组合等,这些都是属于我国传统的绘画体系。它强烈而精致的装饰之美,震撼人心,令人为之痴迷。它是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的产物。它以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理与新颖的材质表达,使越来越多的美术爱好者沉迷在其中。

(三)漆画的技术性

漆画之美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它独特的材料和工艺。深入透彻地剖析漆的语汇,是从事漆画创作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材料的性能有所熟知,才能在工艺手段上不断地探索求新。大漆沉着、朴素而古雅;腰果漆温柔、灵动而善于变幻;聚氨酯类透明而鲜艳,等等。如何利用好各种漆的特征,掌握好它们的语言特点,是漆画艺术家不断探索尝试和不断研究的课题。

(四)漆画的丰富性

漆画的丰富性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漆画的制作材料是多样的,如漆、漆粉、蛋壳、螺钿、金银箔、金银粉等,非常丰富。其次,漆画的工艺手段也是多样的,有平面粘贴、描金、刻绘、起皱、变涂、莳绘等,十分丰富。再者,由于材料、肌理、质感的不同,漆画所形成的画面效果也是丰富多样的,也就是说漆画的艺术构成语言是丰富多样的。而当今的漆画艺术家更是融合了古今的传统,吸收了国外在这个领域的精髓,并且把相关的各艺术门类中的精华也引入其中,使得漆画呈现出当今越来越丰富多彩的面貌。

(五)漆画的多元性

首先,漆画是视觉艺术,有着视觉艺术的普遍规律。其次,它是漆艺的发展,呈现着漆艺的工艺要求。再次,它是通过材料和工艺来表达语言的,会有千变万化的效果。因此漆画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性。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对漆画语言特征的准确把握,立足于悉心探析它在诸多画种中绝无仅有而且不可取代的特殊因素,还要推溯使之生成绝无仅有而且不可取代的特殊材料和特殊技艺,并以其审美效应来验证其特殊的艺术价值,丰富和完善漆画的艺术语言的多元性。

二、探究漆画的装饰艺术之美

探究漆画的装饰艺术之美,有助于帮助我们读懂漆画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达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漆画由于它浓郁的东方韵味,所呈现的语言形式大多是装饰性的。受材料、工艺等条件的制约,它所表现的画面装饰语言丰富,而写实性较为欠缺。因此如何掌握好漆画的装饰性进行创作设计,是漆画艺术家孜孜追求的目标。漆画从楚汉时期就出现在一些器物和壁画上,以平面的线造型为主,具有浓烈的装饰之美。漆画发展到今天,随着新材料、新技法、新工艺的不断出现,表现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而漆画是古老的民族传统艺术,探究传统的装饰之美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漆画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从而形成自身的漆画语言。

(一)从漆画发展的历史过程来分析漆画的装饰艺术性

漆画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漆文化是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开始,到兴盛的战国和西汉时期,漆器始终以其内敛又奢华、高雅又质朴的独特气质而显得与众不同。从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漆绘陶器,发展至战国和汉代耳杯、漆奁,漆器工艺从实用功能向着精神性和审美性的多元拓展,完整地呈现了我国漆文化的演进。

1.青铜时期

漆画的“青铜时代”是在西周以前,这时的漆画可以说是漆器的附属。我国漆器出现得比较早,距今有7000年历史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的木胎朱漆碗能保存这么久,说明当初的漆艺就有很高的技术。而漆画的出现是用生漆在陶器上描绘较粗的线条纹样形成的简单的彩陶纹饰。到了殷商时代,漆作为青铜器表面的防锈层,常常描绘于青铜器物上,纹饰与那个时期的青铜纹饰一样,有雷纹、莲叶纹等线纹,在青铜器表面起到防腐和审美的作用。这个时期是漆画萌芽的开始,发展缓慢,但它的出现为以后的繁荣起到了铺垫作用。

2.春秋时期

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漆器工艺不断发展,有了专门的漆器生产部门,民间也出现了很多的私营作坊。漆器生产规模的扩大促使漆画装饰进一步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出土于山东临锗郎家庄墓的一件圆形残片,中间描绘的是3只野兽翻滚嬉戏,外面描绘的是房屋4座,房屋有短柱,平顶屋面,房屋中有人物,屋中的人物则姿态多样,与《韩熙载夜宴图》的画风相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漆画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紧密。到了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的局面得到了控制,形成了七国诸侯割据的形势。但在这种大环境下,漆的许多优点反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接受。它轻便耐热、防腐坚固、清洁亮丽,是陶器和青铜器所不能及的,这使得漆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时的器物上能用红、黄、白、褐、绿、蓝、金等九种漆色自如地描绘出狩猎、舞蹈、奏乐、烹调、宴饮等场面,人物作变形处理,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和装饰情趣。漆画在这一阶段进入了第一个繁荣阶段。

3.黄金时期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政治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各地区的封闭交流被打破,工商贸易繁荣,这也给漆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从出土的漆器来看,这个时期的漆绘技巧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具有代表性的是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的漆器,有黑底红绘的,有黑底褐绘的,有凤鸟纹、鱼雷纹、梅花纹和云气纹等,纹样的装饰线条很流畅,构思独特巧妙,漆绘云纹舒卷萦回的姿态下,秀美飘逸的长线和散落其中极其传神的鸟兽,构成了画面特有的动感,是我国漆艺史上重要的阶段。

4.辉煌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这个阶段。魏晋时期的漆器描绘很有特色和代表性。表现为线条粗犷、色彩艳丽,有代表性的是1973年发现的北魏墓葬中的漆棺,色彩有黑、白、黄、橙、褐,并施以金彩,非常的华丽,一系列的华美漆棺表明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一种装饰。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经济和文化非常的繁荣和昌盛,漆器也出现夹纻胎制作、雕漆、金银平脱等多种工艺手段。工艺品类繁多,技术精湛,越来越注重装饰意趣,如精美的铜镜镶嵌漆饰就很有特点。漆艺在实用领域的退却,促成其装饰功能在纯艺术领域得以显现,这是历史造成的必然。

5.明清时期

不可否认,明清时期的漆器工艺有了一定的发展,产业的规模巨大,工艺技法繁多,雕漆、款彩、百宝嵌、剔红、剔犀、敛金等技法日趋完善,进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而此时的漆器彩绘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其工艺还是呈现出那个时期的工艺特点:繁复精细有余,内涵精神欠缺,追求图案化和程式化。与前面的魏晋彩绘和元代彩绘相比较,则显得萎靡拖沓,琐碎有余,缺少了魏晋的淳朴典雅、元代的雄浑灵动之气。然而,这个时期在漆器工艺上的最高成就就是专著《髹饰录》的诞生,在总结前人工艺技巧的基础上,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二)从漆画的表现语言来分析漆画的装饰艺术性

漆画之美,美在朦胧,美在神秘。它以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要素作为创作的综合条件,运用着人工和天工巧妙结合的人画一半、天画一半的技法。

1.漆画的装饰绘画性表现

首先,由于受到材料和工艺的限制,装饰性的构图比较好表现,经过装饰处理过的形象秩序规整、富有节奏韵律,加上漆本身的装饰美感,使得产生的艺术效果唯美动人。而写实性的内容表现起来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不是漆画长于表现的。其次在色彩上,用于漆画的大漆深沉,黑和红是漆艺中最多使用的色彩,单纯而大气,沉着而热情。漆画的色彩因而也以黑、白、红为主要色调。白色主要用蛋壳来表现,这样既能产生不受大漆干扰的洁白,还能制造具有图案肌理的冰裂纹样,而螺钿那五彩斑斓的光彩,更能使画面丰富和生动。再次,艺术家是通过漆画表达情感的,那么在形式的安排上必定需要注入艺术的情感和灵魂,材料和工艺只是载体,形式上的撼动才是深入人心的。

2.漆画的思想艺术性表现

漆画毕竟是属于绘画的范畴,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人们在欣赏作品的时候还是更加关注作品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见解,以及深刻的社会现象。透过作品的形式美,与作者作灵魂上的交流。从这一点上看,漆画艺术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勤于观察和思考生活的人,在长期的对世间万物的审美体验中,抓住灵感来源,深入思考挖掘,以极大的创作热情驾驭构思、构图与形式表现,力求材料技法的运用所呈现的形式美感与自己的创作灵感相吻合,使漆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浑然天成,恰到好处。虽然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积极努力挖掘和表现漆画的思想艺术性一直是漆画艺术家的终极目标。

3.漆画的工艺美和艺术美

由于漆画源于漆艺,因此它属于工艺美术的领域,它与工艺之间有着脱不开的关联,工艺技巧直接影响到艺术的表现,也就是工艺美直接制约着艺术美的产生。所以,对漆画的研究首先还是要从漆器加工工艺的制作入手,了解和掌握各种漆艺制作,对中国的漆艺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对漆艺的加工工艺有着较多的实践经验,才能将艺术美通过工艺手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转第页)

(接第页)可以说这两者对漆画来说缺一不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可以相映成辉。

4.漆画的材质美与技艺美

漆画的表现中运用到很多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大漆的颜色深沉,时间长了会影响和掩盖其他色彩的光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尝试着用各种材质代替要表现的色彩入画,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独特的效果。螺钿是漆画中用得比较普遍也是较早使用的材质,它是五彩斑斓、非常漂亮的一种材质,而且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用得好会使画面璀璨生辉,装饰艺术感很强。除此之外,蛋壳的洁白冰裂效果也是艺术家热衷追求的。即使仅有大漆,我们对其实施不同的技艺,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让大漆起皱、变涂打磨、莳绘镶嵌等。当我们把材质美和技艺美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千变万化的效果、流光溢彩的肌理、丰富斑斓的色彩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惊叹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力量。

5.漆画的意境美与装饰美

作为具有独立审美意识的漆画作品,就是要体现作品的思想性和精神性,最为突出的标志是,作品具有实验性和前卫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漆艺装饰作品的要求,不仅限于日常生活用的漆器皿,还包括具有欣赏、愉悦及精神传递作用的漆画作品。为此,漆艺家在具有良好技能的同时,强调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艺术品位。当然,作品的精神需要材料、工艺这一载体来承载,一件好的漆画作品应该是精神、材料、工艺的综合体现和完美结合。如果离开材料、工艺而奢谈意境、精神,其意境和精神往往会落空;而一味陶醉于材料、工艺,沉湎于漆艺的视觉美,也会降低作品的精神价值。对于纯艺术形式的漆画作品而言,其精神美的创造应是首要的。由作品的精神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美,不仅愉悦了我们的精神和视觉,而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美的装饰效果。

与传统漆艺比较起来,漆画没有严格的分类。一幅漆画,往往融会传统漆艺中的填嵌、罩明各种技法,吸收日本莳绘、变涂漆艺,嵌、引、撒、泼、画、刻、挡、刮、堆、罩、磨等无所不用,传统的髹漆工艺被拿来,又完全被打破。髹漆技术的过失,又往往在漆画创作中被巧妙地利用,变弊为利,制造出种种意外的效果。如漆膜起皱、推光不明、罩漆浓淡等都是漆器髹饰的过失,而漆画通常用这些手段来处理一些特殊的画面效果,强调自由的创造和感情的发挥,漆画的创作工艺是整体而灵活的。

参考文献:

[1]乔十光.漆艺[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2000.

[2]王琥.漆艺概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3]乔十光.漆画技法与艺术表现[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4]张燕.漆画绘制工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5]陈恩深.当代漆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6]陈圣谋.中国漆画[m].香港:香港新风出版社,2001.

[7]王世襄.髹饰录解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8]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7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1.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

   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2.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着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

   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②童虽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3.民艺品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三、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8

关键词:中国古代雕塑;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

中国古代较少有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也使得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

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像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

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像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例如,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9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1.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2.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着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

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②童虽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3.民艺品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三、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篇10

从概念上来说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从宏观上来说,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制造出来的艺术,是以手工艺技巧制成的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从普遍的认识来说,中国的工艺美术是在人民群众的手里代代相传的,民间是工艺美术的特征之一。无论概念指出的以实用为主要目还是现在各地评出的工艺美术传人,无一不证明民间是工艺美术技艺得以绵延千年的肥沃土壤。

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信仰民俗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与人们的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连。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由于它是群体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的工艺美术品都是民间艺人的杰作。这些民间艺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贫困,但他们永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出五彩缤纷的艺术品,非常难能可贵。中国的民间玩具虽然没有现代高档玩具那么制作精良,但它那传神的表达和独特的创造艺术,是现代高档玩具远远不能比的。在前人留传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文字、艺术、建筑和工艺美术等等,它们无不蕴藏着美。它健康地发展和延伸着的民族精华,也总是以它与时代相适应的面目存在于社会中,为人类的进步服务。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它最富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乡土味”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最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乡土味”可以概括为“真”与“拙”两个字,民间美术的“真”是一种通过运用“视觉思维”来对客观事物作真实的表现,它突出表现了对象的鲜活的生命征象而不是外表形象;“稚拙美”,民间工艺美术的稚拙美来源于原始艺术,最能体现出人类童年天真憨稚的美感。

近几年来,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得到很大发展,各地的工艺美术传人被各种部门认证和保护起来,各种新型材料制成的工艺品不断步入现代生活之中,各种具有民俗意义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旅游品。但是在这些表面的繁华背后也隐藏着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些情况。

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我产生了很多思考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要贴近人民大众,不要脱离生长的土壤。

苏作是对苏州工艺美术的一种尊称,反映的是做工的精细。苏作博物馆建在位于常熟的一个红木家具城内。在这里成列了明清以来的上百件家具,用材、造型、雕刻都是典型的明式家具特点,很开眼界。昨天下午去的还是位于常熟某家具公司,这是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的产教结合基地,所生产的家具都是以大叶紫檀、鸡翅木、交趾黄檀等名贵木材制造的红木家具,据说是中国唯一一家敢在产品标示上注明全部采用红木的家具。当然价格不菲,餐桌是价格最低的,大约为4万起价,最贵的一张书桌是紫檀的,为130万,大家都感慨不已。抛开价格贵不说,家具是相当可以的,用材、造型和色泽,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我也很喜欢,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家具不是我需要的,因为这些东西多了一些中规中矩,少了一些个性。我固然喜欢实木的东西,从艺术角度来说但是我更倾向于充分体现材质特点,更显原生态、更显自在的家具。另一方面,太贵,普通的人民群众根本消费不起。只有少部分人能购买得起的就是奢侈品,很不幸的现在的很多工艺美术品已经成为了这样的角色。从工艺美术的传承来看,因为利益巨大,必然存在垄断,技术的相对保密限制了工艺美术技术的传播和延续,我们古代的很多民间工艺正是这样的情形下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