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百科>百科>正文

这些骗人的“健康知识”!医学上没有这些概念 保健品 骗

时间:2023-11-06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上有很多信息,尤其是关于养生的知识。有些健康知识看起来很科学,其实是纸老虎。医学上没有这些概念,只是厂家的一种宣传手段。

这些坑人的“养生知识”要注意!

1、清宿便排肠毒能养生

一些广告声称该产品可以清除粪便,排出肠内毒素。排便和肠毒素这些词汇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是一点科学依据都没有,完全是骗人的。也就是商家抓住了消费者保健的心态,再加上不同人群缺乏医学知识,会宣传排便来赚取利润。西医和中医都没有排便的说法。市面上所谓的排便产品都含有泻药,长期使用会扰乱肠胃功能,引起大肠黑变病,使黑色素沉积在肠道内,甚至诱发肠癌。

2、酸碱体质论

网上流传的酸性体质的人容易生病。都说体质分酸性和碱性。酸性体质的人容易得癌症,只有保持碱性环境才能维持身体健康。然而,这个酸碱体质理论的骗局被揭穿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不能简单的分为碱性或酸性,因为里面含有体液和微环境。常见的有血液、淋巴液、组织液,包括细胞内液排出的尿液、汗液,分泌的消化液也不容忽视。体液中有酸碱分,比如尿液一般呈弱酸性,肠液呈碱性,胃液呈强酸性。体液的pH值不等于物理pH值。另外,网上说吃碱性或酸性食物能形成相应体质,酸性体质能生病或治癌,这是不对的。

3、食物相克论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食物配伍的情况,比如吃菠菜和豆腐会导致结石,维生素C和海鲜一起吃会导致中毒。事实上,食物互斥的论点并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据,也就是说,这个论点是不真实的,不存在的,根本不可靠。

4、血粘稠引起血栓

网上流传血液太粘稠会导致血栓形成。只有稀释血液,疏通血管,才能避免心脏病。其实医学上并没有稠血这种东西。只是商人的噱头,千万不要上当受骗。血液粘度可以理解为血液粘度,类似于医学上的血液流变学概念。血液循环速度、血液和血浆成分影响血液的高凝状态。不是说血液粘稠,而是血脂高,会堵塞血管。医生不会根据血液粘度来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液粘度的数值检查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凝血情况,也不能预测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会通过注射来疏通血管,稀释血液。事实上,这不会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技巧

不要被上面的养生知识忽悠了,但是有些商家编造养生知识来牟取利益。近年来,辟谷养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他们认为不吃肉、蛋、谷物,只靠喝水或服用葡萄糖代替一日三餐。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清洁肠道,保持健康。其实这是不对的。不但不能保持健康,反而会扰乱胃肠道的正常运作,引起胃炎或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