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十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十篇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36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1

关键词制度创新城乡一体化促进作用

一、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一个地区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城乡发展不协调。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很不完善。二是市管县体制对农村要素产生了聚集效应。三是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尚未形成。四是农村土地制度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严重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即是目前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直接原因。针对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其制度根本即是城乡二元体制。那么,要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通过制度的创新来让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地向一元结构过渡,从而实现城乡发展的统一性。[1]其实,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就是非均衡性制度转向均衡性制度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陈旧的制度安排俨然已经无法满足于制度需求者,而新的制度安排对传统制度安排的代替过程,就是所谓的制度创新。通过对制度的创新,必然将有效提高制度主体在原制度安排当中的获益程度,让其愿意改变制度安排。对于城乡一体化而言,其将涉及多项制度安排的变革,而制度创新显然能够有效地加速这个过程。因此,制度的创新俨然已经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要条件。

二、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明晰土地产权,保障农民拥有土地所附带的完整权利

针对实际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对土地产权所有者的明晰有效界定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谓明晰土地产权,即是明确土地所有者所占的比例以及具体的身份,或者是明确土地归哪一级集体所有。显然,土地政策的执行只有在明确了产权所有者的基础下,才能够得以落实到位,而农村土地的合法流转才会有一个基本前提。另外,让农民的完整权利(土地附带的权利)得到保障,即是对土地所附带的流转属性与处分权的还原,以此来为土地的流转创造有利条件。[2]显然,一旦农民的完整权利(土地附带的权利)得到了保障,其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必然将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农业生产也将实现稳定性、长期性的发展。

(二)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就目前的财政体制而言,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产品都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而在如今农村财政支出有限的局面下,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显然将很难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这样的情况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在这样的局面下,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就显得刻不容缓了。在实际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引进多方主体参与到其中,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充分的应用起来。同时,政府应该将现代农业的建立作为切入点,以此来让农村的第三方资金优势与劳动力资源优势实现有机结合,从而让农村的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与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

(三)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

虽然,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逐步的开放了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依旧还不够完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来推动土地股份制的改革。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大量农村劳动力要素逐渐的转移到了城市,虽然这部门转移劳动力所持有的土地保障功能却持续上升,但其收入功能却不断下降。另外,对于农业生产、粮食种植等,国家虽然都给予了各种补贴,但与务工收入相比,种植收入明显偏低。而由于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农业收入始终都趋于一种不稳定的局面。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农民就逐渐地出现了转让土地的意向。显然,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必然将在这其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土地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集中化。当然,现实中必然将有一部分农民不愿意完全放弃自己的土地。因此,我们可以将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转变成为股份,让其参与到新的土地经营之中,然而再按照股份来分配最终的利益。相信,通过这样的改革,农村的土地、劳动等要素必然将得到有机联合,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中化。

三、结语

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其实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到如今这个阶段的必然选择,而其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就是一个制度变迁、创新的过程。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财政局)

参考文献

[1]李永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2

改革开放的历程,实际上贯穿着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走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是由城乡二元到一体化的巨大变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民是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已进入总体上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阶段。但正如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问题突出,农业仍然簿弱,农村发展仍然落后,农民增收困难。我们必须也有条件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任务。而城市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中也是关键性的一个方面。城市如何主动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顺利实现变革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推动城乡统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在哪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六个统筹,我们可以结合每个统筹,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得到启发,其中很重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城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就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更多机会,为稳定就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我国改革的突破,首先是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发展了农业,解决了温饱,从效率很低的集中劳动下解放了劳动力。而对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突破,则首先是在这个基础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进而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进城就业。正是这个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的转移、流动,改变了过去二十多年工业化和城市与农民就业转移分离、无缘的格局,开辟了城乡沟通,以城带乡,以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现实途经。农民的转移、流动,一方面,为城市、发达地区源源不断注入勤奋的、工资水平较低的人力资源,使企业扬劳动力资源之优势,补资金技术上的弱势,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崛起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依靠市场机制的农村人口转移,乡镇企业造小城镇,流动就业进城,使城市化率由17%,提高到45%。农民工为工业化城市化做出了历史的贡献。另一方面,通过转移,解决了2.3亿农民的就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主要渠道,带动许多人摆脱贫困,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使农民在城市工商服务业和市场经济的大学校里得到学习、锻炼、成长。回乡农民工又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而且城镇化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是把亿万农民化为从事非农产业的城镇居民,从根本上改变城乡资源配置,为减少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富余农民提供必要条件。所以,城乡统筹发展,首先是统筹城乡就业,把城市的企业、产业发展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更多机会,而且要更多稳定就业的机会。这次金融危机更加显示了这方面的重要性,企业竞争力、应变能力不强,就会造成农民工的失业、半失业,带来他们收入减少、生活困难。同时,要为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创造条件,逐步改变他们既在城里就业,又不能安居,还要在家乡保留承包土地,家分两地,带来诸多社会问题的局面,使之市民化。这样才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以工业化、城镇化,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个大战略,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依托发展在社会转型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第二,城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就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巩固发展现代农业这个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并要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经济的交流、对接、转换和融合发展。历史进入新世纪,我国农村才实现了第二步改革,城乡、工农关系才发生大的转折,这就是取消了农业税,实行对农业的补贴。进行这一改革,条件就是工业化、城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创造了社会财富,财政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使得国家能够取消了农业税,并进行补贴,对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给予转移支付的支持。国家的财力主要来自工商服务业,主要来自城市,对农业、农村的转移支付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巩固发展现代农业这个基础,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业不仅关系城乡居民的衣食之需,工业原料,农民就业收入,而且关系生态环境,关系人们的生存条件。不管城市化怎么提高,最广阔的土地都是农业、农村,不管农业产出的份额怎么下降,它都是基础产业。城市、工业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还过去的“欠账”,并不是对农民的恩赐。过去以农养工,城乡二元体制,对农业、农村、农民欠账太多。1954~1978年,农业部门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为4500亿元(价格分配5100亿元+税收分配978亿元-支农支出1577亿元)。1978年到现在,农业、农村、农民,包括农民工收益的流失则要数以十万亿计。其中,大的方面,有低价取得农民的土地,低价取得农民工的劳力,农村资金的流失,农村公共事业甚至行政费用向农民的摊派,工农产品的剪刀差等。同时转移支付也是为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的突出问题,是面向城乡居民长远的共同利益,关系发展的协调、稳定和可持续性。城市支持农业发展的另一方面,是城市工业、科学技术在改良农业技术装备、投入品上的支持,对农产品加工、流通上的支持,县乡工业服务业与城市工商服务业的对接,促进工农城乡的融合发展,使农村居民在发展中逐步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再者,城乡互为市场,商品化的农产品主要销往城市,要进一步搞好城镇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和销售网络。扩大内需,很重要的是提高最大的低收入群体农民的收入,加强农村建设。

第三,城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就要以民生为重点,发挥城市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领域,实际是没有严格的城乡边界的,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城乡人口在流动和转化。农村教育落后,科学文化水平低,疾病防治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这些问题会通过多种渠道、形式从农村反映到城市。农村这些方面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投入,而且要知识、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城市是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城市承担着将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疾病防治知识向农村普及的任务,培训农村多方面人才的任务。同时也要保护根植于农村的传统文化,与发挥农村的优秀文化相结合。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3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37-01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农村的学生和家长们都希望在教育方面能够与城市学生受到同等的待遇。不容否认,农村教育水平的现状与城市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正因如此,有部分家长会竭尽全力地让孩子去城市读书,导致了农村学校部分升学率的流失,农村学生出现的这种现象,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注重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发现其中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提出相应对策,以及促进提高的方法,对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现状有深远的意义。

1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想要均衡城乡教育的发展,提高全国教育的水平,就需要完善农村教育。我国13亿人口中,50%以上学适学儿童在农村生活,农村的教育需要受到重视。温总理说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温总理还说,"农村教育尤为重要。"这就是充分肯定了农村教育。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农村学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条件差、经费少和师资力量不够等等,特别是教学管理问题,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另外,农村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现代教育设施缺乏等客观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诸多新难题,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将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无形障碍,对农村教育的质量有深远的影响。

2对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的调查

2.1调查内容。随机抽样选择调查的对象,对10所农村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为方便记录,每所学校抽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数量分别为4名、5名、6名,总共发放问卷调查表格150份,填写好后收回统计分析。150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63%,女性占37%,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所占比例分别为27%、33%、40%。

2.2调查手段。采取闭卷与开放式、单项选择与自主填写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当前在教育状况、资源和方式等方面采取封闭式的,对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建议采取开放式的形式。另外,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办法,与家长、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着重汲取想法和建议,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

2.3调查结果及分析。那么,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调查中认为主要差距是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分别占89%、86%、84%和78%。其中师资力量所占百分比最高。上述数据表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办学条件等等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停滞点,应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选取的10所农村学校的调查结果中,90%以上人的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升学率历来是社会和家长们用来衡量学校工作和办学水平的标准,这样导致了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并设立奖惩机制。升学率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学校对科学文化知识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素质和生活技能的讲解越来越被忽视,无形之中,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应试教育也随之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近几年,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流失严重,农村留下了很多中老年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是目前乃至未来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首要阻力。当前,新课改已经全面开展。教材换了,教师的思想没有变化;理念换了,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变化。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就产生了,而且那么显眼,整个农村教育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教学方法仍需要改革。

3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3.1对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对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广大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多,工作软硬件设施差,教育普遍落后,而且,很少有培训或者进修的机会,教师的专业知识局限化,成长缓慢。在新课改之后,农村学校教师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诸多的不解和困惑,有的老师,在一片茫然,就这样顺应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局面。那么,提高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是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进修学习及外出交流的机制。上述可知,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假期这个空闲的时间,集中对农村教师业务进行普遍培训,着重对骨干教师培训,对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等等。在完成好培训之后,开设校内培训的方法,提升内部专业素质。然后,通过对农村教师新课程的培训,让他们以新课程教学要求为标准,改革教学方法,放弃"照本宣科"的教法,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知识。最后,适当安排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继续学习,保证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学生发展要求相一致。

3.2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推进教育发展城乡一体化。规划是龙头,必须把城乡教育发展规划作为推进教育一体化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把城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学校进程,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有步骤地加以解决。二是要切实落实规划,按照"初中向中心集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村或中心社区集中;适当照顾边远地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总体要求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加速推进均衡发展进程。三是要严格执行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高位、超前、引领、先进、权威、控制"作用,做到规划到位、发展到位,统筹推进。

3.3建设标准化学校,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城乡一体化,直接体现在办学的一体化上。要按照规划,统筹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学校在硬件上的均衡发展。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4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长沙410003

[摘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城乡建设与发展实践,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认识,不断推进了我国城乡关系深入发展,进而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是“三论一体”的有机整体,科学地回答了城乡关系如何发展,城乡关系为何发展,以及如何推动城乡关系深入发展等重要问题。一是城乡关系发展的趋势论,主要展现城乡关系由“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径,揭示城乡融合实现的必然性;二是城乡关系演进的动力论,主要揭示生产力、社会分工等在推动城乡关系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城乡融合实现的方法论,主要探讨城乡融合实现的基本条件,提出实现城乡融合的策略和措施。[1]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城乡建设与发展实践,在实践中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又坚持运用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新实践、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促使我国城乡发展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探索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理论创新

城乡融合是共产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特征,实现城乡融合必然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城乡关系都渐进地向前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和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如何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有什么规律可以遵循?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党一直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寻答案,在回答的过程中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

1.深化对城乡矛盾非对抗性的认识

早在1937年,毛泽东就在《矛盾论》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矛盾的非对抗性。他指出:“经济上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那里资产阶级统治的城市残酷地掠夺乡村),在中国的国民党统治区域里面(那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买办大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城市极野蛮地掠夺乡村),那是极其对抗的矛盾。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面,在我们的革命根据地里面,这种对抗的矛盾就变为非对抗的矛盾,而当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会消灭。”列宁也曾指出:“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换而言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已经不存在尖锐的城乡对立,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矛盾仍以城乡不同分工、城乡要素配置、城乡发展差距、城乡面貌差别等形式而存在。正是这种非对抗性的城乡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不断向着健康、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2.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内涵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内涵的认识。建国初期,主要侧重于以城市和工业为重心推动城乡建设,从政治、经济等领域推动城乡关系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主要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在深化城乡改革中不断推进城乡关系发展;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深化了对城乡关系发展内涵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系列战略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对城乡关系的认识视角,丰富了城乡关系的发展内涵。

3.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目标的认识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解放和发展城乡生产力,消除城乡差别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发展的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关系发展会有不同的具体目标,但这些都是由根本目标所决定,并最终朝着根本目标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可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是当前解放和发展城乡生产力、消除城乡差别和两极分化的现实目标;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就是当前推动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现实目标。

4.深化对城乡改革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改革在促进工农、城乡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在城乡发展改革上做出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城乡建设和城乡关系发展。邓小平指出:“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改革深入了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不断改变着城乡关系的发展面貌。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明确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城乡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城乡改革必将在城乡关系发展中产生更加深入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开创城乡关系发展的新局面。

5.深化对工农城乡互动关系的认识

在推动城乡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15年4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党果断采取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着力推进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推动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动态平衡、协同发展。

(二)实践创新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城乡关系,要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法,这些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实践中去探索,需要用实践来回答,更需要用实践来检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通过推进手工业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农业生产“集体化”、促进重工业和轻工业共同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改变着城市和农村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又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着城乡关系发生深刻的历史变化。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根据新的发展形势,深入推进了城乡发展领域的改革与实践:一是贯彻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取消了农业税并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全面部署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并在重庆、成都等地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在“四化同步”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努力探索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法与途径,深入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实践创新。

1.大力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和立法保障,大力推进了乡镇企业发展。经过3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成为城乡经济市场化改革和以工哺农的先导力量。可以说,通过推进乡镇企业发展,成功探索了一条社会主义农村工业化道路。

2.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党推出了废止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改革农村土地政策、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政策制度,采取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3.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浦东等地改革试点,到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从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到逐步形成系统化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我国新型城镇化走过了从大胆探索到逐步成熟的过程。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49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市数量达到658个,建制镇数量超过20000个。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通过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有效地探索和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4.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

我国城市和农村长期以来分割发展,形成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为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我们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并推进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对“三农”的投入机制,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房产权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让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将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看待,推动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保险市场体制建设,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配置,努力消除劳动力就业壁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三是逐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建设。通过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设,有效促进了“三农”发展,推动了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差距,增强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教育;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置于首位。党的十七大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我们从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今天,教育也就成为全部工作的基础,而且这一点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的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教育是切入口,它涉及人的发展,包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高以及由此带动的生产力其他要素的发展,对于根本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应该具有并发挥其基础作用、引领作用、推动作用、保障作用。

一、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基础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的总目标是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在城乡经济统筹,关键在城乡人才统筹,重点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而这些都需要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

(一)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从根本上讲,实现城乡统筹,应筑基在农村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上、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通过实施城乡教育均衡互动的发展战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首先是开发人力资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在农村,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实现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通过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其次是提供知识贡献。研究表明,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代替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知识的获取要靠教育,因此教育是建设未来的重要手段,是使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够为广大城乡劳动者及时更新必要的知识,提供知识贡献。

(二)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各类专门人才。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则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载体。通过教育,培养各级各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完成潜在形式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较快地培养训练成为以智力和技能劳动为主的人,进而把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新的竞争优势,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的竞争优势的获取在于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通过教育,把传授基础知识、技能和培养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是实践的引领。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发挥其引领作用。

(一)在思想观念培育上的先行性

一是促进观念更新。任何一项改革和试验,都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城乡统筹发展更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改革试验时期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树立全新观念。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通过国民教育能为城乡统筹发展营造舆论氛围、推进思想解放、促进观念更新。

二是促进思想认同。国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也有直接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一方面,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同体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信念的认同、心理的认同、行为的认同。其核心和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的思想认同度。通过思想观念的先行和引领,提高劳动者自我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参与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在城乡文化融合上的引领性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而文化的融合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不但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要素都是影响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其深层次的核心是实现城乡文化的统筹。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城乡文化的统筹需要教育的引领与导向。第一,传播先进文化。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通过教育,维护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先进文化传播到城乡各地,尤其是农村。第二,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与传承。通过教育这一纽带,可以将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联结起来,并相互吸收文化营养,实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平稳磨合、传承与融合。第三,引领文化方向。只有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形成城乡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才能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和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三、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推动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改变当前农业基础薄弱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教育在其中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一)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表明,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相对开阔,越易于掌握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越易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具有更强的自信和更高的收入预期和社会预期以及更多的创新意识和探险精神,越易于实现转移。反之,受教育程度越低,越难实现转移就业。文化层次越高,劳动技能越强,发展潜力越大,劳动报酬也越高,农民转变为市民也就越快。职业教育作为与农民自身素质基础最符合、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联系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农民素质提高、向城市化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已成为提高劳动力技能、技术和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农民向市民过渡的“传送带”。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城乡统筹中,通过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与科技优势,将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智力资源,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强大生产力,将高校的先进思想文化转化为培育广大农民崭新人文精神的先导力量,从而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推进农村现代化,进而有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尤其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和拉动农业、工业与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中就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等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优化。通过教育推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变原有的城乡经济结构,使之趋于合理,以此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再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农民数量;另一方面,使部分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促进从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保障作用

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促进社会公平,以保障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对此具有保障作用。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通过实施教育公平,使城乡居民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促进城乡权利平等。

(一)促进城乡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当今社会,教育具有改变人的命运的价值,因而教育公平不仅关涉到当下个体合法权利的实现,而且影响着个体潜在利益的获得;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和子孙后代,因而教育公平不仅体现着当下社会正义普遍实现的程度,而且关系着社会全体成员对未来社会的基本信念和主要期待。通过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可以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

(二)促进城乡权利平等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6

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近年来,浙江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浙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坚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实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了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分工分业,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了城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生机勃勃、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一大亮点。在浙江经济总量中,县域经济占了2/3。在全国综合百强县中,浙江省占了近1/3。

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为县域经济提供了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快、变化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坚持富民为先、富民为本,以县域为主战场,积极探索富民强县的新路子。20多年来,浙江鼓励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民就业市场化推动了县域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放手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和小城镇,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了县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坚持不脱离农业抓工业化,不脱离“三农”抓城市化,把小康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三农”上,走出了一条城乡经济相互促进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农村经济的崛起和农民的致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就是说,浙江县域经济是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以农村城镇化为依托、以农民为主力军发展壮大起来的。

发展特色块状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多年来,浙江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以乡镇企业为主体,把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形成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实力强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强的优势,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促的新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农村非农化的进程,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全省已形成了400多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0%;农民就业创业和就地转移的渠道扩大,全省非农劳动力达到6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连续1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省每年都有近百万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城市化率达到53%。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农民素质全面提高。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改变农村社会事业这条“短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具体做法是: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与万里清水河道、万里绿色通道、千万亩标准农田、千万农民饮水、农村康庄道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方力量,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线、改厨,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设施建设,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涵盖农民工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孤寡老人有人供养和贫困农户子女免费入学制度,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成为促进“两个趋向”转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近几年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来看,凡是县域经济实力强的地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就比较快,县域和中心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这充分表明,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是以工促农的主体力量,县城和中心镇是以城带乡的主要载体。

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转型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发展“三农”,改造“三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又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农村新社区。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推动县域经济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农业、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力。主要思路是:

围绕一条主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主线,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积极主动地推动“两个趋向”的转变,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进步。

突出两大重点。一手抓建设新城镇,一手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农民创业就业的新平台,让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这样,既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城市的过度城市化倾向,又能有效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共同繁荣。新城镇建设,要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把县域和中心镇做大,把特色块状经济做强,集聚产业,集聚人口,提升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品位。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村庄整治和农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以农民培训教育为重点,推进农民素质建设。

构建三大关系。要调整城乡关系,改变城乡分割分治的体制和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平等公平的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构建互动互促的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共富的城乡关系。

促进四个集中。要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实现功能分区,坚定不移地提升工业园区和功能区建设水平,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坚定不移地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促进人口向县城或中心镇集中;坚定不移地加快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民居住向农村新社区集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地经营向农业大户集中。

三、推进县域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配套实施,整体推进。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集约发展路子,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飞跃,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城镇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创新农作制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放宽领域、改进服务、加强管理,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培育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提升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建立特色化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依托县域和中心镇,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坚持就地城镇化和就地就业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区域块状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作用、县域与中心镇吸纳农村人口门槛低的优势,把工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增强区域块状经济和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安居乐业。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为重点,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就业政策,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采取“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的方法,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引导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劳动就业者能享有城镇居民劳动就业者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深化城乡投资建设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主体参与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以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促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搞好城乡对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也能分享现代化的文明成果。搞好县域城镇规划建设与村庄布局规划建设的衔接,按照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和“农民城镇农民建”的思路,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结合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园区的扩容,把城中村、园中村整理改造成为城镇新社区,引导城郊村、园边村的农民向城镇居住区集中。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促进小型村、自然村合并和空心村撤除。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安排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10-036-2

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及界定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存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在1980年后期,我国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拉大,各种城乡经济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

所谓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不同学科因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的不同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在社会学里,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地区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减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城乡关系,通俗讲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关系,这是人类历史发展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的就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写到:“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城乡关系的改变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有很多,散见于其著作中。他们认为城市和乡村要经历三个辩证发展的阶段: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融合。其中,城乡融合就是要消除城乡差别,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城乡对立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一些论述和构想,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得以拉大,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农村越来越隶属于城市,城乡由此对立分割。但是,历史不会在资本主义这里终结。随着历史的前进发展,进入到社会主义后,城乡关系有了历史性的转变,即由过去对立的关系转变成为互助的关系。其本质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所有制关系摧毁了城乡对立的客观基础。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强调,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均衡发展,最终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城乡关系发展问题,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将“统筹城乡发展”置于五个统筹之首,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就包括城乡关系。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报告则更加重视城乡平衡,并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上,十报告提出要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三、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

首先,从农村发展的自身需求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是农村改变和解决落后、贫困和愚昧无知的客观要求。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在城市面前显得被动、脆弱。长期以来,固有的“重工轻农”历史固化了我国的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与对立越来越大,为了使城乡差别减小,解决农村落后、贫困和愚昧无知,就必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城乡资源共享。

其次,从城市发展的自我需求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是城市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的客观要求。工业化在城市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引发社会流动,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由此导致城市负担加重,许多实际问题阻碍了城市工业化和城市的整体发展。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走城乡一体化道路,使人口合理流动,使城市和乡村资源互补,实现优化配置。

最后,从社会建设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革开放之前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使我国城乡隔绝,特别是在户籍政策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城乡仍然有别,这些城乡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种负效应,是不利的。因此,平衡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能性

不容否定,城乡对立是可以被消灭的。马克思认为,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必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走向城乡融合,因此它是可以被消灭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不难看出,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到一定水平,私有制的弊端暴露无余,被消灭后,城乡对立也会随之消失。因此,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内在要求。

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离不开工业化的有力支撑,离开工业化的城乡一体化是不现实的。这里所谓的“新型工业化”,就是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科技投入比重、经济成本与效益、资源与环境等关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只有走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在城乡经济统筹中打开思路,既不以牺牲农村经济与资源为代价,也不会继续扩大城乡经济之间的差距。

(二)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管理科学化,特别是要发掘特色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和基础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农村自身的优势因素,在保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发展农业产业化,多渠道探索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强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有机结合,转变城镇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它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步的动力所在。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城镇自身的承载能力,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强土地管理,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城乡一体化发生于生产力水平或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时期。它是后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乡一体化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在基础未达到一定水平时,城乡对立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步伐,以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城乡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以避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对资源的优化组合效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三)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种运动。城乡一体化也是城乡互动的发展过程,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这需要城市和乡村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有机互动与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最大的社会效应。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拓展其实现路径,使城乡各自的优势得以发挥,逐步减小城乡差距,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傅崇兰.城乡统筹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1).

[4]王彩虹.城乡一体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理论探索,2011,(8).

[5]钟逖.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结构和功能[J].社科信息,1989,(12).

[6]韩强.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8

突出城乡党建工作的全局性,做好“统”字文章

由于机关、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不同类型党组织的利益关系不同,党员的价值取向不同,缺少利益共同点和互动结合点,无论是农村党组织,还是城镇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惯思于分、未常于统,在认识上缺乏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意识,割裂了城乡之间党建工作的互动联系。要改变这一现象,前提是要把握科学发展观“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统筹城乡的思维理念,做好“统”字文章。一方面,在加强领导上落实城乡统筹。将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实行专项推进;认真执行县级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经常深入乡镇村屯,了解掌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强化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目标考评制度,细化考评目标,签订责任状,把“一把手”作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城乡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在发展规划上落实城乡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各具特点,具有分立的独特性,也由此形成了城乡党建之间的明显空隙,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综合考虑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和任务需求。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顺应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将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放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中实施推进,积极寻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效结合点,以点切人,谋划党建,更好地发挥城乡党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的高度统一,避免分散单行。

体现城乡党建工作的全面性,做好“同”字文章

由于城乡党员在年龄、文化、智能结构以及流动性上的不同特点,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往往各执一法,各步一途,导致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习惯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根本是要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的同步开展、全面发展。一是在素质提升上同步。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详细制定城乡党员理论学习计划,既突出针对性,又体现实用性,使城乡党员共同接受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促进解放思想观念、强化党员意识、谋划改革发展。同时,将统筹城乡党建情况作为党课教育、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确保城乡党员在统筹城乡党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在活动开展上共促。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城乡统筹这一特色,积极拓展城乡共用的活动载体,增进城乡党员交流。比如,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可以成立宣讲团,开展“送理论、送技术”活动,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论述等政治理论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到村屯,提高农民党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城乡交流,形成互帮互动联合体。三是在资源流动上共享。统筹城乡党建需要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加快城乡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动,将城镇的工业资源、服务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优势与乡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各项事业融(下转25页)(上接12页)为一体,为农业生产基地、乡土人才、致富能手发挥作用拓展空间,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以业带产”上形成优势互补。比如,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上,城镇企业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与乡镇农业生产基地党组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实现原料、加工、销售等各种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党组织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缩小城乡党建工作的差异性,做好“联”字文章

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要求我们在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中要大胆创新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活动实效,尤其要把提高乡村党员的致富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逐步缩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效破除城乡统筹工作的“形式化”和“务虚论”。一是将“联”字用在选任上。严格基层组织工作要求,有效整顿后进薄弱基层党组织,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通过选好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切实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的坚固堡垒。拓宽选用视野,侧重在回乡复转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到村任职大学生中培养村级组织接班人,选任村党组织书记,从源头上提高村级带头人的综合素质。二是将“联”字用在交流上。丰富城乡联建的实际内容,在资金、载体、活动交流等共建的基础上,将党员干部交流纳入重要日程,通过采取村级党员干部向上挂职、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企业技术人员到村任职等形式,促进城乡互动,强化智能交流,从而为村级组织注入活力,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三是将“联”字用在组建上。阻碍统筹城乡党建的――大弊病是城乡党组织设置往往囿于地域界限、单位类型,需要打破传统界限,设置更利于城乡合作交流、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要大胆革新组织设置形式,坚持产业衔接、职能相近、地域相邻和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组织设置理念,创新村场联合、村企联合、村校联合、部门联合等组织设置模式,尤其要适应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的需要,加大在合作社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实施村社联合、企社联合,推进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进程。四是将“联”字用在扶助上。将统筹城乡党建体现在结对帮扶上,组织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展城市与农村党组织“一帮一”、“多帮一”、场县共建、村企共建、村校共建等组织活动,以此带动乡村党组织健康发展,促进城乡党建协调统一。比如,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上,可以通过新农村结对帮扶的联系单位在资金、技术上的帮助,填补村级的资金缺口;在内业材料规范和党建业务开展上,可以通过选派市直机关、乡镇机关熟悉党建工作的指导员驻村指导,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在农村贫困党员帮扶上,可以通过实施.“双带”工程,组织城镇党员与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解决贫困党员的生产生活困难。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9

关键词:二元结构;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2-44-03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提出的,是指城乡经济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更好地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一是长期性。城乡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二是整体性。城乡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整体发展战略。三是互动性。城乡经济一体化强调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统一、协调与均衡,这既要以城带乡,也要以乡补城,最后达到共同繁荣。四是基础性。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决定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和实现程度。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容

一是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即是强调城乡产业的内在联系,改变城乡产业经济传统格局,打破城乡产业分割,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对城乡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合理分工布局,变城乡单一结构为复合结构。二是城乡资源一体化。城乡资源一体化即是在城乡资源配置上,资本要素要积极从城市流入乡村,进行农村大开发;科技资源要发挥城市的优势,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而有力的保证;要用城市较为发达的信息,推进农村信息化。三是城乡经济调控一体化。城乡经济调控一体化即是要政府在制定城乡经济政策时要统一考虑,必须统一制定城乡发展战略,统一城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统一城乡调控的政策措施,从而促进城乡经济有序发展。

二、安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因素分析

(一)安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地反映了当地经济水平。我们列出2001年到2008年9年间的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基本情况表。

通过对上表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安徽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总额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到2008年期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于农村居民纯收入。第二,从城乡收入比可以看出,安徽省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如果考虑城镇居民的隐形收入,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将会更大。第三,安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总体上小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变动态势不稳定,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比如,200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5.67%,比上年减少了近12%,2006年又增长12.42%。

2、城乡居民财产差距

城乡经济的差距不仅反映在城乡人均收入上,同时也反映在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财产上。目前对城乡财产的确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从城乡家庭的储蓄存款余额来反应这个问题。下表是安徽省近年来的城乡储蓄余额。

从表2-2可以得出下面两点结论:

第一,城镇居民的储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居民的。安徽省城乡储蓄余额都呈上升趋势,分别从2001年的13220052万元、3784609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32301332万元、8476709万元。在增长过程中,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居民的增长速度,导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差距呈现小幅扩大趋势。第二,城镇居民占总储蓄的比重呈上涨趋势。2001年,城镇居民占总储蓄的比例只有77.7%,而到了2006年,这一比例便达到了79.2%。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1)近十年来安徽省城乡人均消费水平汇总如下表2―3。

从表2-3可看出:

第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数差在不断扩大。由2001年相差的3821元增加到2008年的7381元。第二,从城乡人均消费水平的比值来看,城乡消费水平的支出比从2001年的2.92倍扩大到2008年的3.14倍,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并没有缩小趋势,而是进一步的扩大,尤其是在近几年,城乡消费差距都在3倍以上,致使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严重低于了全省的平均水平。

(2)城乡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比较

从近年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表2-4可以得出如下两点:

第一,安徽省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经历了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趋势。第二,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中的趋势是在缩小,但其城乡差距也较为明显。尽管安徽省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在提高,但是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却一直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说明安徽省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都不如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安徽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因素分析

1、安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城乡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第二,“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去年,安徽省首个部级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正式成为首个国字号“产业转移特区”,这会带动安徽的产业升级,给安徽带来另一个发展契机。第三,安徽省总体经济实力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总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为安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四,国家对农村的经济政策。一直以来,我国党中央和政府都比较关注“三农”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政策。

2、安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仍然存在“重城轻农”的观念。近年来,虽然“重城轻农”的观念有所转变,对农村经济加大关注,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重城轻农”的观念,“重城轻农”的观念依然存在。第二,投资体制不完善。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当前安徽省农村投资体制不完善,农村经济的发展得不到资金的有力支持。第三,制度供给失衡。如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等,城乡制度的供给失衡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第四,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目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但是他们的素质是偏低的。第五,管理体制不健全。包括安徽省在内的许多中西部省份在管理体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行政管理体系层级较多,职能不够明晰,管理界限模糊;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较高等。

三、安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一)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

1、加快发展农村要素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

第一,要大力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拓宽农村投资渠道。第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第三,加快农村土地市场改革。第四,加强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农村信息不畅是影响经济发展又一重要因素。

2、培育农村市场主体,确保农户的利益实现

市场主体在市场化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前安徽省农村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出于劣势地位,因此,要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使之发展壮大,不再是以家庭为单位。

3、加强市场中介组织建设,增强其服务功能

市场中介组织是市场能够顺畅、健康运作的必要基础,其发育水平,也是衡量市场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要大力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中心、商务信息咨询机构、消费者协会等,充分发挥其规范市场运作、协调市场冲突、促进公平价格形成、减少流通环节等方面的作用,最终达到顺通市场交易、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的目的。

4、加强市场管理,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管理体制

第一,要消除城乡各种制度障碍,如妨碍城乡市场一体化的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以提高要素市场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效率。第二,建立公平、健全的经济法规和市场规则。废除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制定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规则,形成城乡市场公平、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

1、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

第一,根据各地区的特色,发挥产业优势。第二,加强各地区间的合作。第三,适时的进行产业转移,提高整个省内的产业水平。第四,发挥政府在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2、加大农业投入,发展优势农业

安徽省一直就是一个农业大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安徽省应该是继续发展农业,不放弃、不抛弃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第一,保证农田的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第二,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优势农产品。

(三)加快实现安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一体化

1、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要扭转“重城轻乡”的公共产品供给观念,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供给制度,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真正有效地纳入到国家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中来,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城乡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待遇的新型现代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2、形成可持续的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支持机制

首先,适应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的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使其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其次,合理调整和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建立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单项财政保障制度,使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逐步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并保持经常性和制度化,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产品的差距。三是以法律形式保证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支持机制。

3、完善城乡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

首先,推进基础民主制度建设,实行村民自治,通过村民大会等形式,鼓励农民参与本地区公共产品项目的选择,使村民的意愿得以体现。其次,提供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政府在深入了解农民对公共产品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要对公共产品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包括可行性分析、供给数量的确定以及供给方式的确定,从而保证公共产品的高效供给。第三,建立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防止农村供给的被挪用或浪费。

参考文献:

[1]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2]黄亚龙.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3]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

[4]秦庆武.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重点[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8.

[6]黄亚龙.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7]洪银兴,高春亮.城乡市场的分割和统一[J].经济学家,2006.

[8]刘丽萍.金融危机形势下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9.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篇10

关键词:公路网络;城乡物流;工业转移;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5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网络的结构相比之前更加合理,其发挥的作用也进一步提高,道路的基本设施更加完善和先进。道路建设作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中最基层的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对城市的建设和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来说,道路的不断便利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农村企业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就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的情况来看,其在管理和运行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完善和解决,以科学地、有效地、合理地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和运行,有利于我国公路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使其在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公路网络建设促进了城市区域商品流通

公路网络的建设使各个城市间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网络,连结起了各个城市之间的商品相互交换和流通,就新兴起来的物流行业而言,公路网络的建设便利了各个城市的物流有机会可以流入到其他城市中的物流当中。物流业主要包括了商品的生产、商品的存储、商品的运输等等,物流业的发展依托于公路网络建设的不断便利,物流信息中大部分的信息交流和流通均与道路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各个环节与空间位置的流通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现代城市间以及城市内部的物流发展与其道路网络建设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公路网络建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间的物流行业成为了可能,快捷、高效的公路网络实现了商品流通作业的实时工作效率,大大的减少了城市之间商品流通的成本和风险,物流的发展和聚合实现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从商品的供应者到商品的需求者之间形成了一体化的过程,同时物流行业的不断分散化发展,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商品的流通越来越便利,城市经济不断向周边乡村辐射,乡村经济受到城市的影响又不断加快城市化步伐,城乡经济在公路网络建设中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使双方都受到了积极的影响。

二、公路网络建设促进了城市的工业转移

城市工业的转移是指工业从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转移到相对比较落后的、不发达的城市或者农村。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从世界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城市内部的工业转移主要是指城市工业由城市转移到乡村的过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转移着传统的手工业,例如城市中传统的纺织业、原材料加工业、粮食加工业等等。在这一转移过程中,主要是基于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为基础的,沿着公路网络的建设,传统的手工工业不断由城市转移到乡村,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为乡村剩余的劳动力找到了出口,大量的劳动力得到了工作的机会,同时促进了乡村经济的整体性发展,

三、公路网络建设促进了城市一体化建设

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依然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亟需解决,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二元体制还影响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公路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经济的支持,乡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工业的反哺。公路网络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在城乡之间产业联动,城乡经济结构优化;强化城乡之间产业只能分工和功能引导;城乡之间经济技术的相互协作和相互联合朝向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以及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公路网络连接起来的城乡将会显示出更明显的发展优势,加快城市、乡村和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步伐,并不断向外发展和延伸,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打破传统的二元束缚的界限,促进区域内优势资源不断互补,相互推进,形成优势区域产业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建设。

四、公路网络建设有利于城乡经济结构利益的发展

公路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建设打破了原始的城乡经济发展状态,城市和乡村在人口、信息、产业等方面的通达性得到了提高,不同的优势在较快时间和区域内得到了汇集,形成了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区经济增长点,并不断的发挥着集聚效应。公路网络建设将城市和乡村中的各个点、线、面等结合起来,在优势公路网络的引导下,城乡凭借着各自的优势资源发展出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城市和乡村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核心技术不断升级、产业结构水平不断提高,乡村的原材料等不断涌入到城市,城市的技术不断的转移到乡村,城市和乡村不断发生交换和融合,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利益发展。

五、结束语

道路建设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性设施。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道路建设的发展为其提高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路网络的建设和运行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等等。公路网络建设的发展为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物流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工业不断的向乡村进行转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重芬.城市公路网络经济[J].公路交通技术,2004,6(03):106-108.

[2]林涛.高速公路网络与区域城镇体系的基本关系及其研究动态[J].区域与城市交通研究,2009,16(08):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