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职业道德概述十篇职业道德概述十篇

职业道德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9:03

职业道德概述篇1

[关键词]组工干部;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在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4―0038―02

一、组工干部职业道德的涵义

组织部门作为党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在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组工干部是履行这些职责和责任的实践主体,做好组织工作,关键在广大组工干部。组工干部职业道德,是指组工干部在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组工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组工干部职业道德规范,是由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是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条件下,在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下,以责任、权利、利益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党员、干部、群众三者关系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它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作为组工干部职业道德规范,必将会随之发展和丰富起来,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也必将越来越重要。组工干部职业道德在保证组工干部职业活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上,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在维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等成果上,在培养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上,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组工干部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笔者认为,组工干部要坚持以“公道正派、严谨细致、严明守纪、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①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是组工干部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一)公道正派

公道即公正的道理,是被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是指坚持原则,秉公持义,实事求是地待人处事;正派即端正的作风,是被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是指主持正道,坚持正义,光明正大,一身正气。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来讲,公道正派是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作风、一种人格力量。具体讲就是要体现中组部提出的“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四条要求。公道正派地对待每一个同志,是我们党正确处理党员和干部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对组工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衡量一个组工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这一条。

(二)严谨细致

组织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组织工作的好坏,从宏观层面上说,关系到党的团结统一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从中观层面上说,关系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从微观层面上说,对某个人来讲,关系到其政治生命的发展等切身利益。因此,做组织工作,任何纰漏和草率都会使工作陷于被动,容不得有半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常说的“组织工作无小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组工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对党和对人民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肃对待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按程序办事,讲究工作的质量。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政策意识、责任意识、规章制度意识,严格按程序办事,严谨慎重地审察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内容。坚决克服那种工作不负责任、漫不经心、粗校大叶、马虎从事的现象,坚持做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三)严明守纪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区别于其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志,是区别于其他行业和部门工作的重要特点。由于组织工作的特殊性质,涉及组织人事的机密较多,决定了组工干部必须要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观念。作为组工干部,尤其是年轻的组工干部,一定要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绝不允许利用工作之便,透露干部研究情况或为他人打探消息。在行为举止上必须符合党的要求,做到不滥交朋友,不参与不健康的活动,不搞组织纪律所不允许的事情。

(四)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组织工作多年来所倡导的一贯原则。对组工干部来说,严禁弄虚作假,防止做表面文章,力戒形式主义,做到知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调查了解情况要如实向组织反映,对使用干部和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也要及时地向组织如实地提出,要讲人格,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敢于坚持原则,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好上级党委决策后的部署,不哗众取宠,不沽名钓誉。

职业道德概述篇2

关键词:职业院校;道德教育;移情;移情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382-02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了大批人才。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道德教育的大氛围下,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移情是对他人的情绪反应能力,也是一种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也能客观理解和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移情还是个体由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并产生与之相一致的情绪体验。在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对于移情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更关注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而忽视了要从道德情绪体验入手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的教育。多项移情研究表明,移情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移情的培养可以激发个体的道德需要,关注个体的道德情绪体验,可以促进道德信念形成。因此,应把移情能力的训练作为道德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

一、职业院校道德教育现状

在我国职业院校现行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已经认识到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也一直注重强调道德教育要讲究通情达理,入情入理。但是在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中,职业院校道德教育多以认知性教育为主,倾向于给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和是非观念。教育者只是将社会道德规范填充到学生的知识结构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情绪体验在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因而道德教育效果不佳,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由于社会上对职业院校的地位和作用尚未达成普遍共识,对职业院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还不甚了解,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只片面重视技能培训,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尽管国家颁布了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部分职业院校仍然只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对口升学率,道德教育只是形式主义,管理方式过于制度化,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发挥德育的功能,没有将道德教育工作放在应有的地位。

目前,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体道德行为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职业院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道德情感有待进一步加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个体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责任感、同情感、正义感、义务感、自尊感等方面,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对个体践行道德行为具有促进和激励作用;道德教育的内容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教育的内容只是走走形式,只是简单的道德知识和是非观念的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德育活动不足,德育与其他课程的重要区别就是,它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要使学生的道德言行符合时代规范,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更应该灵活多样,要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道德教育方法。职业院校学生不容乐观的道德现状,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移情与移情训练的概念

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的移情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兰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其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一书中,亚当・斯密指出移情是由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做出相应的情绪反应能力组成的。这一观点很快被英国哲学家、社会进化论者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铁钦纳(titchener)于1909年提出来移情的概念,他认为人不仅可以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这种情形称之为移情。

目前对移情概念的描述有两种取向:情绪取向和认知取向。情绪取向认为,移情是个人产生与他人情绪相类似情绪状态的一种认同反应;而认知取向更重视角色知觉对他人及社会的认知等在移情中所产生的作用。研究者更倾向于认为移情同时包括认知和情绪双重成分。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移情是一种想象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况并能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意念和行为的能力,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它是个体内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状态引起的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体验,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

移情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是分享、助人、谦让、抚慰、合作等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和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亲社会行为的源泉。移情不仅能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阻碍攻击和破坏等不良行为,也会影响归因和判断。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该重视移情能力的培养,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提供条件,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移情能力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移情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移情是学生助人行为的重要动机源泉,它使良好社会行为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培养和发展其移情能力是必要的。近年来关于移情训练的效果研究的数量比较大,结果表明移情训练对增强学生的分享、安慰、仗义、保护等助人行为有显著效果。移情训练的具体方法很多,但教育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合理选择移情训练的方法,这样有助于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

三、移情训练在职业院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院校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培养和发展其移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进行移情训练,产生移情体验之后,学生就能为他人着想,不会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促进学生个体自觉和持续地去帮助他人,并能在帮助别人之后收获幸福和快乐。进行多次积极的情绪体验能促使学生个体道德行为的内化,进而发挥移情的道德功能。

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移情训练时,教育者需要注意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渗透和专门训练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利用移情来教育学生,学生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外部的约束要有效很多。

移情训练的具体方法有很多,角色扮演、换位思考、作品分析、分享体验、反思体验、艺术感染等等,也可以几种方法同时综合使用。

角色扮演方法是心理学界应用范围最广、实施最为容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亲自实践他人的角色,从而更好地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内心情感。心理学家证实,对于他人内心的体验,是一个人建立明确的自我角色概念的必要途径。角色扮演强调的是具体和直接的真实情感的参与,教育者要积极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制定合适的角色扮演方案,使移情训练融入情境之中。

换位思考是体验别人的情感,站在别人的处境思考问题。它能较快地摆脱自我中心,把自我的概念扩展到他人身上去。教育者要创造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日常的教学中,在听故事或学习课文时,要让他们以文中人物的处境去体验他们的情绪,分角色朗读或扮演文中人物。

分享体验是指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真实地体验分享者和被分享者的内心情感,引导他们表述自己实在的内心感受。因为分享行为是一种人们处于自愿的亲社会行为,他要求人们把属于自己的物品或成果分给他人共同享用而不企求任何报酬或奖赏。我们应该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地组织学生分享体验的活动,可以组织读书会,物品交换角和电影推荐等活动,丰富学习的道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移情能力的发展。

作品分析法通过对学生各种活动的产物为日记、作文、图画或手工制作等的分析,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行的水平、特点以及其个性心理特征。也可以通过学习特定含义的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过程的感染,来提升学生的移情能力。

综上所述,移情能力是道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职业院校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情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教育者在进行移情训练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和年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移情能力的提高,推动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此同时要通过家庭、社会或学校来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从而增加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学生的移情能力有很大的培养空间,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道德知识的传授方面,还应该在实际生活中慢慢锻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肖凤玲,屈正良.中职学校情感性道德教育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5).

[2]刘俊升,周颖.移情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概述[J].心理科学,2008,31(4).

[3]邓康乐.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4]田维.德育中移情能力的训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5]徐婧.青少年移情的道德教育价值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8,(8).

[6]姬慧,乔建中.关于移情发展与道德发展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6).

职业道德概述篇3

关键词人文教育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国内外学者论述,其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素养更是被推上了至高的席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人文素养低下常被众多学者论述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建设顺势而生。人文教育的价值不容置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对人文教育的呼声从未间断,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在笔者查阅的文献中发现,其中对于如何加强人文教育的策略更是多不胜数。然而最近的调查显示,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无显著提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人文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可以发挥多大的价值,是否有被过分夸大之嫌?我们的人文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是否有误区?现如今我们应如何落实人文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将从上述三个问题展开分析,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厘清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1人文教育与邻近概念的辨析

笔者在梳理文献中发现,诸多文献对于人文教育、德育、素质教育三词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文献中出现三词混用的情况枚不胜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这三个词语有共通之处,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是这三个词均带有时代意义,从其提出的先后顺序可排列为:德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后面一词在使用时通常被无限扩充内涵,因此常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概念不清、使用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因此厘清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和实施人文教育尤为重要。

1.1人文教育与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概念的内涵较为丰富,但是从现代公民教育特征上讲,它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意识形态、理想模式等。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具体应表现为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勤劳勇敢善良的品质、奋发向上的进取意识、厚德载物的博怀、崇德重义的道德情操和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等。①而“人文教育”从其性质上来说是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它首先是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而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社会、哲学和艺术教育等;其次,是人文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目标。

1.2人文教育与德育

人文教育与德育的目标都在于教人做人,但是二者的概念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德育从广义的概念来讲,它的核心是对“人伦道德”的培育。对德育较为多的解释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同时,德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因此,大学德育的主渠道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②而人文教育则主要通过学校的制度、人文环境以及相关的课程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教育实质上是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它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察生命、关照灵魂、陶冶情操,并能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顿悟生命的最高境界。因此,人文教育与德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偏重“人伦道德”,人文教育偏重“自我超越”。③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德育,又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1.3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可概括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及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四大素质的教育。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与人的专业相关的、对形成人的职业能力起支撑作用的基本素质。非专业素质是指每个人必须备的、对其终身发展起作用的基本素质。这里我们所探讨的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基本能力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素质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向受教育者传授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它不仅具有社会性、道德性,还具有艺术性。而人文教育从一定层面而言,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人文教育。从教育的目的上来说,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为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更好地帮助他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其主旨不仅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同时还使个人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从二者的关系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内涵比人文教育更为宽泛,人文教育的目标比素质教育更显隐性,要避免素质教育成为空而泛的口号,就需要人文教育作为普适性的基础,否则素质教育就是虚幻的。

2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实施的误区

2.1人文教育肩负着高职院校学生在中学未完成素养的养成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当地培养有技能型的专门型人才,因此,专业性的学习是重点,但是切不可把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性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欠缺归咎于普通教育(如高中文理分科),归咎于高考对学生的甄别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靠普通教育的改革,如果因为普通教育所存留的问题,要求“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上将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等教育将不再是专业教育,充其量只能称为“大中学”。④而高等教育中的高职教育更具专门性,培养专业技能型的人才是高职教育存在的根本。因此高职教育应与普通教育严格区分,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任务应围绕其专业教育目标开展。如过将普通教育未实现的目标输送给高等教育,其结果将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目标模糊不清,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2为保证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大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学生更早面临就业压力,对课时较少且缺乏短期效益的人文课程,学生多持轻视态度,多数学生更注重专业课学习。这是事实,但是如果人为的加大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一方面可能会使原本就少的专业学习受到挤占,另一方面人文教育实施的效果并不一定真正见效。这些课程的学时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对人文课程产生厌恶的情绪,多数学生虽表面上选修这些课程,但是课堂上多半在做专业课作业。因此,在开设人文课程时,一定要处理好其与原有德育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3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途径

3.1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

实践证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需要示范榜样的作用,仅靠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榜样较少。社会上的榜样能影响到学生的较少,而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同时也是最真实、可信的。通常,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行、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素养能够通过上课或平时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素养的力量。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力争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一是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学校要严格规范管理教师,三是鼓励教师积极进修。通过宣传使教师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促使其加强自身素养的自觉性,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在言行举止等各方面注重表率作用;制定规范的制度,督促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鼓励教师参加人文系列知识的培训,并根据其参与培训的课时数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及公示,争取引起全校师生对人文知识学习的重视。

3.2营造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针对上述论述的人文教育的自身的特点,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应从两点积极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一要加强硬件建设,二要提高软件投入。其中加强硬件建设包括学校总体规划的开发、教学设施的投入、人文景观的建设等;软件投入主要包括人文课程建设及开发、人文教育专业的合理设置、人文教育学术氛围加强、校园文化的广泛开展等。人文素养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因此,硬件和软件建设务必要考虑到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例如:定期举办各种级别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系列讲座、人文系列知识竞赛以及人文经典指导阅读等活动。

注释

①司娟.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构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57-58.

②徐秀萍.论大学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1).

职业道德概述篇4

【关键词】审计文化;人性;道德;独立性

审计署“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对审计文化建设的要求,旨在创建一个良好的审计监督氛围,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在和谐文化的指引下,应该说,这一提议具有历史性意义,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审计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企业有企业自身的审计文化,注册会计师行业有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文化,政府审计有政府审计文化;按区域来构建,就有地方与国家审计文化。上述这些具体的审计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审计文化。由于审计文化本身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较为抽象。

然而,无论哪种审计,其都不能离开人而单独存在。在不考虑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审计人员的意识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与结果。审计文化的存在意义是在于融合整个审计思想与审计人员行为,使其相互一致,从而达到实现审计最终目标的那种状态。审计文化包含着太多的内容,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关键还在于其外延相当广泛,牵涉到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知,构建审计文化的意义极其重大。由于审计文化涉及面广,不可能全部论述,本文就审计文化中的一个方面——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完善问题,结合对人性与道德的分析,对审计人员独立性进行研究,进而从这个方面来完善审计文化的建设,力求能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些新思路。可以说,从人性与道德角度研究独立性对审计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人性、道德与独立性概述

(一)人性概述

谈及人性,似乎就得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人性,即人的本性在其属性上应该是人本身所固有的,这种属性是每个人所共有的;但在本质上,人的本性还是存在差别的。人的本性客观存在,不会依人的意识转移而转移。人的本性可以解释人的各种思想和行为。因此,正确认识人的本性可以观察人、判断人。因此,延伸到审计人员的行为,从人的本性去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道德概述

论道德需从古时候说起。道德这两个字最早是分开的。《庄子·渔父》说:“道者万物之所在也。”朱熹则说:“人所共由谓之道。”所以,道由两种用法,用在宇宙中是规律的意思,用在社会人生上是指人的行为准则。“德”最初见于《周书》。朱熹弟子陈淳明确说:“德是行此道而实有得于吾心者。”①他还说,“道是公共的,德是我所有的。”由此可知,“德”指的是个人品德。因而,我们所指的“道德”是个人的道德。行为作为个体道德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人内部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是我们研究审计人员独立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三)独立性概述

独立性是审计界反复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这个行业存在,审计独立性问题就始终不能被忽视。我们通常谈论的独立性指的是由thomasGHiggins在1962年提出的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这一表述。因而,独立性的概念就转化为实质上的独立性与形式上的独立性的概念。前者注重的是审计人员的一种精神状态,后者主要强调的是在现实性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利益关系。如果审计人员做到上述两种形式上的独立,那么我们就可以认定该审计人员在执业中完全独立。独立性的伟大之处在于体现职业的灵魂,是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本文重在从审计文化中人性与道德方面探讨独立性的完善问题及其对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人性与独立性

人的本性已经不再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初级阶段了,当代社会所谈论的人性更大程度上与人所处的环境相关。当然,对于人性的判断还是通过人的行为,并用“善”与“恶”予以鉴定。这种鉴定结果直接影响人的后期行事与发展。每个人都是如此。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其身份地位较为特殊。理论上,每个审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但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审计人员所处的环境极易让其独立性受到影响。对于同样一个环境下,存在本性差别的审计人员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差异。之所以审计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轮换,这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

既然人的本性可以解释人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而思想是无法被外人知晓的,因此,行为成了唯一的解释依据。如果一个审计人员工作时,有计划有条理,工作态度端正,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问题等,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审计人员是让人放心的;反之,则让人比较担心了。如果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对象管理层接触中能够抵制住诱惑,或发现管理层有不好的行为倾向,能够及时向负责人报告等,那么,这样的审计人员是让人放心的;反之,情况就比较糟糕,这种行为是对自身职业和社会的不负责,故我们可称之为“恶人”。如果审计人员在刚开始阶段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执业,而当出现额外利益获得点时,其行为即发生扭曲,这可能对某一小群体是有利的,但其伤害的还是绝大部分人,我们可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人性违约”。

社会对于审计人员的期望很高,但归根结底只有一点,就是寄希望审计人员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发现问题,生成合理的审计报告呈现给信息使用者。如果审计人员始终不能坚持自身的独立性,审计结果不被人信任,那么,审计人员、审计行业的危机就来临了。

三、道德与独立性

道德在精神层面上与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直接相关,即实质上的独立性的背后强调的就是审计人员道德所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程度。该种价值判断的依据是社会价值观,审计人员的道德水准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反映出来,而行为的结果对审计活动会产生影响。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审计》教材中,独立性是作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遵循的原则。这说明独立性凌驾于职业道德之上,职业道德是基础层面上对审计人员的能动要求。职业道德作为道德的一个方面,其影响力不容小视。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环境下对审计人员的意识约束,而道德的范畴来得更广。审计人员在执业中的行为取向可能并不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而是本身就存在的,这就是道德的影响力。因而这种影响力可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因素的渗入就可以是这种效果趋于明朗化了。

独立性应该说是成也道德,败也道德。道德可以决定审计人员在执业中独立性的有无。然而,审计人员的道德也是在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这是种意识积累的过程。而体现超然独立性的阶段也只是审计人员在某个特定的环境、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上,行为受道德驱动和约束。所以,这就不仅仅是实质上的独立性受道德的影响,形式上的独立性也在其中。因此,整个审计人员独立性受限于道德,这也是审计文化的重点建设对象之一。强化道德在审计人员和审计行业中的约束力。如果审计人员能够始终依照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或道德观念来执业,由这种独立性带来的合理保证具有完全的可信性。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不存在任何质疑。反过来,如果审计人员不受自身道德约束,跨过道德防线,结果是相当糟糕的。无论何种原因,都是利益战胜道德的后果,包括金钱利益、名誉利益等。这种道德与利益的博弈,暴露出的是审计人员的道德缺陷,完美的道德观念应战胜一切外在影响因素。据考证,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审计人员,真正将职业作为自己的一种社会责任,在他们身上,道德价值和道德责任得到充分体现。

四、从人性与道德角度修缮独立性

人性与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却息息相关。只要涉及到评判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价值观念,人性与道德通常就作为其评判的依据。前文谈及如何判断审计人员给出的合理保证具有可信性,即判断审计人员是按照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来得出审计结论。当然,包括整个审计过程都是如此。对于这一点,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跟踪记录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记录内容要与审计报告一同公示,直到这种意识在审计人员中得到充分强化,该措施可以逐渐放开。记录人员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独立董事、外聘人员等。这一点只是从外部来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以保证其独立性。那么,从审计人员自身角度,在人性与道德方面对其独立性进行修缮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职业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成为一名审计人员,无论是企业内部、会计师事务所的,还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都必须先对自己的本性和道德进行修炼,使其上升到一个境界,旨在拥有一颗真诚而勇敢的心。

2.“只要意境深,万事正其身”。当审计人员在本性与道德层面上达到一定的层次,只要是坚守职业准则行事,无论在审计过程中发生什么特殊情况,其敬业的职业精神是可以得到社会的尊敬和认可的。

3.人性道德为根本,准则法规为依据,行为规范是保证,审计报告是真谛。审计人员如将此作为职业要求,那么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具有极大地可信性,这时的审计报告才反映审计职业的真谛。

五、独立性在审计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审计文化中的人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人文的影响就必须具体到文化中的每个个体。个体对于审计文化的意义在于只有包含个体的审计文化才有意义,才有文化本身的价值体现。而审计人员最受社会关注的就是其独立性问题,独立性的缺失将导致审计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危机。一旦审计人员不被人信任,审计人员无法生存,行业就没必要存在,进而就没审计文化可言。所以,总的来看,独立性在审计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独立性是审计人文建设的重点。按照独立性与审计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即审计文化建设以人为中心。审计人员的建设重点就是要凸显其超然的独立性。独立性的有无直接影响审计人员的职业生涯,影响行业的兴衰,这点已是毋庸置疑。

2.独立性是审计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一种文化需要有核心,没有核心,文化就是一盘“散沙”,而且没有了讨论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形成审计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审计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根据现实情况,似乎无须另寻他物,因为长久以来,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独立性背后的深层内涵,例如人性和道德是其存在的依据和支柱。只要努力完善审计人员独立性问题建设,这种观念就可以作为审计文化的核心价值而被广泛接受。

3.独立性的完善是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完善。逆向思考,不是出于对审计文化的内容完善,独立性的完善仍旧是个受人关注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无论审计人员个人,还是规则制定者都应注重对独立性的完善,这种完善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实现审计人员的超然独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4.独立性突出了审计文化中人的发展。独立性本身就是针对人提出的,因而强调人的自身建设也就在情理之中。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发展。审计人员独立性建设应该从审计人员自身的人性与道德开始。在强调人性的完善下,注重道德的锤炼。审计人员的发展有助于独立性的实现,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审计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育殊.道德的哲学真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王善平,宋艳.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路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5).

[3]王爱国.中国审计文化的反思与重构[J].会计研究,2011(3).

职业道德概述篇5

关键词:会计;做账;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愈演愈烈,会计行业也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而会计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行业或部门都离不开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走向和未来的决策。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使正确的会计信息能够为决策者所服务,是当今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下,每一个行业人员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作了以下分析。

1“不做假账”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

(1)会计行业中,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不做假账”,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能工作便是核算,提供各经济方能够进行正确决策的相关会计内容。所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是对每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2)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对会计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不能做假账。其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如下: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公平客观,不能,不能,不能越权等。既然身为一名会计人员,就要谨遵职业道德,不能违背职业道德,更不能违背国家的相关法律。

(3)在会计行业中,如何塑造会计环境是会计行业的重中之重,其中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不能做假账。现阶段,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影响巨大,以至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问题频频上演,导致该结果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既有会计人员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大的因素;既有单位内部的因素,也有单位外部的因素,诸多实证表明,外部的环境因素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影响颇大。

2假账的原因分析

在会计做假账的同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国内外都是普遍存在的,其结果根据其严重程度有不同的表现,笔者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产生假账的相关原因。其一,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在我国,由于会计人员的上岗门槛比较低,使得会计岗位人员没有上岗职业资格证便上岗,因为其没有经过相关会计内容的学习,其法制观念淡薄,当他们在做了假账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行为违法,有的会计人员意识到做假账的坏处,但是并不知道其严重性。同样,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礼教国家,其法律观念淡薄,执法力度跟不上,造成了一些会计人员做了假账,但是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纵容了犯罪。其二,监督工作不到位。当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后,管理者和经营者两者之间所获得的会计信息不一致,同时两者之间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协调,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和做假账现象的猖狂。其三,做假账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有的单位的经营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不顾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有的经营者为了粉饰业绩,教唆会计人员对会计数据进行肆意的修改;有的单位的经营者为了部门的利益而虚报财务数据;有的单位会计无上岗资格证,会计素质低下,没有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端正,其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严重失真。

3怎样才能杜绝“做假账”这一基本要求

(1)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不做假账”的内部制约机制。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借助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一系列的方法,对单位的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变动、成本费用、销售与回款、对外投资、担保抵押、收益分配等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实施严格的控制。

(2)以《会计法》为依托,建立完善的“管人”机制,这是确保不做假账的关键所在。所谓“管人”,一是管住单位负责人,二是管住会计人员。

(3)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的监督体系,不仅仅要从内部的监督着手,更要联合外部监督的力量和其他监督体系,多管齐下,共同构成会计的监督体系。内部监督,成立专门的内部监督控制部门,其要与会计部门完全分开,切勿一人多职;外部监督,以政府监督为主要监督;审计监督和税务监督等其他监督,要能够将会计师审计制度进行落实。以此来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共同对会计的信息质量进行监督控制。

4会计的职业道德

道德自古以来都是人们的意识形态所形成的,会计的职业道德也是社会道德中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它能够引导和制约一些会计行为,同时也是调节会计工作过程中各经济双方的利益,它所包含的内容甚广,但其中也有其重要的核心内容,如何找出其核心所在,是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现有的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描述中,会计的职业道德包含的内容如下:爱岗敬业、公平公正、工作端正、如实核算、兢兢业业、秉公办事、遵纪守法等。这些内容都是建立在会计的实践基础之上,是长期以来广大的会计工作者通过会计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会计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的会计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职业道德的规范不能以偏盖全,而是各个行业应该有各个行业的鲜明的特点,只有各行业有其自己核心的道德内容,才能对规范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比如,在医学界,“救死扶伤”是其鲜明的特点;司法界,“秉公办案”是其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表现了其在该行业的行为准绳。在会计职业道德的全部内容中,也应该有其核心的内容,来代表其行业的鲜明特点,同时要对该特点进行理论的阐述和实践的证明。如何找出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使其既能够正确反映会计的职业道德,又能对会计行为进行评判,同样成为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中的课题内容。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进行概述,同时要遵循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在制定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同时,要符合社会主义的一般公德内容,因为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公德的具体体现,所以应将其考虑在内;其二,核心内容的制定必须能够反映会计工作行为的基本特点,能够反映会计从业人员这个特点群体的责权以及社会所赋予其的责任。其三,核心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出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要能够使该行业的人员得到认同,以此来实现其约束的能力。其四,核心内容必须简洁凝练,方便记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会计的职业道德可以概括为“讲真求实”。这其中,“讲真”包含的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要敢于说真话,在对于权势压迫和利益驱使下,要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一种对社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敢于说实话,说真话,能够对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如实准确地反映。尤其面对利益的诱惑,要有一颗平常心。其二,要追求真理,会计的相关职能不仅仅是如实反映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同时要能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为利益所驱使,在具体工作中要能够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求实”包含的内容同样有两方面:其一,数字准确求实,在对会计数据进行核算上,要能够做到准确无误,能够用准确的数字反映出财务的基本状况;其二,工作求实,会计人员在其从业过程中,要能够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等。“讲真求实”四个字综合起来可以囊括会计行为活动的整个过程,但与此同时,会计行业的内容非常广泛,不是仅仅几个字可以概括的,“讲真求实”只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核心的内容,一切的会计经济活动可以从最核心的内容出发,在具体的工作中会衍生出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从而最终形成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框架体系。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行业的不断进步,职业道德的框架体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会在不断发展中更加完善。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

5.1有利于提高会计综合素质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道德行为准绳为标准,在会计工作中,更要以会计的职业道德为执业标准,同时会计的职业道德也是会计的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市场的经济秩序是否井然有序,直接与会计的道德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会计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与会计信息质量也息息相关,一旦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平下降,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诚信的水平。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会计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在会计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和道德准绳,同时也能促进会计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完成,对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秩序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5.2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

会计的职业道德是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属于意识的形态,它与国家的法律法规截然不同,同样会计的职业道德也得不到国家权力的保障,但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能力、意念、品德等对会计的工作影响更为巨大。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和动机有相对的要求,秉公办事、公平公正、依法行事等,其从根本上引导人们遵守职业道德,以法律为准绳,以此来规范会计的各种行为。除了政府及各级监督部门要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外,同时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要从自身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通过内部和外部力量来共同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完成。

5.3有利于调节各方经济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的纷繁复杂,各方的经济利益显得尤为突出,在会计的活动中,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等各方的利益,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规范问题上有了更高要求。这其中,投资人要能够获取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以确定自己是否还要继续投资,投资多少等;债权人通过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以确保自己的债权完好无损,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和侵害等;管理者通过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以确保制定的预算决策以及发展方向是否可行。当各方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的职业道德可以引导会计人员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约会计的一些行为,从中调整各方的利益,对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巧义.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现象的辩证评析[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宁兰华.财会教学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02).

[3]王保嘉.会计职业道德研究[J].学海,2015(02).

职业道德概述篇6

一、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概述

(一)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概念

法律职业伦理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等法律从业人员从事其相关的法律行为与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总和。具体而言是指法律从业者在法律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要求和职业道德准则,是法律从业者在履行法律行为应当遵循的规范。

以社会规范为范围来理解,任何职业都有其本身特定的行为活动,有着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职业伦理要求和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形成了具体的职业伦理道德规范。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就是将其职业伦理道德外化于每位法律从业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环境的形成。

(二)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渊源

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性情、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所以,伦理道德所表现的形式也存在很多复杂的情况,既有西方理性的意志也有东方修养的内涵。将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化后,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渊源分别体现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伦理道德当中。因此,法律职业伦理道德没有形成具有系统的法律强制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没有具体规范违反法律职业伦理道德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三)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必要性

法律从业者是被法律明文规定负有正确适用法律、公平正义从事法律实践活动以及有效维持社会主义法治秩序的群体。法律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使得法律与案件事实相适应、法律被每个公民严格遵守,司法公正得以实现。因此,在法律实践活动中法律从业者的作用至关重要,每个法律实践活动是否能够实现司法正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道德。

如今,一名合格的法律从业者需要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要求:第一方面是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这是每位法律从业者最基本的能力,这直接决定了法律从业者是否正确处理案件,准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失;第二方面是对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这是每位法律从业者的初心,也是推动司法公正最核心的力量。因此,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是对每位法律从业者的必然要求,因而只有系统的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才能对每位法律从业者产生足够的威慑力。

二、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意义

(一)法律职业伦理道德是实现法律从业者自身价值的基础

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法律从业者在处理不同法律实践活动所共同遵守的一个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被认为是可以维护法律从业者共同利益的体系,并且法律从业者还受这个价值体系中所形成的共同职业伦理道德来约束。然而,法律职业伦理要成为当代共同体道德准则的一个概念或者理念,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作为实体性的“伦”存在;二是具有达到并实现“伦”的能力,或“伦”具有外化自身的能力;三是伦理与道德构成有机合理的价值生态。以上三个表述是对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价值更深层次的理解,具体是指:一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当下是否需要法律伦理的存在,二是法律职业伦理是否可以通过相关规范表现出来,三是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职业道德两者是否可以形成法律职业规范的共同价值标准。

在法律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常对权利斤斤计较,对善或伦理规范却漠不关心。因为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伦理道德的一种特殊社会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法律从业者自身高度自主性为标准。因为法律实践过程中作为法律从业者不仅要对其自身的生活活动负责,也同样要对当事人负责。因此,法律职业伦理道德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上,所形成以法律职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关于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价值体现。

(二)法律职业伦理道德是法律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虽然不能直接教给法律从业者谋生的方法和技巧,却可以引导法律从业者树立对本职业正确的法律职业观。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是以约束法律从业者具体行为为内容,以司法公信力为价值目标,同时,也是对每个法律从业者所形成的重要保障。

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律从业者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和以法律为准绳的价值目标,遵守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公平的适用宪法和法律。二是法律从业者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对本职业规定的相关内容,树立法律职业严肃公正的司法形象。三是法律从业者要分工配合、互相协助,营造互相尊重的和谐氛围,严格遵守执业纪律,不得滥用权力。

三、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价值基础表现

(一)法律从业者要加强自身的素养建设

法律从业者在法律实践活动中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其根本原因还是要以其自身素养为前提。因为,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实现,最终还是取决于行为主体的素养。法律从业者的素养条件具体包含以下方面:一是主观条件,如伦理意识、道德意识等,二是客观条件,如实践能力、事实判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等。上述主客观条件相一致促进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实现。

法律职业是建立在法律从业者高水平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之上,它符合其他职业的一般伦理道德的规范,同时它还区别于其他社会上的职业规范,它是基于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以公平正义的立场来处理具体的案件。因此,法律职业就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风向标,同时也保障法律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二)法律从业者通过法律职业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不仅是法律从业者,更需要的是遵守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法律从业者。因此,法律从业者要实现对其职业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法律从业者必须培养完善自身的意志和心灵,既要增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又要具有抵抗外来诱惑的意志力。二是法律从业者必须确保司法公正,我们通过重复正义举动而变得正义,通过重复做节制举动而变得节制。

职业道德概述篇7

关键词:思政课;营销专业;演绎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李象春,男,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李丹,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125-03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哲学思维方法。演绎在教学上的目的是要通过逻辑分析,从一般理论中寻找并还原个别的具体现象和事实,从而发现新知、深化理论,建立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结构严谨的教学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校思政公共课,所阐述的是一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理论。在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施教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依据该专业对从业者思想道德与法律行为的要求,进行个性化演绎,以引导学生认识本专业领域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个性现象与事实,为学生把在公共生活领域和专业工作领域中践行本课理论统一起来。为此,我们在营销专业学生中施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中进行演绎教学改革,从营销专业的个性出发,拓展了营绡专业思想道德教育视野,丰富了营绡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取得了思政公共课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较好效果。

一、在“思想道德”基础上进行“营销专业思想道德”演绎

相对于共性“思想道德”来说,具体的“专业思想道德”则是对具体专业岗位工作者的特殊要求,它是属于专业工作者思想道德的个性。因此,要提高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共性理论指导下追根溯源演绎出具体“专业思想道德”,并在丰富生动的个性中发现新知,丰富理论,把“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与具体的“专业思想道德”教学有机统一起来,体现思政课为具体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一般理论的同时,为学生从事本专业个性化的“思想道德修养”实践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具体专业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的思想道德要求为依据,把握和处理好教材,充实个性化、专业性的实践教学案例和项目。

现在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是供高校各专业共用的公共教材。该教材虽然设有“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的内容,但阐述“职业精神”时仍然局限于一般“职业精神”和共性“职业道德”,并未也不可能囊括各个专业的个性思想与道德知识。作为应用型专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应当在思想道德规范上体现具体的专业特色,逐一把“思想”与具体“专业思想”、“道德”与具体“专业道德”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只能靠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设计时加以解决。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把上述共性职业精神和共性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追根溯源演绎为具体的专业精神、思想与道德,建立起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结构严谨的教学体系,以实现由一般理论向具体专业实践的飞跃。

为把“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与具体专业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施教中,以统编教材为基础,演绎并阐述了“树立营销专业理想,坚定营销专业信念”、“立足营销岗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领悟营销职业的人生真谛,立足营销岗位创造人生价值”、“加强营销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营销职业道德”等思想道德理论,把共性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与营销专业理想信念和道德行为规范有机地统一起来。

为引导学生实现从一般职业理想向具体专业职业理想实践的飞跃,我们在教学中选用了与营销职业相关的典型案例和项目,作为实现飞跃的桥梁。例如,在进行营销专业职业理想教育方面,选用“北京营销大王的故事”、“王永庆从米店小老板到塑胶大王的成功秘诀”等真人真事,具体生动地演绎了科学的营销职业理想与光明的营销前途的在联系,为学生确立营销职业理想,坚定营销职业信念展示出具体生动、形象逼真学习楷模。同时,还采用了“制定营销职业生涯规划”、“市场营销历史文化的探讨”等项目,让学生能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确立和巩固营销职业理想,并从市场营销的历史文化探讨中汲取睿智和力量,为顺利实现营销职业理想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在“道德修养”方面,把“道德修养”与市场营销主体的道德行为规范有机地统一起来。在营销专业的道德教学中,选用“人品重于商品”、“善待顾客得人心”、“海尔售后服务观念”,“声望的价值”等正面营销道德案例。同时,引用“损人不利已的价格战”、“宰客黑酒吧”、“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反面营销道德案例。通过对正、反营销道德行为及其后果的演绎,既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不但让学生认识了市场营销行为道德的经济意义,而且深化了对一般道德理论和营销道德伦理内在联系的认识。这对体现应用型院校“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专业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引导学生实现从一般思想道德理论向具体专业的思想道德实践飞跃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在“法律基础”上进行“专业法律法规”演绎

高校各专业共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在法律法规方面只概述了宪法、实体法和程序法。即使在第六章中所涉及的职业活动法律,仍只是各种职业的共性法律知识。如《民法通则》、《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很难囊括各种不同专业特定的“职业法律法规”。对此,在教学中从四个方面进行演绎。

1.从宪法来进行演绎。宪法是“母法”,专业性法律法规都是对“母法”的具体化。如宪法基本原则中的“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等,在具体专业工作领域如何遵循,就必须通过专业工作领域的具体案例或项目来进行演绎。例如,给营销专业学生讲授这些宪法原则时,通过选用“买强卖”、“合同诈骗”等案例和商业纠纷“调解”、“仲裁”、“诉讼”等项目,演绎出主体平等、买卖自愿、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禁止滥用权利等商事法律原则。再如,宪法规定的公民平等权、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权等基本权利,以及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等公民的基本义务。在讲授这些共性权利和义务时,通过“协商签约”、“侵权赔偿”等案例和项目,演绎出订立买卖合同的平等协商权、专利权、商标权、财产权、人身财产安全权、获得赔偿权、人格尊严权等具体权利,以及承担违约、违法责任,公平竞争,不掺杂使假,保证产品质量,接受监督,依法纳税等具体义务。

2.从刑法来进行演绎。刑法是关于各领域犯罪的普遍性法则,囊括了各专业领域“犯罪”行为的共性及刑罚法则。例如,刑法规定的十大类犯罪都是一般性分类,尚未涉及具体专业工作领域的具体犯罪行为。在对营销专业学生施教中,除营销专业课中所列举的法律法规案例外,还从近年的“3・15”报道中选用了有关营销方面的具体案例来进行演绎。通过“夺命电热毯”、“火锅爆炸”、“毒豆腐”、“毒玩具”等典型案例,从刑法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演绎出造假售假、商业欺诈、不公平竞争等具体的营销违法犯罪行为;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中,演绎出假冒伪劣商品损人害人等具体的营销违法犯罪行为;从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罪中,演绎出合同诈骗、地沟油、无证作坊、有毒食品等具体的营销违法犯罪行为;从贪污贿赂罪中演绎出商业贿赂、、走私贩私等具体的营销违法犯罪行为。

3.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演绎。在教材所阐述的专业性法律中,通过选用相应的具体案例来进行演绎,可进一步体现法规的个性化内涵。例如,工商专业的市场主体法,以及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商标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均属商法范畴,如果缺乏具体商业案例的演绎,空洞的法律规定是较难让人理解和掌握的,因而有待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法律基础”与具体营销的合法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增选和充实了“野蛮装卸”、“违规运输危险品”、“私印私贴名牌商标”等具体案例,把商事法律法规演绎得淋漓尽致,发人深省。这不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商业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还能让学生通过掌握什么是营销的合法行为,什么是营销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进而深化对“法律基础”的认知,全面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4.通过具体项目来进行演绎。例如,“拟订商业合同文本”、“产品‘三包’实施方案”等项目都必须依法制作。在项目教学方面,精选“贸易或加工合同文本的制订”、“产品‘三包’说明书制作”、“安全运输规范”、“贸易谈判计划的制订”、“市场营销策划书的制订”、“发盘、回盘的法律效力分析”等,把“法律基础”中的“公司法”、“合同法”等与“市场主体行为规范”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依法制作这些项目中,先通过教师示范,再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类似的项目。其实,这就是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把“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做”中最容易从个性和共性的内在联系上,熟悉具体“专业法律法规”实践,理解“法律基础”理论。

三、把演绎和归纳结合起来,深化理论教学

演绎和归纳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也是进一步深化理论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演绎是从一般理论推论出个别事实的方法,归纳则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理论的方法。

长期以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都是采用先抛出教材中归纳好的抽象理论,再用具体事例进行论证的实证教学模式。现在反其道而行之,先依据学生所学专业,运用相关案例或项目演绎个性化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法规,这些专业性的典型案例或项目非常生动、具体,也最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和毕业后的工作实际,因而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他们学习起来也兴致盎然。在演绎的基础上,再从生动具体的案例或项目中归纳出一般的理论,把专业性的个性化案例或项目,同教材阐述的一般理论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具体案例或项目中不但欣然接受理论,而且深化了对理论的认识。例如,给营销专业学生讲授“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时,首先讲述“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临危受命”,走马上任担任海尔冰箱厂厂长。张瑞敏一上任就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85年张瑞敏带头把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用大锤全部砸烂。如今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尔”的大铁锤,仍在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这一锤砸出的不仅仅是质量意识,更是一种对顾客负责的诚信观念。从此,质量意识、诚信观念深深扎根于海尔人心中,引导海尔成长成为世界闻名的跨国大公司。

在演绎这个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从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中,不难发现“质量就是品牌,诚信就是生命”商场虽如战场,胜负难料,但真正的商人从来都是“人品重于商品”。只有坚守诚信的品德,才能树立品牌,赢得市场,把企业做大做强。教师三言两语的归纳,升华了教材阐述的“诚信理论”。

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创新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从已知去发现未知,又用新知去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获得新认识、制造新工具、从事新实践的过程。创新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断由新的认识向新的实践飞跃的过程。归纳和演绎的关系就是一般与个别不断转化的辩证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坚持以实践性案例和项目为基础,把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从演绎到归纳,又从归纳到演绎的过程,就是使个性与共性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过程,是启迪睿智、创新思维、诱发灵感、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潭,程瑛.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

[3]黄春雷.职业院校行动教学法的实施与规范[J].中国西部科技,2007,(20).

[4]陈改荣.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演绎归纳教学法[J].平原大学学报,1994,(3).

职业道德概述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组织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2日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作为一种讨论问题的方式,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的,美国朗德尔教授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在法律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并大力推广。到上世纪初,现代案例教学法被哈佛大学商学院用于管理教学上,用来教授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思想、技能及内在原理。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改革了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学会学习,应终身学习需要;案例教学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二、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性质的认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财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素养培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中的必考科目。包括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两大部分,由于该课程内容大多是法规条文,知识面广泛,理论性极强,但又考核实际运用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采取单向式的知识灌输,教授代替学生思维,学生只是被灌输的对象,形式比较呆板,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学起来必然枯燥无味,课堂气氛势必沉闷,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要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上有所创新。通过不断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本人觉得,采用案例教学法效果不错。

三、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组织实施

1、案例的选择要做到合理、有效。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精选和设置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案例一定要精心选择。具体来说,必须做到选择的案例必须贴近实际。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实际出发,了解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设计案例;选择的案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案例尽可能真实,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最具有说服力。

例如,在学习《会计法》内容时,笔者选择如下案例:2003年4月,某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市属某钢铁厂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检查中了解到以下情况:(1)2002年3月,新厂长刘某上任后,将其朋友的女儿小林调入该厂会计科任出纳,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小林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2002年4月,会计张某申请调离该厂,厂人事部门在其没有办清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的情况下,即为其办理调动手续;(3)2001年1月,该厂档案科会同会计科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经厂长签字后,按规定进行了监销。经查实,销毁的会计档案中有一些是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要求:请指出上述情况中哪些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时,就要根据《会计法》和《规范》的有关规定,明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上岗工作对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条件,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管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不得调动或者离职;在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以备销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典型性、直观性、趣味性,从而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基本理论,达到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

2、案例教学法的具体组织实施阶段,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根据教学进度而定)提前1周左右发给学生。最好对学生进行分组,一个讨论小组人数不宜超过6人,一个班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和指挥工作。课下可由组长牵头进行资料准备,给每个人分配任务并进行汇总,形成讨论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广泛讨论,学生自己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案例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笔者在会计职业道德一章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案例:2009年初某集团公司财务部拟组织本系统会计职业道德培训。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公司财会部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组织实施等问题,分别与会计人员王××、周××、姚××、范××等4人进行了座谈。4人回答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1)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概念问题,王××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问题,周××认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实现形式上都一样。

(3)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姚××认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全部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两条:一是廉洁自律,会计职业是一项极为特殊的职业,整天与钱、财、物打交道,如果爱贪爱占,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二是强化服务,会计人员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单位负责人提供服务,应当无条件服从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领导意图。

(4)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范××认为,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学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强化会计道德情操。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要求从会计职业道德角度,分别分析判断王××、周××、姚××、范××4人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阐述正确的观点。又通过各组成员们的分析与讨论,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为了找到答案,必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归纳观点,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组织上,教师首先应做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工作,应巡视检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作必要的答疑和指导。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小组讨论。当学生在讨论时偏离主题而陷入细枝末节的争论时,应及时提醒他们回到主题上来;学生明白了二者在性质上、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会计法律制度是工作业务角度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作出规范,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颁布规定。它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愿望和意志,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是从品行角度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作出规范。依据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之间,以及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其实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法律制度要求的是“必须”,评价使用的范畴是对和错。案例教学会使枯燥的会计法律知识生动化、形象化,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3、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案例的选择,应该依据该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目的来选择,案例应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第二,案例应注意科学设计并不断更新。现实中的生活实例并不完全等同于案例,不能照抄照搬,要经过教师的提炼和加工进行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实例应注意其典型性和普遍性,对其内容结构、逻辑关系、语言、文字、篇幅长短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使之语言简练、措辞得体,概括性强,问题明确;第三,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强调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创建教学案例库。在案例教学中,要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努力加强学生各主要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快速成长,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职业道德概述篇9

论文关键词:英国;德国;日本;通识教育;高职教育

所谓高职通识教育,就是借用来自普通本科教育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也被译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的概念来指称高职教育中相对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之外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共同努力,完成具有自我发展潜力的“准职业人”的培养。本文试图从概念的理解、实践形式、实施特点等三个方面,对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思想与实践进行梳理介绍,以对我国的高职通识教育实践有所启发和借鉴。

一、英国高职通识教育

(一)对通识教育概念的理解

英国有着悠久的高等教育历史,其高等教育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综合性大学,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二是多科性高级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教育学院等(相当于我国的高职教育);三是私立大学。当然,由于英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教育思想,英国高校以综合性大学为主,私立学校很少,多科性高级技术学院是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英国人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与美国人截然不同,在英国的大学很少能够见到有形的专门的通识课程,甚至连“通识教育”这个名词都很少见,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通识教育的存在。英国人在精神上继承了源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传统,在形式上采取了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方式。在英国历史上,很多学者对通识教育秉持一种非常宽广的视野,继承了阿诺德、纽曼、赫胥黎等人有关自由教育的思想,关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以及探索精神的培养,他们认为“把多种文化科目系于专业学习之中,比任凭学生在诸多科目中杂乱无章地选修好”。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人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一般能力和可迁移核心技能两方面。英国大学的经验课程进一步解读了通识教育之“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英国工业联盟、教育与就业部以及资格与课程署将“核心技能”分为六个模块:沟通技能(communication)、数字的运用(applicationofnumber)、信息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与他人合作(workingwithothers)、提高学习能力与增进绩效(improvingownlearningandperformance)、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2]。这六大模块,特别是前三项,形成了英国职业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

(二)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形式

如何解决这个“贯通”的问题,英国人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1.设置联合专业。英国高校的专业分为三种形式:单科专业(即按传统学科分类设置的专业)、双科专业(如“哲学与神学”专业、“数学与物理”专业等)、三科专业(如“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等)。通过设置联合专业,直接把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融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知识和视野。

2.注重导师辅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英国的导师制非常有名,由于是小班授课,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一直受到导师的全方位辅导和指引,直至毕业,以此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能力以及价值观。

3.影响和改造学生的重视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剑桥大学给“可迁移技能”的定义是:在正式的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例如工作实习、课题、志愿者工作、爱好、体育等)获得的技能,这些技能能够应用于其他情境,也就是说,它们是可迁移的。英国各大学可迁移技能培养的主要方法有:开发“毕业生技能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可迁移技能方面的成绩;在学科内整合可迁移技能;增加与可迁移技能相关的活动;设置各种可迁移技能的选修性课程或模块等。

通过这三条具体的举措,英国大学通识教育得以实现并获得长足发展。

20世纪末期,英国人认为职业能力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而应是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要向学生传授可迁移的核心技能。所谓核心技能(KeySkills),是指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技能,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要求学生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和应变能力。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把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规划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新的职业能力观更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加强学生可持续能力培养,改变终结性职业教育,打破壁垒森严的“二元”(公共和非公共)高等教育体制①,成为英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旧有的nVQ制度(nationalVocationalQualification,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其培养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需要。继1992年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二元合一之后,英国于1993年9月又推出了GnVQ(GeneralnationalVocationalQualification,即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又被译为“国家通用职业文凭”)制度,这一制度设计旨在开发规范职业领域内所需要的技能和理解力,致力于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为英国16-19岁的青年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形成了一个上下完全沟通、左右又能互转的完整的课程框架。加强通识教育与学术教育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是当前英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英国学者斯科特(p.Scott)将英国历史上的通识教育形式归纳为5种:一是传统形式的自由教育;二是通识教育,其古典形式如苏格兰的普通学位;三是国民教育;四是跨学科教育;五是能力教育,其关注的焦点是自由教育所认同的传统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工作能力等,它们都是一般性的和可迁移的能力。在斯科特看来,这些多元化的解释非但不会削弱通识教育的理念,而且它本身就足以说明通识教育的适应性、灵活性和适切性。

二、德国高职通识教育

(一)对通识教育概念的理解

“假如我们的大学生仅仅学习本专业以及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有没有问题?”这是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路德维希·胡贝尔(LudwigHuber)教授在《通识教育与跨专业学习》一文中提出的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德国人用日耳曼民族所特有的理性主义哲学思维和严谨认真的态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种现代美国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在德国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德国人“相信参加研究工作本身就是通才教育,当学生注视着教授探索新知识时,就可以领悟一些新颖的思维方法。”

德国人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学学业,除包括满足学术培养要求的因素(专业知识、方法意识、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等)之外,还要遵循以下三个目标:第一,系统思维,即对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反思(前提、结果)以及学术和职业活动之间的联系;第二,个人发展,即发展洞察力,发展自我反思能力(在专业领域亦然),增强责任意识;第三,社会能力,即超越专业范围的交流协作能力。”

随着固定的职业类型的消解和对专业能力要求的变化,在构建新的大学学习内容方面,培养跨学科和超学科的能力以及关键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新型能力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1)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2)表达和组织讨论的技能;(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4)跨文化和外语能力;(5)概括和组织知识与信息的能力;(6)进一步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形式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德国的“双元制”世界闻名,尽管有学者对“双元制”的提法提出了不同意见,但不可否认,“双元制”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已经取得主体地位。其“一元”在企业完成职业训练,“一元”在学校接受基本的文化理论学习的方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而言,在这两个地方(双元)学生都可以受到良好的通识教育。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指出:通过“双元制”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完成各项职业任务并且以对社会和生态的责任意识共同设计整个劳动世界和社会。德国联邦议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将职业教育的“适应导向”转变为“设计导向”的建议。原因就在于:

首先,职业教育在德国的地位与普通教育相比相对平等,不存在偏见和歧视。人们基本认可这样两个观点:(1)技术是科学的工业应用,因此应该尊重技术;(2)有技术知识的人只要接受少量一些普通的非职业教育,就可以很好地表达和与人沟通交流。这两个观点奠定了德国人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技术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基础,同时也使“德国制造”成为高质量和精品的代名词。

其次,他们认为没有比把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更好的办法了。现在被我国高职领域广泛使用的“关键职业能力”概念最先出现的地方就是德国。1972年,德国联邦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insititutfuerarbeitsmarktundBerufsforschung,简称iaB)所长梅腾斯向欧盟递交了一份题为《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关键能力”②的概念。1974年他在《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一文中对关键能力做了系统论述。梅腾斯认为:关键能力是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有效。它能帮助劳动者从容面对市场挑战,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取新的就业机会。关键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和培训中。转贴于

基于以上认识,德国人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工学结合课程的形式,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以实现和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关于这一课程形式,我国学者赵志群、姜大源、石伟平、徐国庆等都有详细介绍和论述。赵志群教授将这一课程形式形象地概括为一句话:“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需要补充的是,德国人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工作而学习,或者学习的内容仅仅是简单的工作技能,而是将教育性目标(人自身的完善)也融入到工学结合课程中,即着眼于人本身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日本高职通识教育

(一)对通识教育概念的理解

日本人特别善于借鉴和改造新生事物,这从日本人的语言文字、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如服饰、建筑等)、剑道、花道、茶道等深受古代中国影响但又自成特色的情况便可看出。日本人的通识教育概念建立在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并对其进行了符合日本国情和民族特性的改造,提出了将学术研究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一体化的新理念。二战以后,日本的高等教育受到美国大学建构模式的深刻影响,所谓的“新制大学”(即取消大学预备教育机构,除医科大学外,将大学修业年限统一为四年)应运而生。日本的高等教育形式由此产生了很大变化,在大学里引进了“一般教育”这个概念,并使之与专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实际上,这里的“一般教育”就是普遍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日本人后来称之为“教养教育”,1991年后,日本取消“一般教育”这一名词。

日本人眼里的教养教育不仅仅指基本知识方面的获取与均衡,而是指包括生活礼仪、社会规范、审美意识、道德伦理、身体素质、生存技能等在内的国民基本素养,他们甚至认为“教养”不仅存在于个人,甚至于也存在于社会和国家。正是基于对教养教育的这种认识,日本人十分重视对“教养”的培养和讨论。2001年11月1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日本文部科学省提交了题为《新时代教养教育的发展方向》的审议报告,对21世纪日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养,以及如何使每个人获得社会所需要的教养展开反复论证,报告认为,新时代教养的内涵,意指具有在社会关系中准确把握自己的能力、严格自律的能力、自己创造社会秩序的能力。作为有主体性的人,应当具有为明确的生存目的而努力奋斗的能力;作为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应当具有关注全社会的幸福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能力,以及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切实为别人着想的能力。这一报告和结论,成为日本对未成年人、青年和成人进行通识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二)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形式

1.立法规定通识教育。1958年5月2日,日本政府根据企业界的要求,制定了《职业训练法》,确立了公共职业训练制度、企业内职业训练制度、职业训练指导员制度和技能鉴定制度,标志着“二战”后日本劳动力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摆脱了以往劳动力保护和失业救济性质,将培养劳动力、促进劳动力顺利流动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环节之一,由此确立了当时日本的职业训练体制。1985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对《职业训练法》进行修改的法案,更名为《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进一步调整社会职业训练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和劳动者个人职业生涯的需要,将职业训练分成养成训练、进修训练及能力再开发训练三个阶段实施,由此建立职业训练的完整体系,以配合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对产业人才质量要求的提升。1992年,日本文部省大幅修订了1956年10月颁布的《大学设置基准》,改变过去将教养教育和专门教育“二二分段模式”(即学生入学前2年实施教养教育,后2年实施专门教育)教学的传统,要求将教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此后,日本人更多趋向于将教养教育与专门教育相结合。2000年,日本进一步修订大学设立基准,增加了必修科目毕业学分的上限规定以及为教养教育进行必要的教师培训等条款。

与此相关,承担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有三种学校形式,即: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根据日本《短期大学设置基准》、《高等专业学校设置基准》、《专修学校法》有关规定:短期大学是日本战后设置的“以传授和研究高深的专门技艺知识,培养职业上或实际生活中所必要的能力为目的”的新型学校;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则是以“适应企业对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要求,传授较深的专门科技知识和技艺,培养职业上所必需的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学校;专修学校是以“培养职业和实际生活所必要的能力,及谋求提高教养水平”为目的的学校。从这种学校定位描述中不难看出,培养具有丰富教养和专业技能的产业人才已经成为日本高等职业院校的共同目标。

2.改革学位制度。1991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向文部省提出《关于高等专科学校改善》的报告,决定授予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副学士”学位和高等专门学校创设“专攻科”制度。专攻科的创设,为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拓宽了升学之路,提供继续接受相当于大学本科教育的机会。1994年文部省对专科学校毕业生授予“专业士”称号,还规定可以进入大学三年级继续学习。2005年9月规定,专科学校的学生如修业4年以上,完成总授课时数3400学时以上者,可以获得“高级专业士”的称号,也相应取得了研究生院的学习资格。从2005年10月开始,短期大学的毕业生也可被授予“短期大学士”学位。通过学位制度改革,一方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学术含量,提高社会认同度;另一方面也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建立了平等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学生的横向和纵向流动。

3.加大通识教育改革步伐。2002年2月21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改革方案,在《关于新时代的教养教育》报告中指出:教养是个人在经验积累和体系化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养成的对于社会的看法、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总和,是行动基准以及对其支撑的价值观的构建过程。这样就使教养教育突破了原来局限于高等教育的思维定势,扩展到整个社会和一个人的终身。根据这一新理念,日本各大学和职业教育界展开了新一轮的通识教育改革,内容包括:进行课程和指导方法的改革(比如开展跨学科教育、跨国界名著阅读、重新制作教养教育课程体系等)、促使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展通识教育(如设置“教养教育重点大学”,以树立典范并指导其他学校推行通识教育);确立通识教育实施责任体制(如各校设置全校性的教养教育实施运营中心,以指导和协调教养教育课程,短期大学加强校企合作,设置多样化的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与社会、异质文化的交流(如鼓励并提供学生融入社会企业进行实习、见习,以及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机会)等等。

四、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可见,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可谓是各具特色,但在这些特色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带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结合本国国情界定和使用通识教育概念

从上述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思想的介绍中我们发现,即便是对同一个概念,各个国家对其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英国人根本不用“通识教育”这个概念,而用“可迁移技能”、“核心技能”等措辞;德国人也不采用美国人的通识教育概念,代之以“关键职业能力”这样的说法;日本人则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改造,称之为“教养教育”。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在弄明白一个学术概念的“前世”(即历史渊源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还得赋予它一个符合国情和时代的“今生”(即着眼于现实可行性基础上的内涵阐释)。因此,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和他国经验中寻找和选择到一条适合中国高职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确实还任重道远。当务之急,就是要给“通识教育”这个舶来品,赋予具有中国特色和高职特色的内涵。

(二)着眼社会进步和人的长远发展设计和实施通识教育

仔细考察通识教育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尽管经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其基本内涵不外乎三条:一是人自身的完善;二是反功利性质;三是着眼人的长远发展。清华大学李曼丽女士把通识教育定义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摹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英、德、日三国在这一点上,尽管表述上有差异,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即为了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而进行通识教育,在高职领域进行通识教育也是基于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趋势所采取的必要举措之一。

(三)通过立法和制度将通识教育上升为国家策略

职业道德概述篇10

关键词:职业高中;德育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25-01

职业高中的主要教育目的有两点,第一是使学生充分获得职业技能,以保证他们以后能够在合适的职位上有所发展;第二是使学生充分学习文化知识,以保证他们能够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优秀公民。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文化课教育之外,德育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

一、职业高中德育教育概述

1、职业高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学生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对学校和教师教育行为已经有了独立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使得学生思想更容易受到非主流意识的影响,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在目前职业高中的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和教师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德育教材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学生却对这些不屑一顾,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令人担忧。

2、职业高中德育教育实效性高的表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包括基本的三个表现,即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带来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职业高中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三点也是学校德育教育提高的基本方向。

二、提高职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1、拓展德育的内涵。针对职业高中学生所进行的德育教育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引导教育,而非灌输教育或者洗脑教育,因此,负责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师也不能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全盘的否定,而是应该尊重现代社会思想发展的潮流,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思想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还强调学生要以无偿奉献为自身品格高尚的表现,而学生却认为无偿奉献已经不符合他们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通过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利他行为教育使学生理解到价值观的冲突的普遍性,并使学生理解,只要他们拥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学会关爱他人、有感恩之心,不管持有何种价值观,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公民。

2、创新德育教育的手段。很多教师都认为网络的发展妨碍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因此有些学校和个别教师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叛逆心理会使他们更加厌恶学校教育,这无疑是对学生个人发展不利的。教师应该将网络利用起来,创新德育教育的手段,通过满足学生上网、获得新讯息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实施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德育教育话题,请学生上网搜索相关的案例和信息,以班级辩论赛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到学校教育的主流思想与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的一致性。

3、以教师个人素质提高为德育实效性凸显的关键。职业高中教师需要以个人素质的提高作为凸显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这是因为,教师始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发展的标杆和榜样,教师自身品行不佳,不但无法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发展。如果职业高中教师都能够做到关爱学生、诚实守信、行为端正,言语和善文明,则由教师为主力所营造起来的和谐的校园气氛必然也会影响到学生,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建设和谐校园也就更加容易。

4、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德育实效性凸显的基础。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权威他人”角色仍能够给他们以信任感,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建立起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学生就会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上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德育教育也就更有说服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实例阐述时候,可以与分享自己在职业和生活中的道德困惑,和学生一起讨论“教师的职业道德”、“我眼中的社会公德”,这样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对学生敞开心扉,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讨道德的重要性,不仅能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能够使学生理解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学生对自身道德素质的养成更加注意。

三、实施德育教育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教育以“人本教育”为核心,德育教育也是如此,无论使用哪种教育方法,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教育过程中重返展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认同;另外,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必须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才能够完成,如果家庭教育在德育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学校教育不一致,学校教育的效果就会削弱,因此,学校和教师们应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德育问题。

综上所述,在职业高中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是实现对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知识文化教育目的的基础,而当今的教育环境使得职业高中的德育教育实效性减弱。班主任和负责德育教育的教师们需要拓展德育的内涵、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并且以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手段;同时,在实施德育教育时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并保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相信通过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职业高中德育实效性必将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晓枫.提高职业类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09):114-116.

[2]赵娟.关于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12(09):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