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资源利用十篇乡村资源利用十篇

乡村资源利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9:25

乡村资源利用篇1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自2001年全国新课改以来,课程改革热潮一丈高过一丈,而课程资源的认识、了解、开发和利用也是伴随着进行的,因此,教育界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工作也是进行的如火如荼,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对于乡土课程的开发工作还是研究甚少,尤其是对农村乡土课程开发的研究更是欠缺,因此,本文针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个简要的研究,希望能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深入研究做一个参考。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

由于个人思想、理念不同,因而教育界人士对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黄浩森(2009)认为:乡土课程资源是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宋林飞(2011)认为,若给乡土课程资源下一个通俗易懂和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定义,那就是在课程活动中所使用到的一系列取自于“乡土”的,有教育潜在价值的内容,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产生活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因素。刘杰(2011)认为,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活动中,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本乡本土的所有素材、条件和精神力量,它包括当地的乡土历史、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物产、人口资源、动态生成性资源等。

在本文里,我采纳黄浩森学者的关于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定义:乡土课程资源是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二、乡土课程资源的分类

目前,对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分类,有学者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分类:如王颖萍(2010)则按照来源不同,分为校内和校外乡土课程资源;按照基本组成要素,分为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乡土课程资源;根据呈现方式不同,分为真实生活中和虚拟环境中的乡土课程资源。在具体的地理学科中,周顺心(2006)根据基本组成要素的不同,把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分为自然方面的和人文方面的地理乡土课程资源;按存在地区的不同,分为城市的和农村地区的地理课程资源。宋林飞(2011)按涉及空间的不同,分为社区资源、家庭资源与学校资源。

三、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出现的问题

(一)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意识欠缺

我们说,如果一个人对一项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到位,那么就很可能会阻碍其对这项工作的开展。在农村,由于地理环境闭塞的原因,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都是比较零散的,他们有的只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模糊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次地认识到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意义,因而导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工作进展困难,缺乏支持力度。

(二)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

我们知道,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巨大的任务,它需要各群体的同心协力,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农村地方偏僻,消息传播相对缓慢,因而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知欠缺,甚至有些地方未曾听说过课程资源一词;由于农村师资紧缺,很多教师都是教多门科目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占用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从而导致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积极性不强,甚至是持反对意见;学校领导由于对乡土课程资源认识的不足,开发意识欠缺,出于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等等,因而学校领导也不是很支持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地方各部门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欠缺,导致课程资源开发经费不足,工作也进展不顺;再者,家长的不支持也是很大一个原因,他们认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考试并没有多大联系,相反还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学生学习没有帮助,进而缺乏家长这个群体的支持。

(三)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欠缺,开发广度和深度不够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的知识背景,相对缜密的逻辑思维,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但是,目前,由于农村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导致其专业理论知识不足,加上目前农村教师大部分属于中年阶层,缺乏年轻有活力、有热情的教师,这部分中年阶层的教师由于还要兼顾家庭的事务,往往抽不开身去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这就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举步维艰。即使已经进行课程资源研究和开发的,其研究成果总的来说还是肤浅的,缺乏深入的探究。

四、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一)加强培养教师、领导的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就是要让教师、领导者对它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且要把这种认识上升到一种坚定的意识的高度。教师和领导是这项开发工作的关键人物,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了解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明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在价值,从而把这种认识发展为一种行动的信念和意识。因此,当地要尽可能多地举行一些关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会议和培训,让领导者们明确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学校领导举办具有特色的学校;让教师明确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认识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认识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开发。只有让领导和教师对这种认知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使这种深化到达一个行动意识的层面时,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且得以更加顺利的进行。

(二)加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支持力度,争取多方支持

首先,争取政府的支持,学校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及科研机构。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日常管理需要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其进行运营,具体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则需要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对其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积极的支持,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只有政府重视起来了,家长、教师和领导们才有积极开发的动力和相应的物质保障。

其次,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知,合理安排教师工作时间。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要抓紧教师的学习进修和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以加强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认识。加强师资的引入工作,使教师的教学更科学,同时也减轻了其教学负担,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

再者,加强校长培训工作,加深对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认识。校长培训可以提高校长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层次认识,因此,校长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认识、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应该如何具体展开、如何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利用以及如何对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等。

(三)扩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广度,挖掘深层次乡土课程资源

首先,必须扩大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还有简单的几个游戏等,应该把开发之手延伸到本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如民风习俗,历史文化遗产,乡村自然风景等。其次,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定期举办一些体现本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邀请家长参加,让家长和学生一起体会乡土课程开发的意义,提高家长对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再者,校内应该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科研小组必须是对课程资源开发有一定认识的,知道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且要对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挖掘课程资源的深层价值,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多向价值,让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行的更科学、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教师参与课程发展: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23).

[2]杨芳英.农村小学生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

[3]杨萍.超越界限――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能路径[J].教育科学科学论坛,2007(7).

[4]包云鹏.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2007(3).

[5]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01):81.

[6]宋林飞.乡土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7]刘杰.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8]王颖萍.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0.

乡村资源利用篇2

关键词: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13-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一、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相关历程

国外对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从40年代到70年代,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曾存在过四种模式,即美国课程专家泰勒的目标模式,英国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美国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的实践模式以及英国教育学家斯基尔贝克的情景模式。其中,情境模式要求课程开发者全面、动态、系统的考虑特定的环境,把课程开发与当地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更加广泛紧密的联系起来。这种把课程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理念在实质上就是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另类描述。因此,可以说,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之中。

在20世纪80-90年代,国外曾出现过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和主体教育观。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强调的是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它认为国际性与民族性是相互依赖的,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国际性的生成是建立在尊重民族个性和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只有在异民族、异文化的不断交往中,本民族、本文化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其个性才能不断完善。其实,这种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另一个层面上也体现的是对于国家性与地区甚至乡土性的辩证认识。主体教育观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即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问题。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的整个20世纪,科学世界在课程内容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受科学世界支配的课程体系严重脱离了生活世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直至世纪之交,人们才开始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融合,当今时代,将生活世界、乡土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已成为教育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美国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学生最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入手来安排课程。《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指出:“为保证学校取得成功,我们要超越课堂,把眼光放到我们的家庭和社区上。我们每个社区都要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英国的新课改也十分重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有效教学的作用,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的詹姆斯就认为,给小学生上课,应该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如一座年代久远的房子或一棵老树着手,一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好奇心;二是促进学生对自己周围事物的了解,增强孩子们的乡土情怀。另外,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13――16”推出的新课程大纲中单元设计的主题就包括“乡村房屋”、“教堂建筑与陈设”、“乡村景观形成”等。虽然,这是历史科方面的大纲计划,但至少,在课程内容里,人们已经有意识的将乡土资源纳入其中,可见,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起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与此同时,国外对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日本在初中开设语言文化课,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供学校使用,内容包括日语传奇故事、社区文学、乡俚说语、民间歌谣以及本地方言。加拿大在中学开设了爱摩斯基语言和文化的课程等等。这些都是国外开发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积极表现。但是,从可以查询到的资料来看,国外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则表现得相当不足。

二、我国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课程资源研究较国外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课程资源的概念才被介绍进来,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学者才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至于专门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的情况还不存在。新课改之后,开始有部分学者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研究,但为数不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主题为“乡土课程资源”,时间是“2000-2012年”的条件进行搜索,找到的相关期刊、论文的总篇数仅有50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王颖莉写于2010年5月的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言玉梅、郑朝波、王向红的《海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课程、小本课程建设的思考》等。这说明,我国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力量还不够强大。不仅如此,国内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学科课程资源的角度,诸如从历史、地理、政治、音乐、德育、美术等方面展开的,而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则呈现出严重稀缺状态。

虽然,我国对乡土资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乡土资源走进语文教学的影子,即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语文课程的不竭源泉,这生活也就内含了本乡本土的各种自然、人文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资源;社会是语文课程活动的重要阵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局限于狭小的教室,我们还需要走进自然,走进社区、社会,去体验、感受和实践真正的语文,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以青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以二十八宿为墙”的社会学校里,我们的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会大大的增加,人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做我们的同学,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因此,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国早期就潜藏着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隐形概念。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教学是完全寓于生活世界的,那个时候的教学只是一些简单的口耳相传,无文字、无教师、无教学场所。虽然我们无法将那些口耳相传的内容称为乡土资源,但实质上这些内容确实就是当时人们身边存在的事、景、物,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来看,不也就是我们当下所谈论的乡土资源吗?由此可见,我国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

国内外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虽很悠久,但当下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不尽如人意,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2.

[2]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0-187.

[3]姬秉新,荀正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9-181

[4]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以广东南海西樵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9.

乡村资源利用篇3

一、片断一:长方体棱长和的计算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后,我出示了一道习题: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体模型,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有部分学生列式为:72-8×4-6×4=16(厘米)。针对这种错误,我进行了评讲,可事后仍有少部分学生犯类似的错误。反思我的教学后,我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长方体框架。要求:小组长放学回家后,找一根长72厘米的细树枝条,带到班上。先根据长和宽的长度,算出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再小组合作共同制作这个长方体框架。课上汇报交流时,我有意指名让那些做错的同学说一说,算出16厘米后,为什么还要除以4?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16厘米是4条高的长度和,要求高还必须用总长度除以4,所以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高为4厘米。

【反思】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让学生亲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远比我对学生说教: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有效的多。所以,我巧妙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细树枝条)做教具,设计了制作长方体框架的数学活动,让每位学生都经历算一算,想一想,量一量,剪一剪,粘一粘的活动过程,从而感悟出长方体的12条棱分为长、宽、高三组,每一组分别有4条相等的棱,这样求长方体棱长和的计算方法“水到渠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片断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后,我进行了单元测验,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

有一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剩下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阅完试卷后,我作了统计,这道题做对的学生大约占30%,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对表面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规则图形上。为了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丰富学生不规则图形表面积的表象,我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放学回家后,请每位同学用土豆或萝卜或苹果切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第二天带到学校,上数学课时用。

上课了,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用小刀从它的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观察剩下的物体表面积,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剩下的物体缺了一个角,它的表面积变小了。

生2:我发现剩下的物体表面积变小了,但又增加了3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

生3:老师!我发现剩下物体的表面积大小没有变。

师:为什么?

生3:由于挖去了一个小正方体,剩下物体的表面积减少了三个面,但又增加了与它们相等的三个面,所以说它的表面积大小没有改变,剩下物体的表面积就是5×5×6=150(平方厘米)。

说得真好!教师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反思】求不规则物体的表面积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表面积的具体含义。因此,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切土豆、切萝卜、切苹果,在切的实践过程中,感知表面积的形成过程,再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最后找出计算方法,教学知识难点被轻易化解。

三、片断三: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现有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片,请你用它做一只深是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铁皮盒(焊接处及铁皮厚度不计,容积越大越好),你做出的铁皮盒应该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第一种方法,把铁皮的四角截去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它的体积是:(40-5×2)×(20-5×2)×5=1500(立方厘米)。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没有人举手。这时我说道:“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片,将它裁成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做出的铁皮盒容积更大?”

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手中跳跃着智慧的火花。几分钟后,一个小组汇报说他们组找到了另一种方法。我请这个小组的小组长上台演示汇报。

第二种方法:在铁片的一侧角上截下两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焊接到铁皮另一侧的中间位置,这样做成的无盖铁皮盒长是40-5=35(厘米),体积是(40-5)×(20-5×2)=1750(立方厘米)。如图1。

他的话音刚落,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出了第三种方法,在铁皮的两侧各截下一条宽为5厘米,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分别焊到上、下边上的中间部位,这样做成的无盖铁皮盒的的是长是40-5×4=20(厘米),宽是20厘米,体积是(40-5×4)×20×5=2000(立方厘米),如图2。

师:为什么第3种方法做出的盒子体积最大?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活,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当底面积是一个正方形时,做出的盒子体积最大。

【反思】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在学生的思维受阻,只能找出一种方法解答时,我马上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纸片),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点燃,他们有的剪,有的拼,有的量,有的算,学生们个个手中跳跃着智慧的火花,人人脑中闪烁着创新的光芒,很快找出了另外两种方法。当学生找出第三种方法后,我又乘胜追击,组织学生寻找规律,使知识得以延伸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次得到发展,归纳比较能力再次得以提升。

上述三个教学案例,都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简单的自制教具搬到课堂上,这些信手拈来的教学资源同样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要点,化解知识的难点,迸发创新的火花;同样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启迪孩子数学思维的心扉,转化为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

1.身边的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片断一中细树枝制作长方体框架活动,虽然简单,但它贴近学生的生活,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兴趣倾记得被调动起来,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由于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制作过程,所以对长方体的棱长感知颇深,计算掌握准确。在玩中学,在学中悟的数学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

乡村资源利用篇4

【关键词】乡村学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28-02

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可以渗透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促进乡村学校的改革和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体地说,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和探索。

一、学科课程的实施

学科课程体现国家对所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求和基本标准,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载体。学科课程的实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人才成长的奠基石。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的实施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每一方面。具体表现为:

1.还原生活情境,揭示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的动力直接来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或生活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依据师生熟悉的本土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质疑讨论中认知新的学习任务,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2.激活生活积累,丰富感性经验

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同化理解新知识的逻辑起点。不论哪个阶段的学习,教材内容可以不同,教学对象可以各有差异,但都应注重学生的本土生活经验在理解学科知识中的作用,以感性的经验夯实学生认识的基础,以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深化学生对理性的结论的理解。

3.渗透本土文化,拓展课程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地方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充实课程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如《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压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当地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和野外生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等。

4.强化切身体验,优化学习过程

立足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强化“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在亲身体验中增加自身的切实体验和感受,用自己的实际活动去感悟真理、领会真知。可将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与学生熟悉的生存、生产、生活过程相协调,打通科学世界与儿童生活世界的界限,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科学世界,理解科学世界,进而创造科学世界。

5.注重综合应用,促进知识整合

就是将学科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中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在运用中深化理解,在活动中历练才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6.巧用生产生活工具,丰富学具教具

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像树枝、木板、草绳、竹枝条等可以再利用,这些多余的闲置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制作学科教学中所需要的学具或教具。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可把树枝按照现状制成高跷等;草绳扎成草绳球;木板块做成长木展板;竹条做成弓箭、跨栏架等;草藤做成藤圈;树枝做成弹弓;竹竿和木棍做成武术棍、体操棒;木块做成“棱板”;木桩打在地上形成“梅花木桩”;家用扁担可以来作为“担架”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打破了学生活动寓于教材、教室、学校的空间限制,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面向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实际,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为充分发挥利用各地本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保证。

乡村学校可根据地域的不同,更好的把乡土文化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农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个性化的精神感受和田园式的视野,去研究世界、感受世界,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乡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以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把本土化的课程资源与学习探索实践整合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立足语文学习的需要,可以开展收集谚语农谚、纠正常见错别字、收集楹联、春联等活动;结合学校运动会,组织“运动会上找数学”的活动;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算算我家的日常开支”的活动等等。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乡村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像扶老爱幼、政策宣传、文艺演出等直接参与社会的服务形式和实践形式,都可以使学生长知识、长才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农村学校周围有着肥沃的土地、成片的农田、多样的动植物,将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运用到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可凸显乡村教育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整理、识别、筛选以及反思、辨别等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很多农村学校现在已经配备了标准的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硬件设备,通过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反映农村生活、解决现实问题。

三、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需求,立足学校办学实际,由学校自主设计开发的课程。根据现在各地各校的实践探索经验,校本课程主要包括校本专题课程、校本活动课程两种实现形式。

所谓校本专题课程,即针对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某一专题内容,组织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以类似于学科课程的形式开课实施。

乡土文化,作为乡村学校所独有的本土化课程资源,是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素材,也是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中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虽然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一定要有配套的教材,但校本教材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奠基工程,对规范校本课程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本教材建设,应在统筹兼顾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突出乡村学校的本土化特色,实现校本课程独有的育人价值。

校本活动课程类似于我们熟悉的兴趣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组织实施。这些活动参加范围可大可小,内容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完全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纽带,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目标。

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以一种隐性课程的方式出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经过多年的培育、沉淀和积累,形成各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乡村学校的校国文化建设要走自身的特色化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符合农村儿童的实际,适应农村儿童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

每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不同,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表现出其独特性。农村山水是他们生活的环境,花鸟虫鱼草随时可见,所以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所处地域环境,彰显自己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各自弘扬优势、挖掘潜力、发挥创造性,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学生的力量,尽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校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成长与成才,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才得以体现。

乡村资源利用篇5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园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5-0025-04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当前,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充分利用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资源,构建多元化、适宜的园本课程成为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一种趋势。农村幼儿园拥有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而且有助于缓解农村幼儿园因资金不足所导致的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有效改善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的农村幼儿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以及访谈等方法,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者采用自编问卷《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调查问卷》,以甘肃省张掖市12所农村幼儿园的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收有效率为85%。同时,研究者对其中6所农村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园长和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观念与认识

农村幼儿园教师对课程资源所持的观念与认识,直接影响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关于“课程资源”这一概念,61.8%的教师“了解但认识不够全面”,32.3%的教师“不太了解或不知道”,仅有5.9%的教师“非常了解”。关于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问题,67.6%的教师认为本地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供开发利用,32.3%的教师则认为本地可开发利用的乡土资源相对较少且开发价值不高。访谈中大多数教师认为,乡土课程Y源可以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材料补充,可发挥教学辅助作用。很少有教师会站在文化传承、园本课程构建和儿童发展的角度深刻理解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价值、乡土课程资源的种类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够全面、深入的。

2.对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态度问题,38.2%的教师开发意识薄弱,32.4%的教师开发意识一般,还有5.9%的教师没有开发意识,仅有23.5%的教师开发意识较强。关于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问题,仅有26.5%的教师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61.8%的教师不确定教师能否起主导作用,还有11.8%教师否定自己的主导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幼儿园教师对自己作为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认识不明确,普遍缺乏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主动性。农村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资源开发是上级管理者或课程专家的事,倾向于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课程的实施者,习惯于按照上级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或按照专家预先设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是幼儿园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能力的问题,26.5%的教师能力较弱,61.8%的教师能力一般,仅有11.8%教师能力较强。关于教师是否尝试过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问题,29.4%的教师回答尝试过开发利用但效果一般,41.2%的教师回答产生过开发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开发,14.7%的教师则回答没有想过主动开发利用,仅有14.7%的教师回答主动开发利用过且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整体较弱,部分教师有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如何开发,还有一些教师尝试开发但是效果一般。

4.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教师会以何种方式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问题,选择较多的开发利用方式分别是:作为区域活动材料(64.7%)、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扩展(58.8%)、环境创设的材料(52.9%)、玩教具材料(50%),选择较少的是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26.5%)、用于开展综合活动(20.6%)、用于自编课程(14.7%)。关于教师认为最适合本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问题,44.1%的教师认为可使之成为课程资源的引用,32.4%的教师认为可加以改编整合,仅有20.6%的教师认为应自编创新。这两项调查数据反映出当下农村幼儿园虽然对乡土课程资源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开发与利用的程度还较低,大多是将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的补充或扩充,或对幼儿园既有的课程起辅助作用,还达不到将乡土课程资源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有机融合并据此建构具有较高适宜性园本课程的程度。

四、讨论与分析

乡村资源利用篇6

关键词:会宁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乡土资源

一、乡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开发及其利用的政策依据

乡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可资借鉴、开发和利用的本乡本土的自然、历史、人文、社会等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统称。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这里的“材”既可以理解为不同“材质”的教育对象,又可以理解为不同“素材”的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提出,基础教育课程要“改革忽视非正规教育的倾向”和“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课程结构要“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这些都为乡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二、会宁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资源

会宁历史悠久,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可以开发和利用非常丰富的本土历史人文资源,主要有会宁历史沿革、会宁历史文化遗址、发生在会宁的历史事件、会宁历史人物等。这些历史人文资源一方面可以丰富中学生的历史和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早在新石器时代,会宁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留下了以牛门洞遗址为代表的大量文物。作为“秦陇锁钥”的重镇,会宁曾为雍州之域,殷周为西羌所居,西汉置祖厉县,王莽时改为乡礼县,东汉初复为祖厉县。周太祖为西魏相时,置会州会宁县。隋改凉川县。唐属会州会宁郡,所辖会宁、乌兰二县。宋属会州敷川县。金属会州保川县,又置西宁县,属秦州。宋称“甘泉堡”。贞右四年西宁县升为西宁州,仍属会州。元顺帝至正十二年,“诏改会州为会宁州”。明洪武二年始置今之会宁县。清隶属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1913年改属甘肃兰山道。1927年废道后直属甘肃省政府。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期间,曾建县苏维埃政府。1949年8月12日,会宁解放,设会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22日,会宁分区易名定西分区,会宁为其属县。1985年8月1日,白银市恢复建制,会宁县改属白银市。

在会宁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如牛门洞遗址、祖厉古城遗址、二十里铺汉墓群、王莽之父王曼墓、西宁古城遗址、武举城遗址、马明心教堂、铁木山砖照壁等。这些遗址记载着会宁不同时期的历史,反映了会宁不同时期的变化发展情况,是中国浩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宁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发生了较多的历史事件,如《汉书・武帝记》载:“(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而还。”金国元帅郭虾蟆坚守孤城抗元三年,忠烈可嘉。《元和志》载:“后周太祖为西魏相,来巡,会师于此,土人张信謦资犒军,太祖大悦,因置州以会宁为名。”最为辉煌的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新的一页,也让会宁作为革命历史名城为全国乃至世界所认知。在会宁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有“直言切谏,不失谏官本色”,被朱元璋认为“有大臣体”的会宁县王庙乡蒲杏村的曹铭;有清宣统元年地方三百余众钦其行呈奏请以“寿硕德”旌表五品封典的会宁县郭城镇红堡子村的王在位;有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期间,开堡迎接、资助粮饷,与、杨尚昆等红军上层领导人多有来往的会宁县郭城镇红堡子村的王瀚;有《甘肃通志考》编纂者之一的会宁县老君坡乡苏堡村的苏绍泉(和胞兄耀泉、源泉称为会宁苏门三进士);有弃教从医,擅气功正骨,视病人如亲人的柴家门乡康河村人曹玉昆等历史人物,他们秉承“一代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祖训,为会宁增添了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底蕴。

(二)红军长征的红色会师资源

会宁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圣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这一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和“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是历史赋予会宁这片热土的宝贵财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绝大多数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会宁的历史记忆中:、刘少奇、、任弼时、、王稼祥、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9位元帅,徐海东、陈赓等8位大将,宋任穷、杨成武、洪学智、张爱萍等45位上将和136位中将、千余名少将,这些中国革命史上功勋卓著的赫赫人物,都曾会聚在这里,书写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张震等先后来会宁,缅怀先烈,视察工作;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刘思齐、邵华、罗东进、任远征等开国元勋子女情系长征路,不远万里来会宁追忆革命先烈,瞻仰会师旧址。特别是2007年2月17日,总书记专程来会宁瞻仰会师旧址、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赞誉会宁是革命圣地,并深情地嘱托:要把革命圣地会宁建设好,确立了“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的历史定位。

会宁境内有闻名全国的红军会师旧址,有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的红军会宁会师纪念塔,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唯一全面反映长征历史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1996年,国务院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由120多名将军题词、全国规模最大、主展将帅题词最多、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名的“将帅碑林”,由题写馆名的“红军联欢会址”和“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与红军会宁会师旧址遥相呼应,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题写园名的“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以及“大墩梁革命烈士陵园”和“慢牛坡革命烈士陵园”,构成了甘肃省内规模最大的红色旅游景区。另外,还有红军部队先后在会宁战斗留下的20多处战斗遗址、1000多件革命文物。

以上资源是共和国先驱者探求真理、追求进步、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和不畏艰险,坚定执著、不甘落后、追求进步、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的真切体现。这些精神和“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传统文化和会宁严酷的自然条件相融合,铸就了“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会宁精神”。正是这些精神,对广大的会宁学子而言无疑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激励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志存高远。

(三)尊师重教的金色教育资源

厚重的历史遗存铸就了会宁人崇文修德、吃苦耐劳的秉性;丰富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会宁人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据甘肃地方志记载,会宁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传统,自古有“家有万石粮,不如一子在书房”的教育理念,文庙门前的一副对联历经百年至今保存完整:“一代文王滋兰育蕙华夏地,至圣先师点石成金祖厉城。”仅明、清两代,会宁就出文武进士20名,文武举人115名,贡生369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公派赴日本留学的几十人中就有两名是会宁的进士。民国时期,会宁有大专院校毕业生69人,赴日留学生4人。明清迄今,苏、万、柳、杨、秦等大户全都是以文化立位兴业的。有人指出,这些情况,对于一个偏远省份的偏僻县区来说,是可以和才子云集的江南省县相媲美的。值得一提的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6万多名学子,涌现出数万名本科生,数千名硕士研究生、数百名博士研究生,闻名遐迩,被誉为“高考状元县”、“西北教育名县”、“状元故里、博士之乡”,出现了贫困落后的经济承载着庞大教育的“会宁教育模式”、“会宁教育精神”和“会宁教育现象”。①

要理解会宁教育,开发和利用会宁教育资源,离不开一个字:苦。在会宁,苦是一种教育精神,更是一种教育资源,是会宁现象的精髓。这种苦,饱含了会宁学子九载熬油、十年寒窗之苦,饱含了会宁家庭砸锅卖铁投资教育之苦,饱含了会宁人民勒紧裤带接济亲友之苦,饱含了会宁各界“踏破铁鞋”的发展探索之苦。这种苦,是严酷自然条件作用的结果,也是会宁人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这种苦,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是解放思想、穷则思变和对苦尽甘来的寄托,是与时俱进、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体现,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学习精神的表现。这种苦,更便于学生理解愚公移山、匡衡凿光、囊萤映雪、红军长征等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更利于学生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更能激发会宁人践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会宁精神”。把苦作为教育资源,在教育广大农村中学生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明确会宁教育的累累硕果是持之以恒的结果,是会宁各界长期坚守的结果,也是耐人寻味的结果。开发和利用会宁教育资源,就是要让会宁农村中学生明确苦的缘由、忍耐苦的过程和探寻苦的出路,关键是懂得苦乐转换、贫富转化的辩证法。

注释:

①牛郁贤主编.会宁校史(序一).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1.

参考文献:

[1]陆喜元.贫困与教育:甘肃会宁现象剖析.西北人口,2006,(3).

乡村资源利用篇7

关键词: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政治资源;重构;整合;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5-0025-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青年项目“西部多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治理研究”(12CZZ05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度青年项目“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13CZZ026)。

作者简介:陈自强(1981-),男,四川宜宾人,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政治学理论博士生,主要从事政治学基本理论和农村政治研究。

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绩,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也面临诸多条件的制约和发展的困境,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和破解。通过回顾其发展历程,对照其现实状况,笔者认为,如果要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很有必要从政治资源视角进行反思,探讨其出现困境的内在原因,并有效集聚起所需政治资源,重建适宜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困境: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资源忧思

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目前学界关注较多和研究较为深入的焦点问题。并且,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产生,其研究的角度广泛地分布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史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成果如王沪宁的《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徐勇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王铭铭的《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肖唐镖的《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吴毅的《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于建嵘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季丽新的《中国乡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等。这些研究无疑为思考乡村民主建设提供了思想智慧和洞见。

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从村民自治、政治文化、经济根源、宗族、精英人物等角度考察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较多,而从政治资源角度考察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较少。并且,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困境的反思,无论是从乡村民主建设的内部因素,还是从外部因素如宗族影响、封建主义残余、短缺财政等方面的阐释来看,这些视角和理论对于准确把握乡村民主建设的症结还有其局限性。而政治资源视角则为厘清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困境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进路,因而有必要从这一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

对于政治资源的含义,美国学者罗伯特・达尔认为:“政治资源是一个人可以用于影响他人行为的手段。因而政治资源包括金钱、信息、食物、武力威胁、职业、友谊、社会地位、立法权、投票以及形形的其他东西。”[1]而国内学者则侧重从国家或政治共同体意义上对政治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政治资源是指能够使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客体发生作用,从而影响政治变迁、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政治发展的物质与非物质因素的总和。”[2]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中遇到的困境,如村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困难重重、[3]民主实践中的权责不清和权力运行的体制摩擦[4]等,均可以从政治资源角度找到症结和缘由。因为,现有政治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政治资源的流失和政治资源的供给不足,才使得乡村民主政治建设面临难题和困境。究其实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遭遇的是政治资源困境。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文化资源贫乏。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5]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判断等方面内容。由于传统中国社会长期处在专制主义王权统治之下,乡村社会中的臣民心态和权力本位思想也就较为严重,并积淀到该社会群体的集体意识的深层结构之中,这样就缺乏对民主架构和民主程序的基本理念和政治认知,对民主运行机制缺乏亲和性的政治情感,难以在政治生活中形成健全而理性的政治判断。传统家长制作风较为盛行的乡村社会,也就难以产生对不同意见宽容的政治心理,而对现代民主政治而言,容忍不同意见的政治文化构成了其基本条件。[6]因此,乡村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参与型政治文化或者是公民文化等政治文化资源就显得较为贫乏,不能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充足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认同资源。同时,政治文化资源的贫乏也影响了民主政治运行获得意识形态资源的支持和伦理道德资源的支撑。

第二,乡村民主政治运行的制度性资源不足。制度是一种稳定的、不断重复的、受到尊重的行为模式,制度性资源是设置和巩固民主体制的保障性资源。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目前现有的制度性资源,主要有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构成了乡村民主政治运行中,基层民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条件,也是其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政治实践的基石。因此,制度性资源是政治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最基本的支撑力量。然而,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制度性资源是处于不足状态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中所出现的贿选、两委关系紧张、暗箱操作、党政关系不顺、村自治组织内部运转机制不协调等现象,均与制度性资源不足、制度安排不合理和制度设置不健全有密切的关系。特别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民利的落实和民力的制约,以及民主机制的运行均需要详尽而细致的政治制度做出规定和安排,这样才能确保乡村民主政治的健康有序运行,才能在分歧与一致之间达成政治妥协和进行理性博弈。显然,现有制度性政治资源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来说,还有较多需要进行健全和完善的地方。

第三,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性资源匮乏。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与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因素密切相关,动力因素的构成状况与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着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情况。从其推动因素来看,乡村民主政治发展中国家主导的作用不可忽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实际中起作用的是国家主导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授予和保证农民的投票权利;农村民主一定要在权威与自由、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保持平衡;村民选举搞得相对好些的地方总是与地方领导即治理精英的强有力的支持分不开的,他们能够巧用民主程序。”[7]换言之,国家力量或政权力量是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因素。这也符合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逻辑,即“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起源于农民的自发创造,经国家认可后又由国家进行推广”。[8]因此,作为乡村民主政治实践主体的广大乡村居民反而在动力资源的构成中居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显然不利于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发展。同时,乡村民主政治的长时期运行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凸现,民主政治的相关性保障条件不足,如法治建设的滞后,乡村居民对于民主政治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政治冷漠和政治疲态。所以,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资源较为匮乏。

第四,乡村民主政治实践的社会性资源薄弱。从组织资源的角度来看,有学者指出:“在当代中国农村,最重要的正式组织就是乡党委和乡政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乡村两级党政二元结构,实际纳入了国家权力的控制范围,在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架设了一条自上而下的行政通道,国家的政策、任务由此直达农户,农民也以此作为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的渠道。由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和权力的集中,非正式组织的活动空间十分狭小。”[9]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组织资源是较为匮乏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的公民社会的发育是较为迟缓的,这也使得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缺乏相关组织资源和利益表达渠道,严重制约着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二、原因:基于政治生态变革的探究

为何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会遭遇政治资源困境?概括来说,其源于政治生态的变革。处于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了政治生态的巨大变革。与此相关,政治生态变革下的一些具体因素则是导致中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处于政治资源困境的缘由。总的来看,这主要体现为:

1传统意识与现念的背离。中国乡村社会传统意识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产物,而现代价值和现念则是以现代化大生产为背景的工业文明的产物。因此,二者所支撑和建构的社会秩序基础是不一样的。这正如学者林毓生所指出的:“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一向认为道德与思想是政治秩序的基础。这种看法与西方民主国家以法治为政治秩序基础的看法,是根本不同的。进一步地说,虽然儒家文化所主张的政治秩序乃由道德与思想构成的观念,是中国知识分子使命感所由产生的精神与思想资源之一;但这种观念,如被僵化地或基教式地(fundamentalistically)坚持着,反而会成为建立法治的阻碍。”[10]同理,传统意识的民本思想、伦理规范、等级意识、宗族观念等,与现念的公平、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等思想是相背离的。传统意识不仅不能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产生帮助,反而还可能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产生阻碍。如果没有对传统意识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不能使其适应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需要,就不能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因此,传统意识与现念的背离使得传统思想政治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2制度化水平低下的障碍。亨廷顿认为:“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11]12衡量制度化水平,亨廷顿认为可以用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来限定。[11]13可见,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政治系统对政治输入中的资源和支持的获取能力,也关系到政治系统对政治诉求和利益需要的转化和输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低下的制度化水平无法吸纳被动员起来的政治参与,不能对政治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和转化,不能对社会环境的挑战做出回应,这势必影响到政治系统的稳定,也势必影响到政治系统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合法性基石。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资源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就与之相关。

3乡村精英的流失与利益结构的差异性。根据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的观点,精英通常被认为是在社会价值和资源的分配中取得最多的人,或者是在某一社会中占据高级职位的人。由此,乡村精英则是指那些在乡村中能够在政治、经济或文化上享有较高地位和具有较强影响力或支配力的人。就其类型划分来看,有学者将其分为体制内精英和体制外精英,具体而言,体制内精英包括村支书和村主任,而体制外精英则包括宗族精英、宗教精英、宗派势力和经济乡绅。[12]乡村精英在乡村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权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使得农村中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都大量涌入城市。这样,在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中乡村精英也随之流动,使得农村中的乡村精英流失,这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产生消极影响,使得其面临权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流失的困境。同时,由于利益结构的分化,乡村中利益结构的差异性使得利益需求多元化,从而造成乡村居民的政治冷漠和政治效能感低下,因而对政治支持性资源的提取产生消极影响。

4乡村社会组织发育程度的不足。乡村社会组织的范围大致包括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政党组织、经济组织、社团组织、宗族组织、宗教组织、宗派组织、社会合作组织等。乡村社会组织发育程度的不足主要是从组织的独立性和功能的健全性角度衡量的。虽然乡村民主政治进程的演进,使得正式的国家政权组织系统和政党组织系统向村民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让渡了组织空间和给予了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是,有学者指出,这种带有国家赋权方式得以成长的村民组织和其他社会中介组织,是无法抵御政府权力无边界渗透的,也会造成社会组织化程度低下的问题。[1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社会组织,尤其是乡村自治组织和民间自组织的发育程度不足,导致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无法获取足够的组织资源的支持,也无法为乡村民主政治良性运行培育起组织载体和社会力量。

三、出路:政治资源的重构与整合

由于政治生态的变化使得现有的政治资源配置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现有的政治资源供给不足或是格局陈旧,使得政治资源不能适应乡村社会对民主政治需求的增长形势;另一方面,则是乡村社会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的压力,迫切需要开发和聚集新的政治资源,以满足其建设需要。这样,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就面临着双重任务,不仅需要充分重构和整合现有政治资源,而且也需要聚集和整合新的政治资源。这可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资源的重构和整合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1重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政治资源的重构,不仅针对的是现有资源的优化调整,以及空间布局上的合理配置,而且也针对的是政治资源能获得创新性开发和使用。具体而言:

一是政治资源结构上的重新配置。对于政治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有学者提出了这样三个标准:“首先,从政治资源实体部分中的经济实体资源来看,判断其配置优劣的标准是看是否能够做到‘物尽其用’。第二,判断政治制度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要看制度资源配置是否尽可能地节约制度交易成本,是否遵循了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即‘效益最大化’原则。第三,判断政治规范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看其配置能否提升主流政治价值。”[14]因此,政治资源结构上的重新配置至少需要三个着力点。首先,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需注意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并做到政治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效率性。其次,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需以维护社会公平性价值为取向。再次,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需注意理性筹划的周全性。

二是政治资源内容上的创新性开发。政治资源内容上的新拓展,可以在两个向度上展开。首先,在传统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下功夫。针对如何开发和利用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均做出了有益探索。海外新儒家对儒家传统政治资源进行挖掘与重新阐释,希冀从“内圣”资源中开出“外王”的现代政治资源。而学者林毓生则将传统思想资源与民主政治和现代法治对接,提出了创造性转化的观点。[15]台湾学者徐复观在如何利用儒家传统政治资源实现民主政治方面做出了有益而深刻的思考。对此,学者肖滨指出徐复观对于“修己”与“治人”的区分值得高度注意,“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这虽然是对儒家原则的一项现代修正,然而这一修正的理论意义极为重要,它揭示了儒家传统与自由主义相结合的基本路径指向,即把传统儒家连为一体的修己治人、内圣外王的世界辟为两撅:修己与内圣定位于‘私人领域’,体现的是积极自由,让自主的个人自己选择与决断;治人与外王定位于‘公共领域’,其运作以消极自由为标准,由法治民主提供保障。这样,修己与治人、内圣与外王二者边界划分、领域限定,一方面有利于儒家传统接纳消极自由之观念,另一方面则使儒家传统中积极自由的思想资源(如‘为仁由己’‘正心修身’等)得到新的开发。”[16]可见,传统政治资源的开发能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的政治资源。其次,引进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外部政治资源。这种外部性政治资源既可能来自于中国其他方面的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如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经验等,也可能来自国外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借鉴,如协商民主政治模式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协商民主作为对自由民主的批判和修补,也能使乡村民主政治运作上增加通过协商、合作方式来产生出公共政策的民主形式,有利于贴近乡村政治建设中乡村基层社会的多阶层、多民族、多宗教和利益多元化导致社会矛盾众多的现实,并能与乡村基层民主的实践相契合。[17]

2整合。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政治资源重构之后,还需经过有效整合,才能使得现有政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新旧政治资源得到有效组合。

一是价值重塑。主要是民主共识的形成,对民主价值产生一致性认同,并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奠定观念基础。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安排,只有当大众达成民主共识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民主政治体制的益处。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只有通过对民主价值的重塑,把民主的思想和民主的基本价值植根于乡村民众的心灵深处,才能有效地为民主政治运行提供政治文化资源,才能消除传统人治社会和专制王权所留下的思想残余,才能使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理性信念作为支持。

二是机制建构。通过对政治资源配置机制的建构,一方面实现政治资源配置与乡村现实利益需求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则实现政治资源配置与资源效力发挥的协调性。首先,需建构起政治资源的权力共享与利益分享机制。对于政治资源来说,权力资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利益也是政治资源表现形式之一,因此,该机制对于实现权力的分权与利益的疏导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需建构起政治资源的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机制。该机制凸现出了现代政治的现实品格特征。对于公共权力来说,为保证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和使用的规范性,有必要在政治资源的配置上建立权力制约机制;而对于公民权利来说,为了保证公民权利不被随意侵害,也有必要在政治资源的配置上建立权利保障机制。再次,需建构起政治资源的多元整合机制。该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对权力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智力资源、政治文化资源等政治资源的协调与综合利用,从而降低政治成本,

优化政治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4.

[2]陈文新,王君丽.政治资源:涵义、特征与价值[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厉复魁,于新恒,王雅珍,吕雅范.乡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难题及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2,(6).

[4]许晓明,王仕国.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J].求实,2003,(10).

[5][美]阿尔蒙德,维伯.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6][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49.

[7]郎友兴.民主政治的塑造:政治精英与中国乡村民主[J].浙江学刊,2002,(2).

[8]唐兴霖,马骏.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景及困难:制度角度的分析[J].政治学研究,1999,(1).

[9]臧乃康.政治资源开发与小康社会农村政治文明建设[J].中州学刊,2004,(6).

[10]林毓生.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4.

[11][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2]金太军.村级治理中的精英分析[J].齐鲁学刊,2002,(5).

[13]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14]虞崇胜,陈文新.关于政治资源配置的理论思考[J].探索,2006,(2).

[15]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91.

乡村资源利用篇8

关键词:乡村;水利水电;问题;研究

1乡村水利水电现状概述

1.1乡村水利水电的硬件设备现状

目前来说我国乡村的数量还是非常庞大的,那么乡村水利水电的硬件设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对乡村水利水电的硬件设备进行总结概述可以找出出现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进行解决,对于我国乡村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部分乡村的水利管道由于使用时间较长,一些管道已经老化生锈,甚至部分的管道阀门也因为质量问题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所以说对于这些乡村水利设施的硬件设备需要定期的检测,保证其正常工作运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埋在地下的管道如果质量一旦出现老化,就会爆裂和漏水,这就势必会造成很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的素质受限,乡村水利设施的硬件设备的质量控制都不是很严密,所以也会造成一些安装质量方面上的问题,就会经常的出现爆管、漏水现象的发生。还有就是有些部分的设计与规划不合理,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现象,进而影响乡村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进而可能影响到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作物的生长用水。

我国的乡村水利水电设施的硬件设备现状不容乐观,一些硬性的设施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一些水利水电设施长年无人维护,这些都会引发和导致无效用水量的情况加剧,从而产生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以上都是我国的乡村水利水电的硬件设备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只要仔细的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定期的维护,我相信我国的乡村水利水电的硬件设备的质量一定会大幅增加的。

1.2乡村水利水电的发展中水利水电资源的利用情况

我国乡村水利水电发展中水利水电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不是很高,在乡村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中都会产生一些生活废水和污水,但是乡村缺少具体的废水处理和回收设备,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其中生活废水来源于乡村人民的生活排水,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排除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这些都是乡村水利水电发展中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情况。还有就是电能的利用情况也不是很好,虽然乡村人民在进行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量没有城市那么大,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的浪费电能的现象出现在乡村。而且这些生活和生产废水大多都没有很好的经过处理,所以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对于水资源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另一方面,乡村企业所排放出来的废水流入河流中,不但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说,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采用化学、物理等多种处理设施对排放的废水、污水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在排放之前让其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水质排放标准,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进行对污水的重新利用。这基本上就是乡村水利水电发展中水利水电资源的利用现状了,总体上来说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我国对农村水利水电设施的重视,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的。

2乡村水利水电的发展研究

2.1乡村水利水电的常见问题

乡村水利水电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下面我将水利水电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具体说明。首先是安全问题。对于乡村水利水电的安全问题来说,这是从建国开始就一直存在的问题,很多的乡村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做到具体的安全保障性,很多水利水电设施都处于长年失修的状态。所以这些长年具有安全隐患的水利水电设施对于乡村水利水电进一步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都是一种威胁。乡村水利水电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每年很多乡村水利水电事故都是由于水利水电设施等长年失修造成的,这些都是乡村水利水电的安全问题造成的,对于乡村人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污染问题也是乡村水利水电常见的问题。进入21世纪,乡村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乡村企业的建设给乡村经济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乡村的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污染,特别是对乡村水利水电工程的污染。这些污染导致了乡村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大大折扣,进而影响乡村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上面所说的都是目前我国乡村水利水电的常见问题。

2.2乡村水利水电常见问题的具体研究和有效措施

由于乡村水利水电常见的问题比较多,所以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乡村水利水电中节能措施有很多,常见的乡村水利水电的节水节能措施有利用太阳能供应热水、对废水进行回收重新利用等等。这些措施对于乡村水利水电的节能都能起到一些作业效果,下面对这些乡村水利水电的节能措施进行简单的介绍。首先介绍的是利用太阳能供应热水,在这项节水措施中,通常在一些乡村的大部分建筑物中,安装太阳能热水装置来对水进行加热的操作。利用太阳能制备建筑用水有很多好处,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一举两得。那么作为乡村水利水电中的热水的供应设施能够采用的节能措施就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适当的降低热水的使用温度。并且在能够满足乡村水利水电的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热水的流率,使用新式的高效率的太阳能热水设备来对乡村水利水电用到热水进行加热处理。这样对于乡村水利水电的节约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另外一个乡村水利水电的节能措施就是对乡村水利水电废水进行回收重新利用,这项节水措施对于那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农田灌溉工程中可以大量的使用,这项节水措施可以对乡村水利水电废水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有效的节约水资源。由于一些农田灌溉工程项目中需要大量的水用于浇灌农田,这些水的水质要保证安全,如果用自来水来进行浇灌是对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大量的使用一些乡村水利水电生活用水,对这些乡村水利水电废水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就可以进行浇灌农田等,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节约起到巨大的保护作用。

3结语

当前我国还是一个乡村众多的大国,所以乡村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用水量和用电量还是比较庞大的,一方面对于乡村人民的生产来说,需要大量的水电资源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收获,这关系到我国的粮食质量和安全,所以说乡村的水利水电要得到非常有效的保障。对于乡村水利水电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找到解决的方案,可以有效的保护水资源和能源,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乡村的水利水电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概况和分析,可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进行有效的解决,这对于乡村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乡村水利水电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和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乡村资源利用篇9

关键词:乡土资源园本课程花乡

所谓利用乡土资源,是指利用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现在大力提倡用乡土资源教育幼儿,乡土资源来源于幼儿所生存的环境,是幼儿熟悉的,是幼儿所乐意接受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本土化教育,更能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农村利用乡村资源现状和实施原本课程现状分析

《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实施因地制宜的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然而,农村幼儿园利用乡村资源的现状,从整体上看:

1.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幼儿园条件设施比较陈旧,经费紧张,造成室内外的玩具匮乏,教育教学活动习惯以教材为中心。

2.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园贯彻《纲要》精神的根本宗旨。农村幼儿园在乡土建设上追求城镇化,缺乏对园所自身资源优势的认识,只是一味地盲目追求、模仿,缺乏对这些资源蕴涵的教育价值的开发研究和利用。

3.园长的年轻化。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明显,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与课改所要求的理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近几年,本园也在努力创造机会向各幼儿园学习,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逐步在本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园级骨干教师不断呈现,并逐步成为园骨干力量。本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将家乡资源“花乡”作为本园的教学特色,合理利用家乡资源,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农村幼儿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优势

1.恩格斯说,只有热爱家乡,才能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对幼儿从小就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长大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漳平市永福镇花乡资源丰富,被称为“杜鹃花之乡”,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永福镇人民的骄傲。幼儿园应该利用这些花乡资源,让事实说话,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宣传、教育,以被称为“杜鹃花之乡”为榜样,健全人格。

2.每个幼儿园都因地域、所处位置而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农村幼儿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这是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丰富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自然的物品等,都是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些花乡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并很好地实施园本课程。

三、利用花乡资源构建园本课程

当前,对幼儿园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都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无全国统一的教学用书等具体的课程形式,这是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国家课程的显著不同之处。园本课程自主开发成为每一所幼儿园面临的共同任务和实际需要。因此,组织学习《纲要》及园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显得更重要。通过学习研讨,大家对如何构建园本课程有了较系统的认识。

四、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幼儿园由于地域的不同,需要幼儿园发现挖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乡土资源的利用,更具有亲和力,有利于培养幼儿从小对自己家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下是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乡土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的发展,头脑会变得更聪明。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幼儿的操作材料随处可见,例如可以做一个植物区角,让孩子们种花,陶冶幼儿的情操。

2.乡土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好奇感、新鲜感,从而产生求知欲,会想看看结果是什么样的,从而激发创造欲望。

3.乡土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对幼儿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最好途径。家乡是幼儿熟悉的地方,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成长中有特殊的意义。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教育幼儿和实施原本课程,将使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后,我们会在“充分利用家乡资源,以园为本”思想的指导下,让幼儿与家长参与我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中,争取园本课程更具特色,更适合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

乡村资源利用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