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职业道德十篇简述职业道德十篇

简述职业道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9:56

简述职业道德篇1

[关键词]音像教学;学习兴趣;职业道德

没上课前先找资深的卫校老教师请教如何上好课?她的话很有哲理。她说:“要讲的浅显易懂,不能讲深了,讲深了她们听不懂!”。看来,要想上好课,先要在教法上动脑筋。思来想去,觉得最好的莫过于形象教学法了。我们知道,人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方式吸收外界的信息。正处青春期的学生们对外界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老师如果能够利用手中的各种实物或工具,借助声、光、电等既直观又形象的辅助媒介进行教学,例如音乐、图片、电影等,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感官反应都充分调动起来,打破以前那种“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传统教学模式,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成具体,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那么学生将由厌学转化为渴望学习,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电影创设语言、生活环境

我所教的08(2)护理班是由维吾尔族、哈族、蒙古族的学生组成。交流语言以维语为主。要想在课堂上营造汉语学习的氛围。我选择最能体现语言交流的电影《窈窕绅士》来完成。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嬉笑滑稽的场景,跌宕起伏的故事,耐人寻味的结局。让学生在观看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并提出疑问。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自然传达出处事的原则:诚实可信。正是由于不诚实,女主人公才失去了与大公司合作的机会,不得不选择与没品味的暴发户曾先生合作。正是由于不诚实,暴发户曾先生才去追星,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两个尝到苦果的主人公被逼到一起。最后由于坦诚相待,女主人公事业有成,男主人公也最终明白自己的所爱是谁。他们都改变了自己的处事原则,迎来了灿烂的阳光。通过这部电影让学生认识诚实对于人生有多重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它可以指引导向,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电影启迪人生、认识自我,已求达到激励进取的目的

08(2)护理班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只有17岁。对于人生,对于前途对于自己还缺乏必要的认识。怎样让他们认清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我选择了影片《大兵小将》。故事从战场开始。成龙扮演的大兵用装死逃过一劫,俘虏了致死拼搏的小将。大兵要把小将抓回本国换5亩地。表达了一个小人物卑微的人生信念。活着有地种就好。而小将是一个靠杀伐来攻城略地取得战功的大将。他就是要靠战争来实现自己扩张的梦想。两个人生观和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人在经历了生死逃亡后,完全发生了转变。大兵在强秦军队面前临危不惧英勇牺牲;小将在秦军到来时举国投降,保全了人民,避免了杀戮。这部电影通过不同人物的认识转变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看完电影后,我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继而向学生传递出认识自我对人生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挥自我优点、展现自我价值。

三、电影展示理想,提高思想境界

护理专业职业道德信念要有发自内心的履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感。我选择了《妙手仁心2》唐医生牺牲的一幕。病后初愈的唐医生还在休假,一次陪父亲复诊,在候诊的时候,医院意外失火,唐医生有丰富的自救知识,但在关键时刻她为了救助伤病患者,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自己却倒在了浓烟中。唐医生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但依然履行了一个医护人员最高的职责:“救死扶伤!”感人的实例鲜活的再现了医护工作者最高的人生追求。音像教学带给学生的震撼和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具体的人物、场景、事件让学生切身体验情感和艺术形象,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

著名古罗马教育家贺拉斯曾经提出“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倡导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快乐中学习;也有人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门功课有了兴趣之后,他们学起来将会变得十分轻松。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音像教学恰能调动学生最大的兴趣,它直观、感性易于理解也更易被接受。即用戏剧形式进行的思想教育,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占领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使学生通过影片中感受、认知真善美。一曲《歌唱祖国》,可以把世界华人凝聚在一起;一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以更加坚定人们坚决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一剧《红岩魄》,可以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心灵;一部《长征》,可以激励亿万人民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音像教材比起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简述职业道德篇2

一、文献综述

世界范围内的财务舞弊与审计合谋案的发生使得Cpa职业道德治理问题在21世纪面临严峻挑战。研究Cpa职业道德问题在学术界取得丰硕成果。韩传模研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并将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与其他国家的体系比较,提出构建职业道德框架。叶陈刚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都深刻剖析了道德、职业道德及其历史文化渊源并做了中外比较。劳秦汉对会计职业道德做了理性的思考,剖析会计职业道德的经济基础。陈汉文、韩洪灵基于公共合约观描述和分析了Cpa职业道德准则变迁,他们认为Cpa职道德准则的性质是Cpa与社会公众所“签署”的一份关于服务质量的隐形的公共合约,其内容是对职业会计师与相关利益者当事人交互行为方面的约定,明确界定Cpa行为空间,并按此合约构建了一个融利益相关度、期望差距、政府管制参与度、合约的技术特征及时间在内的五维分析框架。徐彦夫、刘骏都从文化角度探讨了Cpa职业道德标准性质,认为职业道德是自生自发的内在约束会计职业人员机会主义的隐形制度,要求职业会计师自觉执行规范。同时,也认为Cpa的职业道德应该是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两方共同作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从研究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案例出发对Cpa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的作用机制、实际约束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Cpa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不是简单的相互包含关系。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大都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范式开展的。我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1、分析职业道德性质和构建Cpa职业道德体系;2、比较各国关于Cpa职业道德准则,这种比较仅是作为文中的一部分或是仅是将各国的Cpa职业道德准则罗列在一起,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也没有指出他们之间产生不同的原因。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Cpa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和内容上比较我国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Cpa职业道德标准的异同,以此分析原因并为我国Cpa职业道德标准提供借鉴。

二、我国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标准体系比较

(一)我国Cpa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我国Cpa职业道德规范由上文提到的《职业道德准则》和《指导意见》组成,Cpa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守上述准则。《职业道德准则》作为基本准则,对Cpa职业道德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包括总则、一般原则、专业胜任能力和技术规范、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以及附则。《指导意见》是Cpa协会针对基本准则制定的具体准则: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两个层次。其中,基本原则包括:Cpa履行社会责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具体要求包括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保密、收费与佣金、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接任前任Cpa的审计业务,以及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等。

(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职业道德委员制定《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的体系内容有定义、导言、公众利益、目标、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1)定义是对规范涉及的术语给出解释。(2)导言是对规范适用范围、会员国的责任及规范框架做出的说明。(3)公众利益是指职业会计师的责任并不是专门满足某个客户或雇主的需要,会计职业准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利益。(4)目标是指规范要达到的最高执业标准,包括:可靠性、专业化、服务质量、信任。(5)基本原则,包括:公正性,职业会计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坦率、诚实;客观性,职业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得因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和谨慎原则,职业会计师应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以确保客户能享受到合格的专业服务;保密;职业行为,职业会计师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技术准则原则,职业会计师应遵照相关的技术和专业准则提供专业服务。(6)具体规范,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适用于所有职业会计师,第二部分适用公共执业会员,第三部分适用受雇佣的职业会计师。

(三)二者体系上的异同。由上述分析得出,我国Cpa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大体一致,都贯彻了由基本准则到具体准则,由抽象到具体的路线图,即基本原则⇒具体规则⇒规则解释。其中,基本原则指出了Cpa所追求的理想行为标准,能够在较大范围和较长过程中对Cpa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但基本原则的表述比较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规则是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具体规则从中推导而出。

但我国Cpa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在具体规定上没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层次明晰。我国Cpa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准则没有明确职业道德规范的目标和定义。我们认为,在Cpa的职业道德的规范标准中首先明确一些定义是必要的,优于仅给出一些解释,这样更权威、更具有执行力度。比如,明确Cpa的宣传、广告、招揽业务、职业会计师、执业会计师的定义。明确定义也就确定了范围。在基本准则的制定中,我国没有将公众利益单独提出,这是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标准的一个最大不同。

三、我国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比较

(一)我国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内容比较。我国Cpa《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的基本准则有:公正性、客观性、独立性、专业胜任和谨慎、保密、技术准则原则和对客户及其其他责任。与我国相比,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基本准则中没有单独规定独立性、对客户同行及其他责任。

可见基本原则基本相同,我国职业道德准则在总则和一般原则中明确了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原则,而后者仅在基本准则中明确了公正和客观。我国单独在基本准则中规定了对客户、同行的责任。而后者在职业行为原则中做出相应的规定,没有单独规范。后者的职业行为原则更为宽泛。我们认为,基本原则应该规范的简洁有利,因为Cpa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应当是整个道德规范体系的较高层次,是指导Cpa职业行为的基本信条,既要体现一定的概括性,也要体现全面性和系统性。我国应当借鉴那些国际公认的Cpa职业道德原则,如客观、公正等。同时,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道德,才能使我国的职业道德原则既能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具有本国特色。

简述职业道德篇3

1、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说()

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

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

2、某县人民政府依法做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政行为是()

a.非要式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行政执法行为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作用的是()

a.直接决定人的职业生涯

B.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C.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D.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4、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并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的()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5、理想是()

a.凭空产生的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

C.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D.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

6、不属于国家监督的是()

a.司法机关的监督

B.行政机关的监督

C.国家权力机关

D.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7、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的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

a.友情

B.恋爱

C.爱情

D.婚姻

8、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因此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为,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同意,这说明行政执行活动具有()

a.主动性

B.单方面性

C.广泛性

D.特定性

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结构的三要素说的是()

a.结果

B.假设

C.处理

D.制裁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的是()

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西方主流文明相一致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3、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团结友善的要求

14、“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这句话意在说明()

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向导

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D.理想信念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

15、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它不包括以下哪个层次()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6、某种道德规范一经形成便会长期存在,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这说明()

a.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B.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C.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

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17、我国法的主要渊源是()

a.制定法

B.习惯法

C.判例法

D.国际法

1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可以概括为()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19、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对于这四个要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犯罪主体只能是有生命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B.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

C.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目的、动机等因素

D.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20、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

a.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B.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

C.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D.鄙视和离弃祖国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1、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做到“四善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善于”的是()

a.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B.善于使人民群众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C.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D.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22、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社会公德的特点不包括()

a.基础性

B.全民性

C.强制性

D.相对稳定性

23、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由此产生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这导致了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

a.稳定性

B.专业性

C.强制性

D.统一性

24、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25、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认为中国一无是处,主张“全盘西化”,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的是()

a.民族虚无主义

B.狭隘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

D.与时俱进民族主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具体措施。

27、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28、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

29、简述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30、简述法律权利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简述职业道德篇4

一、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关系

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伦理是职业化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它们都是基于社会分工产生的职业化的衍生物,共同促进职业化的进程。但三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不能混淆;它们对立统一于社会分工所产生的职业化的内部矛盾。

职业化是社会分工的内在要求,或者说,是社会分工的外在形式。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用涂尔干的话说,“分工已经不再仅仅是植根于人类理智和意志的社会制度,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普遍现象,是我们在有机体本质要素中必需有所把握的条件。因此,社会劳动分工只不过是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要符合这一规律,就必须顺应分工的趋势。”[1]5当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某些专门的技术来解决特定问题,而当一定数量的人能够掌握这些专业的技能并用来解决这些特定的问题时,职业群体就会产生了。因此,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就是它的专业性——专业性程度愈强,职业化程度就愈高。专业性也因此成为衡量从业人员水平的一个基本指标。但另一方面,专业性也是造成职业化“外部性效应”的基本原因,即由于专业性可能造成职业垄断,进而造成职业人员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2]50外部性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容易造成职业的倾向。甚至可以说,专业性程度愈强,职业的化倾向就愈强。换言之,职业的专业性是矛盾的焦点所在:它既是职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化的倾向的根源。

职业的专业性主要是通过职业群体的职业能力——即一个从业人员对职业所需求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来体现的。从业人员应当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某种形式的考核,并在实践中体现这种知识和技能。职业能力主要体现了职业本身的内在要求,从这个角度说,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职业化的重要内容。需要指出的是,职业能力并不直接涉及从业人员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但是职业能力的程度却会影响人们对从业人员的信任和该职业的社会声誉。

职业的专业性所产生的副作用主要依靠以利他主义为形式的某些行为准则加以克服。“……用团体的……道德戒律和价值来感染其成员,旨在降低其成员暗中违反他们头顶上的行会限制的可能性”。[2]50这些准则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指职业的内在要求,它们只是直接调整从员人与社会大众和相关人员的行为关系,目的是要使从业人员能够获得后者的信任。它们是职业化进程的外部重要保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涂尔干称“劳动分工将会成一种绝对的行为规范,同时还会被当作是种责任”。[1]5

这些准则或责任是通过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两个概念来描述的。个人的道德取决于个人的认知与修养,而个人在社会责任则取决于其在社会角色的要求,即取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纯粹是取决于个人的认知和修养。这种不分在古代用语不会带很大的麻烦,因为中国古人的思维都是推已及人的,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今天职业多元化的世界中,这种一元的思维方式就行不能通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能简单以是否一个“好人”与“坏人”的标准来评价职业人。对职业人的评价应当根据其职业的性质要求来确定。然而,这种思维确实在影响着我们:一个“好人”不管其是否符合职业的要求更容易得到普通群众的认可。其中的逻辑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好人”,而一个“好人”所做的事容易为人们所信任和接受;因此,若一个法律职业者有比较高的道德品质,显然有利于法律职业的开展。从这个角度讲,道德的强调有利于消除职业的外部性问题。但是道德与伦理是区别的: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好的法官。因此,区别伦理与道德是重要意义的。其实,这两个概念在我国古代也是区别使用的。伦理中的“伦”主要是指秩序、次序。《孟子》:“识人事之序,从人从伦。”“理”则是指道理和准则。而道德中的“道”主要是指世界的本源性的东西。《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德”则指合乎道理。朱熹《四书集注》:“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又曰:“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独得。”简单地说,伦理主要是指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与准则,而道德则指个人对天理的把握。在英文中伦理“ethics”是指“一套在人们中形成共识的理念,这种理念可以控制人的行为,尤其指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理念”。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遵守道德的重要性。综上所述,两者既有区别也联系。区别在于伦理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道德强调准则的正当性来源,即世界的本源,同时,道德强调个人的认识和修养对道德实现的重要性。两者的联系在于伦理需要通过道德来发挥作用,道德应当体现伦理的内容,否则社会和谐就是空话。

从职业道德到职业伦理

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的关系也如此。就法律职业而言,职业道德包括法律家的职业行为规范、道德品质以及调整法律工作中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3]18然而,实践中,我们往往只是将对一般人的道德要求也加在职业人员身上,或者说是一般道德要求在职业中的体现[4]也而很少从职业的要求来考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道德观,并且同一个人的道德观在不同时期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仅以一般道德来要求职业者,这是不够的,也是靠不住的。因此,职业化还需要对职业从业人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要求特定从业人员在处理与相关人员之间关系时需遵循特定准则和规范,以确保职业人员的行为能够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显然,这些内容与一般所理解的“道德”是不同的,它不涉及对职业从业人员品质的“好”与“坏”的评价。就其内容来说,它主要取决于职业本身的性质:不同职业,由于其专业性不同,从而带来的外部性表现并不相同,为消除这个外部性,从而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在处理相关人员关系时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职业的进程与职业伦理是最直接相关的,只有职业伦理才真正产生于职业化的过程中。

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在功能上的相近性使得“职业道德”一词在客观上会产生模糊职业伦理与一般社会道德的效果。的确,将一般社会道德纳入职业道德的范围,使职业人员更容易为一般大众所接受。但是,职业道德的强调,其实并没有促进职业伦理的建设,也没有促进职业化的进程,因为道德问题与职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由于道德建设强调的是社会的同构性,它的最终目标是促成社会的大一统,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消除职业的分化而不是职业社会所体现的多元性。从这个角度讲,不能过于强调一般社会道德,更不能用一般社会道德代替职业伦理。否则反而会忽视职业伦理的建设,不利职业化的进程。因此,将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作出区分,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综上,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这三者都渊源于社会分工所造成的职业外部性,并且都是一个特定职业得以维系的要素;职业能力是对从业者在处理专业问题时的要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则是对从业者在处理与社会大众的关系时的要求。其中,职业道德是出于一般社会道德和个人的认知和修养的要求,职业伦理则是出于职业本身性质的要求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或者说确定职业从业者的行为准则。

二、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会对社会分工有不同的认识,相应地,职业的定位也就会不同,进而影响对职业伦理的认识与建构——这也是职业伦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重述的原因。这就使得在分析职业伦理时,应当将其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分析,这是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认识论前提。对法官职业伦理的分析当然也是如此。具体来说,法官职业伦理的“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法官的职业化,这是法官职业伦理的前提;二是法治的要求,这是法官职业伦理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法官的职业伦理就是在法治的价值取向下、法官的职业化过程中的衍生物,也就是在法治的背景下从事法官职业处理与相关当事人之间关系时所应当遵守的那些准则和规范。所以,对职业化和法治两方面的认识,共同构成了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基础。

(一)以职业化为前提

法官职业伦理的前提是法官的职业化。韦伯在论述近代专业化官僚产生的时候说:“近代官吏团体已发展成一支专业劳动力,经过长期的预备性训练后有专长。并且近代官僚集团出于廉洁正派考虑,发展出一种高度的身份荣誉意识,若是没有这种意识,可怕的腐败和丑陋的市侩习气,将给这个团体造成致命的威胁:没有这种廉洁正派,甚至国家机构纯粹技术性的功能也会受到威胁。国家机构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一直在稳步上升,尤其是随着社会化的扩大,这种重要性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5]68韦伯的这一论述对于法官职业也是适用的;但是,仅考虑“廉洁正派”和“荣誉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般社会道德的要求;换言之,这一论述并没有严格区分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对于法官来说,首要的职业能力是熟悉法律,其职业群体在社会中形成了涂尔干所谓的“有机团结”,从而需要特殊的共同价值作为维系群体的机制;[1]3-45在职业共同体和社会大众的关系上,以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为代表的“利益交换论”认为职业伦理的功能在于职业共同体和社会大众的利益交换,即职业共同体以职业伦理的自我约束为对价,以此换取社会大众对其垄断社会职业资源的容忍;[6]125-157对于法官来说,其职业领域垄断了法律资源,作为交换而对于社会大众承担的一定责任,例如法律援助等。但是这一点对于所有的法律职业都是一样的,还不足以区别法官与其他法律职业。

与另一个主要的法律职业——律师相比,法官职业有其自身的特征:律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当事人摆明对其有利的事实,并从有利于当事人角度来理解法律。从这个角度来说,律师从来不是中立的,也不会被要求中立。但在某种中立的规则下,由于律师的专业性,他们的参与更有利于法官查明事实并恰当适用法律;所以,律师毋宁说是法治的参与者。而法官则不同,他们不仅要熟悉法律,而且要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作出判断。

所以,以职业化为前提的法官职业伦理呈现三个层面:第一即一般性的职业化群体,其职业伦理基于韦伯所说的“廉洁正派”和“荣誉意识”,但仍然是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混同的;第二即法律职业群体,其职业伦理主要基于因垄断法律资源而对社会大众所承担的责任,但这一层面涉及所有的法律职业;第三即法官职业,其职业伦理主要基于法官中立的职业地位和判决终局性的职业属性。

(二)以法治为价值取向:两种法治观的影响

一般认为,法治就是指法律的统治,它反对的是人治,即反对那种出于统治者的恣意、从而令社会成员无所适从并没有安全感的统治方式。然而,法律本身又来自于哪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引致不同的法官职业伦理观。

一种关于法治的观点是,法律是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制定的那些规则,即法治就是立法的统治。由此出发,法官的基本作用就是查明事实,并根据法律的规定作出裁判。它最大的特征是不需要法官有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只是法律的执行者:法官对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秉公执法。所以,法官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其比别的社会成员更多地了解制定法的内容,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其他要求,其极端的样态就是“上面投入案件事实,中间经过三段论推理,下面掉出判决结果”的自动售货机式法官——换言之,只要熟悉法律的人,都可以从事这样的职业。这种法治理念下的法官职业化程度是不高的,因为它只是法律的“发现者”,并且不是唯一的发现者,任何熟悉制定法内容的人都可以对其“发现”法律的过程进行实质性的检验和评价。这种职业化程度比较低的状况,也就使得法官的职业伦理局限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即更多地强调法官与审判的客观对象(案件证据与法律文本)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法官与审判的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相对就较为忽视了。

另一种关于法治的观点认为,法律的统治不能仅简单地理解为立法的统治,法官通过具体的案件审判确立的判例也是法律的重要来源,即“法官造法”。因此,法官就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被动的法律执行者了,而是法律的“发明者”。特别是,由于判决效力的最终性,法官的判例在某种意义上还高于制定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就是司法的统治或法官之治是不为过的。从这一点出发,对法官职业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公正审判每一个案件。为此,法官需要极强的说理技巧——我们称之为法律方法。为能够胜任这种任务,法官就应当有更高的要求,包括专业水平和个人道德,在处理法官与相关人员的关系上也有近于严苛的要求。因为职业的重要性,所以将个人道德纳入职业道德的范畴加以规范也不为过;因为专业,所以严格设置职业的伦理才显然特别有必要。只有做到这点,法官才被真正看成是法律或正义的守护神,才能被信仰。

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法治观以人民和民主的理念作为假设前提,从古希腊开始,直到今天仍然被许多国家所遵循。但这种理念下,法官的独立性相对较小,职业化程度较低,职业伦理也就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第二种法治观滥觞于古罗马时期,并由英国的普通法体系传承下来,以自由主义理念为假设前提。在这种理念下,法官的独立性有实质性的意义,其社会功能也比较大,因此法官的职业伦理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它并不以民主为前提,因此法官的判决,特别是针对权力争议的裁判权和违宪审查权的合法性就会存在质疑。

但是,这两种法治理念本身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相反甚至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第一种法治观强调立法,必然要求制定法本身能够事无巨细地规范人们的行为,但事实证明这种包罗万象的制定法是无法实现的,这是由立法者的有限理性和立法本身的滞后性所决定的,此时就需要法官在个案的审判中通过对制定法的解释,来将法律规范具体化;第二种法治观强调司法,但是在缺乏普通法传统的国家,法官审判的正当性依然要从“民主”中获得支持,即法官审判所依据的法律必须是经过民主程序所制定的,尽管法官对该法律的解释与其字面含义已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受这两种法治观影响而产生的对法官职业伦理的认识也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进而可以成为确定法官的职业伦理的共同因素。综合来说,基于第一种法治观的职业伦理,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官职业伦理的底线;而第二种法治观可以设计出更具体的、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要求。

三、我国法官职业伦理建设

(一)我国法官职业的定位

新中国的法官职业是以民主为基本的理念,同时揉合了“案结事了”的职业定位而建立起来的。这对我们认识我国法官职业伦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1.民主理念的主导

民主理念的主导,即以民主的立法至上,将法官定位为法律的发现者——也就是前文所述第一种法治观的表现:法官必须严格地遵守法律的规定,理论上没有独立的裁量权。于是,法官职业的基本要求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可以说,它十分清楚地包含着秉公执法的要求,但却并不能当然地推导出司法公正的要求。近十年的司法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理解上的变迁和摇摆。

“以事实为依据”被理解为法官必须在能够确定的具体事实的基础上才能作出裁判。因此,查明事实是法官的基本的任务。由于传统上都认为案件事实是客观存在、并且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还原的,因此法官可以并且应当主动去查明事实。由此,法官在整个诉讼的过程中当然要处于主动的地位,其他的诉讼参与人所做的活动都是为法官查明真相为存在的。“查明事实”要求法官必须主动行动,这就容易与具有主动属性的行政相混同。在这种理念下,具体的诉讼制度被设计为法官纠问制就可以理解了:其职业伦理的出发点不是保障当事人权利,而是保证法官能够及时、全面、客观地查明事实。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国的法官职业伦理,使其并不当然地包含司法公正的要求。直到1997年以后,诉讼法才开始慢慢检讨这种制度,作出了一些制度性调整,强调了当事人权利的保障,减弱了法官在查明事实问题上的主动性,逐步体现了司法公正。但是,如果对于“事实是否真的客观存在并且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完全还原”的基本问题不进行彻底的反思,就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法律为准绳”被理解为:对法官的要求只是熟悉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人,法官也只以按照法律的规定机械的来办事就行。至于抽象的规定是否在个案中实现公正正义,这并不是法官必须思考的事。因此,法官职业的入门条件并不高,职业化程度当然也不会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法官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对法官的职业伦理要求也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即使有抽象的规定,如司法公正的要求等,实际上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实践中,法院也没有把自己定位于追求司法公正,它们更多地是将自己定位于熟悉法律,从而更好以利用法律来为社会的其他目标——如经济发展、维护稳定等——服务。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法院提出要利用自己熟悉法律的优势,提前介入,为政府的发展规划提供司法服务,充当政府律师的角色,[7]这就更是混淆了法院与司法的角色。

2.“案结事了”的功能定位

近几年,法院中比较流行“案结事了”的说法,即在和谐司法的理念指导下,法官要想办法尽快结束一个业已产生的纠纷,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附件[a].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C].2007(4).需要指出的是,“案结事了”的表述虽然是近年才出现的,2005年,前最高法院院长肖扬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但相关的理念在“马锡五审判方式”中就有体现,甚至可以追溯到“无讼”的传统思想。所以,“案结事了”所指代的法官职业的功能定位其实是源远流长的。这一职业定位看重案件的结果,即消除纠纷(尽管很多时候只能消除表面上的、试图通过正式途径解决的纠纷),而怎样达到这一结果则并不重要;于是,往往要求法官尽量运用调解等非诉的办法来解决纠纷,而法官作出裁判的功能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这一定位更加了削弱了法官职业的专业性。

不难发现,案结事了的功能与民主的理念对法官的要求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以维护整个社会秩序或社会的整体目标来设计的。法官职业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其职业伦理就会更多地强调法官个人的道德品质,即传统上包青天式的人物——这其实与对其他职业者(至少是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者)的要求没有什么根本差别。诚然,道德是根本问题,是信仰所在,也是法官职业的根基。没有高的道德水平,法律就不会被信仰,职业化也就不可能提出来,更谈不上职业伦理的建设。然而,若不通过职业伦理的约束,要保证个人的道德是很难得到实现的(即使有制度性约束,道德问题其实也是难以解决的)。只有职业伦理才更具有现实性,可以通过制度性安排来实现,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更需要优先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解决职业伦理的问题。

目前对于法官的个人道德及相关职业伦理虽然有所规定,但正如前述,该职业的专业性不高,因而职业伦理的重要性并没有被重视。这就令法官职业在面对司法腐败时走上了歧路:应当说,解决司法腐败根本途径在于司法的职业化,并通过职业的伦理关系来约束法官的行为。然而,很不幸的是,目前司法腐败导致了更多的对法官的不信任,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就会更少,造成法官的职业化程度更低,从而对法官更多的是进行道德上的强调,并通过行政上的更多的控制,职业伦理建设更加不可能被提出来,又反过来影响职业的专业性——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事实上,更多的行政性控制已经使法官,特别是基层法官疲于应付,更缺乏职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的重述

诚然,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对法治理念的缺失,因此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要实现法治。但法治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法治建设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官职业伦理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学者的任务仍然需要阐述法官职业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条件。从可行性的角度,这些实现的条件应当从现有的认识中去挖掘,才有可能形成共识。

1.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再解释

事实上,从我国传统的人民民主理论中也可以推导出法官职业化需求。如前所述,两种法治观并不必然矛盾,而是可以相容的:立法至上并不必然排斥法官的职业化;恰恰相反,它需要法官的职业化作为补充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立法,说到底是制定抽象规则的行为,而正如前述,事无巨细地制定“极度精密”的法律,这早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了;于是,抽象的规则要发生效力,最终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上。这样,法官职业化的需要就已经形成了:将抽象的规则运用于具体的个案,这本身就已需要足够的专业。这样,对传统理论作精细化的思考,是有可能实现法官的职业化的,而对法官职业的传统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也会发生新的变化:

以事实为依据,并不意味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是依合法确认的事实,即法律事实。当然,事实曾经存在过,而且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寻找各种证据的目的就在于还原那个曾经发生的事实。然而,不得不承认另外一个事实的存在:我们无法做到还原那个客观的事实的。被确认的事实,也只能一个主观活动的产物。“还原”是科学主义的臆断!我们能够做到的被排除怀疑,即通过不断提出问题,不断排除这些疑问,最终可以得出一个可以接受的事实。显然,从“还原”事实到“排除疑问”就已经可能使法官的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排除疑问的前提是由一方提出一个事实,排除疑问可能是由法官自己排除,也可能由另一方提出相反的证据来排除。显然,由于另一方当事参与了事实的发生,更可能排除疑问,而法官只是在必要时才参与对事实的疑问的排除。法官不能先入为主,更多的应该是倾听。

以法律为准绳,并不意味着法官被动地执行法律,而是要将抽象的规则运用于个案,这当中包含着需要精细化的法律推理活动。法官的权威最终也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讲的就是制定抽象规则是一回事,具体地运用这个规则又是另外一回事。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差距是客观的,只有法官才能在解决案件的过程中沟通这两者,这也是法官职业存在的基本理由。为使法官的解释最终能够说服双方当事人,法官也不能先入为主,应该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同时,为了防止法官的恣意解释,就会要求判决应当前后一致,继而就会产生带有某种“遵循先例”色彩的要求。

因此,通过对传统的伦理观进行精细化的解释,新的伦理观就得重新提出来了:“以事实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最终都要体现为法官尊重当事人,并严格地站在中立的角度并作出判断。换言之,尊重和中立是法官职业伦理的核心价值。

尊重就是法官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当然,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要对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人格保持基本的尊重,但这属于一般的道德要求(即本文所界定的“职业道德”的范畴);法官的职业工作内容是判定争议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归属,而只有对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保持尊重,法官的职业工作才能受到当事人以及社会大众的认可乃至信任,所以这是法官职业伦理的支柱之一。法官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主要表现为:第一,确保当事人的知情权,即法官要让当事人能够通过便捷的渠道了解与其实体权利或程序权利有关的各种信息。第二,保障当事人的选择权,即法官在确保当事人充分享有知情权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对其实体权利或程序权利所作的处分,而不应强迫或诱导。第三,平等对待当事人,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这里的“平等”包括形式平等和法官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内的实质平等。

“中立”即法官应当严格站在中立的角度作出各项判断,作为“自然公正二原则”之一的“任何人都不能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8]112-113就是对此的经典表述。法官这个群体只有持续不断地生产出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判决(而非“当事人接受”,因为许多纠纷是“零和游戏”,无论怎样判决都会引起至少一方当事人的不满,“当事人接受”只能通过上诉制度等程序安排和社会整体意识来实现),法官职业才能为社会大众所信赖。然而,针对社会大众的这种“可接受性”无法来自于“正确”,因为法官并不必然比其他人更加聪明睿智;也无法来自于“权威”,因为法官的地位与威望并不是最高的——而是反过来,法官职业的“正确”与“权威”来自于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判决——于是,这种“可接受性”只能来自于“公正”,而公正的判断来自于判断者不偏不倚的、决不先入为主的中立立场。这种立场不仅包括实质上的中立,也包括形式上的中立。

2.法官职业伦理与司法调解

法官的另一种活动――司法调解,因需要法官的主动介入,特别是常常成为“被”案结事了的一种方式,因而常常受到法律人的疴病,认为其与法官的职业要求并不相符。然而,笔者看来,作为解决纠纷的另一种途径,调解既带有中国传统的色彩,又在欧美等法治发达国家方兴未艾,其价值与意义自不待言。不过,从法官职业伦理的角度来看,法官进行调解活动应当符合以下职业伦理要求:第一,法官应当将可能影响当事人权利的各种信息告知当事人,而不应为了调解而隐瞒甚至歪曲某些信息;第二,在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对于是否进行调解的选择,可以向当事人说明选择调解的利弊,但不应强迫或诱导当事人进行调解;第三,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对是否进行调解的选择,并且在调解过程中也平等对待当事人;第四,在各方当事人对是否进行调解的选择中保持中立,不应为了调解而偏袒或压制(以及“显得”偏袒或压制)某一方当事人;第五,在调解过程中应当保持中立,不应偏袒或压制(以及“显得”偏袒或压制)某一方当事人——当然,这些只是法官职业伦理对于法官调解行为最基本的要求,而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法官所进行的调解才有可能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司法调解制度也才有可能在法治的框架内建立起来,同时不会破坏法官的职业伦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法)埃米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沈忠俊.司法道德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孙笑侠.职业伦理与大众伦理的分野——为什么要重塑我们的法律职业伦理[J].中外法学,2002(3):375-380.

[5](德)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6](美)罗伯特·默顿.制度化的利他主义[m]//(美)罗伯特·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125-156.

简述职业道德篇5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政治老师或班主任的职责。卫生类职业学校开设有德育实践课、职业规划等课程专门对学生施以职业道德教育。但是目前的相关课程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学生道德体验与实践,忽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离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需要,而且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有效解疑答惑,导致学校德育实效性差,针对性弱,体验性浅的问题。② 

笔者发现,在护理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讨论教学等方法,将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及相关德育内容渗透融合入专业课中,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相关的教育,其效果良好。 

1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朱小蔓认为:“德育不仅仅存在于专设的品德课程中,而是同时存在于各个学科课程中。因为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学科内容与方法都蕴含着特定的道德价值”。③因此,在专业课中适当穿插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必要。在坚持职业道德课堂主阵地的同时,应把握教育时机,利用各专业课教学渗透、融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职类卫生学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起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任,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讨如下。 

1.1直接渗透 

教师在“护理伦理学”、“护理学基础”及“护理心理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医院、家庭、社区、社会中报道的真实病案、伦理、医患纠纷等内容,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分析,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爱伤观念。比如在讲解《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时,护士给女病人测量体温,没有让男家属离开病室或者屏风遮挡病人,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患者,隐私暴露,就医体验差,感到羞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希望医护人员如何对待?笔者发现,在教学中信手拈来的案例引发的思考比简单的道德说教要有效得多。又比如在临床操作中,护士在给病人进行肌内注射时,病人常常感到很疼痛。因此我们在进行肌内注射等相关教学时,要重点教会学生无痛技术,比如分散注意力、松弛肌肉、绷紧皮肤等。 

1.2间接渗透 

教师通过介绍“护理学基础”、“护理伦理学”等科目的发展历程,介绍护理前辈们艰苦奋斗、忘我服务的工作态度,阐述前辈们的奉献精神、职业追求,从而达到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在“5.12”护士节等特殊节日中,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临床护理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心路历程、人生感悟、专业思考、案例分享等内容,让学生们感悟专业思想,深化职业情感,逐渐培养职业道德素质,让榜样在学生们心中树立起来,加深职业理解,内化职业情感。在讲授“老年护理学”时,通过特殊的“家庭作业”。比如:每周给远在外地的父母打电话、周末帮助年迈的婆婆爷爷做家务,为他们按摩、洗脚等;在特殊的节日给家里的老人购买小礼物或者送上温馨的祝福等,让学生转变原有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关心、照顾、帮助身边的人,感受到“给予”的快乐的职业的崇高。 

1.3随机渗透 

专业课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专业,熟悉专业,掌握“三基”。在教学中贯穿职业道德的理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非常重要。比如在学生在刚接触护理专业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要学习的理论知识有哪些,在临床上做什么样的工作,这些工作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比如在“内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的讲授中,我们要随时强调护士对患者施以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要将对特殊人群的关爱、帮助表现出来,将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随机贯穿,通过随时引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1.4时事渗透 

护理教师要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卫生行业护理专业以及护理工作者的新闻,捕捉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新闻时事让学生们感知到职业特点,形成职业认知,内化职业道德,树立职业行为。如果所有专业教师都将职业道德教育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并将教育内容穿插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借助专业课教学丰富多彩的教育途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ppt教学、微情景教学等方法,多学科教学渗透必将对职业道德教育带来巨大的助推作用。比如杭州一实习护士在其微博上多张虐待婴儿照片,她拼命摇晃婴儿脆弱的头部,还称“2B孩纸”“小孩装死”,并在熟睡婴儿鼻头贴猪鼻子。可以把这种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们的职业道德素质。 

1.5苏格拉底式诘问 

在临床实践中,会遇到有的护士服务态度很差。因此可以根据她们的行为提问。比如:她们的行为有违护理职业道德吗?如果有违,哪些地方不对?你以后在临床实践中会怎么做?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诘问中环环相扣,让学生自己边思考边找出正确答案。在潜移默化中同时完成了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2小结 

德育(思想道德)描述的是“大德育”,护士职业道德描述的是护士应具备的专业领域里的“小德育”。“大德育”包含“小德育”,“大德育”是基础,是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能力。“小德育”是“大德育”的延伸和特殊化领域的具体表现。可以这样说,一个思想品德不好的护生,是不可能具备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的;反之,一个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护生,也一定会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二者呈正相关。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渗透的基本意思为渗入、透过,指液体渗透多孔物体。延伸意义比喻某种思想、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⑤笔者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将德育与职业教育的内容以多种方式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对稳固学生的职业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注释 

①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 

②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的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7. 

③钟晓琳,朱小蔓.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5:76. 

简述职业道德篇6

【关键词】职业发展理论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8.5

职业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关于职业基本素养系统化的相关研究,国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对于职业基本素养的研究,多是于心理学或者管理学旗下,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就内而言,近代以来,在陶行之、黄炎培等部分思想家的引导下,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引进了西方职业教育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开始萌芽,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国内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基本素养研究体系。

对于职业素养的概念,国内外教育系统、企业系统都提出过不同的定义,尽管各个领域对于职业素养的定义略有不同,然万变不离其中,几乎所有对于职业素养的定义都包含职业需求中各类心理层面、思想层面、道德层面以及能力层面的要求里,简单说,职业素养意即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而言,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国家对于此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然而就像前面说的一样,无论是哪一个领域的哪种看法,其目标都在于尽可能多的囊括职业化专业化领域所需要的心理、道德、行为方面的各种要求,下面,我们按照企业、国外、国内三个角度分别论述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企业家眼中的职业素养

“中国创新培训第一人”吴甘霖先生,现为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理事长、世界青年成功学会副会长,他在总结了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牛根生的人物成功史,在其《一生成败看职商》中提出这样的一个看法,即: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他甚至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10大职业素养构成:

①敬业:只有你善待岗位,岗位才能善待你。

②发展:与单位需要挂钩,才会一日千里。

③主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④责任:会担当才有大发展

⑤执行:保证完成任务

⑥品格:小胜凭智,大胜凭德

⑦绩效:不重苦劳重功劳

⑧协作:在团队中实现最好的自我

⑨智慧:有想法更要有办法

⑩形象:你就是单位的品牌

在吴甘霖先生的理念中,职业素养无疑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曾经评出职业人应该遵循的九条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在这一个对于职业素养的评述中,显然将职业道德作为职业素养的重中之重而提出。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认为职业素养包含了以下要素:敬业精神、忠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高度进取心、自动自发地工作、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找任何借口、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好的建议、维护企业形象、与企业共命运等方面的内容。同学们在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当中可借鉴企业要求,提升自己。

(二)国外学术界职业素养研究简述

国外对于职业素养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与生涯指导学家们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下面列举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供老师和同学们学习:

第一,“素质冰山理论”。这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著名模型。在这个模型当中,将人员的个体素质分为“冰上部分”和“冰下部分”,其中,“冰上部分”包括了基本知识与技能,这部分素质比较容易测量,也容易通过后天的培训获得、改变和发展。而“冰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难以测量的部分,这一部分教难受外界的影响,但是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这个模型,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博士则从特征的角度再次进行阐述。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属于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这部分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这一部分也称为基准性素质。基准性素质是容易被测量和观察的,因而也是容易被模仿的;换言之,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习得。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它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关键因素;职位越高,鉴别性素质的作用比例就越大。相对于知识和技能而言,鉴别性素质不容易被观察和测量,也难于改变和评价,这部分素质很难通过后天的培训得以形成。

第二,“职业周期理论”中对于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加・薛恩的职业周期理论指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分别要经历成长期、幻想期、探索期、进入工作实践期和基础培训期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大学生分别扮演学生、候选人、申请人(应聘者)、新学员(实习生、新手)等角色。在其中,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接受适当教育培训,开发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进入劳动市场获得第一份工作,或成为某个企业的实习生,适应企业的日常程序,并为进入下一阶段打下基础。这里根据职业周期的不同,对于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也不同,在该理论中,对于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着重于职业习惯和技能方面。

(三)国内相关职业素养的定义

国内,对于职业素养与职业素质的定义上普遍界定不清,不少学者将其混为一谈,如刘小波、吴小平、张敏敏认为“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须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裘燕南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

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职业素养与职业素质的不同,其区别在于职业素养是职业素质的养成,一个为动态一个为静态,如贾义保从社会的角度将职业素养定义成职业素质的养成,即“一定的职业要求与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是从业者生理结构及潜能向着一定社会职业对人的行为要求与规范定向发展与开发”

尽管国内外学者们以及企业家对于职业素养各自有类似或者相异的说法,然而,在职业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具体特质,中国化的职业素养方面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综上,可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发展的过程,它是个体素质的职业化,为动态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月

2.彭娟:《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与结构要素》【J】,《高教论坛》,2012年8月

3.王易,邱吉:《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高亚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能力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简述职业道德篇7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

一、当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现状

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理论灌输,单纯要求学生“记忆”知识,缺乏操作性。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61%的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补充了相关案例;41%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案例导入;但结合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学“情境”,开展学生内部“协作”、“会话”,引导学生“意义建构”的仅占5%,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无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填灌”现象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根本改变。因学生主动探索不够所导致的自我认知不足,特长分析定位不准,兴趣特长与职业专业发展结合度不高,职业规划方向不明确,职业指导教师所掌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信息,缺乏全面性,针对性、有效性的问题较为突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在教学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二、改革教法,提高实效

现代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特点,在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中,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要改革和创新各种教学方法。

1.现场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到工作现场参观、跟班,加强感性认识。在给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讲述维修工作及其所需能力要求时,笔者就带领学生参观海马4S店现场,进入4S店维修工作现场前,教师仅讲一些轮廓性知识,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然后带领他们参观了诸如工作人员办公区、工作人员生活区、汽车维修人员现场展示维修活动等,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此时笔者要求每位学生根据现场学习结果完成500字左右的报告,内容涉及作为汽车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以及对自己所学专业前后比较后的新的认识。第二次课时,所有学生都能交上体会深刻的报告,结合学生报告讲述《生涯生涯规划》中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时,教师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讲述。课后反思,现场教学法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可以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与体验,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案例,例如,《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中的案例故事:“水上种菜赚大钱”。对于课首案例是这样处理的,要求学生带着心海导航中的两个问题去读案例,这两个问题是:(1)小陈为什么想当现代农民?他的成功与哪些机遇有关?(2)让他赚了大钱的水上种菜,与他的学生时代、职业经历有什么关系?学生读完了,答案也就知道了,接下来,教材又给出了人生启迪:人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根”,与家乡的经济有密切关系,因此启发学生要善于在家乡和更大的范围里,捕捉、把握发展机遇,把自己事业的发展融于区域和行业发展之中,是成功的“秘诀”。创业要有资金、经验的积累,同时成功后要不忘乡里,要想书中的案例那样,回报家乡,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分析完这个案例也就引出了这章的学习内容,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考虑的外在条件。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每节课都有课首案例,文中案例,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应做好案例的选择、组织讨论和总结。

3.情景模拟法

情景教学法是要求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模拟现场,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掌握面试技巧时,我们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做模拟面试情景进行角色表演,并且进行评比。通过环境模拟教学,增强学生的面试意识,掌握面试技巧,真正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我校于2008年开始在所有专业和所有学科中进行项目教学的尝试和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课中有些章节的内容也适合采用此法。例如:在讲求职准备的资料时,我们确定其中一个项目:制定一份个人简历。课前要求学生做一些必要准备:上网查看一些精美的个人简历、了解简历的内容和结构。然后分组讨论项目各小组实施方案,优化选择出最好的可行方案。课堂上组织学生实施项目,制作出自己的个人简历,并对每个项目作品进行评价。项目教学法突出学以致用,学生不但学到到知识,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模式,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更是如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改革,让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我们的教学方法必然更丰富新颖,职业规划课教学必然卓有成效。

简述职业道德篇8

校训作为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育人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指引学院推进内涵式发展的一盏明灯。校训经过世代传承,最终可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大学风气和精神。纵观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百所高职示范校”),普遍制定了校训。这表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校训建设,校训已成为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元素。

校训概述

关于校训,《辞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现代汉语词典》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对“校训”的解释为:“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

(一)特色标识性

校训是师生们的座右铭,是学校核心文化的浓缩。经典的校训就如同经典的广告语,使人一看到它就能联想到办学特征。如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秉学厚德,擎术济生”;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校训“披沙拣金,融会贯通”;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植根电力,与光明同行”等。

(二)德教训育性

校训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它指导着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优秀的校训本身就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一面鲜亮的旗帜。如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校训“至诚至信,至善至美”;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知行合一,德技双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德行大道,技承天工”等。

(三)思想传承性

校训源自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它不能脱离历史的轨迹,且烙有深刻的思想印迹。如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据于德,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明德、立信”出自《礼记·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和《论语·颜渊》:“民无信不立”;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成语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百所高职示范校”校训构建现状

“百所高职示范校”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优秀代表,是整个中国高职教育的缩影,代表了高职教育的最高办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校训的“中心词”

截止到2012年6月,通过对“百所高职示范校”校训的收集、整理,获得“中心词”数据信息如图1所示。在16个“百所高职示范校”校训“中心词”中,出现频次排名前10位的词素分别是:“德、学、新、实、行、能、业、技、奋、团结(并列“志”)”。“德”排在第一位,体现了高职院校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高职院校校训与本科院校校训相比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重视动手操作,强调技能培养”的特点,在16个“中心词”中涉及“实践”的词素出现频次高达72次(实31+行22+技13+艺5+术1)。概言之,高职院校的校训体现出办学者对师生“重品德、强技艺”的综合期望。

(二)高职院校校训的表述形式

对高职院校校训的呈现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其语言排列简洁精练、折韵对仗工整,如图2所示。采用“四言八字”校训表述形式的高职院校42所,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校训是“求实、创新、厚德、重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笃学、励志、实践、创新”。采用“二言八字”校训表述形式的高职院校32所,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博学,善技创新”;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育人铸魂,益智强能”。采用“四个字”校训表述形式的高职院校10所,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学以致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铸诚精艺”。

关于高职院校校训构建与践行的思考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办学历史较短,文化积淀与百年老校无法相比。因此,高职院校校训的构建要有自己的定位,不能模仿传统名校。在百所高职示范校校训中“厚德、勤奋、团结、创新、博学、求实、严谨、笃志、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词汇,在本科院校校训中屡见不鲜。统计结果显示,百所高职示范校校训与“211”、“985”高校的校训雷同率高达91%,部分高职示范校的校训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校训仅有一字之差。一方面,这样的高职院校校训不能精确地表述出高职教育独特的文化属性;另一方面,雷同的校训也无法表现出高职教育差异化的办学特质。

(一)高职院校校训的构建

1.高职院校校训构建需要规避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对的”就是“好的”,“漂亮的”就是“适合的”。校训构建不是选几个有意义的、漂亮的词句就可以了。即便是极具训育功能的词句,也不一定适合作为校训来使用。此外,校训构建不可过于在意形式,“舞文弄墨”或“时髦炫尚”的风格也是不可取的,朴实无华且适合本校办学特色的校训表述才是难能可贵的。

误区二:“有出处的”就是“有文化的”,“有哲理的”就是“有传承的”。在高职院校校训构建过程中,绝不是引经据典才算有文化、有底蕴,校训构建需要独出机杼。一味引经据典,脱离了对学校传统、办学特色、价值追求的准确把握和高度凝练,到头来缺乏对学院自有定位的敏锐洞察,这样的校训起不到指引学院发展的作用。

误区三:“经典的”就是“可靠的”,“成功的”就是“可用的”。名校的经典校训既内涵丰富又朗朗上口,且训育成果举世公认。对经典的盲目崇拜和过度借鉴,导致了高职院校校训构建的“模仿秀”效应。91%的雷同率,抹杀了高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固然经典,可那是经历了百年积淀后的产物。但换个环境,在高职院校中就未必有如此共鸣。高职院校校训的构建应该摆脱“经典的影子”,找到能够充分体现自身发展历史、办学特点的校训表述,而不宜简单模仿。

2.高职院校校训的构建需要实现“三个结合”。

结合一:高职院校校训构建要实现“校企结合”。高职教育围绕行业办学,围绕专业开设课程,其校训构建在保有高等教育共性的基础上,一定要突出职业化的特性。高职院校不是综合性大学,其学校文化的定位不在于宏大,而在于精专。学院围绕哪个行业办学,培养的学生进入哪一类企业工作,其校训构建就应该与这个行业、这类企业进行对接。对接的方法就是要在校训中明确表述出具有针对性的从业操守、行业道德、职业伦理。

结合二:高职院校校训构建要实现“校地结合”。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隶属于地方教委、教育厅,部分高职院校则隶属于各地直属机关,高职办学主要是服务地域经济发展,满足地方产业用人需求。因此,高职办学必须立足于区域发展,高职文化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高职院校校训构建也要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京商文化”,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晋商文化”,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蒙元文化”等等。

结合三:高职院校校训构建要实现“知行结合”。高职培养与企业岗位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以致用”是高职办学的特点。换句话说,高职教育需要“实用主义”。因此,高职院校校训更要讲究“知行合一”,其构建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想构建出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校训,就不要过多地强调高职教育的结果,而应更多地注重高职教育的过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北京同仁堂的古训,是企业训语中的经典。细心品读,不难发现,该训语好就好在明示了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则,对经营行为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高职教育既然要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就应该好好学习借鉴企业文化构建中的成功典范。

(二)高职院校校训的践行

校训不能被束之高阁。高职院校校训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要看能不能用起来,能不能有效地指导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要发挥高职院校校训的作用,需要有效的机制和工作平台作为支撑。

1.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发挥高职院校校训的作用。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青年教师学历高,具有学术性教育背景,理论功底扎实,但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学术性教育背景与职业教育的需求有差距,需要有一个从学术型人才向专业型、职业型人才转变的过程。高职院校校训中所蕴含的职业元素,可以引领青年教师尽快完成转型,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校训践行要搭建技能展示平台。要把握住高职院校校训中“强技艺”的理念,加强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将校训中职业理念的表述作为对教师队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建设方向。要多举办以践行校训为主题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师技能大赛。

第二,校训践行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要把握住高职院校校训中“校企结合”的理念,将校训中对行业道德、职业伦理的表述作为引导教师服务企业、立足企业、融入企业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要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想办法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校,合作设立校企教研机构。

第三,校训践行要建立师德表彰机制。把握住高职院校校训中“重品德”的理念,把校训变成高职教师言行的座右铭。将校训细化,作为评选各类校级优秀的重要标准,设立“校训奖”,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对新入职的教师开展入职培训,加强对校训的学习。

第四,校训践行要建立完善创新机制。把握住高职院校校训中“思想传承”的理念,以注译的方式将高职院校校训细致化、具体化。在传承优良文化的同时,要不断挖掘校训的丰富内涵。特别要加强对高职院校校训的实践研究,将校训研究纳入学院文化建设体系,既要发挥校训的思想传承性,又要做到与时俱进,以校训理念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2.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发挥高职院校校训的作用。

目前,高职生的入学分数比本科生入学分数低,多数高职生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质不及本科生。高职学制3年,学生在校内学习2年,到企业顶岗实习1年,高职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也比本科生短。高职教育要培养出真正能够立足于岗位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可谓任重道远。通过3年的学习,培养高职生掌握操作技能并不难,困难的是提升高职生的文化素养,塑造高职生的职业品质,而校训的思想文化传承性和德教训育性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校训践行要搭建教学平台,包括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课外实践。将校训文化逐渐融入思政课教学和素养教育活动中,形成有校训特色的德育教学风格。如将校训文化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让学生一进校就能接受校训精神的洗礼;围绕校训设计主题,开展校内外特色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校训的共鸣;邀请杰出校友或典型人物作报告,介绍校训精神对人生、事业的积极影响,提高学生对校训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第二,校训践行要建立约束机制。校训约束学生行为,主要是通过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有形”主要是管理制度。要围绕校训提出行为要求,用文字予以表述,明示“应做、能做、禁做”的事项。“无形”主要是校园舆论,以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文化景观等为载体对校训的由来进行介绍,对校训的内涵进行阐释。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最终达到校训“入耳、入目、入脑、入心”的效果。

第三,校训践行要用好顶岗实习平台。高职教育学制短,对校训的践行要延伸到学生顶岗实习阶段。通过组织学生了解企业,接触企业经营,接受企业管理,来强化高职院校校训对学生就业行为的指导作用。将学习校训的成果转化为高职生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使高职生在实际工作中领悟到固化在自己身上的校训文化对个人发展和企业经营的意义所在。

第四,校训践行要有专门的读本、读物。对于校训内涵的挖掘整理,要形成专门的读本、读物,以系统介绍校训的历史由来、深刻哲理、实践意义、文化典故等。读本、读物要易于高职生自学使用,便于学生开展集体讨论。要贴近“90后”高职学生的实际生活,从日常细节入手,以“校园生活、职业素养”为切入口,逐步升华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3):30-34.

简述职业道德篇9

上述所云的五部志书《人物简介》的设立,因二轮修志断限短,一般20年左右,立传人物少,对《人物篇》文字量过少的补充,本无可厚非。但是,普遍的篇幅短,究其原因,可能是人物资料原本就少,但不是主要,主要在编辑的“写的过长岂非成了‘传’了吗?”的不正确观念。例如:《阿城市志》的“人物简介”之一段:“谷哲学 男,汉族,1953年12月生于阿城县。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1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9月起任阿城市节能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阿城锅炉厂厂长。扭转了企业多年亏损局面,被阿城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谷哲学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企业家、5次被哈尔滨市授予劳动模范、15次被评为阿城市劳动模范,199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001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所看见的都是把人物的性别、年龄、职务、职称、荣誉等“序列”的样式,但是,仅仅写出这些还远不够,还应写出人物的“精、气、神”.“人物传”与“人物简介”的主要区别并不在篇幅长短上,我认为:传,是对去世人物一生的方方面面系统的叙述、定性的评价;简介,则侧重在世人物一段时期、某一方面功业的叙述,不作定性的评价。传,是立人的一生;简介,是立某一时断的人,所以,即便简介人物日后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什么,后期有错误,但,在红军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却是有功劳的,对此,我们党是承认的。不要纠缠多少字数,要大胆放心地写。具体写作实践该如何操作呢?

我认为,不妨引进、借鉴一下新闻写作中的“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把人物的性别、年龄、职称、职务、荣誉等元素揉进文中,不必生硬的“序列”。写出先进人物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敢打敢拼精神风貌、吃苦耐劳的思想感情,达到志书教诲人、鼓舞人的目的。为何借鉴人物通讯的笔法,因为,象写志的人物传时要借鉴传记文学一样,人物通讯与人物简介有相切合之处,首先都是写实的叙述为主,其次都是写人物的工作生活片段。如,《宾县志》(1986——2005年)的《人物篇》中《人物简介》之一段:

“张德润 在2004年的建党纪念日前夕,由哈尔滨市宾县电视台设置的《共产党员风采》栏目,先后播出五个人物专题片,其中一位年近七旬、精神矍铄的老者尤为引人注目——这位老者是谁?他就是宾县档案局原局长、在县档案局工作了30年,素有‘活档案’、‘宾县的史学家’之称的张德润。

一个已退休且年近七旬,又不是什么红得发紫的‘大款’、‘大腕’,也不是什么‘歌星’、‘舞星’,更非战斗在一线的英模,能在县电视台一展形象,确实是在一些人的意料之外,但又确实是在情理之中。

1967年,时年31岁的张德润就已任县档案馆馆长3年多了,县委领导班子慧眼识珠,把这个县大院有口皆碑、正直诚实的人,安排到了因当时国际形势比较紧张而尤显重要的机要重地——县档案馆。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这年的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决定,准备将张德润下派到胜利镇(当时称公社)任党委书记。张德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这个正直、坦率的人平生第一次‘走了后门’。他委托县委组织部的一个老乡给‘疏通’,硬是留在了县档案馆。张德润之所以下派公社不去,不是他不胜任那里的工作,而是他太热爱档案工作了。张德润认为,盖高楼重要的是打牢基础,档案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必须做好。1976年,县革委会从各科局抽调人员,成立职工住房建设指挥部,明知道到指挥部工作,就能得到一套住房,张德润自己没去,而是派馆里的一位刚从外公社调回的同志去,为的是稳定干部职工的心,以便更好地干好档案工作。职工住宅建完,派去的同志分得了一套70平方米的砖瓦住房,而张德润一家七口仍旧挤在一间半旧的泥草房里。

1986年以前,当时的县档案馆的房子是旧县衙的平房,由于年久地基下沉且又紧靠道边,一下大雨档案库房就被淹一次。为此,张德润几次上书县主要领导,由于资金短缺及其它原因,档案被水淹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张德润急眼了,上书中央、省、市有关部门,上访信被返到县主要领导手里,一位主要领导感慨地说:‘因为公事而状告我的,我平生首次遇到,这样的好干部还是不多呀!’不久,县里拨专款修建了档案楼。

1990年,县档案局里从教育界调来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小郭。局里的编研材料及日常应用文都由小郭包下,在局里工作两年后,县里一个金融单位以楼房相许,吸引小郭到其单位工作。面对诱惑,小郭有所动心,几次找到张德润,张德润就是不松口。当时小郭并不理解张德润的做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郭被提拔为副局长。最终,小郭理解了张德润,局长是为了档案工作而留住我,我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他的希望。

1999年,已退休回家休息的张德润,由于全国性的新一轮修志工作启动,又被县档案局聘回局里编写《宾县志》。回聘后的2000年,县档案局正做着由三级馆跃升一级馆的准备工作。虽然张德润回聘后的工作只是编修《宾县志》,但他为了晋升一级馆,将编写《宾县档案馆指南》一书的份外工作承担了下来,并且夜以继日地努力完成,为最终晋级成功贡献了力量。

简述职业道德篇10

当今生活中的一个突出是:信用短缺。经济违法犯罪以及大量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不自律、做假账分不开。这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管理层、会计师在利益和诚信的权衡与选择间,很容易遗失赖以生存和的诚信,成为利益的俘虏而出让道德。造假在全世界已造成“风借火势,火借风威”的效果。在信用短缺、道德滑坡的大背景下,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了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探究会计职业自律、进行会计的道德建设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我们不仅需要法治,而且也需要德治,使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会计来说,依法治理会计和以德治理会计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两者都以其独特功能来规范会计成员的行为。德治是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会计道德水平;法治是通过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会计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会计界的道德水平。因此,在此背景下,本课题对会计职业自律进行认真和严肃的思考、深刻而充分的研究,对会计职业自律在全社会的养成,都具有深远的启示性意义。

二、研究

全课题共八大部分,六万多字。第一部分对会计职业行为机理及规范体系作了简要论述。首先指出研究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必须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出发,指出会计行为是企业管理当局依“法”而治的会计运动过程或活动,而会计动机则是导致这个过程或活动如何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会计行为在客观上受两种前提制约:一种是社会对会计行为的接受程度,它是会计行为的外部制约因素,对会计行为的性质和度量起硬性制约或舆论的或道德的软性制约的作用;另一种是受自我鼓励、自律的内部制约。

会计硬性制约是会计行为规范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它强调的是“合法”。会计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合情”,是根据会计法规和会计理性规范做出的要求,是由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在长期共同交往和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并以某种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会计行为准则,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行为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准绳。它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和社会性,价值取向是“为善”,是一种“道德价值”,它调整的是会计人员与其他社会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的伦理关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它需要借助外界舆论的压力,也需要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要求,运用自我评价方式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

第二、三部分对市场经济下的会计“利”与“义”作了,指出市场经济制度都是以相应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价值观念为前提的。会计道德的本质特征是超越狭隘功利动机的自律性,而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与之相反的功利性和他律性。对市场经济本身而言,它具有“非会计道德”的性质。会计人员为达到自己的物质利益而给他人提供好处的行为不是自律而是他律,只有把行善本身视为目的才是自律。自律性确实是超功利道德的本性,所以自律同行为的超功利性是一致的。那么在市场经济中,人的行为是不是只有他律而完全排斥自律呢?我们认为不是。因为市场经济有一种本性:要求规则化。因为若无市场规则,就不能为市场的正常发展创造稳定、协调有序的内部环境。这些规则包括:用诚实(不弄虚作假)、平等(不搞市场垄断)等原则来约束个体行为。以德治国为建立信用体系提供了前提条件,对诚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会计“德治”是会计“法治”的重要补充和辅助力量。会计“德治”能够弥补会计“法治”的不足,能够起到第二道防线的作用。会计“法治”是会计“德治”的有力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使依法治理会计与以德治理会计能够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构建德法并行的会计新格局。德治和法治、伦理建设和法制建设、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不可偏废,是治理会计造假的成功经验。

第四部分对会计职业失范、职业自律作了经济学博弈分析。通过经济学博弈分析,指出没有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可信的承诺和威胁”机制缺乏,导致重复博弈蜕变为一次博弈,而会计行为失范造假成本也相应显著下降;民事赔偿机制和集体诉讼机制缺位,使得会计行为失范者可以忽视长期利益而一味追逐短期利益;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使得监管部门和失范者“合谋”等使职业失范产生。造假究其行为动机,主要是他们以身试法所获取的利益远大于所付出的代价,代价越小,谋利越高,造假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提高会计治假效力有两点建议:一是不能忽视道德他律性的一面。必须加强道德的制度化建设,增强其硬性约束力。道德要求规范化,增强其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健全道德执法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具体的会计自律行为获得较大收益,保证会计造假行为付出极大的成本代价,加大法定成本的设定,加大惩治力度,培育合格的交易主体,确保会计行为在规范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展开,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指出企业会计诚信的关键途径:完善诚信立法体系,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强化诚信管理制度;建立诚信行业协会,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等方面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

第五部分对会计职业伦理自律的框架及基本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对中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比较,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把它归纳为:会计职业理想、会计工作态度、会计职业责任、会计职业技能、会计工作纪律和会计工作作风。设想中国职业道德体系应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第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提出会计人员应有的行为,以达到行为守则所规定的最低可行的标准,主要包括职业精神、职业修养、职业责任和职业公正。第二,操守准则,这是强制性的道德标准,可以充分借鉴世界会计的优秀成果和我国的传统文化予以制定。第三,守则说明,为明确行为守则的范围和实施提供指南,以提高其现实操作性,甚至说明行为守则在各种特殊情况下的运用。在类似情况下,违反准则的会计人员将被要求对其行为做出解释。

我们认为,最简单、最基本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必须包括三个内容:第一个要素是决定道德价值取向的部分,赞成用职业理想,它是整个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与核心,是制约具体行为的最高准则。第二个要素是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包括知识、技能、品德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第三个要素是行为准则与评价标准,其功能类似于理性规范中的“判别准则”、“操作规程”和法律规范中的“处理”。基本点为:①精通业务,胜任工作;②保持公正;③保守秘密;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求实讲真”四个字。会计作为一种职业首先应该着眼于职业素养,会计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语言、职业知识、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信仰和职业道德六个方面。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立足之本,而诚信自律又是本中之本。

因此作者提出构建德业双修的体系,在会计界、教育界普遍开展诚信教育,营造出“信则共赢,不信则皆亡”的良好氛围。同时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确立自我评价、本单位内部评价、用户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十分重要。

第六部分论述了人格的重塑机理——从他律到自律。论述了自律是以职业良心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即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义务时已把应负的职责转变为内心道德感,形成自己的会计职业良心。职业道德的最高阶段是价值目标阶段。在这一阶段,职业良心与职业责任在职业目标的统帅下融为一体,职业道德的他律性与职业道德的自律性已达到高度统一,外在导向的价值目标与内心价值追求目标已完全吻合。价值目标阶段是我们建设和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的奋斗目标,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会计职业的执行不是受制于外力,而是通过会计人员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判断和自我“立法”来体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及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是以会计职业良心为核心的会计自律道德,完善于以会计职业义务为核心的他律道德。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以外在的管理体制、、制度安排为运行方式,同时它又以会计人员职业良心体验、职业意志约束、职业责任限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职业道德运行状态。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的内在导向机制,内在的导向来源于目标,它规定了会计职业道德自律行为及其机制运行状况的评价标准,规定了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具体方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具有目标与道德目标相一致的特点。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将会计职业人“应当怎样”的道德准则内化为调节职业道德的尺度;它从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调节会计职业人的行为时,主要依靠其自身的固有规定和特有机理而实施调节;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调节功能,主要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感化等,注重职业责任心,不带有国家强制性质,其调节方式主要是通过道义的力量去感化。

本部分还提出了公司道德自律导向运行机制的几个方面:①构建双赢调节运行机制。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任何道德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主要的支配点——利益动机。在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基本上趋于一致。因此可建立起双向需要的利益关系和道德原则。②构建双向义务的规范调节机制。要真正实现道德规范作为社会道德价值导向运行机制的功能,还必须解决道德规范或道德要求内化,即在社会道德要求与主体的内在道德追求之间架起一条道德内化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道德义务。③构建扬善抑恶的舆论评论机制。④构建“良心”与“公心”的道德心理机制。

第七部分对会计职业自律环境的净化提出了措施。指出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是一个内外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并对会计职业自律环境的净化提出了措施。

最后,提出文化作为可操作系统,对于道德社会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道德文化始终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并支持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等作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构建企业文化、诚信自律与企业家精神是实现可操作系统的切入点。